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高、中、低效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医院感染高、中、低效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一、高效消毒剂:

1.戊二醛

各灭菌剂,具有广谱、高效杀菌作用。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小等特点。经典的戊二醛常用灭菌浓度为2%,如使用的全力净消毒液。

(1) 适用范围: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等消毒与灭菌。

(2) 使用方法:

1)灭菌处理:常用浸泡法。将清洗、晾干待灭菌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泡于装有戊二醛的容器中,加盖,浸泡10h后,先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并无菌擦干后使用。

2)消毒:用浸泡法,将清洗、晾干的待消毒处理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装有戊二醛的容器中,加盖,一般20分钟~45分钟,取出后用灭菌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3) 注意事项:

1)戊二醛对手术刀片等碳钢制品有腐蚀性,使用前应加入0.5%亚硝酸钠防锈。

2)戊二醛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接触戊二醛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防止溅入眼内或吸入体内。

3)盛装戊二醛消毒液的容器应加盖,放于通风良好处。

2.过氧乙酸

过氧乙酸属灭菌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对金属及织物有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大,稳定性差等特点,其浓度为16%~20%(W/V)。

(1) 适用范围:适用于耐腐蚀物品、环境皮肤等的消毒与灭菌。

(2) 常用消毒方法:

1)浸泡法:装有过氧乙酸的容器均加盖。对一般污染物品的消毒,用0.05%(500mg/L)过氧乙酸溶液浸泡;对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1%(10000mg/L);过氧乙酸浸泡5分钟,灭菌时,浸泡30分钟。然后,诊疗器材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并擦干后使用。

2)擦拭法:消毒所用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参见浸泡法;

3)喷洒法:对一般污染表面的消毒用0.2%~0.4%,过氧乙酸喷洒作用30分钟~60分钟。

(3) 注意事项

1)过氧乙酸不稳定,应贮存于通风阴凉处,用前应测定有效含量,原液浓度低于12%时禁止使用。

2)临用前配制,配制溶液时,忌与碱或有机物相混合。

3)过氧乙酸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金属制品与织物经浸泡消毒后,及时用清水冲洗干净。

4)使用浓溶液时,谨防溅入眼内或皮肤粘膜上,一旦溅上,立即用清水冲洗。

5)消毒被血液、脓液等污染的物品时,需适当延长作用时间。

3.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速效、无毒、对金属及织物有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很大,纯品稳定性好,稀释液不稳定等特点。

(1) 适用范围:适用于丙烯酸树脂制成的外科埋植物;隐形眼镜、不耐热的塑料制品、餐具、服装、饮水和空气等消毒和口腔含漱、外科伤口清洗。

(2) 使用方法

1)消毒液配制:根据有效含量用去离子水将过氧化氢稀释成所需浓度。具体步骤按(过氧乙酸消毒液配制方法)进行。

2)消毒处理: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法、擦拭法等。

浸泡法:可用3%过氧化氢,浸泡容器加盖,浸泡30分钟。

擦拭法:物品用擦拭法消毒。所用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参见浸泡法。

其它方法:用1.0%~1.5%过氧化氢漱口;用3%过氧化氢冲洗伤口;复方过氧化氢空气消毒剂喷雾等。

(3) 注意事项

1)应贮存于通风阴凉处,稀释液不稳定,临用前配制。

2)配制溶液时,忌与还原剂、碱、碘化物、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相混合。

3)对织物有漂白作用。谨防溅入眼内或皮肤粘膜上,一旦溅上,即时用清水冲洗。

4)消毒被血液、脓液等污染的物品时,需适当延长作用时间。

4.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健之素、84液)

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受有机物影响很大,消毒液不稳定等特点。消毒方法有浸泡法、擦拭法、喷洒法、干粉法。

二、中效消毒剂

1.乙醇

乙醇属中效消毒剂,具有中效、速效、无毒、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金属无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很大,易挥发、不稳定等特点。

适用范围:适用于皮肤、环境表面及医疗器械的消毒等。

浸泡法:浸泡消毒时乙醇容器要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医疗器械等物品的消毒,用75%的乙醇溶液浸泡10分钟以上;对其它消毒剂过敏者,可用75%的乙醇溶液浸泡5分钟。

擦拭法:皮肤的消毒用75%乙醇棉球擦拭。

2.碘伏

碘伏属中效消毒剂,具有中效、速效、低毒,对皮肤粘膜无刺激并无黄染,对铜、铝、碳钢等二价金属有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很大,稳定性好特点。

(1) 适用范围:适用于皮肤、粘膜等的消毒。

(2) 使用方法

1)浸泡法:浸泡消毒物品时碘伏容器要加盖。

2)擦拭法:用于对皮肤、粘膜的消毒。擦拭时用无菌棉球和其它替代物品擦拭被消毒

部位。

3)冲洗法。用于对阴道粘膜及伤口粘膜创面的消毒,消毒液冲洗3分钟~5分钟。

(3) 注意事项:

1)碘伏应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

2)碘伏对二价金属制品有腐蚀性,不应做相应金属制品的消毒。

3)消毒时,若存在有机物,应提高药物浓度或延长消毒时间。

4)避免与拮抗药物同用。

三、低效消毒剂

1.季胺盐类消毒剂,例如新洁尔灭。

2.胍类消毒剂,例如洗必太。

适用范围:外科洗手、手术部位黏膜消毒。

注意事项:勿与肥皂、洗衣粉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使用或前后使用。

病房及门诊常用消毒方法指南

病房及门诊常用消毒方法指南 除被朊毒体、气体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器 械、物品外,任何物品消毒灭菌前均应充分清洗干净。清洗可采用流动 水冲洗,清洁剂去污,管道可采用酶制剂浸泡,再用流动水冲洗干净, 然后进行消毒或灭菌。 一、一般诊疗用品的消毒 1.接触皮肤的一般诊疗用品如血压计袖带、听诊器、保持清洁,若 有污染应随时以清洁剂与水清洁。血压计若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先用 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在清洁的基础上使用含有效氯 250mg/L~ 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后再清洗干净,晾干备用。听诊器可在清洁的基础上用酒精擦拭消毒。腋下体温表每次用后应在清洁的基础上 选用 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250mg/L~500mg/L 或 0.1%的过氧乙酸浸泡30min 后,清水冲净,擦干,清洁干燥保存备用。 2.接触未破损黏膜的器具如开口器、舌钳子、压舌板等器具,用后 应先清洗去污,擦干,耐高温的器具开口器、舌钳子、压舌板可选择压 力蒸汽灭菌后清洁干燥保存备用。 3.氧气湿化瓶、呼吸机和麻醉机的螺纹管、氧气面罩、麻醉口罩、 胃肠减压器、吸引器、引流瓶等器具可在清洁的基础上,耐高温的管道 与引流瓶可采用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的物品如体温计(肛表或口表)、氧气面罩、麻醉面罩可清洁后浸泡在含氯消毒剂500mg/或 0.1%的过氧乙酸浸泡 30min 后,清水冲净,晾干,清洁干燥封闭保存备用。 4.分枝杆菌、炭疽菌、气性坏疽、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 传染的病人污染的器具,耐高温的可采用压力蒸汽灭菌,不耐高温的部 分可采用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环氧乙烷灭菌器、或2%戊二醛浸泡 10 小 时。非高度危险性物品,也可以用含氯消毒剂1000mg/L~2000mg/L 浸 泡或 0.2%~0.5%的过氧乙酸 30min~ 60min 后,清水冲净,晾干,清洁干燥封闭保存备用。

医院消毒和灭菌常用方法

医院消毒和灭菌常用方法 一、压力蒸汽灭菌 适用范围:用于耐高温、高湿的医用器械和物品的灭菌。不能用于凡土林等油类和粉剂的灭菌。 二、干热灭菌 适用范围:用于耐高温的诊疗用品如油脂、粉末和金属、玻璃等制品的消毒和灭菌。 灭菌方法1焚烧:适用于对病人尸体、废弃衣物、纸张、医疗垃圾等的处理,可直接点燃或在焚烧炉内焚烧。 2 烧灼:用于耐高温物品和小件金属器件的灭菌。 3 干烤:在特定的于烤箱内进行灭菌。 三、紫外线消毒 适用范围: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及其它液体的消毒。 四、医用微波灭菌 微波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和细菌芽胞、真菌抱子等。各种物质对微波的吸收不同,消毒效果也不同。一般来说,吸收微波越多的物品,消毒效果越好,例如水、肉类和含水份高的物品,均是强吸收介质。很少吸收微波的物质,称为微波的良介质,例如:玻璃、石英、陶器、凡上林、聚四氟乙烯等塑料制品。而金属制品不吸收微波,不易达到消毒。 五、甲醛气体消毒剂 甲醛是一种灭菌剂,对所有的微生物都有杀灭作用,包括细茵繁殖体、芽胞。真菌和病毒。甲醛气体灭菌效果可靠,使用方便,对消毒、灭菌物品无损害。

适用范围:可用于对湿、热敏感、易腐蚀的医疗用品的灭菌。 六、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环氧已烷在低温下为无色液体,常压下为无色气体,易燃易爆。环氧乙烷气体杀菌力强、杀菌谱广,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属灭菌剂。 适用范围:环氧乙烷不损害消毒的物品且穿透力较强,故大多数不宜用一般方法消毒的物品均可用环氧乙烷消毒和灭菌。例如,电子仪器、光学仪器、医疗器械、书籍、文件、皮毛、棉、化纤、塑料制品、木制品、陶瓷及金属制品、橡胶制品、内窥镜、透析器和一次性使用的诊疗用品等。 七、臭氧消毒 臭氧在常温下为爆炸性气体,是一种强氧化剂。臭氧稳定性极差,在常温下可自行分解为氧。所以臭氧不能瓶装贮备。只能现场生产,立即使用适用范围:臭氧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芽胞、病毒、真菌等,并可破坏肉毒杆菌毒素C 在医院消毒方面,臭氧的用途主要有下列几种。 (1)水的消毒:医院污水和诊疗用水的消毒。 (2)物品表面消毒:饮食用具、理发工具、食品加工用具、衣物等放密闭箱内消毒。 (3)空气消毒:用于无人的情况下,室内空气的消毒。 八、液体化学消毒剂使用规范 1 戊二醛:戊二醛属灭菌剂,具有广谱、高效杀菌作用。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小等特点。常用剂型有:2%碱性戊二醛,2%强化酸性戊二醛和2%中性戊二醛。

消毒等级和方法

医院消毒等级和方法 灭菌: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使微生物的成活率<10-6。物理方法:高压蒸汽灭菌,辐射灭菌等离子体灭菌。化学方法:甲醛,戊二醛,环氯乙烷,过氧乙酸。 高效消毒:可杀灭外环境中致病性结核杆菌和致病性芽孢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物理方法:紫外线消毒。化学方法:含氯消毒剂,臭氧,二氧化氯,双长链季铵盐类。 中效消毒:可杀灭各种致病性微生物。化学方法:醇类,酚类,碘类。 低效消毒:杀灭和去除细菌繁殖体及亲脂性病毒。物理方法:通风,冲洗。化学方法:单链季铵盐类(新洁尔灭等),双胍类(如氯已定)中草药消毒剂,汞,银等金属离子消毒剂。析 杀灭或清除微生物的方法归结起来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等三类。医院消毒与灭菌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消毒与灭菌方法、化学消毒与灭菌方法、生物消毒与清洗方法和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等四项技术。 一、物理消毒法 物理消毒与灭菌技术是一类历史悠久、应用广泛、效果可靠、发展快速的方法。物理消毒方法的共同特点是①杀菌效果可靠,性能稳定,如热力、射线、电磁波等都是通过一定的专用设备所产生,以能量形式作用,对生物因子都有固定作用机理,这些都决定了它们可靠稳定的性能。②可以准确地控制剂量,由于它们由仪器设备生产,所以能人为控制生产量,容易标化。③对自然环境无污染,用于杀菌的物理因子都会遵守能量守恒定律,不会转化成其它有害物质留在自然界,因而不无污染环境。④便于生产、便于管理,物理消毒灭菌设备均可工业化生产,在使用寿命范围内,给以适当的维护,即可以达到正常地使用,可变因素少,外界影响相对比较容易控制。 物理消毒灭菌方法主要有6个方面。 1 热力消毒法 主要包括干热方法、湿热方法,其特点列于表1。 表1 干热与湿热灭菌法性能比较 干热法湿热法 热传导介质空气水或蒸气 损坏物品比较明显比较轻 适应对象金属和玻璃器材各种不怕热的物品 作用温度160~180℃80~138℃ 杀菌速度较慢较快 2 紫外线消毒法。 3 低温等离子体消毒法。 4 过滤除菌法。 5 静电除菌法。 6 微波方法。

常用医用消毒剂使用方法

常用医用消毒剂使用方法 乙醇Alcohol中效,原理: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对肝炎病毒及芽孢无效。使用范围:以70-75%溶液为消毒剂,多用于消毒皮肤;95%溶液可用于燃烧灭菌。注意点:容易挥发需加盖保存并定期调整其浓度,低于70%浓度则消毒作用差;有刺激性,不宜用于粘膜及创面的消毒。 碘酊Tr.loding高效。 原理:使细菌蛋白氧化变性,能杀灭大部分细菌、真菌和芽孢。 使用范围:2%溶液用于皮肤消毒,擦后20S再用75%酒精脱碘;2.5%溶液用于脐带断端的消毒,擦后20S再用75%酒精脱碘。 注意点:对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性,高浓度不能用,更不能用于粘膜消毒,如会阴、肛门、阴囊、眼、口鼻部手术消毒以免引起灼伤;皮肤过敏者禁用。 苯扎溴铵(新洁尔灭)Bromogeraminum低效。 原理:是阳离子白哦面活性剂,能吸附带阴电的细菌,破坏细菌的细胞膜,最终导致菌体自溶死亡,又可使菌体蛋白变性而沉淀。 使用范围:0.01%-0.05%溶液使用于粘膜消毒;0.1%-0.2%溶液用于皮肤消毒;0.1%-0.2%溶液用于消毒金属器械,浸泡15-30min(加入0.5%亚硝酸钠以防生锈)。 注意点:取苯扎溴铵(新洁尔灭)1g+曙红0.4g+95乙醇700ml+蒸馏水至1000ml。 洗必泰Hibitane 低效。原理:具有广谱抑菌杀菌作用。使用范围:0.02%溶液用于手的消毒,浸泡30min;0.05%溶液用于创面消毒;0.1%溶液用于物体表面的消毒。注意点:取苯扎溴铵(新洁尔灭)1g+曙红0.4g+95乙醇700ml+蒸馏水至1000ml。 戊二醛Gluaraldchyde高效。 原理:与菌体蛋白质反应,使之灭火,能杀灭细菌、真菌、病毒和芽孢。 使用范围:2%溶液用于各种内窥镜消毒,浸泡1h;2%溶液用于不耐热手术器械、导管、注射器、口镜、口腔科器械、透析器械消毒,浸泡10h。 注意点:消毒后的物品于使用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内窥镜连续使用需间隔消毒10min,每天使用前后各消毒30min消毒后用冷开水冲洗;每周过滤1次,每2-3周更换消毒剂1次。 碘伏(达尔美净化剂) PVP-Ⅰ中高效。 原理:是碘于表面活性剂的不定型结合物,能杀灭细菌芽孢,还有清洁作用。 使用范围:3%溶液用于体温计消毒,浸泡30min;0.5%-1碘伏用于手术前皮肤消毒和手消毒。注意点:体温计消毒前将唾液揩净,浸泡30min后,用冷开水冲洗揩干使用;皮肤消毒后留有色素可用水清洗。 过氧化氢(双氧水)Hydrogen peroxide高效。 原理:过氧化氢能破坏蛋白质的基础分子结构,从而具有抑菌于杀菌作用。 使用范围:3%-6%溶液用于烯丙树脂制成的外科体内埋置物的消毒;10%-25%溶液用于不耐热的塑料制品消毒。 注意点:使用前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易氧化分解,降低浓度应存于阴凉处,不宜用金属器皿盛装。

医院感染高、中、低效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医院感染高、中、低效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一、高效消毒剂: 1.戊二醛 各灭菌剂,具有广谱、高效杀菌作用。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小等特点。经典的戊二醛常用灭菌浓度为2%,如使用的全力净消毒液。 (1) 适用范围: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等消毒与灭菌。 (2) 使用方法: 1)灭菌处理:常用浸泡法。将清洗、晾干待灭菌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泡于装有戊二醛的容器中,加盖,浸泡10h后,先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并无菌擦干后使用。 2)消毒:用浸泡法,将清洗、晾干的待消毒处理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装有戊二醛的容器中,加盖,一般20分钟~45分钟,取出后用灭菌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3) 注意事项: 1)戊二醛对手术刀片等碳钢制品有腐蚀性,使用前应加入0.5%亚硝酸钠防锈。 2)戊二醛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接触戊二醛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防止溅入眼内或吸入体内。 3)盛装戊二醛消毒液的容器应加盖,放于通风良好处。 2.过氧乙酸 过氧乙酸属灭菌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对金属及织物有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大,稳定性差等特点,其浓度为16%~20%(W/V)。 (1) 适用范围:适用于耐腐蚀物品、环境皮肤等的消毒与灭菌。 (2) 常用消毒方法: 1)浸泡法:装有过氧乙酸的容器均加盖。对一般污染物品的消毒,用0.05%(500mg/L)过氧乙酸溶液浸泡;对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1%(10000mg/L);过氧乙酸浸泡5分钟,灭菌时,浸泡30分钟。然后,诊疗器材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并擦干后使用。 2)擦拭法:消毒所用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参见浸泡法; 3)喷洒法:对一般污染表面的消毒用0.2%~0.4%,过氧乙酸喷洒作用30分钟~60分钟。 (3) 注意事项 1)过氧乙酸不稳定,应贮存于通风阴凉处,用前应测定有效含量,原液浓度低于12%时禁止使用。 2)临用前配制,配制溶液时,忌与碱或有机物相混合。 3)过氧乙酸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金属制品与织物经浸泡消毒后,及时用清水冲洗干净。 4)使用浓溶液时,谨防溅入眼内或皮肤粘膜上,一旦溅上,立即用清水冲洗。 5)消毒被血液、脓液等污染的物品时,需适当延长作用时间。 3.过氧化氢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资料15080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资料 一、医院感染定义: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获得而于出 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 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二、医院感染发生率:卫生部规范规定100张病床以下、100-500张病床、500张病床以上分别低于7%、8%、10%;一类切口感染率分别低于1%、0.5%、0.5%;漏报率低于20%(三级甲复查要求漏报率低于10%)。医院感染散发是指医院感染在某医院或某地区住院病人中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历年是指情况大致相同的年份。医院感染流行是指某医院、某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散发发病率水平。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某医院、某科室的住院病人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医院感染病例的现象。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是指在某医院、某科室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增加快,短期内不能控制。 三、消毒灭菌原则和消毒灭菌程序:原则为进入人体织组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组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消毒或灭菌处理。医院诊疗器械,为预防感染发生,应根据不同类别选用不同的消毒方法。 1、高度危险性物品:是指穿透皮肤或粘膜而进入无菌组织或器官内的器材。如手术器械和用品、心导管、移植物、输液输血器材、注射器、针头、导尿管、活检钳等。必须进行严格灭菌,首选压力蒸气灭菌,经受不住高压时可选用环 氧乙烷或高效灭菌剂。灭菌前必须进行彻底清洁,灭菌时严格掌握灭菌所需时间、温度、压力浓度等影响因素,灭菌中、后应做好效果监测,才能保证使用 安全。 2、中度危险性物品:指仅和皮肤粘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组织内的器材。如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胃肠及支气管内窥镜、体温计、口罩、便器、餐 具等,必须进行灭菌或高水平的消毒处理,如2%戊二醛、含氯消毒剂消毒灭菌,而另一些则要求低一些,例如便器、卫生洁具等用中效消毒剂即可。

医院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含氯消毒剂 使用方法:物体表面消毒时,使用浓度500mg/L;疫源地消毒时,物体表面使用浓度1000mg/L,有明显污染物时,使用浓度10000mg/L;室内空气和水等其他消毒时,依据产品说明书。 注意事项: 1.外用消毒剂,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2.配制和分装高浓度消毒液时,应当戴口罩和手套;使用时应当戴 手套,避免接触皮肤。如不慎溅入眼睛,应当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当及时就医 3.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织物有漂白、褪色作用。金属和有色织物 慎用。 4.强氧化剂,不得与易燃物接触,应当远离火源。 5.置于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不得与还原物质共储共运。 6.包装应当标示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 7.依照具体产品说明书注明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有效期和安全 性检测结果使用。 二、二氧化氯消毒剂 使用方法:物体表面消毒时,使用浓度50mg/L-100mg/L ,作用10min-15min;生活饮用水消毒时,使用浓度1mg/L-2mg/L,作用

15min-30min;医院污水消毒时,使用浓度20mg/L-40mg/L,作用30min-60min;室内空气消毒时,依据产品说明书。 注意事项: 1.外用消毒剂,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2.不宜与其他消毒剂、碱或有机物混用。 3.本品有漂白作用;对金属有腐蚀性。 4.使用时应当戴手套,避免高浓度消毒剂接触皮肤和吸入呼吸道。 如不慎溅入眼睛,应当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当及时就医。 三、含溴消毒剂 使用方法:采用喷洒、擦拭、浸泡、冲洗、直接投加等消毒方法。注意事项: 1.含溴消毒剂为外用品,不得口服。 2.本品属强氧化剂,与易燃物接触可引发无明火自燃,应当远离易 燃物及火源。 3.对织物有漂白褪色作用,对金属有腐蚀性。 4.本品有刺激性气味,对眼睛、黏膜、皮肤有灼伤危险,避免与人 体直接接触。 5.操作人员应当佩戴防护眼镜、口罩、工作服、橡胶手套等防护用 品。

新版消毒隔离技术规范

消毒隔离技术规范 一、定义 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除传输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成无害化处理。 灭菌:是杀死或清理外环境一切微生物处理。 消毒剂:杀死传输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走到水毒或灭菌效果制剂,依据杀菌作用强弱分为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 二、医院常见化学消毒剂及使用方法 1、治碱性成二醛:关键作用于不耐热、怕腐蚀器械消毒灭菌首先消毒剂,灭菌作用10小 时。 2、含氯消毒剂:为高效消毒剂,广泛用于医疗污染物品浸泡消毒及物体表面擦拭消毒,作 用浓度范围通常为250—1000mg/L,作用时间为:30—45分钟。 3、含碘消毒剂:包含碘及以碘为关键成份多种制剂,碘伏是碘和表面活性剂及增溶剂形成 不定型综合物,属中效消毒剂适适用于皮肤、黏膜等消毒。 4、乙醇:属中效消毒剂,关键用于皮肤消毒,也可用75℅乙醇浸泡体温表。 5、氧乙酸:含有广谱、高效、低毒优点,缺点是稳定性差,使用方法有浸泡、擦拭、喷洒 等。 6、环氧乙胺:是一个广谱、高效气体,不损害灭菌后物品且穿透力很强,是现在最关键低 温灭菌方法之一。 7、双氧水:适用范围于创面情况。 三、消毒灭菌方法: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 1、物理消毒法: ⑴热力消毒和灭菌法:关键包含干燥、湿热方法,为医疗消毒首选方法,干燥灭菌适适用于不怕高温但怕湿物品灭菌,关键用于玻璃器皿、消剂和粉剂灭菌,湿热灭菌医疗广泛使用压力蒸汽灭菌法,可分为下排式和真空式压力灭菌。 ⑵紫外线消毒:紫外线对细菌、病毒、真菌、牙孢和衣原体全部有杀灭作用,但紫外线穿透力弱,不适应物品灭菌,透用于病房空气,物体表面消毒处理,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消毒房间,照射时间通常大于30分钟,有效区为灯管周围1.5–2.0米处,使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

主管护师考试《医院感染护理》辅导: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及消毒灭菌原则

主管护师考试《医院感染护理》辅导: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及消毒灭菌原则 主管护师考试《医院感染护理》辅导: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及消毒灭菌原则主管护师考试《医院感染护理》辅导: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及消毒灭菌原则一、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 1.使用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消毒药、械,并按照批准的范围和方法在医疗卫生机构和疫源地等消毒中使用。 2.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消毒、灭菌的方法 (1)高度危险的物品,必须选用灭菌方法处理。 (2)中度危险性物品,一般情况下达到消毒即可,可选用中水平或高水平消毒法。但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要求并不相同,有些要求严格,例如内窥镜,体温表等必须达到高水平消毒,需采用高水平消毒方法消毒。(3)低度危险性物品,一般可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只作一般的清洁处理即可,仅在特殊情况下,才作特殊的消毒要求。例如,当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必须针对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用有效的消毒方法。 3.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危害性选择消毒、灭菌方法。 (1)对受到细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支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的物品,选用

高水平消毒法或灭菌法。 (2)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和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选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法。 (3)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可选用中水平或低水平消毒法。 (4)对存在较多有机物的物品消毒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作用时间。 (5)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应加大消毒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作用时间。 4.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方法 选择消毒方法时需考虑,一是要保护消毒物品不受损坏,二是使消毒方法易于发挥作用。 (1)耐高温、耐湿度的物品和器材,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耐高温的玻璃器材、油剂类和干粉类等可选用干热灭菌。(2)不耐热、不耐湿,以及贵重物品。可选择环氧乙烷或低温蒸汽甲醛气体消毒、灭菌。 (3)器械的浸泡灭菌,应选择对金属基本无腐蚀性的消毒剂。 (4)选择表面消毒方法,应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可选择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或液体消毒剂擦拭;多孔材料表面可采用喷雾消毒法。 二、消毒灭菌原则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器具和用品

医院常用消毒剂正确使用方法

医院常用消毒剂正确使用方法 1. 戊二醛:属灭菌剂,具有广谱、高效杀菌作用。 1.1 使用范围: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等消毒与灭菌。 1.2 常用的剂型:常用2%碱性戊二醛(2%戊二醛水溶液加0.3%碳酸氢钠制成),2%强化酸性戊二醛和2%中性戊二醛。 1.3 使用方法: 1.3.1 灭菌:常用浸泡法。将清洗、晾干待灭菌处理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装有戊二醛的容器中,加盖,浸泡10小时后,无菌操作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并用无菌方式擦干后使用。 1.3.2 消毒:用浸泡法,将清洗、晾干待消毒处理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装有2%戊二醛的容器中,加盖一般20-45分钟,无菌操作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1.4 注意事项: 1.4.1 戊二醛对碳钢制品有腐蚀性,金属医疗器械及内镜消毒灭菌时,必须加0.3%亚硝酸钠防锈剂。 1.4.2 对皮肤、黏膜有轻度刺激,可引起过敏性皮炎。接触戊二醛溶液时须戴橡胶手套,并防止溅入眼内或吸入体内

1.4.3 戊二醛稳定性能较好,但碱性戊二醛比酸性戊二醛要差,盛药容器必须加盖,碱性戊二醛在室温(20℃)下可连续使用7-14日,但使用过程中应加强戊二醛浓度的检测,每周1—2次并做好记录签名。 2.过氧乙酸:属灭菌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对金属及织物有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大,稳定性差等特点 2.1 使用范围:适用于耐腐蚀物品、环境及皮肤等的消毒与灭菌。 2.2 常用的剂型:对二元包装的过氧乙酸,使用前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将A、B(冰醋酸和过氧化氢)两液混合(放置24小时后使用),其浓度参照使用说明书,一般为16-20%。根据有效成份含量按稀释定律用灭菌蒸馏水将过氧乙酸稀释成所需浓度。 2.3 使用方法 2.3.1 浸泡法:凡能够浸泡的物品均可用过氧乙酸浸泡消毒。消毒时,将待消毒的物品放入装有过氧乙酸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0.1%(1000mg/L)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5min;对肝炎病毒和结核杆菌污染的物品的消毒用0.5%(5000mg/L)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min;对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1%(10000mg/L)过氧乙酸溶液浸泡5min,灭菌时,浸泡30min;然后,诊疗器材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并擦干后使用。

医院常用液体消毒剂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常用液体消毒剂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消毒剂指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到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剂。包括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和低效消毒剂。 (一)基本要求 1、使用前应认真阅读产品包装上的产品说明、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并严格遵照执行。 2、消毒剂应放置于阴凉通风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 3、按产品说明,根据有效成分含量按稀释定律配制所需浓度。 4、含氯消毒液应现用现配、使用前监测浓度。戊二醛消毒液每次使用前监测浓度。 5、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除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 6、用于浸泡消毒时容器应加盖,并存放于通风良好的环境中。 7、消毒剂均有一定的腐蚀性,不宜长时间浸泡物品或残留在物品表面,达到作用时间后应取出并用无菌水去除残留消毒剂。 8、消毒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必要时戴口罩、橡胶手套、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等;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时,人员应尽可能离开消毒现场或加强环境通风。 (二)常用消毒剂 1、戊二醛 1)属灭菌剂,广谱、高效、毒副作用大、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小、稳定性好。常用浓度为2%碱性戊二醛。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等的浸泡消毒与灭菌。 2)浸泡法:10~45min达到消毒水平;10h达到灭菌水平。 2、过氧乙酸

1)属灭菌剂,广谱、高效、低毒、腐蚀性强、受有机物影响大、稳定性差。原液浓度为16%~20%(W/V),浓度低于12%时禁止使用。适用于物品、环境的消毒与灭菌。 2)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擦拭、喷洒等。 浸泡法:一般污染用0.1-0.2%溶液浸泡30min;高水平耐腐蚀器械污染用0.5%浸泡10 min. 擦拭法:使用浓度及作用时间同上。 喷洒法:用0.2-0.4%溶液喷洒,作用30-60min. 喷雾法:15%溶液按照1g/m3加热熏蒸,湿度70-90%,密闭24小时;15%的过氧乙酸按照2.5mL/m3气溶胶喷雾,湿度为20-40%。 3、过氧化氢 1)属高效消毒剂,广谱、速效、无毒,腐蚀性强,受有机物影响很大,纯品稳定性好。适用于医疗用品、餐具、饮水和空气等消毒和口腔含漱、外科伤口清洗。 2)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擦拭、含漱、冲洗等。 浸泡法:一般用3%作用30min。 冲洗法:3%溶液作用3-5 min。 喷雾法:3%溶液按照20-30mL/m3气溶胶喷雾,作用60 min。 其他方法:漱口用1.0%~1.5%。 4、二氧化氯 1)属高效消毒剂,广谱、速效、腐蚀性强、受有机物影响很大。适用于医疗器械、饮水、餐具、环境的消毒。 2)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擦拭、喷洒等。

消毒方法与消毒剂的使用

消毒方法与消毒剂的使用(熟练掌握) 一、消毒剂适用原则 消毒剂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我们把杀灭医院内环境中和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称之为“医院消毒”。按照杀菌作用强弱,可将化学消毒剂分为高效消毒剂,如戊二醛、过氧乙酸、二氧化氯、含氯消毒剂、环氧乙烷等;中效消毒剂,如乙醇、异丙醇、酚、碘伏等;低效消毒剂,如苯扎氯铵、苯扎溴铵,氯已定、氯羟基苯醚等。医院消毒剂的使用应把握以下原则: 1、凡进入人体内无菌组织或器官,或接触破损的皮肤粘膜的高危器材,必须选用高效消毒剂。凡仅与粘膜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组织或器官的中危器材,可选用中效或高效消毒剂。只与皮肤粘膜接触的低危器材可选用低效消毒剂。但在特殊情况下需做特殊处理。还应针对不同病原体的抗力特点选择有相应杀菌力的消毒剂; 2、针对不同的消毒对象,选择不同的作用时间和有效使用浓度; 3、应了解消毒剂的理化特性和有效使用期,对有挥发性或易分解者宜现用现配用前检测有效浓度,避光密封保存; 4、消毒物品表面的有机物可影响消毒剂的消毒效能,原则上应消毒→洗涤→消毒灭菌,有机物量多时应加大剂量或延长消毒时间; 5、在医院灭菌方式选择中,有一条基本原则即凡是可以用热力灭菌的物品都应当优先选用压力蒸汽灭菌。 二、影响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因素 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包括如下六种: (1)消毒剂的性质、浓度、作用时间与选择的消毒方法。 (2)微生物的污染程度:微生物污染程度越严重,消毒就越困难,在处理污染严重的物品时,必须加大消毒剂浓度,或延长消毒作用的时间。 (3)微生物的种类和生活状态:不同的细菌对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同,细菌芽胞的抵抗力最强。 (4)环境因素:当细菌和有机物特别是蛋白质混在一起时,某些消毒剂的杀菌效果可受到明显影响。因此在消毒皮肤及器械前应先清洁再消毒。 (5)温度、湿度、酸碱度(ph值):消毒速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湿度对许多气体消毒剂有影响。酸碱度的变化可影响剂杀灭微生物的作用。 (6)化学拮抗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降低季胺盐类和洗比泰的消毒作用,因此不能将新洁尔灭等消毒剂与肥皂、阴离子洗涤剂合用。次氯酸盐和过氧乙酸会被硫代硫酸钠中和,金属离子的存在对消毒效果也有一定影响,可降低或增加消毒作用。 三、含氯消毒液的配制及使用注意事项 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后能产生次氯酸的消毒剂。最常用的有次氯酸钠消毒液、漂白粉、三氯异氰尿酸泡腾消毒片等。 1、消毒液的配制:

消毒灭菌方法

消毒灭菌方法 一、消毒灭菌的基本要求 1.消毒因子作用水平 (1) 灭菌: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达到灭菌保证水平的方法。属于此类的方法有:热力灭菌、电离辐射灭菌、微波灭菌、等离子体灭菌等物理灭菌方法,以及用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等消毒剂进行灭菌的方法。 (2) 高水平消毒法: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对细菌芽孢杀灭达到消毒保证水平的方法。这类消毒方法应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结核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属于此类的物理消毒方法有:热力、电力辐射、微波和紫外线消毒等,以及用二氧化氯、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含溴消毒剂、含氯消毒剂、邻苯二甲醛等和一些用高效消毒剂复配的消毒剂进行消毒的方法等。 (3) 中水平消毒法:是可以杀灭和去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方法,包括超声波、碘类消毒剂(碘伏、碘酊等)、醇类、醇类和胍类(氯已定、聚六亚甲基胍等)复配的消毒剂,醇类和季铵盐(包括双链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等进行消毒的方法。 (4) 低水平消毒法: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化学消毒剂和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包括用单链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溴铵等),双胍类消毒剂(氯己定、聚六亚甲基胍等),中草药植物类消毒剂,和汞、银、铜等金属离子消毒剂等进行消毒的方法。2.医用物品对人体的危险性分类 医用物品对人体的危险性是指物品污染后造成危害的程度。根据其危害程度将其分为三类:(1) 高度危险性物品:这类物品是穿过皮肤或黏膜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黏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例如,手术器械和用品、穿刺针、输血器材、输液器材、注射的药物和液体、透析器、血液和血液制品、导尿管、膀胱镜、腹腔镜、脏器移植物和活体组织检查钳等。 (2) 中度危险性物品:这类物品仅和破损皮肤、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的组织内。例如,呼吸机管道、胃肠道内窥镜、气管镜、麻醉机管道、子宫帽、避孕环、压舌板、喉镜、体温表等。 (3) 低度危险性物品:虽有微生物污染,但一般情况下无害。只有当受到一定量病原菌污染

医院的常用消毒剂地的应用指导原则

医院常用消毒剂的应用指导原则 为加强常用消毒剂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卫生部《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等文件的要求,特制定本指导原则。 一、常用消毒剂的应用原则 1、加强管理,使用合格的消毒剂:采购、使用的消毒产品必须具有省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许可批件,从正规途径采购,并按批准的使用范围和方法使用。 2、选择消毒剂的原则: (1)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血流或血液从中流过的医疗用品为高危险性物品,必须选择灭菌剂;接触人体黏膜或破损皮肤的医疗用品中为中度危险性物品,选择高-中效消毒剂;仅和人体完整皮肤接触的物品为低度危险性物品,选择去污清洁剂或低效消毒剂(无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环境和场所不须每天使用消毒剂消毒)。 (2)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剂的种类繁多,用途和用法各不相同,杀菌能力和对物品的损坏也有所不同。应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效果好,对物品损伤小的消毒剂。 3、根据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仔细阅读消毒剂使用说明书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以及使用注意事项,有疑问时可咨询医院感染控制科和器械科。 通常情况下需结合消毒对象、污染后危害性及物品性质选择:高

危险性物品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法,不能压力蒸汽时可以选择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法,化学消毒剂或灭菌剂消毒灭菌是最后的选择。化学消毒与灭菌时,一般情况下,消毒剂浓度高、作用时间短,消毒效果下降,对物品的损坏也较轻。 4、加强监测,防止消毒剂及灭菌剂的再污染:包括有效期监测、浓度监测、生物监测等。生物监测由医院感染控制科按卫生部要求执行,用于消毒的消毒剂每季度一次,用于灭菌的灭菌剂每月一次。 5、充分考虑对消毒剂消毒灭菌效果的其他影响因素:消毒剂消毒灭菌效果除浓度和作用时间外,如温度、消毒湿度、酸碱度、有机物、化学拮抗物、微生物污染程度、消毒剂的种类与穿透力等均影响消毒剂的消毒灭菌效果;尤其要重视物品清洁程度对消毒灭菌效果的影响,确保物品在消毒灭菌前清洗符合要求。 7、配置消毒液应使用量杯定量,不得随意配置。 二、常用消毒剂应用中注意事项: 1、消毒剂对人体有一定毒性和刺激性,对物品有损伤作用,大量频繁使用可污染环境,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剂量使用。 2、正确掌握消毒剂使用浓度计算方法,加强配置的准确性:消毒剂的配置和使用均以其有效成分含量计算,因此稀释时不能将其有效成分按100%计算,而应按其实际含量计算。 3、注意消毒剂使用有效期,使用单位及器械科(消毒剂采购部门)严禁存放和使用过期产品。 4、消毒剂应置阴凉避光处保存,并离小孩不易拿到的地方,更不

医院常用消毒与灭菌方法

拖把: 应有明显标识,严格分区使用。 1)普通办公室、病室、治疗室、换药室走廊每次使用后用清水冲 洗,悬挂晾干备用。 2)病室、治疗室、换药室等地面有分泌物、血液、排泄物时,先 用1000mg/L 有效氯适量到在污染地面30min 后,用拖把拖干净,再用500mg/L 有效氯消毒剂浸泡30min 后,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3)传染病区,使用后先消毒,用1000mg/L 有效氯消毒液浸泡 30 分钟,再用水清洗干净,然后用500mg/L 有效氯消毒液浸泡 30 分钟,悬挂晾干备用。 针灸针: 高压蒸汽消毒;一定要消毒彻底,以免交叉感染! 体温表消毒方法: 1 .每周浸泡用肥皂水清洗两次 (周一、周四),用75%酒精浸泡, 不填加,每周更换两次。 2 .遇有传染病人用过的体温表,需用0.05%有效氯消毒半小 时,然后用清水洗净晾干,放入酒精浸泡。 3 .病人处不可放置体温表,随用随取,及时消毒。 4 .每月监测体温表检测,并登记。方法如下:将体温表中的汞 柱甩至35℃以下,放入36℃以上、42℃以下水温中浸泡3 分钟,取出后体温表中汞柱误差在0.2 之间为合格。 血压计终末消毒方法: 1.污染的血压计袖带使用0.05%有效氯即刻消毒,消毒半小时后用清水洗净晾干备用。污染的血压计用0.05%有效氯擦拭消毒。 2 .无法撤掉的要关闭阀门后,再进行消毒。 3 .传染病人固定专用血压计,定时每周消毒一次。

4.血压计袖带每周清洁消毒一次,方法如下:用清水或者肥皂水清洗后晾干,再用紫外线双面消毒半小时。 简易呼吸器消毒: 1. 接口与面罩用酒精擦拭,球囊污染用肥皂水清洗。 2. 人工呼吸器使用后消毒,避污保存。 3. 气管插管导丝使用后灭菌保存。 呼吸机冷凝水终末消毒: 1.配制0.1%有效氯装在密闭容器中,积水器中冷凝水达1/2 满时倾倒,将冷凝水倒入容器中,半小时后倒入洗手间污水系统。 2.呼吸机管路积水瓶处于直立状态,避免冷凝水倒灌 公用水杯、痰杯、拖鞋: 用后使用0.05%有效氯消毒。 便器消毒: 1. 浸泡便器消毒液每日更换,配置成0.1%有效氯彻底浸泡再消 毒液中,一小时后清洗晾干备用。 2. 公用便器每次用后消毒,消毒后及时晾干备用。 3. 自备便器每周集中消毒一次。 止血带消毒: 止血带消毒液每日更换,配置成0.05%有效氯,每次使用后彻底浸泡在消毒液中,半小时后清洗晾干备用。 雾化器消毒: 1. 使用后用0.05%有效氯擦拭,管道每次使用后用0.05%效 氯消毒半小时后清洗晾干备用。 2. 一次性雾化管道每次使用后清洁,需60℃以上热水冲洗,面 罩避污保存。 氧气瓶消毒: 长期吸氧时,湿化瓶、管道每周消毒一次,使用0.05%有效氯消

消毒剂使用制度

供给。医院感染 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消毒药械的购置、查验批件或者卫生安全评价 报告、卫生许可证等;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定期进行消毒效果监测。 应选用卫生部批准的消毒剂,产品标 签上注有“(年号)卫消准字(省号序号)”,产品说明书中注明该消毒剂的有效成份及其含量,并有详细可行的使用说明,注明使用浓度和作用时间、注意事项等。还应有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名、厂址。 普通应将消毒剂保存在阴凉处,离地 20-25cm;离墙 5cm;离天花板 50cm。同时保持良 好的通风,不宜一次购入量大,防止贮存较久失效。 1、对于能够采用热力消毒灭菌物品尽量不用化学消毒剂。选用 化学消毒剂谱、高效、低毒、安全、货源广为依据。化学消毒剂按功能强弱分为高效、中效和低效三类。 2、高效消毒剂用于需要灭菌或者高水平消毒物品。目前我院使 用的高效消毒剂有 2%戊二醛(碱性)、过氧乙酸。 3、中效消毒剂主要应用于水体和疫源地消毒、皮肤和粘膜消毒 (碘、醇)及医院的常规消毒。目前我院使用的中效消毒剂有含氯消毒剂、 0.5%碘伏、 75%酒精、安尔碘。 4、低效消毒剂主要应用于皮肤、粘膜和外环境的消毒。 5、使用消毒剂的临床科室,医院相关规定要求,核查消毒剂的 剂量和浓度,使用时应标明使用期限。 常用消毒剂使用规定 (一)戊二醛 1、合用范围:合用于不耐热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的浸泡消毒 与灭菌。 2、使用方法 (1)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的消毒与灭菌将洗净、干燥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放入 2%的碱性戊二醛溶液中彻底浸没,并应去 除器械表面的气泡,容器加盖,温度20℃~25℃,消毒作用到产品 使用说明的规定时间,灭菌作用 10h。无菌方式取出后用无菌水反复冲洗干净,再用无菌纱布等擦干后使用。 (2)用于内镜的消毒或者灭菌应遵循清洗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3、注意事项 (1)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在消毒前应彻底清洗、干燥。新启

医院常用的消毒灭菌技术

医院常用的消毒灭菌技术 临床研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绝大多数是通过侵入性操作、接触污染物品、病原微生物污染环境空气等方式或途径传播发生的。科学规范地应用消毒与灭菌技术,可以有效地切断医院感染传播途径的基本环节,也是最有效、最根本、最彻底的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消毒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技术规范,并达到以下要求: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灭菌水平;接触皮肤、黏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消毒水平;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由此可见,医务人员了解和掌握常用的消毒灭菌技术,并熟悉应用,对积极防范医院感染尤其重要。 第一节医院消毒灭菌概述 (一)清洁与消毒、灭菌的定义 清洁是消毒灭菌的前期步骤,没有彻底的清洁,就难以保证消毒或灭菌的根本 效果。所谓清洁,是指用清水、清洁剂和机械洗涮等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的方法和过程。目的在于去除和减少微生物,但不能杀灭微生物。常用方法:水洗、机械去污和去污剂去污等,适用于地面、墙壁、家具、医疗护理用具等物体表面和一些物品消毒灭菌前的一般处理。 物品常见特殊污物的处理。碘酊污渍可用乙醇擦拭,甲紫污渍用乙醇或草酸溶液擦拭;陈旧血渍用过氧化氢溶液擦拭后洗净,高锰酸钾污渍用维生素c溶液洗涤或用o.2%~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后清洗。墨水污渍用肥皂、清水洗,不能洗净时用 稀盐酸或草酸溶液清洗,也可用氨水或过氧化氢溶液退色。铁锈污渍浸入1%热草酸溶液中,再用清水洗,也可用热醋酸浸洗。 消毒是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清除环境中芽胞以外的所有病原 微生物。消毒只能将有害微生物的数量减少到不致病的程度,而不能完全杀灭微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