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实验指导书新版

实验一 创建数据库和表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SQL SERVER 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2.了解表的结构特点

3.了解SQL SERVER 的基本数据结构

二、实验任务:

1.学会在企业管理器中创建数据库和表

2.学会在T-SQL 语句创建数据库和表

三、操作要点:

1.启动企业管理器,并创建数据库和表

2.启动SQL 查询分析器

3.掌握创建数据库和表分别是CREATE DATABASE 和CREATE TABLE

四、注意事项:

1.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的查询分析器(Query Analyzer)中使用单条SQL 语

句,其末尾不需要分号“;”作为命令结尾标记。

2.通常,SQL Server 2000对大多数末尾带有分号的SQL 命令都能顺利执行,但

对少数的SQL 命令,末尾若带分号,则SQL Server 2000会给出错误信息提示。

五、实验学时:2学时

六、实验重点及难点:

1.列级完整性约束条件

2.空值的概念

3.CREATE DA TABASE 和CREATE TABLE 的用法

七、实验步骤:

(一) 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库和表

1.启动企业管理器;

2.创建数据库Company ,并创建一个主数据文件Company_Data1,一个二级数据

文件Company_Data2,一个日志文件Company_Log ,以及一个自定义文件组

Company_Group ,该组中有数据文件Company_Data3,设置各文件属性。

(二) T-SQL 语句创建数据库和表

1.启动SQL 查询分析器;

2.创建数据库University ,并创建一个主数据文件University_Data 和一个日志文

件University_Log ;

3. 建立表5.3所示的学生表Students ,各属性为Sno-学号、Sname-姓名、Ssex-性别、Sage-

年龄、Sdept-所在系。要求Sno 和Sname 不能为空值,且取值唯一,Sno 为键码。

表5.3 关系Students

表5.4 关系Courses 表5.5 关系Reports

4.建立表

5.4所示的课程表Courses,各属性为Cno-课程号, Cname-课程名, Pre_Cno-先修课程号, Credits-学分,要求Cno和Cname不能为空值,Cno取值唯一,且为键码。

5.建立表5.5所示的成绩表Reports。各属性名为Sno-学号,Cno-课程号和Grade-考试成绩,要求Sno和Cno不能为空,且取值唯一,Sno+ Cno为键码。

实验二 SQL 基本表的插入、删除与修改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熟练掌握基本表的插入、删除与修改,为后继学习作准备。

二、实验任务:

1.了解并掌握SQL 查询分析器及企业管理器的使用;

2.掌握基本表的插入、删除与修改。

三、操作要点:

1.启动SQL 查询分析器

2.掌握进行插入、删除与修改分别是INSERT 、DROP 和UPDATE

四、注意事项:

1.注意每次对表的修改,命令执行完后要查看表的变动刷新表。

2.特别注意在执行插入、删除与修改等更新操作时,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3.SQL Server 2000 增加了删除属性的命令。

五、实验学时:2学时

六、实验重点及难点

1.T-SQL 语句对基本表的定义进行删除与修改,并插入基本表数据。

2.T-SQL 语句对数据库操作的灵活控制功能。

七、实验步骤:

1.启动SQL 查询分析器;

2.选择SQL SERVER 后,按确认;

3.选择University 数据库;

4.验证如下例题:

4.1 修改基本表

①向基本表Students 中增加“入学时间”属性列,其属性名为Sentrancedate ,数据类型

为DATETIME 型。

②将Sage(年龄)的数据类型改为SMALLINT 型。

③删除Sname(姓名)必须取唯一值的约束。

说明:⑴ 为了保证后面例子能够顺利运行,请大家一定将属性列Sentrancedate 从

Students 表中删除。

⑵ 为了调试SQL 语句方便,这里没有在表Reports 中增加参照完整性约束,甚至没有

表5.3 关系Students

表5.4 关系Courses

定义主键。

4.2 删除Students表。

说明:此表删除后,请立即将其建立起来,以便后面的例子使用。

4.3 向表中添加元组

①将一个学生元组(S01,王建平,男,21,计算机)添加到基本表Students中。

②请同学们用这个命令,按表5.3提供的数据,将其余5个学生的元组也添加到基本表Students中。

③向Courses表插入元组(‘C01’,’英语’,’’,4)。

④请同学们用这个命令,按表5.4提供的数据,将其余6门课程的信息插入Courses表中。

⑤将学习成绩的元组(‘S01’, ’C01’)添加到基本表Reports中。

实验三数据库的查询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熟练掌握SELECT查询语句的使用

2.掌握无条件、有条件查询及查询结果排序与分组

二、实验任务

1.掌握查询语句的一般格式。

2.掌握无条件、有条件查询及查询结果排序与分组

三、操作要点

1.进行查询时先进入查询分析器

2.明白了解无条件、有条件查询及查询结果排序与分组

四、注意事项

1.SELECT语句的基本语法格式

2.SELECT语句的执行方法

3.SELECT语句和ORDER BY子句的作用和用法

4.SELECT语句和GROUP BY子句的作用和用法

五、实验学时:4学时

六、实验重点及难点

1.SELECT语句的基本语法

2.掌握数据汇总的方法

七、实验步骤

1、查询全体学生的详细记录。

2、查询全体学生的姓名(Sname)、学号(Sno)、所在系(Sdept)。

3、查询选修了课程的学生学号。

4、查询数学系全体学生的学号(Sno)和姓名(Sname)。

5、查询所有年龄在19~22岁(包括19岁和22岁)之间的学生姓名(Sname)及年龄(Sage)。

6、查询年龄不在19-22岁之间的学生姓名(Sname)及年龄(Sage)。

7、查询自动化系和计算机系学生的学号(Sno)、姓名(Sname)和性别(Ssex)。

8、查询所有姓刘的学生的姓名(Sname)、学号(Sno)和性别(Ssex)。

9、查询课程名为“DB_设计”的课程号(Cno)和学分(Credits)。

10、查询以"DB_"开头,且倒数第2个汉字字符为“设”的课程的详细情况。

11、假设某些学生选修课程后没有参加考试,所以有选课记录,但没有考试成绩。试查询缺少成绩的学生的学号(Sno)和相应的课程号(Cno)。

12、查询全体学生情况,查询结果按所在系的系名(Sdpet)升序排列,同一系中的学生按年龄(Sage)降序排列。

13、求学生的总人数

14、求选修了课程的学生人数

15、求课程和选修了该课程的学生人数

16、求选修超过2门课的学生学号

17、查询计算机科学系的学生及年龄不大于19岁的学生

18、查询计算机科学系的学生与年龄不大于19岁的学生的交集

19、查询计算机科学系的学生与年龄不大于19岁的学生的差集

20、查询选修课程‘C01’的学生集合与选修课程‘C02’的学生集合的交集

21、查询选修课程‘C01’的学生集合与选修课程‘C02’的学生集合的差集

实验四连接、嵌套和集合查询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熟练掌握连接、嵌套和集合查询的使用。

2.学习各种连接、嵌套和集合查询方法。

二、实验任务

1.掌握连接、嵌套和集合查询语句的一般格式。

2.掌握连接、嵌套和集合查询的各种使用方法。

三、操作要点

1.创建表时候,在查询分析器中输入程序,编译时查看附录的出错信息再进行修改。

2.函数除了系统函数以外也可以自定义函数。

3.为了避免程序丢失,把程序保存在到规定的目录中去。

四、注意事项

1.注意T-SQL各种运算符、控制语句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2.注意各种系统函数的调用方法。

五、实验学时:4学时

六、实验重点及难点

1.明白两个表之间的联系是通过公共属性实现的。

2.连接、嵌套和集合查询的各种使用方法。

3.多重嵌套的使用。

七、实验步骤

1、求学生号以及其选修课程的课程号和成绩,但查询结果中只能有一个SNO字段。

2、求选修了课程”c01”且成绩在70分以下或成绩在90分以上的学生的姓名、课程名称和成绩。

3、求选修了课程的学生的学生姓名、课程号和成绩。

4、求年龄大于’李伟’的所有学生的姓名、系和年龄。

5、求选修了课程’C02’或’C03’的学生的学号、课程号、课程名和成绩。

6、求与‘李伟’年龄相同的学生的姓名和系。

7、求选修了课程名为’数据结构’的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8、求比数学系中某一学生年龄大的学生的姓名和系。

9、求比数学系中全体学生年龄大的学生的姓名和系。

10、求选修了课程C04的学生的姓名和系。

11、求与‘黄河’同系且同龄的学生的姓名和系。

12、求与‘黄河’同系,且年龄大于‘黄河’的学生的信息。

13、求数学系中年龄相同的学生的姓名和年龄。

14、检索至少选修所有授课程中一门课程的男学生姓名。

15、检索选修某课程的学生人数多于2人的课程名称。

16、查询被一个以上的学生选修的课程号。

17、求未选修课程’C04’的学生的姓名。

18、求选修了全部课程的学生的姓名。

19、求成绩比所选修课程平均成绩高的学生的学号、课程号、和成绩。

20、查询所有未选课程的学生姓名和所在系。

实验五数据库系统设计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数据完整性的理解,学会创建和使用触发器。

2、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数据安全性的理解,并掌握SQL Server中有关用户,角色及操作权限的管理方法。

3、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SQL Server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掌握SQL Server中数据库备份和恢复的方法。

4、根据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完成某一具体数据库系统的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和数据库运行维护等功能。

二、实验任务

1、使用SQL设计触发器,通过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定义它们。

2、在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中,设置SQL Server的安全认证模式。通过SQL Server

企业管理器,实现对SQL Server的用户和角色管理。分别通过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和SQL的数据控制功能,设置和管理数据操作权限。

3、用企业管理器创建一个备份设备。利用向导为学生选课数据库生成一个完全备份。

在企业管理器中恢复学生选课数据库

4、完成某一具体系统的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

据库实施和数据库运行维护等功能,并提交数据库。

三、实验学时:8学时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创建和使用触发器

(1)实验的内容

使用SQL设计触发器,通过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定义它们。

具体完成下面例题:利用触发器来保证学生选课库中选课表的参照完整性,以维护其外码与参照表中的主码一致。

CREATE TRIGGER SC_inserted ON 选课

FOR INSERT

AS IF(SELECT COUNT(*)

FROM 学生,inserted,课程

WHERE 学生.学号= inserted.学号AND inserted.课程号= 课程.课程号)=0 ROLLBACK TRANSACTION

(2)实验步骤

1、在企业管理器中创建触发器

1)在企业管理器中,由服务器开始逐步扩展到触发器所属表的数据库(本例为学生选课数据库),打开表文件夹,在表窗口中用鼠标右击触发器所属的表(本例为选课表)。2)在弹出菜单上选择“所有任务”“管理触发器”项,则弹出如图所示的触发器属性对话框。

图触发器属性对话框

如果要新建触发器,在文本[T]的文本框中输入创建触发器的SQL语句(见实验内容),单击“检查语法”按钮进行语法的检查,检查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

3)如果要修改触发器,则在名字弹出项中选择要修改的触发器名(本例为SC_inserted),然后在文本[T]的文本框中对已有的内容进行修改,检查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

4)如果要删除触发器,则在名字弹出项中选择要删除的触发器名(本例为SC_inserted),并检查文本[T]的文本框中的内容,看是否选得正确,最后单击“删除”按钮。

2、验证触发器

1)在企业管理器中,由服务器开始逐步扩展到触发器所属表的数据库(本例为学生选课数据库)。此时,可在选课表中输入一条记录(学号:’96001’,课程号:’C8’,成绩:88)。

显然,这条记录是不符合参照完整性的。通过企业管理器输入时,会出现错误提示,违反了数据库的约束(如果约束C5和C6同时存在的话)。

2)如果约束C5和C6存在,则删除之

3)打开SQL查询分析器,输入语句“INSERT INTO 选课V ALUES(‘96001’,‘C8’,88)”,查看执行结果。

4)删除触发器(本例为SC_inserted),重复步骤3。

(二)数据安全性

1.在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中为所属的SQL 服务器设置为SQL Server和Windows NT混合安全认证模式。其步骤如下:

1)在企业管理器窗口中展开服务器组,用鼠标右击需要设置的SQL服务器,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属性”项,则出现SQL Server属性对话框,如图1所示。

图1 SQL Server属性对话框

2)在SQL Server属性对话框中选择“安全性”选项卡。

3)身份验证选择“SQL Server和Windows”单选项。

2.在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中为自己建立一个服务器用户、数据库用户和数据库角色。

1)在企业管理器窗口中展开服务器组,展开服务器,用鼠标单击“安全性”文件夹右侧的‘+’,用鼠标右击“登录”,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新建登录”项,

则出现新建登录对话框,如图2所示。

图2 新建登录对话框

2)在新建登录对话框中有常规,服务器角色和数据库访问三个选项卡。

在常规选项卡中,输入用户名(本例为王平),选择SQL Server安全验证,输入用户口令。

在服务器角色选项卡中,需要确定用户所属的服务器角色,在本例中采用缺省值即可。

在数据库访问选项卡中,需要指定此登录可以访问的数据库(本例选中学生选课数据库)和“学生选课”的数据库角色(在本例中采用缺省值即可)。

单击“确定”按钮,既完成了创建登录用户的工作。

3.关闭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打开SQL查询分析器。选择SQL Server安全验证,用户名为王平,输入用户口令,连接到SQL Server。在“查询”窗口中可以输入SQL

语句。如“SELECT * FROM 学生”。运行后,得到消息“拒绝了对对象‘学生’(数

据库‘学生选课’,所有者‘dbo’)的SELECT权限。”。可见用户王平没有对学生

表的SELECT权限。

4.要想将学生选课数据库的操作权限赋予数据库用户王平,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通过企业管理器

1)在企业管理器窗口中展开服务器组,展开服务器,用鼠标单击“数据库”文件夹右侧的‘+’,用鼠标单击学生选课数据库文件夹右侧的‘+’,用鼠标右击“用

户”。在屏幕右侧的“用户”窗口中选择“王平”项,用鼠标右击,在弹出的

菜单中选择“属性”项,则出现数据库用户属性对话框,如图3所示。

图3 数据库用户属性对话框

2)单击图3中的权限按钮,则出现数据库用户权限对话框,如图4所示。对话框的下面是有关数据库用户和角色所对应的权限表。这些权限均以复选框的形式

表示。复选框有三种状态:“√”为授权;“×”为废除权;空为撤权。在表中

可以对用户或角色的各种对象操作权(SELECT,INSERT,UPDATE,DELETE,

EXEC和DRI)进行授予或撤消。

图4 数据库用户权限对话框

3)在图4中找到学生表,授予SELECT权限,即让学生表与SELECT列交叉的复选框为“√”即可。

方法二:通过SQL的数据控制功能

对用户王平授权,必须是数据库对象拥有者以上用户授予。我们可以以系统管理员或sa用户登录进入查询分析器。在查询分析器中输入授权语句“GRANT SELECT ON 学生TO 王平;”,然后执行即可。

(三)数据库备份和恢复实验步骤

1、在企业管理器中创建一个备份设备

1)在企业管理器中扩展服务器,在管理文件夹中找到备份文件夹。用鼠标右键单击该文件夹,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新建备份设备”项,则出现“备份设备属性”对话框,如图所示。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设备名(本例为学生选课设备1)。单击“确定”按钮,备份设备就创建成功了。

图“备份设备属性”对话框

2)在备份文件夹的窗口中出现了新创建的设备。选中该设备,用鼠标右键单击,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属性”项,则出现“备份设备属性”对话框。

2、利用向导为学生选课数据库生成一个完全备份。

1)在企业管理器中扩展服务器,在数据库文件夹中选中要备份的数据库文件夹(学生选课数据库)。选择菜单[工具]|[向导],则出现向导选择对话框。在向导选择对话框中,单击管理左边的“+”号,使之展开。选择“备份向导”项,单击“确定”按键。

2)进入创建备份向导后,首先出现的是欢迎使用创建数据库备份向导对话框,其中简单介绍了该向导的功能。单击“下一步”后,就会出现“选择要备份数据库”对话框。选择好要备份数据库后,单击“下一步”,就会出现“键入备份的名称和描述”对话框。键入备份名称为“学生选课备份”,单击“下一步”,就会出现“选择备份类型”对话框。

这里我们选择“数据库备份”,单击“下一步”,就会出现“备份验证和调度”对话框。

这里我们选择默认状态,单击“下一步”,就会出现“正在完成备份数据库向导”对话框。单击“完成”按钮,完成备份数据库向导,生成数据库备份。

3、在企业管理器中恢复学生选课数据库。

1)打开学生选课数据库,删除其中一个表(如选课表),即当前的学生选课数据库中没有选课表。

2)恢复学生选课数据库。步骤如下:在企业管理器中扩展服务器,在数据库文件夹中选中要备份的数据库文件夹(学生选课数据库)。用鼠标右键单击,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所有任务”项,在随之出现的级联菜单中选择“还原数据库”项,则出现还原数据库对话框。在此例中按“确定”按钮即可完成恢复工作。

3)再打开学生选课数据库,看一看当前的学生选课数据库中有没有选课表

4)修改学生选课数据库备份计划,要求每月1号进行数据库备份,重复步骤2、3。

5)用其他方法生成备份。

(四)分组完成一具体数据库系统的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和数据库运行维护等,并在SQL Server环境中实现数据库及相关功能。具体要求如下:

1)描述系统的需求,可选择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

2)产生系统的E-R图(至少有4个以上的实体);

3)根据E-R图产生至少满足3NF数据基本表,并说明理由;

4)数据库实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5)根据需要至少生成2个角色,4个用户,并对用户进行授权;

6)数据库运行和维护,包括数据库备份和还原。

每位学生需要提交备份的数据库和相关设计文档。

《数据库管理系统》实验指导书(本部)

《数据库管理系统》实验指导书 刘颖 长沙理工大学经管学院

《数据库管理系统》实验指导书 课程代码:0812000814 英文名称: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适用对象: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 学时学分:共32,实验10学时,2.0分。 一、实验的目的 数据库系统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30多年来,数据库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一大批实用系统,现已成为计算机软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数据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紧密结合,数据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小到工资管理、人事管理,大到企业信息的管理等,数据库技术已成为计算机系统应用最广的技术之一。同时,数据库技术及其应用也成为国内外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和许多非计算机专业的必修或选修内容。本课程实验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实践环节深入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得到数据库应用的基本训练,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开设对象 本实验开设对象为《数据库管理系统》课程的学习者,其中主要是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 三、基本原理及课程简介 SQL Server 2008是当今深受欢迎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个杰出的数据库平台,它建立在成熟而强大的关系数据模型的基础之上,可以很好地支持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可用于大型联机事务处理、数据仓库以及电子商务等,能够满足各种类型的企事业单位构建网络数据库的要求,是目前各类学校学习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首选对象。本课程主要介绍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SQL Server 2008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其使用。具体内容包括SQL Server 2008的安装、服务器与客户端配置、Transact-SQL基础、数据库管理、表和视图管理、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管理、游标管理、维护数据库、SQL Server 安全管理和SQL Server 代理服务。本实验课程内容共设3个大的子实验项目。 四、指导教师要求 本实验课程教学指导原则上由《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讲授教师负责,在人数较多时配1-2名教师担任实验指导教师,实验室人员配合指导。指导教师应在实验前阐述实验目的、基本方法、基本技术、实验要求等,指导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课程实验任务。 五、实验设备配置 每人配置1台电脑,安装SQL Server 2008软件,并能访问Internet。

数据库实验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实验指导书 主编:李正茂 合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2017年7月

前言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实验作为课程实践性环节之一,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理解、验证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增强对数据库管理系统一些知识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书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实验配套书,实验分为课内必修内容。 指导教师在每次实验前应讲清实验目的、基本原理、实验要求等,并指导学生做好实验预习,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课程实验。在实践教学中着重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动手能力的提高。实验课程教学中应在老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课内实验后,学生将实验结果等内容写出实验报告,应符合实验教学的要求,并得到指导教师认可。实验报告由个人独立完成,每人一份。报告应字迹整齐,程序代码、运行结果等符合要求。指导教师对每份实验报告进行审阅、评分。该实验课程内容是对理论教学内容的应用与验证。 实验成绩=实验报告成绩(50%) +自主学习实验项目1(20%)+自主学习实验项目2(30%)。 本书根据理论课的教学进度,共开设12个课内实验项目(其中2个综合性实验项目)和2个自主学习实验项目。

目录 实验准备熟悉上机环境 (4) 实验一建立数据库 (19) 实验二建立数据表 (22) 实验三修改表和数据完整性 (26) 实验四数据操作及完整性约束 (29) 实验五 SQL数据查询一 (32) 实验六 SQL数据查询二 (35) 实验七视图的应用 (38) 实验八游标的应用 (40) 实验九存储过程及应用 (43) 实验十触发器及应用 (46) 实验十一用户管理和权限管理 (48) 实验十二数据库概念数据模型和逻辑数据模型设计 (52) 自主实验项目1:实验考核 (54) 自主实验项目2:按照要求设计并实现实验方案 (55)

数据库实验指导书++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王珊、萨师煊

目录 实验一熟悉POWER DESIGNER (2) 实验二SQL SERVER 2000的安装与使用 (5) 实验三创建数据库、表 (15) 实验四SQL SERVER2000查询分析器 (27) 实验五SQL语言的DDL (36) 实验六SQL语言的DML初步 (38) 实验七DML的数据查询 (40) 实验八SQL语言综合练习 (44) 实验九嵌入式SQL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十数据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一熟悉Power Designer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安装并破解PD的方法。 2、通过阅读和分析应用实例“学生选课系统CDM”,了解和熟悉Power Designer CDM及其相关知识。 3.掌握运用Power Designer工具建立CDM的方法。 4.初步掌握从Power Designer CDM生成相应的PDM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 1、PD环境的介绍 Power Designer的4种模型文件: (1) 概念数据模型(CDM) CDM 表现数据库的全部逻辑的结构,与任何的软件或数据储藏结构 无关。一个概念模型经常包括在物理数据库中仍然不实现的数据对 象。它给运行计划或业务活动的数据一个正式表现方式。 (2)物理数据模型(PDM) :PDM 叙述数据库的物理实现。 藉由PDM ,你考虑真实的物理实现的细节。你能修正PDM 适合你的表现或物理约束。 (3)面向对象模型(OOM) 一个OOM包含一系列包,类,接口, 和他们的关系。这些对象一起形成所有的( 或部份) 一个软件系统的逻辑的设计视图的类结构。 一个OOM本质上是软件系统的一个静态的概念模型。 (4)业务程序模型(BPM) BPM 描述业务的各种不同内在任务和内在流程,而且客户如何以这些任务和流程互相影响。BPM 是从业务合伙人的观点来看业务逻辑和规则的概念模型,使用一个图表描述程序,流程,信息和合作协议之间的交互作用 2、创建CDM(以学生选课系统为例) (1)新建一个CDM,命名为CssCdm(css,Course SelectionSystem ) (2)创建“学生”、“课程”实体和“选课”联系,并命名 (3)为各实体和联系创建属性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分)

数据库实验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 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数据库基本表的创建,数据的增加 实验二数据的查询 实验三多表复杂查询 实验四数据完整性和视图 实验五存储过程、触发器 实验六 VB常用控件与菜单 实验课程:年级:实验成绩:实验名称:姓名: 实验编号:学号:实验日期:指导教师:组号:实验时间: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所涉及并要求掌握的知识点。 二、实验内容与实验步骤 实验内容、原理分析及具体实验步骤。 三、实验环境 实验所使用的器件、仪器设备名称及规格。 四、实验过程与分析 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发生的故障和问题,进行故障分析,说明故障排除的过程及方法。 根据具体实验,记录、整理相应数据表格、绘制曲线、波形图等。 五、实验结果总结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完成思考题目,总结实验的心得体会,并提出实验的改进意见。 六、附录

实验一数据库基本表的创建,数据的增加 实验目的: 数据库基本表的创建,数据的增加 实验环境: SQL Server2000 实验内容: 1.熟悉SQL Server2000的环境。 2.参照以下的例子,分别使用表设计器和命令建立教学数据库的三个基本表:S (Sno, SNAME, AGE, SEX,sdept) 表示的是学生(学号,姓名,年龄,性别,系) SC (Sno, Cno, GRADE ) 表示的是学习(学号,课程号,成绩) C (Cno, CNAME, TEACHER) 表示的是课程(课程号,课程名,任课教师) 1)通过表设计器来创建表 预习可视化工具表设计器的使用方法,并在实验中熟练使用。 2)通过create table命令的方式创建表。 用SQL语句创建表S、SC和C。 3. INSERT命令输入数据。 基本表S的数据 S1 WANG 20 M IS S2 LIU 19 M IS S3 CHEN 22 M MA S4 WU 19 M IS S5 LOU 21 F CS S8 DONG 18 F CS 基本表C的数据 C2 MATHS LI C4 PHYSICS LIU C3 CHEMISTRY ZHOU C1 DB LI C5 OS WENG 基本表SC的数据(空格为未修课) S# S1 S2 S3 S4 S5 S6 C# C1 80 85 90 75 70 90 C2 70 Null 85 60 Null C3 85 95 Null 80 90 C4 90 Null 70 C5 70 65 Null

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导书(带SQL语句)

数据库原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书

目录 实验一SQLSERVER 2000的安装 (3) 实验二数据库及表的定义 (16) 实验三数据插入、删除、与更新 (19) 实验四数据查询 (22) 实验五视图的定义和使用 (24) 实验六数据完整性 (25) 实验七存储过程的使用 (26) 实验八事务的使用 (27) 实验九安全性管理 (29) 实验十数据库设计 (31)

实验一SQLSERVER 2000的安装

仅连接Microsoft Windows NT 4.0、Windows 2000(所有版本)、Windows Me、Windows 98 和Windows 95。 2.SQL SERVER 2000的安装 (1)将企业版安装光盘插入光驱后,出现以下提示框。 注意:如果您的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 95以上,则选择“安装SQL Server 2000组件”,如果操作系统是windows 95,则需要选择“安装SQL Server 2000的先决条件”。由于SQL Server 2000 的某些功能要求在Microsoft Windows 2000 Server以上的版本才能运行。因此安装Windows Server 2000(建议为Advanced版本),可以学习和使用到SQL Server 2000的更多功能,以及享受更好的性能。 本安装将在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操作系统作为示例,详细介绍安装SQL Server 2000企业版的过程。大家清首先安装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 (2)选择"安装SQL Server 2000 组件",出现下一个页面。

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导书 实验名称:试验一:SQL语言嵌套查询和数据更新操作 所属课程:数据库原理 实验类型:设计型实验 实验类别:基础□专业基础√专业□ 实验学时:4学时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和掌握对数据表中数据的查询操作和SQL命令的使用,学会灵活熟练的使用SQL 语句的各种形式; 2.加深理解关系运算的各种操作(尤其的关系的选择,投影,连接和除运算); 3.熟悉和掌握数据表中数据的插入、修改、删除操作和命令的使用; 4.加深理解表的定义对数据更新的作用 二、预习与参考 1.熟悉SQL SERVER 工作环境; 2.连接到学生-课程数据库 3.复习对表中数据查询的SQL语言命令; 4.复习对表中数据的插入、修改和删除的SQL语言命令。 三、实验要求(设计要求) 针对教材例子,通过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和查询分析器两种模式,熟悉数据嵌套查询、更新操作。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1.在表S、C、SC上进行简单查询; 2.在表S、C、SC上进行连接查询; 3.在表S、C、SC上进行嵌套查询; 4.使用聚合函数的查询; 5.对数据的分组查询; 6.对数据的排序查询。 7.将数据插入当前数据库的表S、C、SC中; A:用SQL命令形式 B:用SQL SERVER提供的企业管理器以交互方式进行 8.将以上插入的数据分别以.SQL文件和.txt文件的形式保存在磁盘上; 9.修改表S、C、SC中的数据; A:用SQL命令形式 B:用SQL SERVER提供的企业管理器以交互方式进行 10.删除表S、C、SC中的数据。 A:用SQL命令形式 B:用SQL SERVER提供的企业管理器以交互方式进行 五、实验内容 在表S,C,SC上完成以下操作: 1.查询学生的基本信息; 2.查询“CS”系学生的基本信息; 3.查询“CS”系学生年龄不在19到21之间的学生的学号、姓名; 4.找出最大年龄; 5.找出“CS”系年龄最大的学生,显示其学号、姓名; 6.找出各系年龄最大的学生,显示其学号、姓名;

数据库系统概论实验指导

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导

目录 实验一创建和修改数据库 (1) 实验二创建和修改数据表 (6) 实验三添加记录并建立查询 (10) 实验四创建视图 (13) 实验五创建索引 (14) 实验六创建触发器 (16) 实验八备份和恢复数据库 (19) 【习题】 (20) 实验九查询优化 (21) [实验目的] (21) 实验十综合练习—数据库设计(一) (23) 实验十一综合练习—数据库设计(二) (24)

实验一创建和修改数据库 [目的和意义] 学习创建和修改用户数据库的方法。 [实验内容] 分别使用SQLServer2000企业管理器和Transact-SQL语句,按下列要求创建和修改用户数据库。 1.创建一个数据库,要求如下: (1)数据库名"testDB"。 (2)数据库中包含一个数据文件,逻辑文件名为testDB_data,磁盘文件名为 testDB_data.mdf,文件初始容量为5MB,最大容量为15MB,文件容量递增值 为1MB。 (3)事务日志文件,逻辑文件名为TestDB_log, 磁盘文件名为TestDB_log.ldf,文件 初始容量为5MB, 最大容量为10MB,文件容量递增值为1MB。 2.对该数据库做如下修改: (1)添加一个数据文件,逻辑文件名为TestDB2_data,实际文件为TestDB2_data.ndf, 文件初始容量为1MB,最大容量为6MB,文件容量递增值为1MB。 (2)将日志文件的最大容量增加为15MB,递增值改为2MB。 [实现步骤] 方法一:使用企业管理器创建和修改数据库TestDB 1.设置常规选项卡 (1)在企业管理器的控制面板目录中选中结点"数据库",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菜 单中选择"新建数据库"命令。 (2)设置新建数据库的常规选项卡,在"名称"文本框中键入数据库名称"TestDB"。 如图1-l所示。 2.设置数据文件选项卡 在“文件名”字段中键入数据文件名“TestDB_data”。 设置该文件初始大小为5MB。

《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导书--最新版

实验一实验环境熟悉与数据库(表)的建立 实验目的 熟悉实验的环境,掌握数据库、数据表的建立方法。 实验内容 1、熟悉SQL的使用环境 进入SQL环境(企业管理管理器、查询分析器)。 2、建立学生管理系统所需的数据库、数据表 一个数据库,三张数据表。 实验环境 1、硬件 PC机,具有网络功能。 2、软件 OS: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DBMS: SQL Server 2000. 实验过程 一、SQL server 2000环境 1、系统的安装 系统的安装过程比较简单,给学生演示一下。 2、进入查询分析器 开始→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 如下图所示: 图1-1 查询分析器的界面如图1-2所示:

图1-2 在文本框输入命令即可。 举例:计算圆面积的SQL程序的输入与运行结果界面(图1-3)。 图1-3

3、企业管理器的进入 开始→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 如下图所示: 图1-4 企业管理器的界面如图1-5: 图1-5 二、建立数据库与数据表 1、建立学生管理数据库 用SQL语句(生成的主文件名为: XSGL.MDF) 语句为:CREATE DATABASE XSGL 2、建立学生管理系统的数据表(共3个) 使用SQL语句建立如下三个数据表(表结构见课本P92): 学生表: Student.DBF(选本班10个同学作为10条记录) CREATE TABLE Student (Sno CHAR(9) PRIMARY KEY, Sname CHAR(20)

数据库系统实验指导及内容一

实验一使用向导创建和删除数据库 一.实验目的 1.熟悉SQL Server 2008中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的环境; 2.理解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3.掌握使用向导创建和删除数据库的方法; 二.实验准备 1.装有SQL Server 2005/2008的PC机; 2. 创建数据库的用户必须是DBA,或被授权使用CREATE DATABASE语句的用户; 三.实验要求 1.熟练使用SSMS进行数据库的创建和删除; 2.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格式见附录); 四.实验内容 设有一学籍管理系统,其数据库名为“EDUC”。 初始大小为 10MB,最大为50MB,数据库自动增长,增长方式是按5%比例增长; 日志文件初始为2MB,最大可增长到5MB,按1MB增长。 数据库的逻辑文件名为“student_data”, 物理文件名为“student_data.mdf,存放路径为“E:\sql_data”。 日志文件的逻辑文件名为“student_log”, 物理文件名为“student_log.ldf”,存放路径为“E:\sql_data”。 注意:文件路径“E:\sql_data”中的文件夹sql_data要提前创建好,可以是你自己设置的任何路径。 1、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简称SSMS)创建数据库; 2、修改数据库EDUC1的相关属性值,如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的名字、大小、增长方式、存 储路径等; 3、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注意:在每次试验结束时,都采用这种方法将自己的数据库分离拷贝,下次实验时进行附加 4、使用向导删除上面建立的数据库; 五.实验步骤 1.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简称SSMS)创建数据库。 (1)启动SSMS 在开始菜单中:所有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如下图所示:

SQL Server数据库实验指导书

SQL Server数据库实验指导书 SQL Server数据库实验指导书《SQL Server 数据库》教研小组编著目录实验一 SQL Server常用管理工具的使用 ................................................ ............. 2 实验二创建数据库 ................................................ (3) 实验三数据库的管理 ................................................ ............................................ 4 实验四表的操作 ................................................ .................................................... 6 实验五表的完整性 ................................................ (7) 实验六简单查询 ................................................ (9) 实验七高级查

询 ................................................ .................................................... 9 实验八视图的使用 ................................................ .......................................... 10 实验九索 引 ................................................ ................................................... ... 11 实验十存储过程 ................................................ (11) 实验十一触发器 ................................................ (12) 实验十二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 ......................... 13 20XX-9-1实验一 SQL Server常用管理工具的使用 实验目的 1. 理解服务的概念,掌握SQL Server服务的启动、暂停和停止。 2. 熟悉SQL Server数据库结构,掌握企业管理器的基本操作。 3. 理解查询分析器的作用,掌握查询分

实验十数据库备份和恢复

实验十一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磁盘备份的创建和管理 2.掌握备份数据库的方法; 3.掌握数据库的恢复方法; 二、实验要求 1.实验前做好上机实验的准备,针对实验内容,认真复习与本次实验有关的知识,完成实验内容的预习准备工作; 2.能认真独立完成实验内容; 3.实验后做好实验总结,根据实验情况完成总结报告。 三、实验学时 2学时 四、实验操作及流程分析 1.定义备份设备 例1:在企业管理器创建一个备份设备,其逻辑设备名为student_backup,物理设备名为E:\student_bak\full.bak(如果E盘根目录上不存在student_bak目录,应先建立) (1)打开企业管理器,展开要操作的服务器(这里为cyl),在管理文件夹下的备份上按鼠标右 键(或点击系统的操作菜单)选择”新建备份设备”命令,出现如下对话框: 图8.1 新建备份设备 在该对话框中执行下面操作:首先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备份设备的逻辑设备名student_backup:其次通过单选框选择设备类型(这里由于本地计算机上没有磁带设备所以默认设备),在文件名文本框中输入或点击””按钮确定备份设备的物理设备名,即存放备份

数据的磁盘文件路径和文件名E:\student_bak\full.bak;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就成功地创建了磁盘备份设备. 例2:可在查询分析器中写入如下语句: sp_addumpdeviec ‘Disk’,’stud_logbak’,’D:\a).完全备份: 例:在企业管理器,对stu进行完全备份 (1).打开企业管理器,展开cyl服务器和”数据库文件夹,右击stu数据库,指向”所有任务”子菜单,选择”备份数据库”命令,出现如下图所示的备份数据库对话框: 图8.2 备份数据库 (2).”数据库”框中选择要备份的数据库,默认情况下被选中的是刚才用右键单击的那个数据库 (3).”名称”框内为备份输入一个便于识别的名称 (4)’描述”框中为该备份输入一个描述性信息(可选),本例输入学生数据库第一次完全备份. (5)备份选项单击”数据库—完全”单按钮首先进行完全数据库备份,它是一切备份的基础 (6).目的选项下,单击”磁盘”单选钮,然后单击”添加”按钮,出现如图所示的对话框:

SQL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导书及答案

数据库原理SQLServer 实 验 指 导 书

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 一、基本操作实验 实验1:数据库的定义实验 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和使用SQL、T-SQL、SQL Server Enterpriser Manager Server 创建数据库、表、索引和修改表结构,并学会使用SQL Server Query Analyzer,接收T-SQL语句和进行结果分析。 本实验的内容包括: l)创建数据库和查看数据库属性。 2)创建表、确定表的主码和约束条件,为主码建索引。 3)查看和修改表结构。 4)熟悉SQL Server Enterpriser Manager和 Query Analyzer工具的使用方法 具体实验任务如下。 1.基本提作实验 1)使用Enterpriser Manager建立图书读者数据库 2)在Enterpriser Manager中查看图书读者数据库的属性,并进行修改,使之符合要求。3)通过Enterpriser Manager,在建好了图书借阅数据库中建立图书、读者和借阅3个表,其结构为: 图书(书号,类别,出版社,作者,书名,定价,版次); 读者(编号,姓名,单位,性别,电话): 借阅(书号,读者编号,借阅日期人) 要求为属性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定义每个表的主键,Allow Null(是否允许空值)和Default Value(缺省值)等列级数据约柬。 4)在Enterpriser Manager建立图书、读者和借阅3个表的表级约束:每个表的PrimaryKey (主键)约束;借阅表与图书表间、借阅表与读者表之间的FOREIGNKEY(外码)

数据库实验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SQL Server 2000系统的安装及配置 1、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SQL Server 2000系统的安装过程。 熟悉SQL Server2000的系统环境,了解SQL Server 2000系统的相关服务及常用工具,主要是“查询分析器”和“企业管理器”。 2、实验工具 SQL Server 2000 3、实验内容 1、安装SQL Server 2000系统。 1)、安装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或 SQL Server 客户端管理工具和库的硬件要求。 注:SQL Server 2000 的某些功能要求在Microsoft Windows 2000 Server以上的版本才能运行,因此在Windows professional 2000有些功能可能无法使用。建议大家自己课后练习的时候安装Windows 2000 Server以上版本和SQL Server 2000企业版,以获得更好的性能。 2、安装SQL Server 2000:将安装光盘放入CD-ROM,将自动弹出“SQL Server 自动菜单”界面,如果没有自动弹出则选择光盘根目录下的autorun.exe,双击运行:

选择运行“安装SQL Server 2000组件”进入安装组件界面,选择“安装数据库服务器”。进入安装界面后,按照安装提示进行安装;一般需要人工进行干预的有: ●选择安装类型和安装路径:安装类型有:典型安装、最小安装、和自定义 安装。安装路径是指SQL Server的系统文件和数据文件的安装位置。默认 情况下“安装类型”是典型安装,“安装路径”是操作系统设定的“Program Files”文件夹。你可以自行改变,初次安装最好不要改变他,按默认情况 使用; ●配置启动服务的帐号:有两类用户帐号:一类是与Windows操作系统的 集成帐号,一类是混合帐号。建议选择第一类帐号进行安装; 3、按装完毕,启动MS SQL Server 2000服务。 4、使用“企业管理器”:(1)了解企业管理器的界面、菜单结构以及各项功能;(2) 了解“数据库服务器”的属性配置;(3)了解“数据库”的属性配置;(4)初步了解数据库、表、视图、用户、安全管理,复制等概念;浏览pubs数据库结构。 使用查询分析器:进入查询分析器,(1)分析分析器与数据库的关系;(2)怎样在分析器中选择不同的数据库;(3)怎样在分析器中查看数据库的结构;(4)查询分析器的初步使用:在分析器中输入语句: use pubs select * from authors 运行观看结果 5、使用SQL Server Enterprise Manager工具创建登录帐号、用户帐号和角色。 4、实验报告 1、实验各项内容的实现过程。 2、实验结果分析。 3、查询分析器的作用是什么?可以有几种启动查询分析器的方法?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答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 答案 实验一: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装与配置 问题一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一种软件,用于管理和组织数据库。它允许用户创建,读取,更新和删除数据库中的数据。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问题二 在实验室环境中,我们将使用MySQL作为我们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以下是MySQL的一些常见特点: - 开源免费 - 跨平台支持 - 可扩展性强 - 有大型的用户社区和丰富的资源支持 问题三 MySQL的安装步骤如下: 1. 下载MySQL安装文件,可以从MySQL官方网站或者其他可信的下载源获取。 2. 运行安装程序,按照向导的指示进行安装。 3. 选择是否要安装MySQL 服务器和MySQL工具。 4. 设置密码以保护数据库的安全。 5. 完成安装程序并启动MySQL服务。

数据库是一个组织和存储数据的容器。在关系型数据库中,数据以表的形式存储,每个表包含多个行和列。每行代表一个记录,每列代表一个字段。 问题五 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是一种DBMS,它使用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来操作和处理数据。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有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问题六 开放数据库连接(ODBC)是一种标准的数据库访问方法,它允许不同的应用程序通过统一的接口访问不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ODBC驱动程序充当应用程序和数据库之间的翻译器。 问题七 在Windows系统中,ODBC数据源可以通过控制面板的“管理工具”来配置。在数据源配置对话框中,可以添加,编辑和删除ODBC数据源。

【优质】access实验指导书-实用word文档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access实验指导书 篇一:Access实验指导书201X版本 辽东学院信息技术学院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 实验指导 编著:牟瑛 学号:姓名:班级:学院/专业:任课教师: 201X年3月 目录 实验一数据库及表的操作 (1) 实验二查询 (25) 实验三窗体 (41) 实验四报表设计 (56) 实验五宏 (62) 实验六模块与VBA程序设计 (67) 实验一数据库及表的操作 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课时: 6 学时指导教师:时间:201X 年月日课次:第节教学周次:第周实验分室:实验台号:实验员:一、实验目的 1.掌握数据库的创建及其它简单操作 2.熟练掌握数据表建立、数据表维护、数据表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1.数据库的创建、打开、关闭 2.数据表的创建:建立表结构、设置字段属性、建立表之间关系、数据的输入3.数据表维护:打开表、关闭表、调整表外观、修改表结构、编辑表内容 4.数据表的操作:查找替换数据、排序记录、筛选记录 三、实验步骤 案例一:创建数据库 1.创建空数据库 要求:建立“教学管理.accdb”数据库,并将建好的数据库文件保存在“E:\实验一”文件夹中。操作步骤: 图1-1创建教学管理数据库 (1)在Access 201X启动窗口中,在中间窗格的上方,单击“空数据库”,在右侧窗格的文件名文本框中,给出一个默认的文件名“Database1.accdb”。把它修改为“教学管理”如图1-1所示。 (2)单击按钮,在打开的“新建数据库”对话框中,选择数据库的保存位置,在“E\实验一”文件夹中,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2所示。 (3)这时返回到access启动界面,显示将要创建的数据库的名称和保存位置,如果用户未提供文件扩展名,access将自动添加上。 (4)在右侧窗格下面,单击“创建”命令按钮,如图1-1所示。 (5)这时开始创建空白数据库,自动创建了一个名称为表1的数据表,并以数据表视图方式打开这个表1,如图1-3所示。 图1-2“文件新建数据库”对话框 (6)这时光标将位于“添加新字段”列中的第一个空单元格中,现在就可以输入添加数据,或者从另一数据源粘贴数据。 图1-3表1的数据表视图 2.使用模板创建Web数据库 要求:利用模板创建“联系人Web数据库.accdb”数据库,保存在“E:\实验一”文件夹中。操作步骤:

《数据库管理系统》实验指导书

《数据库管理系统》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的地位、作用 数据库管理系统实验作为课程实践性环节之一,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通过计算机实验和案例分析,使学生加深理解、验证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增强系统的感性认识;掌握系统分析、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二、实验开设对象 本实验开设对象为《数据库管理系统》课程的学习者(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学生),实验为必修内容。 三、基本原理及课程简介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门培养学生系统分析、设计能力的理论课程,同时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它是核心课程。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在实践能力方面着重培养系统分析方法、系统设计方法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实验课程不同于理论课程,应充分体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四、指导教师 原则上由数据库管理系统课程讲授教师负责,由年轻教师担任主要的实验指导教师,实验室人员配合指导。指导教师应在每次实验前讲清实验目的、基本原理、实验要求等,指导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课程实验。 五、实验设备配置 每人配置1台电脑,安装Sql Server / VB/ Office ,可访问Internet。 六、考核与报告 1.每次实验项目后,学生将实验结果等内容写出实验报告(例如分析报告等),符合实验教学的要求,并得到指导教师的认可。 2.指导教师对每份实验报告进行审阅、评分。 3.该实验程依附于理论课,实验课的成绩记入课程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实验说明 一、有关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关资料都在此中,每次实验内容请浏览实验内容。 二、大家的文件在存盘时务必注意不要存在 C 盘,否则系统重启后文件将会删除,可以 存放在其他分区或自带软盘。另外请不要随便删除硬盘中的文件。 三、有关作业做完后需要填写实验报告,并打印装订。同时将实验成果文件压缩,以<班级>_<学号>_<实验X>.RAR文件形式交付指导老师,需包含相关的说明文件(实验报告电子文件、数据库文件、程序文件等)。 2

数据库系统概论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创建数据库和表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 . 了解SQL SERVER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2 . 了解表的结构特点 3 .了解SQL SERVER的基本数据结构 二、实验任务: 4 .学会在企业管理器中创建数据库和表 5 .学会在T-SQL语句创建数据库和表三、操作要点: 1 .启动企业管理器,并创建数据库和表 2 .启动SQL查询分析器 3 .掌握创建数据库和表分另1J是CREATE DATABASE和CREATE TABLE 四、注意事项: 1 .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的查询分析器(Query Analyzer)中使用单条SQL 语 句,其末尾不需要分号“;”作为命令结尾标记。 2 .通常,SQL Server 2000对大多数末尾带有分号的SQL命令都能顺利执行,但 对少数的SQL命令,末尾若带分号,则SQL Server 2000会给出错误信息提示。 五、实验学时:2学时 六、实验重点及难点: 1 .列级完整性约束条件 2 .空值的概念 3. CREATE DATABASE 和CREATE TABLE 的用法七、实验步骤: (一)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库和表 1 .启动企业管理器; 2 .创建数据库Company,并创建一个主数据文件Company_Data1 , 一个二级数据 文件Company_Data2 , 一个日志文件Company_Log ,以及一个自定义文件组 Company_Group ,该组中有数据文件Company_Data3 ,设置各文件属性。 (二)T-SQL语句创建数据库和表 1 .启动SQL查询分析器; 2 .创建数据库University ,并创建一个主数据文件University_Data和一个日志文 件University_Log ; 3 .建立表5.3所示的学生表Students,各属T^为Sno-学号、Sname-姓名、Ssex-性另Sage- 年 龄、Sdept-所在系。要求Sno和Sname不能为空值,且取值唯一,Sno为键码。 4 .建立表5.4所示的课程表Courses,各属性为Cno-课程号,Cname-课程名,Pre_Cno-先 修课程号,Credits-学分,要求Cno和Cname不能为空值,Cno取值唯一,且为键码。

数据库管理系统实验指导书

数据库管理系统(贾晓毅)--实验指导书 实验课程名称:数据库管理系统实验指导书 实验周学时: 2 适用年级专业: 课程负责人:李蕴 实验指导老师: 开放实验项目数: 实验所需软硬件环境:586以上计算机 实验一 【实验目的】 熟悉SQL Server 2000的操作环境 【实验内容】 1)熟悉Server 2000的主要组件 2)各主要组件界面的了解 实验二 【实验目的】 创建和使用数据库、数据表 【实验内容】 1)使用企业管理器按第6章P166表6-5的内容建立图书读者数据库。 2)在企业管理器中查看图书读者数据库的属性,并进行修改,使之符合要求。 3)通过企业管理器,在建好的图书读者数据库中建立图书、读者和借阅3个表,其结构为:图书(书号,类别,出版社,作者,书名,定价); 读者(编号,姓名,单位,性别,电话); 借阅(书号,读者编号,借阅日期)。 要求为属性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定义每个表的主码,Allow Null和Default Value等列级数据约束。 4)在企业管理器建立图书、读者和借阅3个表的表级约束:每个表的PRIMARY KEY约束,借阅表与图书表、借阅表与读者表之间的FOREIGN KEY约束,要求按语义先确定外码约束表达式,再通过操作予以实现;实现借阅表的书号和读者表的编号的UNIQUE约束;实现读者表性别只能是“男”或“女”的CHECK约束。 5)通过企业管理器,在图书借阅数据库的图书、读者和借阅3个表中各输入10条记录。要求记录不仅满足数据约束要求,要有表间关联的记录。 6)通过企业管理器实现对图书借阅数据库的图书、读者和借阅3个表中数据的插入、删除和修改操作。 实验三 【实验目的】 索引的创建与使用及数据库完整性设计; 【实验内容】 1、索引的创建和使用 1)使用T-SQL命令建立教材P187的“球员球队”数据库及player和club数据库表。

数据库系统概论实验指导书

数据库系统概论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MSSQL SERVER 2000 环境及主要工具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MSSQL SERVER 2000 提供的各种工具及其功能。 2. 掌握企业管理器(Enterprise Manager)、服务管理器(Service Manager)、查询分析 器(Query Analyzer)及联机文档(Books Online)的基本操作。 3. 掌握通过企业管理器启动、关闭、注册和配置服务管理。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 1.从开始菜单打开MSSQL SERVER 2000的服务管理器,设置其服务器为本机服务器, 服务为SQL Server,并启动该服务器。练习SQL Server 2000服务的开始、暂停、继续、停止等操作。 2.从开始菜单打开MSSQL SERVER 2000企业管理器,并将企业管理器与上述启动的服 务器连接。 3.对企业服务器进行配置,将其在操作系统启动时自动启动SQL Server 的功能去掉; 先将其身份验证修改为Windows和SQL Server 共同验证,再修改为Windows 验证。 4.观察企业管理器的各个组成部分,练习有关的操作。 5.打开查询分析器,观察查询分析器的组成部分,练习有关的操作。 6.练习SQL Server 2000的联机丛书的使用,并使用联机丛书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实验二数据定义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使用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及SQL语言创建数据库与表。 2. 掌握使用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及SQL语言修改数据库与表。 3. 掌握使用SQL SERVER 企业管理器及SQL语言删除数据库与表。

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指导书范文

《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二○一二年

目录 实验一认识DBMS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二交互式SQL(4小时)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三数据库完整性(2小时)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四数据库安全性(2小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一认识DBMS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某个商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装使用,初步了解DBMS的工作环境和系统构架。在此推荐SQL SERVER2005。 2.熟悉DBMS的安装、配置及使用。 3.搭建今后实验的平台。 二、实验平台 操作系统:Windows XP。 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2005。选择安装各个数据库管理系统之前,请仔细看清硬件的配置要求。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1.根据安装文件的说明安装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安装过程中记录安装的选择,并且对所作的选择进行思考,为何要进行这样的配置,对今后运行数据库管理系统会有什么影响。2.学会启动和停止数据库服务。 在正确安装SQL SERVER2005后,SQL SERVER数据库引擎服务会在系统启动时自动启动。如果要手动地启动和停止数据库引擎服务,可以通过SQL SERVER配置管理器(SQLSERVER CONFIGURATION MANAGER)来进行管理。SQL SERVER配置管理器综合了SQLSERVER 2000中的服务管理器、服务器网络适用工具和客户端网络实用工具的功能。 打开 SQL SERVER配置管理器工具,单击“SQL SERVER2005服务”节点,其中的“SQL SERVER”服务就是我们所说的数据库引擎。与SQL SERVER 2000一样,可以通过这个配置管理器来启动、停止所安装的服务,如“SQLSERVER(MSSQLSERVER)”。 3.了解RDBMS系统的体系结构。 SQL SERVER2005是一款具有“客户机/服务器”架构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它使用T-SQL语言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传递客户机的请求和服务器的响应。 数据库体系结构:又划分为数据库逻辑结构和数据库物理结构。数据库逻辑结构主要应用于面向用户的数据组织和管理,如表、视图、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约束等。数据库物理结构主要应用于面向计算机的数据组织和管理,如数据以表文件的形式存放在硬盘上。 4.了解RDBMS的管理和使用。例如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是SQL SERVER 2005种最重要的管理工具,它融合了SQL SERVER2000的查询分析器和企业管理器、OLAP分析器等多种工具的功能,为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实用工具,使用这个工具既可以用图形化的方法,也可以通过编写SQL语句来实现数据库的操作。 5.初步了解RDBMS的安全性,这里主要是服务器用户的登录和服务器预定义角色。可以尝试建立一个新的登录名,赋予其数据库管理员的角色,今后的实验可以用该登录名来创建数据库用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