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论课程设计

信息论课程设计
信息论课程设计

《信息论与编码》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sweety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信息工程系

目录

实验一绘制信源熵函数曲线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二哈夫曼编解码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三离散信道容量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一绘制信源熵函数曲线

一、实验目的

掌握离散信源熵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熟悉matlab软件的基本操作,练习应用matlab软件进行信源熵函数曲线的绘制。理解信源熵的物理意义,并能从信源熵函数曲线图上进行解释其物理意义。

二、实验原理

离散信源相关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计算公式

产生离散信息的信源称为离散信源。离散信源只能产生有限种符号。

假定X是一个离散随机变量,即它的取值范围R={x1,x2,x3,…}是有限或可数的。设第i个变量x i发生的概率为p i=P{X=x i}。则:

定义一个随机事件的自信息量I(x i)为其对应的随机变量x i出现概率对数的负值。即:

I(x i)= -log2p(x i)

定义随机事件X的平均不确定度H(X)为离散随机变量x i出现概率的数学期望,即:

∑∑

-

=

=

i i

i i

i i

x

p

x

p

x

I

x

p

X

H)

(

log

)

(

)

(

)

(

)

(

单位为比特/符号或比特/符号序列。

平均不确定度H(X)的定义公式与热力学中熵的表示形式相同,所以又把平均不确定度H(X)称为信源X的信源熵。

必须注意一下几点:

某一信源,不管它是否输出符号,只有这些符号具有某些概率特性,必有信源的熵值;这熵值是在总体平均上才有意义,因而是个确定值,一般写成H(X),X 是指随机变量的整体(包括概率分布)。

信息量则只有当信源输出符号而被接收者收到后,才有意义,这就是给与信息者的信息度量,这值本身也可以是随机量,也可以与接收者的情况有关。

熵是在平均意义上来表征信源的总体特征的,信源熵是表征信源的平均不确定度,平均自信息量是消除信源不确定度时所需要的信息的量度,即收到一个信源符号,全部解除了这个符号的不确定度。或者说获得这么大的信息量后,信源不确定度就被消除了。信源熵和平均自信息量两者在数值上相等,但含义不同。 当某一符号x i 的概率p (x i )为零时,p (x i )log p (x i ) 在熵公式中无意义,为此规定这时的 p (x i )log p (x i ) 也为零。当信源X 中只含有一个符号x 时,必有p (x )=1,此时信源熵H (X )为零。

例1-1,设信源符号集X ={0,1},每个符号发生的概率分别为p (0)=p ,p (1)=q ,p+ q =1,即信源的概率空间为

??

????=?????? 1 0q p P X 则该二元信源的信源熵为:

H (X ) = - p log p – q log q = - p log p – (1- p ) log (1- p)

即:H (p) = - p log p – (1- p ) log (1- p)

其中0 ≤ p ≤1

P =0时,H (0) = 0

P =1时,H (1) = 0

MATLAB 二维绘图

例对函数y = f (x )进行绘图,则用matlab 中的命令plot(x , y )就可以自动绘制出二维图来。如果打开过图形窗口,则在最近打开的图形窗口上绘制此图;如果未打开图形窗口,则开一个新的图形窗口绘图。

例1-2,在matlab 上绘制余弦曲线图,y = cos x ,其中0 ≤ x ≤ 2。 >>x =0::2*pi ; %生成横坐标向量,使其为0,,,…,

>>y =cos(x ); %计算余弦向量

>>plot(x ,y ) %绘制图形

三、实验内容

用matlab 软件绘制二源信源熵函数曲线。根据曲线说明信源熵的物理意义。

四、实验要求

提前预习实验,认真阅读实验原理以及相应的参考书。

认真高效的完成实验,实验中服从实验室管理人员以及实验指导老师的管理。 认真填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代码:

p=::1;

h=-(p).*log2(p)-(1-p).*log2(1-p);

plot(p,h)

hold on ;

stem,1,'--');

xlabel('p')

title('二元信源熵')

六、实验结果:

七、物理意义:

信源熵为信息的不确定度性,而概率的大小决定了信息量的大小。

由上图可知概率为1时,信息量越小,不确定性最低。概率等于时熵最大。

实验二哈夫曼编码

一、实验目的

掌握哈夫曼编码的原理及编码步骤

练习matlab中哈夫曼编码函数的调用及通信工具箱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通信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将信源输出的信息在接收端的信宿精确或近似的复制出来。为了有效地复制信号,就通过对信源进行编码,使通信系统与信源的统计特性相匹配。

若接收端要求无失真地精确地复制信源输出的信息,这样的信源编码即为无失真编码。即使对于一个小的时间段内,连续信源输出的信息量也可以是无限大的,

所以对其是无法实现无失真编码的;而离散信源输出的信息量却可以看成是有限的,所以只有离散信源才可能实现无失真编码。

凡是能载荷一定的信息量,且码字的平均长度最短,可分离的变长码的码字集合都可以称为最佳码。为此必须将概率大的信息符号编以短的码字,概率小的符号编以长的码字,使得平均码字长度最短。

变字长编码的最佳编码定理:在变字长码中,对于概率大的信息符号编以短字长的码;对于概率小的信息符号编以长字长的码。如果码字长度严格按照符号概率的大小顺序排列,则平均码字长度一定小于俺任何顺序排列方式得到的码字长度。

哈夫曼编码就是利用了这个定理,讲等长分组的信源符号,根据其概率分布采用不等长编码。概率大的分组,使用短的码字编码;概率小的分组,使用长的码字编码。哈夫曼编码把信源按概率大小顺序排列,并设法按逆次序分配码字的长度。在分配码字的长度时,首先将出现概率最小的两个符号相加,合成一个概率;第二步把这个合成的概率看成是一个新组合符号的概率,重复上述做法,直到最后只剩下两个符号的概率为止。完成以上概率相加顺序排列后,再反过来逐步向前进行编码。每一步有两个分支,各赋予一个二进制码,可以对概率大的编为0码,概率小的编为1码。反之亦然。

哈夫曼编码的具体步骤归纳如下:

统计n 个信源消息符号,得到n 个不同概率的信息符号。

将这n 个信源信息符号按其概率大小依次排序:

p (x 1) ≥ p (x 2)≥ …≥ p (x n )

取两个概率最小的信息符号分别配以0和1两个码元,并将这两个概率相加作为一个新的信息符号的概率,和未分配的信息符号构成新的信息符号序列。 将剩余的信息符号,按概率大小重新进行排序。

重复步骤3,将排序后的最后两个小概论相加,相加和与其他概率再排序。 如此反复重复n-2次,最后只剩下两个概率。

从最后一级开始,向前返回得到各个信源符号所对应的码元序列,即相应的码字,构成霍夫曼编码字。编码结束。

哈夫曼编码产生最佳整数前缀码,即没有一个码字是另一个码字的前缀,因此哈夫曼编码是唯一码。

编码之后,哈夫曼编码的平均码长为:

1()n i

i i K p x K ==∑

哈夫曼编码的效率为:

()=H x K

η=信源熵平均码长 例

该哈夫曼码的平均码长为

编码效率为: 三、实验内容

为某一信源进行哈夫曼编码。该信源的字符集为X={x 1, x 2, … x 6 },相应的概率矢量为:P =,,,,,,即X ,P 的概率空间为:

123456 0.300.250.210.100.090.05X x x x x x x P ????=????????

根据哈夫曼编码算法对该信源进行哈夫曼编码。并计算其平均码长和编码效率。 调用matlab 哈夫曼编码函数进行哈夫曼编码,与人工编码结果做比较。 huffmandict 函数: 为已知概率分布的信源模型生成哈夫曼编解码索引表。 调用方法如下:

[dict ,avglen] = huffmandict (symbols, p)

[dict ,avglen] = huffmandict (symbols, p, N)

[dict ,avglen] = huffmandict (symbols, p, N, variance)

四、实验要求

提前预习实验,认真阅读实验原理以及相应的参考书。

认真高效的完成实验,实验中服从实验室管理人员以及实验指导老师的管理。 认真填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代码:

symbols = [1:6];

p = [.30 .25 .21 .10 .09 .05];

71

() 2.72i i i K p x K ===∑码元/符号() 2.610.9596/2.72H X K η===比特码元

[dict,avglen] = huffmandict(symbols,p)

temp=dict;

for i = 1:length(temp)

temp{i,2}= num2str(temp{i,2});

end

h=.*log2.*log2.*log2.*log2.*log2.*log2

n=h/avglen

temp

六、实验结果:

symbols=

1 2 3 4 5 6

P=

dict=

[1] [1x2 double]

[2] [1x2 double]

[3] [1x2 double]

[4] [1x3 double]

[5] [1x4 double]

[6] [1x4 double]

avglen=

n=

temp=

[1] ‘0 0’

[2] ‘0 1’

[3] ‘1 1’

[4] ‘1 0 1’

[5] ‘1 0 0 0’

[6] ‘1 0 0 1’

人工编码:其平均码长和编码效率分别为和%,与调用MATLAB哈夫曼树编码函数进行哈夫曼编码结果一致,但调用函数处理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在进行大量数据运算时。优势明显。

实验三离散信道容量

一、实验目的

掌握离散信道容量的计算。

理解离散信道容量的物理意义。

练习应用matlab软件进行二元对称离散信道容量的函数曲线的绘制,并从曲线上理解其物理意义。

信道是传送信息的载体—信号所通过的通道。

信息是抽象的,而信道则是具体的。比如二人对话,二人间的空气就是信道;打电话,电话线就是信道;看电视,听收音机,收、发间的空间就是信道。 研究信道的目的:在通信系统中研究信道,主要是为了描述、度量、分析不同类型信道,计算其容量,即极限传输能力,并分析其特性。

二元对称信道BSC (Binary Symmetric Channel )

二进制离散信道模型有一个允许输入值的集合X={0,1}和可能输出值的集合Y={0,1},以及一组表示输入和输出关系的条件概率(转移概率)组成。如果信道噪声和其他干扰导致传输的二进序列发生统计独立的差错,且条件概率对称,即

(0/1)(1/0)(1/1)(0/0)1p Y X p Y X p p Y X p Y X p

======??======-? 这种对称的二进制输入、二进制输出信道称做二元对称信道(或二进制对称信道,简称BSC 信道),如下图所示:

信道容量公式:

{()}

max p x C I(X,Y)=

三、实验内容

BSC 信道是DMC 信道对称信道的特例,对于转移概率为P(0/1)=P(1/0)=p ,P(0/0)=P(1/01)=1-p ,求出其信道容量公式,并在matlab 上绘制信道容量C 与p 的曲线。

根据曲线说明其物理意义。

四、实验要求

提前预习实验,认真阅读实验原理以及相应的参考书。

认真高效的完成实验,实验中服从实验室管理人员以及实验指导老师的管理。 认真填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代码:

p=linspace,,50);

c=log2(2)+p.*log2(p)+(1-p).*log2(1-p);

plot(p,c);

title('BSC 信道')

由图可知:p=0时信道容量是1bit/符号;当P=时,从输出得不到任何关于输入的信息,互信息为0即信道容量为0;信道容量以P=点为中心对称。

物理意义:P=0时,无误码概率,从接受的Y可以完全确定发送的X,信道的介入没有产生任何的损伤。P=时,说明损失的信息达到与输入符号信息熵相等的程度。可得C=0时,即信道上没能传送任何信息。

信息论与编码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一:实验原理----------------------------1 二:程序源代码--------------------------1 三:实验分析-----------------------------6 四:实验结论---------------------------7

赫夫曼编码 一:实验原理 哈夫曼编码的具体步骤归纳如下: ① 概率统计(如对一幅图像,或m幅同种类型图像作灰度信号统计),得到n个不同概率的信息符号。 ② 将n个信源信息符号的n个概率,按概率大小排序。 ③ 将n个概率中,最后两个小概率相加,这时概率个数减为n-1个。 ④ 将n-1个概率,按大小重新排序。 ⑤ 重复③,将新排序后的最后两个小概率再相加,相加和与其余概率再排序。 ⑥ 如此反复重复n-2次,得到只剩两个概率序列。 ⑦ 以二进制码元赋值,构成哈夫曼码字。编码结束。 哈夫曼码字长度和信息符号出现概率大小次序正好相反,即大 概信息符号分配码字长度短,小概率信息符号分配码字长度长。 C、哈夫曼编码的特点 (1)哈夫曼编码的构造顺序明确,但码不是唯一的(因以大赋1还是小的赋1而异;

(2)哈夫曼编码的字长参差不齐,硬件实现不方便; (3)只有在概率分布很不均匀时,哈夫曼编码才有显著的效果,而在信源分布均匀时,一般不使用哈夫曼编码。 二:程序源代码: #define MAXVALUE 10000 #define MAXLEAF 30 #define MAXNODE 59 #define MAXBIT 10 #define LENTH 30 #include "" #include typedef struct{ float gailv; int flag; int parent; int lchild; int rchild; char ch; int t; }HNodeType; typedef struct{ int bit[MAXBIT]; int start; }HCodeType; typedef struct{ float gailv; char letter; }mytype; /*it's the type of data save in file*/ typedef struct filehuff{ int count; mytype mydata[MAXLEAF]; filehuff(){count=0; }; }; filehuff filedata; char code[MAXVALUE]; HNodeType HuffNode[MAXNODE]; void savetofile() { FILE *fp;

信息论与编码课程设计..

吉林建筑大学 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信息理论与编码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哈夫曼编码的分析与实现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101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吕卅王超 设计时间:2013.11.18-2013.11.29

一、设计的作用、目的 《信息论与编码》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课程设计是其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同时也是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巩固和补充。其主要目的是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查阅有关资料的技能,提高实践技能,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际应用的能力。 通过完成具体编码算法的程序设计和调试工作,提高编程能力,深刻理解信源编码、信道编译码的基本思想和目的,掌握编码的基本原理与编码过程,增强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熟悉开展科学实践的程序和方法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 通过课程设计各环节的实践,应使学生达到如下要求: 1. 理解无失真信源编码的理论基础,掌握无失真信源编码的基本方法; 2. 掌握哈夫曼编码/费诺编码方法的基本步骤及优缺点; 3. 深刻理解信道编码的基本思想与目的,理解线性分组码的基本原理与编码过程; 4. 能够使用MATLAB 或其他语言进行编程,编写的函数要有通用性。 三、设计内容 一个有8个符号的信源X ,各个符号出现的概率为: 编码方法:先将信源符号按其出现的概率大小依次排列,并取概率最小的字母分别配以0和1两个码元(先0后1或者先1后0,以后赋值固定),再将这两个概率相加作为一个新字母的概率,与未分配的二进制符号的字母重新排队。并不断重复这一过程,直到最后两个符号配以0和1为止。最后从最后一级开始,向前返回得到各个信源符号所对应的码元序列,即为对应的码字。 哈夫曼编码方式得到的码并非唯一的。在对信源缩减时,两个概率最小的符号合并后的概率与其他信源符号的概率相同时,这两者在缩减中的排序将会导致不同码字,但不同的排序将会影响码字的长度,一般讲合并的概率放在上面, 12345678,,,,, ()0.40.180.10.10.070.060.050.04X x x x x x x x x P X ????=????????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题 目 基于数据挖掘的航电系统故障诊断 专业名称 电子信息工程 学生姓名 王腾飞 指导教师 陈 杰 完成时间 2014年3月18日

摘要 航电系统是飞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综合应用了电子、机械、计算机及自动检测等许多学科的先进技术,结构层次很多,所以对其实施故障诊断具有涉及专业领域多、诊断难度大、要求时间短等特点。这对快速处理故障数据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从独立的联合式航电机箱的按键通电测试,到集中式飞机管理系统数据收集,飞机维修系统经过漫长的发展已演变成故障诊断工具。 现代飞机均采用了中央维修系统,用以收集所有子系统的故障报告、判断故障根源并推荐修理方法。飞机的故障信息和历史数据存放在数据库中。如果用传统的数据分析方法对这些海量的数据进行分析时会显得力不从心,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对于隐含的知识难以有效的进行挖掘。数据挖掘技术十分符合现实的需要,它可以客观地挖掘出历史数据库中潜在的故障规则,这些规则能更好地指导故障的定位与检修,并对潜在的故障做出预测。随着数据的不断增长,如何能自动获取知识已经成为故障诊断技术发展的主要制约条件,而数据挖掘技术为解决这个“瓶颈”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本文详细介绍了故障诊断技术与数据挖掘技术,并总结了航电系统的故障诊断的特点。拟采用聚类分析的技术对故障数据快速处理,实现对故障的快速定位。 关键词:故障诊断数据挖掘聚类分析航电系统

故障诊断技术 故障诊断技术简介 故障诊断就是指当设备系统不能完成正常的功能时,利用一定的方法找出使该功能丧失的原因及发生故障的部位,实现对故障发展趋势的预测的过程。故障诊断涉及到多方面的技术背景,主要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非线性科学等最新技术理论为基础,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设备系统故障及故障诊断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设备系统能够以最佳状态可靠地运行,对于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产能、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设备系统的故障是指设备系统在规定时间内、规定条件下丧失规定功能的状况。故障诊断的作用则是发现并确定发生故障的部位及性质,找出故障的起因,预测故障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应对措施。故障诊断技术的使用范围不应只局限于设备系统使用和维修过程中,在设备系统的设计制造过程中也可以使用故障诊断技术,为以后的故障监测和设备系统维护创造条件。因此,故障诊断技术应该贯穿于设备系统的设计、制造、运行和维护的全过程当中。 机载设备的故障诊断流程框图:

哈夫曼编码信息论课程设计

信 息 论 课 程 设 计 实 验 报 告 专业班级:信计0802 姓名:刘建勋 学号:07 目录:

1.课题描述-----------------------------------------------------------------------------------------3 2.信源编码的相关介绍---------------------------------------------------------------------3 3.哈夫曼编码-------------------------------------------------------------------------------------3 哈夫曼编码算法-----------------------------------------------------------------------3 哈弗曼编码的特点--------------------------------------------------------------------4 哈夫曼实验原理----------------------------------------------------------------------- 4 4.哈夫曼编码的C++实现-----------------------------------------------------------------5 程序设计-----------------------------------------------------------------------------------5 运行结果-----------------------------------------------------------------------------------8 总结-----------------------------------------------------------------------------------------------------8 参考文献-------------------------------------------------------------------------------------------------8

信息论与编码课程设计报告书

信息论与编码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判断唯一可译码、香农编码 专业班级电信12-03 学号7 学生琳 指导教师成凌飞 教师评分 2015年3月21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2) 二、设计思路 (2) 三、设计流程图 (3) 四、程序运行及结果 (4) 五、心得体会 (6) 参考文献 (7) 附录:源程序 (8)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信源熵、信源编码的基本原理,掌握具体的编码方法,熟悉编程软件的使用,培养学生自主设计、编程调试的开发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1、判断唯一可译码 利用尾随后缀法判断任意输入的码是否为唯一可译码,即设计一个程序实现判断输入码组是否为唯一可译码这一功能。 2、香农编码 熟悉运用香农编码,并能通过C语言进行编程,对任意输入消息概率,利用香农编码方法进行编码,并计算信源熵和编码效率。 二、设计思路 1、判断唯一可译码 在我们学习使用了克劳夫特不等式之后,知道唯一可译码必须满足克劳夫特不等式。但是克劳夫特不等式仅仅是存在性的判定定理,即该定理不能作为判断一种码是否为唯一可译码的依据。也就是说当码字长度和码符号数满足克劳夫特不等式时,则必可以构造出唯一可译码,否则不能构造出唯一可译码。因此我们必须找到一种能够判断一种码是否为唯一可译码的方法,尾随后缀法。 尾随后缀法算法描述: 设C为码字集合,按以下步骤构造此码的尾随后缀集合F: (1) 考查C中所有的码字,若Wi是Wj的前缀,则将相应的后缀作为一个尾随后缀放入集合F0中; (2) 考查C和Fi两个集合,若Wj∈C是Wi∈Fi的前缀或Wi∈Fi 是Wj

信息论课程设计报告

成绩: 2016-2017学年第1学期 《信息论》课程设计 学院名称: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教师姓名: 2016年12月 一、判定唯一可译码 1. 任务说明

输入:任意的一个码(即已知码字个数及每个具体的码字) 输出:判决结果(是/不是) 输入文件:in1.txt ,含至少2组码,每组的结尾为”$”符 输出文件:out1.txt ,对每组码的判断结果 说明:为了简化设计,可以假定码字为0,1串 2. 实现原理 判断方法:将码C 中所有码字可能的尾随后缀组成一个集合F ,当且仅当集合F 中没有 包含任一码字,则可判断此码C 为唯一可译变长码。 构成集合F :首先观察码C 中最短的码字是否是其他码字的前缀。若是,将其所有可能 的尾随后缀排列出。就是将其他码字序列中截去与其最短码字相同的前缀 部分,将余下的序列为尾随后缀。而这些尾随后缀又可能是某些码字的前 缀,或者最短码字又仍是这些尾随后缀的前缀,再将由这些尾随后缀产生 的新的尾随后缀列出。然后再观察这些新的尾随后缀是否是某些码字的前 缀,或观察有否其他码字是这些新的尾随后缀的前缀,再将产生的尾随后 缀列出,依次下去,直至没有一个尾随后缀是码字的前缀或没有新的尾随 后缀产生为止。这样,首先获得的是由最短码字能引起的所有尾随后缀。 接着,按照上述步骤将次短的码字、......所有码字可能产生的尾随后缀前部 列出。由此得到由码C 的所有可能的尾随后缀组成的集合F 。 参考算法伪代码: For all ,i j W W C ∈ do if i W 是j W 的前缀 then 将相应的后缀作为一个尾随后缀放入集合0F 中 End if End for Loop For all i W C ∈ do For all j n W F ∈ do if i W 是j W 的前缀 then 将相应的后缀作为一个尾随后缀放入集合1n F +中 Else if j W 是i W 的前缀 then 将相应的后缀作为一个尾随后缀放入集合1n F +中 End if End for End for i i F F ← If ,i i W F W C ?∈∈ then Return false Else if F 中未出现新的元素 then Return true End if //能走到这里,说明F 中有新的元素出现,需继续 End loop

信息论与编码课程设计报告,统计信源熵与香农编码

信息论与编码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统计信源熵与香农编码 专业班级电信 12-06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教师评分 2015年 3 月 30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2) 二、设计思路 (2) 三、设计流程图 (3) 四、程序运行及结果 (4) 五、心得体会 (6) 参考文献 (7) 附录:源程序 (8)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统计信源熵 要求:统计任意文本文件中各字符(不区分大小写)数量,计算字符概率,并计算信源熵。 2.香农编码 要求:任意输入消息概率,利用香农编码方法进行编码,并计算信源熵和编码效率。 二、设计思路 本次课程设计中主要运用C 语言编程以实现任务要求,分析所需要的统计量以及相关变量,依据具体公式和计算步骤编写语句,组成完整C 程序。 1、信源熵 定义:信源各个离散消息的自信息量的数学期望为信源的平均信息量,一般称为信源的信息熵,也叫信源熵或香农熵,有时称为无条件熵或熵函数,简称熵,记为H ()。 计算公式: ) (log )(-)x (i i i x p x p H ∑= 2、香农编码过程: (1)将信源消息符号按其出现的概率大小依次排列为 n p p ≥???≥≥21p (2)确定满足下列不等式的整数码长i K 为 1)()(+-<≤-i i i p lb K p lb (3)为了编成唯一可译码,计算第i 个消息的累加概率 ∑-==11) (i k k i a p P (4)将累计概率 i P 变换成二进制数。 (5)取i P 二进制数的小数点后i K 位即为该消息符号的二进制码字。

三、设计流程图 1、统计信源熵 开始 读取给定文件 判断文件是否打开否 并且不为空 是 统计文本字符,直关闭文件 至文本字符读完。 统计同一字符(不分 大小写)出现的次数 计算字符概率 计算信源熵 输出 结束

信息论课程设计(2)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信息论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信息编码与加密

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农瀚学号:21 指导教师:李万春 一、课程设计名称:编程实现霍夫曼、费诺、香农编码 二、课设原理: 1)霍夫曼编码:霍夫曼编码的平均码长最短,是最佳编码。编码步骤如下: (1 )将信源符号按概率大小排序; (2)对概率最小的两个符号求其概率之和,同时给两幅 号分别赋予码元0和1 ; (3)将概率之和当做一个新符号的概率。与剩下的概率 一起,形成一个缩减信源,再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概率和为1为止;(4)按上述步骤实际上构成了一个码树,从根到端点经过的树枝即为码字。 2)费诺编码: 编码步骤如下: (1)将信源概率从大到小排序; (2)将信源符号分成两组,使两组信源符号的概率之和近似相等,并给两组信源符号分别赋0和1; (3)再把各个小组的信源符号细分为两组并赋码元,方法与第一次分组相同; (4)如此一直下去,直到每一个小组只含一个信源符号为止;(5)由此可构造成一个码树,所有终端节点上的码字组成费诺码。

3)香农编码: 编码方法如下: ⑴将信源消息符号按其出现的概率大小依次排列 p(u1) > p(u2)》p(un) ⑵确定码长Ki (整数): 1?S — Ki=[ ]——取整 ⑶ 为了编成唯一可译码,计算第i个消息的累加概率 Pi=工>(?J u ⑷ 将累加概率Pi变换成二进制数。 ⑸ 取pi二进制数的小数点后Ki位即为该消息符号的二进制数。 三、课设目的:通过编程实现三种方式的编码,掌握三种编 码方式的步骤。 四、课设内容: 三种编码方式的编程思路: 1、霍夫曼编码:(1)对给定的n个权值{W1,W2,W3,…,Wi,…,Wn} 构成n 棵二叉树的初始集合F= {T1,T2,T3,…,Ti,…,Tn},其中每棵二叉树Ti 中只有一个权值为Wi的根结点,它的左右子树均为空。(为方便在计算机上实现算法,一般还要求以Ti的权值Wi的升序排列。) (2)在F中选取两棵根结点权值最小的树作为新构造的二叉树的左右

信息论与编码课程大作业二进制哈夫曼编码

信息论与编码课程大作业 题目:二进制哈夫曼编码 学生姓名: 学号:2010020200 专业班级: 2010级电子信息班 2013年5月18日

二进制哈夫曼编码 1、二进制哈夫曼编码的原理及步骤 1、1信源编码的计算 设有N 个码元组成的离散、无记忆符号集,其中每个符号由一个二进制码字表示,信源符号个数n 、信源的概率分布P={p(s i )},i=1,…..,n 。且各符号xi 的以li 个码元编码,在变长字编码时每个符号的平均码长为∑==n i li xi p L 1)( ; 信源熵为:)(log )()(1 xi p xi p X H n i ∑=-= ; 唯一可译码的充要条件:11 ≤∑=-n i Ki m ; 其中m 为码符号个数,n 为信源符号个数,Ki 为各码字长度。 构造哈夫曼数示例如下图所示。 1、2 二元霍夫曼编码规则 (1)将信源符号依出现概率递减顺序排序。 (2)给两个概率最小的信源符号各分配一个码位“0”和“1”,将两个信源符号合并成一个新符号,并用这两个最小的概率之和作为新符号的概率,结 0.60 0.15 0.09 0.30 1.00 0.60 0.03 0.30 0.15 0.40 0.05 0.04 0.03

果得到一个只包含(n-1)个信源符号的新信源。称为信源的第一次缩减信源,用s1 表示。 (3)将缩减信源 s1 的符号仍按概率从大到小顺序排列,重复步骤(2),得到只含(n-2)个符号的缩减信源s2。 (4)重复上述步骤,直至缩减信源只剩两个符号为止,此时所剩两个符号 的概率之和必为 1,然后从最后一级缩减信源开始,依编码路径向前返回,就得到各信源符号所对应的码字。 1、3 二元哈夫曼编码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是 是 开始 等待数据输入 判断输入的概 率是否小于零 判断概率和是 否大于1 生成一个n - 1行n 列的数组 按照哈弗曼的编码规则进行编 码 计算码长 计算编码效率 计算信源熵 显示结果 结束

信息论课程设计报告

xx大学 信息论课程设计 姓名: 学号: 学院: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2015.01.04 一、判定唯一可译码

1.任务说明: 输入:任意的一个码(即已知码字个数及每个具体的码字) 输出:判决结果(是/不是) 输入文件:in1.txt,含至少2组码,每组的结尾为”$”符 输出文件:out1.txt,对每组码的判断结果 说明:为了简化设计,可以假定码字为0,1串 2.问题分析、实现原理 判定唯一可译码根据唯一可译码的判别方法,利用数据结构所学的知识,定义字符串数据类型并利用指针进行编程来实现算法。 算法: 1、考察C 中所有的码字,若Wi是Wj的前缀,则将对应的后缀作为一个尾随后缀码放入集合Fi+1中; 2、考察C和Fi俩个集合,若Wi ∈C是Wj∈F的前缀或Wi ∈F是Wj∈C的前缀,则将相应的后缀作为尾随后缀码放入集合Fi+1中; 3、F=∪Fi即为码C的尾随后缀集合; 4、若F中出现了C中的元素,算法终止,返回假(C不是唯一可译码);否则若F中没有出现新的元素则返回真。 3.源代码: #include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strings { char *string; struct strings *next; }; struct strings Fstr, *Fh, *FP; //输出当前集合 void outputstr(strings *str) { do { cout<string<next; }while(str); cout<b?b:a;

信息论与编码课程设计(哈夫曼编码的分析与实现)

建筑大学 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信息理论与编码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哈夫曼编码的分析与实现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 101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吕卅王超 设计时间: 2013.11.18-2013.11.29

一、设计的作用、目的 《信息论与编码》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课程设计是其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同时也是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巩固和补充。其主要目的是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查阅有关资料的技能,提高实践技能,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际应用的能力。 通过完成具体编码算法的程序设计和调试工作,提高编程能力,深刻理解信源编码、信道编译码的基本思想和目的,掌握编码的基本原理与编码过程,增强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熟悉开展科学实践的程序和方法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 通过课程设计各环节的实践,应使学生达到如下要求: 1. 理解无失真信源编码的理论基础,掌握无失真信源编码的基本方法; 2. 掌握哈夫曼编码/费诺编码方法的基本步骤及优缺点; 3. 深刻理解信道编码的基本思想与目的,理解线性分组码的基本原理与编码过程; 4. 能够使用MATLAB 或其他语言进行编程,编写的函数要有通用性。 三、设计容 一个有8个符号的信源X ,各个符号出现的概率为: 编码方法:先将信源符号按其出现的概率大小依次排列,并取概率最小的字母分别配以0和1两个码元(先0后1或者先1后0,以后赋值固定),再将这两个概率相加作为一个新字母的概率,与未分配的二进制符号的字母重新排队。并不断重复这一过程,直到最后两个符号配以0和1为止。最后从最后一级开始,向前返回得到各个信源符号所对应的码元序列,即为对应的码字。 哈夫曼编码方式得到的码并非唯一的。在对信源缩减时,两个概率最小的符号合并后的概率与其他信源符号的概率相同时,这两者在缩减中的排序将会导12345678,,,,,()0.40.180.10.10.070.060.050.04X x x x x x x x x P X ????=????????

信息论课程设计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信息论课程设计报告 < 课程名称:信息编码与加密 ,

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农瀚学号:20 指导教师:李万春 一、课程设计名称:编程实现霍夫曼、费诺、香农编码 二、课设原理: 1)霍夫曼编码:霍夫曼编码的平均码长最短,是最佳编码。编码步骤如下: (1)将信源符号按概率大小排序; (2)对概率最小的两个符号求其概率之和,同时给两幅 号分别赋予码元0和1; (3)将概率之和当做一个新符号的概率。与剩下的概率一起,形成一个缩减信源,再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概率和为1为止;(4)按上述步骤实际上构成了一个码树,从根到端点经过的树枝即为码字。 / 2)费诺编码: 编码步骤如下: (1)将信源概率从大到小排序; (2)将信源符号分成两组,使两组信源符号的概率之和近似相等,并给两组信源符号分别赋0和1; (3)再把各个小组的信源符号细分为两组并赋码元,方法与第一次分组相同; (4)如此一直下去,直到每一个小组只含一个信源符号为止;

(5)由此可构造成一个码树,所有终端节点上的码字组成费诺码。 3)香农编码: 编码方法如下: ⑴将信源消息符号按其出现的概率大小依次排列 @ p(u1)≥p(u2)≥…≥ p(un) ⑵确定码长Ki (整数) : Ki= []——取整 ⑶为了编成唯一可译码,计算第i个消息的累加概率 ⑷将累加概率Pi变换成二进制数。 ⑸取pi二进制数的小数点后Ki位即为该消息符号的二进制数。 三、课设目的:通过编程实现三种方式的编码,掌握三种编 码方式的步骤。 四、课设内容: 三种编码方式的编程思路: 】 1、霍夫曼编码:(1)对给定的n个权值{W1,W2,W3,...,Wi,...,Wn}构成n棵二叉树的初始集合F= {T1,T2,T3,...,Ti,...,Tn},其中每棵二叉树Ti中只有一个权值为Wi的根结点,它的左右子树均为空。(为方便在计算机上实现算法,一般还要求以Ti的权值Wi的升序排列。)(2)在F中选取两棵根结点权值最小的树作为新构造的二叉树的左

信息论与编码课程设计(精.选)

信息论与编码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统计信源熵、香农编码与费诺编码 专业班级:XXXXXXXXXXXX 姓名:XXXXXXXXXXXX 学号:XXXXXXXXXXXX 指导老师:XXXXXXXXXXXX 成绩: 时间:2015年3月31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2) 二、设计思路 (2) 三、设计流程图 (5) 四、程序及结果 (7) 五、心得体会 (11) 六、参考文献 (12) 附录 (13)

一、 设计任务与要求 1. 统计信源熵 要求:统计任意文本文件中各字符(不区分大小写)数量,计算字符概率,并计算信源熵。 2. 香农编码 要求:任意输入消息概率,利用香农编码方法进行编码,并计算信源熵和编码效率。 3. 费诺编码 要求:任意输入消息概率,利用费诺编码方法进行编码,并计算信源熵和编码效率。 二、 设计思路 1、统计信源熵: 统计信源熵就是对一篇英文文章中的i 种字符(包括标点符号及空格,英文字母不区分大小写)统计其出现的次数count i (),然后计算其出现的概率()p i ,最后由信源熵计算公式: 1()()log ()n i i n H x p x p x ==-∑ 算出信源熵()H x 。所以整体步骤就是先统计出文章中总的字符数,然后统计每种字符的数目,直到算出所有种类的字符的个数,进而算出每种字符的概率,再由信源熵计算公式计算出信源熵。在这里我选择用Matlab 来计算信源熵,因为Matlab 中系统自带了许多文件操作和字符串操作函数,其计算功能强大,所以计算

信源熵很是简单。 2、香农编码 信源编码模型: 信源编码就是从信源符号到码符号的一种映射f ,它把信源输出的符号i a 变换成码元序列i x 。 1,2,...,,i i N f a i q x =→: 1:{,...,}q S s a a ∈ 信源 1 2 {,...,}li i i i i X x x x = 码元 1{,...,} 1,2,...,i q S a a i N ∈= 1,2,...,N i q = 1:{,...,} r X x x x ∈ 码符号 N 次扩展信源无失真编码器 凡是能载荷一定的信息量,且码字的平均长度最短,可分离的变长码的码字集合都可以称为最佳码。为此必须将概率大的信息符号编以短的码字,概率小的符号编以长的码字,使得平均码字长度最短。能获得最佳码的编码方法主要有:香农(Shannon )、费诺(Fano )、哈夫曼(Huffman )编码等。 香农第一定理: 离散无记忆信源为 1 21 2......()()()...... q q s s s S p s p s p s P ????=???????? 熵()H S ,其N 次扩展为

信息论与编码课程设计哈夫曼编码的分析与实现

信息论与编码课程设计哈夫曼编码的分析与实现

吉林建筑大学 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信息理论与编码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哈夫曼编码的分析与实现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 101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吕卅王超 设计时间: .11.18- .11.29 一、设计的作用、目的

《信息论与编码》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课程设计是其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同时也是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巩固和补充。其主要目的是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查阅有关资料的技能,提高实践技能,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际应用的能力。 经过完成具体编码算法的程序设计和调试工作,提高编程能力,深刻理解信源编码、信道编译码的基本思想和目的,掌握编码的基本原理与编码过程,增强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熟悉开展科学实践的程序和方法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 经过课程设计各环节的实践,应使学生达到如下要求: 1. 理解无失真信源编码的理论基础,掌握无失真信源编码的基本方法; 2. 掌握哈夫曼编码/费诺编码方法的基本步骤及优缺点; 3. 深刻理解信道编码的基本思想与目的,理解线性分组码的基本原理与编码过程; 4. 能够使用MATLAB 或其它语言进行编程,编写的函数要有通用性。 三、设计内容 一个有8个符号的信源X ,各个符号出现的概率为: 12345678,,,,, ()0.40.180.10.10.070.060.050.04X x x x x x x x x P X ????=????????

编码方法:先将信源符号按其出现的概率大小依次排列,并取概率最小的字母分别配以0和1两个码元(先0后1或者先1后0,以后赋值固定),再将这两个概率相加作为一个新字母的概率,与未分配的二进制符号的字母重新排队。并不断重复这一过程,直到最后两个符号配以0和1为止。最后从最后一级开始,向前返回得到各个信源符号所对应的码元序列,即为对应的码字。 哈夫曼编码方式得到的码并非唯一的。在对信源缩减时,两个概率最小的符号合并后的概率与其它信源符号的概率相同时,这两者在缩减中的排序将会导致不同码字,但不同的排序将会影响码字的长度,一般讲合并的概率放在上面,这样可获得较小的码方差。 四、设计原理 4.1哈夫曼编码步骤 (1)将信源消息符号按照其出现的概率大小依次排列为 ≥Λ 1 ≥ 2 pn p p≥ (2)取两个概率最小的字母分别配以0和1两个码元,并将这两个概率相加作为一个新的概率,与未分配的二进制符号的字母重新排队。 (3)对重新排列后的两个最小符号重复步骤(2)的过程。 (4)不断重复上述过程,知道最后两个符号配以0和1为止。

信息编码课程设计模板2016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信息编码 课题名称 专业班级信息与计算科学班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李安平李荣军 2016年7月8日

湖南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信息编码 课题 专业班级信息与计算科学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李安平李荣军 审批 任务书下达日期2016 年7月3日 任务完成日期2016 年7月8日

《信息论与编码》课程设计 一、设计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更进一步掌握信息论与编码课程的有关知识,提高编程的能力,并将所学的内容加以综合。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所学知识的应用情况。 同时也使学生通过动手进行程序设计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要求 1、认真查阅资料 2、遵守课程设计时间安排 3、按时上机,认真调试程序 4、认真书写报告 三、报告书写格式 1、课程设计封面 2、课程设计任务书 3、正文 4、参考文献 5、课程设计成绩报告单 四、设计题目 1、熵的计算。符号信源熵的求解给定信源各个符号发生概率,条件概率,编程求解各个符号的自信息量和信源的熵,条件熵,联合熵,互信息、平均互信息。 2、图像信源熵。读入一幅图像,编程实现求解图像信源的熵。 3、香农编码的分析与实现。给定信源各个符号及其发生概率,编程求解其香 农编码的码字,平均码长,及编码效率。 4、费诺编码的分析与实现。给定信源各个符号及其发生概率,编程求解其费 诺编码的码字,平均码长,及编码效率。 5、用香农-费诺-埃利斯编码的分析与实现。给定信源各个符号及其发生概率, 编程求解其香农-费诺-埃利斯编码码字,平均码长,及编码效率。 6、哈夫曼编码的分析与实现。给定信源各个符号及其发生概率,编程求解其 哈夫曼编码码字,平均码长,及编码效率。

信息论编码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3学年第一学期 专业:通信工程学号:姓名:边阳 课程设计名称:信息论与编码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二进制哈夫曼编码的分析与实现 完成期限:自2013 年11月4日至2013 年11 月10 日共 1 周 一.设计目的 1、深刻理解信源编码的基本思想与目的; 2、理解哈夫曼编码方法的基本过程与特点; 3、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用MATLAB或其他语言进行编程。 二.设计内容 假设已知一个信源的各符号概率,编写适当函数,对其进行哈夫曼编码,得出M进制码字,平均码长和编码效率,总结此编码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三.设计要求 1、编写的函数要有通用性; 2、信源可以自由选择,符号信源与图像信源均可。 四.设计条件 计算机、MATLAB或其他语言环境 五.参考资料 [1]曹雪虹,张宗橙.信息论与编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王慧琴.数字图像处理.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7. 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 批准日期:年月日

摘要 霍夫曼编码是可变字长编码(VLC)的一种。Huffman于1952年提出一种编码方法,该方法完全依据字符出现概率来构造异字头的平均长度最短的码字,有时称之为最佳编码,一般就叫作Huffman编码。它是根据可变长最佳编码定理,应用哈夫曼算法而产生的一种编码方法。在非均匀符号概率分布的情况下,变长编码总的编码效率要高于等字长编码。因为具体规定了编码的方法,能使无失真编码的效率非常接近与1,所以在压缩信源信息率的实用设备中,哈夫曼编码还是比较常用的。 本课题利用哈夫曼编码的方法实现了对信源符号的熵、平均码长、传输速率、编码效率等的求解。 关键词:哈弗曼编码;信源;哈夫曼树

香农编码课程设计报告

信息论与编码课程设计 实验报告 课程题目:香农编码 姓名:叶显权 学号:311008000927 班级:电信10-03班 指导老师:成凌飞 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日期:2013年3月28日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熟悉运用香农编码,并能通过C 语言进行编程,对任意输入消息概率,利用香农编码方法进行编码,并计算信源熵和编码效率。 二 . 实验原理 原理:编码的目的是为了优化通信系统。香农编码属于不等长编码,通常将经常出现的消息编成短码,不常出现的消息编成长码。从而提高通信效率。 香农第一定理指出了平均码长与信源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指出了可以通过编码使平均码长达到极限值,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极限定理。 香农第一定理指出,选择每个码字的长度Ki 满足下式: -log2 p(xi)≤ Ki <1-log2 p(xi) 就可以得到这种码。这种编码方法称为香农编码 。 二进制香农码的编码步骤如下: ⑴将信源符号按概率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p(a1)≥ p(a2)≥…≥ p(an) ⑵确定满足下列不等式的整数Ki , -log2 p(ai)≤ Ki <1-log2 p(ai) ⑶令p(a1)=0,用Pi 表示第i 个码字的累加概率, ⑷将Pi 用二进制表示,并取小数点后Ki 位作为符号ai 的编码 三.设计思路 ∑ -==1 1)(i k k i a p P

二进制香农编码的步骤如下:(1)、将信源符号按概率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2)、对第j 个前的概率进行累加得到pa(aj)(3)、由-logp(ai) ki<1-logp(ai)求得码字长度ki (4)、将pa(aj)用二进制表示,并取小数点后ki 位作为符号ai 的编码。 四.设计流程图 五. 程序及结果 香农编码源程序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class T { public: T() {} ~T(); void Create(); void Coutpxj(); void Coutk(); void Coutz(); void Print(); protected: int n; double *p; 输入符号概率 十进制小数转 输出函数 求前J 个的累加和 求码长Ki 将信源符号概率

信息论与编码心得体会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信息论与编码心得体会 篇一:信息论与编码心得体会 通信工程134班刘钰安6102213946信息论与编码学习体会 篇二:信息论与编码课程设计报告 信息论与编码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统计信源熵与香农编码 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教师评分 20xx年3月24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2二、设计思路................................................. ......2三、设计流程图................................................. ....3四、程序运行及结果.................................................

5五、心得体会................................................. ......6参考文献................................................. .........6附录:源程序................................................. . (7)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统计信源熵 要求:统计任意文本文件中各字符(不区分大小写)数量,计算字符概率,并计算信源熵。2、香农编码 要求:任意输入消息概率,利用香农编码方法进行编码,并计算信源熵和编码效率。 二、设计思路 1、统计信源熵: 统计信源熵就是对一篇英文文章(英文字母数为n),通过对其中的a,b,c,d/a,b,c,d.....(不区分大小写)统计每 个字母的个数n,有这个公式p=n/n可得每个字母的概率,最后又信源熵计算公式h(x)=p(xi)logp(xi) i1n , 可计算出信源熵h,所以整体步骤就是先统计出英文段

信息论与编码心得体会

信息论与编码心得体会

信息论与编码心得体会 篇一: 通信工程134班刘钰安 6102213946 信息论与编码学习体会 篇二:信息论与编码课程设计报告 信息论与编码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统计信源熵与香农编码 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教师评分 20XX年3月24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2 二、设计思路................................................. ...... 2 三、设计流程图................................................. .... 3 四、程序运行及结果................................................. 5 五、心得体会................................................. ...... 6 参考文

献 ................................................ .......... 6 附录:源程序................................................. . (7)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统计信源熵 要求:统计任意文本文件中各字符(不区分大小写)数量,计算字符概率,并计算信源熵。 2、香农编码要求:任意输入消息概率,利用香农编码方法进行编码,并计算信源熵和编码效率。 二、设计思路 1、统计信源熵: 统计信源熵就是对一篇英文文章(英文字母数为N),通过对其中的a,b,c,d/A,B,C,D.....统计每个字母的个数n,有这个公式P=n/N可得每个字母的概率,最后又信源熵计算公式H(x)=??plogp i?1n 可计算出信源熵H,所以整体步骤就是先统计出英文段落的总字符数,在统计每个字符的个数,即每遇到同一个字符就++1,直到算出每个字符的个数,进而算出每个字符的概率,再由信源熵计算公式计算出信源熵。 2、香农编码:香农编码主要通过一系列步骤支出平均码长与信源之

信息论与编码课程设计论文

《信息理论与编码》 课程论文 题目:信息论的基本理论探究 学生姓名: 学号: 系别: 专业: 任课教师: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1 前言 (3) 2 信息的度量 (4) 2.1 概述 (4) 2.2 离散信源及其信息度量 (4) 2.2.1 离散随机信源的自信息与信息熵 (4) 2.2.2 离散平稳信源 (5) 2.2.3 马尔可夫信源 (6) 3 离散信道 (6) 3.1 概述 (6) 3.2 平均互信息 (7) 3.3 离散信道的信道容量 (7) 4 连续信道 (7) 5 无失真信源编码 (8) 5.1 信源编码到无失真编码的概述 (8) 5.2 定长编码 (9) 5.3 变长编码 (9) 5.3.1 概述 (9) 5.3.2 香农编码 (10) 5.3.3 费诺编码 (10) 5.3.4 霍夫曼编码 (11) 6 本次课程论文总结 (11) 参考文献 (12)

信息论的基本理论探究 摘要 信息是从人类出现以来就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再生、控制和处理。而信息论正是一门把信息作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信息的本质特性和规律为基础,应用概率论、随即过程和数理统计等方法来研究信息的存储、传输、处理、控制、和利用等一般规律的学科。主要研究如何提高信息系统的可靠性、有效性、保密性和认证性,以使信息系统最优化。在信息论的指导下,信息技术得到飞速发展,这使得信息论渗透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所有领域,并且应用与众多领域:编码学、密码学与密码分析、数据压缩、数据传输、检测理论、估计理论等。信息论的主要基本理论包括:信息的定义和度量;各类离散信源和连续信源的信源熵;有记忆,无记忆离散和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平均互信息;无失真信源编码相关理论。 关键词 信息度量;离散和连续信源;信道容量;平均互信息;信源编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