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远东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五四制六年级科学第二学期试用本全套教案

上海远东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五四制六年级科学第二学期试用本全套教案
上海远东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五四制六年级科学第二学期试用本全套教案

人类活动离不开能

能的形式

【教学目标】

1.通过讨论“人为什么每天要吃饭?”体会人类活动离不开能;进一步拓展理解任何活动都需要能量才能进行。

2.通过机器人实验,认识动能、声能、光能和热能的含义。

3.通过童年的游戏:荡秋千和蹦床,体会势能(位能和弹性势能)的含义。

4.通过点燃食物和酒精灯,明白化学能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包括燃烧)才能把潜藏的能量释放出来。

5.通过观察开/关电灯前后状态的变化,了解电能是在“通电状态”下存在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能量的各种形式。

难点:分辨能量的各种形式。

【教学过程】

导入活动:问题讨论“人类活动离不开能量”。

活动目的:

1.通过讨论“人为什么每天要吃饭?”及学生举例,体会人类活动离不开能。

2.通过对课本活动“物体的温度与粒子的运动”(第一册教材)的回顾,让

活动一:认识光能、声能、热能和动能。

活动目的:

1.通过演示实验“机器人实验”,认识动能/盛能/光能/热能。

活动二:认识势能(位能和弹性势能)。

活动目的:

1.通过童年的游戏:荡秋千和蹦床,体会势能(位能和弹性势能)的含义。

活动三:认识化学能。

活动目的:

1.通过点燃食物和酒精灯,知道化学能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包括燃烧)才能把潜藏的能量释放出来。

活动四:认识电能。

活动目的:通过观察教室内电灯(开/关)状态的改变,明白电能的含义。

回顾与小结:人类活动离不开各种形式的能(总结)。

简单的能的转化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分析,知道能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

2.通过实验操作,比较能量转化的前后变化;分析在转化过程中能量的初始形式和最终的形式。

3.通过实验操作,体会“能量转化器”在能量转化过程中的作用。

4.在实验中,养成细心观察、仔细记录结果的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了解能量转化前后的初始形式和最终形式。

(2)知道能量转化器。

2.难点:

(1)了解能量转化前后的初始形式和最终形式。

(2)了解能量守恒定律。

【教学过程】

1.内容与设计:

导入活动:教师演示实验:酒精灯的燃烧。

活动目的:通过观看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得出“能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的结论。

活动一:能的转化(初始能量和最终能量)。

活动二:能量转化器。

活动目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看演示实验,关注“能量转化器”在能

3.设计说明:

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知道“简单的能的转化”,尤其是能够辨别能量转化过程中的初始能量和最终能量。原本这部分内容为2课时,为了让教学

节奏更为紧凑,实验教学层次更清楚,效果更明显,我对教材进行了重新处理,改为1课时。

首先我把书上推荐的实验进行了筛选,去掉重复的能量转化实验;

其次,我把实验分成了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试验,这样有效的控制了学生实验操作的时间,同时教师也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及时地反馈;

第三,我把实验的目的进行了重新划定。学生实验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到“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而教师实验则侧重于引导学生思考“实现能量转化的中间物体是什么?”,从而引出“能量转化器”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其作用,为下课时更深一步的学习作铺垫。

能的转化器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用电器是一种能量转化器,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2.利用电能向其他能量的转化,使人类社会有了极大的进步;

3.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列表的方式,了解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以及其他形式的能可以转化成电能;

2.能设计并运用简单的实验来研究能量的互相转化;

3.能制作“蛙声筒”并加以研究;能与同伴一起交流和探讨一些有关能量转化的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积极地从事有关能量转化的探究活动;能积极地与同伴一起合作、交流;

2.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对研究能量及能量转化的兴趣;初步体验能量守衡的规律。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认识电能和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并进一步了解多种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

2.难点:

应用能量转化的观点描述生活中的变化事例。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已经知道了很多形式的能量,如风能、机械能、电能、热能等,那么你知道我们用得最多,也是用途最广的一种能是什么吗?

(二)探讨电能为我们做什么:

1.提问:

说说家里有哪些用电的器具,它们的名称是什么?有什么用途?

2.探讨:

家用电器都是一种能量转换器,它们把输入的电能变成了其他形式的能输出来。(教师出示灯泡边亮/灭电灯边说)如电灯是把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我们现在用填表的形式来分析一下各种家用电器输出什么能量,能为我们做什么。

教师出示记录表(如教材所示),以电灯为例,做记录示范。

3.学生分组讨论。填表。教师巡视。

4.小组交流汇报。小结。

(表格这里输入的能量形式都是电能,表中列举的电灯为我们做的事是“照明”,输出的能量形式是“光”和“热”。我们需要的是“光”,热能虽然不为我们所用,但它是伴生的。用电器往往不只输出一种形式的能,它们也不是利用了能量输出的全部形式,比如电吹风把电能转化成了风能。热能和声能,但我们并没有利用声能。学生对照着电灯的分析,通过对家用电器的讨论,对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就会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小结:用电器都是一种能量的转化器,可以把输入的电能转变成其他形式的能,为我们做各种各样的事情。

5.引导学生们讨论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使用的一些其他用电设备,比如电车。电动自行车,等等。它们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了什么形式的能,为我们做了哪些事。

小结:利用电能向其他能量的转化,使人类社会有了极大的进步……

(三)讨论电能是怎么来的:

1.提问。

(1)电能通过各种家用电器能转化成不同形式的能量,那么电能又是怎么来的呢?哪些能量可以通过能量转化器转化成电能呢?

(2)学生先简单说说电能的来源。如电池。发电站等。

(3)教师出示手摇发电机,演示。

(4)教师出示记录表(如教材所示),师生一起填写手摇发电机的能量转化形式。

2.分组讨论,记录完成表格。

3.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会想到发电站里的发电机将水能。风能等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干电池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教师出示一些图片或实物,简单介绍其他能量是如何转化为电能的。

电池是常见的电源,干电池。蓄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成了电能,太阳能电池则是将光能转化成了电能,因此电池是一个能量转化器。各种发电机也是能量转化器,它能把动能转化成电能。发电厂或发电站中的发电机由各种动力带动,比如水电站、风电站、火电站分别是由流水、风以及燃料燃烧引起的动力带动发电机运转而产生电的。因此,利用各种发电机,可以将机械能、化学能、原子能等转化为电能。

4.小结。

风、流水产生的机械能,煤、油、天然气燃烧产生的热能,以及原子能、太阳能等都可以转化成电能。

(四)能量的互相转化:

1.提问:是不是只有电能才能向其他能量转化吗?

2.活动一:快速用力捋绳子,体会手的感觉;快速反复弯折铁线,体会弯折处的温度变化;两手快速互相摩擦,快速地在纸上擦橡皮。

(学生分组实验体验,教师巡视。)

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并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能量又是如何转化的?

(让学生意识到能量不一定只转化成电能,像上面的活动就证明了机械能可以转化成热能。)

3.活动二:制作蛙声筒。

教师介绍学生制作。实验。思考蛙声筒是一个怎样的能量转化器,能量如何转化?

4.研讨:在日常生活中你还遇到过哪些利用能量转化为我们做事的例子,它们分别怎样转化能量?

(如用热水泡可将瘪掉的乒乓球重新鼓起来,热水器在有太阳时就把太阳能转变成热能,没有太阳的时候就把电能转变成热能等等)

5.引导学生设计其他的能量转化器,并说说这种能量转化器是如何实现能量转化的?

如制作风车。帆船,可以把风能转化成机械能;利用小电珠制作“小台灯”,将电能转化成光能,等等。

(五)总结:

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各种用电器都是一种能量的转化器,可以把输入的电能转变成其他形式的能;电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各种形式的能量,其他形式的能量之间也可以互相转化。

(六)课外延伸:

寻找我们生活中、动物、植物能量转化的例子,并进行分析记录。

失控的能的转化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与观看影片,认识一些常见的能量转化器及失控的能的转化会对人类造成不良影响。

2.在多次能量转化过程中的能量中转站。

3.通过制作简易橡皮筋动力车,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通过制作活动,体验合作学习,感受成功的乐趣,激发活动的兴趣。

5.通过资料收集与交流,体会人类利用能的转化所获得的成就。

【教学重难点】

能量转化器,正确使用能量的安全措施。

【教学过程】

内容与设计:

导入活动:

活动目的:

活动一:认识几种常用的能的转化器。

活动目的:

1.通过观察演示,进一步理解能的转化是通过能的转化器完成的。

2.通过讨论家里的能的转化器,认识常见的能的转化器。

活动二:能的转化器的发明历史。

活动目的:

1.通过观看教师的课件了解能量转化器发明的历史。

活动三:制作橡皮筋动力小车。

活动目的:通过制作橡皮筋动力小车,提高动手能力,体验合作学习及成功

活动四:认识失控的能的转化。

活动目的:

1.通过观看火灾录像片段,认识失控的能的转化对人类造成的不良影响。

拓展内容:

水母---能量转化器。

有些深海生物,比如水母,能够自己发光。这种发光表现主要是由于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所致。

3.设计说明。

能量转化器在上节实验课中已经介绍过了,因此,这一课时主要介绍能量转化器的历史。通过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上分享资料,形成自主学习的氛围,也初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为了加深学生对于“能量转化器”作用的理解,我设计了“制作简易橡皮筋动力车”的活动,虽然只是简单的玩具设计活动,但考察了学生设计实验的全局能力;为了满足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的要求,我在本节内容中增加了作为选学内容的“在多次能量转化过程中的能量中转站”的概念,帮助学生形成从简单到复杂的科学学习体系。

热在气体中的传递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知道热的传递是一种普遍的自然现象,在自然状态下,热在气体中的传递总是向上的,理解热空气的上升与气体密度改变的关系。知道对流是热在空气中传递的主要方式。

2.学会探索热在空气中传递的简单实验操作,学会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热在空气中的传递,造成空气的对流的原因。

二、过程和方法

学习运用实验方法研究探索热空气流动方向及原因,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对客观事实进行理论分析、解释的能力,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身边的热传递现象,积极主动探索热传递规律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发挥集体智慧,积极寻求实验方法的科学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学会探索热在空气中传递的简单实验操作,学会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热在空气中的传递,造成空气的对流的原因。

【教学过程】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六年级第一学期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六年级第一学期 一.科学入门 1.探究活动是科学的主要特征。科学探究需要观察、提出疑问和实践。科学的发现能帮助 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2.实验室是我们进行科学实验的场所。在实验室工作一定要遵守实验室守则,并做好实验 必须的安全措施。 3.人类的感觉器官能力有限,所以不尽可靠。如需要作准确的测量,就必须借助各种仪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仪器及测量单位: 仪器测量单位符号 刻度尺长度千米、米、厘米km,m,cm 量筒体积米3、厘米3、升、毫升m3,cm3,L,mL 天平质量千克、克kg,g 停表时间时、分、秒h,min,s 温度计温度摄氏度°C 4.科学探究活动主要涉及以下六个基本要素;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 处理信息、表达交流。科学探究的方法有观察、记录、猜测,等等。 5.实验意外紧急应变措施p9 a)烫伤:用蓝油烃(tīng)涂抹;用大量自来水冲洗。 b)化学试剂沾到手臂上:用大量自来水冲洗。 c)化学试剂溅进眼睛里:用蒸馏水冲洗。 d)实验中发生着火:用灭火器扑灭;用湿抹布覆盖;用黄沙覆盖。 6.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p12 7.使用量筒时应注意:量筒必须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点在同一水 平位置。p16 8.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p18 9.每个人心跳次数是不尽相同的。一个人的脉搏跳动和心跳次数是相同的。运动后,我的 脉搏跳动和心跳加快。利用自身的脉搏或心跳次数的规律可以粗略地估计时间。p23 10.异名磁极相吸,同名磁极相斥。p27 二.生物的世界 1.科学家喜欢研究身边的事物,他们既研究生物,也研究非生物。 2.生物的特征之一是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3.我们可以尝试在家中饲养小动物,作长时间的观察,深人了解其特征,例如: a)它的外形; b)它的活动形态; c)它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d)它生活的环境; e)它的进食习惯; f)它对人类的影响。 4.蜗牛爱吃植物的嫩叶,对农作物有害。 5.地球上有很多不同种类的生物,科学家按它们的特征来分类。 6.生物可以通过检索表进行分类。 7.生物检索表的基本原理是:按生物个体之间都存在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来划分。划分原 则是:先划分最基本的差异,再划分较细的,依此类推。因此同种生物最少拥有一个共

上海版沪教版牛津英语1A教案(全册共69页)

上海版沪教版牛津英语1A教案(全册) Unit 1 My classroom Period One Teaching contents: L et‘s act ( Page 2) Teaching aims: 1. 知识目标:能用祈使句Stand up, please. Sit down, please. Open your book. Close your book.给出简单指令。 2. 能力目标:能听懂简单指令并作出反应。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寓教于乐。 Difficult and key points:能用所学的命令相互交流。 Teaching aids: cassette, book, bag. Teaching procedure:

Unit 1 My classroom Period Two Teaching contents: let‘s talk ( page 3 ) Teaching aims: 4. 知识目标:学会问候语How are you?及回答Fine, thank you.学会Good morning.问候早上好。 5. 能力目标:熟练运用句子交流。 6.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做到礼貌待人。 Difficult and key points: How are you? Good morning.的问候语。Teaching aids: Cassette, a puppet. Teaching procedure:

Unit 1 My classroom Period Three Teaching contents: let‘s learn ( page 4 ) Teaching aims: 7. 知识目标:学会pencil, pen, ruler, rubber, bag等学习用品。 8. 能力目标:运用各种方法简单描述物品。 9.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热爱学习。 Difficult and key points:单词的发音和识记。 Teaching aids:Cassette1A, picture cards and word cards. Teaching procedure:

科学(上海牛津版)

《科学(上海牛津版)》 第一章《科学入门》教学设计大纲 一、本章内容解析 二、本章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三、本章教学安排 1、整体框架结构 2、核心主题概要 3、总体教学目标 4、建议课时安排 5、分节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认识科学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策略 ◆学生活动 预期目标: 活动建议: ◆学习自评、互评表 ◆“我是小小科学家”---课外探究 6、分节课件设计 四、教学目标监测试题 五、教师教学参考资料 上海尚德实验学校陈尧

《科学(上海牛津版)》 第一章《科学入门》教学设计 一:本章内容解析 科学是一门基础性的课程,也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学习基本的科学原理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同时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科学的欲望,不断地在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究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观察、表达、交流、探究、创新、合作、动手等能力,整体上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养。 为了立足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让每一节科学课都尽量达到精彩高效的目标,同时在“二期课改”的引领下,我们也要有效地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做好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本章是初中科学预备年级的第一章内容,共有四小节:科学入门、走进科学实验室、简单的实验技巧、进行简单的科学探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科学,科学课到底要学什么,如何学习科学,以及学好科学必须具备哪些最基本的技能。在第一节中,共有三个部分的内容:科学是什么、科学家是怎么进行探究的、发明发现,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只要我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并通过实践尝试着找到问题的答案,我们就已经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了,从而拉近学生与科学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并不是高深莫测、遥不可及的,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学习科学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快乐和益处。第二节:走进科学实验室,将带领学生进入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要让他们了解在实验室学习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守则,当然即使遵守了实验室守则,难免还是会遇到意外,那我们应该具备哪些简单的实验室意外应急措施呢?第三节:简单的实验技巧中讲述了电子天平、刻度尺、量筒、温度计、酒精灯、秒表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实验技巧,这些都是学生在以后的科学探究中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当然除了这些以外,观察和记录也是科学探究中不可缺少的工作,这其中又有哪些方法和技巧呢?这就是本章第四节的内容。

牛津上海版科学六年级下学期知识点

第5章能与能源 1.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太阳能释放光能和热能,电线中输送电能,敲鼓发出声能,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食物为我们提供化学能,举高的重物、压缩(或拉长)的弹簧具有势能。 2.能可以(可以/不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发电机主要将动能转化成电能,电池主要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电动机主要将电能转化成动能,蒸汽机主要将热能转化成动能,电梯主要将电能转化成势能。 3.热是以对流、传导、辐射三种方式进行传递的。流体(气体和液体) 4.当气体受热时,气体粒子的运动速度增大,粒子间的距离增大,因而气体受热后体积增大,密度减小。密度较小的热空气向上移动,密度较大的冷空气向下移动,造成对流。热在空气中主要是以对流的形式传递的。 5.当水受热时,热水因而膨胀, 6.固体粒子不能自由移动,只能在固定的位置附近振动。固体受热时,固体粒子会振动 逐渐扩大,热也逐渐传至低温的地方。热在固体中能从高温的一端传递到低温的一端,这种热 7 8 9当上部的水受热时, 10空气的导热性较差, 11 棉花等作为制造御寒衣服的材料。

12.金属是热的优良导体,所以大部分煮食器皿用金属制造。关上电冰箱的门,可以防止热通过空气的对流传递到冰箱里。 13.自然界中本来就有的各种形式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如太阳能、煤、天然气等。凡是由一次能源经过转化或加工制造而产生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如焦炭、煤气、电能等。 14.石油、天然气、煤、核能等称为常规能源。新能源泛指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 第6章水与人类 1.水质污染的原因有:①工业“三废”(废渣、废气、废水)的排放;②农药、化肥等的使用;③大量生活污水的排放。 2.水中的杂质与净化方法 水中的杂质去除杂质的方法 悬浮的微粒先用(沉淀)法除去较大的颗粒,再用(过滤)法除去小颗粒 微小生物加入(氯)消毒法 已溶解的物质(蒸馏)法 3.过滤时必须用到的仪器有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铁架台。 4.水的三态变化 5.沸腾只有达到沸点时才能发生,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蒸发/沸腾)。温度升高,空气流通速度加快,液体面积增大,都能加快水的蒸发。 6.冰块熔化时,温度不变;水加热至沸腾后,温度不变。 7.水从植物表面蒸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称为蒸腾作用。

上海版牛津英语1a教案全册

Oxford English Book 1A Unit 1 the first period 一.教学说明 1.今天是小朋友进入小学的第一节英语课,所有的学生都表现出对英语的极大的好奇。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通过充满知识和乐趣的课堂将 孩子们的好奇转换成对英语学习持久的兴趣和热情。 2.班级中的孩子来自不同的环境,有着完全不同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教师应主动地去了解学生,这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十分重要。二.教学内容 1.认知内容:能听懂会说Good morning. –How do you do? –How are you?-Fine, thank you. –Hello! 等问候语。 2.能力要求:学会用-Good morning. –How do you do? –How are you?-Fine, thank you. –Hello! 来问候和交流。 3.情感态度:通过学生对本课问候句子的学习,培养学生讲文明的良好习惯。并鼓励学生用这些问候语与新同学交朋友,增进新生之间的了 解和友谊。

四、教学提示 1.媒体准备: 玩偶、响板、歌曲磁带 2.教学关注点: 本课中的句子例如:How are you ? Fine, thank you. 对于一些从来没有接触过英语的小朋友来说比较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从以下方面做努力。 1)注重学习的过程,为学生的学习铺好台阶; 2)在小朋友们喜欢的游戏、歌曲等活动中巩固句子; 3)多创设学生间的合作交流的机会,以缓解因差异造成的成效不一。 3.资源分享: 九年义务教学课本3A有配套的歌曲:如 4. 设计思路: 1)这个单元中的歌曲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而言学起来比较困难。而少量 多次是分解难题的有效方法,因此可将这首歌的学习安排在本单元中的 各课时中,让小朋友在几节课中,从感知到熟悉和学唱一步步的学习, 这样学起来既轻松又有成效。 3)由于Let‘s talk的内容适合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所以将这部分内容提前到第一课时来上。 5.教学反思: 1)句型最好板书出示,加以认读。加强音和形的联系。 2) 对于一些英语课堂用语可以进行提前感知,为下节课的学习做伏笔。 the second period

牛津上海版科学七年级上册考点大全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七年级第一学期 第八章《身边的溶液》 1.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形成溶液。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2.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酸碱指示剂。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 液、无色酚酞试液和pH试纸。 3.酸碱指示剂变色情况: 紫色石蕊试液——碱蓝酸红中性紫无色酚酞试液——只有遇碱才变红。 pH试纸——酸红黄色/ 碱深绿、蓝紫色/ 中性黄绿色。 4.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可以用pH值表示pH的范围是由0至14。pH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 pH越小,酸性越强;pH大于7的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当pH等于7时溶液呈中性。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酸性增强碱性增强 5.在碱溶液中加入酸溶液后,溶液的碱性减弱;在酸溶液中加入碱溶液后,溶液的酸性减 弱。当酸碱正好中和时,溶液pH=7(中性)。 6.正常的雨水呈弱酸性。当雨水的pH小于5.6时,称为酸雨。酸雨中的主要成分是硫酸 和硝酸,引起酸雨的物质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这些物质来源于燃料燃烧和汽车尾气。 7.酸溶液和碱溶液都有一定的腐蚀性。浓酸和浓碱溶液的腐蚀性更强。我们在使用酸溶液 或碱溶液时,必须格外小心。实验后产生的酸性和碱性废料要进行处理,不能直接排放。 8.可以在水中溶解的物质称为可溶的物质;不可在水中溶解的物质称为不可溶的物质。p2 9.溶解在液体中的物质称为溶质,而溶解溶质的液体则称为溶剂。p2 例:盐(溶质)+水(溶剂)→盐水(溶液) 10.水是最常用的溶剂,但不是唯一的溶剂。常用溶剂还有酒精、汽油等。p4 11.碘可溶于酒精、丙酮;指甲油可溶于丙酮、乙酸乙酯。p4,5 12.pH试纸是浸渍过多种酸碱指示剂的试纸。p10 13.用比色卡对比试纸所呈现的颜色,找出相对应的数字,即溶液的pH。p11 14.酸碱中和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a)胃酸过多——服用碱性药片(胃舒宁); b)植物不适宜酸性环境——撒碱性的石灰,改善土质; c)被黄蜂蛰伤——用食用醋涂抹。p16 15.酸雨的危害:p19 a)使植物死亡; b)腐蚀建筑石料和金属材料; c)使河川湖泊变成酸性,使水生生物不能生存; d)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刺激皮肤,引起呼吸道疾病。 16.金属与酸的反应情况:p22 a)镁:反应剧烈,释放大量氢气; b)锌:反应较快,释放大量氢气; c)铁:反应缓慢,释放少量氢气; d)铜:不发生反应。 氢气的检验--------点燃的木条,听到“扑”的一声或轻微爆鸣声

上海初中科学会考知识点汇总——六年级第二学期牛津版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六年级第二学期 五.能与能源 一)能的形式 1.在我们的周围,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有热能(电热器)、光能(电灯、电视机)、声能(警钟)、电能、动能(飞驰的快艇)、势能(打桩机、弹簧)和化学能(石油燃烧)等多种形式。 打桩机位置越高,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弹簧拉伸越长,弹性势能越大。 二)能的转换 2.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 3.能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 4.利用能的转化器可以把能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 5.受控制的能的转化往往对我们的生活很有帮助,但失控的能的转化则会带来灾害,例如火灾等。 6.人类制造各种机械(或称为能的转化器)来控制能的转化的形式、发生时间和地点。 三)热的传递。 热由高温的地方转移至低温的地方,称为热的传递。热可以通过对流、传导和辐射三种方式传递。 在空气中,热主要以对流的形式传递。 在流体(液体和气体)中,热主要以对流的形式传递。 在固体中,热是以传导的方式传递的。 辐射可以在真空和空气中进行。 7.当流体的粒子由温度较高的地方移至温度较低的地方时,对流便会出现。这种粒子的移动,称为对流。 8.当气体中粒子受热时,它们的运动速度加快,同时粒子间距离会增大。气体受热膨胀后,它的密度相对地比四周气体的密度小。密度较小的热空气向上移动,而密度较大的冷空气向下移动,于是便形成对流。 9.当水受热时,粒子间距离增大,热水因而膨胀,同时密度变得比冷水小。密度较小的

热水向上升,密度较大的冷水向下流回补充,形成对流。 10.固体受热时,固体粒子振动地更剧烈,它们通过碰撞,影响相邻的粒子,使它们振动加剧,受影响的范围逐渐扩大,热也逐渐传至低温的地方,称为热的传导。 11.热的传导是通过粒子的振动而传递的,热的对流是通过粒子的自由移动而传递的。 12.辐射是一种不需介质的传热方式。辐射可以在真空中进行。太阳能也是通过辐射转移至地球的。 13.不同物质的导热性能不同。金属的导热性能较好,称为热的良导体。非金属的导热性较差,称为热的不良导体。p20 14.不同导热体的导热性能不尽相同。 15.传导和对流均可在空气或水中发生,但以对流为主。而当上部空气或水受热时,热只能向下传递,这是传导,而不是对流。水和空气的导热性差。 16.传导主要在固体中出现。当部分粒子振动加剧时,传导便会出现。 17.以下的方法可以防止热的流失: (i)使用热的不良导体,避免热以传导的方式流失; (ii)使用密封容器,避免热以对流的方式流失。 18.动物使用不同的方式保持体温。毛皮、毛发、羽毛和皮下脂肪均可防止热经皮肤流失。北极熊和野狼的身体表面是厚厚的皮毛,皮毛间储藏的空气为它们保暖。鸟类利用羽毛保暖。鲸皮下有厚厚的脂肪防止热经皮肤流失。人类衣物中储藏的空气可以减少有传导和对流而散失的热。 19.包围着烧瓶的物质称为隔热体。毛皮和羽毛的空间里藏有空气,而空气是不良的导热体,因此可以减少热的传导。隔热体所藏的空气越多,保温能力越强,因此人类利用皮革、羽绒、棉花等物质作为制造御寒衣服的材料。 20.保温装置:保温瓶的内外瓶壁之间是真空的,作用是防止热通过传导或对流进入或离开。镀银的瓶壁可以减少通过传导散失或传入的热。软木塞和玻璃都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少热的传导。

上海版沪教版牛津英语1A教案

Unit 1 My classroom Period One Teaching contents: L et’s act ( Page 2) Teaching aims: 1. 知识目标:能用祈使句Stand up, please. Sit down, please. Open your book. Close your book.给出简单指令。 2. 能力目标:能听懂简单指令并作出反应。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寓教于乐。 Difficult and key points:能用所学的命令相互交流。 Teaching aids: cassette, book, bag. Teaching procedure:

Unit 1 My classroom Period Two Teaching contents: let’s talk ( page 3 ) Teaching aims: 4. 知识目标:学会问候语How are you?及回答Fine, thank you.学会Good morning.问候早上好。 5. 能力目标:熟练运用句子交流。 6.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做到礼貌待人。 Difficult and key points: How are you? Good morning.的问候语。Teaching aids: Cassette, a puppet. Teaching procedure:

Unit 1 My classroom Period Three Teaching contents: let’s learn ( page 4 ) Teaching aims: 7. 知识目标:学会pencil, pen, ruler, rubber, bag等学习用品。 8. 能力目标:运用各种方法简单描述物品。 9.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热爱学习。 Difficult and key points:单词的发音和识记。 Teaching aids:Cassette1A, picture cards and word cards. Teaching procedure:

上海版牛津英语一年级全册教案

上海版牛津英语全册教案 Oxford English Book 1A Unit 1 the first period 一.教学说明 1.今天是小朋友进入小学的第一节英语课,所有的学生都表现出对英语的极大的好奇。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通过充满知识和乐趣的课堂将 孩子们的好奇转换成对英语学习持久的兴趣和热情。 2.班级中的孩子来自不同的环境,有着完全不同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教师应主动地去了解学生,这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十分重要。二.教学内容 1.认知内容:能听懂会说Good morning. –How do you do? –How are you?-Fine, thank you. –Hello! 等问候语。 2.能力要求:学会用-Good morning. –How do you do? –How are you?-Fine, thank you. –Hello! 来问候和交流。 3.情感态度:通过学生对本课问候句子的学习,培养学生讲文明的良好习惯。并鼓励学生用这些问候语与新同学交朋友,增进新生之间的了 解和友谊。

四、教学提示 1.媒体准备: 玩偶、响板、歌曲磁带 2.教学关注点: 本课中的句子例如:How are you ? Fine, thank you. 对于一些从来没有接触过英语的小朋友来说比较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从以下方面做努力。 1)注重学习的过程,为学生的学习铺好台阶; 2)在小朋友们喜欢的游戏、歌曲等活动中巩固句子; 3)多创设学生间的合作交流的机会,以缓解因差异造成的成效不一。 3.资源分享: 九年义务教学课本3A有配套的歌曲:如 4. 设计思路: 1)这个单元中的歌曲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而言学起来比较困难。而少量 多次是分解难题的有效方法,因此可将这首歌的学习安排在本单元中的 各课时中,让小朋友在几节课中,从感知到熟悉和学唱一步步的学习, 这样学起来既轻松又有成效。 3)由于Let’s talk的内容适合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所以将这部分内容提前到第一课时来上。 5.教学反思: 1)句型最好板书出示,加以认读。加强音和形的联系。 2) 对于一些英语课堂用语可以进行提前感知,为下节课的学习做伏笔。 the second period

上海初中科学会考知识点汇总——六年级第二学期牛津版

上海初中科学会考知识点汇总——六年级第二学期牛津版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六年级第二学期 五. 能与能源 一)能的形式 1.在我们的周围,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有热能(电热器)、光能(电 灯、电视机)、声能(警钟)、电能、动能(飞驰的快艇)、势能(打桩机、弹簧)和化学能(石油燃烧)等多种形式。 打桩机位置越高,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弹簧拉伸越长,弹性势能越大。 二)能的转换 2.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 3.能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 4.利用能的转化器可以把能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 5.受控制的能的转化往往对我们的生活很有帮助,但失控的能的转化 则会带来灾害,例如火灾等。 6.人类制造各种机械(或称为能的转化器)来控制能的转化的形式、 发生时间和地点。 三)热的传递。 热由高温的地方转移至低温的地方,称为热的传递。热可以通过对流、传导和辐射三种方式传递。 在空气中,热主要以对流的形式传递。 在流体(液体和气体)中,热主要以对流的形式传递。 在固体中,热是以传导的方式传递的。 辐射可以在真空和空气中进行。 7.当流体的粒子由温度较高的地方移至温度较低的地方时,对流便会 出现。这种粒子的移动,称为对流。 8.当气体中粒子受热时,它们的运动速度加快,同时粒子间距离会增大。气体 受热膨胀后,它的密度相对地比四周气体的密度小。密度较小的热空气向上移动,而密度较大的冷空气向下移动,于是便形成对流。 9.当水受热时,粒子间距离增大,热水因而膨胀,同时密度变得比冷 水小。密度较小的热水向上升,密度较大的冷水向下流回补充,形成对流。 10.固体受热时,固体粒子振动地更剧烈,它们通过碰撞,影响相邻的 粒子,使它们振动加剧,受影响的范围逐渐扩大,热也逐渐传至低温的地方,称为热的传导。 11.热的传导是通过粒子的振动而传递的,热的对流是通过粒子的自由 移动而传递的。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六年级第二学期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 六年级第二学期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六年级第二学期 五. 能与能源 1.在我们的周围,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有热能、光能、声能、电能、动能、势能和核 能等多种形式。 2.能可以由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受控制的能的转化往往对我们的生活很有帮 助,但失控的能的转化则会带来灾害,例如火灾等。 3.人类制造各种机械(或称为能的转化器)来控制能的转化的形式、发生时间和地点。 4.热由高温的地方转移至低温的地方,称为热的传递。 5.热可以通过对流、传导和辐射三种方式传递。 6.对流只在流体中出现。当流体的粒子由温度较高的地方移至温度较低的地方时,对流 便会出现。这种粒子的移动,称为对流。 7.传导主要在固体中出现。当部分粒子振动加剧时,传导便会出现。 8.辐射是一种不需介质的传热方式。辐射可以在真空中进行。太阳能也是通过辐射转移 至地球的。 9.金属是热的良导体,非金属(如空气和水)是热的不良导体。 10.以下的方法可以防止热的流失: (i)使用热的不良导体,避免热以传导的方式流失;

(ii)使用密封容器,避免热以对流的方式流失。 11.动物使用不同的方式保持体温。毛皮、毛发、羽毛和皮下脂肪均可防止热经皮肤流 失。 12.所有生物都可转化及控制能量。植物吸收太阳能,将其转化成植物体内的化学能; 动物又以植物为食物,把植物的化学能转化成动物的化学能。从这个关系看来,太阳就是能的来源,它直接或间接地为生物提供能量。 13.煤和石油是两种主要的燃料,它们所储存的化学能也是来自太阳。太阳可以说是地 球上大部分能的最终来源。 14.地球上的能源有限,终有用尽的一天。因此,我们必须节约和善用能源,延长有限 资源的使用时间。科学家正致力于开发新的能源和发明一些更节能的能的转化器。15.位置越高,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拉伸越长,弹性势能越大。 p4补 16.当气体中粒子受热时,它们的运动速度加快,同时粒子间距离会增大。气体受热膨 胀后,它的密度相对地比四周气体的密度小。 密度较小的热空气向上移动,而密度较大的冷空气向下移动,于是便形成对流。 p15 17.当水受热时,粒子间距离增大,热水因而膨胀,同时密度变得比冷水小。密度较小 的热水向上升,密度较大的冷水向下流回补充,形成对流。 在液体中,热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 p17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6章水与人类6.1水与生命教案设计牛津上海版

水与生命 一、背景和教学任务 虽然学生已经学习科学一学期半,接触水的相关知识还没有,但水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而且环保、节约用水,学生通过各类宣传报道多少都知道一些,所以,本课重点放在水对生命的重要性上。 根据资料,生命起源与水,水在生物体中的含量,使学生了解水对生命的重要性,通过课前种子发芽的实验,认识生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通过家庭用水量的调查,知道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从而乐于节约用水。 二、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资料,知道组成水圈的三种水体,知道水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2.通过“种子发芽”活动,认识生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意识到水对生命的重要性。 3. 通过“调查生活用水量”,知道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通过“查找工农业生产的耗水量”,知道工农业生产需水量更大;意识到水对人类活动的重要性。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水对生命、对人类活动的重要性 【突出重点的方法】:利用录像资料、媒体报道、实验观察等手段,全面了解水在生命延续、生理活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水费单的识读,体会日常生活对水的 需求,使理性的认识更感性,加深认识。 【难点】明白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突破难点的方法】: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分布状况,及可使用的自然水体的现存状况,认识到水资源的不充裕,结合水对生命、对人类活动重要性的认识,体会资 源短缺与生存需求间的矛盾,明白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四、教学流程 五、活动设计

活动一:种子发芽 活动目标:通过连续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知道种子的发芽离不开水,从而认识到生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同时培养学生实验时的耐心和观察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实验态度。 活动器材:培养皿、纱布2个/组;小麦20粒/组,共四组。 活动二:调查生活用水量 活动目标:通过认识水费单据,知道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学会从水费单据上知道家庭的用水量。 活动器材:自备家庭或亲朋好友家的水费单 活动三:工农业生产的耗水量 活动目标:通过调查工农业等生产的耗水量,知道工农业生产的耗水量,培养学生收集有效资料的能力。

上海牛津版(全国)英语1A教案 Unit1 My classroom

Topic Unit 1 My classroom (Let`s act) part (Let`s act) Aims and demand 1、Using imperatives to give simple instrutions. 2、Locate specific information in response to simple instruction. 3、Use modelled phrases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 cearner. Main points Locate specific information in response to simple instructions. Difficult points Do right appropriate motion. Teaching tools The tape ,The picture Teaching approaches Time Step一、Teaching organization. T: Class bagins. (The students stand up with the teacher’s help) T: Hello!Boys and girls. S: Hello!Miss zhu! T: Sit down,please!(The teacher make a gesture to motion the studends to sit down .) Step二、Revision 1、T: Hello,I’m Miss Zhu.(ask one boy) S: Hello!I’m s1.(Dill this one by one.) Topic 2、Let’s talk part Aims and demand 1.Using formulaic expressions to great people . 2.Using formulaic expressions to ask how someone is ,and respondiong . 3.Use modelled phrases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teacher and other learns. Main points Lear the sentence “How are you !” “Fine,thank you.” Difficult points How to say “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Teaching tools The tape Teaching approaches Time Step 一、Teacher organization. T: Class bagins. Good mornimg ,boys and girls. S: Good moring.Miss Zhu . (with the teacher’s help) Ask one studend to sing an Engish song , Step二、Revision. 1、Let’s act . Stand up, please! Sit down,please! Open your book ! close your book!

牛津上海版 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考点汇总

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考点汇总 第5章能与能源 1、在我们的周围,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有热能、光能、声能、电能、动能、势能和核能等多种形式。 2、能可以由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受控制的能的转化往往对我们的生活很有帮助,但失控的能的转化则会带来灾害,例如火灾等。 3、人类制造各种机械(或称为能的转化器)来控制能的转化的形式、发生时间和地点。 4、热由高温的地方转移至低温的地方,称为热的传递。 5、热可以通过对流、传导和辐射三种方式传递。 6、对流只在流体中出现。当流体的粒子由温度较高的地方移至温度较低的地方时,对流便会出现。这种粒子的移动,称为对流。 7、传导主要在固体中出现。当部分粒子振动加剧时,传导便会出现。 8、辐射是一种不需介质的传热方式。辐射可以在真空中进行。太阳能也是通过辐射转移至地球的。 9、金属是热的良导体,非金属(如空气和水)是热的不良导体。 10、以下的方法可以防止热的流失: (1)使用热的不良导体,避免热以传导的方式流失; (2)使用密封容器,避免热以对流的方式流失。 11、动物使用不同的方式保持体温。毛皮、毛发、羽毛和皮下脂肪均可防止热经皮肤流失。 12、所有生物都可转化及控制能量。植物吸收太阳能,将其转化成植物体内的化学能;动物又以植物为食物,把植物的化学能转化成动物的化学能。从这个关系看来,太阳就是能的来源,它直接或间接地为生物提供能量。 13、煤和石油是两种主要的燃料,它们所储存的化学能也是来自太阳。太阳可以说是地球上大部分能的最终来源。 14、地球上的能源有限,终有用尽的一天。因此,我们必须节约和善用能源,延长有限资源的使用时间。科学家正致力于开发新的能源和发明一些更节能的能的转化器。 15、位置越高,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拉伸越长,弹性势能越大。(P4) 16、当气体中粒子受热时,它们的运动速度加快,同时粒子间距离会增大。气体受热膨胀后,它的密度相对地比四周气体的密度小。密度较小的热空气向上移动,而密度较大的冷空气向下移动,于是便形成对流。(P15) 17、当水受热时,粒子间距离增大,热水因而膨胀,同时密度变得比冷水小。密度较小的热水向上升,密度较大的冷水向下流回补充,形成对流。在液体中,热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P17) 18、固体受热时,固体粒子振动地更剧烈,它们通过碰撞,影响相邻的粒子,使它们振动加剧,受影响的范围逐渐扩大,热也逐渐传至低温的地方。在固体中,热是以传导的方式传递的。(P18) 19、不同物质的导热性能不同。金属的导热性能较好,称为热的良导体。非金属的导热性较差,称为热的不良导体。(P20) 20、不同导热提的导热性能不尽相同。(P21) 21、能源是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各种能的物质资源。按照不同的分类准则,能源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P30) 22、自然界中本来就有的各种形式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P30) 23、凡是经由一次能源经过转化或加工制造而产生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P31) 24、凡是可以不断得到补充或能够在较短周期内在产生的能源称为再生能源,反之称为非再 1

上海版牛津小学一年级英语精品教案

上海版牛津小学一年级英语精品教案 Oxford English Book 1A Unit 1 the first period 一. 教学说明1. 今天是小朋友进入小学的第一节英语课,所有的学生都表现出对英语的极大的好奇。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通过充满知识和乐趣的课堂将孩子们的好奇转换成对英语学习持久的兴趣和热情。2. 班级中的孩子来自不同的环境,有着完全不同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教师应主动地去了解学生,这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十分重要。二. 教学内容 1. 认知内容:能听懂会说Good morning. -How do you do? -How are you?-Fine, thank you. -Hello! 等问候语。2. 能力要求:学会用-Good morning. -How do you do? -How are you?-Fine, thank you. -Hello! 来问候和交流。 3. 情感态度:通过学生对本课问候句子的学习,培养学生讲文明的良好习惯。并鼓励学生用这些问候语与新同学交朋友,增进新生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三. 教学步骤Procedures Contents Methods Purpose Pre-task preparation warmer Enjoy the song of page 6. 歌曲缓解了小朋友第一次上课的紧张心理。让他们对这首歌曲旋律歌词有初步感知。While-task procedure 1. Introduction Good morning. How do you do? 1. T: I am Frieda. I am your teacher. This is my friend, Cici.(T takes out a puppet.) 2. Use the puppet to elicit the greetings. 玩偶玩偶的出现既吸引了小朋友的注意力,又便于新授对话的引出和示范。2.Imitation Good morning. How do you do? 1. Teacher greets children with a warm embrace or handshake. Eg. T: I'm Frieda. P1: I'm Lucy. T: Good morning.(How do you do?) P1: Good morning. (How do you do?) T-Ps 老师和小朋

一年级:牛津英语1A第一单元教案(实用文本)

( 英语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一年级:牛津英语1A第一单元 教案(实用文本) Learning English is conducive to making friends, chatting or working together with foreigners, and learning English is very useful for traveling abroad.

一年级:牛津英语1A第一单元教案(实用 文本) topicunit 1 my classroom (let`s act) part(let`s act)aims and demand1、using imperatives to give simple instrutions.2、locate specific information in response to simple instruction. 3、use modelled phrases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 cearner.main pointslocate specific information in response to simple instructions.difficult pointsdo right appropriate motion.teaching toolsthe tape ,the picture teaching approachestimestep一、teaching organization.t: class bagins. (the students stand up with the teacher’s help)t: hello!boys and girls.s: hello!miss zhu!t: sit down,please!(the teacher make a gesture to motion the studends to sit down .)step二、

3320.牛津上海版初中科学动植物的分类1教案

动植物的分类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将动物和植物进行简单分类;初步掌握科学家将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方法;学会将脊椎动物进一步分类;能将植物分成有花植物和无花植物;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寻找生物图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在课堂教学的一系列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生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在活动中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科学家对动植物简单分类的方法 【难点】脊椎动物的分类依据 三、教学准备 【教学器材】脊椎动物骨骼标本、无脊椎动物浸制标本、脊椎动物五大类群代表动物的标本或模型、实物投影仪 【教学资源】多媒体资源设计:PPT课件、小组的PPT课件 其他资源设计:活动工作纸 四、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 【设计】 课前分组收集生物图片或标本,认识更多的生物,提高学习兴趣。 在教师的指导下查找图片中不知名称的生物,初步接触生物分类,暗示学生将学习新的内容。 为避免四个组收集的生物种类雷同,布置不同的任务。根据各组的任务对图片进行选择、分析、分类,分工合作制作ppt,初步学会研究生物、查找资料、加工信息的方法。【内容】 把全班分成四个组,课前收集生物图片或标本,写出这些生物的名称,不知道名称的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检索表查找生物的名称;学会按照不同的分类依据对收集的生物进行分类。 四个组的任务分别是: 第一组:收集以游泳为主的动物和开花植物; 第二组:收集以行走为主的动物和不开花植物;第三组:收集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和探索对校园内植物按一定方法进行分类; 第四组:收集在水中生活的动物和探索对校园内植物按一定方法进行分类; 【说明】 课前活动,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上一节“生物的多样性”的延续,使学生关注身边的生物,尽可能多认识一些生物;又为本节课“生物的分类”作准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通过运用检索表查找一些生物,既学会识别一些常见的生物,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接触生物分类方面的知识;对收集生物进行分类,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比较。 考虑到本节课内容较多,为节约时间,又能让每个组都有机会交流,所以分成四个大组,每组14-15人,选好组长,组内成员明确分工:收集图片和标本、去除无关图片和标本、写出名称、讨论记录、制作ppt等,做到人人参与。让学生将收集到的生物进行分类的结果制作ppt,可提高效率,节约时间。 常见动物的分类 活动2.6 用不同的方法对动物分类 【设计】 四组代表交流ppt,让学生相互了解各组的情况,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参与意识。 四组代表交流各组对生物的分类依据后,再用比赛的方式完成书本上的活动,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习兴趣。 比较四个组和书本所采用的分类方法哪个较为合理?暗示学生,只要开动脑筋,我们也会比书本想出更好的方法。【内容】 四个组代表用ppt展示活动结果,学生互评,看哪一组最好? 再用书本上的三种不同方法:分别根据动物生活的地方、动物运动的方式、动物身体的特征对第54页动物进行分类,以4-5人为一个小组单位进行讨论,比一比,哪一小组的速度最快?准确率最高? 讨论四个组和书本所采用的分类方法,哪种最适合对动物进行分类?说说你们的理由。 【说明】 此部分内容简单,学生容易完成,通过比较四个组和书本所采用的分类方法哪个较为合理?使学生体验书本并不是权威,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就有可能做得更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