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量化模型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量化模型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量化模型

大学教师评价系统现状及建议

评教制度的现状: A.评教指标设置问题 1.评教指标体系多年不变。传统的学生评教注重对教师“教”的评价,以教师为单一的视点,以“能讲”为单一的目标,以“传授知识”为单一的目的,特别关注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师语言、板书、提问的艺术教学内容的安排等都是评价量表中的主要评价点,而很少从学生“学”的角度去评价教师的教学,很少以学生的实际收获为评价的主要标准。有些学校几年甚至十几年指标体系不变,很多项不能反映现代课堂教学的特点。 2.评价指标缺乏多样性。尽管教学有许多共性,但大量研究表明,课程所属的学科领域的不同,课程特征的不同,必修课与选修课的不同,评价时在结果上存在统计学上的显着性差异。很多学校所有教学人员共用一种调查表,未能反映各门学科之间的特点和各类教师之间的工作性质及不同课程内容的教学特点。因此,设计问卷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设计不同的评教表。 3.评价内容不够全面,问卷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多数评价指标的设计内容都集中于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技能等,很少涉及与教学效果有着密切关系的课程和教材等问题。很多高校的评教表,只有几项大的指标,其构成只有客观题没有主观题,相当程度地局限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内容。此外,每项指标缺乏对不公正打分的约束力,一定程度上也给学生打分的随意性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4.由于授课老师的性格问题造成评教不客观。一部分老师对待学术严谨认真,上课也尽职尽责,但是由于其自身性格所呈现处是一种不苟言笑的形象,可能会使学生觉得不亲切,造成评教客观性受到影响。 B.评教组织实施的问题: 1.学生对“学评教”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学评教”要求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作出价值判断,学生在进行价值判断时,首先考虑的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过程及其效果是否符合自己的主观认识与需要,评价的结果直接受学生的主观认识、心理状态的影响。学生作为评价者,其自身的知识构成与能力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观察评价量化表DOC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观察评价量化表 DOC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量化表授课教师:课题:评课人:项目权重评价要点评分等级ABCD教学目标(0.1)1、符合新课标理念,体现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解决问题以及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的要求。54322、符合教材要求,切合学生实际。5432教学内容(0.15)1、能驾驭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54322、教学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是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的。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54323、适当补充相关情境材料以支持学生的学习,注意本学科和其它领域的适当联系。5432教学过程(0.3)1、教学思路清晰,层次清楚,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建立。109862、创设良好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与合作者角色。开展有效学习活动,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机会,让师生、生生多边互动,积极参与,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109863、师生

关系和谐,情知交融,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体现个性。10986教学方法(0.2)1、教学方法具有启发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43212、情境创设恰当、有效,问题设计严谨、合理、有探究性。43213、采用不同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43214、体现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情感的激发。43215、教学手段运用得当。4321教学效果(0.15)1、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发展。54322、全面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54323、学生思维活跃,表现出积极的情感态度。5432教师素质(0.1)1、教态自然,语言准确简练,示范规范,指导得法,板书科学合理。43212、能正确熟练地使用教具和引导学具操作。32113、善于组织教学,有教学机智、调控能力强。3211总得分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量化表授课教师:课题:评课人:项目权重评价要点评分等级ABCD教学目标(0.1)1、符合新课标理念,体现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解决问题以及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的要求。54322、符合教材要求,切合学生实际。5432教学内容(0.15)1、能驾驭教材,

xxx大学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办法(试行)

XXX大学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办法(试行) 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手段。为加强教学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形成努力进取、精益求精、相互合作、有序竞争的教学风气,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订本办法。 一、评价目的 督促教师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增强教学工作的责任心和质量意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评价原则 1.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 2.校级评价与二级学院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3.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4.过程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三、评价对象 所有承担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教学任务的专、兼职教师。 四、评价内容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课堂管理、辅导答疑、作业布置与批改、课程考核以及其它应承担的教学工作等。 五、评价办法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分校级评价和二级学院评价两个层次进

行。 1.校级评价:由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组织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按评价指标体系(见附件)进行评价。每学期的第16-17周由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组织、二级学院协助,由学生本人(不得替代他人)在网上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进行评价。为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任课教师有权取消不适合参加评价学生的评价资格,比例不超过任课班级学生总人数的10%,名单由各二级学院于16周前统一报送至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教学评估科。 2.二级学院评价:二级学院负责本院专任教师和外聘教师的考核评价,为保证评价工作的客观公正,各学院应成立教师教学工作评价工作小组,结合自身专业实际及转型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评价方案并报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教学评估科备案。 六、评价结果的确定 (一)评价分数的确定 专职和外聘教师在校级评价和二级学院评价的基础上,按照校级评价60%、二级学院40%的比例确定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分数。 兼职教师的评价分数以学生网上评价结果为准。 (二)评价等级的确定 1.根据教师在教学质量评价活动中的分数确定教学质量的评价等级,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评价等级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 优秀:教学质量评价得分在90分及以上,且比例不得超过二级

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教学文案

第1章开发背景及相关技术介绍 1.1开发背景 在高校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学质量监控的关键环节,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教学工作,激发教师教学的质量意识,全面提高高校教师教学业务水平和教学效果。然而传统的评教方式在评教的时效性、数据处理的直观和准确性、可操作性等方面已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学校的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其优势,建立教师评价系统,使学校对教学实现实时监控,及时掌握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与传统的纸本评教的做法相比,使用系统进行评教,有以下四个优点: 1.打破了之前评教方式的局限,可以更科学、更准确地对教师教学的工作进行客观的评价,可以降低评教打分的个人主观性、个人随意性。 2. 因为问卷设计了不同的评教指标,方便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对学校评教的结果进行更客观分析,提供更科学与准确的数据,大大提高了教学评价的准确度。 3. 提升了原有纸质评教的地域局限性,若将信息网络中心端口对外开放,整个校园网甚至互联网上的所有用户都可以访问本教学评教系统。因而就可以在更广泛的地域、任意时刻都可以用自己的身份访问此系统进行评教,大大提高了教学评教的灵活性,更对于远程异地的教学工作尤显本系统的优越性。 4.突破了传统评教耗时、耗力的情况。应用系统,可大大减低教务人员及评价人员的消耗。使评教更加便捷、简单。 1.2开发目的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动态交互式网页提供了人们对最新信息的需求和发布迫切需要及时性。本系统就是一个能够通过网络实现教师评教系统,能够大大减轻教工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办事效率;设计教师教学质量评教系统只是一种手段,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计算机学生,我想通过它使我可以更好的了解计算机的工作过程,掌握开发语言的使用方法,掌握开发各种项目的工作技能,适应迅猛发展的社会。 1.3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内容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包括用户登陆系统、用户管理、用户信息录入、教

教学质量评价模型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评价模型研究 Research on the model of the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学院: 理学院 学生姓名: 刘君兰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班级: 081022 学号: 08102221 指导老师: 孙海 二零一二年六月

摘要 本文研究的是教学质量评价的模型,首先介绍了教学质量评价的发展背景和意义及评价原则,指出了当前教学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改进。教学质量评价分为学生评价、同行和专家评价、领导评价和教师自我评价四个部分,本文分别对这四种评价作出了分析,指出了现有的评价方案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改进,使评价方案更加客观、合理、科学。 评价模型主要针对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和评价结果的合理处理两个问题展开分析。首先根据查文献得到一个分三个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标度法结合得到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构造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评价信息,我们采用有效区间值代替平均值进行教学质量评价。先统计出三级指标的原始评价数据,然后根据区间值模糊法求得各三级指标的有效区间,接着按照分层次模糊法一层一层地计算上一层指标的有效区间,直到得到最高层次的有效区间,根据四种评价主体得到的有效区间得到综合有效区间,求出该有效区间在各等级的隶属度,根据最大区间数判断最后综合评价的有效区间的隶属等级。 按照改进后的要求,在Matlab GUI环境下进行编程得到一个可视界面,只需在得到的界面中分别输入各评价主体对三级指标的评价分数,就可以得到综合评价的有效区间,判断出该有效区间的隶属等级。 关键词:教学质量评价;层次分析法;标度法;有效区间;GUI可视界面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 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 班级: 作者: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1 年 4 月

摘要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是高校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的核心与基本,本系统采用Excel 和VB6.0做为开发工具,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了需求分析以及系统实现的可行性,明确了系统功能模块以及应该实现的功能,并利用在已经给出的excel评价表对教师教学评价分数进行平均计算、排名和打印。该应用精巧实用,易于操作,在实际应用中效果很好,对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教师教学质量评价 VB6.0 需求

引言 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而传统的通过初步的定量分析确定评价指标或根据调查表的分值进行加权求带有很大的主观片面性,缺乏坚实的科学基础。因此,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来建立评价模型,使评价结果更科学有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针对某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对象的复杂性及其评价指标模糊性,采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技术对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的评估对象,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得到评估结果的方法。由于计算评价结果相对复杂和一定重复性,因此利用办公系统软件Office中Excel强大的VBA(Visual Basic Application)功能,利用编程实现计算,使计算方便快速,结果准确。 第1章绪论 1.1开发背景 在科技飞速发展、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教师的责任正逐步的夸大化、完善化,而教师这个行业的竞争也越演越烈,在Internet网的普及,电子商务的出现,更有“科学教学”之说,而竞争的核心是科学技术和管理,但归根到底却是教师资源素质及如何合测量一位教师教学质量合格与否的争议。这使人们认识到教师教学质量是育人的“第一资源”,而如何正确的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则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 在这种知识经济及“科学教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一套完整的科学地衡量教师上课内容的质量、综合学生对教师的客观评定、服务于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一个无干扰平台并包含了考核、调整等功能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软件则成为了各高校业必备,它带给高校重要的是管理,是一套电子时代全新理念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为此,开发了一套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该系统是一个实用的系统,可是充分的实现学生客观的对教师进行整体评价。但这只是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一个方面,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各种科学管理手段,使其在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方面担付起日益重要的作用。 1.2 开发目的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是一个小型的教师评价系统,通过对本系统的开发和研究,使自身更加熟悉了软件的开发流程以及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同时在开发工资管理系统的过程中,使我能够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把理论转化为实际,做到理论

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

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 (试行) 学校教育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综合性活动,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开展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学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为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引导教师树立科学的职教理念,创新性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发挥CRP系统的管理效能,特制订本办法。 一、评价原则 1、客观、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2、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督导评价“三结合”原则。 3、以评促教,以评促改,重在提高原则。 二、评价标准 1、《湖南城建职业学院课堂教学评估表》 2、《湖南城建职业学院实践课教学评估表》 三、评价范围 1、学院所有校内专兼职教师每学期都要接受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2、教师学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由听课反馈、学生评价、CRP 系统个人教学资料建设等3个部分组成。其中:听课反馈对应CRP 中“听课反馈”系统、学生评价对应CRP中“学生月度评价”系统。 四、评价内容 1、教师学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总分100分,测算公式为(学生评价平均分*50%)+(听课反馈平均分*40%)+CRP系统个人教学资料建设(10分)。教师学期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分为A、B、C三个等级。 2、每位校内专兼职教师将20%课酬作为教学绩效部分,学期末根据教师学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发放。 3、依据CRP系统的统计结果及CRP系统个人教学资料建设检查情况,每个教学系部校内专兼教师从高分到低分排名。A级占10-15%,B级占70%左右,C级占10-15%。 A级,按照按100-120%发放学期教学绩效部分。 B级,按照100%发放学期教学绩效部分。 C级,按照80-100%发放学期教学绩效部分。 以教学系部为单位,A级、C级发放比例在符合上述控制比例下由系部结合系部实际自行制定实施细则,本系部教师的绩效发放总量不变。

关于学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系统的建设方案-V2.0

关于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系统 建设的申请报告 一、项目背景 教育部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做出重要部署: 在战略目标上,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要更加合理,特色要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要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在体制机制上,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深化教育教学,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等。 在发展任务上,教育规划纲要强调,要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本科。 定时采集学校教学过程中的评价量化指标数据,是建立本科教学质量常态监控机制的重要环节,是国家“五位一体”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教育部开展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重要依据。在该背景的推动下,迫切的需求一款适合我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系统。 二、申请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申请建设我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系统》,就是搭建一套适合我校自身教学质量提高与发展的监控评价平台,在手机端、PC端集成使用,提供给学生、教师、督导、同行专家等多种人群实现个性化监控评价、问卷创建、结果统计分析等一系列精细化的实用功能。系统平台主要特性有:

?多种终端同步展示、多屏互动、信息聚合 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系统采用多屏互动技术,具有在不同设备间的实现信息聚合。智能手机端、平板电脑、PC网站同步操作,同步浏览。在移动设备上完美实现了及时消息推送,简易办公,实时实地完成评价任务。 ?良好的移植性、扩展性 系统采用JA V A技术跨平台的软件设计、支持多种操作系统、数据库和中间件。系统具备高度的开放性、提供多处二次开发接口。保证了建立在统一标准之上移植、整合、可重用等方面的优势。 ?灵活的权重比例控制 教学质量评价可以灵活设置:学生、教师和督导各自在评价中所占比例,从而使教师的综合排名更加科学有效。 ?内容丰富的指标库 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系统自带丰富的适合高校的应用指标库,在使用的过程中教师可不断的补充、完善和更新指标库,以便后期使用更加快捷方便。 ?高效易用的可视化内容维护 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系统在问卷发布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使得发布问卷更加的简单,高效。可以使用系统丰富的指标库,模板问卷等快捷方式创建评价指标体系。 ?强大的权限控制 权限控制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①系统管理角色权限控制,精细到查看,编辑,删除,审核,发 布等细节; ②问卷参与主体权限控制,可以设置全体学生,指定学院、专业, 指定督导,也可以指定到特定的教师进行听课评价; ③问卷调查对象,可以指定到学生或者教师。 ?精细化的结果统计分析 完善的结果统计分析功能:对在线评价结果统一收集,一键核算,

在线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在线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在线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可以方便和全面地收集教师教学工作的数据,提供师生网上评教的评分结果,快速集中收集各方面的评教信息,使教务管理部门能够及时了解教学动态和师资情况,为教务老师提供相关决策支持,为职称评聘提供教学工作质量的科学依据,同时减轻了教务老师的工作量。 系统用户分为三类,分别是学生、教师和管理员。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选课并对教师及其所教授的课程进行打分、留言,教师可以查看学生对自己的评教结果和留言以及对其同行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管理者可以对学生以及教师同行评教的信息进行查询和统计,同时可以查看教师排行榜并打印。查询可根据查询条件的不同显示不同的查询结果,同时也可根据统计要求显示不同的结果。 系统是基于Windows XP操作系统,采用JSP开发,并使用SQL SERVER 2000数据库来实现。 关键词:教学;评教;数据库;统计;JSP: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Online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Abstract The online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can collect the data of teaching work conveniently and comprehensively, offer the score results of online teaching evaluation by teachers and students, collect the information of teaching evaluation from different fields fast, enable th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to find out about teaching development and teachers' situation in time, offer relevant decision support to the teachers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offer the scientific basis of teaching work quality for the thing that the professional title is commented and engaged , reduce the work load for the teachers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t the same time . The users of this system are divided into three kinds that include student, teacher and administrator. Students may select the lesson and give a score, make comments to the teacher on Internet; the teacher can look over the results and comments of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evaluate teaching quality of other teachers. The administrator can inquire the comment information and look over teacher's billboard and type the results at the same time. Inquire that can be showing different inquiry result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ondition of inquiring,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show different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request. The system is based on Windows XP operation system, adopt JSP to develop languages, the database is SQL SERVER 2000. key words: teaching;evaluation of teaching;statistics;database;JSP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2)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王焕定1,2 邱志贤1曾森2 1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土木工程系;2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摘要: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各高学校都有一套教学评价的方法,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有些不尽完善的地方。本文总结了多年的教学督导经验和征求部分教师的意见,借助课堂评价递阶层结构模型,用功效系数法进行评价分析,剖析实例,得到较满意的、更能反映客观实际的、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起到了教学评价与教学督导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模糊层次分析法,指标体系递阶层次模型,课堂教学质量评估 一、引言 课程教学质量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一项核心内容,如何客观、科学地对各门核心课程进行教学质量的评价,对学校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些可以定量,而有些则只能定性。如何根据教师的教学表现,通过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价给出其所任课程的教学质量,指出其应该如何进一步改进,这是各校都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这里首先需要解决用什么样的评价模型来评判,然后还要探讨一种能对课程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的科学方法。为此,在学习国内外有关评价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已有的评价做法,提出本文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以供有关领导和部门参考。 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我校目前所用的课堂教学质量督导专家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件”等需填写的内容。 此表是学校教学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反复推敲、讨论确定的,无疑能一定程度上评价课堂教学的质量情况。但是,从上面的表格内容可见:这个评价体系都只有一级指标;从表1权重值可看出专家们对各指标的重要性可分为相同重要性的三组,第一组为2、3、4、5,第二组为7、9,第三组为1、6、8、10,以第一组最重要、第三组最不重要。如果按此重要性考虑,可根据文献[1]建立模糊判断矩阵如下所示

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系统

光大教学质量动态监控和评价系统 主要由以下四个子系统组成; xx 阅卷系统 智能题库系统 个性化学习与提升系统 教学质量动态监控评价系统 四个子系统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集成大数据平台串联使用,避免反复投资建设及减少后期运维成本,提高业务部门对系统日常使用的频率。光大教学质量动态监控和评价系统包含了从教育管理部门、教研员、学校群体/ 个体、校长、教导主任、学科老师、班主任、学生及学生家长等不同角色的各类数据分析。 教育局 1.持续监测辖区学校办学质量;利用考试质量分析中的目标达成评估,对中考、高考做监测评估、预算,有效对下属区、县、校下发上线完成任务分配。尤其是艺体类、临界、偏科生的学业跟踪,让学校更好针对性、有效的快捷的找到不足之处。 2.持续监测教师教学质量提高及进步状况;利用教学质量跟踪中的教师纵向 统计可分析教师历次教学水平,教师横向统计中的知识点、知识块、学科能力 完成情况,可了解与区域内各校老师对比情况,也可分析自己历次教学情况。 3.为评估辖区学校教学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利用最近发展区域评估自定义辖区学校分类,了解辖区各校教学质量情况,校与校之间的差异。 4.为教师教学质量从粗犷管理到精细管理提供有效的监测和反馈;通过小题知识点分析、客观题选择率、学科质量分析完成情况,为教育管理部门,教师提供精细数据、学科分析报告,为偏科生、临界生找到知识薄弱点,快速找到补救措施。 5?节约教育评价体环节的各项成本;系统自动生报表,统计数据,可以历次跟踪累积,减少教研员工作,系统可随时、随地生成报表。 学校

1?有效、规范、科学管理教学;阅卷、智能题库、教学质量评价系为学校提供统一的教学资源平台,可收集、积累大量教学资。 2?增强对教师教学评价工作的科学性;通过历次考试数据分析,通过对教师纵、横向对比,学生历次跟踪,更有效找到教学能力,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为教师教学评价提供有效依据。 3?有效指导教师成长发展;通过对教师纵、横向对比,了解教学中的不足。 4?分析发现教师教学的优势和问题所在;通过对教师纵、横向对比,了解教学中的不足。 5?考试结果数字化,便于查询统计;角色权限分配,随时、随地查询,历次成绩统计跟踪。 6?精确管理教师,便于绩效管理; 7?提高学校办学效益;利用考试质量分析中的目标达成评估,对中考、高考做监测评估、预算,有效对下属区、县、校下发上线完成任务分配。尤其是艺体类、临界、偏科生的学业跟踪,让学校更好针对性、有效的快捷的找到不足之处。 8?老师的每一次应用,都为学校的自有题库、卷库、教育资源完善添砖加瓦;教师 1?科学分析诊断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根据学生预习情况,有针对性的备课,切实实现因材施教; 3.三环智能导学”教学过程,通过预习测试授课理解测试讲解吸收测试解惑测评布置课后作业和预习内容; 4?实现教学过程的持续优化; 5.根据学生持续性成绩,掌握学生学业情况,深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信息; 6.大大减少出卷,阅卷工作量,让老师从机械劳动中解放出来,提升出卷,教学水平;家长 1.关注孩子学习曲线;通过手机端、电脑可及时查询到各次考试情况,各科学业报告,知识点掌握情况,考试答题情况。并生成错题集,可针对性练习。

大学教师评价系统现状及建议

大学教师评价系统现状 及建议 https://www.360docs.net/doc/f618599002.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评教制度的现状: A.评教指标设置问题 1.评教指标体系多年不变。传统的学生评教注重对教师“教”的评价,以教师为单一的视点,以“能讲”为单一的目标,以“传授知识”为单一的目的,特别关注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师语言、板书、提问的艺术教学内容的安排等都是评价量表中的主要评价点,而很少从学生“学”的角度去评价教师的教学,很少以学生的实际收获为评价的主要标准。有些学校几年甚至十几年指标体系不变,很多项不能反映现代课堂教学的特点。 2.评价指标缺乏多样性。尽管教学有许多共性,但大量研究表明,课程所属的学科领域的不同,课程特征的不同,必修课与选修课的不同,评价时在结果上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很多学校所有教学人员共用一种调查表,未能反映各门学科之间的特点和各类教师之间的工作性质及不同课程内容的教学特点。因此,设计问卷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设计不同的评教表。 3.评价内容不够全面,问卷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多数评价指标的设计内容都集中于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技能等,很少涉及与教学效果有着密切关系的课程和教材等问题。很多高校的评教表,只有几项大的指标,其构成只有客观题没有主观题,相当程度地局限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内容。此外,每项指标缺乏对不公正打分的约束力,一定程度上也给学生打分的随意性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4.由于授课老师的性格问题造成评教不客观。一部分老师对待学术严谨认真,上课也尽职尽责,但是由于其自身性格所呈现处是一种不苟言笑的形象,可能会使学生觉得不亲切,造成评教客观性受到影响。 B.评教组织实施的问题: 1.学生对“学评教”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学评教”要求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作出价值判断,学生在进行价值判断时,首先考虑的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过程及其效果是否符合自己的主观认识与需要,评价的结果直接受学生的主观认识、心理状态的影响。学生作为评价者,其自身的知识构成与能力水平、责任心、情感和利益冲突等“人为因素”导致评价偏差的产生。由于部分学生对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及意义认识不到位、态度不公正,导致参加“学评教”的人数过少,“学评教”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正常结束等。

教学评估之教学质量评价及反馈机制doc资料

7.2 教学质量评价及反馈机制 高校代码及名称: 专业代码及名称: ×××专业重视教学质量的监管,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我们认为,一个良好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建立在广泛的支持和参与之上,利用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对教学进行全方位、多角度考察和评估。教师、学生、学校职能部门、毕业生、用人单位、家长等都可以作为评价主体参与教学质量的评价和反馈活动,形成对教学质量多角度的考量,以保证教学质量评价的客观合理性。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教学质量评价实现师生自评、教师评价、学生评价、领导评价、同行评价等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结合,在校生评价与毕业生评价结合,教师个体教学质量评价与学校集体教学质量评价结合,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成为全员参与、良性互动的网络系统。【支撑材料 1:《×××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实施办法(试行)》】 一、教学质量评价 1. 教学环节评价 (1)课堂教学:×××专业的课堂教学评价涵盖日常的,已经形成了一个立体的三级评价体系,即督导组评价、院系领导和教师听课、学生评价。在督导组评价环节,通过每学期教学督导根据各专业教学计划安排进行的大规模听课,对所有教学活动、各个教学环节等进行有针对性的督导评价;在院系领导和教师听课环节,一方面院系两级

领导通过听课了解教学情况,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是很好的促进;在学生评价环节,通过建立畅通的学生评价和反馈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学中的动态问题,并及时进行反馈、矫正和调控。【支撑材料 2:《×××听课制度》】,【支撑材料 3:《×××听课记录本》】,【支撑材料 4:《×××学院教师课堂教学管理规定》】 (2)教学指导文件:建立并有效运行了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备课教案等的抽查和检查制度。教学指导文件是教师进行学科教学的直接依据和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通过定期检查教学指导文件,有效把握了每位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组织和管理的总体计划和运行情况。【支撑材料 5:《××××××》教学大纲】,【支撑材料 6:《××××××》教学进度表】 (3)考试环节:严格执行对期末试卷的抽查和打分制度。通过审核命题范围、题型、评分标准以及成绩分析报告,评价命题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了解考核的知识面、评定成绩的过程和依据,发现考试命题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或措施。相应的,专任教师严格坚持试卷管理和考试成绩分析制度,认真完成相关课程考试的命题、试卷审查、阅卷和试卷分析工作,具体包括:审定试题和考试方式,确保试卷质量,使考试能真实、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检查阅卷过程和课程考试成绩的形成过程,强化自身责任感;评估课程考试成绩分布,对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初步提出改进意见。【支撑材料 7:《×××考试管理办法》】,【支撑材料 8:《×××学院关于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调查报告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 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背景、目标与实施方法 伟大的教育学家安吉尔曾说:“人类的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挣得面包,而是使面包香甜”。教育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始终承载着人类发展与前进的期许与憧憬。高等教育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公共事业,既事关国计民生,也关系到民族的繁荣与昌盛。因此,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始终是我国高等院校专业教学工作的核心议题。在此背景下,深入开展教学评价模式改革,不断完善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既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客观需要,也是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为了全面了解广大教师对现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看法,深入了解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所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方式,由“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问题研究项目组”开展了本次抽样调查。 本次调查的主题为“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问卷调查”,旨在以教师教学评价认知现状为例,对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教师教学评价工作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方式,问卷内容分三个部分:一是基础信息部分,用以收集样本的个人资料;二是认知调查部分,采集教师对现行教学评价体系的认知与评价;三是建议征询部分,收集教师教学对评价体系完善方案的意见。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65份,回收46份,均为有效问卷。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基本信息 在回收的46份有效问卷中,受访的男教师为20人,占样本数的43%,而女教师为26人,占样本数的57%(如图1)。从受访对象的年龄结构来看,主要以青年教师为主,35岁以下的教师共25人,占受访对象的54.35%;35-50岁的中年教师共17人,占受访对象的36.94%;而50岁以上的教师仅为4人,占受访对象的8.7%。因此,从受访对象的年龄结构来看,中青年教师构成了高校教师群体的主体部分。 图1:受访教师的性别比率 图2:受访教师的年龄结构 从受访者的职称结构来看,受访的46人中初级职称者3人,占6.52%;中级职称者30人,占65.22%;副高职称者7人,占受访者总数的15.22%,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评价体系 一、指导思想 教学质量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是中职学校教育的生命线。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十分重要。《关于全面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中等职业学校要深刻认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中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提高中等教育质量的要求,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以不断反馈的有效信息为基础,同时,建立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相适应的制度,从而有效地保证中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持久提高。 为了加强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把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活动与职能合理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任务、职责、权限明确,能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形成教学质量监控的长效运行机制,根据教育部《中等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院、成人高等院校教学管理要点》和《关于全面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制订本实施办法。 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成 (一)教学质量目标系统教学质量目标系统包括学校定位与办学思路、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团队建设目标、办学特色目标、规模层次目标、发展目标等。 (二)教学质量监控组织系统由学校、处室、专业部、教研组、学生教学信息员四个层次构成。

1、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机构主要包括教学副校长、学校教学质量监控领导小组、学校教学督导组、学校教学质评小组、教务处、专业部和教研组等相关机构。校级教学质量监控在整个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起主导作用,教务处起主要作用,它在分管副校长领导下对全校教学工作进行组织和调度,是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监控体系运行的职能部门。 (1)教学副校长的职责:1)主持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的日常工作;2)主持制定各种教学质量监控方案、体系及文件;3)主持召开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会议;4)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开展教育理论、教学改革、教学评估的研究;5)在校长办公会议上,对学校的教学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6)完成校长交办的其他工作。 (2)、学校教学质量监控领导小组的职责1)领导和组织全校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2)根据学校的有关文件,统一领导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制订、修改和实施;3)组织、协调学校教学督导组、学校教学质评小组、教务处、政教处、招生就业处及各教学单位等部门在监控体系中的工作关系;4)监督各处(室)及教学单位等部门执行学校教学质量标准的情况;5)对教学质量监控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落实;6)对重大问题向学校提出意见和建议。 (3)、学校教学督导组的职责1)负责学校教学督导的日常管理工作;2)制订教学督导与评价的相关制度;3)聘请社会、行业人员参与教学督导工作;4)制订相关教学督导与评价的计划并督促实施和总结;5)深入课堂听课,并对听课对象作出评定和写出评语;6)负责教学督导与评价工作的信息、资料、数据的收集、分析、整理;7)教学督导与评价信息反馈。

[层次分析]本科教学质量水平评估的数学模型

本科教学质量水平评估的数学模型 2002级2班谢红军 [摘要] 根据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的需要,本文以本科教学评估材料为参照,结合各个高校的特点,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本科教学质量评估的层次结构图,通过专家咨询,给出了层次结构中各指标的权重,最终得出了高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估的数学模型,以全面反映各高校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本科教学质量评估层次分析数学模型 1 问题的提出 对高校教学质量的评价,是高校教学的一个有效调控,为高校办学提供了一个建设性方向。近年来,由于各高校大幅扩招等因素带来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如何对高校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目前用的较为普遍的是统计分析评价的方法,该方法使用起来比较相当繁琐。因此,为了能深入细致的评估本科教学质量,本文对2006年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材料中各项评价指标做了量化处理,最终得出了综合评价本科教学质量的简便方法。 2 问题分析 通过对2006年高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材料的仔细阅读、分析,结合各个高校的特点,在对专家咨询后,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本科教学质量评估的层次结构图,结合专家咨询法得到了层次结构中各指标的权重,最终给出了教学质量评估的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并且应用该模型对给定的三所高校进行了教学质量评估,排出了它们教学质量水平的高低秩序。 3 模型的假设及符号规定 假设: 1、专家咨询法得到的数据具有代表性、权威性。 2、本文以师范类高校为例进行研究。

3、Z :高校本科教学质量水平(目标层) )(准则层:本科教学成果:本科教学水平B ?? ? 21B B )(方案层)本科教学成果(:转业就业:应用本专业知识就业:继续深造)本科教学水平( :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教学效果:学风:教学管理:教学条件 师资队伍:办学指导思想 C B C C C B C C C C C C C ?? ?????????????????? ?? ?? ???? ? ??? ? ?? 2109817654321: : 22)(?=ij b B Z 下的比较矩阵 : 77)(1?=ij c C B1下的矩阵 : 77)(1?=ij c C B2下的矩阵 ,i X :专家对因素Ci 的最终评分,I=1,2,……10。 4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4.1 评价体系的层次结构 为了能够较为科学地评价各高校的教学质量,本文根据各高校的特点,结合乐 山师范学院2006年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材料,应用著名美国学者T.L.Saaty 提出的层次分析法,得出了本科教学质量评估的层次结构图如下:

大学教师教学评价意见范文

大学教学评价意见范文 1、教师通过对课本的独到深入的讲解,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能结合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深刻。教学内容重点突出,教学目的十分明确,教师具有极高的专业技能。授课方式新颖别致,激起同学们的兴趣,教师很注重互动,课堂学习氛围轻松愉快,真正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要求。 2、老师在授课中,内容深且广,涵盖面广,能联系古今,结合时代背景,在充分了解诗人,词人等古人的人生经历的同时更好地使学生们理解古文学作品的内涵与意蕴,同时在学习中使学生陶冶情操,增加了素养。教学效果显著,合同学们在学好古代文学专业课的同时,增加了人文素质,提高了文学品味,加强自身修养,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增长了知识。 3、教师的教学效果极佳,可以使同学在领略知识魅力的同时提高自己实际技能。教师教课内容广大博深,高质量,高效率。教课内容新颖,独特,有个性。教师授课表现出来的激情和精神可以深深吸引并打动学生,希望我们的老师可以继续创新,造出更多的精品课。 4、教师教学在书面浅显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教学的知识的深度及广度,扩大了学生知识面,并且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的知识渊博,因此讲授的很有深度,并且在书本知识上也有所扩展。课上教师很注意与学生的互动环节,增强了课堂气氛,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5、教师课堂上的整体教学效果非常好,教师在教学方面极认真负责,教师的基本知识技能过硬,因此,课上所达到的效果是很好的,指导具有针对性,使同学更容易获得提高。课上教师很注意与学生的互动环节,尤其是赵老师互动的效果很好,语言也很生动、形象。得到同学们的喜爱,教师并未忽视同学们的自己动手的锻炼、课堂互动效果极好。 6、教师上课认真负责,专业基础极技能高深,非常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老师常常告诫学生,书法要从心开始,勤于练习。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和素养的培养。上课语言幽默,互动适当,演示精准精彩。学生上课出勤率高,教学效果极其明显。 7、教师能以饱满的精神为学生讲每一堂课。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所讲的内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所讲知识的一点,拓宽到一连串的多个知识点,并能从广度中求深度,用提问题的方示,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刻思考,形成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这样的教学,无论在知识面的拓展上,还是在知识点的深入理解上,都能有效地使学生接授并掌握所学和知识。 8、教师通过对文章的独到深入的讲解,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知识系统深入,并能结合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深刻。教学内容重点突出,教学目的十分明确,语言流畅,通俗易懂,立意新颖,能够吸引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并与学生有较多的互动、激发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