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知识点网络结构图

计量经济学知识点网络结构图
计量经济学知识点网络结构图

1. 期望值E (Y )记为 E(Y)=+…+=

2. Y 的方差记为Var(Y)=E[

] 标准差记为

Var(Y)=

= E[

]=

2.1 随机变量和概率分布

2.2期望值、均值和方差 1. 简单随机抽样 独立同分布(i,i,d )

2. 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由于是随机的故它有概率分布,称为的抽样分布

E(

Var()=

std.dev()=

=(标准差)

2.5随机抽样和样本均值的分布 1. 正态分布简记N(

),当=0,

为标准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的计算(Y )=)(=)

(Y

)=

=1-)(=

二维正态分布:若X 和Y 服从协方差为的二维正态分布,且a,b 为常数

ax+by 服从分布N(a +b ,

(2)卡方分布:是m 个独立标准正态随机变量平方和服从的分布,分布依赖于m 称为卡方分布的自由度 记

(3)学生t 分布:定义标准正态随机变量与和它独立自由度为m 的卡方随机变量除以自由度m 的平方根之比的分布

2.4正态分布、卡方分布、学生t 分布和F 分布 2.3二维随机变量 1. 联合概率分布 (X=x,Y=y )边缘概率分布)=

给定X 时Y 的条件分布:(Y=y|X=x ) 2. 给定X 时Y 的条件分布期望E(Y|X=x)=(Y=|X=x )

3. 期望的迭代原则 E(Y)=)(期望值×权重)=E(Y)=E[E(Y|X)]

4. 条件方差:Var(Y|X=x)=

(Y=|X=x )

5. 独立性:(Y=|X=x )=(Y=)

6. 协方差:Cov(X,Y)==E[(X-]=

二、

概率论的复习

概念:结果、概率、样本空间、事件、累积概率分布、累积分布函数(c.d.f )、累积分布、贝努力分布、概率密度函数(p.d.f )

2.6抽样分布的大样本近似

1. 精确分布:我们称精确描述的抽样分布为的精确分布或有限样本分布

2. 近似分布:近似的方法是样本容量较大时抽样分布的近似分布。常称抽样分

布的这种大样本近似分布为渐近分布(n

时非常精确)

三、统计学复习

3.1

3.2

1.原假设;统计假设检验的出发点是确定要检验的假设

2.备择假设:假设检验中需要利用数据比较原假设和另一具假设最一般的备择假设为

E(Y)称为双边备择假设

3.显著性概率P值=||-|] P值较大时,观测到的与原假设相符,但当P值较小时则不相符

4.样本方差:=为样本标准差(=)

的标准误=为的标准误记为SE()或

5.P值(还可)= |||]=2|)=2|)

6.t统计量或t比t==表示实际计算得到的t统计量值

P值=2|)

7.当P值小于5%时拒绝原假设当| 1.96时拒绝

几个概念:第显著水平、临界值、拒绝域、接受域、水平、势

显著水平越小,临界值就越大,且原假设错误时要拒绝原假设就越困难

8.单边备的择假设::E(Y)P值=(Z)=1-)

3.3总体

均值的置

信区间

1.置信集:指定概率包含真实总体均值的取值集合,它是一个区间被称为置信区间

1.估计量同估计值的概念及区别:估计量是一个随机变量,估计值为非随机数

2.无偏性:的一个估计量E()=则称估计量无偏的一个无偏估计量

3.一致性:当样本容量增大时,小区间内(概率为1

与一致,即,则是的一个一致估计量

4.有效性:令是的另一个估计量且与都无偏,又Var()Var(则称比有效

5.:(1)是的另一个估计量,即

3.4 不同

总体的均

值比较

1.两均值之差的假设检验:-=-

-,()+()t=(比较两均值的t统计量)

3.5基于试验数据的因果效

应的均值之差的估计

因果效应(也称处理效应):具体地,处理水平x对Y的因果效应为

条件期望之差,即E(Y|X=x)-E(Y|X=0)

3.6样本容量较小时使

用t统计量(n

t ===(t服从自由度为n-1的学生t分布

3.7散点图,样本协

方差和样本相关系

样本相关系数==Corr(

4.1线性回归模型

四、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4.2线性回

归模型的系

数估计

1.线性回归模型的函数估计:预测误差平方和为斜率和截距

的OLS估计量===-=+=-

4.3拟

合优度

1.假设一:给定时的条件分布均值为零(其它素与X无关)

2.假设二:()i=1,2,3,…,n独立同分布

4.4最小

二乘假设

4.5OLS估

计量的抽

样分布

1.若最小二乘假设成立,则在大样本下,和服从联合正态抽样分布的大样本正态分

布为N(,)其中方差大样本正态分布为N(,) 其中=,其中=1-(

一般形式:=++(Y为因变量X为自变量或回归变量)+为总体回

归线或总体回归函数

1.和回归标准误差衡量了OLS回归线拟合数据的效果,是指可由解释(或预测)

的样本方差的比例其中ESS=TSS=残差平方差

或SSR为OLS残差的平方和SSR=TSS=ESS+SSR (一般小于1

大于0) (=)

2.回归标准误(SER)是回归误差的标准估计量SER=其中==

5.1 某个回哪系数的假设检验

五、一元线性回归

5.2 回归

系数的置

信区间

1.的95%的置信区间=[ 1.96SE(

5.3 X为

二值变量

时的回归

1.二值变量也叫指示变量或虚拟变量

2.以为回归变量总体回归模型为:=++OLS估计量视为两组抽样的的样

本均值之差是有现实意义的=+ D =0.035 SER=18.7

5.4 同方

差和异方

1.定义:如果对任意i=1,2,3…,n,给定时的条件分布的方差Var(=x)是常数且不依

赖于x时,误差项是同方差,否则,误差项为异方差

(1)OLS估计量仍然是无偏、一致的和近似正态分布的(不管是同方差还是异方差)

(2)最小二乘假设成立且误差同方差,则在和

所有线性估计量中是有效并且无偏的

5.5普通最小二

乘理论基础

若三个最小二乘假设成立且误差同方差,则OLS估计量是最佳线性条件无偏估计量

(的Gauss-Markov定理),不同于OLS的回归估计量:

(1)加权最小二乘估计量(2)最小绝对变差估计量

1的双边假设:::

(1)计算的标准误SE(: SE(==

(2)计算t统计量t=

(3)计算P值:P=||-|]=Pr(|Z||)=2|)

5.6样本容量较小时,

t统计量在回归中的

运用

同方差正态回归假设:三个最小二乘假设,误差同方差以及误差服从正态

分布,在同方差正态回归假设条件下,OLS估计量服从正态分布且同方差运

用t统计量服从学生t分布

6.1遗漏变量偏差

六、多元线性回归

6.2多元回归

模型

总体回归线:E(++

6.3 多元回归的

OLS估计量OLS估计量是使预测误差平方和

6.4多元回归

的拟合优度

1.回归标准误SER=其中==

2. 3.调整=

6.5多元回归的

最小二乘假设

4.假设一:给定时的条件分布均值为零

5.假设二:()i=1,2,3,…,n独立同分布(i,d,d)

1.定义:若回归变量与回归中漏掉的并①对因变量起部分决定作用的②某个变量相关,

则OLS估计量有遗漏变量偏差遗漏变量偏差公式+(corr(,)=

6.6多元回归中OLS

估计量的分布

如果最小二乘假设成立,则OLS估计量在大样本下服从联合正态分

6.7多

重共

线性

1.通常,如果有G个二元变量且每个观测属于且只可能属于其中一类,又若回归中包含了截

距项,且所有G个二元变量都为回归变量,回归会因完全多重共线性问题而失败,我们称

这种情形为虚拟变量陷阱。避免虚拟变量陷阱的方法是把其中一个元变量剔除回归

2.不完全多重共线性:意味着两个或多个回归变量间是高度相关的,是回归变量的某种线性

组合与其他回归变量高度相关的意思。若回归变量间存在着不完全多重共线性,则至少无

法精确估计其中一个回归变量的系数。

7.2 联

设的检验 7.1 单个系数的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同一元回归中的假设检验完全相同

七、多元回归中的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

1. 联合假设:一般是指对回归系数施加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约束的假设

: :中的q 个约束中的一个或多个约束不成立 2. q=2个约束的F 统计量 F=() (统计量,表示两个统计量的相关系

数的估计量

3. 一般情况下,t 统计量是相关的,上式中的F 统计量公式修正了这一相关性。这一修使得

无论t 统计量是否相关,F 统计量在大样本下都服从分布 4. 利用F 统计量计算P 值:P 值= 5. 同方差适用F 统计量 F=

其中表示受约束回归的残差平方和(即回归系数为零时的回归残差平方和)而7.3

涉及多个系数的单个约束检验 方法一:直接检验约束 方法二:回归变换(取决于软件) 如: : 总体回归:=++ 可得:=++=+

五、多元回归的模型 1. 选择具体回归形式的出发点是考虑所有可能的遗漏变量偏差来源 2. 多元回归中的遗漏变量偏差产生的条件:

(1) 至少有一个回归变量必须与遗漏变量相关 (2) 遗漏变量必须是因变量Y 的一个决定因素

3. 控制变量:不是研究者感兴趣的目标变量,而是为保持对应因素不变面引入回归模型的

4. 条件均值独立:要求给定义

时,的条件期望不依赖于(不独于)

,但可依赖于

即E(

,)=E(

)

的系数可以解释为因果效应,的系数不能解释为因果效应

5. 模型设定:

(1) 基础设定形式:应包括最感兴趣的变量以及根据专业判断和经济理论得到的控制变量 (2) 备择设定形式:备选的回归变量集 6.

没有告诉你:

(1) 回归中包含的变量在统计上是否显著 (2) 回归变量是否为因变量变动的真实原因 (3) 是否存在遗漏变量偏差

7.4 多个系数的置信集:两个或多个系数的95%置信集是指在95%的随机抽取样本中包含这些总体真值的集合

八.非线性回归函

8.1

非线

性回

归函

数的

一般

建模

方法

1.二次回归模型:=+++(可用OLS估计)

2.非线性总体回归的一般公式:

3.Δ=(+Δ, (, SE(Δ)=

4.利用多元回归建立非线性的一般方法:(1)确定一种可能的非线性关系(2)

确定一个非线性函数并用OLS估计其参数(3)确定一个非线性模型是否改

进了线性模型(4)画出非线性回归函数的估计图(5)估计X的变化对Y的效

8.2

一元

非线

性函

1.多项式回归模型:+

2.确定最大r的方法:(1)选定最大的r值,并估计r阶多项式回归(2)

利用t统计量检验(3)不能拒绝=0则剔除(4)不能拒绝=0

则再次剔除

3.三种对数回归模型:

(1)线性对数模型:

=++, X变化1%引起Y变化0.01

(2)对数线性模型:

=++X变化一个单位引起Y变化100%

(3)双对数模型:

=++X变化1%引起Y变化%,故是Y关于X的

弹性

4.比较对数线性和双对数模型可用,但由于因变量不同,线性对数与双对

8.3

自变

量的

交互

作用

1.二值变量的交互回归模型:

+

2.二值变量和连续变量的交互作用:(存在三种可能形式)

(1)截距不同斜率相同:+

(2)截距和斜率都不同:

+

8.4学生/

教师比对测

试成绩的非

线性效应

九、基于多元回归的评估研究

9.1 内部和

外部的有效

1.内部有效的:如果效应的统计推断对研究总体是正确的

外部有效的:研究总体及其环境中得到的相关推断和结论可推广到其他总

体(也叫感兴趣总体)及其环境中

2.内部有效性的威胁是以下两个条件不成立:

(1)因果效应估计量应该是无偏的、一致的

(2)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都应该具要求的显著水平

3.外部有效性的威胁:(1)总体间的差异(2)环境的差异

9.2

1.遗漏变量偏差:

(1)当遗漏变量可观测时或者有足够的控制变量时遗漏变量偏差的解决方法:

a.明确感兴趣的一个或几个系数

b.利用先验推理确定最重要的可能引起遗漏变量偏差的来源,由此得基础设定形式

和一些“可疑”变量

c.检验这些其他可疑变量的系数是否非零

d.给出能“完全揭示”结果的具有代表性的表格,使其他人能够了解加入可疑变量

后感兴趣的系数效应。你的结果是否在加入可疑变量后发生了变化?

(2)没有足够控制变量时遗漏变量偏差的解决方法:

a.利用同一观测个体在不同时间点上的观测数据(第10章)

b.利用工具变量回归(第12章)

c.利用对照试验研究感兴趣的效应(第13章)

2.回归函数形式的误设:

(1)含义:真实的是非线性的而估计出的回归是线性的

(2)解决方法:观察数据和回归函数估计图发现

3.变量有测量误差:

(1)由于自变量测量不精确使OLS估计量中含有变量的测量误差偏差,如果测量变量等于真

实值加上一个零均值、独立同分布的误差项,则一元回归的OLS估计量偏向于零,其概

解决方法:a.工具变量回归(第十二章)

b.建立测量误差的数学模型(本书不深入)

(2)Y中的测量误差会增加回归方差和的方差,但不会引起发生偏差(无偏)

4.缺失数据和样本选择

(1)数据缺失是完全随机的(与X、Y无关)不会引起偏差

(2)数据缺失与X有关不会引起偏差

(3)数据缺失与选择过程有关,而选择过程超出了只依赖X的范围,与Y相关联。

会存在偏差

解决方法:带有样本选择的模型估计方法(超出本书范围)

5.双向因果关系+

联立方程偏差(双向因果关系偏差)对应方程:+

解决方法:(1)工具变量回归(第12章)

(2)设计一项使反因果关系失效的随机对照试验(第13章)

9.3利用回归进行预测时的

内部和外部有效性

1.利用回归模型进行预测:系数没有因果关系包解释,也可进

行预测

2.利用回归模型作预测的有效性评估:特别是外部有效性

9.4 实例:测试成绩和班级规模

十、面板数据回归

10.1面

板数据

1.面板数据:是指n个不同个体在T个不同时期上的观测数据

2.面板数据的符号:如果数据集包含了变量X和Y的观测,则该数据可以表示:

(其中i表示观测个体,t表示观测时间

10.2 具有两个时期的

面板数据:“前后”比较

1.=+++

2.=+++

10.3固定

效应回归

1.固定效应回归模型:=++(10.10)也可表示为下式

=+++(称为个体固定效应) 还可等价为:

=+++…+(表示i=2时等于1否则等于0)

2.固定效应回归模型(推广到多X的情形)

=++…++等价的用二值变量表示:

=++…++…+

3.估计和推断

(1)“个体中心化”OLS算法:a.每个变量减去特定个体的平均值;

b.利用“个体中心化”变量估计回归

对(10.10)式作平均:=++()

得:=)+(-) (=

10.4 时

间固定

效应回

1.时间固定效应回归模型:=++(项为时间固定效应)

用n-1个二值指示变量表示为:

=+++…(表示i=2时等于1否则等于0)

2.个体与时间固定效应回归模型:=+++

10.5 固定

效应回归假

设和固定效

应回归的标

准误

1.固定效应回归假设:(在这些假设下,当n充分大时固定效应估计渐近服从正态分布)

=++, i=1,2,…,n, t=1,2,…,T

(1)具有零条件均值,即E(|

(2)(i=1,2,…,n 是从其联合总体中抽取的i.i.d.样本

(3)大异常值不太可能出现:也就是((具有非零有限四阶距

(4)不存在完全多重共线性

2.对多个可观测回归变量而言,应该替换为,+…全体

10.6有关酒后驾车的法律规定和交通事

故死亡人数

11.1二

值因变

量和线

性概率

模型十

一、二值变量回归11.2

probi

t和

logit

回归

(1)probit和logit回归是特别为二元因变量设计的非线性回归模型。

(2)一元probit回归:Pr(Y=1|X)=(+

probit模型系数的最简单的解释方法,是对一个或多个回归自变量的值计算概率

预测值,或者计算概率预测值的变化。

多元probit回归模型:

Pr(Y=1|,(+)

其中因变量Y是二值的,为累积标准正态分布函数,,为回归变量。而probit

系数没有简单解释。该模型最好用概率预测和回归变量变化的效应

解释。

(3)给定,时Y=1的概率预测值可通过计算z值即

z=+,然后查正态分布表得到

(4)回归变量变化的效应计算如下:

2.log

it回

(1)logit回归模型:Pr(Y=1|,(+)

(2)除了累积分布函数不同外,logit回归和probit回归类似,而且也是用最大似

然方法进行估计,故也可以通过常用方法构造t统计量和置信区间。采用logit的主

要动因是logistic累积分布函数的计算速度比正态分布快,计算机进步使两者相差

logit

probi

t模型

的估

计和

推断

1.非线性最小二乘估计:

(1)probit系数的非线性最小二乘估计量为使下列预测误差平方和达到最小时,的

取值:

(2)非线性最小二乘估计量也有一致性和大样本下服从正态分布的性质,但是它不是最有

效的,固实践中很少采用。

2.最大似然估计:似然函数是数据的联合概率分布,被视为未知系数的函数。而未知系数

的最大似然估计量(MLE)是由使似然函数最大化的系数取值组成。MLE是一致的且大样

本服从正态分布,故和OLS估计量的线性推断一样。可用t,F统计量。

3.拟合优度:(1)正确预测的比例:采用如下准则,即若=1且其概率预测值超过50%,

1.二值因变量是因变量取值有限,也就是受限因变量的例子

2.线性概率模型是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其中为二值变量,因此

Pr(Y=1|,+

回归系数为固定其他回归变量的情况下,变化一个单位引起的Y=1的概率变化,有关的理解以此类推。回归系数可由OLS估计得到,而置信区间和假设检

3.

11.4,在波士顿

12.1

单个

回归

变量

和单

个工

具变

量的

IV估

计量

、工具变量回归1

2

.

2

I

V

1.包含的外生变量:其他与误差项不相关的回归变量,用W表示

2.一般工具变量回归及其术语=++

3.(表示k个内生回归变量,可能与相关,是m个工具变量。若工具变量个数多于内生变量个数(m>k),则系数是过度识别的,若m

则是恰好识别的。IV回归模型的估计必须是恰好识别或过度识别的。

4.IV回归中W变量既可以是外生变量,也可是控制变量,控制变量不需要有因果关系,引入模型只是为了保证工具变量与误差项不相关。

5.一般IV模型的TSLS

6.(1)单内生回归变量的TSLS:感兴趣方程=+

X的简化方程:=++

(2)两阶段最小二乘法:a.第一阶段回归,利用OLS建立关于工具变量和

包含的外生变量()的回归。计算这个回归的预测值,记为.对所有的内生变

量重复这一过程,由此得预测值

b.第二阶段回归,利用OLS建立关于变量预测值()和包含的外生变量

)的回归。TSLS估计量,为从第二阶段回归中得到的估计量

7.工具变量有效性的两个条件:(1)工具变量相关性:a.一般地,令关于工具变量(Z)

和包含的外生回归变量(W)的总体回归预测值,并令“1”表示所有观测值都取1的常数回归变

量,则(不是完全多重共线的。b.若只有一个X,则要使前面的条件成

立,那么至少有一个Z包含在X关于Z和W的总体回归中。

(1)工具变量外生性:工具变量与误差项不相关,即corr(,)=0,…,corr(,)=0 1.IV模型和假设:(1)=++(其中与相关,工具变量z分离出X中与不相关部分)

(2)内生变量:与误差项相关的变量外生变量:与误差项不相关的变量

(3)工具变量有效的两个条件:(a)工具变量的相关性(corr(0)

(b)工具变量外生性(corr(0)

2.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量:第一阶段,=++取回归预测值=+

第二阶段,即利用OLS建立关于的回归,由此得到TSLS估计量和

3.为什么IV回归是有效的?

4.TSLS估计量的抽样公布:

(1)只有一个回归变量和一个工具变量Z时,TSLS估计量有简单的公式=

(2)大样本下的抽样分布cov(,)=cov[,(++)]=cov(,)+ cov(,)(后=0) 工具变量回归是当回归变量X与误差项u相关时,获得总体回归方程未知系数一致估计量的一般方法。

是从一个或多个称为工具变量或简称为工具的变量中收集X变动中与u无关的信息。

12.3

工具

变量

有效

性的

检验

1.工具变量的相关性:弱工具变量(几乎不能解释X变动)的检验,一个内回归变量时仅检

验工具变量系数为0的F统计量,F统计量小于10时是弱的。尽量先强工具变量

2.工具变量的外生性:仅过度识别可检验(J统计量),令是来自TSLS估计的残差。

=++,令F表示检验

的同方差适用F统计量。则J=mf,如果是同方差,则在所有工具变量都是外生的原假设下,J 12.4 在香烟需求中的应用

12.5 有效变量的来源:(1)利用经济理论提出工具变量(2)找出实际上是由导致内生回归变量移动

第十四章时间序列回归和预测导论

14.1 利用回归模型进行预测

14.2.

时间

序列数

据和序

列相关

性导论

1.Yt = Y在t期的取值,时间序列的一阶滞后为;j阶滞后为;

2.序列的一阶差分为序列在t-1期和t期间的变化,即。

3.对数的一阶差分为

4.时间序列在t-1期和t期间的百分率变化近似等于100,其中百分率变化越

小则近似越准确。

14.3

自回

1.自回归(autoregression)是Yt关于其自身滞后值的回归模型。一阶自回归(AR(1))模型

=++(AR(1))模型的预测,+预测误差=

2.p阶自回归模型(AR(p)) 为Yt= β0 + β1Yt–1 + β2Yt–2 + … + βpYt–p + ut ? 为了检验除了Yt–1

外,Yt–2,…,Yt–p 没有提供更好地有助于预测Yt的帮助,要用F-检验

14.4

包含

其他

预测

变量

的时

间序

列回

归和

自回

归分

布滞

后模

1加入其它对预测Y有帮助的变量(X)ADL(p,q)= β0 + β1Yt–1 + … + βpYt–p+ δ1Xt–1 + … +

δrXt–r + ut

2.平稳性:若时间序列的概率分布不随时间变化,也就是说(,)的联合

分布不依赖于s,则称是平稳的,否刚称是非平稳的。若一对时间序列和

,不依赖于s,则称和是联合平稳的。

平性要求至少在概率意义下未来类似于过去。

3.包含k个其他预测变量,其中第一个预测变量有阶滞后,第二个预测变量有阶滞后,

以此类推:=+++…++++…++…+

++…++,其中(1)E(|,,…,..)=0(2)a.随机变量(,,…

14.5

基于信

息准则

的滞后

长度选

确定自回归阶数:1.F统计方法2.BIC,Bayes信息准则BIC(p)=ln()+(p+1)(选使其最小的p

值)

2.AIC(p)= =ln()+(p+1)(担心BIC得到的模型阶数太低,那么AIC是个合理的选择。

含多个滞后变量的时间序列回归的滞后长度的选取:1.F统计量方法 2.信息准则BIC(K)=

n()+K(K个系数)

14.6

非平稳

性1:

趋势

1.趋势是数据的长期运动或倾向,随机性趋势的一个重要例子是随机游走=+,明

确取值的最佳预测为今天的取值。带漂移的随机游走:=+,AR(1)中,等于

1则随机趋势是非平稳的,如果|<1则为平稳的,AR(1)中,如果有一个等于1的

14.7非

平稳性

2:突变

1.突变是来自总体回归系数在某一特定日期上的离散变化或来自系数在较长时期的渐变。

2.突变时间已知时的突变检验

3.突变时间未知时的突变检验。

计量经济学重点知识整理

计量经济学重点知识整理 1一般性定义 计量经济学是以经济理论和经济数据的事实为依据,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研究经济数量关系和规律的一门经济学科。 研究的主体(出发点、归宿、核心): 经济现象及数量变化规律 研究的工具(手段): 模型数学和统计方法 必须明确: 方法手段要服从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与数学不同),方法是为经济问题服务 2注意:计量经济研究的三个方面 理论:即说明所研究对象经济行为的经济理论——计量经济研究的基础 数据:对所研究对象经济行为观测所得到的信息——计量经济研究的原料或依据 方法:模型的方法与估计、检验、分析的方法——计量经济研究的工具与手段 三者缺一不可 3计量经济学的学科类型 ●理论计量经济学 研究经济计量的理论和方法 ●应用计量经济学:应用计量经济方法研究某些领域的具体经济问题 4区别: ●经济理论重在定性分析,并不对经济关系提供数量上的具体度量 ●计量经济学对经济关系要作出定量的估计,对经济理论提出经验的内容 5计量经济学与经济统计学的关系 联系: ●经济统计侧重于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描述性计量 ●经济统计提供的数据是计量经济学据以估计参数、验证经济理论的基本依据 ●经济现象不能作实验,只能被动地观测客观经济现象变动的既成事实,只能依赖于经济统计数据 6计量经济学与数理统计学的关系 联系: ●数理统计学是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 区别: ●数理统计学是在标准假定条件下抽象地研究一 般的随机变量的统计规律性; ●计量经济学是从经济模型出发,研究模型参数 的估计和推断,参数有特定的经济意义,标准 假定条件经常不能满足,需要建立一些专门的 经济计量方法 3、计量经济学的特点:

计量经济学知识点(超全版)

1 .经济变量:经济变量是用来描述经济因素数量水平的指标。(3分) 2. 解释变量:是用来解释作为研究对象的变量(即因变量)为什么变动、如何变动的变量。(2分)它对因变量的变动做出解释,表现为方程所描述的因果关系中的因”。1 分) 3. 被解释变量:是作为研究对象的变量。(1分)它的变动是由解释变量做出解释的,表现为方程所描述的因果关系的果。(2分) 4. 内生变量:是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所决定的变量,(2分)表现为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是模型求解的结果。(1分) 5. 外生变量:是由模型系统之外的因素决定的变量,表现为非随机变量。(2分)它影响模型中的内生变量,其数值在模型求解之前就已经确定。(1分) 6?滞后变量:是滞后内生变量和滞后外生变量的合称,(1分)前期的内生变量称为滞后 内生变量;(1分)前期的外生变量称为滞后外生变量。(1分) 7.前定变量:通常将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合称为前定变量,(1分)即是在模型求解以前 已经确定或需要确定的变量。(2分) &控制变量:在计量经济模型中人为设置的反映政策要求、决策者意愿、经济系统运行条 件和状态等方面的变量,(2分)它一般属于外生变量。(1分) 9?计量经济模型:为了研究分析某个系统中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而采用的随机代数模 型,(2分)是以数学形式对客观经济现象所作的描述和概括。(1分) 10 .函数关系:如果一个变量y的取值可以通过另一个变量或另一组变量以某种形式惟一

地、精确地确定,则y与这个变量或这组变量之间的关系就是函数关系。(3分) 11 .相关关系:如果一个变量y的取值受另一个变量或另一组变量的影响,但并不由它们 惟一确定,则y与这个变量或这组变量之间的关系就是相关关系。(3分) 12 .最小二乘法:用使估计的剩余平方和最小的原则确定样本回归函数的方法,称为最小 二乘法。(3分) 13 .高斯-马尔可夫定理:在古典假定条件下,OLS估计量是模型参数的最佳线性无偏估计量,这一结论即是高斯—马尔可夫定理。(3分) 14 ?总变差(总离差平方和):在回归模型中,被解释变量的观测值与其均值的离差平方 和。(3分) 15 ?回归变差(回归平方和):在回归模型中,因变量的估计值与其均值的离差平方和,(2分)也就是由解释变量解释的变差。(1分) 16 ?剩余变差(残差平方和):在回归模型中,因变量的观测值与估计值之差的平方和,(2分)是不能由解释变量所解释的部分变差。(1分) 17 ?估计标准误差:在回归模型中,随机误差项方差的估计量的平方根。(3分) 18 .样本决定系数:回归平方和在总变差中所占的比重。(3分) 19 ?点预测:给定自变量的某一个值时,利用样本回归方程求出相应的样本拟合值,以此 作为因变量实际值和其均值的估计值。(3分) 20 ?拟合优度:样本回归直线与样本观测数据之间的拟合程度。(3分) 21 ?残差:样本回归方程的拟合值与观测值的误差称为回归残差。(3分) 22 ?显著性检验:利用样本结果,来证实一个虚拟假设的真伪的一种检验程序。(3分) 23 ?回归变差:简称ESS表示由回归直线(即解释变量)所解释的部分(2分),表示x 对y的线

中国现代史知识点

1 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历史科目考试范围 中国现代史知识点 专题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开国大典 时间:1949年10月1日,地点:北京天安门 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北京为首都。54门礼炮齐鸣28响。 历史意义:(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100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巩固政权的措施 2、抗美援朝(1950——1953)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舍身堵枪眼的黄继光;为严守纪律,纹丝不动,最终被大火吞噬的邱少云。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意义:1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保卫了中朝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2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和平的环境,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增强了民族自信心。 专题二、祖国统一、外交成就、科技成就 一国两制:1.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一国两制”的根本前提。“一国两制”是新时期祖国统一的指导思想。 2、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1999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海峡两岸的交往日益密切:二十多年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海峡两岸经济上互相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海基会和海协会,汪辜会谈。 外交成就: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得到与会各国的一致好评。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2年中日建交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科学技术的成就 1、“两弹一星”: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导弹研制成功 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5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他本人也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计量经济学知识点(超全版)

1.经济变量:经济变量是用来描述经济因素数量水平的指标。(3分) 2.解释变量:是用来解释作为研究对象的变量(即因变量)为什么变动、如何变动的变量。(2分)它对因变量的变动做出解释,表现为方程所描述的因果关系中的“因”。(1分)3.被解释变量:是作为研究对象的变量。(1分)它的变动是由解释变量做出解释的,表现为方程所描述的因果关系的果。(2分) 4.内生变量:是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所决定的变量,(2分)表现为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是模型求解的结果。(1分) 5.外生变量:是由模型系统之外的因素决定的变量,表现为非随机变量。(2分)它影响模型中的内生变量,其数值在模型求解之前就已经确定。(1分) 6.滞后变量:是滞后内生变量和滞后外生变量的合称,(1分)前期的内生变量称为滞后内生变量;(1分)前期的外生变量称为滞后外生变量。(1分) 7.前定变量:通常将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合称为前定变量,(1分)即是在模型求解以前已经确定或需要确定的变量。(2分) 8.控制变量:在计量经济模型中人为设置的反映政策要求、决策者意愿、经济系统运行条件和状态等方面的变量,(2分)它一般属于外生变量。(1分) 9.计量经济模型:为了研究分析某个系统中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而采用的随机代数模型,(2分)是以数学形式对客观经济现象所作的描述和概括。(1分) 10.函数关系:如果一个变量y的取值可以通过另一个变量或另一组变量以某种形式惟一地、精确地确定,则y与这个变量或这组变量之间的关系就是函数关系。(3分) 11.相关关系:如果一个变量y的取值受另一个变量或另一组变量的影响,但并不由它们惟一确定,则y与这个变量或这组变量之间的关系就是相关关系。(3分) 12.最小二乘法:用使估计的剩余平方和最小的原则确定样本回归函数的方法,称为最小二乘法。(3分) 13.高斯-马尔可夫定理:在古典假定条件下,OLS估计量是模型参数的最佳线性无偏估计量,这一结论即是高斯-马尔可夫定理。(3分) 14.总变差(总离差平方和):在回归模型中,被解释变量的观测值与其均值的离差平方和。(3分) 15.回归变差(回归平方和):在回归模型中,因变量的估计值与其均值的离差平方和,(2分)也就是由解释变量解释的变差。(1分) 16.剩余变差(残差平方和):在回归模型中,因变量的观测值与估计值之差的平方和,(2分)是不能由解释变量所解释的部分变差。(1分) 17.估计标准误差:在回归模型中,随机误差项方差的估计量的平方根。(3分) 18.样本决定系数:回归平方和在总变差中所占的比重。(3分) 19.点预测:给定自变量的某一个值时,利用样本回归方程求出相应的样本拟合值,以此作为因变量实际值和其均值的估计值。(3分) 20.拟合优度:样本回归直线与样本观测数据之间的拟合程度。(3分) 21.残差:样本回归方程的拟合值与观测值的误差称为回归残差。(3分) 22.显著性检验:利用样本结果,来证实一个虚拟假设的真伪的一种检验程序。(3分)23.回归变差:简称ESS,表示由回归直线(即解释变量)所解释的部分(2分),表示x对y的线性影响(1分)。 24.剩余变差:简称RSS,是未被回归直线解释的部分(2分),是由解释变量以外的因素造成的影响(1分)。 25.多重决定系数: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回归平方和与总离差平方和的比值(1分),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黄金笔记)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要点资料整理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选择题: 1、清朝唯一盛世时期是康乾盛世。 2、1640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本主义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工业革命的爆发上。 3、所谓的殖民地是指商品倾销市场、廉价劳动力、廉价原料的供应地和自由投资市场。 4、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主要有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5、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56 年,英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了著名的“火烧圆明园”;1900 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并签订《辛丑条约》 6、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是在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的。 7、割占中国最多的帝国是俄国,赔款最多的是《辛丑条约》。 8、1894 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设厂,各国开始大规模的对华进行 资本输出。 9、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阶级。中国民族资产的特性是革命性、软弱性或妥协性。 10、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广州三元里人民斗争。 11、鸦片战争战死虎门的将领是关天培,镇南关大捷的指挥大将是冯子材,甲午中日战争中战死的爱国 将领有邓世昌、林永升、丁汝昌、刘步蟾。 12、要求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的是美国,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 的反侵略斗争。 13、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他编写了《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在综合了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对外政策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严复翻译了《天演论》。 简述题: 1、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文 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 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2、为什么说1840 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主权独立受到侵犯,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逐渐沦入国家主 权受制于外国列强的半殖民地社会;鸦片战争后,随着五口通商和西方商品在中国的倾销,促使中国传 统的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3、简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是什么? 资本帝国主义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封建势力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 基础和统治支柱;封建剥削制度封建地主的徒弟所有制在广大地区保持着;中国资本主义没有成为中国 社会经济的主体;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和发展是及不平衡的;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的 极端贫困化。 4、简述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旧的封建统治阶级——地主阶级继续拥有大量的土地;旧的被统治阶级——农民阶级仍是近代中国 社会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 5、简述中国工人阶级为何具有无产阶级的特点? 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和剥削,革命性最强;人数虽少,但相对集中,便于

高中数学知识点体系框架超全超完美

高中数学基础知识整合 函数与方程区间建立函数模型 抽象函数复合函数分段函数求根法、二分法、图象法;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 单调性:同增异减赋值法,典型的函数 零点函数的应用 A 中元素在 B 中都有唯一的象;可一对一(一一映射),也可多对一,但不可一对多 函数的基本性质 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 对称性 最值 1.求单调区间:定义法、导数法、用已知函数的单调性。 2.复合函数单调性:同增异减。 1.先看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再看f (-x )=f (x )还是-f (x ). 2.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若x =0有意义,则f (0)=0. 3.偶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反之也成立。 f (x +T)=f (x );周期为T 的奇函数有:f (T)=f (T/2)= f (0)=0.二次函数、基本不等式,对勾函数、三角函数有界性、线性规划、导数、利用单调性、数形结合等。 函数的概念 定义 列表法解析法图象法 表示三要素使解析式有意义及实际意义 常用换元法求解析式 观察法、判别式法、分离常数法、单调性法、最值法、重要不等式、三角法、图象法、线性规划等 定义域 对应关系值域 函数常见的几种变换平移变换、对称变换翻折变换、伸缩变换 基本初等函数正(反)比例函数、一次(二次)函数幂函数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三角函数 定义、图象、性质和应用 函数 映 射 第二部分映射、函数、导数、定积分与微积分 退出 上一页 第二部分映射、函数、导数、定积分与微积分 导数 导数概念函数的平均变化率运动的平均速度曲线的割线的斜率 函数的瞬时变化率运动的瞬时速度曲线的切线的斜率 ()()的区别 与0x f x f ' '0 t t t v a S v ==,() 0' x f k =导数概念 基本初等函数求导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简单复合函数的导数()()()()()()()().ln 1ln ln 1 log sin cos cos sin 0''' ' 1' 'x x x x a n n e e a a a x x a x x x x x x nx x c c ==== -====-;;;;;;; 为常数()()()()[]()() ()()[]()()()()()()()()()()()[]2)3()2()1(x g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 ? ????+=?±=±是可导的,则有:,设()()[]()() x u u f x g f ' ' ' ?=1.极值点的导数为0,但导数为0的点不一定是极值点; 2.闭区间一定有最值,开区间不一定有最值。导数应用函数的单调性研究函数的极值与最值 曲线的切线变速运动的速度生活中最优化问题 ()()()(). 00''在该区间递减在该区间递增,x f x f x f x f ?1.曲线上某点处切线,只有一条;2.过某点的曲线的切线不一定只一条,要设切点坐标。 一般步骤:1.建模,列关系式;2.求导数,解导数方程;3.比较区间端点函数值与极值,找到最大(最小)值。 定 积分与微积分 定积分概念 定理应用 性质定理含意微积分基本 定理 曲边梯形的面积变力所做的功 ()的极限 和式i n i i x f ?∑-=1 1 ξ定义及几何意义 1.用定义求:分割、近似代替、求和、取极限; 2.用公式。 ()()()()[]()()()()()()()() c b a dx x f dx x f dx x f dx x f dx x f dx x g dx x f dx x g x f dx x f k dx x kf c b b a c a a b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 .;;;()()()()()() 莱布尼兹公式牛顿则若--==?a F b F dx x f x f x F b a ,'1.求平面图形面积;2.在物理中的应用(1)求变速运动的路程: (2)求变力所作的功; ()?=b a dx x F W ()dt t v s a b ?=

中国古代历史知识框架结构图

中国古代历史知识框架结构图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将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古代历史。下面由为你提供的中国古代历史知识框架结构图,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古代历史知识框架结构图欣赏一、夏(约公元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定都阳城。 2.禹死后,其子启继承了王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二、商(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 1.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建都在亳。后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 2.后期制造的司母戊鼎,是我国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3.商朝的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称为“甲骨文”。 三、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1.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击败商军,商亡。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在镐。 2.西周实行分封制和井田制。 3.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 四、东周(公元前770-前221年) 1.公元前771年,王都迁到洛邑,史称东周。

2.“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hé lǘ),越王勾践。 3.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4、秦国商鞅变法、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申不害在韩国变法 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点二五、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2.统一币制、度量衡、文字;“焚书坑儒”;修筑长城。 3.秦末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杆起义,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表现了人民的革命首创精神。 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项羽领导的起义军大败章邯和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典故:破釜沉舟 六、西汉(公元前202年至公元9年) 1.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2.文景之治 3.丝绸之路:汉武帝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七、东汉(公元25年~220年) 1.刘秀“光武中兴”,定都洛阳。 2.200年,官渡之战,曹操VS袁绍,曹操大胜,奠定了统一北

计量经济学重点知识归纳

计量经济学重点知识归纳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1.普通最小二乘法(OrdinaryLeastSquares,OLS):已知一组样本观测值 {}n i Y X i i ,2,1:),(?=,普通最小二乘法要求样本回归函数尽可以好地拟合这组值,即样本回归线上的点∧ i Y 与真实观测点Yt 的“总体误差”尽可能地小。普通最小二乘法给出的判断标准是:被解释变量的估计值与实际观测值之差的平方和最小。 2.广义最小二乘法GLS :加权最小二乘法具有比普通最小二乘法更普遍的意义,或者说普通最小二乘法只是加权最小二乘法中权恒取1时的一种特殊情况。从此意义看,加权最小二乘法也称为广义最小二乘法。 3.加权最小二乘法WLS :加权最小二乘法是对原模型加权,使之变成一个新的不存在异方差性的模型,然后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其参数。 4.工具变量法IV :工具变量法是克服解释变量与随机干扰项相关影响的一种参数估计方法。 5.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TwoStageLeastSquares :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是一种既适用于恰好识别的结构方程,以适用于过度识别的结构方程的单方程估计方法。 6.间接最小二乘法ILS :间接最小二乘法是先对关于内生解释变量的简化式方程采用普通小最二乘法估计简化式参数,得到简化式参数估计量,然后过通参数关系体系,计算得到结构式参数的估计量的一种方法。 7.异方差性Heteroskedasticity :对于不同的样本点,随机干扰项的方差不再是常数,而是互不相同,则认为出现了异方差性。 8.序列相关性SerialCorrelation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之一是模型的随机干扰项相互独立或不相关。如果模型的随机干扰项违背了相互独立的基本假设,称为存在序列相关性。 9.多重共线性Multicollinearity :对于模型i k i i X X X Y μββββ++?+++=i k 22110i ,其基本假设之一是解释变量X 1,X 2,…,Xk 是相互独立的。如果某两个或多个解释变量之间出 现了相关性,则称为存在多重共线性。 10.时间序列数据:时间序列数据是一批按照时间先后排列的统计数据。 11.截面数据:截面数所是一批发生在同一时间截面上调查数据。 12.虚拟数据:也称为二进制数据,一般取0或1. 13.内生变量EndogenousVariables :内生变量是具有某种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它的参数是联立方程系统估计的元素。内生变量是由模型系统决定的,同时也对模型系统产生影响。内生变量一般都是经济变量。 14.外生变量ExogenousVariables :外生变量一般是确定性变量,或者是具有临界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参数不是模型系统研究的元素。外生变量影响系统,但本身不受系统的影响。外生变量一般是经济变量、条件变量、政策变量、虚变量。 15.先决变量PredeterminedVariables :外生变量与滞后内生变量 (LaggedEndogenousVariables)统称为先决变量。 16.总离差平方和:称为总离差平方和,反映样本观测值总体离差的大小。 17.残差平方和:称为残差平方和,反映样本观测值与估计值偏离的大小,也是模型中解 释变量未解释的那部分离差的大小。 ∑∑-==22)(Y Y y TSS i i ∑∑-==22)?(i i i Y Y e RSS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八年级

中国近代史第一课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1.中英鸦片战争 (1)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2)时间:1840—1842年 (3)结果:《南京条约》(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4)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 (1)时间:1856-1860年(2)侵略者:英法联军、美俄(帮凶) (3)结果:《北京条约》(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顺口溜:东北是2B,西北勘改订(东北:《瑷珲条约》、《北京条约》;西北:《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纪》、《改订条约》)结合课本地图记忆 4.左宗棠收复新疆 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1876年入疆,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1878年,收复除伊犁的新疆地区;(1881年,同俄国签订条约,收复伊犁;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 5.甲午中日战争 (1)时间:1894-1895年 (2)主要战役:黄海海战(邓世昌致远号)、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3)结果:《马关条约》(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岛、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白银二亿两;通商: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办厂:允许日本在中国投资办厂) (4)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时间:1900-1901年(2)导火线: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反帝爱国运动 (3)八国: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奥匈帝国) (4)结果:《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驻兵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 (5)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者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高中数学知识点完整结构图

高中数学知识点1 集合 123412n x A x B A B A B A n A ∈??? ?????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和不属于()()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集合与元素()集合的分类:按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多少分为:有限集、无限集、空集()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自然语言描述、特征性质描述)、图示法、区间法子集:若 ,则,即是的子集。、若集合中有个元素,则集合的子集有个, 注关系集合集合与集合{}00(2-1)23,,,,.4/n A A A B C A B B C A C A B A B x B x A A B A B A B A B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B B A A B ?????????? ????????????≠∈?????=???=∈∈?=??=??=???真子集有个。、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 、对于集合如果,且那么、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真子集:若且(即至少存在但),则是的真子集。集合相等:且 定义:且交集性质:,,,运算{}{},/()()()-()/()()()()()()U U U U U U U U A A B B A B A B A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A B B A A B A A B B A B A B B Card A B Card A Card B Card A B C A x x U x A A C A A C A A U C C A A C A B C A C B ????????=????=∈∈???=??=?=????????=???=+?=∈?=?=??==?=?,定义:或并集性质:,,,,, 定义:且补集性质:,,,, ()()()U U U C A B C A C B ????? ?? ?? ?? ?? ?????????? ???????? ??????????????????????? ?????????????????????=???????

计量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绪论 计量经济学:根据理论和观测的事实,运用合适的推理方法使之联系起来同时推导,对实际经济现象进行的数量分析。 计量经济学(定量分析)是经济学(定性分析)、统计学和数学(定量分析)的结合。 目的:把实际经验的内容纳入经济理论,确定变现各种经济关系的经济参数,从而验证经济理论,预测经济发展的趋势,为制定经济策略提供依据。 类型: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计量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步骤: (一)模型设定:要有科学的理论依据选择适当的数学形式方程中的变量要具有可观测性 (二)估计参数:参数不能直接观测而且是未知的 (三)模型检验:经济意义的检验、统计推断检验、计量经济学检验、模型预测检验 (四)模型应用:经济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和检验、发展经济理论计量经济模型:计量经济模型是为了研究分析某个系统中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而采用的随机代数模型,是以数学形式对客观经济现象所作的描述和概括。 计量经济研究中应用的数据包括:①时间序列②数据截面③数据面板④数据虚拟变量数据 第二章 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只有一个解释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 相关系数:两个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可以用简单线性相关系数去度量 总体相关系数:对于研究的总体,两个相互关联的变量得到相关系数。 总体相关系数Var方差Cov协议方差

总体回归函数:将总体被解释函数Y的条件期望表现为解释变量X的函数 总体 个体随机扰动项 引入随机扰动项的原因? ①作为未知影响因素的代表②作为无法取得数据的已知因素的代表③作为众多细小因素的综合代表④模型的设定误差⑤变量的观测误差⑥经济现象的内在随机性。 简单线性回归的基本假定? (1)零均值假定时,即在给定解释变量Xi得到条件下,随机扰动项Ui的条件期望或条件均值为零。 (2)同方差假定,即对于给定的每一个Xi,随机扰动项Ui的条件方差等于某一常数。 (3)无相关假定,即随机扰动项Ui的逐次值互不相干,或者说对于所有的i和j(I不等于j),ui和uj的协方差为零。 (4)随机扰动项ui与解释变量Xi不想管 (5)正态性假定,即假定随机扰动项ui服从期望为零、方差为的正态分布。 最小二乘准则:用使估计的剩余平方和最小的原则确定杨讷回归函数 最小二乘估计量评价标准: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 统计特性:线性特性、无偏性、有效性。 E()= P28

计量经济学知识点总结培训资料

计量经济学知识点总

第一章:1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模型设定,估计参数,模型检验,模型应用 2. 计量经济模型检验方式:①经济意义:模型与经济理论是否相符②统计推断:参数估计值是否抽样的偶然结果③计量经济学:是否复合基本假定④预测:模型结果与实际杜比 3. 计量经济学中应用的数据类型:①时间序列数据(同空不同时)②截面数据(同时不同空)③混合数据(面板数据)④虚拟变量数据(学历,季节,气候,性别)第二章:1.相关关系的类型:①变量数量:简单相关/多重相关(复相关)②表现形式:线性相关(散布图接近一条直线”非线性相关(散布图接近一条直线)③变化的方向:正相关(变量同方向变化,同增同减”负相关(变量反方向变化,一增一减不相关)2?引入随机扰动项的原因:①未知影响因素的代表(理论的模糊性)②无法取得数据的已知影响因素的代表(数据欠缺)③众多细小影响因素综合代表(非系统性影响)④模型可能存在设定误差(变量,函数形式设定)⑤模型中变量可能存在观测误差(变量数据不符合实际)⑥变量可能有内在随机性(人类经济行为的内在随机性) 3.0LS回归线数学性质:①剩余项的均值为零②OLS回归线通过样本均值③估计值的均值等于实际观测值的均值④被解释变量估计值与剩余项不相关⑤解释变量与剩余项不相关 4.0LS估计量”尽可能接近”原则: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 5.0LS估计式的统计性质/优秀品质:线性特征,无偏性特征,最小方差性特征第三章:1.偏回归系数:控制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条件下,第j个解释变量的单位变动对被解释变量平均值的影响,即对丫平均值直接或净的影响 2. 多元线性回归中的基本假定:①零均值②同方差③无自相关④随机扰动项与解释变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1)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1)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 近代文化 1、1905年,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2、侯德榜撰写了《制碱》一书,他的制碱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揭开制碱奥秘。 3.魏源的《海国图志》,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说明编写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他翻译了《天演论》,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 4、戊戌变法期间,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5、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建立新式教育体制,1905年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6、、鲁迅代表作有《孔乙己》,《狂人日记》等;徐悲鸿代表作有《愚公移山》等;被称为"人民音乐家"的聂耳的代表作是《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的代表作是《黄河大合唱》. 7、为适应抗战需要,郭沫若创作《屈原》,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也创作出一批优秀小说,比如有 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共七大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1、中共七大: (1)背景:抗日战争前夕。 (2)时间:1945年;地点:延安。 (3)中心任务: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 题。 (4)政治路线:放手发动人民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确立了毛泽东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 (5)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条件。 2、抗日战争的胜利: (1)原因: ①抗日战争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②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同盟国家和广大华侨的支持。 (2)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3)意义:①国内: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伟大 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是中华民族 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②国际: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提高了国际地位。 (4)启示: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西安事变 1.背景: ①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 ②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④蒋介石拒不接受联共抗日的主张,亲临西安督战,坚持剿共(直接原因)。 2.目的:逼迫蒋介石抗日。 3.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4.结果:①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派周恩来到西安调停; ②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八年级历史知识结构图

中国近代史知识结构图 (1840——1949) 主要矛盾: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者之间的矛盾 主要特征:屈辱与反抗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开始逐步沦为 2第二次鸦片战争 侵略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完全沦为 侵略与反抗1林则徐虎门销烟 2左宗棠收复新疆 反抗3邓世昌命捐黄海 4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5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 (1840——1919)学技术(军事器物、经济):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君主立宪制:戊戌变法变法图强(救亡图存) 近代化的探索学政治制度 民主共和制:辛亥革命三民主义 学思想:新文化运动前期:民主科学 后期:马克思主义(李大钊) 开始:五四运动彻底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 中共成立: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1、国民革命时期1、黄埔军校(第一次合作) (1924-1927) 2、北伐战争 1、南昌起义 2、土地革命时期2、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7-1937)3、井冈山会师 (第一次分裂4、长征(遵义会议生死攸关转折点) 十年内战) 1、局部抗战:九一八事变(193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 (1919——1949)3、抗日战争时期事变的和平解决 (1937-1945)3、全民族抗战:七七事变(1937) (第二次合作) ①第一次大捷:平型关大捷 4 抗战②重大胜利:台儿庄战役 ③主动出击最大规模百团大战 1、重庆谈判:《双十协定》 2、内战爆发:1946 进攻中原解放区 3、揭开进攻序幕:挺进大别山(防御转为进攻) 4、解放战争时期①辽沈战役解放东北 (1945-1949)4主力决战②淮海战役奠定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第二次分裂③平津战役解放华北 三年内战) 5胜利: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国民政权垮台

中国现代史基础知识点

中国现代史基础知识点 1、开国大典在1949年10月1日举行。(图6) 2、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除香港、澳门、台湾及其它海岛外,全部解放。 3、195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2年,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意义: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4、在抗美援朝中涌现了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 5、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6、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一化三改,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7、1956年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我国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8、"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9.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了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两弹无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等英雄模范人物。 10、文化大革命:导火线:《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起止时间:1966—1976年 结束标志: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性质:是一场内乱。 冤案:刘少奇被错误地开除出党和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成为党的历史上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教训: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国民经济损失巨大;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1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①、对内改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②、对外开放: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建立。1988年海南经济特区建立。 ③、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④、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⑤、法制建设:颁布了1982年新宪法,《刑法》,《民法通则》等重要法律。 ⑥、中共十三大:制定党的基本路线 中共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理论创新:邓小平理论在十五大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12、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3、1982年,邓小平提出用"一国两制"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一国两制"正式成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国策。 14、中国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15、1949年,海军和空军先后建立,1966年导弹部队建立。 16、1954年6月,周恩来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和主权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以此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准则,是我国外交政策成熟的表现 17.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

(完整word版)《计量经济学》各章主要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计量经济学的学科属性、计量经济学与经济学、数学、统计学的关系; 2.计量经济研究的四个基本步骤 (1)建立模型(依据经济理论建立模型,通过模型识别、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协整关系检验建立模型); (2)估计模型参数(满足基本假设采用最小二乘法,否则采用其他方法:加权最小二乘估计、模型变换、广义差分法等); (3)模型检验:经济意义检验(普通模型、双对数模型、半对数模型中的经济意义解释,见例1、例2),统计检验(T 检验,拟合优度检验、F 检验,联合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检验(异方差、自相关、多重共线性、在时间序列模型中残差的白噪声检验等); (4)模型应用。 例1:在模型中,y 某类商品的消费支出,x 收入,P 商品价格,试对模型进行经济意义检验,并解释21,ββ的经济学含义。 t t t P x y 31.0ln 25.0213.0ln -+=∧, 其中参数21,ββ都可以通过显著性检验。 经济意义检验可以通过(商品需求与收入正相关、与商品价格负相关)。 商品消费支出关于收入的弹性为0.25()/ln(25.0)/ln(11-∧ -=t t t t x x y y ); 价格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消费需求将减少31%。 例2:研究金融发展与贫富差距的关系,认为金融发展先使贫富差距加大(恶化),尔后会使贫富差距降低(好转),成为倒U 型。 贫富差距用GINI 系数表示,金融发展用(贷款余额/存款总额)表示。回归结果

为: 229.164.034.2t t t x x GINI -+=∧, 模型参数都可以通过显著性检验。 在x 的有意义的变化范围内,GINI 系数的值总是大于1,细致分析后模型变的毫无意义; 同样的模型还有:GINI 系数的值总是为负 231.1412.734.13t t t x x GINI -+-=∧。 3.计量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数据的三种类型:横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面板数据; 线性模型的概念;模型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如 果一个变量为随机变量,并与随机扰动项相关,这个变量称为内生变量),被解释变量为内生变量,有些解释变量也为内生变量。 第二章:回归模型 1.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相关关系与随机因果关系的区别; 2.总体回归函数与线性总体回归函数; 3.一元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 4.最小二乘估计的基本原理与最小二乘估计量的具体表达式,随机扰动项的方差的估计方法; 5.最小二乘估计的数值性质与最小二乘估计的统计性质,样本容量变化对统计性质的影响; 6.在回归模型中(包括对数模型)计量单位变化对模型参数估计的影响(例3); 7.样本回归直线及其性质;

中国现代史知识结构图

中国现代史知识结构图 (1949 ---------至今) 筹备:第一届政协会议 成立: 标志:开国大典(1949.10.1)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抗美援朝(1950---1953 ) 巩固土地改革(1950----1952)新中国的成立并政治:三大改造(1953--1956)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过渡经济:执行“一五”计划(1953--1957) (1949----1956)民主法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良好开端:中共八大(1956) 大跃进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失误教训:要立足国情,遵循经济规律,(1956----1966)人民公社化运动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模范人物: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 文化大革命时期结束标志:1976、10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1966----1976) 开始: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经济建设改革开放 改革: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国有企业 经济 开放: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法制: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社会主义现代化政策:一国两制 建设新时期成功实现:1997香港回归1999澳门回归 (1978——)统一对台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台湾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1986年:制订“863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科教20世纪90年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外交方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准则) 50年代周恩来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万隆会议成功)。 1、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 外交成就70年代2、1972年,中日建交 3、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1979年,中美建交。 改革开放后2001年,举办上海APEC会议 2001年,加入WTO 原因:国家的独立自主,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的强大,国际地位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