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温江区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工作方案-6-16

成都市温江区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工作方案-6-16
成都市温江区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工作方案-6-16

成都市温江区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编制

工作方案

Xcr-2012-6-17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对城市各种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为城市提供适宜的气候调节、水源涵养、环境净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游憩休闲、社会文化等生态服务功能。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地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是指城市绿地(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地)和道路绿化与水体绿化以及重要的生态景观区域等在规划时统一考虑,合理安排,形成一定的布局形式。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为即使一个城市的绿地指标达到要求,但如果其布局不合理,那么它也很难满足城市生态的要求以及市民休闲娱乐的要求。反之,如果一个城市的绿地不仅总量适宜,而且布局合理,能与城市的总体规划紧密结合,真正形成一个完善的绿地系统,那么这个城市的绿地系统将在城市生态的建设和维护以及为市民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到城市的其他系统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规划编制的目的

绿地系统作为城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其规划和建设也日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而近年来,随着城市周边大环境重要性被广泛重视。绿地系统规划也由原来的中心城区范畴进一步上升到区域的范畴。并在2002年颁布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中,明确将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列入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成果之中。

1、完善绿地系统规划体系、明晰绿地空间发展格局 

近年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绿地系统规划研究广度和深度再不断增加,绿地系统规划

工作已经开始突破就城市论城市、就区域论区域的框架束缚,逐渐走向全方位的综合发展规划,并已形成自身的规划体系。

新的绿地系统规划体系应当包括国土一省域(区域)一市域一城区、镇、乡和村等多个空问层次范围。形成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从总体阶段到详细阶段,环环相扣紧密连接的规划体系(如图1)。

因此就温江区绿地系统规划编制而言,在落实宏观层面成都市域绿地系统规划与城镇体系规划基础之上,急需构建中观层面绿地系统规划即《成都市成都温江区生态绿地系统规划》,从而完善绿地系统规划体系,明晰绿地空间发展格局,更好的指导下一次层次规划编制与项目实施。

图1 绿地系统规划体系与城乡规划体系对照图

2、统筹绿地系统相关规划、指导绿地规划有序实施 

3、制定绿地系统法定条文、形成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依照《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1992]100号令)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发[2001]20号),制定的2002版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确定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用地布局等规定,科学制定各类城市绿地的发展指标,合理安排城市各类园林绿地建设和市域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专业规划,是对总规的深化和细化。绿地系统规划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共同负责编制,并纳入城市总规。因此绿地系统规划中依法批准的规划文本与规划图则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为规划实施形成了强有力的保障机制。

以往的绿地系统

规划编制程序主要为五Array大步骤:前期研究、目

标确定、规划研究、评

审报批、监督实施。随

着2008版的《城乡规

划法》颁布实施,对绿

地系统规划也提出了城

乡统筹的要求,因此本

次成都市温江区生态绿

地系统规划编制程序是

在传统编制要求基础之

上,结合区域协调与城

乡统筹背景而制定的。

(如图2)

较以往的绿地系

统规划,本次规划编秩

程序在以下几点改进:

(1)与总体规划

平行或在总体规划结束

前进行,以便与总体规

图2 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流程图

划在用地布局方面互动。

实现绿地结构与空间布局等方面的效益最大化;

(2)在前期研究中加入现状绿地资源评价,为绿地系统规划提供更充分的依据;

(3)公示和人大审议程序的增加,进一步加强规划的民主性,以保障公众利益;

(4)修改意见来源面的扩大,利于规划成果的更趋完善。

成都市温江区生态绿地系统规划成果由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规划图则和规划基础资料汇编四个部分。其中,依法批准的规划文本与规划图则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规划文本(纲要) 

一、总则

包括规划范围、规划依据、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规划期限与规模等

二、规划目标与指标

三、区域绿地系统规划

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与分区

五、城市绿地分类规划

简述各类绿地的规划原则、规划要点和规划指标

六、树种规划

规划绿化植物数量与技术经济指标

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

包括规划目标与指标、保护措施与对策

八、古树名木保护

古树名木数量、树种和生长状况

九、分期建设规划

分近、中、远三期规划,重点阐明近期建设项目、投资与效益估算

十、规划买施措施

包括法规性、行政性、技术性、经济性和政策性等措施

十一、附录

文本提纲可细化如下

第一章 规划依据 

一、城市总体规划 

二、上级相关批件及有关文件 

三、国家和省市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标准、规范 

第二章 指导思想 

第三章 规划原则与规划目标 

第一节 规划原则 

一、应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并结合其它专业规划,综合考虑、全面安排 

二、形成城市及园林绿化风格,突出特色,体现地方文化,注重区域特色性原则 

三、既要有远景目标,又要有近期安排,做到远近结合,强调近远期结合的原则 

四、绿地分布均衡,比例合理,要形成完整、统一、有机的绿地系统,坚持科学合理性的原则和物种多样性的原则 

五、公共绿地设计导向 

1、艺术风格;2、绿化指标控制;3、近期建设确定的重要公共绿地规划意向;4、执行《公园设计规范》的要求。 

第二节 生产、防护绿地规划 

一、生产绿地规划 

1、生产绿地发展指标 

2、分类与分布情况 

(1)苗圃;(2)花圃;(3)草圃;(4)种子基地。 

(三)、苗木发展计划 

二、防护绿地规划 

1、规划指标;2、防护绿地规划原则;3、防护绿地的规划布局;4、市域生态空间保护体系。 

第三节 城市绿化隔离带 

一、城市绿化隔离带分布 

二、城市绿化隔离带控制措施 

第四节 单位附属绿地与居住区绿地 

一、规划指标 

二、控制指标(分区域提出控制指标) 

三、规划布局与设计导向 

第五节 道路绿化 

一、道路绿化发展指标 

二、道路绿化规划 

1、重点道路绿化2、主干道绿化3、次干道与一般道路绿化规划 

三、道路绿化规划控制按《城市道路绿化设计规范》执行。 

第六节 历史文化古迹与滨水绿化规划 

一、发展指标 

二、设计导向 

三、类型与分布 

四、控制指标与措施 

第七节 避灾绿地规划 

一、避灾绿地的作用 

二、避灾绿地规划 

1、避灾据点与避灾通道的规划布置;2、一级避灾点;3、二级避灾点;4、避灾通道 

三、城市救灾通道的设置 

第八节 生态与景观控制区规划 

一、生态与景观控制区的概念、范围、作用与意义 

二、生态与景观控制区规划原则 

三、生态与景观控制区规划 

第八章 园林植物物种规划 

第一节 规划原则 

1、“适地适树”的原则;2、“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3、物种多样性的原则;4、突出季相变化的原则;5、乔木为主,乔、灌、藤、草合理配置的原则;6、速生与慢生、常绿与落叶搭配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的原则。 

第二节 园林植物物种比例的确定 

1、常绿与落叶;2、乔木与灌木;3、速生与慢生;4、地被与草坪;5、树木与草坪地被。 

第三节 园林植物物种选择 

一、基调树种:1-4种 

二、骨干树种:5-10种 

1、行道树;2、绿篱与花篱;3、庭院;4.垂直绿化;5、抗毒气、污染树;6、水边树;7、地被植物;8、防护林。 

三、一般园林植物树种(100种以上) 

第四节 区树、区花选定与实施 

第五节 古树名木保护规划及措施 

第九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一、现状与评估 

二、发展导向 

三、保护目标与发展指标 

四、实施措施 

五、濒危物种的就地与迁地保护管理 

第十章 近期绿化建设计划 

一、近期建设项目与年度建设计划 

二、投资概算及分年度计划 

三、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四、效益预测 

第十一章 实施绿化规划的具体措施 

一、法规性措施 

二、行政性措施 

三、技术性措施 

四、经济性措施 

五、政策性措施 

规划说明书(纲要) 

第一章概况及现状分析

一、概况。包括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环境状况和城市基本概况等

二、绿地现状与分析。包括各类绿地现状统计分析,现状绿地资源评价、城市绿地发展优势与动力,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制约因素等。

第二章规划总则

一、规划编制的意义

二、规划的依据、期限、范围与规模

三、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第三章规划目标

一、规划目标

二、规划指标

第四章区域绿地系统规划

阐明区域绿地系统规划结构与布局和分类发展规划,构筑以中心城区为核心,覆盖整个区域,城乡一体化的绿地系统。

第五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与分区

一、规划结构

二、规划布局

三、规划分区

第六章城市绿地分类规划

一、城市绿地分类(按国标《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入》GJJ/T85-2002执行)

二、公园绿地(G1)规划

三、生产绿地(G2)规划

四、防护绿地(G3)规划

五、附属绿地(G4)规划

六、其他绿地(G5)规划

分述各类绿地的规划原则、规划内容(要点)和规划指标并确定相应的基调树种、骨于树种和一般树种的种类。

第七章树种规划

一、树种规划的基本原则

二、确定城市所处时植物地理位置。包括植被气候区域与地带、地带性植被类型、建群种、地带性土壤与非地带性土壤类型。

三、技术经济指标

确定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比例、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比例、乔木与灌木比例、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比例、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比例(并进行生态安全性分析)、速生与中生和慢生树种比例,确定绿地植物名录(科、属、种及种以下单位)。

四、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的选定

五、区花、区树的选择与建议

第八章生物(重点是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

一、总体现状分析

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建设的目标与指标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层次与规划(含物种、基因、生态系统、景观多样性规划)

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与生态管理对策

五、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与对策

第九章古树名本保护

第十章分期建设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期建设可分为近、中、远三期。在安排各期规划目标和重点项目时,应依城市绿地自身发展规律与特点而定。近期规划应提出规划目标与重点,具体建设项目、规模和投资估算;中、远期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建设项目、规划和投资匡算等。

第十一章实施措施

分别按法规性、行政性、技术性、经济性和政策性等措施进行论述

第十二章附录、附件

规划图则 

一、城市区位关系图

二、现状图

包括城市综合现状图、建成区现状图和各类绿地现状图以及古树名木和文物古迹分布图等。

三、城市绿地现状分析图

四、规划总图

五、区域大环境绿化规划图

六、绿地分类规划图

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规划图等。

七、近期绿地建设规划图

注:图纸比例与城市总体规划图基本一致,一般采用1:5000~1:25000;城市区位关系图宜缩小(1:10000~1:50000);绿地分类规划图可放大(1:2000~1:10000);并标明风玫瑰

绿地分类现状和规划图如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和其他绿地等可适当合并表达。

相关图纸可细分为:

1、自然条件综合评价图 比例1:10000-1:50000 

2、城市污染源现状分析图 比例1:5000-1:10000 

3、城市地形图 比例1:2000-1:25000 

4、城市区域综合现状图 比例1:5000-1:25000 

5、城市绿化现状分析图 比例1:2000-1:10000

6、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图 (附表说明) 

比例1:5000-1:10000 

7、城市绿地系统结构与景观分析图 

比例1:5000-1:10000 

8、绿地率控制图 比例1:2000-1:10000 

9、公共绿地分布图(含设计导引)比例1:5000-1:20000 

10、公共绿地规划图 比例1:1000-1:10000 

11、公共绿地服务半径分析图 比例1:5000-1:20000 

12、防护绿地、生产绿地规划图 比例1:2000-1:10000 

13、道路绿化规划图(附表说明,主要道路断面示意)比例1:5000-1:20000 

14、城市生态与景观区域分布图(含河湖水系利用,名胜古迹保护利用比例1:2000-10 000) 

15、分期建设规划图 比例1:3000-1:20000 

16、城市绿化隔离带规划图 比例1:1000-1:5000 

17、城市中心区绿化结构图 比例1:1000-1:10000 

18、城市重要地段建设规划图 比例1:1000-1:5000 

19、单位、居住区绿地指标控制图 比例1:3000-1:20000 

基础资料汇编(提纲) 

第一章城市概况

第一节自然条件

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水文、植被与主要动、植物状况

第二节经济及社会条件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市发展目标、人口状况、各类用地状况

第三节环境保护资料

城市主要污染源、重污染分布区、污染治理情况与其他环保资料

第四节城市历史与文化资料

第二章城市绿化现状

第一节绿地及相关用地资料

一、现有各类绿地的位置、面积及其景观结构

二、各类人文景观的位置、面积及可利用程度

三、主要水系的位置、面积、流量、深度、水质及利用程度

第二节技术经济指标

一、绿化指标

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3、建成区绿地率;

4、人均绿地面积;

5、公园绿地的服务半径

2、公园绿地、风景林地的日常和节假日的客流量

二、生产绿地的面积、苗木总量、种类、规格、苗木自给率

三、古树名木的数量、位置、名称、树龄、生长情况等

第三节园林植物、动物资料

一、现有园林植物名录、动物名录

二、主要植物常见病虫害情况

第三章管理资料

第一节管理机构

一、机构名称、性质、归口

二、编制设置

三、规章制度建设

第二节人员状况

一、职工总人数(万人职工比)

二、专业人员配备、工人技术等级情况第三节园林科研

第四节资金与设备

第五节城市绿地养护与管理情况

四、规划编制工作安排

1、人员安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现场调研 

现场调研主要由“现场勘查和部门调研”两部分组成,具体的现场调研工作安排如下。

(1)时间安排

本次调研时间安排:预定2012年___月___日至___月___日为本次调研时间。

2012年___月___日规划局或园林局给相关部门发放调研提纲;

2012年___月___日调研人员进场,与规划接洽、整理地形、安排调研;

2012年___月___日温江区政府组织召开动员大会;

2012年___月___日-___日现场调研和部门调研。

(2)调研主要形式

①资料收集(相关规划、发展计划资料收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现场踏勘(以规划地块为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座谈与走访(相关部门与团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调研人员组织

本次调研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完成,调研共计___人左右。

我单位人员具体分工:

组长:____________

负责指导、协调各小组制定工作计划;与甲方沟通协调;座谈会我方主持人;参加现场踏勘。

1.地块现状调研小组(地块基本资料、周边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部门调研小组(座谈、收集文件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

1.各小组长负责人职责:负责小组每天的工作安排与工作总结;意外情况的处理与汇报。

2.具体事务性协调工作由_________负责,资料汇总记录由_________负责。

3.主要成员每天开一次碰头会,由组长主持。协调工作进度与计划安排,处理突发情况,查漏补缺。3、工作计划 

在现场调研结束后,完成基础资料汇编。并开始规划编制工作,在项目进展过程中,有关设计资料和数据甲乙双方需互相合作、协调和共享。

(1)基础资料汇编

(2)方案编制阶段

(3)初步方案汇报

(4)方案修改及审查

(5)提交规划成果

成都市绿地系统调查评价与改进建议方案

成都市绿地系统调查评价与改进建议方案 景区开发与管理093-1 曹裕梅 一、概况 ㈠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2、地形地貌 3、水系河流 4、地质土壤 5、气候条件 6、生物资源 7、旅游资源 ㈡社会经济条件 1、城市沿革 2、成都园林绿化的历史发展 3、行政区划与人口 4、经济发展 二、城市绿地现状与分析 ㈠城市绿地发展概况 ㈡城市绿地结构布局现状分析 ㈢城市热岛效应分析 ㈣绿地规划现状 三、现状主要存在问题 四、改进方案构想 ㈠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㈡规划的依据 ㈢具体措施 五、参考文献资料

一、概况 ㈠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成都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介于东经102o54’~104o53’和北纬30o05’~31o26’之间,全市东西长192km,南北宽166km,幅员面积12390km2。东北与德阳市、东南与资阳市毗邻,南面与眉山市相连,西南与雅安市、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成都是中国副省级城市之一,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四川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大陆地区机构、央企、外企西部或西南区域总部驻地主要城市之一。 2、地形地貌 全市地势差异显著,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属于四川盆地边缘地区,以深丘和山地为主,海拔大多在1000—3000m之间,最高处大邑县双河乡海拔为5364m,相对高差在1000m左右;东部属于四川盆地盆底平原,是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主要由第四系冲积平原、台地和部分低山丘陵组成,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开发历史悠久,垦殖指数高,地势平坦,海拔一般在750m上下,最低处金堂县云台乡仅海拔387m。成都市东、西两个部分之间高差悬殊达4977m。由于地表海拔高度差异显著,直接造成水、热等气候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同,不仅西部山地气温、水温、地温大大低于东部平原,而且山地上下之间还呈现出明显的不同热量差异的垂直气候带,因而市域范围内生物资源种类繁多,门类齐全,分布又相对集中,为发展农业和旅游业带来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3、水系河流 成都市市域范围内河流众多,主要分属岷江、沱江两大长江一级支流流域。岷江入口断面以上集雨面积23037km2,沱江入口断面以上集雨面积3403km2。市域内岷江流域面积10670km2,沱江流域面积1312km2,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85.8%和10.6%。除岷江正流、沱江正流从境外流入外,其余均发源于本市西部山区。境内河网主要由岷江、沱江两大水系组成,以岷江水系为主,呈复合的纺锤状,河网密度约 1.22km/km2,居全省首位。西南部河流属岷江水系,河渠密如蛛网,流向自西北向东南,漫延至地势较低、地形较平坦的南部地区逐渐汇流,南河和府河分别从新津县和双流县出境。东北部河属沱江水系,由鸭子河、湔江等沱江支流组成,均发源于西部山地,进入平原后向东流,至金堂县与自广汉入境的北河汇流成沱江后,从五凤镇出境。两大水系之间,有毗河、青白江沟通,使岷江部分水源注入沱江。 成都市降水丰沛,年均水资源总量为244.80亿m3。主要特点:一是河网密度大。有岷江、沱江等12条干流及几十条支流,河流纵横,沟渠交错,河网密度高达1.22km/km2,加上驰名中外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库、塘、堰、渠星罗棋布。2001年有效灌溉面积达36.6万km2。全市水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61.5万kw。二是水质优良。成都地处长江流域主要由大气降水、地下潜流和融雪组成,在流入成都平原之前,河道主要在高山峡谷之间,受人为污染极小,因而水质格外优良,绝大部分指标都符合国家地面水二级标准。 4、地质土壤 成都市土地类型多样。按地貌类型可分为平原、丘陵和山地;按土壤类型可分为水稻土、潮土、紫色土、黄壤、黄棕壤等11类,按土地利用现状类型可分为耕地、园林地、牧草地

辛集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2014-2030)文本

辛集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 (2014-2030) 文本 2015年7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一条规划目的 (1) 第二条规划依据 (1) 第三条规划指导思想 (1) 第四条规划原则 (1) 第五条规划区范围 (2) 第六条规划期限 (2) 第七条城市规模 (2) 第二章规划目标与指标 (2) 第八条规划目标 (2) 第九条规划指标 (2) 第三章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3) 第十条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结构 (3) 第十一条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布局 (4) 第十二条生态绿地保护规划 (4) 第四章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4) 第十三条城市绿地分类 (5) 第十四条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结构 (5) 第十五条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布局 (5) 第十六条公园绿地规划 (5) 第十七条生产绿地规划 (8) 第十八条防护绿地规划 (9) 第十九条附属绿地规划 (9) 第二十条其他绿地规划 (11) 第五章城市绿地防灾避险规划 (11) 第二十一条防灾避险绿地规划原则 (11) 第二十二条防灾避险绿地指标 (12) 第二十三条防灾避险绿地布局规划 (12) 第二十四条防灾避险绿地植物种植 (14) 第二十五条防灾避险绿地管理措施 (15) 第六章中心城区绿地景观规划 (16) 第二十六条规划结构与布局 (16) 第七章城市绿道绿廊规划 (16) 第二十七条规划原则 (16) 第二十八条总体布局 (17) 第二十九条分类建设指引 (17) 第三十条慢行道规划 (18)

第八章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 (18) 第三十一条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18) 第三十二条动物等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18) 第九章植物风景与树种选择 (19) 第三十三条树种选择的基本原则 (19) 第三十四条树种选择技术经济指标 (19) 第三十五条主要树种选择 (20) 第十章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20) 第三十六条古树名木保护措施 (20) 第十一章绿线规划 (20) 第三十七条绿线规划原则 (20) 第三十八条绿线控制层次 (21) 第三十九条绿线管理 (21) 第十二章分期建设规划 (21) 第四十条分期与目标 (21) 第四十一条近期建设规划 (22) 第十三章规划实施 (23) 第四十二条实施措施 (23) 第四十三条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 (24) 第十四章附则 (24) 第四十四条生效时间 (24) 第四十五条解释权 (24) 第四十六条法律效力 (24)

成都城区园林绿地的调查报告

成都城区园林绿地调查报告 调研时间:2012.10.27—2012.11.1 调研目的:通过调研、讲解、测量各类绿地,分析人们的行为活动,总结绿地规划设计手法;通过案例分析绿地各专项工程,总结工程施工材料、技术、构造与手法;通过调研各类植物的生产栽培,了解成都城区常见园林植物、设施栽培的植物种类、花卉应用种类及其生产栽培技术,盆景材料与造型管理方法。 调研成员:娄雪梅李海川王林艳王博袁敏郑芳杰邹霞 (2011级园林一班)1、浣花溪概况 浣花溪公园位于成都市西南方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迹四川省博物馆,地面积32.32h㎡,于2002年国庆破土,2003年五一开园,是成都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幵放性城市森林公园,也是成都市迄今为止唯一的一座五星级公园。浣花溪公园将自然景观和城市景观,古典同林和现代建筑艺术,民俗空间和时代氛围有机结合,以自然、雅致的景观和建筑凸现了川西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一座人造山——万树山,一个人工湖——沧浪湖、一处湿地——白鹭洲、两幢景观建筑、四个大型休闲广场,表现公园特色。 2、淀花溪公园景观规划的设计理念 淀花溪公园景观规划体现了尊重历史,保护自然,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设计中将泣花溪故道以与景观相结合的方式保留下来。原杜甫草堂前的香樟林也得到了街效保护和利用,与原杜甫草堂大门之间的过渡巧妙而自然。在空间节点上的组织考虑了不同人群的需求,营造出了众多益人的景致空间,使“人本”与“生态”的设计理念自然流露。以现代手法内敛冇效的表达了公园应有的地位:不与草堂争锋,而是供托了其幽远深厚的历史感。 3、淀花溪公园的设计原则 3、1生态原则:以绿色为主,突出植物的景观。 3、2人性化设计:满足居民的活动需求与行为方式。 3、3地域特色:反映成都浣花溪的历史文化与时代相结合的特色。 图3-1浣花溪公园平面图(左)及浣花溪公园景区分区图(右) 4、万树山景区 4、1万树山景区概况

成都市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导则

成都市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导则 (试行) 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 成都市规划管理局 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17.06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一般规定 (2) 2.1道路绿地率及覆盖率指标 (2) 2.2道路绿化建设基本原则 (2) 2.3道路绿化植物选择要求 (3) 2.4成都市中心城区道路绿化提升改造指导原则 (4) 第三章道路绿化 (5) 3.1行道树 (5) 3.2道路分车带绿化 (10) 3.3路侧绿带 (13) 3.4街旁游园 (16) 3.5交通岛绿化 (18) 3.6停车场绿化 (19) 3.7立交桥、高架桥、人行天桥绿化 (20) 附录一名词解释 (24) 附录二编制依据 (28) 附录三本导则用词说明 (29) 附表及附图 (30)

第一章总则 第1.1条根据城市道路景观发展建设的科学性、地方性及特色性要求,结合成都市现有道路绿化中出现的系列问题,本着提升道路景观建设水平,提高道路绿化建设质量的需要,特编制本导则。 第1.2条本导则适用于成都市主城区、成都天府新区和高新区内新建、改建、扩建及绿化维护改造的城市道路绿化工程。其他区(市)县可参考执行。 第1.3条本导则作为道路绿化设计、技术审查、绿化施工标准及依据使用。 第1.4条本导则指导范围包括道路红线范围内、道路红线与控规绿线之间、控规绿线外建筑退红空间的绿化。 第1.5条导则编制以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出发点,对道路绿化设计范围内的自然地貌、河流等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同时重视水土保持和生态景观,使道路与周围环境景观和谐统一。 第1.6条国家现有规范、地方现行标准已有内容本导则不再重述。 第1.7条城市道路绿化施工及养护应参照《成都市城市绿化养护技术规程》、《成都市城市绿化养护质量等级划分》、《成都市城市绿化工程验收及移交》三个标准。

城市园林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概要

城市园林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0-12-30 作者:尤喜妹,梁国辉,何冲 摘要:分析了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实现城市园林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对科学发展城市园林绿地生态系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地; 可持续发展; 存在问题; 对策 近年来, 因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随之而来的是大城市的生态问题, 它已成为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制约性问题。城市生态改善应当是全方位的, 通过城市园林绿地生态系统来改善城市生态, 不仅是为了景观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通过园林绿地系统的改善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而且要使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既能满足当前居民的需求, 又能满足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需求, 同时, 又不会对城市未来居民的需求构成危害。只有做到了这一点, 城市园林绿地生态系统才可以称得上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园林绿地生态系统。 1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新建城市园林绿地的边缘化问题 前些年, 由于重视经济建设而使许多城市在建设过程中未规划保留足够规模的绿化用地, 使得各大中城市在创建园林城市的过程中均达不到30%的绿地率, 而若在已建成区开辟新的规模化园林绿地, 其拆迁建设费用过高且难度过大[1]。各城市往往采用从开发城市边缘转向尚未建成的环城地带进行园林绿地建设。而我国城市的外围常常具备共有的特点:都市型村庄林立, 通常还有一条围城的垃圾带。这样新规划的城市园林绿地建成后, 其功能的发挥和管理随着固有的问题也随之突显。首先, 其功能的发挥要打折扣, 由于绿地建设在城市外围,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进入游憩的居民有限, 往往是平日里冷冷清清, 节假日游人密集, 给绿地的维护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而居住在建成区腹地的居民日常仍得不到休闲锻炼的理想绿地。其次, 在城市外围建设的这种类型的园林绿地, 因其负有增加城市绿地率的巨大任务, 一般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要点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要点 居住区绿地设计在内容设置上要健全,同时应充分考虑各级绿地的服务半径。除中心绿地,其他绿地应尽可能的均衡布置,点、线、面有机结合。另一方面还应注意方便居民前往,并尽可能和公共活动场所和商业中心结合。 平面布局与立面设计 (1)平面布局:平面布局在划分上可分为规则式和均衡自由式。规则式即有明显的主轴线、对称或不对称,或者呈规则的几何图形;均衡式则布局灵活,充分利用自然地形,自由分区,但在总体上要给人一种均衡合理的感觉,自由活泼但又不失严谨。平面设计中要注重色彩的处理,绿地虽然要以"绿"为主,但也不能太单一,可利用有色植物如红叶小檗、金叶女贞等或成片草花使绿地有一定的色彩变化。(2)立面设计:立面设计应以满足功能为基础,与平面布局有机结合。设计中可充分利用自然地形起伏(必要的可进行人为塑造)、乔灌木、建筑小品、花架立体绿化等来塑造立面效果。大片绿地则可利用成片乔灌木、竹林等来塑造。同时立面设计也应考虑到动态透视效果,以取得移步换景的良好效果。 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绿地的绿化效果主要靠植物来实现,为创造出舒适优美的居住区环境,植物选择与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1)以绿为主,采用常绿树与阔叶树、速生树与慢生树、乔木与灌木相结合,不同花期的草花与木本花卉相结合,使绿地一年四季都有良好的景观效果。 (2)植物栽植要避免过于杂乱,要有重点、有特色,在统一中求变化,在丰富中求统一。 (3)植物的选择要注意适合当地条件,便于日后管理。应选择病虫害少,有地方特色的树种,如法桐、白蜡、银杏、毛白杨、国槐、垂柳、女贞等。草花可选择宿根生及自播繁殖能力强的,如美人蕉、波斯菊、虞美人、葱兰等。在立体绿化面可利用地锦、紫藤、爬山虎等。

成都市温江区碧落湖绿地规划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成都市温江区碧落湖绿地规划现状与再规划改造 组员: 专业:园林(教育) 班级:园教08-03 日期:2011年5月

目录 封面 (1) 目录 (2) 1项目概况 (3) 2成都市温江区概况 (3) 2.1自然条件 (3) 2.2社会文化条件 (3) 3温江区碧落湖规划现状分析及改造分析 (3) 3.1温江区碧落湖总体规划 (4) 3.2温江区碧落湖规划方案 (4) 3.3温江区碧落湖现状分析以及碧落湖改造分析 (5) 3.3.1温江区碧落湖现状分析 (5) 3.3.2温江区碧落湖改造分析 (5) 4改造依据 (7) 5改造设计主题 (7) 6设计主题及改造景点 (8) 7 改造对策以及主要改造景点 (9) 8单项规则 (9)

成都市温江区碧落湖绿地规划现状与再规划改造 1项目概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越遭破坏,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态发展成为人们追求的主题,也是人们对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而在城市化迅猛发展,城市人口已占多数的今天,城市绿地对于人们对于绿色的需求满足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结合成都市温江的区位背景以及总体规划,重点进行成都市温江区的城市绿地公园碧落湖的规划现状以及再规划分析。 2成都市温江区概况 2.1自然条件 温江全境位于成都平原腹地,属岷江冲积平原,无山无丘,平均坡降3‰,最高海拔647.4米,最低海拔511.3米。 温江河流均属岷江水系。境内四条大河--金马河、杨柳河、江安河、清水河自西北向东南呈扇状分布,其走向与县境地势一致,由西北流向东南,占地面积9.67平方公里,为全区总面积的3.5%。全区水资源总量6.23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4.534亿立方米;地下水1.705亿立方米,可开采量1.42亿立方米。 气候类型 温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平均气温15.9℃。平均降雨量972mm,平均日照时间1168小时。平均相对湿度84%。平均风速1.3米/秒。 2.2 社会文化条件 天府温江,人杰物华。李白、杜甫、陆游、朱熹等文人墨客曾竞相在此游历唱和,留下了“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等千古绝唱。温江境内属岷江冲积平原,无山无丘,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河流纵横,雨量充沛,物产丰富,地称天府,以“金温江”的美名享誉海内外。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留下了古鱼凫王墓遗址、文庙、陈家桅杆、大乘院等名胜古迹;流传着许许多多诸如柏灌王、鱼凫王墓、古城埂、金乌池等动听的历史掌柜、民间传说。 3温江区碧落湖规划现状分析及改造分析 2010年,温江区城乡规划工作紧紧围绕“两个率先”战略目标,按照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的总体要求,抓住成都西部新城建设重大机遇,

成都绿地蜀峰468超高层项目鲁班BIM应用介绍

成都绿地中心蜀峰468超高层项目BIM综合管理应用 鲁班大学BIM技术培训专家 成都绿地中心蜀峰468超高层项目位于成都东部新城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核心区域,项目总建筑面积454428平米,主体结构采用核心筒加外伸臂巨型斜撑框架的结构体系,本项目主要包括超高层塔楼、高层裙楼构成,其中主塔楼包括天际会所、酒店、行政公馆、办公等,地下5层,地上101层,建筑高度468米,为西南地区地标建筑。 二、项目重难点分析 施工组织管理:工程总高度468米,面临施工进度管理、现场平面管理、安全防护管理、垂直运输管理等诸多难题。深基坑工程:工程项目基坑深度27.7米,土方开挖庞大,基坑支护复杂。巨型斜撑框架体:外围型钢混凝土柱倾斜87度,无法使用常规施工工艺。异型幕墙安装:外墙整体立面为幕墙拼接,形状多变,加工及安装难度大。机电安装工程:结构空间有限,机电管线密集,可利用空间小。 三、实施体系 BIM参建单位:项目与业主方牵头联合参建单位组建项目BIM中心,以确保项目各参建方将BIM成果有效落实。组织架构:建立以BIM为中心的管理机制,各参建方参与,在设计、施工过程中进行重难点分析,各参建方的信息共享质量安全信息化。 四、BIM技术应用介绍 1.建筑结构BIM应用: 模型创建及图纸审查:对项目特点选用对应专业的国内外主流建模软件,模型精度达LOD300以上,所有模型在BIM云平台进行无缝整合,通过BIM审查建筑结构累计审查图纸问题共计900余项,设计方及各参建方保持密切协作均得到有效解决,大大降低项目设计风险。

基坑土方开挖模拟:项目基坑深度27.1米,面积相当于四个标准足球场,局部基坑多级放坡、形状多变,通过BIM技术提前模拟开挖土方,由软件直接生成开挖平面图,为项目组织开挖提供技术保障。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模拟:筏板混凝土连续浇筑长达93小时,共浇筑2.8万方,为保证现场有序浇筑,通过BIM技术提前模拟运输路线及浇筑分区。 复杂节点优化:项目梁、柱节点钢筋排布复杂,钢筋、钢构穿插施工,焊接工作量大,为节约工期利用BIM技术对159处节点进行深化,指导现场施工绑扎。 顶模系统安装模拟:根据超高层结构特点项目,采用整体式顶升钢平台体系,模板、挂架钢平台整体顶升,并通过BIM技术对顶升钢平台平面布置、顶升顺序、顶升系统安装顺序进行模拟,主塔楼吊装采用廻转式多吊机基座系统,由钢平台系统、廻转驱动系统、支承顶升系统组成,钢平台上布置三台塔吊保证现场垂直运输,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及场地情况利用BIM技术对塔机安装过程进行模拟,择优选择最佳安装方案, 幕墙BIM应用:主塔楼幕墙面积约9.5万平方米,外立面为冰川造型,曲折多变,利用BIM 技术对异形幕墙进行参数化建模深化设计,为加工制造、施工安装提供基础数据。 钢结构BIM应用:工程外围型钢柱随矩形柱变形,结构形式与内外伸缩,连接节点变化多样,BIM中心采用Tekla进行参数化建模,由钢构专业人员深化设计,钢构车间数字化加工生产。 2.机电安装BIM应用: 机电模型建立与图纸审查:机电各专业均完成BIM模型的建立,其建模精度达LOD350,审核发现机电图纸问题多达600余项,确保现场施工质量。 机电深化管理:BIM深化需要各单位的协同及监督,项目通过完善的管理体系确保深化的高效性。

西安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功能

本科学年论文(设计) 题目: 西安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功能 学生姓名 刘洋 学 号 2009117036 指导教师 朱志梅 院 系 城市与环境学院 专 业 环境科学 年 级 2009 西安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功能 刘洋 摘要:简要介绍西安市实行绿地系统规划的背景,具体规划方案,以成绩

及如何实行绿地生态系统规划及发挥其相应的生态功能。 关键词:绿地系统规划;生态建设;古城特色;可持续发展Xian city green land system ecological function LIU Yang Abstract: this article briefly introduces the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in xian city of background, specific plan, and how to practice green ecological system planning and exert its corresponding ecological function. Keywords: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cient city characteristic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一.前言和背景 作为世界闻名的历史名城,西安有着灿若繁星的古代文化遗迹。但由于过去几十年人们环境意识淡漠,开发失衡,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加之西安城市中心区建筑密度大,人口集中,绿地缺少,环境形势相当严峻,大大影响了西安的声望和发展,下大力气综合治理已势在必行。 西安明年将开工建设西郊公园、小雁塔公园、大雁塔北广场、含光路南口广场、含元殿御道广场、环西路城河外沿改造、“三园”中的野生动物园及每个区修建一个1万平米左右的区级广场等八项工程,投资4亿元新建200万平米绿地(广场)。 未来几年,西安市将在二环沿线新建6个公园:西郊公园、小雁塔公园、唐大明宫遗址公园、丈八木塔森林公园、青龙寺公园及汉长安城遗址公园。这些工程建成后,将更有效地保护地上地下文物古迹,延续古城的格局和风貌特色,继承和发扬城市传统文化。 2010年,西安市区规划绿地面积为4166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3190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67平方米,绿地率达37.8%。 目前,西安市城市一环绿带建设已经完成,三环绿带建设论证工作已经结束,即将进入实施阶段,而作为连接内外绿带建设的二环路道路及周边带状绿地为基础的线型绿化已基本完成,但以周边风景区、景点为依托的点、面绿化尚未完成,不足以构成点线面结合的二环绿地网络结构体系。 1.规划目标 5年后建成国家级园林城市,15年后成为全国最佳人居城市。 2020年,西安城市绿地面积总计将达35850万平方米,主城区人均拥有绿地面积9.5平方米。 2.特色项目 新增8个大型综合性公园,建成7座历史文化公园,新增广场绿地80多处,建设若干条200-500米宽的花园式绿化带。依托灞河等8条河流和一、二、三环道路建设“三环八带”绿色廊道骨架。 3.名词解读 珠落玉盘围绕西安城区的灞河等8条河流和一、二、三环道路建设的生态林带,与市区内的公园、广场等构成“珠落玉盘”的大地格局。

关于居住区绿地率的规划控制

关于居住区绿地率的规划控制 1、关于居住区绿地率 绿地率(ratio of green space/greening rate)描述的是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绿地率所指的"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等。其中,公共绿地,又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及其他的一些块状、带状化公共绿地。 2、居住区绿地率计算公式 城市绿地率=(居住区绿地总面积/居住区用地总面积)×100%。 3、一般新建区绿地率不应低于30%,旧区改造绿地率不应低于25%。 4、居住区绿地面积的计算 居住区绿地面积: 居住用地内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的绿地)等各种形式绿地的总称,包括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不包括其他屋顶、晒台的绿地及垂直绿化。 (1)公共绿地包括各级中心绿地、河、湖畔绿地和其它带状、块状绿地,同时满足宽度不小于8m,面积不少于400㎡,总指标不应少于1m2/人。。

(2)中心绿地与宅旁(宅间)绿地的主要区别为:有三分之一 以上的绿地面积在规定建筑间距范围之外。可作为中心绿地,否则作为宅旁(宅间)绿地。 (3)宅旁(宅间)绿地面积计算起止界为:绿地边界对宅间路、组团路和小区路计算至路边,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计算至便道边;沿居住区路、城市道路则计算至红线;距房屋墙脚1.5m,对其它围墙、院墙计算至墙角。 (4)道路绿地面积计算:以道路红线内规划的绿地为准进行计算(5)院落式组团绿地面积计算的起止界为:绿地边界对宅间路、组团路和小区路计算至距路边1m,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算到人 行便道边;沿居住区道路、城市道路则计算至道路红线;距房屋墙脚1.5m。 (6)块状、带状公共绿地面积计算的起止界同院落式组团绿地,沿居住区级道路、城市道路的公共绿地计算至红线。 (7)地下建设项目覆土深度大于0.6米,地表进行绿化的,可以计入地表绿地率。 (8)关于地面停车场,株行距在6×6米以下栽有乔木的停车场计算为绿化用地面积。边缘栽植有高大树木的停车场或只是铺设草地砖、从空隙处长满青草的停车场都不能作为绿地面积计算在居住区绿地 率中。

成都绿地系统规划文件2011-2020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规划的依据、期限、范围与规模 (1) 第三章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3) 第四章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结构 (10) 第五章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分类规划 (11) 第六章天府新区绿地系统规划 (10) 第七章水系湿地绿地系统规划 (18) 第八章环城生态区规划 (21) 第九章绿道建设规划 (22) 第十章树种及其他植物材料规划 (25) 第十一章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 (31) 第十二章防灾避险绿地规划 (34) 第十三章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38) 第十四章近期建设规划 (39) 第十五章规划实施的对策和建议 (40) 第十六章附录 (44)

第一章总则 第1条《成都市绿地系统规划》是落实《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而编制的专业规划,目的在于通过科学规划来确定全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与指标体系,从空间上对全市域范围的绿色空间进行统筹安排。 第2条《成都市绿地系统规划》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落实和深化《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城市生态转型升级,加快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之一。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主要纽带;是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中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是建设生态健全、可持续发展且宜于居住城市的最基本要求;是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物质载体;是历史文化名城的延伸与发展。 第3条本次绿地系统规划编制从宏观全局的角度,在充分利用自然山水构架的基础上,构建城市绿地系统的合理结构,明确成都市城市绿地的发展方向。通过对不同空间层次(包括市域、中心城区)、不同类型(包括城市绿地,农田、林地、水系、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湿地、森林公园、水源保护地、各类防护林带等)的绿地进行定性、定量、定位,达到建立合理的城市绿色空间的目的。 第二章规划的依据、期限、范围与规模 第4条规划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 5、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1992年) 6、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2001年) 7、建设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2002年) 8、建设部《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2000年)

《成都市绿地系统调查评价与改进建议方案5篇范文》

《成都市绿地系统调查评价与改进建议方 案5篇范文》 第一篇:成都市绿地系统调查评价与改进建议方案成都市绿地系统调查评价与改进建议方案 景区开发与管理093-1 曹裕梅 一、概况㈠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2、地形地貌 3、水系河流 4、地质土壤 5、气候条件 6、生物资源 7、旅游资源㈡社会经济条件 1、城市沿革 2、成都园林绿化的历史发展 3、行政区划与人口 4、经济发展 二、城市绿地现状与分析㈠城市绿地发展概况 ㈡城市绿地结构布局现状分析㈢城市热岛效应分析㈣绿地规划现状 三、现状主要存在问题

四、改进方案构想 ㈠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㈡规划的依据㈢具体措施 五、参考文献资料 一、概况㈠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成都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介于东经102o54’~104o53’和北纬30o05’~31o26’之间,全市东西长192km,南北宽166km,幅员面积12390km2。东北与德阳市、东南与资阳市毗邻,南面与眉山市相连,西南与雅安市、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成都是中国副省级城市之一,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四川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区机构、央企、外企西部或西南区域总部驻地主要城市之一。 2、地形地貌 全市地势差异显著,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属于四川盆地边缘地区,以深丘和山地为主,海拔大多在1000—3000m之间,最高处大邑县双河乡海拔为5364m,相对高差在1000m左右;东部属于四川盆地盆底平原,是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主要由第四系冲积平原、台地和部分低山丘陵组成,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开发历史悠久,垦殖指数高,地势平坦,海拔一般在750m上下,最低处金堂县云台乡仅海拔387m。成都市东、西两个部分之间高差悬殊达4977m。由于地表海拔高度差异显著,直接造成水、热等气候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同,不仅西部山地气温、水温、地温大大低于东部平原,而且山地上

传统绿地规划模式

霍华德田园城市 田园城市是为居民提供居住场所和就业机会的城市,它的规模适中,四周有有永久性的农业地带环绕以控制地区无限发展,土地公有,由管理委员会管理,具有自给自足的社会性质。田园城市占地6000英亩,其中城市用地1000英亩,农村用地5000英亩,人口32000人。城市位于农村的中心,城市中心为中心花园,花园四周布置大型公共建筑,再往外是中央公园,“水晶宫”环绕中央公园,水晶宫可作为中心商业区和展览中心,六条放射状的林荫大道将中心花园与郊区连接起来,并且将城区划分为六个面积相等的分区。五条环形大街和放射状林荫道构成主要交通框架,住宅和住宅区大多数面向道路布置,沿街的建筑适当退后道路线。城区周围的农业用地分别属于农场、牛奶厂、自留地等单位。当一个田园城市人口持续增加,并且达到它的最大限度32000人时,为了保持城市规模,应该在离乡村地带不远的地方另外建设新城,新城也是一个田园城市,这样,随着时间推移会形成城镇群。霍华德的城镇群是由中心城市和若干个围绕中心城市的田园城市组成,中心城市面积12000英亩、人口58000人,周围的每一个田园城市人口32000人、面积6000英亩。中心城市与田园城市相距2英里左右,放射状的道路和环形的市际运河与市际铁路将各个城市连接起来,城市之间是永久性的农业用地,在农业用地上分布着森林、农场、水库、瀑布、疗养院、基地等设施。 环境:指周围所有事物的总和,或者称为周围的境况; 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自然环境:自然界原本就客观存在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可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地质环境和生物环境; 人工环境:人类为了其生存繁衍所创造的环境,包括建筑物、城市硬质空间、人工林、家具、工厂等物质性人工环境空间 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都属于物质环境,与之相对的是非物质环境,包括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 城乡环境(聚居环境)包括乡村环境和城市环境; 乡村环境,或者称为农村环境、村落环境,是农业人口聚居的空间; 城市环境包括城市自然环境和城市人工环境。 环境问题包括十个方面:①资源短缺问题;②温室效应;③臭氧层破坏;④酸雨;⑤森林、热带雨林的破坏;⑥野生动植物种类的减少;⑦海洋污染;⑧沙漠化;⑨有害废弃物的移动;⑩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公害问题。 日本绿地的概念:指用地中的农业用地、林业用地、水浴场等被绿色植物所覆盖,或者土地性质以自然特性为主的土地。 绿地分为设施性绿地和地域制绿地两大类。 绿地分类标准 公园绿地: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作用的绿地; 生产绿地: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圃地; 防护绿地:具有卫生、隔离、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 附属绿地: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以外的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 其他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直接影响的绿地。 绿地概念的比较与辨析 绿地:被植被覆盖、或者具有其它自然性特征的非建筑土地,是用地的一种;

成都市公共设施配套绿地建设管理细则

成都市公共设施配套绿地建设管理细则 为进一步提升我市公建配套绿地建设管理水平,确保公建配套绿地建设规范有序,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根据《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85—2002)、《城市绿化条例》、《成都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居住区公共设施配套建设管理的意见(试行)》及其它相关法规,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本细则。 一、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成都市五城区区域范围内的建设业主与成都市公共设施配套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签定《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合同》的单位以及五城区建设局(公建办)、城管局(园林部门)。 二、绿地分类 (一)社区公园:10000—50000平方米,是为一定区域的居民服务,具有较丰富的活动内容和设施完善的绿地; (二)居住区公园:2000—10000平方米,是为周边居住区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 (三)街旁绿地:500—5000平方米,是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小型沿街绿化用地等配建的绿地;

(四)带状公园:一般不少于500平方米,是指沿城市道路、水滨等,具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狭长形的配建绿地; (五)防护绿地:一般不少于500平方米,是指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城市组团隔离带等的配建绿地。 三、方案设计 (一)设计要求 1. 资质要求。设计本方案的单位,必须具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风景园林工程设计资质证书。并提供设计资质证书复印件,加盖设计单位公章。 2.现状分析。应分析区域环境和设计场地的自然条件、交通条件以及市政公用设施等工程条件;周边区域业态,居住区人员流量情况;简述工程范围和工程规模、场地地形地貌、水体、道路、现状建构筑物和植物的分布状况等。并对项目的区位条件、周边绿化,工程范围、自然环境条件、历史文化条件和交通条件进行现状分析。 3.现状处理。应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提出对现状生态环境保护、利用和适当改造的方案。应充分保留和利用原有树木。 4.设计依据。配套公建绿地的设计以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同时应符合《城市绿地设

唐山市绿化系统专项规划文本

第1条本规划是指导唐山市中部发展核心区建成区内各类绿地建设的法规性文件。在城市建成区内进行各项绿地建设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本规划执行。 第2条本规划是为了适应新世纪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配合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针对城市绿地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的专项规划。 第3条规划指导思想 1、与城市总体布局相协调,体现"城市大园林”构想,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绿地体系。 2、尊重自然,生态优先,人与自然共存。 3、弘扬传统文化,创造地域特色。 4、深化”以人为本”的思想,满足市民居住、生活、工作、旅游等多方面需求。 5、坚持"节约型园林"建设思想,以最少的资源和资金投入,实现园林绿化最大的综合效益。 第4条规划原则 1、生态优先、持续发展 2、立足城区、城乡统筹 3、以人为本、和谐共存 4、唐山特色、完整体现 5、远近结合、分布实现 第5条规划期限 近期:2010--2015 年,远期:2016--2020 年。 第6条规划范围及人口规模

本次规划范围为《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中确定的中部发展核心区的城 区部分,包括中心城区、丰润片区、古冶片区和空港片区,建设用地总面积为280平方公里, 人口规模为285万人。其中: 中心城区:包括路南区、路北区、开平和丰南的城区部分,建设用地面积210平方公里, 人口规模220万人; 丰润片区: 城区部分建设用地面积4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40万人; 古冶片区: 城区部分建设用地面积2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25万人; 空港片区: 建设用地面积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5万人。 第7条规划理念 1、中心城区:三山凝翠、碧湖流彩、绿园沁梦、生态兴城 2、丰润区:清水贯车城、绿脉系丰润 3、古冶区:山水抱古冶、绿网织新城 第8条规划目标 1、近期目标(2010-2015年) 搭建合理的绿地构架,构筑较为良好的外围生态环境基础,在城区增加各类公园绿地,实现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规划标准,满足市民基本的游憩活动需求,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改善城市景观形象,力争早日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 2、远期目标(2016-2020年) 完成规划范围内的大环境绿化建设,保障外围绿色和蓝色的生态屏障的完整性;城区绿 地体系分级配套,配置合理,绿地环境品质大幅提升;自然和文化景观特色鲜明,最终成为 一个自然山水资源的积蓄之地,一个地域文化景观的荟萃之地,一例生态园林城市的新典范, 一座北方知名的宜居大都市。

成都规划管理局

成都市规划管理局规划条件、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筑类)申请表

成都市规划管理局建设项目报建回执 编号: (建设单位): 你单位在(建设地址)修建(项目名称)(项目编号为)的规划条件、用地规划申请,我局于年月日时分受理。按承诺时限,请于年月日时分后到市政务中心规划窗口领取审批结果。 收件处: 收件人: 收件时间: 联系电话: 备注: 1、请妥善保管报建回执,取件时出示该回执原件。 2、在下阶段审批申报过程中,其申报资料的真实性及数据的准确性由建设单位自行负责,如因虚报、瞒报、造假等不正当手段而产生的一切矛盾、纠纷以及法律责任,由建设单位自行负责。

成都市规划管理局航空限高控制表 局规限高(200 ) 号

成都市规划管理局规划条件审批表

成都市规划管理局 规划条件通知书 一、用地位置 二、用地规划要求 1、规划建设净用地面积:平方米。 2、道路用地面积:平方米,绿化用地面积:平方米,其他用地面积:平 方米。(不参与各项指标计算)。 3、用地使用性质:用地。 4、用地使用强度: 。 二、建筑规划要求 1、建筑高度:建筑主体高度(含构筑物及设施)不大于航空限高(绝对高程)米, 若要突破限高须取得空军书面批复。 2、建筑间距及后退各种城市规划控制线的距离应符合《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有 关规定。 3、新建建筑以用地周边永久合法现状建筑为准退够间距。 三、交通规划要求 1、交通出入口方位: 机动车:。 2、停车数量:符合《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相关要求。 四、绿化环境规划要求 1、绿地率: 2、主要绿地位置及面积: 五、城市设计要求 1、规划方案应考虑建筑群体的空间布置及景观环境艺术设计。需报送A3规格建筑渲染图 (要求实景嵌入,反映与周边建筑或环境的关系),在建筑渲染图和总平面图说明上,按《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要求的标准格式注明建筑主色调号并附色卡。 2、建筑色彩控制要求:主色调色号(色相明度/彩度):,且明度在之 间,彩度不大于。 3、空调室外机应统一设置,集中收水,装饰遮挡,外墙管线设置应隐蔽。 六、市政要求 1、落实水、电、气、讯等各项市政配套设施。 2、用地内污雨水排放系统按分流制进行设计,化粪池不能临道路设置。 3、建设项目用地临街面超过50米宽,应预设市政公共设施点位1处,面宽每增加200米 应增加预设1处市政公共设施点位,在临街集中绿地内或在建筑物底层(或负一层)设置市政设施点位,且净用地面积或建筑面积不小于20平方米,并预留管线进出通道。 七、配套要求 1、根据《关于城市主干道在建和新建项目全面实施围墙透绿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实施 围墙透绿。若需设置围墙,须报相关部门审批。

(地方标准)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地方标准)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更新日期:2004-5-17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Greenland in Resident Areas 前言 为加强对北京地区居住区绿地设计质量技术指导和监督,提高北京地区城市居住区绿化设计质量和水平,依据GB 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04-01)、CJJ 48-92《公园设计规范》(1993-0 1-01)、CJJ 75-97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8-05-01)、CJJ/ T91-2002《园林基本术语标准》(2002-12-01)、《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北京市公园条例》,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城市新建和改建的多层、高层楼居住区和居住小区,包括城市规划中零散居住用地内的绿化设计。非城市地区的居住区绿化设计可参照执行。 居住用地内地下设施覆土绿化设计和屋顶绿化设计按照相关规范或指导书执行。 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丽莉、朱虹。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开放式绿地设计、封闭式绿地设计、和居住区道路和停车场绿化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新建和改建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和工程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J 85 灌工程技术规范 CJJ 48-92 公园设计规范(1993-01-01) CJJ 75-97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8-05-01)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居住区绿地 在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住用地范围内的绿地和居住区公园。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以及城市规划中零散居住用地内的绿地。 3.2 开放式绿地 引导居民进入,为居民提供休憩的绿地。一般包括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组团绿地以及按开放式绿地设计的宅间绿地等。 3.3 封闭式(装饰性)绿地 以观赏为主,不引导居民进入,主要用于改善居住区局部生态环境和美化居住环境的绿地。一般包括宅间

成都市公共设施配套绿地建设管理细则

成都市公共设施配套绿地建设管理细则

2.本次项目设计的总平面图、尺寸比例、鸟瞰图、功能分区图、景观分区图、竖向设计图、园区道路交通分析图。 3.绿化设计图、乔木配置图、灌木配置图、草坪配置图、给排水分析图。 4.城市家俱布置图、照明分析图、主要景点设计图及用于说明设计意图的其它图纸。 (四)经济指标。计算各类用地的面积,列出用地平衡表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表。 (五)设计概算。按工程内容进行分类,分别进行概算并列表。 四、方案审查 (一)初步建议。建设业主和设计单位,按照上述设计要求,将设计方案送区城管局(园林部门)征求意见,建设单位按初步建议,修改完善设计方案后,送市公建办评审。 (二)评审工作。由市公建办牵头,组织市建委、市林业和园林局,本项目属地区城管局(园林部门)等相关部门,景观、植物专家各1人,进行方案评审。 (三)评审原则。按照绿地分类范围,依据规划和园林绿化规范相关要求,结合本区域绿地系统规划要求以及周边绿地景观的风格,对设计的绿地景观方案进行评审。

(四)方案备案。各区城管局(园林部门),应按照市公建办评审公建配套绿地景观方案的会议纪要要求,对建设单位修改后的绿地景观方案进行复核,并对设计方案施工图进行备案审核,建设单位将区城管局(园林部门)审核通过的施工图及设计方案,送市公建办备案。 五、建设要求 (一)社区公园、居住区公园,每平方米工程造价400—600元,应配备相应的景观雕塑、景观小品以及规划部门批准的公厕和管理用房。园区游步道原则上采取透水砖铺设,应配套必要的夜间照明和管理用水设施。 (二)街旁绿地、带状公园,每平方米工程造价300—500元,应配备相应景观小品、城市家俱和夜间照明。 (三)防护绿地,每平方米工程造价150—250元,可按实际情况,建设相应游步道或绿地养护道路,相应的夜间照明。 (四)绿地建设期间,由区建设局(公建办)、城管局(园林部门)按照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的要求进行督导、检查,市公建办抽查。 六、绿地验收 (一)公建配套绿地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向市公建办提交验收申请报告,施工合同,施工记录和自检文件,业主组织的初步验收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