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最新版习题答案题库完整版共10单元

单元1 绪论

作业参考题解

1-1 测定与测设有什么区别?

答:测定是使用测量仪器,通过测量与计算将地面的地物地貌缩绘成图,供工程建设和行政管理之用;测设是将图上设计建(构)筑物的图形和位置在实地的标定出来,作为施工或定界的依据,又称放样。两者的方向相反。

1-2 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和基准线是什么?它们的关系是什么?

答: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实际工作中也把水准面作为测量的基准面;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铅垂线。它们的关系是铅垂线处处与水准面垂直。

1-3 大地水准面和参考椭球面的用途是什么?

答:大地水准面的用途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高程系统的起算面;参考椭球面的用途是测量计算的基准面,是坐标系统的投影面。

1-4 测量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哪些不同?

答:一是坐标轴注记不同,测量学中的纵轴为X,横轴为Y,而数学中的纵轴为Y,横轴为X;二是象限注记的方向不同,在测量学中是顺时针方向为I、II、III、IV四个象限,而在数学中是逆时针方向注为I、II、III、IV四个象限。

1-5 设某地面点的经度为东经130°25′请问该点位于6度投影带的第几带? 其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多少?

答:该点位于6度投影带的22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129°

1-6 若我国某处地面点A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值为x=2520179.89m,y=18432109.47m,则A点位于第几带? 该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A点在该带中央子午线的哪一侧? 距离中央子午线和赤道各为多少米?

答:A点带号为18带,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05°。A点在中央子午线的西侧,距离中央子午线500000-432109.47=67890.53m,距离赤道为2520179.89m。

1-7 某地面点的相对高程为-34.58米,其对应的假定水准面的绝对高程为168.98米,则该点的绝对高程是多少?绘出示意图。

解:168.98 - 34.58=134.40米。

1-8 已知A、B、C三点的高程分别为156.328m、45.986m和451.215m,则A至B、B至C、C至A的高差分别是多少?

解:h AB= 45.986 -156.328 = - 110.342m

h BC= 451.215 - 45.986 = 405.229m

h CA= 156.328-451.215 = - 294.887m

1-9 已知A点的高程为78.654m,B点到A点的高差为-12.325m,问B点高程为多少?

解:H B= H A -h BA =78.654m -(-12.325 m)= 90.979m。

1-10 如何理解确定地面点位的基本测量工作?

答:测量工作就是先测出决定点位几何关系的三个要素,水平角、水平距离和高差,再通过一定的计算得到点在坐标系的X、Y和高程系的H。因此确定地面点位的基本测量工作是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和高差测量。

1-11如何理解测量工作的基本程序和原则?

答:测量工作的基本程序是“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从整体到局部”和“由高级到低级”,这样可以保证成果精度,统一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测量工作的原则是“边工作边检核”,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错误和防止错误。

单元2 水准测量

作业参考题解

2-1 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A点的高程为56.428m,若后视读数为1.204m,前视读数为1.515m,问A、B两点的高差是多少?B点比A点高还是低?B点高程是多少?请绘出示意图。

解:h AB=1.204 - 1.515= - 0.311m,B点比A点低,B点高程是56.428 - 0.311= 56.117m。

2-2 产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消除视差?

答:产生视差的原因是目标的影像与十字丝分划板不重合。视差对读数的精度有较大影响,应认真调焦目镜使十字丝清晰,再调焦物镜使水准尺影像清晰,即可消除视差。

2-3 水准仪上的圆水准器和管水准器作用有何不同?调气泡居中时各使用什么螺旋?调节螺旋时有什么规律?

答:圆水准器的作用:用来粗略整平仪器,通过旋转脚螺旋调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调节螺旋时的规律一是“气泡的移动方向与左手大拇指移动方向一致”,二是“右手旋转的方向与左手相反”。

管水准器的作用是用来精确整平望远镜视线,通过旋转微倾螺旋调管水准器的气泡居中。调节螺旋时的规律是:“微倾螺旋的转动方向与符合水准器气泡左边影像移动的方向一致”。

2-4 水准测量时,前后视距相等可消除或减弱哪些误差的影响?

答:可消除或减弱水准管轴与视准轴不平行(i 角误差)所引起的高差误差,以及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对高差的影响。

2-5 测站检核的目的是什么?有哪些检核方法?

答:测站检核的目的,是检核一个测站观测是否存在错误或误差是否超限。检核方法有双仪高法(也称变动仪器高法),以及双面水准尺法。

2-6 将图2-27中水准测量观测数据按表2-1格式填入记录手簿中,计算各测站的高差和B点的高程,并进行计算检核。

图2-27 水准测量观测示意图

2-7 表2-4为等外附合水准路线观测成果,请进行闭合差检核和分配后,求出各待定点的高程。 解:高差闭合差=6.674 -(218.998 - 212.267)= - 0.057m ;高差闭合差允许值为12√46=±81mm ,高差闭合差小于允许值,成果合格,后续计算见表2-4。

测段编号 点 名 测 站

实测高差

( m ) 改正数( m )

改正后高差 ( m ) 高 程

( m ) 备 注 1 BM A 8 3.135 +0.010 +3.145 212.267 已知点 已知点

1 215.41

2 2 10 2.096 +0.012 +2.108 2 217.510

3 16 -4.381 +0.020 -4.361 3 213.159 12 5.82

4 +0.01

5 +5.839 4 BM B 218.998

46

+6.674

+0.057

+6.731

2-8 图2-28为一条等外水准路线,已知数据及观测数据如图所示,请列表进行成果计算。

图2-28 闭合水准路线略图 图2-29 支水准路线略图

测 站 点 号 后视读数(m) 前视读数(m)

高 差(m) 高 程(m) 备 注 BMA 1.546 166.396 水准点 1 0.184

T1 1.775 1.362 166.580 转点 2 0.373 T2 1.581 1.402 166.953 转点 3 -0.233 T3 1.396 1.814 166.720 转点 4 -0.877 T4 2.417

2.273 165.843 转点 1.212 5 B

1.205 167.055 待定点

计算检核

∑=8.715 8.715-8.056 =0.659

∑=8.056

∑=0.659 167.055-166.396=0.659

2-9 图2-29为一条等外支水准路线,已知数据及观测数据如图所示,往返测路线总长度为2.6km,试进行闭合差检核并计算1点的高程。

解:f h= h往+ h返= - 0.044m

f h限差=40√2.6=±64mm,成果合格

h A1=(2.314+2.358)/2=2.336m

H1=121.362+2.336=123.698m

2-10 水准仪有哪些轴线?它们之间应满足哪些条件?

答:水准仪有四条轴线即视准轴(CC),水准管轴(LL),圆水准器轴(L’L’)和仪器的竖轴(VV)。它们之间应满足的条件是:水准管轴LL应平行于视准轴CC(LL//CC);圆水准器轴L’L’应平行于仪器竖轴VV(L’L’//VV);十字丝的横丝应垂直于仪器的竖轴。

2-11 安置水准仪在A、B两点之间,并使水准仪至A、B两点的距离相等,各为40m,测得A、B两点的高差h AB=0.224m.再把仪器搬至B点近处,B尺读数b2=1.446m,A尺读数a2=1.695,试问水准管轴是否平行于视准轴?如果不平行于视准轴,视线是向上倾斜还是向下倾斜?如何进行校正?

解:

正确高差h1 = h AB=0.224

把仪器安置在靠近B端时,则水平视线在A点尺上的读数a2应为

a2′= b2+h1 =1.446 + 0.224=1.670

A点水准尺上实际读数a2为1.695m,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视线向上倾斜25mm。

校正方法如下:打开望远镜目镜护盖,露出十字丝分划板调节螺丝,调节上下两个螺丝,使十字丝中心往上或者往下移动。观测十字丝横丝在水准尺上的读数的变化。当读数等于应有读数(1.670m),旋紧上下调节螺丝。

2-12 数字水准仪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由哪些部分构成?

答:数字水准仪采用光电感应技术读取水准尺上的条型码,将信号交由微处理器处理和识别,观测值用数字形式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减少了观测员的判读错误,读数也可同时记录在电子手簿内,可自动计算出高差和高程。数字水准仪具有自动安平和自动读数功能,进一步提高了水准测量的工作效率。若与电子手簿连接,还可实现观测和数据记录的自动化。

数字水准仪由基座、圆水准器、望远镜、自动安平补偿器、光电探测器、数据处理系统以及操作面板等部件组成。

单元3 角度测量

作业参考题解

3-1 什么是水平角?若某测站与两个不同高度的目标点位于同一竖直面内,那么测站与这两个目标构成的水平角是多少?

答:空间相交的两条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构成的夹角称为水平角;若某测站与两个不同高度的目标点位于同一竖直面内,那么测站与这两个目标构成的水平角是0度。

3-2 经纬仪由哪几大部分组成?各有何作用?

答:经纬仪由基座、照准部、水准器、度盘及电子读数装置、键盘及显示屏五部分组成组成。基座用来支承仪器,并通过连接螺旋将基座与脚架相连。照准部用来照准目标。水准器用于仪器的粗略整平和精确整平。度盘及电子读数装置用于自动读取度盘读数,键盘及显示屏用于进行各种测量操作和显示角度测量结果。

3-3 电子经纬仪的读数方式有哪两种,各有什么特点?

答:根据度盘取得电信号的方式不同,电子经纬仪的读数方式主要有编码度盘和光栅度盘两种。编码度盘方式制作工艺要求更高,由于有绝对读数,能随时保存读数,仪器观测过程中需要关机更换电池时,能在更换电池后继续观测,而使用光栅度盘的经纬仪只能重新开始观测。

3-4 观测水平角时,对中整平的目的是什么?试述经纬仪对中整平的步骤与方法。

答:观测水平角时,对中目的是使仪器度水平度盘中心与角顶点(地面标志)在同一条铅垂线上;整平的目的是使仪器竖直,水平度盘处在水平位置上。

经纬仪对中整平的步骤与方法如下:

1)粗略对中手持两个架腿,前后左右移动经纬仪,当对中器中心与地面标志接近时,慢慢放下脚架,踩稳三个脚架,然后转动基座脚螺旋使对中器中心对准地面标志中心。

2)粗略整平通过伸缩三脚架,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检查对中器中心是否还与地面标志点对准,若偏离较大,转动基座脚螺旋使对中器中心重新对准地面标志,然后伸缩三脚架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若偏离不大,进行下一步操作。

3)精确对中松开基座与脚架之间的中心螺旋,在脚架头上平移仪器,使对中器中心精确对准地面标志点,然后旋紧中心螺旋。

4)精确整平通过转动基座脚螺旋精确整平,使照准部水准管气泡在各个方向均居中。

3-5 观测水平角时,若测四个测回,各测回起始方向读数应是多少?

答:各测回起始方向读数应等于或略大于0°、45°、90°、135°。

3-6 什么是垂直角?如何推断经纬仪的垂直角计算公式?

答:垂直角是指在同一个竖直角内倾斜视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推断经纬仪的垂直角计算公式的方法是,先将望远镜大致放水平,观察并确定水平整读数是90°还是或270°,然后将望远镜上仰,若读数增大,则竖直角等于目标读数减水平整读数;若读数减小,则竖直角等于水平整读数减目标读数。

3-7 什么是竖盘指标差?观测垂直角时如何消除竖盘指标差的影响?

答:电子经纬仪的双轴液体补偿器由于制造误差,以及仪器搬运和使用的振动等原因,读数在补偿后仍会有残留误差,相当于指标线没有处于正确的位置。这样,当望远镜视线水平时,竖盘指标不是正好指在整读数上,而是与整读数相差一个小角度x,该角值称为竖盘指标差,简称指标差。盘左、盘右的竖直角取平均值,可抵消指标差对竖直角的影响。

3-8 整理表3-3所示的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记录,并在备注栏内绘出测角示意图。

解:计算结果见表3-3

3-9 整理表3-4所示的垂直角观测记录。

解:计算结果见表3-4

3-10 经纬仪上有哪些主要轴线?它们之间应满足什么条件?

答:望远镜的视准轴(CC);望远镜的旋转轴(横轴HH),照准部水准管轴(LL),仪器的竖轴(VV)。它们之间应满足的条件是:照准部水准管轴垂直于仪器的竖轴(LL⊥VV);望远镜视准轴垂直于横轴(CC⊥HH);望远镜横轴垂直于竖轴(HH⊥VV);望远镜十字丝竖丝垂直于横轴。

3-11 观测水平角时,为什么要用盘左、盘右观测?盘左、盘右观测是否能消除因竖轴倾斜引起的水平角测量误差?

答: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的方法可消除或减弱视准轴不完全垂直于横轴,横轴不完全垂直于竖轴、度盘偏心误差等误差。盘左、盘右观测不能消除因竖轴倾斜引起的水平角测量误差。

3-12 水平角观测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用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的方法来消除或减弱误差;仪器对中误差不应超出相应规范的规定;在观测过程中,若发现水准管气泡偏离零点在一格以上,通常应在下一测回开始之前重新整平仪器;应使观测目标中心和地面标志中心在一条铅垂线上,当用标杆作为观测目标时,应尽量瞄准标杆的底部;尽量选择适宜的标志,有利的气候条件和合适的观测时间,在瞄准目标时必须仔细对光并消除视差;选择有利的观测时间和条件,安置仪器时要踩实三脚架腿;晴天观测时要撑伞,不让阳光直照仪器;观测视线应避免从建筑物旁、冒烟的烟囱上面和靠近水面的空间通过等。

单元4 距离测量与坐标测量

作业参考题解

4-1用钢尺丈量两段距离,A 段往测为126.78m ,返测为126. 73m ,B 段往测为357.38m ,返测为357.28m ,问这两段距离丈量的精度是否相同?哪段精度高?

解:A 段:2535

176.12605.076.12673.12678.126≈=-=K

B 段:3573

133.3571.033

.35728

.35738.357≈

=

-=

K

相对误差分母愈大,则K 值愈小,精度愈高;反之,精度愈低。B 段精度高。

4-2.某钢尺名义长度为30m ,膨胀系数为0.000015,在100N 拉力、20℃温度时的长度为 29.986m ,现用该尺在16℃温度时量得A 、B 两点的倾斜距离为29.987m ,A 、B 两点高差为0.66m ,求AB 的水平距离。

解:该尺的尺长方程式为: l = 30-0.014+0.000015×30(t -20℃)m 尺长改正: 014.0987.2930

014.0-=⨯-=∆d

l m

温度改正: Δl t = 0.000015×29.987×(16—20)=-0.002 m

倾斜改正: 007.0987

.292)66.0(2

-=⨯-=∆h

l m

AB 改正后的水平距离为:D A-B = 29.987— 0.014— 0.002 — 0.007 = 29.964 m

4-3 将一根30m 的钢尺与标准钢尺比较,发现此钢尺比标准钢尺长14mm ,已知标准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l t =30m +0.0032m +1.25×10-5×30×(t -20℃)m ,钢尺比较时的温度为11℃,求此钢尺的尺长方程式。

解: Δl = 0.0032+0.014 = 0.0172m

该尺的尺长方程式为 l t =30m +0.0172m +1.25×10-5×30×(t -20℃)m

4-4用尺长方程为l t =30m -0.0028m +1.25×10-5

×30×(t -20℃)m 的钢尺沿平坦地面丈量直线AB 时,用了4个整尺段和1个不足整尺段的余长,余长值为8.362m ,丈量时的温度为16.5℃,求AB 的实际长度。

解:AB 总长为4×30+8.362=126.362m

尺长改正:012.0362.12830

0028.0-=⨯-=∆d

l m

温度改正:Δl t = 0.0000125×(16.5—20)×128.362 =-0.006 m

AB 的实际长度:D A-B = 128.362-0.012-0.006=128.346 m

4-5 影响钢尺量距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量距精度?

答:影响钢尺量距的主要因素有:①尺长误差;②温度误差;③钢尺倾斜和垂曲误差;④定线误差;⑤拉力误差;⑥丈量误差。

想提高量距精度应注意:①钢尺须检定后才能使用,精度要求高时进行尺长改正和温度改正。②量距时拉钢尺要既平又稳,拉力要符合要求,采用斜拉法时要进行倾斜改正。③注意钢尺零刻划线位置,以免量错。④读数应准确,记录要清晰。

4-6 试述普通视距测量的基本原理,其主要优缺点有哪些?

答:经纬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的十字丝分划板上,都有与横丝平行等距对称的两根短丝,称为视距丝。利用视距丝配合标尺就可以进行视距测量。

AB为待测距离,在A点上安置经纬仪,B点处竖立标尺,置望远镜视线水平,瞄准B点标尺,此时视线垂直于标尺。尺上M、N点成像在视距丝上的m、n处,MN的长度可由上、下视距丝读数之差求得。上、下视距丝读数之差称为尺间隔。

水平距离公式为: D = K l = 100l

当地面起伏较大时,必须使视线倾斜才能读取尺间隔。这时视距尺仍是竖直的,但视线与尺面不垂直,需根据竖直角a和三角函数进行换算。

水平距离计算公式: D = Kl cos2a

高差计算公式h = D·tga + i -v

主要优点:不用丈量即可读算出距离高差,在高差比较大的地方效率相对较高。

主要缺点:所得距离高差精度较低,仅为0.1m级。

4-7 表4-5为视距测量记录表,计算各点所测水平距离和高差。

解:计算结果见表4-5

表4-5 视距测量记录表

点号上丝读数

下丝读数

中丝读数

竖盘读数

(盘左)

垂直角

水平距离

(m)

高差

(m)

高程

(m)

备注

1 1.845

0.960

1.40 84°36′5°24′87.7 +8.45 58.45

2 2.165

0.635

1.40 85°18′4°42′15

2.0 +12.66 62.66

3 1.880

1.242

1.56 93°15′-3°15′63.6 -3.61 46.39

4

2.875

1.120

2.00 92°41′-2°41′175.1 -8.65 41.35

4-8光电测距有什么特点?全站仪测距的基本过程是什么?

答:光电测距是用光波作为载波,传输测距信号,测量两点间距离的一种方法。与传统的钢尺量距和

视距测量相比,具有测程长、精度高、作业快、工作强度低、几乎不受地形限制等优点,是目前精密量距的主要方法。

全站仪测距的基本过程是:(1)安置仪器;(2)开机初始化;(3)设置温度、气压和棱镜常数;(4)照准棱镜中心,按距离测量键进行测量。

4-9标准方向有哪几种?表示直线的方向的方位角有哪几种?

答:测量工作中常用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或坐标纵轴(坐标X轴)方向作为直线定向的标准方向。对应的方位角分别称为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和坐标方位角。

4-10 如图4-30所示,αAB=76°,β1 =96°,β2 =79°,β3 = 82°,求αB 1 ,αB 2,求αB 3 。

解:αB 1=76°+180°+96°=352°

αB 2=352°-360°+79°=71°

αB 3=71°+82°=153°

图4-30 图4-31

4-11 如图4 -31所示,α12 = 236°,五边形各内角分别为 β1 = 76°,β2 =129°,β3 = 80°,

β4 =135°,β5 = 120°,求其他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解:α2-3=236°+180°-129°=287°

α3-4=287°-180°-80°=27° α4-5=27°+180°-135°=72° α5-1=72°+180°-120°=132°

4-12 已知:A 点坐标X A =334.763m 、Y A =313.021m 、D AB =150.384 m 、αAB =159°30′43″,求B 点的坐标。

解:计算坐标增量为:⎩⎨

⎧="'︒⨯=∆-="'︒⨯=∆m

y m x AB AB 636.523403591sin 384.150871.1403403159cos 384.150

计算B 点坐标为:⎩⎨

⎧=+==-=m

y m x B B 657.365636.52021.313892.193871.140763.334

4-13 已知A 点的坐标为(123.589m ,457.243m ),B 点的坐标为(108.245m ,355.621m ),求A 至B 点的边长D AB 和坐标方位角αAB 。

解:计算坐标增量为:⎩⎨

⎧-=-=∆-=-=∆m

y m x AB AB 622.101243.457621.355344.15589.123245.108

计算边长D AB 为:m D AB 774.102)622.101()344.15(22=-+-= 由于Δx 负,Δy 负,为第三象限,计算方位角αAB 为:

"'︒="'︒-︒=+︒=4924261492481180344

.15622

.101arctan

180AB α

4-14 全站仪测量坐标的基本过程是什么? 答:全站仪测量坐标的基本过程:

(1)安置仪器 在测站点安置全站仪,对中整平,开机自检并初始化,输入当时的温度和气压,同时确认棱镜常数正确。将测量模式切换到“坐标测量”模式。

(2)设置测站 选择“测站坐标”功能项,输入A 点的已知坐标和高程,用小钢尺量出A 点至仪器望远镜旋转中心的高度,输入为“仪器高”项。

(3)后视定向后视照准另一个已知控制点B,输入B点的已知坐标作为后视点坐标,或者直接输入后视方向的方位角。按确定或测量键定向。

(4)坐标测量在待测点上立棱镜,全站仪输入“棱镜高”,照准棱镜中心,按“测量”键,全站仪即可在屏幕上显示出待测点的坐标和高程。

单元5 控制测量

作业参考题解

5-1 什么叫控制点?什么叫控制测量?

答:在测区中选定若干个具有控制意义的点,用较高的精度测量出它们的三维坐标,这些具有控制整体和全局意义的点称为控制点。通过外业测量,并根据外业测量数据进行计算,来获得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工作,称为控制测量。其中,测定控制点平面位置的工作,称为平面控制测量,测定控制点高程的工作,称为高程控制测量。

5-2 导线测量外业有哪些工作?选择导线点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导线外业测量主要包括踏勘选点、角度观测和边长观测。选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点位应选在质地坚硬、稳固可靠、便于保存的地方,视野应相对开阔,便于加密、扩展和寻找,便于施测碎部;

(2)相邻点之间应通视良好,其视线距障碍物的距离,三、四等不宜小于1.5m ;四等以下宜保证便于观测,以不受旁折光的影响为原则;

(3)当采用光电测距时,相邻点之间视线应避开烟囱、散热塔、散热池等发热体及强电磁场;

(4)导线点应有足够密度,分布应尽量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5)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避免过长、过短,相邻边长之比不应超过三倍。除特别情形外,对于二、三级导线,其边长应不大于350m ,也不宜小于50m 。

5-3 如图5-34所示为一闭合导线,M 、N 为已知点,其坐标已知,各转折角、连接角和边长的观测数据如图所示,试计算此导线中其它各点的坐标。

图5-34

解:

(1)反算M-N 的坐标方位角αMN

M-N 的坐标增量为

⎩⎨⎧-=-=∆=-=∆m y m x AB

MN 757.45000.800243.754622.65000.500622.565 其中Δx 为正Δy 为负,为第四象限,计算方位角αMN 为:

"'︒="'︒-︒=--︒=4606325145334360622.65757.45arctan

360MN α (2)计算M-1的坐标方位角αM1 根据导线示意图可知,已知边MN 与导线边M1的水平夹角为顺

时针旋转163°11′22″,所以有: αM1 = 325°06′46″+ 163°11′22″

= 488°18′08″(-360°)

=128°18′08″

(3)起算方位角、观测角和距离列表计算,结果见下表

5-4 图5-35所示为一条附合导线,A 、B 、C 、D 点为已知坐标点,其坐标已知,各转折角、连接角和边长的观测数据如图所示,试计算此导线中其它各点的坐标。

图5-35

解:计算结果见下表

5-5.用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测定平距D =375.11m 的A 、B 两点之间的高差,在A 点设站观测B 点时,i = 1.50m ,v = 1.80m ,α = 4°30′;在B 点设站观测A 点时,i = 1.40m ,v = 1.70m ,α = -4°24′,求直反觇平均高差h AB 。

解:h AB =375.11*tan4°30′+1.5-1.8 =+29.22

h BA =375.11*tan-4°24′+1.4-1.7 =-29.16

平均高差h AB =(29.22+29.16)/2 =+29.19m

5-6 已知A 点高程H A =182.232m ,在A 点观测B 点得竖直角为18°36′48″,量得A 点仪器高为1.452m ,B 点棱镜高1.673m 。在B 点观测A 点得竖直角为-18°34′42″,B 点仪器高为1.466m ,A 点棱镜高为1.615m 。已知D AB =486.751m ,试求h AB 和H B 。

解:h AB =486.751*tan 18°36′48″+1.452-1.673=+163.715

h BA =486.751*tan-18°34′42″+1.466-1.651=-163.790

平均高差h AB =(163.715+163.790)/2=+163.752m

H B =182.232+163.715=345.947

5-7导线坐标计算时应满足哪些几何条件?闭合导线与附合导线在计算中有哪些异同点?

答:(1)导线坐标计算时应满足的几何条件: 图根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为:n f ⋅"±=40容β

导线计算以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K 来衡量导线测量的精度。对图根导线测量来说,K 容 = 1/2000,

(2)闭合导线与附合导线在计算中只在两个地方所用公式不同:

一是方位角闭合差的计算,闭合导线使用:∑⨯--= 180)2n f (测ββ

符合导线使用:⎪⎩⎪⎨⎧⨯--+=⨯-+-=∑∑)180)180b n f a n f (为左角)((为右角)(终点边方位角起始边方位角测终点边方位角起始边方位角测

βααββααβββ

二是纵、横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b y y y f x x x f a y y y f x

x x f y x y x 附合导线)()闭合导线始终理始终理理理⎪⎩⎪⎨⎧Y -Y -

∆=∆-∆=X -X -∆=∆-∆=⎪⎩⎪⎨⎧∆=∆-∆=∆=∆-∆=∑∑∑∑∑∑∑∑∑∑∑∑

5-8 在导线计算中,角度闭合差的调整原则是什么?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原则是什么?

答:角度闭合差的调整:经检核确认角度测量成果合格后,可将角度闭合差反号,按“平均原则,短边优先”对各观测角进行改正。

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确认边长成果合格后,将改正数f x 、f y 反符号,按“比例原则,长边优先”分别对纵横坐标增量进行改正。

5-9 四等水准在一个测站上的观测程序是什么?有哪些限差要求?

答:四等水准在一个测站上的观测程序是:

(1)后视水准尺黑面,读取上、下视距丝和中丝读数,记入记录表中;

(2)后视水准尺红面,读取中丝读数,记入记录表中

(3)前视水准尺黑面,读取上、下视距丝和中丝读数,记入记录表中;

(4)前视水准尺红面,读取中丝读数,记入记录表中;

四等水准在一个测站上的限差要求包括:

答:(1)前、后视距均不超过100m ;前、后视距差不超过5m ;前、后视距累积差不超过10m ;

(2)红黑面读数差不超过3mm ;红黑面高差之差不超过5mm 。

5-10 GNSS 指什么?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答:用于卫星定位测量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简称GNSS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它是世界上几大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总称,主要包括美国的GPS ,俄罗斯的GLONASS ,欧盟的Galileo 和中国的北斗。

GNSS 由三大部分组成,即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和用户部分所组成。

以GPS 为例,空间部分是由若干颗工作卫星所组成,组成卫星星座,用于导航。地面控制部分由分布在全球的由若干个跟踪站所组成的监控系统所构成,根据其作用的不同,这些跟踪站又被分为主控站、监控站和注入站。用户设备部分,包括GPS 接收机硬件、数据处理软件和微处理机及其终端设备等。它的作用是接收GPS 卫星所发出的信号,利用这些信号进行导航定位等工作

5-11 简要叙述GNSS 的定位原理,单基站RTK 测量外业的工作程序。

答:(1)GNSS 的定位原理

用一台接收机安置在基准站上固定不动,另一台接收机手持移动,或者安置在移动载体上,基准站实时地将基准站坐标和接收到的卫星信号等信息,通过无线电数据链发送出来,移动站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接收到基准站所发射的信息,并将自己接收到的卫星信号实时地进行差分处理,得到基准站和移动站之间的基线向量,然后与基准站坐标相加得到每个移动站点的地心坐标系三维坐标值,再通过坐标转换实时求解出每个移动站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

(2)单基站RTK 测量外业的工作程序:准备工作,建立工程项目,基准站设置,移动站设置,利用已有控制点进行检核,进行RTK 观测。

单元6 地形图测绘与应用

作业参考题解

6-1 什么叫地形图?

答:地形图是将一定区域内的地物和地貌,经过综合取舍,用正投影的方法按一定比例尺缩小并用规

定的符号及方法表达出来的图形。

6-2 什么是比例尺精度?它在测绘工作中有何作用?

答:在测量工作中,将相当于图上长度0.1mm的实际地面水平距离称为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

比例尺精度对测图非常重要,可以根据比例尺精度来确定实地量距的最小尺寸,也可以根据比例尺精度来选用合适的测图比例尺。

6-3 试求1:500、1:1000比例尺地形图在采用正方形分幅时,其图幅大小和所包含的实地面积。

答:1:500、1:1000比例尺地形图在采用正方形分幅时,其图幅大小50cm×50cm。

1:500地形图正方形分幅图幅实地大小为50cm×500=25000cm=250m,所包含的实地面积为250m×250m=62500m2。

1:1000地形图正方形分幅图幅实地大小为50cm×1000=5000cm=500m,所包含的实地面积为500m×500m=250000m2。

6-4 什么是等高线、等高距和等高线平距?在同一幅图上,等高线平距与地面坡度有何关系?

答: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邻点依次首尾相连而形成的闭合曲线称为等高线。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在同一幅图上,等高线平距的大小反映了地面起伏的状况,等高线平距小,相应等高线密,则对应地面坡度大,即该地较陡;等高线平距大,相应等高线

稀,则对应地面坡度小,即该地较缓;如果一系列等高线平距相等,则该地的坡度相等。

6-5 等高线有哪些特性?等高线有哪几种?

答:等高线的特性有:

(1)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都相等;

(2)等高线是一条封闭的曲线,不能中断,如不能在同一图幅内闭合,也必然在跨越一个或多个图幅后闭合;

(3)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不得相交。在特殊地貌,如悬崖等是用特殊符号代替等高线进行表示;

(4)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正交;

(5)同一地形图中的等高距相等,等高线越稀表示该地区坡度越缓,反之,等高线越密表示该地区坡度越陡。

等高线有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和助曲线四种。

6-6 试述用对角线法绘坐标方格网的方法,所绘方格网应达到什么精度?

答:用对角线法绘坐标方格网的方法:首先在图纸上用直尺绘制两条对角线,相交于O点,从O点起以适当长度沿对角线分别量取四个等长线段,得A、B、C、D四点,连接四点成一个矩形。然后从A、D两点起各沿AB、DC向右每10cm截取一个点;从A、B两点起各沿AD、BC向上每10cm截取一个点,用0.15mm 粗的线条连接各对边的相应点,即得直角坐标方格网。

所绘方格网应达到如下精度:(1)检查各方格网的边长为10cm,其差值不得超过图上0.1mm;方格网四条外边误差不得超过图上0.2mm;方格网的总对角线长度与理论值相差不得超过图上0.3mm;各方格网的交点应在同一直线上,其偏差不得超过图上0.2mm。

6-7 如何检查图根控制点的展绘是否正确?

答:在图上用直尺检查相邻两控制点之间的边长与实测边长的图上长度是否一致,其差值不得超过图上的0. 3mm;用量角器检查各已知边的方位角,也不应有明显的误差。

6-8 举例说明什么是地物和地貌的特征点?

答:地物的特征点是指房屋的角点,道路的转折点、交叉点,烟囱、水塔的中心点,气象站的风向标点,以及河流岸边线上的曲线点等;植被是一种特殊的地物,其特征点是指各类植物边界线上的拐点,如水稻田、旱地、菜地、竹林、苗圃、经济林以及水生经济作物地等的边界拐点。

地貌的特征点是指山顶、山脊、山谷、谷口、鞍部以及方向变化点和坡度变化点。还有陡崖、悬崖、冲沟、坑穴、石堆、石灰岩溶洞等。

6-9 试述测绘地形图的工作步骤。

答:用全站仪测绘地形图的工作步骤如下:

(1)在测站安置全站仪,对中整平,量仪器高,(2)设置测站,输入当时的温度和气压,输入测站坐标和高程,输入仪器高,(3)照准另一个控制点,输入该点坐标,定向,(4)在地形特征点上立棱镜,输入其棱镜高,(5)照准棱镜,观测该点坐标,(6)记录测点坐标和高程,(7)展绘测点到图上,(8)连线和绘图。

6-10 全站仪数字测图和RTK数字测图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答:全站仪数字测图的特点是测量绘图效率高、图形数字化、使用方便、点位精度高、便于成果更新、避免因图纸伸缩带来的各种误差、能以各种形式输出成果、方便成果的深加工利用、可作为地理信息系统的信息源等。

RTK测图直接采集碎部点的坐标和高程,不需要瞄准等观测步骤,并且可以单人完成外业测量,因此工作效率更高,是常规数字测图的首选方法。但在比较隐蔽的地方,RTK因卫星信号不好而无法完成测量,这些地方一般用全站仪进行测量。

6-11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其中在地形图上进行面积量测的方法有哪些?

答: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有:在地形图求点的坐标、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直线间的夹角;求直线的方位角;求点的高程及两点间的坡度;量测图形面积等。

在地形图上进行面积量测的方法有:几何图形法;透明方格网法,解析坐标计算法。

6-12根据图6-38(比例尺为1:1000),在图上量测求下列数据:

(1)求A、B两点的坐标。

(2)求AB、AC两段直线的水平距离。

(3)求AB、AC两段直线的坐标方位角及水平夹角∠BAC。

(4)求D、E两点的高程,及D点到E点的坡度。

(5)求建筑物F的面积。

解:不考虑图纸变形,比例尺取1:1000,以最靠近的坐标线为准量测距离计算坐标。量测结果如下:

(1)A点的坐标X A =26031.5m Y A=81641.5m;B点的坐标X B = 26103.3m Y B =81662.0m。

(2)AB的水平距离74.0m;AC的水平距离43.8 m。

(3)AB的坐标方位角16°05′26″;AC的坐标方位角338°37′26″;两段直线的水平夹角

∠BAC=37°28′01″。

(4)D点的高程906.7m,E点的高程917.3m,D点到E点的距离44.5m,则D点到E点的坡度为

(917.3-906.7)/44.5=23.8%

(5)建筑物F的面积11.0×16.0+15.0×4.0=236.0m2。

1:1000

图6-38 图上量测作业

6-13 练习在AutoCAD2010图上量测坐标、距离、方位角,查询面积等。

答:方法是:右击AutoCAD工具条,在弹出的菜单中勾选【查询】,调出图6-33所示的查询工具条,工具条上有五个常用的图上量测工具,自左至右分别为:“距离”、“面积”、“面域”、“列表”和“定位点”。其中“定位点”是查询指定点坐标的工具。运用以上工具条可以完成坐标、距离、方位角、面积的量测和查询。

图6-34 图形查询工具

单元7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作业参考题解

7-1 施工测量有哪些主要工作内容?

答:施工测量主要工作内容有:施工控制测量、测设、检查验收与竣工测量、变形观测。

7-2 测设的基本工作有哪些?

答:测设的基本工作有水平距离测设﹑水平角测设和高程测设。

7-3 在地面上要测设一段长为46.500m 的水平距离AB ,所使用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l =30+0.009+0.000012×30(t -20℃)。测设时钢尺温度为12℃,拉力与检定时的拉力相同,A 、B 两点桩顶间的高差为0.70m ,试计算在地面上需要测设的长度。

解:用该钢尺量距46.500m 时尺长改正数为:

m l l l l d 014.05.4630

009.00=⨯=⋅∆=∆

温度改正

Δl t =α( t - t 0)l=0.000012×(12-20)×46.5=-0.004m

倾斜改正数Δl h 为

m l h l h 005.05

.4627.022

2-=⨯-=-=∆

则在地面上需要测设的长度

D=46.5-(0.014-0.004-0.005)=46.495m

7-4 在地面上要设置一段长为48.642m 的水平距离CD ,先沿CD 方向按一般方法测设48.642m ,定出D'点,再用名义长度为30m 的钢尺精确量得CD'的水平距离为48.658m ,问应如何对D'点进行改正?请绘出示意图。

解:距离差为:ΔD=D'-D=48.658-48.642=0.016m 。D 点应从D'往回改正0.016m 。

7-5 如图7-41,OA 为角度基准线,测设出直角∠AOB 后,精

确测定其角值为90°01′12″,又知OB 的长度为48m ,问B 点应

在OB 的垂线上移动多少距离才能得到90°角?应往内侧移还是外

侧移?

解:角度的差为

Δβ=β′-β=72″

B 点应在OB 的垂线上移动距离为:

m AB d 017.0206265

7248=⨯=''∆⨯=ρβ 因为Δβ为正,所以应往内侧移。

7-6 水平角测设时,采用盘左盘右测设有什么好处? 答:水平角测设时,采用盘左盘右测设的好处是可以校核所测设的角度是否有误,同时可以消除由于经纬仪视准轴与横轴不垂直,以及横轴与竖轴不垂直等仪器误差所引起的水平角测设误差,提高测设精度。

图7-41

7-7 某水准点A 的高程为126.546米,水准仪

在该点上的标尺读数为1.658米,现欲测设出高程

为127.248m 的B 点,问B 点上标尺读数为多少时,

其尺底高程为欲测设的高程?请绘出示意图。

解:B 点上标尺读数为:

b =H A + a -H B

=126.546+1.658-127.248

=0.956m.

高程测设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7-8 设有高程为86.458m 的水准点A ,欲测设高程为86.900m 的室内地坪±0的标高。若尺子立于A 点上时.按水准仪的视线在尺上画一条线,问在同一根尺上应在什么地方再画一条线,才能使视线对准此线时,尺子底部就是±0高程的位置?

解:设在A 点时尺子上画线读数为h 1,在测设室内地坪±0的标高时尺子上画线读数为h 2,则有 H A +h 1=H D +h 2

H 2= H A +h 1- H D =h 1-0.442

所以在在A 点时尺子上画线往下0.442m 画线,才能使视线对准此线时,尺子底部就是±0高程的位置。

7-9 如图7-42所示,欲利用龙门板A 的±0.000

标高线,测设标高为-5.2m 的基坑水平桩B ,设T

为基坑边的转点水平桩,将水准仪安置在A 、T 两

点之间,后视A 的读数为1.128m ,前视T 的读数

为 2.967m ;再将水准仪搬进坑内设站,把水准尺

零端与T 转点水平桩的上边对齐,倒立,后视其读

数为2.628m ,在坑内B 处直立水准尺,请问其前

视读数为多少,尺底才是欲测设的标高线?

解:H A =0,H B =-5.20,当仪器安置在A 、T 两

点之间时视线高程为H A +1.128,两条视线的高差

为2.967+2.628,则有:

b= H A +1.128 - (2.967+2.628)- H B = 0.733m 。

前视读数为0.733m ,尺底就是欲测设的标高线。

7-10 测设直线的方法有哪些,各适用什么场合?

答:

1.在两点间测设直线的方法:(1)一般测设法:两点之间能通视,并且在其中一个点上能安置经纬仪;

(2)正倒镜投点法:如果两点之间不通视,或者两个端点均不能安置经纬仪,可采用正倒镜投点法测设直线。

2.延长已知直线的方法:(1)顺延法延长线:使用于长度一般不要超过已知直线的长度;(2)倒延法:当起点无法安置经纬仪,或者当延长距离较远;(3)平行线法:当延长直线上不通视时,可用测设平行线的方法,绕过障碍物。

7-11 测设坡度线的方法有哪些,各适用什么场合?

图7-42

高程测设

工程测量课后习题及答案

工程测量课后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 1.消除视差的方法是(C)使十字丝和目标影像清晰。 A.转动物镜对光螺旋 B.转动目镜对光螺旋 C.反复交替调节目镜及物镜对光螺旋 D.调节微动螺旋 2.整理水准测量数据时,计算检核所依据的的基本公式是( A )。 A.∑a-∑b=∑h B.∑h=∑H终-∑H始 C.∑a-∑b=∑h=H终-H始 D.fh≤Fh 3.地面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是指( C )。 A.该二地面点间连线的长度 B.该二地面点之连线投影于水平面上的线段长度 C.该二地面点之连线铅垂投影于水平面上的线段长度 D.过该二地面点的铅垂线之间的距离 4.导线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符号后( B )。 A.按角度大小成正比例分配 B.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 C.按边长成正比例分配 D.按边长成反比例分配

5.普通水准测量中,在水准尺上每个读数应读( D )位数 A.5 B.3 C.2 D.4 6.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的读数大,前视点B的读数小,则有( A )。 A.A点比B点低 B.A点比B点高 C.A点与B点可能同高 D.A、B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 7.观测竖直角时,要求使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其目的是(D )。 A.整平仪器 B.使竖直度盘竖直 C.使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 D.使竖盘读数指标处于正确位置 8.当竖盘读数为:81°38′12″,278°21′24″,则指标差为( D )。 A.+0′24″ B.-0′24″ C.+0′12″ D.-0′12″ 9.钢尺量距时钢尺量距时钢尺量距时钢尺量距时,量得倾斜距离为量得倾斜距离为量得倾斜距离为量得倾斜距离为123.456米,直线两端高差为直线两端高差为直线两端高差为直线两端高差为1.987米,则高差改正为(A)m。 A.---- 10.对某一边长观测四个测回,其结果分别为:123.041m、123.045m、123.040m、123.038m,则其观测值中误差为(C)m A.±0.001 B.±0.002 C.±0.003 D.±0.004

(完整版)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测量题库(附答案)

建筑工程测量题库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绝对高程答案: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二.填空题 1.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是、、。 答案: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程测量 2.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基准面是。 答案:铅垂线大地水准面 3.测量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横轴为轴,向北为正,纵轴为轴, 向东为正,象限按时针方向编号。 答案:x,y,顺 三.选择题 1. 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用( C )来表示的。 A. 地理坐标 B. 平面直角坐标 C. 坐标和高程 D.绝对高程 2. 下面选项中不属于测量学任务范围内的是( A )。 A. 公路运营管理 B. 测图 C. 变形观测 D. 放样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在室外进行的测角、量距和测高差成为外业工作 B.将外业成果在室内进行整理、计算和绘图称为内业工作 C.将观测结果记录在测量手簿上的工作属于测量内业工作 D.无论是外业还是内业,都必须遵循“边工作边校核”的工作原则 四.多选题 1.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CD )。 A.水平角 B.竖直角 C.水平距离 D.高差 四.简答题 1.简述测量的基本工作。 答题要点:测量的基本工作:水平角测量、距离测量、高差测量。 2.简述测量工作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题要点:测量工作应该遵循的原则:在布局上“从整体到局部”、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在程序上“先控制后碎部”;边工作边校核。 第二章水准测量 一.名词解释 1.视准轴答案:十字丝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 2.闭合水准路线答案:由一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沿环线待定高程点进行水准测量,最后回到原水准点上的水准路线。 3.高差闭合差答案:在水准测量中,由于误差的存在,使得两点间的实测高差与其理论值不符,其差称为高差闭合差 4.水准路线答案:由一系列水准点间进行水准测量所经过的路线。 5.水准点答案: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

(完整版)建筑工程测量考试试题及答案

建筑工程测量 一、填空题 1、水准仪使用操作的基本程序为安置水准仪、进行粗平、照准水准尺、(精确整平 )、 读数。 2、经纬仪对中的目的是(使仪器中心通过过测站点的铅垂线 )。 3、水准测量时要求前后视距相等,是为了消除或减弱(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的误差 4.水准仪是由望远镜、水准器和基座三部分组成的,附有(微倾螺旋)可以精确调平望 远镜的视准轴。 5、水准仪望远镜的(物镜光心)与(十字丝分划板交点)的连线,称为视准轴。 6.水准器是用来整平仪器的装置,有(圆水准器)和(管水准器)两种。 7.钢尺有(端点尺)和刻线尺两种,注意使用时的不同。 8.经纬仪的水平度盘是(顺)时针刻划的,所以当仪器顺时针旋转时,读数总是增加。 9.测量竖直角时,用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是为了(竖盘指标差)。 10、用钢尺丈量A、B两点距离,其结果往测为53.285米,返测为53.278米,则AB的 平均距离为D=( 53.2515 )米,相对误差K=(1/7612)。 11、水准路线的基本布设形式有符合水准路线、(闭和水准路线 )、支水准路线。 12、A点高程为34.315m,其与B点高差为0.211m,则B点高程为( 34.526m )。 13、测设点位的四种方法是(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角度交汇法和距离交汇法。 14、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 15.水准仪整平时注意气泡移动的方向始终与(左手大拇指运动)的方向一致。 16.水准器圆弧半径愈大,分划值越小,灵敏度(越高),用其整平仪器的精度也(越高)。 17.在垫层打好后,将龙门板上轴线位置投到垫层上,并用墨线弹出中线,俗称(撂底), 作为基础施工的依据。 18.采用变换度盘位置观测取平均值的方法可消除或减弱(度盘刻划不均匀)误差的影 响。 19.在视线倾斜过大的地区观测水平角,要特别注意仪器的(对中)。 20.在公式h AB =a-b中, h AB 为(AB两点间的高差)。 21、光学经纬仪主要由基座部分、度盘部分、(照准部 )三部分组成。 22、直线定线有目估直线定向和(经纬仪定向)两种方法。 23、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24.地面点间的高差、水平角和(水平距离)是确定地面点位关系的三个基本要素。

(完整版)工程测量课后题答案

环境差,容易损坏。PDA 数字测图法——用PDA 代替笔记本电脑工作,解决了笔记本电脑电池的容量问题,但需要购买能安装在PDA 上的专用数字测图软件,如南方测绘的测图精灵。九、建筑施工测量[题9-1] 施工测量的内容是什么?如何确定施工测量的精度?答:将图纸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y x, 和高程H ,按照设计的要求,以一定的精度测设到实地上,作为施工的依据,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工作。工业与民用建筑及水工建筑的施工测量依据为《工程测量规范》,不同建筑物施工测量的精度是不相同的,金属结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与大跨度建筑物的精度要求高,低层与小跨度建筑物的精度要求低。[题9-2]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是什么?答:测设水平角、水平距离、高程与坡度。[题9-3] 水平角测设的方法有哪些?答:单盘位测设法、正倒镜分中法与多测回修正法。[题9-4] 试叙述使用水准仪进行坡度测设的方法。答:从A 点沿AB 方向测设出一条坡度为i 的直线,AB 间的水平距离为D。在A 点安置水准仪,使一个脚螺旋在AB 方向线上,另两个脚螺旋的连线垂直于AB 方向线,量取水准仪高A i ,用望远镜瞄准B 点上的水准尺,旋转AB 方向上的脚螺旋,使视线倾斜至水准尺读数为仪器高A i为止,此时,仪器视线坡度即为i 。在中间点1,2 处打木桩,在桩顶上立水准尺使其读数均等于仪器高A i ,这样各桩顶的连线就是测设在地面上的设计坡度线。[题9-5] 试叙述使用全站仪进行坡度测设的方法。答:从A 点沿AB 方向测设出一条坡度为i 的直线,(1) 使用南方测绘NTS-310R 全站仪在A 点安置全站仪,按键打开仪器电源,按键进入角度模式,按( )翻页到P2 页软键功能,按( )键将竖盘读数切换为坡度显示,转动望远镜,使垂直角V 的值大约等于坡度值,制动望远镜,旋转望远镜微动螺旋,使垂直角V 的值精确等于设计坡度值,此时,望远镜视准轴的坡度即为设计坡度。(2) 使用科力达KTS-440R 全站仪在A 点安置全站仪,按键打开仪器电源,在主菜单下按( ) (键功能设置) (键功能设置)键,将P1,P2 或P3 页软键功能的某个键设置为,假设是将P3 页软键功能的键由出厂设置的修改为,则在“测量”模式P3 页软键功能按( )键,将竖盘读数切换为坡度显示。转动望远镜,使垂直角V 的值大约等于坡度值,制动望远镜,旋转望远镜微动螺旋,使V 的值等于设计坡度值,此时,望远镜视准轴的坡度即为设计坡度。(3) 使用苏州一光OTS610N 全站仪在A 点安置全站仪,按键打开仪器电源,按键进入“设置”菜单,按(观测条件) (竖角类型)键,按键设置竖角类型为“坡度”,按键退出“设置”菜单,屏幕显示的垂直角单位即为坡度,转动望远镜,使垂直角V 的值大约等于坡度值,制动望远镜,旋转望远镜微动螺旋,使垂直角值等于设计坡度值,此时,望远镜视准轴的坡度即为设计坡度。(4) 使用拓普康GTS-102N 全站仪在A 点安置全站仪,按键打开仪器电源,按键进入角度测量模式,按键翻页到P2 页菜单,按(V%)键将竖盘读数切换为坡度显示转动望远镜,使垂直角V 的值大约等于坡度值,制动望远镜,旋转望远镜微动螺旋,使V 的值等于设计坡度值,此时,望远镜视准轴的坡度即为设计坡度方向。 [题9-6] 建筑轴线控制桩的作用是什么,龙门板的作用是什么?答:由于基槽开挖会破坏轴线桩,将轴线引测到基槽边线以外位置的方法有轴线控制桩与龙门板。将轴线引测到基槽边线以外位置的桩位称轴线控制桩,将轴线引测到基槽边线以外位置横置木板称龙门板。龙门板的施工成本较轴线控制桩高,当使用挖掘机开挖基槽时,极易妨碍挖掘机工作,现已很少使用,主要使用轴线控制桩。* [题9-7] 校正工业厂房柱子时,应注意哪些事项?答:将两台经纬仪分别安置在柱基纵、横轴线附近,离柱子的距离约为柱高的1.5 倍。瞄准柱子中心线的底部,固定照准部,仰俯柱子中心线顶部。如重合,则柱子在这个方向上已经竖直;如不重合,应调整,直到柱子两侧面的中心线都竖直为止。由于在纵轴方向上,柱距很小,可以将经纬仪安置在纵轴的一侧,仪器偏离轴线的角度β最好不要超过15°,这样,安置一次仪器,可以校正数根柱子。[题9-8] 高层建筑轴线投测和高程传递的方法有哪些?答: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进行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时,应采用()。 A.视准线法 B.平行基准线法 C.测角网法 D.交叉基线法 正确答案是:A.视准线法。 2、在进行建筑物的水平位移观测时,应采用()。 A.视准线法 B.平行基准线法 C.测角网法 D.交叉基线法 正确答案是:B.平行基准线法。

3、在进行建筑物的倾斜观测时,应采用()。 A.水准测量法 B.经纬仪投点法 C.测角网法 D.交叉基线法 正确答案是:B.经纬仪投点法。 4、在进行建筑物的裂缝观测时,应采用()。 A.水准测量法 B.经纬仪投点法 C.测角网法 D.交叉基线法 正确答案是:A.水准测量法。 5、在进行建筑物的日照变形观测时,应采用()。 A.水准测量法

B.经纬仪投点法 C.测角网法 D.交叉基线法 正确答案是:A.水准测量法。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HLoo 一、选择题 1、在进行建筑工程测量时,我们首先要确定测量的()。 A.精度和范围 B.工具和设备 C.基准面和基准线 D.以上都是 答案:C.基准面和基准线 2、下列哪一种仪器不是建筑工程测量的常用仪器?() A.卷尺

B.激光测距仪 C.全站仪 D.水准仪 答案:A.卷尺 3、在进行楼层水平测量时,我们通常使用()方法。 A.极坐标法 B.直角坐标法 C.自由坐标法 D.以上都是 答案:B.直角坐标法 二、填空题 1、建筑工程测量是按照______的原则,运用______、______等手段,对建筑物位置、高程、形状等进行测定,并依据设计文件进行放样定位的测量工作。

建筑工程测量习题答案

建筑工程测量习题答案 建筑工程测量习题答案 建筑工程测量是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涉及到各种测量技术和方法的 应用,以确保建筑物的准确度和质量。在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测量习题,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常见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请解释什么是水平仪? 水平仪是一种用来测量水平面的工具。它通常由一个液体容器和一个气泡组成。当气泡位于液体容器的中心位置时,表示测量物体是水平的。 2. 如何测量一个建筑物的高度? 测量建筑物的高度可以使用三角测量法。首先,选择一个已知高度的点,如杆 子或树木。然后,站在一个已知距离的位置,使用测量仪器测量到建筑物的顶 部和底部的角度。通过计算三角形的边长比例,可以确定建筑物的高度。 3. 请解释什么是全站仪? 全站仪是一种高级测量仪器,它结合了测距仪、自动水平仪和角度测量仪的功能。它可以同时测量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以提供更准确的测量结果。全站 仪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土木工程和测绘领域。 4. 如何使用全站仪进行建筑物的定位测量? 使用全站仪进行建筑物的定位测量需要进行以下步骤: a. 设置全站仪的基准点,确保其水平和平稳。 b. 使用全站仪测量已知控制点的坐标,并记录下来。 c. 根据已知控制点的坐标和建筑物的设计图纸,确定需要测量的建筑物的控制点。

d. 在建筑物的控制点上设置反光板,并使用全站仪测量其坐标。 e. 将测量得到的坐标与设计图纸进行比较,以确定建筑物的位置是否准确。 5. 如何使用测绘软件进行建筑物的测量数据处理? 使用测绘软件进行建筑物的测量数据处理需要进行以下步骤: a. 将测量数据导入测绘软件中。 b. 根据测量数据的特点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如坐标转换、平差计算等。 c. 进行数据处理,生成建筑物的测量报告和图纸。 d. 对测量结果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e. 根据需要,将测量结果导出为各种格式,如CAD文件、Excel表格等。 以上是对建筑工程测量习题的一些简要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测量技术。建筑工程测量是一门复杂而重要的学科,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希望大家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测量能力,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准确度做出贡献。

建筑工程测量试卷试题(附答案)

《建筑工程测量》试卷(A) 一、判断题(每题1分 共10分) ( × )1.测量工作必须遵循“先局部后整体,先控制后碎步”的原则。 ( × )2. 水准测量时,A 点读数是1.842,B 点读数是1.706,则A 点比B 点高。 ( √ )3.水准测量时,前后视距离相等可以消除仪器的i 角误差。 ( × )4.水平角观测时,照准误差属系统误差。 ( × )5.用同一根钢尺分别丈量100m 和150m 的两段距离,其往返不符值均为 6cm ,则它们的相对误差是相同的。 ( √ )6.测设的基本工作是测设已知的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 ( × )7.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明其地面坡度小。 ( √ )8.两点之间的绝对高程之差与相对高程之差是相同的。 ( × )9. 比例尺愈大,表示地形变化状况愈详细,精度也愈高。 ( √ )10.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将建筑物基础轴线准确地向高层引测,并保证各 层相应的轴线位于同一竖直面内。 二、填空题(每格1.5分 共30分) 1.填写测回法观测手簿: 2.用竖盘为天顶式顺时注记的经纬仪观测某竖直角时,竖盘读数是94°20′,则其竖直角为 -4°20′。 3.经纬仪导线的布设形式可分为 附合导线 、 闭合导线 和 支导线 。 4.水准仪十字丝交叉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称为望远镜的 视准轴 。 5.直线AB 的方位角αAB =82°40′,则其反方位角αB A = 262°40 ′。 6. 地形图的基本应用有求点的坐标, 求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 求直线的方位角、求点的高程 和求两点间的坡度。 7.常用的建筑基线的形式有 一字形 、 L 形 和十字形。 8.建筑物的变形包括建筑物的沉降 倾 斜 、 裂 缝 和位移。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库有答案及图文aev

建筑工程测量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视距观测时,望远镜视线应高出地面至少( )m ,以减少竖直折光对视距读数的影响。A.1 B.0.5 C. 2 D.1.5 答案:A 2.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为每公里测量误差为( )mm 。 A.±10 B.±5 C.±20 D.±15 答案:A 3.在拔地时钉出的施工区界桩叫( )。 A.红线桩 B.控制桩 C.平桩 答案:A 4.下图是水准测量的示意图,h AB=应为(B)。 A.251.685m B.0.485m C.-0.485m D.2.885m 5.每个钢尺经过比长检定后都有一个(C),用来表达在标准拉力下,钢尺的实际长度随温度变化的函数关系。 A.检定结果 B.标准公式 C.尺长方程式 D.计算公式 6.视距测量简单便捷,下面(D)是计算高差主值(初算高差)的公式。 1k·l·sin2αA.l·sin2α B.k·l·sin2α C.D·sinαD. 2 7.下列关于罗盘仪使用的叙述中,(B)是正确的。 A.罗盘仪是用来观测直线坐标方位角的仪器 B.使用罗盘仪进行观测时,应尽量避免靠近金属器件 C.罗盘仪在倾斜状态下也可以正常使用 D.罗盘仪是用来直接测量磁偏角的仪器 8.如下表所示,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C)。

A B B D C β 点名X Y备注 A250.000250.000 B200.000320.000 A.54°27′44″ B.144°27′44″ C.125°32′16″ D.234°27′44″ 9.如下表所示,αBC=135°00′00″,如果在C点安置经纬仪,用极坐标法测设D点,水平角β应为(D)。 点名X Y备注 C250.000260.000 D290.000320.000 A.56°18′36″ B.78°41′24″ C.191°18′36″ D.101°18′36″ 10.垫层施工完成后,应根据(B)将基础轴线测设到垫层上。 A.控制点 B.轴线控制桩 C.高程控制桩 D.墨斗线 11.从水准点A用支水准路线测量B点高程,往测高差为8.000m,返测高差为-8.006m,H A=50.000m,则B点高程H B应为(C)。 A.58.000m B.58.008m C.58.003m D.57.997m 12.使用钢尺进行精密量距时,如果(A),需进行尺长改正。 A.钢尺名义长度不等于实际长度 B.测量温度不等于钢尺检定温度 C.测量距离的两端点有高差 D.项目经理有要求 13.下列中的(D)是用改正数计算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中误差的公式。 A.Δi=l i-X B.± n ] [?? C.± n vv] [ D.± )1 ( ] [ - n n vv 14.下图为测回法观测某水平角的示意图,下半测回的水平角值为(D)。 A.0°00′06″ B.180°00′36″ C.78°48′48″ D.78°48′40″

工程测量习题库含答案)

⑴测设已知直线段的改正数计算 ⑵高程测设计算 ⑶用极坐标法测设点位的资料计算 ⑷用角度交会法测设点位的资料计算 ⑸拨角法放线资料计算及放线误差的计算与调整 ⑹带有缓和曲线的铁路曲线的综合要素及主点里程计算 ⑺偏角法详细测设带有缓和曲线铁路曲线的资料计算 ⑻偏角法遇障测设曲线的资料计算 ⑼线路纵断面图的绘制 ⑽线路横断图面的绘制 一.填空 1.为了在实地标定点的平面位置,需要测设水平角和水平距离,如果要标定该点的空间位置,还需要测设其高程。 2.铁路新线定测的主要任务是把经初步设计所选定得中线测设于实地,并进行线路、高程测量(水准点高程喝中桩高程)和横断面测量。 3.用偏角法详细测设曲线时,为方便测设各测设点的偏角,常使其置镜点切线方向的水平读数为0°00′00″。为此,必须确定其后视点(方向)。并配置以相应的水平读数。 4.全球定位系统GPS由空间部分(卫星)、控制部分(地面控制站)、用户部分 GPS 接收机)三大部分组成。 5.由高程为504.321m的已知水准点B,测设一个设计高程为505.104m的A点,水准仪安置于两者之间,读得B点水准尺读数为1.642m,当A点水准尺读数为

0.859 时,其尺底恰为其设计高程。 6.建筑物变形观测的频率取决于荷载的变化和变形速率。

3.已知E、F两点间的纵坐标增量ΔX EF = -50.00m,横坐标增量为ΔY EF=100.00m,则其坐标方位角为( C )。 A)-63°26′06″ B)296°33′54″C)116°33′54″ D)27°33′54″4.某带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其交点(JD)里程为DK2+643.00,该曲线全长为360.20m,主切线T长为183.44m,里程从ZH至HZ为增加,则HZ的里程为( B )。A)DK2+826.44 B)DK2+819.76 C)DK2+459.56 二、单选题 5.能够将隧道洞外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合二为一的测量方法是(C)。 A)GPS B)三角网C)光电导线环 D)中线法 6.为了计算和使用方便,桥梁施工控制网一般都采用( C )。 A)大地坐标系 B)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C)独立测量坐标系 D)切线坐标系 7.GPS单点定位,实质上是以卫星为已知点的( C )定位方法。 A)测角后方交会 B)测角前方交会C)测距后方交会 D)测距前方交会 8.在HY点置镜测设圆曲线部分时,若要求该点的切线(前进)方向为0°00′00″,设曲线为左转,其缓和曲线反偏角为b0,试问后视ZH时,水平度盘应配置的读数为( D)。 A)b0 B)360°-b0 C)180°-b0D)180°+b0 9.高斯投影的投影长度比m,等于一条边在高斯平面上的距离除以它在椭球面上的距离,投影长度比m的取值满足:_2______。 ① =1 ② >1③ <1

建筑工程测量最新版习题答案题库完整版共10单元

单元1 绪论 作业参考题解 1-1 测定与测设有什么区别? 答:测定是使用测量仪器,通过测量与计算将地面的地物地貌缩绘成图,供工程建设和行政管理之用;测设是将图上设计建(构)筑物的图形和位置在实地的标定出来,作为施工或定界的依据,又称放样。两者的方向相反。 1-2 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和基准线是什么?它们的关系是什么? 答: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实际工作中也把水准面作为测量的基准面;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铅垂线。它们的关系是铅垂线处处与水准面垂直。 1-3 大地水准面和参考椭球面的用途是什么? 答:大地水准面的用途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高程系统的起算面;参考椭球面的用途是测量计算的基准面,是坐标系统的投影面。 1-4 测量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哪些不同? 答:一是坐标轴注记不同,测量学中的纵轴为X,横轴为Y,而数学中的纵轴为Y,横轴为X;二是象限注记的方向不同,在测量学中是顺时针方向为I、II、III、IV四个象限,而在数学中是逆时针方向注为I、II、III、IV四个象限。 1-5 设某地面点的经度为东经130°25′请问该点位于6度投影带的第几带? 其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多少? 答:该点位于6度投影带的22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129° 1-6 若我国某处地面点A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值为x=2520179.89m,y=18432109.47m,则A点位于第几带? 该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A点在该带中央子午线的哪一侧? 距离中央子午线和赤道各为多少米? 答:A点带号为18带,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05°。A点在中央子午线的西侧,距离中央子午线500000-432109.47=67890.53m,距离赤道为2520179.89m。 1-7 某地面点的相对高程为-34.58米,其对应的假定水准面的绝对高程为168.98米,则该点的绝对高程是多少?绘出示意图。 解:168.98 - 34.58=134.40米。 1-8 已知A、B、C三点的高程分别为156.328m、45.986m和451.215m,则A至B、B至C、C至A的高差分别是多少? 解:h AB= 45.986 -156.328 = - 110.342m h BC= 451.215 - 45.986 = 405.229m h CA= 156.328-451.215 = - 294.887m 1-9 已知A点的高程为78.654m,B点到A点的高差为-12.325m,问B点高程为多少? 解:H B= H A -h BA =78.654m -(-12.325 m)= 90.979m。 1-10 如何理解确定地面点位的基本测量工作? 答:测量工作就是先测出决定点位几何关系的三个要素,水平角、水平距离和高差,再通过一定的计算得到点在坐标系的X、Y和高程系的H。因此确定地面点位的基本测量工作是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和高差测量。

(完整版)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库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2.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3.测量工作的基本工作是高程测量、水平角度测量、距离测量。 4.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是以两条相互垂直线的交点为坐标原点,以南北方向为X轴, 以东西方向为Y轴。 5.地面点位若用地理坐标表示,应为经度、纬度和绝对高程。 6.地面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该两点间的高差。 7.在测量中国,将地表面当平面对待,指的是在100平方千米范围内时,距离测量数据不 至于影响测量成果的精度。 8.测量学的分类,大致可分为大地测量学、普通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地图 绘制学。 9.地球是一个旋转的椭球体,如果把它看作圆球,其半径的概值为6371Km 10.我国的珠穆朗玛峰顶的绝对高程为8848.13m。 11.地面点的经度为该点的子午面与首子午面所夹的二面角。 12.地面点的纬度为该点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所组成的角度。 13.测量工作的程序是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 14.测量学的任务是测定和测设。 15.直线定向的标准方向有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坐标纵轴方向。 16.由坐标纵轴线北端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水平夹角为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17.距离丈量的相对误差的公式为D=D+△L d +△L t +△L h 。 18.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是0°-360°。 19.确定直线方向的工作称为直线定向,用目估法或经纬仪法把许多点标定在某一已知直线 上的工作为直线定线。 20.距离丈量是用相对误差来衡量其精度的,该误差是用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来表示。 21.用平量法丈量距离的三个基本要求是尺子要拉平、标杆要立直且定线要直、对点投点和 读数要准确。 22.直线的象限是指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所夹的锐角,并要标注所在象限。 23.某点磁偏角为该点的磁北方向与该点的真北方向的夹角。 24.某直线的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180°。 25.地面点的标志,按保存时间长短可分为临时性标志和永久性标志。 26.丈量地面两点间的距离,指的是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27.森林罗盘仪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望远镜、罗盘盒和基座。 28.某直线的方位角为123°20′,则它的正方位角为303°20′。 29.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的项目有圆水准器的检校、十字丝横丝垂直与仪器竖直轴、水准管 轴平行于仪器竖轴。 30.水准仪主要轴线之间应满足的几何关系为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圆水准管轴平行于竖 轴、十字丝中丝垂直于竖轴。 31.由于水准仪校正不完善而剩余的i角误差对一段水准路线高差值的影响是后视距和与前 视距和之差的大小成正比。 32.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公式为fh=∑h i -(h 8 -h A ). 33.水准仪的主要轴线有圆水准器轴、仪器竖轴、望远镜视准轴、水准管轴。 34.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传递高程,在同一转点上,既有本站前视读数,又有下站后 视读数。 35.水准仪上圆水准器的作用是使仪器竖轴铅垂,管水准器的作用是使仪器视线水平。

最新《建筑工程测量》习题与答案资料

《建筑工程测量》考试题 一、填空题:(15分,每空1分) 1.测量工作内容的三要素是指:、和测量。 2.测量工作的组织原则是、和。 3.钢尺丈量距离须做尺长改正,这是由于钢尺的与钢尺的不相等而引起的距离改正。当钢尺的实际长度变长时,丈量距离的结果要比实际距离。 4.水准测量时,水准尺前倾会使读数变,水准尺后倾会使读数变。 5.经纬仪主要轴线之间关系应满足的条件是:、和。 6.把水准仪安置在距前、后尺大约相等的位置,其目的是为了消除。 二.是非判断题(10分,每题1分) 1.在小地区进行测量时,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高程影响很小,可以忽略。() 2.地面上AB两点间绝对高程之差与相对高程之差是不同的。() 3.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愈低,表示地物、地貌愈简略。() 4.六度带的中央子午线和边缘子午线均是三度带的中央子午线。() 5.水准测量中观测误差可通过前、后视距离等远来消除。() 6.水准仪的水准管轴应平行于视准轴,是水准仪各轴线间应满足的主条件。() 7.经纬仪对中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与测站至目标的距离有关,距离愈大,影响愈大,但与水平角的大小无关。() 8.设两个变量X与Y,其中误差分别为m x=±30"、m y=±20",则X+Y的中误差为±36",X-Y的中误差为±22"。() 9.在测量过程中,存在偶然误差,此种误差可以采用一定的观测方法或计算改正数的方法加以消除。() 10.为求一正方形面积,当量距精度相同时,量一个边计算面积精度比量相邻两个边计算面积精度要低。() 三、单项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大地水准面可定义为()。 A.处处与重力方向相垂直的曲面B.通过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的曲面

建筑工程测量课后习题答案

建筑工程测量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 测定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将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规化设计及科学研究使用。 2. 测设测设是指用一定的测量仪器、工具和方法,将设计图样上规化设计好的建(筑)物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3. 人们设想以一个静止不动的海水面延伸穿越陆地,形成一个闭合的曲面包围了整个地球,这个闭合曲面称为水准面。 4. 与水准面相切的平面,称为水平面。 5. 其中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它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6. 重力的方向线称为铅垂线,它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7. 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简称高程。 8. 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 9. 地面两点间的高程之差,称为高差,用表示,高差有方向和正负。 二、选择题 1.C 2. A 3. D 4. A 5. D 6 .D

三、简答题 1. 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它的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部分。 2. (1)测定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将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规化设计及科学研究使用。 (2)测设测设是指用一定的测量仪器、工具和方法,将设计图样上规化设计好的建(筑)物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测定与测设相比,两者所用的仪器、方法、原理相同,过程相反。 3. 建筑工程测量是是研究建筑工程在勘测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1)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2)建筑物的施工测量(3)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4. 重力的方向线称为铅垂线,它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它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5. 测量工作需要在统一的基准下才能进行,大地水准面与铅垂线具有唯一性又不失一般性,实践证明它能够提供测量活动稳定的统一基准。 6. 为了确定地面点的高程位置,实际测量中是以铅垂线为基准线,大地水准面作为测量工作的基准面。但是由于大地水准面是不规则的曲面,实际计算时选用与大地水准面接近的参考椭球面,经过测量计算求出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7. 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简称高程。相对高

2023年第一学期《建筑工程测量》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2023年第一学期《建筑工程测量》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项目一建筑工程测量概述 1.测绘学在工程建设中的主要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个方面。 2.由于基准面的不同,高程又分为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答:绝对高程是指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又称海拔。相对高程是指地面点到某一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又称为假定高程。 3.地面点在投影面上的位置通常用球面坐标、平面坐标。球面坐标常用地理坐标,平面坐标常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和独立的平面直角坐标。 4.工程建设中通常采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和独立的平面直角坐标。 5.测绘地形图时,要先进行控制测量,再进行碎部测量。 6.测量工作应遵循的程序和原则是“先控制后碎部”、“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步步有检核”,即“此步工作未做检核不进行下一步工作”。 7.当D=10km时,以水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所产生的距离相对误差为1:1220000,这样小的误差,对于精密量距来说也是允许的。因此,在半径为10km的面积范围内进行距离测量时,可以不考虑地球曲率,把水准面当作水平面看待。 8.以水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所产生的高程误差为 当D=0.1km时,△h=0.0008m 当D=1km时,△h=0.078m 当D=10km时,△h=7.850m

上述计算表明,进行高程测量时,应考虑地球曲率对高程的影响。 项目二水准测量 1.测量地面点高层的工作称为高程测量,其测量方法有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GPS高程测量和物理高程测量。 2.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称为水准点,简记为BM。水准点有永久性和临时性两种。 3.水准测量所使用的仪器和工具有水准仪、水准尺和尺垫。水准仪按其精度可分为DS05、DS1、DS3和DS10四个等级。在工程测量中,最常用的是DS3型微倾式水准仪。“D”和“S”分别为“大地测量”和“水准仪”的“大”和“水”汉语拼音的首字母,其下标的数值为用该类仪器进行水准测量每千米往返测高差中数的中误差,以毫米计。DS05、DS1等水准仪属精密水准仪;DS3和DS10水准仪为普通水准仪。 4.DS3型微倾式水准仪,主要由望远镜、水准器和基座三部分构成。 5.DS3型微倾式水准仪望远镜的构造主要由物镜、目镜、调焦透镜和十字丝分划板所组成。 6.水准器有管水准器和圆水准器两种。管水准器用来指示视准轴是

《建筑工程测量》第2版__(张敬伟)__习题参考答案

《建筑工程测量》习题参考答案 项目1(16页~17页) 一、名词解释: 1、测量学: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空间位置的科学。它的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部分。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再,把地球表面的形状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及科学研究使用。测设(放样)是指用一定的测量方法和精度,把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构)筑物的位置标定在实地上,作为施工的依据。 2、绝对高程:就是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一般用H表示。 3、地形测量:就是研究小范围地球表面形状的测量问题,是不顾及地球曲率的影响,把地球局部表面当作平面看待来解决测量问题的理论方法。 4、工程测量:就是研究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放样、竣工验收和运营中测量的理论和方法。 5、直线比例尺:为了便于应用,通常在地形图的正下方绘制一图示比例尺。由两条平行线构成,并把它们分成若干个2cm长的基本单位,最左端的一个基本单位分成10等分。图示比例尺上所注记的数字表示以米为单位的实际距离。 6、水准面:水是均质流体,而地球表面的水受重力的作用,其表面就形成了一个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称为水准面。 7、大地水准面:人们设想将静止的海水面向整个陆地延伸,用所形成的封闭曲面代替地球表面,这个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8、地理坐标:地面点在球面上的位置用经度和纬度表示的,称为地理坐标。按照基准面和基准线及求算坐标方法的不同,地理坐标又可分为天文地理坐标和大地地理坐标两种。 9、大地测量: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解决大范围的控制测量和地球重力场问题。近年来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大地测量正在向空间大地测量和卫星大地测量方向发展和普及。 10、相对高程:在个别的局部测区,若远离已知国家高程控制点或为便于施工,也可以假设一个高程起算面(即假定水准面),这时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假定高程或相对高程。 二、填空题: 1、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有距离测量、角度测量和高差测量。 2、我国位于北半球,x坐标均为正,y坐标则有正有负。为了避免出现负 值,将每带的坐标原点向西平移 500 km。 三、简答题 1、测定与测设有何区别? 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再,把地球表面的形状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及科学研究使用。 测设(放样)是指用一定的测量方法和精度,把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构)筑物的位置标定在实地上,作为施工的依据。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库 建筑工程测量A卷答案

《建筑工程测量》 (A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绝对高程指的是地面点到( C )的铅垂距离。 A.假定水准面 B.水平面 C.大地水准面 D.地球椭球面 2、1985国家高程基准中我国的水准原点高程为( A )。 A. 72.260 m B. 72.289 m C. 72.269 m D. 72.280m 3、由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规定可知( B )。 A.象限与数学平面直角坐标象限编号及顺序方向一致 B.X轴为纵坐标轴,Y轴为横坐标轴 C.方位角由纵坐标轴逆时针量测0°~360° D.东西方向为X轴,南北方向为Y轴 4、测量上确定点的位置是通过测定三个定位元素来实现的,下面哪个不在其中( B )。 A.距离 B.方位角 C.角度 D.高差 5、DS3水准仪,数字3表示的意义是(A )。 A.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数的中误差不超过3mm B.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数的相对误差不超过3mm C.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数的绝对误差不超过3mm D.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数的极限误差不超过3mm 6、普通水准测量时,在水准尺上读数通常应读至(C )。 A. 0.1mm B. 5mm C. 1mm D. 10mm 7、附合水准路线内业计算时,高差闭合差采用(A )计算。 A. fh=∑h测-(H终-H起) B. fh=∑h测-(H起-H终) C. fh=∑h测 D. fh=(H终-H起)-∑h测 8、竖直角( C )。 A.只能为正 B.只能为负 C.可为正,也可为负 D.不能为零 9、当观测方向数有4个时,测角方法应采用( C )。 A.复测法 B.测回法 C.方向观测法 D.测回法测4个测回 10、6″级经纬仪观测某水平角3个测回,第二测回度盘配置应位于(B )位置。 A. 0°稍大 B. 60°稍大 C. 90°稍大 D. 120°稍大 11、下列记录格式正确的是( C )。 A. 28°6′6″ B. 28°6′06″ C. 28°06′06″ D. 028°06′06″

2023年建筑测量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3 年建筑测量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1、[单项选择]梁底模板设计时,何种荷载不考 虑A.施工荷载 B.混凝土及模板自重 C.钢筋自重 D.混凝土侧压力 【答案】D 2、[单项选择]建筑剖面图的剖切位置应在中表示,剖面图的图名应与其剖切线编号对应。 A.总平面图 B.标准层平面图 C.底层平面图 D. 屋顶平面图 【答案】C 3、[试题]建设实施即建筑施工。是将打算和施工图变为实物的过程,要做到三个环节相互连接, A.投资.质量.进度 B.打算.设计.施工

C.打算.实施.检查 D.事前把握.事中把握.事后把握 【答案】B 4、[单项选择]一栋 3 层楼的框架构造,主体工程中的填充墙砌体 工程验收依据验收层次划分属于。 A.检验批 B. 分部工程C. 分项工程D. 单位工程 【答案】C 5、[试题]以下类型的合同中,对于承包人来说担当的风险较大。A. 固定总价合同 B.固定单价合同 C. 可调价格合同 D. 本钱加酬金合同 【答案】A 6、[试题]关于检验批及其划分,以下说法合理的包括A. 检验批是施工质量验收层次划分中的最小单元

B.检验批的划分只能按楼层进展 C. 检验批的划分只能按施工段进展 D.检验批的划分可以依据需要按楼层.施工段.变形缝等为单元进展 【答案】AD 7、[单项选择]楼层框架梁的代号 为A.LL B.LKl C.KL D.KJL 【答案】C 8、[试题]关于检验批及其划分,以下说法合理的包括A. 检验批是施工质量验收层次划分中的最小单元 B.检验批的划分只能按楼层进展 C. 检验批的划分只能按施工段进展 D.检验批的划分可以依据需要按楼层.施工段.变形缝等为单元进展 【答案】AD 9、[单项选择]评标委员会应当依据评标标准和方法,对投标文件进展评审和比较。

工程测量习题库(含答案)

工程测量学习题内容 ⑴测设已知直线段的改正数计算 ⑵高程测设计算 ⑶用极坐标法测设点位的资料计算 ⑷用角度交会法测设点位的资料计算 ⑸拨角法放线资料计算及放线误差的计算与调整 ⑹带有缓和曲线的铁路曲线的综合要素及主点里程计算 ⑺偏角法详细测设带有缓和曲线铁路曲线的资料计算 ⑻偏角法遇障测设曲线的资料计算 ⑼线路纵断面图的绘制 ⑽线路横断图面的绘制 一.填空 1.为了在实地标定点的平面位置,需要测设水平角和水平距离,如果要标定该点的空间位置,还需要测设其高程。 2.铁路新线定测的主要任务是把经初步设计所选定得中线测设于实地,并进行线路、高程测量(水准点高程喝中桩高程)和横断面测量。 3.用偏角法详细测设曲线时,为方便测设各测设点的偏角,常使其置镜点切线方向的水平读数为0°00′00″。为此,必须确定其后视点(方向)。并配置以相应的水平读数。 4.全球定位系统GPS由空间部分(卫星)、控制部分(地面控制站)、用户部分GPS接收机)三大部分组成。5.由高程为504.321m的已知水准点B,测设一个设计高程为505.104m的A点,水准仪安置于两者之间,读得B点水准尺读数为1.642m,当A点水准尺读数为0.859 时,其尺底恰为其设计高程。

26.GPS测量的优点有测站间无需通视、高精度、观测时间短、经济效益高、提供三维坐标、作业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全天候作业、作用范围和跨度大、功能多、提供实时定位、用途广泛。 二、单选题 1.当待测设点与控制点间不便量距,又无测距仪时,可用(C )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 A)直角坐标法B)极坐标法C)角度交会法D)距离交会法 2.下列各项测量工作中,(C )是初测和定测阶段都需做的。 A)导线测量B)中线测量C)线路水准点高程测量D)地形测量 3.已知E、F两点间的纵坐标增量ΔX EF = -50.00m,横坐标增量为ΔY EF=100.00m,则其坐标方位角为( C )。 A)-63°26′06″B)296°33′54″C)116°33′54″D)27°33′54″ 4.某带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其交点(JD)里程为DK2+643.00,该曲线全长为360.20m,主切线T长为183.44m,里程从ZH至HZ为增加,则HZ的里程为( B )。 A)DK2+826.44 B)DK2+819.76 C)DK2+459.56 二、单选题 5.能够将隧道洞外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合二为一的测量方法是(C)。 A)GPS B)三角网C)光电导线环D)中线法 6.为了计算和使用方便,桥梁施工控制网一般都采用(C )。 A)大地坐标系B)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C)独立测量坐标系D)切线坐标系 7.GPS单点定位,实质上是以卫星为已知点的( C )定位方法。 A)测角后方交会B)测角前方交会C)测距后方交会D)测距前方交会 8.在HY点置镜测设圆曲线部分时,若要求该点的切线(前进)方向为0°00′00″,设曲线为左转,其缓和曲线反偏角为b0,试问后视ZH时,水平度盘应配置的读数为(D)。 A)b0B)360°-b0C)180°-b0D)180°+b0 9.高斯投影的投影长度比m,等于一条边在高斯平面上的距离除以它在椭球面上的距离,投影长度比m的取值满足:_2______。 ①=1 ②>1③<1 10.高斯投影中___2____不发生变形。 ①面积②水平角③水平距离④方位角 11.在我国缓和曲线均采用__2__。 ①三次抛物线②辐射螺旋线 12.缓和曲线的形状由_3___唯一地确定。 ①圆曲线半径②缓和曲线总长③缓和曲线半径变更率 13.缓和曲线的偏角与切线角间存在关系:,该关系式为__2__。 ①恒等式②近似公式 14.隧道平面控制测量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以足够的精度指导洞内开挖的方向,并保证__2____不超过限差。 ①纵向贯通误差②横向贯通误差③竖向贯通误差 15.隧道洞外控制测量中,__4________方法是目前中、长隧道最为有效的方法 ①三角测量②导线测量③交会测量 ④GPS测量⑤中线法⑥三角锁和导线联合法 16.隧道洞外控制测量时,每个洞口应布设不少于_3___个平面控制点。 ①一②二③三④四⑤五 17.隧道洞外控制测量时,每个洞口应布设不少于__2__个高程控制点。 ①一②二③三④四⑤五 18.隧道_1___贯通误差危害最大,因此是控制网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的。 ①横向②竖向③纵向 19.变形观测中,正常情况下,发生点位位移的标志点是__③__,可能发生点位位移的标志点是__②__,不发生点位位移的标志点是__①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