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Reduce并行计算技术发展地的综述

MapReduce并行计算技术发展地的综述
MapReduce并行计算技术发展地的综述

MapReduce并行计算技术发展综述

摘要:经过几年的发展,并行编程模型MapReduce产生了若干个改进框架,它们都是针对传统MapReduce的不足进行的修正或重写.本文阐述和分析了这些研究成果,包括:以HaLoop 为代表的迭代计算框架、以Twitter为代表的实时计算框架、以ApacheHama为代表的图计算框架以及以ApacheYARN为代表的框架管理平台.这些专用系统在大数据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MapReduce[1]是Google公司于2004年提出的能并发处理海量数据的并行编程模型,其特点是简单易学、适用广泛,能够降低并行编程难度,让程序员从繁杂的并行编程工作中解脱出来,轻松地编写简单、高效的并行程序.针对上述问题,MapReduce并行编程模型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屏蔽底层实现细节,有效降低并行编程难度,提高编程效率.其主要贡献在于: 使用廉价的商用机器组成集群,费用较低,同时又能具有较高的性能; 松耦合和无共享结构使之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用户可根据需要自定义Map、Reduce和Partition等函数; 提供了一个运行时支持库,它支持任务的自动并行执行.提供的接口便于用户高效地进行任务调度、负载均衡、容错和一致性管理等; MapReduce适用范围广泛,不仅适用于搜索领域,也适用于满足MapReduce要求的其它领域计算任务

2 MapReduce总体研究状况

最近几年,在处理TB和PB级数据方面,MapReduce

已经成为使用最为广泛的并行编程模型之一.国内外MapReduce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在编程模型改进方面:MapReduce存在诸多不足.目前,典型研究成果有Barrier-lessMapReduce[6]、MapReduceMerge[7]、Oivos[8]、Kahnprocessnetworks[9]等.但这些模型均仅针对MapReduce某方面的不足,研究片面,并且都没有得到广泛应用,部

分模型也不成熟

(2)在模型针对不同平台的实现方面:典型研究成果包括:Hadoop[10]、Phoenix[11,12]、Mars13]、CellMapRe-duce[14]、Misco[15]和Ussop[16]部分平台(例如:GPUs和Cell/B.E.)由于底层硬件比较复杂,造成编程难度较大,增加了用户编程的负担.

\(3)在运行时支持库(包括:任务调度、负载均衡和容错)方面:常用的任务调度策略是任务窃取,但该策略有时会加大通信开销.典型的研究成果包括:延迟调度策略[17]、LATE调度策略[18]和基于性能驱动的任务调度策略[19]等.在容错方面的典型研究成果是reduce对象[20].目前,运行时支持库中针对一致性管理和资源分配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4)在性能分析与优化方面: 目前, 文献[ 21]主要研究在全虚拟环境下MapReduce 性能分析, 文献[ 22]则提出了名为MRBench 的性能分析评价指标. 性能优化典型成果包括: 几何规划[ 23]、动态优先级管理[ 24]和硬件加速器[ 25]等. 着眼于性能, 结合运行时支持库, 将是MapReduce研究的热点之一.

(5)在安全性和节能方面: 安全性方面典型研究成果是Sec ureMR模型[ 2 6]. 文献[ 27]和文献[ 28] 则在节能方面做了相应的研究. 目前国内外在安全性和节能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但是这方面研究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如果一个模型没有很高的安全性, 同时也没有很好地考虑功耗问题, 那对其大范围推广将产生致命的影响.

(6)在实际应用方面: MapReduce 应用范围广泛,Google 等诸多公司都在使用MapReduce 来加速或者简化各自公司的业务[ 29]. MapReduce 还广泛应用于云计算[ 3 0]和图像处理[ 31]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进步, MapRe -duc e 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国内学者MapReduce 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实际应用方面. 例如, 把MapReduce 应用于模式发现[ 32]和数据挖掘[ 3 3]等领域. 部分研究成果涉及模型针对不同平台的实现、任务调度、容错和性能评估优化. 例如, 文献[ 34]提出了名为FPMR 的基于FPGA 平台

的MapRe -duc e 实现, 文献[ 35]提出了基于已知数据分布的任务调度策略, 文献[ 36]提出了名为SAMR的异构环境下自适应任务调度策略, 文献[ 37]提出了基于目录的双阶段错误恢复机制, 文献[ 38]提出了名为The HiBench Bench -mark Sui te 的性能评估指标, 文献[ 39]提出利用分布式的研究起步稍晚, 绝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应用方面. 对MapReduce 关键技术也进行了研究. 但是相对于国外,国内在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

.3 MapReduce模型及其改进

Google 公司最早提出了MapReduce 并行编程模型,当用户程序调用MapReduce运行时支持库时, 其执行过程如下(如图1 所示) :

( 1)首先, 用户程序把输入数据分割成M 份, 每份为16MB到64MB大小的数据块(可通过参数来设定) .然后, 开始在集群上进行程序的拷贝. 这些程序拷贝中有一份是Master,其余都是向Maste r 请求任务的Worker;

( 2)一旦分配到Map任务,Worke r 便从相应的输入数据中分析出ke y/ value 对, 并把每个key/ value 对作为用户定义的Map函数的输入. Map函数产生的中间值key/ value 对被存储在内存中;

( 3)存储在内存里的中间值key/ value 对会被定期写入本地磁盘中, 用户定义的Parti tion 函数将其划分为多个部分,Master 负责把这些中间值key/ value对在本地磁盘上的存储位置传送给执行Reduce 任务的Worker;

( 4)通过远程过程调用, 执行Reduce 任务的Worker从执行Map任务的Worker 的本地磁盘读取中间值ke y/value对;

( 5)当一个执行Reduce 任务的Worker 从远程读取到所有所需的中间值key/ value 对之后, 通过排序将具有相同key的中间值key/ value对聚合在一起, 形成ke y/value s 对, 作为Reduce 函数的输入;

( 6)每个Reduc e 函数的输出分别放到相应的输出文件中. 当所有的Map和Reduce 任务都执行完毕,Mas -ter 唤醒用户程序. 此时, 用户程序中的MapReduce 调用返回用户代码.

MapReduce 可以处理TB和PB量级的数据, 能很方便地在许多机器上实现数据密集型计算的并行化. 算法1 给出基于MapReduce 的单词统计程序伪代码, 程序功能是统计文本中所有单词出现的次数.Map函数产生每个词和这个词的出现次数(在本例中就是1) . Reduce函数把产生的每一个特定词的计数加在一起.上述要求MapReduce 缺乏支持处理多个相关异构数据集的能力. 为此, 文献[ 7] 提出了MapReduceMerge 并行编程模型, 对多个异构数据集分别执行Map和Reduce 操作,之后在Merge 阶段把Reduce 阶段已分割和分类融合的数据进行有效地合并.

MapReduceMerge尽管能够处理多个相关异构数据集, 但是并不支持自动执行多次MapReduceMerge 过程.当用户手动执行多次MapReduce 或者MapReduceMe rge 过程时, 用户需要解决任务调度、同步性和容错等问题, 编程负担过重. 为此, 文献[ 8] 提出了Oivos 并行编程模型, Oivos 利用抽象层来实现自动管理执行多次MapReduce 或者MapReduceMe rge过程. Oivos需要用户指定处理多个相关异构数据集所需MapReduce 或者MapReduceMe rge过程的个数, 并通过检测逻辑时间戳来自动发现哪些任务需要重新执行.

MapReduce 并行编程模型死板, 且不能很好地适应小规模集群. 为此, 基于消息传递和无共享模型, 文献[ 9]提出了名为KPNs ( Kahn process ne tworks)的并行编程模型. KPNs 可自动执行迭代计算, 且编程灵活(例如:KPNs的输入不必抽象成key/ value 对的形式) . 同时, 把串行算法改写成KPNs 形式仅需在恰当的地方插入通信状态. 但是该模型仍需大量的实验来验证其性能与可扩展性.

表1显示了MapReduce 并行编程模型及其改进研究对比. 通过比较不难看出, 以Google 公司提出的MapReduce为基础, 针对其不足, 很多研究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但是仍存在着一些不足: 首先, 这些模型均仅针对MapReduce 某个方面的不足, 研究较为片面, 并且都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其次, 部分模型并不成熟, 仍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来验证其性能与可扩展性.最后, 没有研究结合不同模型的特点, 得出一个全面优化的并行编程模型

3. 2 针对不同平台实现方面的研究

受到Google 公司提出的MapReduce 并行编程模型启发, 目前被广泛使用的代表是Hadoop. 它是一个开源的可运行于大型分布式集群上的并行编程框架, 提供了一个支持MapReduce并行编程模型的部件.Hadoop具有良好的存储和计算可扩展性; 具有分布式处理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具有良好的经济性(运行在普通PC 机上) .

Hadoop也存在一些不足: 小块数据处理由于系统开销等原因处理速度并不一定比串行程序快; 如果计算产生的中间结果文件非常巨大, Reduce 过程需要通过远程过程调用来获取这些中间结果文件, 会加大网络传输的开销; Hadoop 作为一个比较新的项目,性能和稳定性的提升还需一定时间.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硬件平台的发展, 许多研究学者在不同的实验平台上实现了MapReduce, 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其主要的研究成果包括:

(1)在共享内存平台上: 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统实验室在共享内存系统上实现了MapReduce, 被称为Phoenix. Phoenix 采用线程来实现Map和Reduce任务, 同时利用共享内存缓冲区实现通信, 从而避免了因数据拷贝产生的开销. 但Phoenix 也存在不能自动执行迭代计算、没有高效的错误发现机制等不足.(2)在GPUs 平台上: Mars 是基于GPUs( 图形处理器)的MapReduce 实现.Ma rs也具有Map与Reduce 这两个步骤. 在每

个步骤开始之前, Mars对线程配置进行初始化(包括:线程组的个数、每个线程组中线程的个数等) . 由于GPU线程不支持运行时动态调度, 所以给每个GPU 线程分配的任务是固定的. 若输入数据划分不均匀, 必将导致Map或者Reduce 阶段的负载不均衡, 使得整个系统性能急剧降低. 同时由于GPU 不支持运行时在设备内存中分配空间, 需要预先在设备内存中分配好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的存放空间. 但是在Map 和Reduce阶段输出数据大小是未知的, 并且当多个GPU线程同时向共享输出区域中写数据时, 易造成写冲突.另外, 由于Mars的编程接口是为图形处理而专门设计的, 因此用户编程较为复杂.

(3) 在Cell / B. E. 平台上: Cell MapReduce 是基于Cell / B. E. (Cell宽带引擎)的MapReduce 实现. 将MapRe -duc e 移植到Cell / B. E. 架构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必须实现全局内存与SP E 内存之间的内存管理和交换; 由于主要负责Map和Reduce 任务执行的SPE 内存是由软件管理的, 因此需要通过内存交换来解决计算重叠问题; 在Map 和Reduce 阶段之间存在一个逻辑聚合阶段, 该阶段需要在各SPE 之间高效执行. 为此, CellMapReduce提出: 通过块DMA 传输来预先分配Map和Reduce 任务的输出区域, 以达到解决内存管理的目的; 提出通过双缓冲区和流数据的内存交换来实现计算并行化; 提出通过双阶段Parti tion 和Sort处理来实现逻辑聚合. 综上, 该模型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机器抽象, 隐藏了并行实现与硬件的细节. 而且还提供了一套API和运行时系统来自动管理同步性、调度、分块和内存交换等工作. 然而, 虽然Cell/B. E. 处理单元之间有很高的带宽, 但是Cel l/ B. E. 没有为协同处理单元提供一致性的存储器, 同时程序员必须仔细管理进出

于各个SPE的数据移动, 编程难度太大.

( 4)在FPGA 平台上: 近年来, 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开始应用于高性能计算应用中[ 40]. 相对于其它并行计算平台, FPGA 具有可重构性、高灵活性和严格遵守摩尔定律的优势. 但

是, 基于FPGA 的计算亦受到硬件结构的设计开发和寄存器级数据传输的限制, 导致编程效率较低. 为此, 文献[ 34]提出了名为FPMR的基于FPGA的MapReduce实现. 首先, 利用FPGA的可重构性, 在片上实现多个Map与Reduce任务, 以实现较好的性能. 其次, 通过片上动态调度策略来实现较好的资源利用率和负载均衡, 以达到把编程人员从具体任务控制和通信操作中解放出来的目的. 最后, 通过高效的数据获取策略来实现最大化数据的重利用和解决带宽瓶颈. 但是FPMR 不支持利用页式硬件进行动态内存管理, 同时也需要更多的实验来验证FPMR的效率和生产力.

( 5)在分布式移动平台上: 功能强大的移动设备的不断普及, 便于提供一个功能强大的分布式移动计算环境. 但是, 在这样的环境中, 软件开发和应用部署都面临着易出错、同步性困难、资源分配复杂、缺少编程模型支持等问题. 同时, 若把MapReduce 应用于移动网络将具有很差的计算连通性. 为此, 文献[ 15] 提出了名为Misco 的基于分布式移动平台的MapReduce 实现.Misc o 由一个Ma ste r Server 和一系列Worker Nodes 组成.其中,Master 和Worker 之间采用基于轮询[ 41]的通信机制, 使用HTTP的方式来传输数据.Master Server 时刻跟踪用户应用, 负责其任务调度与分配, 保存与应用相关的输入数据、中间值和最终结果. Worke r Nodes 则负责执行Map与Reduce 任务. 但是由于轮询的时间间隔不好确定, 若时间间隔设置不当, 会显著降低程序的执行性能.

(6) 在公共资源网格平台上: 文献[ 16] 提出名为Ussop 的基于公共资源网格环境的MapReduce 实现. 针对网格资源的异变性和广域网中进行数据交换开销大的特点,Ussop 提出了两个任务调度算法, 一个能根据网格节点的计算能力, 自适应Map 输入的粒度. 另一个能最小化在广域网传输中间数据的开销. 但是Ussop 缺乏高效的容错机制, 当一个节点因处于过载状态而无法给Map任务分配资源时, 只能在其它节点重新执行该任务, 无法做到资源的重新分配或者任务迁移.表2显示了MapReduce 针对不同平台的实现研究对

比. 由表2可知, 除了Hadoop 之外, 其它的实现都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同时一些实现(例如: Mars 和Cel lMapReduce)由于底层硬件比较复杂或者底层硬件架构的限制, 造成用户编程难度较大, 增加了用户负担, 不利于其大范围推广.

4 运行时支持库及其改进MapReduce 运行时支持库是MapReduce 实现的基础,它能有效进行任务调度、负载均衡、容错和一致性管理等, 能够隐藏底层细节, 降低用户编程的难度.4 1 任务调度及负载均衡方面的研究MapReduce并行编程模型采用基于数据存储位置的任务窃取调度策略. 如果某个Worke r 的本地任务列表非空, 则首先执行该列表的第一个任务; 如果某个Worker 的本地任务列表为空, 则从与之最近的Worker窃取任务来执行. 这样能够减少通信开销, 提高系统性能. 但是,该策略也存在如下几点不足: (1)如果数据分布不均匀, 会有更多的Map 任务不能在本地执行. 此时, 该策略反而会增大通信开销, 导致性能下降. 为此, 文献[ 35]提出了基于已知数据分布的MapReduce 任务调度策略. 该调度策略基于节点和任务的优先级, 充分考虑系统中数据的分布, 将任务调度给合适的节点. 这样就能实现以较高的概率将Map 任务分配给本地有数据的节点, 从而减少通信开销, 提高系统性能.

(2)MapReduce 任务调度策略存在调度的公平性和数据存储位置(即为具有输入数据的节点分配任务)之间的冲突. 即依照严格的任务队列顺序, 一个没有本地数据的任务会被强制调度, 这会增加通信开销. 为此,文献[ 17]提出了延迟调度算法. 当节点请求任务时, 如果任务列表中的第一个任务不能在本地启动, 则系统自动跳过该任务, 查询下一个任务, 直至找到一个能在本地启动的任务. 当然, 如果一个节点请求任务时跳过的任务过多, 系统将允许其启动数据不在本地的任务.

( 3)有时候, 多个MapReduce 任务需要共享相同的物理资源. 这就有必要预测和管理每个任务的性能, 据此为每个任务分配合适的资源. 为此, 文献[ 19]提出了基于性能驱动的任务

调度策略. 该策略能动态预测当前MapReduce任务的性能, 并且能够为该任务调整资源分配, 使之既能达到应用的性能目标, 又不会占用过多的资源.

( 4) MapReduce 为节约响应时间采用预测执行机制, 即若一个节点可获得但是性能很差, 那么MapRe -duce 会把运行在该节点上任务作为备份任务在其它节点上运行. 但是这种机制在异构环境中会导致程序性能的降低, 为此, 文献[ 18]提出了名为LATE( Longest Ap -proxima te Time to End)的任务调度策略. LATE 通过计算所有任务的剩余时间来找到执行最慢的任务作为备份任务, 这样就能有效缩短MapReduce在异构环境中的响应时间. 但是LATE 并不能正确计算任务的剩余时间,因而不能找到真正执行最慢的任务, 同时也不能适应异构环境的动态变化. 为此, 文献[ 36] 提出了名为SAMR( Sel - f Adaptive MapReduce) 的任务调度策略, 通过记录在每个节点上的任务执行历史信息, SAMR能动态找到真正执行最慢的任务作为备份任务. 但是SAMR在执行备份任务时, 并没有考虑数据的存储位置, 同时SAMR仍需在不同的平台下进行评估测试

综上, 针对MapReduce 并行编程模型采用的任务调度策略的特点, 很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但是这些研究成果没有充分考虑数据存储位置及其动态变化, 不能根据数据划分的粒度, 自动选择合适的任务调度策略.

4 2 容错方面的研究

MapReduce并行编程模型被设计用于使用数目众多的机器处理海量数据, 因此MapReduce 运行时支持库必须能够很好地处理发生的机器故障.

在MapReduce 并行编程模型中,Worke r 节点采用基于响应的错误恢复机制.Master节点周期性地ping 每个Worker 节点. 如果在一个时间段内Worke r 节点没有返回信息,Master 节点就会标注该Worke r 节点失效. 由该失效Worker 完成的所有任务将被重新设置成初始空闲状态, 并被分配给其它Worke r 执行.

Master节点采用基于检查点的错误恢复机制. Mas -ter节点周期性地写入检查点. 如果Master 任务失效了,则可从最后一个检查点来启动另一个Master 进程

检查点和日志[ 4 2]是两种被广泛使用的错误回滚恢复机制. 在MapReduce 并行编程模型中, Worker 节点采用基于响应的错误恢复机制, Master 节点采用基于检查点的错误恢复机制.但是, 基于响应的错误恢复机制不能实现低开销和高效性, 基于检查点的错误恢复机制在创建检查点时开销较大. 同时基于日志的错误恢复机制虽然较简单(错误恢复时所需的所有信息都在日志中) , 但是在跨网络传输较大的日志文件时, 会造成较大的网络带宽浪费, 并可能延迟应用数据的传输. 为此,文献[ 37]提出基于日志的双阶段错误恢复机制, 把日志分为basic和e xtra 两部分, 同时把恢复机制分成两阶段, 以减少状态信息的传输, 该机制在节省网络带宽的同时能够优化全局性能.

在MapReduce并行编程模型中, 如果Worke r 节点发生错误, 需要重启该节点上运行的所有Map 或Reduce任务, 不能实现低开销和高效性. 为此, 文献[ 20]提出了基于选择性的API 来实现数据密集型应用的并行化. 该API提供了一个由用户声明的reduce 对象, 该对象是任何节点的计算状态集合. 当某个节点出错时, 该节点未处理的数据可被其它节点处理. 从出错节点上拷贝过来的reduce 对象与其它节点上的reduce 对象一起来产生最终的正确结果. 这样就能实现低开销和高效的容错机制.

综上, 针对MapReduce 并行编程模型, Google 公司提出的容错策略不够完善, Master 节点容错开销过大,Worker 节点容错很容易产生重复计算, 造成计算资源的浪费. 对此许多研究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但这些研究主要是针对Worke r 节点

的容错, 针对Master节点容错的研究较少.

5 总结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目前, 国内外众多研究人员已对MapReduce 并行编程模型所涉及的关键技术( 包括: 模型改进、模型针对不同平台的实现、任务调度、负载均衡和容错) 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预计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 与MapRe -duce 并行编程模型相关的研究可能会朝着以下几方面进行:

( 1)逐步形成完善的MapReduce 并行编程模型规范. 它统一定义MapReduce并行编程模型的各个组成部分(例如:Map、Parti tion、Sort、Reduc e 和Me rge等) , 将现存的多种定义一致起来, 形成能够长期有效的统一定义规范. 它支持并行计算和分布式应用, 具有良好的自适应能力与性能预测能力, 能够满足较高的性能要求.( 2)由于MapReduce并行编程模型主要用于大规模数据集(TB甚至PB级)的并行处理. 因此, 性能问题将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可着眼于性能, 研究MapRe duc e 并行编程模型, 在Ma pReduce 并行编程模型的实现中采取多种提高性能的手段(例如: 减少数据拷贝, 改进节点间数据传输方法, 改进运行时支持库的任务调度机制, 改进内存管理, 采用高效的同步机制和性能预测等) .(3) 随着云计算的兴起与进一步发展, MapReduce并行编程模型的大规模底层基础设施建设(例如: Ama -zon 的EC2与S3[ 43]等) 将成为研究的热点, 这也是基于MapReduce 并行编程模型的各种应用(例如: 云计算等)的实现根本.( 4)针对不同的实验平台实现MapReduce并行编程模型. 已有学者将MapReduce并行编程模型从最初的普通多核分布式系统, 移植到共享内存和Cell / B. E. 架构等环境中. 将来MapReduce并行编程模型会被移植到更多的实验平台上(例如: 物联网[ 44- 45]等) . 同时已有平台上的实现会进一步优化.( 5)MapReduce并行编程模型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扩大. 目前MapReduce 已被各大互联网公司所采用, 并且在云计算和图像处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信将来更多的公司会采用MapReduce并行编程模型, 同时针对不同的应用领域, 开发出更多的专用模型.综上所述,MapReduce 并行编程模型的研究是一个充满前途和挑战的领域, 它改变着大规

模数据集的并行计算方式, 必将在并行计算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并行计算综述

并行计算综述 姓名:尹航学号:S131020012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摘要:本文对并行计算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主要内容有:并行计算提出的背景,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行计算概念和并行计算机类型,并行计算的性能评价,并行计算模型,并行编程环境与并行编程语言。 关键词:并行计算;性能评价;并行计算模型;并行编程 1. 前言 网络并行计算是近几年国际上并行计算新出现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也是热门课题。网络并行计算就是利用互联网上的计算机资源实现其它问题的计算,这种并行计算环境的显著优点是投资少、见效快、灵活性强等。由于科学计算的要求,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能具有并行计算的环境,但除了少数计算机大户(石油、天气预报等)外,很多用户由于工业资金的不足而不能使用并行计算机。一旦实现并行计算,就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超级计算。这样,就不必要购买昂贵的并行计算机。 目前,国内一般的应用单位都具有局域网或广域网的结点,基本上具备网络计算的硬件环境。其次,网络并行计算的系统软件PVM是当前国际上公认的一种消息传递标准软件系统。有了该软件系统,可以在不具备并行机的情况下进行并行计算。该软件是美国国家基金资助的开放软件,没有版权问题。可以从国际互联网上获得其源代码及其相应的辅助工具程序。这无疑给人们对计算大问题带来了良好的机遇。这种计算环境特别适合我国国情。 近几年国内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投入了一些力量来进行并行计算软件的应用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到目前为止,网络并行计算已经在勘探地球物理、机械制造、计算数学、石油资源、数字模拟等许多应用领域开展研究。这将在计算机的应用的各应用领域科学开创一个崭新的环境。 2. 并行计算简介[1] 2.1并行计算与科学计算 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简单地讲,就是在并行计算机上所作的计算,它和常说的高性能计算(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超级计算(Super Computing)是同义词,因为任何高性能计算和超级计算都离不开并行技术。

数据库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数据库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内容摘要:由于数据库技术在特殊领域的应用和其他相关学科技术的发展,促使数据库技术不断创新、发展。本文阐述了一些新的数据库技术及新一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数据库信息集成网格数据管理移动数据库数据加密技术发展趋势 一、引言[1]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如何安全高效地管理大量、持久、共享的数据。数据库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从诞生到现在,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形成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成熟的商业产品和广泛的应用领域,目前数据库成为一个研究者众多且被广泛关注的研究领域。随着信息管理内容的不断扩展和新技术的层出不穷,数据库技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新的数据形式,人们提出了丰富多样的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半结构化模型等),同时也提出了众多新的数据库技术(XML 数据管理、数据流管理、Web 数据集成、数据挖掘等)。在Web 大背景下的各种数据管理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讨论目前数据库研究领域中最热门的几个研究方向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和未来趋势。 二、数据库发展动力[2] 目前Internet 是主要的驱动力。现在,大部分企业感兴趣的是如何与供应商和客户进行更密切的交流,以便提供更好的客户支持。在这方面的应用从根本上说是跨企业的,需要安全和信息集成的有力工具。 另一个重要应的用领域是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科学、生物科学、保健科学和工程领域,这些领域产生了大量复杂的数据集,需要信息集成机制的支持。除此之外,它们也需要对数据分析器产生的数据管道进行管理,需要对有序数据进行存储和查询(如时间序列、图像分析、网格计算和地理信息),需要世界范围内数据网格的集成。 此外,还有一个推动数据库研究发展的动力是相关技术的成熟。

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发展

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发展 Xxxx (xx大学 xx学院江苏xx xxxxx) 摘要:对先进制造技术的起源、内涵进行了介绍。概述了先进制造技术(AMT)的体系结构和分类。提出先进制造技术向集成化、柔性化、网络化、信息化、虚拟化、智能化、绿色化、制造全球化等方向的发展趋势。[1] 关键词: 先进制造技术;AMT;关键技术;发展;体系结构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It's Development Trend Abstract: Introduces the origin, connotation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Briefly introduced the structure system, the classification,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Advanced.The paper predicts the tendency of AMT, which is developing towar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grated, flexible, latticing, informational, virtual, intelligent, green and global manufacturing. Key words: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MT; ke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ystem structure 0 引言 先进制造技术AMT(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是集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管理等各项先进技术而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它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技术之一。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为提高竞争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而形成的一个高新技术群,经过发展,已形成了完整的体系结构。先进制造技术是当今生产力的主要构成因素,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它担负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科学技术的各个学科提供装备、工具和检测仪器的重要任务,成为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尤其是一些尖端科技,如航空、航天、微电子、光电子、激光、分子生物学和核能等等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如果没有先进制造技术作为基础,是不可能实现的。自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上提出先进制造技术(AMT)的概念以来,以CAD/CAM技术、快速原型制造技术、柔性制造系统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技术、虚拟制造、绿色制造、敏捷制造等为代表的一系列AMT在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逐步实现了柔性化、自动化、敏捷化与虚拟化。进入21世纪后,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及新材料技术,被应用于制造业的各个领域,使制造技术发生质的飞跃,制造生产模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2]

惯性导航系统发展综述报告

惯性导航系统发展综述报告 学号:姓名: 摘要:本文介绍了惯性导航系统的主要组成、基本原理、分类以及优缺点。列举了惯性导航系统在当前的主要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惯性导航系统、陀螺仪、加速度计、GPS、组合导航 一.引言 美国《防务新闻》网站报道称,美军正在研制新型导航定位设备,以替代现在广泛使用的GPS卫星定位导航系统。GPS之所以被美军诟病,主要是由于该系统过于依赖脆弱的天基卫星系统。卫星在战时极易被干扰、破坏,或受到网络攻击,自身安全性难以得到有效保证。为有效解决GPS安全性问题和美军对精确定位、导航、授时服务的需求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美军开始积极寻求GPS 的替代品。据称,基于现代原子物理学最新成就的微型惯性导航技术是未来代替GPS的一个重要的技术解决方案。 惯性导航系统是人类最早研发明的导航系统之一。早在1942年德国在V-2火箭上就率先应用了惯性导航技术。从2009年,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局就深入进行新一代微型惯性导航技术的研发与测试工作。据悉,这种新一代导航系统主要通过集成在微型芯片上的三个原子陀螺仪、加速器和原子钟精确测量载体平台相对惯性空间的角速率和加速度信息,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自动计算出载体平台的瞬时速度、位置信息并为载体提供精确的授时服务。 美军也对该系统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安德瑞·席克尔认为,就像30年前人们没有预想到GPS会发展到目前如此程度一样,在未来20年新一代微型惯性导航系统的发展程度也是无可限量的。 从此报道中可以看出研究惯性导航技术的重要作用。 二.惯性导航系统的概念 惯性导航(inertial navigation)是依据牛顿惯性原理,利用惯性元件(加速度计)来测量运载体本身的加速度,经过积分和运算得到速度和位置,从而达到

先进制造技术综述

先进制造技术综述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先进制造技术产生的背景 摘要 随着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先进的制造技术越来越成为在科技竞争中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为了适应现代生产环境及市场的动态变化,在传统制造技术基础上通过不断吸收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技术群。本文主要在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先进制造技术产生的背景。 关键词先进制造技术背景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 1 制造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制造技术 制造技术是制造业所使用的一切生产技术的总称,是将原材料和其它生产要素经济合理地转化为可直接使用的具有较高附加值的成品、半成品和技术服务的技术群[1][2]。制造技术的发展是由社会、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制造技术的发展时期 ⑴工场式生产时期 18世纪后半叶,蒸汽机和工具机的发明,揭开了近代工业的历史,促成了制造企业的雏形——工场式生产的出现,标志着制造业以完成从手工作坊式向以机械加工和分工原则为中心的工厂式的艰难转变。 ⑵工业化规模生产时期 19世纪电气化技术的发展,开辟了电气化新时代,制造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出现了大批量生产的局面。 ⑶刚性自动化发展时期 20世纪初内燃机的发明、泰勒科学管理方法的应用、福特公司的流水生产线,引起了制造业的革命,降低了生产成本。然而,这也仅仅适用于单一品种的大批量生产的自动化。 ⑷柔性自动化发展时期 二次大战之后,计算机、微电子、信息和自动化技术有了迅速的发展,推动了生产模式由中大批量生产向多品种小批量柔性生产自动化转变。期间形成了一批新型的柔性制造的技术,如数控技术(CNC)、FMC、FMS等。同时,现代化的生产管理模式开始应用到生产中,如JIT 、TQM 等。 ⑸综合自动化发展时期

民航导航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民航导航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引言 导航是一种为运载体航行时提供连续、安全和可靠服务的技术。航空和航海的需求是导航技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尤其是航空技术,由于飞机在空中必须保持较快的运动速度,留空时间有限,事故后果严重,对导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飞机所能容纳的载荷与体积较小,使导航设备的选择受到较大的限制。对于航空运输系统来讲,导航的基本作用就是引导飞机安全准确地沿选定路线、准时到达目的地。 自无线电导航技术的广泛应用以来,导航已从通过观测地形地物、天体的运动以及灯光电磁现象,改变为主要依赖电磁波的传播特性来实现,部分摆脱了天气、季节、能见度和环境的制约,以及精度十分低下的状况。飞机在云海茫茫的天上,能随时掌握自己的位置,大大降低了飞行安全风险。导航已成为民航完全可以依赖的技术手段,促进了世界民航事业的发展。 20年代70世纪发展起来的信息技术使导航技术呈现了新面貌。卫星导航(GPS和GLONASS)以及其增强系统和组合系统,已经能够方便、廉价地为全球任何地方、全天候提供较高精度和连续的位置、

速度、航姿和时间等导航信息,成为支持未来航空运输发展的又一股强大动力。 1民航导航技术的现状 1.1支持航路的导航技术 1.1.1惯性导航系统 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虽然陆基无线电导航逐渐成为航空的主要导航手段,但由于需要地面系统或设施的支持,无法实现自主定位和导航,限制了航空的发展。首先,军事上对导航系统提出了生存能力、抗干扰、反利用和抗欺骗的需求,具有自主导航能力的惯性导航系统(INS)于60年代在航空领域投入使用。但民用飞机采用INS 的主要原因是由于INS提供的导航信息连续性好,导航参数短期精度高,更新速率高(可达50~1000Hz)。 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数字计算机的使用和宽体飞机的发展,INS也开始了大发展阶段。由于INS具有许多陆基导航系统不具备的优点,尤其是可以产生包括飞机三维位置、三维速度与航向姿态等大量有用信息,在民航中得到了应用,是民航飞机的基本导航系统。当然它自生的垂直定位功能不好误差是发散的,不能单独使用,在现代

最短路径的并行算法综述

最短路径的并行算法综述 SA02011105 陈艾 (aiai@https://www.360docs.net/doc/f6916294.html,) 摘要:最短路径问题是图论中的一个典范问题,它被应用于众多领域。最短路径问题可以分成两类:单源最短路径、所有顶点对间的最短路径。本文对最短路径的并行算法进行综述,并介绍目前最短路径问题中的一个热点问题K条最短路径。 关键字:最短路径,单源最短路径,所有顶点对间的最短路径,K条最短路径 A Summary on Parallel Algorthms for Shortest Path Problems SA02011105 CHEN Ai Abstract:The shortest path probl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graph theory .It is applied to numerous area . It is composed of two parts: single source shortest paths and all pairs shortest paths. This paper presents a summary on parallel algorithms for the shortest path problems including introducing a hot issue k shortest paths in shortest path problems at present. Keywords:Shortest paths,Single source shortest paths,All pairs shortest paths,K shortest paths 1. 引言 二十世纪中后期,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图论的研究得到广泛重视,最短路径问题是图论中的一个典范问题,它已经被应用于众多领域。最短路径问题最直接的应用当数在地理信息领域,如:GIS网络分析、城市规划、电子导航等。在交通咨询方面,寻找交通路网中两个城市间最短的行车路线就是最短路径问题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在网络通信领域,信息包传递的路径选择问题也与最短路径问题息息相关。举个例子,OPSF开放路由选择协议,每 1 SA02011105 陈艾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第24卷第1期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3月V o l.24 N o.1Journal of Chang Chun T eachers Co llege(N atural Science)M ar 2005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赵玉萍,廖运文 (西华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四川南充 637002) [摘 要]数据库技术已发展成为信息科学里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其应用领域之宽引人瞩目。本文介 绍了数据库技术发展的现状及最新研究动态。 [关键词]数据库技术;数据仓库;实时数据库;W eb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T P31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8X(2005)01-0107-03 1.引言 数据库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流行的层次、网状数据库系统到80年代的关系数据库,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关系数据库的限制和不足日益显现出来,随着面向对象技术的出现,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成为数据库系统领域研究和发展的新方向。数据库技术与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面向对象技术、并行计算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的相互融合,为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 2.数据库技术发展现状 数据库技术与多学科技术的有机结合是当前数据库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计算机领域中,其它新兴技术的发展对数据库技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传统的数据库技术和其他计算机技术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使数据库中新的技术内容层出不穷。数据库的许多概念、技术内容、应用领域,甚至某些原理都有了重大的发展和变化。建立和实现了一系列新型数据库系统,如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演绎数据库系统、知识库系统、多媒体数据库系统等,它们共同构成了数据库系统的大家族。传统的数据库系统仅是数据库大家族的一员,当然,它也是最成熟的和应用最广泛的一员。它的核心理论、应用经验、设计方法等仍然是整个数据库技术发展和应用开发的先导和基础。 2.1 面向对象方法和技术正逐步融入数据库 传统数据库主要适于商务或事务型这类传统应用,而对于CAD、CAM、C I M S、CA SE、过程控制与实时应用、地理信息管理及各种工程应用等,传统数据库系统已不能适应其要求。在这些领域,不仅数据本身的结构和存储形式各异,而且不同领域对数据的处理技术的要求也比一般事务管理环境复杂得多,而这些并不是传统数据库技术所能解决的,因而人们将面向对象的方法引入数据库领域,形成了面向对象数据库管理系统(OODBM S)。它实际上是数据库技术(DB)和面向对象技术(OO)结合的产物。OODBM S首先是一个数据库系统,即系统具备数据库系统的处理能力,其次又是一个面向对象的系统,即包含对象的概念、方法和技术。与传统的数据库相比,OODBM S在复杂系统的模拟、表达和处理能力等方面具有优势,不足之处是理论技术还相当不成熟、不够完善。但随着数据库技术和面向对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OODBM S必将得到广泛应用。 2.2 网络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的融合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数据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传统的集中式数据库将数据存储于单个计算机上,但随着数据库应用的不断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逐渐感觉到集中式数据库系统 [收稿日期]2004—10—23 [作者简介]赵玉萍(1975- ),女,湖北荆门人,西华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讲师,从事数据库理论与应用的研究。 ? ? 1 7

先进制造技术结课论文

先进制造技术课程论文 学院:机电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姓名: 学号: 2014年4月20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基本设施与特点 摘要:自动化立体仓库又称自动化高架仓库和自动存储系统。它是一种基于高层货架、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管理、采用自动化存储输送设备自动进行存取作业的仓储系统。自动化立体仓库是实现高效率物流和大容量的关键系统,在自动化生产和商品流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最早在美国诞生。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自动化立体仓库,并在60年代即采用计算机进行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控制和管理。日本在1967年制造出第一座自动化立体仓库,并在此后的20年间使这一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进入20世纪80年代,自动化立体仓库在世界各国发展迅速,使用的范围涉及几乎所有行业。 关键字:自动化;立体仓储;发展;高效率; 正文: 一、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概述 (一)、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发展 随着现代工业发展的发展,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和工厂自动化对自动化仓库提出更高的要求,搬运存储技术要具有更可靠更实时的信息,工厂和仓库中的物流必须伴随着并行的信息流。无线数据通信、条形码技术和数据采集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 在自动化立体仓库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自动化、集约化、集成化和智能化几个发展过程。自动化时期主要在20世纪60到7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自动化立体仓库得到了迅猛发展。在1967到1977年 10年中,日本建设超过了8000套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集约化发展是伴随大规模生产需求而发展的。其 规模曾经发展到超过100个巷道,货位数超过20万个。但事实表明,大型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已不再是发展方向。美国Hallmark公司安装的多达120个巷道的系统已经达到巅峰。为了适应工厂发展的新趋势,出现了规模更小,反应速度更快,用途更广的自动化仓库系统。它结合先进的控制技术,应用到分段输送和按预定线路输送方面保持了高度的柔性和高生产率,满足了工业库存搬运的需要。儿大规模的立体仓库系统一般应用于大型配送中性。集成化的标志是随着信息系

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摘要:本文介绍了当今制造技术面临的问题,论述了先进制造的前沿科学,并展望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问题;先进制造技术;前沿科学;应用前景 制造业是现代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柱,其生产总值一般占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20%~55%。在一个国家的企业生产力构成中,制造技术的作用一般占60%左右。专家认为,世界上各个国家经济的竞争,主要是制造技术的竞争。其竞争能力最终体现在所生产的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上。随着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顾客需求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这种竞争日趋激烈,因而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对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 1 当前制造科学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制造科学要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制造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为满足制造系统敏捷性、快速响应和快速重组的能力,必须借鉴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探索制造系统新的体系结构、制造模式和制造系统有效的运行机制。制造系统优化的组织结构和良好的运行状况是制造系统建模、仿真和优化的主要目标。制造系统新的体系结构不仅对制造企业的敏捷性和对需求的响应能力及可重组能力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制造企业底层生产设备的柔性和可动态重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物制造观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制造系统,以满足制造系统新的要求。(2)为支持快速敏捷制造,几何知识的共享已成为制约现代制造技术中产品开发和制造的关键问题。例如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集成、坐标测量(CMM)和机器人学等方面,在三维现实空间(3-Real Space)中,都存在大量的几何算法设计和分析等问题,特别是其中的几何表示、几何计算和几何推理问题;在测量和机器人路径规划及零件的寻位(如Localization)等方面,存在C-空间 (配置空间Configuration Space)的几何计算和几何推理问题;在物体操作(夹持、抓取和装配等)描述和机器人多指抓取规划、装配运动规划和操作规划方面则需要在旋量空间(Screw Space)进行几何推理。制造过程中物理和力学现象的几何化研究形成了制造科学

MEMS技术发展综述

MEMS技术发展综述 施奕帆04209720 (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对于MEMS技术进行简要的介绍,了解其诞生与发展,所涉及的学科领域,目前的研究成果以及在生活、军事、医学等方面的应用。目前MEMS在我国的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果,在21世纪可以有更大的突破,其未来在材料、工艺、微器件、微系统方面也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MEMS、传感器、微制造技术 一、MEMS简介 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MEMS)是在微电子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学科交叉的前沿研究领域,其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60年代,最初贝尔实验室发现了硅和锗的压阻效应,从而导致了硅基MEMS传感器的诞生和发展。在随后的几十年里,MEMS得到了飞速发展,1987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制出转子直径为60~120/μm的硅微型静电电机;1987~1988年,一系列关于微机械和微动力学的学术会议召开,所以20世纪80年代后期微机电系统一词就渐渐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学术用语,MEMS技术的研究开发也成为一个热点,引起了世界各国科学界、产业界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它已

成为世界瞩目的重大科技领域之一。 二、MEMS涉及领域及作用 MEMS技术涉及电子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物理学、化学以及生物医学等学科。MEMS开辟了一个新的技术领域,它的研究不仅涉及元件和系统的设计、材料、制造、测试、控制、集成、能源以及与外界的联接等许多方面,还涉及微电子学、微机构学、微动力学、微流体学、微热力学、微摩擦学、微光学、材料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基础理论 三、MEMS器件的分类及功能 目前,MEMS技术几乎可以应用于所有的行业领域,而它与不同的技术结合,往往会产生一种新型的MEMS器件。根据目前的研究情况,除了进行信号处理的集成电路部件以外,MEMS内部包含的单元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1)微传感器: 主要包括机械类、磁学类、热学类、化学类、生物学类等。其主要功能是检测应变、加速度、速度、角速度(陀螺)、压力、流量、气体成分、湿度、pH值和离子浓度等数值,可应用于汽车、航天和石油勘探等行业。

蒙特卡罗方法并行计算

Monte Carlo Methods in Parallel Computing Chuanyi Ding ding@https://www.360docs.net/doc/f6916294.html, Eric Haskin haskin@https://www.360docs.net/doc/f6916294.html, Copyright by UNM/ARC November 1995 Outline What Is Monte Carlo? Example 1 - Monte Carlo Integration To Estimate Pi Example 2 - Monte Carlo solutions of Poisson's Equation Example 3 - Monte Carlo Estimates of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General Remarks on Parallel Monte Carlo What is Monte Carlo? ? A powerful method that can be applied to otherwise intractable problems ? A game of chance devised so that the outcome from a large number of plays is the value of the quantity sought ?On computers random number generators let us play the game ?The game of chance can be a direct analog of the process being studied or artificial ?Different games can often be devised to solve the same problem ?The art of Monte Carlo is in devising a suitably efficient game.

基于GPU并行计算的图像二值化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基于GPU并行计算的图像二值化研究 引言: 图像是当今社会运用的越来越多的元素之一,不过是动画还是静态的图片都是图像的动静呈现,所以对图像的处理也就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图像重要性,图像处理就是在图像中得到可靠的信息。而图像的二值化处理也是当今正盛行的一种图像的处理方法,它把图像原始化,使得数据更加简单的表现。 本毕业设计是GPU与二值化的并行运算,这无疑就是一种加速算法,也就是讲在二值化处理本来就跟快的基础上,能够更快的读取图像中的信息,得到我们想要的数据。而现在最常用的一种加速算法就是CUDA算法,他的并行运算可以使得二值化运算提高几十倍,在图像处理中是一个很庞大的数据。CUDA的并行运算在处理小图像时并不能很明显的突出速度,但是当遇到有大量的图像需要处理,而且图像又很大的情况下,这种并行运算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1图像处理简介 1.1图像处理的概念 图像处理一般指数字图像处理。数字图像是指用数字摄像机、扫描仪等设备经过采样和数字化得到的一个大的二维数组,该数组的元素称为像素,其值为一整数,称为灰度值。图像处理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图像压缩,增强和复原,匹配、描述和识别3个部分。 常见的处理有图像数字化、图像编码、图像增强、图像复原、图像分割和图像分析等。图像处理一般指数字图像处理。虽然某些处理也可以用光学方法或模拟技术实现,但它们远不及数字图像处理那样灵活和方便,因而数字图像处理成为图像处理的主要方面。 1.2 图像二值化技术的简介 首先,图像的二值化有利于图像的进一步处理,使图像变得简单,而且数据量减小,能凸显出感兴趣的目标的轮廓。其次,要进行二值图像的处理与分析,首先要把灰度图像二值化,得到二值化图像。所有灰度大于或等于阀值的像素被判定为属于特定物体,其灰度值为255表示,否则这些像素点被排除在物体区域以外,灰度值为0,

先进制造技术综述

先 进 制 造 技 术 综 述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 动化

《先进制造技术》试题 在课程学习和检索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撰写一份先进制造技术综述论文,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1.绿色制造的关键技术。 2.超高速切削和超高速磨削技术,包括:超高速切削和超高速磨削的机理、关键技术和应用范围。 3.超周密加工技术,包括:超周密车削、超周密砂轮磨削、超周密砂带磨削、电泳磨削的加工原理、技术特点和应用范围。 4.特种加工,包括: (1)电火花成形加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电火花磨削加工、电火花表面强化等加工技术的加工原理与特点、应用范围。 (2)激光加工、电子束加工、离子束加工、水喷射加工等加工技术的加工原理、技术特点和应用范围。 5. 先进生产治理的技术,包括:敏捷制造、精益生产、智能制造等先进制造模式的定义、内涵、特点和关键技术等。 6.你自己对先进制造技术进展与创新历程的理解和观点。 答题要求: 1.论文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结语、参考文献等部分。

2.论文正文字数许多于3000字,参考文献许多于30篇。 3.综述时应尽可能提供加工实例及其示图。 4.要按参考或引用的顺序列出文献资料的出处,并在引用处标注。 5.本试题页符在答卷上一并交回,提交试卷时,同时提交电子文档。 6.参照《西安科技大学学报》排版格式。试卷用A4纸,一级标题用黑体四号字,二级标题用仿宋体小四号字,行间距为1.5倍。 7.卷面不得雷同,否则不记成绩。

先进制造技术综述 摘要:本文通过大量列举典型的先进制造工艺和先进 的治理系统来介绍先进制造技术的进展现状及特点,其 中包括典型的先进制造工艺有:绿色制造技术、超高速 加工技术、超周密加工技术以及特种加工技术;典型的 先进治理系统有:敏捷制造、精益制造以及智能制造等 先进制造技术。文中分析了以上各种先进技术的加工原 理、技术特点、关键技术以及该技术的应用范围。最后, 阐述了本人对先进制造技术进展与创新历程的理解和 观点。 关键词:先进制造;绿色制造;超高速加工;超周密加 工;先进生产治理系统 0 引言 先进制造技术AMT(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是制造业不断汲取机械、电子、信息(计算机与通信、操纵理论、人工智能等)、能源及现代系统治理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治理、销售、使用、服务乃至回收的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和灵活生产,提高

惯性导航文献综述报告

一、引言 惯性技术是惯性制导、惯性导航与惯性测量等技术的统称。惯性技术已应用于军用与民用的众多技术领域中,应用于宇宙飞船、火箭、导弹、飞机、舰船等各种运载器上。在各类导航系统(例如无线电导航、天文导航等)中,惯性导航系统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种导航系统。惯性导航系统依照惯性原理,利用惯性元件(加速度计和陀螺仪)来测量载体本身的加速度和角速度,经一系列运算后得到载体的导航参数,从而达到对载体导航定位的目的。惯性导航是一种自主式的导航方法,它既不需要向外界发送信号,也不需要从外界接收信号,所以, 它具有隐蔽性好,工作不受气象条件制约和外界干扰等优点,从而广泛地应用于军用和民用的众多领域中。 随着现代数学、现代控制理论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平台惯导系统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捷联惯导系统。捷联系统是将惯性元件(陀螺和加速度计)直接安装在载体上,直接承受载体角运动,不再需要稳定平台和常平架系统的惯性导航系统。捷联管道系统使用数学平台而非物理平台,简化了平台框架和相连的伺服装置,因而消除了平台稳定过程中的误差,简化了硬件,提高了可靠性和可维护性,降低了成本,体积小、重量轻。 在捷联惯导系统中,用加速度计代替陀螺仪测量运动载体的角速度,称为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The Gyroscope Free 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简称GFSINS)。GFSINS舍弃了陀螺,所以能够避开由于陀螺的抗震性差、恢复时间长、动态范围小等缺陷所引起的一系列难以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目前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给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的重视。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成本低,可靠性高,功率低,寿命长,反应速度快,适用于角加速度大、角速度动态范围大、冲击大的载体的惯性导航,也适合一些较短程飞行器的惯性制导,还可以与其它导航装置组成组合导航系统。 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虽然具有多种突出的优点,但也有美中不足之处。与传统的惯导系统相比,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载体角速度是从加速度计输出的比力信号中解算出的,且各轴角速度信号互相耦合,因此,目前广泛应用的六加速度计配置方案和九加速度计配置方案都采用了方便解耦的配置,一般选择角加速度作为解算对象,角速度为辅助或不用。而由角加速度到角速度需要一次积分,到姿态需要两次积分,造成角速度计算值和导航参数的误差随时间增长不断积累。此外,加速度计精度和加速度计的安装精度也对无陀螺惯导系统的精度有所制约。 随着加工技术及数字计算机的发展、高精度加速度计的不断问世、滤波技术、组合导航技术的发展,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后续内容中就对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研究动态和发展前景进行了介绍。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惯性测量通常利用加速度计敏感线加速度,用陀螺仪敏感角速度来确定载体的姿态。惯性测量系统应用于炮射制导弹药时,炮弹减旋后出炮口的转速仍然很高,比如155mm炮弹的减旋后转速仍达15r/s~20r/s。发射时,炮弹在火药压力下做高加速旋转运动,速度在数毫秒内达到数百m/s,炮弹所受轴向加速度可达几千到几十万个m/s2。这样恶劣的环境对陀螺和加速度计的性能有很高要求:动

数据库新技术

数据库新技术综述 摘要:综述数据库新技术,指出数据库技术目前的研究状态和发展趋势,介绍一些数据库新技术的最新动态,并指出数据库应用所面临的挑战,指出数据库技术当今的研究热点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数据仓库;数据挖掘;联机分析处理;发展 一、引言: 自从计算机问世以来,就有了处理数据、管理数据的需求,由此,计算机技术新的研究分支——数据库技术应运而生。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数据库已经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的重要分支之一。目前,数据库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成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的基础和核心。 另外,各种学科与数据库技术的有机结合,从而使数据库领域中新内容、新应用、新技术层出不穷,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数据库系统: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知识数据库系统、模糊数据库系统、并行数据库系统、多媒体数据库系统等;数据库系统被应用到特定的领域后,又出现了工程数据库、演绎数据库、时态数据库、统计数据库、空间数据库、科学数据库、文献数据库等;他们继承了传统数据库的成果和技术,加以发展优化,从而形成的新的数据库,视为“进化”的数据库。可以说新一代数据库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呈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数据库新技术有哪些:面向对象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数据仓库;数据挖掘;联机分析处理等。 二、概述新技术 (一).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 面向对象是一种认识方法学,也是一种新的程序设计方法学。把面向对象的方法和数据库技术结合起来可以使数据库系统的分析、设计最大程度地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相一致。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是为了满足新的数据库应用需要而产生的新一代数据库系统。 其优点为: (1).易维护:可读性高且方便低成本; (2).质量高:在设计时,可重用现有的,在以前的项目的领域中已被测试过的类使系统满足业务需求并具有较高的质量; (3).效率高:在软件开发时,根据设计的需要对现实世界的事物进行抽象,产生类。使用这样的方法解决问题,接近于日常生活和自然的思考方式,势必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发展 摘要:介绍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特点及趋势,分析了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在工业与国民经济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指出发展先进制造技术是我国目前紧迫的重大任务重点论述。指出现代制造业市场的特征、制造企业的特征和机械制造业的特征。并且扎根在“机械”与“制造”的基础上, 服务于制造业的发展。关键字:先进制造技术;制造;发展;趋势 0 引言 当今,世界范围内制造业的竞争变得越来越严酷。人们对于产品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强烈!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基于时间、个性化、质量和价格的竞争成了企业占领市场、击败对手的重要策略。企业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 高效率低成本地为顾客提供个性化高质量产品的能力! 已成为当今企业竞争能力的一个基本标志。 应该说, 制造业是“永远不落的太阳” , 是现代文明的支柱之一它既占有基础地位, 又处于前沿关键, 既古老, 又年轻它是工业的主体, 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它是生产工具、生活资料、科技手段、国防装备等及其进步的依托, 是现代化的动力源之一。 1 先进制造技术概述 先进制造技术是面向21世纪的技术系统!它的目的是提高制造业的综合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以赢得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它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制造技术,它是集机械、电子、光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管理学最新成就于一身的新兴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它是一项面向工业应用,具有很强实用性的新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相比,先进制造技术更具有系统性、集成性、广泛性、高精度性。先进制造技术虽然仍大量应用于加工和装配过程,在其制造过程中还综合应用了设计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管理技术等。先进制造技术比传统的制造技术更加重视技术与管理的结合,更加重视制造过程组织和管理体制的简化以及合理化,从而产生了一系列先进的制造模式,并能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 2 先进制造技术的体系结构 (1)先进制造技术是一个动态技术。它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 将其渗透到产品的设计、制造、生产管理及市场营销的所有领域及其全部过程!并且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 (2)不摒弃传统技术,而是不断用科技新成果新手段去研究它、改造它、充实它。 (3)它涉及到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加工制造、售前售后服务等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内容!并将它们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4)特别强调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系统管理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5)特别强调人的主体作用!强调人、技术、管理三者的有机结合。 (6)强调各专业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淡化并最终消除它们之间的界限。

分布式与并行计算报告

并行计算技术及其应用简介 XX (XXX,XX,XXX) 摘要:并行计算是实现高性能计算的主要技术手段。在本文中从并行计算的发展历程开始介绍,总结了并行计算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其发展历程中出现的重要技术。通过分析在当前比较常用的实现并行计算的框架和技术,来对并行计算的现状进行阐述。常用的并行架构分为SMP(多处理系统)、NUMA (非统一内存存储)、MPP(巨型并行处理)以及集群。涉及并行计算的编程模型有MPI、PVM、OpenMP、TBB及Cilk++等。并结合当前研究比较多的云计算和大数据来探讨并行计算的应用。最后通过MPI编程模型,进行了并行编程的简单实验。 关键词:并行计算;框架;编写模型;应用;实验 A Succinct Survey about Parallel Computing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Abstract:Parallel computing is the main technology to implement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Parallel Computing. It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fac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parallel computing and the important technologies in the course of its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framework and technology commonly used in parallel computing currently,to expla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arallel computing.Framework commonly used in parallel are SMP(multi processing system),NUMA(non uniform memory storage),MPP(massively parallel processing) and cluster.The programming models of parallel computing are MPI, PVM, OpenMP, TBB and Cilk++, etc.Explored the application of parallel computing combined with cloud computing and big data which are very popular in current research.Finally ,through the MPI programming model,a simple experiment of parallel programming is carried out. Key words:parallel computing; framework; programming model; application; experiment 1引言 近年来多核处理器的快速发展,使得当前软件技术面临巨大的挑战。单纯的提高单机性能,已经不能满足软件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在处理一些大的计算问题上,单机性能越发显得不足。在最近AlphaGo与李世石的围棋大战中,AlphaGo就使用了分布式并行计算技术,才能获得强大的搜索计算能力。并行计算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并行计算或称平行计算时相对于串行计算来说的。它是一种一次可执行多个指令的算法,目的是提高计算速度,及通过扩大问题求解规模,解决大型而复杂的计算问题。可分为时间上的并行和空间上的并行。时间上的并行就是指流水线技术,而空间上的并行则是指用多个处理器并发的执行计算。其中空间上的并行,也是本文主要的关注点。 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是指同时使用多种计算资源解决计算问题的过程,是提高计算机系统计算速度和处理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它的基本思想是用多个处理器来协同求解同一问题,即将被求解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部分,各部分均由一个独立的处理机来并行计算。并行计算系统既可以是专门设计的,含有多个处理器的超级计算机,也可以是以某种方式互联的若干台的独立计算机构成的集群。通过并行计算集群完成数据的处理,再将处理的结果返回给用户。 目前常用的并行计算技术中,有调用系统函数启动多线程以及利用多种并行编程语言开发并行程序,常用的并行模型有MPI、PVM、OpenMP、TBB、Cilk++等。利用这些并行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多核资源适应目前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并行技术不仅要提高并行效率,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软件开发人员负担,如近年来的TBB、Cilk++并行模型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开发难度,提高了开发效率,使得并行软件开发人员把更多精力专注于如何提高算法本身效率,而非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如何去并行一个算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