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传统文化报告

彝族传统文化报告
彝族传统文化报告

彝族文化

姓名:勾伟

籍贯:贵州大方

家乡所在地:大方县小屯乡

班级:电会12-4班

西部和西北部同七星关区相连。总面积3505.21平方公里,辖36个乡镇389个村(居)委会,居住着汉、彝、苗、白、仡佬等23个民族。2010年年末总人口123.79万人,少数民族占33.02%,农业人口100万人,占95.2%。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被列为扶贫开发重点的乡镇31个,其中一类贫困乡镇4个,二类贫困乡镇20个,三类贫困乡镇7个,有贫困人口8.62万人,低收入人口13.47万人。

历史上大方是水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彝族传统文化特色较其他地区保持相对完整。然而,随着现代文明的强势推进,这种传统文化正在被慢慢吞噬。这种危急的状态热切期待着保护。

一、家乡文化概述

彝族是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少数民族之一。大方县是一个多民族的县份,在少数民族人口中,彝族9万余人。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在清康熙改土归流之前,大方曾是水西彝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彝族土司制在这里世袭了一千多年,尽管受汉文化的不断影响,但大方的彝族传统文化特色较其他地区保持完整,至尽仍保留着许多传统文明的东西。

首先,有与汉文同样辉煌的彝族文字,彝文虽然较汉文发展缓慢,但其字形、字音、字义方面,都反应了大方彝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其次,有用文字记载的大量的古籍,及其彝族先贤留下的文物古迹。如大方奢香夫人墓、慕俄格金殿(罗甸国都城)、九层衙遗址、阁鸦驿道等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有用彝族文字镌刻的碑文。如鸡场乡大渡河桥彝文碑、千岁衢摩崖石刻碑,都记载了大方彝族民情民风的历史。

第四,在大方彝族人民居住区,流传着大量的彝族口头传诵的文史资料,包括诗歌、传说、族谱等,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如《西南彝志》中形容洪水:“蝌蚪在天边游泳,水獭在啃食松枝”。

第五,大方彝族在手工艺方面的创作也同样丰富,如与茅台酒、玉屏箫笛并称贵

州“三宝”的大方漆器,开始生产于明朝洪武年间,随贵州宣慰使奢得夫人进京入贡而名扬国内,至今已600多年的历史。此外,大方彝族的风俗习惯、服饰以及大方彝族人民的婚嫁礼仪制度,构成了大方彝族人民丰富灿烂的传统文化。

二、家乡特色文化名称——彝族

《恳合呗》:约春秋战国时期,古代彝族部落——实旬部落进入黔西北时,时常与外族部落发生战争,为了纪念在战争中死亡先烈,人们便用一种特有的方式进行悼念,彝语称《恳合呗》,汉语称“跳脚”。恳合呗彝语意为告别灵体的舞蹈,本为祭祀舞蹈,流传在民间的《恳合呗》一般为四人所跳,现在有多达上百人组成的舞队。组成舞队的队员称为“骂吆”(意为兵将、勇士)。四个勇士表示各战一方,把关四个方向,预防外地入侵,保护自己的民族和家园,跳舞之前要先“恳合”(即唱)悼念歌,按先歌后舞、先主后客、先大后小的秩序,不零不乱、井井有条。场面气势恢宏、豪迈。

三、家乡文化发展现状

在历史文物方面,彝族巾帼英雄奢香夫人墓葬于大方县城北,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查出彝文碑刻250多块,记时最早的上溯到1700多年;碑刻数量之多,所记史实之早,均居全国之冠。济火纪功碑记述了蜀汉建兴三年当地彝族大首领济火协助诸葛亮征讨孟获有功,受封罗甸国王的史实。大渡河桥彝文碑,记述了明万历年间水西先民建桥的经过;千岁衢摩崖石刻碑,刻下水西人民修路的史迹。慕都桥、仙人桥等地彝文碑,均镌刻着水西彝族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英雄史迹。葬于凰山麓的罗甸国总理陈恩墓也列为县保文物;墓碑刻下彝、汉团结的史实。慕俄格金殿(罗甸国都城)是大方最早的城池;省级保护文物九层衙为土司制鼎盛时期奢香夫人的行宫,两地建筑均已毁圯。在省保文物中有段阁鸦驿道,系600多年前奢香率众开辟的龙场九驿之一。另外,1994年建成的奢香博物馆,征集收藏了彝族历史文物上千余件,从而使许多彝族历史文物得到了妥善保护。

近年来,尽管国家加大了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和保护经费的投入,但因大方彝族历史文物分布广,且散乱现象严重,许多彝文碑刻任然遍布山野杂林,一些古桥、古道和重要遗址日渐消失,许多彝族文物以及彝文古籍仍还流落民间,甚至流出区外。据不完全统计,1984年调查时,发现彝文碑刻250余块之多,但目前为止,奢香博物馆征集收藏的彝文碑刻不足100块。如今,散布民间的碑刻越来越少,且许多碑刻无人管理,残蚀风化严重,一些古桥、墓碑等被当地百姓为它所用,还有人把古驿道的石头出卖到云南等地,其现象真是惨无忍睹。就连奢香博物馆内所藏文物也因保护设备太差,残蚀现象也较严重。

千岁衢是大方著名的彝族古迹。在大方县城西南20公里的白布河右岸。这一带地势陡峻,多岣崖绝壁。羊肠一径,如登悬梯。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贵州

宜慰使安万铨捐银300两,横山凿栈道一条,次年竣工,全长2083米,宽6.7米。由是行旅称便,咸祝修路人长寿,因名千岁衢。易非《千岁衢碑记》镌于道旁岩壁上。碑文正书14行,每行27字。背面有彝文6行,只是至今字迹不怎么清晰了。但是彝文部分已收入《翼文丛刊》甲编。

四、家乡文化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化建设浪潮在全国掀起,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矛盾冲突日益显现和激烈,大方彝族传统文化在汉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强烈冲击下,正在发生着迅速的变迁。

(一)、传统文化符号在消失

古彝文的历史相当悠久,距今大约有六七千的历史了。古彝文及其卷帙浩繁的经书,是彝族宝贵的历史财富,它反应了彝族的历史、宗教、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传统文化知识。历史上的大方作为水西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拥有大量的彝族历史古籍,但如今,奢香博物馆仅存了部分彝族古籍,而大量的古籍已经流失到其他地区。走进大方彝族人民聚居区,你会发现,很难找到一个会写彝文的人,乃至说上几句彝语。今天的他们,已经操起了地地道道的大方方言。在服饰方面,据乡中老人回忆,他们的上辈人仍穿彝族古装服饰,女老人还系裙子。到了民国,才改穿襟衣和长衫。以前穿戴的衣物多是自己用麻布来编织的,细布只有富者才有。织布的好坏是衡量一个妇女是否能干的标准。如今,大方彝族中青年服饰现已逐渐走向汉化,本民族服饰只有过节才穿。服饰的制作只有少部分人才能掌握,已经不再是以前衡量妇女是否能干的标准。

过去大方彝族过去通婚礼仪非常讲究,通婚也讲究门当户对,完成一桩婚事也要通过复杂的环节,一般是经过订婚、烧香、迎娶等过程。婚期男方家要备三天宴席,即头天进门,第二天正酒,第三天回亲。迎娶过程中,女方要在门前“打亲”,男方要在门前大路上搭“迎亲门”,还要回“喜神”,争抢“盖头帕”。一月满后,新郎新娘带着礼物回娘家,也叫“回门”。但今天,这种习俗已经不在延续。以前,大方彝族除现与汉民族同过节日外,自己还有着传统的火把节和彝族年两个大节。但过火把节的人很少,过彝族年的较多。彝族年是在每年的十月初一,每当新年到来之际,人们都要停止农活,各人家杀猪杀羊,打糯米粑或备上丰盛的菜肴。如今,你很难看到彝年的影子。另外,大方彝族具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是凡本家族,只要有谁考上学校,如家庭有困难,全族人就有共同支持的责任,由于这样,现黄氏家族在大方彝族乃至各族中,其文化发达居领先地位。二是在家族中有婚、嫁、丧和修建房屋等大事时,按习惯,同族各户都得自觉参加。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多数人都外出务工,已经失去了传统的特色。

(二)、半开发状态加剧了消亡速度

大方县在旅游经济的驱动下开始发展起来,彝族传统文化也活跃起来。旅游经济刺激了彝族人,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传统文化发热价值。但是,如果盲目的乱开发,必然破坏文化的原生态味,从而加剧了彝族传统文化的消亡速度。

彝族传统文化是大方县主打的旅游品牌。经过近几年的旅游开发,并没有多少人认为大方彝族传统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相反,较之曾经的辉煌,很多人认为大方彝族传统文化是在消亡。一年一度的“杜鹃花节”、“奢香文化节”、“火把节”,虽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展现了大方彝族勤劳、好客,“彝家的歌”,“彝家的舞”等传统文化,但是过了节日这段时间,基本上没有可展现的。况且,这段时间的所

谓的“彝家的歌”,“彝家的舞”不是土生土长的彝族人民在长期生活中精神文明的表现,而是敷衍了事。另外,还缺乏一定的民族特色及韵味的民族、民间工艺品做支撑。彝族人民传统的手工艺品、特色产品没有得到开发和宣传,没有市场,导致彝族人民对其产品失去信心,没人愿意继续做下去。缺乏原生性,没有真正的做到在发展的同时兼顾保护、传承。

五、家乡文化存续对策

1、加强对彝族传统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

在彝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中,知识产权保护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要加强对大方彝族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必须加强领导,统一认识。大方彝族传统文化的可以分为:文学语言类(民间故事、传说、民族史诗等);动作表演类(民间舞蹈、戏剧);造型服饰类(民间绘画、刺绣);民俗节祭类;科技技巧类(生产加工工艺、漆器);字号品牌类(民族民间商号、名特食品)。首先,要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加工、整理、创作各类文学艺术作品,包括小说、剧本、舞剧、电视剧、录音、录像制品等形式,如电影《奢香夫人》的拍摄,彝王支嘎啊鲁的传说等,可以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予以保护,打好奢香故里这一文化品牌。其次,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及先进制造工艺,对彝族民间文化进行发掘,而又保持原有彝族特色及韵味的彝族、民间工艺品、产品及生产方法等,如“大方漆器”、彝族服饰、陶瓷等及其制作工艺技术,以及现代生产工艺研制开发的民族药、药酒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类产品。

2、建立综合性“彝族文化博物馆”

建立综合性“彝族文化博物馆”一层意思是尽快将那些现存的、不可移动的、具备典型彝族特色又保存较为完整的彝族村寨、彝族文物点保护起来,并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抓紧整修,对外开放,再逐步申报为省级以至于国家级的重点保护单位,设立保护标志,提高文化旅游品味。另一层意思即是在现存的奢香博物馆的基础上扩建,加强管理。然后进行文物普查,对那些可移动的彝族文物,如彝文碑刻、彝文典籍、彝族服饰、彝族出土文物,以及先民留下的生产、生活工具等,集中汇集于奢香博物馆内,充实博物馆,一者便于加强保护与研究,二者让彝族文物能留传千古,以供后人的参观和传承。另外,必须正视现实,在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时机中,切实做好对彝族文物的保护规划、计划、并将其纳入总体规划或者专项规划中。把该综合性“彝族文化博物馆”作为教育基地,充实彝族文物知识,努力提高民众意识,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3、打好“奢香故里,古彝圣地”品牌,以现实的经济利益带动传承

大方彝族传统文化虽然在削弱,但相对其他地区来说,仍然是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但保存完好不等于发展良好。要打好“奢香故里,古彝圣地”这一品牌,就是要摆脱旧的框架格局,与社会发展同步,“逐步建立文化与经济一体化模式。”第一,要把大方彝族文化同大方的秀美山川结合起来,在搞风景开发的同时,融入彝族文化,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如倾心打造“九洞天—奢香谷—奢香博物馆—贵州宣威府(在建)—支嘎啊鲁湖—百里杜鹃—油杉河”精品旅游路线,结合彝族居民的分布,在各大景区建设彝族风情体验区。同时,继续主办“奢香文化节”、“火把节”,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市场运作,带动旅游业的发展。第二,要建立彝族区域经济圈,国际化的彝族文化走廊,彝族风情旅游特定的格调、模式,要以市场经济的需要作创新要素来确立大方彝族特定的风格,去粗取精,使彝族传统文化逐渐商品化、市场化。如,大力开发传统工艺品,结合旅游的发展,以现实经济利益驱动其保护与传承,使文化和经济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