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温 磷 化 技 术

常 温 磷 化 技 术
常 温 磷 化 技 术

常温磷化技术

常温磷化是当前研究最活跃、技术进步最快磷化技术,它克服了高、中温磷化的能耗大、成本高、效率低等缺点,具有低能耗、低成本、低污染、快速等特点,因而受到普遍关注,近几年相关报道很多]。

1 磷化机理

磷化反应是一种典型的局部多相反应,本质上属电化学反应。当金属浸入磷化液中,在其表面形成许多微腐蚀电池,轻微浸蚀发生,且在溶液-金属界面处,酸浓度降低。较详细地讨论了磷化过程的热力学数据并指出,在常温下金属的氧化能力弱,须添加少量氧化剂,作为磷化反应促进剂,使得金属表面的混合电位低于氧化促进剂的电极电位。

2 磷化过程及磷化膜组成

采用腐蚀电压和电流两种方法研究了磷化过程,指出磷化可分成从基体开始腐蚀、成膜到过腐蚀等7个阶段。扫描电镜仔细地考察了常温磷化成膜过程:当钢铁试

样浸入磷化液的瞬间,试片表面形成彩虹色膜(可能是Fe2O3和FeO的混合物),接着某些活性点形成晶核,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晶核长大,这种长大位向与钢原始组织似乎并无多大关系。最后,松针状结晶覆盖整个表面,整个反应(溶解与沉积)趋于动态平衡状态,磷化膜完全形成。在对低碳钢磷化试样扫描电镜观察时发现,短时间磷化的试样上形成了一层较薄的背景膜。随时间延长,背景膜和磷化结晶膜同时发展,最后,磷化结晶膜将背景膜遮盖住了。常温下的磷化结晶较缓慢。EDX分析发现,微晶粒中的元素为Zn、Fe、P,而远离晶粒的背景膜中的元素为Fe和P。从磷酸盐外延成核、微晶相生长、接触生长中止等方面对磷化膜生长特点作了研究,指出磷酸锌外延核以短程有序方式生成,其底层明显取向基体晶格。等通过测定不同磷化促进剂下磷化过程的电位-时间(φ-t)曲线,及用JSM-

35C扫描电镜分析磷化膜的成分(主要为磷酸锌铁),制得了性能良好的常温磷化液。用X射线及电子探针对常温磷化膜的晶型、膜组成元素及其含量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膜的组成,并提出了改进工艺的设想。以上的工作用不同方法研究了磷化过程,揭示了磷化膜形成、组成和性能之间的联系。磷化膜由金属磷酸盐沉积而成,其主要组成为金属磷酸盐。对于钢铁锌系磷化,膜主要由磷酸锌铁(P相:Zn3Fe(PO4)2·4H2O)和磷酸锌(H相:Zn3(PO4)2·4H2O)所组成。邬庆平[17]等为详细地比较了P相和H相两种晶体,指出前者具有较强的耐碱性,适宜作阴极电泳涂料的底层,在磷化膜中应占较大比例,即应提高P相比[P/(P+H)]。

3 常温磷化液的组成

3.1 基本成膜物质

成膜物质包括金属离子(如Zn2+、Fe2+等)、磷酸根离子及一定浓度的游离磷酸。一般Zn2+1.5~10 g/L(一般铁离子不直接添到磷化液中,而由铁基材溶解获得),PO3-410~25 g/L,喷淋浓度偏低,浸渍浓度偏高。pH 值 2.5~3.5,酸比(总酸/游酸)20~50。要严格控制适当酸比,才能获得结晶细密、膜层完整的优质磷化膜,其相互关系见表1[2]。

3.2 磷化促进剂

3.2.1 氧化促进剂

(1)NO-2是最常用的促进剂,常与NO3配合使用。但NO-2不稳定、易分解,用NO-2作促进剂的磷化液都采用双包装的,使用时定量混合,并定期补加。NO-2含量应严格控制在0.1~1.0

g/L。含量少,促进作用弱;含量过高,则渣多,且形成的膜粗厚,易泛黄。(2)NO-3也是常用氧化剂,可直接加入到磷化液中,含量约0.8~10 g/L。NO-3/PO3-4比值越高,磷化膜形成越快,但过高会导致膜泛黄,单一使用

NO-3会使磷化膜结晶粗大。(3)ClO-3一般只用于锌系磷化。ClO-3较稳定,无须经常补加,使用浓度为0.5%~1.0%。但Cl-Y有腐蚀性会使磷化膜产生“白斑”等现象,故不单独使用。(4)H2O2是工业应用中最强的促进剂,但不稳定、易分解,工艺上难以控制,渣多,不常用。(5)MoO-4是较为理想的常温磷化促进剂[18],并有钝化和净化作用,使用钼酸盐的突出优点为:沉渣少、溶液稳定、使用寿命长、易调整;单独使用能迅速形成薄而致密的膜层;可不进行磷化前金属基板的表面调整;直接参与成膜,成为膜的构成组分,从而降低了磷化液中有效成分的消耗等。MoO-4的用量一般为1~4 g/L。(6)硝基化合物硝基弧、三硝基苯酚、硝基芳香族化合物等用作促进剂均有报道[19]。使用较多、效果较好的是硝基苯磺酸钠(SNBS),具有控制范围宽、稳定性好等。但其成本高,溶解度低不能混入浓缩液中,氧化后产生有色物质等,不能单独作用,必须与其他促进剂如ClO-3、NO-2、NO-3等配合使用。(7)其他氧化促进剂硫酸羟胺(HAS)[20]能改变磷化膜结构,生成粒状或柱状结构的磷化膜,还与其他促进剂起协同促进作用。吡啶、磺基水杨酸也可用于磷化加速剂。还有报道用淀粉为

原料合成促进剂,综上所述,硝酸盐形成的晶粒粗大,氯酸盐易产生粉状沉淀,过氧化氢不稳定、工艺难以控制,SNBS价格较高,故以亚硝酸盐应用最广。但是,除了钼酸盐外,没有一种氧化剂单独起作用可达到良好的常温磷化效果。所以,常常是两种或以上的氧化促进剂进行复配使用。

3.2.2 金属离子促进剂

在磷化液中添加金属盐(一般为硝酸盐),如Cu、Ni、Mn、Ca、Co等电位较正的金属盐,有利于晶核生成和晶粒细化,有利于加速常温磷化的进程。

(1)Cu2+ 极少量的铜盐会大幅度提高磷化速度。工作液中含Cu2+0.002%~0.004%时其磷化速度提高6倍以上,但铜的添加量一定要适度,否则,铜膜会代替磷化膜,性能下降。

(2)Ni2+ 是最有效、最常用的磷化促进剂。它不仅能加速磷化、细化结晶,而且能提高膜的抗腐蚀能力。Ni2+含量不宜过低,否则膜层薄;与Cu盐不同的是,大量添加Ni盐并无不良影响,但会增加成本。一般控制Ni2+含量为0.7~5.0 g/L。

(3)Mn2+ 降低磷化处理温度、提高反应速度、降低膜厚,还可降低昂贵的金属镍的用量(Mn/Ni比值应在0.5以下);此外,Mn的加入还可提高基材表面的耐磨损性能。国外大量采用Zn-Ni-Mn磷化体系,Ni、Mn 在成膜过程中被结合到磷化膜晶体内,形成耐蚀性优良的磷酸锰或磷酸镍锰。

(4)Ca2+ 抑制磷化晶体的生长,并使其呈短棒状和颗粒状,晶粒得到了细化。但它所要求的温度较高,一般不适合于常温磷化。

(5)其他金属离子钨酸钠[20]是一种良好的辅助成膜剂,起到细化结晶作用。也有人将Ti离子直接加到磷化液中而省去表面调整工序[22]。稀土元素促进剂使成膜性能优良[23]。

上述金属离子促进剂可单独使用,也可将两种或多种金属离子进行复配以获得良好的协同效应,得到性能最佳的磷化膜层。实际应用表明,三阳离子(Zn、Ni、Mn)磷化体系是最佳的体系之一。

3.2.3 复合促进剂

一般说来,常温磷化体系均同时含有氧化促进剂、金属离子促进剂及成膜助剂。氧化促进剂保证常温磷化反应在热力学上是可行的;金属离子促进剂及成膜助剂确保常温磷化反应在动力学上是可行的,并起改善膜性能、稳定运行条件等作用。可以说,常温磷化体系均为复合促进剂体系,如梁钢[28]的以SNBS为主的复合促进剂体系,张丕俭等自行研制的促进剂体系[29],张景双研制成功的一种稀土元素复合促进剂体系。

3.3 磷化助剂

此类物质主要起稳定磷化液、细化结晶、改良膜性能等作用。NaF可以用作缓冲剂,使磷化液的pH值较长时间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如3±0.5)。同时,F-还有细化结晶、掩蔽杂质的作用,如其和Al3+络合,阻止Al3+对形成磷化膜的干扰。酒石酸、柠檬酸钠、焦磷酸钠在磷化液中起络合作用,如其和Al3+络合,阻止Al3+对形成磷化膜的干扰。酒石酸、柠檬酸钠、焦磷酸钠在磷化液中起络合作用,能稳定槽液、降低沉渣量,同时还可降低膜厚,改善膜的质量。少量表面活性剂,如OP乳化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可以改善磷化液对工件表面的润湿性能,降低对前处理的要求。C18胺及连二硫氨基甲酸酯可降低磷化层的渗透性,提高耐蚀性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三梨醇单硬脂酸酯用作磷化促进剂可有效地改善膜性能。六次甲基四胺起润湿作用,能使成膜速度加快。十八烷基胺(ODA)能使磷化膜变薄,附着力增强,耐蚀性提高。

4 常温磷化工艺

(1)磷化前预处理磷化前须进行除油除锈处理,磷化膜性能与预处理质量有关,磷化中很多常见故障是由于预处理不良造成。

(2)表面调整汪泉发[32]等详细分析了表面调整的原理及作用。唐春华[33]把表面调整剂作了较为详细的分类。有效的、适用于常温磷化的表面调整剂是胶体磷酸钛,其配制已有较为详细的报道。也有人将钛离子直接加到磷化液中而省去表面调整工]。结果表明,经钛离子活化处理者,磷化膜晶粒细而均匀,钛离子清晰可见。

(3)磷化过程磷化是一动态平衡过程。随着磷化的进行,物料被消耗,有可能平衡遭破坏,有必要进行跟踪检测,尤其对于NO-2/NO-3促进体系。根据检测结果,及时添加被消耗物质或更

换磷化液。

(4)选择适当的磷化方式常温磷化也可按浸渍或喷淋方式进行[1]。喷淋磷化成膜时间短(很少超过60 s),温度和磷化液浓度也较低,能形成更细更紧缩紧密的膜层。此外,喷淋设备尺寸和

占地空间少,易于实现连续流水线作业。浸渍磷化一般需时5~8min,形成的晶核较粗,可获得较厚的膜层。由于对H膜、P膜性能的看法不同,日本汽车车体的前处理大部分采用全浸渍处理,而英美则大部分以喷浸二合一处理。有关超声波用于磷化的报道较多,据称超声波可以加速磷化过程、细化结晶、提高膜的耐蚀性能。

(5)磷化后处理磷化后一般用水冲洗,然后干燥。也可不用水洗而直接干燥(自然晾干或烘干)。实践证明,烘干可脱除磷化膜中的部分结晶水,有利于提高膜性能,防止水锈和泛黄,烘干温度最好在120 ~160℃,时间为5~10min。但也有人认为烘干温度不宜超过110℃[22],否则磷化膜会失去结晶水,导致表面发白,甚至有一层白灰。为减少膜层孔隙率和提高耐蚀性,可采用铬酸或铬酸盐的稀溶液进行封闭处理,但浓度一般不大于0.1%,以防止溶解磷化

膜。可采用0.005%~5.00%(V/V)的水溶性的有机钛螯合物作为封闭剂。有报道认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和丹宁(1:1)混合液的钝化效果与稀铬酸相当。

5 常温磷化技术发展趋势

(1)由粗晶厚膜向微晶薄膜发展获得细致、均匀耐蚀性好的磷化膜。

(2)成膜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化有利于降低成本、减少沉渣。

(3)替代NO2体系为克服NO-2体系的双包装,使用时需随时添加,且产生较多沉渣等缺点,取代NO-2的、可混入浓缩液的新型促进剂的研制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现在这方面的研究较

多[44],如采用硫酸羟胺(HAS)等。

(4)无镍磷化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有关环境立法严格限制重金属镍的使用,应尽力开发无镍磷化工艺。

(5)无铬后处理从8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无铬后处理剂,现已广泛使用[37]。

(6)常温有机溶剂磷化技术采用有机溶剂代替水溶液进行金属的磷化[37],温度为5~40℃,时间为5~10 min,磷化膜具良好的耐蚀性能。

6 关于常温磷化的几个问题

6.1 磷化技术的分类

磷化有多种分类法,最常用的是根据磷化液的组成来分类,主要有铁系和锌系。但对于常温磷化,这种分类法,可能引起人们理解上的混乱。例如,同一种磷化液可用作处理钢板和锌板的磷化液,但其处理钢板时,有铁离子存在(金属溶解产生的),处理锌板时却无铁离子。常温磷化的关键是氧化促进剂的选择和研制,而且,不同体系氧化促进剂的磷化技术有较大的差异。常用的常温磷化液可分为两大类:亚硝酸盐系(包括硝酸盐、氯酸盐及硝基化合物等为主要促进剂的体系)和钼酸盐系(见表2)。常温亚硝酸盐系、钼酸盐系磷化液均已用于金属的磷化处

理。钼酸盐系更适于实际生产。我国南方的企业、大都采用钼酸盐系磷化液进行金属涂装前的处理。

6.2 颜色控制

磷化膜颜色与金属离子种类、促进剂类型、膜厚及结晶状态等有关。钼酸盐系磷化膜一般呈蓝色或彩虹色;亚硝酸盐系则随金属离子的不同而有差别。Zn3(PO4)2薄膜显灰色,厚膜显灰黑色,如果ClO-3作促进剂,则膜颜色变深;除锌外还有锰元素的磷化膜则呈灰到灰黑色,即添加锰后膜颜色加深。有人认为可通过添加促进剂来控制颜色。也有人认为,不同的金属离子导致不同的膜颜色,但这不能很好地解释实际中的诸多现象;或由于膜及金属表面对光的折射、散射而产生干涉光导致不同的色彩,磷化膜发色机理,尚待进一步研究。作者在研究中深感膜颜色控制较难。即使同一磷化体系,磷化时间不同或磷化后处理不同,也会导致不同的膜颜色。如磷化后自然晾干较之用水冲洗后晾干的膜颜色深。随着对涂料涂层装饰性要求的提高,用户希望得到某种特定颜色的磷化膜,以增强其装饰效果。如何得到所希望的色彩而又不影响耐蚀性,急需研究。

6.3 磷化温度

常温磷化一般宜控制在15~35℃,高于35℃往往要加热,低于15℃,金属的溶解速度慢,这必然会延长磷化时间,必须通过调整氧化剂的浓度来提高反应速度。由于常温磷化是薄膜型磷化,其质量受环境温度影响大,工艺条件控制较严格,一般只适用于批量不大的间歇式生产。并且,

常温磷化膜质量一般低于中温磷化。

6.4 沉渣及控制

亚硝酸盐磷化体系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沉渣,可能粘附在工件的表面,妨碍磷化膜的形成,最终影响涂层质量。对于钢铁、锌及其合金基材,沉渣的主要成分是Fe(PO4)、Zn3(PO4)2;对于铝及其合金基材,必须添加F-才能成膜,其沉渣为Na3AlF6。刘娅莉[38]研究指出:一方面应优化磷化工艺,减少磷化渣的产生;另一方面是除去磷化渣并进行综合利用。除渣方法有多种[39],如分离过滤、自动沉降及除渣机自动除渣等,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6.5 泛黄、白粉及其控制

磷化膜干燥后,有时在其表面上会出现一层粉状物,这不仅影响外观,而且影响膜质量。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40]:(1)游离酸过低;(2)促进剂过量;(3)沉渣泛起。根据以上原因作出相应的调

整可能控制白粉。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泛黄现象比白粉现象更为普遍,其形成原因也较复杂,如酸比失调,游离酸过高;Cl-污染磷化液:工件有残酸;NO-3不足或NO-3严重超标。对常温磷化泛黄现象作了较详细的探讨,并认为选择好的促进剂体系是关键。

6.6 不同金属基体的常温磷化

锌的磷化和钢铁基本一致,膜主要成分为Zn3(PO4)2·4H2O。铝的磷化则有所不同。在锌系磷化液中添加SiF-6或BF-4可处理铝及其合金,形成的磷化膜主要是Zn3(PO4)2·4H2O。铝及其合金的磷化有两种方式,一是先经锌酸盐处理(锌置换),这实际上是锌的磷化。另一种就是直接磷化,但磷化液中一般要加F-(NaF或NaSiF6)。因Al3+在磷化液中是危害很大的负催化剂[33],其含量超过0.5 g/L时,磷化膜发花、不均匀,或完全停止成膜,而F-则是Al3+的良好的络合剂。近年来,多金属同时磷化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与F-添加量有关。含磷酸氢铵、氟化铵、钼或钨盐添加剂,至少一种锌络合剂、NaBF4、硝基苯磺酸钠及硝酸锌的磷化液可同时磷化铝、锌和钢。随着汽车用材的多样化(钢材、镀锌钢板、铝材),开发能同时处理多种底材的常温磷化液是今后研究开发的方向之一。

蛋白质糖基化修饰研究进展

期末考核 课程:Glycobiology 蛋白质糖基化研究进展 姓名:马春 学号:2013113022 班级: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 时间:2016.1.1

蛋白质糖基化研究进展 马春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9) 摘要:糖基化修饰是生命活动中最广泛、最复杂、也是最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之一,不仅影响着蛋白质的空间构象、生物活性、运输和定位,而且在分子识别、细胞通信、信号转导等特定生物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糖基化的分类、在生命体中的作用、糖基化位点分析及糖链分析方法等。 关键词:蛋白质糖基化;分析方法 生命体是一种极其复杂且动态变化的有机系统,不断发生着各种生物化学反应,进行新陈代谢,并协调、控制各部分生物功能的发挥。蛋白质是生命体内各种生化反应的载体和生物功能的执行者,如分子识别、信号转导、免疫应答等。蛋白质功能的正常发挥保证着生命有机系统正确、有序、高效地运转。基因在转录和翻译后产生具有特定序列的氨基酸长链,即蛋白质的前体,再经过共价修饰、折叠、卷曲并形成特定的空间构象后,成为具有正常功能的成熟蛋白质。而共价修饰在这个成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不仅如此,蛋白质成熟后的许多关键功能,特别是涉及控制、调节等方面的功能,都是通过共价修饰实现的。这些发挥重要功能的共价修饰,就是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它们使蛋白质的结构更为合理、功能更为完善、调节更为精细、作用更为专一。翻译后修饰可以发生在蛋白质的任一位点上,并且种类繁多,目前有文献报道的翻译后修饰就多达数百种,常见的有碟酸 化修饰、糖基化修饰、乙醜化修饰等。 蛋白质糖基化修饰是最广泛、最复杂、最重要的翻译后修饰之一,据推断有超过的蛋白质都发生了糖基化修饰。这些糖蛋白广泛分布于生命体中,特别是在细胞膜上和体液中含量丰富,大部分膜蛋白和分泌蛋白都是糖蛋白。糖基化修饰不仅影响蛋白质的空间构象、生物活性、运输和定位,而且在分子识别、细胞通信、信号转导等特定生物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糖基化类型 糖蛋白中的糖部分被称为聚糖。而己糖则是聚糖中最常见的组分。包括葡萄糖、半乳糖和甘露糖以及他们的一些简单修饰形式,如葡萄糖的α-羟基被酰化氨基取代生成N-乙酰葡糖胺。根据蛋白质被糖类修饰形式的不同可以把蛋白质糖基化分成以下四类: 1.2 N位糖基化 聚糖与天冬酰胺侧链的酰胺氮连接而修饰蛋白质。在动物细胞中,与天冬酰胺连接的糖,几乎都是N-乙酰葡糖胺,而且连接方式总是β构型。N 位糖基化根据其末端精细结构的不同又可分为高甘露糖型、复合型和杂合型。在N位糖基化中Asn-Xaa-Ser / Thr(Xaa 是除Pro外的任何氨基酸)被认为是N位糖基化的先决条件,不过少数情况下Asn-Xaa-Cys 序列也可以糖基化。 1.1 O位糖基化: 聚糖与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上的氧连接来修饰蛋白质。此糖基化多发生在临近脯氨酸的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上,但并没有发现特异的序列作为糖基化位点.O位多聚糖以逐步加接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介20131030

一、概述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信标委”),原全国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于1983年,是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共同领导下,从事全国信息技术领域标准化工作的技术组织,负责对ISO/IEC JTC1(信息技术第一联合技术委员会)国际归口工作。信标委的工作范围是信息技术领域的标准化,涉及信息采集、表示、处理、传输、交换、描述、管理、组织、存储、检索及其技术,系统与产品的设计、研制、管理、测试及相关工具的开发等的标准化工作。 截至2013年10月,信标委共归口国家标准740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447项,涉及词汇、编码字符集和字型、数据通信、软件和系统工程、卡和身份识别、程序设计语言、图形图像表示、信息技术设备、多媒体、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数据管理、文件描述与处理语言、用户接口、信息技术教育、生物特征识别、分布应用平台与服务、信息技术可持续发展等领域。 2011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第二届委员会换届。 第三届信标委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共同领导下,探索新思路,建立新机制,加强组织建设和规范管理,使信标委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迈向新的高度。

二、第三届委员会组成 主任委员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肖华司长 副主任委员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韩俊副司长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 子信息司丁文武 司长 工业和信息化部 软件服务业司 陈伟司长

北京航空航天 大学校长 /怀进鹏院士 财政部会计司应唯副司长 全军军用标准 化办公室 总工程师 中国电子技术 标准化研究院 赵波院长 秘书长/副秘书长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林宁书记/研究员 北京赛西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高林副总经理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 任志安副处长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 阳军处长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的5名顾问和132名委员名单见附录二。

全麻术中知晓的现状与预防

全麻术中知晓的现状与预防 北京胸科医院麻醉科 耿万明综述苏跃审校 一、术中知晓的概念及发生率 术中知晓也即在全麻下手术过程中发生意识的恢复。上个世纪六十年代Hutchinson首次报道了术中知晓[1]。由于当前的全身麻醉基本为静脉吸入复合式麻醉,即多种不同作用的药物联合使用。镇静催眠、镇痛、肌肉松弛为主要的三个部分。如果出现术中知晓,表示镇静催眠作用消失即麻醉过浅,而肌松、镇痛作用还可存在。在这种状况下,患者可存在意识,可听见周围环境的声音,但是无法控制肢体的任何运动,包括例如睁眼、咳嗽。同时,伴或者不伴有对疼痛的感知。全麻术中知晓是全麻罕见的并发症,有报道其发生率为0.1-0.2%[2]。按照这个比例来算,美国每年有两千万人接受全麻手术,将有两万至四万人发生术中知晓。这个数目足以引起公众和媒体的关注[3]。国内也有类似关于术中知晓的调查及分析,颅内肿瘤手术知晓率为1%,非心脏非脑科手术知晓率2%,心脏手术知晓率高达6%[4]。可见国内术中知晓的发生率还是比较高的。 二、术中知晓的不良影响 术中知晓可以给因手术而实施麻醉的患者带来近期乃至长期的不良影响。包括:噩梦,失眠,恐惧,幻觉重现,创伤性精神紧张性障碍,有的患者甚至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有些可能发展为创伤后精神紊乱综合征[5-8],且持续时间比较长,需要给与药物治疗

或心理疏导。还有些病人有术中做梦的情况,其发生率比术中知晓的发生率还要高,尤其是曾经接受过全麻并且有过术中知晓经历的患者再次接受全麻时就有很大的可能发生术中做梦的情况,而且以年轻健壮、围术期有焦虑现象及女性居多。大多数人做梦的内容类似自然睡眠时所做的梦,心情比较愉快,且大都与手术无关[9-10]。 三、术中知晓的危险因素 那些患者容易发生术中知晓呢?J Gibson和SANDRA 列举了以下几种因素:术前未用镇静剂、麻醉诱导时使用了超短效的静脉诱导剂、困难插管或插管时间延长、肌肉松弛剂过量、设备失灵、手术种类(妇产科,支气管经检查或心脏外科)肥胖体形、麻醉师缺乏经验,麻醉师忽视术中知晓的危险性、高原地区的麻醉、吸入麻醉剂浓度监测失灵、女性患者(可能与女性对麻醉镇静催眠类药物代谢快有关)、心肺功能不稳定及既往有过术中知晓经历的患者[11-12]。 四、术中知晓的监测 为了降低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就需要监测麻醉深度。全身麻醉深度监测主要目的是:确定麻醉深度,探测中枢神经系统的状态。尽管近年来新的麻醉深度监测仪器迅速发展,但是临床体征监测仍然是监测麻醉深度的基本手段。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AEPindex)和熵指数(Entropy)监测是目前比较常用的监测手段。有报道称利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麻醉深度可

(完整word版)蛋白质糖基化类型与点

1.2蛋白质糖基化类型与特点 蛋白质的糖基化是一种最常见的蛋白翻译后修饰,是在糖基转移酶作用下将糖类转移至蛋白质,和蛋白质上特殊的氨基酸残基形成糖苷键的过程。研究表明,70%人类蛋白包含一个或多个糖链,1%的人类基因组参与了糖链的合成和修饰。哺乳动物中蛋白质的糖基化类型可分为三种:N-糖基化、0-糖基化和GPI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大多数糖蛋白质只含有一种糖基化类型,但是有些蛋白多肽同时连有N-糖链、O-糖链或糖氨聚糖。 (l) N-糖基化:糖链通过与蛋白质的天冬氨酸的自由NH 基共价连接,将这种 2 糖基化称为N-糖基化。N-连接的糖链合成起始于内质网(ER),完成于高尔基体。N-糖链合成的第一步是将一个14糖的核心寡聚糖添加到新形成多肽链的特征序列为Asn-X-Ser/Thr(X代表任何一种氨基酸)的天冬酰胺上,天冬酰胺作为糖链受体。核心寡聚糖是由两分子N-乙酰葡萄糖胺、九分子甘露糖和三分子葡萄糖依次组成,第一位N-乙酰葡萄糖胺与ER双脂层膜上的磷酸多萜醇的磷酸基结合,当ER膜上有新多肽合成时,整个糖链一起转移。寡聚糖转移到新生肽以后,在ER 中进一步加工,依次切除三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甘露糖。在ER形成的糖蛋白具有相似的糖链,由Cis面进入高尔基体后,在各膜囊之间的转运过程中,原来糖链上的大部分甘露糖被切除,但又由多种糖基转移酶依次加上了不同类型的糖分子,形成了结构各异的寡糖链。血浆等体液中蛋白质多发生N-糖基化,因此N-糖蛋白又称为血浆型糖蛋白。 (2) O-糖基化:糖链与蛋白质的丝氨酸或苏氨酸的自由OH基共价连接。0-糖基化位点没有保守序列,糖链也没有固定的核心结构,组成既可是一个单糖,也可以是巨大的磺酸化多糖,因此与糖基化相比,0-糖基化分析会更加复杂。0-连接的糖基化在高尔基体中进行,通常第一个连接上去的糖单元是N-乙酰半乳糖,连

朊蛋白在阿尔兹海默症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朊蛋白在阿尔兹海默症中的作用摘要:蛋白质构象病是一类由于蛋白构象错误而引发组织病变的疾病。阿尔兹海默症是一类典型的蛋白质构象病,而关于其相关蛋白,β淀粉样多肽(Aβ)诱发疾病的机理目前有很多种说法,最近发现朊蛋白在Aβ诱发阿尔兹海默症的过程中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朊蛋白与Aβ的主要作用方式以及这些相互作用与阿尔兹海默症关系研究的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生物化学;阿尔兹海默症;β淀粉样多肽;朊蛋白 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 r’s Disease,AD)是一类最常见的老年痴呆症,由阿尔兹海默(Alois Alzheimer)博士最早于1906 年报道[1]。其临床表现为认知功能退化、记忆力和学习能力降低,最终丧失自主生活能力[2]。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阿尔兹海默症已经成为了我国国民的重要的健康隐患[3]。 目前对于阿尔兹海默症尚无有效的早期诊断手段和治疗方法,已发现的病理特征为神经元内部的神经缠结和细胞外的淀粉样斑块[4]。神经纤维缠结是由一种微管结合蛋白(tau 蛋白)因过磷酸化从微管上脱离并且自聚集成为纤维状蛋白所导致的。此聚集容易造成神经元细胞骨架崩解,进而引发神经炎症,同时聚集的纤维在细胞内堆积会造成神经信号通路的敏感性降低[5]。淀粉样斑块是由β淀粉样多肽(Amyloid-β,Aβ)在大脑的海马区及皮层发生沉积(聚集)造成的,Aβ是一段长度为40 多个氨基酸的多肽,由其前体——淀粉样蛋白前体(Amyloid Precusor Protein,APP)水解得到[6-8]。APP 是一个一次跨膜蛋白,其N 端暴露在细胞外,在β分泌酶(β-secretase,又称Beta site APP Cleaving Enzyme,BACE1)和γ 分泌酶(γ-secretase)的共同切割下可以得到完整的Aβ蛋白[9-11]。由于切割位点的多样性,得到的蛋白会含有不同数量的氨基酸残基,在人体内含量较多的Aβ形式是含 有40 个氨基酸的Aβ1-40(Aβ40)和含有42 个氨基酸的Aβ1-42(Aβ42). 目前的研究进展表明,Aβ蛋白的聚集在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13, 14]。目前的研究又发现,在神经系统中有着关键生理作用的朊蛋白在Aβ诱发阿尔兹海默症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15]。因此,本文旨在讨论朊蛋白在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过程中所起到的复杂作用,同时对多种复杂关系进行分析,对以朊蛋白为靶点的治疗手段进行了预测。 1 Aβ的致病过程和朊蛋白的生理功能 (1).Aβ的致病过程 在Aβ的聚集过程中,通常会经过两种状态,首先形成球状的可溶性寡聚体,寡聚体再进一步形成纤维丝状结构沉淀在细胞膜表面。从单体到寡聚体再到纤维丝要经历不同的构象,通常Aβ蛋白形成纤维丝时会呈现出大量的反向平行的β折叠结构,此结构对于细胞膜会有伤害并引发细胞凋亡[16]。 然而,有研究表明,在Aβ聚集的过程之中,寡聚体往往具有更大的毒性[18]。实验证明将寡聚体注射到小鼠脑内会造成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降低[19],大量细胞实验也证明寡聚体对于细胞具有更大的毒性[20-22],甚至有研究表明tau 蛋白的过磷酸化也可能是由于Aβ寡聚体造成的[23]。

GPI锚——一种复杂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第42卷第2期2019年6月一一一一一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 o u r n a l o fL i a o n i n g 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 )一一一一一V o l .42一N o .2J u n .一2019一一收稿日期:2018G12G2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青年项目(31301880);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L J Q 2015057);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支持计划项目(2015R 067)作者简介:李庆伟(1955G),男,辽宁大连人,辽宁师范大学教授,博士,.E Gm a i l :l i q w@263.c o m 一一文章编号:1000G1735(2019)02G0215G08一一D O I :10.11679/l s x b l k 2019020215 G P I 锚 一种复杂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李庆伟1,2,一宋一涛1,2,一勾一萌1,2,一滕洪明1,2,一卢佳丽1,2 (1.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辽宁大连一116081;2.辽宁师范大学七鳃鳗研究中心,辽宁大连一116081 )摘一要: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g l y c o s y l p h o s p h a t i d y l i n o s i t o l Ga n c h o r e d p r o t e i n s ,G P I GA P s )是一种在真核生物细胞膜表面普遍存在的蛋白质,最大特点是没有跨膜结构域和胞质尾区,通过翻译后修饰产生的G P I 结构锚定在细胞膜上.G P I 锚结构复杂, 由磷酸氨基乙醇联结部二核心糖链和磷酸肌醇尾组成.核心糖链中的甘露糖二葡萄糖胺二磷 酸肌醇残基可不同程度地被磷酸氨基乙醇和其他糖类修饰.尽管被精确解析出的G P I 锚结构还较少,但已在分子水平上证明G P I 锚具有非常多样的生物学功能, 如信号传导二细胞黏附二蛋白质转运和免疫反应等等.近年来,由于实验技术的进步,G P I 锚的相关 研究也在逐步深入.对G P I 锚独特的翻译后修饰及其功能的最新研究进行分析归纳.关键词: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G P I 锚结构;G P I 锚功能; 信号传导中图分类号:Q 539一一一文献标识码:A 自1985年被发现以来,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g l y c o s y l p h o s p h a t i d y l i n o s i t o l Ga n c h o r e d p r o Gt e i n s ,G P I GA P s )是在真核动物中独有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G7].独特而复杂的翻译后修饰可通过糖基化磷脂酰肌醇结构[8G9],连接在某些缺乏跨膜结构域和胞质尾区的蛋白质羧基末端,从而将此类蛋白质定位在细胞质膜的胞外侧,最终在信号传导二细胞黏附二蛋白质转运和免疫反 应等方面发挥作用.不同于一般的翻译后修饰,G P I 锚结构复杂, 由磷酸氨基乙醇联结部二核心糖链和磷酸肌醇组成(图1),而核心糖链中的甘露糖二葡萄糖胺二磷酸肌醇残基还可以不同程度地被磷酸氨基乙醇和其他糖类修饰[10G11].这种复杂结构决定了G P I 锚的功能并不局限于细胞质膜插入. 本文对近年来G P I 锚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行分析归纳. 1一G P I 锚的发现20世纪70年代,从蜡状芽孢杆菌中分离出了一种磷脂酶,该酶可以从组织中释放碱性磷脂酶(A l k a l i n e p h o s p h o l i p a s e ,A P a s e )[12],因此,这种酶被命名为磷脂酰肌醇G磷脂酶(P h o s p h a t i d y l i n o s i t o l Gs p e c i f i c p h o s p h o l i p a s eC ,P I GP L C ).在之后的几年里,陆续有研究者发现,经过P I GP L C 处理后的小鼠组织,还可释放出5?G核苷酸酶[13]和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14].人们开始意识到,某些蛋白是以共价键形式,通过磷脂酰肌醇结合在细胞膜表面的.直到1985年,G P I 锚定蛋白的基本结构才被发现[15].起初,受限于复杂的分离纯化过程,G P I 锚定蛋白鉴定的通量一直很低. 随着纳升液相二高分辨质谱等分析仪器的发展,以及蛋白序列数据库的完善,批量鉴定G P I 锚定蛋白也成了可能[9].2003年,J e n s e n 等[1 6]

全国260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代码及名称

全国260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代码及名称 TC号TC名称 TC1 全国电压电流等级和频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2 全国微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3 全国液压气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4 全国信息和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5 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6 全国集装箱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7 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8 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9 全国防爆电气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10 全国医用电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11 全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12 全国海洋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15 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16 全国量和单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17 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18 全国真空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19 全国轮胎轮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20 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21 全国统计方法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22 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23 全国电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24 全国电工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维修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26 全国旋转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27 全国电气信息结构文件编制和图形符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28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30 全国核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31 全国气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32 全国农业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33 全国模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34 全国电工电子设备结构综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35 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36 全国带电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37 全国农作物种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38 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39 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40 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41 全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42 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43 全国导航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44 全国变压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45 全国电力电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46 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免疫学指标应用研究进展

https://www.360docs.net/doc/f55946266.html, 专业的公文写作平台 免疫学指标应用研究进展 免疫学在现今社会的研究更加深入开展,最新的研究进展有哪些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免疫学指标应用研究进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哦! 【提要】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以慢性多发性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新的实验室血清免疫学指标有蛋白类如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正五聚蛋白3(PTX3)、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6PI)、脑信号蛋白7A(Sema7A)、免疫球蛋白G4(IgG4)和各种细胞因子类如白细胞介素(IL)-20、IL-21、IL-33、IL-34、IL-35等。这些指标可能与RA的发生发展相关,同时也可为治疗及评估预后提供新思路。 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为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特征的系统性疾病。RA疾病的活动期一般有血小板、血沉、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补体水平升高,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factor,RF)、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anticitrul-linatedproteinantibodies,ACPA)及抗核抗体阳性等表现。最新的2010年RA分类标准和评分系统纳入了新的炎症标志物指标,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1]。同时,除了经典的免疫学检查外,随着RA免疫机制研究的深入,有更多的免疫学指标被发现及应用,本文对RA的主要免疫学指标及其新进展进行综述。 1蛋白类 1.1血清淀粉样蛋白A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amyloidA,SAA)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由肝脏产生,主要通过与血浆中的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1 全国电压电流等级和频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2 全国微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3 全国液压气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4 全国信息和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5 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6 全国集装箱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7 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8 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9 全国防爆电气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10 全国医用电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11 全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12 全国海洋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15 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16 全国量和单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17 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18 全国真空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19 全国轮胎轮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20 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21 全国统计方法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22 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23 全国电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24 全国电工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维修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26 全国旋转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27 全国电气信息结构文件编制和图形符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28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30 全国核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31 全国气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32 全国农业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33 全国模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34 全国电工电子设备结构综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35 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36 全国带电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37 全国农作物种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38 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39 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40 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41 全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42 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43 全国导航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44 全国变压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45 全国电力电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46 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47 全国印制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48 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49 全国包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50 全国风力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51 全国绝缘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52 全国齿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53 全国机械振动与冲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54 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55 全国焊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56 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57 全国金属与非金属覆盖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58 全国核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59 全国图形符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60 全国电力电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61 全国林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62 全国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63 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64 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65 全国高压开关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66 全国人造板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术中低体温的预防

手术病人术中低体温的预防与护理 一?低体温概念: 人体正常的体核温度介于36°C至38°C之间。虽然低体温被定义为体核温度小于36C,但是它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这三个等级: (1)轻度低体温是指介于34C至35C之间的体核温度。 (2)中度低体温是指介于30 C至34C之间的体核温度。 (3)严重低体温是指低于30C的体核温度。 二、低体温影响的原因 1、低温环境环境温度较高,体温略高,反之体温略低。如果环境体温太低,则可造成体温过低。通常情况下,手术间应该保持室温22~24摄氏度,手术间相对湿度在40%~60%。 2、大量输液输血由于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较多,需要通过静脉通道大量的输入库血和液体,可达每分钟100~200ml,若加压可达500~600ml。大量的、快速的冷液体进入病人体内,可导致低体温的加重。 3大量的冲洗在施行胸(腹)腔大手术时,体内脏器及切口直接暴露于环 境温度下,术中用大量的未加温的盐水冲洗体腔,导致机体热量散失,并且覆盖在病人身体上的被单在冲洗时浸湿,进一步导致热量的散失 三?低体温的危害 1、血液系统的改变体温下降可出现多方面的血液系统异常,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凝血障碍,导致极差的预后。低体温主要是通过对凝血酶和血小板的影响引起凝血功能障碍。 2、心血管功能改变轻度低体温时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和血液黏稠度升高,会增加心脏做功,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 3、代谢紊乱低体温可降低代谢率和氧的供给,体温每降低1C,约降低机体需氧量7%。尽管低体温时人体可通过降低机体代谢率减少对氧的需求,但低体温引起的氧传送功能的下降可导致机体严重缺氧,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4、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低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极其明显,轻度出现意识错乱,进而出现淡漠、判断障碍、异常行为,严重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术中知晓预防和脑功能监测专家共识

术中知晓预防和脑功能监测专家共识 吴新民、于布为、叶铁虎、张炳熙、佘守章、王焱林、岳云(执笔)根据ASA 的最新调查,病人对麻醉最为担心的问题为:失去记忆、术中知晓、术后疼痛、后恶心呕吐和死亡等。而ASA 最新提出的麻醉目标为:避免术中知晓、维持理想的血流动力学、最佳的麻醉恢复质量、避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以及避免围术期死亡。由此可见,预防术中知晓不仅仅是个医学问题,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社会问题。 一、术中知晓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术中知晓(intraoperative awareness):确切地说应该称之为全身麻醉下的手术中知晓。在本共识中,术中知晓被定义为:全麻下的病人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了有意识(conscious)的状态,并且在术后可以回忆(recall)起术中发生的与手术相关联的事件。意识被定义为病人能够在他所处的环境下处理外界信息的一种状态。麻醉科医生判断病 人的意识是否存在,通常是观察病人对各类刺激是否有目的的反应。例如,对指令反应的睁眼和对疼痛刺激的体动。但是,如果使用了肌肉松弛药,则病人的这种有目的的反应将很难被观察到。记忆可以分类为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ry)和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本共识中,知晓定义为回忆,因此,本共识中的术中知晓只限定为外显记忆,而不包括内隐记忆;也不包括全麻诱导入睡前和全麻苏醒之后所发生的事件。术中做梦也不认为是术中知晓。回忆指病人能够提取(retrieve)他(她)所存贮的记忆。通常在全麻期间发生的事情或 事件由病人自己主动回想和报告,或经医生用规定的调查用语提示后

引出。术中知晓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可能。研究表明,脊柱侧弯矫形手术的病人,对术中唤醒试验的知晓率仅为16.7%左右。确定一个病人是否发生了术中知晓,除听取病人的陈述外,还需要与参与该病人麻醉和手术的医生核实;并需一个由若干专家组成的小组来鉴别知晓或可疑知晓。外显记忆指病人能够回忆起全麻期间所发生的事情或事件。内隐记忆指病人并不能够回忆起全麻期间所发生的事情或事件,但某些术中发生的特定事件能够导致病人术后在操作(performance) 能力或行为(behavior)方面发生变化。术中知晓严格上讲应包括外显和内隐记忆。但是,判断术中有无内隐记忆的发生,除非病人术后表现出明显的精神心理方面的障碍外,只能用词干补笔等心理学的专门测试方法,才能够分析和鉴别出来。因此,本共识对术中知晓的定义并不包括内隐记忆。 术后调查术中知晓的用语,当前在国际上通用为5 句话: (1)What is the last thing you remembered before you went to sleep? (在入睡前你所记得的最后一件事是什么?) (2)What is the first thing you remembered when you woke up? (在醒来时你所记得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3)Can you remember anything between these two periods? (在这两者间你还记得什么?) (4)Did you dream during your operation? (在手术中你做过梦吗?)

糖工程_糖基化对治疗蛋白性质的影响

糖工程:糖基化对治疗蛋白性质的影响 卞广兴编译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北京,100850) 摘要:治疗蛋白革命性地改变了很多疾病的治疗结果,但体内活性低和快速的消除限制了其使用。糖工程是最近采用的一项新技术,通过改变与蛋白相连的糖类来改变蛋白质的药代动力学性质。这一技术已运用于促红细胞生成素,研制出一种促红细胞生成素高糖基化类似物DA(darbepoetin alfa),它含有2个附加的N -连接糖类。在血清中的半衰期增加了3倍,与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比较,体内活性增加,提高了蛋白质的稳定性、可溶性,并且减少了免疫原性。本文讨论了糖基化对蛋白质性质的影响。 关键词:糖蛋白;糖基化;稳定性;可溶性;免疫原性 中图分类号:Q5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971(2006)04-0266-03 收稿日期:2005-12-06 作者简介:卞广兴,男,博士,研究方向:新药药理学,Tel:010- 68180392,E -mail:gxben@tom.co m 体液因子和细胞因子都带有数目不一的糖链,这些糖链本身又有着不同的结构。虽然它们主要的功能是由其蛋白质成分所决定,但糖类对分子的稳定性、可溶性、体内活性、血浆半衰期和免疫原性等都有影响。尤其是糖类中的唾液酸可以延长治疗蛋白的血浆半衰期。糖工程的一个方面是在多肽骨架的合适位点引入N -连接寡糖糖基化共有序列,从而产生高唾液酸糖基化的蛋白来增加其血浆半衰期而提高它的体内生物活性。 DA(darbepoetin alfa)是用糖工程生产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的高糖基化类似物。rhEPO 是由165个氨基酸所组成的单链多肽,包含3个N -连接糖基化位点和一个O -糖基化位点。DA 则包含了2个额外的N -连接糖基化位点。 1 糖基化的过程及位点选择 糖蛋白中的糖链对发生在细胞间的识别、信号转导和粘附起着重要的作用。糖蛋白被分为四类:O -连接糖蛋白,N -连接糖蛋白,氨基葡萄糖多聚糖糖蛋白,磷脂酰肌醇糖蛋白。本文主要讨论O -连接糖蛋白和N -连接糖蛋白。 N -连接糖基化是在新生多肽中Asn -X -Ser/Thr (此处X 是除Pro 外的任一氨基酸)共有序列的Asn 位置引入一14个残基的寡糖。然后连接的寡糖经 过酶的修饰,以及在末端的甘露糖残基上由糖基转移酶添加另外的糖单位而成熟。 大多数天然蛋白中的共有序列是未糖基化的,因 此共有序列对N -连接寡糖的加成是必需的,但并不是充分的。邻近序列的改变可以使无功能的共有序列转变为功能位点,这表明序列旁边的结构或者二级结构影响着对共有序列的识别。例如在rhEPO 的Pro 87-Asn 88-Thr 90不能糖基化,而在rhEPO 类似序列中的Pro 残基用Ser,Val 或者Ala 残基替换就产生了糖的加成作用。对糖基化加成来说,有功能的糖基化位点可能的二级结构是B 折叠或者Asn -X 转角。糖的加成先于蛋白质的折叠,因此,在通常位于分子内部的位置引入糖基化位点,如rhEPO 可以被糖基化。然而这样形成的蛋白质由于不能正确的折叠,蛋白质的结构和稳定性会发生变化。 对糖工程rhEPO 类似物的糖组成分析发现,加成的糖基化与天然发生的糖基化位点以一种相似的方式形成糖复合物,并且没有形成新的糖结构。然而,位点的位置可能影响糖连接的可能性和影响糖正常结构亚单位的连接。人们对rhEPO 的研究发现,在自然发生的糖基化位点Asn 24连入的糖链通常较小,而加入Asn 83和Asn 38位置的糖通常较大。2 糖基化和糖工程蛋白的性质2.1 物理性质 稳定性是治疗蛋白最重要的性质,而糖基化在维持蛋白分子完整性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糖可以降低蛋白质对蛋白水解作用的敏感性。例如纤连蛋白 #266#Foreign Medical Sciences Section of Pha rmacy 2006Aug;33(4)

蛋白质糖基化类型与点演示教学

蛋白质糖基化类型与 点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1.2蛋白质糖基化类型与特点 蛋白质的糖基化是一种最常见的蛋白翻译后修饰,是在糖基转移酶作用下将糖类转移至蛋白质,和蛋白质上特殊的氨基酸残基形成糖苷键的过程。研究表明,70%人类蛋白包含一个或多个糖链,1%的人类基因组参与了糖链的合成和修饰。哺乳动物中蛋白质的糖基化类型可分为三种:N-糖基化、0-糖基化和GPI 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大多数糖蛋白质只含有一种糖基化类型,但是有些蛋白多肽同时连有N-糖链、O-糖链或糖氨聚糖。 (l) N-糖基化:糖链通过与蛋白质的天冬氨酸的自由NH 2基共价连接,将这 种糖基化称为N-糖基化。N-连接的糖链合成起始于内质网(ER),完成于高尔基体。N-糖链合成的第一步是将一个14糖的核心寡聚糖添加到新形成多肽链的特征序列为Asn-X-Ser/Thr(X 代表任何一种氨基酸)的天冬酰胺上,天冬酰胺作为糖链受体。核心寡聚糖是由两分子N-乙酰葡萄糖胺、九分子甘露糖和三分子葡萄糖依次组成,第一位N-乙酰葡萄糖胺与ER 双脂层膜上的磷酸多萜醇的磷酸基结合,当ER 膜上有新多肽合成时,整个糖链一起转移。寡聚糖转移到新生肽以后,在ER 中进一步加工,依次切除三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甘露糖。在ER 形成的糖蛋白具有相似的糖链,由Cis 面进入高尔基体后,在各膜囊之间的转运过程中,原来糖链上的大部分甘露糖被切除,但又由多种糖基转移酶依次加上了不同类型的糖分子,形成了结构各异的寡糖链。血浆等体液中蛋白质多发生N-糖基化,因此N-糖蛋白又称为血浆型糖蛋白。 (2) O-糖基化:糖链与蛋白质的丝氨酸或苏氨酸的自由OH 基共价连接。0-糖基化位点没有保守序列,糖链也没有固定的核心结构,组成既可是一个单糖,也可以是巨大的磺酸化多糖,因此与糖基化相比,0-糖基化分析会更加复杂。0-连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编号: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筹建申请书 名称: LED显示屏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 类别: TC547/SC1 (TC、SC)申报单位:广州赛西标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秘书处拟承担单位:广州赛西标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填表日期: 2015 年 12 月 10 日

一、组建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必要性(包括行业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行业发展对标准化工作的需求,本领域国内外及国际标准化活动现状等)(一)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LED显示屏是由红色,蓝色,绿色LED排列组合而成,显示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的一种显示器件,通常由显示模块、控制系统及电源系统三部分组成。LED显示屏是目前LED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具有亮度高、视角大、可视距离远、造型灵活多变、色彩丰富等优点,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特别是在超大尺寸显示应用中具有明显优势。 国内LED显示屏应用产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LED材料器件和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快速发展,显示颜色从最初的单基色到双基色再到全彩色;灰度等级从最初的单点4级调灰,到16级灰度,64级灰度,越来越高到16384、65536级等。 目前,中国LED显示屏产业市场格局近年也逐渐与国际接轨发生了质的变化,行业内专业化分工逐渐形成,专注于显示屏生产的制造商、市场渠道销售商、工程安装售后服务运营商等各类专门企业出现,LED显示屏行业分工明确、密切合作、发展共赢的局面正在形成,专业化分工有利于做精、做大、做强,对推动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中国LED显示屏市场在规模不断增长,2013年全国LED显示应用行业市场总额270亿元人民币。2014年,受益于小点间距产品和广告传媒市场的发展,全国LED显示应用行业市场销售规模较2013年度有新的增长,全年市场总量达到300亿元左右,增长幅度在10-15%。2014年出口LED显示应用产品保持良好态势,估计显示屏出口总量在50亿元人民币。

术中知晓2014专家共识

意识被定义为患者能够在他所处的环境下处理外界信息的一种状态。麻醉科医生判断患者的意识是否存 在,通常是观察患者对各种刺激是否有目的的反应。例如,对指令反应的睁眼和对疼痛刺激的体动。但 是,如果使用了肌肉松弛药,则患者的这种有目的的反应将很难被观察到。 记忆可以分类为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ry)和内 隐记忆(implicit memory)。本共识中,知晓定义 为回忆,因此,本共识中的术中知晓只限定为外显 记忆,而不包括内隐记忆;也不包括全麻诱导入睡 前和全麻苏醒之后所发生的事件。术中做梦也不认 为是术中知晓。 回忆指患者能够提取。(retrieve)他(她)所存储 的记忆。通常在全麻期间发生的事情或事件由患者 自己主动回想和报告,或经医生用规定的调查用语 提示后引出。 意识和记忆是大脑两个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的功能。患者在术中存在意识或能够按照要求完成某些指令 性动作并不意味着其一定能够在术后回忆起相关事件。研究表明,脊柱侧弯矫形手术的患者,对术中 唤醒试验的知晓率仅为16.7%左右。同样,全麻术 中应用前臂隔离技术可以按指令完成动作的患者术 后很少能回忆起相关的术中事件。作为临床麻醉并 发症之一的术中知晓需同时满足术中存在意识和术

后回忆起术中事件这两项条件。 确定一个患者是否发生了术中知晓,除听取患者的 陈述外,还需要与参加该患者麻醉和手术的医生核实;并需一个由若干专家组成的小组来鉴别知晓或 可疑知晓。 外显记忆指患者能够回忆起全麻期间所发生的事情 或事件。 内隐记忆指患者并不能够回忆起全麻期间所发生的 事情或事件,但某些术中发生的特定事件能够导致 患者术后在操作(performance)能力或行为(behav ior)方面发生变化。 术中知晓严格上讲应包括外显和内隐记忆。但是, 判断术中有无内隐记忆的发生,除非患者术后表现 出明显的精神心理方面的障碍外,只能用词干补笔 等心理学的专门测试方法,才能够分析和鉴别出来。因此,本共识对术中知晓的定义并不包括内隐记忆。术后调查术中知晓的用语,当前在国际上通用为5 句话(改良的Brice调查问卷): (1)What is the last thing you remembered before you went to sleep?

术中低体温的预防

手术病人术中低体温的预防与护理 一.低体温概念: 人体正常的体核温度介于36℃至38℃之间。虽然低体温被定义为体核温度小于36℃,但是它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这三个等级: (1)轻度低体温是指介于34℃至35℃之间的体核温度。 (2)中度低体温是指介于30 ℃至34℃之间的体核温度。 (3)严重低体温是指低于30℃的体核温度。 二、低体温影响的原因 1、低温环境环境温度较高,体温略高,反之体温略低。如果环境体温太低,则可造成体温过低。通常情况下,手术间应该保持室温22~24摄氏度,手术间相对湿度在40%~60%。 2、大量输液输血由于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较多,需要通过静脉通道大量的输入库血和液体,可达每分钟100~200ml,若加压可达500~600ml。大量的、快速的冷液体进入病人体内,可导致低体温的加重。 3大量的冲洗在施行胸(腹)腔大手术时,体内脏器及切口直接暴露于环境温度下,术中用大量的未加温的盐水冲洗体腔,导致机体热量散失,并且覆盖在病人身体上的被单在冲洗时浸湿,进一步导致热量的散失 三.低体温的危害 1、血液系统的改变体温下降可出现多方面的血液系统异常,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凝血障碍,导致极差的预后。低体温主要是通过对凝血酶和血小板的影响引起凝血功能障碍。 2、心血管功能改变轻度低体温时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和血液黏稠度升高,会增加心脏做功,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 3、代谢紊乱低体温可降低代谢率和氧的供给,体温每降低1℃,约降低机体需氧量7%。尽管低体温时人体可通过降低机体代谢率减少对氧的需求,但低体温引起的氧传送功能的下降可导致机体严重缺氧,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4、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低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极其明显,轻度出现意识错乱,进而出现淡漠、判断障碍、异常行为,严重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5全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1全国电压电流等级和频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2全国微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3全国液压气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3/SC1全国液压气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液压传动和控制分技术委员会 SAC/TC3/SC2全国液压气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气压传动和控制分技术委员会 SAC/TC3/SC3全国液压气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密封装置分技术委员会 SAC/TC3/SC4全国液压气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液压污染控制分技术委员会 SAC/TC4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4/SC1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档案工作分技术委员会 SAC/TC4/SC2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文字音译、转写分技术委员会 SAC/TC4/SC4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自动化分技术委员会 SAC/TC4/SC5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识别与描述分技术委员会 SAC/TC4/SC7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出版物格式分技术委员会 SAC/TC4/SC8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信息文献统计分技术委员会 SAC/TC5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5/SC1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分技术委员会 SAC/TC5/SC6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涂漆前金属表面处理及涂漆工艺分技术委员会 SAC/TC5/SC7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涂料产品及试验方法分技术委员会 SAC/TC5/SC8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颜料产品及试验方法分技术委员会 SAC/TC5/SC9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钢结构防腐涂料体系分技术委员会 SAC/TC5/SC10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涂料用漆基产品和试验方法分技术委员会 SAC/TC6全国集装箱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7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8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8/SC1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机械环境试验分技术委员会 SAC/TC8/SC2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气候环境试验分技术委员会 SAC/TC9全国防爆电气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9/SC1全国防爆电气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防爆电机分技术委员会 SAC/TC9/SC2全国防爆电气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防爆电器分技术委员会 SAC/TC9/SC3全国防爆电气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安装与维护分技术委员会 SAC/TC9/SC4全国防爆电气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非电气设备防爆分技术委员会 SAC/TC9/SC5全国防爆电气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火炸药危险场所用防爆电气设备分技术委员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