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一、康德

康德有名著《论教育学》。在该书中,他开宗明义便指出:在世间万物中,“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一种存在”。按康德的看法,人之外的动物只需以本能的方式来运用他的天性,无需像人那样经受教育的过程。在此意义上,也可以说,教育使人与其他存在(包括动物)区分开来。即,教育以“使人成其为人”作为它的内在指向,它的使命就是“人的完成”。所谓“人的完成”,一方面意味着使人成为具有社会品格的人或“社会意义上的人”;与之相联系,另一方面,教育也是使人成为文化意义和文明意义上的人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教育的使命在于人的完成。除了知识的传授、德性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之外,教育还涉及另一重要方面,即审美品格的培养,后者构成了人的完成过程中重要的内容。

在《论教育学》的引论部分,康德对教育的本质进行了概述。他认为,教育是包括养育、训诫以及连同塑造在内的教导。每个人的出生都预示着教育的开始,第一任教师便是自己的父母,当然,“养育”只是纯自然意义上的教育,这种教育的本质来源于所有动物的本能。“训诫”是把动物性转变成人性的必要手段,是基于养育之后的进阶,动物仅仅进行养育的教育,而人则不同,人的发展需要否定性的训诫来规范人类的行为。正如康德在书中所说:“动物通过其本能已经是其全部,一个外在的理性已经把一切都给它安排好了,人却要运用自己的理性。”与否定性的训诫恰好相反,“塑造”是肯定性地对孩子实施教导,这其中包括培养其后期的人格形成,各方面专业能力的发展等,通过不断地完善孩子的各方面素质,使其逐步成为一名真正的社会需要的人才。

教育要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或者说,使人本身达到完成的状态,涉及多重方面。首先,从狭义上说,教育与知识的传授和接受相联系。知识传授的意义包括两个方面。其一,通过这一过程,文明演化过程及文化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成果得到了传承,在此意义上,知识的接受和传授是文明成果得以传承的重要途径。其二,这样的知识接受和传授过程同时也使人逐渐地学会以社会的方式来生存,只有在具备了不同形态、不同内容的知识系统的前提下,人才可能由“野”而“文”,以社会化、文明化的方式存在于世。

从“人的完成”这一方面看,教育不仅涉及知识的接受与传授的问题,而且与德性的培养相联系。道德是社会能够维系、延续的必要条件之一,社会秩序的建立无法离开道德的维度。与之相联系,要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的人,个体也需要具备基本的德性,就此而言,教育与德性的培养存在着内在的关联。德性的形成涉及规范的内化。

进而言之,教育同时与能力的培养相联系。能力既涉及精神——理论层面的能力,也体现于实践过程。前者更多地与广义上的“知识”相联系,它既包括人的感知能力、理性能力;也包括非理性的方面,如想象、直觉、洞察、体验等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注意到,教育会引导人如何去观察。人在经过一定时期的训练之后所形成的观察能力与原初意义上的机能(如目能视、耳能听),在内涵和质量上都存在重要差异。在这一过程中,教育是不可忽视的环节。从实质方面看,理性涉及认知、评价等方面。认知更多地与求“真”相联系,而评价则与“善”的判断相关联。理性能力并不是天赋的,无论是对真的理解还是对善的把握,都需要经受一个广义上的教育的过程,逐渐加以培养、训练、提升、发展。

康德认为,人就其天性而言在道德上既不是善也不是恶。因为自然没有给人设置任何本能,他在自身之内本原地具有趋向一切恶习的动力,尽管理性同时驱使他走向反面。因此他只能通过德性、通过自我强制变成在道德上是善的。天性没有被置于规则之下,这才是恶的原因。康德启示我们,人生来几乎是一张白纸,既非性善,亦非性恶,善恶源于后天的教育。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

康德延续了卢梭等人的教育观点,即人之所以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人的崇高的道德以及在文学、艺术、建筑、医学等多方面的伟大成就皆出自于教育之手。所以,康德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适应社会生存的自由人,除了养育其生长发育以外,更应注重其“社会性”的培养。康德认为教育应该为社会的未来以及人类的持续发展服务,而不是仅仅维持人类当今生产生活的需要。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并且发展进程越来越快,教育并不是追随社会的产物,而应该是引领社会发展的先驱。康德一直推崇构建一种公平化的教育理念,他认为,具有差距的教育并不能称为完全的教育。只有当受教育者都按照相同的准则来行动,而这些准则必须对他们来说成为一种自然时,他们才会整齐划一。当然,公平完整的教育规划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正如康德在书中所说:“我们应该致力于一种更合目的的教育规划,并把一种安排传给我们的后代,使他们能够逐步的将其实现。”

康德把教育分为“自然的教育”与“实践的教育”。“自然的教育”是指人类与动物共同的部分,即养育;而人类婴儿的养育与自然界中动物的养育还不尽相同,因为人类毕竟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他的衣食住行都与自然界中的动物有所区别,所以对婴儿的养育虽然也是出自于动物性的本能,但要比自然界中的养育复杂得多。康德在对“自然的教育”的论述中,对嬰儿的母乳、摇篮、推车,肢体保护、感官等一系列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养育一个正常的儿童,给他能够继续接受“实践的教育”的能力。“实践的教育”是人类高于动物所独具的把人塑造成社会中自由行动者的教育。也是康德所认为的教育的重点所在。尽管自然的教育同样重要,但一个完整的社会人的产生,依托于自然教育的比重要远小于实践教育的比重。康德在“实践的教育”中强调人的自由,就像他最初提到的教有目的一样,教育应培养适应于社会的自由人,所谓自由,并不是像自然界的动物一-样冲动与为所欲为,而是在道德规则与法律下的合乎自己意志的行为。

二、柏拉图

柏拉图的《理想国》详尽论述作为城邦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公民教育以及奠基于公民教育的精英教育理念。对于柏拉图而言,公民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塑造公义的心灵,精英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足以把握善的理念的哲学家。对于柏拉图而言,唯独把握善的理念的哲学家可以治理公义的城邦。在这个意义上,精英教育的奥秘就是灵魂转向一从可见世界转向可知世界,从感官世界转向理念世界,从现实生活转向作为公民德性根基的“善的理念”。

柏拉图著名的“洞穴理论”生动描绘出灵魂转向的真实历程。第一,一群囚徒被捆绑着,安置在陡峭的地下洞穴的地面上,脸对着墙。在这些囚徒身后,一条通道向,上通往洞口,在远处高些的地方有东西在燃烧,发出火光。在火光和这些囚徒之间是一带矮墙,在矮墙后面,有一些人走过,手里拿着各种器物,假人、假兽,并举过墙头。因为囚徒们既不能转动身体,也不能转动头颈,他们除了投射在自己对面的洞壁上的阴影以及高出墙头的那些器物的阴影之外,什么也看不到。对于这些囚徒而言,真实无非就是他们自己和那些器物的阴影。

第二,有一个囚徒突然被解除了桎梏,被迫站起来,转头环视,四处走动,并且抬头看见那堆火。这个经验是痛苦的。火光使他眼花缭乱,他无法看见那些他原来只看见其阴影的实物。如果有人告诉这个囚徒,他过去惯常看见的全然是影像,如今他由于转向真实的器物,比较接近实在,所见比较真实。倘若有人把真实的器物指给他,逼他说出这是什么,这个已经看见真相的囚徒会因为尚未习惯明亮的火光而茫然失措,坚持先前所见的更为真实。这囚徒坚持认为自己过去所看见的阴影比现在所看见的实物更真实。

第三,这个囚徒被拉着沿攀登陡峭的斜坡来到明亮的日光下,面对着上面的世界和光明本身。这囚徒观察事物时,会更感到痛苦和迷惑。他首先要观看阴影和水中的倒影,然后观看事物自身,然后观看夜晚的月光和星光,最后观看太阳。最终,这囚徒认识到,太阳是,

上面世界中。切事情和存在者的最终原因,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洞穴中发生的一切事情的最终原因。因为他最初看见其影像的那些事物,无非是人造的物件而已。一旦看见了光明,他就不愿返回洞穴和囚徒为伍。他回想自己当初的穴居,那时期的认识能力以及禁锢之中的同伴,会庆幸自己的这个变迁而替自己的囚徒同伴感到遗憾。囚徒之间曾有评选,把尊荣赋予最善于观察阴影次序的人,也就是那些善于借助观察猜测后续影像的人。而他现在对于这种智慧和这种荣誉已经失去兴趣,对于成为囚徒领袖以及获得权利地位已经失去兴趣,他宁愿在这个世界上受苦受难,而不愿再返回洞穴去过囚徒的生活。

第四,这囚徒返回洞穴自己先前的位置,和同伴们在一起。他现在发现自己视力模糊,很难适应洞穴中的黑暗,再度习惯于黑暗所需要的时间依然是漫长的。他成为那些从未离开原位的同伴们的笑料,因为在玩阴影游戏时,他不再像同伴那样机灵。同伴嘲笑他,说他到上面走了一遭,弄坏了眼睛。同伴认为,与其这样归来,还不如根本不要上去。倘若他企图释放同伴而把同伴带到上面去,同伴会打他,倘若可能,同伴甚至可能会杀掉他。[2]这是说哲学家通过灵魂转向而认识“善的理念”之后,应该甘愿牺牲自己而服务同胞,在担负城邦公务中践行“善的理念”,成就城邦公民的至高幸福。哲学家欣然返回洞穴“不辞劳苦地治理城邦”,不是快乐的丧失,而是对于“善的理念”的践行和证明。

在柏拉图的洞穴比喻中,可见世界被描绘为洞穴中的幽暗世界,善的理念相当于洞外世界的太阳。柏拉图洞穴理论深刻揭示出,认识善的理念和认识可感觉的世界,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认识。倘若一个人尚未经历灵魂转向,就无法认识善的理念。教育的奥秘就在于帮助灵魂转离可见世界,进人由真实存在构成的阳光照耀的世界,进入善的理念。教育的奥秘就是“帮助灵魂转向的艺术”。毋宁说,教育的奥秘就是帮助灵魂转向“善的理念”,就是“最神圣的存在”。一旦灵魂实践了这种照耀,灵魂就渴望永远居住在那里。在“善的理念”中,灵魂仿佛“活着的时候就移居福岛”。对于柏拉图而言,认识“善的理念”并践行“善的理念”,就是哲学家的真实幸福,就是哲学家的神圣天职。

柏拉图的洞穴比喻试图告诉我们的是:①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只是现象,事实的真相在另一个世界;②要想认识事实的真相,必需灵魂的转向一从现象转向理念;③现象是感觉经验的对象,理念则是思想的对象。这些就构成了西方哲学很长时间的基本观念。三、海德格尔

当然,柏拉图的洞穴比喻在20世纪西方哲学那里受到激烈的挑战,因为它代表的是传统哲学理性主义、本质主义的思路。其中海德格尔对柏拉图洞穴的分析很有意思。海德格尔在《柏拉图的真理学说》一文中全篇都在分析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柏拉图认为:现象=假象;本质=真相,在现象的背后!海德格尔则要把柏拉图颠倒了的世界再颠倒过来,不过不是简单地颠倒。他认为:我们原本就生活在黑暗之中,为了寻找家园,我们点亮了蜡烛,追逐光明,但越来越执著于光明,忘了我们的家在黑暗之中。结果,我们在光明中迷失了自己,最终导致的是“比一千个太阳还亮”的科技文明。而海德格尔试图再来一次“转向”,他曾经引用老子的话:“知其白,守其黑”,而他的解释是:“有死的人应该将自身淹没在黑暗的源泉之中,以便在白天能够看星星。”

海德格尔从存在和真理的角度出发对柏拉图“洞穴比喻”展开了疏解与阐释,于1940年编成《柏拉图的真理学说》一文(收入《路标》)。海氏的基本思路乃是道说柏拉图“洞喻”中未被道说的东西,即真理之本质规定发生了一个根本的转化。然而,这一转化的具体内容或实行情况,这一转化的内在运思机制,以及这一转化的根据问题,仍晦暗不明,湮没在海氏晦涩诘聱的思想话语之中。

海德格尔洞察到在柏拉图“洞穴比喻”那里真理之本质发生了本质性的转化,即作为无蔽的真理转化为作为正确之符合的真理。为了进一步探讨理想城邦“哲学王”的教育问题,

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七卷把“洞穴比喻”作为“受过教育的人和没受过教育的人的本质”之区别的情形予以展开。然而,出于勘察“洞喻”的真理问题,本文将不依据柏拉图“洞喻”的通常翻译而是完全建立在海氏的翻译和阐释的基础之上。由此,我们对“洞喻”的整体阐释将以“无蔽”为中心而予以概观地呈现。

毋庸置疑,在柏拉图“洞喻”的所有阶段,“无蔽构成了这个故事的基本事件”,无蔽作为核心问题始终在起着支配性的作用。在第一阶段,人们被囚于洞穴中,并受缚于他们首先照面的事物,而这种照面的事物作为凭借洞穴中的火光而呈现在洞壁上的阴影在囚徒看来乃是无蔽的东西,但并非作为无蔽之为无蔽的东西。在被解除了束缚之后,“更接近存在者”的囚徒与洞穴中的人工火光直接照面,但由于其目光的不适应及未能摆脱阴影的束缚,他专注的仍是过去的阴影并认为其更无蔽些而非现在更具存在性的存在者,更无蔽者。走出洞穴之外,在真正的解放阶段即第三阶段,被解放者逐渐习惯于所呈现出来的最高等的东西(“太阳”)——使光、发光的东西、可见性首先得以可能的东西:即最无蔽者。而最后在返回洞穴中的过程,发生的乃是对作为无蔽之真理的争夺这一存在事件。由此,可以得出整个柏拉图的“洞喻”根本上是通过阴影、火、火光、太阳光、太阳等的作用来展开“无蔽”的。而其中的关键又在于显现者之显象以及使它们的可见性成为可能。在柏拉图那里,这尤其体现在相之本质问题上。

因而,在海氏看来,要真正澄清柏拉图意义上的无蔽之本质问题,须先行探明的乃是发生在洞穴之外的相之本质问题。因为“无蔽受制于相”。那么“无蔽”如何具体地展现为受相的支配的呢?这就是我们接下来将要进一步回答的问题。在展开这个问题之前,有两点可以得到先行澄清:在柏拉图那里,相之本质乃是“某种呈现为存在着的东西的外观”基于此,本文接下来将展开对上述问题的探问,并由此进入到在整个“洞喻”中处于核心位置的无蔽与真理之本质的探讨。在回答了真理之本质规定如何由无蔽性转化为正确之符合性这个问题之后,接下来,我们将展开作为无蔽之真理的本质问题的去向,而这更本源地关涉到非真理之本质问题。

海德格尔写道,“不过就无蔽者而言,重要的不只是,它以某种方式使显象者变成可通达的了,并且使之在其显现中保持开放;而不如说,重要的是,无蔽者总是克服着被遮蔽者之遮蔽状态。无蔽者必然从一种遮蔽状态中被夺得的,在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从一种遮蔽状态中被褫夺的。原初地对希腊人来说,遮蔽状态作为一种自行遮蔽,贯通并支配着存在之本质,因而也规定着存在者之在场状态和可通达状态”。此外,“真理之本质现身为自行遮蔽的澄明”也就是说,“被思为澄明的无蔽,才允诺了真理之可能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真理之本质的本源规定所要求的乃是一种以去蔽的方式对遮蔽状态的褫夺。真理之本质作为无蔽则要求我们导向非真理(遮蔽状态)之本质问题,从而对作为无蔽的真理之本质获得更切近本源的把握。如海氏所言,“对洞穴比喻的解释,以及到目前为止全部考察的决定性成果首先就是:我们认识到,作为无蔽之真理的本质问题,必然自行转化为非—真理问题,或者说这已经就是关于本质问题的一个决定性的答案了——一个只是激化和扩展了问题的答案。”那么,在存有之思的意义上,这种“自行转化”的根据是什么呢?回答是:在柏拉图的“洞喻”那里,发生了无蔽之原初经验的衰退这一事件。

总而言之,通过对海德格尔的柏拉图“洞喻”阐释的再阐释,就真理之本质的规定而言,真理之本质由无蔽转化为正确之符合的根据乃在于无蔽之本质规定的转离,即由自行开显的状态转化为一种诉诸于正确性的观看活动。在海氏本有之思的意义上,基于无蔽之原初经验的衰退这一事件,对作为无蔽之真理的本质问题的追问,则要求一种自行转化,即由真理之本质问题的转化为非真理之本质问题。而这种向非真理问题的深化实质上乃植根于海氏的存在之真理问题。因而,海氏对柏拉图“洞喻”的真理问题展开持续探问,自始自终所效力的正是存在之意义的真理问题。换言之,海氏从存在和真理的向度对“洞喻”展开的探问实质

上乃是海氏追问存在之意义问题的思想实验场。

四、杜威

如果想快速了解教育是如何来实现民主社会的,就要阅读《我的教育信条》。杜威的《我的教育信条》集中体现了他把教育当成是民主社会实现的重要手段。《我的教育信条》是杜威早期作品,1897年,38岁的杜威发表了这样一部振奋人心的作品。

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提到,我相信,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这个过程几乎在出生时就在无意识中开始了。它不断发展个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并激发他的感情和情绪。由于这种不知不觉的教育,个人便渐渐分享人类曾经积累下来的智慧和道德的财富,他就成为一个固有文化资本的继承者。世界上最形式的、最专门的教育确是不能离开这种普遍的过程。教育只能按照某种特定的方向,把这个过程组织起来或者区分开来。

除了教育者的努力是同儿童不依赖教育者而自己主动进行的一些活动联系的以外,教育便变成外来的压力。这样的教育固然可能产生一些表面的效果,但实在不能称它为教育。因此,如果对于个人的心理结构和活动缺乏深入的观察,教育的过程将会变成偶然性的、独断的。如果它碰巧能与儿童的活动相一致,便可以引起作用,如果不是,那么将会遇到阻力,不协调或者束缚儿童的天性。”

只有外在的教育与内在的需求相联系,教育才能产生正效应;否则,则是负效应。当前很多学生感到学习压力大,社会提倡减负,而又越减负担越重,归根到底是学生内心活动与外在的教育行为发生矛盾,学校所提供的不是学生需求的,学生需求的不是教学内容。从而产生了很大的压力感,减负不应只在时间上作文章,而更应该在内容上下功夫,减掉那些对学生发展不利的,对学生身心没有用的,同时,还应增加那些渴求的、对学生成长必需的内容。所以我认为,盲目的提减负就如同盲人摸象一般,没有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在实验室里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以上,并未发觉太苦,是因为需求和兴趣使之然也。

杜威继承和发展了由皮尔斯创立、詹姆士使之通俗化的实用主义哲学,并把它具体应用到社会事物和教育领域中。在杜威的教育哲学中,“经验”占据着重要位置。“如果想得到某些方面的知识,就必须亲自尝试一下,而不能道听途说。”由此,在某种程度上说,杜威是研究性学习的最早倡导者之一。

在美国中小学教学中,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定理,教师总是煞费苦心地告诉学生怎样去思考问题,怎样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特别是近年来,美国风行一种“木匠教学法”,就是给孩子们一些木块和量尺,由他们去量木块的长宽高,然后拼造出一些简单的物体。这样,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就认识了尺子的用途与方法,也理解了线段长短间的加减关系。而教师只是布置任务和解答孩子们在动手劳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木匠教学法”的一个最大好处就是使孩子们始终处在一种具体的操作之中。它之所以成功,就在于通过“从做中学”,极大地锻炼了孩子们自我发现问题和亲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按教师事先规定的方法去做,从而给了孩子们充分的机会发展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五、雅思贝尔斯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的教育理念是:“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如此,教育是一个慢动作,它不是简单的一个成绩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一个灵魂的修行与培养,这就是一门艺术。

雅思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开篇卷首解释了教育的内涵。“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 生命内涵的

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 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 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天性。”雅思贝尔斯以此为出发点,反对将死记硬背的知识作为目的,知识只是启迪自由天性的手段; 他指出,“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 缺少对绝对的热情,人就不能生存, 或者人就活得不象一个人, 一切就变得没有意义。”由此可以看出,雅思贝尔斯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精神的,而非物质的; 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是怀有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态度而坚持自身的独立价值和本然品质, 而非在物欲的诱惑中成为“实利的下贱侍女”。同时, 雅氏还深刻批判了当时人们对教育本质的误解。“本来学生的学习目的是求取最佳发展, 现在却变成了虚荣心, 只是为了求得他人的看重和考试的成绩;本来是渐渐进入富有内涵的整体, 现在变成了仅仅是学习一些可能有用的事物而已。本来是理想的陶冶, 现在却是为了通过考试学一些很快就被遗忘的知识。”

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

一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 1.教育是上层建筑 20世纪50年代初,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的发表,引起苏联教育界对教育本质属性的讨论。《苏维埃教育学》杂志编辑部在讨论总结中提出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的观点,因而我国教育本抽的讨论总结中提出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的观点,因而我国教育本质同的讨论自一开始,就是围绕教育是不是上层建筑而展开的。上层建筑说的论点有: ①教育是通过培养人为政治、经济服务的。 ②教育与生产关系的联系是直接的、无条件的。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是以生产关系为中介的。 ③教育总是存在于一定社会的,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教育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教育的性质也发生变化。因此,历史性、阶级性是教育的根本社会属性。 ④上层建筑也具有一定的继承成分。 2.教育是生产力 其论点有:①教育劳动是生产劳动。②教育具有传递生产劳动经验的职能。③教育实现了劳动力的再生产,它把一个潜在的劳动力变成一个直接的劳动力。④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⑤教育与生产力有着直接的联系,为生产力所决定。 3.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属性 双重属性说认为,教育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制约,从来就有两种社会职能:一种是传授一定生产所要求的社会思想意识,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另一种是传授与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用的劳动经验和生产知识,为发展生产力服务。教育本来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性质。不能简单地把它归之于生产力,也不能归之于上层建筑特点的。 其亚种有:①教育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一部分不属于上层建筑,但整个说来,不能说教育就是上层建筑。②教育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一部分属于生产力,但主要属于生产力。 ③教育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一部分属于生产力,但主要属于上层建筑。④教育既属于上层建筑,又属于生产力。 4.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是通过培养人才来为社会服务的。教育的专门特点决定了它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联系。既同生产力的发展有关,也同生产力关系有关;既同经济基础相联系;同也政治、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相联系;教育的本质是其社会性、生产性、阶级性、艺术性、社会实践性等的统一。它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5.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既同意把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过程,但又对这一学说不太满意,它只是对教育现象的描述,是同义语的反复,而不是对教育内涵的揭示和阐明。有鉴于此,提出“社会化说”,这个过程的规定性就是:教育者以一定的外在的教育内容向受教育者主体的转化,实现人类文化的传递,促使和限定个体身心发展,促使个体社会化。这一学说成立的依据是:它揭示了教育的内部矛盾——社会要求和个体心理发展水平的对立统一;揭示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及其教育的作用。

现代教育的五个特征现代化教育的基本特征

现代教育的五个特征现代化教育的基本特征作者:肖川 中国教育学刊 1998年10期 “教育的现代化”或“现代化的教育”已成为人们非常熟悉的词汇。一些同志常常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作为一对对称的概念,讨论二者的关系。我们认为,与“传统教育”相对称的概念应该是“现代化教育”(Modernized Education or Modenizational Education);而与“现代教育”相对称的概念则是“古代教育”。“古代教育”与“现代教育”,这是一对在时间维度上对教育特征进行把握的概念;而“传统教育”与“现代化教育”则是一对在教育内在特性上对教育特征进行把握的概念。教育的现代化是一个能动的具有指向性的过程,是一个对传统教育瓦解、扬弃、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也就是为使教育适应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而向未来整合,重建教育的传统的过程。这一具有指向性的过程的结果,便是现代化的教育(因此,也可视为一个实体存在物)。现代化的教育,作为教育自身发展追求的一个目标和作为教育现代化运动的结果,在一定的时限内,是具有特定的质的规定性的。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教育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现代化教育”作为一个目标其本身也是动态发展的概念。教育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也就是教育不断现代化的过程。在实现教育现代化,对传统与现代的整合过

程中,必须尊重传统文化教育在现实文化教育中的反映和价值。传统教育,即指在整个历史中形成的并已定型了的教育。传统教育也曾是一个“活的有机体”,也是在不断地新陈代谢中,有其自身发展的阶段性。农业社会中形成发展起来的教育,不能适应工业社会的需要,因而农业社会中形成发展起来的教育更是“传统的教育”;而当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以后,能适应工业社会的那套教育却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也就成其为“传统教育”了。 那末,现代化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呢? 现代化教育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现代科学为内容,以现代 生产为服务对象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在今天和未来的社会发展中,现代化教育起着传统教育无法比拟的重要作用,这是与现代化教育本身所具有特征分不开的。概括起来,现代化教育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的有机结合。 用自然经济的传统教育观来看,教育并不是社会再生产体系中 的一个内在环节,而不过是“文化人”的社会点缀。自然经济的非经济核算的通病,与传统教育耻于经济效益分析及自命清高的痼疾相辅

教育本质

一、关于教育本质的主要观点及其错位现象 (1) (一)关于教育本质的主要观点 (1) (二)教育本质“错位”现象分析 (2) 二、教育本质的真实意蕴及其思考的前提性逻辑 (3) (一)教育本质既是抽象的,更是实践的 (4) (二)教育本体是不变的教育本质,教育本质是生成的教育“定在” (4) (三)教育本体的自在性和教育本质的自为性 (4) (四)教育本质是教育本体对教育主体和教育价值结构的统一建构和生成 (5) 三、学习:教育本质之表征 (6) (一)教育首先是一种学习 (6) (二)现代教育是主体间的指导学习 (7) (三)现代学校教育是主体间的系统指导学习 (8) 教育本质问题是关于教育究竟是什么的问题,这是教育理论界长期以来一直探讨的问题,也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根本问题。自有人类,便有教育,教育具有人类社会的必然性和永恒性。同样,有了教育就有了人类对教育本质的不同的认识及其影响的实践。然而无论人们如何认识和解释教育,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变化,教育都是通过教学使人社会化和知识化的根本功能是不变的。 一、关于教育本质的主要观点及其错位现象 如果从教育与社会这一维度来考察这场论争,学术界关于教育的本质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关于教育本质的主要观点 (1)上层建筑说 上层建筑说认为,教育就其主要方面来说,具有上层建筑的特点,即教育是上层建筑。一定社会的教育,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反过来为政治和经济服务。上层建筑说强调教育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经济基础的变革必然引起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变革,教育具有上层建筑的本质特点。 (2)生产力说 生产力说认为,教育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教育就是生产力。教育已间接或直接地参与了物质生产过程。生产力说强调教育是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它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教育事业是生产事业,而不是消费事业。生产性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3)多重属性说

教育爱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教育爱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教育爱的特征 ⒈情感性 孔子在《论语》曾经这样表述‘仁者爱人',孟子则解释说“仁”主要指人 心,尤其是“恻隐之心”。两人强调的都是仁慈的情感性特征,即仁慈首先是一 种爱心,应当爱人,同情、关怀和帮助人。 ⒉理智性 伦理学家包尔生指出: “同情是积极的社会德性的基础,但它绝不是德性本 身,像生命冲动的任何方面一样,它必须接受理性的教育和训导;”仁慈有别于 普通情感的重要方面就是它的理性色彩。在理性的意志中,它既实现自己,又限 制自己 _ 就其推动人类幸福的目的而言,它实现着自己,就其需要防止有害的 结果而言它必须限制自己。 ⒊超越性 超越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 它要求道德主体比公正做得更多, 给他人更多的爱心;另一方面,它要求道德主体对人有更多的宽恕。因为爱本身 是一种从容和平静的喜悦,而不是烦恼、抱怨和仇恨。 教育爱存在的必要性 ⒈仁慈是伦理生活的基本原则 公正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目标,但公正只能保证生活秩序井然,并不能提 高生命的质量。 缺乏关怀的社会是无情和冷漠的社会,因此仁慈就成为令人向往 的美德。生命神圣却又十分脆弱,需要我们善待别人也善待自己。人与人之间需 要奉行仁慈的原则。此外,从仁慈的超越性特质来看,人类总是容易犯错误,所 以我们需要宽恕的美德,原谅自己也原谅别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仁慈对人 的生命、生活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是伦理生活的基本原则。 ⒉仁慈是公正的延伸和补充 公正是社会伦理的基础,仁慈是个人伦理的基础,它们互为延伸和补充。从 男性伦理的角度来看,他们在意公正,心理学家柯尔伯格对此做过精辟的论述。 而他的弟子吉列根却发现, 妇女存在另一种道德语言,她们把道德问题定义为避 免伤害和实现关怀,也就是说,妇女更在意爱心和仁慈。同时,由于公正具有历 史性,在现实生活中,公正原则有时会带来某种不可兼得的价值遗憾,在这种时 候,往往需要仁慈来弥补。正如莎翁名剧《威尼斯商人》里的一句台词“倘若能 以慈悲调剂着正义,人间的权力无异于上帝的权力。 ” 仁慈是一个与公正不同

1、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1、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2、教育的构成要素包括(),其中三者构成主要矛盾,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和()。 3、教育的功能按作用对象分();按作用方向分();按呈现形式分()。 4、简述教育起源说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5、教育发展的阶段包括()、()、()、()。简述各发展阶段中教育呈现的特点。

1、中国教育学萌芽阶段,孔子的教育原则包括( )等;性善论提出者( );性恶论提出者( );世界上第一部关于教育教学的著作是( ),其中的教学原则包括( )。 2、西方教育学萌芽阶段,古希腊三贤是( );发明助产术的是( );“寓学习于游戏”最早提倡者( );“教育遵循自然”最早提出者( );西方有关教育的第一本著作是( ),其作者是( )。 3、简述教育学学科建立中培根、夸美纽斯、卢梭、康德、裴斯泰洛齐、洛克,主要观点或者主要贡献。 4、简述规范教育学建立中传统教育派的赫尔巴特和现代教育派的杜威的观点有什么区别。 5、教育学发展阶段中,提倡发现教学法的是( );提出范例教学理论( );提出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是( ); 陶行知的教育观点包括( )。 教育学 基础知识 教育学概述 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考点3) 教育学萌芽(考点2) 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1、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我们教学的时候要做到( );阶段性应该做到( );不平衡性应该做到( );互补性应该做到( );差异性应该做到( )。 2、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理论中,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有( )。 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 );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与限制性。 4、简述教育与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的相互作用。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类生命个体健康成长,实现生命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高度转化。教育应该是踏踏实实做事,是对生命的涵养。教育不是挖掘分数的机器,不是升学的工具,不是谋取职位的阶梯,而是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载体。 学校应该给学生什么应该给学生幸福的人生,生活的质量和生命的质量。所以我们坚持对下负责就是最好的对上负责的原则,对学生负责就是最好的对上级负责。这个观点提出后,引起很多人不理解。可我们就是这样定位的。所以我们从校长到老师都应该想大事,做小事。想大事就是不要只盯着我们的课堂,只盯着自己一所学校,应该胸怀天下,把我们的教育和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这样我们再做起事来才不至于坠入教育应试或者是功利主义的泥潭。 现在的教育不是如何创新的问题,而是如何回归的问题。教育要回归于生活,回归于农业,回归于儿童,回归于游戏。教育回归于生活:这一个观点是陶行知先生的。当前的教育不是如何创新的问题,而是应该回归,要回到教育的本源。 教育回归于农业:每一个学生就像一粒种子,他可能是一棵大树的种子,也可能是一个玉米的种子,或许是一个小麦的种子,学校能给这个生命的只有温度、湿度、养分……要按学生的发展需要去引

导、积淀,循序渐进地涵养,然后根据他所处的环境、经历,不断提高自己的追求,慢慢的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活出自己的尊严,活出自己的精彩。我们不追求每个学生都成才,但我们希望每个学生都幸福。教育回归于儿童: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孩子生活在他自己的世界里,我们整个课程的设计都力争做到体现这一理念。教育回归于游戏:我们设计了栏目教学,使原来沉闷的课堂活跃了,孩子们非常喜欢。 经典点评:当前,由于缺少对“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学校应该给学生什么”的追问,导致很多人对教育改革感到非常迷惘,只能跟着上级的指挥棒转,没有了方向感。只有站在较高的理论层面上对教育的终极价值进行哲学思考,才能破解当前的理论困境。现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趋向势不可挡,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具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一代新人是教育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只有胸怀这样的历史担当,把教育与民族命运联系起来,带着这种厚重的历史责任感,才会有投身教育改革的自觉意识。读懂了“四个回归”,我们对学生种种表现也就能够“接纳”了。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类生命个体健康成长,实现生命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高度转化。教育应该是踏踏实实做事,是对生命的涵养。教育不是挖掘分数的机器,不是升学的工具,不是谋取职位的阶梯,而是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载体。 学校应该给学生什么?应该给学生幸福的人生,生活的质量和生命的质量。所以我们坚持对下负责就是最好的对上负责的原则,对学生负责就是最好的对上级负责。这个观点提出后,引起很多人不理解。可我们就是这样定位的。所以我们从校长到老师都应该想大事,做小事。想大事就是不要只盯着我们的课堂,只盯着自己一所学校,应该胸怀天下,把我们的教育和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这样我们再做起事来才不至于坠入教育应试或者是功利主义的泥潭。 现在的教育不是如何创新的问题,而是如何回归的问题。教育要回归于生活,回归于农业,回归于儿童,回归于游戏。教育回归于生活:这一个观点是陶行知先生的。当前的教育不是如何创新的问题,而是应该回归,要回到教育的本源。 教育回归于农业:每一个学生就像一粒种子,他可能是一棵大树的种子,也可能是一个玉米的种子,或许是一个小麦的种子,学校能给这个生命的只有温度、湿度、养分……要按学生的发展需要去引导、积淀,循序渐进地涵养,然后根据他所处的环境、经历,不断提高自己的追求,慢慢的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活出自己的尊严,活出自己的

精彩。我们不追求每个学生都成才,但我们希望每个学生都幸福。教育回归于儿童: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孩子生活在他自己的世界里,我们整个课程的设计都力争做到体现这一理念。教育回归于游戏:我们设计了栏目教学,使原来沉闷的课堂活跃了,孩子们非常喜欢。 经典点评:当前,由于缺少对“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学校应该给学生什么?”的追问,导致很多人对教育改革感到非常迷惘,只能跟着上级的指挥棒转,没有了方向感。只有站在较高的理论层面上对教育的终极价值进行哲学思考,才能破解当前的理论困境。现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趋向势不可挡,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具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一代新人是教育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只有胸怀这样的历史担当,把教育与民族命运联系起来,带着这种厚重的历史责任感,才会有投身教育改革的自觉意识。读懂了“四个回归”,我们对学生种种表现也就能够“接纳”了。

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

一、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一)学习资源的分类 我们可以把学习资源分为教学材料、支持系统和学习环境。教学材料是学习者学习过程直接作用的客体,具体指符合一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的经筛选的可用于教学、促进学习的一切信息及其组织。支持系统主要指支持学习者有效学习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包括学习能量的支持、设备的支持、信息的支持、人员的支持等等。学习环境不只是指教学过程发生的地点,更重要的是指学习者与教学材料、支持系统之间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氛围,其最主要的特征在于交互方式以及由此带来的交流效果。 (二)学习资源的开发 首先应该进行学习资源的统筹规划。为了更加有效地建设学习资源,使其在质量、效益、可持续性等方面起到强有力的保证,并充分发挥教育行政管理的优势,避免重复建设,对学习资源开发的统筹规划是十分必要的,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一是从资源的技术开发角度,提出一些最低的技术要求;二是从用户方便使用素材的角度,需要对素材标注一些属

性,并从可操作性的角度,规范属性的数据类型及编写类型; 三是从管理的角度,提出资源库的长期发展与维护目标,规划学科资源的组织结构,强化课堂学习资源的开发,并提出素材的管理系统所应具备的一些基本功能。 其次是组织开发队伍。合理的开发队伍至少应包括项目管理者、学科专家和教师、技术人员。项目管理者应该是一名教育专家,具有比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开阔的视野、对于各个领域均有涉猎,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一定的资源库开发经验。 第三是设计与开发。学科群资源网站的建设常常采取“地区教研室、责任学校、责任教师”三结合共同构建的模式。具体做法是,由地区教研室牵头组织资源建设课题组,由学科教研人员担任项目主持人组织教师提供素材资源,并进一步组织相应学科中的骨干力量对搜集的资源进行整理加工,制成网页。 第四是测试、评价与修改。学习资源开发完成之后,全部工作还没有结束,还需要进行测试、评价与修改核定,以确保以后工作良好进行。 经过细心的测试和评价后,需要根据问题对资源进行修改完善。经确任基本符合要求后,这个资源才能使用。资源投入使用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进行维护。 (三)学习资源的应用

教育学教育的本质和基本规律

第二章教育的本质与基本规律 第一节教育的本质 一、教育的基本概念 (一)广义: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是人类社会自有史以来就有的一种社会活动。(二)狭义: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影响的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二、教育的属性 (一)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1. 教育是把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2. 教育培养人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的进行的。 3. 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内容三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 (二)教育的社会属性 1. 教育的永恒性: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主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 2. 教育的历史性:教育是一种历史现象,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的目的、性质、内容等都各不相同,所以,教育具有历史性。 3.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要受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的制约,但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又具有自己的独立性。 (1)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 (2)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三、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1. 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有神论者认为,教育是由上帝创造的,教育就是体现神和上帝的意志,顺从于天。是错误的观点。 2.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19世纪,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是生物起源论的代表。《各人种教育的演化》。也是错误的观点。 3.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孟禄,他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模仿,也是不科学的。 4. 马克思主义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因为:①、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②、劳动对教育的产生提出了客观要求。 (二)教育的发展 1. 原始社会的教育概况: (1)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 (2)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融合在一起。

了解教育的本质特性

论述题 1、如何了解教育的本质特性?答题思路:(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联系实际,谈谈你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是如何处理素质与知识、能力的关系。答题思路:(1)知识是形成人的整体素质方面的无以替代的基础,素质对知识特别是现代知识具有决定性的依赖关系;素质诉诸实践则表现为能力,离开能力,素质就无从表现、观察、确证和把握。(2)根据语词规定的逻辑关系,素质是属概念,知识和能力是种概念,知识和能力是构成一个人的素质的主要部分,因而这三者不是并列的关系。(3)如果把素质、知识和能力理解为并列关系,就会误认为课堂和学校传授的知识和能力不是素质,这是荒唐的。 3、联系实际,谈谈面对未来社会,教育的应对措施及改革趋势。要点:(1)追求教育民主化,发展全民教育;(2)实行主体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倡导学会关心,加强人文教育;(4)追求教育的终身化,构建学习化社会;(5)谋求教育的国际化,注重教育的本土化。 4、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要点:(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3)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4)教育可控制和利用各种环境因素对人的自发影响;(5)教育可以充分发挥个体遗传上的优势,弥补遗传上的缺陷。 5、结合实例,谈谈课程改革后你对教学观念及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认识。要点:教学观念的变革体现在:(1)教学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2)教师与学生平等交往,新型互动师生关系; 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体现在:(1)教师形成开放的、动态的课程意识,参与学校课程的研究、开发,从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2)教师角色发生位移,和学生一起参与,共同探索知识;(3)倡导教师之间合作交流。 6、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教师教育的发展轨迹和变化特点。答题思路:(1)职前教育由低向高不断提高学历层次,如中等师范教育已被高等师范教育所取代;(2)教师培养模式由封闭型向开放型发展,即综合大学培养教师已经成为潮流;(3)由“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化,教师培养的职前、职后一体化已经达成共识。 7、谈谈你是如何促进教师在业内获得发展的(你是如何在业内获得发展的)?答题思路:(1)所谓“教师职业专业化”是说:教师职业是专业性职业;要按照专业标准,使教师职业成为专业性职业;教师职业成为专业,需要一个过程。但目前教师职业离专业标准还相差很远,还处于“半专业”状态,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努力。(2)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师素质,这包括在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方面都得到提高,为此就必须提倡教师学习教育理论、进行业务进修,同时严格教师的入职和解职资格、厉行严格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3)就促进教师在业内获得发展来说,其影响因素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客观因素又包括“系统外因素”和“系统内因素”:前者是指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因素;后者是指学校内的因素(如果你是校长或教育行政人员,可以着重从教研活动、学校制度、教学条件等方面来谈此问题)。主观因素包括教职观、情感、教师知能和遭遇等(如果你是一名教师,可以着重从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看法、自己如何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等方面来谈此问题)。 8、针对义务教育的两个基本特征,针对本地义务教育的执行情况谈自己的看法或提出合理化建议。答题要点:义务教育的特点:普遍性、强制性。看法或建议:(略) 9、我国为什么要进行素质教育,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素质教育内涵与特征的认识。答题要点:(1)为什么要进行素质教育:①根本原因是国家推行科教兴国战略,要提高人口素质;②直接原因是要从根本上治理“片面追求升学率”。(2)素质教育的内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素质

教育本质论

对“什么是教育?”或“教育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研究,一般被研究者置于“教育本质”这一范畴内展开。因此,“什么是教育”这一问题与“教育本质”问题是本质问题。 对教育本质问题的考察与研究,是任何一个从事教育活动、教育研究的人都无法回避的起点问题。 研究教育本质问题的视角:一是词源学分析――解决“源”的问题;二教育定义辨析――解决“流”的问题。 教育本质问题研究应克服的思维定势:追求普适的、绝对的、公认的答案。 1978-1995年我国对教育本质的研究可见《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作者梳理出28种教育本质观。 诸种教育本质说概览 上层建筑说:“教育是上层建筑,教育又具有自己的专门特点;教育与生产力是有联系,但作为上层建筑的教育与生产力没有直接联系,教育必须通过经济基础的中介才能发挥作用,教育不直接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P155)教育作为社会的意识形态,为政治经济所决定并通过培养人服务于政治经济;历史性与阶级性是教育的根本(社会)属性。 以上观点的依据是:(1)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形态)论;(2)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1940)中的关于“文化与政治经济之关系”的论述:“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成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的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经济的集中体现。”(参《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P153-154)此中观点,在苏联,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初,其主要文献是发表于《苏维埃教育学》杂志上的《关于作为社会现象的教育的专门特点的讨论总结》。在我国,从史料记载来看,最早见于20世纪30年代,杨贤江于《新教育大纲》中对教育本质的讨论。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文化大革命之前,此观点一统天下。

如何理解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

如何理解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随科技发展和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类型。 一、应用型本科共同的特点: 第一,以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为主。“为主”不是所有学科专业都只能培养应用型人才。 第二,以培养本科生为主。 第三,应用型本科应该以教学为主。同时也要开展研究,不过它开展的研究是应用性的、开发性的研究。 第四,应用型大学应该以面向地方为主。某些专业也可面向地区,甚至面向全国,但它主要是面向地方,服务地方。 二、从人才培养模式上分析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五大基本要素:价值取向、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及评价。(一)价值取向要体现行业性 1、教育价值观: 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专业建设定位于注重为区域基础上的行业发展服务;质量价值取向定位于充分体现区域基础上的行业性。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生命力一定程度上取决于: 专业设置面向地方和行业需求; 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服务的能力; 准确把握地方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行业中的职业岗位及其就业前景,主动适应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 教学过程注重产学研结合,产学研结合的实践中体现行业性。 (二)培养目标体现应用性 1、准确定位:合理地选择自己的发展空间和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 能否找准自己的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制订具有校本特色的发展战略。(类型、层次、专业、特色和优势)(5A-1培养的是从事理论研究的,5A-2培养的是民法律师、教师、工程师等等。5B培养的是技术人才。) 学校的总体是大众化高等教育,但不排除个别学科领域在全国领先,甚至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对个别学科专业、个别学科领域,可以给予特殊的支持、扶植,但不应互相攀比,一哄而上。 如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的目标是“培养能够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生产力,能够将好的想法应用于实践,从而促进世界更好发展的领导人”。法学院所要培养的是“勤勉的、富有想象力的、受人尊敬的能够为公众和委托人服务的,能够引领律师职业不断发展,能够为国家和世界解决问题的人才” 2、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 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行业高级专门人才。 既不同于研究型大学培养的理论型人才,也不同于职业性院校培养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其培养的人才不仅能掌握生产、建设与服务一线从事管理和直接操作的各种高级技能,还具有将高新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即具有设计与开发能力。 (三)课程设置体现复合性 1、主要体现 (1)具有以通识为基础的深厚专业理论和可供迁移的知识平台,具备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

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们为什么首先追问这个问题呢?因为历史教育是我们目前从事或者将终生从事的职业,如果我们有意无意地回避这个问题,那我们的工作就是盲目的,我们也就不知道自己每天忙碌辛苦地工作到底有什么意义,就好比毫无目的地低头赶路,即欣赏不到沿途的风景,又不清楚自己匆匆忙忙要去往何方,身心是很容易疲惫的。弄清楚这个问题,对化解职业倦怠带来的困扰将是有积极意义的。对这个问题,有很多说法: ※中学历史教育要服务人生,其目标是人格教育和公民教育。也就是说,虽然历史学科承载着很多的东西,任何学科的知识都来自于历史。人文、艺术、政治、科技等等。但是历史学科最基本的任务是:了解过去,服务现在,面向未来。亦即“一个是“发展观”,以实现学生的发展为本;一个是“人文观”,面向学生的精神与情感的培养。 ※中学的历史教学,就是要努力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加深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同时要加强对学生正确国际意识的培养,加深对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理解,建立起更加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最重要的核心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本国主流价值观的熏陶。即历史教育的终极目的,应当是爱国情怀的激发和民族认同感的培养,世界上一切国家概莫能外。 ※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育学生的科学的历史观,也就是培育学生具备科学地“鉴往知来”的文化素质和能力;对于中学生来说,当然只能是促进他们初步具备这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历史教育的起点和归宿都最终指向人——历史上的人,生活中的人;课堂上的人,社会中的人。古人已然逝去,学生正在成长,人人借助于形形色色的人来思考如何做自己。历史教育的本质,乃灵魂与灵魂的对话,包括古人与今人对话,教师和学生对话,学生和学生对话。通过对话,我们希望自己能抛弃愚蠢,学会睿智,忘掉仇恨,增加理解,生活更加美好。在对话中,教师如何对待历史,就是如何对待生活;教师如何对待学生,就是如何对待自己。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教育,必须时时要着眼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正向度发展。也就是要通过学习人类发展的历史,来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和自然及其相互关系,从而形成正确的、积极的历史观和人生观,形成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历史教育应当以陶冶和升华人的精神境界为根本。 历史在人类成长历程中的作用不可谓不大,肖川说,历史“给了我们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的广袤的空间,给了我们的心灵自由地舞蹈的宽阔舞台。在历史的荒原中,有我们可以发现的、能够深刻地校正我们观念的最为异己的文化,使我们获得对于我们自身所处状态的一种洞见,从而使我们自己获得应付陌生事物的信心,就是这样我们一次又一次地从狭隘走向广阔” 当我们对历史教育的功用加以梳理之后,内心是不是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们也进一步明晰为什么说历史教育有两个基本的理论支撑:即公民教育和人格教育。 所以我很喜欢这样一种诗意的说法:历史是人类精神的故乡,历史是人类智慧的行囊。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推荐《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中国对于教育的本质抓得非常清楚。什么叫「教」?中国东汉许慎编了一本书叫《说文解字》,把每个字的义理开显得非常精辟,而且都是一句话就开通,所以我常常看古书都会打从心里佩服圣贤人。「教者,上所施,下所效」,所以教育最重要的本质是要以身作则。「育」是「教子使作善也」,教孩子使他能够做善人,所以这个「育」当中最重要的关键词是「善」,而「善」要有标准,孩子才懂得他做人的分寸。我常常说,以前的读书人是志在圣贤,现在的人读书志在赚钱。圣贤跟赚钱差很多,赚钱是都为了自私自利,所以这样育出来的孩子没有办法成为一个善人,这样育出来的方向是偏颇、是错误的。当方向不正确的时候,应该赶快迷途知返,要拉回来,所以这个拉回来的动作是刻不容缓。 而中国的教育政策绵延了几千年从来没有改过,甚至于连元朝、清朝入主中国的时候都没有改。为什么元朝、清朝都已经入主中国,也没有改中国的教育政策?因为他深刻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深远影响,所以他们不动,知道好。我们看一下清朝盛世的时候,康熙、雍正、乾隆,都是最喜欢中国文化的皇帝,所以他们是深入研究中国圣贤教诲,知道这样的教育政策能够让家庭和乐、社会安定昌盛,所以他们才没改。 结果我们现在的教育是拚命改,而且说实在的,改的人知不知道他要改到哪里去?可能又有新的理论又出来了,他又拿来参考一下,而这些理论都源自于西方思想,西方思想观念已经主导了这个世界一、两百年的时间。我们不是不愿意让人家站在前面让他们引导,我们是要冷静下来,到底引导到哪一个路上去了?诸位朋友,我们来看一下现在的整个社会跟世界状况,是不是就是这一条路?确确实实是。我们来看一下,现在的孩子很会竞争,竞争之下的心量特别狭窄,人的心量一狭窄,日子就会很痛苦,每天都是患得患失。竞争到最后,对人就有攻击性,就变成战争。 所以我们每天打开新闻,必然有战争的报导。假如战争真正能解决事情,那我们也可以接受,问题是战争有没有解决问题?甚至于把问题更加严重。所以我们看看现在美国所带动的战争,有没有好结果?没有好结果。美国曾经管过的战事,没有一件是好的收场。当然我们对美国人不能责怪他们,因为他们没有像中国这样的老祖宗,没有几千年圣贤的传承,甚至于因为没有学过《弟子规》。《弟子规》当中有一句话,他听懂了,学会了,他就不会用战争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哪一句?「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你用权势、武力去压迫别人,人家的心怎么样?「不然」,绝对一有机会马上就起来报复你。「理服人」,你用真正做人的道理去对待他,去替他设想,去关怀他,他就能够打从心里佩服你,进而与你和睦相处。你看这么样重要的一句话,就在我们中国圣贤教育里面第一本童蒙的书里面就教到了。所以美国现在带动了很多的战事,全世界也都卷入了战争的阴影之下。而美国这样的表现对他的下一代是什么影响?好还是不好?不好的影响。所以刚刚说的「教者,上所施,下所效」,所以上面的假如施的是好的,他会学好的;上面教的是坏的,他学坏的。

教育的本质目的就是培养和发展人

教育的本质目的就是培养和发展人。要达此目的,就要在教育过程中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特点,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的以人为本,主要体现在尊重、培养、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只有被唤醒、被培植起来,才能发挥其能动性、主动性、创造性。 我在实际教学中的做法: 1. 以培养学生做人为本为教育目标。 在教育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品德的培养,经常以讲古今名人故事的形式让孩子们感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通过细致深入的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思想上进、品德高尚、心理健康,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健全的人。 2. 以服务学生成长为本为教育思想。 在学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老师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引导者,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师们应该时刻以服务学生为主,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为学生撑起一片发展的天空,让学生们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轻松愉快地学习。 3. 以引导学生思考为本为教育方法。 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 以激起学生兴趣为本为教育形式。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也证明,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它能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持续的注意,并且激活学生思维的潜能,使学生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教师采取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灵活有趣的形式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以学生感兴趣的、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思想内容为主题,开展个人教育等,就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教育以育人为本,实际教学以学生为本,才有效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检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是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的最具说服力的指标,要看是否真正做到切实保障和促进了学生主体的个性发展。

教育学复习资料 教育的本质

教育学复习资料教育的本质 (一)教育的本质问题 本质是事物的基本规定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特征。教育的本质也就是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社会实践活动的质的规定性,所要回答的就是“教育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人们对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直接反映出他的教育视野,并从总体上决定着他对教育的外延、内涵和教育的现象与本质问题的认识,是一个属于带根本性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观问题。 (二)教育本质的论争 教育本质的问题最早是由苏联教育学者在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的,当时由于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一文的发表,围绕着教育是否是上层建筑以及它的专门特点问题,展开了讨论。我国学者于同一时期介绍过此问题及他们的讨论。 “文革”结束后的70年代末至90年代,人们思想不断解放,我国教育理论界冲破理论禁区,围绕着教育本质问题,曾经有过几次集中的讨论,新时期的重要教育学者几乎都参与了这场讨论。在近十年关于教育本质的讨论中,由于各自的视野不同、立场不同,教育学者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四派: 1.上层建筑说 这种观点是传统派的观点,其论据是:唯物论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社会存在中,生产关系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和最原始的关系,它对整个社会生活,特别是对社会意识具有制约作用,教育属于精神生活,它是受经济基础决定的。这个决定表现为:经济基础决定了教育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了教育的变化。因而教育是上层建筑。 2.生产力说 这是现代派的观点,其论据是:教育与社会再生产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客观联系,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因而它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是社会生产和延续的手段。特别是从现代生产性考察,它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生产,从事这种生产的劳动者,必须掌握生产知识和技术,教育只不过是生产过程中分离出去的一个独立因素。因而,可以把教育看作是社会生产力。 3.多质说 这是一种折中派的观点,它认为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教育的本质也应是多质的、多层次的。有人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它的社会性、阶级性、生产性、科学性、艺术性等各种属

教育本质观

教育本质观 关于“教育本质”的研究,我们的认识总是在不断上升的,是呈模糊—清晰—在模糊—更清晰地螺旋式前进的。瞿葆奎先生曾说:“迄今为止,有关教育本质的各种论争尚未达到认识本质的程度,大多是对教育的社会属性和职能的探讨。” 接下来,我将通过所查阅的文献,归纳梳理教育本质研究的阶段性特征,从而能够更清晰地将教育本质观念呈现给老师及同学们。此外,也将对部分较为显著的教育本质观发表自己的观点。 从“教育本质是什么”问题的出发点上看,有学者从教育本质与现象的对立关系中阐发了教育本质观,他们认为教育本质是教育现象中一般的东西,是教育现象的基础、根据,是教育现象中较为稳定、平静的方面。有学者从教育本质与功能的相互关系中说明教育本质,教育概念回答了“教育是什么”,教育功能概念回答了“教育是干什么的”,而教育本质回答的是教育这一客观事物在社会大系统中是起着什么作用的角色,即“教育是干什么的东西”。 当然,对于教育本质的大规模讨论,我们首先应将其社会背景梳理清晰。文革期间,人们将教育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并将此作为教育的唯一属性,这是不全面的。在阶级社会中,教育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这一职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在一定时期,也曾发挥过强有力的作用。但是,这不是教育的职能的基本方面、永恒方面,教育作为生产斗争工具这一社会职能则是最基本、主要的、普遍的本质属性。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教育开始面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这期间的教育本质的争论源于十年动乱期间教育的反思与批判,在一开始并不直至教育是什么或教育应该是什么等问题,而是更多的对之前教育理论工作的清算、思考着对过去教育路线、政策和基本指导思想的评价问题,接着,人们开始关心“我们的学校的性质、任务是什么”问题,这些认识后来演化成为教育本质的探讨,也为教育本质的探讨准备了实践上的前提。1978年以后,关于教育本质探讨的文章开始逐步增加,以至于在到1982年这个时间段内达到“范围广泛”、“规模巨大”,这期间的争论主要围绕教育是否上层建筑展开,“生产力说”认为教育是生产力,而“上层建筑说”认为教育是意识形态,这两种观点“面对面地”交锋了,除此之外,“社会实践说”、“双重属性说”、“多重属性说”、“特殊范畴说”等观点也纷纷问世。1983年之后,教育本质研究开始围绕“教育属性是否属于教育本质研究范围”等问题进行进一步思考,这种思考启发了后来一部分研究者,不少人沿用了这一研究思路去分析问题,得出有关教育本质的新结论。自1989年之后的对教育本质的研究,试图站在“制高点”上阐明教育是什么,在这一阶段,人们关注的焦点是方法论问题,他们期望在对过去多年的历史反思中,找到探讨教育本质的路径。 对“生产力说”与“上层建筑说”的拙见 “上层建筑说”认为教育是通过培养人为政治、经济服务的,它是一种专事培养思想品德、传递知识技能的工作,属于意识形态范畴的一种活动。教育与生产关系是直接的、无条件的,而教育同生产力的关系则是间接的、有条件的。生产力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经由生产关系的中介。“生产力说”认为教育是一种包括意识形态和物质现象在内的复杂的社会现象,教育过程中不仅进行着精神生产,而且进行着劳动力再生产。教育者的教育思想、受教育者获得的思想

论素质教育的本质与特征论文

论素质教育的本质与特征 摘要:素质教育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提出来的。三十多年来一直是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大课题。素质教育的提出并受到重视,既是现代科学技术、经济建设发展和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教育为寻找改革出路所作的一种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在理论上还不很成熟。素质教育理论尚需研究的课题诸多,其中对素质及素质教育的本质研究又是最基本的,目前理论界尚无一致的看法。关键词:素质素质教育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它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由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提出来的教育模式,其中概念提了三十多年,学生的负担依然沉重。就连教育部部长周济都承认,素质教育是一个老问题、大问题、难问题。众多教育理论工作者无论是对“素质”概念的内涵和“素质教育”范畴的含义、层次、特征,还是“素质教育”的操作、实施等问题都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然而,研究中的缺失也是显而易见的。问题之一,就是偏重“素质教育”本质论问题的追溯,而缺乏对“素质教育”价值基础的有效反思,即“素质教育”究竟何为?它的本质是什么?探讨“素质教育”问题不能拒斥“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的难题。长期以来,人们针对这一问题的论争,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曾对此作过统计,认为当前教育理论界至少已出现九类十五个关于“素质教育”的定义。大凡研究“素质教育”问题者,都从自己的研究视角出发,给“素质教育”以界定。所述各种定义,或把“素质教育”看作一种教育思潮,认为任何教育活动都是在一定教育思想、观念支配下进行的,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应当以育人为其根本尺度,所以应对儿童、青少年实施全方 位素质教育;或把“素质教育”视为一种教育模式,认为“素质教育”不仅影响着基础教育领域,而且逐步波及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甚至幼儿教育领域,并将成为我国20世纪末期的一种主流教育模式;或把“素质教育”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