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收支与外汇统计(最终版)

国际收支与外汇统计(最终版)

国际收支与外汇统计

总述类

137《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人民银行行长令【1995】第2号)

139《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实施细则》(汇发【2003】21号)

一、申报范围:中国居民与非中国居民之间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

中国居民,是指:

1、境内居留1年以上的自然人,外国及港澳台留学生、就医人员、外国驻华使馆领馆外籍工作人员及其家属除外;

2、中国短期出国人员(在境外居留时间不满1年)、在境外留学、就医及中国驻外使馆领馆工作人员及其家属;

3、在中国境内依法成立的企业事业法人(含外商投资企业及外资金融机构)及境外法人的驻华机构(不含国际组织驻华机构、外国驻华使馆领馆);

4、中国国家机关(含中国驻外使馆领馆)、团体、部队。

《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适用于中国境内所有地区,包括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保税区和保税仓库等。

引申一:通过境内金融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申报的申报范围

涉外收付款:非银行机构和个人通过境内银行从境外收到的款项和对境外支付的款项(本外币),以及境内居民通过境内银行与境内非居民发生的收付款(本外币)。

-----------即资金跨境;主体跨境

包括:

1.以信用证、托收、保函、汇款(电汇、信汇、票汇)等结算方式办理的涉外收付款,包括银行卡项下的涉外收付款。

2.通过境内银行对境外发出支付指令的涉外收付款,及从境外向境内银行发出支出指令的涉外收付款。

3.通过记账方式办理对外援助的涉外收付款。

4.与非货币黄金进出口相关的涉外收付款。

由于汇路原因引起的跨境收支、银行自身及银行之间发生的跨境收支以及非银行机构和个人的外币现钞(包括出国取现)存取除外。

引申二:相关概念(居民包括个人和机构)

1、境内非居民(简称非居民):

非居民个人:持护照、港澳居民往来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的外国公民(包括无国籍人)及港澳台同胞,包括外国驻华外交人员和国际组织驻华代表非居民机构:在境外登记注册的机构,包括外国驻华外交领事机构和国际组织驻华代表机构

2、境内居民:包括境内机构和境内个人

3、境内机构:中国境内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部队等。

4、境内个人:持中国居民身份证、军人身份证、武装警察身份证的中国公民;或指在中国境内连续居住满一年的外国人

5、境外个人:持护照、港澳居民往来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的外国公民(包括无国籍人)及港澳台同胞

引申三:外汇管理条例中外汇的概念

外汇: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包括

1、外币现钞,包括纸币、铸币

2、外币支付凭证或支付手段,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银行卡等

3、外币有价证券,包括债券、股票

4、特别提款权

5、其它外汇资产

二、申报原则与办法

交易主体申报的原则,采取间接申报与直接申报、逐笔申报与定期申报相结合的办法。

三、管理部门:外汇局

交易主体应当按照规定向外汇局申报其以各种支付方式(包括本外币电子支付手段和现钞等)进行的对外交易和相应的收支情况。

四、申报主体与申报内容

中国居民应当及时、准确、全面地申报其国际收支。

1、中国居民通过境内金融机构与非中国居民进行交易/或办理境外收付款

----------中国居民通过该金融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申报

只有在居民完成申报后,解付行才能为其办理解付手续

2、非中国居民通过境内金融机构办理境外收付款

----------该境内金融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申报

3、通过境内邮政机构办理境外收付款

-----------邮政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申报

4、境内办理外币/人民币的兑换机构

----------填写汇兑业务统计申报表,向外汇局申报汇兑业务

5、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外有直接投资的企业

----------填写直接投资统计申报表,直接向外汇局申报(所有者权益、债权债务状况以及分红派息)

6、涉外证券投资(即境内的证券交易商以及证券登记机构进行自营或者代理客户进行对外证券交易的)

-------申报其自营和代理客户的对外交易及相应的收支和分红派息情况。

具体申报如下:

(1)通过境内证券交易所进行涉外证券交易,由境内证券登记机构或证券交易所填写证券投资统计申报表进行申报

(2)不通过境内证券交易所进行涉外证券交易的(包括自营和代理),由境内证券交易商或境内投资者填写证券投资统计申报表进行申报

(3)境内机构在境外发行证券的,应当填写证券投资统计申报表进行申报

7、涉外期货、期权等交易(即境内的交易商以期货、期权等方式进行自营或者代理客户进行对外交易的)

--------申报其自营和代理客户的对外交易及相应的收支情况。

具体申报如下:

(1)通过境内期货、期权等交易所(交易中心)进行的,由境内期货、期权等交易所(交易中心)填写期货、期权交易申报表并申报(2)不通过境内交易所(交易中心)进行的,由境内交易商或境内投资者填写期货、期权交易申报表并申报

8、境内各类金融机构自营对外业务情况

---------填写金融机构对境外资产负债及损益申报表,申报对外资产、负债及损益情况。 9、在境外开立帐户的中国非金融机构---------填写境外账户收支申报表,申报其境外账户(与非居民发生的交易)的余额及其变动情况,并向外汇局提供相应的银行对账单。

P.S: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外有直接投资的企业及其他有对外资产或者负债的非金融机构,必须直接向国家外汇管理局或其分支局申报其对外资产负债及其变动情况和相应的利润、股息、利息收支的情况。

五、监管及处罚

1、监管

(1)国家外汇局或其分支局就国际收支情况进行抽样调查或普查,并有权对中国居民申报的内容进行检查、核对。有关机构和人员应当为之提供便利。

(2)国家外汇局及其分支局应当对申报者申报的具体数据严格保密,只将其用于国际收支统计。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国际收支统计人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任何机构和个人提供申报者申报的具体数据。

(3)从事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的人员,应当经过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培训并达到相应的要求。

2 处罚

(1)中国居民违反------国家外汇管理局或其分支局可以根据情节给予警告、通报批评或者罚款。

(2)各类金融机构违反-----国家外汇管理局或其分支局可根据情节给予警告、通报批评、罚款或者吊销经营外汇业务许可证。

具体如下:

A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未按照规定办理国际收支申报的,给予警告,并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负责任给予记过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

B由外汇局视情节轻重对其单处或并处以警告、罚款处罚的情况:(一)逾期未履行申报或申报信息传送义务的;

(二)造成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信息遗失的;

(三)误报、谎报、瞒报国际收支交易的;

(四)阻挠、妨碍或破坏外汇局对国际收支申报信息进行检查、审核的。

(一)(二)(三)中的罚款金额为所涉及的单笔国际收支交易金额的1-5%,但最高不超过3万元人民币。(四)中的罚款金额最高不超过3万元人民币。

(3)国际收支统计人员违反保密规定-------外汇局给予行政处分

(4) 外汇局违反保密规定------有关单位和个人可提请责任者所在外汇局或者上一级外汇局进行处理。

p.s:保税区内企业境内账户汇入的款项不属于国际收支申报的范围

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

145《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操作规程》(汇发[2010]22号)

一、通过境内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凭证有:

《涉外收入申报单》、《境外汇款申请书》、《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

二、通过境内银行发生涉外收入或涉外付款的非银行机构和个人(以下称“申报主体”),应及时、准确、完整地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

发生涉外收入的申报主体,应在解付银行解付之日(T)或结汇中转行结汇之日(T)后T+5内办理申报。

发生涉外付款的申报主体,应在提交《境外汇款申请书》或《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的同时办理申报。

机构申报主体在办理申报前,应申领组织机构代码或特殊机构代码

三、境内银行向外汇局申领金融机构代码和金融机构标识码

外汇局应当在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外汇局版)中为开办国际收支业务的境内银行进行国际收支业务的开通/关闭设置

四、境内银行应确保基础信息报送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

境内银行应对申报主体的有关信息进行保密

五、纸质《涉外收入申报单》、《境外汇款申请书》和《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的保存期限至少为24个月

六、单位基本情况表

(一)首次办理涉外收付款业务的机构申报主体提供:

(1)《单位基本情况表》

(2)《组织机构代码证》或《特殊机构代码赋码通知》

(3)《营业执照》等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证明文件

(4)申报主体为外商投资企业的,还应当提供《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二)境内银行核对,核对有误的退回申报主体修改;核对无误的于本工作日内登录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或通过银行接口程序进行处理:

(1)系统中已存在《单位基本情况表》信息,且已通过外汇局核查

------------------银行可修改非关键要素,

(2)系统中已存在《单位基本情况表》,但尚未经过外汇局核查;或系统中不存在《单位基本情况表》

------------------银行可修改关键要素和非关键要素

(三)开通网上申报的流程

开通和关闭原则:次日生效,一开全开、一关全关;仅机构申报可进行涉外收入网申;纸质申报效力优先于网申

(1)申报主体:在《单位基本情况表》“申报方式”中选择“开通网上申报”

(2)经办银行:登录申报系统(银行版)开通,并将系统自动生成的管理员用户名、用户密码和生效日期告知给该机构。

(3)该机构自开通网上申报的第二日起可登录申报系统(企业版)修改管理员密码,并创建业务操作员用户办理申报业务。

(4)该机构关闭网上申报业务:经办银行登录申报系统(银行版)关闭,自关闭网上申报的第二日起,该机构应通过纸质方式申报。

(四)《单位基本情况表》关键要素发生变更:

(1)申报主体提交材料(《单位基本情况表》、《组织机构代码证》或《特殊机构代码赋码通知》、《营业执照》、《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等)

(2)经办银行核对无误后于本工作日内将材料传真或报送至银行所在地外汇局,

(3)由银行所在地外汇局转至该申报主体住所/营业场所所在地外汇局,住所/营业场所所在地外汇局应于收到材料后的第二个工作日内进行修改。

境内银行和外汇局应及时在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中对《单位基本情况表》非关键要素的变更进行修改。

(五)银行所在地外汇局应于当日对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外汇局版)中待核查的《单位基本情况表》进行核查,

发现待核查的《单位基本情况表》要素有误,应在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外汇局版)中直接进行修改。

发现已核查的《单位基本情况表》关键要素有误,应通知该机构申报主体住所/营业场所所在地外汇局进行修改。

(六)《单位基本情况表》的停用:

(1)机构申报主体因注销、更换组织机构代码而需要停用

(2)经办银行向所在地外汇局传真或报送需停用的《单位基本情况表》,勾选“单位基本情况表停用”。

(3)银行所在地外汇分局将停用需求汇总后报国家外汇管理局。

(4)对于外汇分局停用需求中住所/营业场所为其辖内的机构,国家外汇管理局直接在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外汇局版)中进行停用处理;否则,国家外汇管理局将该机构信息发至住所/营业场所所在地外汇分局确认,并根据住所/营业场所所在地外汇分局的意见进行停用或者不停用的处理。

(七)永久留存纸质《单位基本情况表》备查。

七、涉外收入申报

(一)报送基础信息: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于涉外收入款项解付/结汇之日后的(T+1)工作日中午12:00前

报送申报信息:解付银行解付后/结汇中转行结汇后(T+5)工作日内

(二)不结汇中转行在以原币方式向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划转时,应将原始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地逐笔传送到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

(三)采取福费廷、出口押汇、出口保理等方式办理涉外收入的,应按以下规定办理:(1)在境内未发生转让时,境内银行收到境外款项时通知申报主体办理涉外收入申报。(2)在境内发生转让时,境内受让银行收到境外款项的当日将收款日期、币种、金额等以书面形式通知原始经办行。原始经办行按书面通知中的收款日期生成申报号码,于本工作日内通知申报主体申报。

(四)涉外收入纸质申报流程:

(1)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应在涉外收入款项解付/结汇之日,通知申报主体在五个工作日内办理涉外收入申报

(2)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本工作日内审核,审核内容为:1.申报主体是否错用了其他种类的凭证;2.申报主体是否按填报说明填写了所有内容;3.申报主体申报的内容是否与该笔涉外收入业务的相关内容一致。

(3)审核有误,本工作日内与申报主体核实后直接在原涉外收入申报单上进行修改并在修改处签章,或者将申报单退回申报主体。

(4)申报主体应于申报单退回的当日对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退

回的申报单进行核实。核实有误,则在原申报单上进行修改、在修改处签章并及时退回经办银行;核实无误,则以书面形式说明原因并连同原申报单一并及时退回经办银行。

(5)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审核无误后,应在《涉外收入申报单》“申报主体留存联”上加盖银行业务印章。“银行留存联”由境内银行按规定留存;“申报主体留存联”退回申报主体。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应于申报主体申报之日后(T+1)内将申报信息录入或导入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银行版)。

(五)机构申报主体网上申报可不填写纸质《涉外收入申报单》。选择网上申报方式的申报主体仍可以通过纸质申报方式完成涉外收入申报。

涉外收入网上申报流程:

(1)申报系统(银行版)自动将其《单位基本情况表》信息和涉外收入基础信息发送到申报系统(企业版)

(2)申报主体应在解付银行为其解付之日后或结汇中转行为其结汇之日后五个工作日内,通过申报系统(企业版)完成申报。

(3)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应在本工作日对前一个工作日的网上涉外收入申报信息进行审核。审核内容为:1.申报主体是否按填报说明填写了所有内容;2.申报主体申报的内容是否与该笔涉外收入业务的相关内容一致。

(4)审核无误的,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予以审核通过;对审核未通过的申报信息,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应在系统中标注原因,要求申报主体核实。申报主体应于当日对未通过银行审核的涉外收入申报信息进行核实,并在系统中对错误信息进行修改或对核实无误的说明原因。

(5)申报主体发现所报送申报信息有误时,应及时通过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企业版)修改该申报信息。

(六)通过境外汇路进行的境内款项划转,应由款项原始汇出银行在SWIFT报文的52场填写原始汇款行信息。对于不通过SWIFT系统的银行,应比照SWIFT格式发送报文,将原始汇款行信息传递给境

内收款行。

八、涉外付款申报

(一)汇款项下涉外付款业务---凭证《境外汇款申请书》

基础信息导入:境内银行应于款项汇出之日后的(T+1)中午12:00前

申报信息报送:为客户办理对外付款的同时(T)

(二)信用证、保函、托收等项下涉外付款业务----凭证《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

基础信息导入:境内银行应于涉外付款之日后的(T+1)中午12:00前

申报信息报送:客户在境内银行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付款承兑,则时效为付款的同时(T),否则,在银行按惯例对外付款后五个工作日内(T+5)

九、申报数据的修改处理

(一)基础信息的修改

境内银行发现基础信息有误,在银行自身计算机处理系统中修改后重新导入申报系统

1、境内银行对基础信息的修改如涉及收付款人的组织机构代码、个人身份证件号码或者对公/对私属性的改变,

----------------删除原错误基础信息,说明删除原因,重新生成新的申报号码报送基础信息。

2、境内银行对基础信息中的修改如涉及收付款币种或收付款金额

----------------通知申报主体按原申报号码重新申报;或者删除原错误基础信息,说明删除原因,重新生成新的申报号码报送基础信息。

(二)申报信息的修改

1、纸质的申报信息有误时,境内银行通过申报系统修改。

以录入方式处理的申报信息,境内银行凭申报主体修改后的申报信息直接进行修改

以接口导入处理的申报信息,凭申报主体修改后的信息在其自身

计算机系统修改导入

2、网上申报的申报信息有误时,申报主体通过申报系统(企业版)修改该申报信息。(三)已经申报无实际交易背景的涉外收入或付款的错汇款,经办银行删除,并说明原因。

交易被撤销等的退款,申报主体在《涉外收入申报单》或《境外汇款申请书》中勾选“退款”,退款的交易性质应当与原涉外收付款的交易性质相对应,如无相对应的交易编码,则填写所属大类项目的其他项。

十、逾期未申报处理

(一)机构申报主体未在五个工作日内按规定办理涉外收入申报情节严重的,外汇分局书面形式对其实行“不申报、不解付”。

(二)对于被执行“不申报、不解付”特殊处理措施的机构申报主体,经办银行和申报主体应当按以下规定办理:

1、银行通知申报主体

2、申报主体应通过纸质申报方式或网上申报方式逐笔补报此前未按期申报的,履行补报义务后应向外汇分局申请签发补报确认书。

3、申报主体应当以纸质申报方式完成被执行特殊处理措施期间新收款项的申报。经办银行审核无误后,凭申报主体提供的外汇分局为其出具的补报确认书,方可为其办理该笔新收涉外收入款项的解付手续,并完成基础信息和申报信息的报送。

(三)特殊处理措施期间已满,外汇分局确认该申报主体已经补报,以书面方式解除特殊处理措施。

十一、相关概念解释

(一)解付银行:指收到款项后将收入款项贷记收款人账户的银行。

(二)结汇中转行:收到款项并将收入款项结汇后直接划转到收款人在其他银行账户的银行。

(三)不结汇中转行:收到款项后不贷记收款人账户,以原币形式划转到收款人在其他银行账户的银行。

(四)申报号码:由银行按外汇局要求编制的号码,共22位。第

1至12位为金融机构标识码;第13至18位为该笔涉外收入款的贷记客户日期/结汇中转日期或该笔涉外付款的支付日期(按年月日YYMMDD格式);第19至22位为该银行的当日业务流水码。银行当日业务流水码不得重号。

(五)金融机构代码:是唯一标识境内从事金融业务的经济组织(金融机构)的四位数字代码,该金融机构所有分支机构的金融机构代码与总行(总公司)保持一致。金融机构代码由国家外汇管理局统一编制并分配。

(六)金融机构标识码:唯一标识金融机构总行(总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的代码,每个总行或分支机构均拥有一个唯一的12位金融机构标识码。

(七)基础信息:涉外收付款和贸易进出口核销所需的境内收付款中必须从银行自身计算机处理系统采集的信息。

(八)申报信息:申报单中由申报主体填写的除核销专用信息外的信息。申报信息可以是申报主体填写的纸质申报单中的内容,也可以是申报主体通过网上填写发送到银行的内容。(九)核销专用信息:核销主体填写的仅用于进出口核销的信息。

十二、境内银行以电子银行等方式接受委托办理涉外付款业务,事前报国家外汇管理局备案。

十三、限额申报

(1)等值金额在3000美元以下(含);(2)对私;(3)涉外收入款

-----------实行限额申报,即收款人可免填《涉外收入申报单》

例外:贸易出口收汇、非居民项下的对私涉外收入款项不实行限额申报。

对于实行限额申报的涉外收入款项,境内银行仍应报送基础信息。

十四、办理资金集中收付业务的财务公司,可按通过境内银行办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也可向国家外汇管理局申请视同境内银行办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

机构代码

138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在外汇业务工作中全面使用组织机构代码标识的通知》(汇发【2002】24号)

140 《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中特殊机构代码赋码业务操作规程》(汇发【2003】131号)

141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关于明确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中特殊机构代码赋码有关事项的通知》(汇国发【2004】5号)

一、组织机构代码赋码

对首次申请办理外汇业务(包括开立外汇帐户、办理买汇、境内外汇款等)的单位,需查验其《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以下简称“代码证”) --------组织机构代码具有唯一性

查验过程中,若发现单位无代码证或代码证已失效,应及时通知其到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代码工作机构申领或复审代码证,不得自行赋予代码。

对不属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赋码范围的机构,其赋码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向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申领临时代码,统一赋码。

二、特殊机构代码赋码

(一)管理机构及职责

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办理特殊机构代码赋码工作--------负责特殊机构代码的赋码、防重、查错等;安装、维护赋码系统

2、外汇局分局负责代理辖内特殊机构代码的申领、管理等工作

3、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全国特殊机构代码申领和赋码的协调工作

(二)特殊机构与特殊机构代码

特殊机构:目前不属于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赋予正式组织机构代码范围的、确因办理收支业务需要统一标识的申报机构,包括(1)部分境内机构(军队、武警等),

(2)在境内银行有收支业务的境外机构(包括香港、澳门、台湾的机构,以下简称“境外机构”)

(3)驻华使领馆和国际组织驻华机构等。

特殊机构代码: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向特殊机构统一赋予

的、仅供该机构在办理国际收支申报时使用的专用代码。该代码不作为认可特殊机构为有效机构的证明。

(三)特殊机构代码的申领流程

办理涉外收付业务的银行,对首次办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机构,需查验其《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简称“代码证”),并核验其有效性。

1、如果该机构无代码证,但属于军队、武警的境内机构、境外机构或驻华使领馆和国际组织驻华机构的,按以下流程办理特殊机构代码:

(1)向银行出具有效证明文件;银行审核,留存该机构出具的有效证明或批文的复印件两年备查。银行填写“特殊机构代码申领表”当日通知外汇局

(2)外汇局于1个工作日内通过赋码系统向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申领特殊机构代码并留存相应的申领表。

(3)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审核、查重后,通过赋码系统实时赋予特殊机构代码并返回相应的外汇局

(4)外汇局于本工作日内打印“特殊机构代码赋码通知(按银行)”和“特殊机构代码赋码通知单”,并通知相应的银行。

(5)银行留存“特殊机构代码赋码通知(按银行)”。同时在本工作日内通知申领机构前来领取“特殊机构代码赋码通知单”。

2、对于组织机构代码证已经失效的境内机构、无组织机构代码证且不属于军队、武警的境内机构,照以下业务操作流程办理特殊机构代码:

(1)银行填写“特殊机构代码申领协办单”中的“银行填写”栏,机构填写“机构填写”栏后,该机构自行前往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代码工作机构办理代码证。

(2)如果该机构属于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代码工作机构赋码范围----申领组织机构代码

如果不属于,则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代码工作机构应于本工作日内填写协办单中的“代码管理中心意见”栏,该机构凭该协办单

前往所在地外汇局办理特殊机构代码。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代码工作机构留存协办单的复印件

(3)已安装赋码系统的外汇局支局收到协办单后,应于1个工作日内通过赋码系统向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申领特殊机构代码并留存有关协办单;未安装赋码系统的外汇局支局收到协办单后,应于1个工作日内将申领特殊机构代码的清单汇总并填写“境内特殊机构代码申领表”后,将该申领表递交所属的外汇局分局,并留存有关协办单。

(4)外汇局分局收到辖内支局提交的“境内特殊机构代码申领表”或代码工作机构出具的“特殊机构代码申领协办单”后,应于1个工作日内通过赋码系统向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申领特殊机构代码,并留存相应的申领表或协办单。

(5)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审核、查重后,通过赋码系统实时赋予特殊机构代码(6)外汇局于本工作日内打印出“特殊机构代码赋码通知单”和“境内特殊机构代码赋码通知”,并通知申请机构或辖内相应外汇局支局。

(7)未安装赋码系统的外汇局支局收到外汇局分局的特殊机构代码赋码通知后,于本工作日内通知申请机构前来领取“特殊机构代码赋码通知单”

(四)凭证要素填写及保存期限:

(1)协办单和申领表的留存期限为两年。

(2)机构名称填写的问题:特殊机构的名称应当根据该机构向银行提供的有效证明或主管部门的批文或证明来确定,并与银行的开户档案资料或预留印鉴进行核对。以其规范的中文名称为准,英文名称录入“备注”栏

(3)境外机构地址和联系电话:地址和邮编填写其境外的;联系人和联系电话可以填写境内的

(4)对于境内公司(具有组织机构代码)到境外(如香港)投资设立公司,此类境外公司在申领特殊机构代码时,名称后面填加“(香港)”字样。

(五)特殊机构转为符合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赋码范围的机构

照组织机构代码的申领要求,到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代码工作机构申领组织机构代码。同时向代码工作机构出示其特殊机构代码赋码通知单,以确保机构代码的唯一性。

(六)信息维护

已安装赋码系统的外汇局分支局应当将赋码信息制作备份并定期对赋码信息和赋码系统进行维护。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将所办理的特殊机构代码赋码情况,于每月后5个工作日内反馈给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定期将特殊机构及其代码情况在外汇局系统内部网上发布。

涉外收付凭证

142《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关于调整境内银行涉外收付相关凭证内容的通知》(汇综发[2010]50号)

一、将《境外汇款申请书》和《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中的“是否为进口核销项下付款”调整为“是否为进口核查项下付款”,“外汇局批件/备案表号”调整为“外汇局批件/登记表号”;将《境内汇款申请书》和《境内付款/承兑通知书》中的“本笔付款是否为进口核销项下付款”调整为“本笔付款是否为进口核查项下付款”,“进口付汇备案表号/批件号”调整为“外汇局批件/登记表号”,“外汇局备案表/批件号”调整为“外汇局批件/登记表号”,“进口核销专用申报号码”调整为“进口付汇核查专用申报号码”。

二、将《境外汇款申请书》和《境内汇款申请书》背面填报说明中“报关单经营单位代码”的解释文字修改为“指在海关注册登记的对外签订并执行进出口贸易合同的中国境内法人、其他组织或个人的海关注册编码”。

三、删除《境内汇款申请书》和《境内付款/承兑通知书》“付汇性质”栏和《出口收汇核销专用联信息申报表(境内收入)》“境内收汇类型”栏中的“离岸账户”选项,同时,删除上述凭证背面填报说明中“离岸账户”字样。

四、取消《涉外收入申报单》“第一联外汇局留存联”,并将其背面的“国家(地区)名称代码表”印制在“第二联银行留存联”的背面。

非居民申报

143《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关于境内非居民收付款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有关事项的通知》(汇综发[2009]85号)

149《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关于境内银行报送非居民人民币账户数据的通知》(汇综发[2008]51号)

一、居民和非居民

“非居民”和“居民”包括机构和个人。

“境内非居民”是指通过境内银行办理收付款业务的非居民,包括在依法取得离岸银行业务经营资格的境内银行开立账户的非居民。

二、境内非居民通过境内银行与境外所发生收付款(包括外汇和人民币):

1、经办银行办理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

2、此类收付款的交易性质统一申报在“其他投资—负债—货币和存款—境外存入款项/境外存入款项调出”项下,国际收支交易编码为802031”,交易附言注明:“非居民从境外收款”或“非居民向境外付款”。

三、境内非居民通过境内银行与境内居民所发生收付款:(外币申报;人民币暂不申报,但跨境人民币结算和边贸除外)

1、境内居民申报,交易性质按照实际交易性质

2、涉及进出口核销的境内收付款,境内居民无需再填写《出口收汇核销专用联信息申报表(境内收入)》《境内汇款申请书》和《境内付款/承兑通知书》。

3、境内居民收到境内非居民外汇款项时:

境内付款银行在付款报文的付款附言中注明“NRA payment”字样(如果是通过境内非居民离岸账户办理付款,则注明“OSA payment”字样),以便于境内收款银行识别该笔款项的来源并通知境内居民及时办理申报。

境内居民在收到境内非居民的外汇款项时,应当填写《涉外收入

申报单》,交易附言中除需按原有规定描述该笔交易外,还需首先注明“收到境内非居民外汇款项”的字样。

4、境内居民向境内非居民支付外汇款项时:

境内付款银行应就收款人情况询问该境内居民,以便判断对方收款人是否为境内非居民,如对方收款人为境内非居民,则应当要求该境内居民填写《境外汇款申请书》或《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交易附言除需按原有规定描述该笔交易外,还需首先注明“向境内非居民支付款项”字样。

自2009年8月1日起,境内非居民通过境内银行与境内居民发生的外汇收付款应按照(汇综发【2009】85号)申报。

四、外国驻华使领馆、国际组织驻华机构与境外所发生的收付款应当申报在“服务-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的相应项目下。

外国驻华使领馆、国际组织驻华机构与境内所发生的收付款无需进行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

五、境内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办理的收付款业务无需进行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

六、境内银行报送非居民人民币账户数据

1、按月填报《银行非居民人民币账户余额及变动表》

2、报送要求

(1)报送渠道及时间要求

总部在京的全国性中资外汇指定银行总行,汇总所辖各分支机构数据后于月后15个工作日内直接报送国家外汇管理局。

其他的。将本单位数据于月后10个工作日内报送所在地外汇分局。各分局汇总辖内银行数据后于月后15个工作日内,将逐家银行数据和汇总数据报送国家外汇管理局。

(2)报表同时采用纸质报表(需银行相关部门签章)和电子报表形式报送。各分局应妥善留存纸质报表,并将电子报表通过内网邮箱报送国家外汇管理局。

金融机构对境外资产负债及损益申报

146《金融机构对境外资产负债及损益申报业务操作规程》([96]

汇国发字第13号)

147《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金融机构对境外资产负债及损益申报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97]汇国函字第075号)

148《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关于金融机构对境外资产负债及损益申报有关事项的通知》(汇综发[2005]112号)

一、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各类中资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保险公司除外)。

外资金融机构:包括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中外合资金融机构、外商独资金融机构和外国金融机构在中国设立的分支机构(分行或分公司)(不包括在我国设立的代表处、办事处)。

二、凡在中国境内的金融机构都必须填报《金融机构对境外资产负债及损益申报表》,向国家外汇管理局申报其自身的资产、负债及损益情况。

三、金融机构境外资产负债及损益申报表(7种)

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统一设计和修改申报表。金融机构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统一制订的申报表格式自行印制。

申报表应按币别分别填报期末余额;

“国别”指与之发生交易业务的交易主体所在国家(或地区)(即如:交易主体是分支机构的,应填分支机构所在的国家或地区,而不是填写分支机构的总部所在的国家或地区)。

1、金融机构存放和拆放业务申报表(季报)

---------凡发生存放境外同业款项和境外同业存放款项业务、拆放境外同业款项和境外同业拆放款项业务以吸收境外存款业务的金融机构

例如:非居民的人民币存款应申报在金融机构存放和拆放业务申报表中

填写要求:

(1)与境外联行业务往来按“存放”和“拆放”分别申报在境外同业存放(或存放境外同业)和境外同业拆放(或拆放境外同业)项下。

(2)“外币现钞”是指境内金融机构持有的外币库存现金。欧元现钞国别统一申报为“德国”。

(3)境外其他部门存款”指除境外金融机构外的非居民机构和非居民个人存入本金融机构的款项。

2、金融机构对境外贷款业务申报表(季报)

---------凡发生对境外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

例如:非居民的人民币贷款则申报在金融机构对境外贷款业务申报表中。

3、金融机构吸收境外贷款业务申报表(季报)

---------凡发生吸收境外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

4、金融机构对境外投资业务申报表(一)(季报)

---------凡发生对境外投资业务的金融机构

填报要求:

(1)本表所指的金融机构对境外投资是指境内金融机构购入的、由境外机构(包括境外金融机构等)发行的有价证券。

(2)“持有目的”的债券按剩余期限区分长短期,“交易目的”的债券不论剩余期限长短全部计入短期。

(3)“拨付境外分支机构运营资金” 包括在“拨付境外分支机构外汇资本金” 项下。

(4) 按“国别”分别填报期末余额

(5) “币别”项中的“其他”栏指本表中未列明的币种,应明细填报

5、金融机构对境外投资业务申报表(二) (季报)

---------凡发生对境外投资业务的金融机构

6、金融机构对境外业务损益申报表(季报)

---------凡拥有境外资产及负债的金融机构

填报要求:

(1)损益申报不再区分国别和币别,统一按申报当月内部折算率折算为“美元”后申报在“美国”项下。

7、金融机构利润分配申报表(季报)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其定义为:国际收支是一种统计报表,系统的记载了在一定时期内经济主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交易。大部分交易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国际收支: 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净金融交易的帐目表。通常被分成经常帐,它包含的有形贸易(净货品的出口和进口之间的差异)和无形贸易差额(如航运,银行和旅游服务的支出和收入);资本帐,该帐户的短期和长期资本的流入和流出(如来自直接投资、证券、地产等收入)。有形及无形贸易、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都有机会出现盈余或赤字,但原则上整体国际收支则应该没有盈余或赤字。 概念发展 早在17世纪初叶的重商主义时代就有了国际收支概念。当时的葡萄牙、法国、英国等一些国家的经济学家在提倡“贸易差额论”即通过扩大出口限制进口的方式积累金银货币的同时,就提出了国际收支的概念,并把它作为分析国家财富积累、制定贸易政策的重要依据。但由于当时的国际经济仍处于发展阶段,国际收支被解释为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的差额。 随着国家经济的交往不断扩大,国家收支的含义也不断发展和丰富。在金本位制度崩溃后,国际收支的含义逐渐被扩展为反映一国外汇收支。凡是涉及一国外汇收支的各种国际交易都属于国际收支的范畴,并把外汇收支作为国际收支的全部内容,这是国际收支就是人们所称的狭义国际收支的概念。这一定义一现金支付为基础,即只有一现金支付的国际经济交易才能计入国际收支,对伟大其的债权债务则不予理会。但是,一国在对外交易中,并非所有的交易都涉及货币的支付,如补偿贸易。其中有些交易根本不需要支付,如以实物形式提供的无偿援助和投资等。这些不涉及货币支付的对外贸易中在国际交易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国际资本流动日益频繁。在这种情况下,国际收支的概念又有了新的发展,由狭义的概念逐步反战为现在各个国家使用的广泛概念,即IMF制定的概念。 定义 IMF在《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中规定:国际收支(BOP)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的系统的货币记录。它包括:一、一个经济体和其他经济体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收益交易;二、一个经济体的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的所有权的变动和其他变动,以及这个经济体和其他经济体的债权债务的变化;三、无偿转移以及在会计上需要对上述不能相互抵消的交易和变化加以平衡的对应记录。[1] 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体(通常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与世界其他经济体之间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的货币价值之和。它有狭义与广义两个层面的含义。狭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经济、文化等各种对外经济交往而发生的,必须立即结清的外汇收入与支出。广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内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所有经济活动的货币价值之和。 注:在国际收支的统计中,居民是指在一个国家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家庭及其内个人和法人或社会团体。[1] 以美国为例,美联储(美国的中央银行)在进行外汇市场干预时,联储资产负债表上的国际储备会发生增加或减少。为什么美联储(或其它国家的中央银行)要

国际收支一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一国际收支国际收支

第一章国际收支 一,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的定义:国际收支指特定时期(一年或一个季度)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国际收支所记录的经济实体之间的经济交易在统计上反映为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居民是指在该国居住达一年以上的个人和法人,后者包括政府,企业和非盈利团体. 国际收支是一种流量概念.流量所反映的是两个时点之间存量的变化额.因此,国际收支只能反映该年资本流入或流出的流量,而并不反映该国在某一时点利用外资总额的存量. 国际收支所反映的经济交易可概括为5种行为:金融资产与商品,服务之间的交换;商品,服务彼此之间的交换;金融资产之间的交换;商品和服务的单方转移;以及金融资产单方转移.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定义:一国根据经济分析的需要,按照复式簿记原理对一定时期的国际经济交易进行系统记录的统计报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4个基本部分: (1)经常账户 经常账户包括货物和服务,收益和经常转移三大项目. 1.货物和服务项目:包括货物和服务两部分. 2.收益项目: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益两部分. 3.经常转移项目:包括各级政府(官方)和其他部门(私人)两部分经常转移. (2)资本和金融账户 资本和金融账户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两部分. 1.资本账户: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或出售两项. 2.金融账户: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三项. (3)储备资产 储备资产是储备及相关项目的简称,指货币当局(一般为中央银行)为应付国际收支方面的需要而持有的资产. (4)净误差与遗漏 净误差与遗漏是为了使国际收支平衡表借方和贷方总额相等而人为设置的项目.若所有其他项目的借方出现余额,该项目的贷方就记录相应的余额;若所有其他项目的贷方出现余额,该项目的借方就应记录相应的余额.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 国际收支平衡表都是按照复式簿记原理来编制的.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复式簿记原则,每一笔国际经济交易都会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贷方(正号方)和借方(负号方)产生金融相等的两笔记录.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总额和贷方总额原则上应当是相等的. 二,国际收支差额 尽管国际收支平衡表项目的借方总额和贷方总额必然相等,但是,针对某一项目或某一部分项目的借方和贷方往往并不相等.于是,人们根据特定需要,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某处划一条横线,并针对上项目确定国际收支差额.若线上项目贷方总额高于借方总额,则为国际收支顺差;反之,则为国际收支逆差. 人们通常分析以下五种国际收支差额: (一)贸易差额,即商品进出口收支差额,它等于商品出口额减去进口额. (二)经常差额,即经常账户贷方总额减去借方总额之差;具体说来,它等于货物项目差额,服务项目差额,收益项目差额与经常转移项目差额之和.

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一节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International Ba1ance of Payments)概念最初出现于17世纪初期。根据当时的国际经济情况,重商主义学派认为经常维持出口超过进口是国家致富的永恒原则,贸易顺差可以聚集金银。他们把国际收支(International Ba1ance of payments)简单地解释为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差额(Ba1ance of Trade)。这反映了资本主义形成时期商品交易在国际经济往来中占统治地位的状况。在这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一直通行这种概念,现在它仍然是分析一国外汇和外汇市场情况变化的重要手段。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各国通行的国际收支概念是当年结清的外汇收支。这反映了当时黄金已退出流通领域,被纸币流通所代替,外汇已是国际贸易、国际结算和国际投资的主要手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收支概念又有新的发展。由于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往来更加频繁和广泛,贸易方式更加灵活,国际结算方式也更加多样化,狭义的国际收支概念已不再适用。为了满足实际需要,世界各国开始普遍采用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所谓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包括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这一概念把不涉及外汇收支的各种经济交易,如易货贸易及清算支付协定项下的记帐也包括在内。 1946年3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成立。按照基金组织的章程规定,各会员国均需按期向基金组织报送本国的国际收支资料。为此,基金组织依据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对国际收支下了定义,规定其确切含义。国际收支指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一个经济体(an economy)的居民同非居民所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IMF的国际收支定义内涵十分丰富,对其须作以下四点说明: 1.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 国际收支是对一段时期内交易的总计,而不是时期末的余额。例如进口价值100万美元的饮料可能在年初3个月内已经全部消费掉,到了四月份这批进口早已不存在了,但它仍然是今年的进口,在年底编制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必须有这笔100万美元的进口记录。另外,关于统计的时间,目前最短的时间是季度统计,年度统计应用最广泛。 2.“一个经济体”的含义 国际货币基金对“一个经济体”(an economy)有精确的说明。一个经济体指的是一个有独立财政核算体系的地区。通常每个国家都是一个独立财政核算的地区,但有些非国家的行政区域也有独立财政核算体系。例如,我国的香港和澳门都是这种有独立财政核算体系的地区。3.居民与非居民的定义与外延 只有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才能列入国际收支,而居民之间的交易属于国内交易。居民是一个经济概念,指在一个经济体内居住一年以上的自然人和具有永久或长期利益的法人,具体包括政府、企业、个人和其他非盈利团体。非居民则指短期(不超过一年)居住于经济体境内和居住于境外的自然人和法人。但各国使领馆的外交人员,不论在其他国家境内居住多久,一律视为居住国的非居民。 一个经济体的官方居民包括在其境内的各级政府机构及其所属部门,还包括设在境外的大使馆、领事馆和军事机构等。设在境内的国际机构(如设于美国的IMF)均为各国的非居民。一个经济体的企业居民指凡是在该经济体领土上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包括本国企业以及外资、合资、合作企业。境内企业设在境外的子公司是本国的非居民,是所在国的居民。按IMF的统一规定,中央银行为企业居民。 一个经济体的个人居民依据其居住地点和居住时间来判别,而不以其国籍为依据。凡是在该经济体领土内居住时间在一年以及一年以上的人(边境工人以住宅所在地为准)均为居民。4.经济交易的含义

第六章 国 际 收 支

第六章国际收支 第一节国际收支概述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国际收支的概念随着世界各国交往的发展而发生,其内涵也随着世界各国交往的扩大而不断丰富。 国际收支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其历史演变过程也就是从狭义概念向广义概念的发展过程。一般说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国际收支的概念都是狭义的,二战后的国际收支概念都是广义的。 国际收支概念最早出现于17世纪初期。当时在西方经济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是重商主义思想。重商主义者的贸易差额论导致当时把国际收支只简单地解释为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收支。 在国际金本位制崩溃以后,国际收支是指一国的外汇收支。 狭义的国际收支可以定义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必须同其它国家立即结清的各种到期支付的差额。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开始普遍采用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的全部对外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二、国际收支差额 国际收支总体上可以分为收入和支出两个项目。两个项目对比,如果收入项目和支出项目在统计期不能轧平,就是国际收支出现了差额。国际收支差额有顺差和逆差,收入大于支出是国际收支顺差或盈余(日本称顺差为黑字),收入小于支出是国际收支逆差或赤字。 国际收支差额有时点数和时期数。时点差额是反映一国在某一日期的国际收支差额,时期差额是反映一国在过去一段时期内的国际收支差额。时点差额与时期差额很可能不一致。当时期差额是逆差时,在这一时期的某一时点差额可能是顺差;反之,当时期差额是顺差时,在这一时期的某一时点差额可能是逆差。一定时期的国际收支是该时期不同时点国际收支的总和。 国际收支的差额概念本质上是一个经济概念,而不是会计概念。通常会对经济带来一定影响。 1.顺差的利弊 2、逆差的利弊 三、国际收支平衡 1、静态平衡 国际收支的静态平衡是指以一年的国际收支数额

国际收支与外汇统计(最终版)

国际收支与外汇统计(最终版) 国际收支与外汇统计 总述类 137《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人民银行行长令【1995】第2号) 139《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实施细则》(汇发【2003】21号) 一、申报范围:中国居民与非中国居民之间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 中国居民,是指: 1、境内居留1年以上的自然人,外国及港澳台留学生、就医人员、外国驻华使馆领馆外籍工作人员及其家属除外; 2、中国短期出国人员(在境外居留时间不满1年)、在境外留学、就医及中国驻外使馆领馆工作人员及其家属; 3、在中国境内依法成立的企业事业法人(含外商投资企业及外资金融机构)及境外法人的驻华机构(不含国际组织驻华机构、外国驻华使馆领馆); 4、中国国家机关(含中国驻外使馆领馆)、团体、部队。 《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适用于中国境内所有地区,包括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保税区和保税仓库等。 引申一:通过境内金融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申报的申报范围 涉外收付款:非银行机构和个人通过境内银行从境外收到的款项和对境外支付的款项(本外币),以及境内居民通过境内银行与境内非居民发生的收付款(本外币)。 -----------即资金跨境;主体跨境 包括: 1.以信用证、托收、保函、汇款(电汇、信汇、票汇)等结算方式办理的涉外收付款,包括银行卡项下的涉外收付款。 2.通过境内银行对境外发出支付指令的涉外收付款,及从境外向境内银行发出支出指令的涉外收付款。 3.通过记账方式办理对外援助的涉外收付款。

4.与非货币黄金进出口相关的涉外收付款。 由于汇路原因引起的跨境收支、银行自身及银行之间发生的跨境收支以及非银行机构和个人的外币现钞(包括出国取现)存取除外。 引申二:相关概念(居民包括个人和机构) 1、境内非居民(简称非居民): 非居民个人:持护照、港澳居民往来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的外国公民(包括无国籍人)及港澳台同胞,包括外国驻华外交人员和国际组织驻华代表非居民机构:在境外登记注册的机构,包括外国驻华外交领事机构和国际组织驻华代表机构 2、境内居民:包括境内机构和境内个人 3、境内机构:中国境内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部队等。 4、境内个人:持中国居民身份证、军人身份证、武装警察身份证的中国公民;或指在中国境内连续居住满一年的外国人 5、境外个人:持护照、港澳居民往来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的外国公民(包括无国籍人)及港澳台同胞 引申三:外汇管理条例中外汇的概念 外汇: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包括 1、外币现钞,包括纸币、铸币 2、外币支付凭证或支付手段,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银行卡等 3、外币有价证券,包括债券、股票 4、特别提款权 5、其它外汇资产 二、申报原则与办法 交易主体申报的原则,采取间接申报与直接申报、逐笔申报与定期申报相结合的办法。 三、管理部门:外汇局 交易主体应当按照规定向外汇局申报其以各种支付方式(包括本外币电子支付手段和现钞等)进行的对外交易和相应的收支情况。

国际收支统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国际收支统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目前,我国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手册》(以下简称《手册》)(第六版)原则采集国际收支数据,按季发布《国际收支平衡表》(以下简称《平衡表》)和《国际投资头寸表》(以下简称《头寸表》),实行以《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确立的申报制度为基础,以间接申报和直接申报为主,其他部门数据为辅,抽样调查为补充的统计体系,其中存在的问题需关注。 一、主要问题 (一)国际收支统计执行标准与统计原则存在差距 1.间接申报统计原则与《手册》要求不符。间接申报是以收付实现制统计,而《手册》要求按权责发生制统计。间接申报不可避免存在轧差交易问题,而《手册》要求进行全额统计。 2.理论标准与实践标准交叉并行。申报中交易对手国别问题,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原则交易对方国别应填报其常驻国家(地区),但境内留学生或外国就医人员向境外同名账户汇款时,交易对方国别却只能填报对方开户银行所在国家(地区)。 (二)国际收支统计体系尚需完善 1.数据采集渠道和口径有待完善。《平衡表》的编制,大量采用海关、国家旅游局、商务部以及对方伙伴国等其他数据源,但其数据仍无法完全满足要求。以旅游项目为例,目前旅游支出采取对方伙伴国数据推算的做法,由于伙伴国旅游数据统计口径不清晰、方法未公开、数据公布时间不可

控,加上比例系数科学性还需进一步印证,数据准确性较难保证。 2.间接申报数据采集模式存在局限性。目前,间接申报是国际收支主要数据采集渠道,对于编制《平衡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编表数据中货物、运输、旅游、直接投资等项目数据主要依靠外部数据,间接申报采集的大量相应数据不能得到有效利用,造成统计资源浪费。此外,间接申报只涵盖汇款和信用证、托收等传统国际结算方式,对于境外信用卡消费、提现和现钞结算等交易,目前还无法实现从申报渠道采集数据。 3.新型国际收支交易不断涌现,传统数据申报体系面临挑战。近年来,传统依赖银行采集数据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如跨国互联网交易、第三方支付清算机构的出现,在传统银行资金汇划链条上增加了新的资金清算机构,其打包收付款模式给间接申报和国别判定增加了难度。又如商品交易所跨境商品交易、跨国公司集中收付业务、轧差净额清算等新型国际结算交易模式的出现,都对现有间接申报提出了新课题。加之境外居民与非居民交易数据采集受限等,单纯依赖某一数据采集模式很难满足编表需要,更新统计手段、提高数据采集效率仍是不断要解决的问题。 4.核查制度涵盖范围需要拓展。进行全口径国际收支统计数据核查,对保障国际收支数据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仅对间接申报制定了核查制度,直接申报及抽样调查制度尚未制定核查制度。 (三)国际收支数据质量提升尚存在较大空间 1.国际收支新旧交易编码转换时间尚短,申报差错短期

银行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操作规程

银行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操作规程 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操作规程 为规范我行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提高国际收支申报数据的质量,现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业务操作规程》、《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核查制度》及其实施细则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一部分基本理论 一、国际收支概念:根据《国际收支手册》的定义,国际收支是一种统计报表,它系统记载了特定时期内一经济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各项交易;大部分交易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的,其内容包括货物、服务和收入,对世界其它地方的金融债权和债务的交易以及被列为转移项目的交易(如礼赠)。 国际收支涉及了交易,因此处理的对象为流量而不是存量。就是说,国际收支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经济事件,而不是某一时点存在的经济资产和负债的总量。 二、国际收支体系:有六大体系,涵盖了整个涉外收支申报行为,具体为: 1、通过金融机构进行的间接申报; 2、汇兑申报; 3、直接投资统计申报; 4、金融机构对境外资产负债及损益申报; 5、证券投资统计申报; 6、境外帐户统计申报。本操作规程为第一种,即通过金融机构进行的间接申报而制定。 三、国际收支间接申报的概念:国际收支间接申报是指收款人或付款人通过银行申报涉外收入或对外付款的行为,其资金的进出是通过银行汇入、汇出,与汇兑申报有一定的区别,后者是指与人员进出我国国境相联系、以外汇兑换人民币或以人民币兑换外汇的行为,所称外汇仅指信用卡、旅行支票和现钞。

四、国际收支间接申报范围:国际收支间接申报范围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凡是居民与非居民的交易,均应申报。现行的国际收支间接申报范围已扩展为所有非银行单位和个人通过中国境内银行办理的对境外收付汇业务,包括跨境资金流动以及离岸账户和在岸账户之间的资金流动。 五、居民与非居民的概念。国际收支申报办法所称中国居民是指:(1)在中国境内居留1年以 上的自然人,外国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在境内的留学生、就医人员,外国驻华使馆领馆外籍工作人员及其家属除外;(2)中国短期出国人员(在境外居留时间不满1年)、在境外留学人员、就医人员及中国驻外使馆领馆工作人员及其家属;(3)在中国境内依法成立的企业事业法人(含外商投资企业及外资金融机构)及境外法人的驻华机构(不含国际组织驻华机构、外国驻华使馆领馆);(4)中国国家机关(含中国驻外使馆领馆)、团体、部队。除此之外属于非中国居民。 判断居民和非居民的原则有二个:一是1年期原则;二是经济利益之所在。 第二部分国际收支间接申报操作实务 一、单位基本情况表 (一)概况。单位基本情况表是把在我行开户、有涉外收支的企业的概况较为完整地录入国际收支系统,它是国际收支系统采集数据的前提,只有录入单位基本情况表,才能进行各种(对公单位)申报单的录入。经办行应在为客户开立外汇账户或者处理第一笔涉外业务的时候要求客户如实填写《对 公单位基本情况表》,同时录入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基础系统传送外汇局,《对公单位基本情况表》要求和企业开户资料一起保存备查。 (二)需要注意的问题 单位基本情况表中“所属外汇局代码”是指接收数据输的外汇局所在地的地区代码。

初级统计师《统计实务》备考知识点:国际收支核算

初级统计师《统计实务》备考知识点:国际收支 核算 初级统计师《统计实务》备考知识点:国际收支核算 国际收支核算 国际收支表包括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投资头寸表。国际收支平衡表反映一定时期内常住单位(居民)和非常住单位(非居民)之间发 生的交易。国际投资头寸表反映特定时点上常住单位对外金融资产 和负债的存量状况,以及在一定时期内由交易、价格变化、汇率变 化和其他调整引起的存量变化。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 1.基本结构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制定的标准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后形成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四大 部分,即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储备资产、净误差与遗漏。 (1)经常账户 包括货物、服务、收益和经常转移。 A.货物 指通过我国海关进出口的货物和一些未经我国海关的转口贸易,以及商品退货等。出口记在贷方,进口记在借方。 B.服务 包括运输、旅游、通讯、建筑、保险、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广告、宣传、电影、音像、其他商 务服务以及政府服务。贷方表示我国对外提供上述服务获得的收入,借方表示我国接受境外提供的上述服务的支出。

C.收益 包括职工报酬(即劳动者报酬)和投资收益两部分。贷方表示我国获得的收益,借方表示我国对外支付的收益。 职工报酬指我国个人在国外工作(一年以下)而得到并汇回的收入以及我国支付在华工作的外籍员工(一年以下)的工资福利。 投资收益包括直接投资项下的利润利息收支和再投资收益、证券投资收益(股息、利息等)和其他投资收益(利息)。 D.经常转移 包括侨汇、无偿捐赠和赔偿等项目,既有货物形式,又有资金形式。经常转移分为政府间的经常转移和其他部门间的转移。贷方表示我国从国外获得的无偿转移,借方反映我国向国外提供的无偿转移。 政府指接受或提供捐赠的政府部门和国际组织。 其他部门指政府部门和国际组织以外的'其他部门或个人。 (2)资本和金融账户 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借方表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贷方表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A.资本账户 包括资本转移如债务减免、移民转移等内容。 B.金融账户 包括我国对外资产和负债所有权变动的所有交易。按投资方式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每种投资方式都分为资产、负债,其中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视同资产, 外国在华直接投资视同负债。 直接投资指以投资者寻求在母国以外经营企业获取有效发言权为目的的投资。包括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两部分。

国际收支与汇率

国际收支与汇率 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和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收支情况。它包括两个部分,即国际收入和国际支出。国际收入指的是进口、旅游、出口、投资等带来的收入;国际支出则是从国外购买商品和服务、向国外投资等产生的支出。国际收支的平衡度量则是国际储备,也称外汇储备,是国家持有的外汇资产。 汇率是衡量相互之间货币比值的指标。它表明了一种货币与另外一种货币之间 的互换率。汇率的变化取决于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 国际收支和汇率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国际收支的赤字或顺差对汇率有 影响。当国际收支出现赤字时,国内需要流出大量外币以购买所需的物品或投资,这会造成本国货币的贬值;反之,当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则会有更多的外汇流入,这就会导致本国货币的升值。 在现实经济中,国际收支和汇率往往相互制约。当一个国家出现经常账户逆差,也就是国际收支赤字扩大,这就会导致本国货币的贬值,从而使出口更具竞争力,最终减少逆差。相反,当一个国家出现经常账户顺差,也就是国际收支顺差扩大,本国货币将升值,这会使得出口减少,而进口增加,最终逆差也会降低。因此,国际收支和汇率是相互影响的,相互制约的。 此外,汇率也会影响国际收支。当汇率上涨时,本国货币升值,外国对本国产 品需求变低,从而导致出口下降;而进口变得更为便宜,则会提高进口数量,导致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反之,当汇率下降时,本国货币贬值,进口变得更为昂贵,出口变得更为有竞争力,因此会提高出口数量,最终导致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因此,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具有重要影响。 总的来说,国际收支和汇率是密切相关的。当国际收支出现赤字时,本国货币 贬值,出口具有竞争力,最终达到减少逆差的目的;当国际收支顺差时,本国货币

国际金融学国际收支课件总结

国际金融学国际收支课件总结 经常账户(Current Account):反映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转移,是国际收支中最重要的账户,包括货物、服务、收益和经常性转移四个子账户。按借贷方总额记录。 货物(Goods):即有形贸易,记录货物的出口和进口。包括一般货物、用于加工的货物、货物修理、各种运输工具在港口购买的货物和非货币性黄金。 服务(Services):即无形贸易,记录服务的出口和进口。包括运输、旅游、通讯、建筑、保险、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文化、娱乐、专有权利使用和特许费等服务。 收益(Income):记录因生产要素在国际间流动而引起的要素报酬收支。所有要素报酬收入-所有要素报酬支出=净要素收入(NFI) 收入(Income):下设“职工(雇员)报酬”和“投资收益”两个子账户。 “职工报酬”记录居民和非居民在国际间取得的劳动报酬(即工资)收支。 “投资收益”记录资本在国际间流动取得的收入。 包括直接投资收入(股本收入:红利、利润和再投资收益)、 证券投资收入(股本收入:红利;债务收入:利息)、 其他投资收入(贷款利息)。 经常性转移(Current Transfer):转移即无偿给予。经常性转移包括政府间的转移(政府间的合作与援助、政府捐赠和赔款等)和其他部门转移(侨民汇款、私人的捐赠等)。 资本与金融账户(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反映资本与金融资产在国际间的流动,即国际资本流动。包括资本流出和资本流入。 资本流出表示本国对外资产的增加,或本国对外负债的减少; 资本流入表示本国对外资产的减少,或本国对外负债的增加。 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按借贷方净额记录。 资本账户(Capital Account):包括资本性转移和非生产性、非金

国际收支报告

国际收支报告 是一个综合性的经济指标,它反映了一个国家与世界其他国家 之间的经济往来。通过分析国际收支情况,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个 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发展趋势。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的 相关内容,包括其定义、使用、影响因素以及对经济政策的意义。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是如何定义的。是一个包含了一国经 济体与其他国家经济体之间经济交流的汇总表格。它通过统计和 记录国家的国际收入、支出和净收支等数据,来反映一个国家在 国际经济中的地位。这些数据包括贸易、投资、服务和转移支付 等方面。 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首先,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重 要依据。国际收支平衡表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经济体的外向型特征,进而评估国家的竞争力和经济增长潜力。其次,也是国际金融市 场的风向标。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析来判断一个国家是否具备吸引 外资的潜力,从而做出投资决策。 了解的影响因素是理解其内容的关键。首先,贸易平衡是决定 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国家的贸易顺差(出口大于 进口)通常会导致国际收支的顺差,反之则导致逆差。其次,直

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也会对国际收支产生影响。大量外国投资会增加一个国家的国际收入,而海外投资则会减少国际收入。此外,经济政策和汇率政策也会对国际收支产生重要影响。 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可以通过监测国际收支情况来及时调整经济政策,以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如果一个国家长期处于国际收支逆差状态,则意味着国家可能存在竞争力下降、出口减弱等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实施贸易政策、产业政策等手段来促进出口,增加国际收入。另一方面,如果一个国家长期保持国际收支顺差,政府可以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和外汇储备管理等方式来防止过度升值,保持出口竞争力。 最后,的分析和预测对于国际经济合作也非常重要。国际机构和国家可以利用来判断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潜在风险,进而采取相应的合作措施。例如,在涉及跨国投资和贸易合作时,可以为双方提供参考,帮助双方更好地制定合作计划。 综上所述,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对国际收支状况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发展趋势。政府可以根据报告结果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以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为投资者和国际机构提

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全文)

When you no longer worry about yesterday, it is when you begin to live happily.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 删) 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全文) (1995年8月30日国务院批准1995年9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根据20__年11月9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的决定》修订) 第一条为完善国际收支统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际收支统计申报范围为中国居民与非中国居民之 间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以及中国居民对外金融资产、负债状况。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中国居民,是指: (一)在中国境内居留1年以上的自然人,外国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在境内的留学生、就医人员、外国驻华使馆领馆外籍工作人员及其家属除外; (二)中国短期出国人员(在境外居留时间不满1年)、在境外留学人员、就医人员及中国驻外使馆领馆工作人员及其家属; (三)在中国境内依法成立的企业事业法人(含外商投资企业及外资金融机构)及境外法人的驻华机构(不含国际组织驻华机构、外国驻华使馆领馆);

(四)中国国家机关(含中国驻外使馆领馆)、团体、部队。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国境内所有地区,包括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保税区和保税仓库等。 第五条国家外汇管理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规定的程序,负责组织实施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并进行监督、检查;统计、汇总并公布国际收支状况和国际投资状况;制定、修改本办法的实施细则;制发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单及报表。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协助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 第六条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实行交易主体申报的原则,采取间接申报与直接申报、逐笔申报与定期申报相结合的办法。 第七条中国居民和在中国境内发生经济交易的非中国居民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完整地申报国际收支信息。 第八条中国居民通过境内金融机构与非中国居民进行交易的,应当通过该金融机构向国家外汇管理局或其分支局申报交易内容。 第九条中国境内提供登记结算、托管等服务的机构和自营或者代理客户进行对外证券、期货、期权等交易的交易商,应当向国家外汇管理局或其分支局申报对外交易及相应的收支和分红派息情况。

国际收支与外汇知识点汇总

国际收支与外汇 第一节国际收支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不同的时期,国际收支的概念是不同的: (1) 16-17世纪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国际收支是一国的对外贸易顺差. (2)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收支是一国的外汇收支总额.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收支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国际经济交易的全部记录. (4) IMF关于国际收支的定义:国际收支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对外经济交易的全部内容.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就是系统地记录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了一年)全部国际收支工程及金额的统计报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是:复式薄记.分为了借方、贷方、差额.收入或负债的增加、资产减少记入贷方;支出或资产增加、负债减少记入借方. 三、国际收支的调节 (一)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 国际收支存在着形式上的平衡,实际上的不平衡.原因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工程可以分为了自主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 一个国家的自主性交易平衡或根本平衡,不依靠调节性交易来调节,这样的国际收支平衡才是实际的平衡.因此,国际收支平衡是暂时的和相对的,而失衡那么是绝对的和永久的. 自主性交易也称事前交易,是指交易者出自自身的交易动机和需要进行的交易,包含经常工程和资本工程中的长期资本收支. 调节性交易也称事后交易,是指在自主性交易产生不平衡时所进行的用以调节自主性交易不平衡而发生的弥补性交易, 包含资本工程中的短期资本和国际储备工程的变动. (二)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1、经济开展周期改变,即繁荣和萧条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2、经济结构,就是各国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因国际市场需求改变而产生对该国国际收支的影响. 3、货币流通状况,就是一国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对该国国际收支的影响. 4、本币汇率的上升或下降对该国国际收支的影响. 此外,还有政局动乱、宏观经济政策、自然灾害、战争等因素也会影响一国国际收支的平衡. (三)国际收支的调节 一国国际收支失衡严重,会影响一国对外交往的水平和信誉, 不利于国内的经济开展.因此,必须采取举措进行调节,调节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外汇缓冲政策.就是一国中央银行通过买卖黄金和外汇储藏,来影响国际收支不平衡形成的外汇供求缺口. 2、财政政策.就是一国财政部门用扩大或缩小财政开支和提升或降低税率的方法来平衡国际收支. 3、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改变贴现政策和存款准备金政策,影响利率或信贷规模,从而到达平衡国际收支的目的. 4、汇率政策.就是一国通过汇率的调整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举措. 5、直接管制.是指政府通过发布行政命令,对国际经济交易进行行政十预, 以求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举措. 第二节外汇与汇率 一、外汇的概念 外汇的概念分为了动态与静态.动态的外汇是指国际汇兑.日常所说外汇是指静态的外汇.外汇是指以外国货币所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这种支付手段包含外国钞票和以外币表示的信用工具和有价证券. 二、汇率及其标价方法 汇率是两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或者说是两国货币之间的比价,也称为了汇价或外汇行市. 汇率有两种标价方法: 1、直接标价法:也称为了应付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计算应付假设 十单位的本国货币,或以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统计意义上的国际收支是特定时期的统计报表,它系统记录某经济实体与世界其他经济实体之间的经济交易。它是对其他经济实体债权债务关系的变化,以及无偿的单方转移。市场国际收支指经济实体涉及外汇收支的全部国际交易。国际收支可表示为国际收支差额,它是国际收支平衡表线上项目贷方总额减去借方总额之差。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国按照复式簿记原则,对一定时期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国际交易的系统记录。分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官方储备变动。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复式簿记原则来记账的。每一笔国际交易都会在贷方和借方产生金额相等的两笔记录。 国际收支与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国际收支顺差会使国民收入增加,国际收支顺差主要来自出口和外资流入。国际收支顺差会带来财政收支盈余,逆差会导致财政赤字。贸易顺差必然导致资本流出,即居民持有国外资产增加,商品流入则伴随着资本流入,即居民持有国外资产减少。这里的资本转移的主体不仅包括私人,也包括政府。 国际收支调节:市场调节机制包括价格现金流动机制,国内相对价格调节机制,汇率调节机制,收入调节机制,利率调节机制。局限性:市场存在不完全性,市场调节需要较长时间,市场无力调节结构性因素引发的国际收支失衡,市场调节中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可能会给国民经济带来消极影响。政府调节的主要手段包括外汇缓冲政策,相机抉择的财政与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直接管制。 国际储备是由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各种形式的资产,它们能在该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直接进行国际收支,或通过同其他资产有保障的兑换性来支持该国汇率。应满足官方持有性,货币当局一般指中央银行。普通接受性,即它是否能在外汇市场上或在政府间清算国际收支差额时被普遍接受。流动性,即变为现金的能力。 四种资产构成:外汇储备(指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以国际货币表示的流动资产,主要采取国外银行存款和外国政府债权等形式)黄金储备(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货币型黄金)在国际货币基金的储备头寸(会员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普遍账户中可自由提取和使用的那一部分资产)特别提款权(用于会员国政府之间的国际结算,并允许会员国政府用它换取可兑换货币进行国际支付) 国际清偿能力比较:指一个国家的对外支付能力。它是与国际储备密切联系的概念,包括L1L2L3三个组成部分。L1为一国货币当局自有的国际储备,主要指国际储备中的黄金和外汇储备。L2为一国货币当局的借债能力,包括无条件提款权和得到国际协定保证的其他官方来源的借款权利。L3指一国商业银行所持有的外汇资产,由于这些外汇并未直接掌握在货币当局中,故不计入该国的国际储备。 国际储备的总量管理包括3个月进口说,机会成本说,货币供给决定论,定性分析法,多因素比率分析法,稳定汇率说,国际储备下限论。结构管理包括储备资产基本形式的结构管理,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管理,储备货币流动性结构管理。 外汇是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能用于国际结算的资产。 汇率标价法: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美元标价法。 汇率种类:根据国际结算业务中的汇款方式分为电汇汇率,信汇汇率、票汇汇率。根据汇率的管制制度分为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根据现钞和现汇的区别,分为现钞价和现汇价。根据外汇的交割期限,分为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根据汇率的计算方法,分为基本汇率和套算汇率。 影响汇率变动因素:长期因素包括经常项目余额,外商直接投资,通货膨胀率的国际差异,经济增长率的国际差异,工资水平的国际差异,国际经济政策协调,产业结构,外汇储备。短期因素包括利率的国际差异,预期因素,政策因素,新闻因素,随机因素。 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对资本流动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次性的货币对外贬值可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因为它使同量外币能够支配更多实际资源。预期货币对外贬值可能导致资本

国际收支报告

国际收支报告 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进行的货物、服务、资本和金融等交流的统计总和。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在特定时间段内向其他国家出口了多少货物和服务,同时进口了多少货物和服务,以及如何支付这些进出口的支付方式。以下是我对国际收支报告的理解。 首先,国际收支报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外汇收入和支出情况。外汇收入主要包括出口的货物和服务的支付以及国际投资收益等,而外汇支出则主要包括进口的货物和服务的支付以及国际投资支出等。国际收支报告会将这些收入和支出进行分类和统计,以便更好地了解一个国家的外汇走向。 其次,国际收支报告还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贸易平衡情况。贸易平衡是指一个国家在特定时间段内出口和进口之间的差额。如果一个国家的出口大于进口,那么它的贸易平衡为正,即贸易顺差;如果一个国家的进口大于出口,那么它的贸易平衡为负,即贸易逆差。贸易平衡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和外汇储备水平,因此对一个国家来说,保持较好的贸易平衡非常重要。 此外,国际收支报告还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国际投资情况。国际投资包括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两方面。直接投资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或企业在另一个国家投资和经营企业,而证券投资则是指购买其他国家的股票、债券或其他金融资产。国际收支报告会对这些投资进行统计和分类,以便更好地了解一个国家的国际投资状况。

最后,国际收支报告还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国际储备水平。国际储备主要包括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两部分。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持有的其他国家货币和国际货币基金份额等,而黄金储备则是一个国家持有的黄金数量。国际储备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和支付能力。 总之,国际收支报告是一个国家对外经济交流的总结和统计,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在特定时间段内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货物、服务、资本和金融等交流情况。通过分析国际收支报告,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个国家的外汇收入和支出、贸易平衡、国际投资和国际储备状况。这对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国际收支

名词解释 1.国际收支:是指一国(或地区)的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一年、一季、一月)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 交易的系统记录。广义概念是以交易为基础的,不是以收支为基础 2.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以复式记帐原理系统记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1年、l季或1个月) 内全部对外经济交易的项目及金额的统计表。 3.资本转移:指涉及固定资产所有权的变更及债权债务的减免导致交易一方或双方资产存量发生变化的 转移项目。包括:固定资产转移、债务减免、移民转移和投资捐赠等 4.即期外汇交易:又称为现汇交易,是指外汇买卖成交后,在两个营业日内办理交割的一种外汇交易。 5.换汇交易:又称掉期交易,指将货币相同、金额相同、但方向相反、交割期限不同的两笔或两笔以上 的交易结合起来进行。 6.汇率制度: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做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 具体的内容包括:①确定汇率的原则和依据②维持与调整汇率的方法 ③管理汇率的法令、体制和政策④制定、维持与管理汇率的机构 7.套汇交易:指外汇交易者利用不同外汇市场在同一时刻的汇率差异,在汇率低的市场上买进,同时在 汇率高的市场上卖出,赚取汇差收益的行为 8.套利交易:指投资者利用不同国家或地区短期利率的差异,将资金由利率较低的国家转移到利率较高 的国家,从中赚取利息差额收益的行为。 9.货币互换:指交易双方在一定期限内将一定数量的某种货币与另一种货币相互交换的行为。 10.外汇风险:指经济实体(政府部门、银行、企业)或个人在国际经济交易中,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负 债因汇率变动而使其以本币衡量的价值上升或下跌的可能性。 简答题 1.简述一国货币贬值的国内经济效应 ㈠对国内物价的影响 贬值:推动一国物价水平的提高 影响途径:①从进口看,进口品以本币表示的价格带动国内同类商品价格某种程度的上涨 ②进口原材料、半成品、机器设备价格上升推动以这些进口品为投入品的商品价格 ③进口消费品价格↑→人们生活费用↑→工资水平↑→物价水平↑ ㈡对贸易的影响:贬值:出口↑进口↓ ㈢对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影响:贬值:出口↑→就业↑→国民收入↑ ㈣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贬值→国内出口产品竞争力提高→出口↑→形成以出口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2.简述一国国际收支长期顺差的影响 ①引起本国货币汇率上升:外汇收入〉外汇支出→外汇供给〉外汇需求→外汇贬值,本币升值 ②引发或加重通货膨胀:输入性的通货膨胀,把外汇买给本国中央银行,加大基础货币流通,流通中的货 币增多,即货币供给过多,表现为价格上涨 ③招致国际贸易摩擦 3.简述开放条件下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①经济实力:决定汇率长期发展趋势的根本性因素 ②国际收支状况:影响汇率变动最直接的重要因素 ③通货膨胀率的差异:对汇率的影响具有间接性、时滞性和相对性 ④相对利率水平:利率是资金的价格,两国间利率的差异,将会引起短期资本的流动 (利率与本币汇率变动具有同向性) ⑤经济增长率差异 ⑥中央银行干预:只能在短期内影响汇率的变动,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汇率长期变动的趋势 ⑦重大国际事件:当重大的国际事件发生后对一国有利时,则该国的货币即会升值;当重大的国际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