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信号放大系统

心电信号放大系统
心电信号放大系统

院系: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课程名称:电子系统设计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心电信号放大系统

摘要

人体的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核心,心脏的活动是由生物电信号引发的机械收缩。在人体这个三维空间导体当中,这种生物电信号可以波及人体各个部分,在人体体表产生规律性的电位变化。在人体体表的一定位置安放电极,按时间顺序放大并记录这种电信号,可以得到连续有序的曲线,这就是心电图。

这次主要分析了心电信号放大系统的特征。心电信号的各种生理参数都是复杂生命体(人体)发出的强噪声条件下的弱信号(除体温等直接测量的参数外),心电信号的幅度在l o肛V~4mV之问,频率范围为O.05一l 00Hz,淹没在50Hz的工频干扰和人体其他信号之中,检测过程及方法较复杂。去除信号检测过程的干扰和噪声、进行心电信号的分析是心电仪器的重要功能之一,心电信号的放大质量直接影响着分析仪器的性能和对人体心脏疾病的诊断。

这次设计了一个心电信号检测放大电路仿真,充分考虑了人体心电信号的特点,采用前置差动放大+带通滤波器+50Hz陷波器(带阻滤波器)组成的模式,并且利用Mu l t i s i m软件对相应的电路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电路的放大滤波性能很好,硬件电路搭建后的实验结果也表明,电路能够很好地完成人体心电信号的检测放大。

心电图日前已广泛应用于诊断疾病、体检、手术麻醉、用药观察、航天航空、潜水、登山运动、科考,以及各种危重病人的抢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领域,是医生和科研的一件利器。

它的主要应用集中在七个方面,分别说明如下:

(1)、对鉴别各种临床上暂时不能确诊的心律失常最有实际意义。

(2)、帮助确定心肌病变。如心肌梗塞、心肌炎、心绞痛及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等。

(3)、急性心包炎、缩窄性心包炎的辅助诊断。

(4)、提示心房、心室肥厚扩大的情况,从而协助临床诊断。例如风湿性膜病、肺心病及先灭性心肼:瘸等。

(5)、提示药物的影响。例如洋地黄、奎尼丁、吐根碱和某些抗癌药物(如阿霉素)等,在用药过程中如影响心脏,心电图可及时反映。

(6)、提示电解质紊乱,例如血钾过高过低等。

(7)、在心脏手术中,心导管检查时,进行心电图监测,可以及时反映心律与心肌功能情况,借此指导手术进行,并提示必要的药物处理。

1.ECG原理

心电图原理就是吧人体心脏搏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微弱信号提取出来,并且进行放大后描记下来的一种仪器。它所描记的图形就是心电图。

2.心电图设计

2.1心电信号的采集及预处理

心电信号的采。集白1903年发明第一台弦线型心电图仪后,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采用单通道放大器按l 2导联排列顺序依次采集心电信号。这种采集方式不能同步观察12导联同一心动周期的心电波形,既影响临床心电图诊断质量,也使自动分析技术复杂化。

近年,由于高性能放大集成块、高速模/数转换器以及高分辨的热敏描记器等高科技产品的出现,12导同步心电信号的采集、放大和描记技术已不存在问题。在技术上,商品化的12导同步心电图分析仪通常只采用8通道放大器,同时采集8导联心电信号,例如I,II,V1~V5,其余导联心电图可由Einthoven公式推导获得。例如ITI=II—I,aVR=1/2(I+II),aVL=I一1/2 II,avF=II一1/2 T。这种采集技术降低了硬件成本。由于只需储存8导联心电信号,还可节省数据存储空间达30%。

(1) 模/数(A/D)转换和采样率

计算机只能分析数字信号,因此必须首先把采集到的心电模拟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即A/D转换。信号数字化的精度取决于A/D转换的分辨率,常用“二进制位”(bit)表示。例如8位A/D仅只能把输入的模拟电压分辨成28即256级水平而lO位A/D的分辨率可达2“即1024级水平。另外,A/D输入l电乐窗选择过大也会影响到伶测低振幅信号的能力。目前,绝大多数商业化自动分析仪均采用土二iV电压翁和IO~12位A/D分辨率(可检测到1.25uV~juV电压变化),以符合有关国际医学机构推荐的标准。

过去热笔式摘记的心电圈仪一般采用250点/s(5OHz)采样率。近年,有关权威性国际医疗机构推荐计算机化的心电图自5()()点/s(500IIz),近年,有关权威性国际医疗机构推荐计算机化的心电图自动分析采样率标准至少为500点/s(500Hz),以高保真地记录心电各波形的主要变化信息,包括各种切迹和挫折变化。图1为心电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化表示的示意图。从图中可看出,采样点之间问隔越小,心电图波形的保真度性能就越好。采用扫描速度25mm/s时,250点/s采样意味着每间隔0.1mm(4ms)采集一个电压变化数字,数值的大小反映电压振幅的高低。如采用500点/s采样意味着每间隔0.05mm(2ms)采集一个电压变化数字,可以高保真地记录心电波形。

图1 心电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化表示的示意图

(2)噪声抑制

处心电信号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类型的噪声干扰,抑制和排除噪声是信号预理的重要内容。

2.2 心电测量电路的特殊性

心电信号数据采集系统是对心功能进行自动检测的关键部件,要求该系统能在强的噪声背景下,通过体炭传感器不失真地将心电信号检测出来,放大至合适的幅度,送入A/D卡变成数字信号,供计算机分析处理,系统原理如图2所示。

图2 心电信号检测系统原理框图

体表心电信号的频率范围为O~250Hz,信号主要成分集中在0.05~100Hz;幅度为10 u v~4mv(典型值为1mV),是一种低频率的微弱双极性信号。

人体牛物信号的测量条件相当复杂,包括肌电信号、呼吸波信号、脑电信号等体内干扰信号和以50Hz工频干扰为主的体外电磁场干扰信号对测量电路的影响使测量电路的设计难度提高,去除心电信号提取过程的干扰和噪声,进行心电信号的分析检测是心电测量仪器的重要功能之一。心电信号的放大质量直接影响着仪器的性能。

心电信号提取过程中的T扰信号主要来源于:

(1) 50Hz、220v交流电源是最直接的干扰源;生物电信号的强度远远小于50Hz的干扰,而且它存住于所有的测量环境中,其抑制方法比能量很的各种电磁辐射干扰同难:

(2) 测量系统本身也产生对内部、对外界其他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造成互相干扰的电磁环境;

(3) 来自外部的干扰(有时还有系统内部生成的干扰)和系统本身对外界其他设备产生的干扰。

心电信号放大电路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是;由于信号微弱,所以需求高放大倍数;同时由于信号源(人体)内阻大,所需放大器必须有很高的输入阻抗;又由于人体相当于一导体,将接受空间电磁场的各种干扰信号,这些干扰信号对放大器来说相当于共模信号放大器应具有较高的共模抑制比:最后由于人体信号的微弱性,所以要求放大器具有低嗓声和低漂移特性。

2.2.1心电采集放大电路概述

根据心电信号的特点,心电信号采集过程中一般把电信号通过不同的引导装置引出,将信号经过前级放大电路的初步放大后,再对信号进行二次放大,将放大后的信号进行滤波,完成信号的提取和放大过程。该部分的整体框图如图3所示,导联连接图如图4所示。

图3 心电信号提取电路框图

图4 心电信号放大器连接图

图4中的导联电极分别为:RA:右臂;LA:左臂;LL:左腿;RL:右腿。

第一路心电信号,即标准J导联的电极接法:RA接放大器反相输入端(一),LA接放大器同相输入端(+),RL作为参考电极,接心电放大器参考点。

第二路心电信号,即标准II导联的电极接法:RA接放大器反相输入端(一),

LL接放大器同相输入端(+),RL作为参考电极,接心电放大器参考点。

RA、LA、LL和RL的皮肤接触电极分别通过1.5m长的屏蔽导联线与心电信号放大器连接。

2.2.2 前置放大电路

由于生物体的电信号十分微弱,一般都是毫伏级,有的甚至是微伏级,所以必须经过前置放大器的放火,才能在示波器显示或记录仪上记录其波形。前级放大器的增益只能在几卜倍以内,以免干扰信号同时被放大,可选用仪表放人器。仪表放大器具有低漂移、低功耗、高共模抑制比、宽电源供电范围及体税小等优点.它既能对单端信号又能对差分信号进行放大。根据生物体信号大多都是差分信号的特点,下面以TI公司的INAl28为例,介绍仪表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如图5所示。

INAl28是一种低电压通用型仪表放大器,其特点如下:

(1)低失调电压:50 uVmax; (2)低漂移:0.5uV/℃max;

(3)低输入漂流:5nAmax;(4)高共模抑制比:120dBmin;

(5)宽通带:200kHz(G=100);(6)输入过压保护:士4()V:

(7)宽电源电压范围:士2.25~士18v: (8)低静态电流:700LLA;

(9)8脚塑料DTP和SO一8封装。

lNAl28由于其性能优良,加之体积小,并可用一个外部电阻方便地从l到10000设定增益,使得它能够广泛应用于信号采集放大、医用仪器以及多通道系统等很多领域,可以在低至士2.25V的电源电压下工作并且静态工作电流很小,是便携式系统的理想器件。’

INAl2丑的应用电路如图5所示:经过传感器提取的信号经过电压保护电路输入到INAl28的输入端,反馈电阻设为Rg=10KQ,根据INAl28的放大倍数计算公式G=l+50 KQ/Rg,放大倍数约为6倍。

图5 构成的前置放大电路

在INA128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仪表放大器的正负电源处,应该接滤波电容,以消除电源带来的干扰,即图2中的Cl,C1:

(2)仪表放大器的输出参考电压端(5脚)应该可靠接地。因为该引脚对地的电阻值对器件的共模抑制比有很大的影晌,例如,5Q的阻值将导致共模抑制比衰减到80dB;

(3)仪表放大器INA 128的输入电压范围很宽,可达到正负18伏,但是只有在输入共模电压小了供电电压的I.25伏左右时.才有较为理想的共模抑制比,所以在信号很弱时,应该选择小范围的供电电压;

(4) 应尽量避免使用放大器的高增益段,尽管INA 128的增益根据反馈电阻的

值可以在1到1000之间变化,但是为了减小增益误差,弱信号最好采用多级放大。

前置放大器也可采用集成运放来构成,图6所示

图6 集成运放构成的前置放大电路

为了达到从强的噪声背景中提取心电信号的目的,这样的前置放大器主要由2个氖泡、4个三极管、4个运放和电阻构成。信号输入端的氖泡Nl、N2用于高压保护;输入端4个三级管两两反接,一方面使输入端电压保持在6~7V,另一方面保证了放火器输入端的高阻抗;电阻R3用于限流保护。这样的前置放大器的输入阻抗为10M欧,带宽1000Hz,增益为20倍,共模抑制比CMRR为90dB,CNRR决定于R6~Rll的匹配精度,运放A1、A2的匹配程度对其也有一定影响。

图7 中级放大器原理图

2.2.3 中级放大器,50Hz陷波器,后级放大器

中级放大器用来将前置放大电路的心电信号进行再次放大。该部分电路主要包括由图7中的Rl6~R1 8、P2、P3、c3及运放A5。本级采用增益可调的T型电阻网络.通过电位器P3来调整放大倍数,电位器P2调整输入端零电平的位置。该级

增益为40倍。

50Hz_[频干扰是心电信号的主要干扰源,因此必须用专门的电路去除它。陷波电路被广泛应用于抑制混在生物信号中的工频干扰,50Hz陷波器用于滤掉50Hz 工频干扰。图7的电路中采用有源双T陷波电路,由R20~R22和C4~C6构成,双T 网络具有选频作用,但其陷波特性差,且无带负载的能力,所以在双T网络的后面加运放A6构成有源双T带阻滤波器,并增加A7进行反馈,对陷波特性进行改善,这样可提高电路性能。

后级放大器的作用是进一步提高放大倍数,并且提供与A/D采集卡相匹配的电位及相应的保护电路。图7中的后级放大器的由R34~R37,和运放A8、A9组成级联放大器。

3 心电信号检测设计处理流程

人体体表心电信号的大小一般只有几百微伏到几个毫伏的信号强度,需要具有高输入阻抗的信号放大,为了消除工频干扰和其它高频噪声源,在心电信弓检测放大电路。卜需要充分考虑共模噪声的抑制和通频带的设置。心电信号的测量是针对心脏心肌细胞的电活动在体表各方向上的投影分量进行的,检测手段将包含心电电极和连接电栏(即换能器)、信号放大电路、滤波电路、相应的数字处王坐电路和相应的处理软件等,如图8所示,即由信号提取、信号放大、信号处理、计算机显示儿部分组成,这是一种直接的电信号测量方法。测量的准确与否将主要取决十电路的增益设计的准确性、信道的通频带宽度等。

图8 心电信号检测处理过程图

图9 心电信号柃测放大电路设计流程

图8中信号放大与信号处理部分电路的构成如图10所示,设计指标为:差模电压增益为1000,差模输入阻抗要求大于107欧,共模抑制比要求大于80dB,

通频带在0.05~200Hz之间。

差模电压增益:1000 差模输人阻抗:太平107欧姆共模抑制比;80dB

通频带:0.05Hz到200Hz之间

图10电信号放大处理电路构成图

4 心电检测电路中前置级放大的设计与仿真

1.用单运放构成同相比例放大器;

图11 单运放同相比例放大电路

其放大倍数的理论值为:

A v=(R1+R2)/R1=40(32dB)

运算放大器LF4llACH的参数为:Avo=50~200(V/mV), Rid=1M欧,K1mr=100dB

图12 单运放差模放大倍数仿真图仿真结果为;

图13 单运救差模放大倍数仿真结果图共模放大倍数仿真图;

图14 单运放共模放大倍数仿真图

仿真结果为;

图15 单运放共模放大倍数仿真结果图

可见,共模放大倍数为7.977dB(Avc=2.5),共模输入电阻为Ric=9l70hm;所以Kcmr=Avd/Avc:=40/2.5=16

5 结论

传统的手工设计电子电路,一般是根据经验和成熟的电路数据来预定电路参数,采用简化的电路和器件模型估算电路特性,通过搭建试验电路加以验证,这种方法费用高、效率低。随着计算机的发展,电路设计可以通过汁算机仿真过程来完成,用计算机仿真代替搭试验电路可以大大减轻方案验证阶段的工作量,并能保存仿真中产生的各种数据,为电路的硬件调试提供参考数据。

6 总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医学仪器如监护仪,分析仪等都不断地被研制出来,并且性能也越来越好,对放大电路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为医学工作者准确把握病人的健康状况提供强有力的证据。由于实验采用的仪器设备相对简单,只用一路心电信号,导电接触能力不是很好,以及时问仓促和被测人有窦性心律等原因,实验效果实际心电图存在差异。本次设计仅从硬件电路的设计角度完成了心电信号的放大处理,实际上,放大以后的心电信号完全可以经A/D转换后,采用效果更好的数字处理技术来完成滤波和陷波,在这里就不再叙述。最后,感谢老师及同学们给我的帮助,由于时间仓促以及本人能力有限,本次设计还有许多错误和不足之处,希望老师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课题二基于MATLAB平台的心电信号分析系统设计与仿真

课题二基于MATLABDE的心电信号分析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一、本课题的目的 本设计课题主要研究数字心电信号的初步分析及滤波器的应用。通过完成本课题的设计,拟主要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1)了解MATLAB软件的特点和使用方法,熟悉基于Simulink的动态建模和仿真的步骤和过程; (2)了解人体心电信号的时域特征和频谱特征; (3)进一步了解数字信号的分析方法; (4)通过应用具体的滤波器进一步加深对滤波器理解; (5)通过本课题的设计,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题任务 设计一个简单的心电信号分析系统。对输入的原始心电信号,进行一定的数字信号处理,进行频谱分析。采用Matlab语言设计,要求分别采用两种方式进行仿真,即直接采用Matlab 语言编程的静态仿真方式、采用Simulink进行动态建模和仿真的方式。根据具体设计要求完成系统的程序编写、调试及功能测试。 (1)对原始数字心电信号进行读取,由数字信号数据绘制出其时域波形。 (2)对数字信号数据做一次线性插值,使其成为均匀数字信号,以便后面的信号分析。 (3)根据心电信号的频域特征(自己查阅相关资料),设计相应的低通和高通滤波器。 (4)编程绘制实现信号处理前后的频谱,做频谱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5)对系统进行综合测试,整理数据,撰写设计报告。 三、主要设备和软件 (1)PC机一台。 (2) MATLAB6.5以上版本软件,一套。 四、设计内容、步骤和要求 4.1必做部分 4.1.1利用Matlab对MIT-BIH数据库提供的数字心电信号进行读取,并还原实际波形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供的MIT-BIH数据库是一个权威性的国际心电图检测标准库,近年来应用广泛,为我国的医学工程界所重视。MIT-BIH数据库共有48个病例,每个病例数据长30min,总计约有116000多个心拍,包含有正常心拍和各种异常心拍,内容丰富完整。

心电图信号放大器

实验三心电图信号放大器 采用自上而下的设计顺序,一般设计过程为: 1)确定总体设计目标; 2)方案设计;3)详细设计;4)调试;5)印刷电路板设计;6)整机测试。每个步骤不是完全独立的,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各个步骤经常是交叉进行,特别是2)、3)、4)步。下面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Pspice对设计方案和具体电路进行分析的过程,通过仿真计算,可发现设计上的错误或不合理之处,然后重新调整设计方案或修改电路元件参数,再仿真,直到设计电路的技术指标满足要求为止。 设计一个心电图信号放大器。 已知: (1)心电信号幅度在50μV~5mV之间,频率范围为0.032Hz~250Hz。 (2)人体内阻、检测电极板与皮肤的接触电阻(即信号源内阻)为几十千欧。 (3)放大器的输出电压最大值为-5V~+5V。 1) 确定总体设计目标; 由已知条件1)可知该放大器的输入信号属于微弱信号,所要求的放大器应具有较高的电压增益和低噪声、低漂移特性。由已知条件2)可知,为了减轻微弱心电信号源的负载,放大器必须有很高的输入阻抗。另外,为了减小人体接收的空间电磁场的各种信号(即共模信号),要求放大器应具有较高的共模抑制比。因此,最后决定的心电放大器的性能指标如下:差模电压增益:1000(5V/5mV) 差模输入阻抗:>10MΩ 共模抑制比:80dB 通频带:0.032Hz~250Hz 2) 方案设计: 根据性能指标要求,要采用多级放大电路,其中前置放大器的设计决定了输入阻抗,共模抑制比和噪声,可选用BiFET型运放,本设计采用了LF4111型运放(其 Avo=4?105,Ri≈4?1011Ω,Avc=2),由于单极同相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无法达到设计要 求(可通过Pspice仿真波形看出),本设计采用了由三个LF411型运放构成的仪用放大器。 第二级放大器的任务是进一步提高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使总增益达到1000。其次为了消除高、低噪声,需要设计一个带通滤波器。因为滤波器没有特殊要求,本设计可采用较简单的一阶高通滤波器和一阶低通滤波器构成的带通滤波器。

心电信号放大器设计

成绩: 2015-2016学年01 学期 “电力电子电气传动与可编程控制技术(1)”BUCK变换器的设计与仿真 姓名: 专业: 班级: 学号:

2015 年12 月

一、设计用于检测人体心电信号的放大器,要求如下: 1、输入阻抗≥10MΩ。 2、共模抑制比≥80dB。 3、电压放大倍数1000倍。 4、频带宽度为0.5Hz~100Hz。 5、放大器的等效输入噪声(包括50Hz交流干扰)≤200μV。 二、设计方案分析 1、心电信号的特点及检测 人体的各种生理参数如心电、脑电、肌电等生物电信号都是属于强噪声背景下微弱的低频信号,是由复杂的生命体发出的不稳定的自然信号。心电信号是人类最早研究并应用于临床医学的生物电信号之一,与其他生物电信号相比,该信号也比较容易检测同时具有直观的规律性。一般人体心电信号的幅值约20μV~5mV,频带宽度为0.05Hz~100Hz,由于心电信号取自于活体,所以信号源内阻较高,且存在着较强的背景噪声和干扰。 在检测人体生物电信号时,需要采用所谓的生物电测量电极,

又称引导电极来实现的,通过引导电极将生物电信号引入到放大器的输入端。对于心电信号的检测,临床上为了统一和便于比较所获得心电信号波形,对测定心电信号(ECG)的电极和引线与放大器的联接方式有严格的统一规定,称之为心电图的导联系统。目前国际上均采用标准导联,即将电极捆绑在手腕或脚腕的内侧面,并通过较长的屏蔽导线与心电放大器相连接。标准导联有Ⅰ、Ⅱ、Ⅲ。其具体联接方法如图。 LA Ⅰ 导联Ⅱ 导联Ⅲ导联 图1 标准导联联线方法 2、心电信号放大器设计要求及组成 根据心电信号的特点,对心电信号放大器的要求是高输入阻抗、高增益、高共模抑制比、低噪声、低漂移、合适的通频带宽度和输出较大的动态范围等。典型的心电信号放大器的组成如图所示,主要有前置放大、高通滤波、低通滤波、50Hz陷波器、电压放大

心电数据处理与去噪

燕山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心电数据处理与去噪 学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 11级仪表一班 学号: 110103020036 学生姓名:张钊 指导教师:谢平杜义浩 教师职称:教授讲师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基层教学单位:自动化仪表系 说明:此表一式四份,学生、指导教师、基层教学单位、系部各一份。 2014年7月 5 日

摘要 (2) 第1章设计目的、意义 (3) 1.1 设计目的 (3) 1.2设计内容 (3) 第2章心电信号的频域处理方法及其分析方法 (4) 2.1小波分析分析 (4) 2.2 50hz工频滤波分析 (10) 第3章 GUI界面可视化 (14) 学习心得 (15) 参考文献 (15)

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已应用于许多不同领域和学科中,尤其是数字计算机的出现和大规模集成技术的高度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心脏周围的组织和体液都能导电,因此可将人体看成为一个具有长、宽、厚三度空间的容积导体。心脏好比电源,无数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变化的总和可以传导并反映到体表。在体表很多点之间存在着电位差,也有很多点彼此之间无电位差是等电的。心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起搏点、心房、心室相继兴奋,伴随着生物电的变化,这些生物电的变化称为心电 它属于随机信号的一种,用数字信号处理的方法和Matlab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后,可以得到许多有用的信息,对于诊断疾病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字:信号处理心电信号Matlab

第一章设计目的、意义 1 设计目的 进行改革,增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权,让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塑造自己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 (1)培养学生文献检索的能力,特别是如何利用Internet检索需要的文献资料。 (2)培养灵活运用所学的电力电子技术知识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以及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用maltab处理图像与数据的能力。 2 设计内容 2.1 设计要求: 要求设计出心电数据处理的处理与分析程序。 (1) 处理对象:心电数据; (2) 内容:心电数据仿真,心电数据处理(仿真数据,真实数据); (3) 结果:得到处理结果。 2.2 设计内容: (1)心电数据仿真; (2)心电数据处理; (3)分析处理结果。 (4)可视化界面设计 2.3 实验原理 2.3.1心电产生原理 我们常说的心电图一般指体表心电图,反映了心脏电兴奋在心脏传导系统中产生和传导的过程。正常人体的每一个心动周期中,各部分兴奋过程中

ECG信号分析与处理系统设计

***************** 实践教学 ******************* 某某理工大学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2015年春季学期 信号处理课程设计 题目:ECG信号分析与处理系统设计 专业班级:通信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成绩:

摘要 系统的研究心电信号处理对疾病的早期预测及家庭医疗保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直是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心血管疾病是人类生命的最主要威胁之一,而心电(Electrocardiogram),ECG信号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主要依据,心电信号是心脏电生理活动在体表的表现,提供了心脏功能等生理状况的有重要价值的临床医学信息,是临床心脏病诊断的基础。因此,设计心电信号处理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综合运用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知识对心电信号进行分析与处理,实现ECG信号的频谱分析,基线漂移检测等,设计滤波器实现心电信号的滤波,滤去高频和低频干扰,实现ECG信号的增强。同时使用陷波器对50Hz的工频干扰进一步滤除,得到比较纯净的心电信号。 关键词: 心电信号,工频干扰,基线漂移

目录 摘要····································I 一、前言 (1) 二、心电信号 (2) 2.1 原始心电信号分析 (2) 2.2 心电信号中的噪声 (3) 2.3 系统总体设计框图 (4) 三、设计原理及方法 (5) 3.1 数字滤波器简介 (5) 3.2 IIR滤波器的设计原理 (5) 3.3 IIR滤波器的设计 (5) 3.3.1 IIR数字低通滤波器设计过程 (5) 3.3.2 IIR数字带通滤波器设计过程 (9) 3.4 FIR滤波器 (10) 3.4.1 FIR滤波器的设计 (11) 3.4.2 FIR数字低通滤波器设计过程 (11) 3.5 陷波器 (13) 3.5.1陷波器的基本原理及作用 (13) 3.5.2双T法设计陷波器 (13) 四、MATLAB简述 (15) 五、总结 (16) 参考文献 (17) 附录 (18)

心电放大器设计报告

生物医学电子学课程设计 设计报告 学校:东北大学 学院: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生医1202班 姓名:鱼忘七秒 学号: 201252xyz 指导老师:李刚

低功耗心电放大器设计报告 1.概述 心脏是循环系统中重要的器官。由于心脏不断地进行有节奏的收缩和舒张活动,血液才能在闭锁的循环系统中不停地流动。心脏在机械性收缩之前,首先产生电激动。心肌激动所产生的微小电流可经过身体组织传导到体表,使体表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的电位。如果在体表放置两个电极,分别用导线联接到心电图机(即精密的电流计)的两端,它会按照心脏激动的时间顺序,将体表两点间的电位差记录下来,形成一条连续的曲线,这就是心电图。 基本心电图如上所示,包含如下几个波段: P波――两心房除极时间 P-R间期――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时间 QRS波群――全心室除极的电位变化 ST段――心室除极刚结束尚处以缓慢复极时间 T波――快速心室复极时间 2.设计背景 心电放大器是一种常见的生物电放大仪器,在如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已经研发出了便携家用的医疗仪器。心电放大器可以实时观测被测者的心电信号,有助于病征的观测,并能辅助诊断。心电放大器作为精密医疗仪器,在现代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低成本是它的一个重要趋势。

心电信号有几个显著的特点。 1)心电信号很微弱,其幅值为10μV(胎儿)-4mV(成人),放大倍数 约为500~1000倍; 2)频率很低,约为0.05Hz-75Hz,能量主要集中在17Hz附近; 3)有很强的随机性,并不稳定。 4)人体作为信号源,本身内阻很大。 5)干扰多。如肌电等人体噪声,以及在心电放大器中不可避免的工频 等设备噪声。 3.设计意义 1)对心律失常和传导障碍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2)对心肌梗塞的诊断有很高的准确性,它不仅能确定有无心肌梗塞, 而且还可确定梗塞的病变期部位范围以及演变过程; 3)对房室肌大、心肌炎、心肌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心包炎的诊断 有较大的帮助; 4)能够帮助了解某些药物(如洋地黄、奎尼丁)和电解质紊乱对心肌 的作用。 4.设计要求 1)输入电阻>5M 2)共模抑制比>80dB 3)输出摆幅>2.5V(采用单片机采集时动态范围≧28) 4)频带:0.05~75Hz 5)功耗<5mA 6)直流供电,使用三节1.5V干电池,便于携带 5.总体方案设计

心电信号放大电路

浅谈滤波器在心电信号放大电路中的应用 1 实验目的与意义 心电信号十分微弱,一般在0.05-100Hz之间,幅度小于5mv。在检测心电信号的同时存在着极大的干扰。心电波仪器通过传感系统把心脏跳动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波形,一般为微伏到毫伏数量级。这是需经过信号放大才能驱动测量仪表把波形绘制出来。本实验通过应用运算放大器设计心电放大电路,目的是可以实现有效滤除与心电信号无关的高频信号,通过系统,可以得到放大,无干扰的心电信号。 本实验将就心电放大电路中的滤波器部分进行重点研究,采用multisim10.1进行仿真,分析其实现的功能以及所起的作用。心电信号放大电路的其余部分将做简要介绍。

2 心电放大电路工作原理 心电信号放大电路原理流程图 2.1前置放大电路 放大微弱的心电信号。具有高输入阻抗、高共模抑制比、低噪声、低漂移、具有一定的电压放大能力的特点。 2.2高通滤波电路 通过频率大于 0.05Hz 的信号,排除低频信号干扰。 2.3低通滤波电路 通过频率低于100Hz 的信号,排除高频信号干扰。 2.4带阻滤波电路 有效阻断工频为50Hz 的信号干扰。 2.5电压放大电路 对处理过的心电信号进行放大,以便能够观察出微弱的心电信号。 3 技术指标 信号放大倍数:1000倍 输入阻抗:≥10M Ω 共模抑制比:K cmr ≥60dB 频率响应:0.05-100Hz 信噪比:≥40dB 4心电放大电路介绍与分析 4.1前置放大电路 可应用AD620来设计放大电路,设计图如下 输入心电信号 前置放大 高通滤波 电压放大 带阻滤波 低通滤波

根据心电信号特点,前置放大电路具有以下特点: 1)高输入阻抗:被提取的心电信号是不稳定的高内阻源的微弱信号,为了减少信号源内阻的影响,应提高放大电路的输入阻抗。 2)高共模抑制比:人体所携带的工频干扰以及所测量的参数以外的生理作用的干扰,一般为共模干扰,前置级须采用共模抑制比高的差动放大电路,以减少共模干扰。 3)低噪声,低漂移:使其对信号源影响小,输出稳定。 此放大电路可实现增益1-1000倍的调节。 4.2滤波电路 正常心电信号的频率范围为0.05-100Hz。噪声信号来源主要有工频干扰、电极接触噪声、人为运动肌电干扰、基线漂移等,其中50Hz的工频干扰最为严重。为了消除这些干扰信号,在心电信号放大器电路中,应加入高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和50Hz工频信号陷波器。 4.2.1 高通滤波电路 本实验采用二阶有源滤波器,参数设置以及电路图如下。 f min=错误!未找到引用源。=0.05Hz 令C1=C2=100μF R1=R2≈32kΩ 输入1Vpk,0.05Hz的正弦交流信号

心电信号的预处理及瞬时心率的测量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A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1. 2. 3.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 日期: 2011 年 4 月 28 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赛区评阅记录(可供赛区评阅时使用): 评 阅 人 评 分 备 注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 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心电信号的预处理及瞬时心率的测量 摘要 心电信号作为心脏活动在人体体表的表现,具有信号微弱,而体表检测心电信号中常带有工频干扰、基线漂移、肌电干扰等各种噪声, 给临床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带来了障碍,也无法准确测得其心率,进而无法进行心率变异分析。因此本文设计出基于FIR的陷波器滤除工频干扰信号,设计出低通滤波器消除肌电干扰信号,以及设计的高通滤波器来消除基线漂移的干扰,利用这三种滤波器对题目中所给的实测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对处理后的数据利用连续小波变化的原理给出了测量瞬时心率的算法,在Matlab软件上进行了仿真,利用试题中所给不正常心电信号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并对该算法优缺点进行分析。第三问中我们在第二问的基础上通过对瞬时心率信号的几个参数进行分析,从而判断是否存在心率变异,给出了一个比较简单可行的算法,并利用了试题中所给心电信号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最后我们辩证的分析题目中所建立模型和算法的优缺点,提出了模型的改进方向,并分析了该模型的实用性与可行性。 关键词:凯赛窗滤波器 FIR 小波变换 HRV信号

课题三基于LABVIEW的心电信号分析系统设计与仿真报告

课题一心电信号分析系统的设计 一、本课题的目的 本设计课题主要研究数字心电信号的初步分析方法及滤波器的应用。通过完成本课题的设计,拟主要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1)了解基于LabVIEW的虚拟仪器的特点和使用方法,熟悉采用LabVIEW进行仿真的方法。 (2)了解人体心电信号的时域特征和频谱特征。 (3)进一步了解数字信号的分析方法; (4)通过应用具体的滤波器进一步加深对滤波器的理解。 (5)通过本课题的设计,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题任务 利用labVIEW设计一个基于虚拟仪器的简单的心电信号分析系统。对输入的原始心电信号,进行一定的数字信号处理,进行频谱分析。根据具体设计要求完成系统的程序编写、调试及功能测试。 (1)对原始数字心电信号进行读取,由数字信号数据绘制出其时域波形。 (2)对数字信号数据做一次线性插值,使其成为均匀数字信号,以便后面的信号分析。 (3)根据心电信号的频域特征(自己查阅相关资料),设计相应的低通和带通滤波器。 (4)编程绘制实现信号处理前后的频谱,做频谱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5)对系统进行综合测试,整理数据,撰写设计报告。 三、主要设备和软件 (1)PC机一台。 (2)LabVIEW软件一套,要求最低版本8.20。 四、设计内容、步骤和要求 必做部分: 1. 利用labVIEW读取MIT-BIH数据库提供的数字心电信号,并还原实际波形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供的MIT-BIH数据库是一个权威性的国际心电图检测标准库,近年来应用广泛,为我国的医学工程界所重视。MIT-BIH数据库共有48个病例,每个病例数据长30min,总计约有116000多个心拍,包含有正常心拍和各种异常心拍,内容丰富完整。 为了读取简单方便,采用其txt格式的数据文件作为我们的原心电信号数据。利用labVIEW提供的文件I/O函数,读取txt数据文件中的信号,并且还原实际波形。

心电放大器的设计与仿真

电子线路CAD短学期设计报告 学院:电子信息学院 学号:15041523 班级:15040211 姓名:卢虎林 日期: 2017年3月11日

一、实验目的 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Pspice对设计方案和具体电路进行分析的过程,理解电路的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原理 设计一个心电图信号放大器。已知: (1)心电信号幅度在50μV~5mV之间,频率范围为0.032Hz~250Hz。 (2)人体内阻、检测电极板与皮肤的接触电阻(即信号源内阻)为几十千欧。 (3)放大器的输出电压最大值为-5V~+5V。 1、确定总体设计目标 由已知条件(1)可知该放大器的输入信号属于微弱信号,所要求的放大器应具有较高的电压增益和低噪声、低漂移特性。由已知条件(2)可知,为了减轻微弱心电信号源的负载,放大器必须有很高的输入阻抗。另外,为了减小人体接收的空间电磁场的各种信号(即共模信号),要求放大器应具有较高的共模抑制比。因此,最后决定的心电放大器的性能指标如下: 差模电压增益:1000(5V/5mV); 差模输入阻抗: >10MΩ; 共模抑制比:80dB; 通频带:0.05Hz~250Hz。 2、方案设计 根据性能指标要求,要采用多级放大电路,其中前置放大器的设计决定了输入阻抗,共模抑制比和噪声,可选用BiFET型运放,本设计

采用了LF4111型运放(其中Avo=4 10 ,Rid≈4 10 Ω,Avc=2),由 于单极同相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无法达到设计要求(可通过Pspice 仿真波形看出),本设计采用了由三个LF411型运放构成的仪用放大器。 第二级放大器的任务是进一步提高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使总增 益达到1000。其次为了消除高、低噪声,需要设计一个带通滤波器。因为滤波器没有特殊要求,本设计可采用较简单的一阶高通滤波器 和一阶低通滤波器构成的带通滤波器。 3、详细设计 根据上述设计方案,确定了心电放大电路的原理图,如图5-1所示。A1、A2、A3及相应的电阻构成前置放大器,其差模增益被分配 为40,其中A1、A2构成的差放被分配为16,其计算公式为: Avd1=(Vo1-Vo2)/Vi=(R1+R2+R3)/R1,Avd2=Vo3/(Vo1-Vo2)=- R6/R4=1.6。 为了避免输入端开路时放大器出现饱和状态,在两个输入端到地 之间分别串接两个电阻R11、R22,其取值很大,以满足差模输入阻 抗的要求。第二级由 A4及相应的电阻、电容构成。在通带内,其 被分配的差模增益应为(1000/40=25),即 Avd3=vo/vo3=1+R10/R9=25 取R9=1KΩ,R10=24KΩ。C1、R8 构成高通滤波器,要求 f =0.05Hz。取R8=1MΩ,则可算出C1=4.58μF,取标称值电容 C1=4.7μF,算得fL=1/(2л C1 R8)=0.034Hz。C2,R10构成低通滤 波器,要求f =200Hz。取R10=24KΩ,可算出C2=0.03316μF,取标称 值电容C2=0.033μF,最后算出f =1/(2л C2 R10)=251.95Hz。可 见满足带宽要求。

心电信号采集电路实验报告.doc

心电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一概述 心脏是循环系统中重要的器官。由于心脏不断地进行有节奏的收缩和舒张活动,血液才能在闭锁的循环系统中不停地流动。心脏在机械性收缩之前,首先产生电激动。心肌激动所产生的微小电流可经过身体组织传导到体表,使体表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的电位。如果在体表放置两个电极,分别用导线联接到心电图机(即精密的电流计)的两端,它会按照心脏激动的时间顺序,将体表两点间的电位差记录下来,形成一条连续的曲线,这就是心电图。 普通心电图有一下几点用途 1、对心律失常和传导障碍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2、对心肌梗塞的诊断有很高的准确性,它不仅能确定有无心肌梗塞,而且还可确定梗塞的病变期部位范围以及演变过程。 3、对房室肌大、心肌炎、心肌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心包炎的诊断有较大的帮助。 4、能够帮助了解某些药物(如洋地黄、奎尼丁)和电解质紊乱对心肌的作用。 5、心电图作为一种电信息的时间标志,常为心音图、超声心动图、阻抗血流图等心功能测定以及其他心脏电生理研究同步描纪,以利于确定时间。 6、心电监护已广泛应用于手术、麻醉、用药观察、航天、体育等的心电监测以及危重病人的抢救。 二系统设计 心电信号十分微弱,频率一般在0.5HZ-100HZ之间,能量主要集中在17Hz附近,幅度大约在10uV-5mV之间,所需放大倍数大约为500-1000倍。而50hz工频信号,极化电压,高频电子仪器信号等等干扰要求心电信号在放大的过程中始终要做好噪声滤除的工作。下图为整体化框图。 三具体实现 电路图如下: 1 导联输入: 导联线又称输入电缆线。其作用是将电极板上获得的心电信号送到放大器的输入端。心脏

心电信号放大器设计

心电信号放大器设计

成绩: 2015-2016学年01 学期 “电力电子电气传动与可编程控制技术(1)”BUCK变换器的设计与仿真 姓名: 专业: 班级: 学号:

2015 年12 月

一、设计用于检测人体心电信号的放大器,要求如下: 1、输入阻抗≥10MΩ。 2、共模抑制比≥80dB。 3、电压放大倍数1000倍。 4、频带宽度为0.5Hz~100Hz。 5、放大器的等效输入噪声(包括50Hz交流干扰)≤200μV。 二、设计方案分析 1、心电信号的特点及检测 人体的各种生理参数如心电、脑电、肌电等生物电信号都是属于强噪声背景下微弱的低频信号,是由复杂的生命体发出的不稳定的自然信号。心电信号是人类最早研究并应用于临床医学的生物电信号之一,与其他生物电信号相比,该信号也比较容易检测同时具有直观的规律性。一般人体心电信号的幅值约20μV~5mV,频带宽度为0.05Hz~100Hz,由于心电信号取自于活体,所以信号源内阻较高,且存在着较强的背景噪声和干扰。 在检测人体生物电信号时,需要采用所谓的生物电测量电极,

又称引导电极来实现的,通过引导电极将生物电信号引入到放大器的输入端。对于心电信号的检测,临床上为了统一和便于比较所获得心电信号波形,对测定心电信号(ECG)的电极和引线与放大器的联接方式有严格的统一规定,称之为心电图的导联系统。目前国际上均采用标准导联,即将电极捆绑在手腕或脚腕的内侧面,并通过较长的屏蔽导线与心电放大器相连接。标准导联有Ⅰ、Ⅱ、Ⅲ。其具体联接方法如图。 RA LA LL RL RA LA Ⅰ导联 RA LL Ⅱ导联Ⅲ导联 LA LL 图1 标准导联联线方法 2、心电信号放大器设计要求及组成 根据心电信号的特点,对心电信号放大器的要求是高输入阻抗、高增益、高共模抑制比、低噪声、低漂移、合适的通频带宽度和输出较大的动态范围等。典型的心电信号放大器的组成如图所示,主要有前置放大、高通滤波、低通滤波、50Hz陷波器、电压放大等

心电放大器的设计与仿真

电子线路CAD短学期 设计报告 学院:电子信息学院 学号: 15041523 班级: 15040211 姓名:卢虎林 日期: 2017年3月11日

一、实验目的 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Pspice对设计方案和具体电路进行分析的过程,理解电路的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原理 设计一个心电图信号放大器。已知: (1)心电信号幅度在50μV~5mV之间,频率范围为0.032Hz~250Hz。 (2)人体内阻、检测电极板与皮肤的接触电阻(即信号源内阻)为几十千欧。 (3)放大器的输出电压最大值为-5V~+5V。 1、确定总体设计目标 由已知条件(1)可知该放大器的输入信号属于微弱信号,所要求的放大器应具有较高的电压增益和低噪声、低漂移特性。由已知条件(2)可知,为了减轻微弱心电信号源的负载,放大器必须有很高的输入阻抗。另外,为了减小人体接收的空间电磁场的各种信号(即共模信号),要求放大器应具有较高的共模抑制比。因此,最后决定的心电放大器的性能指标如下: 差模电压增益:1000(5V/5mV); 差模输入阻抗: >10MΩ; 共模抑制比:80dB; 通频带:0.05Hz~250Hz。 2、方案设计 根据性能指标要求,要采用多级放大电路,其中前置放大器的设计决定了输入阻抗,共模抑制比和噪声,可选用BiFET型运放,本设计采用了LF4111型运放(其中Avo=4 10 ,Rid≈4 10 Ω,Avc=2),由

于单极同相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无法达到设计要求(可通过Pspice 仿真波形看出),本设计采用了由三个LF411型运放构成的仪用放大器。 第二级放大器的任务是进一步提高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使总增益达到1000。其次为了消除高、低噪声,需要设计一个带通滤波器。因为滤波器没有特殊要求,本设计可采用较简单的一阶高通滤波器和一阶低通滤波器构成的带通滤波器。 3、详细设计 根据上述设计方案,确定了心电放大电路的原理图,如图5-1所示。A1、A2、A3及相应的电阻构成前置放大器,其差模增益被分配为40,其中A1、A2构成的差放被分配为16,其计算公式为:Avd1=(Vo1-Vo2)/Vi=(R1+R2+R3)/R1,Avd2=Vo3/(Vo1-Vo2)=- R6/R4=1.6。 为了避免输入端开路时放大器出现饱和状态,在两个输入端到地之间分别串接两个电阻R11、R22,其取值很大,以满足差模输入阻抗的要求。第二级由 A4及相应的电阻、电容构成。在通带内,其被分配的差模增益应为(1000/40=25),即 Avd3=vo/vo3=1+R10/R9=25 取R9=1KΩ,R10=24KΩ。C1、R8 构成高通滤波器,要求 f =0.05Hz。取R8=1MΩ,则可算出C1=4.58μF,取标称值电容 C1=4.7μF,算得fL=1/(2л C1 R8)=0.034Hz。C2,R10构成低通滤波器,要求f =200Hz。取R10=24KΩ,可算出C2=0.03316μF,取标称值电容C2=0.033μF,最后算出f =1/(2л C2 R10)=251.95Hz。可见满足带宽要求。

心电信号的采集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小波变换在图像编码中 的应用 专业:通信工程 姓名:王文双 班级学号:06-01-26 指导教师:张海一 二○一○年四月二日

三、完成本课题的工作进度计划 第一、二周:收集资料,做好知识准备。 第三、四周:开题报告。 第五周:进行设计方案论证。 第六—九周:小波理论、图像编码技术。 第十、十一周:计算机仿真。 第十二周:设计收尾工作和毕业设计答辩准备。 四、参考文献 [1] 丁艳,刘榴娣,郭宏. 小波变换在图像压缩中的应用研究[J]. 光学技术. 1999.(01) [2] 陶德元,何小海,李舒平,吴小强. 小波变换及其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04) [3] 李华峰,丁绪星,钱焕延. 基于整数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算法[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6.(11) [4]Mandelbrot,B,B.Self-affine FractalSets.Fractals in Physics[C].Amsterdam: North-Holland,1986: [5] Rioul,O. Regular wavelets: a discrete time approach[J].IEEE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1993,41(12):3572-3579. [6] 韩玉坤. 数字图像压缩编码技术综述[J]. 潍坊学院学报. 2006.(04) [7] 刘洞波. 一种扩展的嵌入零树小波算法[J]. 现代计算机. 2006.(09) [8] 王相海,张福炎. 一种基于零树小波的图像比率可分级编码方法的研究[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2) [9] 张旭东等编著. 图像编码基础和小波压缩技术[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10] 徐佩霞,孙功宪编著. 小波分析与应用实例[M].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6 [11] 张旭东等编著. 图像编码基础和小波压缩技术[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12] 程正兴[著]. 小波分析算法与应用[M].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8

1心电前置放大电路设计

心电前置放大器设计 报 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目录 1、心电介绍 2、心电干扰 2.1 肌电干扰 2.2 交流干扰 3、心电采集电路设计思路 3.1 第一级差动放大 3.2 第二级低通滤波 3.3 第三级功率放大 4、心电采集电路及其仿真结果 心电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摘要:通过三导联采集人体的心电信号,然后三级放大,得到可以在示波器上较清楚显示的心电图。其中三级放大为:第一级是CMRR很大的差动放大器,此处采用仪用放大器AD620;第二级是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所设计的截止频率为120Hz;第三级是二级放大电路,前一级是放大倍数固定为10的电路,后一级是

放大倍数可调的放大电路。 一、心电介绍 心电信号是人类最早研究并应用于临床医学的生物电信号之一,与其他生物电信号相比,该信号也比较容易检测同时具有直观的规律性。一般人体心电信号的幅值约20μV~5mV,频带宽度为0.05Hz~100Hz,由于心电信号取自于活体,所以信号源内阻较高,且存在着较强的背景噪声和干扰。 在检测人体生物电信号时,需要采用所谓的生物电测量电极,又称引导电极来实现的,通过引导电极将生物电信号引入到放大器的输入端。对于心电信号的检测,临床上为了统一和便于比较所获得心电信号波形,对测定心电信号(ECG)的电极和引线与放大器的联接方式有严格的统一规定,称之为心电图的导联系统。此处我们采用三导联。 二、心电干扰 心电干扰分为两种,一种是肌电干扰,一种是交流干扰。肌电干扰一般是35HZ,交流干扰一般是50HZ。而心电信号的频率范围是在0.05-100HZ之间。所以肌电干扰和交流干扰极易混入心电信号,并被放大,需要对它们进行抑制处理,以保证心电图记录的质量。 2.1肌电干扰 肌电干扰是指由于人体肌肉颤动所引起的噪声信号。这种噪声信号是不规则的。肌电干扰信号的频率在10-3000Hz之间,电压从几十微伏到几毫伏之间。在做心电图检查时,一般常见35Hz肌电干扰信号。它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病人精神过于紧张,引起肌电干扰;2.环境温度过低,病人发冷寒颤,引起肌电干扰;3.病人活动或病床不舒适,引起肌电干扰;4.心电图机电极绑带或电极夹过紧,引起肌电干扰。 2.2交流干扰 1、50Hz交流干扰通常是指来自外界以及心电图机自身的电源50Hz交流干扰信号。这种干扰信号是规则的。50Hz交流干扰通常分为以下几种:[1]交流磁场干扰;[2]泄漏电流干扰;[3]阻抗耦合干扰;[4]静电干扰;[5]地环路干扰;[6]仪器内部50Hz干扰等等。 2、交流磁场干扰是指在人体附近存在的电流电路与病人回路之间通过电磁耦合而产生的交流磁场干扰。如:照明设备、沿天花板和墙壁及地面排布的电源线等设备产生的干扰磁场穿过一定面积的输入加路时,产生感应电动势并与心电信号叠加,造成干扰。 3、泄漏电流干扰是指因绝缘强度下降产生的泄漏电流而引起的泄漏电流干扰。如:在梅雨季节时,电源线、墙壁、及病床等因湿度增加而使其绝缘强度下降,

心电信号

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 2016 —2017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开课实验室:信自445 设备编号: 实验日期:2017.6.13 一、实验目的 1、对心电信号的记录、处理,心电信号的特点、心电信号的噪声抑制,工频干扰的抑制与基线纠漂有总体了解。 2、能利用MATLAB GUI设计简单GUI程序。 二、实验原理 1、心电信号属生物医学信号,具有如下特点: 信号具有近场检测的特点,离开人体表微小的距离,就基本上检测不到信号;心电信号通常比较微弱,至多为mV量级;属低频信号,且能量主要在几百赫兹以下;干扰特别强。干扰既来自生物体内,如肌电干扰、呼吸干扰等;也来自生物体外,如工频干扰、信号拾取时因不良接地等引入的其他外来串扰等;干扰信号与心电信号本身频带重叠(如工频干扰等)。 2、工频干扰抑制:现在使用较多的方法是使用滤波器对工频干扰进行抑制。 3、基线漂移:基线漂移是因为呼吸,肢体活动或运动心电图测试所引起的,故这样使得ECG信号的基准线呈现上下漂移的情况。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查询心电信号处理相关资料。了解心电信号的记录、处理,心电信号的特点、心电信号的噪声抑制,工频干扰的抑制与基线纠漂。 (1)心电信号相关资料

人体心电信号是非常微弱的生理低频电信号,通常最大的幅值不超过5mV,信号频率在0.05~100Hz之间。心电信号是通过安装在人体皮肤表面的电极来拾取的。由于电极和皮肤组织之间会发生极化现象,会对心电信号产生严重的干扰。加之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生命系统,存在各种各样的其他生理电信号对心电信号产生干扰。同时由于我们处在一个电磁包围的环境中,人体就像一根会移动的天线,从而会对心电信号产生50Hz左右的干扰信号。心电信号具有微弱、低频、高阻抗等特性,极容易受到干扰,所以分析干扰的来源,针对不同干扰采取相应的滤除措施,是数据采集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 (2)心电信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信号极其微弱,一般只有0.05~4mV,典型值为1mV;频率范围较低,频率范围为0.1~35Hz,主要集中在5~20Hz;存在不稳定性。人体内部各器官问的相互影响以及各人的心脏位置、呼吸、年龄、是否经常锻炼等因素,都会使心电信号发生相应变化;干扰噪声很强。对心电信号进行测量时,必然要与外界联系,但由于其自身的信号非常微弱,因此,各种干扰噪声非常容易影响测量。其噪声可能来自工频(50Hz)干扰、电极接触噪点、运动伪迹、肌电噪声、呼吸引起的基线漂移和心电幅度变化以及其他电子设备的机器噪声等诸多方面。 2、编译、理解所提供的程序 程序 clear; %清空工作区 close all; %关闭所有窗口 clc; %清空命令区域 load 100_ECG_0_20 %读取心电信号 %%%Eliminate Baseline Drift %消除基线漂移 s1=ECG_2; s2=smooth(s1,150); ecgsmooth=s1-s2; %%%apply Wavelet Transform %进行小波变换 [C,L]=wavedec(ecgsmooth,8,'db4'); [d1,d2,d3,d4,d5,d6,d7,d8]=detcoef(C,L,[1,2,3,4,5,6,7,8]); %%%Denoise %去噪处理 [thr,sorh,keepapp]=ddencmp('den','wv',ecgsmooth); cleanecg=wdencmp('gbl',C,L,'db4',8,thr,sorh,keepapp); %%%thresholding1 %阈值选择 max_value=max(cleanecg);

心电信号分析系统

信号与线性系统 课程设计报告 课题名称:基于Labview的心电信号分析班级:通信092班 姓名:孙星星 学号:092307 成绩: 指导教师:王宝珠 日期:2011年12月28号

目录 一绪论 1.1 摘要 关键词 1.2 课题简介 1.3 课题设计目的及意义 二设计任务及技术指标 三设计总体方案流程图 四方案论证与比较 4.1 心电信号读取设计方案论证与选择 4.2 线性插值的设计方案论证与选择 4.3 滤波器及谱分析的设计方案论证与选择 五课题设计具体内容 5.1心电信号的读取 5.2 对原始心电信号线性插值 5.3设计相应的低通高通滤波器及其谱分析 5.4 总体的程序框图和前面板 六课题设计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6.1心电信号的读取部分 6.2对原始心电信号线性插值部分 七结论 八课程设计的收获、心得体会与建议 参考文献

一绪论 1.1 提要: 心电信号分析系统是对心电信号文件拾取输入后,对其做一定的数字信号处理,进行频谱分析。 Labview是一种带有图形控制流结构的数据流模式(Date Flow Mode),程序执行是数据驱动,同时也是一种图形化的编程语言--G语言。本设计采用Labview 综合运用其丰富的VI库来实现心电信号的拾取、线性插值、滤波、谱分析。该课题利用VI库中索引数组、数组子集、字符串--数值转换、While循环、chebyshev 滤波器、单边FFT,双边FFT等,得到了简单的拾取、插值、滤波、谱分析等功能。,对心电信号做简单的数字信号处理。 关键词:Labview,心电信号,VI库,数字信号处理 1.2 课题设计目的及意义 本课题主要研究基于Labview的数字心电信号初步分析及其各种滤波器的应用。通过完成本课题的设计,了解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一种软件化的仪器系统)的特点和使用方法,熟悉掌握LabVIEW的使用及练习使用其不同的功能,了解人体心电信号的时域特征和频谱特征,通过对心电信号的滤波处理、频谱分析,进一步了解数字信号的分析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各种滤波器(chebyshev,inverse chebyshev,butterworth)的理解。此外,通过本课题的设计,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心电信号分析是一门比较实用的电子工程的专业课程。当今社会,心血管疾病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对人类生命威胁最大的疾病。心电信号预处理就是对心电信号的时域特征、频域特征进行了解,以便以后对心电信号的自动识别起到一定的基础作用。另外,Labview具有强大的虚拟仪器功能和软件开发功能,运行速度快、兼容性和移植性好、方便易用,适合于课程设计短期内完成。 二设计任务及技术指标 课题所用信号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供的MIT-BIH数据库(一个权威性的国际心电图检测标准库),近年来应用广泛,为我国的医学工程界所重视。MIT-BIH 数据库共有48个病例,每个病例数据长30min,总计约有116000多个心拍,包含有正常心拍和各种异常心拍,内容丰富完整。 为了读取简单方便,采用其txt格式的数据文件作为我们的源心电信号数据。利用labvIEW提供的文件I/O函数,读取txt数据文件中的信号,并且还原实际

十一组心电信号放大器设计完整版

设计报告书 时间:2015-7-30 设计题目:心电信号放大电路

目录 一、方案论证与选择 (3) 1、心电信号前置级放大电路 (3) 2、滤波器电路 (3) 二、设计总体方案 (4) 二、电路设计 (4) 1.心电信号前置放大电路 (4) 2. 高通滤波器 (5) 三、低通滤波器 (6) 四、50Hz 陷波器 (6) 五、测试方案和结果 (7) 1.proteus仿真结果图 (7) 2.测试仪器 (8) 3.测试条件和结果 (8) 2.测试结果分析 (9) 五、设计总结 (9) 附录 (9) 参考文献: (10)

心电信号放大器设计报 摘要:心电信号等各种生理参数都是复杂生命体发出的强噪声条件下的微弱信号,其幅度在10uV-5mV 之间,经过放大1000多倍才能被观察出来。频率范围为0.05Hz -100Hz,淹没在50Hz的工频干扰和人体其他信号之中。本设计根据心电信号特征设计一个性能良好的心电放大器,能够满足心电信号检测的要求。首先从人体体表采集心电电位的变化,经前置后,通过滤波和放大,得到的心电信号能够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比较清晰的波形。在设计中采用低功耗、高精度的仪用放大器,即AD620作为放大器的前置级。经前置放大器后,运用低通和高通滤波器的串联,对心电信号有效频率外的干扰进行滤波。并且采用双T网络构成的陷波器,对50Hz的工频干扰进行抑制。最后通过一个主放大将心电信号进一步放大,便于后面波形的显示。 关键词:心电信号;前置放大器;滤波;50Hz工频干扰 一、方案论证与选择 1、心电信号前置级放大电路 由于心电信号属于高强噪声下的低频微弱信号,所以要求前置放大器应具有高输入阻 抗、高共模抑制比、低噪声、低漂移、具有一定的电压放大能力等特点,选择仪表放大器即可满足要求。考虑到要求高共模抑制比、高输入阻抗和调试方便,不使用采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仪表放大器,而是直接使用集成仪表放大器,本设计选用低成本集成仪表放大器AD620实现。 2、滤波器电路 正常心电信号的频率范围为0.05~100Hz,而90%的心电信号频谱能量集中在0.25~35Hz之间。噪声信号来源主要有工频干扰、电极接触噪声、人为运动肌电干扰、基线漂移等,其中50Hz的工频干扰最为严重。为了消除这些干扰信号,在心电信号放大器电路中,应加入高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和50Hz工频信号陷波器。 1)高通滤波器 高通滤波器选择典型的压控电压源二阶滤波器。集成运算放大器选用高精度、低漂移运算放大器OP07。 2)低通滤波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