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基本知识要点

不锈钢基本知识要点
不锈钢基本知识要点

不锈钢材料的基础知识概述

不锈钢材料基础知识 1、不锈钢的定义: 在空气中或化学腐蚀介质中能够抵抗腐蚀的一种高合金钢,通俗地说,不锈钢就是不容易生锈的钢,实际上一部分不锈钢,既有不锈性,又有耐酸性(耐蚀性)。不锈钢的不锈性和耐蚀性是由于其表面上富铬氧化膜(钝化膜)的形成。不锈钢是具有美观的表面和耐腐蚀性能好,不必经过镀色等表面处理,而发挥不锈钢所固有的表面性能, 使用于多方面的钢铁的一种,通常称为不锈钢。 代表性能的有13 铬钢,18-铬镍钢等高合金钢。从金相学角度分析,因为不锈钢含有铬而使表面形成很薄的铬膜,这个膜隔离开与钢内侵入的氧气起耐腐蚀的作用。为了保持不锈钢所固有的耐腐蚀性,钢必须含有12%以上的铬,当铬含量达到一定的百分比时,钢的耐蚀性发生突变,即从易生锈到不易生锈,从不耐蚀到耐腐蚀。 2、不锈钢的种类 不锈钢可以按用途、化学成分及金相组织来大体分类。 以奥氏体系类的钢由18%铬-8%镍为基本组成,各元素的加入量变化的不同,而开发各种用途的钢种。以化学成分分类:① Cr 系列:铁素体系列、马氏体系列② Cr-Ni 系列:奥氏体系列,异常系列,析出硬化系列。 以金相组织的分类:①奥氏体不锈钢,②铁素体不锈钢,③马氏体不锈钢,④双相不锈钢,⑤沉淀硬化不锈钢。 3、不锈钢的标识方法 1.钢的编号和表示方法 ①用国际化学元素符号和本国的符号来表示化学成份,用阿拉伯字母来表示成份含量:如:中国、俄罗斯, 12CrNi3A ②用固定位数数字来表示钢类系列或数字;如:美国、日本、300 系、400系、200 系; ③用拉丁字母和顺序组成序号,只表示用途。 2.国际不锈钢标识方法 ①奥氏体型不锈钢用200和300系列的数字标示,例如,某些较普通的奥氏体不锈钢是以201、304 、 316 以及310 为标记。 ②铁素体和马氏体型不锈钢用400 系列的数字表示。 ③铁素体不锈钢是以430和446为标记,马氏体不锈钢是以410、420以及440C为标记,双相(奥氏体 -铁素体)。 ④不锈钢、沉淀硬化不锈钢以及含铁量低于50%的高合金通常是采用专利名称或商标命名。 4、不锈钢钢种的发展 从1910 年诞生的三大系列分别为奥氏体、铁素体和马氏体的不锈钢,从化学成分来看,主要属Fe-Cr 和 Fe-Cr-Ni 两大体系。目前,已投入市场的不锈钢的品种已达到230 种以上,其中约有80%是奥氏体不 锈钢(18铬--8 镍)的衍生物,而其余20%则是由13铬钢演变而成的不锈钢的品质特性

常用不锈钢基础知识

常用不锈钢基础知识

不锈钢定义 在空气中或化学腐蚀介质中能够抵抗腐蚀的一种高合金钢,不锈钢是具有美观的表面和耐腐蚀性能好,不必经过镀色等表面处理,而发挥不锈钢所固有的表面性能,使用于多方面的钢铁的一种,通常称为不锈钢。代表性能的有13铬钢,18-铬镍钢等高合金钢。 从金相学角度分析,因为不锈钢含有铬而使表面形成很薄的铬膜,这个膜隔离开与钢内侵入的氧气起耐腐蚀的作用。 为了保持不锈钢所固有的耐腐蚀性,钢必须含有12%以上的铬。 不锈钢种类: 不锈钢可以按用途、化学成分及金相组织来大体分类。 以奥氏体系类的钢由18%铬-8%镍为基本组成,各元素的加入量变化的不同,而开发各种用途的钢种。 以化学成分分类: ①. CR系列:铁素体系列、马氏体系列 ②. CR-NI系列:奥氏体系列,异常系列,析出硬化系列。 以金相组织的分类: ①.奥氏体不锈钢 ②.铁素体不锈钢 ③.马氏体不锈钢 ④.双相不锈钢 ⑤.沉淀硬化不锈钢 不锈钢的标识方法

钢的编号和表示方法 ①用国际化学元素符号和本国的符号来表示化学成份,用阿拉 伯字母来表示成份含量,如:中国、俄国 12CrNi3A ②用固定位数数字来表示钢类系列或数字;如:美国、日本、 300系、400系、200系; ③用拉丁字母和顺序组成序号,只表示用途。 我国的编号规则 ①采用元素符号 ②用途、汉语拼音,平炉钢:P、沸腾钢:F、镇静钢:B、甲 类钢:A、T8:特8、GCr15:滚珠 ◆合结钢、弹簧钢,如:20CrMnTi 60SiMn、(用万分之几表示C含量) ◆不锈钢、合金工具钢(用千分之几表示C含量),如:1Cr18Ni9 千分之一(即0.1%C),不锈 C≤0.08% 如0Cr18Ni9,超低碳C≤0.03% 如 0Cr17Ni13Mo 国际不锈钢标示方法 美国钢铁学会是用三位数字来标示各种标准级的可锻不锈钢的。其中: ①奥氏体型不锈钢用200和300系列的数字标示, ②铁素体和马氏体型不锈钢用400系列的数字表示。例如,某 些较普通的奥氏体不锈钢是以201、 304、 316以及310为 标记, ③铁素体不锈钢是以430和446为标记,马氏体不锈钢是以 410、420以及440C为标记,双相(奥氏体-铁素体),

不锈钢基础知识大汇总

不锈钢基础知识大汇总 一、不锈钢的简介: 所有金属都和大气中的氧气进行反应,在表面形成氧化膜。不幸的是,在普通碳钢上形成的 氧化铁继续进行氧化,使锈蚀不断扩大,最终形成孔洞。可以利用油漆或耐氧化的金属(例 如,锌,镍和铬)进行电镀来保证碳钢表面,但是,正如人们所知道的那样,这种保护仅是一种薄膜。如果保护层被破坏,下面的钢便开始锈蚀 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和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又称不锈耐酸钢。实际应用中,常将耐弱腐蚀介质腐蚀的钢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介质腐蚀的钢称为耐酸钢。 由于两者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前者不一定耐化学介质腐蚀,而后者则一般均具有不锈性。 不锈钢2的耐蚀性取决于钢中所含的合金元素。铬是使不锈钢获得耐蚀性的基本元素,当钢 中含铬量达到12 %左右时,铬与腐蚀介质中的氧作用,在钢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氧化膜(自 钝化膜),可阻止钢的基体进一步腐蚀。除铬外,常用的合金元素还有镍、钼、钛、铌、铜、 氮等,以满足各种用途对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要求。 二、不锈钢的分类不锈钢通常按基体组织分为: 1、铁素体不锈钢。含铬12%?30%。其耐蚀性、韧性和可焊性随含铬量的增加而提高,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优于其他种类不锈钢。 2、奥氏体不锈钢。含铬大于18%,还含有8%左右的镍及少量钼、钛、氮等元素。综合性能好,可耐多种介质腐蚀。 3、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优点,并具有超塑性。 4、马氏体不锈钢。强度高,但塑性和可焊性较差。

四、不锈钢表面工艺: 热轧:简单点儿来说,一块钢坯在加热后(就是电视里那种烧的红红的发烫的钢块)经过几道轧制,再切边,矫正成为钢板,这种叫热轧 冷轧:简单说就是在热轧板卷的基础上加工轧制出来的,一般来讲是热轧---酸洗---(退火处 理)冷轧这样的加工过程。(ps:没有退火的叫轧硬卷。轧硬卷一般是用来做无需折弯,拉 伸的产品。)冷轧钢板厚度更加精确,而且表面光滑、漂亮。

不锈钢基础知识介绍知识分享

不锈钢基础知识介绍

不锈钢基础知识介绍(一) 在空气中或化学腐蚀介质中能够抵抗腐蚀的一种高合金钢,不锈钢是具有美观的表面和耐腐蚀性能好,不必经过镀色等表面处理,而发挥不锈钢所固有的表面性能,使用于多方面的钢铁的一种,通常称为不锈钢。代表性能的有13铬钢,18-铬镍钢等高合金钢。 从金相学角度分析,因为不锈钢含有铬而使表面形成很薄的铬膜,这个膜隔离开与钢内侵入的氧气起耐腐蚀的作用。 为了保持不锈钢所固有的耐腐蚀性,钢必须含有12%以上的铬。 不锈钢种类: 不锈钢可以按用途、化学成分及金相组织来大体分类。 以奥氏体系类的钢由18%铬-8%镍为基本组成,各元素的加入量变化的不同,而开发各种用途的钢种。 以化学成分分类: ①. CR系列:铁素体系列、马氏体系列 ②. CR-NI系列:奥氏体系列,异常系列,析出硬化系列。 以金相组织的分类: ①.奥氏体不锈钢

②.铁素体不锈钢 ③.马氏体不锈钢 ④.双相不锈钢 ⑤.沉淀硬化不锈钢 不锈钢基础知识介绍(二) 不锈钢的定义是在空气中或化学腐蚀介质中能够抵抗腐蚀的一种高合金钢,不锈钢是具有美观的表面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不必经过镀色等表面处理,而发挥不锈钢所固有的表面性能,使用于多方面的钢铁的一种,通常称为不锈钢。代表性能的有13铬钢,18-铬镍钢等高合金钢。 从金相学角度分析,因为不锈钢含有铬而使表面形成很薄的铬膜,这个膜隔离开与钢内侵入的氧气起耐腐蚀的作用。 为了保持不锈钢所固有的耐腐蚀性,钢必须含有12%以上的铬。 特性和用途:

一般特性 ◆ 表面美观以及使用可能性多样化 ◆ 耐腐蚀性能好,比普通钢长久耐用 ◆ 强度高,因而薄板使用的可能性大 ◆ 耐高温氧化及强度高,因此能够抗火灾◆ 常温加工,即容易塑性加工 ◆ 因为不必表面处理,所以简便、维护简单◆ 清洁,光洁度高 ◆ 焊接性能好 各种不锈钢的特性和用途

不锈钢基础知识

不锈钢基础知识培训材料 不锈钢大市场

不锈钢基础知识 一、不锈钢的简介: 所有金属都和大气中的氧气进行反应,在表面形成氧化膜。不幸的是,在普通碳钢上形成的氧化铁继续进行氧化,使锈蚀不断扩大,最终形成孔洞。可以利用油漆或耐氧化的金属(例如,锌,镍和铬)进行电镀来保证碳钢表面,但是,正如人们所知道的那样,这种保护仅是一种薄膜。如果保护层被破坏,下面的钢便开始锈蚀 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和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又称不锈耐酸钢。实际应用中,常将耐弱腐蚀介质腐蚀的钢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介质腐蚀的钢称为耐酸钢。由于两者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前者不一定耐化学介质腐蚀,而后者则一般均具有不锈性。不锈钢2的耐蚀性取决于钢中所含的合金元素。铬是使不锈钢获得耐蚀性的基本元素,当钢中含铬量达到12%左右时,铬与腐蚀介质中的氧作用,在钢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氧化膜(自钝化膜),可阻止钢的基体进一步腐蚀。除铬外,常用的合金元素还有镍、钼、钛、铌、铜、氮等,以满足各种用途对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要求。 二、不锈钢的分类不锈钢通常按基体组织分为: 1、铁素体不锈钢。含铬12%~30%。其耐蚀性、韧性和可焊性随含铬量的增加而提高,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优于其他种类不锈钢。 2、奥氏体不锈钢。含铬大于18%,还含有8%左右的镍及少量钼、钛、氮等元素。综合性能好,可耐多种介质腐蚀。 3、奥氏体- 铁素体双相不锈钢。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优点,并具有超塑性。 4、马氏体不锈钢。强度高,但塑性和可焊性较差。 三、不锈钢的特性和用途: 系列 美标 (ASTM ) 国标(GB)日表(SUS)性质用途 200 201 1Cr17Mn6Ni5N SUS201 具有耐酸、耐碱,密度高、抛光无气泡、 无针孔等特点,是生产各种表壳、表带 底盖优质材料等。 主要用于做装饰管,工 业管,一些浅拉伸制品. 202 1Cr18Mn8Ni5N SUS202 用Mn和N 代替了部分镍,从而获得 了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是一种 节镍的新型不锈钢,他的室温强度比 304高,在800度以下有较好的抗氧化 性和中温强度 主要用于做装饰管,工 业管,一些浅拉伸制品. 2205 00Cr22Ni5Mo3N SUS2205 它的Cr、Mo和N元素的区间都比较 窄,容易达到相的平衡(即两相约各占一 半) , 改善了钢的强度,耐腐蚀性和焊接 性能,多用于性能要求较高和需要焊接 的材料,如油气管线等. 用于炼油, 化肥,造纸, 石油,化工等耐海水 耐高温浓硝酸等的热 交换器和冷淋器及器 件。

不锈钢板基础知识归纳

一.关于GB 2451-2009和GB 4237-2007的关系 1.适用范围不同。从名称看,4237是对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的通行规定;24511只针对压力容器用的不锈钢钢板(含冷轧产品)。在公差方面及钢的性能方面,24511要求高于4237,例如24511规定厚板负偏差小于0.3,而4237公差范围更宽。如S30403,抗拉强度下限分别为520和515MPa。 2.两者相同之处:钢的化学成分和牌号、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总体看,24511标准严于4237。 二.承压设备用不锈钢几大标准对比 国标GB 24511-2009 美标ASTM SA240/240M 欧标EN10028.-1、7 :2007 标准主要对钢板的牌号、化学成分、尺寸外形重量及偏差、力学性能及试验方法三类做出规定。 主要差别体现在1.牌号命名;2.化学成分差别;3.力学指标4.试验方法及结果判定。

总结:国标和美标总体比较接近,但国标对硫磷杂控制高于美标,另美标中一些元素范围和国标规定有差异。如321中Ti含量的范围;欧标对主合金元素要求高于国标和美标,但对硅、磷要求低,硫要求高。 三.双相不锈钢 具有马氏体和铁素体两种晶相的不锈钢,含氮、钼,晶粒细。 优点:屈服强度是普通18-8的2倍。耐孔蚀、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焊接热裂纹倾向小;导热系数大,线膨胀系数小;抗冲击性好。 缺点:温度高易导致析出相,故使用温度应低于250度。 双相不锈钢含镍少,属于节镍钢种。从价格看,304价格为1,则316L为1.3,双相不锈钢为1.6;目前价格仍然较高。

四.固定式压力容器设计规范TSGR 0004 要求:TSGR0004 2.9.1境外材料制造单位制造的材料 1.压力容器用材料的制造单位取得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 2.制造商在材料合适部位做出明确清晰的钢印标志或其他标志。 3.质保书应包括制造许可标志和许可编码。 4.钢的化学成分要求C≤0.25%,P.≤0.03% S小于≤0.02 5试验方法: 冲击功:抗拉强度大于540MPA,冲击功应不小于20KJ 境外牌号材料技术要求不得低于国标类似牌号(化学成分杂质、冲击试样的取样部位、取样方向、冲击功指标和断后延伸率。延展加工性能。 五.晶间腐蚀试验

304不锈钢管知识介绍

304不锈钢管知识介绍 304不锈钢管标准:304不锈钢管是按照美国ASTM标准生产出来的不锈钢的一个牌号。304不锈钢管相当于我国的0Cr19Ni9 (0Cr18Ni9)不锈钢管。304含铬19%,含镍9%。德国之行标准:DIN2462。 304不锈钢性能:304不锈钢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铬-镍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耐热性、低温强度和机械特性。在大气中耐腐蚀,如果是工业性气氛或重污染地区,则需要及时清洁以避免腐蚀。适合用于食品的加工、储存和运输。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可焊性。304 不锈钢管是一种通用性的不锈钢管,它广泛地用于制作要求良好综合性能(耐腐蚀和成型性)的设备和机件。如食品用设备,一般化工设备,原子能工业用设备。 304不锈钢管化学成份规格C Si Mn P S Cr Ni(镍)Mo SUS304 ≤0.08 ≤1.00 ≤2.00 ≤0.05 ≤0.03 18.00-20.00 8.25~10.50 - 304不锈钢是一种通用性的不锈钢材料,防锈性能比200系列的不锈钢材料要强。耐高温方面也比较好,能高到到1000-1200度。304不锈钢具有优良的不锈耐腐蚀性能和较好的抗晶间腐蚀性能。 304不锈钢材料浓度≤65%的沸腾温度以下的硝酸中,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对碱溶液及大部分有机酸和无机酸亦具有良好的耐腐蚀能力。在空气中或化学腐蚀介质中能够抵抗腐蚀的一种高合金钢,不锈钢是具有美观的表面和耐腐蚀性能好,不必经过镀色等表面处理,而发挥不锈钢所固有的表面性能,使用于多方面的钢铁的一种,通常称为不锈钢。代表性能的有13铬钢,18-8铬镍钢等高合金钢。 从金相学角度分析,因为不锈钢含有铬而使表面形成很薄的铬膜,这个膜隔离开与钢内侵入的氧气起耐腐蚀的作用。为了保持不锈钢所固有的耐腐蚀性,钢必须含有12%以上的铬。

不锈钢常识大全

不锈钢常识大全 A 定义:通俗地说,不锈钢就是不容易生锈的钢,实际上一部分不锈钢,既有不锈性,又有耐酸性(耐蚀性)。不锈钢的不锈性和耐蚀性是由于其表面上富铬氧化膜(钝化膜)的形成。这种不锈性和耐蚀性是相对的。试验表明,钢在大气、水等弱介质中和硝酸等氧化性介质中,其耐蚀性随钢中铬含水量的增加而提高,当铬含量达到一定的百分比时,钢的耐蚀性发生突变,即从易生锈到不易生锈,从不耐蚀到耐腐蚀。表面美观以及使用可能性多样化。 B 特性: 耐腐蚀性能好,比普通钢长久耐用 强度高,因而薄板使用的可能性大 耐高温氧化及强度高,因此能够抗火灾 常温加工,即容易塑性加工 因为不必表面处理,所以简便、维护简单 清洁,光洁度高 焊接性能好 C 分类: 不锈钢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室温下的组织结构分类,有马氏体型、奥氏体型、铁素体和双相不锈钢;按主要化学成分分类,基本

上可分为铬不锈钢和铬镍不锈钢两大系统;按用途分则有耐硝酸不锈钢、耐硫酸不锈钢、耐海水不锈钢等等,按耐蚀类型分可分为耐点蚀不锈钢、耐应力腐蚀不锈钢、耐晶间腐蚀不锈钢等;按功能特点分类又可分为无磁不锈钢、易切削不锈钢、低温不锈钢、高强度不锈钢等等。 按照化学成分分类: 1. CR系列:铁素体系列、马氏体系列 2. CR-NI系列:奥氏体系列,异常系列,析出硬化系列。 按照金祥组织分类: 1. 奥氏体不锈钢: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钢中含Cr约18%、Ni 8%~10%、C约0.1%时,具有稳定的奥氏体组织。奥氏体铬镍不锈钢包括著名的18Cr-8Ni钢和在此基础上增加Cr、Ni含量并加入Mo、Cu、Si、Nb、Ti等元素发展起来的高Cr-Ni系列钢。奥氏体不锈钢无磁性而且具有高韧性和塑性,但强度较低,不可能通过相变使之强化,仅能通过冷加工进行强化。如加入S,Ca,Se,Te等元素,则具有良好的易切削性。此类钢除耐氧化性酸介质腐蚀外,如果含有Mo、Cu等元素还能耐硫酸、磷酸以及甲酸、醋酸、尿素等的腐蚀。此类钢中的含碳量若低于0.03%或含Ti、Ni,就可显著提高其耐晶间

不锈钢基础知识_CHC

不锈钢基础知识 Quality

内容 一、不锈钢的定义 二、不锈钢的分类 三、合金元素的作用 四、不锈钢的一般物理性质 五、不锈钢材料的基本性能 六、不锈钢的焊接性能 七、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 八、不锈钢的冲压性能

一、不锈钢的定义 不锈钢的定义:不锈钢是指在大气中不容易生锈的钢; 是在特定的酸、碱、盐条件中比较耐腐蚀的钢。 由于不锈钢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成型性,以及在很宽温度范围内的强韧性等系列特点,因此在石油化工、 原子能源、轻工、纺织、食品、家用器械、船舶等方 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不锈钢的分类 不锈钢的分类方法比较多,但通常按它的组织特点来进行分类,按这 种方法可以将不锈钢分成五大类,就是奥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 马氏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和沉淀硬化不锈钢。 不锈钢组织分类图 图例说明: 1.纵坐标为镍当量; Ni当量=Ni%+30×%C+0.5×%Mn 2.横坐标为铬当量; 铬当量=%Cr+%Mo+1.5×%Si+0.5×%Nb

二、不锈钢的分类 1、奥氏体不锈钢 奥氏体不锈钢为面心立方结构的奥氏体组织。 工业牌号可分为Cr-Ni和Cr-Ni-Mn-N两大类型。 在正常热处理条件下,钢的基体组织为奥氏体,在不恰当热处理或不同受热状态下,在奥氏体基体中有可能存在少量的碳化物及铁素体组织。 奥氏体不锈钢不能通过热处理方法改变它的力学性能,只能采用冷变形的方式进行强化。 可以通过加入钼、铜、硅等合金化元素的方法得到适用于各种使用条件的不同钢种,如316L、304Cu等。 无磁性、良好的低温性能、易成型性和可焊性是这类钢种的重要特性。

不锈钢基础知识

不锈钢 基 础 知 识 介 绍

一、不锈钢基础知识 不锈钢的定义及特性 定义:在空气中或化学腐蚀介质中能够抵抗腐蚀的一种高合金钢,具有美观的表面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不必经过镀色等表面处理,而发挥其固有的表面性能,使用于多方面的钢铁的一种,通常称为不锈钢(以不锈、耐蚀性为主要特性,且铬含量至少为%,碳含量最大不超过%的钢)。 不锈钢含有铬而使表面形成很薄的铬膜,这个膜隔离开与钢内侵入的氧气起耐腐蚀的作用。保持不锈钢的耐腐蚀性,钢必须含有%的铬。 特性:耐腐蚀性能好,比普通钢长久耐用 强度高 耐高温氧化及强度高,因此能够抗火灾 常温加工,即容易塑性加工 不必表面处理,简便、维护简单 清洁,光洁度高 焊接性能好 不锈钢的分类 不锈钢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室温下的组织结构分类,有马氏体型、奥氏

体型、铁素体和双相不锈钢;按主要化学成分分类,基本上可分为铬不锈钢和铬镍不锈钢两大系统;按用途分则有耐硝酸不锈钢、耐硫酸不锈钢、耐海水不锈钢等等,按耐蚀类型分可分为耐点蚀不锈钢、耐应力腐蚀不锈钢、耐晶间腐蚀不锈钢等;按功能特点分类又可分为无磁不锈钢、易切削不锈钢、低温不锈钢、高强度不锈钢等等。 a.化学成分分类: Cr系列:铁素体系列、马氏体系列; Cr-Ni系列:奥氏体系列,异常系列,析出硬化系列。 b.金相组织分类: 奥氏体不锈钢 铁素体不锈钢 马氏体不锈钢 双相不锈钢 沉淀硬化不锈钢 各元素对不锈钢性质的影响和作用 铬元素Cr:在不锈钢中其决定作用的元素。可提高不锈钢强度、硬 度、耐磨性、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但同时会降低不锈钢的塑性和韧 性。 碳元素C:提高不锈钢强度,会降低耐腐蚀性。 镍元素Ni:耐腐蚀材料,提高不锈钢强度同时保持良好的塑性及韧性,高温下有防锈和耐热能力,是钢中组成奥氏体的元素。

不锈钢厨具的基本知识

不锈钢厨具的基本知识 厨具,厨房用具的通称。 一、厨房用具主要包括以下5大类: 第一类是储藏用具,分为食品储藏和器物用品储藏两大部分。食品储藏又分为冷藏和非冷储藏,冷藏是通过厨房内的电冰箱、冷藏柜等实现的。器物用品储藏是为餐具、炊具、器皿等提供存储的空间。储藏用具是通过各种底柜、吊柜、角柜、多功能装饰柜等完成的。 第二类是洗涤用具,包括冷热水的供应系统、排水设备、洗物盆、洗物柜等,洗涤后在厨房操作中产生的垃圾,应设置垃圾箱或卫生桶等,现代家庭厨房还应配备消毒柜、食品垃圾粉碎器等设备。 第三类是调理用具,主要包括调理的台面,整理、切菜、配料、调制的工具和器皿。随着科技的进步,家庭厨房用食品切削机具、榨压汁机具、调制机具等也在不断增加。 第四类是烹调用具,主要有炉具、灶具和烹调时的相关工具和器皿。随着厨房革命的进程,电饭锅。高频电磁灶、微波炉、微波烤箱等也开始大量进入家庭。 第五类是进餐用具,主要包括餐厅中的家具和进餐时的用具和器皿等。 二、选择厨具的原则1、卫生的原则。 厨房用具要有抗御污染的能力,特别是要有防止蟑螂、老鼠、蚂蚁等污染食品的功能,才能保证整个厨房用具的内在质量。目前市场上有的橱柜已采取全部安装防蟑条密封,此项技术能有效防止食品受到污染。 2、防火的原则。 厨房是现代家居中唯一使用明火的区域,材料防火阻燃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厨具乃至家庭的安全,特别是厨具表层的防火能力,更是选择厨具的重要标准。所以,正规厨具生产厂家生产的厨具面层材料全部使用不燃、阻燃的材料制成。 3、方便的原则。 厨房内的操作要有一个合理的流程,因此,在厨具的设计上,能按正确的流程设计各部位的排列,对日后使用方便十分重要。再就是灶台的高度、吊柜的位置等,都直接影响到使用的方便程度。因此,要选择符合人体工程原理和厨房操作程序的厨房用具。

不锈钢基础知识

第一章不锈钢基础知识 1. 不锈钢发展简史 不锈钢是不锈钢和耐酸钢的总称。在冶金学和材料科学领域中,依据钢的主要性能特征,将含铬量大于12%,且以耐蚀性和不锈性为主要使用性能的一系列铁基合金称为不锈钢。 狭义的不锈钢是指在大气中不容易生锈的钢。广义的不锈钢指在特定条件下的酸、碱、盐中耐蚀的钢。不锈钢的不锈性和耐蚀性是由于钢的表面上富铬氧化膜(钝化膜)的形成,这种不锈性和耐蚀性是相对的。试验表明,钢在大气、水等弱介质中和硝酸等氧化性介质中,其耐蚀性随钢中铬含量的提高而增加,当铬含量≥10%时,钢的耐蚀性发生突变,即从易生锈到不易生锈,从不耐蚀到耐腐蚀。所以通常称不锈钢是铬含量为12%以上的铁基合金。由于不锈钢材具有优异的耐蚀性、成型性、相容性以及在很宽温度范围内的强韧性等系列特点,所以在石油化工、原子能、轻工、纺织、食品、家用器械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通常对在大气、水蒸汽和淡水等腐蚀性较弱的介质中具有不锈性和耐腐蚀性的钢种称不锈钢;对在酸、碱、盐等腐蚀性强烈的环境中具有耐蚀性的钢种称耐酸钢。两个钢类因成分上的差异而导致了它们具有不同的耐蚀性,前者合金化程度低,一般不耐酸;后者合金化程度高,既具有耐酸性又具有不锈性。 为了了解不锈钢发展的历程,有必要追溯到本世纪初期。大约在1910年左右,在世界上的一些地方出现了对新材料需求的危机,这种对材料需求的动力使得人们发明了不锈钢,并使其得到了飞速发展。 在英格兰的希菲尔德,H. Brearly 希望发明一种新型材料用来制作存放重型枪支的桶,这种桶要求必须耐磨损和擦伤。他经过调查发现在合金材料中加入高含量的铬元素,这种材料就不容易被刻伤。这个重大发现使他获得了专利,即钢中加入9-16%的铬,并且碳含量小于0.70%,第一代不锈钢诞生了。这些不锈钢最初用于不锈钢餐具,而如今普通碳钢已经取代不锈钢在餐具领域的应用。 几乎与此同时,在德国埃森的B. Strauss 发现了一种适合用于热电偶和高温计的保护管的材料。在许多铁基合金中,他发现了含有高含量铬的铁-铬-镍合金。含有超过20%含量Cr的合金样品被发现在实验室里即使放置很长时间也不会生锈。这个发现开发出了含有0.25%碳,20%铬和7%镍的钢,即最初的奥氏体不锈钢。 在英格兰和德国人致力于研究不锈钢的同时,F.M. Becket 正在美国的尼亚加拉大瀑布潜心研究希望发现一种便宜且耐氧化的材料,用于

不锈钢基础知识介绍

不锈钢基础知识介绍(一) 在空气中或化学腐蚀介质中能够抵抗腐蚀的一种高合金钢,不锈钢是具有美观的表面和耐腐蚀性能好,不必经过镀色等表面处理,而发挥不锈钢所固有的表面性能,使用于多方面的钢铁的一种,通常称为不锈钢。代表性能的有13铬钢,18-铬镍钢等高合金钢。 从金相学角度分析,因为不锈钢含有铬而使表面形成很薄的铬膜,这个膜隔离开与钢内侵入的氧气起耐腐蚀的作用。 为了保持不锈钢所固有的耐腐蚀性,钢必须含有12%以上的铬。 不锈钢种类: 不锈钢可以按用途、化学成分及金相组织来大体分类。 以奥氏体系类的钢由18%铬-8%镍为基本组成,各元素的加入量变化的不同,而开发各种用途的钢种。 以化学成分分类: ①.CR系列:铁素体系列、马氏体系列 ②.CR-NI系列:奥氏体系列,异常系列,析出硬化系列。 以金相组织的分类: ①.奥氏体不锈钢 ②.铁素体不锈钢 ③.马氏体不锈钢 ④.双相不锈钢 ⑤.沉淀硬化不锈钢 不锈钢基础知识介绍(二) 不锈钢的定义是在空气中或化学腐蚀介质中能够抵抗腐蚀的一种高合金钢,不锈钢是具有美观的表面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不必经过镀色等表面处理,而发挥不锈钢所固有的表面性能,使用于多方面的钢铁的一种,通常称为不锈钢。代表性能的有13铬钢,18-铬镍钢等高合金钢。

从金相学角度分析,因为不锈钢含有铬而使表面形成很薄的铬膜,这个膜隔离开与钢内侵入的氧气起耐腐蚀的作用。 为了保持不锈钢所固有的耐腐蚀性,钢必须含有12%以上的铬。 特性和用途: 一般特性 ◆ 表面美观以及使用可能性多样化 ◆ 耐腐蚀性能好,比普通钢长久耐用 ◆ 强度高,因而薄板使用的可能性大 ◆ 耐高温氧化及强度高,因此能够抗火灾 ◆ 常温加工,即容易塑性加工 ◆ 因为不必表面处理,所以简便、维护简单 ◆ 清洁,光洁度高 ◆ 焊接性能好 各种不锈钢的特性和用途

不锈钢基础知识大汇总

不锈钢基础知识大汇总 一、不锈钢的简介: 所有金属都和大气中的氧气进行反应,在表面形成氧化膜。不幸的是,在普通碳钢上形成的氧化铁继续进行氧化,使锈蚀不断扩大,最终形成孔洞。可以利用油漆或耐氧化的金属(例如,锌,镍和铬)进行电镀来保证碳钢表面,但是,正如人们所知道的那样,这种保护仅是一种薄膜。如果保护层被破坏,下面的钢便开始锈蚀 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和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又称不锈耐酸钢。实际应用中,常将耐弱腐蚀介质腐蚀的钢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介质腐蚀的钢称为耐酸钢。由于两者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前者不一定耐化学介质腐蚀,而后者则一般均具有不锈性。不锈钢2的耐蚀性取决于钢中所含的合金元素。铬是使不锈钢获得耐蚀性的基本元素,当钢中含铬量达到12%左右时,铬与腐蚀介质中的氧作用,在钢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氧化膜(自钝化膜),可阻止钢的基体进一步腐蚀。除铬外,常用的合金元素还有镍、钼、钛、铌、铜、氮等,以满足各种用途对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要求。 二、不锈钢的分类不锈钢通常按基体组织分为: 1、铁素体不锈钢。含铬12%~30%。其耐蚀性、韧性和可焊性随含铬量的增加而提高,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优于其他种类不锈钢。 2、奥氏体不锈钢。含铬大于18%,还含有8%左右的镍及少量钼、钛、氮等元素。综合性能好,可耐多种介质腐蚀。 3、奥氏体 - 铁素体双相不锈钢。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优点,并具有超塑性。 4、马氏体不锈钢。强度高,但塑性和可焊性较差。 三、不锈钢的特性和用途:

四、不锈钢表面工艺: 热轧:简单点儿来说,一块钢坯在加热后(就是电视里那种烧的红红的发烫的钢块)经过几道轧制,再切边,矫正成为钢板,这种叫热轧 冷轧:简单说就是在热轧板卷的基础上加工轧制出来的,一般来讲是热轧---酸洗---(退火处理)冷轧这样的加工过程。(ps: 没有退火的叫轧硬卷。轧硬卷一般是用来做无需折弯,拉伸的产品。)冷轧钢板厚度更加精确,而且表面光滑、漂亮。

双相不锈钢基本知识

双相不锈钢 所谓双相不锈钢是在其固溶组织中铁素体相与奥氏体相约各占一半,一般量少相的含量也需要达到30%。在含C较低的情况下,Cr含量在18%~28%,Ni含量在3%~10%。有些钢还含有Mo、Cu、Nb、Ti,N等合金元素。该类钢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特点,与铁素体相比,塑性、韧性更高,无室温脆性,耐晶间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均显著提高,同时还保持有铁素体不锈钢的475℃脆性以及导热系数高,具有超塑性等特点。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强度高且耐晶间腐蚀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有明显提高。双相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孔蚀性能,也是一种节镍不锈钢。 (性能特点 由于两相组织的特点,通过正确控制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工艺,使双相不锈钢兼有铁素体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的优点,它将奥氏体不锈钢所具有的优良韧性和焊接性与铁素体不锈钢所具有的较高强度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结合在一起,正是这些优越的性能使双相不锈钢作为可焊接的结构材料发展迅速,80年代以来已成为和马氏体型、奥氏体型和铁素体型不锈钢并列的一个钢类。双相不锈钢有以下性能特点: (1)含钼双相不锈钢在低应力下有良好的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一般18-8型奥氏体不锈钢在60°C以上中性氯化物溶液中容易发生应力腐蚀断裂,在微量氯化物及硫化氢工业介质中用这类不锈钢制造的热交换器、蒸发器等设备都存在着产生应力腐蚀断裂的倾向,而双相不锈钢却有良好的抵抗能力。 (2)含钼双相不锈钢有良好的耐孔蚀性能。在具有相同的孔蚀抗力当量值(PRE=Cr%+3.3Mo%+16N%)时,双相不锈钢与奥氏体不锈钢的临界孔蚀电位相仿。双相不锈钢与奥氏体不锈钢耐孔蚀性能与AISI 316L相当。含25%Cr的,尤其是含氮的高铬双相不锈钢的耐孔蚀和缝隙腐蚀性能超过了AISI 316L。 (3)具有良好的耐腐蚀疲劳和磨损腐蚀性能。在某些腐蚀介质的条件下,适用于制作泵、阀等动力设备。 (4)综合力学性能好。有较高的强度和疲劳强度,屈服强度是18-8型奥氏体不锈钢的2倍。固溶态的延伸率达到25%,韧性值AK(V型槽口)在100J以上。 (5)可焊性良好,热裂倾向小,一般焊前不需预热,焊后不需热处理,可与18-8型奥氏体不锈钢或碳钢等异种焊接。 (6)含低铬(18%Cr)的双相不锈钢热加工温度范围比18-8型奥氏体不锈钢宽,抗力小,可不经过锻造,直接轧制开坯生产钢板。含高铬(25%Cr)的双相不锈钢热加工比奥氏体不锈钢略显困难,可以生产板、管和丝等产品。 (7)冷加工时比18-8型奥氏体不锈钢加工硬化效应大,在管、板承受变形初期,需施加较大应力才能变形。 (8)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导热系数大,线膨胀系数小,适合用作设备的衬里和生产复合板。也适合制作热交换器的管芯,换热效率比奥氏体不锈钢高。 (9)仍有高铬铁素体不锈钢的各种脆性倾向,不宜用在高于300°C的工作条件。双相不锈钢中含铬量愈低,σ等脆性相的危害性也愈小。 (概念解析 双相不锈钢(Duplex Stainless Steel,简称DSS),指铁素体与奥氏体各约占50%,,一般较少相的含量最少也需要达到30%的不锈钢。 (诞生和发展 双相不锈钢从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诞生以来,已经发展到第三代。它的主要特点是屈

不锈钢基本知识

?不锈钢的基本知识 1、定义 不锈钢是不锈钢与耐酸钢的简称。在冶金学和材料科学领域中,依据钢的主要性能特征,将含铬量大于12%,且以耐蚀性和不锈性为主要使用性能的一系列铁基合金称做不锈钢。通常对在大气、水蒸气和淡水等腐蚀性较弱的介质中不锈和耐腐蚀的钢种称不锈钢;对在酸、碱、盐等腐蚀性强烈的环境中具有耐蚀性的钢种称耐酸钢。不锈钢的不锈性和耐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实验表明,只有当基体中的含铬量》12%后,钢才具有明显的抗锈性,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不锈。 2、常用牌号 200系列:Cr系列、Ni系列、Mn系列 300系列:Cr系列、Ni系列 400系列:Cr系列 600系列:高温强度合金系列 L :低碳,女口SUS316L J :日本独有的钢种,如SUS420J2 XM:ASTM 觃格的专利钢种,如SUSXM27 (00Cr27Mo) N:加入了氮,如SUS316N SUS(STEEL USE STAINLESS) SUH(STEEL USE HEAT RESISTANT) (GB1220-92 GB3280-92 )

基体组织及性能: SUS304 SUS316 SUS316L 奥氏体,无磁性,加工硬化明显,但是冷加工变形后带有磁性,原因是冷加工过程中引发产生马氏体组织,变硬而且有磁性。 SUS430 SUH409铁素体,有磁性,加工硬化不明显 SUS430J2出厂时为铁素体,用户需淬火为马氏体组织使用 铁素体加工硬化=位错引起的硬化 奥氏体加工硬化=位错引起的硬化+马氏体转变引起的硬化 (补充各钢种的加工硬化曲线) SUS304 7.93 SUS430 7.70 SUS316 7.98 SUS420J2 7.75 ?宝新产品介绍 1、宝新公司实物质量控制标准执行日本工业标准JISG4305-1999。产品主要有 SUS304 SUS430 SUS316 SUS316L、SUH409L,表面加工等级有2D、2B、 NO.4、HL150#、HL180#、HL240#、HL320#。厚度0.3mm ?3.0mm,宽度从40 mm ? 1320mm。 2

最全不锈钢知识,别再问我201、202、301、302、304哪个是好钢!

最全不锈钢知识,别再问我201、202、301、302、304哪个是好钢! 不锈钢(Stainless Steel)是不锈耐酸钢的简称,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或具有不锈性的钢种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腐蚀介质(酸、碱、盐等化学浸蚀)腐蚀的钢种称为耐酸钢。 不锈钢指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和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又称不锈耐酸钢。实际应用中,常将耐弱腐蚀介质腐蚀的钢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介质腐蚀的钢称为耐酸钢。由于两者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前者不一定耐化学介质腐蚀,而后者则一般均具有不锈性。不锈钢的耐蚀性取决于钢中所含的合金元素。 通常按金相组织分为: 通常,按照金相组织,把普通的不锈钢分为三类:奥氏体型不锈钢、铁素体型不锈钢、马氏体型不锈钢。在这三类基本金相组织基础上,为了特定需求与目的,又衍生出了双相钢、沉淀硬化型不锈钢和含铁量低于50%的高合金钢。 1、奥氏体型不锈钢。 基体以面心立方晶体结构的奥氏体组织(CY相)为主,无磁性,主要通过冷加工使其强化(并可能导致一定的磁性)的不锈钢。美国钢铁协会以200和300系列的数字标示,如304。

2、铁素体型不锈钢。 基体以体心立方晶体结构的铁素体组织((a相)为主,有磁性,一般不能通过热处理硬化,但冷加工可使其轻微强化的不锈钢。美国钢铁协会以430和446为标示。 3、马氏体型不锈钢。 基体为马氏体组织(体心立方或立方),有磁性,通过热处理可调整其力学性能的不锈钢。美国钢铁协会以410, 420以及440数字标示。马氏体在高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当以适当的速度冷却至室温时,奥氏体组织能够转变为马氏体(即淬硬)。 4、奥氏体一铁素体(双相)型不锈钢。 基体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两相组织,其中较少相基体的含量一般大于15%,有磁性,可通过冷加工使其强化的不锈钢,329是典型的双相不锈钢。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双相钢强度高,耐晶间腐蚀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及点腐蚀能力均有明显提高。 5、沉淀硬化型不锈钢。 基体为奥氏体或马氏体组织,并能通过沉淀硬化处理使其硬化的不锈钢。美国钢铁协会以600系列的数字标示,如630,即17-4PH。 一般来说,除合金外,奥氏体不锈钢的耐腐蚀性是比较优异的,在腐蚀性较低的环境中,可以采用铁素体不锈钢,在轻度腐蚀性环境中,若要求材料具有高强度或高硬度,可以采用马氏体不锈钢和沉淀硬化不锈钢。

不锈钢材料基本知识讲义

不锈钢材料基本知识讲义 不锈钢专业名词 通俗地说,不锈钢就是不容易生锈的钢,实际上一部分不锈钢,既有不锈性,又有耐酸性(耐蚀性)。不锈钢的不锈性和耐蚀性是由于其表面上富铬氧化膜(钝化膜)的形成,这种不锈性和耐蚀性是相对的。试验表明,钢在大气、水等弱介质中和硝酸等氧化性介质中,其耐蚀性随钢中铬含水量的增加而提高,当铬含量达到一定的百分比时,钢的耐蚀性发生突变,即从易生锈到不易生锈,从不耐蚀到耐腐蚀。不锈钢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室温下的组织结构分类,有马氏体型、奥氏体型、铁素体和双相不锈钢;按主要化学成分分类,基本上可分为铬不锈钢和铬镍不锈钢两大系统;按用途分则有耐硝酸不锈钢、耐硫酸不锈钢、耐海水不锈钢等等,按耐蚀类型分可分为耐点蚀不锈钢、耐应力腐蚀不锈钢、耐晶间腐蚀不锈钢等;按功能特点分类又可分为无磁不锈钢、易切削不锈钢、低温不锈钢、高强度不锈钢等等。由于不锈钢材具有优异的耐蚀性、成型性、相容性以及在很宽温度范围内的强韧性等系列特点,所以在重工业、轻工业、生活用品行业以及建筑装饰等行业中获取得广泛的应用。 奥氏体不锈钢: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钢中含Cr 约18%、Ni 8%~10%、C约0.1%时,具有稳定的奥氏体组织。奥氏体铬镍不锈钢包括著名的18Cr-8Ni 钢和在此基础上增加Cr、Ni 含量

并加入Mo、Cu、Si、Nb、Ti 等元素发展起辀的高Cr-Ni 系列钢。奥氏体不锈钢无磁性而且具有高韧性和塑性,但强度较低,不可能通过相变使之强化,仅能通过冷加工进行强化。如加入S、Ca、Se、Te 等元素,则具有良好的易切削性。此类钢除耐氧化性酸介质腐蚀外,如果含有Mo、Cu 等元素还能耐硫酸、磷酸以及甲酸、醋酸、尿素等的腐蚀。此类钢中的含碳量若低于0.03%或含Ti、Ni,就可显著提高其耐晶间腐蚀性能。高硅的奥氏体不锈钢浓硝酸肯有良好的耐蚀性。由于奥氏体不锈钢具有全面的和良好的综合性能,在各行各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铁素体不锈钢:在使用状态下以铁素体组织为主的不锈钢。含铬量在11%~30%,具有体心立方晶体结构。这类钢一般不含镍,有时还含有少量的Mo、Ti、Nb 等元素,这类钢具导热系数大,膨胀系数小、抗氧化性好、抗应力腐蚀优良等特点,多用于制造耐大气、水蒸气、水及氧化性酸腐蚀的零部件。这类钢存在塑性差、焊后塑性和耐蚀性明显降低等缺点,因而限制了它的应用。炉外精炼技术(AOD 或VOD)的应用可使碳、氮等间隙元素大大降低,因此使这类钢获得广泛应用。 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是奥氏体和铁素体组织各约占一半的不锈钢。在含C 较低的情况下,Cr 含量在18%~28%,Ni 含量在3%~10%,有些钢还含有Mo、Cu、Si、Nb、Ti、N 等合金元素。该类钢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特点,与铁素体相比,塑性、韧性更高,无室温脆性,耐晶间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均显著提高,同时还保持有

(完整版)金属材料知识大全

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包括纯金属、合金、金属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材料等。(注:金 属氧化物(如氧化铝)不属于金属材料) 1.意义 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金属材料关系十分密切。继石器时代之后 出现的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均以金属材料的应用为其时代的显著标志。现代,种类繁多的金属材料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种类 金属材料通常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特种金属材料。 (1)黑色金属又称钢铁材料,包括含铁90%以上的工业纯铁,含碳2%~4%的铸铁,含碳小于 2%的碳钢,以及各种用途的结构钢、不锈钢、耐热钢、高温合金、不锈钢、精密合金等。广义的黑色金属还包括铬、锰及其合金。 (2)有色金属是指除铁、铬、锰以外的所有金属及其合金,通常分为轻金属、重金属、贵金属、半金属、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等。有色合金的强度和硬 度一般比纯金属高,并且电阻大、电阻温度系数小。 (3)特种金属材料包括不同用途的结构金属材料和功能金属材料。其中有通过快速冷凝工艺获得的非晶态金属材料,以及准晶、微晶、纳米晶金属材料等;还有隐身、抗氢、超导、形状记忆、耐磨、减振阻尼等特殊功能合金以及 金属基复合材料等。 3.性能 一般分为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两类。所谓工艺性能是指机械零件在加工制 造过程中,金属材料在所定的冷、热加工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性能。金属材料工 艺性能的好坏,决定了它在制造过程中加工成形的适应能力。由于加工条件不同,要求的工艺性能也就不同,如铸造性能、可焊性、可锻性、热处理性能、 切削加工性等。 所谓使用性能是指机械零件在使用条件下,金属材料表现出来的性能,它 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金属材料使用性能的好坏,决定了它 的使用范围与使用寿命。在机械制造业中,一般机械零件都是在常温、常压和 非常强烈腐蚀性介质中使用的,且在使用过程中各机械零件都将承受不同载荷 的作用。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性能,称为力学性能(过去也称为 机械性能)。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是零件的设计和选材时的主要依据。外加载 荷性质不同(例如拉伸、压缩、扭转、冲击、循环载荷等),对金属材料要求 的力学性能也将不同。常用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 多次冲击抗力和疲劳极限等。 金属材料特质

不锈钢基本知识

不锈钢管应用基本知识(一) 序: 在人们的印象中,不锈钢是一种高级材料,随着技术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不锈钢以其优良的性能,从航天、航空、化工、制药、食品、生活器皿等生产、生活的应用,又进入到建筑给水领域,并日益扩展延伸。为保障给水尤其是饮用水的安全卫生,对输水管道的选用,需满足高水质,低维护,长寿命的标准。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德、日、英、美、加、韩、菲、新、马、泰等国及我国港台地区,就因不锈钢管材(特别是薄壁管)具有美观、高强度,耐腐蚀,不结垢,不漏水等优越性,虽一次投资略大,但维护费用很小,综合性价比的优势,而倍受青睐,被列为管材的首选,在市场占有较大的份额。 我国不锈钢管材应用于给排水,晚于国外约二十多年,由导入期达到成熟期要经历一个认识、了解和掌握的过程。由于不锈钢品种多,性能各异,为了能更好地针对具体用途和工况,准确、有效、合理的应用不锈钢管材,我们特组织国内建筑给排水、焊接、材料等各方面的专家,编写这套《不锈钢管材应用基本知识(一)》,系统、简要的介绍不锈钢材料的特性,加工,选择,使用及维护等分方面的要求,不锈钢管材冷加工,热处理和焊接等工艺特性,管材使用的经济性,选材与检测方面的知识。以便于广大用户、业主在设计、施工、安装、监理时选型和实际操作中参考,同时,本书对于从事不锈钢管材的生产者,经营者及科技工作者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此书是普及不锈钢管材的应用知识的一种尝试,疏漏不足之处难免,我们将根据实践反馈的信息,予以补充和修正。不锈钢应用知识涉及面广,现在编写了第一册,将根据需要编印后续的分册。

一、薄壁不锈钢管道应用领域及发展前景 我国是一个世界人口大国,但是我国的水资源却十分紧张,仅仅为全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季节性缺水,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不仅如此,我国又是一个水资源浪费严重的国家:许多城市水管网系统的漏水率大于20%,GDP耗用水资源是美国的8倍。并且,由于一些水管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差或管材本身达不到健康标准,建筑物给水系统还普遍存在着二次污染问题,危害了居民的身体健康,导致一些疾病的产生。尽管我国大部分的城市自来水厂的出水口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但经过输配管网和贮水设备以后,水质已经明显下降,多项指标达不到规定的饮用水质标准。所以,在城市供水领域,水资源紧张、浪费严重、水质污染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三大障碍。 面对严峻的形势,国家已提出在认真保护水资源的同时,要建立高效节水型社会,大大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并让人民群众喝上优质的饮用水。这就要求我们的供水部门和建设部门不仅要保证现在,而且要考虑到将来都能持续稳定的提供清洁优质的水源,最大幅度的降低管网系统的漏水率。因此,无论是新建城市供水系统还是对原有供水系统的改造,或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管道直饮水工程都迫切需要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使水资源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不锈钢管材以其几乎为零的漏水率和无与伦比的健康性能被推上了城市供水系统和建筑物水管领域。研究并实际使用表明,一旦不锈钢管材被广泛运用,城市管网的漏水率将大幅度降低,建筑物水质将得到充分保障。薄壁不锈钢管材以其所特有的安全性、可靠性、清洁性、耐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等各方面突出优势,为保护水资源、改善水质、保护人们的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保护环境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关键的作用。 1.采用薄壁不锈钢管有哪些好处? 1.1优良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 不锈钢水管强度非常高,见表1(是镀锌管的1.5倍,铜管的2-3倍,PPR 管的8-10倍),而且有良好的延展性和韧性,低温不变脆,对冲撞能有很强的吸收能力,抗震和抗冲击性能强,优良的耐磨损和耐疲劳特性,较好的高温强度,优良的防水和防热辐射性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