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氯化氮的性质、危害及预防

浅谈三氯化氮的性质、危害及预防
浅谈三氯化氮的性质、危害及预防

浅谈三氯化氮的性质、危害及预防

在氯碱生产过程中,三氯化氮爆炸事故曾多次发生,爆炸不仅会造成氯气泄漏事故,而且爆炸本身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因此做好三氯化氮爆炸的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 三氯化氮的性质及危险性

三氯化氮(NCl3)分子为三角锥形,由于分子内3个氯原子聚集在同一侧,相互间有较大的排斥力和阻碍,同时氮氯元素电负性接近(氮稍大于氯),在外界较小能力的激发下,就可能引起氮氯键(N-Cl)断裂而造成三氯化氮发生分解。自燃爆炸点95℃。

三氯化氮是一种危险且不稳定的物质,在60℃以下逐渐分解产生氮和氯,在一定条件下与生成反应达成可逆平衡。

纯的三氯化氮和臭氧、磷化物、氧化氮、橡胶、油类等有机物相遇,可发生强烈反应。

液体加热到60-95℃时会发生爆炸,空气中爆炸温度约为1700℃,密闭容器中爆炸最高温度为2128℃,最大压力为543.2MPa。

气体在气相中体积分数为5.0%-6.0%时存在潜在爆炸危险。在密闭容器中60℃时受震动或在超声波条件下可分解爆炸,在非密闭容器中93-95℃时能自燃爆炸。在日光、镁光照射或碰撞“能”的影响下,更易爆炸,有实验表明三氯化氮体积分数大于1%时有电火花即可引爆。

三氯化氮爆炸前没有任何迹象,都是突然间发生。爆炸产生的能量与NCl3积聚的浓度和数量有关,少量NCl3瞬间分解引起无损害爆鸣。大量NCl3瞬间分解可引起剧烈爆炸,并发出巨响,有时伴有闪光,破坏性很大。爆炸方程式为:

2NCl3=N2+3Cl2+459.8kJ

三氯化氮液体在空气中易挥发,在热水中易分解,在冷水中不溶,溶于二硫化碳、三氯化磷、氯、苯、乙醚、氯仿等。在(NH4)2SO4溶液中及暗处可以存放数天,在酸碱介质中易分解。NCl3在湿气中易水解生成一种常见的漂白剂,显示酸性,NCl3与水反应的产物为HClO 和NH3。水解的化学方程式:NCl3+3H2O=NH3+3HClO;NCl3遇碱迅速分解,反应式为NCl+6NaOH=N2+3NaClO+3NaCl+3H2O

NCl3+3NaOH=NH3+3NaClO

2 三氯化氮的来源

在氯气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所有和氯气接触的物质,当其中含有铵盐、氨及含铵化合物等杂质时,就可能产生三氯化氮。

(1)盐水中含有铵盐、氨及含铵化合物等杂质,其中无机铵,例如NH4Cl、(NH4)2CO3,有机铵,例如胺(RNH2)、酰胺(RCONH2)、氨基酸[RCH(NH2)COOH)。盐水在电解中与电解槽阳极室的氯气或次氯酸钠在pH<5的条件下反应,产生NCl3,其反应式如下:NH4Cl+3Cl2=NCl3+4HCl

2(NH4)2CO3+3Cl2=NCl3+3NH4Cl+2COa+2H2O

NH3+3HClO=3H2O+NCl3

盐水中铵盐、氨及含铵化合物的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a.由原盐带来,一是原盐本身含有,二是在运输和贮存的过程中混入;

b.由化盐用水夹带;

c.由盐水精制剂、助沉剂夹带。

(2)氯气冷却洗涤水、干燥氯气用硫酸等含有氨和某些氨基(氮基)的化合物(污水即是典型例子),与含氯的水会发生如下反应。

NH3+HClO=H2O+NHaCl(pH>8.5)

NH3+2HClO=2H2O+NHCl2(4.2

NH3+3HClO=3H2O+NCl3(pH<4.2)

这些反应基本上是瞬间完成并同水的pH值有关。pH值在4.2-8.5时,3种形态的氯胺均会存在。

氯气液化时因冷却器破裂,冷冻剂混入时也会带入含铵化合物,从而产生三氯化氮。

3 三氯化氮富集的原因

如果把好原料关,在电解、干燥过程中由于三氯化氮含量少而且在水溶液的环境下,不会发生富集以致产生爆炸的危险。其爆炸危险主要存在于氯气压缩液化产生液氯以后的环节。

(1)在氯气液化生产中,正常情况下气相中NCl3的体积分数小于5%,不会发生爆炸。但是采用冷冻盐水作为冷却剂时,如果冷冻盐水中的铵盐、氨及含铵化合物含量高尤其是制冷剂氨混入冷冻盐水时,当液化器破裂造成冷冻盐水与液氯直接接触,将生成大量的三氯化氮。

(2)液体三氯化氮在液氯中的分布较为均匀,因二者密度稍有不同,造成下部的三氯化氮含量稍高。而气化时情况有所不同,因二者沸点差别很大,且液氯的蒸气压比三氯化氮高得多,当液氯大部分被气化时,三氯化氮仅有少量蒸发,从而容易造成富集.有文献介绍,当气化器中液氯蒸发时,三氯化氮的分离系数为6-10,即气相氯中NCl3含量为1,而液相氯中三氯化氮含量为6-10。因此,在液氯气化器操作中,随着每次倒料—气化—排气—倒料的循环讨程,气化器底部残液中的三氯化氮浓度不断升高,当质量分数超过5%时就有爆炸的危险。

因此,如果不注意气化温度(采用蒸汽或明火加热)和蒸发量,且不及时对积累的三氯化氮进行处理,就存在安全隐患。

(3)液氯储存容器中的液氯用尽,积累的三氯化氮质量分数达到5%时有爆炸危险。

4 三氯化氮的预防及处理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三氯化氮的产生是无法绝对避免的,应采取合理的措施把三氯化氮的危险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4.1 阻止铵离子进入电解槽是防止三氯化氮产生的治本之法

(1)原盐的管理。首先要避免运输、堆垛、仓储过程含铵物质污染原盐。定期对原盐总铵和无机铵含量进行分析(一般总铵的质量分数控制在10×10-6,无机铵指标控制在3×10-6,每批分析一次),必要时调整盐种。

(2)水源的分析。选用合适的水源并加强监控[有的企业要求ρ(无机铵)≤0.2mg/L,ρ(总铵)≤1.0mg/L,每周分析一次]。特别是采用河水化盐时,在使用化肥的季节,应严密监视化肥对水体的污染,避免化盐水含铵量超标。

(3)精制剂、助沉剂的控制。在盐水精制过程,应选用不含铵或含铵低的精制剂、助沉剂。

(4)入槽盐水的分析。ρ(无机铵)≤1mg/L,户(总铵)≤4mg/L,一般每日分析1次,随情况不同分析频次可调整有的企业因各方面的情况比较稳定,规定每月分析1次。

4.2 采用合理氯气液化工艺

国内许多企业采用制冷剂-冷冻盐水-氯气液化间接热交换工艺,避免制冷剂(氨)与氯气接触。通常采用氨作为冷媒,一般是将氨蒸发器和氯冷凝器分别与冷冻盐水热交换,一旦设备腐蚀泄漏,也不至于氯和氨直接接触,由此发生事故的几率是很小的。但是应加强换热器内漏的定期检查。

个别企业采用氟利昂代替氨作为制冷剂,从根本上杜绝了氯和氨接触生成三氯化氮。

4.3 液氯的气化及气化器的排污

各种液氯生产、贮存容器的使用温度应低于45℃,盛装的液氯严禁完全气化,必须留有足够的液氯剩余量,并定期排污。例如有的企业液氯气化器每周排污1次,液氯气液分离器每半月排污1次。

液氯气化器定期做三氯化氮含量分析(有的企业每周2次),气体主氯化氮体积分数严格控制在50×10-5。如高于此指标,则增加排污次数,加大液氯携带量,确保三氯化氮含量低于指标。

气化器的加热只能使用低于45℃的热水作热源,严禁用明火、电或蒸汽等直接加热。

气化器必须经排污处理、清洗置换彻底后方可检修,避免残余液氯气化后NCl3浓缩,在拆卸检修过程中引起爆炸。

4.4 及时分析原氯中的三氯化氮含量

原氯中三氯化氮的含量将直接影响液氯中三氯化氮含量的高低,因此应定期分析,保证原氯中三氯化氮的体积分数≤50×10-6。

4.5 杜绝三氯化氮的富集

使用液氯液下泵或屏蔽泵包装液氯,使液氯直接从贮罐底部送出,并对液氯贮罐每年彻底清洗一次,从而彻底杜绝三氯化氮在槽底部的富集。

4.6 排污物的处理和三氯化氮含量控制

在排污时必须带液氯排放(包括排污罐排放),即禁止“干排”。有文献表明,在液氯残液中三氯化氮质量分数<18%不会发生爆炸,但要防止液氯气化。排污时严禁敲击排污阀门或管线,严禁排污物同油脂、橡皮等引爆物质接触。

排污物中的NCl3质量浓度不得超过60g/L(质、量分数为4.13%),如发现排污物中的NCl3质量浓度大于80g/L,应增加排污量和排污次数,并加强检测;如排污物中的NCl3质量浓度大于100g/L时,应采取停产等措施查找原因并妥善处理,例如加入适量的四氯化碳或氯仿等稀释NCl3后方可排污,防止NCl3在排污管线或排污阀内富集达到一定浓度而发生爆炸。

对排污物中三氯化氮的处理有排污法和分解法,例如有的企业采取排污后用碱液处理,有的企业采用触媒分解法除去。

4.7 使用液氯钢瓶的注意事项

(1)不许使用加热钢瓶的方法抽提钢瓶内液氯或氯气,只能靠瓶内液氯在常温下气化产生的压力把瓶内气氯或液氯压出。通常,当三氯化氮含量低时,可放出气氯;当三氯化氮含量高时,应放出液氯;当停止使用液氯时,应将钢瓶到用氯设备之间的管道用氮气或压缩空气吹净残留于管道中的液氯和三氯化氮。

(2)用户在使用中严禁将液氯气化用完。钢瓶内禁止产生负压或物料倒灌混入有机物等物质,可配置缓冲罐,但要进行定期排污和分析三氯化氮含量。

(3)液氯充装单位应采用定期清洗钢瓶,或每次充装前检查确认并抽空钢瓶中的剩余物。充装单位应经常走访液氯使用单位的钢瓶使用情况,例如是否采用有效措施防止出现瓶内三氯化氮富集、或到其他厂家充装含三氯化氮高的液氯等。当确知三氯化氮含量高时应谨慎处理,以免在清洗或抽真空时发生爆炸。

4.8 谨慎处理三氯化氮超标状态

三氯化氮含量超标时或严重超标时非常危险,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爆炸。应避免下列操作:启、闭阀门,敲击,撞击,液体冲击(泵抽),用水蒸气气化,明火,高温等。因此,应组织确定科学的处理方式,不可贸然处理。

5 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三氯化氮引起的爆炸决不是偶然的,如果在原料和操作等方面对三氯化氮进行控制,并加强过程管理,就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三氯化氮的性质、危害及预防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94757 三氯化氮的性质、危害及预防标准 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三氯化氮的性质、危害及预防标准 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在氯碱生产过程中,三氯化氮爆炸事故曾多次发生,爆炸不仅会造成氯气泄漏事故,而且爆炸本身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因此做好三氯化氮爆炸的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 三氯化氮的性质及危险性 三氯化氮(NCl3)分子为三角锥形,由于分子内3个氯原子聚集在同一侧,相互间有较大的排斥力和阻碍,同时氮氯元素电负性接近(氮稍大于氯),在外界较小能力的激发下,就可能引起氮氯键(N-Cl)断裂而造成三氯化氮发生分解。自燃爆炸点95℃。

氯化车间安全操作规程完整

氯化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一、造气岗位 Ⅰ、本岗位工艺概况简述: 先将PE投入投料釜中,在助剂的作用下,在一定温度压力下按比例通入氯气,PE经氯化形成CPE。 生产原理 在助剂的作用下CL原子取代PE分子中的H原子,根据工艺要求做成一定氯含量的氯化聚乙烯。 影响氯化的主要因素 1)釜压力 2)釜温度 3)各温度段通氯量 4)助剂的合理搭配 Ⅱ、本岗位安全操作要点 氯化岗位 1)检查各零部件的连接是否有松动,若有松动必须拧紧加固,以免工作中有漏油、漏气或其他事故的发生。 2)检查减速机的润滑油油位是否正常,电机转动是否正常; 3) 检查水套冷却水阀是否开启,压力表、温度表指示是否准确。 4) 检查反应釜搪瓷有无缺陷。 5) 通知电工检查配电设施、接线是否正常。 6)检查管道、阀门、仪表是否齐全、符合要求。按流程顺序检查阀门开关情况

是否正确。 正常操作 1投料前清理釜的杂物,检查釜壁搪瓷是否完好,各孔径的密封性完好、机械传动部分性能良好无杂音;杜绝出现泄漏情况。 2向釜注入1/2体积的清水,将称量准确的乳化剂、分散剂、引发剂加入反应釜,并开动搅拌,投入PE,密封釜口后给反应釜升温。 3打开排空阀排空釜空气。然后关闭排空阀打开通氯向釜通入氯气,氯气的通入速度一定要均匀。 5当釜压升至0.08-0.1MPa时关闭通氯阀,打开排空阀如此反复2-3次,用氯气赶除釜残存空气,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釜压,赶气过程一定缓慢,便于为其吸收装置充分吸收,杜绝氯气泄漏。 6打开通氯向釜继续通氯,同时记录通氯量,釜温釜压。 .7每15分钟记录一次,并随时调整通氯速度和釜温。 8通氯过程按照具体生产工艺进行。 9氯化后期温度要稳定,避免大起大落,通氯时间5小时左右。反应釜压力最高压力不超过0.55Mpa,超过时可以放缓通氯速度,避免超压形成安全隐患。 10通氯完毕后,关闭通氯阀,保温20分钟。 11打开降温系统给釜降温,温度下降至110℃时打开空压机,用空气将釜残存氯气赶除,其方法是:开启空压阀门向釜充气,同时打开排空阀,并使釜压保持在0.1Mpa,时间约20分钟。 .12当温度下降至90℃时,关闭排空阀,打开釜底放料阀,将物料压入脱酸水洗釜。 13降温放料前一定要排除反应釜残余氯气。 Ⅲ、本岗位开、停车安全操作规程 1、开车、停车步骤 将物料压入脱酸水洗釜后,确认釜无压力后打开人孔,清理氯化釜残余物料,检查搪瓷、搅拌轴、折流板有无异常,;确认与釜体连接阀门关闭情况。

液氯汽化器及防止三氯化氮积聚问题.doc

液氯汽化器及防止三氯化氮积聚问题 农药、医药、化工等工业上使用液氯十分普遍。在食盐电解制氯气时,由于盐水中含有氨和铵类物质,氯气中就伴有三氯化氮生成。在正常情况下,商品液氯含三氯化氮是微量的[如英、前苏联标准规定,液氯含三氯化氮≤0.005%(w/w)],但使用液氯时,当三氯化氮被积聚时,就产生潜在的爆炸危险。 近年来,我国在生产和使用液氯过程中,因氯中含三氯化氮超标而引起爆炸,已有多次发生,这不仅危害安全生产,而且造成设备的严重破坏和人员伤亡。液氯系统中,液氯汽化器是三氯化氮积累的主要部位之一,为了避免和减少三氯化氮的积累,使用液氯时,如何合理选择液氯汽化器结构类型和防止三氯化氮积聚是十分重要的。 一、三氯化氮性质 三氯化氮分子式为NCl3,呈黄色粘稠性液体或斜方晶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相对密度为1.653,熔点<-40℃,沸点<71℃,自然爆炸点95℃,溶于氯,也溶于苯、四氯化碳、氯仿等有机溶剂,在碱、酸中易分解。 据资料报道,三氯化氮在气相中的爆炸体积极限≥5%,液体在加热到60℃~95℃会发生爆炸;在震动或超声波条件下可分解爆炸;在光的

照射下,瞬间爆炸;与油脂、橡皮等有机物接触,易促使爆炸发生。在液氯残液中含三氯化氮<18%(w/w)不发生爆炸,氯仿中含三氯化氮18%(w/w)也是稳定的。 2mol三氯化氮爆炸时,分解成1mol氮气和3mol氯气,同时放出4.6×105J热量,在容积不变的情况下爆炸时,温度高达2128℃,压力高达5.4×102MPa,爆炸威力是相当大的。 二、液氯汽化器结构形式及工艺技术操作特性 通常用于氯气输送、提压的液氯汽化器,其结构形式主要有3种:夹套式、蛇管式、套管式。它们的工艺技术操作特性见下表。 汽化器类型 夹套式 蛇管式 套管式 供热介质侧 介质名称

三氯化氮安全技术说明书

三氯化氮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危化品中文 名称 氯化氮;三氯化氮 危化品英文名称Nitrogen chloride;Trichlorine nitride;分子式:NCl3;分子量:120.3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对呼吸道、眼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人接触本品较高浓度,可发生粘膜充血、声哑、呼吸道刺激甚至窒息,恢复过程较慢。经口食入有高度毒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受热、震动、撞击、摩擦,相当敏感,极易分解发生爆炸。燃烧性助燃

自燃温度引燃温度(℃):无意义 建规火险分 级 甲 灭火方法及 灭火剂 干粉、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厂商特别推荐的防护服<完全隔离)。切断火源。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雾状水,减少蒸发。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中国 MAC:未制订标准前苏联 MAC:未制订标准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美国TLV-STEL: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三氯化氮的危害

三氯化氮的危害 公司R22生产用的的液氯(存放在R22氯气房)中含有少量的三氯化氮,存在中毒和爆炸的风险。 一、外观与性状 三氯化氮在常温下为黄色粘稠的油状液体,结晶为斜方形晶体,高毒,有类似氯气的强烈刺激气味。 二、理化特性 三氯化氮分子式NCl3,相对分子质量为120.5,相对密度(水=1): 1.6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4.2,熔点<-40℃,沸点≤71℃。-27℃以下固化。三氯化氮不燃。 三氯化氮是一种危险且不稳定的和物质,在60℃以下逐渐分解成氮和氯,在一定条件下与反应生成物达成可逆平衡。 三氯化氮在液体中易挥发,在热水中易分解,不溶于水,可溶于二硫化碳、三氯化磷、四氯化碳、氯仿、氯化苯、液氯、乙醚等。 在弱酸性溶液中稳定性较好。但在强酸中则生成铵盐和氯,在中性水中很容易分解:与HCl(气)的作用: NCl3+4HCl(气)→NH4C1+3C12 与水的作用: NCl3+3H2O→NH3+3C12 遇碱迅速分解: NCl3+3NaOH→NH3+3NaClO 与Na2SO 的作用: 3 3Na2SO3+NCl3+3H2O→3Na2SO4+2HCl+NH4C1 与光或催化剂的作用 2NCl3→(光或催化剂)3Cl2+N2+460kJ/mol

三、对人体的危害 三氯化氮烟雾能催泪,对皮肤、眼睛、黏膜、呼吸系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人接触本品较高浓度,可发生粘膜充血、声哑、呼吸道刺激甚至窒息,恢复过程较慢。 四、爆炸危险 三氯化氮对热、震动、撞击和摩擦相当敏感, 极易分解发生爆炸, 三氯化氮爆炸事前没有任何迹象,都是突然间发生。爆炸时发出巨响,有时伴有闪光,破坏性很大。爆炸部位可以发生在任何三氯化氮聚积的部位,如管道、排污罐、气化器、钢瓶等处。 1、在气相中的体积浓度为5%-6%时有爆炸危险,在液氯中浓度超过0.2%时有爆炸危险。 2、60℃时有振动或超声波的条件下可分解爆炸,95℃时自燃爆炸, 3、在阳光、镁光直接照射下瞬间爆炸, 4、三氯化氮和橡胶、油类等有机物相遇,可发生强烈的反应,易诱发爆炸。 5、遇静电火花易诱发爆炸。 五、三氯化氮的预防的去除 使用完毕后,需对缓冲罐进行卸 1、排空法:在R22生产过程中缓冲罐内Cl 2 压,用引风机把残留的气体抽入碱洗塔内进行处理。 2、排污法:打开液氯缓冲罐的底阀排污,排污管出口接入碱性液体。排污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液氯缓冲罐内的液氯任何时候严禁完全气化,必须保持一定的压力。 (2)排污时一定要带着液氯排,绝对禁止“干排”; (3)加强氯气,液氯中的NCl3监测,发现含量偏高时,增加排污次数,实行勤排。 (4)排污时间选择在避开阳光直射的时段进行,排污管线要设静电接地装置,不要使用胶管胶垫。 (5)排污管禁止采用会产生静电的塑料管,以防静电积累引发爆炸事故。 (6)排污时要控制排污速度,排污速度过快对缓冲罐会产生负面影响,同时

三氯化氮产生的条件、途径和紧急处理(标准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三氯化氮产生的条件、途径和紧 急处理(标准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三氯化氮产生的条件、途径和紧急处理(标 准版) 引言(1) 在液氯生产中,因三氯化氮曾引起多起爆炸事故,所以各液氯生产企业都十分重视控制三氯化氮。特别是今年4月16日,重庆天原化工总厂液氯工段发生三氯化氮爆炸事故后,更引起各氯碱企业的高度重视,一些企业采取了对原料盐、液氯排污物等增加分析次数,严格控制指标,增加液氯排污的次数等措施,这些传统的控制办法对液氯的安全生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产生的条件(2) 控制三氯化氮的产生,仅靠传统的控制办法是否全面,是否有其他产生三氯化氮的途径?要弄清这个问题,就必须弄清三氯化氮产生的条件。

在氨、铵盐或有机胺(如尿素)存在的情况下,遇到氯、次氯酸或次氯酸盐时,都能产生含氮的氯化物。但是,反应生成物是氯的铵盐还是三氯化氮,这要看反应时的条件。 在中、低压生产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物主要决定于溶液的pH值。 当pH>9时,反应生成物是一氯铵或二氯铵; NH3 +Cl2 =NH2 Cl+HCl NH3 +2Cl2 =NHCl2 +2HCl 当pH<5时,反应生成物是三氯化氮: NH3 +3Cl2

车间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车间电工安全操作规程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 nt to achieve a uni 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 nt people, so as to coord in ate acti on, reduce bli ndn 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车间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总则 1.1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安全管理,增强安全意识,确保安全生产,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使安全生产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特制订本规程。 1.2本规程适用于车间电工岗位作业人员。 2、操作程序 2.1所有绝缘、检验工具,应妥善保管,严禁他用,并应 定期检查、校验,线路禁止带负荷接电或断电,并禁止带电操作。 2.2现场施工用高低设备及线路,应按照施工设计及有 关电气安全技术规程安装和架设。区域内部分停电工作时, 人体与带电部分,应保持安全距离,并有人监护。 2.3照明开关、灯口及插座,应正确接入火线与零线。 2.4验电时应戴绝缘手套,按电压等级使用验电器。装

氯气泄漏及三氯化氮爆炸的预防

氯气泄漏及三氯化氮爆炸的预防 2004年4月15日19时左右,位于重庆市江北区的重庆天源化工总厂氯冷凝器发生局部的三氯化氮爆炸后,16日凌晨及下午液氯储罐接连发生爆炸,氯气泄漏。整个事故造成9人死亡、失踪和3人受伤,15万人大转移。 我公司是西北地区第一家大型氯碱企业,对照重庆天源化工厂的事故,结合本公司的生产实际,总结一下我们公司在氯气泄漏与三氯化氮预防及处理上的经验,以供同行业参考。 一、三氯化氮的特性 三氯化氮分子量为120.5,常温下为黄色粘稠的油状液体,密度为1.653,-27℃以下固化,沸点7l℃,自燃爆炸点95℃。纯的三氯化氮和橡胶、油类等有机物相遇,可发生强烈反应。如果在日光照射或碰撞“能”的影响下,更易爆炸。当体积比含量为5%~4%时,在90℃时能自然爆炸,60℃时受震动或在超声波条件下,可分解爆炸。在容积不变的情况下,爆炸时温度可达2128℃,压力高达531.6Mpa。空气中爆炸温度可达1698℃。爆炸方程式为: NCl3→N2+3Cl2+459.8kJ 二、三氯化氮的存积

在我公司的工艺流程中,三氯化氮产生的惟一途径就是盐水中铵盐、氨及含铵化合物在电解中与电解槽阳极室的氯气、次氯酸钠在 NH4Cl+3Cl2 → NCl3+4HCl 2(NH4)CO3+3C12 →NCl3+3NH4Cl+2CO2+2H2O 在液氯蒸发器操作中,三氯化氮大部分存留于未蒸发的残液中。随着每次倒料→蒸发→排气→倒料的循环过程,蒸发器底部残液中的三氯化氮浓度不断升高,当质量分数超过5%时就有爆炸的危险。 三、三氯化氮的预防及处理 1.阻止铵离子进入电解槽是防止三氯化氮危害的治本之法 (1)我公司所用原盐以湖盐为主,主要有新疆盐、青海盐。质量比较稳定,铵总量均符合标准。 (2)盐水采用先进的预处理器—戈尔过滤技术。在此技术中,化盐后直接加入次氯酸钠。其最初目的是消除盐水中的天然有机物,但是在达到这一目的的同时,盐水中的铵也被清除并生成三氯化氮。为了彻底地清除,要求游离氯为1~2mg/l。其后经过加压容器罐,在预处理器中将生成的三氯化氮排出。这样就大大减少了电解中三氯化氮的产生。 2.液氯工段三氧化氮的预防 (1)液氯蒸发器每周三排污一次,排入地池碱液中。排污槽每

氯碱生产副产三氯化氮的危害及预防措施实用版

YF-ED-J4676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氯碱生产副产三氯化氮的危害及预防措施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氯碱生产副产三氯化氮的危害及 预防措施实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三氯化氮的生成 氯碱生产原理是电解食盐水生成烧碱,同 时得到氯气和氢气,食盐水是用水或卤水溶化 原盐精制而成。氯碱生产方法主要有水银电解 法、隔膜电解法和离子膜电解法,其核心设备 是电解槽,电解槽由阴极和阳极组成。精制后 的盐水进入电解槽,通入直流电电解即可生成 烧碱、氯气和氢气,反应方程式如下: 三氯化氮主要是氨或铵进入生产系统,在盐水 电解过程的酸性条件下与氯气或次氯酸反应生

成的,反应方程如下。 二、三氯化氮的性质 三氯化氮是一种黄色黏稠液体或斜方形晶体的含氮化合物,密度为1.653g/L,略大于液氯,有类似氯的刺激性气味,可在酸、碱性介质中分解(在50℃时开始分解,100℃时完全分解)。三氯化氮可溶于四氯化碳、碱液等物质。对人体的皮肤、眼睛黏膜、呼吸道等均具有刺激作用,有较大的毒性。在空气中易挥发,当空气中三氯化氮的体积分数达到5%~6%时,就有爆炸的可能,是一种威胁氯碱生产安全的重要物质之一。特别是三氯化氮在氯气系统中的不断富集积累,给氯碱生产构成重大事

氯化岗位操作规程

受控号 潍坊硕邑化学有限公司文件 氯化岗位 作业指导书 版号:A版第1次修订 编制:孟敬尧 审核:杨珂 批准:栾京民 发布 2015-1-1 实施 2015-1-1

前言 本标准是我公司技术人员根据生产工艺要求,进行试运行,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实施。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孟敬尧 公司审核人员: 设备电气经理: 部门经理: 总工程师: 经理: 批准: 本操作规程属于公司内部文件,没有允许不得擅自勾划更改。如有丢失,损坏,按照公司规定处罚!

2万吨/年CM 装置氯化岗位操作规程 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2万吨/年CM 装置氯化岗位的操作过程。 2 生产目的 本岗位的生产目的是将高密度聚乙烯(HDPE )于给定温度、压力下在反应釜中通入液氯进行氯化反应,生成氯化聚乙烯(CM )。 2.1 工艺流程介绍 2.1.2 工艺流程叙述 清釜试漏完毕后,启动浓盐酸泵向反应釜内加入定量浓盐酸,开启稀盐酸泵加入定量稀盐酸(当加稀盐酸系统发生故障时,可按生产部指令加工艺水),再加入已投入HDPE 料仓 的HDPE 原料,启动反应釜搅拌系统,搅拌均匀后取样化验,盐酸浓度应为(20±1)%,Fe 2+ 含量应与上一釜反应后结果相差小于0.5mg /kg 后,按生产指令从助剂加料斗加入各种助剂,使之形成均一稳定的悬浮料浆。启动加热/冷却系统,通入液氯开始氯化反应,在一定时间内达到给定压力和给定温度并保持通氯结束。此时釜内压力迅速下降,工艺控制从自动切换至手动,加热/冷却系统切换到适当程度冷却。当釜温降至80℃以下后,用工艺风置换 四遍,置换出的含酸及Cl 2废气经处理后排空。取反应后试样用以分析含Fe 2+ 量、盐酸浓度。当釜温降至55℃以下,CM 悬浮料浆直接通过压缩风压到到中间槽后,然后到过滤离心装置。 2.2 生产基本原理 生产基本原理为聚乙烯分子中的氢原子在酸性环境中被氯原子取代,生成氯化聚乙烯和HCl 。 其反应过程如下: (CH 2CH 2)k +x Cl 2CHCl )m (CH 2CH 2)n (CHClCHCl )p + xHCl 式中(CH 2CHCl )m (CH 2CH 2)n (CHClCHCl )p 为氯化聚乙烯链段特征表达式,其中m 、n 、p 分别为CH 2CHCl 、CH 2CH 2、CHClCHCl 的单元数。 3 开停车操作 3.1 开车前准备(开车是指新装置开车、大修后开车或更换反应釜后开车) 3.1.1 反应釜及其附属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釜体、搅拌轴、折流板、各连接阀门完好,无脱瓷; b )机械密封无渗漏,机油箱油位在警戒线以上;

三氯化氮的性质、危害及预防(一)

三氯化氮的性质、危害及预防(一) 在氯碱生产过程中,三氯化氮爆炸事故曾多次发生,爆炸不仅会造成氯气泄漏事故,而且爆炸本身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因此做好三氯化氮爆炸的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三氯化氮的性质及危险性 三氯化氮(NCl3)分子为三角锥形,由于分子内3个氯原子聚集在同一侧,相互间有较大的排斥力和阻碍,同时氮氯元素电负性接近(氮稍大于氯),在外界较小能力的激发下,就可能引起氮氯键(N-Cl)断裂而造成三氯化氮发生分解。自燃爆炸点95℃。 三氯化氮是一种危险且不稳定的物质,在60℃以下逐渐分解产生氮和氯,在一定条件下与生成反应达成可逆平衡。 纯的三氯化氮和臭氧、磷化物、氧化氮、橡胶、油类等有机物相遇,可发生强烈反应。 液体加热到60-95℃时会发生爆炸,空气中爆炸温度约为1700℃,密闭容器中爆炸最高温度为2128℃,最大压力为543.2MPa。 气体在气相中体积分数为5.0%-6.0%时存在潜在爆炸危险。在密闭容器中60℃时受震动或在超声波条件下可分解爆炸,在非密闭容器中93-95℃时能自燃爆炸。在日光、镁光照射或碰撞“能”的影响下,更易爆炸,有实验表明三氯化氮体积分数大于1%时有电火花即可引爆。 三氯化氮爆炸前没有任何迹象,都是突然间发生。爆炸产生的能量与NCl3积聚的浓度和数量有关,少量NCl3瞬间分解引起无损害爆鸣。大

量NCl3瞬间分解可引起剧烈爆炸,并发出巨响,有时伴有闪光,破坏性很大。爆炸方程式为: 2NCl3=N2+3Cl2+459.8kJ 三氯化氮液体在空气中易挥发,在热水中易分解,在冷水中不溶,溶于二硫化碳、三氯化磷、氯、苯、乙醚、氯仿等。在(NH4)2SO4溶液中及暗处可以存放数天,在酸碱介质中易分解。NCl3在湿气中易水解生成一种常见的漂白剂,显示酸性,NCl3与水反应的产物为HClO和NH3。水解的化学方程式:NCl3+3H2O=NH3+3HClO;NCl3遇碱迅速分解,反应式为NCl+6NaOH=N2+3NaClO+3NaCl+3H2O NCl3+3NaOH=NH3+3NaClO 2三氯化氮的来源 在氯气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所有和氯气接触的物质,当其中含有铵盐、氨及含铵化合物等杂质时,就可能产生三氯化氮。 (1)盐水中含有铵盐、氨及含铵化合物等杂质,其中无机铵,例如NH4Cl、(NH4)2CO3,有机铵,例如胺(RNH2)、酰胺(RCONH2)、氨基酸RCH(NH2)COOH)。盐水在电解中与电解槽阳极室的氯气或次氯酸钠在pHNH4Cl+3Cl2=NCl3+4HCl 2(NH4)2CO3+3Cl2=NCl3+3NH4Cl+2COa+2H2O NH3+3HClO=3H2O+NCl3 盐水中铵盐、氨及含铵化合物的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a.由原盐带来,一是原盐本身含有,二是在运输和贮存的过程中混入;

三氯化氮(液氯生产)产生的条件、途径和紧急处理

编号:SM-ZD-69731 三氯化氮(液氯生产)产生的条件、途径和紧急处 理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三氯化氮(液氯生产)产生的条 件、途径和紧急处理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引言(1) 在液氯生产中,因三氯化氮曾引起多起爆炸事故,所以各液氯生产企业都十分重视控制三氯化氮。特别是今年4月16日,重庆天原化工总厂液氯工段发生三氯化氮爆炸事故后,更引起各氯碱企业的高度重视,一些企业采取了对原料盐、液氯排污物等增加分析次数,严格控制指标,增加液氯排污的次数等措施,这些传统的控制办法对液氯的安全生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产生的条件(2) 控制三氯化氮的产生,仅靠传统的控制办法是否全面,是否有其他产生三氯化氮的途径?要弄清这个问题,就必须弄清三氯化氮产生的条件。 在氨、铵盐或有机胺(如尿素)存在的情况下,遇到氯、

氯化车间安全操作规程资料讲解

氯化车间安全操作规 程

氯化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一、造气岗位 Ⅰ、本岗位工艺概况简述: 先将PE投入投料釜中,在助剂的作用下,在一定温度压力下按比例通入氯气,PE经氯化形成CPE。 生产原理 在助剂的作用下CL原子取代PE分子中的H原子,根据工艺要求做成一定氯含量的氯化聚乙烯。 影响氯化的主要因素 1)釜内压力 2)釜内温度 3)各温度段通氯量 4)助剂的合理搭配 Ⅱ、本岗位安全操作要点 氯化岗位 1)检查各零部件的连接是否有松动,若有松动必须拧紧加固,以免工作中有漏油、漏气或其他事故的发生。 2)检查减速机的润滑油油位是否正常,电机转动是否正常; 3) 检查水套冷却水阀是否开启,压力表、温度表指示是否准确。 4) 检查反应釜搪瓷有无缺陷。 5) 通知电工检查配电设施、接线是否正常。 6)检查管道、阀门、仪表是否齐全、符合要求。按流程顺序检查阀门开关情况是否正确。

正常操作 1投料前清理釜内的杂物,检查釜内壁搪瓷是否完好,各孔径的密封性完好、机械传动部分性能良好无杂音;杜绝出现泄漏情况。 2向釜内注入1/2体积的清水,将称量准确的乳化剂、分散剂、引发剂加入反应釜,并开动搅拌,投入PE,密封釜口后给反应釜升温。 3打开排空阀排空釜内空气。然后关闭排空阀打开通氯向釜内通入氯气,氯气的通入速度一定要均匀。 5当釜内压升至0.08-0.1MPa时关闭通氯阀,打开排空阀如此反复2-3次,用氯气赶除釜内残存空气,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釜压,赶气过程一定缓慢,便于为其吸收装置充分吸收,杜绝氯气泄漏。 6打开通氯向釜内继续通氯,同时记录通氯量,釜温釜压。 .7每15分钟记录一次,并随时调整通氯速度和釜温。 8通氯过程按照具体生产工艺进行。 9氯化后期温度要稳定,避免大起大落,通氯时间5小时左右。反应釜压力最高压力不超过0.55Mpa,超过时可以放缓通氯速度,避免超压形成安全隐患。 10通氯完毕后,关闭通氯阀,保温20分钟。 11打开降温系统给釜降温,温度下降至110℃时打开空压机,用空气将釜内残存氯气赶除,其方法是:开启空压阀门向釜内充气,同时打开排空阀,并使釜内压保持在0.1Mpa,时间约20分钟。 .12当温度下降至90℃时,关闭排空阀,打开釜底放料阀,将物料压入脱酸水洗釜。 13降温放料前一定要排除反应釜内残余氯气。 Ⅲ、本岗位开、停车安全操作规程 1、开车、停车步骤 将物料压入脱酸水洗釜后,确认釜内无压力后打开人孔,清理氯化釜内残余物料,检查搪瓷、搅拌轴、折流板有无异常,;确认与釜体连接阀门关闭情况。 9.4紧急停车

氯中三氯化氮安全规程完整

氯中三氯化氮安全规程 1、主题容与适用围 本规程规定了液氯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有关三氯化氮的安全要求。 本规程使用与液氯生产企业及有液氯汽化工序的企业。 2、引用文件 化学工业部(81)化化字第655号文 氯碱生产技术(上册)化工部化工司1985 GB 5138-2006 工业用液氯 GB 11984-1989 氯气安全规程 3、三氯化氮的主要理化性质 三氯化氮是一种黄色粘稠液体或斜方形晶体的含氮化合物,有类似氯的刺激性臭味,在酸、碱介质中易分解。 在空气中易挥发;它在气体中体积百分比5%-6%时有爆炸可能。60℃时,在震动或超声波条件下,可分解爆炸;在、镁光直接照射下。瞬间爆炸。与臭氧、氧化物、油脂或有机物直接接触,易诱发爆炸。2摩尔三氯化氮爆炸时,分解为1摩尔氮气和3摩尔氯气,同时放出110千卡热量,在容积不变的条件下爆炸,温度可达2128℃,压力5361大气压,在空气中爆炸温度为1700℃。 4、安全监控比重1.653千克/米3 ,熔点小于-40℃,沸点小于 71℃,自然爆炸温度95℃。 (1)液氯生产企业及有液氯汽化工序的企业必须建立三氯化氮安全监控分析手段。

(2)三氯化氮安全监控分析项目分别为:化盐水、工业盐、工业用卤水和电解盐水中无机铵含量和总铵含量的分析 方法,氯气、液氯和液氯残液(带液氯)中三氯化氮含 量的分析方法。 (3)有液氯汽化工序的企业可选用液氯和液氯残液(带液氯)中三氯化氮含量的分析方法。 (4)无机胺含量和总铵含量的分析方法(详见附录A)(5)三氯化氮含量的分析方法(详见附录B) (6)测定仪的技术要求 用于三氯化氮安全监控分析的测定仪器必须经过中国氯碱工业协会的技术鉴定。 (7)三氯化氮安全监控指标 无机铵和总铵含量见表1. 表1、无机铵和总铵含量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一、一般规程 1、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气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氧化物、毒品和腐蚀品。 2、危险化学品单位从事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活动的人员,必须接受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卫生防护和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3、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有符合国家标准的生产工艺、设备或者储存方式、设施; (2)生产场所、仓库的周边防护距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 (3)有符合生产或者储存需要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4)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5)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标准要求的其他条件。 4、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应当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运行要求。

5、危险化学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以下统称专用仓库)内,储存方式、方法与储存数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由专人管理。 6、用于危险化学品运输工具的槽罐以及其他容器,必须由专业生产企业定点生产,并经检测、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7、运输危险化学品的驾驶员、装卸人员和押运人员必须了解所运载的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危害特性、包装容器的使用特性和发生意外时的应急措施。运输危险化学品,必须配备必要的应急处理器材和防护用品。 8、实行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并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提供技术、信息支持。负责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向环境保护、公安、质检、卫生等有关部门提供危险化学品登记的资料。 9、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10、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报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 11、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按照本单位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立即组织救援,并立即报告当地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和公安、环境保护、质检部门。 二、使用煤气安全操作规则 1、煤气灯及煤气管道要经常检查,如闻有煤气味,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检查修理。

三氯化氮的性质 危害与预防

三氯化氮的性质、危害与预防在氯碱生产过程中,三氯化氮事故曾经多次发生。爆炸不仅造成氯气泄漏,而且爆炸本身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因此做好三氯化氮爆炸预防尤为重要。 一、三氯化氮的性质及危险性 三氯化氮(NCI3),Mr.120.5,-27℃以下固化,沸点71℃。分子为三角形,由于分子内3个氯原子聚集在同一侧,相互间有较大的排斥力和阻碍,同时氮氯元素电负性接近(氮稍大于氯),在外界较小能力的激发下,就可能引起氮氯键断裂而造成三氯化氮分解。自燃爆炸点为95℃。 三氯化氮是一种危险且不稳定的物质。在60℃以下逐渐产生氮和氯,在一定条件下与生成反应可逆平衡。 纯的三氯化氮和臭氧、磷化物、氧化氮、橡胶、油类等有机物相遇可发生强烈反应。 液体加热到60-95℃时会发生爆炸。空气中爆炸温度约为1700℃;密闭容器中爆炸最高温度为2128℃,最大压力为543.2MPa。 气体在气相中体积分数5.0-6.0%时存在潜在爆炸危险。在密闭容器中60℃时受振动或在超声波条件下分解爆炸。在非密闭容器中93-95℃时能自然爆炸。在日光、镁光照射或碰撞能的影响下,更易爆炸。有实验表明,三氯化氮体积分数大于1%时,电火花即可引发爆炸。

三氯化氮爆炸前没有任何迹象,都是突然发生。爆炸产生的能量与三氯化氮集聚的浓度和数量有关。少量三氯化氮瞬间分解可引起无害爆鸣。大量三氯化氮瞬间分解引起剧烈爆炸,并发巨响,有时伴闪光。,破坏性很大。爆炸方程式:2NCI3=3CI2+N2+459.8KJ; 三氯化氮在空气中易挥发,在热水中易分解,在冷水中不溶,溶于二硫化碳、氯、苯、三氯化磷、乙醚、氯仿等。在硫酸铵溶液或暗处可存放数天。在酸碱介质中易分解。三氯化氮在湿气中易水解生成一种常见的漂白剂,显示酸性,三氯化氮与水反应的产物为次氯酸和氨。水解方程式:NCI3+H2O=NH3+3HCIO; 三氯化氮与碱迅速分解: NCI3+6NaOH=N2+3NaCIO+3NaCI+3H2O; 二、三氯化氮的来源 在氯气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所有何氯气接触的物质,当其中含有按铵盐、氨及含铵化合物时,就可能产生三氯化氮。1]盐水中含铵盐、氨及含铵化合物等杂质,其中无机铵,例如氯化铵、碳酸铵,有机铵,例如酰胺、氨基酸。盐水在电解中与电解槽阳极室的氯气过次氯酸钠在PH<5的条件下反应,产生三氯化氮,反应方程式如下: NH4CI+3CI2=NCI3+4HCI;

三氯化氮的性质、危害及预防实用版

YF-ED-J2603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三氯化氮的性质、危害及 预防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三氯化氮的性质、危害及预防实 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在氯碱生产过程中,三氯化氮爆炸事故曾 多次发生,爆炸不仅会造成氯气泄漏事故,而 且爆炸本身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因此做好三氯 化氮爆炸的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 三氯化氮的性质及危险性 三氯化氮(NCl3)分子为三角锥形,由于分 子内3个氯原子聚集在同一侧,相互间有较大 的排斥力和阻碍,同时氮氯元素电负性接近(氮 稍大于氯),在外界较小能力的激发下,就可能 引起氮氯键(N-Cl)断裂而造成三氯化氮发生分

解。自燃爆炸点95℃。 三氯化氮是一种危险且不稳定的物质,在60℃以下逐渐分解产生氮和氯,在一定条件下与生成反应达成可逆平衡。 纯的三氯化氮和臭氧、磷化物、氧化氮、橡胶、油类等有机物相遇,可发生强烈反应。 液体加热到60-95℃时会发生爆炸,空气中爆炸温度约为1700℃,密闭容器中爆炸最高温度为2128℃,最大压力为543.2MPa。 气体在气相中体积分数为5.0%-6.0%时存在潜在爆炸危险。在密闭容器中60℃时受震动或在超声波条件下可分解爆炸,在非密闭容器中93-95℃时能自燃爆炸。在日光、镁光照射或碰撞“能”的影响下,更易爆炸,有实验表明三氯化氮体积分数大于1%时有电火花即可引爆。

氯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氯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一、本岗位工艺概况简述: 先将氯化聚烯烃原料投入釜中,在助剂的作用下,在一定温度压力下按比例通入氯气,氯化聚烯烃原料经氯化形成氯化聚烯烃树脂产品。 其生产原理如下: 在助剂的作用下CL原子取代氯化聚烯烃原料分子中的H原子,根据工艺要求做成一定氯含量的氯化聚烯烃树脂。 影响氯化的主要因素: ⑴釜内压力; ⑵釜内温度; ⑶各温度段的通氯量; ⑷助剂的合理搭配。 二、本岗位安全操作要点 1投料前检查 ⑴检查各零部件的连接是否有松动,若有松动必须拧紧加固,以 免工作中有漏油、漏气或其他事故的发生; ⑵检查减速机的润滑油油位是否正常,电机转动是否正常;

⑶检查机封水套冷却水阀是否开启,压力表、温度表指示是否准确; ⑷检查反应釜搪瓷有无缺陷; ⑸如检修后生产通知电工检查配电设施、接线是否正常; ⑹检查管道、阀门、仪表是否齐全、符合要求。按流程顺序检查阀门开关情况是否正确。 2、正常操作 ⑴投料前清理釜内的杂物,检查釜内壁搪瓷是否完好,各孔径的密封性完好、机械传动部分性能良好无杂音;杜绝出现泄漏情况; ⑵向釜内加入10%左右的盐酸5600kg,将称量准确的乳化剂、分散剂、引发剂加入反应釜并开动搅拌,投入氯化聚烯烃原料280kg,密封釜口后打开反应釜夹套蒸汽阀给反应釜缓慢升温。 ⑶待反应釜内温度升至约60C以上时,开始向反应釜内通入氯气,氯气的通入速度一定要均匀,同时记录通氯量,釜温釜压。 ⑷注意反应变化,及时调整通氯速度和釜温,每 1 5分钟记录一次釜温釜压和通氯量。 ⑸氯化过程温度控制要平稳,避免大起大落,通氯时间约6小时左右。反应釜压力w 0.6MPa反应釜温度w 130C。超过时可以放缓通氯速度,避免超压形成安全隐患。

氯化岗位操作规程

氯化岗位操作规程 Q3/JL13.D19-2008 1 总则 为了进一步明确氯化岗位的生产工艺操作,确保本岗位的正常生产,结合本岗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程。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氯烃三车间氯化岗位生产过程中的操作。 3 职责和权限 3.1氯化岗位为本规程的执行岗位。 3.2氯烃三车间为本规程的组织管理部门。 4 生产基本原理: 气体氯甲烷和氯气在高温400~425℃和压力0.55~0.85MPa下反应,生成CH2Cl2、CHCl3、CCl4和HCl,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 CH3Cl+ Cl 2CH2Cl2+HCl CH2Cl2+Cl2 CHCl3+HCl CHCl3+Cl2 CCl4+HCl 5 工艺流程叙述 来自氢氯化岗位的新鲜氯甲烷和循环的氯烃进入氯甲烷蒸发器汽化后再与循环的气相氯烃混合后进入甲烷进料预热器预热后进入混合器。来自液氯汽化岗位的氯气先进入氯气缓冲罐后进入混合器。一氯甲烷和氯气经混合后进入反应器,在反应器中进行热氯化反应生成甲烷氯化物。出反应器的产物,进入激冷塔,与向下流动的回流液逆向接触,得到激冷。激冷后的塔顶气体流回冷凝区。激冷塔塔顶流出物先经一级冷凝器冷却后进入一级分离器;一级分离器的液体流入再循环塔进料槽,气体再进入热交换器管侧。从热交换器管侧出来的气液混合物通过换热器分离器将气液分离。液体流向再循环塔进料槽,气体则直接去三级冷凝器继续冷凝,从三级冷凝器出来的气液混合物进入三级分离器。在此,分离出的低温液体流向换热器进料槽,气体(主要是氯化氢)流向氢氯化岗位和氯化氢吸收岗位。再循环塔的原料来自再循环塔进料槽,塔顶流出物经再循环塔冷凝器部分冷凝后,液体流入再循环塔贮槽,没有冷凝下来的气体则通过氯甲烷进料预热器返回到氯化反应器中。塔底流出物经冷却后进入粗RCL 贮槽。7 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7.1开车前应具备的条件 7.1.1通知液氯汽化岗位做好送氯准备,氯甲烷贮罐贮存量达到开车要求。 7.1.2水、电、气、蒸汽供应齐备。 7.1.3各类仪器、仪表使之具备开车状态。 7.1.4运转设备有备机。 7.1.5检验分析人员做好产品的分析工作。 7.2试压、试漏 检修后的管路、设备,必须按工艺要求进行试压、试漏。 7.3开车前全面检查 7.3.1检查再循环塔进料泵、换热器进料泵、换热器回流泵、再循环塔回流泵使之处于完好待运转状态。 7.3.2阀门的检查 检查系统所有阀门开关是否正确,使之处于开车状态。 7.3.3检查各类仪器、仪表使之处于开车状态,灵活好用。 7.3.4原材料的检查:检查液氯及氯甲烷是否充足。 8 开停车 8.1开车 8.1.1开启再循环塔进料泵向再循环塔及激冷塔进液,开启换热器进料泵向热交换器进液,通知冷冻岗位向三级冷凝器进液,并将液位调整到正常位置。 8.1.2来自氢氯化岗位氯甲烷经进入氯甲烷蒸发器,进料量按正常量的1/2,当流量稳定时,氯甲烷进入反应器。 8.1.3开启电加热器,使预热温度升至320~350℃时,氯气经流量调节阀进入反应器。 8.1.4仔细观察反应的温度,调节氯气流量。 8.1.5启动再循环塔系统,提升系统循环量。

氯气泄漏及三氯化氮爆炸事故

氯气泄漏及三氯化氮爆炸事故 2004年4月15日19时左右,位于重庆市江北区的重庆天源化工总厂氯冷凝器发生局部的三氯化氮爆炸后,16日凌晨及下午液氯储罐接连发生爆炸,氯气泄漏。整个事故造成9人死亡、失踪和3人受伤,15万人大转移。 该公司是西北地区第一家大型氯碱企业,对照重庆天源化工厂的事故,结合本公司的生产实际,总结一下我们公司在氯气泄漏与三氯化氮预防及处理上的经验,以供同行业参考。 1.三氯化氮的特性 三氯化氮分子量为120.5,常温下为黄色粘稠的油状液体,密度为1.653,-27℃以下固化,沸点7l℃,自燃爆炸点95℃。纯的三氯化氮和橡胶、油类等有机物相遇,可发生强烈反应。如果在日光照射或碰撞“能”的影响下,更易爆炸。当体积比含量为5%~4%时,在90℃时能自然爆炸,60℃时受震动或在超声波条件下,可分解爆炸。在容积不变的情况下,爆炸时温度可达2128℃,压力高达531.6Mpa。空气中爆炸温度可达1698℃。爆炸方程式为: NCl3→N2+3Cl2+459.8kJ 2.三氯化氮的存积 在公司的工艺流程中,三氯化氮产生的惟一途径就是盐水中铵盐、氨及含铵化合物在电解中与电解槽阳极室的氯气、次氯酸钠在PH5的条件下反应的结果,在液化过程中沉积于液氯底层。 在液氯蒸发器操作中,三氯化氮大部分存留于未蒸发的残液中。随着每次倒料→蒸发→排气→倒料的循环过程,蒸发器底部残液中的三氯化氮浓度不断升高,当质量分数超过5%时就有爆炸的危险。

3.三氯化氮的预防及处理 1.阻止铵离子进入电解槽是防止三氯化氮危害的治本之法 (1)我公司所用原盐以湖盐为主,主要有新疆盐、青海盐。质量比较稳定,铵总量均符合标准。 (2)盐水采用先进的预处理器—戈尔过滤技术。在此技术中,化盐后直接加入次氯酸钠。其最初目的是消除盐水中的天然有机物,但是在达到这一目的的同时,盐水中的铵也被清除并生成三氯化氮。为了彻底地清除,要求游离氯为1~2mg/l。其后经过加压容器罐,在预处理器中将生成的三氯化氮排出。这样就大大减少了电解中三氯化氮的产生。2.液氯工段三氧化氮的预防 (1)液氯蒸发器每周三排污一次,排入地池碱液中。排污槽每周一、五做三氯化氮含量分析。在排污时必须带液氯排放,禁止敲击,同时取样测三氯化氮含量,严格控制在60g/l。下表是我公司近几年的取样数据。这个数据远远低于控制指标。如高于此指标,从蒸发器开始增加排污次数,加大液氯携带量,确保三氯化氮含量低于指标。 2002年6月份三氯化氮含量偏高,是因为原盐用的是山东盐,含有机铵比较高所致。发现此问题后,我们通过调用盐种,三氯化氮含量就降了下来。往年三氯化氮是每周往地池碱液排放一次,做一次三氯化氮含量分析。自从重庆天源化工厂发生事故以后,我公司决定每周三排三氯化氮,每周一、周五做两次分析予以检测。 (2)同时,我公司现正在安装液氯液下泵,利用液下泵直接包装液氮,不再使用蒸发器,从而杜绝了三氯化氮在此处的存积。 (3)对液氮贮槽每年都要清洗,同时逐台进行设备探伤。杜绝三氯化氮在槽底部的存积与设备老化引起爆炸及氯气的泄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