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影像解剖学导论

断层影像解剖学导论
断层影像解剖学导论

断层影像解剖学导论

一、断层影像解剖学的定义和特点

断层影像解剖学(human sectional anatomy)是用断层方法研究和表达人体正常形态结构及其基本功能的科学。与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相比,断层影像解剖学有以下特点:①能在保持机体结构于原位的状态下,准确地显示其断面形态变化及位置关系;②可通过追踪连续断层或借助计算机进行结构的三维重建和定量分析;③密切结合影像诊断学和介入放射学,是断层影像技术对疾病作出诊断并进行介入性治疗的形态学基础。

二、断层影像解剖学的发展历史

断层解剖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早在16世纪初就被用于人体解剖的研究。当时,意大利画家Leonardo da Vinci(达·芬奇)绘制了男、女躯干部的正中矢状断面图;现代解剖学的奠基人Vesalé研究了脑的横断层解剖。17世纪,一些学者分别展示了脑、眼和生殖器等的断面。18世纪,Haller、和Vicq d’Azgr 绘制了脑的各种断面图;Camper镌印了盆部的纵断面图;Scarpa则用盆部的断面来表达取石手术途径。16~18世纪,阻碍断层解剖发展的重要原因是缺乏使尸体变硬以维持结构于原位的方法。

从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是人体断层解剖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一是完善了断层解剖方法,再一个是出版了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人体断层解剖学图谱。

荷兰解剖学家Riemer(1818)率先使用冰冻法制备断层标本并出版了图谱。Gerota(1895)将5%的福尔马林溶液灌注尸体再冰冻切片,从而完善了冰冻切片法。目前,仍沿用这个原则制备人体断层标本。

Huschke(1844)利用18个月的女孩尸体发表了10幅颈、胸、腹、盆的横断面图,这些精美而有用的断面令他兴奋不已。伟大的俄国解剖学家和外科医生Pirogoff于1852年至1859年间以天然冰冻法制备断层标本,出版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断层解剖学著作。这部巨著包括五卷:一卷八开本的描述资料共796页和四卷包括213幅断面图的特大对折本,其断面含有头部横断面、胸部横、矢状断面、男女腹部的横、矢、冠状断面和四肢的横断面。法国人Gendre(1858)用石膏包埋尸体,制备了含有25个断面、自然大小的全身各部的横、矢和斜状断层解剖学图谱,每个断面伴有简要的文字说明。德国人Braune(1872)完成了人体各部三种基本断面的解剖学图谱,并仔细描述了器官的毗邻和评述了前人的工作。他的著作再版两次,并被译成英文。Henke在读到其第二版时便注意到了通过断面来进行结构重建的问题,他重建了心脏并将其轮廓投影至胸壁。Rudinger(1873)、Dwight(1881)和Symington(1887)分别研究了儿童的断层解剖。Dalton(1885)出版了三卷脑断层解剖学图谱,横、矢、冠状断面各1卷,图片由离体脑断层标本黑白照片与相应线条图组成,文字部分包括图注和断面特点的简要说明。Hart(1885)编绘了女性盆部的局部和断层解剖图谱,但断面较少,切片甚厚。Macewen(1893)出版了《头部断层解剖图谱》一书,由7套头部的连续断面图组成。

由于冰冻切片法日趋完善,故在20世纪早期,断层解剖学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1903年,Sellheim 研究了不同年龄女性盆部的三种断面。1911年,美国的Eycleshymer和Schoemaker经过九年的研究,

在50具尸体中选材,出版了一部全身连续横断层解剖学图谱。此部图谱绘制精美,标注细致,是人体断层解剖学的经典之作。1924年,Desjardins绘制了人体躯干部横断层解剖图谱,其特点为简洁明快,重点突出。1944年,Morton制作了《人体横断层解剖学手册》,含人体全身各部的横断层解剖线条图。1951年,Ludwig研究了脑横断层解剖;而Singer于1954年绘制了人脑矢状断层解剖图谱。1956年,Symington出版了人体横断层解剖图谱,断面图均为自然大小,绘制精良。

1970年以后,由于超声成像(Ultrasonography, USG)、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等断层影像技术的临床应用,开辟了断层影像解剖学研究的新纪元。

三、断层影像解剖学的研究现状和前景展望

现代断层解剖学研究以密切结合断层影像诊断和介入放射学治疗为其主要特征。20世纪50年代,超声断层仪研制成功。1970年以来,USG、CT和MRI等断层影像技术相继出现并应用于临床,从而使断层影像解剖学研究形成高潮。这些断层影像技术既需要断层解剖学为其提供详尽的诊断依据,又成为研究活体断层解剖的有力手段。从此,断层解剖学摆脱了以往纯尸体研究的状态,其研究范围扩展为紧密联系着的两个方面:解剖断层和影像断层,前者是后者的形态学基础,后者又从诊治的需要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一)结合影像诊断编制人体断层解剖学图谱

传统的断层解剖学图谱由于其切片较厚,横断面图均是以上表面绘制,而与CT输出断层下表面的习惯相反,从而限制了它们在医学影像学诊治中的应用。为此,人体断层解剖学图谱又不断出版。从研究手段上,大致可把现代人体断层解剖学图谱分作三类:

第一类,据断层标本制作图谱。Takahashi率先按断层的下表面制图从而确立了现代断层解剖学图谱的特征。1977年,松井孝嘉制作了脑的断层解剖图谱,但颅骨是后配的,难以保证颅内结构与颅骨的原位关系;Dagostino绘制了离体脑的厚片断层图谱。1980年,Peterson制备了人体各部的横断层解剖图谱,不妥之处在于把严重的癫痫病人选来绘图。1983年,Koritke和Sick制作了男女成人头颈、胸、腹和盆部的连续横、矢、冠状断层解剖学图谱,对断面上的结构作了较详细的标注,但其切片较厚(~)。1978年至1992年间,王永贵等利用90余具成年男性尸体完成了国人连续横、矢、冠状断层解剖学图谱,并附有大量描述资料和统计数字。1989年,徐峰主编了《人体断面解剖学图谱》,此图谱绘制精细,但横断层标本均为上面观,与CT、MRI观察下面观的习惯不相一致;同年,Lyons编制了配有线条图的胸、腹、盆三种基本断面的彩色图谱。1991年,Bergman等出版了人体横断层解剖学图谱;Richter和Lierse等编制了新生儿断层解剖图谱。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Spitzer和Whitlock等选择一具男尸,在-70℃条件下,使用大型冰冻切片机(cryomacrotome)进行铣削,历时9个月,取得了1878幅层厚为1mm 的人体全身横断层图像,并通过计算机进行了矢、冠状断层图像重建。这部图谱于1998年出版,堪称“自Vesalius 1543年出版《人体构造》以来对解剖学的最大贡献”。

第二类,依断层影像编制图谱。1977年,Ledley制作了CT横断层图谱,但其线条图中未画出心包、腹膜等。1980年,Ell等出版了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图谱,书中重点介绍了脑的正常及病理SPECT解剖及生理图像,对骨、关节、心、肺、肝和脾的SPECT图像亦作了较详尽介绍;Chiu和Schapiro出版了人体躯干和四肢的CT图像。1982年,Cosgrove制作了正常人肝、胰和脾的横、矢和斜状断层超声图谱,并附有简要描述和部分变异图像。1983年,Wegener依CT图像绘制了正常人体全身横断层图谱,对复杂部位附加了详尽的轮廓图;Hammerschlag 出版了正常及病理眼、眶的CT图谱。1986年,Bowerman制作了正常胎儿超声解剖图谱。1990年,EL-Khoury编著了MRI和CT断层解剖学图谱。1991年,Merram出版了CT and MRI Radiological Anatomy 一书,用大量图像全面介绍了人体各部的CT和MRI解剖。1992年,Weir和Abrahams使用X线平片、血管造影、CT、MRI和B超图像,制作了影像解剖学图谱。1993年,刘军等利用正常人CT、MRI图像,编写了《影像断面解剖学》一书。1994年,Wicke著名的教科书Atlas of Radiologic Anatomy第5版出版,由MRI、血管造影、CT、超声、淋巴造影、支气管镜及核医学的基本图像组成;Truwit和Lempert 等还编著了High Resolution Atlas of Cranial Neuroanatomy一书。1995年,El-khoury等完成了Sectional Anatomy by MRI一书,全面介绍了人体各部的MRI表现。1997年,Kelley和Petersen出版了Sectional Aantomy for Imaging Professionals一书,显示了人体各部的CT和MRI图像。1999年,郭启勇和姜树学等还分别出版了CT与MRI解剖图谱。2000年,Jinkins利用X线、CT和MRI图像等编制了神经系统胚胎、解剖和变异图谱;Pop等制作了四肢和脊柱区的MRI图谱。这些图谱取材于活体,正常与异常图像对照一目了然,对一些临床诊断的兴趣部位有较细致的显示,但由于受到CT等影像技术分辨能力的影响,无法显示一些细微结构,在依其所绘制的线条图中也常见不妥或错误之处。

第三类,用断层标本结合临床影像制备图谱。这类图谱很多,因其将断层标本同CT、MRI或USG 图像直接进行对照研究,故临床实用价值较大,也克服了前两类图谱的不足。1978年,Wyman编绘了人体胸、腹、盆部横断层图谱。1979年,Binder等制备了脑的横、矢、冠状断层解剖学图谱,书中强调了脑冠状断面的重要性,但其所用材料为离体脑标本,失去了与颅骨的对照。1980年,在Bo等制作的图谱中,对各断层结构的解剖特点和临床意义作了较详细描述和探讨,但其所用标本在脑实质内有一较大的梗死灶,胸部也有病变。该书不断修订,分别于1990年和1998年出版了第2版和第3版。1982年,Wagner和Lawson制作了含有全身各部的横、矢、冠状断层的正常断层解剖图及部分病理解剖图的图谱,各断层均附有相应的CT和B超图像,并有显示该断层在整体位置的定位图,对于较有意义或细微的部位尚有放大图,这部图谱的另一特点在于以局部器官制作连续断层图,具有明确的目的性。1984年,苏济豪等先将尸体标本作CT扫描,再按扫描层面作断层标本,并将断层标本拍成X线片,因此其图谱同时提供了同一尸体的断层标本照片、X线图片及CT图像。1985年,Schnitzlein和Murtagh等主要利CT及MRI图像、整体标本和断层标本制作了头部和脊柱区的断层解剖图谱,经修订后,该书于1990年出版了第2版。1986年,Isaacson等制作了婴儿断层解剖与超声和MRI对照图谱。1987年,Staudach 利用活体超声图像和胎儿断层标本编制了胎儿断层解剖与超声图像对照图谱。1988年,Nelson等制备了20~36周胎儿的断层标本与B超图像对照图谱,图片精美,并有断层标本的X线照片;吴德昌等编绘了《人体断层解剖学》(横断断层),描述资料详实,标注细致,在我国临床影像诊治和断层解剖学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者又于1994年编著了该书的姊妹篇《人体断层解剖学》(矢冠斜状断层)。在1988年间,国外亦出版了一批断层解剖学图谱:Milis等主编了头部、颈部和脊柱区的断层标本与MRI

对照图谱;Gerhardt和Frommhold编制了人体头和躯干部的断层解剖与CT、MRI对照图谱,其标本部分均为线条图,但切片甚厚;Christoforidis等利用11具尸体(其中9具为新鲜尸体)制作了全身各部的横、矢、冠状断层标本与CT、MRI对照图谱,但其断层标本层厚在2cm左右;Sick和Burguet编制了膝部断层解剖图谱,由冠状、矢状和横断层标本的黑白照片与CT、MRI图像组成;Sick和Veillon使用8个7月龄以后胎尸颞骨,经脱钙和石蜡包埋,切制了10~12μm的颞区横、矢、冠状断层标本,配上成人CT图像后,出版了图谱。1989年,Middleton和Lawson制作了全身关节的断层标本彩色照片与MRI对照图谱;韩国的Han和Kim出版了Sectional Human Anatomy Correlated With CT and MRI第2版,使用断层标本彩色照片与CT、MRI图像相对照,该书1995年出版了第3版,但其头部标本不佳,脑室明显扩大。1991年,Ellis等出版了横断层标本彩色照片与CT图像对照图谱,由于其断层数目较少,比较适合于初学者;Swobodnik等制作了Atlas of Ultrasound Anatomy一书,由断层标本彩色照片及其线条图和B超图像及其线条图组成,并附有较详细的文字说明;Meals和Seeger主编了前臂和手的横断层标本彩色图片与CT、MRI图像对照图谱。1992年,Hagens以生物塑化技术制备了《可见的人体:一部断层解剖学图谱》一书,透明的断层标本用环氧树脂塑化而成,厚2~4mm,在个别部位配合了CT或MRI 图像;在Wagner和Lawson制作的胸部影像图谱中,横、矢、冠状断层标本与相应的MRI及CT图像相对照,既系统又完整,是胸部断层解剖学图谱中较好的一本;Lane和Sharfaei编著《现代断层解剖学》一书,由全身各部的横、矢、冠状断层标本和MRI图像组成,使用了部分塑化标本,但标注欠详。1993年,在Mink等主编的膝部MRI一书中,横、矢、冠状断层标本彩色照片与相应的MRI相对照,把膝关节的解剖展示得淋漓尽致。1994年,Litteton和Durizch以断层标本与CT、MRI相对照,制备了胸部横、矢、冠、左后斜和右后斜断断层解剖学图谱;Lillie和Romrell等还分别出版了头、颈部断层解剖与影像学对照图谱,其中后者使用生物塑化断层标本。1996年,在张绍祥等编著的颅底断层解剖学图谱中,使用了生物塑化薄层断层标本与MRI进行对照,这是我国第一部用生物塑化技术制备的断层解剖学图谱。1997年,姜均本主编了《人体断面解剖学彩色图谱与CT、MRI应用》一书,主要由头、颈、躯干部横、矢、冠状断层标本彩色照片组成,配有详尽的文字描述。1998年,姜树学编著了《断面解剖与CT、MRI、ECT对照图谱》,标注较为详细;Cahill等出版了《人体断层解剖学图谱》一书,由断层标本线条图和CT、MRI组成。1999年,Duvernoy编著了人脑三维断层解剖学图谱,其标本制作精良,标注详细,MRI图像清晰,是近来难得的断层解剖学佳作;Ellis等编制了《人体断层解剖学》第2版,由头颈部与大关节横、矢、冠状断层标本及躯干部横断层标本的彩色照片和CT、MRI图像组成,并配有CT、MRI图像线条图。2000年,Dean和Herbener制作了人体横断层标本及其线条图与CT、MRI图像对照图谱,线条图绘制精良,标准适当,是一本很好的断层解剖学教科书。2002年,刘树伟等编著并出版了人体各部断层标本彩色照片与CT、MRI图像对照图谱,图片清晰,标注细致。

断层解剖学图谱不但被应用于影像诊断,还被应用于经穴研究,严振国于1983年至1990年间就相继出版了四肢、头颈和胸部的经穴断层解剖学图解,为发展祖国医学作出了贡献。

(二)脑

1.颅脑扫描基线研究1990年,张再明和张萱如研究了颅脑横断扫描中,眶耳线及上眶耳线与Reid 基线之间的关系。脑立体定向手术和X-刀、γ-刀治疗是依标准脑水平断面图谱进行的,而CT和MRI

扫描多以眦耳线(CML)为准,以致在临床应用时常需进行复杂的靶点坐标转换。为此许多学者探索了以颅外结构所作径线与连合间线(AC-PC线)的关系。姚家庆等提出以外眦上方20mm之点与外耳门中点上方35mm之点的连线作为CT扫描的一条新基线,由此向上扫描几个层面,便能获得相当于H。平面的CT图像。为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PET)图像上辨认出更多的脑部结构和有利于X-刀治疗,避免对影像融合(co-registration or image fusion)的依赖,Minoshima等以AC-PC线为标准对脑PET图像的标准化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2.脑实质由于新生儿脑的化学成分与成人不同且又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故其形态结构也有别于成人。Slovis、Shuman和沈宗文等一批学者,利用未闲合的婴儿前囟为“声窗”,广泛开展了婴儿颅脑的冠状位和矢状位超声图像与尸体断层标本的对照研究,为婴儿脑积水、脑出血等的诊断提供了形态学基础。日本的有泉基水、山口信夫等,进行了新生儿的正常CT图像研究。在MRI诊断方面,新生儿脑的T1和T 2值较成人长得多,其正常及病理MRI图像与成人亦有许多不同。MRI能显示婴儿的髓质形成过程,在出生后开始几个月中视放射的髓质形成,接着是感觉成分、运动束、大脑连合纤维。Martin 等用MRI研究了4岁以内儿童的中脑发育,依上丘平面SE序列T2加权像的变化类型,找到了中脑发育变化的5个具有特征性的年龄。近几个来,MRI在研究胎脑和新生儿脑髓鞘发育方面的文章逐渐增多,但如何利用功能影像技术如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RI, fMRI), 从形态和功能角度,研究脑的胚胎发育和生后的年龄变化是亟待开展的研究课题。

CT显示脑的灰质、白质结构是极其有限的,既使采用第4代高分辨率CT,灰白质对比仍然很差。而MRI图像既能清晰地显示脑的三种基本灰度:灰质、白质和脑脊液,还允许探讨脑的代谢及生化变化。在PET图像上能绘出大脑局部葡萄糖利用图,这样可研究脑的功能。依解剖位置,CT可大致辨认豆状核、尾状核和内囊,但难确定其边界,显示脑干的核团根本不可能。而MRI则可清晰显示尾状核、豆状核、内囊、屏状核和外囊,在IR程序还可看到红核、黑质、下橄榄核等中脑核团。

断层解剖研究还可以对比大脑左右半球的特定解剖学差别。Galaburada等认为左颞面宽大提示较高的语言能力,右颞面宽大则与音乐才能有关。Chang等认为大脑左右不对称与脑的语言优势区有关。王跃、钱学华等则在脑的断层标本上,利用大量的测量数据和相关分析,研究了大脑语言区的不对称性与大脑半球的不对称性、基底核区与松果体区的侧差及性别差异等。

为给大脑内微小占位性病变的精确定位、立体定位手术、X刀和γ治疗及脑功能的fMRI和PET研究等提供形态学依据,许多学者利用解剖、影像或解剖与影像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大脑沟、回在断面上的定位。王跃和姜均本(1992)以大脑表面形态与其内部结构及周围骨性标志相对照的方法,对大脑语言区在各个典型横断面上的识别标志进行了描述。Iwasaki(1991)和刘丰春(1998)等采用CT图像,探索了一种以大脑白质的髓突辨认脑叶与脑回的方法。Naidich、李振平和耿道颖等采用脑标本和MRI图像,对大脑主要沟、回在MRI矢状图像上的定位、出现率、侧差等进行了统计。1993至于1995年间,沈宗文等对大脑沟、回在薄层冠状面上的定位进行了研究,获得了10个MRI冠状面上沟、回定位的知识。1998至1999年,刘树伟和丁娟等利用30例头部断层标本及其相应MRI图像,以AC-PC线为基线,详细研究了大脑沟回在薄层冠状面上的定位,并得出了大量统计数字。

利用断层标本和影像手段对边缘系统各结构的辨认、毗邻和大小进行研究,对颞叶癫痫、缺氧后健

忘症和Alzheimer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许多学者等利用MRI测量了中国正常成人、癫痫病人和轻度Alzheimer病人的海马结构。但随着fMRI和PET在神经心理学研究及精神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还需要探讨边缘系统更为细致的断层解剖。

利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与影像学相结合,研究脑内各种元素和神经递质断面分布的化学神经断面解剖学,亦是亟待开展的重要工作。将影像学与分子、细胞生物学技术结合起来,利用动物尤其是灵长类动物,研究脑的损伤与修复、神经退行性病变的病理机制、诊断与治疗效果的追踪等,在国外已深入开展,而国内尚未见报道。

3.脑膜和脑室、脑池脑室系统某些平面的径线测量已成为临床检查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许多学者利用CT或头部断层标本研究了侧脑室的容量及其年龄变化。Thamos和刘丰春等分别研究了大脑镰和小脑幕的CT表现,并系统总结了脑池的CT解剖。李振平等分析了鞍上池的断层解剖与CT表现。

4.脑血管脑血管CT(cerebral computed angiotomography, Angio-CT)以静脉小量团注法可显示内径为1mm甚至象豆纹动脉这类细小分支。Berman等先后研究了大脑前、后、中动脉在CT横断层及冠状断层上的营养范围。Sanoiardo等还用CT和MRI分析了横、冠和矢状断层上不同血管于小脑和脑干的分布。增强的3D MRA可常规显示硬脑膜静脉窦、大脑大静脉、基底静脉、大脑内静脉、皮质静脉和豆纹静脉等,甚至小的隔静脉亦可显像。为配合脑梗塞部位和范围的多维断层MRI诊断,对脑部中央动脉供血范围的断层解剖尚需进一步研究。

5.脑神经MRI可显示十二对脑神经及其出入颅部位,利用表面线圈,还能研究颞骨内和腮腺内的面神经。虽然一些学者使用断层标本或MRI研究了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三叉神经节、展神经、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但工作仍然是初步的,还需加强对其脑内神经核团、传导路和颅外行径、分布的断层解剖研究。

6.脑功能解剖 f MRI、PET、SPECT和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imaging, MRSI)被列为研究脑功能的尖端技术,组成了功能神经影像学(functional neuroimaging)的核心设备。有关脑功能解剖的影像学研究国外十分活跃,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躯体运动皮质,几年来的研究揭示第一躯体运动区不含有按顺序排列的倒置侏儒图,而应代之以由控制躯体不同部位神经元组成的复杂的镶嵌图案。②躯体感觉皮质,当受试者接受温热性痛疼刺激时,对侧第一、二躯体感觉区及扣带回前部皮质局部葡萄糖代谢率增高。③视觉皮质,有的研究视运动,有的研究视感觉。④听觉皮质,单纯音乐旋律(无歌词)刺激时,主要为右侧颞叶代谢率增高;语言和乐曲同时刺激时则双侧颞叶和额叶代谢率增高。⑤味觉皮质,以%的盐水与纯水相对照,发现在丘脑、岛叶皮质、扣带回前部、海马旁回、舌回、尾状核和颞叶脑局部血流呈现有意义的增加。⑥认知研究,这方面研究工作很多,如语言作业、记忆单词和句子理解研究等,记忆作业均影响海马和双侧颞下回的局部脑血流。有关局部脑功能和认知之间关系的研究,为神经心理学开辟了广阔前景。⑦睡眠与觉醒研究,PET为探讨睡眠发生机制及梦解释的研究提供了有力手段。⑧情绪活动研究,George等用PET研究了11例健康成人妇女,发现短暂的悲伤使双侧边缘叶和边缘叶旁的结构(扣带回、额内侧回和内侧颞叶皮质)以及脑干、丘脑和尾状核或壳兴奋增加,而短暂的喜悦与广泛的局部脑血流减少有关,特别是右侧额叶前区和双侧颞、顶叶。⑨男、

女思维方式的比较研究,Pennsylvania大学以18F-FDG PET图像研究揭示:在什么都不想的时候,男、女脑的代谢活动总量并无什么不同,但有两个有意义的差别,就是男性比女性颞叶和边缘叶区域有较高的代谢,而在扣带回有较低的代谢。于是研究者推测到:男性更倾向于通过肉体侵略来表达情感,而女性则喜欢以语言进行。⑩神经受体显像,PET神经受体显像摆脱了数十年来受体研究只能在动物和离体组织标本上进行的状况,为在人类活体上探讨脑思维活动与脑化学变化的关系提供了理想工具。目前11C-螺环哌啶多巴胺D2受体显像、11C-卡芬太尼阿片受体显像研究的较多。⑾针刺作用机理研究,日本学者用PET直观地看到针刺负荷前、针刺负荷中(电针)人脑血流灌注、氧耗量和能量代谢的变化。当针刺一侧手三里、合谷穴时,发现对侧皮质中央前、后回和对侧丘脑脑局部血流量(rCBF)、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率及局部氧摄分数增高。用fMRI和PET研究针刺的作用机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总之,现在已处于绘制智力图像的时代,有许多开拓性的工作要做。

(三)头部

1.蝶鞍区蝶鞍区范围小,结构多,毗邻关系复杂,且是疾病的多发部位,故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兴趣,建立了较完备的有关蝶鞍、鞍膈、鞍底、蝶窦、垂体、海绵窦、斜坡及其周围血管、神经的国人资料。其中以张绍祥的塑化薄片研究和徐文坚的火棉胶包埋切片研究较为系统、深入。

2.眶USG、CT、MRI均能清晰显示眶内结构,并已建立起有关眶脂体、眼球、眼球外肌、眶容积和视神经眶内段的诊断数据。Daniels和刘丰春等利用断层标本和CT图像研究了眶尖部的详细断层解剖及最佳显示层面。

3.鼻与鼻旁窦CT、MRI均易展示鼻与鼻旁窦,前者优于显示骨性结构,后者优于诊断软组织病变。Terrier等系统地研究了筛骨的冠状面和横断面的CT解剖,包括鼻甲、鼻道、鼻中隔、筛小房及蝶窦等。Som研究了鼻旁窦的CT解剖,指出鼻旁窦CT扫描最好的平面是平行于下眶耳线(IOM),即平行于硬腭、颧弓、眶底外侧部的平面。所有鼻旁窦的正常窦壁都很薄,CT不能显示。姜平等利用断层标本和MRI图像研究了鼻中隔的横和冠状断层解剖;王振常等对125例正常人行冠状位HRCT鼻窦检查,研究了250个上颌窦开口层面窦口鼻道复合体的解剖与变异。马著彬和李幼琼等分别利用CT和体视学方法测量了断面上上颌窦的各种径线。李德明等随机选取210例鼻旁窦的CT图像,观察了蝶窦延入翼突内的断面表现。廖建春等采用50具尸体头部CT横、矢、冠状图像,观测了筛板、嗅凹、筛窦、额窦及其变异。

4.耳与颞骨许多学者利用薄层断层标本、CT、HRCT或MRI图像对中耳、内耳、内听道和咽鼓管等的复杂解剖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一批颇具临床价值的资料。1998年,王欣璐等用HRCT对20侧尸耳及80侧活体耳进行了5种角度的扫描研究,探讨了耳颞部主要结构的最佳扫描角度和显示层面。为充分研究听骨链的解剖,戴朴等还完成了听骨链的计算机图像三维重建。

5.颞下颌关节许多学者利用断层标本作对照研究了颞下颌关节的CT、MRI表现,冠状图像可正确定位关节盘的位置,而矢状图像有利于诊断关节向前脱位。如何利用动物实验,以组织学或细胞学与MRI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关节软骨和关节盘的发育和退行性变及其诊治,是有待开展的研究课题。

6.颌面部筋膜和筋膜间隙有关颌面部筋膜和筋膜间隙的解剖,争议颇多,故给此区疾病的断层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带来一定困难。国外多使用断层标本与CT、MRI相互对照的方法,将正常解剖与

疾病的扩散结合起来,探讨各间隙的位置及其交通。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唐勇等用CT图像研究了咽旁间隙及其邻近结构,龙晚生等在3例头部横、矢、冠状断层标本上描述了茎突前间隙、茎突后间隙和咽后间隙。

(四)颈部

刘远健等通过比较正常喉区断层标本和薄层CT图像,从4个不同平面描述了喉区各结构的形态变化及分布特征。但发音和吞咽活动的功能解剖和病理生理变化尚需进一步探讨,喉固有结构及其血管、神经的显微断层解剖亦未见研究报道。甲状腺是颈部的重要结构,一些学者分别用超声、CT、MRI和SPECT等研究了其大小、血流彩色多谱勒频谱和毗邻。甲状旁腺难以辨认,尚需研究其显微断层解剖。CT、MRI和各种血管造影均能显示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马兆龙等还研究了颈部血管的介入放射解剖。李七渝等对颈部的筋膜和筋膜间隙进行了计算机图像三维重建。

(五)胸部

1.肺CT尤其螺旋CT可清晰显示肺段乃至亚段内的支气管、肺动脉和肺静脉,但如何区分肺动、静脉及精确划分肺段存在困难。为此,一批学者利用肺内管道剥离、铸型、断层标本、CT图像和计算机图像三维重建等手段,对第一、二、三肺门、肺段内管道及其相互间的位置关系、肺段静脉的分支与分布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并依此提出了在CT图像上划分肺段的方法。王凡等在30例胸部连续矢状断层标本上研究了肺内管道的识别和分布。1998年,刘兴永和刘树伟等利用胸部连续冠状断层标本、肺内管道剥离和铸型探讨了肺段内管道在连续冠状断面上的辨认、分布及肺段的划分。滑炎卿、李铁一等还采用肺冲气灌注、火棉胶切片和HRCT等方法研究了次级肺小叶的解剖和病理解剖。

2.心早期的心断层解剖研究多是配合超声心动图,近期又有与TEE相配合的研究报道。1998年,韩景茹等在断层标本上观测了心四腔、房室口、动脉口、与体表的对应关系。吕衡发等研究了心的横断层解剖。电子束CT可清晰显示心的横断层解剖,1998年吕滨等用它测量了健康国人心血管的断面径值,刘远健以其研究了冠状动脉形态。MRI可在横、矢、冠、斜四种断面上观测心解剖和功能,研究资料较多。MRI已用于心肌梗塞的早期诊断,但要在其多维断层图像上确定梗塞居哪一心段,目前尚待研究。近期国外已使用了十几种MRI技术来研究冠状动脉,但仅能理想地显示其主干。因此多方位地探索心冠状动脉的断层解剖及三维图像重建对MRI显示活体冠状动脉具有重要指导价值,亦可为更加直观地显示心段提供形态学基础。SPECT和PET是研究心肌代谢和神经受体的有力工具,已取得不少成果。

3.纵隔心包厚度的测量对影像诊断具有参考价值,而复杂的心包窦和心包隐窝构成了造成误诊的潜在解剖因素。为此,一些学者分别利用横、矢、冠状断层标本和CT、MRI探讨了国人各心包窦和心包隐窝的出现率、位置、大小、周界、交通和断层解剖。

一些学者使用横断层标本和CT图像研究了纵隔主要结构的出现层面和大小;周庭永等在横断层标本上探讨了纵隔大血管、气管杈与体表标志及脊柱的对应关系。1996年,吕衡发、李吉龙等分别研究了儿童上纵隔的横断层解剖;王凡等在30例成年男性躯干部连续矢状断层标本上观测了主动脉弓及其三大分支。

纵隔结构之间充满着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在CT图像上呈低密度,故称纵隔间隙。一些学者研究了血管前间隙及其内胸腺的CT图像,许仕全等使用断层标本观测了纵隔各间隙的横、矢、冠状断

层解剖。杨开清等在横、矢、冠状断层标本上,详细研究了膈脚后椎前间隙及膈脚的断层解剖。纵隔间隙内有数目众多的淋巴结,是影像诊断中的难点,研究证实CT尤其螺旋CT是判别纵隔淋巴结是否肿大的首选方法。Glazer和Kiyons等研究了纵隔淋巴结的横断层解剖及CT图像,提出了判别成年人各区纵隔淋巴结是否肿大的断面阈值。刘树伟等还在胸部矢、冠状断层标本上观测了各区纵隔淋巴结的出现率、位置和大小等。

4.胸膜和胸膜腔李光明等在20例胸部连续横断层标本上,统计分析了锁骨与胸膜顶的位置关系。Glazer等探讨了两肺主裂的CT图像,王佑怀等用离体肺标本结合CT图像研究了左、右肺斜裂的出现率、变异、扫描角度、断面表现及CT特征。潘纪戍等研究了左、右肺韧带的CT表现,Omitsuka等则利用CT图像探讨了奇静脉食管隐窝的断层解剖及病理变化。Generenx研究了胸膜后反折线,李毅和王永贵等利用大量断层标本,在横、矢、冠状断面上深入研究了胸膜前、后返折线和奇静脉食管隐窝等。

(六)腹部

1.肝肝的大小是判定肝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标,目前断层影像通过以下方法估计肝的大小;测量径线、使用其对应的椎体高度等相对值、以SPECT计算体积等。肝外形变化各异,常致误诊,为此,刘树伟等利用大量整体肝标本、断层标本和断层影像探讨了肝副裂、肝门右切迹、“H”形沟、尾状叶、方叶、左外叶和右叶的变异及断面表现。

在断面上精确划分肝段有利于占位性疾病的定位诊断和外科手术。1980年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利用离体标本、腹部连续断层标本、肝管道铸型、B超、CT、MRI图像等,详细研究了肝段在横、矢、冠、斜四种断面的划分。上述肝段划分法是以Glisson系统的分支与分布及肝静脉走行为基础的,但在肝门以下断面肝门静脉和肝静脉均较细小,应如何在CT、MRI图像上精确划分肝段尚需深入研究。?肝段个体间变化甚大,Gupta和戴义华等用管道铸型研究了肝静脉段的变化。肝段脉管构筑的断层解剖对疾病的鉴别诊断和介入治疗有重要意义,是亟待开展的研究课题。

许多学者用离体的肝标本、断层标本和断层影像观测了肝门结构、肝内门静脉、三大肝静脉、肝右后下静脉和尾状叶静脉的横、矢、冠状断层解剖及常见变异。近几年来,三维超声、CTA和MRA已成为研究活体肝内管道立体形态的现代手段。1988年以来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兴起,于是,学者们研究了经颈静脉插管的应用解剖和肝静脉、肝内门静脉的变异及其空间关系,并探讨了建立肝静脉与肝门静脉间分流道的适宜部位。

2.胆 B超可显示肝总管和胆总管,但无法确定两者间的界限。CT胆道造影可在86%?的个体显示肝外胆道,王德杭等曾用此法观测了左、右肝管、肝总管和胆总管。冯光华和刘树伟等利用断层标本分别探讨了肝外胆道的横、矢状断层解剖,但尚未见冠状断层解剖的研究报道。临床上胆囊容积较为重要,超声图像可通过胆囊最大截面积予以推算。螺旋CT三维表面重建可展现活体胆囊的立体形态。

肝内肝管走行复杂、管腔细小,多借相应的肝门静脉支予以寻找,沈宗文等有关肝内肝管的断层解剖及超声研究是这一方面较为全面而系统的资料。三维CT胆道造影可展现肝内肝管树的立体形态,是这一领域的新进展。

3.胰在断层影像上常须借助胰周血管来到判断胰的周界和大小。栾宝庆等在340例正常CT图像上测量了胰头、体和尾的大小。?宋彬等研究了胰头静脉弓的CT表现。杨开清等在30例腹部横断层标

本上,详细研究了胰头、体、尾的出现范围、毗邻和识别标志。1991至1997年间,刘树伟等利用60余例腹部连续断层标本、CT和MRI?图像,系统探讨了胰头、颈、体、尾的横、矢、冠状断层解剖及CT、MRI表现,并在矢状断面上测量了胰各部及其主胰管的径值。

4.脾判定脾是否增大有径线测量和李果珍等提出的计算对应肋单元两种办法。脾外形变化甚多,一些资料进行了详细报道,甚至从胚胎学角度追根求源。1984年,Vibhakar等提出了脾裸区的概念并探讨了其CT应用。1991年,刘树伟等又进一步将其区分为脾门部和脾肾部并在矢状断层标本上测量了其大小。张武等对350例正常成人脾进行了实时超声测量;巴特尔等则在500例CT图像上测量了正常成人脾的横断面大小。一些学者还分别利用腹部断层标本研究了脾的横、矢、冠状断层解剖。

5.肾和肾上腺在断层影像上,肾和肾血管均能较好地显示,钱学华和刘树伟等利用断层标本分别研究了肾的横和矢状断层解剖。肾上腺体积小、位置深、毗邻复杂,断层影像常难显示。为此,许多学者利用断层标本、超声、CT和MRI研究了肾上腺及其血管的横、矢、冠状断层解剖及影像学表现。

6.腹部血管和淋巴结除肝血管外,彭婵娟等分析了50例正常人肠系膜上动、静脉的MRI图像:1998年,韩景茹等报道了籍奇静脉回流的异常下腔静脉的横断层解剖;韩景茹、杨开清等还研究了腹部其它血管的断层解剖。CTA、MRA和DSA为充分揭示活体血管解剖及侧支循环带来了美好前景,但有关腹部血管的显微断层解剖学研究尚少。

1985年,Zirinsky等提出了门腔间隙的概念。又有学者以腹部断层标本结合CT、MRI图像在横、矢、冠状断面上观测了门腔间隙内的脏器、血管及门腔淋巴结等。而对腹部其它淋巴结的断层解剖尚需进一步研究。

7.腹膜与腹膜腔腹膜形成的韧带和系膜,由于含有脂肪,USG、CT和MRI常能显示,这些结构常是腹内疾病播散的途径。弄清腹膜腔分隔的局部解剖和断层解剖,对腹内疾病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高贤华、闵鹏秋等利用尸体探查、X线摄影和腹部矢状断层标本研究了肝左三角韧带和冠状韧带的位置及其在膈下间隔隙划分中的意义。Rubenstei等探讨了肝周间隙的超声和CT表现。刘树伟等以尸体探查和腹部横、矢、冠状断层标本观测,详细研究了肝周间隙和脾周间隙的连续横、矢、冠状断层解剖和计算机图像三维重建,并纠正了有关网膜囊上隐窝的错误概念。

8.腹膜后间隙腹膜后间隙位置深在,解剖学上存有争议,故是临床影像诊断中的难点。许多学者利用整尸剥离、间隙灌注、断层标本、CT扫描和计算机图像三维重建等手段,详细研究了肾筋膜的附着、腹膜后间隙的上、下及左、右交通,提出了许多新颖观点,其中以姜苏明的研究较为系统。

(七)盆部及会阴

1.前列腺国内一些学者用断层标本探讨了前列腺和精囊腺在横、矢、冠状断层标本上的出现断面、毗邻和大小等。前列腺带区解剖及其显示是超声研究的热点,但MRI亦是很好的显示手段。MRI还可研究前列腺的年龄变化,结果表明:老人比年轻人更易分区,但形态及信号强度不同。但有关前列腺发育及年龄变化、脉管构筑的断层影像解剖研究有待开展。

2.睾丸 Middleton等用彩色多普勒研究了正常睾丸的血流;黄铁汉等用B超测量了415例正常成人睾丸。有关睾丸和阴茎的MRI研究亦有报道。

3.子宫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观测子宫的血供。MRI对子宫位置、韧带能较好地显示,还能分清子宫

内膜与肌层。对子宫机能变化的显示常用MRI和超声,但以前者为佳。韩景茹等还以断层标本研究了子宫的横、矢状断层解剖。

4.卵巢三种基本断面均可显示卵巢,但以薄层横断扫描最佳。于MRI图像上,卵巢周围通常有许多条状低信号的小血管围绕,可作为识别卵巢的标志,老年退化性卵巢的显示几不可能。

5.妊娠 MRI和超声可探查妊娠中母体及胎儿的变化,显示胎儿的断面以矢状图像为佳。三维超声可显示子宫内胎儿的立体形态,四维超声尚可研究胎心的发育。马贻玲和姜均本等以2例足月妊娠女尸腹盆部横断层标本研究了晚期妊娠子宫、胎儿以及妊娠母体腹盆部的断层解剖。刘树伟等利用1例足月妊娠女尸的CT、MRI图像及矢状断层标本,研究了宫内胎儿的断层解剖及CT、MRI表现。唐震等利用误做CT检查的10例妊娠妇女的腹盆部CT图像探讨了早中期正常妊娠的CT表现。

6.盆部筋膜及筋膜间隙关于男性盆部筋膜及筋膜间隙一直存有许多争议,1992年,羊惠君等利用90例横、矢、冠状断层标本及间隙灌注结合CT扫描对男性盆部筋膜及筋膜间隙的通连进行了系统探讨,提出了一些新颖的观点。

(八)脊柱

在骨、关节和肌的成像方面,B超图像的分辨力不如CT和MRI,但它具有实时和任意角度扫描等优点,适宜手术和运动状态中应用。CT利用横断层和多角度扫描、矢、冠状断层影像重建、三维图像及脊髓造影等技术可充分展示脊柱区的复杂结构,但其优势在骨及关节成像。MRI可直接获取横、矢、冠、斜状断层图像,软组织对比优良,无需脊髓造影便可清晰显示脊髓结构,还可观察脊髓和髓核的生化变化,故一般认为MRI是检查脊髓和髓核的首选影像方法。脊柱区的断层解剖研究多采用断层标本与MRI 或CT相对照,抑或直接应用影像技术的方法进行,单纯的标本研究很少。在椎静脉系、关节突关节的年龄变化、脊柱和脊髓的发育、椎间盘的面积、体积、厚度及其与年龄的关系等的断层影像解剖学研究方面还需深入开展。

(九)四肢

1.上肢 1982年,杨开清等系统研究了上肢的连续横断层解剖。1986年,Huber等将MRI用于肩部检查,清晰的图像和良好的软组织对比,使他们感到作为一种新非侵入性工具在评价肩部结构中MRI 所具有的潜力。随后有关肩部及臂丛的MRI解剖研究,多在断层标本的对照下进行。为探讨肩关节的稳固性及关节囊的作用机制,一些学者利用MRI研究了肌腱袖、盂唇、盂肱韧带、关节囊和关节盂。有关肘和手的MRI解剖研究,多数有断层标本的配合。Barr等还指出:熟悉肘部6个骨化中心的超声表现有助于肘关节超声图像的解释。周庭永等利用40例成人尸体肘部,制成连续横、矢、冠状断层标本,对肘关节所在各断面的结构配布、关节腔宽度、关节软骨厚度、侧副韧带和周围神经等进行了观测,并与MRI作了对照。张绍祥等深入探讨了手部血管的连续横断层解剖、计算机图像三维重建及其在断掌再植中的应用。刘树伟等作了5种方位的手部连续断层标本、绘制了其线条图,并对断面上的结构进行了详细观察。吴德昌等对腕管、腕掌部血管与神经、拇指动脉等进行了显微断层解剖学研究。高文彬等还对手指肌腱、血管和神经等的显微断层解剖进行了系统探讨。

2.下肢为满足MRI诊断下肢疾病的需要,Bassett等作了髋部冠状和矢状断层标本与MRI的对照研究;钱江和马兆龙等分别对下肢断层解剖进行了系统探讨。髋关节紊乱是儿科中重要的问题之一,为

此,一此学者在断层标本配合下,研究了儿童髋部的超声解剖及横、冠状断层MRI表现。Conway等还用薄层Spiral CT和MRI探讨了髋部的横、矢、冠状断层解剖。Kean和Beltran等利用表面线圈,研究了膝部MRI矢、冠状断层解剖,半月板、交叉韧带及半膜肌肌腱均可清晰显示。Reicher等认真选材,作了膝部彩色薄层断层标本与高分辨力MRI的三维断层对照研究,图片清晰,标注细致,实为膝部断层解剖学研究的佳作。Mackenzie等还利用同一尸体的断层标本与MRI直接对照研究了膝关节的横、矢、冠状断层解剖。踝与足的结构比较复杂,故Solomon等作了该区的三维断层标本与CT图像的对照研究。Erickson和沙勇等一些学者在断层标本的配合下,利用MRI详细描绘了踝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血管、神经和肌腱等重要结构。吴德昌等利用66例足标本,研究了踝跖部胫后动脉及其分支的显微断层解剖。李滨等对29例成人趾进行火棉胶包埋,做30~50μm切片及HE染色,观测了趾跖固有动脉和神经的位置、管径等。

(十)断层影像解剖学前景展望

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不断更新及其在解剖学研究中的应用,断层影像解剖学正从横断层向多维断层、从标本向结合活体、从厚片向薄层、从宏观向微观、从描述向量化、从正常向结合病理、从断面向三维和四维、从单纯形态向结合功能和代谢等方向迅速发展。将来应努力开展以下六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影像断层解剖学研究目前有关国人的断层解剖学研究资料,大部分为尸体断层解剖学研究,应尽快丰富和完善活体(如CT、MRI)断层解剖学资料,改变目前断层影像诊断以外国人数据为标准的状态。影像技术所显示的断层结构越来超细微,这就越要求我们在相应断层标本配合下,对影断层解剖重新认识,全面研究。

2.显微断层解剖学研究现代影像技术所显示的结构已达到了细胞和分子水平,作为其形态学基础的断层解剖学,也应从大体、巨微、组织、细胞、超微和分子水平的不同层次上来解释结构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变化。

3.实验断层解剖学研究若要动态观测结构的断层变化规律、若要从细胞、分子水平上认识结构的影像学表现、若要进行功能影像学研究、若要探讨疾病的病理机制、试验新的介入技术和研制新的造影剂等,则必须开展实验断层解剖学研究。

4.发育断层解剖学研究从受精卵开始,至人体衰老死亡,其结构和生化成份等必定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若要探索人体不同发育时期的断层解剖学表现,还需要开展发育断层解剖学研究。这方面的工作大可为。

5.介入放射解剖学研究近几年来,介入放射学迅猛发展,已成为医学影像学乃至临床医学的又一重要发展方向。介入技术在USG、CT、X线、DSA和MRI引导下,已达到了“无孔不入”、“无孔也入”的境界。与飞速发展的介入技术相比,介入放射解剖学研究相对滞后,将来应从单纯的形态学向形态学、影像学、生物力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学等综合使用的方向发展,努力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①加强结构的毗邻研究;②加强对中小管腔血管系统的研究;③加强实验形态学研究,如运用细胞生物学技术从显微和超微水平揭示各种介入技术(如PTA、TIPSS)引起组织、细胞形态与机能变化的规律、从分子水平揭示某些并发症(如再狭窄与闭塞)的产生机制及寻找防治措施等。

6. 数字化虚拟人体研究将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 实现人体从基因构成到蛋白质的三维

结构, 再到细胞、组织以至器官形态与功能的数字化、可视化,是当今世界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在原始数据的获取、图像的识别与分割、立体结构的重建与显示等方面涉及到断层影像解剖学技术,有许多工作亟待开展。

总之,断层影像解剖学应需要而生,在应用中发展,不断提出的临床需要是其学科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功能影像学、分子影像学和基因影像学的研究和发展,断层影像解剖学将大有可为。

四、断层影像解剖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一)冰冻切片技术

冰冻切片技术(cryotomy)是人体断层标本制作的常规方法。其基本步骤有:①选材,一般选用较为年轻、身材匀称的尸体;②固定,用10%福尔马林固定3个月以上;③X线标记,标记骨性结构作为画线的依据,一般以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和颈静脉切迹中点的连线为前正中线;④画线,依切锯目的的不同而在尸体表面画出与锯路一致的切锯线;⑤冰冻,将画线标本水平置于木板上,然后用干冰或放入冰柜中冻硬;⑥切制,用木工锯或电动带锯机沿切锯线切制成断层标本,一般矢状断层标本制作时先切正中矢状面,然后向两侧进行。亦可用大型冰冻切片机或铣床进行铣削,或用刨子等其它工具制作。

(二)生物塑化技术

生物塑化技术(plastination)由德国的Hagens于1978年发明,其主要原理是选用某些渗透性能好的液态高分子多聚化合物单体作为塑化剂,置换组织细胞内的水份后进行聚合固化,以达到长期保存生物标本的目的。整个塑化过程基本包括:①固定,用福尔马林动脉灌注固定;②脱水,在-25℃冰柜中,通常以丙酮作脱水剂,置换组织中的水份;③真空浸渍,在负压或真空条件下,以塑化剂置换组织中的丙酮,丙酮形成气泡排出;④硬化处理,在室温或50℃条件下,使塑化剂聚合,硬化。该项技术在断层解剖学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①塑化切片技术,将标本塑化后,再用钻石线锯切制成最薄可达20μm的断层标本;②薄片塑化技术(sheet plastination technique),适于保存和透明大而薄的断层标本。薄层塑化断层标本呈半透明状,干燥无味,既可肉眼又可于显微镜下观察。

(三)火棉胶切片技术

火棉胶切片技术(collodion microtomy)适用于切制较大的组织块,层厚一般在10μm以上。其优点是可避免纤维组织和肌组织过度硬化,减少组织的收缩和扭转,有利于保持组织的原有构造;缺点是耗时较久。此技术的基本步骤包括:①固定;②水洗;③脱水,将组织块依次置于不同浓度的乙醇,最后放于无水乙醇与乙醚1:1混合液中逐级脱水;④浸胶,将组织块依次浸入2%、4%、8%和16%的火棉胶液中各1周,较大的组织块时间可适当延长;⑤包埋,以最后浸胶浓度的火棉胶进行包埋;⑥切片,当火棉胶组织块已够切片硬度时,以滑动式切片机或整脑切片机进行连续切片。

(四) 计算机图像三维重建

计算机图像三维重建(computer aided 3-dimension reconstruction)是借助计算机将二维

图像重新构筑为三维图像并进行多角度显示的技术,它将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生命科学结合了起来。其基本步骤包括:①取材,精确选取目的部位;②定位,即选定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常用的方法有打孔法、画线法、埋入标志和选择自然标志等多种;③切片制作,切片厚度尽可能的薄,片间耗损尽可

能的小,切片数量尽可能的多,以充分保留原始数据;④数据输入,可采取数字摄像机、照像机或扫描仪等手段进行;⑤三维重建,重建的方法有线框重建法、表面重建法、体素重建法和彩色分域法等多种;

⑥三维显示。目前CT和MRI机器多具有三维重建功能,重建后的图像直观、生动、逼真,且可任意剖割、旋转、逐层剥离和定量分析。

(五)激光共聚焦技术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scanning laser microscopy,CSLM)是一种新近开发的以激光为光源、类似CT扫描的光学显微镜。它可以对相对较厚的组织、细胞标本作“光学切片”进行断层扫描观察,获得高清晰度的断层图像,故又称细胞CT。CSLM还可对细胞断层图像行三维重建和对细胞内含物作定量分析。

(六)超声成像

B超和C超断层成像是实时成像,可提供血流及运动的信息。80年代初,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兴起,可作血流方向及流速的分析。90年代,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不但可获取清晰的心断层图像,还能进行心的三维图像重建。特别全平面(omniplane)TEE,可从0°旋转至180°或从180°旋转至0°行全方位扫查,全面评价心功能和充分显示心解剖。内镜超声术(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和微型化导管超声术(miniature catheter ultrasonography,MCUS)可送入消化道、胆道、胰管和泌尿生殖系行超声检查。血管腔内超声技术(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及其三维图像重建能够直观地显示血管腔及硬化斑的立体形态。多媒体超声技术(multimedia ultrasound)更使图像色彩丰富、清晰度高、全屏幕运动、视频特技三维实时成像(四维成像)。全景超声成像(panoramic ultrasound image,PUI)是近年来超声技术的新进展,完好似CT、MRI,以宽景方式实现了高清晰度的人体断层扫描,比普通超声能更充分地反映断层解剖信息。目前超声成像正从静态动态,从黑白向彩色,从二维向三维、四维,从反射法向透射法迈进。

(七)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

CT主要为横断成像,但带有越来越多的图像后处理系统,如多维断层重建、三维图像重建、扫描后再次重建放大、薄层冠状成像、图像的伪彩色处理、立体模型与几何模型测量法等。通过图像存贮与通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ng system, PACS)还可把CT等医学图像以数据文件形式保存起来,从根本上改变其采集、显示、存储、交换的方式和手段,将逐步建立起无胶片医学图像和远程放射医学(teleradiology)体系。CT技术的主要进展有:①高分辨CT(high resolution CT,HRCT),是指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良好空间分辨力CT图像的扫描技术,可清晰显示咽、喉的解剖,还可研究吞咽及发音活动的各个时相。肺部HRCT,能显示次级肺小叶的解剖。②三维CT(three dimensional CT,3DCT)所获得的骨性结构和肝内管道的立体图像,酷似解剖标本。③螺旋CT(spiral or helical CT),是在旋转式扫描基础上,通过滑环技术与扫描床连续平直移动而实现的。它与现代图像后处理方法相结合可获得呼吸移动器官和血管结构的满意图像。三维重建的Spiral 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是一种侵入性最小的血管造影技术,可清晰显示正常与异常的血管解剖。④CT仿真内窥镜(CT virtual endoscopy, CTVE),利用计算机三维重建功能,模拟内窥镜以腔内视角立体地展示空腔器官如肠腔、气管、支气管等的腔内形态,以管腔导航技术(navigation)或漫游技术(fly through)可模拟内镜检查的

过程。⑤CT透视(CT fluoroscopy),1秒或亚秒级容积扫描所采集的数据行连续成像,在1秒内可连续显示6-8帧图像,达到近于透视的效果。这项技术对开展CT介入性治疗很有意义。⑥CT容积再现(CT volume rendering, CTVR),利用全部体素的CT值,行表面遮盖技术并与旋转相结合,加上伪彩色和不同程度的透明化技术(transparency),使表面与腔内结构同时立体地显示,例如可同时显示胆囊的外形及其内部的结石等。⑦CT灌注成像(perfusion CT imaging),是在常规CT增强扫描的基础上结合快速扫描技术和图像后处理技术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成像方法,能反映组织的血管化程度及血流灌注情况,主要用于脑梗塞及肿瘤的诊断。⑧多层CT(multi-slice CT),球管旋转一圈可以获得多个层面的图像,其数据取样率相当于单层CT的4倍,因此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图像质量有所改善,减少了对病人的X线辐射;其另一重要特点为可以任意组合层面的厚度,以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⑨电子束CT(electron-beam CT,EBCT),其扫描速度(秒/层)为一般CT的数倍至数十倍,能完成螺旋CT不能完成的任务,如冠状动脉CTA及心造影,还可作血流量、血流速度和药物弥散等功能检查,因此EBCT亦称心血管CT。总之,CT技术正向着快速、薄层、三维立体、功能化、简单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八)磁共振成像

MRI可清晰显示人体结构的组织学差异和生化变化,其另一特点是不改变体位可直接获取横、矢、冠、斜四种断层图像。磁共振成像技术发展迅速,主要包括:①磁共振血管造影(MR angiography,MRA)是利用MR特殊的流动效应而无需造影剂的血管造影新技术,它种类众多,无创伤性,可显示大血管及各主要器官血管的第三、四级分支。②磁共振波谱分析(MR spectroscopy,MRS)和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MRSI),前者是用数值形式来测定人体内的化学成份,后者是用图像形式来表达机体代谢的变化。

③磁共振弥散成像(MR biffusion imaging)和灌注成像(MR perfusion imaging)显示分子的流动,针对扩散过程中的微观运动,反映体内微循环的情况,主要用于血管梗塞的早期诊断。④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性技术(blood oxygenation level-dependent,BOLD)来显示神经元的活动,可研究脑的功能活动和药物代谢。fMRI具有融解剖和功能图像于一体的固有特征,故是目前研究活体脑功能解剖的最佳手段。⑤水成像(hydrography),采用长TE技术,获得重T2WI,突出水的信号,合用脂肪抑制技术,使含水器官清晰显影。MR胰胆管造影(MR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MRCP)是水成像中常用且效果较好的一种技术,此外还有MR尿路造影、MR脊髓造影、MR内耳成像和MR涎腺成像等。⑥开发微型和腔内线圈,如眼线圈和肛内线圈,使MRI在细微水平上不断扩大检查范围。⑦不断研制新的造影剂,如亲淋巴造影剂就有超顺磁氧化铁微粒(USPIO)和Gd-DTPA-PGM等多种。随着MRI 造影剂研究的不断深入,可以预见,MRI将是在分子水平上从形态和代谢方面研究人体器官的理想手段。

(九)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SPECT为利用发射γ射线(即单子)的放射性核素进行器官断层显像的设备。80年代后期99mm TC标记的脑血流显像剂和心肌灌注显像剂研制成功,并被广泛应用。近几年来,111In或123I-生长抑制素受体显像剂的研制也取得突破,它们不仅可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癫痫灶的术前定位和肿瘤的诊断,而且还可进行脑功能和受体研究。SPECT图像在观察形态结构方面逊色于XCT和MRI,但在获取脏器的代谢信息和诊断功能性病变方面,明显占有优势。

(十)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PET为利用发射正电子的放射性核素进行器官断层显像的仪器。它们以11C、13N、15O、18F及其许多标记化合物进行脑和心肌血流灌注、氧耗量、葡萄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显像,还能进行神经受体显像。因此,PET是在分子水平上显示活体器官代谢、受体和功能活动的影像技术,被誉为生理断层。PET主要用于神经系统、心理紊乱、心疾患和肿瘤的显像,目前较成熟的PET临床检查集中于肿瘤(65%~85%)。

五、断层影像解剖学的常用术语

对人体断层结构的描述必须遵循解剖学姿势和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方位术语,下面仅介绍断层影像解剖学中较为特殊和常用的术语。

1.断层或断面(section)断层是指根据研究目的,沿某一方向所作的具有一定厚度的切片或扫描,切片所得结果称断层标本,扫描所得结果称断层图像。断面是指断层标本的表面,亦称剖面或切面,故断层的含义比断面广。切片或扫描的厚度越薄,断层与断面就越接近,故在实际应用中,有时不作严格区别。

2.横断面(transverse plane)亦称水平面(horizontal plane),即与水平面平行将人体分

为上、下两部分。沿横断面所作的切片或扫描,称横断层标本(transverse section)或横断层扫描(transverse scan),一般观测其下表面。

3.矢状面(sagittal plane)按前后方向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与水平面垂直。通过人体正中的矢状面称为正中面(median plane),分人体为左右相等的两半。沿矢状面所作的切片或扫描,称矢状断层标本(sagittal section)或矢状断层扫描(sagittal scan),一般观测其左表面,但超声观测其右表面。

4.冠状面(coronal plane)又称额状面(frontal plane)同时垂直于矢状面和水平面,按左右方向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沿冠状面所作的切片或扫描,称冠状断层标本(coronal section)或冠状断层扫描(coronal scan),一般观测其前表面。

5.回声(echo)当超声传经两种声阻抗不同相邻介质的界面时,如界面的线度大于波长,则产生反射和折射现象。这种反射和折射回来的超声称为回声。将接收到的回声,依其强弱,用明暗不同的光点依次显示在屏幕上,就构成声像图(sonogram)。回声有以下几种:①无回声,是超声经过的区域没有反射,成为无回声的暗区(黑影),可由血液、胆汁、尿、羊水、腹水、巨块型癌、肾实质和脾等造成。②低回声(灰影)。③强回声,可以是较强回声(灰白影,如癌、肌瘤及血管瘤)、强回声(白影,如骨质、结石、钙化)和极强回声(强光带,如含气的肺、胃肠等)。

6.CT值(CT attenuation value) CT用组织对X线的吸收系数来说明其密度高低的程度,具有一个量的概念。但在实际工作中,通常将吸收系数换算成CT值,单位为HU(Hounsfield unit)。CT值不是绝对值,规定水的CT值为oHU,人体中密度最高的骨密质的CT值为+1000HU,而密度最低的空气的CT值为-1000HU,其他各组织的CT值则居于-1000到+1000HU之间。

7.空间分辨力(spatial resolution)和密度分辨力(density resolution)是指判断CT装置性能和说明图像质量的两个指标。空间分辨力是指鉴别结构大小的能力,常用象素的大小来说明。象素越小,数目越多,构成的图像越细致,即空间分辨力高。CT图像的空间分辨力不如X线图像高。密度分

辨力又称对比度分辨力,是指能够区分出密度微小差别的能力,以%表示。CT密度分辨力通常为~1%,而X线为5%,故CT图像的密度分辨力远高于X线图像。空间分辨力与密度分辨力之间彼此相互制约。

8.窗位(window level)和窗宽(window width)由于各种组织结构或病变具有不同的CT值,因此欲显示某一组织结构的细节时,应选择适合观察该组织或病变的窗宽和窗位,以获得最佳显示。窗宽是CT图像上显示的CT值范围,CT值高于此范围的结构均以白影显示;反之,低于此范围的均以黑影显示。窗位是窗宽的中心值,通常,欲观察某一组织结构及发生的病变,应以该组织的CT值为窗位。

9.部分容积效应(partial volume phenomenon)在同一扫描层面内含有两种以上不同密度横向走行而又互相重叠的物质时,则所得的CT值不能反映其中任何一种物质的真正CT值,而是显示这些物质CT值的平均值,故又称为体积平均值效应(volume average effect)。因此,在高密度的组织层面内,有厚度小于层面的低密度结构,则此结构显示出的CT值偏高。相反,在低密度的组织层面中有厚度小于层面的高密度的结构,则此结构显示出的CT值偏低。

10.周围间隙现象(peripheral space phenomenon)在同一层面内,与层面垂直的两个相邻且密度不同的物体,其物体边缘部的CT值不能准确测得,结果在CT图像上也不能清晰地分辨出两者的交界,这种现象亦称为边缘效应(edge effect)。一般在密度不同物体交界处,密度高的物体边缘CT值偏小,密度低的物体边缘CT值偏大。具体来讲,密度差别小的物体相邻时,交界处影像不清;若某物体的密度比周围物体密度明显较高,则其影像通常变大、失真。因此CT图像上所显示某一结构或病变的形状、大小和CT值并不一定同它本身的真实情况相一致。

11.伪影(artifact)是指原本被扫描物体并不存在而在图像上却出现的各种形态的影像。伪影大致分为与病人有关的和与机器有关的两类。与病人有关的包括:①运动性伪影,由病人的不自主运动或呼吸运动或心、血管博动或胃肠蠕动所造成;②高密度结构或异物伪影。与机器有关的伪影包括与机器性能所致和机器故障所致两种,后者容易辨认,前者如化学位移伪影,常表现为沿含水组织和脂肪组织界面处出现黑色和白色条状或月牙状阴影。

12.T1和T2加权像(T1 and T2 weighted image)在均匀的磁场中,组织内氢原子的自旋轴沿磁力线方向重新排列,产生磁化矢量。此时,用一个振荡频率与其相同的射频脉冲(radiofrequency,RF)进行激发,氢原子核吸收能量而产生共振。RF停止后,磁化矢量的恢复过程称为驰豫,有纵向和横向驰豫,所用时间分别称为T1和T2。MRI图像如主要反映组织间T1特征参数时,称T1加权像,它反映组织间T1的差别;如主要反映组织间T2特征参数时,称T2加权像。在T1加权像中,脂肪为白色高信号,水为黑色的低信号,而T2加权像中水及水肿组织为高信号,脂肪呈暗灰色。

13.流空效应(flowing void effect)心血管内的血液由于流动迅速,使发射MR信号的氢原子核离开接受范围,所以测不到MR信号,在T1加权像或T2加权像中均呈黑影,即流空效应,这一效应使心腔和血管显影。

14.信噪比(S/N Ratio)是指信号的幅度与信号背景噪声幅度的比率,用S/N表示。信号是指感兴趣区内像素的平均值,噪声是指同一感兴趣区内等量像素的标准差,信噪比是MRI信号强弱的指数。

六、断层影像解剖学的学习方法

断层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重要分支,故应遵循人体解剖学的一般学习方法。但它亦有自己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断层解剖学是解剖学与医学影像学等学科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而形成的边缘学科,因此必须在掌握坚实宽广的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知识、以及熟悉医学影像技术的基础上,才能学好断层解剖学。

2.整体与断层相结合,培养断层解剖思维。人是统一的整体,每一个断层均是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应从整体的角度来理解断层,从断层出发重塑整体,即建立“从整体到断层,再由断层回到‘整体’”的断层解剖思维,切忌从断层到断层的错误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学生:①在学习某一断层之前,首先应了解其在整体中的位置,还应了解断层标本的制作法和B超、CT、MRI的扫描方式;②不能把注意力集中于一个或几个断层的所有结构上,而要一个器官或一个结构地逐一连续追踪学习,以求掌握其全貌及连属关系。

3.标本与影像相结合完成从尸体向活体时过渡。断层解剖学的学习方法不能从实物至实物(缺乏实用性),更不能从影像到影像(缺乏形态基础),而要从实物到影像(基础与临床相结合)。因此要求学生重视实验课,在掌握断层标本的基础上,学会正确地阅读B超、CT和MRI图像。

4.理论联系实际。学习断层解剖学的目的是为了学好医学影像学等临床医学课程。因此,要学会利用断层解剖学的具体知识去解决临床影像学的实际问题。如学习肺段与肝段的断面划分时,应联系占位性病变的定位;学习腹膜腔和筋膜间隙时必须联系积液的定位、扩散和介入治疗;学习淋巴结时必须结合癌的转移途径等。

总之,学生应在上述基本的学习方法基础上,发扬勤奋、刻苦和创造性学习的学风,培养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独立工作能力,形成自已的学习方法,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断层解剖学。

(山东大学医学院刘树伟)

参考文献

1. 刘树伟,等.断层影像解剖学的现状与未来.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97,15(1):1~3

2. 刘树伟.断层解剖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3. 刘树伟.人体断层解剖学图谱.济南: 山东科技出版社, 2002

4. 苏济豪,卢鹏.中国正常成人横断解剖、X线、超声和CT图像.?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1988

5. 吴沛宏,等.螺旋CT诊断学.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0

6. 吴德昌.人体断层解剖学(横断断层).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7. 吴德昌.人体断层解剖学(矢冠斜断断层).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8. 姜均本.人体断面解剖学彩色图谱与CT、MRI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9. 姜树学,马述盛.断面解剖与MRI、CT、ECT对照图谱.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1998

10. Atlas SW.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the Brain and Spine, 3rd edition.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02

11. Barkovich AJ. Pediatric Neuroimaging, 3rd edition. Philadelphia:?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00

12. Bo WJ,et al. Basic?Atlas?of?Sectional Anatomy with Correlated Imaging, 3rd edition.

Philedelphia: W.?B.?Saunders Company, 1998

13. Cahill DR, et al. Atlas of Human Cross-Sectional Anatomy with CT and MR Images, 3rd edition.

New York: Wiley-Liss, 1998

14. Dalton JC. Topographical Anatomy of the Brain.?Philadelphia:?Lea Brothers & Co., 1885

15. Dean D and Herbener TE. Cross-Sectional Human Anatomy. ?Philadelphia :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00

16. Duvernoy HM. The Human Brain: Surface, Blood Supply, and Three-Dimensional Sectional

Anatomy, 2nd edition. Wien: Springer, 1999

17. Ellis H, et al.?Human?Sectional?Anatomy, 2nd?edition. Boston: Butterworth-Heinemann, 1999

18. EL-Khoury GY, et al. Sectional Anatomy by MRI, 2nd edition. New York:Churchill Livingstone

International, 1995

19. Eycleshymer AC and Schoemaker DM. A Cross-Section Anatomy. New York: D. Appleton

-Century Company, 1911

20. Han MC and Kim CW. Sectional Human Anatomy Correlated ?with ?CT and MRI, 3rd edition. Seoul:

ILCH-OKAK,1995

21. Jinkins JR. Atlas?of Neuroradiologic?Embryology, Anatomy,?and Variants.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00

22. Keats TE and Sistrom C. Atlas of Radiologic Measurement, 7th edition. Philadelphia: Harcourt

Health Sciences, 2001

23. Kelley LL and Petersen CM.?Sectional?Anatomy?for?Imaging Professionals. St Louis:

Mosby-Year Book, Inc, 1997

24. Koritke JG and Sick H. Atlas of Sectional Human Anatomy. Baltimore: Urban, 1983

25. Moonen CTW and Bandettini PA. Functional MRI.?Berlin: Springer -Verlag, 1999

26. Morton DJ. Manual of Human Cross Section Anatomy. Baltimore: The Willams & Wilkins Company,

1944

27. Nelson LH, et al. Fetal Sectional Anatomy and Ultrasonography. Baltimore: Williams & Wilkins,

1988

28. Orrison Jr. WW. Neuroimaging. Philadelphia: . Saunders Company, 2000

29. Pope TL and Loehr S. Atlas of Musculoskeletal Imaging, New York: Thieme, 2000

30. Romrell LJ, et al. Sectional ?Anatomy?of the Head and Neck with Correlative Diagnostic

Imaging. Philadelphia: Lea & Febiger, 1994

31. Spitzer VM and Whitlock DG.?Atlas of the Visible Human?Male:?Reverse Engineering of the

Human Body. Boston: Jones and Bartlett Publishers, 1998

32. Swobodnik W, et al. Atlas of Ultrasound Anatomy. New York: Georg Thieme Verlag Stuttgart,

1991

33. Symington J. An Atlas Illustrating the Topographical Anatomy of the Head, Neck, and Trunk.

Edinburgh: Oliver and Boyd, 1956

34. von Schulthess GK. Clinical?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 Correlation with Morphological

Cross-Sectional Imaging.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00

35. Wagner M and Lawson TL. Segmental Anatomy: Applications to Clinical Medicine. New York:

Macmillan, 1982

36. Wicke L. Atlas of Radiologic Anatomy, 5th edition. Philadelphia: Lea & Febiger, 1994

影像断层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1

影像断层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1 目录 “影像断层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1) “法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2) “临床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6) “临床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课程教学大纲 (8) “临床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 (11) “临床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13)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15) “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大纲 ...................................... 25 1 “影像断层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Sectional Anatomy 课程编码:BASM3034 学时: 32 学分:2 适应对象:临床医学专业五、七年制~预防医学、法医学、口腔医学专业先修课程: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1]刘树伟主编~《断层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2]姜树学马述盛~《断面解剖与MRI CT ECT对照图谱》~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3]刘军主编~《影像断面解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二、教学基本要求 1.断层解剖学是解剖学与医学影像学等学科断层解剖学是用断层的方法来研究人体形态

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而形成的边缘学科,因此断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是在学习系统解剖学 层解剖学必须在掌握了坚实宽广的系统解剖学和和局部解剖学的基础上,密切结合影像诊断学和 局部解剖学,以及熟悉医学影像技术的基础上实介入放射学的需要,学习人体主要结构在连续断 施。层中的变化规律。断层解剖学的学习应采取整体 2.断层解剖学属于应用性形态学范畴,教学与断层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将人体断 过程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大课讲授每章节的层标本与影像相结合,方可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断 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应让学生实地观察断层层解剖学。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在于掌握人体主要 标本和有关的影像图片。结构在连续断面上的形态结构及其变化规律,为 3. 本大纲所列教学内容:按要求程度的不疾病的现代影像学诊治、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打 同,分为“掌握内容”和“了解内容”两级。掌下坚实的基础。 握内容为重点内容,学生必须通过反复学习与思 1 考达到牢固掌握、熟练描述、准确指认和联系实2.掌握肝段的划分及肝内管道的配布规律。际应用的程度。了解内容则要求学生达到一般的3.掌握肝段在横段面上的划分。认识和了解。大纲中未要求的内容属参考内容。 4.掌握胰在冠状位上的分型、胰各部在断面 上的识别。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人体断层影像解剖学试题及答案(六)

人体断层影像解剖学试题及答案 名词解释: 1眶耳线:眼外眦与外耳门中点的连线 2 Reid基线:眶下缘中点与外耳门中点的连线 3岛盖:额叶,顶叶,濒叶掩盖岛叶的部分称为岛盖 2基底核的位宜:位于大脑半球基底部的髓质内,有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杏仁体 4纹状体:尾状核与豆状核合称纹状体,苍白球为旧纹状体,尾状核和豆状核壳为新纹状体 腓肮体:位于大脑纵裂底部在正中矢状而上呈弓形宽厚的白质带,自前向后分为嘴,膝,干,压部丿并腮体嘴向下连于终板,耕臆体纤维呈辐射状向前后及两侧分别形成额釘?,枕gan,半卵圆中心的主要纤维联系左右侧大脑半球的额叶,枕叶,顶叶,顺叶 5前连合:位于穹窿柱前方的终板内,呈“X”形,构成第三脑室前臂的一部分 6穹窿:自海马至乳头体的弓状纤维朿,分为脚,体柱三部分 内囊:投射纤维通过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聚集成宽阔致密的白质带,为。 7辐射冠:投射纤维中大部分纤维呈辐射状投射至大脑皮质,此部分称为辐射冠 8半卵圆中心:横断面上大脑半球内呈半卵圆形的白质区,主要由丿并肮体的辐射线和经内囊的投射纤维组成 3间脑分布:位于大脑半球与中脑之间,外侧临内囊,内侧而形成第三脑室的侧壁,分为背侧丘脑,上丘脳,下丘脑,底丘脑,后丘脑 1松果体位宜:位于耕肮体压部的下方,以柄附着于第三脑室后部 临床意义:松果体偏离正中线是颅内占位性病变的信号 9侧脑室三角区:侧脑室中央部,下角,后角三者汇合处呈三角形的腔隙称- 10小脑延髓池:又称枕大池,位于颅后窝后下部的小脑与延髓之间,被小脑镰分为左右侧部,向前连通第四脑室, 向下连通脊髓蛛网膜下隙,内有小脑下后动脉经过

11桥池:又称脑桥前池,位于脑桥腹侧而与枕卄斜坡之间,扁且宽阔,向上连通脚间池,向后连通小脑延髄池,内有基底动脉通过 12大脑大静脉池:位于第三脑室后方,向上至耕肮体压部,内有松果体和大脑大静脉等 21中脑周囤的脑池有脚间池,四叠体池,环池,鞍上池 13鞍上池:位于蝶鞍上方,是交叉池,脚间池和桥池在轴位扫描时的共同显影 14大脑外侧窝池:又称大脑侧裂池,为额叶,顶叶,额叶,岛叶之间外侧沟处的蛛网膜下隙,内有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和大脑中,浅,深静脉通过 15虹吸部: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和前床突上段合称为虹吸部,多呈U形或V形弯曲,是动脉硬化的好发部位 16空蝶鞍:在II型或III型蝶鞍,若蛛网膜下隙异常扩张并突入鞍内,使鞍内充满脑脊液,则垂体被压与鞍底.CT 或MRl 图像上岀现空蝶鞍 17蝶鞍:位于颅中窝中央部,包括前床突,交叉前沟,鞍结节,垂体窝,鞍背和后床突 20大脑深部的白质包括联络纤维,连合纤维,投射纤维 4下丘脑包括的结构:视交叉,灰结节,乳头体 5脑室系统组成: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室间孔,中脑水管 6侧脑室分布:前角,中央部,后角,下角 8视交叉与蝶鞍及垂体的关系:①正常型(87%)视交叉直接位于垂体和鞍膈中部的上方②前宜型3%视交叉前缘至鞍结节或及前方③后置型10%视交叉的后缘位于鞍背上方或后方 2侧脑室中央部境界:顶壁为耕砥体,内侧壁为透明隔,下壁是穹窿,背侧丘脑,侧脑室脉络丛和尾状核 3第四脑室位宜:位于脑桥,延髓与小脑之间,形似帐篷 连通:向上借中脑水管连通第三脑室,向下连通脊髓中央管 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近似五角形,前方为脑桥,后外侧是小脑上脚和齿状核:中部呈五角形,可见三角形或新月形;下部常呈棱形或三角形,前方是延髓,后方为小脑扁桃体 4海绵窦的位宜:位于蝶鞍两侧,两侧海绵窦在垂体窝前后方各有海绵间窦相连,形成彼此交通的环状窦

断层解剖学名词解释

非筋膜间隙、脑池、海绵窦 非筋膜间隙(纵膈间隙) 指脂肪、淋巴结等低CT值的间隙。以胸骨角水平线为标志,可以分为胸骨角水平线以上的3个间隙:血管前间隙、气管前间隙、气管后间隙;适于胸骨角水平的为主动脉肺动脉窗;胸骨角水平线以下的3个CT间隙:气管叉下间隙、左房后间隙、膈脚后间隙。 1、血管前间隙:位于胸骨与左右头臂静脉之间的间隙,为非筋膜间隙。由于在血管前方,又称血管前间隙。内含舌骨下肌群、成人有胸腺剩件(小儿含胸腺)、脂肪、淋巴结。上通上纵隔,下通下纵隔,向后通腔静脉后气管前间隙。此间隙正常CT影像不应看到淋巴结。 2、腔静脉后气管前间隙:由气管、上腔静脉和主动脉弓及其三大分支围成的一个三角形间隙。内有奇淋巴结,多为一个。CT检查纵隔,此间隙甚为重要,因其可引流左、右肺和纵隔器官的淋巴结,向前与血管前间隙交通。 3、气管后间隙:气管后壁与脊柱之间的区域。右为右肺,左上为左肺,左下为主动脉弓。内含食管,胸导管等。 4、主动脉肺动脉窗:在主动脉弓下方左肺动脉上方之间,高度约1—1.5厘米,右侧为气管下端和食管,左侧为左肺。内含动脉韧带、左喉返神经、主动脉肺动脉淋巴结、脂肪。引流左肺淋巴液、腔静脉后气管前间隙淋巴液,间接引流右肺淋巴液。此区正常影像看不到淋巴结。 5、气管叉下间隙:位于气管杈至右肺下缘之间,高达2厘米。两侧界为左、右主支气管,后方为奇静脉、食管以及奇食窝。 6、左房后间隙(后纵膈间隙):仅指气管杈以下的后纵隔,为一不规则的空隙:前界为左心房后壁、后界为脊柱(第6胸椎椎体)、右为右肺背段、左为降主动脉。此间隙内有食管、奇静脉、半奇静脉、淋巴结。后纵膈间隙扩大,多见于食管肿瘤、食管扩张,还可见于淋巴结肿大和右肺背段肿瘤等。 7、膈脚后间隙:此间隙位于左右膈脚之间,脊柱之前,两侧为纵膈胸膜所围成的区域。它是纵膈最低垂的部位,也是连接胸腔和腹腔的最主要途径。该间隙内包含以下结构:降主动脉、奇静脉、半奇静脉、胸导管、脂肪和淋巴结等。 8、中间支气管:位于右肺上、中叶支气管之间的一段气管,长约2-3厘米,无分支。 9、奇静脉食管窝:右侧纵膈胸膜覆盖奇静脉和食管之间的凹陷,食管和右肺背段的病变可使其形状改变。 10、肝右后静脉:属于肝短静脉,通过第3肝门回流至下腔静脉,回流肝右后上段的静脉血。当肝右后静脉为分支型时,可有粗大的肝右后静脉,回流血液范围增大。由于肝右后静脉走行在肝段内,不能作为划分肝段的标志。 11、心包窦:心包腔在某些部位形成隐窝,即心包窦。 12、心包上隐窝:又称心包腔或主动脉旁隐窝,在断面四主动脉弓中份层面出现,是心包脏壁两层在主动脉根部返折形成的凹陷。 13、肝肾隐窝:在肝右叶后下方与右肾之间,有肝肾隐窝,仰卧时为腹膜腔最低点,上腹部的脓液及渗出液多先聚集于此。 14、膈下间隙:又称结肠上区,介于膈与横结肠及其系膜之间。此间隙又被肝分为肝上、下间隙。 15、网膜囊上隐窝:网膜囊中位于小网膜与膈之间的部分 16、网膜囊前庭:网膜囊中网膜孔所对部分 17、尾状突:肝的尾状叶被一弓形切迹分为左右两部分,左侧部分为乳头突,右侧部分为尾

断层解剖学

《断层解剖学》学习指南 目录 第一单元绪论 (1) 第二单元头部(一) (1) 第三单元头部(二) (9) 第四单元颈部、耳 (15) 第五单元胸部(一) (25) 第六单元胸部(二) (26) 第七单元腹部 (36) 第八单元盆、会阴 (48) 第九单元四肢 (56) 第十单元脊柱区 (62)

第一单元绪论 学习要求: 1.掌握断层解剖学的常用术语。 2.熟悉断层解剖学的定义、特点、研究范围和意义。 3.了解断层解剖学的历史、现状、研究方法和发展方向。 重点难点解析: 断层解剖学的常用术语:断面断层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回声CT值T1和T2加权像 第二单元头部(一) 学习要求: 1.掌握颅脑(颅骨、脑主要沟回、基底核区、脑室、脑池、蝶鞍区)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 2.熟悉脑表面主要沟回和脑内部基底核区、连合纤维、脑室、脑池的位置及形态。 3.了解人体头部断层解剖学的常用基线。 重点难点解析: 1.大脑的外形及内部结构脑的重要沟回、基底核、连合纤维和内囊的位置、形态及分部。 2.脑室和脑池侧脑室、第三和第四脑室的位置、构成、分部及交通;小脑延髓池、鞍上池、帆间池、大脑大静脉池、交叉池的位置及形态。 3.头部断层的常用基线眦(眶)耳线、Reid基线、上眶耳线、连合间线(AC—PC线)、经外耳门中点与眦耳线的垂线、正中矢状线。 4.颅脑连续横断层解剖中央沟、顶枕沟及距状沟的辨别;半卵圆中心的位置及形成;背侧丘脑、基底核和内囊的位置及分部;脑室的位置、围成及形态特点;脑池的位置、连通、形态特点及意义。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眶耳线(orbitomental line)2.连合间线(intercommissural line) 3.岛盖(operculum)4.外囊(external capsule) 5.半卵圆中心(centrum semiovale)6.髓突(medullary process) 7.辐射冠(corona radiate)8.禽距(calcar avis) 9.侧副隆起(collateral eminence)10.毯(tapetum) 11.内囊(internal capsule)12.蛛网膜下池(subarachnoid cisterns) 二、填空题 1.是识别横断层面上缘上回和角回的标志。 2.顶下沟起自扣带沟,止于的后方,其上方为,下方是扣带回。 3.、和、合称后说话区(wernicke区)。 4.杏仁体、和三者恒定的位置关系是横断层面上识别杏仁体的标志。 5.中脑的横断层面自前向后分为、、和四部分。 6.首次出现的层面是颅脑横断层面上识别外侧沟后支的标志。 7.和的出现是冠状层面上中央前回下部出现的标志。 8.在颅脑冠状层面上,侧脑室三角区的外侧壁与视辐射之间的白质板称,由纤维形成。 9.成对的脑池包括、、和等。 10.幕上不成对的脑池包括背侧的、、和腹侧的、、。

断层解剖学测试题

断层解剖学测试题 Neuropil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In neuroanatomy, a neuropil is a region between neuronal cell bodies in the gray matter of the brain and spinal cord .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t consists of a dense tangle of axon terminals, dendrites and glial cell processes. It is where synaptic connections are formed between branches of axons and dendrites.[1] White matter, which is mostly composed of axons and glial cells, is generally not considered to be a part of the neuropil.[citation needed] On a coarse scale, nervous tissue (ignoring blood vessels etc.) is composed of the cell bodies of neurons and glial cells and their processes or protrusions. For neurons, these are dendrites, dendritic spines and axons. Dendrites collect input from other neurons, which is processed by the neuron (in both its dendrites and its cell body) and propagated to other cells via axons, which act as long-distance cables. At the end of an axon synapses are formed, serving as chemical junctions to other cells. In neuroanatomy, a neuropil is a region between neuronal cell bodies in the gray matter of the brain and spinal cord .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t consists of a dense tangle of axon terminals, dendrites and glial cell processes. It is where synaptic connections are formed between branches of axons and dendrites.[1] White matter, which is mostly composed of axons and glial cells, is generally not considered to be a part of the neuropil.[citation needed] On a coarse scale, nervous tissue (ignoring blood vessels etc.) is composed of the cell bodies of neurons and glial cells and their processes or protrusions. For neurons, these are dendrites, dendritic spines and axons. Dendrites collect input from other neurons, which is processed by the neuron (in both its dendrites and its cell body) and propagated to other cells via axons, which act as long-distance cables. At the end of an axon synapses are formed, serving as chemical junctions to other cells. 第一章 头部 1、什么是断层影像解剖学? 2、头部断层解剖学常用基线有那些? 3、什么是CT值? 4、什么是伪影? 5、什么是空间分辨力? 6、什么是窗位和窗宽? 7、什么是部分容积效应? 8、什么是周围间隙现象? 9、什么是T1和T2加权像? 10、绘图说明脑室顶部层面的断层影像解剖。 、绘图说明大脑大静脉池层面的断层影像解剖。 11. 12、绘图说明鞍上池层面的断层影像解剖。 13、小脑幕的CT图像有那些表现类型?画简图说明。

人体断层影像解剖学试题及答案(六)

人体断层影像解剖学试题及答案 名词解释: 1 眶耳线:眼外眦与外耳门中点的连线 2 Reid基线:眶下缘中点与外耳门中点的连线 3 岛盖:额叶,顶叶,颞叶掩盖岛叶的部分称为岛盖 2 基底核的位置:位于大脑半球基底部的髓质内,有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杏仁体 4 纹状体:尾状核与豆状核合称纹状体,苍白球为旧纹状体,尾状核和豆状核壳为新纹状体 胼胝体:位于大脑纵裂底部在正中矢状面上呈弓形宽厚的白质带,自前向后分为嘴,膝,干,压部胼胝体嘴向下连于终板,胼胝体纤维呈辐射状向前后及两侧分别形成额釬,枕gan,半卵圆中心的主要纤维联系左右侧大脑半球的额叶,枕叶,顶叶,颞叶 5 前连合:位于穹窿柱前方的终板内,呈“X”形,构成第三脑室前臂的一部分 6 穹窿:自海马至乳头体的弓状纤维束,分为脚,体柱三部分 内囊:投射纤维通过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聚集成宽阔致密的白质带,为。 7 辐射冠:投射纤维中大部分纤维呈辐射状投射至大脑皮质,此部分称为辐射冠 8 半卵圆中心:横断面上大脑半球内呈半卵圆形的白质区,主要由胼胝体的辐射线和经内囊的投射纤维组成 3 间脑分布:位于大脑半球与中脑之间,外侧临内囊,内侧面形成第三脑室的侧壁,分为背侧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底丘脑,后丘脑 1 松果体位置:位于胼胝体压部的下方,以柄附着于第三脑室后部 临床意义:松果体偏离正中线是颅内占位性病变的信号 9 侧脑室三角区:侧脑室中央部,下角,后角三者汇合处呈三角形的腔隙称-- 10 小脑延髓池:又称枕大池,位于颅后窝后下部的小脑与延髓之间,被小脑镰分为左右侧部,向前连通第四脑室,向下连通脊髓蛛网膜下隙,内有小脑下后动脉经过

医学影像解剖学断层解剖 (主要层面)

===========(1)鞍上池层面 鞍上池位于层面中央,呈星形。多数有六个角,呈六角星状。前角通大脑纵裂池,两侧的前外测角通大脑侧裂池,两后外角通大脑角池及环池,后角连大脑脚间池。 鞍上池内容纳重要结构。其前部为漏斗和视交叉,视交叉外侧可见颈内动脉,它发出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并经后交通动脉与基底动脉发出的大脑后动脉吻合,形成WiLLis环。本层面可显示WiLLis环的大部分。 鞍上池前方为大脑半球额叶底部。两侧方为颞叶,外侧裂池为额叶和颞叶的分界。后方为中脑大脑脚,中脑背侧有一对隆起,为下丘。四叠体池环绕下丘的表面。 小脑幕呈“八”字向后张开,附于乙状窦。小脑幕的前方为颞叶,后方为小脑半球及蚓部。 小脑蚓与枕骨之间为枕大池。 ==============(2)第三脑室下部层面 中脑位于此层面中央,中脑腹侧见大脑脚。在MRT2加权像上可见位于大脑脚底的黑质和红核,左右各一并对称。黑质在前,呈卵圆形。红核在后,呈圆形。它们均呈低信号。中脑背侧可见中脑导水管及上丘。上丘后方为四叠体池。 下丘脑居中脑前方,其中间为裂隙状的第三脑室下部。第三脑室的前方为侧脑室前角下部及大脑半球额叶。两侧方见尾状核和豆状核。前连合在层面近中部横行,形似自行车车把,将前方的纵裂池和后方的第三脑室隔开。在MRT2加权像上观察前连合最佳。 大脑外侧裂呈横置的“T”型,颞叶与基底节核团之间为岛叶。覆盖岛叶的大脑组织称为岛盖; 侧脑室下角居颞叶内,呈弧性裂隙影。侧脑室下角内测为海马所在。 小脑幕呈“V”形向后附于窦汇,其间为小脑蚓部及小脑上池。 =============(3)松果体层面 第三脑室呈纵行裂隙状,位于层面中央。它与前方的室间孔、穹隆及室间隔构成中线结构。 室间孔居穹隆与背侧丘脑之间,它连接侧脑室与第三脑室相通。 自中线向外依次可见如下结构:侧脑室、尾状核头及背侧丘脑、内囊、豆状核、外囊、屏状核、最外囊、岛叶、外侧裂、颞叶。 内囊位于豆状核与尾状核头及背侧丘脑之间,呈“﹤”形,尖端朝内侧。内囊分三部分,尾状核头部与背侧丘脑之间内囊膝部,尾状核头部与豆状核之间为内囊前脚,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为内囊后脚。豆状核由两个核团组成,分别是内测的苍白球和外侧的壳。基底节和内囊的解剖结构在MR图像尤其是T2加权像上显示最清楚。 侧脑室前角与大脑纵裂池之间为胼胝体膝部,它连接左右额叶。第三脑室后方为松果体,常因钙化而在CT图像上呈现高密度,故易于识别。松果体后方为大脑大静脉池及直窦。大脑大静脉及直窦在增强图像上显示尤为清楚。侧脑室三角区内富含静脉丛,并常发生钙化。三角区后方为枕叶。 ==================(4)侧脑室体部层面 两侧侧脑室形态基本对称,呈现体部及前、后角。体部呈凹缘向外侧的镰刀状,居中线两旁,中间由室间隔相隔。室间隔为两侧膜状结构紧贴而成,之间可有潜在腔隙,如扩大则形成第五脑室,属正常变异。室间隔体部两旁为尾状核头部及背侧丘脑,豆状核在此层面上不显示。两侧侧脑室前角之间为胼胝体膝部,后角之间为胼胝体压部。 大脑外侧裂位于半球凸面中点处,向后向内延伸至侧脑室三角区平面。顶枕沟始于中线后1/3处,为顶叶和枕叶分界标志。此层面同时出现大脑半球的额、颞、顶、枕4个叶。

腹部断层解剖和断层CT(下)

轴位断层标本腹腔动脉(4)左 隔脚(5)右隔脚 (6)下腔静脉(7) 钩突(8)肠系膜 上静脉(9)脾静 脉(10)肝门静脉 (11)胰体(12) 胰颈(13)胰头 (14)胰十二指肠 上动脉(15)胆总 管(l6)十二指肠 降部(l7)肝右叶 (18)胆囊体(19) 横结肠(20)胃幽 门部(21)空肠 (22)降结肠(23) 左肾(24)肾窦 (25)左肾上腺 (26)右肾(27) 第1腰椎(28)脊 髓(29)马尾

性)轴位断层标本动脉(4)左隔脚(5) 右隔脚(6)下腔静脉 (7)钩突(8)肠系膜 上静脉(9)脾静脉 (10)肝门静脉(11) 胰体(12)胰颈(13) 胰头(14)胰十二指肠 上动脉(15)胆总管 (l6)十二指肠降部 (l7)肝右叶(18)胆 囊体(19)横结肠 (20)胃幽门部(21) 空肠(22)降结肠 (23)左肾(24)肾 窦(25)左肾上腺 (26)右肾(27)第1 腰椎(28)脊髓(29) 马尾(30)竖脊肌 (31)背阔肌(32) 腹外斜肌(33)腹直肌

腹部肝脏右叶下部、胰腺头部层面(女性)轴位断层标本(1)腹主动脉(2)左隔脚(3)右隔脚(4)左肾动脉(5)左肾静脉(6)右肾 动脉(7)肠系膜上 动脉(8)肠系膜上 静脉(9)胰头(l0)钩突(11)胆总管(12)下腔静脉(13)有肾静脉(14)右肾(15)左肾(l6)肾 皮质(17)肾锥体(18)肾柱(19)肾窦(20)肝右叶(21)右肋隔隐窝(22)胆囊底(23)结肠有曲(24)十二指肠降部(25)横结肠(26)空肠(27)降结肠(28)腰大肌(29)腰方肌(30)第1腰 椎(31)竖脊肌(32)背阔肌(33)腹外斜

《断层解剖学》复习题1

《断层解剖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半卵圆中心: 2 肺段: 3. Glisson系统(Glisson system): 4 辐射冠: 5. 门腔间隙: 6 .肝门: 7. 血管前间隙: 8 禽距: 9. 肺韧带: 10. 肺门: 11. 第一肝门: 12. 眶耳线: 13. 腰神经通道: 14.膀胱精囊角: 15. 大脑动脉环: 16.主肺动脉窗: 17. 肝段: 二.填空题 1.识别横断层面上缘上回和角回的标志是。 2.顶下沟起自扣带沟、止于的后方,其上方为,下方是扣带回。 3.杏仁体、和三者恒定的位置关系是横断层面上识别杏仁体的标志。 4.中脑的横断层面自前向后分为、、和四部分。 5. 和的出现是冠状层面上中央前回下部出现的标志。 6.在颅脑冠状层面上,侧脑室三角区的外侧壁与视辐射之间的白质板称,由纤维形成。 7.成对的脑池包括、、和等。 8.幕上不成对的脑池包括背侧的、、和腹侧的、、。 9.肝门静脉左支一般分为、、和四部分。 10.大脑外侧窝池在横断层面上的典型表现呈横置的“”形,主干在岛叶表面分为前、后支,前支较短伸向,后支较长伸向。 11.鞍上池的形态因成像层面和个体差异,可呈、和等不同形态,其由池、池或池形成。 12.“Y”形小脑幕之间的脑组织为,小脑幕两侧的脑组织是。 13.颈内动脉的、和段共同组成“U”形或“V”形,也称,是动脉硬化的好发部位之一。 14.气管前间隙是、和围成的三角形区域,向上达胸廓上口,向下至气管隆嵴,以为界分为上、下两部分。 15.四角形鞍上池的四个角分别为、、和,其周围的脑组织分别为前方的、后方的和两侧的。 16.颈内动脉终段分为和的部位称颈内动脉分叉部,呈形,此形态改变后对诊断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17.肝门右切迹内的管道为鞘系,此切迹可作为肝和的区分标志。 18.大脑中动脉的中央支即动脉,分布于基底核区的、和,,是供应纹状体和内囊的主要动脉,易破裂出血,故名动脉。 19.椎动脉起自,依据行程分为、、、 和段,至合成基底动脉。 三.单项选择题

断层影像解剖学

断层影像解剖学 断层影像解剖学(human sectional anatomy)是用断层方法研究和表达人体正常形态结构及其基本功能的科学。与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相比,断层影像解剖学有以下特点:①能在保持机体结构于原位的状态下,准确地显示其断面形态变化及位置关系;②可通过追踪连续断层或借助计算机进行结构的三维重建和定量分析;③密切结合影像诊断学和介入放射学,是断层影像技术对疾病作出诊断并进行介入性治疗的形态学基础。 发展历史 断层解剖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早在16世纪初就被用于人体解 剖的研究。当时,意大利画家Leonardo da Vinci(达·芬奇)绘制了男、女躯干部的正中矢状断面图;现代解剖学的奠基人Vesalé研究了脑的横断层解剖。17世纪,一些学者分别展示了脑、眼和生殖器等的断面。18世纪,Haller、S.Soemmering和Vicq d’Azgr绘制了脑的各种断面图;Camper镌印了盆部的纵断面图;Scarpa则用盆部的断面来表达取石手术途径。16~18世纪,阻碍断层解剖发展的重要原因是缺乏使尸体变硬以维持结构于原位的方法。从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是人体断层解剖学发展的重

要时期,一是完善了断层解剖方法,再一个是出版了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人体断层解剖学图谱。 荷兰解剖学家Riemer(1818)率先使用冰冻法制备断层标本 并出版了图谱。Gerota(1895)将5%的福尔马林溶液灌注尸体再冰冻切片,从而完善了冰冻切片法。目前,仍沿用这个原则制备人体断层标本。Huschke(1844)利用18个月的女孩尸体发表了10 幅颈、胸、腹、盆的横断面图,这些精美而有用的断面令他兴奋不已。伟大的俄国解剖学家和外科医生Pirogoff于1852年至1859年间以天然冰冻法制备断层标本,出版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断层解剖学著作。这部巨著包括五卷:一卷八开本的描述资料共796页和四卷包括213幅断面图的特大对折本,其断面含有头部横断面、胸部横、矢状断面、男女腹部的横、矢、冠状断面和四肢的横断面。法国人Gendre(1858)用石膏包埋尸体,制备了含有25个断面、自然大小的全身各部的横、矢和斜状断层解剖学图谱,每个断面伴有简要的文字说明。德国人Braune(1872)完成了人体各部三种基本断面的解剖学图谱,并仔细描述了器官的毗邻和评述了前人的工作。他的著作再版两次,并被译成英文。Henke在读到其第二版时便注意到了通过断面来进行结构重建的问题,他重建了心脏并将其轮廓投影至胸壁。Rudinger(1873)、 Dwight(1881)和Symington(1887)分别研究了儿童的断层解剖。Dalton(1885)出版了三卷脑断层解剖学图谱,横、矢、冠状断面各1卷,图片由离体脑断层标本黑白照片与相应线条图组成,文

2015断层解剖学复习资料

断层解剖学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单选题 一、头部 1.在横断面上,识别距状沟前部的标志 A.禽距 B.侧副隆起 C.侧副沟 D.海马 E. 海马傍回 2.显示基底核区的最佳横断层面 A.胼胝体干 B. 胼胝体压部 C.松果体 D.前连合 E.后连合 3.识别中央旁小叶的标志 A.扣带沟 B.扣带沟边缘支 C.中央沟 D.中央前沟 E.中央后沟 4.内囊前肢与内囊后肢分界的标志 A.豆状核 B.壳 C.苍白球 D.尾状核 E.背侧丘脑 5.在横断层面上,小脑延髓池两侧的脑组织 A.小脑扁桃体 B.小脑半球 C.小脑蚓 D.枕叶 E.舌回 6.半卵圆中心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 A.楔叶 B.楔前叶 C.缘上回 D.外侧沟 E.顶枕沟 7.胼胝体干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 A.侧脑室 B.第三脑室 C.尾状核 D.外侧沟 E.顶枕沟 8. 半卵圆中心以上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 A.额叶 B.顶叶 C.枕叶 D.颞叶 E.楔叶 9. 胼胝体压部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 A.内囊 B.外囊 C最外囊 D.第五脑室 E.第六脑室 10. 胼胝体压部横断层面上的结构 A.胼胝体嘴 B. 胼胝体膝 C. 胼胝体干 D.海马 E. 海马傍回 11.内囊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 A.尾状核 B.豆状核 C屏状核 D.杏仁体 E.背侧丘脑 12. 胼胝体压部两侧的腔隙为侧脑室 A.前角 B.中央部 C.三角区 D.后角 E.下角 13.红核和黑质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 A.侧脑室 B.第三脑室 C.中脑水管 D.胼胝体膝 E.透明隔 14. 鞍上池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 A.交叉池 B.大脑纵裂池 C.小脑上池 D.环池 E.大脑外侧窝池 15.齿状核横断层面上的结构 A.小脑上池 B.小脑扁桃体 C.小脑上脚 D.小脑中脚 E.小脑下脚 16. 第四脑室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 A.中脑 B.脑桥 C延髓 D.小脑半球 E.小脑蚓 17.形成“Y”形小脑幕的结构 A.大脑镰 B.小脑幕 C小脑镰 D.大脑镰和小脑幕 E.小脑幕和小脑镰 18.豆状核与屏状核之间的白质区 A.内囊 B.外囊 C.最外囊 D.视辐射 E.听辐射 19.豆状核与背侧丘脑之间的白质区

人体断层解剖学期终考试总复习题1

. 人体断层影像解剖学期终考试总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眦耳线 2.连合间线 3.半卵圆中心 4.内囊 5.蛛网膜下池 6.大脑动脉环 7.咽旁间隙 8.肺段 9.纵膈 10.胸膜隐窝 11.主动脉肺动脉窗 12.Glisson系统 13.第二肝门 14.肝段 15.门腔间隙 16.腹膜后间隙 17.肾上腺三角 18.膀胱精囊角 19.前列腺峡 20.椎间管 21.侧隐窝 . . 22.钩突关节 23.骨纤维管 24.翼状襞 25.髌上囊 二.填空题 1.成对的脑池包括--------,----------,----------和------------。 2.大脑半球分五叶即---------,------------,----------,---------和-----------------。 3.四角形鞍上池的四个角分别为-----------,-------------,-----------和-----------------。 4.基底核包括----------,-------------,---------------和----------。 5.脑室系统包括-------------,----------------,--------------以及连通脑室的-----------和------------等 6.颈内动脉依据行程分为-------------,-----------,------------和------------五段。 7.椎动脉起自----------依其行程分为-----------,-----------,---------,---------和----------段,至-----------合成----------基底动脉,椎动脉较大的分支是----------------。 8.大脑中动脉的中央支即-------------动脉,分布于基底核区的--------------,---------和————。易破裂出血,故名----------------动脉。 9.海绵窦位于--------------两侧,内有------------------和---------------通过,窦的外侧壁上有 --------------------,---------------,-----------和-----------通过。

人体断层影像解剖学

人体断层影像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分支之一,是以断层影像为导向,以人体断层结构为学习研究内容,分解剖析断层中人体组织、器官、结构的位置、形态、毗邻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岛叶位于外侧沟的深面,以岛环状沟与额叶、顶叶、颞叶相分界,此三叶掩盖岛叶的部分称为岛盖。岛盖分为额盖、顶盖和颞盖。 扣带回向后延伸,位于距状沟前部前方的缩窄部分称为扣带回峡。 嗅三角由内侧嗅纹、外侧嗅纹和嗅结节围成,与视束之间为前穿质。 基底核:位于大脑半球基底部的髓质中,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 旧纹状体:豆状核的内侧部,即苍白球。 新纹状体:尾状核和豆状核壳称为新纹状体。 屏状核位于豆状核的外侧,其内侧面平坦,与豆状核之间的髓质称为外囊。 屏状核与岛叶皮质之间的髓质称为最外囊。 胼胝体位于大脑纵裂底部,分为胼胝体嘴、膝、干和压部。 两侧穹窿经胼胝体的下方行向前并相互靠近,其中一部分纤维越至对侧,连接两侧穹窿,呈三角形的薄白质板称为穹窿连合。 投射纤维通过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聚集成宽阔致密的白质带,称为内囊。 透明隔腔:两侧透明隔之间的腔隙,又叫第五脑室。 背侧丘脑:呈卵圆形的灰质团块,其外侧面被大脑半球所覆盖,且与内囊相邻;内侧面形成第三脑室侧壁,上(背侧)、后面各有一部分暴露于侧脑室底。 在枕的下外侧有隆起的内、外侧膝状体,内侧膝状体是听觉的皮质下中枢,外侧膝状体是视觉的皮质下中枢。 内囊后支后部两个重要的传导束:视辐射投射到距状沟上下皮质,听辐射投射到颞横回。脑室系统:包括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以及连通脑室的室间孔和中脑水管,部分人还可见到发育变异的第五脑室和第六脑室。 侧脑室:侧脑室前角为室间孔以前的部分,深入额叶;侧脑室中央部位于室间孔与胼胝体压部之间;侧脑室后角伸入枕叶;侧脑室下角最大,进入颞叶。 侧脑室后角内侧壁上有两个纵行隆起,背侧者称为后角球,由胼胝体枕(后)钳形成;腹侧者较大称为禽距,由距状沟前部的皮质陷入而形成的隆起。 侧脑室下角的底壁上有两个隆起,内侧部的隆起称为海马,由海马沟底的皮质陷入脑室而形成。 侧脑室下角外侧部的隆起称为侧副隆起,由侧副沟深陷入侧脑室下角形成,其后端呈三角形膨大,称为侧副三角。 侧脑室中央部、下角和后角三者汇合处呈三角形的腔隙称为侧脑室三角区。 终板:前连合和视交叉之间的薄层灰质。 穹窿室:又称第六脑室,与穹窿连合与胼胝体干呈水平位的腔隙。 大脑镰:呈正中矢状位,前窄后宽,似镰刀状,分隔左、右侧大脑半球。大脑镰的上、下缘分别有上矢状窦和下矢状窦。 小脑幕:呈帐篷状架于颅后窝上方,分隔端脑与小脑。小脑幕的后部附着于横窦,前外侧附着于颞骨岩部上缘,前端连于前床突和后床突;前内侧缘游离,呈U形称为小脑幕切迹。硬脑膜窦:硬脑膜窦为颅内静脉的一部分,由分开的两层硬脑膜衬以内皮细胞构成,窦壁无平滑肌,不能收缩,故损伤时难于止血,主要由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直窦、横窦、乙状窦、窦汇、枕窦、海绵窦及其他颅底诸窦组成。 上矢状窦:位于大脑镰的上缘,向后注入窦汇。 下矢状窦:位于大脑镰的下缘,向后至小脑幕前缘与大脑大静脉汇合形成直窦。

断层解剖学总结

断层解剖学总结 1 眶耳线:眼外眦与外耳门中点的连线 2 Reid基线:眶下缘中点与外耳门中点的连线 3 岛盖:额叶,顶叶,颞叶掩盖岛叶的部分称为岛盖 2 基底核的位置:位于大脑半球基底部的髓质内,有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杏仁体 4 纹状体:尾状核与豆状核合称纹状体,苍白球为旧纹状体,尾状核和豆状核壳为新纹状体 胼胝体:位于大脑纵裂底部在正中矢状面上呈弓形宽厚的白质带,自前向后分为嘴,膝,干,压部胼胝体嘴向下连于终板,胼胝体纤维呈辐射状向前后及两侧分别形成额釬,枕gan,半卵圆中心的主要纤维联系左右侧大脑半球的额叶,枕叶,顶叶,颞叶 5 前连合:位于穹窿柱前方的终板内,呈“X”形,构成第三脑室前臂的一部分 6 穹窿:自海马至乳头体的弓状纤维束,分为脚,体柱三部分 内囊:投射纤维通过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聚集成宽阔致密的白质带,为。 7 辐射冠:投射纤维中大部分纤维呈辐射状投射至大脑皮质,此部分称为辐射冠 8 半卵圆中心:横断面上大脑半球内呈半卵圆形的白质区,主要由胼胝体的辐射线和经内囊的投射纤维组成 3 间脑分布:位于大脑半球与中脑之间,外侧临内囊,内侧面形成第三脑室的侧壁,分为背侧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底丘脑,后丘脑 1 松果体位置:位于胼胝体压部的下方,以柄附着于第三脑室后部临床意义:松果体偏离正中线是颅内占位性病变的信号 9 侧脑室三角区:侧脑室中央部,下角,后角三者汇合处呈三角形的腔隙称-- 10 小脑延髓池:又称枕大池,位于颅后窝后下部的小脑与延髓之间,被小脑镰分为左右侧部,向前连通第四脑室,向下连通脊髓蛛网膜下隙,内有小脑下后动脉经过 11 桥池:又称脑桥前池,位于脑桥腹侧面与枕骨斜坡之间,扁且宽阔,向上连通脚间池,向后连通小脑延髓池,内有基底动脉通过 12 大脑大静脉池:位于第三脑室后方,向上至胼胝体压部,内有松果体和大脑大静脉等 21 中脑周围的脑池有脚间池,四叠体池,环池,鞍上池 13 鞍上池:位于蝶鞍上方,是交叉池,脚间池和桥池在轴位扫描时的共同显影 14 大脑外侧窝池:又称大脑侧裂池,为额叶,顶叶,颞叶,岛叶之间外侧沟处的蛛网膜下隙,内有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和大脑中,浅,深静脉通过 15 虹吸部: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和前床突上段合称为虹吸部,多呈U形或V形弯曲,是动脉硬化的好发部位 16 空蝶鞍:在Ⅱ型或Ⅲ型蝶鞍,若蛛网膜下隙异常扩张并突入鞍内,使鞍内充满脑脊液,则垂体被压与鞍底,CT或MRI图像上出现空蝶鞍 17 蝶鞍:位于颅中窝中央部,包括前床突,交叉前沟,鞍结节,垂体窝,鞍背和后床突 20 大脑深部的白质包括联络纤维,连合纤维,投射纤维

影像本科《断层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分析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 断层解剖学 课程代码:[1071131155] 学分与学时:1学分,总学时为32学时 课程性质:必修 授课对象:影像技术本科专业 二、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人体断面解剖学是用断层的方法研究和表达人体正常器官结构的形态、位置、相互关系及其基本功能的科学,它是独立于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之外,随着CT、MRI和B超等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医学影像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主要结构在连续断层中的形态、位置及其变化规律,为疾病的现代影像学诊治打下坚实的基础。 断层解剖学是在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和医学影像学的基础上,对照学习连续断层标本与CT、MRI图像,掌握人体主要结构在连续断层中的形态与位置变化规律,为疾病的现代影像学诊断奠定基础理论知识。 三、实验内容与课时分配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以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教学以精讲多练、学生观察断层标本为主,辅以局解标本、模型、绘制断层结构图、组织讨论和作业等多种形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达到理解基本理论,加深巩固基本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目的。 实验一头部(一) 【目的要求】 1.掌握颅脑(颅骨、脑主要沟回、基底核区、脑室、脑池、蝶鞍区)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 2.熟悉脑表面主要沟回和脑内部基底核区、连合纤维、脑室、脑池的位置及形态;脑血供特点及脑血管的来源、分支、行径和分布。 3.了解颌面部(眶、颞骨、鼻、鼻旁窦、咽、颅底、唾液腺、筋膜及筋膜间隙)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 【实验类型】验证性 【实验时数】4学时 【实验仪器设备及耗材】 观片灯,多媒体设备、颅骨标本若干、脑标本若干。 【实验内容】 1.脑表面主要沟回和脑内部基底核区、连合纤维、脑室、脑池的位

医学影像2000级《断层解剖学》期终试题b卷

医学影像2000级《断层解剖学》期终试题b卷《断层解剖学》考试样卷学号姓名班组成绩一人体断层切片幻灯片断面识别及断面分析问答题每空1分共35分 12号片1、 4、 8、 9、 10、 28 号片6、 8、 9、 23、 24、分析问答 1断面名称 2内囊位置 3最外囊位置 4第三脑室位置 5断面所见脑池 395号片 1、 2、 5、 6、 10、 4101号片1、 2、 3、4、 16、 5 178号片6、 10、 12、 15、 16、分析问答 1断面名称 2出现肝段3左叶间裂的标志识别 4背裂的标志识别 5正中裂的标志识别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通过脑桥小脑角池的神经是 A展神经和面神经 B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C三叉神经和前庭蜗神经 D前庭蜗神经和舌咽神经 2Reid基线为 A眶上缘中点至外耳道中点的连线 B外眦与外耳道中点的连线 C外耳道中点至眶下缘的连线 D颧弓中点至外耳道中点的连线 3颈内动脉造影时在侧位片上“虹吸部”的组成是由AC1和C2段 BC2和C3段 CC2、C3和C4段 DC3、C4和C5段 4脑的血液供应 A椎动脉造影V1段穿上六个颈椎横突孔 B分布于小脑的动脉均来自基动脉发出的分支C以小脑幕为界幕上结构接受颈内动脉系血供幕下结构接受基底动脉系血供 D脑的血供与颅骨和硬脑膜的 脑胼胝体以下横断层面大脑镰呈 A前后连续呈一直线B“M”型 C血供彼此无关 5 前后两段D“V”型或“Y”型 6在脑的横断层面辨认内囊后肢的位置在 A尾状核头与背侧丘脑之间 B豆状核与尾状核头之间 C豆状核与背侧丘脑之间 D豆状核与尾状核尾之间 7胸部肺门横断层面 A右肺动脉高于左肺动脉 B在肺内肺动脉、肺静脉与支气管伴行 C右肺上叶支气管高于左肺上叶支气管 D可见主动脉及其三大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