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导学案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导学案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导学案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导学案

班级:九年级 学生姓名: 使用时间: 10月22日

【学习目标】 (1)探索相似三角形中对应线段比值与相似比的关系的过程,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2)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重点】 相似三角形中对应线段比值等于相似比 【难点】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法指导】 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课时安排】

1 课时

总第39课时

相关知识回顾:

1.三个角对应_______ 、三条边对应_______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2.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 _____,各对应边________ .

3.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

本节知识点:

(通过预习找出本节知识点)

(出示课件)

一、第一次“先学后教”——探索相似三角形特殊对应线段的比值 活动内容::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利用相似的知识解决建筑类问题.如图,小

王依据图纸上的△ABC ,以1:2的比例建造了模型房梁△A /B /C /

,CD 和C /D /

分别

是它们的立柱。

问题:

(1) 试写出△ABC 与△A /B /C /的对应边之间的关系,对应角之间的关系。

(2) △ACD 与△A /C /D /相似吗?为什么?如果相似,指出它们的相似比。

(3) 如果CD=1.5cm ,那么模型房的房梁立柱有多高?

(4) 据此,你可以发现相似三角形怎样的性质?

想一想

如图:已知△ABC ∽△A ′B ′C ′,相似比为k ,AD 平分∠BAC ,A /D /平分∠B /A /C /;

E 、E /分别为BC 、B /C /的中点。试探究AD 与 A /D /的比值关系,AE 与A /E /呢? (要求:类比探究,小组合作,至少证明其中一个结论.)

教学设计

预习案——课前自主学习

掌握一个解题方法,比做一百道题更重要。

学习不怕根基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探究案——课中合作探究

A B

C

D E

A /

B /

C /

D /

E /

思考:相似三角形还有怎样的性质呢?

结论:相似三角形对应角高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和对应中线

的比都等于.

二、第二次“先学后教”——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的比值

议一议:

(3)你能得到哪些结论?

结论: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的比等于

三、当堂检测:

1、已知△ABC∽△A′B′C′,BD和B′D′是它们的对应中线,AC: A′C′=

3:2,B′D′=4cm,求BD的长

2、如图,AD是△ABC的高,AD=h,点R在AC边上,点S在AB边上,SR⊥AD,

垂足为E。当SR=

2

1BC时,求DE的长?

我的收获

(学生)/

课后反思

(教师)

人贵有志,学贵有恒。

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蒿如草。

全等三角形全章教案集

C 1 B 1 C A B A 1 课题:§11.1 全等三角形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一) 知识技能: 1、了解全等形及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2、理解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3、能够准确辩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二) 过程与方法 : 1、在图形变换以用操作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几何直觉。 2、在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全等形和实际操作中获得全等 三角形的体验。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和运用全等三角形性质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情景导入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三角板 预习导航:什么是全等三角形?如何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全等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教学过程 (一) 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出示投影片 :1.问题:你能 发现这两个图形有什么美妙 的关系吗? 这两个图形是完全重合的. 2.那同学们能举出现实生活中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的例子吗003F 生:同一张底片洗出的同大小照片是能够完全重合的。 形状与大小都完全相同的两个图形就是全等形. 3.学生自己动手(同桌两名同学配合) 取一张纸,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三角板按在纸上,画下图形,照图形裁下来,纸样与三角板形状、大小完全一样. 4.获取概念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对应顶点、对应角、 对应边,以及有关的数学符号. 记作:△ABC ≌ △ A ’B ’C ’ 符号“ ≌ ”读作“全等于” D A

(注意强调书写时对应顶点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二).新知探究 利用投影片演示 1.活动:将△ABC 沿直线BC 平移得△DEF ;将△ABC 沿BC 翻折180 得到△DBC ; 将△ABC 旋转180°得△AED . 2. 议一议:各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启示: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所以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这也是我们通过运动的方法寻求全等的 一种策略. 3. 观察与思考: 寻找甲图中两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它们的对应边有什么关系?对应角呢? (引导学生从全等三角形可以完全重合出发找等量关系) 得到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三)例题讲解 [例1]如图,△OCA ≌△OBD ,C 和B ,A 和D 是对应顶点,?说出这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边和角. 1. 分析:△OCA ≌△OBD ,说明这两个三角形可以重合,?思考通过怎样变换可以使两三角 形重合? 将△OCA 翻折可以使△OCA 与△OBD 重合.因为C 和B 、A 和D 是对应顶点,?所以C 和B 重合,A 和D 重合. ∠C=∠B ;∠A=∠D ;∠AOC=∠DOB .AC=DB ;OA=OD ;OC=OB . 2. 总结:两个全等的三角形经过一定的转换可以重合.一般是平移、翻转、旋转的方法. [例2]如图,已知△ABE ≌△ACD ,∠ADE=∠AED ,∠B=∠C ,?指出其他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1. 分析:对应边和对应角只能从两个三角形中找,所以需将△ABE 和△ACD 从复杂的图形 中分离出来. 2小结:找对应边和对应角的常用方法有: D C A B O D C A B E 乙 D C A B 丙 D C A B E

菱形的性质(导学案)

菱形导学案 四川省蓬安县城北初级中学 胡钢 【学习目标】 1、理解菱形的概念,掌握菱形的性质; 2、会运用菱形的性质进行有关菱形的计算或证明. 【学习重点】理解并掌握菱形的性质。 【学习难点】运用菱形的性质进行有关菱形的计算或证明. 【使用说明】 1、用10分钟时间阅读教材内容,理解菱形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用30分钟时间完成本导学案,进一步掌握菱形的性质。 一、自主学习 (一)复习巩固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①边: ; ②角: ;③对角线: ; ④面积: 。 (二)探究新知 1、菱形的定义: ; ★强调:(1)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一组邻边相等。 思考:两张等宽的纸条交叉重叠在一起,重叠的部分(四边形ABCD )是 菱形吗?为什么? 2、菱形性质的探索: (1)你有哪些剪切菱形的方法?画出剪切的菱形及其对称轴并思考: ①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因为 ②菱形有几条对称轴?( ),分别是 ③菱形的对称轴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 );在你所画的图形中,相等的线段有 ,相等的角有 ,等腰三角形有: ,全等三角形有: 。 由此可得到菱形的性质: <1>菱形的四条边都 ; <2>菱形的对角线 ,并且 。 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证明菱形的性质? (2)观察(图1),平行四边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 AC 、BD 把平行四边形分成的四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 图(1) 图(2) 如图(2),菱形EFGH 的对角线EG 、FH 把菱形分成的四个三角形,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除具有一般平行四边形计算面积的公式(底×高)外,根据图(2)你还能探讨出菱形的面积与对角线的关系吗? 思考:任意一个四边形ABCD ,它的对角线AC⊥BD 于O ,它的面积与对角线也有这种关系吗?于是,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的面积等于 3、小结菱形的性质: (1)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2)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有2条对称轴,对称轴是它对角线所在的直线。 (3)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4)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5)菱形的面积还等于两条对角线之积的一半。 二、自学检测 1、菱形具有而矩形不具有的特征是( ) A 、对边相等 B 、对角线互相垂直 C 、对角线相等 D 、对角相等 2、菱形的两个邻角之比为1:2,如果较短的对角线的长是3cm ,则它的周长为 。 3、若菱形的面积为96cm 2 ,一条对角线长为12cm ,则另一条对角线长为 。 F H E G A D B C O A B C D

矩形的性质学案

O 班级 姓名 第 小组 18.2 特殊平行四边形 18.2.1 矩形—— 第 1 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说出矩形的概念和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特性.能概括矩形的性质。 2.知道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会运用用矩形的概念和性质解决问题。 3.经历探索矩形性质的过程,提高合理推理能力,学会基本说理,养成主动探索的 习惯. 【重点】矩形的性质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特性。 【难点】利用矩形的性质进行证明和计算。一、【预习导学】 【问题探究一】 矩形的定义 阅读教材本节中的第一个“思考”前面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1.有一个角是 的 四边形叫矩形 2.你能举出一些生活中矩形的实例吗? 3.说出矩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 【问题探究二】 矩形的性质 阅读教材本节中的第 1 个“思考”,思考、讨论、合作交流后解决下列问题: 1.结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探求过程,你认为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探求矩形的性质? 2.画一个矩形,连接对角线,度量它的四个角和对角线,你有什么发现? 3.你能证明你的猜想吗? A D 4.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B C 【归纳总结】矩形的四个角都是 ,矩形的对交线 且 . 几何语言表述 ∵ ∴ 【问题探究二】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特性. 阅读教材本节中的第 2 个“思考”,思考、讨论、合作交流后解决下列问题: 66

班级姓名第小组 1.观察图所示的矩形,寻找图形中的相等线段,在 RtΔABC 中,有哪些相等线段,你能得到什么结果? A D O 2.你能证明上述猜想吗?写出证明过程: B C 【归纳总结】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等于. 【合作探究】 互动探究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C)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B)矩形的对角线相等(D)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互动探究2:如图,D、E、F、分别是三角形A BC 各边的中点,AH 是高, 如 果E D=6cm , 那么H F 的长为. 互动探究 3:已知:如图,O 是矩形 ABCD 对角线的交点, AE 平分∠BAD,∠AOD=120°,求∠AEO 的度数. 【方法归纳与交流】矩形的对角线将矩形分成四个三角形和四个三 角形,所以解决矩形问题,有时需要用到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如勾股定理,两锐角互余等. 互动探究 4:如图所示,在矩形 ABCD 中,AC,BD 是对角线,过顶点 C 作B D 的平 行线与A B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 E,求证:△ACE 是等腰三角形. 【变式训练】上题除了可以用所给的方法外,还有其他证明方法吗?试写一个? 67

人教版9年级下册数学27.2.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导学案)

27.2.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上大附中何小龙 一、新课导入 1.课题导入 问题1:相似三角形有什么性质? 问题2:三角形中有各种各样的几何量,除了三条边的长度、三个内角的度数外,还有高、中线、角平分线的长度,以及周长、面积等.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那么除边、角外的其他几何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这节课我们研究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板书课题) . 2.学习目标 (1)知道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2)知道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的比等于相似比. (3)知道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3.学习重、难点 重点:相似三角形性质. 难点: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面积比与相似比的关系的应用. 二、分层学习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教材P37. (2)自学时间:6分钟. (3)自学要求:完成探究提纲. (4)探究提纲:

②求对应中线的比. AD AB k A D A B =='''' ③求对应角平分线的比. AD AB k A D A B =='''' ④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⑤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的比等于相似比. ⑥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2.自学:学生参照自学指导进行自学. 3.助学 (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关注学生能否理清证明思路. ②差异指导:根据学情分类指导. (2)生助生:小组内相互交流、研讨. 4.强化: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周长的比、对应线段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1.自学指导 (1)内容:教材P38. (2)自学时间:8分钟. (3)自学方法:完成自学参考提纲. (4)自学参考提纲: ①探索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与相似比之间的关系. 设△ABC 与△A ′B ′C ′的相似比为k ,分别作△ABC 和△A ′B ′C ′的对应

全等三角形全章教案(华东师大版)

19.1 命题与定理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命题、定义的含义;对命题的概念有正确的理解。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知道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结合实例让学生意识到证明的必要性,培养学生说理有据,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良好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公理化方法对数学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价值。 二.教学要点:找出命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三.教学重点:找出命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 四.教学难点及突破措施:命题概念的理解。让学生多说,多讲,多练习。 五.教学时间:第九周第3节 六.教法设计:讲练结合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教师: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图形的特性,如“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根据我们已学过的图形特性,试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1、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5、直角都相等。 二、探究新知 (一)命题、真命题与假命题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答案:根据已有的知识可以判断出句子1、2、5是正确的,句子3、4水错误的。像这样可以判断出它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句子叫做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教师:在数学中,许多命题是由题设(或已知条件)、结论两部分组成的。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这样的命题常可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用“如果”开始的部分就是题设,而用“那么”开始的部分就是结论。例如,在命题1中,“两个角是对顶角”是题设,“这两个角相等”就是结论。有的命题的题设与结论不十分明显,可以将它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就可以分清它的题设和结论了。例如,命题5可写成“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二)实例讲解 1、教师提出问题1(例1):把命题“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分别指出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这个命题的题设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结论是“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教师提出问题2:把下列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说出它们的条件和结论,再判断它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1)对顶角相等;(2)如果a> b,b> c, 那么a=c;(3)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4)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学生小组交流后回答,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答案。

菱形的性质导学案(第七课时)

16.3.1 菱形的性质 怀柔四中刘长红 学习目标: 1.掌握菱形概念,知道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及性质1、2;会用这些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会计算菱形的面积. 3.通过运用菱形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4.根据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的从属关系,通过画图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 重点:菱形的性质1、2. 难点:菱形的性质及菱形知识的综合应用. 学习过程 一、研读教材,解读目标: 1、叫做菱形。菱形是的平行四边形。 2、探究菱形的性质,并用模式表述菱形的特殊性质: 3、解析教材115页探究与116页例题2与练习题1、2,120页习题5、11、12 二、知识梳理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菱形.与一般平行四边形相比,菱形具有哪些性质? 定理:(菱形的边)(菱形的角) 定理: ______________ (菱形的对角线) 三、定理证明:(小组合作,先交流命题证明方法和步骤,然后自己完成证明再与组长交流) D A O C B

四、典型例题 例3. 如图3个全等的菱形构成的活动衣帽架,顶点A 、E 、F 、C 、G 、H 是上、下两排挂钩,根据需要可以改变挂钩之间的距离(比如AC 两点可以自由上下活动),若菱形的边长为13厘米,要使两排挂钩之间的距离为24厘米,并在点B 、M 处固定,则B 、M 之间的距离是多 少? 五、合作交流 1.证明:菱形的面积是它两条对角线长的乘积的一半. 2.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E 、F 、G 、H 分别是菱形ABCD 各边的中点,求证:OE=OF=OG=OH. A B C D E G H O

矩形性质导学案

矩形的性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理解矩形的概念,明确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 2?探索证明矩形的性质,会用矩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3?探索并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一?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学生拿出自制平行四边形学具,分组活动) 问题1:平行四边形在拉动过程中,它还是平行四边形么?为什么? 问题2:在平行四边形移动时,当移动到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停止,是什么图形? 小组讨论,总结矩形定义: 这个定理这时的图形 二?合作交流,归纳性质 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外, 殊 性质呢,下面我们一起研究。 活动一:探索矩形的特殊性质 还有哪些特要求:运用你手中的矩形纸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 1?用量角器测量矩形的四个角的度数,根据你的数据提出猜想 得到猜想1:

2.用直尺测量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根据你的数据提出猜想得到猜想2: 3证明猜想: (猜想1证明)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且/ A=90°, 求证:/ A= / B= / C= / D=90° (猜想2证明) 已知:四边形ABCD是矩形 求证:AC = BD 现在三位学生做投圈游戏,他们分别站在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目标物放在斜边的中点处,这样的队形对每个人公平吗?为什么?

得到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 用文字描述 用数学符号语言表示: ?联系巩固,内化拓展 1矩形的定义中有两个条件: 二是: 3、在Rt A ABC 中,/ ABC=90 , AC=16, BO 是斜边上的中线,则 BO 的长为 4、如图,在矩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 且AB=6,BC=8则厶ABO 的周长为( ) 5、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对称轴是什么?请画出对称轴 一是: 2、矩形具有而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A )对角线相等 (B )对边相等 (C )对角相等 (D )对角线互相平分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2)教学设计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面积比与相似比的关系以及关于它们之间关系的两条定理的证明方法,并会运用定理进行有关简单的计算。 2.在动手参与解决身边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强主动探索、发现数学知识的意识,提高观察、归纳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改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自主评价等学习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面积比与相似比的关系的探究与证明。 难点: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面积比与相似比的关系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设计龟免赛跑故事导入新课 有一只极速乌龟和骄傲的兔子在规定的两块相似四边形的场地上进行比赛,谁先跑完一圈谁为胜,已知:免子的速度是乌龟的4倍,结果乌龟跑完一圈只用了一个小时,兔子说,我睡上半个小时再跑,也能比你先跑完一圈;你认为兔子的说的话对吗?你能猜到比赛的最后结果吗? (以“龟兔赛跑”精典故事开头,引起同学对这堂课的兴趣。) 二、自主探究,发现新知 1.分组猜想探究活动,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单

(学生经历动手实验 - 观察-思考-归纳-发现的学习过程,分别总结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与相似比的关系,面积比与相似比的关系。注重学生动手实验、探索过程,并利用小组合作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猜测得到命题: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2.验证猜想,得出结论(小组讨论) 探究: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它们的周长比是否等于相似比呢?两个相似多边形呢? 如果△ABC∽△A'B'C',相似比为k,那么 ?AB BC CA k A B B C C A === '''''' ?AB=kA′B',BC=kB'C',CA=kC'A' ? AB BC CA kA B kB C kC A k A B B C C A A B B C C A ++''+''+'' == ''+''+''''+''+'' 可以得到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类似的方法还可以得出相似多边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 延伸问题: 探究: (1)如图27.2-11(1),?ABC∽? A'B'C',相似比为k1,它们的面积比呢? 图27.2-11(1) 分析:如图27.2-11,分别作出?ABC和? A'B'C'的高AD和A'D'。 ∵∠ADB=∠A'D'B'=900又∠B=∠B' ∴?ABD∽?A'B'D' ∴1 '''' AD AB k A D A B ==(在此得出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1111111 1 2 1 2 ABC A B C BC AD S S B C A D ? ? ? = ? = ()() 1111 2 1111 1 2 1 2 kB C kA D k B C A D = ? 可以得到:相似三角形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相似三角形对应中线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吗?

第12章全等三角形学案

12.1 全等三角形 导学案 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2.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能用符号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 3.能熟练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边. 学习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学习难点: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学习过程: 一.获取概念: 阅读教材P31-32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 、对应角: 、对应边: 。 (3)“全等”符号: 读作“全等于” (4)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5)如下图:这两个三角形是完全重合的,则△ABC △ A 1B 1C 1.,.点A 与 点A 1是对 应顶点;点B 与 点 是对应顶点;点C 与 点 是对应顶点. 对应角: 对应边: 。 C 1 1A B A 1 二 观察与思考: 1.将△ABC 沿直线BC 平移得△DEF (图甲);将△ABC 沿BC 翻折180°得到△DBC (图乙); 将△ABC 旋转180°得△AED (图丙). 甲 D C A B F E 乙 D C A B 丙 D C A B E 议一议:各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即 ≌△DEF ,△ABC ≌ ,△ABC ≌ .(书写时对应顶点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启示: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 、 都没有改变,所以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 ,这也是我们通过运动的方法寻求全等的一种策略. 2 . 说出乙、丙图中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三、当堂反馈 1、如图1,△OCA ≌△OBD ,C 和B ,A 和D 是对应顶点,?则这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 边 。相等的角 。 D C A B O D C A B E D C A B E O 图1 图2 图3 图4 2如图2,已知△ABE ≌△ACD ,∠ADE=∠AED ,∠B=∠C ,指出其它的对应角 对应边:AB AE BE 3.已知如图3,△ABC ≌△ADE ,试找出对应边 对应角 . 4.如图4,,DBE ABC ???AB 与DB ,AC 与DE 是对应边,已知: 30,43=∠=∠A B ,求BED ∠。 解: ∵∠ A+ ∠B+∠BCA=1800 ( ), 30,43=∠=∠A B ( ) ∴∠BCA= ∵,DBE ABC ???( ) ∴∠BED=∠BCA= ( ) 5.完成教材P32练习1、2 四、概括总结 找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常用方法有: 1.两个全等的三角形经过一定的转换可以重合.一般是平移、翻转、旋转的方法。 2.根据位置元素来找:有相等元素,它们就是对应元素,?然后再依据已知的对应元素找出其余的对应元素. 3.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也是对应边. 4.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五.课后反思

菱形的性质导学案(9)

菱形的性质导学案(9) 一、菱形的认识: 1、定义:有一组边相等的形叫做菱形 2、(1)打开后的四边形是 (2)菱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若是那有几条对称轴? (3)菱形的条边都。 (4)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并且 每一条对角线。 二、例题讲解: 如图,菱形花坛ABCD的边长为20m,∠ABC=60°,沿着菱形的对角线修建了两条小路AC和BD,求两条小路的长(精确到0.01)和花坛的面积(精确到0.1) 练习: 1、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共有()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2、下列性质中,菱形所具有而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是() A、对角线互相平分 B、对角线相等 C、邻角互补 D、邻边相等 3、下面性质中菱形有而矩形没有的是() A、邻角互补 B、内角和为360° C、对角线相等 D、对角线互相垂直 4、在菱形ABCD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A、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B、AC⊥BD C、△ABD是等边三角形 D、∠CAB=∠CAD 5、菱形O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AOC=60°,OC=2,则点B的坐标为。 6、四边形ABCD是菱形,点O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AB=5cm,AO=4cm,求两条对角线AC和BD的长。

7、如图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是6cm 和8cm ,求菱形的周长和面积。 8、如图,已知菱形ABCD 中,AE ⊥BC 于E 且BE=CE ,AB=2. (1)求证:△ABC 是等边三角形 (2)求对角线BD 的长及菱形ABCD 的面积。 9、如右图,在菱形ABCD 中,E ,F 分别是CB ,CD 上的点,且BE=DF.求证:①△ABE ≌△ADF ;②∠AEF=∠AFE. 10、如图,菱形ABCD 中,点E 、F 分别是BC 、CD 上的点,∠B=∠EAF=60°,∠BAE=20°,求∠CEF 的度数。 D

19.2.1 矩形的定义和性质(导学案)

班级小组姓名 课题: 19.2.1 矩形的定义和性质 第1课时 【学习目标】:掌握矩形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矩形的有关性质,能证明这些性质定理【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 1、定义:有一个角是四边形叫做矩形,也说是 . 2、矩形的性质: (1)边:矩形的对边且; (2)矩形的角:矩形的的四个角是; 对角、 邻角; (3)矩形的对角线:对角线且; (4)对称性: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条对称轴. (5)面积:设矩形ABCD的两邻边长分别为a,b,则S矩形= . (6)矩形具有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学习任务二:1、求证: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自己画图,写已知,求证,证明) 2、求证: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自己画图,写已知,求证,证明) 二、合作探究: 1、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请你画出图形,说明理由. O D C A B 第14题

2、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D=60度,AB=6,求矩形对角线的长. 三、总结反思 谈谈你在本节课中的收获与体会。 四、检测反馈 1.在矩形ABCD中AC=2AB,则∠AOB的大小是( ) A.30 B.45 C.60 D.90 2.如图,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602 AOB AB ∠== °,,则矩形的对角线AC的长是() A.2 B.4 C .D . 3、矩形内有一点P到各边的距离分别为1、3、5、7,则该矩形的最大面积为平方单位. 4.如图2是一张矩形纸片ABCD,AD=10cm,若将纸片沿DE折叠,使DC落在DA上,点C的对应点为点F,若BE=6cm,则CD=() A.4cm B.6cm C.8cm D.10cm 要求: 1.导入:2-3分钟 2.自主学习(13-15分钟) 3.交流展示(22-25分钟) 4.巩固测评(5分钟) 5.总结2分钟 F E D B A C 图2 O D C A B 第14题 O D C A B 第14题

1.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导学案

1.3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学习目标: 1.知道相似三角形的一切对应线段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2.理解并初步掌握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3.能用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学习重难点: 1、重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运用. 2、难点:相似三角形性质的灵活运用,及对“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性质的理解,特别是对它的反向应用的理解,即对“由面积比求相似比”的理解. 学习过程: 一、自学引导 1.问题:已知:?ABC∽?A’B’C’,根据相似的定义,我们有哪些结论? 问题:两个三角形相似,除了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之外, 我们还可以得到哪些结论? 二、研学指导 1、自读文本15页,并思考以下问题:

(1)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它们的周长之间有什么关系?写出推导过程. (2)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它们的对应边上的高线、中线,对应角的平分线之间有什么关系?写出推导过程. (3)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它们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写出推导过程. 2、结论——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性质1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 ,对应高的比等于 ,对应中线的比等于 ,对应角平分线的比等于 . 性质2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 . 三、固学辅导 例 1 已知:△ABC ∽ △A′B′C′,它们的周长分别是 60 cm 和72 cm ,且AB =15 cm ,B′C′=24 cm ,求BC 、AB 、A′B′、A′C′的长. 例2 如图在ΔABC 和ΔDEF 中,AB=2DE ,AC=2DF ,∠A=∠D,ΔABC 的周长是24,面积是 ΔDEF 的周长和面积. 解: E A C B D F

全等三角形全章导学案及专题练习

鸡西市第十九中学学案

一、填空题 1._____ 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2.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_____叫做对应顶点;叫做对应边;_____叫做对应角.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_____的字母写在_____ 上.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_____,对应角_____,这是全等三角形的重要性质. 4.如果ΔABC ≌ΔDEF ,则AB 的对应边是_____,AC 的对应边是_____,∠C 的对应角是_____,∠DEF 的对应角是_____. 图1-1 图1-2 图1-3 5.如图1-1所示,ΔABC ≌ΔDCB .(1)若∠D =74°∠DBC =38°,则∠A =_____,∠ABC =_____ (2)如果AC =DB ,请指出其他的对应边_____; (3)如果ΔAOB ≌ΔDOC ,请指出所有的对应边_____,对应角_____. 6.如图1-2,已知△ABE ≌△DCE ,AE =2 cm ,BE =1.5 cm ,∠A =25°,∠B =48°;那么DE =_____cm ,EC =_____cm ,∠C =_____°;∠D =_____°. 7.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_____变化了,但__________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 二、选择题 8.已知:如图1-3,ΔABD ≌CDB ,若AB ∥CD ,则AB 的对应边是 ( ) A .DB B .BC C .CD D .AD 9.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 ①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③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④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 .4 B .3 C .2 D .1 10.如图1-4,△ABC ≌△BAD ,A 和B 、C 和D 是对应顶点,如果AB =5,BD =6,AD =4,那么 BC 等于 ( ) A .6 B .5 C .4 D .无法确定 图1-4 图1-5 图1-6 11.如图1-5,△ABC ≌△AEF ,若∠ABC 和∠AEF 是对应角,则∠EAC 等于 ( ) A .∠ACB B .∠CAF C .∠BAF D .∠BAC 12.如图1-6,△ABC ≌ΔADE ,若∠B =80°,∠C =30°,∠DAC =35°,则∠EAC 的度数为 ( ) A .40° B .35° C .30° D .25° 三、解答题 13.已知:如图所示,以B 为中心,将Rt △EBC 绕B 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ABD ,若∠E =35°, 求∠ADB 的度数. 综合、运用、诊断 一、填空题 14.如图1-8,△ABE 和△ADC 是△ABC 分别沿着AB ,AC 翻折180°形成的若∠1∶∠2∶∠3= 28∶5∶3,则∠α的度数为______. 图1-8 15.已知:如图1-9,△ABC ≌△DEF ,∠A =85°,∠B =60°,AB =8,EH =2. (1)求∠F 的度数与DH 的长;(2)求证:AB ∥DE . 图1-9 拓展、探究、思考 16.如图1-10,AB ⊥BC ,ΔABE ≌ΔECD .判断AE 与DE 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图1-10

菱形的性质_导学案

19.2.1菱形的性质?导学案 1. 情景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和矩形,知道了如果平行四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时,成为什么图形? 矩形,由角变化得到 如果从边的角度,将平行四边形特殊化,又会得到什么特殊的四边形呢? 2. 探究新知 如图,改变平行四边形的边,使之一组邻边相等,就得到了一个菱形. 举一些日常生活中所见到过的菱形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⑵菱形性质:按教材110页的方法剪得菱形,观察得到的菱形,回答下列问题。 ①它是轴对称图形吗?有几条对称轴?对称轴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 ②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 ③图中有哪些相等的角? ④图中有哪些特殊形状的三角形(等腰和直角)?是哪些? 菱形性质:菱形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一切性质; 菱形是____________ 图形也是 _______________ 图形. 菱形的四条边都_______________ 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_____________ ,并且每一条对角线________________ 性质证明: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已知: 求证: 证明: 几何语言: C

性质证明: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已知: 求证:几何语言: 几何语言:: ⑶菱形面积 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那么能否利用平行四边形S菱形=BC?AE 思考:计算菱形的面积除了上式方法外,利用对角线能计算菱形的面积公式吗? ABCD=S^ ABD+SA BCD= (菱形面积二底X高=对角线乘积的 【课后巩固】 1?已知菱形的周长为12cm,则它的边长为_______________ ; 2?已知菱形ABCD中,/ ABC=60,贝U / BAC= ______________ 3?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F是AB上一点,DF交AC于E. 求证:/ AFD=/ CBE 4.菱形ABCD中,/ D:/ A=3 : 1,菱形的周长为8cm,求菱形的高. / ABC=60,且点A的坐标为(0,2 ),求点B、C D的坐标。

人教八年级下册数学-矩形的性质导学案

18.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8.2.1 矩形 第1课时 矩形的性质 学习目标: 1、记忆矩形的定义; 2、能结合图形说出矩形的性质; 重难点: 利用矩形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看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1、 叫做矩形。矩形是 的平行四 边形。 2、从矩形的定义中可以发现:两层意义1 , 2 二、探究矩形的性质 1、从矩形的意义可以探究矩形具有的性质: 矩形的对角 (1)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具有的一切性质 矩形的对边 矩形的对角线互相 (2) 矩形是轴对称图形,有( )条对称轴。 (3①如右图:矩形ABCD 的四个角都是 几何语言 : ∵ ABCD 是矩形 ∴∠A =∠B=∠ =∠ =90 ②如图,矩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AC 、BD 交于O 点,你能猜出AC=BD 吗?证明你的猜想。 证明: C B D A B D

由此矩形的对角线 几何语言 : ∵ ABCD 是矩形 ∴对角线 A C = (4)练习:结合图形1我能说出矩形的一些性质: (1)边:AB= ,AD= (2)角:ABC ∠= = = =?90 (3)对角线:AC= , OA= = = =21 =2 1 (4)在图1中有 对全等的三角形,它们分别是 ; (5)图1中有 个等腰三角形,它们分别是 三、探究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如图:形ABCD 的一条对角线将它分成 部分, 两条对角线将它分成 部分, 有哪几种特殊的三角形? 由此推断:OA 、OB 、OC 、OD 有什么大小关系? = = = = 21 =2 1 D O C B A O O B A C

从矩形的性质可以得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 。 几何语言: ∵BO 是斜边AC 上的中线 ∴ B O= 四、课后作业 1、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 、 矩形的四个角是直角 B 、矩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C 、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五、课堂小结 六、课后反思 【素材积累】 1只要心中有希望存摘,旧有幸福存摘。预测未来的醉好方法,旧是创造未来。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 2、如图,矩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 ,∠AOB =60°,AB =4cm, (1) 求矩形对角线的长? (2) 求矩形的周长? 解:

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相似三角形》复习导学案

相似三角形复习学案 葛家中学 崔名宇 复习目标: 相似是解决数学中图形问题的重要的工具,也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因此也是中考的重要考查内容。 1.会运用三角形相似的性质与判定进行有关的计算和推理。 2.能运用三角形相似的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能探索解决一些与三角形相似有关的综合性题型。 一.知识要点: 1、比例、第四比例项、比例中项、比例线段; 2、比例性质: (1)基本性质: bc ad d c b a =?= ac b c b b a =?=2 (2)合比定理:d d c b b a d c b a ±=±?= (3)等比定理:)0.(≠+++=++++++? ==n d b b a n d b m c a n m d c b a 3、相似三角形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定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相似三角形性质: (1)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2)对应线段之比等于 ;(对应线段包括哪几种主要线段?) (3)周长之比等于 ; (4)面积之比等于 . 6、相似三角形中的基本图形. (1)平行型:(A 型,X 型) (2)交错型: (3)旋转型: (4)母子三角形: 二、练习: (一)、自我训练 训练1:判断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A B C D E D A B C

1.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相似。( ) 2.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为1∶4,则它们的周长之比为1∶2。( ) 3.两个等腰三角形一定相似。( ) 4.若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40°、70°,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70°、70°,则这两个三角形不相似。( ) 训练2:填空 1.如果3=a ,12=c ,则a 与c 的比例中项是 . 2.已知, 542c b a ==,则=-+-+b c a b c a 22 . 3.如图,在△ABC 中,DE ∥BC ,AD=3,BD=2,EC=1,则AC= . 4.下列四个三角形,与左图中的三角形相似的是 . 5.如图,每个小正方形边长均为1,则下列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左图中ABC △相 似的是 . 6.在同一时刻,身高1.6米的小强在阳光下的影长为0.8米,一棵大树的影长为4.8米,则树的高度为 . 7.如图是小明设计用手电来测量某古城墙高度的示意图,点P 处放一水平的平面镜,光线从点A 出发经平面镜反射后刚好射到古城墙CD 的顶端C 处,已知AB ⊥BD ,CD ⊥BD ,且测得AB=1.2米,BP=1.8米,PD=12米, 那么该古城墙的高度是 . (二)、大展身手: 1. 已知2 1=b a ,则b a a +的值为__________ 2.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AE ∶EB=1∶2,若S △AEF =6,则S △CDF = . A . B . C . D . A B C A . B . C . D . A E D C B F

初中数学《全等三角形》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全等三角形 适用年级八年级 所需时间课内8课时,课外2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从知识的特点上来讲,关于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注重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发现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注重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从心理学上讲,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正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转化,适当的动手操作活动以及问题丰富的现实背景可以帮助他们能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全等三角形》的内容,主要包括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角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是研究图形的重要工具,只有灵活运用它们,才能学好相关知识。本章开始,使学生理解证明的过程,学会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这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对角平线的性质与判

定中也不提出互逆定理。这样不致于一下给同学们过多的概念,而加大学生负担。本章中注重让学生经历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联系实际的能力。 我将采用以下的教法与学法:1、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究规律;2、注重推理能力的培养,提高理性思维水平;3、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增加学习动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沟通知识与现实的联系。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能够准确的辨认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 2.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并能灵活、综合运用。 3. 会作角的平分线,掌握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并会利用它进行证明。 过程与方法: 1.经历三角形全等的探索过程,将两个三角形的六个要素随意组合针对每种情况做出分析与验证,得出三个定理,然后将其迁移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中来。 2.经历应用全等三角形及解角平分线的有关知识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全过程。 3.通过开放的设计题来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建立数学化归和建模的思想,积极参与探索,体验成功的喜悦。 2.通过体验抽象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对生活的热爱

菱形的性质导学案

菱形的性质 学习目标:1.掌握菱形概念,知道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及性质1、2;会用这些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 算,会计算菱形的面积. 学习重点::菱形的性质1、2. 学习难点:菱形的性质及菱形知识的综合应用.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10分钟)自学课本例题以上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 如何从一个平行四边形中剪出一个菱形来 定义 的四边形叫做菱形,生活中的菱形有。 2. 按探究步骤剪下一个四边形。 ①所得四边形为什么一定是菱形? ②菱形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有对称轴。 图中相等的线段有:相等的角有: ③能从菱形的轴对称性中得到菱形所具有的特有的性质吗?自己完成证明。 性质: 证明: 二、合作解疑(20分钟) 菱形性质的应用 1.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是6cm 和8cm ,求菱形的周长和面积。 2.如图,菱形花坛ABCD 的边长为20cm ,∠ABC=60° 沿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修建了两条小路AC 和BD , 求两条小路的长和花坛的面积。 1 C B A

3.如图是边长为16cm的活动菱形衣帽架, 4.若墙上钉子间的距离AB=BC=16cm,则∠1=. 三、限时检测(10分钟) 1.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2.按图示的虚线折纸,然后连接ABCD可得菱形,由此可以得 到的四边形是菱形. 3.菱形的对角线长分别为6和8,则这个菱形的周长是,面积是. 4.下面性质中,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是() A.对角线相等B.是中心对称图形C.是轴对称图形D.对角线互相平分 5.菱形的周长为20 cm,两邻角的比为1:2,则较短对角线的长是;一组对边的距离是 6.以菱形ABCD的钝角顶点A引BC边的垂线,恰好平分BC,则此菱形各角是.A B C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