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艾滋病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临床护理

1例艾滋病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临床护理
1例艾滋病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临床护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313103906.html,

1例艾滋病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临床护理

作者:黄妹青黄翠英杜丽群

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8年第22期

[摘要] 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是一种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急骤,全身症状严重,皮损为水肿性鲜红色或暗红色虹膜样红斑或瘀斑,迅速扩大,相互融合,泛发全身,其上出现水疱、大疱或血疱,累及多部位黏膜,口鼻黏膜可发生糜烂,若继发感染会引起败血症,死亡率5%~15%。因合并艾滋病,患者免疫力低下,导致病情变化迅速,大大增加了死亡率。因此

护理上需注意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加强消毒与隔离、加强黏膜护理,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等。同时注重艾滋病患者心理护理,包括消除歧视、心理支持等。艾滋病患者出院后需长期药物维持治疗,要注意指导其用药,保持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避免应用易过敏药物。

[关键词] 艾滋病;多形红斑型药疹;糖尿病;高血压;重度贫血;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8)22-0142-03

[Abstract] Severe erythema multiforme drug eruption is an acute inflammatory skin disease with rapid onset, severe systemic symptoms. The skin lesions are edematous bright red or dark red iris-like erythema or ecchymosis, which can enlarge rapidly, fuse mutually and generalized. On the erythema multiforme drug eruption, there are water blisters, bullae or blood stasis, involving multiple mucosa, oral and nasal mucosa can occur erosion. And if combined with secondary infection, the patient may occur sepsis, with the mortality rate of 5% to 15%. Due to the merger of AIDS, the patient's immunity was low, resulting in rapid changes in the condition and greatly increased mortality. Therefore, in clinical the changes of conditions should be closely monitored,the disinfection and isolation and mucosal care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the drug adverse reactions should be prevented. At the same time the psychological care of AIDS patients, including the elimination of discrimination, psychological suppor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AIDS patients need long-term drug maintenance treatment after discharge from the hospita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guiding their drug use, maintaining a reasonable and healthy lifestyle, and avoiding the use of allergenic drugs.

[Key words] AIDS; Rythema multiforme drug eruption; Diabetes; Hypertension; Severe anemia; Nursing

重癥多形红斑型药疹是严重的全身性皮肤病变,表现为全身皮肤泛发的皮疹,出现大疱、渗出及溃疡。易诱发感染,死亡率高[1,2]。艾滋病患者免疫缺陷,抵抗力低,创面容易感染且愈合慢,特别是老年患者,在出现药疹的同时,常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情况复杂,对治疗

重症药疹主要包括

重症药疹主要包括: 1.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 2.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3.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 1、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2、临床特点:①起病急,皮疹多于1-4 d发病,皮疹累及全身;②皮疹开始为弥漫性 鲜红色或紫红色斑片,迅速出现松弛性大疱,尼氏征阳性;③均伴发热,体温 常在39-40E,肝、肾、心、脑、胃肠等内脏器官常有不同程度受累;④病情重、 预后较差,死亡率高。 3、诊断要点:符合①、②、③条者。 患者,男, 45岁, 4月 20日患者因“尿酸高”于外院就诊,给予口服别嘌醇。 4 月 29 日患者出现乏力,畏寒,双眼不适等症状。自服退烧药及局部用滴眼剂,症状未见缓解,并与 4 月 30 日起前胸开始出现红斑,双手心出现红斑基础上的松弛性水疱,伴高热,体温最高达 40 度。就诊,我院,体温控制不佳,且皮疹渐累及全身。 5月 4日皮科查:患者全身弥漫暗红色斑疹,红斑基础上可见樱桃至核桃大水疱,最大直径达 7cm,疱壁薄,松弛,疱液呈黄色,部分水疱破溃,以躯干部为主的皮疹大面积融合,表皮松解。躯干、耳后、上肢可见散在糜烂面,口、眼、生殖器粘膜糜烂,双眼睑水肿,唇可见糜烂、结痂,双手肿胀,尼氏症( +)。 5月 3日尿常规:尿胆原 3+,蛋白质微量。生化: ALT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9-51正常值)120 U/L, AST(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01 U/L, ALB 32g/L ; 5 月 5 日生化:ALT 171 U/L ,AST 80 U/L,ALP 98 U/L ,GGT (谷丙酸氨基转移酶)123umol/L, TBiL 20.7umol/L, DBiL 11.2 TBA 7.2umol/L ;停用别嘌醇,给予甲强龙、美平静滴,血浆 1400ml 分 4 天静滴,外用百多邦、炉甘石洗剂,红霉素眼膏、氯霉素眼水, 5月 1 0日症状明显改善,体温恢复正常。 2、剥脱性皮炎(红皮病)型药疹临床特点: ①有一定的潜伏期; ②病程长,一般超过1个月; ③常伴有发热、淋巴结肿大及内脏损害; ④皮疹波及全身,表现为全身红斑、潮红、大片脱屑; ⑤病情重。 诊断要点:符合③、④条者。 患者,男,34岁,因“高尿酸血症”于3月1日起口服“别嘌醇片”,每次0.2g, 每天3次。连续服用20天后,全身初见皮疹,类似麻疹,并开始发热 38C,后升高至40.7C。患者在外院一直以“病毒疹”治疗,后出现全身皮肤脱落,尤

艾滋病患者的护理

艾滋病患者的护理 一、建立合理、实用的消毒隔离制度及灵活的护理管理模式 护理HIV感染的病人是一件极具挑战性但又非常有价值的任务。高度复杂的心理社会因素使护理工作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当然,直接护理的基本技巧与护理其他疾病没有什么区别,特殊措施之一是消毒隔离及管理问题。 由于艾滋病是传染病中最新的一族,隔离消毒措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参考。人们谈艾色变,大家如临大敌,似乎怎么隔离都不过份。消毒更严格,病人用物几乎能焚烧的全部焚烧,其他一律高压消毒。但随着知识的普及,了解到HIV 感染主要是通过性接触,血液、体液暴露和母婴垂直传播,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传播,因此,目前的消毒隔离措施更实际和实用了。 1.消毒隔离 (1)病房要求:什么样的人需住单间呢?病情复杂、严重有机会性感染不合作,用血和其他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环境的病人有相当经济能力,提出特需服务的病人。 (2)皮肤粘膜的保护:为防止HIV感染,护士实施护

理时需穿隔离衣,戴一次性手套。特别是手是接触HIV感染的第一屏障,因此当处理血液、体液及污染物品时必须戴手套。护理病人之后及护理另一个病人之前必须洗手。 (3)对操作的要求及污染物的处理: 护士操作前应向病人做好解释,取得合作,对不合作的病人或污染危险性较大的操作应由技术熟练的二人配合,操作尽量集中,严格规范,避免误伤自己。当进行侵入性治疗及护理操作时,如手术、穿刺、注射等,要注意对利器的处理,用过的利器必须放到特殊的容器中。器械用千分之五的消毒液浸泡后再经高压灭菌,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针头经消毒毁形处理后由卫生局指定厂家回收。被血液、体液污染的被服类经高压消毒后再与一般同类物统洗。 (4)送检标本处理:病人的送检标本放在固定的容器里,容器外不得污染,并有特殊标记,专送检测。标本用过经消毒处理后再弃掉。 (5)尸体处理:处理尸体应戴手套,穿隔离衣。伤口及渗出部位需妥善处理,房间、物品必须进行终末消毒,消毒方法同一般终末消毒方法。 2.灵活的管理模式:

艾滋病护理常规

艾滋病护理常规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又译:后天性免疫缺陷症候群),英语缩写AIDS。1981年在美国首次注射和被确认。曾译为“爱滋病”、“爱死病”。分为两型:HIV-1型和HIV-2型,是人体注射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又称艾滋病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艾滋病被称为“史后世纪的瘟疫”,也被称为“超级癌症”和“世纪杀手”。 【临床表现】 (1)一般性症状:持续发烧、虚弱、盗汗、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在三个月之内可达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别明显。 (2)呼吸道症状: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 (3)消化道症状: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通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 (4)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风、偏瘫、痴呆等。 (5)皮肤和粘膜损害:弥漫性丘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粘膜炎症及溃烂。 (6)肿瘤:可出现多种恶性肿瘤,位于体表的卡波希氏肉可见红色或紫红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润性肿块。 【护理问题】

(1)有传播感染的危险与血液、体液排出病毒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HIV感染致机体消耗增加、营养摄入不足及凝血因子Ⅷ缺乏引起的出血有关。(3)体温过高与HIV感染有关。 (4)皮肤粘膜完整性受损与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 (5)躯体运动障碍与关节出血、脑萎缩有关。 (6)恐惧与病情重及传染性强有关。 (7)知识缺乏与患者缺乏对艾滋病的正确认识有关。 【护理措施】 1、血液、体液隔离。 2、休息艾滋病病人发生条件致病菌感染时应严格卧床休息,以降低机体消耗。症状减轻后可逐渐起床活动。病室应安静、舒适、空气清新。 3、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等易消化饮食,注意食物色、香、味,设法促进病人食欲。腹泻病人,应鼓励病人多饮水,少量多餐,少食含纤维素多的饮食。不能进食者给以静脉输液,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对症护理 (1)针对病人出现的各种症状,如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呕吐、腹泻等进行对症护理,密切观察上述症状的表现及变化。 (2)因艾滋病病人体质虚弱,免疫功能差,易发生继发感染,口腔和皮肤常成为病原菌侵入的门户,因此应加强口腔及皮肤护理,预防发生感染。

最新艾滋病合并结核的治疗进展

艾滋病合并结核的治疗进展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卢洪洲 艾滋病是目前结核感染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也是防治结核的重要环节;其他可引起免疫下降的疾病,如糖尿病或激素治疗等,也是结核感染的危险因素;年龄也被考虑为独立的危险因子之一,除了接触史较长外,还可能与免疫力低下有关。肺结核诊断通常是胸片发现可疑,结合临床表现,如咳嗽(超过3 周)、咯血、胸痛或呼吸困难,有不明原因性发热或结核菌素实验阳性;成人锁骨上方或后方出现结节性渗出表现(经典部位,多在肺尖部),高度提示继发性结核的可能;肺中部或下部出现渗出病灶,若症状高度可疑或有接触史,也应高度怀疑。 检查主要包括胸片、痰染色和培养及结核菌素实验。假如胸片表现非常典型(上肺叶有空洞),并有高危因素,这时也要求进行痰染色和培养,但结核菌素实验可省略。痰镜检发现杆菌只是初步诊断,确诊还需培养或分子学检测。培养结果往往需 3 周以上,快速分子检测时间较短,只需几天。另外,快速分子检测还可检测基因变异情况以及对利福平的耐药情况。培养阳性者也需常规检测对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的耐药性,但结果通常需8周之后。 干咳患者可用高张生理盐水雾化取痰,或在纤维支气管镜下进行气管灌洗;有渗出者建议采用镜下取组织活检,进行培养、组织学或分子学检测。在标本不易获取的情况下胃洗液诊断阳性率比较高,但多用于婴幼儿;结核杆菌虽是革兰阳性菌,但有时不易着色,因此标本多采用Ziehl-neelsen抗酸染色或Kinyoun 抗酸染色进行常规镜检,另外也可荧光染色进行荧光显微镜检查。 皮肤菌素实验 结核菌素实验(TST,Mantoux 或PPD -纯蛋白衍生物)也是常规检测之一,尽管它只是检测潜伏性或活动性结核感染的一种方法,而并非是急性发病的确诊手段。标准剂量是PPD5 个单位溶成0.1 毫升,注射于前臂掌侧,要注意是皮内注射而并非皮下;阳性表现为硬结或红斑(水泡或风团),需在注射48~72 小时后测量直径;直径≥10mm 时,表明已感染结核但处于非活动期;艾滋病、陈旧结核或有密切接触史者,直径≥5mm 可考虑阳性;无危险因素者,需>15mm 才考虑阳性;发热、艾滋病(尤其是CD4+T 淋巴细胞数<200/uL)以及重症者可出现假阴性。 另外有研究发现,体外血液淋巴细胞接触结核特异性抗原后,可以产生γ干扰素,对此正在研究将此作为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并且有可能代替皮肤菌素实验。艾滋病早期结核也可发病,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血行播散型结核相对较重,可同时出现复合菌感染的表现。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数≥200/uL 时也可患结核,相对比,CD4+T 淋巴细胞数<50/uL 时多应考虑鸟分枝杆菌复合体(Mycobacterial Avium Complex,MAC)引起(排除结核暴露因素),该菌不具有传染性。 治疗 体外实验表明,HIV患者体内的结核杆菌对常规的抗结核药物反应良好。但多重耐药结核除外,因为抗耐药结核的药物通常毒性较大,而且效果较差。建议选用敏感药物,疗程持续6~9 个月;若治疗前痰培养连续3 次培养均为阴性,可将疗程缩短至6 个月;若治疗2 个月后,培养仍为阳性,需治疗9 个月。HIV 患者的皮肤反应≥5mm 时,建议进行预防

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

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 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ICD-10:L51.1/L51.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临床技术操作规-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 1.明确的近期用药史。 2.有一定的潜伏期。 3.起病突然、进展迅速,皮疹呈泛发、对称性分布,伴有粘膜损害。 4.伴发热等全身症状。 重症患者判定: 1.重症多形红斑/Stevens-Johnson综合征; 2.大疱表皮坏死松解症。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临床技术操作规-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 1.停用可疑致敏药物。 2.糖皮质激素。 3.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 4.免疫抑制剂。 5.促进药物排泄。 6.支持疗法。 7.局部治疗及护理。 (四)标准住院日为14-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L51.1/L51.2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当日。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隐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沉、CRP、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胸片、心电图。 2.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创面破溃疑有感染者)。 (七)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糖皮质激素。 2.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纠正低蛋白血症,补充能量。 3.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用药时间为3-5天。 4.免疫抑制剂。 5.皮肤粘膜护理和局部治疗。 6.选择用药: (1)糖皮质激素的辅助用药,如止酸、保护胃粘膜、降糖、降压药物等; (2)抗生素:使用时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根据创面/痰液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选用,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 (3)抗真菌药物: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伴有真菌感染者); (4)合并症的治疗。 (八)入院后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隐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3.血液、痰液及分泌物细菌和真菌培养,药敏试验。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人的护理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人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5-07-01T11:04:55.560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5期供稿作者:谢彩仙杨红丽 [导读]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时为患者开展氧气吸入、止咳化痰等方面的治疗,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谢彩仙杨红丽 (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云南昆明 650301) 【摘要】目的: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护理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15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护理特点。结果:本次研究中的15例患者有2例患者转入上级医院,13例患者病情好转,顺利出院,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56.2天,没有出现死亡病例。结论: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于减轻患者的痛苦,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艾滋病;肺结核;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5-0090-02 AIDS tuberculosis patient care Xie Caixian, Yang Hongli. Infectious Disease Specialist Hospital in Yunnan Province, Kunming 65030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he clinical care of AIDS tuberculosis patients to pay. Methods Randomly selected from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3 between the treated AIDS tuberculosis patients, 1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15 patients had 2 patients were transferred to higher level hospital, 13 patients were improved, smoothly discharged from the hospital, the patient's averag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as 56.2 days, no deaths. Conclusions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IDS tuberculosis patients,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nursing measures, to reduce the pain of patients, improve patient survival and quality of life has a positive role. 【Key words】HIV/AIDS; Tuberculosis; Nursing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对人体的多个器官系统都具有严重影响,并且很容易导致各种感染与机会性感染,其中常见的一种机会性感染就是肺结核,这不仅会直接加重艾滋病病毒感染患者的病程发展,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1],临床治疗过程中,做好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工作非常的必要,本文主要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5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15例,其中有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5例,患者的年龄处于24岁到60岁之间。患者表现为精神萎靡、乏力、咳痰、食欲不振、体重明显减轻、消耗性面容、持续长时间发热等临床症状,其中有一部分患者合并了口腔溃疡与肺部感染。 1.2 方法 1.2.1治疗方法所有患者都采取国家发布的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方案(依非韦伦+拉米夫定+司坦夫定或者是齐多夫定)开展治疗;以及肺结核标准化治疗方案(乙胺丁醇+比嗪酰胺+利福平+异烟肼),在为患者开展标准化治疗的同时,还需要为患者开展全面的临床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所示。 1.2.2护理方法针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实际特点,采取下列的护理措施: 1.2.2.1常规护理,首先要加强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教育,由于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病情非常重,患者需要服用的药物种类非常多,并且疗程很长,一些患者往往难以做到坚持治疗,有研究表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具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要积极对患者开展相关教育,让患者认识到服药依从性对于治疗的重要,可以积极采用家人提醒、设置闹钟、床头贴纸条、直视下督导等方式,指导患者按时遵循医嘱服药,保证患者具有良好的服药依从性,并要定期开展血象、肾功能、肝功能等方面的检查,一旦发现异常,应该及时开展对症处理;做好发热患者的生命体征检测工作,若患者的体温超过38℃应该给予患者相应的退热药物开展治疗,若患者的体温在38℃以下,应该积极为患者开展物理降温;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时为患者开展氧气吸入、止咳化痰等方面的治疗,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1.2.2.2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工作,应该保证患者病区的舒适性、空气清新及安静的环境,对于一些病情危重的患者,应该保证其保持绝对的卧床休息,只有在患者症状明显减轻之后,才能下床活动;其次,应该给予患者相应的营养支持护理,由于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是一种严重的消耗性疾病,大部分的患者会表现出体重下降的症状,尤其是在疾病的中后期,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出现应用障碍,这就需要加大患者的营养膳食护理力度,及时为水电解质紊乱患者开展补液纠正治疗,并在饮食上给予患者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易于消化的食物,并要注意患者水果、新鲜蔬菜、牛奶、鸡蛋、搜肉的摄入[2],以便于有效提升患者的机体抵抗力。 1.2.2.3积极为患者开展相应的心理问题疏导,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病情通常比较重,并且疗程长,患者很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烦躁等心理问题,尤其是对于一些危重患者来说,会产生严重的恐惧与绝望心理,再加上两者都是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很容易受到亲友的疏离,这就需要在开展患者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对患者真情相待,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保护好患者的隐私,对患者讲解与疾病有关知识,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只有让患者在心理上接受疾病存在的事实,才能有效提升其对于治疗的配合度[3]。其次,在征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可以与家属联系,使其对疾病树立起正确的认识,获取患者家属的配合,给予患者一定的精神安慰与支持,这对于消除患者的无助感具有积极的作用,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2.2.4护理人员应该积极提升自身素质,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消毒隔离,防止出现交叉感染,不仅需要掌握相应的护理知识,还需要加大艾滋病与肺结核预防知识的学习,树立起预防感染的风险意识,加强个人防护。 2.结果 本次研究中的15例患者有2例患者转入上级医院,13例患者病情好转,顺利出院,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56.2天,没有出现死亡病例。 3.讨论 艾滋病与肺结核是两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并且是一种严重性的消耗性疾病,对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都具有严重威胁,在临床治疗

药疹几大类型及临床表现

药疹几大类型及临床表现 *导读:荨麻疹型药疹较常见。多由青霉素、血清制品(如 破伤风或白喉抗毒素)、呋喃唑酮及水杨酸盐类等引起。症状与 急性荨麻疹相似,可同时伴有血清病样症状………… 药疹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下列类型。 (一)固定型药疹是最常见的一型。常由磺胺制剂、解热止痛剂 或巴比妥类等药引起。皮疹为类圆形或椭圆形的水肿性紫红色斑,直径约1~2或3~4cm。常为一个,偶可数个,边界清楚,重者其上发生大疱。停药后约1周余红斑消退,留灰黑色色素沉着斑,经久不退。如再服该药,常于数分钟或数小时后,在原药疹处发痒,继即出现同样皮疹,并向周围扩大,以致中央色深,边缘潮红。也可发生水疱。复发时他处也可出现新的皮疹。随着复发次数增加,皮疹数目也可增加。损害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但较多见于口唇、口周、龟头、肛门等皮肤粘膜交界处,手足背及躯干也常发生,可单发或凤时累及数外。发生于皱襞粘膜处易糜烂,产生痛感。一般经7~10日可消退,若已溃烂则愈合较慢。重者可伴发热。 (二)荨麻疹型药疹较常见。多由青霉素、血清制品(如破伤风或 白喉抗毒素)、呋喃唑酮及水杨酸盐类等引起。症状与急性荨麻 疹相似,可同时伴有血清病样症状,如发热、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血管性水肿甚至蛋白尿等。若致敏药物排泄十分缓慢或因

生活或工作中不断接触微量致敏原(如医务人员对青霉素过敏, 制药厂工人对某些药物过敏),可表现为慢性尊麻疹。 (三)麻疹样或猩红热样药疹较常见。多由解热止痛类、巴比妥类、青霉素、链霉素及磺胺类等药物引起。发病多突然,常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麻疹样药疹为散在或密集、红色、帽针头至米粒大的斑疹或斑丘疹,对称分布,可泛发全身,以躯干为多,类似麻疹,严重者可伴发小出血点。猩红热样药疹初起为小片红斑,从面、颈、上肢、躯干向下发展,于2~3日内可遍布 全身,并相互融合。达到高潮时,全身遍布红斑,面部四肢肿胀,酷似猩红热的皮疹,尤以皱褶部位及四肢屈侧更为明显。本型药疹患者的皮疹虽鲜明,但全身症状较麻疹及猩红热轻微,无麻疹或猩红热的其它症状。白细胞数可升高,少数患者肝功能可有一过性异常。停药后1一2周病情好转,体温逐渐下降,皮疹颜色变淡,继以糠状或大片脱屑。病程一般较短,但若未及时发现病因及停药,则可向重型药疹发展。 (四)湿疹型药疹大都先由外用磺胺或抗生素软膏引起接触性皮炎,使皮肤敏感性增高。以后再服用同样的或化学结构式相似的药物,又可引发此型药疹。其形态为粟粒大小丘疹及丘疱疹,常融合成片,泛发全身,可有糜烂渗液,但少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停药后逐渐好转,以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汞剂及奎宁等引起者较多。 (五)多形红斑型药疹常由磺胺类、巴比妥类及解热止痛药等引起。

6例艾滋病患者的观察与护理6页

6例艾滋病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cl Imn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即艾滋病病毒引起的,病毒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一系列机会性感染或肿瘤,最终导致死亡。HIV主要导致CD+4细胞的死亡和功能的丧失。 自2011年9月~2014年3月,我院共收治6例HIV感染者,其中5例发展为AIDS,现将有关临床表现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策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6例HIV感染者(4例男性,2例女性),其中5例发展为AIDS,均由相关试验室确诊,患者血清HIV均为阳性。本组年龄3月(母婴传播)~44岁。经静脉注射吸毒传播3例,性传播2例,1例母婴传播(未经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的HIV-1感染的孕妇,15%~35%婴儿被证明有HIV-1感染)。5例AIDS中,3例已死亡,2例因经济问题家属放弃治疗。 1.2临床表现 AIDS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表现在:体重减轻10%以上;持续不规则发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难治性肺部感染或活动性结核;恶心、呕吐,腹泻;口腔溃疡,鹅口疮;皮肤瘙痒、皮疹、溃疡。心理上出现焦虑、恐惧、内疚、报复、孤独、抑郁等,其中焦虑恐惧患者较多,占100%。 1.2.1 肺部以肺孢子菌肺炎最为常见,是本病感染死亡的主要原因,表现为间质性肺炎。

1.2.2 消化系统念珠菌、疱疹和巨细胞病毒引起口腔和食管炎症或溃疡最常见。 1.2.3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头晕、头痛、癫痫、进行性痴呆、脑神经炎等。 1.2.4 皮肤黏膜可有白色念珠菌或疱疹病毒所致口腔感染等。 2并发症及护理对策 2.1皮肤粘膜的损害及护理对策 2.1.1有文献报道,约90%患者同时出现多种表现,大部分患者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5例艾滋病患者中,疱疹病毒感染1例,口腔软腭、舌、悬雍垂等粘膜表面白色伪膜2例,其分泌物念珠菌培养呈阳性1例,日光性皮炎1例。 2.1.2护理对策①疱疹病毒感染的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疱疹局部用阿昔洛韦软膏,真菌感染用1%克霉唑霜外用,痒疹局部用炉甘石洗液。 ②口腔感染者,生理盐水清洗口腔;疼痛严重时,局部用止痛剂。③一次性床上用品用后焚烧。布类含氯制剂浸泡,再行清洗消毒。 2.2间质性肺炎及护理对策 2.2.1临床表现发热、干咳、呼吸急促、鼻翼煽动、紫绀和进行性呼吸困难。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考虑合并肺孢子虫性肺炎。本组3例AIDS均合并此肺部感染后多器官衰竭死亡。 2.2.2护理对策①病室通风换气;呼吸困难时半坐位或坐位;观察胸痛、呼吸困难和紫绀变化,注意呼吸节律和类型;持续吸氧;严重者,给予机械呼吸。②监测生命体征,如应激状态、意识改变、体温下降、四肢

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

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 病历摘要: 女性,21岁。因“全身红斑,口腔糜烂7天,加重伴发热5天”于2004年10月18日入我院。发病前患者因左侧磨牙疼痛,自服“止痛片”(不详),7天前躯干、四肢及颜面部出现散在红色粟粒至花生米大小红斑,轻微瘙痒,无发热、水疱、糜烂、渗液等,伴口腔溃疡,疼痛不适,未予重视。5天前,患者自觉咽痛不适,无咳嗽、咳痰、鼻塞等。自服“新康泰克,抗病毒口服液”后出现发热(体温41℃)。全身皮疹加重逐渐增多,性质同前,口腔糜烂加重,口唇糜烂、结痂,张口困难。双眼睑红肿,双眼分泌物较多,伴寒颤,无咳嗽、咳痰、心慌、气紧。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不详),予“地塞米松”等(具体不详)治疗后无明显好转,为求进一步治疗入院。既往、个人、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T39.1℃P100次∕分R22次∕分Bp 120∕80 mmHg 急性病容,皮肤详见专科查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双扁桃体不大,咽轻微充血。心率100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轻,未闻及干湿鸣。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扪及,移浊阴性。双下肢不水肿。 专科查体:颜面、躯干、四肢见大片暗红色斑片,未见水疱,尼氏征阴性。口唇糜烂明显,糜烂面上覆盖血痂,张口困难。双眼球结膜充血明显,分泌物较多。外阴未见皮损。 辅助检查:血常规RBC4.25′1012∕L,HGB 99g∕L,WBC 10.00′109∕L,N 65.8%, PLT387′109∕L. 生化ALT101 IU∕L,AST40 IU∕L,肾功未见异常。大小便常规未见异常 1.诊断: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 2.诊断依据: a 明确的服药史;b有一定的潜伏期;c皮损形态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多对称分布,颜色鲜红;d瘙痒明显;f 交叉过敏和多价过敏。 3.治疗原则: 停用一切可疑致敏药物及结构相似的药物,加速致敏药物的排除,糖皮质激素治疗。注意药物的交叉过敏和多价过敏。 重症药疹:及早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预防和治疗感染并发症;加强支持疗法;加强护理和局部治疗。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 发表时间:2013-08-28T09:22:26.86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2期供稿作者:米日姑丽•米吉提[导读] 未找到抗酸杆菌者,符合肺结核临床症状,胸部X线表现,血结核抗体阳性,抗结核治疗有效。 米日姑丽?米吉提(新疆喀什市第19中学新疆喀什 844000) 【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感染途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预后。结果 20例患者中青壮年占95%,其中HIV感染途径为静脉吸毒2例(10%),血液接触6例(30%),性接触12例(60%);临床表现为持续发热(100%),咳嗽、咳痰(50%),明显消瘦(75%),淋巴结肿大(25%),皮肤溃烂(45%),X线表现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80%),合并淋巴结结核(20%),6个月内病死率60%。PPD试验多为阴性。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情重,多见高热不退及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病死率高,病死率与CD4细胞计数相关。 【关键词】艾滋病肺结核 【中图分类号】R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2-0135-02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可破坏患者的免疫功能,使患者发生各种机会感染及肿瘤,特别是肺结核,且结核病变部位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复制明显增强,使HIV感染发展为AIDS。两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1],艾滋病患者的结核病发病率是正常人群的30倍。本文对我院1999年2月~2005年6月20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人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艾滋病合并肺结核20例,男18例,女2例,年龄7~72岁,平均35岁,已婚16例,未婚4例。职业分布:干部3例,经商10例,无业6例,农民1例。HIV感染途径:静脉吸毒2例,输血感染6例,性接触12例。 1.2 临床表现 20例患者均出现持续发热,高热(39℃以上)为主,明显消瘦15例,易出现皮疹、皮肤溃烂9例,咳嗽、咳痰10例,胸闷呼吸急促9例,1例脸部出现青霉菌感染。 1.3 入院体检明显消瘦15例,皮肤黏膜皮疹、溃烂9例,浅表淋巴结肿大5例,口腔黏膜白斑4例,尖锐湿疣2例,双肺部可闻及湿性音15例,15例患者CD4+计数60~150个/μl,2例为50个/μl,3例为10个/μl。 1.4 实验室检查(1)血HIV抗体检测:20例均经我院酶联免疫法检测阳性后标本再送江西省疾病控制中心,蛋白印迹法检测阳性。(2)免疫学检测:17例患者治疗前后均送CD4+、CD8+细胞计数检测(流式细胞计数仪),3例患者抽血检查1次CD4+、CD8+细胞计数,入院后未经抗病毒治疗,1周内即死亡。(3)结核病诊断相关依据:2例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7例痰结核杆菌培养阳性,16例血结核抗体阳性,PPD试验阳性1例。(4)其他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多表现为贫血,血红蛋白下降15例(50~90g/L),肝功能表现为低蛋白血症,白蛋白<30g 12例,转氨酶升高4例,梅毒-Ab(+)1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2例,丙肝抗体阳性2例,皮肤真菌感染1例。 1.5 X线胸片及肺部CT检查 20例患者均行胸部X线片,8例行肺部CT检查,两肺弥漫性粟粒阴影为12例,肺部斑片状阴影8例,肺部纵隔淋巴结肿大3例。 1.6 诊断艾滋病:经江西省疾控中心确诊试验HIV抗体阳性。肺结核:(1)痰检找到抗酸杆菌和符合活动性肺结核X线表现;(2)未找到抗酸杆菌者,符合肺结核临床症状,胸部X线表现,血结核抗体阳性,抗结核治疗有效。 1.7 治疗 20例均给予正规结核治疗(12例为3HRZE/9HR,8例为3HLZE/9HL),17例联合抗病毒治疗(齐多夫定、DDC等),8例坚持抗结核治疗,症状改善,X线胸片病灶吸收好转,最终完成疗程,3例因重症感染,持续高热,全身衰竭而死亡,9例在抗结核化疗期间由于艾滋病进展死亡。 2 讨论 本组20例患者临床表现有如下特点:(1)发病急,症状重,病情进展快。多持续高热,明显消瘦,乏力,纳差明显,以上症状均以HIV阴性肺结核患者明显严重[2]。(2)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发病率高,肺外结核多见,两者均明显高于HIV阴性结核患者[2]。(3)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低。与细胞免疫功能相关,抽血检查CD4淋巴细胞计数越低,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越低。HIV/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预后主要决定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及是否同时抗病毒治疗。CD4细胞低于100个/mm3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已全面崩溃,我院艾滋病死亡前抽血检查的CD4细胞计数均低于50个/μl,60%为0个/μl。则结核杆菌的细胞免疫已近完全丧失,使肺结核病难以控制,而有效的抗HIV特异性治疗,能抑制在CD4细胞内复制,并使病毒载量下降,从而使CD4细胞回升,使细胞免疫功能得以重建,配合有效的抗结核药的治疗,肺结核才得以良好控制。因此,尽可能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抗HIV的特异性治疗,以使两病并发患者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有效延长患者生命。 参考文献 [1]任钟贤.艾滋病和结核病的流行病学,临床与预防.中国防癌杂志,1996,16:31-41. [2]谢惠安,阳国太,林善梓.现代结核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59-162,431-444.

-重症多形性红斑型药疹护理

重症多形性红斑型药疹护理常规 重症多形性红斑型药疹是一种严重的多形红斑,伴有严重的全身性反应,如畏寒、高热脓毒症等,并有眼、口、生殖器粘膜损害。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1.1评估患者身体状况是否患者有过敏性疾病、免疫缺陷疾病,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更年期、月经期、孕期等。 1.2既往用药史既往何种药物过敏,本次患病用过哪些药物。 1.2家族史家族中尤其是父母有无药物过敏史。 2.症状和体征 重症多形性红斑型药疹多由磺胺类、解热镇痛类及巴比妥类等引起。表现与多型红斑相似,多对称分布于四肢伸展、躯干。皮损为豌豆至蚕豆大小、椭圆形水肿性红斑、丘疹,境界清楚,中心呈紫红色,常出现水疱。 3.心理社会反应 3.1本病是因用药引起vzai治疗过程中患者是否对选用任何药物都会产生恐惧心理。重症药疹可出现高热、肝肾功能衰竭、内脏出血等,可引起病人烦躁不安,焦虑等心理反应,了解病人及家属对此的认知程度。 3.2患者家属对患者关心程度和支持力度。 【护理问题】 1.体温过高本病导致体温调节功能受损所致 2.皮肤完整性受损本病引起局部皮肤及粘膜破口,糜烂 3.疼痛本病导致局部皮肤、粘膜破溃、糜烂所致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本病导致口腔粘膜破溃,进食差所致

5.感染的危险本病的皮损破溃及大剂量使用激素所致 6.知识缺乏缺乏对本疾病知识的了解。 7.焦虑与患者病情危重和担心疾病预后或者疾病有复发的可能有关。 【护理措施】 1.监测患者感染征象,针对高热患者,遵医嘱行物理降温避免使用药物降温,半小时 后观察体温并记录。医护人员严格无菌操作。协助患者多饮水,做好空腔护理。 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并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 2.评估皮损程度,红斑、水疱变化情况,观察有无新发皮损。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穿着棉质衣服。重视患者粘膜护理,保持皮肤完整、干燥,水疱给予抽取。 3.评估疼痛的部位、程度、发作规律、加重及减轻因素,换药是动作轻柔,勿撕扯皮损造成患者疼痛加剧,保持病房安静,通过心理安慰和转移疗法减轻患者疼痛。 4.评估患者营养情况,鼓励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 5.将患者置于单人病房实行保护性隔离,严格限制探视人员。每日病房行紫外线空气消毒一次。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并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 6.向患者介绍疾病的有关内容,耐心倾听患者的感受,鼓励患者说出恐惧的原因,并做出有针对性的疏导,指导家庭成员共同努力缓解患者的焦虑心理,如谈一些开心的事、听轻松音乐减轻焦虑。 【健康指导】 1.发热的自我护理:多饮水,注意保暖,饮食清淡易消化,加强口腔护理。

药疹患者的护理 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最易引起药疹的药物是: A 抗组胺药物 B 抗生素 C 糖皮质激素 D 性激素 2. 可引起痤疮型药疹的药物是: A 青霉素 B 链霉素 C 雄激素 D 庆大霉素 3. 青霉素过敏反应属于: A Ⅰ型变态反应 B Ⅱ型变态反应 C Ⅲ型变态反应 D Ⅳ型变态反应 4. 青霉素诱发的溶血性贫血属于: A Ⅰ型变态反应 B Ⅱ型变态反应 C Ⅲ型变态反应 D Ⅳ型变态反应 5. Ⅲ型变态反应的特点不包括: A 发热 B 关节炎 C 肾炎 D 紫癜 6. Ⅱ型变态反应引起的药疹最常见的皮损是: A 风团 B 水肿性红斑 C 血管炎 D 紫癜 7. 非免疫性药物反应不包括: A 肉芽肿性反应 B 药物过量 C 药物相互作用 D 累积毒性 8. 下列药物中属于组胺释放剂的是: A 放射造影剂 B 痢特灵 C 磺胺 D 青霉素 9. 影响药疹的因素不包括:

B 用药途径 C 个体代谢变异 D 性别 10. 以下关于药疹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同种药物在不同患者可引起不同类型药疹 B 同种药物在不同患者可引起相同类型药疹 C 不同药物在同一患者引起药疹类型相同 D 同种类型药疹可由不同药物引起 11. 以下描述不符合药疹的是: A 皮损自觉瘙痒 B 皮损分布广泛 C 首要治疗措施是口服抗组胺药物 D 使用糖皮质激素后病情明显改善 12. 以下疾病中无尼氏征阳性的是: A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B SSSS C 多形红斑型药疹 D 天疱疮 13. 半合成青霉素最常引起的药疹类型是: A 固定型药疹 B 多形红斑型药疹 C 麻疹样型药疹 D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14. 药疹初次使用的潜伏期一般为: A 1~7天 B 3~5天 C 4~20天 D 4~30天 15. 皮损局限,无对称性分布倾向的药疹为: A 固定型药疹 B 麻疹样形药疹 C 猩红热性药疹 D 多形红斑型药疹 16. 以下关于固定型药疹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常由解热镇痛药引起 B 多发生于皮肤-粘膜交界处 C 皮损数目常为一个 D 复发时皮损亦不增加 17. 皮损表现为对称分布的水肿性红斑、丘疹,虹膜现象阳性,临床考虑为: A 麻疹样形药疹 B 猩红热性药疹 C 多形红斑型药疹 D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74系统精讲-传染病-艾滋病病人的护理

1. 某男性门诊患者,向护士咨询下列哪项不是艾滋病的途径传播,护士正确的回答是 A. 性接触 B. 输血 C. 母婴 D. 握手 E. 共用注射器注射 【答案】:D 【解析】:考察艾滋病病因及发病机制。请记忆HIV 的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染;注射途径传染;母婴传播;其他有体液交换的途径,包括应用病毒携带者的器官进行移植,人工授精等。 2. HIV 对下列哪种理化因子不敏感 A. 56℃加热30 分钟 B. 5%漂白粉 C. 25%以上乙醇 D. 2%次氯酸 E. 紫外线和γ 射线 【答案】:E 【解析】: 考察艾滋病护理措施。请记忆HIV病毒对热敏感,56℃30 分钟能灭活,25%以上浓度酒精、0.2%次氯酸钠及漂白粉能灭活病毒;但对0.1%甲醛溶液、紫外线和γ射线不敏感。 3. HIV 感染的临床分期不包括 A. 潜伏期 B. 无症状感染 C. 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 D. 急性感染 E. 艾滋病期 答案】:A

【解析】: 考察艾滋病护理措施。请记忆HIV 侵入人体后可分为四期,Ⅰ期:急性感染;Ⅱ期:无症状感染;Ⅲ期: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Ⅳ期:艾滋病。 4. HIV 感染的孕妇,25岁,已妊娠14 周,防止母婴传播的最好方法是 A. 注射抗-HIV 免疫球蛋白 B. 口服齐多夫定 C. 口服奈韦拉平 D. 立即终止妊娠 E. 注射抗-HIV 疫苗 【答案】:D 【解析】: 考察艾滋病治疗原则。请记忆由于妊娠本身造成孕妇的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可能造成CD4+细胞的丢失,不仅加速进展为艾滋病,发生机会感染的概率也增大,HIV 感染母婴传播概率非常大,所有预防性的治疗仍有不能阻断的可能,最好的方法是立即终止妊娠。 5. 护士为社区人员做卫生宣教,告知人们艾滋病的传染源包括 A. 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B. 艾滋病病人 C. 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D. 性病患者 E. 同性恋者 【答案】:C 【解析】:考察艾滋病病因及发病机制。请记忆病人和HIV 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是艾滋病的传染源。 6. 某患者,一月前上感,出现发热伴淋巴结肿大,经治疗痊愈,一周前做阑尾手术前常规检查HIV(+) ,但是病人没有任何症状,请问艾滋病的潜伏期一般为 A. 2~10天 B. 2~10周 C. 2~10个月 D. 2~10年或更长 E. 10 周内 【答案】:D

艾滋病患者护理工作中的自我防护

? 临床护理 ? 30 7 2.2 特殊护理 ①炎性反应针眼护理:针道周围皮肤变红、肿、热、痛、渗出物增多的,采用一般护理方法,换药频率每日1次。②感染针眼护理:除上述炎性反应症状外,分泌物浑浊,甚至呈脓性,有异味,伤口细菌培养有细菌生长。护理方法:首先用0.5%碘伏对针眼周围及钢针部分作常规消毒,再用盐水润湿针眼处硬痂,并揭去硬痂,排除针眼内积脓,依次用碘伏、盐水消毒针眼及其周围皮肤与钢针,针眼内脓液多的用生理盐水10mL 向两侧针眼内冲洗,Y 型无菌纱布覆盖固定,外露钢针用纱布包裹,QD 换药,直至感染完全控制3d 后,再改用一般方法护理。③如果感染严重,需将钢针拔除后进行换药处理。2.3 注意事项 ①注意无菌操作,操作时应动作轻柔,消毒时必须按顺序进行,即先针眼,后针眼周围;先针眼外,后针眼内,再针眼外。每个部位用一个棉签,钢针处必须按照由近针眼端到远针眼端的方向清洗消毒,不得来回涂擦,钢针如偏向一侧,必须先对钢针及针眼进行严格消毒后方可移动。②换药时针眼内脓液必须彻底清除,并清洗干净。一份换药物品只供一个患者使用,不得与其他人共用,防止交叉感染。③每次换药后用Y 型无菌敷料覆盖针眼及包裹外露钢针,以保持局部相对无菌。3 讨 论 骨牵引是骨科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技术,同时也是一种创伤性治疗[1] ,钢针穿过骨骼、皮肤与外界相通,针眼和钢针长期暴露于体外,极易发生感染,若不给予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牵引则很难继续。不但延误患者的治疗时间,还给患者带来精神上和肉体上的痛苦,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针眼护理在牵引治疗中显得尤其重要。` 传统针眼护理是每日QID 滴注75%的酒精来预防针眼感染,但酒精是挥发性液体,浓度不稳定,70%~75%的酒精才有消毒的作用,过高 或过低都会影响杀菌效果,酒精挥发后,针眼处干燥,暴露于空气中,感染机会增加。刘明兰报道[2]酒精滴针眼护理感染率29%,何丽玉报道[3]酒精滴针眼护理感染率47%,且滴酒精容易打湿床单,影响床单位整洁,在寒冷季节,滴注酒精的冰凉感容易造成患者舒适度降低。 碘伏储存稳定,杀菌作用强,对皮肤无刺激,对不锈钢无腐蚀作用,选择碘伏消毒液消毒针眼,可以避免酒精易燃、易挥发、浓度不稳定、作用时间短、杀菌作用弱、对皮肤黏膜有刺激的弊端[4]。 用生理盐水去碘,保持细胞间平衡[5],也方便观察针眼有无感染症状。 同时也改变传统的包扎方法,将牵引弓与针眼之间外露的钢针用无菌纱布包裹,外露钢针保持相对无菌的状态,即使钢针移动,也是在一个相对无菌的环境内移动,减少感染机会,特别适用于骨质疏松患者的骨牵引。 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笔者改用碘伏与生理盐水消毒针眼及钢针,采用辩证论治的护理方法,258例患者有1例感染,感染率0.39%,与国内文献报道相比较,感染率明显下降,值得推广。参考文献 [1] 陈睿云,丁梅.碘伏与酒精消毒用于预防牵引针眼感染的比较研 究[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7,26(4):646. [2] 刘明兰.预防骨牵引致皮肤感染的护理[J].皖南医学院学报, 2009,28(2):151-152. [3] 何丽玉.骨牵引针眼护理方法的探讨[J].吉林医学,2005,26(3): 246. [4] 方玉燕.碘伏用于骨牵引创面护理的临床探讨[J].中华临床医学 研究杂志,2005,7 (11):1906-1907. [5] 卢欣,赵玉沛.局部应用抗生素的新进展[J].中华外科杂志,1998, 10(1):36. 艾滋病患者护理工作中的自我防护 时 磊 (河南省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传染科,河南 项城 466200) 【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医护人员对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现状,了解医护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自我防护意识,以便于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过程中对于职业暴露的防范意识。方法 对于我院内48名护理艾滋病患者的护理工作者进行相关的调查分析,研究医护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避免职业暴露的解决方案。结果 经过调查发现所调查的医护人员对于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掌握较好,但依旧存在较多的护理人员出现职业暴露的现象。其中护士的暴露率最高,可达85.8%,主要的暴露方式为护理中的针刺、割伤,以及医护人员损伤后的皮肤与艾滋病患者接触,并且在调查中发现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与职业暴露的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在护理艾滋病患者时,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技能以及自主的防护意识是降低临床职业暴露的重要措施,值得临床的加强和应用。【关键词】艾滋病护理;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2)30-0307-02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是一种免疫系统疾病,其致病病毒HIV ,能够破坏人体内的免疫T 淋巴细胞,造成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的疾病[1]。有关研究表明艾滋病病毒感染人类的病史可达60余年,并且该病传播迅速,自1981年美国首次报道艾滋病以来,全球几乎均有感染病例的产生,并且到目前为止,还未研制出能够有效地治疗艾滋病的药物,因此艾滋病的死亡率极高。艾滋病病毒一旦进入人体,由于自身免疫系统遭到破坏,进而引发一系列的感染和恶性肿瘤的发生,并且艾滋病病毒感染后潜伏期较长,不进行系统的检测很难发 现,因此在临床的护理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因此提高医护人员的自主防患意识以及相关的职业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2]。本文主要回顾性分析我院医护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出现的职业暴露以及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研究医护人员的护理防患意识对于降低职业暴露现象产生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完善临床中对于艾滋病患者的护理。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