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会计信息不对称原因与对策.docx

浅析会计信息不对称原因与对策.docx
浅析会计信息不对称原因与对策.docx

浅析会计信息不对称原因与对策1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分析

1.1公司内部

(1)管理者及财务人员法律意识不强。有些企业管理者法律意识不强,为了追求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会纵容或默许财务人员的虚假会计记录,更有甚者会直接向会计人员授意作假,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财务工作者迫于领导的压力,想方设法利用自身具备的会计知识寻求偷漏税的方法,视法律法规于无物,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会计信息不对称的程度。除此以外,有些财会工作者在记账的过程中,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会违反职业道德,私设小金库,腾挪单位的资产为己所用,造成会计信息不对称。(2)信息管理软件操作的不规范。现代公司大多都使用了电算化软件,以提高会计核算的效率并方便数据的存储。会计电算化是指运用专门的会计软件使用电脑进行会计数据的录入,运用计算机的程序自动快捷的得出想要的会计数据,与传统的人工计算并保存的会计数据相比具有速度快,操作简单,保存数据方便,免去了繁琐易错的计算过程等等一系列的优点。但是,由于会计管理软件操作的不规范,很容易造成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比如,会计人员在录入原始业务数据时和在进行软件初始化的参数设置时,极易发生差错。如若不能及时发现并改正,会对以后的核算数据产生一系列极其严重并无法挽回的影响。由于有些会计电算化软件具有无痕修改功能,很容易造成会计人员对其违法进行利用,肆意修改会计数据,进行会计核算上的作假与舞弊。所以,会计管理软件在为会计

人员提供了更先进快捷的工作方式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会计造假可能,容易被不法利用,使得会计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更加严重。(3)各方利益冲突与以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生产的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委托代理关系占据了整个社会生产关系的大多数。委托方根据代理方工作的努力程度来决定给予其报酬的多少,而代理方的努力程度却属于代理方的私人信息,代理方可以利用私人信息来为自己谋取利益,并不一定会将其完全提供给委托方,委托方和代理方对这些信息的掌控度是不对称的,双方都会为了争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做出各自的行动,因此各方产生或大或小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企业一旦上市,企业的股票价格就可以作为企业价值的标的,因此部分企业就会由于过分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而过多关注企业股价的提升,忽视了其实体产业的发展。企业还会为了股价的上升而发布虚假的会计信息,加重会计信息的不对称。(4)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以及管理体制不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是会计信息不对称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我国改革开放4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在完善的过程中,难免存在着一些还不完备的制度漏洞,使得公司内部控制疲软,流于形式,造成会计信息不对称。虽然我国现存有很多的内部控制制度法规,例如现金、银行存款和固定资产内控制度,但是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内部控制的规范性问题。公司的内部控制机构主要由企业的管理者直接领导,这些本来用于公司对内监督、审计的部门却往往在领导的授意下起着相反的作用,甚至还会为公司如何逃避监管而

出谋划策。况且许多企业所设立的审计部门和会计部门人员构成基本相同,只是名义上有所不同,但实质上完全起不到丝毫监督的作用,而以上的这些都加重了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

1.2公司外部

(1)企业违法成本低。由于我国目前对于会计造假的惩罚赔偿机制尚不完善,对许多违法的会计行为只能采取轻微警告和小额罚款的措施,但这与企业通过不法的会计造假行为所获得的巨量额外利润相比实在是差距甚多。这导致了部分企业选择刻意制造会计信息的不对称,逐步走上了铤而走险,知法犯法的不归之路。(2)有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证券法、公司法、会计法等多部基本法律,但却缺少相应的实施细则,法律制度的完备仅仅在条文层面体现,却没有相应的配套执行机制,所以不能保证法律真正的落实到位,使之沦为了高高在上的一纸空文。(3)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职业道德教育重视不足。政F对会计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和会计相关人员的道德教育重视不足,这使得部分会计从业者职业道德薄弱,缺乏对法律法规的了解,容易犯与会计法律法规相违背的财会错误,也使部分单位负责人不能清晰认识自己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不能认识到其对本单位出具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承担首要责任,不仅缺乏带头监督作用,甚至还可能参与其中,授意造假,无法使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内控与监督机制,也无法营造诚实守信的工作环境,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对称性。

2解决会计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对策

2.1公司内部

(1)强化自身披露。公司应当加强对自身会计信息的披露,以减少投资者的误判,提高前瞻性信息的披露量,增加所披露信息对投资者的参考价值,一方面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另一方面有助于减少由于自身披露不足导致的会计信息不对称。(2)完善公司内部激励与报酬体系,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公司内部激励与报酬体系,进而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代理人的道德风险。代理人进行自身工作大多取决于薪酬合同,如果能在制定薪资合同时考虑到激励的因素,能在很大程度上引导代理人按照委托人的要求努力进行工作,使得双方的利益尽可能趋于一致,减少代理人为自身利益违反职业道德的风险。(3)强化法律意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财会人员作为会计信息的收集者和发布者,对最终会计信息和财务报告的质量起着决定作用。因此,他们必须对国家颁布的会计法律法规十分熟悉。因此,不管是对经验极其丰富的老员工,还是毫无工作经验的新员工,公司都应该重视对他们的继续教育,积极组织员工参加相应的技能培训,使其及时掌握最新会计动向及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其工作业绩的考核。(4)规范使用现代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应亲身参与到初始设置的工作中,以使得会计信息系统的初始参数设置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预防财会部门人员为寻求自身方便而私自改变参数的设置方法,达到严格规范参数的设置的目的。还可以通过设置现代会计信息系统设置科目的合法性检查的功能,有效降低会计凭证的录入错误率。这样,当所录入的数据与合法性检

查所设定的范围不相符时,会显示输入错误的提示弹窗,所录的错误凭证便不被保存到系统中,只有当会计录入者输入了合规的数据时才允许计入系统中,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对称性。

2.2公司外部

(1)建立健全惩罚、赔偿、市场退出机制。对于刻意制造会计信息不对称的会计人员及会计主体应该加大对其的惩罚力度,从健全惩罚机制立法,严格监督执法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对造假者的惩处,让其付出的造假成本远远高于其获得的收益。不仅可以采用经济追溯手段,必要时还可采取刑事手段,对有意造假的会计人员及进行舞弊的公司主体形成震慑作用。(2)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提高审计质量是解决会计信息不对称现象的重要举措。一方面要加强财政、审计、税收等政F部门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督,建立有效的举报机制,以强化对注册会计师社会监督。另一方面还要重视对注册会计师的继续教育,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从而提高社会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水平。(3)改进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我国会计人员普遍必须遵从的国家条令,起到对我国整个会计行业的规范作用。所以,要对会计准则进行改进,减少其中对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规定中的可选择项,如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一经确定不得予以转回,存货必须采用先进先出法来进行计价,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时必须采用账面价值进行资产的交接核算,防止企业利用减值准备随意调节本年度利润,滥用公允价值的估计造成盈余管理混乱,减少投机取巧和人为调节的乱象。(4)营造诚实守信的环境,

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

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 摘要 会计真实的信息是生产会计信息的程序符合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法定规范标准,在所有重大方面都能公允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的会计信息。一旦出现会计信息失真,那么对于信息的使用者而言,也会产生错误的决策,我国的会计信息存在着失真性,所以我们要加大建设会计机制的监管体制,施行诚信工程,加强教育,提高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深刻认识。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诚信 1.引言 会计真实的信息是生产会计信息的程序符合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法定规范标准,在所有重大方面都能公允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的会计信息。我们知道,如果会计信息是对称的,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相同,虚假的会计信息就很容易被识破,那么就谈不上会计失信的问题,甚至会计这种职业也没有存在的必要。所以我们要加大建设会计机制的监管体制,施行诚信工程,加强教育,提高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深刻认识。 2.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现状 会计真实的信息,是指生产会计信息的程序符合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法定规范标准,在所有重大方面都能公允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的会计信息。由于难以从会计信息结果本身判断和评价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所以在实践中真正奉行的只能是相对真实的会计信息,遵循程序理性观的真实性。在英国强调“真实公允”,也是要求遵循规范公允的会计行为程序,编制会计报表。在我国,同样要求会计报表的编制,应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和国家其他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及其对策

自考毕业论文 题目: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及对策 专业:会计 学生姓名冯春梅准考证号 011812306304 指导教师杨秀琼职称讲师 日期 2014年6月10日

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中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明确本声明的法律责任,本人对本论文导致的所有问题承担全部责任。 论文作者签名:冯春梅日期:年月日

目录 引言 (2) 一、会计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形式 (2) 二、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原因 (3) 1、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 (3) 2、社会各方对会计信息理解上的误区 (3) 3、会计信息在传递上的滞后性 (3) 三、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4) 1、外部信息使用者蒙受经济损失 (4) 2、恶化企业的筹资环境 (4) 3、会计人员贪污与管理当局腐败 (5) 4、整个市场的公正性受到质疑 (5) 四、抑制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对策 (5) 1、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5) 3、培育社会诚信文化,强化伦理道德建设 (5) 4、强化政府管制和会计立法 (5) 结论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8)

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及对策 专业名称会计学生姓名冯春梅 指导教师:杨秀琼 摘要:当前,我国会计信息不对称已经成为困扰企业、投资者、经营管理者等各方的突出问题,会计信息不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战略。 关键词:诺基亚发展战略产品差异化战略

引言 在信息社会中,纷繁错杂的信息让人眼花缭乱。经济活动中有一些人可能比其他人具有信息优势,一些人掌握了另外一些人所没有的信息,这就产生了信息不对称。会计信息不对称可能产生种种问题,投资人的经济损失、经营者的腐败行为、甚至整个经济市场的公正性受到质疑,这些无一不给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带来危害。更有甚者,会造成金融风暴以及政治动乱。会计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影响之大不容忽视,如何克服会计信息不对称也成为时下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不仅在我国,西方很多学者也对此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我国目前也出台一些政策来弱化会计信息不对称。本题就会计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各方面影响进行一系列探讨,并针对这些弊端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会计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形式 所谓会计信息不对称性是指企业由于选择了特定的会计方法而造成会计报表的信息披露偏向于某一特定的信息使用者。 (1)、从参与的主题来看,会计信息部对称包括内部的不对称性和内部与外部的不对称性。内部不对称性指管理当局与会计人员之间的会计信息不对称,管理当局由于不亲自参与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过程,他们对企业经济活动的了解往往不及会计人员,内部与外部之间的不对称性,指股东、债权人等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所掌握的会计信息不及管理当局和会计人员。 (2)从表现形式来看,会计信息不对称包括时间和内容两方面的不对称,从时间上看,会计信息的提供方(会计人员)了解信息要早于会计信息的需求方(管理当局和外部使用者),而管理当局又要早于外部使用者;从内容上看,会计人员、管理当局、外部使用者三者之间的信息量呈递减分布。由于种种目的,会计人员可能像管理当局隐瞒会计信息,及会计人员与管理当局合谋向外部披露虚假和不全面的会计信息,从而造成三者之间会计信息也呈不对称分布。 另外会计信息的不对称表现在:逆向选择,或者说“隐藏信息”,是指市场的某一方假如能够利用多于另一方的信息使自己受益而使另一方受损,倾向于与对方签订协议进行交易,也就是隐藏信息以谋取私利; 道德风险,或者说“隐藏行为”,是指交易双方在交易协议签订后,其中一方利用多于另一方的信息,有目的地损害另一方的利益而增加自己的利益的行为,也就是利用

市场失灵案例分析

市场失灵案例分析 答:市场失灵指的是对于非公共物品而言由于市场垄断和价格扭曲,或对于公共物品而言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原因,导致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从而不能实现资源配置零机会成本的资源配置状态。造成市场失灵的二个主要原因是:成本或利润价格的传达不适切,进而影响个体经济市场决策机制;以及次佳的市场结构。 市场失灵的表现有: 1、商品或服务价格的不正常上涨。一方面由于商品或服务供不应求或者是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导致商品或服务价格大幅度上涨,从而是社会经济资源无法实现最大效用;另一方面,这一现象最终将导致收入与财富的分配不均。 2、以伪劣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由于市场供不应求,物价不断上涨,商品的销售利润也不断增加,在缺乏政府管制和对商品质量的严格规定与检验的条件下,一些厂商为谋取暴利生产伪劣产品以牟取暴利。 3、商家在提供商品和服务时没有考虑其负的“外部性”。由于企业生产或营业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因而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或是消耗一定的资源才能弥补,从而有些厂商摒弃社会公德和社会责任而不顾及社会的整体利益以牟取私利,造成外部不经济。 4、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这是因为市场机制遵循的是资本与效率的原则。资本与效率的原则又存在着“马太效应”。从市场机制自身作用看,这是属于正常的经济现象,资本拥有越多在市场失灵竞争中越有利,效率提高的可能性也越大,收入与财富向资本与效率也越集中;另一方面,资本家对其雇员的剥夺,使一些人更趋于贫困,造成了收入与财富分配的进一步拉大。这种拉大又会由于影响到消费水平而使市场相对缩小,进而影响到生产,制约社会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使社会经济资源不能实现最大效用。 5、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或者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 6、竞争失败和市场垄断的形成。竞争是市场经济中的动力机制,竞争是有条件的,一般来说竞争是在同一市场中的同类产品或可替代产品之间展开的。但一方面,由于分工的发展使产品之间的差异不断拉大,资本规模扩大和交易成本的增加,阻碍了资本的自由转移和自由竞争。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垄断的出现,

电子商务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及对策研究

中国网络大学C H I N E S E N E T W O R K U N I V E R S I T Y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院系名称:计算机学院 专业:通用专业 学生姓名: XXXXXXXXXXXXXX 学号:123456789 指导老师: XXXXXXXXXXXXXX 中国网络大学教务处制 20XX年XX月XX日

题目:电子商务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及对策研究 摘要:如今电子商务市场发展迅猛,但由于电子商务交易的便捷性与开放性,引发了其信息的不对称性,这种信息不对称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导致的后果是:低质量产品驱逐高质量产品、需求缺口与供给过剩、不公平竞争和不公平交易,不利于电子商务市场更好更快的发展,为解决该问题,我查阅参考了相关文献,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从建立健全电子商务立法、加强信号传递与信息甄别、建立信用评价机制,形成诚信交易的氛围这三个方面出发,结合我国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的现状,做出相应的对策,尽可能的考虑各方利益,建立更加完善的机制,来改善电子商务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让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快速走向世界前列。 关键词:电子商务;信息不对称;解决对策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是相当快的,电子商务作为市场 经济环境下的一种新型的交易手段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电子商务市场交易的 简便性与开放性,在信息的传播、获取和交流方面以及交易成本上都比传统市 场有强大的优势,从而为商业活动带来了高效率。电子商务其在线交易匿名的 形式、交易者身份识别、信誉机制的设计以及采用数字形式传递商品信息的新 型信息传播渠道特点,正是这些电子商务自身的特点,使信息与事物分离、商 品与售卖网分离以及交易者与物理空间分离,最终导致了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 引发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影响了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以及相关当事人的利益。文中将结合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实际对交易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 进一步提出对策。 二、基本原理 信息不对称就是指相互作用的主体之间就某一事物信息的掌握在量上处于不对称的状态。信息的不对称可以从两个方面划分:一是非对称发生的时间,二是非对称信息的内容。从非对称发生的时间上划分,信息不对称发生在交易双方

会计信息不对称论文博弈关系论文

会计信息不对称论文博弈关系论文: 会计信息不对称下博弈关系研究 摘要:主要是探讨在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出现的各方博弈情况,首先介绍了什么是会计信息不对称及博弈论的一般概念,其次分析了各方在会计信息不对称下博弈的原因并借助模型并得出一些结论,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会计信息;博弈论;操纵 1 会计信息不对称和博弈论简述 1.1 会计信息不对称 会计信息不对称是指由于种种原因对同一会计信息的不同使用者对该会计信息的了解程度存在差异。造成这种不对称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环境上的原因,企业经营者无疑对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更加清楚,因为他们处在企业部,而政府、股东等外部信息使用者由于置身企业之外,从而决定了他们难以像企业经营者一样清晰准确地知晓企业的财务状况。其次是会计本身的原因,会计是人为系统,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产物,在将客观经济事实通过人为加工的会计信息来反映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偏差,对会计信息是否正确地反映了经济事实,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基于自身的局限性往往难以作出准确的判断。 1.2 博弈论的一般概念 博弈论研究当某一经济主体的决策既受到其他经济主体决策的影响,而且该经济主体的相应决策又反过来影响到其他经济主体时的

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博弈论的指导思想是:假设你的对手在研究你的策略并追求自己最大利益行动的时候,你如何选择最有效的策略。占优战略指无论其他博弈者采用何种战略,该博弈者的战略总是最好的。占优均衡是指在两个 (或全部) 博弈者都采用了占优战略而达成的均衡状态。纳什均衡是一个在其他博弈者的战略给定时,没有一方还能改善自己的获利的状况。纳什均衡也叫非合作性均衡。 2 会计信息不对称下的博弈分析 目前,我国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有政府、投资人、债权人,部使用者有管理者当局;供给主体表面上是企业的会计部门,实际上是还是企业的管理者,因为,虽然生成会计信息的是企业的会计人员,但会计人员是企业的成员,是为企业管理当局服务的,管理局比会计人员更关注会计信息所反映的容和结果,当然会参与乃至干涉会计信息的生成和传递。由于管理阶会在不同程度上干预会计人员,甚至在会计信息生成的程中左右会计人员,因而将会计信息提供的主体定位于理阶层比定位于会计人员更合理。因此,在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会计信息不同使用者之间不完全信息博弈实际上是信息外部使用者与部管理者之间的不完全信息博弈。 我们从会计信息外部使用者中找出一个典型代表即投资人,与管理者进行分析。企业投资人与管理者之间实质上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因而决定了两方存在着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投资人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设法让管理者不偷懒,股东无疑想使企业管理者按照自己的利益选择行动,但投资人不能直接观测到企业管理者选择了什么行

医患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医患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提要本文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医患关系中信息不对称因素的产生原因、表现特征及危害做了阐述。 关键词:医患关系;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医疗纠纷 中图分类号:F062.5文献标识码:A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的产生及其要点 微观信息经济学是研究在不确定、不对称信息条件下如何寻求一种契约和制度安排来规范当事者双方的经济行为,又称为不对称信息经济学。而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定是理性的经济人和“完备信息”。在此前提下,任何经济行为的结果都是确定的和唯一的。因此,微观经济学的任务是最优化决策问题,即如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效率最大化。以赫伯特·西蒙和肯尼思·阿罗为代表的一批欧美经济学家在六十年代率先对“充分信息假定”提出质疑,指出不确定性是经济行为的基本特征之一,任何决策都面临着大量的不确定性,抉择策略与行为后果并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一种抉择可能有多种不同的后果,同一个后果也可能由不同的抉择产生。进入七十年代以后,乔治·斯蒂格勒、威廉·维克里、詹姆斯·米尔利斯等人对这一问题做了进一步研究,从现实的制度安排和经济实践中发现,不仅行为者的信息是不充分的,而且信息的分布是不均匀、不对称的,即同一经济行为的当事人双方所持有的信息量可能是不等的,这种状况会严重影响市场的运行效率并经常导致“市场失灵”。这一重要发现构成了不对称信息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信息不对称是信息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也是交易契约设计的最基本原因。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在信息经济学中,一般将交易中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称为代理人,而将不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称为委托人。产生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知识水平高低不同和分工与专业化。信息不对称必定导致信息拥有方即代理人为牟取自身更大的利益使另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害,这种行为在理论上就称作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该理论认为,市场中卖方比买方更了解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可以通过向信息贫乏的一方传递可靠信息而在市场中获益;买卖双方中拥有信息较少的一方会努力从另一方获取信息;市场信号显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是市场经济的弊病,要想减少信息不对称对经济产生的危害,政府应在市场体系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这一理论为很多市场现象如股市沉浮、就业与失业、信贷配给、商品促销、商品的市场占有等提供了解释,并成为现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被广泛应用到从传统的农产品市场到现代

浅议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危害及治理

浅议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危害及治理 正确认识会计信息不对称并有效加以治理,对我国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标签:会计信息不对称危害及治理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会计信息在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究其原因,其根本在于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因此正确认识会计信息不对称并有效加以治理,对我国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 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危害 1.1 滋生虚假会计信息,导致诚信缺失如果会计信息是对称的,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相同,虚假的会计信息就很容易被识破,那么就谈不上会计失信的问题。然而现实的经济并非一个有效率的市场,信息不对称始终存在,会计信息的制造者相对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在会计信息的获取时间、内容等方面都存在优势,会计信息制造者为获得自身利益,不尽最大努力去实现企业的目标,发生偷懒行为,即道德风险;其次, 会计信息制造者可能为了自己的目标而背离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目标,即逆向选择,从而违反诚信原则,对会计信息进行控制,甚至编造虚假的会计信息,从而形成内部人控制现象。 1.2 影响合理的资本市场资源配置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核心是经济效益最大化,而经济效益的运行情况必须通过真实、透明的会计信息来反映(问题就是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因此,会计信息作为连接企业和投资者的纽带,对资本市场的正常、高效运转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影响。会计信息不对称会导致资本市场紊乱和欺诈交易行为的产生,给投资者造成巨额经济损失。 1.3 危害国家宏观调控功能会计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容易使宏观调控部门对现实经济的真实情况产生误解,对包含公开经济与地下经济两部分的真实经济的增长速度和规模把握不定,进而危害到政府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 2 会计信息不对称的成因 会计信息不对称是指在某一既定时刻或某一有限时段内,参加博弈的各方主体(外部使用者、管理当局、会计人员)在会计信息了解程度上存在的质量和数量上的差异。根据西方经济学中信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可知,会计信息不对称的产生原因在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企业是相互合作的大量生产要素所有者达成的书面或非书面的委托代理关系。资产的所有者即委托人,资产的使用者即代理人,会计人员为次级代理人,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委托人(股东)成为企业的“外部人”,代理人(经理和会计人员)成为企业的“内部人”,然而经理和会计人实际上存在

信息不对称市场重点

讲义: 回忆以前课程理论,分析市场价格决定时,暗含一个假设,那就是每个生产者和消费者都知道市场真实价格信息。我们知道,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理念论学科,理论与现实有一定距离,这不是说理论就没有作用,理论的构成是有一系列假设为前提的。比如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通过放松假设,过渡到非完全竞争市场,从而逼近真实市场情况,又如对产品市场的消费者行为理论的研究过度到生产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与成本理论)的研究,再到要素市场理论研究,要素市场的需求与供给借用产品市场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解释,要素市场均衡则借用MR=MC原理阐述。 但这个假设与现实不符合。为此,本章在前面的研究基础上,引入信息不对称市场理论,增强经济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量。在信息不对称市场理论中,我们要明白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信息不完全市场含义及其产生的机理是什么? 2、信息搜寻含义及其实现机制是什么 3、信息不对称的含义及其信息不对称市场的表现形式以及信息不对称市场的危害及其治 理。 第一节:信息不完全市场中的信息搜寻 不完全信息的含义绝对性与相对性: 一指绝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由于认识能力的限制,人们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任何事情; 二指相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获取信息是要支付成本的,如果获取信息的成本太高,人们就会放弃信息的搜集和拥有。 信息不完全市场含义与原因 (1)市场信息只能以分散的形式,而不可能以集中的形 式出现,除非这些信息被人们以某种方式加以搜集、整理。 (2)信息的传播和搜集是需要花费一定成本的,而且由 于市场传播系统的局限性以及虚假信息的存在,都使得市场 参与者不能获得所需要的全部真实的信息。 3.在信息不完全的市场中,价格机制就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这时市场就处于失灵状态。 二.信息搜寻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最重要的市场信息,消费者是如何获取商品的价格信息呢?这里要引入一个概念信息搜寻,而信息搜寻的实现是通过价格搜寻来描述的。 面对信息不完全的市场,一种商品在市场上的价格是不一致的,是呈现一个系列的价格分布,设为P ,其中有一个最低价格,用表示这组价格的平均价格。如果消费者知道这种商品的价格分布,他就能以最低价格购买这种商品。如果消费者不知道这种商品价格分布,他要么采取“随机购买”的方式,要么采取“价格搜寻”的方式。 1.信息搜寻指的是人们通过各种可能的方式、渠道去获 取所需要的信息。 2.搜寻成本指的是为了通过“价格搜寻”获得有关信息 而花费的一定的时间、精力和交通费用,以及其它有关的一 些费用。 3.消费者“随机购买”还是“价格搜寻”的选择 (1)若P m+C<P*,消费者会采取“价格搜寻”方式。 (2)若P m+C>P*,消费者会采取“随机购买”方式。 (3)若P m+C=P*,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等其他因素。

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开题报告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基本情况 、课题的背景分析(课题所涉及问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综述)

三、课题的研究价值(课题的价值及实际指导意义) 四、课题的实施方案 主要论点: (1 )会计信息不对称的产生因素: 根本原因在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信息自身的滞后性与人为处理的层级性;公司内部管理、制度、人员素质、动机等诱导;资本与经理人市场多方利益博弈的结果;政府与社会监管不力,立法与执法层面的漏洞等 (2)应对措施: 构建现代会计信息系统并推广应用;实现企业信息多渠道沟通和披露;完善公司内部控制,提高人员素质;努力使我国会计准则向国际准则趋同,健全法律法规,从严治理; 建立独立董事制度,以加强信息流通;提高社会中介机构工作的独立性 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文献分析 2、课题的研究重点、关键及解决的思路

课题的研究重点: 一、对会计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二、通过采取措施治理会计信息不对称的负面影响。 关键:从公司、政府社会、法律准则、相关制度、财务信息管理人员等方面多角度分析信息不对称的成因解决的思路:主要从公司、政府社会、法律准则等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意见 3、论文研究框架 引言 第一章会计信息的相关概述 1.1会计信息的定义 1.2 会计信息的特性 1.3 会计信息的作用 1.4 会计信息不对称理论概述 1.4.1会计信息不对称定义 1.4.2会计信息不对称的理论基础

完成毕业论文一篇 4、开展课题研究拟搜集的资料、主要参考文献、实验设备的支撑及解决方法 搜集的资料:国内外期刊论文、硕士论文、经济类报纸、图书等。 主要参考文献: [1]郑新成?信息不对称下的盈余管理规范策略?河南工程学院学报[J].2O12 ( 2) [2]韩金焕.会计信息不对称原因及其破解.财务会计[J].2007(11) [3]刘晓华,王华?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与信息不对称:来自A股公司交易量的经验证据?经济管理[J].2012(4) [4]梁星,王风华.ERP环境下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途径探析探讨?财务与会计[J].2013(1) ⑸ 齐薇.试论信息不对称对会计报表分析的影响?财会通讯[J].2011(1)

浅析信息不对称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

浅析信息不对称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 摘要:资本市场的发展需要依靠大量的信息,然而经济运行中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使得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不能很好的发挥它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这就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和监管机制来共同规范与指导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本文结合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情况,着力分析信息不对称的具体表现,并对政府监管部门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资本市场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信息披露制度 在经济活动中,信息是影响经济主体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信息经济学中主要研究信息是否完备、信息是否充分、信息是否对称。通常当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能够清楚地被有关利益各方了解的时候,这个经济主体选择的行为与当其他经济主体不能清楚地了解他的情况时的行为是不同的。市场经济活动有大量经济主体在参与,这些大量经济主体的活动就构成整个市场经济的总体运动。 市场交易双方所掌握的信息如果出现一方多、一方少,或者一方有、一方无的情况,就叫作出现了非对称信息。当交易的主体不是两个而是多个时,只要有一方比其他各方知道的多,或者有一方比其他各方知道的少,这种情况就叫做非对称信息。例如,董事会和总经理之间就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董事会聘用了总经理是希望总经理付出劳动和管理才能,使企业赢得最大的利润,但是关于总经理能力的大小、付出劳动的多少、工作努力程度的高低,董事会往往知道地非常有限,而总经理自己最清楚,这实际上是出现了信息不对称。董事会怎样才能决定报酬是否值得或者说董事会怎样才能让总经理努力工作呢?这就需要设立适当的激励制度来解决这种问题。 资本市场主要是指证券融资和经营一年以上中长期资金借贷的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和中长期信贷市场等。而资本市场中尤为重要的证券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很突出,这对资本市场的危害很大。 由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逆向选择会使市场无法有效地运转,当市场中大量存在逆向选择现象时,人们就会失去了对市场的信任,市场就会崩溃。通常情况下,解决逆向选择的办法主要有政府介入市场进行行政干预,避免逆向选择的情况发生;占有信息多的一方向另一方提供更多的信息,以减小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前者过于依赖政府行政干预的力量,这不利于整个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的长远发展,所以世界各国的证券市场都参照后者,制定了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需要发行者及时、准确地向投资者披露信息。但同时政府还要建立各种监管机构来避免信息不对称对市场造成危害,如证券市场上有证监会,保险市场上有保监会等等。 在证券市场中信息不对称还直接表现为内幕交易(Insider Trading),只有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下才会出现内幕交易,可以说内幕交易是信息不对称的直接后果。本文把信息不对称分为宏观信息不对称和微观信息不对称。宏观信息不对称是指政府管理部门在制定对证券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时所产生的信息,市场活动主体(包括投资者、上市公司、证券中介机构)获得信息数量与质量上不相等,由此导致的内幕交易为宏观内幕交易微观信息不对称是指上市公司所拥有的对证券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的信息,市场活动主体(包括投资者、上市公司、证券中介机构)获得信息数量与质量上不相等,由此导致的内幕交易为微观内幕交易。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内幕交易会破坏证券市场筹集资金、资源配置等功能,使市场无效,导致证券市场失灵。 那么,我国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与内幕交易产生的原因到底为何呢?这里所讨

信息不对称、市场失灵与政府监管

2013/11/26 张维迎于北大理教207 晚18:60 信息市场与不完全信息 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是以充分竞争、信息对称为条件的。 非对称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 (信息经济学) 不完全信息incomplete information(博弈论) 事前非对称(逆向选择) 事后不对称(道德风险)——经济学分析的重点 恩将仇报(胡耀邦和薄一波) 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的问题帕累托最优 二手车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的故事 平均质量的问题 并非所有的产品都有市场 并非所有的风险都可以交易 并非有价值的投资项目都可以融资 (其实市场没有失灵) 但是市场本身就是解决非对称信息的机制,发现和传递信息社会是企业家的主要功能 福利经济学的两个定理(斯格里格策)——市场失灵的鼓吹者 正是有了信息不对称才有了市场 处理信息劣势的一方有积极性获取信息 处理信息优势的一方有积极性传递信息 第三方有积极性通过减少信息不对称赚钱 这类似停车场的提供,车主自己提供, Incentive(激励制度) 买方没有私人信息的一方 卖方有私人信息的一方 Δ≥0.5(贴现率)1块钱的将来收益至少在5毛以上。 厂家更有可能生产高质量的产品 声誉机制的条件 重复博弈(避免机会主义) 足够耐心 相对确定的环境 欺骗可以被观察到(信息问题) 受骗人有积极性的惩罚

信息机制越严重,那么声誉受影响的可能性就越大 市场机制很可能受损那么机制在某种条件下很可能被删除掉 处理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之间的关系(显然前者都是一次博弈,而不是重复博弈) 无论个人或者企业都要注重其中的感受企业可以作为声誉的载体 企业的唯一资产就是“声誉”,其它都是资产。无形资产,商誉 个人的成本降低随着声誉的降低而下降作为一个声誉的载体 企业的连带责任 老板的连带责任(别人干坏事,都是你的责任) 大企业为小企业承担连带责任 人在与合作(cooperation) 价值链的构成其实在于每个环节的精益求精,这就是声誉的成本,如果有一个环境出错,那么对于整个企业的影响使非常严重的因为声誉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次博弈。但作为企业的角度,是重复博弈。所以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企业必须维护自己的声誉。 维护市场的机构变成寻租的机构 中国按照自己的思路来理解市场经济很容易引起它人的怀疑 错误的假设: 政府是无所不知的(无知的政府) 政府是大公无私的(自私的政府regulatory capture) 政府是言而有信的(言而无信) 市场做不了的事,政府更不一定做好(产权理论) 一开始, 增加管制,增加声誉(提高信息透明度) 超过均衡点 增加管制,声誉下降;为什么: 1、增加了更大的不确定性,未来更不可测,政府的管制太多,更追求短期行为 2、寻找行为更加普遍,惩罚更不可信,信誉的价值降低(垄断利润增加) 3、管制引起腐败,贿赂官员比贿赂投资者更划算,成本降低,腐败滋生。 管制的陷阱

探讨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危害及应对策略

探讨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危害及应对策略

正确认识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危害并加以有效的治理,对我国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会计信息在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究其原因,其根本在于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因此正确认识会计信息不对称并有效加以治理,对我国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下载论文。 1 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原因 会计信息不对称是指在某一既定时刻或某一有限时段内,参加博弈的各方主体(外部使用者、管理当局、会计人员)在会计信息了解程度上存在的质量和数量上的差异。根据西方经济学中信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可知,会计信息不对称的产生原因在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企业是相互合作的大量生产要素所有者达成的书面或非书面的委托代理关系。资产的所有者即委托人,

标,发生偷懒行为,即道德风险;其次, 会计信息制造者可能为了自己的目标而背离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目标,即逆向选择,从而违反诚信原则,对会计信息进行控制,甚至编造虚假的会计信息,从而形成内部人控制现象。 2.2 影响合理的资本市场资源配置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核心是经济效益最大化,而经济效益的运行情况必须通过真实、透明的会计信息来反映(问题就是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因此,会计信息作为连接企业和投资者的纽带,对资本市场的正常、高效运转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影响。会计信息不对称会导致资本市场紊乱和欺诈交易行为的产生,给投资者造成巨额经济损失。 2.3 危害国家宏观调控功能会计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容易使宏观调控部门对现实经济的真实情况产生误解,对包含公开经济与地下经济两部分的真实经济的增长速度和规模把握不定,进而危害到政府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 3 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应对策略 3.1 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首先,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定要公平,兼顾会计信息供求

信息不对称与市场解决之道

●薛兆丰 经济学家阿克罗夫(George A.Akerlof)在1970年发表一篇关于美国旧车市场的文章,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可以令市场萎缩甚至消亡。此后,“信息不对称”就不胫而走,成了经济学的热门概念,而阿克罗夫本人后来也因此获得诺奖。几周前我在课上讨论该文,引起同学热议,在此谈谈要点。 所谓“信息不对称”,指的是这么一种情景:卖方可以控制产品的质量,要么提供高质产品以求高价,要么低质产品以求低价;买方无法确知卖方究竟提交哪种产品,所以只愿出一个中间价;卖方见只能赚取中间价,便拒绝提交高质产品,而只提交低质产品;买方于是进一步将出价压低……买卖双方经过多次博弈,以无法成交、双输离场告终。 这篇文章的投稿过程并不顺利。最初那家杂志拒绝刊登,理由是“这个模型若真成立,那么真实世界里就不存在市场交易了”。我认为这个退稿理由虽然失之偏颇,但有启发性。阿克罗夫提出的困境,在人类社会中确实存在。信息不对称不是新闻,只要有两个人在,他们之间就必定有不为对方所知的信息。与此同时,世界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大量的交易。一个引发大量研究成果的核心问题是:既然存在大量的市场交易,那么人们是通过哪些方式来克服阿克罗夫困境的呢? 显然,通过一次交易来建立互信,并不容易。茅于轼先生多年前就谈过,拿着钞票能到商店里买食物,对一个原始人而言是不可思议的:店主相信这钞票吗?他收了钞票然后说没收怎么办?顾客吃完以后拒绝付账又怎么办……但是,在具有人文背景的社会中,在交易重复进行的市场上,人们逐步建立了种种精妙的机制,克服了阿克罗夫困境,使大量交易成为可能。 第一类是办法是他人担保。美国最大的二手车商叫“CarMax”,中文音译跟那位共产主义运动大师相同。它创建于1993年,现在已是全美最大的二手车商。去年迁居北京前,我就是在那里买车的。业务经理请你坐下喝杯咖啡,工作人员在车间验车和定价,再让我到柜台签字结账,整个过程不过45分钟;而经过它转售出去的旧车,一概有质量保障,承接的买家根本不用担心。 第二类办法,是签订“同舟共济”合约。例子很多:两个人组成合伙制公司、两家公司缔结战略合作关系、作者与出版社签订按销量来核算的版税合同、推销员与厂商之间按销量来核算的佣金合同等等。所有这些办法,都是鼓励人们披露信息、鼓励利人利己行为、惩罚损人利己行为的。 第三类办法是企业的垂直整合。当上游厂商与下游厂商进行生产交接时,会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各种敲竹杠行为。解决之道,可以是它们合二为一,共同进退。例如,如果牛奶加工厂不相信奶农交送的牛奶质量,前者就可以通过自己养牛来保证牛奶质量;如果牧场不相信奶牛吃的饲料的质量,那么牧场可以自己种草来保障饲料质量。 第四类办法,是卖主替自己担保。卖主把大笔抵押先放在台面。这些预支的抵押,只有在卖主始终保持诚信时,才可能通过长期经营来收回成本。这种抵押的潜台词是:“如果你们发现我骗人,那我就血本无归”。从这个角度看,办公楼的专用装修、广告、品牌,乃至商人之间在饭桌上喝酒买醉,或朋友之间互通隐私,都能在不同程度上起作用。 加州大学的经济学家克莱因(B.Klein)和莱佛勒(K.Leffler)曾经写过一篇名文,解释企业为什么要斥巨资请明星做广告。他们论证,企业这么做是为了预支抵押,以起自我担保的作用,而不是一些政府官员以为的,要让明星来鉴定产品的质量。因此,政府不必立法,要求这类广告中的明星真的使用其代言的产品,或要求他们替产品做品质鉴定。这是说,假如某天皇巨星为生发水作代言,他自己既无须是秃子,也无须懂得医学。 第五类办法,是请保险公司替商人担保。一方面,社会不能容忍商人生产过份便宜而质

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论文)

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现阶段我国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引发了人们对如何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思考。而对什么是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很少有人作深人的讨论。但如果不弄清什么是会计信息的“真”,就无法判断什么是会计信息“失真”,所提出的治理对策亦就失去了针对性。因此,从理论上探讨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并据以提出判断会计信息的标准,就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本文试就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作以下探讨。 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新颁布的《会计法》中并未给出法定的解释,理论界的解释也是多种多样。有人将其等同于可靠性,也有人将其等同于合法性;有人说,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一个客观的范畴,又有人认为是一个主观的范畴。笔者认为,所谓真实,不外乎是“与实际情况相符,不假。”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指一个会计主体为了满足人们决策的需要而提供的会计信息,与该会计信息所需表达的经济现象或经济状况的实际相符的一种要求。 要理解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笔者认为,首先必须明确真实性的落脚点。会计信息的效用在于对决策有用,人们之所以探讨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因为只有真实的会计信息才能引

导人们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可见,决策有用性是真实性的目的,真实性是实现决策有用性的手段。这就是说,我们必须结合决策有用性来讨论真实性。经济决策中并不需要“绝对真实”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真实程度与它的提供成本是正相关的。经济决策中所需要的是能够勾勒出对象特征的重要信息。那种离开决策有用性来抽象地谈论真实性,为真实而真实的观点是错误的。 其实,真实性和决策有用性经历了一个由统一到分离到再统一的过程。在企业发展的早期,业主本身就是会计,或者会计直接受雇于业主,业主在选择会计方法时,也具有绝对的自由。作为理性人,他在自己的认识水平、当时的会计水平、以及信息获取成本的约束之下,总是会选择最能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方法。可以看出,在会计的早期阶段,会计的有用性与真实性是高度统一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企业不仅要与客户打交道,还要与银行、税务等部门打交道,这些主体往往要求企业提供有关的会计资料。股份公司的出现则使所有权、经营权发生了分离,企业的经营权交给了专业经理,会计人员不再直接受雇于业主,而受雇于经理,这便产生了相应的受托责任。企业所有者和外部人士要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只有通过企业会计报告。会计报表的目标就在于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于决策有用的信息,因此要求报表本身是真实

保险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四大对策

遇到保险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https://www.360docs.net/doc/f24667549.html, 保险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四大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信息经济学认为,市场交易双方拥有的市场信息是不对称的,拥有更充足信息的一方为了自身的利益将损害另一方的利益,这种行为被称为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是所谓的“二手车市场”,即“柠檬市场”,按照信息经济学的解释,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的存在,将导致“二手车市场”次品泛滥,极端情况下该市场将逐步萎缩甚至消失。 保险市场也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信息经济学开拓者之一的斯蒂格利茨对此进行了分析,他指出:保险公司事前不知道投保人的风险程度,从而使保险水平不能达到对称信息情况下的最优水平。当保险费处于一般水平时,低风险类型的消费者投保后得到的效用可能低于他不参加保险时的效用,因而这类消费者会退出保险市场,只有高风险类型的消费者才会愿意投保。当低风险消费者退出后,如果保险费率不变,保险公司将亏损。为了不出现亏损,保险公司不得不提高保险费。这样,那些认为自己不大可能碰到事故的顾客就会觉得支付这笔费用不值得,从而不再投保,最终结果是高风险类型消费者把

低风险类型消费者“驱逐”出保险市场。这就是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 此外,保险市场上还存在道德风险,即保险公司不能观察到投保人在投保后的个人行为。如果投保人不履行合同或故意制造事故,往往会使保险公司承担正常概率之上的赔付率。 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是客观存在的,其对保险契约的达成、市场的运转产生不容低估的影响。本文拟就保险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影响及矫正问题进行探讨。 二、保险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形式及其影响 保险经营活动中交易的双方因各自所处的地位、信息交流的愿望、拥有的资源和保险知识等差异,造成对方希望了解或本来能够了解的信息不能为对方所了解,从而形成保险信息的不对称。保险信息不对称涉及到保险知识、保险技术、主客体特质、业务经营情况等多方面信息,由于不对称,使保险关系的双方诚信基础受到损害,从而影响保险关系的确立和确立后的牢固程度,进而对保险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产生影响。 (一)保险知识的不对称及其影响

信息不对称与金融风险问题重点

信息不对称与金融风险问题 [摘要]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看,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导致了金融风险,显著地降低了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金融中介和金融制度在处置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而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上具有卓有成效的作用。信号传递、激励相容约束和其他制度安排在改变信息机制、强化风险控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从信息经济学角度来说,金融风险源于交易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是紧密相连的,永远达不到绝对完全和对称的状态,即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是常态,金融风险是必须面对的。 一、信息经济学中的风险描述 信息经济学认为风险是由于不确定性(uncertainty)而引起的可能性;相应的,金融风险就是人们在筹集和运用资金的活动中由于不确定性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风险概念的核心是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人们进行经济决策时不可能知道一切相关知识,更不可能准确地预见未来,这就决定了人们从事任何经济活动都会面临风险。然而,风险是可以减少的,减少不确定性就可以减少风险。根据申农的信息论,信息就是用来消除某种不确定性的东西。所谓不确定性实质就是一种信息不完全的状态,如果信息增加,不确定性就会减少,风险程度也就相应降低。 显然,不完全信息与风险有着本质的联系,或者说,不完全信息就是风险形成的根本原因。在经济交易行为中,根据交易双方在信息占有方面地位的不同,我们可以将不完全信息状态区分为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两种情况。 在金融风险中,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国家风险等都属于对称信息条件下的风险。因为一般来说,影响这些风险的变量(利率、汇率、国家政策等)人们都不能事先得知,而只能在市场上共同观察到。以利率和汇率为例。正常情况下交易双方都不可确切预知未来市场价格的变动方向(从而占据信息优势),而只能根据公开的信息和市场供求状况作出预期,因而信息对称。利率和汇率的波动有可能给某一方带来风险,但这种可能性对金融交易双方来说是对等和公平的。在证券市场风险中,系统风险也属于对称信息条件下的风险,其中的风险因素包括政策、政治事件、经济周期、自然灾害等。正常情况下,这些信息变量在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分布是均等的,因而市场参与者面对的风险水平也是一样的。 然而,现实是,这种信息对称是相对的,信息不对称才是绝对的。以金融市场上的政策风险为例,由于我国金融体系预算软约束、体制漏洞严重、立法执法滞后,本应在政策信息对称的环境下进行的金融活动,往往由于一部分市场主体,尤其是银行、证券公司、上市公司通过不正当渠道事先得知政策动向,使交易性质发生逆转,成为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交易,这时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能够利用重大信息公布的时间差操纵市场,进行内幕交易,将风险转移

市场失灵案例分析

市场失灵案例分析 答:市场失灵指的是对于非公共物品而言由于市场垄断和价格扭曲,或对于公共物品而言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原因,导致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从而不能实现资源配置零机会成本的资源配置状态。造成市场失灵的二个主要原因是:成本或利润价格的传达不适切,进而影响个体经济市场决策机制;以及次佳的市场结构。 市场失灵的表现有: 1、商品或服务价格的不正常上涨。一方面由于商品或服务供不应求或者是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导致商品或服务价格大幅度上涨,从而是社会经济资源无法实现最大效用;另一方面,这一现象最终将导致收入与财富的分配不均。 2、以伪劣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由于市场供不应求,物价不断上涨,商品的销售利润也不断增加,在缺乏政府管制和对商品质量的严格规定与检验的条件下,一些厂商为谋取暴利生产伪劣产品以牟取暴利。 3、商家在提供商品和服务时没有考虑其负的“外部性”。由于企业生产或营业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因而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或是消耗一定的资源才能弥补,从而有些厂商摒弃社会公德和社会责任而不顾及社会的整体利益以牟取私利,造成外部不经济。 4、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这是因为市场机制遵循的是资本与效率的原则。资本与效率的原则又存在着“马太效应”。从市场机制自身作用看,这是属于正常的经济现象,资本拥有越多在市场失灵竞争中越有利,效率提高的可能性也越大,收入与财富向资本与效率也越集中;另一方面,资本家对其雇员的剥夺,使一些人更趋于贫困,造成了收入与财富分配的进一步拉大。这种拉大又会由于影响到消费

水平而使市场相对缩小,进而影响到生产,制约社会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使社会经济资源不能实现最大效用。 5、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或者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 6、竞争失败和市场垄断的形成。竞争是市场经济中的动力机制,竞争是有条件的,一般来说竞争是在同一市场中的同类产品或可替代产品之间展开的。但一方面,由于分工的发展使产品之间的差异不断拉大,资本规模扩大和交易成本的增加,阻碍了资本的自由转移和自由竞争。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垄断的出现,减弱了竞争的程度,使竞争的作用下降。造成市场垄断的主要因素。 如何治理市场失灵: 由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已经无法有效调节市场的运行,因而需要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的及时干预,即政府的宏观调控,其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1、政府的价格管制。直接的价格管制是刚性较强的行政干预措施,因而这一措施在市场极度混乱的非常时期是完全应该使用的,但在轻度的市场失灵中则不宜使用,至少不宜较长期、大面积使用,因为它对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有较大的损害作用。 2、组织货源增加供应。这是一种对市场势力釜底抽薪的做法,这种做法不仅能迅速平抑市场,而且没有负作用,这需要政府多个部门共同协作,齐心协力,既要对市场加以辅助又要出台硬性的规定加以支持。 3、通过官方新闻发布会及新闻媒体的报道澄清事实,消除谣言,这正是改变信息不对称、不完全状况的重要手段。这一做法在很大程度上稳定消费者的心理,达到调节过高需求的作用,从而降低物价的哄抬力度,让市场趋于稳定;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帮助消费者鉴别商品真伪和质量的工作还需跟上,进一步规范市场。 4、政府强制要求企业等盈利性机构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降低其经营过程中给社会带来的负的外部性,以提高全社会的福利。以非典时期为例,政府相关部分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