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文件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体系文件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体系文件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体系文件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

2.适用范围

3.引用标准

4.定义

4.1 设备

4.2 设备固定资产

4.3 点检

5.管理职责

5.1 归口管理

5.2 设备部门职责

5.3 财务部门职责

5.4 使用部门职责

6.管理内容与要求

6.1 设备的采购

6.2 设备的使用

6.3 设备的维护

6.4 设备的技术改造

6.5 设备的资产管理

6.6 设备的管理考核

7.设备文件

7.1设备作业指导文件7.2设备使用的记录表格7.3设备技术文件

7.4设备文件的管理

1.目的

为规范公司在设备管理方面的职责、管理内容和方法,使公司在设备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地控制,特制定本控制程序。

2.适用范围

3.引用标准

TX-《质量管理手册》

4.定义

4.1 设备:是指企业在生产、检测、管理等方面所需要的机械、装置和设施等物资的总称。

并且可供长期使用、能在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的实物形态。

4.2 设备固定资产:是指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设备

a.单位价值达到2000元及以上;

b.使用寿命超过半年;

c.能独立完成某项功能。

4.3 点检:是指对设备的某个部件、部位(称之为点)进行检查。

5.管理职责

5.1 归口管理:家用研制中心制造部(设备课)为公司设备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

5.2 设备部门职责:对设备(办公设备除外)的采购、使用、维护、技术改造,设备固定资产

的管理,设备文件的管理,设备的管理及考核等工作的全过程负责。

5.3 财务部门职责:事业部财务部负责维护设备固定资产财务属性,对设备固定资产的管理

具有考核权。

5.4 使用部门职责:对本部门(课室)内的设备的使用、维护、资产管理等负责,组织本部门

(课室)内部的设备管理与考核,并参与和协助设备课开展设备采购、技术改造、管理考核等工作。

6.管理内容与要求

设备管理包括设备的采购、使用、维护、技术改造、资产管理、管理和考核等方面的管理内容和要求。

6.1.1 立项报告

1. 立项报告的编制:

1).由使用部门提出、编制并报批。必要时设备课提供协助。

2).也可由相关职能部门(如设备、开发、工艺、安全、计量等)申报。

3).属于标准设备且单位价值低于10万元的可用《设备购置呈报表》代替立项报告。

4).属于技术改造项目的,可用《技术改造项目计划表》代替立项报告。

2. 立项报告的内容必须明确设备投入的充分性和必要性;准确描述设备的功能、技术性能

要求,或者是设备的使用条件;进行投入产出分析以及准确的投资预算。

3. 立项报告的审批:

1).立项报告需经申请部门和设备部门审核,由中心副总以上领导批准。

2).对职业安全、卫生、环境等存在危险、有害因素的需经安全主管部门对其安全性进行评

审并签署意见。

3).属于测量设备(器具)的需经计量主管部门对其技术指标进行评审并签署意见。

4. 立项报告批准后,申请部门将立项报告的原件交设备部门归档并执行。

5. 对现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涉及设备固定资产(设备整体或部分)报废的,除满足第

6.1.1

6.1.2 立项报告的技术文件

1. 标准设备的技术文件由设备部门根据供应商提供的技术资料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确认和确

定。

2. 对非标设备的技术文件由设备部门编写或组织编写设备技术协议书。设备技术协议书应

包括有关的工艺技术要求、加工产品的质量要求、生产效率或节拍、加工工艺或规范、安全环保、计量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1). 属于新产品开发、产品设计变更等原因引起的设备购置或技术改造项目,由工艺部编写

或提出详尽的技术要求。

2). 属检验检测的需要引起的项目,由品管部编写或提出详尽的技术要求。

3). 其余的项目,由设备课编写或组织编写。

3. 非标设备技术协议书需经使用部门、设备部门审核,由主管副总批准。

1. 设备采购的形式:

1). 项目预算费用在20万元以下的,可选择招标或议标。

2). 项目预算费用在20万元(含)以上的,必须进行招标。

2. 设备采购的竞标:

1). 设备的采购必须有3家或以上供应商参与竞标。

2). 竞标单位不足3家的,设备课应做出书面的说明并经主管副总批准。

3). 参加竞标的供应商必须是经设备部门考察审核为合格的设备生产商或供应商。

3. 招标和议标的结果以《价格审核报批表》上报批准。

4. 《价格审核报批表》经设备部门审核。上报审批的价格低于或等于项目预算费用的,由

主管副总批准;上报审批价格高于项目预算费用的,由立项报告的批准人批准。

6.1.4 设备采购合同

1. 由设备课根据经批准的立项报告、《价格审核报批表》、设备技术协议书等确定的价格、

中标单位、技术要求、付款交货方式等与供应商商议并起草合同。

2. 合同及其附件经设备部门审核,由主管副总批准后,由设备课负责签订和执行。

3. 设备采购合同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要求,应明确采购的货品及其数量、单价

及合同金额、付款交货方式及期限、技术要求、验收标准及期限等。

4. 标准设备的采购合同中涉及的技术要求文件,可以直接在合同中专门的章节明确或者是

签订设备技术协议书。非标设备的采购合同中涉及的技术要求文件,需签订设备技术协议书。

5. 设备采购合同中的实际采购价格必须不大于批准的采购价格。

6.1.5 设备安装调试

1. 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由设备课组织,使用部门配合协助。

2. 设备需要在公司内进行安装的,由设备课组织与供应商签订环保安全协议并督促供应商

执行。

3. 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由设备课组织使用部门以及工艺、安全、计量等相关部门对设备进

行初步验收,合格后签署《设备试用许可》,经主管部长批准后投入试运行。

1. 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由设备课根据合同的规定组织验收。合同中未明确验收时间的为设

备安装调试完成之日起1个月内。

2. 设备的验收工作由设备课组织,使用部门参加。涉及与工艺、生产、安全、环保、计量

等的,须组织相关部门参加设备验收。

3.设备的验收应按合同规定对其进行性能、精度、安全、合同符合程度等方面的验收工作;

设备验收的情况和结果记录在《设备技术验收方案》(A、B类设备)和《设备验收移交单》。4.A、B类设备的验收,由设备课编写《设备技术验收方案》,设备部门审核、主管副总批准。

5. 设备课根据验收的实际情况可以组织供应商参加设备的验收工作。

6.设备验收不通过时,设备课必须根据验收结论或意见组织与供应商协商,限期整改或退(换)货并由供应商确认。限期整改期间为设备试用期限延期限。

7.通过验收的设备为合格设备,可以正式投入使用。

6.2 设备的使用

设备的使用管理的原则是“谁使用、谁负责”。

6.2.1 设备操作

1.设备的操作应由使用部门和设备部门对操作工进行培训,并按照《设备操作规程》正确操作使用设备。

2.设备的操作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五项纪律和要求”。

1).操作工必须经过培训并具有相应技能方可操作使用设备。严禁无操作资格或技能的人员

操作设备。

2).操作工必须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章作业。

3).操作工在班前、班后必须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清洁、点检和保养,以保障设备状态良好。

4).设备运转期间,操作工必须经常巡检设备的运行状况。发现异常要立即上报,发现故障

要立即停机、上报、维修或参与维修。

5).操作工必须规范、真实地填写设备运行维修记录等相关记录。

3.《设备运行维修记录本》每月3日由使用部门收集交由设备课归档(间断使用的设备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次数每两至三个月收集上交)。

6.2.2 定人定岗制度(A、B类设备)

1.操作工在上岗操作前必须由使用部门和设备部门进行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管理部核发的资格文件方可上岗作业。

2.使用部门必须安排具有操作资设备操作工上岗操作设备,同时做到定人、定岗(定机台),并建立《设备定人定机台帐》并报设备部门备案。

3.操作工由于休假等原因离开本岗位达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的,重新上岗作业前必须由使用部门和设备部门培训并考核合格,并报设备部门备案。

4.操作工由于休假等原因离开本岗位达六个月以上的,按6.2.2.1条款执行。

5.操作工更换操作相同类型设备不同机台的,按6.2.2.3条款执行。

6.2.3 交接班制度

1.双班或三班制

1).操作工在交接生产的同时必须进行设备及其工(器)具的交接工作并记录在《设备运行维

修记录本》。

2).交接班时由接班的操作工对接班时的设备状况进行检查和评分并如实地填写。如设备状

况未达良好的,接班人员应要求交班人员对设备重新进行清洁、保养和检修。

3).交接工作由交、接班的操作工签名确认。

2.单班制

1).操作工在下班前必须进行设备及其工(器)具的清点工作并记录在《设备运行维修记录

本》。

2).操作工对设备状况进行检查和自评分并如实地填写。如设备状况未达良好的,操作工应

对设备重新进行清洁、保养和检修。

3).操作工应签名确认。

6.2.4 特殊作业

1.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规定的特殊作业人员必须取得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规定的操作资格证书。

2.对于取得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规定的操作资格证书的操作人员,视为具备上岗资格。必要时,设备课和使用部门可以根据操作岗位的重要程度,对这类操作人员进行重新考核或培训,由管理核发上岗资格证。

6.3 设备的维护

设备维护管理的内容包括设备保养、性能精度检测、故障处理、委外维修、计划维修、大维修、设备事故处理等。

设备的维护管理的原则是“谁使用、谁负责”。

6.3.1 设备保养

1.设备保养实施“三级保养制度”:日常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

设备保养的原则:日保制度化、经常化;一保不出班组;二保不出课室。

2.日常保养:

日保的主要内容是点检、清洁、润滑、紧固,是设备完好运行的最基本、全面的保障。

日保的重点是检查、调整、紧固、润滑、防锈、排污、清理清洁油污、杂物、料屑等。

日保的基本要求: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1). 设备点检:

a. 操作工和维修工在每班开机时应按照《设备点检作业指导卡》所规定的内容对设备进行

点检,并如实地将点检情况与所发现的异常及其处理记录在《设备点检记录表》。

b. 使用部门设备员和设备课工程师每周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操作工、维修工的点检工作进

行检查监督,并按照《设备点检作业指导卡》所规定的内容对设备进行点检,如实地将检查处理情况记录在《设备点检记录表》。

c. 使用部门对各级点检所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调整、紧固、维修并记录。

d. 设备点检的项目有测量器具进行计量的应记录测量数据,无测量数据的确定其符合性(√

或×)。

e. 《设备点检记录表》每月3日由使用部门收集,交由设备课归档。

2). 设备清洁:

a. 设备操作工应在每班的班前班后各5至10分钟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清洁保养工作即设备

“5S”:清理、清洁(油污、杂物、料屑、防锈、排污)、整理、整顿(工器具、连接管线、生产物料)和持续保持。

b. 设备的清洁工作与状况应在《设备运行维修记录本》记录。

3). 设备润滑:

a. 操作工、维修工必须根据《设备润滑图表》的规定和要求对设备进行润滑,保证润滑装

置完好,保持润滑部位整洁、润滑状态良好。

b. 设备的润滑在《设备运行维修记录本》记录。

c. 设备的润滑保养必须遵守“润滑五定”原则:定人、定时、定量、定质、定点。润滑五

定的要求在《设备润滑图表》应得到明确。

3.一级保养

1). 设备的一级保养由使用部门编制一保计划组织实施。原则上每台设备每月进行一次,也

可以根据设备状况的良好程度适当调整。

2). 一保的重点是在日保的基本要求上,同时有重点的针对设备一些带缺陷的、异常的、故

障率高的部件(位)进行检修,更换失效的零件,恢复至完好的状态。

3). 使用部门每月3日必须编制本月的一保计划和填写上月的一保计划完成情况,并填写《设

备一保、检修计划(完成)表》上交设备课。

4). 一保的实施由操作工和维修工一起进行。原则上C类设备以操作工为主,A、B类设备以

维修工为主。

5). 一保实施完成后由一保实施者填写《设备一级保养完成单》。

4.二级保养

1). 设备的二级保养原则上每台设备每年进行一次,也可以根据设备一年来的状况适当调

整。

2). 二保的重点是在一保的基础上,对设备进行更为全面的维修保养或进行局部的技术改

造,恢复和提高设备的精度性能。

3). 二保与大修同时进行,按6.3.6条款执行。

5.为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操作工和维修工在实施设备的各级操作、维保养工作时应严格遵守《设备维护保养规程》,严禁违章作业。

6.3.2 设备性能精度检测

1. 属于测量设备(器具)的并符合公司计量管理要求的设备及其零部件,按照规定的计量周

期由计量部门组织对其性能精度进行检测并记录。

2. 对于不符合6.

3.2.1条款规定的设备及其零部件,如其对产品质量等具有关键影响的,

应进行性能精度检测。

3.设备的性能精度检测由使用部门按照《设备性能精度检查记录表》的要求进行检测并记录,设备工程师参加。必要时由设备课组织实施或委托外单位实施。

4. A、B类设备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设备性能精度检测(与设备大修、二保同时实施),填写

《设备性能精度检查记录表》。性能精度要求高的设备如冲床、模具等根据实际需要增加轮检的次数。

5.检查测量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使用部门或设备课应组织维修,并在维修后重新检测。

无法修复到标准要求,但基本能够满足生产、质量、安全、效率等要求的,由设备课组

织使用部门、工艺部门、品管部门等进行技术鉴定,让步接受并重新修订具体的性能精度要求。

6.《设备性能精度检查记录表》在检测结束后交由设备课归档。

6.3.3 设备故障处理

1. 设备故障处理实施“三级维修制度”:班组能解决的由班组解决(班组级);课室能解决

的由课室解决(车间级);课室不能解决的由设备课组织解决(公司级)。

1).当设备发生故障或故障征兆时,操作工必须立即停机进行初步检查,自己能处理的要立

即排除;自己不能排除的,要及时通知维修工进行修理并上报班组长。

2).维修工在接到维修通知后应立即到现场进行故障分析与修理,操作工协助;维修工不能

解决的通知设备课工程师处理。

3).设备课工程师在接到维修通知后应立即到现场进行故障分析并指导维修工修理,操作工

协助;

4).经过以上三级处理仍无法修复的,由设备课组织委外维修,按第6.3.4条款执行。

2. 各级操作维修人员在处理设备的故障后,应规范、真实地填写《设备运行维修记录本》。3.各级操作维修人员在发现设备故障或隐患以及接到维修通知后应立即到现场进行故障分析与修理,最快速度使设备故障或隐患得到消除,恢复设备的性能和精度,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4.在实施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时应严格遵守《设备维护保养规程》,严禁违章作业。

6.3.4 委外维修

1. 设备出现设备故障、设备维护保养、设备的性能精度检测等项目而公司内无能力解决的,

由使用部门填报《委外加工、修理申请单》。

2.《委外加工、修理申请单》由设备部门审核、主管副总批准。

3.设备课在委外维修时,应找2家(含)以上供应商议价,并将议价结果按《价格审核报批表》上报批准后实施。应急维修的项目,在经设备课长同意后可先委外维修后补办价格审批手续。

4.委外维修的质量、精度要求高或费用大于5000元时,设备课应与供应商签订维修合同。5.委外维修项目在现场实施过程由设备课组织,使用部门协助,并签订安全环保协议。6.委外维修后设备课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填写《设备维修项目验收记录表》。

6.3.5 计划维修

1.实行预防(计划)维修,改善设备的运行状况、消除故障隐患、彻底解决效率高的故障的根源,使设备得到有效地管理和控制,提高设备综合效率,减少设备故障以及故障后修理

造成的负面影响。使用部门应根据设备备件寿命、故障发生的历史数据等组织预防性维修。

2. 设备故障分析表

1).对于重复性及典型的故障,使用部门应组织分析、总结,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再发生,

填报《设备故障分析表》。

2).《设备故障分析表》由使用课室编制,使用部门课长审核、部长批准。

3).《设备故障分析表》每月3日前上交设备课审核和存档。

3.设备一保、检修计划

1). 使用部门根据设备使用状况编制《设备一保、检修计划(完成)表》。在每月3日前并上

交设备课备案。

2). 《设备一保、检修计划(完成)表》由使用课室编制,使用部门课长审核、部长批准。

3). 《设备一保、检修计划(完成)表》每月3日前上交设备课审核和存档。

4.计划维修由使用部门组织实施,必要时设备课协助。

5.计划维修完成后,由使用部门填写《设备维修项目验收记录表》并组织验收。

6.3.6 大修

1. 使用部门在每年6月15日根据一年来设备的使用、故障等状况编制《年度设备大修计划

表》及所需的备件计划。

2. 设备课汇总各使用部门的《年度设备大修计划表》并组织评审,于6月底前报批。3.大修主要由使用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设备课指导并检查。必要时由设备课组织或委外实施。

4.大修项目完成后,由使用部门填写《设备维修项目验收记录表》,设备课组织验收。

6.3.7 设备事故与处理

1.设备事故分类:设备事故分为重大事故、中级事故、一般事故。

1). 重大事故:造成全厂停产24小时以上的;或财产损失20万元以上的。

2). 中级事故:造成全厂停产8小时以上,或主要生产车间停产24小时以上的;或财产损

失10万元以上的。

3). 一般事故:造成全厂停产4小时以上,或主要生产车间停产8小时以上,或主要机台停

产24小时以上的;或财产损失5万元以上的。

2.发生设备事故时,操作工必须立即停机,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保留现场,第一时间通知班组长和区域维修工,并立即向上传达至设备工程师、使用部门和设备课的课长、主管部长。中级以上事故应报主管副总。

3.事故发生后,设备课应立即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维修工、操作工甚至外单位对设备设施

进行抢修,将公司财产损失降到最低、事故影响程度降到最小。

4.事故得到抢修处理后由设备课负责召集事故分析会,按“三不放过原则”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预防措施并监督落实、处理事故责任人员,填报《设备事故报告》。

5.《设备事故报告》由设备部门审核、由主管副总批准。一般事故的事故分析会由设备主管部长主持处理,中级事故和重大事故由主管副总主持处理。

6.事故处理的“三不放过原则”:

1).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

2).事故责任者和周围群众没受到教育不放过。;

3).事故没有采取预防措施不放过。

6.4 设备的技术改造

1. 设备管理及使用部门应围绕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员工劳动强度、降低设

备停机故障率、降低生产及运行的成本、安全、环保等方面,根据生产大纲的产能需求以及新产品、新工艺、设备更新等要求,对设备进行不断的改善和必要的技术改造。

2. 设备课在每年6月组织使用部门根据生产的具体情况和要求编制《年度设备技术改造计

划表》,并在月底前报批。

3.《年度设备技术改造计划表》由设备课负责编制,主管副总审核,中心总经理以上批准。4.年度的设备技术改造项目由设备课负责组织实施,一般安排在生产淡季进行。

5. 其他的设备技术改造项目按

6.1条款执行。

6. 一般设备或对设备结构强度、性能无较大影响的项目原则上由使用部门实施;重点设备

的改造项目由设备课组织使用部门实施,或委托外单位实施。

7.技术改造项目实施完成后,由设备课按6.1.6条款组织验收。

6.5 设备的资产管理

设备资产管理包括设备管理分类、设备固定资产台帐管理、设备资产的调拨、封存、启封、报废等方面的管理。

6.5.1 管理分类

1.为使设备在使用管理过程中得到有效地管理,突出重点、关键点,将设备分为A、B、C 三类进行分类管理。

2.设备的管理类别由设备课根据该设备在产品质量、生产、安全、价值以及维修五大方面进行评估与分类。

3.设备的管理类别的首次确定在固定资产台帐登录工作的同时进行;设备的管理类别的调整在设备固定资产盘点时,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进行(特殊情况可以立即调整)。

4.分类标准:

1).A类设备(关键设备):是指对生产和产品质量关系重大、使用危险性高且为当地安全监

察部门监管的、价值大(尤其是高价进口设备)、精度要求高、维修困难列为关键设备,进行重点监控管理。如翅片冲床、商检系统、冷媒灌注机等。

2).B类设备(主要设备):是指对生产和产品质量关系较大、使用危险性较高或为当地安全

监察部门监管的、价值较大、有一定的精度要求、维修较困难或故障率较高的设备。如长U弯管机、打包机等。

3).C类设备(通用设备):是指对生产和产品质量基本无关系、精度要求低、危险系数低、

价值低、结构简单、易维修的设备。如生产输送线体等。

6.5.2 台帐管理

1. 设备课在设备(固定资产)验收合格后填报《设备固定资产入仓凭证》,经设备课、财务部

门审批。《设备固定资产入仓凭证》一式两份,分别由设备课、财务部门存档。

2. 由于设备的技术改造和改善项目对原设备发生增值或资产合并的,在项目验收合格后《设

备固定资产增值(合并)申请表》,经设备课、财务部门审批。《设备固定资产增值(合并)申请表》一式两份,分别由设备课、财务部门存档。

3.台帐登录:设备课凭《设备固定资产入仓凭证》或《设备固定资产增值(合并)申请表》将设备登录到《设备固定资产台帐》的基本属性;财务部门根据设备课提供的相关财务费用资料对新登录的设备的财务属性进行登录。

4.设备编号:设备编号是设备在公司内的编号标识,具有唯一性;设备的编号规则按公司财务部门的相关规定执行。

5.台帐维护:设备课负责对台帐的基本属性及时维护;财务部门负责对台帐的财务属性及时维护。

6. 使用部门对本部门(课室)设备资产的实物与分台帐负责,并配合设备课、财务部门开展

对设备资产的管理工作。

7. 设备固定资产盘点:

1).设备课和财务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对设备的实物与台帐的一致性进行检查和考核。

2).每年6月底和12月底组织公司的设备资产盘点,逐项核对帐物的一致性。设备资产的

盘点工作由设备课组织,使用部门执行,财务部门考核。

6.5.3 设备的调拨

1. 由于某种原因需要将一台设备交由另一部门(课室)使用和管理、或调拨至集团公司内其

他公司使用和管理时,必须由调入部门填写《设备(固定资产)转移单》。

2. 调入部门凭批准的《设备(固定资产)转移单》到调出部门搬迁设备。搬迁工程较大的由

设备课组织搬迁。

3.公司内的调拨由研制中心主管副总批准;集团内跨公司的调拨由双方公司或中心的总经理批准;部门内的调拨由主管部长批准。

4. 公司内部的设备调拨由设备课凭《设备(固定资产)转移单》办理设备资产使用部门属性

的修改;集团内部的设备调拨由双方公司的设备课和财务部门凭《设备(固定资产)转移单》办理设备资产的销帐和入帐。

6.5.4 设备的封存与启封

1. 设备封存:

1). 由于某种原因需要停用某台设备,预计停用时间长达6个月(含)以上的须办理设备封存

手续。

2). 由使用部门填写《设备封存/启封申请表》,经设备部门审核,由主管副总批准。

3). 设备在提交封存前由使用部门进行全面地检修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完好状态;设备课

进行封存前技术鉴定。

4). 设备在批准封存后使用部门仍然对设备的使用管理负责,必须参照6.3.1

5). 《设备封存/启封申请表》一式二份,分别由设备课、财务部门存档。设备课凭《设备

封存/启封申请表》办理设备资产的状态属性的修改。

2. 设备启封:

1). 因某种原因需要启用封存设备时,由使用部门到设备课填写原设备封存的《设备封存/

启封申请表》的启封部分内容。

2). 设备的启封经设备部门审核,由主管副总批准。

3). 设备课凭《设备封存/启封申请表》办理设备资产的状态属性的修改。并复印一份交财

务部门存档。

6.5.5 设备的报废

1. 当设备存在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时,根据实际原因填写《设备报废申请单》。

1). 设备达到使用年限、精度失效、性能落后、无修理价值的。

2). 由于工艺变更、新产品改型、技术更新或其他原因,使设备失去使用价值的。

3). 由于异常原因,使设备造成损坏而不能使用,又无法修复的。

4). 由于安全、环保等原因,造成对人身安全存在重大危险和职业卫生、环保产生重大影响

的。

2. 设备的报废由设备课提出申请、组织技术鉴定、提交设备处理建议,由使用部门、设备

部门、主管副总审核,财务部门核准,中心总经理批准。

3. 《设备报废申请单》批准后由设备课组织将设备移离生产现场处理。

4.设备课和财务部门根据批准的设备《设备报废申请单》对《设备固定资产台帐》进行销帐或其他财务处理。

5. 设备课对报废的设备要单独设立台帐并及时处理,残值尽可能收回。整机或部分价值可

转移再利用的,需在《设备报废申请单》提出转移部分的去向,用途和价值评估。

5. 设备整机作为二手设备处理的,参照第

6.1.3条款的方法执行。

6.6 设备的管理考核

1.为落实设备管理体系的具体要求和措施,检验设备管理的水平,保障设备的使用维护得到有效地执行,设备课负责对使用部门的设备管理水平和业绩进行检查和考核。

2.检查考核范围:设备管理体系所涵盖的所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设备运行保障的费用情况;设备操作维护等文件的编制、发放、张贴与执行情况;设备运行与交接班等各项记录;设备的操作、点检、清洁、润滑、保养、故障维修与计划维修的执行情况与设备的状况;设备故障发生率;设备事故发生率;设备台帐的帐、物、卡的一致性;设备技术改造、大修、二级保养、计划维修的执行情况;设备检查、故障分析等的整改措施的执行情况等。

3.检查考核方法:

1). 设备管理的执行与记录的检查考核由设备课组织进行定期(月度检查、日常巡查)或不定

期抽查,每月统计设备故障率、事故发生率等,编写《设备检查整改计划表》并提出考核意见。

2). 费用的使用情况每季度统计一次,填报《设备费用情况统计报表》并提出考核意见。

3). 设备台帐的帐、物、卡的一致性每年进行二次大盘点,填报盘点结果并提出考核意见。

4). 其他的考核项目由设备课根据公司设备管理的水平与业绩情况编制相关检查考核的具

体办法并组织实施。

4.检查考核的落实:设备课在组织进行检查并提出考核意见,由设备主管副总批准后各部门落实体现考核意见。

7.设备文件

7.1 设备作业指导文件

1.设备的作业指导文件由设备课编写,设备课长审核,主管部长批准。

2.设备的作业指导文件应在设备交付使用的同时编审批并发放使用部门执行。

3.设备的作业指导文件为设备管理体系的受控文件,由设备课统一管理(归档、发放、回收并记录)。发放时加盖红色“受控”字样。

4.使用部门必须管理保存好作业指导文件,并张贴或悬挂在设备的醒目位置,以方便员工随时查阅、执行。

5.设备作业指导文件分类:

1).设备操作规程:所有设备均必须编写设备操作规程,以指导操作工操作使用设备的具体方法的作业指导文件。

2).设备维护保养规程:重点设备应编写设备维护保养规程,以指导维修作业时的操作规范、关键点、注意事项的作业指导文件。

3).设备点检作业指导卡:重点设备应编写设备点检作业指导卡,以指导操作工、维修工等对设备进行日常点检作业的作业指导文件。

4).设备润滑图表:重点设备应编写设备润滑图表,以指导操作工、维修工等对设备进行润滑保养的作业指导文件及图示。

5).设备性能精度检查记录表:重点设备应设备性能精度检查表,以指导维修工等对设备进行性能精度检查的作业指导文件

7.2 设备使用的记录表格

1.设备记录表格的样式见第8条款的记录表格。

2.设备记录表格由使用部门每月底收集并进行相关分析,每月3日上交设备课归挡。

7.3 设备技术文件

1.设备技术文件的种类:

1).立项:立项报告、设备购置呈批表、技术改造项目计划。

2).采购:招标评审记录、价格审核报批表、合同、技术协议书、设备验收技术方案、验收移交单。

3).台帐管理:设备入仓凭证、设备增值(合并)申请、设备封存/启封、设备报废单,以及设备转移单。

4).供应商提供的设备技术文件: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图纸、程序等。

5).其他文件:技术监督局等频发的安全使用许可证书、检测报告等。

2.设备技术文件由设备课负责保管。

3.设备技术文件保存至设备报废后1年。如设备移交至集团内其他公司,设备技术文件附件设备移交。

7.4 设备文件的管理

1.设备的作业指导文件、记录表格、技术文件等设备文件由设备课负责保管。

2.设备课应建立设备文件的借阅管理规定,登记借阅情况并按时追回。

3.对于遗失文件的责任人按规定进行考核。

4.遗失的文件如果可以从其他部门或供应商等处进行复制或补发的,设备课应负责补全。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体系文件)

1目的 为强化和规范人力资源管理,不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持续提高全员素质与绩效,为公司经营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我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 3职责 3.1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力资源的综合管理,负责公司人力资源的整体规划、政策引导、监督管理、 干部考核、人才引进,以及招聘、考勤、分配、调配、退休和保险等事务性工作。 3.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人力资源的计划、调配、激励、奖惩、培训和考核。 4内容 4.1人力资源计划管理 4.1.1各部门根据各自的生产经营和管理需要,制订本部门的人力资源年度需求计划,报人力资源 部。 4.1.2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发展战略规划制订公司人力资源中长期规划,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4.1.3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人力资源规划及各部门人力资源需求计划,制订公司人员招聘计划,报 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4.2绩效考核管理 4.2.1各部门按照公司审定后的《XX有限公司××月工作情况汇总》中的月度工作计划组织实施。 4.2.2人力资源部对各部门的考核过程以及有效性、合理性进行监督、评价、指导,并组织执行。 4.3岗位管理 4.3.1人力资源部对岗位进行规范、划分,对各部门进行定编定员管理。 4.3.2人力资源部根据岗位描述和招聘计划制定人员招聘条件和要求。 4.3.3对不能满足规定岗位资格、能力的人员,所在部门应按计划实施培训,并对 2013-0-批准2013-0-01实施 培训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确实无法胜任该岗位工作的人员,交人力资源部调配合适的人员。 4.4人员招聘管理 4.4.1人力资源部根据招聘计划和招聘条件制定人员招聘简章和招聘程序。 4.4.2人力资源部组织实施招聘过程,并组织相关部门,工厂人员参与面试、考试各筛选环节。 4.5工资分配管理 4.5.1公司工资考核领导小组制订相应的工资考核办法,报公司领导批准后实施。 4.5.2财务部根据工资考核办法制订月度工资考核方案,报工资考核领导小组讨论、经公司领导批

设备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设备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设备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1目的 识别并提供和维护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所需要的设备,识别并管理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中人和物的因素。 2范围 适用于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设备,如工作场所、硬件和软件、工具和设备、支持性服务如通讯、运输设备等的控制;对工作环境中的人和物的因素进行控制。 3职责 3.1生技部负责对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设备进行控制。 4程序 4.1生产设备的识别、提供和维护 4.1.1设备的识别 企业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活动所需的设备包括:工作场所(车间、办公场所等)、机械设备和工具(包括工、卡、量具)、软件(计算机网络)、支持性服务(水、电、气供应)、通讯设备、运输设备等。 4.1.2设备的提供 a) 生技部根据使用部门的需求和企业发展的需要,提出生产设备配置要求,总经理批准后,由市场部具体实施采购;

b)需要自制的设备由使用部门提出,由生技部设计,总经理批准后,组织加工制造。 4.1.3设备的验收 a)采购或自制完成的设备,生技部组织使用部门进行安装调试,确认满足要求后,由生技部和使用部门在《设备验收单》上签字验收,并记录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单价、数量、随机附件及资料等内容。《设备验收单》由生技部保管。低值易耗的工、卡、量具等由使用部门自行验收; b)验收不合格的设备,生技部与供方协商解决,并在《设备验收单》上记录处理结果; c) 生技部对验收合格的设备进行编号,建立《设备管理卡》和设备档案,并在《生产设备一览表》上登记; d)生技部根据验收合格的设备验收单办理登记和建档手续;低值易耗的工、卡、量具等由仓库凭设备验收单办理入库手续。 4.1.4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a)根据生产需要,生技部组织编写设备的操作规程,按《文件控制程序》由管理部发放给使用部门。对于大型、精密设备或关键、特殊过程所用的设备必须有操作规程,相关操作人员应由部门负责人组织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b)生技部制定《设备周保养项目表》,规定保养项目,频次,按有关规定发给使用部门各岗位人员执行,各部门负责人监督检查执行情况。生技部每半年收集《设备日常保养表》,整理入档并作为制定年度检修计划的依据;

质量管理体系 文件控制程序

文件控制程序 一、目的:对与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各相关场所使用文件为有效版本。 二、范围:对与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各相关场所使用文件为有效版本。 三、职责者:公司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各部门负责收集。 四、内容: 1、职责 1.1总经理负责批准发布质量手册。 1.2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质量手册。 1.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相关文件的编制、使用和保管。 1.4办公室负责组织对现有体系文件的定期评审。 1.5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的收集、整理和归档等。 2、程序 2.1文件分类及保管 2.1.1文件一级分类及代号 2.1.2 文件二级分类及代号 每一大类生产质量管理文件下,又规定作二级分类,即分为:

二类分类代号中的字母除SOP,SMP为英文缩写外,其它均为中文的拼音缩写。2.1.3第一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为质量手册,第二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为程序文件,由办公室备案保存。第三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由各相关部门自行保存并报办公室 备案存档。 2.2文件的编号 2.2.1文件的编号与格式 编号格式 版本号(两位数字) 2.2.2 一级分类、二级分类、三级分类代号的编制按2.1.1、2.1.2的有关规定执行。 2.2.3 顺序号用三个阿拉伯数字表示,按文件编制的顺序排列。 2.2.4 版本号表示文件修订情况,文件的第一版用“00”表示,第一次修订用“01”表示,以后每次修订按顺序递增。 2.2.5例如: 程序文件《文件控制程序》编号:CX-SMP-001-00表示该文件是:程序文件 , 2.3文件的编写、审核、批准、发放文件发布前应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适宜的: a)质量手册由办公室负责组织编写,由管理者代表审核,上报总经理批准发布, 由办公室负责登记、发放; b)各部门工作文件由各部门负责人组织编写、汇总,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报总 经理批准,办公室负责登记、发放; c)应确保文件使用的各场所都应得到相关文件的适用版本。文件的发放、回收 要填写《文件发放、回收记录》。 2.4文件的受控状况 文件分为“受控”和“非受控”两大类,凡与质量体系运行紧密相关的文件应为受控,由各主管部门按规定执行。所有受控文件必须在该文件封面书写“受控”表 明其受控状态,并注明分发号。 2.5文件的修订或替换

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1 目的 加强设备的选购、验收、运行、养护、维修和报废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受委托管理的设备和各部门使用的服务设备设施(包括价值在1000元以上的工器具、备品、备件等)的管理控制。 3 职责 3.1 总经理或授权公司主管领导负责重大设备的添置、更换、改造、年度检修保养和报废的审批。 3.2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管辖工器具的日常管理。 3.3 财务部负责公司所有设备的增减、报废、盘点、拆旧等业务活动的核算和帐务管理。 3.4 工程技术部负责设备运行、维护及档案资料的管理。 4 控制程序 4.1设备的选购、验收。 4.1.1购置设备要求先进、经济合理、适用并综合考虑其可靠性、互换性、配套性、节能性、安全性、环保要求和使用寿命等,对于托管设备的更新改造应以不降低设备技术性能为原则。 4.1.2添置和更新设备必须由使用单位、主管提出书面申请,阐明必要性、可行性及选型方案意见,报部门经理研究审定(重大贵重设备购置须上报公司主管领导审定)后填写(物资采购计划),并须注明进货检验要求,具体购置依据公司制定的文件执行。

4.1.3新购置的设备,由申购部门负责开箱验收,具体依据公司制定文件执行。 4.2设备的日常管理。 4.2.1设备的使用归口管理部门应于购进设备验收后,及时将随机资料交综合部资料员归档、需使用时按(技术资料、图纸管理办法)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4.2.2新购置设备使用或归口管理部门应在设备验收合格后一个月内建立(设备卡片)一式三份,交财务部一份、资料室一份、使用或归口管理部门留存一份,对重要设备的操作应建立作业指导书。 4.2.3接管物业原附属的建安配套设备应在物业接管验收实施物业管理并对其实际使用运行半年内建立设备卡片,卡片存档处及使用管理要求同4.2.2条。 4.3设备的使用、运行操作管理。 4.3.1各工程系统的设备运行及服务设备、工器具操作,必须严格按照有关工种的作业指导书、设备使用说明书执行,正确、合理使用,确保各供应、服务系统的持续正常和经济合理、高效低耗运行,保证设备本身的安全和良好的工作状态。 4.3.2电力设备及特种设备(如电梯等)的运行操作控制,同时应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及操作规程。 4.3.3机械设备的润滑油路系统保证畅通和正常工作,使用设备的班组按规定时间和数量添加、更换润滑剂(油)。 4.3.4保证满足设备工作环境条件要求,保持机房环境整洁、机房地

三体系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目录

文件与记录管理程序 1、目的 通过对管理体系文件的严格控制管理,确保其文件使用的有效性、保管和更改的规定。并对质量记录其完整性、准确性、清晰、保管等予以控制。以证明产品三体系满足规定要求、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并为实现可追溯性、证实作用以及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管理体系文件及相关资料记录的管理与控制。 3、职责与权限 ISO综管部负责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的收集、分类编号、整理、存档保管、发放及与管理和 控制有关的其他工作。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在用文件的管理和控制。 4、程序内容 管理体系文件的分类、编制、审核、审批按下列规定执行: 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号、归口、分类、 4.2.1 公司编制的各级管理体系文件均由综管部归口、分类并统一编号,其文件编号规定。 4.2.2 文件受控分类 管理体系文件分为受控原版、受控副本、非受控副本: 1)受控原版是不须加盖受控文件印章,由综管部保存,仅作为复制用途。 2)受控副本为受控原版的复印件,其上加盖红色“受控本”印章发放,作为公司内使用的合法文件,公司内不允许使用“受控本”变黑的非法复印文件,以确保文件更新时能够从发放或使用场所撤出失效或作废的文件。 3)非受控副本为受控原版的复印件,其上加盖红色本公司名印章作为提供给客户或公司以外的人员使用的合法文件。公司内部不允许使用加盖红色本公司印章名的体系受控文件。 4.2.3 文件版次规定 为确保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的有效性能够得到控制,对其采用版次来控制最新有效版次。版次采用“A”+第几次版本,文件经过一次修改后进行换版,版本号增高一位(如:A0首次发行版本、A1第一次修改、A...n第n次修改 文件的发放与记录 4.3.1 综管部根据管理手册、程序文件、效率记录制定并及时登录《受控文件总表》;根据质量记录表格制定并及时登录《质量记录总表》,确保各部门使用最新有效的文件。根据统一分发号加盖红色“受控”印章发放,收件人应当场核对页数,页码和分发号无误后,在《文件发放与回收记录》上签收。 4.3.2用部门的体系文件破损或遗失时,须填写《文件领用申请表》经体系负责人批准补发。破损文件及时交还综管部,遗失文件须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4.3.3 非发放范围人员需领用文件时,须填写《文件领用申请表》经该文件的批准人同意后,按本节第条办理手续。 4.3.4 三体系记录空白表格的发放由综管部根据《质量记录总表》发放三体系记录空白表格,不需要加盖蓝色“受控本”印章,接收人在表格原件背面签字,作为发放记录(注:综管部只控制质量记录空白表格的格式、编号和版次)。 文件的更改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程序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程序 HQZ/B401—2004 1 目的与范围 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文件进行有效控制,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各个场所使用有效文件,并处于受控状态,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进行。 本文件规定了工厂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管理的职责、控制要求与工作程序。 本文件适用于工厂质量管理体系所有文件的控制。 2 术语 2.1 文件 信息及其承载媒体。 2.2 质量手册 规定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 2.3 程序文件 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的文字描述。 2.4 质量管理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2.5 质量管理体系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3工作流程 4 质量科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

制、付印、发放、更改(换版)、回收处理和控制。 党政办负责涉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厂部文件的制定、发放和控制以及涉及体系运行外来文件的收发、传递和管理。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有关的支持性管理文件的编制、报批、发放、更改和控制。 5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管理与控制 5.1 文件分类 工厂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主要有: a) 质量管理手册(A层次) b)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B层次) c) 质量管理体系的支持性管理文件(C层次—指程序文件中涉及的有关规定、 其他管理文件、作业指导书、检验规程等) 5.2 文件标识 5.2.1 文件编号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属工厂管理标准中的一部分,其编号按企业标准来对待。 a) 质量管理手册的编号 发布年号 手册版次号 质量管理手册代号 工厂管理标准代号 b)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的编号 发布年号 该章中的程序文件顺序号 标准章号 程序代号 工厂管理标准代号

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设备管理程序 1 目的 为满足产品实现全过程和产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应保证施工设备的配置能力和持续能力,管理并维护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提高机械设备完好率、利用率,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减少环境污染,确保特殊过程中运用设备的可靠性,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用于施工生产的机械设备的购置、使用和管理。 3 术语和定义 设备:是指公司所辖内机械动力设备。 内供设备:是指由公司内部提供的机械动力设备。 外供设备:是指由公司外部提供的机械动力设备,包括:外租设备、顾客提供设备、分包供方自有设备。 4 相关文件或引用文件 4.1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2003 ] 373号) 4.2《公司设备、物资招标采购管理办法》 4.3《机械设备管理办法》 4.4《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4.5《机械设备技术保养规程》 4.6《能源、资源控制程序》 4.7《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4.8《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4.9《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4.10《合同控制程序》 5 职责 5.1总工程师 是设备管理控制的主管领导。 5.2物资设备部 5.2.1是本程序的主管部门。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及上级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条例和规定,制定公司设备管理的具体规章制度。 5.2.2负责公司设备的数量、动态、能力、技术状态、使用、安全和环保情况的控制与管理。 5.2.3 监督、检查产品生产所配备设备的质量、使用安全和环境保护情况。5.2.4 负责公司机械设备的调配、购置和报废。 5.2.5负责公司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处理因机械设备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

CX03管理体系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

1.目的 为使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受控,确保文件的现行有效和保密,特编制本程序。 2.范围 适用于本中心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文件的控制。 3.职责 3.1 中心主任应: 3.1.1批准《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等重要的质量管理文件发布。 3.2 质量负责人应: 3.2.1负责组织编制《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其他管理性文件; 3.2.2负责《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的审核; 3.2.3负责维护《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的有效性。 3.3技术负责人应: 3.3.1负责组织编制、审核、批准各种技术作业指导文件; 3.3.2负责维护各种技术作业指导文件的有效性。 3.4文件和档案管理员应: 3.4.1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保管和发放。 4.工作程序 4.1 文件范围 4.1.1内部文件:本中心内部编制的文件。包括:《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各类作业指导文件、计划、报告及记录等。 4.1.2外部文件:与检测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检测方法、图纸、软件、指导书、教科书、备忘录、上级文件等。 4.1.3以上文件可能是硬拷贝、电子媒体及数字的、模拟的、摄影的或书面的形式。

4.2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层次 4.2.1第一层:质量管理手册――是本中心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纲领性文件,描述本中心质量方针、目标和质量管理体系各要素的要求、职责及途径; 4.2.2第二层:程序文件――是质量管理手册的支持性文件,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各项质量活动的详细、明确描述。 4.2.3第三层:作业指导书――是对完成各项质量/技术活动的规定,供检测人员执行。 4.2.4第四层:质量和技术记录――是质量管理体系各项质量活动的证据。 4.3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审批和发布 4.3.1质量方针、目标由中心主任亲自主持制定,经领导层集体讨论后由中心主任颁布。发布后的质量方针由质量负责人向全体员工宣贯,动员全体员工积极参与质量活动,将质量方针分解到本中心的每一个具体岗位上。 4.3.2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文件由质量负责人组织编写和审核,中心主任批准发布,质量记录由质量负责人组织编制并审批。 4.3.3第三层次文件和技术记录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并审批。 4.4管理体系文件的修订和维护 4.4.1第一层次文件由质量负责人根据中心主任的要求安排修订,并维护其现行有效性。 4.4.2第二层次文件由质量负责人根据中心主任的要求和文件运行的问题安排修订,并维护其现行有效性。 4.4.3第三层次文件由技术负责人根据检测能力的要求组织修订,并维护其现行有效性。 4.4.4质量记录由质量负责人组织修订,并维护其现行有效性;技术记录由技术负责人组织修订,并维护其现行有效性。 4.5管理体系文件的管理与发放 4.5.1质量负责人批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发放范围,文件和档案管理员建立所有文件、资料的帐目及明细(见《内部文件(资料)目录表》《文件审批登记表》《外来文件资料登记表》),所有经过审批的文件在《文件审批登记表》上进行登记,文件的收发、复制、归档均统一编号,并有责任人签字。 4.5.2文件和档案管理员建立保存有效的文件发放清单(见《文件收发登记表》),防止使用失效文件,使下发的文件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设备管理控制程序.doc

1、目的 使生产设备保持完好的技术状态。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所使用的生产设备。 3.职责 3.1公司总经理对本公司的设备、仪器综合管理全面负责,对设备、仪器综合管理方针、 目标作出决策; 3.2制造部经理负责掌控全公司所有基础设施、动力、生产等固定资产的管理方向,执 行公司决定。 3.3 动力部经理负责本程序在公司范围内的正确有效运行和必要时调整改进。 3.4各单位负责人负责本程序在各单位范围内正确有效运行并负责本程序在工段范围内 的生产设备正确使用与维护的控制和整理原始记录与报表。 4. 工作程序 4.1 设备的采购、验收 4.1.1备件的采购由需求单位提出申请,经动力部审核,制造部经理批准后交有关部门 执行。 4.1.2 设备的采购由需求单位提出申请,动力部或研发部拟制技术协议,经有关部门会 审后交公司有关领导批准,由采购部购买。 4.1.3 设备、备件的验收见设备仪器管理办法。 4.1.4 设备验收合格后交使用单位投入使用,由动力部编号建帐,属固定资产设备报财 务部建帐。 4.2设备使用过程中的保养与维修 4.2.1 设备投入使用后,由动力部根据设备的特点和制造商的建议结合本公司的实际生 产情况,编制设备操作规程,经动力部经理审核,制造部经理批准。动力部负责 培训和指导工段操作员操作。 4.2.2 设备保养与维修工作流程图(见下页)。 4.2.2.1日常检点(日保养和周保养):由设备操作人员负责。 4.2.2.2日常检查:由设备所属单位指定专人每小时检查一次设备工具状况并填写“月 设备工具IPQC统计表”。 4.2.2.3定期保养:设备维修人员负责根据设备维护规程中的相关内容,对重点设备进

管理体系文件管理程序(DOC)

Q/2A GX01-2012 1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哈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发布、修订、维护与评价。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本部,以及各分厂、分子公司。 2 目的 旨在保证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的统一性、完整性、一致性和协同性。 3 术语和定义 3.1 管理体系(HF-MS,Hafei-Management System)文件,包括制度规范、管控(评估)标准、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管理授权表和管理手册等。 3.1.1 制度规范:由公司各职能部门及各二级单位制定的以书面形式表达,并以一定方式发布的、非针对个别事务处理的规范总称。包括章程、原则、规定、实施细则和决定等非流程性文件。 3.1.2 业务管控(评估)标准:哈飞汽车实施业务管控的纲领性、政策性文件,主要阐述长安汽车各业务管理和控制评价的基本原则和关键条款。 3.1.3 管理地图:展现本单位业务逻辑关系,使业务架构显性化的业务框架图。 3.1.4 程序文件:描述横向跨部门、纵向跨层级协作性工作的文件。通常是由一系列流程组成,辅之以职能职责、业务规则、记录表单等一系列标准,从而实现对业务流转关系的全面描述。部门内部跨业务处的协作性文件也属于程序文件范畴。 3.1.5 作业指导书:描述封闭在处室内部完成的管理工作,涉及工作步骤、操作规程、经验技巧、动作要领等各种指导性内容。 3.1.6 管理授权表:管理授权是指将业务中的决策责任和资源控制权赋予下属,使下属获得决策权和行动权。管理授权表描述管理体系文件中业务审批的授权情况。 3.1.7 管理手册:是某一范围数据、资料或文件的汇编,内容通常是某一专业或某一方面程序、规定、标准等文件的集合。 4 职责

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公司设备的申购、验收、使用、维护保养、移交、校验、报废等流程,以加强设备管理,保障生产活动的正常开展,不断改善和提高公司的技术装备水平,为公司的发展服务。 2、适用范圉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的管理。 3、引用标准 无。 4、定义 本文件釆用下列定义: 4.1生产设备:与生产有直(间)接关系的设备及其附带设施,包括机械设备、电气设备以及维修 设备; 办公设备:用于办公经营的设备,如复印机、传真机等; 特种设备: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 4.2设备保养:指根据设备的特点和要求,对其进行检查和维护的行为,是为了提高生产率,延长设 备使用寿命所必须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手段。 4.3技术档案:是指设备的安装、零部件、自制设备、特种设备、使用说明书、图纸等技术资料。 4.4状态档案:是指设备的分布、购进和安装日期、使用年限、维修记录、调拔记录等资料。 4.5闲置设备:山于生产任务不足或工艺调整等原因停用的生产设备。 5、职责 5.1总经理:生产设备新增、报废的批准。 5.2设备部 5.2.1公司生产设备的统一管理,主要包括生产设备的选型、釆购、验收、维护讣划的制定、执行 及故障维修。 5.2.2负责建立公司生产设备档案、台帐并及时更新。 5.2.3根据设备特性,分三级保养的实施,监督其它部门生产设备的一级保养、二级保养悄况,并 做好各级保养记录。 5.2.4工装夹具的制作。 5.3使用部门: 5.3.1协同设备的采购部门和管理部门进行设备的开箱清点、试用验收。 5.3.2使用过程中,根据设备使用状况及时提出故障维修、转移、报废等申请。 5.3.3负责本部门使用设备的日常保养。 5.4采购部:组织相关部门对新购回的生产设备的验收、外修设备的联络。 5.5文控中心:负责设备技术资料的保管。 5.6釆购部:报废设备的最终处理。 5.7财务部:建立设备的《固定资产明细帐》,成本核算,对报废设备进行价值评估。 6、工作程序 6.1生产设备的基础管理 6.1.1设备部对纳入固定资产(单价在1000元以上且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的生产设备按照《设 备编号规范》进行统一编号,建立设备台帐和设备档案。做到随机附件及技术资料齐全。 6.1.2设备部进行生产设备的定期盘查,并配合财务部进行固定资产定期盘点。 6.1.3新购回设备的技术资料原件文控存档,技术部复印需要的内容归入设备档案,设备档案资料发 生变更时,设备部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归档资料。 6.2生产设备的购置、验收

最新版ISO9001_2015体系文件控制程序文件

文件名称:文件控制管理程序

1.0 目的 对公司环境、质量管理体系以及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中的各类文件进行管理,确保各部门使用文件的适宜性及充分性, 防止误用作废文件。 2.0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环境、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以及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的(电子档)的编制、审核、批准、发放、评审和变更。 3.0 职责 3.2 文控中心 对公司环境、质量管理系统中各阶文件的合理管控以及文件的分类、编号、保管、发放、回收、销毁及审查等工作。 3.3 相关单位 3.3.1 各部门须遵守本程序,并配合文控中心一同做好文件的更新及维护;其部门主管 需对文件资料进行审签,对所发行的文件负责保管与执行之责。 3.3.2 各部门需负责文件的使用和保管,确保文件的整洁、完整,不得在受控的文件上 随意书写涂改,也不得丢失。版本更新时,配合文控中心及旧版资料及时回收作 业,防止误用。 4.0 定义 4.1 文件与资料 公司环境和质量文件所包含有:手册、程序、作业规范/指导书、表单;技术类文件、测试检验数据报告、各种变更文件以及公司各类经营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等。 4.2 第一阶文件-—手册

环境管理手册:环境管理系统最高指导原则,规定其核心内容的整体方向、结构和相互作用。 质量管理手册:质量管理系统最高指导原则,规定其核心内容的整体方向、结构和相互作用。 4.3 二阶文件-—程序 4.3.1 环境、质量管理程序:环境、质量作业运作过程的整体流程。 4.4 三阶文件-—作业规范、指导书、管理标准及工作标准。 4.4.1作业指导书: 指不涉及具体型号产品技术细节的作业指导书。如技术文件编号方 法、作业指导书,设备操作维护规程等。 4.4.2 技术性作业指导书:指涉及具体型号产品技术细节的作业指导书, 如技术图纸 /BOM、工艺文件、产品检验文件等。 4.4.3管理标准:指各类管理规定、管理制度、管理办法等用于规范管理及人员行为的 法规性文件。 4.4.4工作标准:指各类岗位职责及职务说明书等文件。 4.5 四阶文件-—表单 使用固定格式的单据,有表单编号及版本管控,用以质量、环境及环境的数据收集、传递资讯,控制作业流程或证明作业已符合要求的资料记录。 4.6 外来文件与资料。 各单位因业务需求所使用的各类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行业各类技术资料等。 4.7 文件标准用纸 各单位送至文控中心所有需要发行的文件标准型一般为A4纸张,禁止用“二手纸”。 5.0 工作程序 5.1 文件的编制 5.1.1 书写规定 5.1.1.1 二、三阶文件需依照(1)目的(2)范围(3)权责(4)定义[无定义时填 写“无”](5)工作程序(6)相关文件(7)相关表单(8)附录(必要 时)。 注:二阶文件需另制作封面,由相关人员签核,三阶文件不需要封面,相关人员签核栏在页尾处。 5.1.1.2 文件页次格式:第*页,共*页代表,以此类推。 5.1.1.3 各标题内的小标题顺序如下格式: 1→1.1→1.1.1→1.1.1.1 以此类推。 2→2.1→2.1.1→2.1.1.1 以此类推。 5.1.2 文件经3.1权责主管核准后方可制订,以确保文件的充分、完整并适用。

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1 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生产设备选型、购置、建帐建卡、使用、维护保养的职责和要求,以确保做到合理选购,正确操作,精心维护,科学检修,保证设备能力满足检测要求,确保生产安全和员工职业健康,并持续改进环境绩效。 2 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设备的选型、购置、安装、验收、使用、维护保养、检修。 3 职责 3.1 总工程师负责生产设备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 3.2总工程师组织技术中心、生产安全部、质量计量处、设备环保部及设备使用部门进行大型设备的选型; 3.3 设备环保部负责设备的归口管理,包括设备的购置、安装、验收和管理;负责设备的检修; 3.4 各使用单位负责正确使用,维护保养设备和精度检测; 3.5 物资采供部负责设备润滑油的采购; 3.6 产品检验部负责设备润滑油的化验; 3.7公司办公室负责设备档案的管理。 4 工作流程及控制要求 4.1 过程设备的选型购置 4.1.1 总工程师组织技术中心、生产安全部、产品检验部、设备环保部等部门依据现有设备的技术状况及公司发展规划适时提出设备购置或更新/改造计划,提出新购设备的规格、型号和技术参数等其他要求。

4.1.2对价值超过10万元以上的设备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和选型研究,以做出正确决定,争取最佳投资效益。设备环保部调研需购设备,经总工程师批准后购置。一般小型设备由使用单位提出型号报总工程师批准并报规划发展部列入计划由设备环保部购置。 4.1.3 设备选型的原则: ——生产上适用 ——技术上先进 ——经济上合理 ——运行可靠,维修性好 ——符合安全、环保和节能的要求 4.1.4过程设备的识别、提供和维护 4.1.4.1过程设备的识别 过程设备(在本文件中简称设备)是指实际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且能独立完成至少一道生产工序或提供某种效能的机器、设施以及维持这些机器、设施正常运转的附属装置。主要包括:直接参与生产或为生产服务的设备;能源动力设备;搬运设备,如铲车、行车等。 4.1.4.2过程设备的提供 a)设备环保部负责组织安排采购或自制的有关事宜。采购设备前,先调查设备生产厂家的产品质量、环境性能及服务、信誉等方面情况,货比三家,择优选择,在采购合同中,应说明设备的规格、型号、质量/环境性能要求、价格、交货期、交货方式、安装、调试、售后服务要求等。 b)需要自制的设施由使用部门提出,经总工程师批准后,由设备环保部加工制造或委外加工。 4.1.4.3设施设备的验收

设备管理控制程序(1)

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1 目的: 运用设备综合管理方法,加强设备维修保养和检查考核工作,以获得寿命周期费用 最经济、设备综合效能最高的原则,使生产和产品质量得到可靠的保证。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与涤纶生产有直接关系设备的管理与控制。 3 职责 3.1 技质办是设备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在主管生产技术的副总经理和总工程师的领导下,组织编制设备大修和周检计划,监督检查维修保养质量和计划执行情况。 3.2 各车间负责本部门设备的维修保养和正确使用,使之满足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的要求。设置专职或兼职技术员,具体承担本单位的设备维修、保养的管理工作。 3.3 各部门的保全维修工,负责对部门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 4 术语和定义 设备:指用于生产的机械和电器设备。 5 控制程序 5.1 设备管理的原则 设备管理要贯彻执行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发展,保全、保养并重,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修理、改造和更新相结合”,“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相结合”,“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逐步推行先进的设备管理方法和维修技术水平,并在安排生产任务的同时,安排好各项维修工作,处理好维修和生产关系。 5.2 设备的前期管理 5.2.1 大宗设备新购,由技质办根据本公司生产和发展的需要,提出设备更新改造计划,报总工程师和主管生产技术的副总经理审核后提交总经理办公会议,召集有关部 门参加技术、经济论证,经总经理批准后,由供销办购置。

5.2.2 设备的部分更新与零星购置,由使用部门根据生产工艺的需要以及设备选型的原则要求,填写“新增设备申请单”,由总工程师组织技质办、经营办、供销办审核同意后,经主管生产技术的副总经理批准,然后由供销办购买。 购设备到货后,由供销办负责提货。 5.2.3 设备购进后,技质办组织有关部门做好开箱、验收、安装调试、投产使用,填写“设备管理台帐”。 5.2.4 技质办按装箱单所提供的装箱物资目录,收集开箱的所有技术资料并将原件交总经理办(资料室)存档。供销办将备件工具登记后交车间使用。 5.3 设备资产管理 5.3.1 技质办建立“设备管理台帐”,做到帐物相符。 5.3.2 设备编号及分类管理 5.3.2.1企业对全公司生产设备进行了统一编号,目的是便于统一有效地管理,其规定是A:长丝车间;B:动力车间;C:电气;D:其它,编号形式如:A1-0001,其中A1:长丝车间第一条生产线第一台设备;CA:安装在长丝车间的电气设备;CB:安装在动力车间的电气设备,编号的具体实施由技质办统一完成。 5.3.2.2 企业应按设备的先进性及生产的重要性将设备分为A、B、C三类进行分类管理。分类原则为A类:关键设备、引进的主生产设备、价值昂贵的设备。B类:一般生产设备。C类:辅助生产设备。 5.3.2.3 各类设备采用不同的维修方式。A类设备以预防维修为主,B类设备以生产维修为主,C类设备为事后维修为主。 5.3.3 设备的转移管理 5.3.3.1 企业内部设备转移,由需求部门报告技质办,技质办进行协调,经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批准后,技质办会同有关部门办理转移手续。 5.3.3.2 企业设备外部转移,由技质办会同有关部门审核,上报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批准后方可调出,技质办会同有关部门办理转移手续。 5.3.4 设备应无法使用而报废,由使用部门向技质办提出申请报告,由技质办牵头组织有关专家进行鉴定,技质办汇总鉴定意见报总工程师审核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批准后,设备方可报废,由技质办会同有关部门办理报废手续。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

受控状态分发号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编号JD/QMB4.2.3—01~JD/ QMB8.5.2/8.5.3—05 编制办公室 评审各部门 批准管理者代表 版本号第A/0版

无锡市江达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文件修改记录表QR4.2.3—0107 文件名称编号 修改日期修改次数版本状态修改内容修改人批准人备注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目录表 序号ISO9001: 2000 标准条款号 文件编号文件名称 1 4.2.3 JD/QMB4.2.3—01 文件控制程序 2 4.2.4 JD/QMB4.2.4—02 记录控制程序 3 8.2.2 JD/QMB8.2.2—03 内部审核程序 4 8.3 JD/QMB8.3—04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 8.5.2—8.5.3 JD/QMB8.5.2/8.5.3—05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程序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编号JD/QMB4.2.3—01 第A版第0次修改 文件控制程序第1页共5页 1.目的 建立并保持形成文件的程序,以控制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文件和资料,使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各个场所使用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从所有发放和使用的场所及时撤出失效和作废的文件。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产品质量有关的文件和资料的控制,包括适当范围的外来文件,如标准、法规、顾客财产的知识产权(提供的图纸)等。 3.引用标准 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JD/QMA—2006《质量管理手册》4.2.3《文件控制》 4.职责 4.1办公室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管理文件的控制。

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归口部门:生产部 1目的 规范对生产设备的控制管理以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生产能力。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全部生产设备及生产辅助设备(包括顾客提供的设备)的管理。 3术语定义 3.1关键设备:用于特殊过程且对产品质量有极为重大影响的生产设备、过程无法检测的生产设备、公司无相当能力替代的生产设备或成套的生产设备。 3.2检修:按计划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查和维修。 3.3固定资产:金额5000 元以上的设备设施。 3.4生产设备:用于生产产品、零件的机床、电气装备。 3.5公共设施:用于生产和办公场所的共用相关配套设施。 3.6办公设备:用于办公的电器设备。 3.7备品备件:设备的零部件损坏后用于更换的物件 4职责 4.1(副)总经理批准公司各部门设备的配置申请。 4.2生产部审核属于固定资产的生产设备的配置申请和属非固定资产的生产设备的配置申请,以及审批《设备保养计划》 4.3管理部负责公司办公设备的审核。 4.3各部门的主管/经理负责本部门相关设备的配置申请。 4.4各部门主管/经理对设备的安装、调试结果进行验收;本部门设备维护和保养落实。负责对部门设备进行备品备件管理,以及对设备的布局进行策划。 4.5采购部负责设备、备品备件价格评估与采购。 责任部门流程工作内容相关文件与表单 各部门经理/车间主 管设备的配置申 请 5.1 各部门需配置设备时,由部门主管/经理填 写《设备请购单》。 《设备请 购单》 (副)总经 理 审批 Y 取消 N 5.2.1.属固定资产的设备的配置,经部门领导审 核后报公司(副)总经理审核批准。《设备请 购单》 《物资请 购单》 5.2.2.各部门属低值资产的设备的配置,填写 《物资请购单》经部门领导审核后,报公司副 总批准交采购购买。 5.2.3.审批没通过的,取消请购计划 物控部/采购员、设备的采购 5.3.《设备请购单》、《物资请购单》经审批 后,物控部实施采购。 《设备请 购单》《物 资请购单》

设备管理控制程序[001]

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 为满足产品实现全过程和产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应保证施工设备的配置能力和持续能力,管理并维护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提高机械设备完好率、利用率,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减少环境污染,确保特殊过程中运用设备的可靠性,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项目经理部承建工程使用的施工机械设备购置、使用和管理。 3 术语和定义 3.1 引用公司《管理手册》中的术语和定义。 3.2企业术语 3.2.1 设备:是指公司所辖内机械动力设备; 3.2.2 内供设备:是指由公司内部提供的机械动力设备; 3.2.3 外供设备:是指由公司外部提供的机械动力设备,包括:外租设备、顾客提供设备、分包供方自有设备。(如何评审) 4 相关文件或引用文件 4.1 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2003 ] 373号) 4.2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设备、物资招标采购管理办法》 4.3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设备(车辆)、周转物资租赁管理规定》 4.4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机械设备管理办法》 4.5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4.6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机械设备技术保养规程》 4.7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作业标准(机械)》 4.8 《能源、资源控制程序》 4.9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评价和控制程序》 4.10《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4.11《合同控制程序》 5、职责

5.1设备物资部是本程序编制、修改、解释部门。 5.2 公司生产副总经理是设备管理控制的主管领导。 5.3公司设备物资部是《设备管理控制程序》的主管部门。 5.4 设备物资部 5.4 .1贯彻落实上级有关设备管理方面的方针和政策; 5.4 .2 负责公司设备的数量、动态、能力、技术状态、使用、安全和环保情况的控制与管理; 5.4 .3监督、检查产品生产所配备设备的质量、使用安全和环境保护情况; 5.4 .4 负责公司机械设备的购置和报废; 5.4 .5负责公司管内及项目经理部的设备配备; 5.4 .6负责公司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处理因机械设备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5.4 .7编制公司机械设备大修计划,负责公司机械设备的大修并监督实施。 5.5 项目经理部设备部门 5.5.1.组织本项目所需施工设备进场,建立项目经理部设备台帐; 5.5.2.负责本项目的设备管理,掌握设备能力,依照《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设备管理办法》,落实机械设备的管理、使用、维修和保养; 5.5.3.产品生产所需设备的能力及操作人员资格认可; 5.5.4.落实上级规定的管理要求,配合上级对机械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 6管理内容与控制要求 6.1 设备配置 项目经理部根据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在项目开工前一个月,向设备物资部提出《机械设备需用计划》,设备物资部据此结合公司的生产经营总体情况,有计划地选择、购置、调配有关设备和批准从外部市场租赁设备。项目经理部设备部门按批复文件,组织设备进入施工现场。进入施工现场的设备应达到“安全可靠性高、技术状态好、噪音低、污染小、耗能少”。对进入施工现场的设备(车辆),项目经理部应建立《设备台帐》(外供设备应独立建帐)。设备购置和租赁执行《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设备(车辆)、周转物资租赁管理规定》、《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设备管理办法》、《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设备、物资招标采购管理办法》进行。 6.2 设备状态、能力认可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程序

版次:B 修改:0 文件控制程序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控制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以及技术性文件。 适用于本公司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第三层文件以及技术性文件。 2 职责 2.1 质量手册的编写由管理者代表负责,总经理批准。 2.2 程序文件由各部门负责编写,有关部门领导审查,管理者代表批准。 2.3 第三层文件由各部门组织编写、发放和控制,管理者代表批准。 2.4 技术中心负责产品技术性文件的编制、发放、更改和控制以及外来文件控制。 2.5 公司质量管理部对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编辑质量、发放、管理、更改控制负责。 3 工作程序 3.1文件和资料的分类 3.1.1 文件和资料分类如下: a) 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 b) 第三层文件(作业指导书); c) 技术性文件和有关资料; d) 其他管理文件; e) 外来文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技术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 3.1.2 文件和资料分为受控文件和非受控文件。受控文件应予以标识和编号。 3.2文件编号 3.2.1 质量手册按流水号编号。 XX/ QM X (QM为质量手册代号,X为流水号) 3.2.2 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编号如下:

版次:B 修改:0 XX / QP X - X X 流水号 文件对应要素号 质量程序代号 “XX”公司汉语拼音声母 3.2.3 第三层文件编号 XX/QP/X-XXX 流水号 部门代号: 0—公司办公室 1—技术中心 2—生产部、采购部 3—销售部、售后服务部 4—质量管理部 5—财务部 6—资料室 3.2.4 产品设计图样及技术文件编制按xx/QP/1-001执行。 3.3文件的控制 3.3.1 质量手册分受控和非受控文本。 3.3.2 程序文件、第三层文件以及技术性文件均属受控文本。 3.3.3 文件管理部门应确保现场使用的版本为有效文本。 3.4文件的发放 3.4.1 质量手册受控文本和程序文件发放到部门及部门以上负责人,第三层文件和技术性文件发放到有关使用部门和管理部门。 3.4.2 受控文本加盖“受控文件”印章并编号,进行登记发放,使用人需在《受控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