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

机电技术应用 051300

2.【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

3.【学习年限】

三年

4.【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机电技术应用领域的企业单位,培养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机电设备操作运行、维护维修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5.【职业范围】

6.【人才规格】

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与基本素质:

6.1知识目标:

1)了解典型机电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了解有关数控机床性能及其指令系统;

3)了解本专业相关国标及行业标准;

4)掌握电工工具、各种常用刀具、量具的使用方法;

5)掌握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生产线的维护和维修方面的知识;

6)掌握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生产线的安装、调试的工艺和方法;

7)掌握安全文明操作规程。

6.2能力目标:

1)能运用计算机处理工作领域的信息并进行交流;

2)能查阅相关的技术资料;

3)能识读典型零件图,简单的装配图并能利用计算机绘制简单样图;

4)能按照工艺规程等工艺文件正确选用刀具、夹具和量具;

5)能判断机电设备简单故障并修复;

6)能根据零件图,正确的工艺文件正确操作机床进行机械加工

7)能安装、调试、维修典型机电设备、自动生产线;

8)能够对液压系统进行维修、维护;

9)能够准确编写安装、维护、维修记录;

10)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及综合实训取得车工、钳工中级证书,可选取维修电工、电焊工、制图员等证书初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6.3素质目标:

1)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守信、守时、勤奋、吃苦耐劳的精神开展机电设备生产操作和维修岗位的工作;

2)以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与同事共同完成设备安装、调试与维修工作;

3)以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完成每一项测量、加工、维修任务并认真记录数据;

4)以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与机电设备生产操作及维修相关部门进行工作中的交流。7.【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8.【专业(实训)课程】

9.【教学安排表】

9-1.【时间分配表】

9-2.【教学环节统计表】总计3000学时

10.【学年制教学实施方案】

见附表

11.【专业教师任职资格】

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及以上教师资格证书;

具有本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具有本专业中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

12.【实训(实验)装备】

注:1、功能涵盖所有综合职业能力素质课程的实训(实验)需要;

2、工位数足够多,满足学生充分动手。

3、贴近企业实际,创建工作情景,有利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

12.1钳工实训室

功能:适用于设备装配、维修和钳工实训(考证、职业培训)课程相关教学项目。

主要设备装备标准:(按一个标准班40人配置)

12.2机加工实训室

功能:适用于普通机床实训,车工考证课程相关教学项目

主要设备装备标准:(以一个标准班40人配置)

12.3 电焊实训室

功能:电焊工实训课程教学项目

主要设备装备标准:(以一个标准班40人配置)

注:1、按要求配备相应的工量具。

2、配齐焊接辅助设备和辅料。

12.4 电气操作实训室

功能:适用于《电气操作初级工》课程相关项目学习。

主要设备装备标准:(以一个标准班40人配置)

12.5液压与气动实训室

功能:适用于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安装、调试与控制课程的教学项目主要设备装备标准:(以一个标准班40人配置)

13、【说明】

若为特定行业(企业)培养去向明确的学生时,可开设与该行业(企业)直接有关的选修课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