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22)发展心理学复习大纲

(9022)发展心理学复习大纲
(9022)发展心理学复习大纲

(9022)《发展心理学》复习大纲

第一章绪论

一、发展心理学的定义(重点)

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心理发展的原理

2、年龄特征(重点)

三、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重点)

1、创始人

2、标志性的代表作

四、从儿童发展到毕生全程发展的研究

1、霍尔:青年心理学

2、荣格:成人心理学

3、发展心理学的问世(重点)

4、毕生发展心理学

五、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发展心理学、种系发展、年龄特征

(二)简答题

1、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种系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区别与联系

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重点)

一、精神分析的发展观(重点、难点)

1、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说(重点)

2、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重点)

二、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1、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2、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3、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三、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重点、难点)

1、社会文化—历史发展观

2、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四、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重点、难点)

1、皮亚杰的发展观

2、心理发展的实质和原因

3、发展的阶段

五、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最近发展区、同化、顺应、图式

(二)简答题

1、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说

2、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3、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的四个阶段。

(三)论述题

1、试比较弗洛伊德与埃里克森理论的心理发展理论。

2、试论述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3、试论述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与研究原则

1、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

2、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原则(重点)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重点)

1、纵向研究(重点)

2、横向研究(重点)

3、聚合交叉研究

三、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四)发展心理学研究结果的分析与呈现

(五)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的新趋势

四、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纵向研究、横断研究

(二)简答题

1、简述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

2、简述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三)实验设计:请用分别采用纵向研究、横断研究和聚合交叉研究设计三个实验。

第四章胎儿的发展(了解内容,略)

一、遗传基因与胎儿的发展

二、遗传疾病

三、母亲自身条件对胎儿发展的影响

四、母亲疾病对胎儿发展的影响

五、药物等对胎儿发展的影响

六、母亲的情绪状态对胎儿发展的影响

七、母亲所处环境对胎儿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婴儿心理的发展

第一节婴儿生理发展及其心理学意义

一、婴儿的生理发展

二、婴儿动作的发展

三、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重点)

第二节婴儿认知的发展

一、感知觉的发生发展

二、注意的发生发展

三、记忆、学习的发生发展(重点)

四、思维的发生发展

第三节婴儿言语的发展

一、言语发展的理论(重点)

1、强化说——巴甫洛夫、斯金纳(重点)

2、转换生成说——乔姆斯基(重点)

3、模仿说——阿尔波特、班杜拉等(重点)

4、认知学说——皮亚杰

二、前言语的发展

1、言语知觉的发生发展(重点)

2、语音的前言语发展

3、前言语交流的发展(重点)

三、言语的发生发展

四、语法的获得

第四节婴儿的气质

一、气质的类型及其特点

1、传统的四重类型学说及特点(重点)

2、托马斯-切斯的三类型说

二、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第五节婴儿情绪、社会性的发展

一、最初的情绪反应

二、婴儿的微笑

三、婴儿的依恋概念、类型(重点)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视觉偏爱法、习惯化、去习惯化、依恋

(二)简答题:

1、婴儿动作的发展与心理发展的联系。

2、简述言语知觉的前言语发展阶段

3、简述前言语交流的发展的三大基本特性。

4、婴儿的依恋有哪些类型,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三)论述

1、试比较言语获得的四个理论。

第六章幼儿心理的发展

第一节幼儿的生理发展(了解内容)一、大脑皮质的成熟顺序(重点)

第二节幼儿的游戏

一、游戏的理论

1、经典的游戏理论(重点)

2、现代的游戏理论

二、幼儿游戏的分类(重点)

三、幼儿游戏的发展

四、游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节幼儿言语的发展

一、词汇的发展

二、语法结构的发展

三、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四、内部言语的发生发展

五、第二语言的获得与学习

第四节幼儿认知的发展

一、记忆的发展特点(重点)

1、记忆容量的增加

2、有意识记与无意识记的发展

3、形象记忆与语词记忆的发展

4、记忆策略和元记忆的形成

(二)思维的发展

1、幼儿思维的特点(重点)

2、皮亚杰关于幼儿思维的研究(重点)

(1)三座山测验;(2)守恒;(3)类包含

3、幼儿思维形式的发展

第五节幼儿个性的初步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社会化的概念(重点)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重点)

1、自我概念的发展

2、自我评价的发展

3、自我体验的发展

4、自我控制的发展

二、道德认知的发展

1、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研究

2、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研究

三、侵犯行为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四、性别角色认同和性别化(重点)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守恒、社会化、亲社会行为、性别角色认同、性别化(二)简答题

1、简述幼儿的游戏对其心理发展的作用。

2、简述幼儿记忆的发展特点。

3、简述“三座山测验”。

4、简述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三阶段。

5、简述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三)论述题

1、试论述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第七章小学儿童心理的发展

第一节小学儿童的学习(了解内容、略)

一、小学儿童的学习特点

二、小学儿童的学习障碍

1、分类

2、症状

3、产生原因

4、预防和矫治

第二节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一、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重点)

二、小学儿童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

三、小学儿童概念的发展

四、小学儿童推理能力的发展

五、小学儿童思维品质的发展特点(重点)

第三节小学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一、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

二、小学儿童的社会性认知(重点)

1、社会性认知概念

2、角色采择技能及发展阶段(重点)

三、小学儿童的社会性交往

1、与父母的关系

2、小学儿童友谊及发展阶段(重点)

第四节小学生品德的发展

一、品德发展的基本特点(重点)

二、道德动机的发展

三、小学儿童品德心理特征的发展

思考题:

(一)简答题

1、简述小学儿童学习的特点。

2、简述小学儿童友谊及发展阶段(重点)

3、简述小学儿童思维品质的发展特点

4、儿童的角色采择技能包含哪几个阶段?

5、简述塞尔曼的友谊发展阶段。

第八章中学生心理的发展

第一节初中生面临的心理危机

一、生理发育高峰

二、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重点)

1、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

2、心理上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

3、易出现的心理与行为偏差

第二节初中生智力的发展

一、初中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二、思维品质的矛盾发展(重点)

1、思维的创造性和评判性日益明显

2、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存在

3、思维中自我中心的再度出现(重点)

第三节初中生个性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高涨

二、反抗心理

三、情绪表现的矛盾性特点(重点)

四、人际交往上的新特点(重点)

五、初中生的消极心境

第四节高中生智力的发展

一、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总特点(重点)

二、高中生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

三、高中生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

第五节高中生个性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重点)

二、价值观的确立

三、自治需求

思考题:

(一)简答题

1、简述初中生反抗心理产生的原因及表现。

2、初中生心理上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有哪些表现?

3、简述初中生思维品质的矛盾发展的表现。

4、简述初中生情绪表现的矛盾性特点。

5、简述初中生人际交往上的新特点。

6、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基本特点。

(二)阐述初中生思维中的自我中心与幼儿思维的自我中心有何区别?

第九章成年初期心理的发展(了解内容、略)

第十章成年中期的心理特点(了解内容、略)

第十一章成年晚期心理的变化(了解内容、略)

(9022)《发展心理学》样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视崖”是用来研究婴儿( B )发展的装置。

A.方位知觉

B.深度知觉

C.左右知觉

D.时间知觉

2.( C )认为强化是儿童获得语言的主要机制。

A.弗洛伊德

B.皮亚杰

C.斯金纳

D.斯腾

二、名词解释

1.纵向研究: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的研究。

2.去习惯化:指当个体对一个刺激产生习惯化后,再加入一个新异刺激,引起个体重新对该刺

激注意的现象.

三、简答题

1.简述小学儿童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

答;(1)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随年龄而增高;

(2)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的优缺点进行评价;

(3)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

(4)处于由具体性向抽象性,由外显行为向内部世界的发展过程之中;

(5)作为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

2.简述塞尔曼关于儿童角色采择的五个发展阶段。

答:(1)阶段0:自我中心的或无差别的观点(3—6岁);

(2)阶段1:社会—信息角色采择(6—8岁);

(3)阶段2:自我反省角色采择(8—10岁);

(4)阶段3:相互角色采择(10—12岁);

(5)阶段4: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角色替换(12—15岁)。

四、论述题

1.阐述埃里克森心理发展八个阶段的内容。

答:埃里克森是美国的精神分析医生,也是美国现代最有名望的精神分析理论家之一。他的心理发展的八阶段主要为:

第一阶段为婴儿期(0—2岁)。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第二阶段为儿童早期(2—4岁)。这个阶段儿童主要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这一阶段发展任务的解决,对于个人今后对社会组织和社会理想的态度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对未来的秩序和法制生活作好了准备。

第三阶段为学前期或游戏期(4—7岁),本阶段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本阶段也称为游戏期,游戏执行着自我的功能,在解决各种矛盾中体现出自我治疗和自我教育的作用。埃里克森认为,个人未来在社会中所能取得的工作上、经济上的成就,都与儿童在本阶段主动性发展的程度有关。

第四阶段为学龄期(7—12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学龄期儿童的社会活动范围扩大了,儿童依赖重心已由家庭转移到学校、教室、少年组织等社会机构方面。

第五阶段为青年期(12—18岁)。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

以上五个时期是针对弗洛伊德的五个阶段提出的,后三个阶段是埃里克森的独创。由于这三个阶段,使他的发展理论更加完善。

第六阶段是成年早期(18—25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并避免孤独感。埃里克森认为,发展亲密感对是否能满意地进入社会有重要作用。

第七阶段是成年中期(25—50岁),主要为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这时男女建立家庭,他们的兴趣扩展到下一代。

第八阶段为老年期(成年晚期—死亡),主要为获得完善感和避免失望和厌倦感。这时人生进入了最后阶段,如果对自己的一生周期获得了最充分的前景,则产生一种完善感,达不到这一感觉,就不免恐惧死亡,觉得人生短促,对人生感到厌倦和失望。

埃里克森的发展渐成说有着自己的特色而不同于别人,可以说他的发展过程不是一维性的纵向发展观,而是多维性的,每一个阶段实际上不存在发展不发展的问题,而是发展的方向问题,即发展方向有好有坏,这种发展的好坏是在横向维度上两极之间进行的。

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儿童心理学考点知识 一、名词解释 1.超出预期策:是从情感维度处理教材、呈现教学内容的策略。它的内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处理教学材料,使呈现的教学内容超出学生的预期,引发学生的兴趣情绪,以有效调节学生的学习心向,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2.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3.记忆策略:是指主体对自己记忆活动的有意识控制和由主体所使用的那些能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或认知活动。 4.元记忆:是人们对自己记忆过程的理解和认识,主要包括元记忆知识和元记忆监控。 5.强化: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特别强调“强化依随”(即紧跟在言语行为之后的强化的刺激)在儿童言语行为形成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6.纵向研究:也叫追踪研究,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的研究。 优点:系统地、详尽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量、质变的规律。 缺点:样本的减少反复测量时间较长 7.元认知:是关于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察觉、自我反省、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部分。 8.最近发展区:是指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时,儿童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 9.文化比较法:不同文化间比较,可以了解人类发展是否存在普遍性规律,防止将在一个文化背景下得出的结论过度类化;了解文化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0.儿童(小学生)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小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二、填空 1.小学生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①遗传与环境的问题②发展的普遍性和个别差异问题 ③发展的连续性和可变性④发展的质变和量变 2.注意的品质包括哪些方面? ⑴注意的广度 —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所注意到对象的数量。 ?小学生注意的广度随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发展。 ?女生注意广度高于男生。 ⑵注意的稳定性 —指把注意集中保持在某一对象(事物或操作活动)上时间的长短。 ?年龄—小学低年级学生可以连续集中注意20分钟左右,中年级学生可达25分钟左右,高年级可保持30分钟左右; ?与学生的知识经验、个性特点及刺激的性质,呈现方式有关; ?性别—女性注意的稳定性高于男生。

儿童心理学复习资料1艾里克森的八个社会心理阶段中的前三个阶段

儿童心理学复习资料 0-1岁 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条件:儿童的需要能得到即时的满足;母亲能积极、敏感的 回应孩子的需要。 社会化代理人:母亲 1-3岁 自主对羞愧 危机:获得自主感,克服自我怀疑、羞耻感。 条件:给孩子自我负责的机会,让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社会化代理人:父母亲。 3-6岁 主动对内疚 危机:获得主动感,避免内疚感。 条件:让儿童承担责任和社会义务,对孩子的失败给与保护 性态度。 社会化代理人:家人。 2、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构成系统 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把外界环境因素和个体的生物因素揉合起来,提出了不同嵌套层级的社会生态理论。他认为个体的发展处在直接环境(养育家庭)到间接环境(社会文化)之间的几个环境系统中,每个系统都和其他系统以及儿童个体本身发生交互作用,这种作用结果导致儿童不同的发展水平。 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学理论由里到外依次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和动态变化系统构成,见下图。 生态圈 微观系统处于中心点,是指儿童在即时环境中的作用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儿童自己主动接受和探索外部信息,属于一种相对封闭的自为系统。其行为带有很强的个体色彩,这就是他们的生理能力、气质体系以及外部塑造的心理行为体系。 中间系统处于微观系统的外围,相对于微观系统它的交互作用范围更大一些,包括伙伴、父母、居家邻居、托幼学校、诊所、社区活动场所等即时环境。儿童和这些环境要因相互影响,每种状态都是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儿童和大人以及伙伴一样都是主动的,直到建立一种氛围和价值的平衡。中间系统保证了家庭氛围中社会因素的加入。 外层系统在中间系统的外围,是儿童环境中那些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要素,是儿童非即时性的环境。正式组织,如父母的工作室、宗教机构和社团的健康福利服务。非正式的组织,如父母的社会网络——提供建议、友谊和经济帮助的朋友和家庭成员。这些系统提供了儿童发展的制约和支持。外系统的衰弱会带来消极影响。由于个人或社团关系少,或受到失业影响而导致与社会隔离的家庭出现冲突和虐待儿童的比率在增加。包括父母单位、社区邻居、亲朋、各种媒体、机关、医疗机构等。 宏观系统处在第四层,像是外层系统和中间系统“蒸发”出的文化氛围,包括养育价值、社会习俗、教养法规及文化价值观、法律、文化和资源等,是儿童成长的大的环境保证。宏系统会间接影响儿童的微系统进而影响他们的发展。 动态系统是这个四个系统的状态属性,它更强调四个子系统的即时变化和非静止性。它是不断变化的。重要的生活事件,如同胞的出生、上学、搬入新的邻里环境或父母离婚,都改变儿童和环境的关系,产生影响发展的新环境。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发展既不是受环境控制也不是受内在倾向驱使。相反,儿童既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生产者。社会生态学理论其实是一个社会环境的影响模型,操作性或应用性都比较差,但迎合了现在人们的一种环境价值观。 3、评价遗传对行为影响的两种主要策略(选择性育种与家谱研究); 选择性育种和家谱研究,是用来评价遗传对行为影响的两种主要策略。 选择性育种的研究:许多研究者通过选择性培育有特殊特质的动物,来回答遗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这种特质的个体差异。一个有名的选择性育种的实验是屈赖恩所进行的,他试图证明老鼠走迷宫的能力是一种由遗传决定的特质。 传 统 医疗服务机构

发展心理学知识

发展心理学知识 第一节概述 1.心理发展,广义包括心理的种系发展(动物心理学)、心理的种族发展(人类心理的历史发展)和个体的心理发展,狭义仅指个体的心理发展。 发展心理学以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出心理发展的规律。 心理发展的性质:整体性、社会性、活动性、规律性。 心理发展的规律性: (1)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个性的心理活动,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即遵循着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的规律。 (2)方向性和顺序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3)不平衡性。出生后的第一年是个体一生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婴幼儿期属第一发展加速期;童年期是发展速度较快的缓慢发展期;少年期(主要指青春发育期)是第二个加速发展期; 青年期发展达到高峰,进入成熟期;中年期处于平稳发展变化阶段;老年期呈下降趋势。 2.心理发展学的研究内容: (1)心理发展中各年龄阶段的特征 心理发展与年龄有密切联系,表现在: a.时间是心理发展的一个维度; b.心理发展与年龄大致对应,绝非同步对应; c.年龄和心理 发展不是因果关系。 (2)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a.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这是心理发展的动因,是心理发展的本质问题; b.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问题,这是心理发展过程的问题; c.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问题; d.“关键期”问题 3.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四种。 4.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方式 (1)横向研究设计——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者进行比较研究的设计方式,又称为横向比较研究。 优点:适用性和时效性; 缺点:人为的联结性、可能存在组群效应。 (2)纵向研究设计——对相同的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的长期的反复观测的设计方式,也称为纵向跟踪研究。 优点:能够系统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揭示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缺点:时效性较差(耗费时间、人力、物力),被试者容易流失,可能出现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 (3)纵横交叉研究设计 对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者进行横向研究,然后再进行纵向研究,将两种设计方式的优缺点取长补短。

2019心理学考研院校排名及院校推荐

2019心理学考研院校排名及院校推荐 心理学考研院校全国排名前20名院校 目前,心理学考研学术硕士方向,统考依然是一个大趋势,但是也有一大部分比较好的院校开始自主命题,为了让准备2019年考研的同学安心复习,明确自己的目标院校是统考还是自主命题,跨考考研老师为大家汇总了全国前20所院校排名。 2.全国各地区自主命题院校 01东北地区自主命题院校 东北师大(学硕和专硕都有)、吉林大学(学硕和专硕都有)、沈阳师大、

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吉林师范大学 02华北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学硕全英文教材、有专硕)、北京大学(目前没有明确书单)中央财经大学(学硕、专硕)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南开大学(学硕、专硕)、首都师范大学(学硕、专硕)、首都医科大学(新增专硕)、河北师范大学(学硕、专硕)、河北大学、河南大学(学硕、专硕)、鲁东大学、 03江浙地区 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学硕、专硕)、河海大学、东南大学(学硕、专硕)、苏州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扬州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皖南医学院、 04华南地区 中山大学、广州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 06华中地区 湖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学硕、专硕)、 07西南地区 重庆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 (3)心理学考研院校难度分析 01浙江大学的强项在于工业心理学等应用取向的心理学专业2017年考研心理学院校排名及优势方向2017年考研心理学院校排名及优势方向。 02北京大学的强项在于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 03北京师范大学的强项在于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测量与统计 04首都师范大学的强项则在于它曾经辉煌过,很多现在的博导都曾经在这儿接受过林传鼎等人的培训。现在则处于上升时期,钱多、设备还可以,学校相当支持,但是除了动机与情绪这个博士点有特点之外,还没有形成自己更多的特色。 05吉林大学的社会心理学系的强项在于理论心理学以及心理学史,向你展示一个全面的心理学。 06南京师范大学的强项则在于理论心理学以及心理学史。 西南大学心理学系有一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基础心理学和教育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复习大纲

(9022)《发展心理学》复习大纲 第一章绪论 一、发展心理学的定义(重点) 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心理发展的原理 2、年龄特征(重点) 三、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重点) 1、创始人 2、标志性的代表作 四、从儿童发展到毕生全程发展的研究 1、霍尔:青年心理学 2、荣格:成人心理学 3、发展心理学的问世(重点) 4、毕生发展心理学 五、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发展心理学、种系发展、年龄特征 (二)简答题 1、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种系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区别与联系 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重点) 一、精神分析的发展观(重点、难点) 1、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说(重点) 2、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重点) 二、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1、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2、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3、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三、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重点、难点) 1、社会文化—历史发展观 2、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四、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重点、难点) 1、皮亚杰的发展观 2、心理发展的实质和原因 3、发展的阶段

五、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最近发展区、同化、顺应、图式 (二)简答题 1、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说 2、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3、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的四个阶段。 (三)论述题 1、试比较弗洛伊德与埃里克森理论的心理发展理论。 2、试论述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3、试论述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与研究原则 1、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 2、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原则(重点)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重点) 1、纵向研究(重点) 2、横向研究(重点) 3、聚合交叉研究 三、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四)发展心理学研究结果的分析与呈现 (五)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的新趋势 四、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纵向研究、横断研究 (二)简答题 1、简述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 2、简述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三)实验设计:请用分别采用纵向研究、横断研究和聚合交叉研究设计三个实验。 第四章胎儿的发展(了解内容,略) 一、遗传基因与胎儿的发展 二、遗传疾病 三、母亲自身条件对胎儿发展的影响 四、母亲疾病对胎儿发展的影响 五、药物等对胎儿发展的影响 六、母亲的情绪状态对胎儿发展的影响 七、母亲所处环境对胎儿发展的影响

[9022]《发展心理学》(标准答案)

[9022]《发展心理学》 1、观察学习中同样有强化属于() 直接强化 间接强化 积极强化 消极强化 2、埃里克森认为,主要为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的阶段是()。 F. 老年期 成年早期 青年期 成年中期 3、弗洛伊德认为,本我的工作原则遵循()。 综合原则 快乐原则 完美原则 现实原则 4、弗洛伊德认为,人格中原始的、本能的、且最难接近同时它又是强有力的部分是()。 超我 无我 自我 本我

5、 儿童心理学的真正的创始人是( )。 霍尔 普莱尔 达尔文 桑代克 6、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本质是( )。 个体社会化的结果 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 强化的结果 性心理的发展与成熟 7、 小学生老是喊别人绰号,不管他怎么喊,被叫绰号的同学都不理他,后来他再不喊绰号了。这个心理过程是( )。 消退 积极强化 消极强化 泛化 8、 个体能分辨彩色和非彩色的时间一般是( )。 婴儿5、6个月 婴儿3、4个月 婴儿7、8个月 婴儿1、2个月 9、把“个体心理发展看作是一系列或多或少复演种系进化历史”的是( )。

华生 斯金纳 桑代克 霍尔 10、提出“心理的本质是行为”的观点是()。 人本主义学派 精神分析学派 构造主义学派 行为主义学派 11、皮亚杰认为2一7岁儿童的思维属于() 形式运动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 前运算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 12、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学科是()。 C. 发展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 13、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的恋父情结常发生在()。 6-12岁

3-6岁 0-1岁 1-3岁 14、 弗洛伊德认为,自我的工作原则遵循( )。 现实原则 完美原则 综合原则 快乐原则 15、 小孩子可能把同妈妈年龄相仿的女性叫作妈妈。这是( ) B. 消退 D. 顺应 强化 同化 16、 埃里克森认为,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并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的阶段是( ) 老年期 成年早期 青年期 成年中期 17、 儿童自我评价的转折年龄是( )。 2岁 3岁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一、什么是发展? 发展是指个体从受孕到死亡的过程中,连续性和系统的变化。 系统性——有序、模式化、相对持久 连续性——跨时间的稳定性、对过去反应的的连续性 二、发展的过程: 成熟(maturation):由成长过程而非学习、受伤、疾病或者别的生活经历导致的身体或行为上的发展变化。 学习(learning):由个体的经历或实践导致的个体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 三、发展的基本特点: 是一种持续和渐变的过程 是一种整体过程 具有可塑性 受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四、研究发展的目的: 描述:描述所有人都会遵循的一般道路(发展的典型道路),包括变化的典型方式(常态发展)和个体的差异(特殊发展)。 解释:解释观察到的变化及变化产生的原因。 优化发展(预测和控制):通过提供研究的结果帮助人们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达到优化的目的。 什么是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 psychology)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life-span)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简言之,就是研究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发展心理学研究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 广义发展心理学是指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所谓种系心理发展,指的是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这个演变过程包括: ?动物心理学 ?民族心理学 ?个体发展心理学 狭义发展心理学即个体发展心理学:所研究的是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各阶段的心理特点和规律。 ?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 发展心理学具体研究问题: 1.有关心理发展原理或规律的理论问题 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先天VS后天 主动VS被动 阶段VS连续 发展的终点是开放的还是有最终目标的? ●遗传决定论V.S. 环境决定论

【划重点】考研发展心理学要点整理

【划重点】考研发展心理学要点整理 一、发展心理学的概述 (一)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横断研究 (1)国外学者对传播的定义 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或几个年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 优点:可同时研究较大样本;可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资料;成本低费用少,省时省力; 缺点:缺乏系统连续性;难以确定因果关系;取样程序较为复杂;另外还可能受到世代效应的影响。 世代效应:群体中的年龄差异是由群体成长时的社会文化差异造成的,而非发展。 2、纵向研究 是指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人的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研究,也叫追踪研究。 优点:能系统的,详尽的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量变质变规律 缺点:样本的减少(被试亡失),反复测量(练习效应),时间较长(其他变量增多)另外还会受跨代效应的影响。 跨代效应:由于目标群体可能经历某一特殊年代,受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响,而具有同样的特征,这样的结果可能难以推广。 3、聚合交叉研究

综合了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 4、双生子研究(格赛尔双胞胎爬梯实验) 是通过比较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在心理发展特征上相似程度,来了解遗传和环境因素对这种心理发展特征的影响程度。 同卵双生子之间的任何差异都可以归结为环境因素的作用。 5、发展心理学的历史 达尔文在长期观察自己孩子后于1876写成的《一个婴儿的传略》,该专著推动了儿童心理的传记法研究,被认为是科学研究儿童心理的先驱。 德国学者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他在1882年出版的《儿童心理》是公认的第一部儿童心理学著作。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1、弗洛伊德理论与艾里克森理论 (1)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他把里比多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2)弗洛伊德心理发展五阶段 弗洛伊德认为,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家长如果能适度满足儿童的性需要,儿童就能健康成长;如果儿童的性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就会产生固着或倒退,成为各种心理障碍产生的根源。 (3)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提纲复习课程

一、填空题 1.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2.研究表明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上下),再(前后),然后是(左右)。 3.儿童一般先掌握(实词),再掌握虚词。实词中最先掌握名词。 4.柯尔伯格将儿童道德发展阶段划分为(三)水平,(六)阶段。 5.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水平分为(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 6.华生强调(环境)对塑造儿童行为的决定性作用,进而发展为(环境教育万能论),强调对(儿童发展的控制)。 7.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的理论不仅适合于儿童(新行为)的塑造,也同样适用于对(不良行为)的矫正。 8.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心理是在(社会文化历史)的影响下发生和发展的,(社会交往)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条件。 9.格塞尔认为,个体的发展取决于(成熟),而成熟的顺序取决于(基因)决定的时间表。 10.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至6岁 )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11.( 新陈代谢 )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 12.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 开放的 )、( 不断积累的 )过程。 13.母亲年龄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年龄偏小)与( 年龄偏大)。 14.由于整体心理水平的有意性较低,幼儿的记忆以( 无意记忆 )为主。 15.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按(直觉行动思维 )在先,( 具体形象思维)随后,最后(抽象逻辑思维 )的顺序发展起来的。 16.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设计的视崖装置是( 知觉研究 )中的一个经典实验装置。 17.在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儿童既能理解又能使用的词称为( 积极词汇 )。 18.微笑是婴儿的第一个( 社会性 )行为。 19.学前儿童口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语音 )、( 词汇 )、( 语法结构 )、以及( 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等方面。 20.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社会条件 )。 21.6、7岁时儿童的脑重约( 1280 )克,已基本接近成人脑重的(百分之九十 )。 二、名词解释 1.客体永久性:是指当一个物体从视野中消失后,儿童仍能知道它的存在 2.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3.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4.自我中心:是指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动作和观点之上的现象 5.直觉行动思维:是儿童在动作中进行思维。这种思维的进行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

发展心理学知识

发展心理学知识 第一节概述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从出生到衰亡生命全程)规律的学科。 发展心理学广义包含:心理的种系发展、心理的种族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狭义指个体心理 发展。 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方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普遍性和差异性;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发展心理学研究:1.遗传素质与环境和教育因素究竟是以什么样的关系制约着心理的发展; 2?心理的连续不断发展与阶段性跳跃之间是如何有机统一的;3?在心理发展中个体的自生成、 自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之间是怎样取得平衡的;4?不同心理机能发展过程中是否有各 自的“关键期”,这一时期与发展可塑性的关系如何。 福禄贝尔“恩物” 1882普莱尔《儿童心理》标志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1957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文章名称,从此确立了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横断研究(最常用),纵向研究,两者相结合的交叉设计。 单因素论:遗传决定论高尔顿“人的能力得自遗传”,霍尔“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詹森 “智商的80%来自遗传”。环境决定论华升12个婴儿…… 二因素论:施太论、吴伟士相互决定论:皮亚杰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心理发展实质是适应;动作是源泉;过程是构建。 认知结构的发展射击图式、同化(整合到已有,量变)、顺应(质变)、平衡。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 儿童心理发展分4个阶段: 3 8

班杜拉(新行为主义)的社会学习理论 三元交互决定论,观察学习(观察学习是一种示范行为学习,是通过替代强化),主体的自 我调节作用。 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论和心理发展观 最近发展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学习的最佳时期(建立在正在开始又尚未形成的机能之上)。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人的道德判断基本分3种水平,6个阶段 第二节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婴儿期年龄范围0-3岁。 婴儿动作的发展始于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和继而发展起来的条件反射。 婴儿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源泉或前提;是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促进了空间认识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婴儿动作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头尾原则、近远原则、大小原则)。 独立行走是婴儿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成熟是训练的前提条件,训练对成熟只能起到加速或延缓作用。 感知觉是个体发展中最早发生、最早衰退的,婴儿感知觉的发展不是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 的、有选择的心理过程。 吉布森通过视崖装置发现6个月婴儿具有深度知觉。 婴儿方位知觉的发展为:先上下(3)、次前后(4)、再左右(5、7-8)。 延迟模仿的出现标志着婴儿表象记忆和再现能力的初步成熟。 婴儿直觉行动思维特点:直观性和行动性;间接性和概括性;缺乏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思维的狭隘性;思维与语言开始联系,开始出现形象性特点。 语言发展理论:后天学习论(斯金纳、班杜拉);先天成熟论(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理 论,语言获得装置);环境和主体相互作用论(皮亚杰)。 婴儿笑的发展:自发性微笑、无选择性社会性微笑、有选择性社会性微笑。 婴儿哭的发展:生理反射性哭、应答性哭、操作性哭、社会性哭。 婴儿恐惧的发展:本能的恐惧、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怕生、预测性恐惧。 婴儿气质类型: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混合型。 鲍尔比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特殊情感连 结阶段。 艾斯沃斯婴儿依恋类型: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婴儿期自我意识的发展表现为主体我与客体我的发展。 第三节幼儿期的心理发展幼儿期的年龄范围是3-6 岁。

2016考研发展心理学知识要点:青少年自我发展

2016考研发展心理学知识要点:青少年 自我发展 2016考研发展心理学知识要点:青少年自我发展 1.青少年自我发展的一般特征 (1)初中生自我意识高涨 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第一个在1-3岁),他们的内心世界越发丰富,常常用很多心智用于内省。这也导致了个性上的主观偏执,一方面总认为自己正确;另一方面总感到别人在挑剔自己。初中者这种突然高涨的自我意识,使个性出现了暂时的不平衡性,即并普遍存在反抗心理和情绪上的矛盾。 (2)高中生自我意识高度发展 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对于其形成稳定的人格特征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基本特点归结如下: ①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 ②自我意识成分分化(形成自我和超我) ③强烈地关心着自己的个性成长 ④自我评价的成熟 ⑤较强的自尊心 ⑥道德意识高度发展 自我形象:个人对自己的态度,包括三个互相联系的成分,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品行成分 自我形象在高中阶段已趋于稳定。 自我评价:个体对自身思想、能力、水平等方面所作的评价,是自我调节机制的主要成份 自我评价能力只有在高中阶段才开始成熟 2.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参考P6 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关于自我同一性的结构、内容、过程、功能目前处于极大的争议中。——MJ注) 个体在青少年期必须对自己和他人有较充分的了解。当然,这里的他人是指与自己有重要关系的人。同一性的概念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指坚持自我整合感,二是指坚持与他人分享一些基本经验(Erikson,1959) 处于青少年晚期的个体,会对自己的核心本质产生强烈的好奇和疑问。在努力为自己心中的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他们必须把自己过去已经与他人建立的关系和未来的志向结合起来进行考虑,通过重新检验获得有选择的反馈。在这一过程中,同一性就好比一个基点,使个体在社会关系中获得必要的、连续性的经验。许多女性不符合同一性发展标准,他们趋向于被动地社会化,通过留心别人的行为来界定自己的同一性。 同一性获得:个体成功将自我许多成分统合,形成明确的世界观和前景目标。 将内部的信仰和价值观与新的外部的社会需求整合在一起,促进个体从事积极有意义的行为。

2019级专升本小学教育专业专升本复习资料12月份考试资料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1 一、名词解释 1. 最近发展区 2. 客观性原则 3. 气质 4. 观察学习 二、简答题 1. 简述几种胎教方法。 2. 简述青少年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 3. 简述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 4. 简述小学儿童学习的一般特点。 三、论述题 结合自身成长,试分析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与在成年人指导下或与有能力的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2. 客观性原则:要坚持真实地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为研究儿童心理的目的。在研究儿童心理发展时,要确立客观指标。 3. 气质 气质,是婴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明显而稳定的个人特征,是在任何社会文化背景中父母最先能观察到的婴儿的个人特点。 4. 观察学习 就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不同于刺激-反应学习。 二、简答题 1. 简述几种胎教方法。 音乐胎教;抚摸胎教;言语胎教;光照胎教等。 2. 简述青少年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 成瘾行为:吸烟成瘾;游戏成瘾;网络成瘾。

内部失调:焦虑和抑郁;青春期精神分裂;自杀倾向。 外部失调:反社会行为和青少年犯罪。 3. 简述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 首先,个体心理的起源与动作密切相关;其次,从个体心理的发展历程上看,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由外逐步内化的,而动作在心理的内化过程中则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最后,从个体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以及心理各个具体方面的早期发展来看,动作作为主体能动性的基本表现形式,在个体早期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建构作用,它使个体能够积极地构建和参与自身的发展。 4. 简述小学儿童学习的一般特点。 小学儿童的学习动机;小学儿童的学习兴趣;小学儿童的学习态度;小学儿童的学习策略。 5. 简述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自我中心阶段”或前道德阶段(2-5岁),该阶段儿童缺乏按规则来规范行为的自觉性,在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价值判断等方面均表现出自我中心倾向; 第二阶段为“权威阶段”或他律道德阶段(6-7、8岁),该阶段儿童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绝对尊重和顺从,把权威确定的规则看作是绝对的、不可更改的,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时完全以权威的态度为依据; 第三阶段为“可逆性阶段”或初步自律道德阶段(8-10岁),该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他们已经不把规则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逐渐从他律转入自律; 第四阶段为“公正阶段”或自律道德阶段(10-12岁),该阶段的儿童继可逆性之后,公正观念或正义感得到发展,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 三、论述题 结合自身成长,试分析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

2019考研发展心理学知识要点:研究任务及方法

2019考研发展心理学知识要点:研究任务及方法总体来说,发展心理学的任务仍然是: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露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心理现象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为人类的实践服务 具体包括:①描述个体发展的普遍行为模式 ②揭示和测量个别差异 ③揭示个体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④探究不同的外在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⑤提出指导个体发展的具体方法 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jpg 我们想了解随着时间推移个体如何发生变化以及成长在不同生活环境中的人群的差异是如何产生的,这是一颇具挑战性的工作,这里介绍四种主要的用于发展研究的方法。 1.横断研究 横断研究:在同一时刻观测比较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 样本可来自不同背景和环境。通过研究,对与年龄或生理成熟度相关的心理及行为特征得出变化和差异的规律。 优点:①可同时研究较大样本;②可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资料;③省钱省时省力 缺点:①缺乏系统连续性;②难以确定因果关系;③取样程序较为复杂

2.纵向研究 纵向研究:对同一个体或年龄组在较长的时间内实行有系统的定 期连续观察和研究 也叫追踪研究。 优点:系统详尽地了解发展的连续过程及显著的阶段特征 缺点:①被试随时间逐渐流失;②反复测量引起被试情绪;③研究 期长过程中变量增多 3.聚合交叉研究 聚合交叉研究:在纵向研究图式中分段实行横断研究 这样既克服了纵向研究的缺点,又保持了横断研究的长处。 这种方法既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总 体情况,又从发展的角度了解样本中个体随年龄增长出现的各种变化 以及社会历史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4.双生子研究 双生子有同卵双生和异卵双生两种,前者由一个受精卵分裂而来,所带基因相同,后者由两个卵子接受不同的精子受精发育而成,在遗 传特点上无异于两次妊娠,基因的相似水准与同胞兄弟一样,一般说 来他们之间拥有大约50%的共同基因。 双生子研究:利用双生子为样本,通过特征的差异来研究遗传与 环境对个体心理和生理特征发展的影响或作用 此方法多用于智力、人格的研究。 双生子有同卵双生子与异卵双生子之分,而不论哪种都有被共同 抚养和分开抚养的可能。

儿童发展复习提纲.doc

儿童发展复习提纲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产生 ■洛克的白板说 ■达尔文的进化观点,代表作《一个婴儿的传略》 ■卢梭的儿童观代表作《爱弥尔——论教育》 第一章导论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标志:1882年徳国牛理学家、实验心理学家 普莱尔《儿童心理》 ■早期儿童心理学代表人物 霍尔“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 首创“问卷法” 儿童发展心理学常用的研究设计 ■横断研究设计 ■纵向研究设计 ■纵向时序设计 ■微观发生学设计 ■跨文化研究 ■相关设计 ■实验设计 ■横断研究设计的概念及优缺点 ■纵向研究设计的概念及优缺点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评估法、临床法的含义及实施要求。 第二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理论 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争论 ■关于遗传和环境的争论 ■关于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争论 ■关于儿童发展的主动性和被动性的争论 ■关于发展在时间上的稳定性争论 ■关于发展在不同情境中的一致性争论 ■关于发展的关键期 主要理论派别 ■ 一、成熟势力说 ■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 ■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上的成熟,成熟之前的学习与训练难有显著的效果。 ■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人格构成、性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 本我的含义 ■三、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观

■八个阶段的冲突及发展任务 ■自我同一感 四种同一性状态玛西亚,划分的同一性四种状态及含义 ■同一性完成 ■同一性延迟 ■同一性拒斥 ■同一性混乱 ■四、华生的行为主义 ■小阿尔伯特对白鼠的恐惧 ■五、斯金纳的行为主义 ■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及时强化在行为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六、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过程、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玩偶实验 ■七、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心理发展的结构:格式、同化和顺应、平衡 ■影响发展的四个因素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1、思维的基本单元 格式(scheme),最初的格式来自于无条件反射。 2、同化与顺应的含义 思维发展的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客体永久性的含义 ■前运算阶段(2?7岁) ■具体运算阶段(7、8-11. 12岁) ■形式运算阶段(11、12-14. 15岁) ■四个阶段思维发展的特点及经典实验 ■八、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观 ■最近发展区概念 第三章心理发展的生物基础 胎儿的发育过程 ■胚胎期是发育的关键期 ■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因素 生理发展的两个原则■头尾原则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什么是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发展的内涵 广义: 心理的种系发展——动物种系演进——比较心理学 心理的种族发展——人类历史发展——民族心理学 个体心理发展——一生全过程——个体发展的心理学 狭义: 个体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的规律性 (1)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2)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1)方向性: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 2)顺序性:从婴儿、幼儿、童年、少年、青年到中老年期 心理发展方向和顺序是先天的、固定的。 (3)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一生全程发展按不均衡速率向前进展,时快时慢 一般趋势: 第一发展加速期:婴幼儿期 缓慢发展期:童年期

第二加速发展期:少年期(主要指青春期发育期) 成熟期(平稳变化阶段):中年期 下降期:老年期 心理发展的动因 之一: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高尔顿) 之二: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华生) 之三:遗传与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二因素论) 之四: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班杜拉) 之五:社会文化因素决定心理发展(维果斯基) 之六: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皮亚杰) 主要观点:心理发展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1)在心理发展中,主体和客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即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2)主体和客体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 3)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受个体主观能动性的调节。 ●认知发展本质的适应理论和主动建构学说 1. 图式:认知结构 功能:对客体信息进行整理、归类、改造和创造 作用:使主体有效地适应环境 发展:不断建构,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方式:同化和顺应 2. 同化:主体将环境中的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作用:强化并丰富已有的认知结构。使图式得到量变。

[全]发展心理学-林崇德-考研真题详解[下载全]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考研真题详解 1不同年龄儿童认识能力的差异主要是由加工容量、加工策略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持此观点的学派是()。[统考2019年研] A.皮亚杰学派 B.新皮亚杰学派 C.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D.精神分析学派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A项,皮亚杰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皮亚杰。他以儿童心智发展为基础,进而研究人类认识的发生和变化,创立了发生认识论。B项,新皮亚杰理论学派是对皮亚杰学派的修正和发展。皮亚杰之后的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应该通过将皮亚杰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结合起来,从而研究儿童智力的发展。如果能用信息加工理论来建立一个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智力发展的程序模式,就可以对儿童的智力发展设计出比较确切的模式。C项,社会文化历史学派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与周围人的交往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受人类的文化历史所制约。D项,精神分析学派由弗洛伊德开创。弗洛伊德主要着重于精神分析和治疗,并由此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独特的解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

人的本能的、情欲的、自然性的一面,它首次阐述了无意识的作用,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开辟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它重视人格的研究与心理的应用。 2在孕期的个体发展中,致畸因素最容易造成潜在危害的时期是()。[统考2019年研] A.胚囊期 B.胎儿期 C.胚胎期 D.受精卵期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胚胎期是胎儿器官分化、生长的关键期。如果某一器官或生理系统在这一阶段没能形成,那么胎儿出生后将形成永久性的残疾。这一时期同时也是胎儿发育的最敏感期,放射性、药物、感染等各种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是早产、流产。 3给6个月的婴儿反复呈现一个红色的气球开始时婴儿会一直盯着看,后来婴儿的注视时间减少。这时换一个黄色的气球呈现给婴儿,婴儿的注视时间又会增加。这一过程称为()。[统考2019年研] A.同化与顺应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最近发展区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问题有哪些;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前三阶段(时间、名称、发展的任务和社会化代理人);社会学习理论(关于儿童发展的主要观点);社会文化理论(关于儿童发展的主要观点)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提出者、主要观点) 调查法;跨文化研究;横向研究、纵向研究 第二章 双胞胎研究与收养儿童研究遗传与环境互动的特征 胎儿的身体生长发育的三个时期(时间、主要发育特点);影响胎儿发育的母亲的因素 新生儿行为评估的方法(阿普加量表) 第三章 神经系统发育的可塑性;神经系统髓鞘化和偏侧化的进程; 婴儿身体大小和肌肉发展的特点;影响婴幼儿身体发育的因素 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动力系统理论对动作发展的看法。 第四章 习惯法与去习惯法;视崖实验;形状知觉发展的特点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同化与顺应、四个阶段的名称、时间、思维特点(主要是前两个阶段)) 正强化、负强化 语言什么时候产生的,影响语言发展的环境因素 第五章 婴儿笑的发展阶段; 依恋;依恋的类型;依恋发展的阶段;关于依恋的理论;形成安全依恋的条件(主要特点即可);早期依恋对后期心理发展的影响。 自我意识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六章 幼儿身体发展的不同步性;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大动作、小动作) 第七章 象征性机能的含义 幼儿思维发展的新进展(读书上的内容,了解即可) 成人与儿童在最近发展区内合作时的两个重要特征; 成人提示对幼儿自传式记忆的影响 智商发展的稳定性;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要点) 对错误信念的认识(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儿童计数能力的发展(儿童计数所遵循的原则) 儿童初步数学运算能力发展的趋势 儿童语音发展的特点;儿童词义发展的特点(主要是名词词义发展的特点);句子发展的趋

《发展计划心理学》(规范标准答案)

[9022]《发展心理学》1、观察学习中同样有强化属于() 直接强化 间接强化 积极强化 消极强化 2、埃里克森认为,主要为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的阶段是()。 F. 老年期 成年早期 青年期 成年中期 3、弗洛伊德认为,本我的工作原则遵循()。 综合原则 快乐原则 完美原则 现实原则 4、弗洛伊德认为,人格中原始的、本能的、且最难接近同时它又是强有力的部分是()。 超我 无我 自我 本我

5、儿童心理学的真正的创始人是()。 霍尔 普莱尔 达尔文 桑代克 6、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本质是()。 个体社会化的结果 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 强化的结果 性心理的发展与成熟 7、小学生老是喊别人绰号,不管他怎么喊,被叫绰号的同学都不理他,后来他再不喊绰号了。这个心理过程是()。 消退 积极强化 消极强化 泛化 8、个体能分辨彩色和非彩色的时间一般是()。 婴儿5、6个月 婴儿3、4个月 婴儿7、8个月 婴儿1、2个月 9、把“个体心理发展看作是一系列或多或少复演种系进化历史”的是()。

华生 斯金纳 桑代克 霍尔 10、提出“心理的本质是行为”的观点是()。 人本主义学派 精神分析学派 构造主义学派 行为主义学派 11、皮亚杰认为2一7岁儿童的思维属于() 形式运动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 前运算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 12、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学科是()。 C. 发展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 13、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的恋父情结常发生在()。 6-12岁

3-6岁 0-1岁 1-3 岁 14、弗洛伊德认为,自我的工作原则遵循()。 现实原则 完美原则 综合原则 快乐原则 15、小孩子可能把同妈妈年龄相仿的女性叫作妈妈。这是() B. 消退 D. 顺应 强化 同化 16、埃里克森认为,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并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的阶段是() 老年期 成年早期 青年期 成年中期 17、儿童自我评价的转折年龄是()。 2岁 3岁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简答论述

四、简答题 1.简述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基本内容。 ①儿童心理发展首先是一种心理现象。 ②关于心理发展的研究,一般是从心理的种系发展和心理的个体发展进行的。 ③儿童心理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部分。 2.简述心理的种系发展。 ①心理这一反映形式是在动物出现以后才开始产生的,是跟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发育相联系的。 ②动物心理发展史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前史。 ③人类心理发展史是研究人的心理、意识发生发展的历史。 3.简述心理的个体发展。 心理的个体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①心理活动不断的从简单、具体向复杂、抽象、概括发展。 ②从最初的简单的反射活动发展到随意活动。 ③从出生时仅具有一些遗传素质的差异到逐渐形成个性。 4.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①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 ②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③教育与发展的辩正关系。 ④儿童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 五、论述题 1.结合教育实际,论述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 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儿童的生理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儿童的心理发展。 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决定的作用,其中,教育起主导作用。 2.结合教育实际,论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一般认为,在儿童主体和客观事物(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即在儿童不断积极活动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这个内因或内部矛盾即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3.论述教育与发展的辩正关系。 从教育到领会是新质要素的不断积累、旧质要素不断消亡的细微的量变质变的过程,从不知到知,从不能到能过程中的,这是教育到领会的量变过程。 量变过程的实现和儿童知识的丰富并不是教育的全部目的。掌握知识是新质要素的不断积累、旧质要素不断消亡的过程,是一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质变过程,只有在这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质变的基础上,产生比较明显、比较稳定的新质变化时,完成了从领会到发展的过程,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质变过程。 4.论述儿童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 ①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产生量变和质变,有时还产生大的质变,所以,儿童心理的发展在某个阶段常产生一些不同于其它阶段的特点,呈现出阶段性。由此可见,儿童心理发展矛盾运动的全过程中的质变和阶段性,决定了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②儿童心理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在每一阶段之初,可能保存着大量的前一阶段的年龄特征;在这一阶段之末,也可能产生较多的下一阶段的年龄特征。 ③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1.简述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②发展性原则③教育性原则④理论联系实际原则⑤伦理性原则 2.简述横断研究设计的内容 横断研究就是在同一个评价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人群进行心理观察或实验,比较各个年龄的人群在所观察或实验的某种心理活动上的差异,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依据 3.简述纵向研究设计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