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考试基本规定

1、考试形式:半开卷,标准卷(不分主、客观卷)

2、考试时间:90分钟

3、考试内容:教材第一章——第九章

4、考试题型及分数比例:

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连线题(每项目3分,共15分)

填表题(每项目3分,共15分)

辨析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阅读分析题(20分,1题)

案例分析题(10分,1题)

5、依据教材:《政治学原理》,沈文莉、方卿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二版

第二部分考试复习范围

一、辨析题

1、“国家”概念与中国古代的“国家”概念在含义上基本一致。

判断错误

理由中国古代的“国家”是指中央政权下的诸侯及贵族领地。

2、“事鬼”这一祖先崇拜传统所遗留的宗教神权政治观,和“尚文”而形成的以礼乐为中心的制度化是春秋战国时代产生的政治成就。

判断错误

理由“事鬼”是殷人政治观。

3、西方政治研究的最早内容是权力研究。

判断错误

理由西方最早研究的是城邦正义等价值性问题。直到15世纪才有权力性研究。

4、中国共产党人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提供重要的新内容。

判断正确

理由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5、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是一个全新的体系,它与历史上其他政治学体系都构成了重要区别。判断正确

理由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建立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上,与其他政治学体系有本质不同。

6、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离不开权力这一政治的核心问题。

判断正确

理由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必然要围绕国家政权来展开。

7、国家不能相对独立于社会和阶级之外。

判断错误

理由国家具有相对自主性,即在形式上脱离阶级冲突而作为整个社会利益的代表的属性。

8、从长远看,现代国家自主性的发展为国家的最终消亡创造了条件。

判断正确

理由现代国家自主性的发展能够促进公共事务的管理职能回归社会。

9、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历史形态与社会演进图式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

判断错误

理由马克思并没有把任何国家的产生和发展都归入到这个演进图式中去,对“亚细亚生产

方式”的关注就说明了这一点

10、国家职能中,社会管理职能对于政治统治职能具有优先性。

判断错误

理由政治统治职能对于社会管理职能具有优先性。

11、国体决定着政体,因此,一国是什么国体就有与之对应的政体。

判断错误

理由一国的政体除了取决于其国体之外,还要受到其历史条件和具体国情的影响,并非一一对应关系。

12、最早研究政体问题的是亚里士多德。

判断错误

理由最早研究政体的是柏拉图的《理想国》。

13、社会主义国家的政体均为民主共和制,全部采用新型的议会共和制。

判断错误

理由巴黎公社没有采用新型的议会共和制。

14、不管是单一制还是联邦制,在文化方面具有较高的同质性对于维持一个国家的内部稳定和良好运转有着重要的正面作用。

判断正确

理由如果联邦的成员单位在文化、经济、语言或历史上存在太大的差异,那么联邦制就将存在很强的分裂隐患。

15、责任政府原则是指现代政府以及政府工作人员都必须向国家元首负责。

判断错误

理由政府必须向人民负责。

16、2006年的美国政府就是指布什政府。

判断错误

理由美国政府是广义的政府,布什政府指行政机构。

17、不论是虚位元首还是实权元首,都属于个人元首制。

判断正确

理由一般只在个人元首制中,区分出虚位元首与实权元首。

18、根据三权分立的原则,议会的职能仅限于代表全体人民“立法”。

判断错误

理由议会还有监督权和制约权。

19、国民党是我国第一个近代政党。

判断错误

理由我国第一个近代政党是孙中山建立的兴中会。

20、两党制就是指一个国家只有两个政党,并由他们轮流执政的制度。

判断错误

理由两党制的国家实际上是多党竞争的体制。

21、现在很多国家不同政党竞选纲领出现了政治主张趋同的现象。

判断正确

理由这是为了获得更多选民的认同和投票支持。

22、西方资产阶级政党的产生直接得益于西方国家代议制、普选制等基本政治制度的逐步完善。

判断正确

理由当代议制、普选制度逐步建立起来时,迫使政党加强自身的组织建设,并建立选举机

器,成了现代大众性政党。

23、一般将国家对政党的有关法律规定即视作是政党制度本身。

判断错误

理由政党制度也包括在政治实践中形成的政党关系模式。

二、阅读分析题

1、在13世纪时,英国的议会还只是帮助国王征集税收的组织,分为上议院和下议院,上议院成员为贵族、教士、各郡的骑士,下议院为乡镇居民的代表。1688年光荣革命后,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1742年,议会通过对沃尔波首相的不信任案,迫使后者辞职,开创了内阁向议会负责的规则。19世纪几次选举改革扩大了下议院的权力,时至今日,内阁只由下院产生并只对下院负责。下院设650个席位,由选举产生议员,获得下院过半数席位的政党就成为执政党,该党领袖即为首相,首相负责组阁。上院(贵族院)没有席位限制,凡是贵族就是上院的当然成员。上院拥有对下院通过的法案进行审议和修正的权利,并有一定的否决权。上院组成司法终审机构,议长同时担任首席大法官,审理终审案件。

(1)根据上文,从国家机关的关系角度来看,英国是什么政体?这种政体有何特点?

英国是议会内阁制。(2分)

主要特点:

第一,国家元首为虚位元首。(2分)

第二,内阁与议会相结合。(2分)

第三,内阁与议会存在制衡关系。(2分)

第四,内阁集体对议会负政治责任。(2分)

(2)根据上文,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来看,英国是什么政体?这种政体有何特点?

英国是是民主政体。(2分)

主要特点:

第一,竞争性的选举制度。(2分)

第二,立法、行政和司法各权力部门之间的相互制衡。(2分)

第三,公民社会的独立性。(2分)

第四,在意识形态领域倡导多元价值并存。(2分)

(此题所有特点要展开说明,否则每要点只计1分。)

2、被统治阶级参加统治阶级的对外战争,这种情形在历史上也得到了无数正反事实的证实。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以及古代希腊和罗马时期,统治者在共同体面临被外敌毁灭的危险时刻,往往释放关押在牢狱中的罪犯充军,击退来犯之敌。而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暂时放弃彼此的异见,停止国内战争,联合起来团结国内一切爱国力量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最终取得抗战的胜利。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资产阶级就曾利用“民族”观念和“保卫祖国”的口号,来调动和组织社会各阶级,包括与之对立的无产阶级,支持维

护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正义”战争。此时,国家完全成了全社会的象征,成了全社会各阶级都应极力维护的象征。一战的爆发,使得各个国家的工人阶级分别参加了本国军队的对外战争,这直接导致了第二国际的破产。

(1)这个例子说明了国家具有相对自主性。(5分)

(2)阐述原理:

国家的相对自主性,即国家在形式上脱离阶级冲突而作为整个社会利益的代表的属性。(5分)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主要分析了产生国家相对自主性的两种情况(共5分,未展开只给3分):

1.国家处于某种危机状态时会表现出很强的自主性

2.国内各阶级的斗争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时,国家也会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性

国家相对自主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共5分,未展开只给3分):

国家是代表整个统治阶级来实行阶级统治的。

在形式上,国家是以第三种力量的面目出现来实施阶级统治的。

国家利益不仅在形式上,而且一定程度上在实质上也具有社会公共利益的性质。

(回答其他政治学原理的给5分)

3、二战之后,韩国在形式上建立起来了一个民主政治的制度框架,但直到1993年完成民主化转型之前,实行的都是军人政治的高度集中的体制,限制民众参与政治,限制政治自由的权力。但是,韩国政府极力推动经济发展,与台湾、新加坡、香港一起,被称为亚洲四小龙,是二战以后仅有的几个通过经济发展,迅速从较为落后的状态达到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的国家和地区。除了香港外,亚洲四小龙的其它三个成员在政治上都采取了程度不同但相似的压制政策,但它们都注重经济发展并获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这是威权政体。(5分)

主要特点:(5分)

威权政体的关键特征在于它否定民众对统治者的有效控制,统治者要求的是政治上的消极与服从,而非热情参与和动员。各种政体既非民主又非极权,是中间形式。

(3)分类:一般可进一步划分为五种亚类型:君主统治型。个人统治型。支配政党型。宗教控制型。军人政权型。(5分)

(4)评价:按照民主政治的标准,威权政体显然是一种糟糕的政治形式,但是八十年代以来,为了应对现代化的巨大压力而又同时维持社会秩序,亚非拉国家多数都选择了威权政体,这一选择看来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的。在众多采取了威权政体的发展中国家中,成功的实现追赶式的经济发展的只有东亚地区屈指可数的几个国家和地区。(5分)

4、当代世界各国都面临改革问题,20世纪是政治风云激荡突变的时代,资本主义发生

病变,出现了殖民主义扩张和法西斯主义,殖民主义瓦解出现了许多发展模式,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重组也产生了不同的改革模式。不过,在这些模式中只有三种具有典型意义。第一种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法治化”改革模式,一切改革都通过立法进行;第二种是前苏联的“休克式”改革模式;第三种是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模式。总的来说,西方的改革具有在体制内、通过法律进行、不波及社会的特点,不存在社会承受力问题,这种模式的前提就是基本制度已经成熟,民众的政治文化是理性的。俄罗斯的改革总体上是失败的,没有离开其传统路径,没有创新,要全面复兴尚待时日。中国改革的模式也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所谓“模式”的提出就意味着已经走上正轨了。

(1)该资料说明了政治发展的什么特性?(4分)

政治发展的特殊性。

(2)全面阐述该项政治学原理(不少于250字,16分)

第一,政治发展模式的特殊性(4分)

第二,政治发展过程的特殊性(4分)

第三,影响政治发展因素的特殊性(4分)

第四,政治发展程度的特殊性(4分)

(只答要点不展开阐述的,每要点记1分)

5、英国光荣革命后,1689年的《权利法案》规定,议会议员可实行“自由选举”,但根据1711年通过的法律,下议院议员的选举须具有非常高的财产资格,郡议员必须是每年土地收入在600镑以上,市镇议员必须是每年不动产收入在300镑以上。这项法律实际上只确认和保障了地主、资产阶级贵族在下议院的优势。1830~1832年,英国人民为增加选民数而组织了起来,工人阶级也与中产阶级结成联盟并暂时放弃普选权的要求。迫于社会压力,议会当局不得不于1832年进行了选举改革,制定了第一个《选举改革法》,使中产阶级的大部分获得了选举权,但是广大无产阶级和妇女仍无选举权。

1837年,伦敦工人协会提出了《人民宪章》这一争取普选权的纲领性文件,经历了长达13年的“宪章运动”之后,英国人民争取普选权的斗争终于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在法律上规定了成年男子的普遍选举权。到1969年,英国实现了真正的普选,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普选制。

(1)该资料印证了政治参与哪一类功能?(4分)

政治参与的宏观功能。

(2)详细阐述政治参与的这类功能。(不少于250字,16分)

第一,有助于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第二,有助于促使政治稳定

第三,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

第四,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

(以上每个要点需展开阐述,否则每项只记1分)

三、案例分析题

1、从孙志刚案看政治参与的功能

27岁大学生毕业生孙志刚,2003年受聘到广州达奇服装有限公司工作。3月18日,孙因未带身份证外出,被广州警方作为“三无人员”送往收容遣送站,其后在站内遭毒打致死。4月25日,《南方都市报》以《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为题,首次披露了孙志刚惨死事件。次日,全国各大媒体和网站纷纷转载此文,并开始追踪报道,网络上更是掀起一股追究案件根源的热潮,在网民的强烈议论和关注下,此案引起全国民众的极大关切,并得到了中央和相关政府机构的高度重视,案件得以迅速侦破,相关罪责人员都受到相应惩处。不仅如此,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又顺应民意废止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并颁布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改变了长期以来对待城市外来人员的不公正政策。

请运用政治参与功能的相关理论对此事件发表评论。(不少于300字。共10分)

2、从“华南虎照片”案看政治参与的途径

2007年10月12日,陕西省林业厅宣布陕西发现华南虎,并公布据称为陕西安康市镇坪县城关镇文采村村民周正龙2007年10月3日拍摄到的华南虎照片。但这一轰动性的消息随即引来广大网友质疑,指可能是纸老虎造假。11月16日,一网友称“华老虎”的原型实为自家墙上年画。同时,义乌年画厂证实确曾生产过老虎年画。11月26日,网易公布周正龙拍摄的全套40张原始“野生华南虎”数码照片。12月3日,来自六个方面的鉴定报告和专家意见汇总认为虎照为假。2008年2月4日,陕西省林业厅就“草率发布发现华南虎的重大信息”发出《向社会公众的致歉信》。6月29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发言人、省政府办公厅、省公安厅、省监察厅的负责人出席新闻发布会,向公众通报“华南虎照片事件”调查处理情况,正式承认照片系伪造,“照片事件”涉及的13名相关人员受到处理。2008年9月27日陕西省旬阳县人民法院对华南虎照周正龙确定犯诈骗罪和非法持有弹药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6个月。

请运用政治参与途径的相关理论对此事件发表评论。(不少于300字。共10分)

3、网络政治参与的效果

2002年11月,一位自称“我为伊狂”的网民,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发表了题为《深圳,你被谁抛弃》的文章。该文章引起强烈反响,2003年7月,温家宝就任国务院总理后首次来到深圳视察,便注意到了由网文引发的深圳人对于未来发展前景的忧虑情绪,他派出了国务院调研组到深圳调研,该网文作者呙中校以民间代表的身份应邀参加了座谈;之后,网文《深圳,谁抛弃了你》重新整理正式出版,部分内容被写成内参送交北京高层。此后,总理一再强调,中央发展经济特区的决心不变,对经济特区的基本政策不变,经济特区在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不变。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还要办得更好。

请运用政治参与的途径与功能的相关理论对此事件发表评论。(不少于300字。共10分)

4、从“倒扁”运动看台湾的政治文化类型及特点

2006年8月12日,台湾民进党前主席施明德因不满陈水扁领导的台政坛诸多贪腐弊案,在台湾“二?二八”和平纪念碑前发起“百万人民倒扁运动”,并制定了《百万人民倒扁运动行动纲领》,同时,向台北市政府提出府前静坐活动和大规模游行的申请。从8月12日开始,

到10月10日发起“天下围攻”,倒扁运动的声浪此起彼伏。此次倒扁运动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久,都是少有的,不仅重挫了陈水扁的锐气,一定程度地重新找回了台湾的核心价值,而且对任何一个贪腐的政府都是有警示作用。

请结合此事件并运用政治学相关原理分析台湾地区的政治文化类型及特点。(不少于300字。共10分)

5、从2008年美国大选看美国的政治文化

2008年11月4日,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贝拉克?奥巴马在总统选举中获得了至少364张选举人票,远远超过当选总统需要的270张选举人票而击败共和党对手约翰?麦凯恩,当选第56届美国总统。与美国历届总统大选相比,这次大选的特点非常鲜明。一是候选人“非常人”:除奥巴马当选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外,大选过程还先后出现了两位女性:民主党准候选人希拉里和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佩林,说明这次大选极大地打破了种族、性别的界限。二是选民热情高涨:2008年美国大选投票人数达到1.35亿,选民投票率接近65%,从而达到196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尤其是18-28岁的年青选民比重大大超过往届。三是竞选手段新颖:这一次各主要竞选参与方都大量运用网络媒体来进行形象宣传、资金募集,网络媒体在竞选中发挥了空前重要的作用。

请运用政治文化相关原理对2008年美国大选发表评论。(不少于300字。共10分)

6、从2005年德国大选看德国的政治制度

2005年9月,德国总理格哈特?施罗德针对联邦议院(下议院)对其提出的“不信任案”而请求总统克勒解散议会、提前一年举行联邦议院大选。大选结果,获得议院席位最多的基民盟(35%)与社民党(34%)达成协议组成大联合政府,由基民盟主席安格拉?默克尔出任政府总理,两大党在政府中各占8个部长席位。11月22日,联邦议院议长拉默特宣布,在议院的不记名投票表决中,在总共611张有效选票中,默克尔获得了397张赞成票,超过了需要的法定多数票,从而当选为新一届政府总理。默克尔随后将前往柏林夏洛滕堡宫,接受总统克勒颁发的委任书,然后在联邦议院宣誓就职,并组建新的内阁。

请根据此例分析德国的政治制度。

⑴德国属于哪种政体?

⑵德国是什么类型政党制度?

⑶德国议会是几院制?

⑷德国行政首脑是什么职位?如何产生?

⑸德国国家元首是什么职位?什么性质?

7、从泰国骚乱看政治参与的功能

2006年以来,泰国前总理他信实行的经济改革政策惠及基层的草根农民但是损及了中上层的利益,所以导致中上层联合起来反对他信。2006年他信政府被反对派“民盟”(黄衫军)的示威游行及军事政变推翻。2007年底泰国大选,亲他信的势力再次上台执政,“民盟”(黄衫军)组织在2008年5月再次掀起了新的反政府行动,示威者占领了国家电视台和财政部,包围了总理府等政府机关,并阻断了通向首都曼谷的主要道路,极大影响了泰国的旅游经济。通过3个多月的示威抗议,最终把反对派阿披实政府推上台。但是,2009年4月,亲他信的政治势力组织“红衫军”进行大规模的街头行动以抗议阿披实政府行动,强行冲入东盟系列峰会新闻中心,并与军警发生冲突,形成骚乱,导致东盟与对话国系列峰会被迫取消。

请运用政治参与功能的相关理论对此事件发表评论。(不少于300字。共10分)

8、从美国攻打伊拉克看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模式

2003年3月20日,美国以消除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推进伊拉克乃至中东地区的民主为名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以暴力推翻了萨达姆?侯赛因领导的复兴党政权,打碎了伊拉克旧的国家机器,独裁者萨达姆也被新的伊拉克政府处以死刑。

美国占领伊拉克之后,帮助伊拉克建立了所谓的民主选举,形成了什叶派、库尔德人、逊尼派“三分天下”的格局,形成了一种“教派分权”与“种族分权”重合的“多重分权”政治模式,严重削弱了原本就不牢固的伊拉克民族国家认同。美国占领伊拉克七年之后的今天,伊拉克国内局势仍然动荡不堪,陷入经济贫困、治安混乱、暴力冲突不断的困境。而美军也陷入驻守伊拉克的泥潭而不能自拔。2010年8月31日,美国宣布结束在伊拉克的作战任务,结束了这场战争。

美国“解放”伊拉克人民,并将西方的民主制度移植给了伊拉克,这种“帮助”发展中国家政治进步的做法是否合理?请运用政治发展相关理论对此事件发表评论。(不少于300字,共10分)

9、从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看国家职能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地震灾害,造成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巨大的损失。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和国务院立刻组织全国军民投入抗震救灾工作,不惜一切代价抢救人民生命。在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继续争分夺秒地搜救被困群众。抗震救灾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抢救人民群众生命是首要任务。”国务院总理、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总指挥温家宝同志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一线指挥抗震救灾工作,体现了政府对人民应尽的责任。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中国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奥运火炬中国境内传递活动暂停三天。这种维护人民的生命及尊严的表现,正是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国家职能的体现。

请运用国家职能的相关理论对此事件发表评论。(不少于300字,10分)

10、从布什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议案的通过看国家机构的关系

2008年第三季度,美国金融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为防止金融市场崩溃以及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重现,美国政府必须及时采取行动,大规模的财政救市方案势在必行。9月29日,美国布什政府提出的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却在美国国会众议院的投票中以228票反对、205票赞成被否决,使得这宗自1929-1933年大萧条以来规模最大的政府干预行动受挫。事实上,由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提出的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已经几经修改,并原则上获得两党国会领导人的同意。但是,还是有很多国会议员对救市方案的效果及其长远影响心存疑虑,既担心金融机构部分或完全国有化,扩大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也对于救市方案的道德风险问题不能释怀——该方案涉及用纳税人的钱为私人金融机构的富豪们买单的问题,也涉及加重财政负担的问题。

此后,经过政府与国会的多次磋商,10月2日,重新修改的方案于美国国会由参议院再度提出讨论,参议院提出新的修定方案,最终以74票支持、25票反对的大比数通过。10月3日,救市方案终于在美国众议院以263票支持171票反对获得通过,随后由布什总统签署生效。

由此可见,美国总统、行政部门与参议院、众议院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错综复杂的。那么,他们相互之间的分权与制衡关系是否真的有必要?

请运用国家机构的相关理论对此事件发表评论。(不少于300字。共10分)

《政治学原理》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三) 二、选择题 51、下列组织属于邦联制的是( ABD) A、欧洲共同体 B、独联体 C、俄罗斯联邦 D、东南亚国家联盟 52、为了有效消除执政者的欲望,防止执政偏向,亚里士多德提出了(ABD)等一系列的权力制约方法。 A、限任 B、监督 C、法治 D、选举 53、纵观各国的宪法,以下的(ABCD)体现了法治原则。 A、司法独立 B、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 54、马克思主义认为( A)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A、专制君主制 B、立宪君主制 C、二元君主制 D、寡头制 55、从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政体形式主要有(ACD)。 A、苏维埃政权形式 B、委员会政权形式 C、巴黎公社政权形式 D、人民代表大会政权形式 56、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 AD)的产物。 A、私有制 B、社会契约 C、社会共同体 D、分工 57、( C )是政府的灵魂。 A、权威性 B、有机组织性 C、阶级性 D、公共性 58、( D )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问题。 A、权力制约原则 B、法治原则 C、法制原则 D、人民主权原则

59、作为1787年美国宪法主要起草人的( A)指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不是天使而是人,因而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侵犯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 A、汉密尔顿 B、华盛顿 C、杰斐逊 D、潘恩 60、( B )指出:在专制政府中国王便是法律,同样地,在自由国家中法律便应成为国王。 A、杰斐逊 B、潘恩 C、汉密尔顿 D、华盛顿 61、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力体系外自发形成的一种自治社会,以其( AD)为特点。 A、制度化 B、平等性 C、组织化 D、独立性 62、政党形成于19世纪初期,它的产生是现代( D)政治发展的产物。 A、委员会 B、君主立宪 C、精英民主 D、议会民主 63、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的工人阶级政党( D)。 A、第一国际 B、社会工人党 C、共产党 D、共产主义者同盟 64、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 C )政党的典型。 A、核心会议型 B、支部型 C、单位化 D、代表性 6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中的民主党派属于(D)。 A、在野党 B、反对党 C、执政党 D、参政党 66、( A D )是多党制的典型。 A、法国 B、美国 C、日本 D、意大利 67、作为社会(或市民社会)构成的主要角色,( C D)是现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政治现象,是现代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治学原理》知识点梳理有答案版

第一讲《政治与政治学》 1.对政治概念的不同解释 神学性解释提供了神圣维度 道德性解释提供了价值目标 法律性解释行为依据 权力性核心问题 管理型解释主要任务 价值型基本功能 2.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主要观点 政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国家政权是政治的主要和根本问题 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3.政治的定义 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人们按照特定的利益借助公共权力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力的一种社会关系。 4.政治学的基本问题。 权力和权利的关系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5.规范性概念与描述性概念。 规范性概念,价值性概念,用来表示“应该”或者“必需”的事物; 描述性概念:实证性概念和解释性概念,指客观的,用濑来表示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 第二讲《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1.儒家政治思想的特点 为政以德 2.道家政治思想的特点 无为而治 3.墨家政治思想的特点 兼爱兴利 4.法家政治思想的特点 以法治国 5.西方政治学的发展阶段和各个阶段的理论特点,各个阶段的重要代表人物 (1)古希腊古罗马:古典政治学时期

特点:政治学与伦理学相结合 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塞涅卡 (2)中世纪:神学政治学时期 特点:神学与政治学相结合 代表人物:奥古斯丁、阿奎那 (3)现代:理性主义政治学时期 特点:人本主义为指导,个人主义为本位,理性思考为办法 代表人物:马基雅维利,布丹,边沁,密尔,孔德,斯宾塞 (4)当代:科学主义政治学时期 特点:政治哲学开始向政治科学转化,价值观上,相对主义盛行,实证主义,经验主义,科学主义为方法。 代表人物:本特利,沃拉斯,拉斯韦尔 (5)趋势:政治哲学的复兴 特点:正义理论的研究 代表人物:罗尔斯、诺齐克 第三讲《政治体系》 1.政治体系的含义 有关政治生活的所有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的一个整体 2.国家的定义 在一定地域上,建立主权,并通过一系列持久的制度实施权威的政治共同体 3.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主要内容 起源: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本质:阶级统治的工具 作用,缓和冲突,控制在秩序之内 4.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 一个国家整体与各组成部分,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部门之间的关系 5.单一制和复合制 单一制:由若干行政区域组成的单一主权的国家,单一的宪法,统一的法律体系,统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统一的国籍 复合制: (1)联邦制:由若干相对主权的地区作为成员单位联盟组成的国家。 (2)邦联制:若干保留独立主权的国家建立起来的国家联盟。 6.国家元首的职权 (1)颁布法律,发布命令 (2)召开议会,解散议会 (3)任免政府官员

政治学单选题

一、单选题 1. 政治学的鼻祖是( ),他最早写出《政治学》一书。 A. 亚里士多德 A. 亚里士多德 B. 洛克 C. 柏拉图 D. 孔子 2. 柏拉图是古希腊时代最为著名的思想家,其代表作是( ) A. 《理想国》 A. 《理想国》 B. 《政治学》 C. 《君主论》 D. 《正义论》 3. 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是()A. 《共产党宣言》 A. 《共产党宣言》 B. 《正义论》 C. 《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 D. 《德意志意识形态》 4. 中国的立法机构是( )。A. 人民代表大会 A. 人民代表大会 B. 政治局 C. 军委 D. 人民政府 5. 议会制又称为( )。C. 内阁制 A. 总统制 B. 混合制 C. 内阁制 D. 国务院制 6. 最早实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是( ),形成于1688年。D. 英国A. 西班牙 B. 葡萄牙 C. 荷兰 D. 英国 7. 实行议会君主制政体的典型国家是( ) B. 英国 A. 美国 B. 英国 C. 法国 D. 德国 8. ( )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 形式。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 政治协商制度 B. 多党合作制度 C. 民主集中制度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9. ( )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C. 韩非 A. 孔子 B. 老子 C. 韩非 D. 孟子 10. 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 ) B. 政治革命 A. 政治改良 B. 政治革命 C. 经济发展 D. 社会变革 二、多选题 1. 与西方政治学说相比,中国古代政治学的特点有 ( )。A. B. C. D. A. 在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及如何调整阶级关系方面,内 容蔚为壮观 B. 特别重视人的问题,人文主义的色彩很浓 C.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往往把政治伦理化 D. 中国古代思想的体系或系统性较西方要弱 2. 下列实行联邦制的国家有( )。A. B. C. D. A. 美国 B. 俄罗斯 C. 加拿大 D. 印度 3. 下列实行内阁制的国家有( )。A. C. D. A. 英国 B. 美国 C. 德国 D. 日本 4. 国家的结构形式主要分为( )。A. B. A. 单一制国家 B. 联邦制国家 C. 民主制国家 D. 专制制国家 5.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类方法,历史上的国家 被划分为( )。A. B. C. D. A. 奴隶制国家 B. 社会主义国家 C. 封建制国家 D. 资产阶级国家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我国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包括独立的 外交权。( ) A. 错误 A. 错误 B. 正确 2. 氏族制度的解体是由于天性的贪欲与自私。A. 错 误 1

2016《政治学原理》试题答案

《政治学原理》历届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2209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行政管理专业 政治学原理试题(2007年1月) 一、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政治制度化包括政治参与的制度化、()的制度化两个基本方面的容。 2、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3、政治()主要指政治秩序或体系丧失其合法性的情况。 4、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5、古典观以()为蓝本,把视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提倡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6、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每题2分,共20分) 1、根据政治学的一般分析原理,非政府政治体系由()组成。 A.个体公民 B.社团 C.政党 D.市民社会 2、一般来讲,社会监督的途径和方式主要包括() A.舆论监督 B.公民监督 C.政党监督 D.社会团体监督 3、()精辟地论述道:“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A.密尔 C.卢梭 B.孟德斯鸠 D.托克维尔 4、()是政府的灵魂。 A.权威性 B.有机组织性 C.阶级性 D.公共性 5、英国政府一直在()的轮流执掌之下。 A.保守党 B.党 C.党 D.工党 6、的限度包括()。 A.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 B.以不干涉政党活动为限度 C.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 D.以不侵人“私人领域”为限度 7、马克思主义认为()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A.专制君主制 B.立宪君主制 C.二元君主制 D.寡头制 8、()是得以保障和保存的基础性权利。 A.弹劾权 B.选举权 C.罢免权 D.质询权 9、概括而言,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 A.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 B.组织政府的手段 C.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 D.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

政治学原理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政治学原理考试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_______指的是公共行为主体对公共性为客体的制约能力和力量。公共权力 _______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马基雅维利 _______的内在矛盾特性决定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的特性,形成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存在的基础。利益 _______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理想主义 _______是我国最高工会组织。中华全国总工会 _______理论被视为民主研究的现代学派。现代“精英民主” _______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权力制约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宪政 “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_________社会时期。奴隶 1949年至1978年,中国基本上实施________的自下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民众主义 A 阿尔蒙德和维巴于1963年出版了《公民文化》,该书为研究_______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政治文化 C 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的社会。政治化 传统自由主义者认为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服务是国家和政府____________的唯一来源。合法性 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_________的政治行为。普通公民 D 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__________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社会价值 第一波民主化起源于__________和法国革命。美国革命 G 根据马克思的理解,意识形态指的是_________的思想观念。统治阶级 根据系统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政治生活被分解为政治体系、政治过程和____________ 三个方面。公共政策 公共权力具有____________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权威性 公民行使政治表达的手段主要包括政治集会、政治请愿、_______。政治言论 古代社会的治理的核心理念是_________。统治 国家的产生以____________的形成为组织标志。政府 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复合制。单一制 J 具有现代化和________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民主意识 K 卡尔?波普和汉娜?阿兰特等人基于对____________的分析,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封闭的思想体系”,要求垄断真理,拒绝宽容反对意见。法西斯主义 L 理想主义途径是民主的_______研究的基本思路。政治哲学 M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分工和的产物。私有制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对于________的参与。政治事务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____________。社会关系

政治学专业《政治学》考点答案整理

党校2012级政治学专业《政治学》考点答案整理 写在前面的话: 各位同学,考试将至,鄙人在各位同学们总结的要点上,将答案梳理了下,因为很多人和我一样对于这门课很陌生,看到卷面估计很难有超水平的发挥。希望大家精诚合作、团结一致,将考试圆满、顺利、到位的完成,另外,其中如果有错别字请及时修改。 亲,你们可要好好支持我们班委的工作啊!!谢谢。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什么? 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社会经济关系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具有基础性的决定作用,政治关系的建立和实际运行,根本上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体现和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根本要求,对经济关系起反作用。 2.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在政治生活中,一切政治现象都与国家政权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社会生活中的社会经济利益和要求,通过国家政权可以得到特定方式的集中而充分的反映、实现和保证。 3.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确定政治关系的基本依据是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阶级社会,主要是相互对抗的阶级之间的关系,非阶级社会,主要是人民内部的关系。 4.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政治现象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矛盾运动,遵循着特定因果联系的规定性,要求人们从实际出发,具体地、现实地把握政治,切实掌握其方法和尺度,政治又是一门艺术。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2、政治的地位。 政治的社会地位,是在政治与其他社会现象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体现出来的。 1.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一方面,政治是由社会经济决定的,是社会经济的

集中反映。另一方面,政治对于社会经济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它保护着特定的阶级和政治力量,进而推动或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政治与法律的关系。政治与法律都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他们都建立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一方面,政治是法律产生和发挥作用的前提。另一方面,法律对于政治又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3.政治与宗教的关系。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宗教会与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发生极其密切的联系,从而形成政教合 一的局面,宗教在维护剥削阶级统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资本主义社会,宗教与政治逐渐分离。在社会主义社会,宗教已不再支配社会政治生活。 4.政治与道德。两者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政治对道德具有巨大的影响和制约力,道德对政治也有积极作用。 3、政治学的发展历史。 1.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1)奴隶社会的政治学说。特征:维护奴隶主统治和奴隶制国家;强调政治的目的和最高取向在于特定的伦理价值,因此,政治学与伦理学合二为一;以古希腊的城邦国家作为研究背景或分析对象,因此,可以认为西方政治学始于对国家问题的研究。 (2)封建社会的政治学说。特征:鼓吹神创等级制,以维护封建政治秩序;强调君权神授,以证明教权高于王权,同时给王权加上神圣的光环;主张宗教信仰高于理性,以宗教教义为判别是非的标准。他们的学说是蒙昧主义、禁锢主义的政治学说。 (3)自由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时期的政治学。特征:强烈,全面地批判封建的社会政治制度和观念;强调以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所谓的理性的人性论出发创造了自然法学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论,正义,平等,自由,民主理论;根据其对于政治权力的类别,特性和功能的分析,提出了配臵政治权力,构建政体的若干原则,从而形成了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方案。 (4)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政治学说。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政治理论方向。特点其一,派别众多,学派林立,思潮纷杂。其二,方法体系多样。其三,理论地位下降,理论发展衰微。二是行为主义政治学。特点其一,主张以政治行为和行为互动作为政治学研究对象;其二,注重定量研究而抛弃定性研究;其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填空题和选择题及名词解释

一、填空题: 1.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3.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 4.直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才给“政治”一个较为准确而深刻的定义。 5.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6.亚里士多德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7.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8.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三大结构。 9.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10.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理性经济人,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11.理想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12.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13.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问题、价值中立问题。 14.伦理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15.自秦汉到晚清,中国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延续2000多年。 16.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 17.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 18.墨子的政治学说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19.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20.行为主义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21.公民权利指的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 22.公共权力具有权威性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 23.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24.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25.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人民主权学说。 26.在我国,制度化的政治接触渠道是信访。 27.政府的作用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在形式上或者实质上把自己的主张、制度、规则和政策等上升为对普遍的公共利益的诉求。 28.政治权力是一种支配力量,掌握了政治权力,也就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也就意味着在社会价值和利益分配中处于优势地位。 29.公共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是公共利益。 3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合作的主要场所。 31.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人民、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32.马克斯?;韦伯根据政治权威的建立和运行依据,把国家划分为传统型权威国家、个人魅力型权威国家和法理型权威国家。 33.封建地主阶级在进行政治统治时,在统治形式上采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34.政府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以暴力手段为后盾,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普遍强制力。 35.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 36.权力制约原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分权原则。 37.专制君主制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38.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议行合一原则。 39.政府的权威性是国家的强制性和合法性的有机结合和集中体现。 40.分权制衡原则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 41.政治学所研究的问题错综复杂,但归根结底,就是个人社会、国家三者的关系问题。 42.从中国的历史演变来看,国家与社会的高度一体化以及国家权力至高无上是中国政治结构的主要特点。 43.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社团是工会、青年组织和妇女组织。 44.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45.美国政治舞台一直由民主党和共和党所把持。 46.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 47.政党的产生是现代议会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 48.政治社团提供信息的功能在我国共青团、妇联、工会的作用中发挥得最为突出。 49.一元主义和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 50.在权威主义和极权主义国家,政府官僚集团和军人集团往往是政府的重要支持力量。

政治学原理整理分析

政治学原理整理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什么? 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理论,为人类认识政治现象作出革命性贡献。 2,如何从系统论的角度认识政治 政治系统论(Systems Approach)的代表人物是戴维·伊斯顿。在.“什么是政治”部分,我们已涉及过系统理论。任何系统都有一些要素,政治系统的要素是输入、输出及反馈,这些也是政治系统理论的主要概念。从输入――输出来分析政治系统,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宏观的政治思维方法。系统论主要关心的是系统内输入与输出的关系。但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如何处理?这是结构一功能分析所关心的问题。 政治系统论运用了系统论和控制论的一般原理,不注重实用国家这种模糊的概念,而以政

治系统为自己的基本研究对象,从宏观角度对政治过程,特别是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中的价值分配进行研究。它首先把政治看成是一个既有层次分工而又有完整系统地有机整体,即政治系统,政治现象是这个系统整体的组成部分,政治系统内部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和各个要素以及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由此,政治系统论把政治的互动行为当作政治分析的基本要素,主张以政治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为目标,着重分析系统的平衡和自我维持。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戴维·伊斯顿、莫顿·卡普兰等。 3,什么是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 政治哲学:指对政治现实进行价值的判断、评价和说明所形成的思想体系,其研究重点在于力图阐明政治的价值、政治的实质和政治分析的概念和逻辑,其方法主要是思辨式。 政治科学:政治科学是以人类社会的政治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属于社会人文科学,有广义、狭义两种不同的内涵。广义政治科学即政治学,它以国家政权为中心研究政治制度、政治过程、政治行为、政治活动、政治关系及其一般发展规

《政治学原理》填空题题库

《政治学原理》填空题题库 说明:试卷号码:2208; 资料整理于2019年1月21日,更新至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1.19世纪,由于____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社会等级观念的淡化以及公民选举权的扩大,民主得到了真正开发的机会,从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实现了从理论向制度的转化。市场经济 2.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____,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公正 3.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马基雅维利 4.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____。议行合一原则 5.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____的政治行为。普通公民 6.从中国的历史演变来看,____与____的高度一体化以及国家权力至高无上是中国政治结构的主要特点。国家、社会 7.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____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社会价值 8.道家的政治学说以____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法自然 9.道家的政治学说以____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法自然 10.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____。无为而治 11.对____生活的参与是公民权利的首要内容。国家政治 12.而理性地妥协是良好社会中公民所应当具备的精神。宽容 13.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_____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人民主权学说。社会契约论 14.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____学说。人民主权 15.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理想主义 16.放治文化律律与独裁政治统治相伴随。顺从型 17.封建地主阶级在进行政治统治时,在统治形式上采取____的中央集权制。君主专制 18.根据____思想,可以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功能划分,在分别执行国家各种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之间,建立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分权制衡 19.根据马克思的理解,____指的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 20.根据系统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政治生活被分解为政治体系、____和公共政策三个方面。政治过程 21.公共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是____。公共利益 22.公共权力具有____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权威性 23.古代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是____。统治 24.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____、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人民 25.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____和复合制。单一制 26.韩非指出,政治就是_____,“先王所期者利也,所用者力也”。用权 27.和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一元主义 28.即良好的治理,它是治理所应追求的目标。善治 29.建设社会主义____的基础就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而宪政就是实现这三者统一的基本路径。政治文明 30.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就是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而___就是实现这三者统一的基本路径。宪政 31.经验事实表明,____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权力 32.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行为主义 33.具有现代化和____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民主意识 34.卡尔?波普和汉娜?阿兰特等人基于对____的分析,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封闭的思想体系”,要求垄 1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注意:填空与选择题,大家主要复习黄色小册子为主,这里整理的内容较少,不全。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指导》期末复习指导的综合练习题基本涵盖了考试的全部内容,大家一定要全面复习! 一、填空题 、中国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正确答案:儒家 、马克思主义认为,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正确答案:国家政权 、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正确答案:政治权力 、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正确答案:理想主义 、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正确答案:马基雅维利 、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问题、问题。 正确答案:价值中立 、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正确答案:伦理 . 对生活的参与是公民权利的首要内容。 正确答案:国家政治 .公共利益具有和最高权威性,公共权力部门得到公众授权,代表公众行使公共权力,追求和实现公共利益。 正确答案:公共性 .经验事实表明,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正确答案:权力 、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正确答案:人民 、权力制约原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 正确答案:分权原则 、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 正确答案:议行合一原则 、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 正确答案:政府权力 、和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 正确答案:一元主义 、制度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它强调政治权力的获得以及政治权力的运作必须遵从人们的政治正义观念。 正确答案:宪政 、政治秩序最关键的核心是或者说政治共识的存在。 正确答案:政治合法性 、古代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是。

政治学概论自考重点整理笔记

政治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政治的含义 ■剥削阶级关于政治的解释(单选):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对政治的科学解释)(多选,简答) ①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②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③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利。 ④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多选): (1)狭义: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即政治学要研究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等; (2)广义:以公共权力为研究对象,研究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行为的内容和规律。 (3)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活动的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治是所有阶级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因此,政治学应当抓住政治中最本质、最主要、最根本的问题,即国家政权问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政治学的研究范围(多选)(6个): ①政治学基础理论(含政治思想史) ②中国政治(这是我国政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③比较政治 ④公共政策 ⑤行政管理 ⑥国际政治 第二节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中国古代的政治学(多选)

■西方政治学的发展脉络(多选): ■(单选)行为主义方法是20世纪以来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单选)西方政治学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①19世纪末开始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西方政治学主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宪法成为政治学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罗斯福新政”是其典型代表。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今,西方政治学的研究方向,为政策的制定过程。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形成和发展:《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主要内容:(简答) ①它提出了国家是阶级组织的观点。 ②它明确指出了有文字记载以来,人类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的核心是政权问题。 ③它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④它强调指出,无产阶级在政治上不是用共和制来代替君主制,不是简单地要求国家形式的改变,而是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⑤它系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政党学说。 第三节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多选)政治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1)历史研究法; (2)制度研究法; (3)比较研究法; (4)结构-功能研究法; (5)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方法。 第二章国家与阶级

《政治学原理》试卷A

科目编号: 座号: 甘肃电大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6月期末考试 2010 级 行政管理 专业 《政治学原理》试卷A 核分人签名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计20分) 1.( )是使市民社会与国家政治相联系的基本途径. A 选举 B 监督 C 集会 D 游行 2 .理想主义途径认为民主的首要价值在于( ). A 权威 B 平等 C 自由 D 自治 3. 在当代,政治发展主要指政治的( )过程. A 现代化 B 开明化 C 清明化 D 法制化 4. 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 )政党的典型. A 核心会议型 B 支部型 C 单位化 D 代表性 5. ( )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 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A 民意 B 政治思想 C 公众舆论 D 政治文化 6. 一般来讲,( )只有在民主社会和宪政国家中才能存在和实现. A 社会监督 B 政治监督 C 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 D 政府监督 7. 从广义上看,政治文明主要是指公共领域里的( ),它意味着人们之间 的普遍合作. A 政治稳定 B 政治一致 C 政治秩序 D 政治共识 8. 孙中山先生是( )政治观的代表人物. A 管理 B 神权 C 道德 D 权力 9. ( )是天生的民主派.他们崇尚自由,反对干涉;主张合作双赢,反对你 死我活;倾向中道温和,反对极端和突变等.他们希望改革权威主义政治,而

不是革命推翻这种政治. A 工人阶级 B 中产阶级 C 资产阶级 D 小资产阶级 10. ( )观念意味着政府在治理过程中不是一个权威的身份参与治理,而是 与其他团体,公民平等的身份去参与,与它们协商合作,共同治理. A 善治 B 服务 C 契约 D 平等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计20分) 1.政治态度 2.治理 3.议会君主制 4.权力 三、填空题(每空2分,计14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________ 制度是公民自由权利的体现. 2. 东方传统的政治学,以中国传统政治为代表,是一种_________的政治学. 3. 政治秩序最关键的核心是_________. 4. 实行一党制的国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________ 国家,另一种是民族主义

政治学原理概念及思考题整理

第一章政治学研究 一、概念 1、政治——上层建筑领域中各种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结成的特定 关系,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的形成而展开的活动以及运用公 共权力对社会价值作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2、政治学——社会科学中的主干学科,是研究人们如何为一个社会进行权威性价值分配的学问 3、政治哲学——主要运用先验的哲学思辨的方法,论证某些政治价值是值得追求的,并以这些价值为标准,对现实政治做出评价,并试图探寻理想的政治生活方案 。研究价值问题和政治思想与哲学的发展和意义。它是研究政治关系的本质及其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又是政治理论的方法、原则、体系的科学 4、政治科学——主要运用经验的、实证的方法,对政治生活进行量化分析,它强调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政治的真相。类社会的政治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5、行为主义政治学——西方政治学家积极努力使政治科学化的产物,有实证主义和逻辑主义两种 二、思考题 1、政治学研究的主要范围 A、政治理论与政治哲学。对政治生活进行量化分析 B、研究政府 C、公共行政和公共政策 D、比较政府与政治 E、国际关系F政治学研究方法 2、先到政治学研究中的系统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是研究整个政治制度,主要内容是一个国家对政治可以看成是该国社会环境与它的政治系统互动的关系。政治系统理论认为人类的政治生活是在一定换进内不停地要求和支持这些要求的力量,破事政治组织经由程序将要求转化为国家的政策来满足人民的要求。 3、结构与功能分析法的特征 (1)政治系统都有着同样的政治结构,任何政治结构都具有特定的政治功能。 (2)政治结构是系统中相关角色之间的固定化关系形式 (3)政治系统依靠各种政治结构履行各自政治功能来维系政治系统的生存 (4)政治系统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 对政治系统进行分析,采用输入与输出,有同样的政治结构,有特定的功能。 4、政治学是不是科学? 第二章现代国家 一、概念 1、权利——是某些人对他人产生预期效果的影响力 2、政治权利——权利现象和权利行为在政治领域的体现,是指政治权利主体为实现和维护自己的 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利和客体的制约能力 3、权利的正当性——政府基于被民众认可的基础上实施统治的合法性,就是政府实施同志在很大

政治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篇政治与政治学 第一章政治 政治的特性: ●1、政治是对于一种社会价值的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2、政治是对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3、政治是公众事务的管理活动 ●4、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物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5、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 ●6、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7、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政治的定义 ●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 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政治的社会地位 ●1、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2、政治与法律的关系 ●3、政治与宗教的关系 ●4、政治与道德的关系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方法 ●1、历史分析方法 ●2、经济分析方法 ●3、阶级分析方法 ●4、利益分析方法 ●5、注重客观事实,强调调查研究 ●传统的政治学研究方法 ●(1)哲学研究方法 ●(2)历史研究方法 ●(3)机构研究方法和制度研究方法 ●现代的政治学研究方法 ●(1)社会学分析途径 ●(2)经济学分析途径 ●(3)心理学分析途径 ●(4)政治系统分析模型 ●(5)政治沟通分析模型 ●(6)政治实证测量和分析技术 ●课题选择、研究设计、展开调查和资料的收集、分析和验证 第二篇政治关系 政治关系的定义 ●政治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社会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以政治的 强制力量和政治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 第一章利益与政治

利益: ●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共同利益: ●是处于同一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中的人们的各自利益的相同部分 共同利益的基本特性: ●公共性 ●非市场现实性 ●单一性 ●相对独立性 ●多重价值复合性 共同利益的层次和范围 ●集体、利益集团、阶层、阶级、民族、社会利益 利益矛盾 ●1、横向利益矛盾 ●自然的差异和社会的差异 ●对抗性的与非对抗性的 ●2、纵向利益矛盾 利益在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1、利益是人们结成政治关系的出发点 ●2、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形成的基础和条件 ●3、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特性形成的基础。 ●4、利益关系决定了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功能 利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1、利益是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动因 ●2、利益是一切社会政治组织及其制度的基础 ●3、利益是社会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源泉 ●4、利益运动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二章政治权力 政治权力的本质 ●政治权力形成的基础在于人们的利益 ●政治权力形成的重要条件在于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 ●政治权力形成的必要前提在于,当各种实际力量发生对比关系时,一方的力量能够 超过另一方,从而使这种力量对比关系转变成一方对另一方的制约关系 ●政治权力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在常态下必然是公共力量,政治权力由此 成为特定的公共权力 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 ●1、客观构成要素 ●(1)生产资料的有效占有 ●(2)社会财富 ●(3)暴力 ●(4)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所处的地理条件、有益的文化传统、有利的形势变化和

政治学原理填空题总结

填空题: A1,(政治权利)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A2,(理想主义)方案政治社会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A3,(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A4,(伦理)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点。 A5,(行为主义)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A6,(公民权利)指的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 A7,(公民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鹅鹅鹅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A8,(政治协商会议)是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合作的主要场所。 A9,(专制君主制)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A10,(一元主义)和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 A11,(政治秩序)是指社会中人们根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A12,(宽容)而理性地妥协是良好社会中公民所应当具备的精神。 A13,(宪政)制度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它强调政治权利的获得以及政治权利的运作必须遵从人们的政治正义观念。 A14,(善治)即良好的治理,它是治理所应追求的目标。 A15,(政治合法性)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A16,(制约权力)是监督的本质之所在。 A17,(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A18,(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 A19,(顺从型)政治文化往往与独裁政治统治相伴随。 A20,(第三条道路)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混合的政治主张和意识形态,或者更准确的说,它是一个政治口号。 A21,(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实现其他目标的前提。 A22,(宪政建设)是实现当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 A23,(宪政)主要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A24,(政治稳定)是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定,权利结构的稳定,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 A25,(代议制民主)理论是现代民主的主流理论,也是现代通行的民主宪政制度的理论基础。A26,(民主化)意味着两个方面的进展,建立现代民主制度,明确公民自由权力,并从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多重角度,为之设立保护屏障。 A27, 19实际,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社会等级观念的淡化以及公民选举权的扩大,民主得到了真正开发的机会,从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实现了从理论向制度的转化。B1,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C1,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

政治学整理

【一.政治】 1.历史上的几种政治观:政治是上帝对人世的安排、政治是一种治国之道、政治就是权力之争、政治就是政府的活动。 2.政治的定义: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3.中国传统政治研究主题:政治哲学、理想社会政治模式、治国战略、施政政策、权力运用、政治制度、政治史 4.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征:范式单一、注重世事、强调布政、侧重伦理、学科界限模糊 5.马克思主义政治观:1.政治的根源是社会经济关系—基本特征 2.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政治属性 3.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政治内容规 4.政治是一门科学和技术—政治的科学性 6.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具有以下特点:科学性、阶级性、革命性、发展性、实践性 【二.政治权力及运行】 1.政治权力的分类:强制性权力、功利性权力、操纵性权力、人格型权力、合法性权力 2.政治权力运行方式:说服—信仰选举—操纵规范—操纵压力暴力奖惩 3.政治权力运行含义:就是指政治权力主体行使政治权力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指从政治权力主体发出影响力到收到一定效果之间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政治权力主体对政治权力客体施加支配或制约作用的过程。是政治权力主体的意志和行为的体现。 4.政治权力的运行要素:(1)政治权力运行的方向,即必须明确政治权力的指向,也就是就要明确政治权力施加影响的对象。(2)政治权力运行的目的,即必须明确行使政治权力所要实现的利益与要求。(3)意志。即行使政治权力的心心和强烈的愿望。(4)行使政治权力的方式或手段。即政治权力主体必须采取适当的方式或手段。只有四种因素结合起来,才能推动政治权力的运行,形成一定的权力关系。 5.政治权力的基础:是指取得和占有政治权力的资源或资本,主要包括:武力,财富,技能,知识,动机等。 6.政治权力运行的原则:①政治权力运行的适度原则②层级③实效④法制⑤责任 7.政治权力的功能:(1)政治权力具有对社会资源进行强制性分配的功能,(2)政治权力具有对社会纽带和粘合剂的功能,(3)政治权力具有对经济的巨大反作用, 政治权力不能构成推动社会前进的根本性力量,不能改变社会历史的进程和运行方向,但是,政治权力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却有着巨大的反作用。第一,政治权力的归属对社会经济基础的确立产生直接的影响。第二,政治权力可以沿着经济发展的方向起作用,就会促进经济发展。第三,政治权力也可以沿着经济民展相反的方向起作用,就会阻碍经济发展。(4)政治权力具有对社会管理功能(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对人口的调节作用,对人与自然的调节)(5)政治权力具有进行国际交往,参与维护国际秩序功能。 【三.政治权力的制约】 1.政治权力的制约:是政治权力主体为了防止权力的垄断和运用,而依据一定的规则和手段,对政治权力运行所进行的控制和约束。 权力制约的必要性:从根本上说,权力制约的必要性、合理性、有效性是以国家权力异化或异化趋势为前提的。所谓国家权力的异化指的是国家权力来自公民权力,与公民权力分化并独立并凌驾于公民权力之上,最后走向公民利益的反面。 2.权力制约的本质要求:(1)制约主体活动的独立性(2)制约对象活动的公开性。 政治权力的制约:权力制约,代议制,选举制共同构成现代民主三个环节 ①权力制约的必要性:以国家权力异化、异化趋势为前提,国家权力异化,异化分化或独立 ②权力制约的本质要求:a.制约活动主体的独立性 b.制约对象活动的公开性(国家政务公开,国家人格公开) c.制约关系的对象性 d.制约手段的法制性③权力制约的条件--民主:a.民主规定权力 b,民主委托权力 c.民主控制权力 d.民主回收权力 3.政治权力的运行过程:获得——巩固——行使——终结 (1)获得:主观条件:a.政治主体必须由获得权力的动机 b.政治主体必须有较高社会地位,专业知识或经验和威望 c.组织条件:政治主体必须有政治组织 d.社会条件:除了组织的支持,还要群众的支。 获得政治权力的方式:a.血缘继承b.暴力获取c.社会革命d.选举e.依靠财富获得f.任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