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方工厂评审报告(质量)

供方工厂评审报告(质量)
供方工厂评审报告(质量)

评审总结

审核办法一、评审内容

二、各分项评分标准

三、评审结论判定标准

公司管理评审报告

XXXX 管理评审报告 编制:审批:二零零二年十二月一日编制

2001年度管理评审计划 NO:CH-PS-1-2002 1.目的: 对本厂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结论进行复审,评价本厂质量方针、目标对公司内外环境的适应性,并依据本厂当时内外环境,全面系统地评价本厂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以及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改进。 2.性质: 首次管理评审。 3.范围: 《质量手册》所覆盖的所有条款及各职能人员。 4.依据: A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00)、《质量手册》 及有关程序文件。 B 本厂内外环境。包括:生产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预防 和纠正措施的状况、水泥市场需求情况,用户对本厂产品质 量评价、顾客满意度调查。 C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D 内部质量审核结果。 5.评审组: 组长: 组员: 6.评审频次:一次/年。 7.评审时间:2002年11月28日 8.评审地点:本厂会议室 编制:办公室批准: 2002年11月20日2002年11月20日

2001年度管理评审会议议程 NO:CH-PS-2-2001 一.会议时间: 2002年11月28日上午8:30 ~ 17:00 二.会议地点: 本厂会议室(三楼) 三.会议主持人、记录人: 主持人:记录人: 四.参加人员: 五 六.本年度的管理评审按计划准时进行,望各评审员做好准备。 编制:办公室批准: 2002年11月20日2002年11月20日

管理评审会议通知 为确保厂的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满足ISO9001:2000标准,于11月28日8:30时对厂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第1次评审,请以下人员准时参加: 望各部门提供本部门的资料,作为评审时的参考。 2002年11月20日--------------------------------------------------------------------------------------------------------------------- 管理评审会议通知 为确保厂的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满足ISO9001:2000标准,于11月28日8:30时对厂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第1次评审,请以下人员准时参加: 望各部门提供本部门的资料,作为评审时的参考。 2002年11月20日

公司管理评审报告(doc 12页)

XXXX 管理评审报告编制:审批:

二零零二年十二月一日编制 2001年度管理评审计划 NO:CH-PS-1-2002 1.目的: 对本厂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结论进行复审,评价本厂质量方针、目标对公司内外环境的适应性,并依据本厂当时内外环境,全面系统地评价本厂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以及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改进。 2.性质: 首次管理评审。 3.范围: 《质量手册》所覆盖的所有条款及各职能人员。 4.依据: A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00)、《质量手册》 及有关程序文件。 B 本厂内外环境。包括:生产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预防 和纠正措施的状况、水泥市场需求情况,用户对本厂产品质 量评价、顾客满意度调查。 C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D 内部质量审核结果。 5.评审组: 组长: 组员: 6.评审频次:一次/年。 7.评审时间:2002年11月28日

8.评审地点:本厂会议室 编制:办公室批准: 2002年11月20日2002年11月20日 2001年度管理评审会议议程 NO:CH-PS-2-2001 一.会议时间: 2002年11月28日上午8:30 ~ 17:00 二.会议地点: 本厂会议室(三楼) 三.会议主持人、记录人: 主持人:记录人: 四.参加人员: 五.议程安排: 六.本年度的管理评审按计划准时进行,望各评审员做好准备。

编制:办公室批准: 2002年11月20日2002年11月20日 管理评审会议通知 为确保厂的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满足ISO9001:2000标准,于11月28日8:30时对厂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第1次评审,请以下人员准时参加: 望各部门提供本部门的资料,作为评审时的参考。 2002年11月20日--------------------------------------------------------------------------------------------------------------------- 管理评审会议通知 为确保厂的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满足ISO9001:2000标准,于11月28日8:30时对厂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第1次评审,请以下人员准时参加: 望各部门提供本部门的资料,作为评审时的参考。

供方质量保证能力评价要点(范本)

供方质量保证能力及产品实物质量检查办法 一、技术文件管理企业应建立完善得技术文件管理制度,确保文 件得有效性。 1、企业应建立技术文件得管理制度,技术文件得管理符合管理制 度得要求。 2、图纸管理 ①、图纸得来源就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②、图纸得转换、更改、批准就是否符合要求。 ③、图纸得更改依据就是否充分。 ④、现场使用得图纸就是否为有效版本。 ⑤、文件资料就是否完整、齐全(包括设计文件得图样目录、零部件明细表、总装图、部件图、零件图、标准、技术要求等与工艺文件得工艺过程卡、工序卡、作业指导书、检验规程等)。 ⑥、设计变更、材料代用就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就是否覆盖了产品生产全过程。 3、工艺文件 ①、工艺规程、操作规程、试验规程、试验标准、检验标准等工艺文件就是否齐全,产品要求就是否得到全部覆盖,就是否可以指导生产。 ②、文件得转换、更改、批准就是否符合要求。 ③、引用文件、标准就是否齐全、有效。 ④、现场使用文件就是否为有效版本。 二、生产设备管理 企业必须建立工装设备管理制度,对所验产品得生产工装设备建立定期维护、验证制度,并按要求定期进行维护与验证。 1、企业必须建立工装设备管理制度。 2、对所验产品得生产设备、工装(包括模具)必须规定定期(量)维护与验证得要求。 3、设备、工装得性能、精度就是否满足产品生产及质量得要求。 4、按产品形成工艺流程,对场地与工装、设备进行核对并记录,

确认设备状态符合标识要求。 三、检测试验设备 企业必须建立检测试验设备与检测量具及样板得管理规范,强化对监视测量设备得有效性管理。 1、企业必须建立检测试验设备与检测量具管理制度。 2、对检测试验设备与检测量具,必须制定定期检定制度,并须符合有关标准得规定。 3、必须具有满足对产品质量特性进行监视测量得检测量具与试验设备。 4、检测试验设备核检测量具须经国家认可得计量单位检定合格 后,方可使用。 5、对允许委外检测与试验得项目,应对受委托方按有关要求进行 能力与资质得确认。 6、建立完善得测量设备管理、维护保养制度及台帐、技术资料 等,制定设备操作规程,并在检定或校准有效期内使用。 7、对用于出厂检验得设备除应进行日常操作检查外,还应进行运 行检查。当发现运行检查结果不能满足规定要求时,应能追溯至已检测过得产品。必要时, 对产品重新进行检测。应规定操作人员在发现设备功能失效时需采取得措施。 8、发现检验、测量或试验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时,应评定已检验与 试验结果得有效性,并形成文件。 9、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监视与测量时,就是否在初次使用前进行了 确认并在必要时再确认。 四、采购控制 1、就是否有分供方得评定与控制程序。 2、企业对供方得评价就是否充分,就是否符合文件规定得要求。 3、对关键供方就是否进行现场审核,对供方质量保证能力得评价 就是否有效。 4、企业就是否建立对采购产品进行验证得程序。 5、企业就是否编制产品接收准则,明确不合格原材料得处理。

采购部管理评审报告

管理评审报告 (采购部2007~2008年度) 如果说2006年度是公司的一个过渡的年,那么2007年度就是公司的一个发展年,回顾在这过去的一年当中,在公司领导的总体发展策略的引导下,公司的业务量逐步提升,各项工作也逐渐趋于规范、完善。在公司整体环境的推动下,采购部的工作按照领导的要求有序开展,为公司的市场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以下是对采购部2007年的工作做了一个小结,希望通过这些小结可以为2008年度的工作开展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1、供应商管理 1.1供应商分类 1)公司现有的连续合作供应商有40多家,主要供应商有机柜、空开、电缆、接 触器、熔断器、包装材料、分流器、防雷器、PCB供应商,占供应商总数的30%;辅助供应商有生产工具、生产辅料、电子器件、接线端子等供应商,占供应商总数的70%。供应商的主次比例接近28法则(即主要的占20%,次要的80%),这种比例有利于采购工作的开展。

2)主要供应商的情况:机柜、包装材料、电缆、PCB供应商每种物料的供方有2~ 3家;空开、接触器、熔断器、分流器、防雷器为独家供应,占主要物料类别的56%。按照供应商管理的行业原则,要求主要的物料供应,必须保证2~3家供应商,避免独家供应的局面。根据现在公司的实际情况,现在主要物料的独家供货的情况普遍存在,违反了行业的原则,对采购工作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在企业发展的现阶段,这样的情况虽然不符合行业的原则,存在也属于正常。随着企业的发展,公司后续的采购工作应该做一定的改善,争取按照行业的原则去做好预备供方的工作,以免在合作过程中产生分歧的时候,使我司的正常运作受到影响,使公司处于被动的状态。

供方能力调查表.doc

编号: Q/WALT — 11A 企业名称: 联系人:联系方式: 序号调查评价项目 供应商产能(仅适用于性质为生产企业的供方) 11、供方的年产量情况; 2、供方主要生产设备情况; 交货期情况(适用于所有性质的供方) 1、供方是否自己可配送; 2 2、供方交货周期/ 送货频率; 3、供方是否愿意做库存,如愿意是原料还是成品; 价格(适用于所有性质的供方) 1、供方的报价与原有供方或其他供方比较; 3 2、供方要求付款周期; 3、最小定单量及其价格; 产品开发能力(仅适用于性质为生产企业的供方)41)供方本身是否具备设计开发及分析图纸的能力2)供方接到新产品的配合情况以及反应速度 地址: 调查方式 / 日期:□书面,日期:;□现场,日期: 满分实得分 评分标准 调查结果综述 B C A 10 供应商产能高 5 5 3 1 高 5 5 3 1 良好,进口机台 20 优秀 6 6 4 2 是 8 8 5 3 快 6 6 4 2 是(看具体成品规格而定)20 价格合适 10 10 8 6 价格较为合适 5 5 3 1 相对周期短 5 5 3 1 视具体规格而定 20 产品开发能力强 5 5 3 1 具有 5 5 3 1 较为快速 序号调查评价项目满分实得分评分标准调查结果综述

4 5 6 3)样品样件生产周期; 4)设计软件与硬件; 经营能力(仅适用于经营性质的供方) 1)供方经营产品的范围是否包括我公司采购产品的范 围; 2)若遇产品断货,是否有能力及时补货; 3)所经营的产品能够提供相关的质量保证证明(如: 金属材料——钢材、铝材的质保单/ 电器产品的3C 认 证证书) 质量管理体系(较适用于性质为生产企业的供方) 1)质量体系是否通过相关第三方的认证 2)所提供的产品是否属于强制性认证产品若是,是否 取得相关的证书 A B C 5 5 3 1 视具体规格而定 5 5 3 1 良好 20 经营能力较强 6 6 4 2 是 6 6 4 2 有 8 8 5 3 是 10 完善 5 5 3 1 能(具体视相对应规格) 5 5 3 1 是 结论 六项能力总得分、评语(注:总分100 分。不合格:≤ 60%;可考虑:60%≤总分≤ 70%;合格:70%≤总分≤ 100%) 注:有不适用项时,得分按公式:实际得分/ 应得分数× 100% 计算,其中不适用项不打分。 书面调查实施者:现场评价组成员:

工厂管理评审报告

2004年公司管理评审报告 时间:2005年9月29日下午2:00-4:30 地点:一楼会议室 会议主持人:李维明(JM LEE、生产事业部总经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者代表) 参加会议成员:JM Lee(MFG)、胡璇(MFG)、BH Lim(MFG)、娄洪波(ME)、傅强(建设)、陈龙潭(建设)、龙海波(ADM)、李绍龙(QA)、CS Ong(QA)、叶丽亚(QA)、唐宇(QA)、史文璨(MIS)、田海生(总务)、林雄(总务)、唐安辉(资财)、安晓燕(资财)、张怡(法务)、SH Chan(CQE)、佘宇航(HR) 评价工厂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持续的有效性。 一、内审组长对工厂实施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内、外审结论进行了总结汇报,指出了公司需改进的方面。特别是今年客户多 次来访提出的宝贵意见,为工厂管理工作的改进和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要求各部门把本部门的ISO管理工作做好,切实要做到思想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把贯标工作持久深入地开展下去。 二、内部审核为公司ISO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提供了有力保证。每次内部审核发现的不符合项各部门都进行了认真的整改,制定了相 应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确保不符合项得到纠正。 三、各部门领导或代表在评审会上分别汇报了自工厂推行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标准以来部门管理工作的推进情况和取得的

成绩,对存在的问题也已制定有效措施加以纠正和改进。评审组对工厂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的适宜性、有效性,产品实物质量水平及顾客的满意度,资源的需求和提供等方面进行了充分讨论和综合评价后达成了共识。 公司管理者代表李维明(JM LEE)对会议评审内容作了结论性发言,特别要求各级领导在今年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细化管理,每个部门,每个岗位切实做到工作有计划、实施有记录,确保工厂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 四、会议决议: 1、各部门、领导和全体员工在今年工厂生产经营计划的基础上仍持续努力、精诚团结。在2004年中以新产品开发为龙头,市场 为导向,把产品做强、做大。坚持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通过向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满意的服务,扩大市场份额。 2、工厂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基本上能适宜工厂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现状。但对其中的无纸办 公现代化目标95%在实际统计数据考核上不好测量,因用纸量的多少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建议该项2004年不列入环境管理方案,只作为公司各部门追求的目标, 在工作中贯彻执行。 3、产品实物质量水平经审核能满足顾客要求,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2004年上半年Q1目标是4000DPPM,实际达到7547DPPM,Q2 目标是2800DPPM,实际达到8741DPPM,因此要求各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 4、为了更好地为顾客服务,行销事业部专门在网上设立了全球客户服务中心系统,设立了常见问题解答、保修服务指南、产品 兼容性系列表、保修服务申请、在线帮助、个性化服务、方便了与顾客交流和沟通。顾客抱怨能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处理回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