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式太极拳每一个招式的名称

24式太极拳每一个招式的名称
24式太极拳每一个招式的名称

24式太极拳每一个招式的名称

(1) 起势:

(2A) 左野马分鬃(2B) 右野马分鬃(2C) 左野马分鬃

(3) 白鹤亮翅

(4A) 左搂膝抝步(4B) 右搂膝抝步(4C)左搂膝抝步

(5) 手挥琵琶

(6A) 左倒卷肱(6B) 右倒卷肱(6C) 左倒卷肱(6D) 右倒卷肱

(7) 左揽雀尾

(8) 右揽雀尾

(9) 单鞭

(10A) 云手一(10B) 云手二(10C) 云手三

(11) 单鞭

(12) 高探马

(13) 右蹬脚

(14) 双峰贯耳

(15) 转身左蹬脚

(16) 左下势独立

(17) 右下势独立

(18A) 左穿梭(18B) 右穿梭

(19) 海底针

(20) 闪通背

(21) 转身搬拦捶

(22) 如封似闭

(23) 十字手

(24) 收势:

24式太极拳拳谱:

一、起势

1 左脚向左分开半步同肩宽

2 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与肩同高,同宽,似直非直,肘关节微微的弯屈,手心向下

3 两腿慢慢屈膝下蹲成马步。两掌至于腹前,上身体保持正直,两眼平视前方

二、野马分鬃〔三次〕

左野马分鬃

1 上体微向右转,右胳臂环抱右胸前,右手心向下,左手心向上抱球状,左脚收到右脚内侧。

2 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跨出一步,脚跟先轻轻的着地,重心向前移动到左脚成左弓步,右腿自然蹬直,两手随腰转自然分开,左手与眼同高,右手按在右胯边。

右野马分鬃(同左野马分鬃,左右方向相反)

左野马分鬃

三、白鹤亮翅

1 右脚向前跟半步,两手左上右下抱球

2 上体后坐向右转腰,右手上提至右额

3 左转成左虚步,左手按在左胯边。

四、搂膝幼步〔三次〕

左搂膝幼步

1 上体微微左转再右转,右手转至面前自然下落,经右胯由右后方汤起

2 左脚尖收到右脚内侧

3 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跨出一步,脚跟先轻轻的着地,重心向前移动到左脚成左弓步,右腿自然蹬直,左手经左膝搂过,右手向前推按

右搂膝幼步(同左搂膝幼步,左右方向相反)

左搂膝幼步

五、手挥琵琶

1 右脚向前跟半步

2 右手屈臂后坐,左手由左而上划弧到正前方

3 左脚提起,脚跟着地成左虚步

六、倒卷紘

右倒卷紘

1 上体右转,两掌心向上左手在前,右手经过腰向右后划弧,与头同高

2 上体转正,又臂屈肘于耳侧,左脚后退一步,左手向后收,右掌向前推,右脚跟随腰撵正左倒卷紘(同右倒卷紘,左右方向相反)

右倒卷紘

左倒卷紘

七、左揽雀尾

1 上体右转,两臂平举,右掌心向上,左掌心向下

2 上体继续右转,右胳臂环抱右胸前,右手心向下,左手心向上抱球状,左脚收到右脚内侧。

3 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跨出一步,脚跟先轻轻的着地,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左臂棚,右手按于右胯侧

4 上体右转,两手同时向下向后履

5 上体左转向正前方,右手搭在左手腕,左弓步向前挤

6 后坐,左脚尖翘起,两手分开致腹前

7 左弓步按掌

八、右揽雀尾

(同左揽雀尾,左右方向相反)

九、单鞭

1 上体左转,两臂随腰运转,左掌向外右掌向上,

2 上体右转,收左脚到右脚内侧,左手由下而右,右手由上而右划弧,在右前方变刁手

3 左转身上步,左手向左划弧

4 左弓步翻掌

十、云手

1 上体右转,左手向右划弧到右肩,右刁手变掌

2 上体左转,至左前方时两手左压右穿,同时收右脚到左脚右侧,两脚平行,距离约十公分(一)

3 上体右转,至右前方时两手右压左穿,同时左脚向左横开一步(二)

4 重复2,3 (三)2

十一、单鞭

1 上体右转,收左脚到右脚内侧,右手在右前方变刁手

2 左转身上步,左手向左划弧

3 左弓步翻掌

十二、高探马

1 后脚跟半步,上体右转,双手翻掌掌心向上

2 右手经耳侧向前推掌,左臂微收成左虚步

十三、右蹬脚

1 上体微微右转,左手由右手背穿出,两手交叉,左脚提起向左前方踏出一步

2 右脚收到左脚内侧,两手胸前交叉

3 提右腿,分手蹬脚

十四、双风贯耳

1 右腿屈膝,两手掌心向上

2 右脚跟在右前方落地,成右弓步,同时两手掌变拳,从右腿两侧向上向前划弧,两拳距离与头同宽

十五、转身左蹬脚

1 上体左转,两拳变掌,向两侧划一个圆弧,胸前交叉,左脚收到右脚内侧

2 提左膝,两掌转向外,分手蹬脚

十六、左下势独立

1 左腿屈膝下垂,右手刁手,左腿成左独立步左手护右肩

2 右腿屈膝下蹲,左腿向左侧伸直,脚尖向正前方

3 左手由腹前向、大腿、小腿而脚(脚尖外撇和腿成直线)穿出

4 左腿前弓,后腿蹬直,刁手置与背后,指尖向上挑起

5 右腿屈膝上提,刁手变掌,立掌向前挑起,食指对鼻子,左腿成独立步,左手按在左胯侧

十七、右下势独立

1 右脚落在左脚侧约十公分处,左脚跟内旋,上体左转,左手刁手,右腿成独立步右手护左肩

2 左腿屈膝下蹲,右腿向右侧伸直,脚尖向正前方

3 右手由腹前向、大腿、小腿而脚(脚尖外撇和腿成直线)穿出

4 右腿前弓,后腿蹬直,刁手置与背后,指尖向上挑起

5 左腿屈膝上提,刁手变掌,立掌向前挑起,食指对鼻子,右腿成独立步,右手按在右胯侧

十八、左右穿梭

1 左脚向左前方着地,上体左转,两手抱球收右脚于左脚内侧

2 上体右转,右脚向右前方上步成右弓步,两臂随腰转划弧成右架左推

3 上体右转,两手抱球收左脚于右脚内侧

4 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上步成左弓步,两臂随腰转划弧成左架右推

十九、海底针

1 右脚向前跟半步,两手左上右下抱球

2 上体后坐向右转腰,右手上提至右耳侧,左手置于腹前

3 上体左转成左虚步,左手按在左胯边,屈膝下沉,右手掌心向左,指尖向下斜插

二十、闪通臂

1 上体转正,两手胸前相合,左指贴右腕,左脚收于右腿内侧

2 左脚向正前方踏出一步,左腿弓右腿蹬,成左弓步,两掌心翻向外,左手向前,右手向上分开

二十一、转身搬拦搥

1 向右向后转身,两掌向外随腰右后转

2 收右脚,两手在左侧抱球状,右手握拳拳心向下(阴拳)

3 右脚向右前方踩,右拳从胸前搬压成拳心向上(阳拳),左手随右拳搬压,到右肩前再左转按于左胯外侧

4 上体右转,左脚离地,左手向前拦掌,右拳向右后划弧到右后方,拳心渐转成阴拳

5 上体左转正,左腿前弓成左弓步,左手立掌,右拳变立拳向前攻出

二十二、如封似闭

1 两手翻转朝上,左手贴于右肘

2 上体右转左转,左弓步按掌

二十三、十字手

1 上体右转,左脚内扣向正前方,右手向右划弧

2 右脚外摆,屈膝成侧弓步,右手向右划弧

3 上体左转,右脚内扣,两手向下划弧

4 上体右转转正,右脚收回,与左脚平行,距离一肩宽,两手左内右外,于胸前交叉成十字

二十四、收势

1 两腕内转,两手分开,两臂慢慢落下,至两腿外侧

【精】杨氏二十四式太极拳图解、攻防要领

持之以恒,方成正果 坚持练太极拳能使呼吸自然、细长、慢均。由于速度缓慢,动作柔和,从而使人体的微循环得以扩张。微循环的特点是剧烈运动会使血液运行走捷径,得不到充分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太极拳缓柔的特点则使血液能够流向各处,从而得到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改善身体内部的循环。 生理效益: 太极拳结合了传统导引、吐纳的方法,著重练身、练气、练意三者之间的紧密调协。练习时一方面可锻鍊肌肉,舒筋活络;另一方面又能透过呼吸与动作间的相互配合,对内脏加以按摩锻鍊,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好处一:增加神经系统的灵敏性——练太极要「心静意定」,练拳时必先令大脑皮层休息(心静),将协调全身内外器官机能的任务交由中枢神经系统(意定)执行,加强了神经系统的灵敏性。 好处二:畅通经络、血管、淋巴及循环系统——因练太极拳的时间不会太短,故能像一般的带氧运动一样,能使血气运行顺畅。练了若干时间,会察觉有指尖麻软发痹、关节微响、针刺、腹鸣等感觉。根据中国医学理论认为这是经络畅通的反应。 透过搂拗屈膝绞转等运动,动脉血管得到适量挤压及放松,能使血液加速运行,增加氧气的供应,也促进了淋巴系统的新陈代谢,加强了个人的抵抗力。 好处三:改进柔韧度、肌力及肌耐力——太极拳多以慢速走圆及弧,配以屈腿半蹲式运动,加上重心交替变换,运行动作又多搂、拗、绞转,使各肌肉的肌力及肌耐力得以提高;再配合多方向及大幅度之活动如下势、蹬脚等式子,能改善各关节的柔韧度。 好处四:提高心肺功能——练太极拳要保持呼吸自然沉实,透过深、长、细、缓、匀的腹式呼吸方法,增加胸腔的容气量及递增了吸氧呼碳的次数,确保气体能充分交换,相对地提高了各器官的获氧量。又因练太极拳时间较长(连打四次廿四式太极拳约需时廿多分钟),此等带氧性活动能训练及提高心肺功能。 好处五:治疗慢性消化管道疾病——因练拳时各关节、肌肉、骨骼会相互牵引、绞缠、挤压和舒张,内脏又因腹式呼吸(腹实胸实)而产生自我按摩的作用;加上横膈膜的上下升降幅度增大,对肠的蠕动有正面的刺激作用;而练拳时的舌顶上颚,唇齿轻闭能增加唾液的分泌,提高了消化功能。 总之,经过中西方多面的科学化研究证实,长年修习太极拳能对各种慢性病如:神经衰弱、高血压、心脏病、消化不良、风湿关节炎、糖尿等等 有著一定的医疗作用。这是无可推诿的事实! 精神效益: 好处一:消除压力——练拳时因要「心静用意,心无杂念」,又要体松,精神只集中於「意」上,加上太极拳本身要求刚柔并重,呼吸调协,各器官的获氧量相对提高,故练後使人顿感轻快,压力尽消,情绪稳定平伏;又因练拳後血气回圈畅旺,精神亦抖擞起来,工作效率自然提高。这无疑对样样讲求效率、日常生活紧张、精神压力沉重的人有著正面的帮助。 好处二:认识及体验和谐协调的阴阳哲学观(周昭和1996)——太极拳倡身心和谐调协,不强已所难,内外相合、虚实分明、刚柔互兼。正所谓「静中触动动犹静」,这种讲求明白阴阳对立统一辨正关系的哲学,就是太极

24式简化太极拳动作名称

24式简化太极拳动作名称 01、起势 02、左右野马分鬃 03、白鹤亮翅 04、左右搂膝拗步 05、手挥琵琶 06、左右倒卷肱 07、左揽雀尾 08、右揽雀尾 09、单鞭 10、云手 11、单鞭 12、高探马 13、右蹬脚 14、双峰贯耳 15、转身左蹬脚 16、左下势独立 17、右下势独立 18、左右穿梭 19、海底针 20、闪通背 21、转身搬拦捶 22、如封似闭 23、十字手 24、收势。文案编辑词条 B 添加义项 ? 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现在指的是公司或企业中从事文字工作的职位,就是以文字来表现已经制定的创意策略。文案它不同于设计师用画面或其他手段的表现手法,它是一个与广告创意先后相继的表现的过程、发展的过程、深化的过程,多存在于广告公司,企业宣传,新闻策划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文案 外文名称 Copy 目录 1发展历程 2主要工作 3分类构成 4基本要求 5工作范围 6文案写法 7实际应用 折叠编辑本段发展历程 汉字"文案"(wén àn)是指古代官衙中掌管档案、负责起草文书的幕友,亦指官署中的公文、书信等;在现代,文案的称呼主要用在商业领域,其意义与中国古代所说的文案是有区别的。 在中国古代,文案亦作" 文按 "。公文案卷。《北堂书钞》卷六八引《汉杂事》:"先是公府掾多不视事,但以文案为务。"《晋书?桓温传》:"机务不可停废,常行文按宜为限日。" 唐戴叔伦《答崔载华》诗:"文案日成堆,愁眉拽不开。"《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四年》:"诸曹皆得良吏以掌文按。"《花月痕》第五一回:" 荷生觉得自己是替他掌文案。" 旧时衙门里草拟文牍、掌管档案的幕僚,其地位比一般属吏高。《老残游记》第四回:"像你老这样抚台央出文案老爷来请进去谈谈,这面子有多大!"夏衍《秋瑾传》序幕:"将这阮财富带回衙门去,要文案给他补一份状子。" 文案音译

二十四式太极拳攻防含义

二十四式太极拳攻防含义 太极拳套路是以技击动作为基本内容的运动形式,攻防技击性是其基本属性,有着极其丰富的技法。二十四式太极拳虽为简化太极拳,习练时,仍应表现出中国武术的技击技法和招术。 太极拳的修炼一般要经过基本功、套路、拆拳、单操、推手、散手等若干阶段。二十四式太极拳在学会套路后应当进入拆解阶段的学习,知其然再知其所以然。二十四式太极拳教材已有十几个版本,也列入高校教材中,由于其中几乎没有攻防含义的拆解内容,所以影响到习练者水平的提高。因此,将攻防含义解说出来,进而使习练者了解全貌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二十四式太极拳每式不一定只有一种攻防含义,限于篇幅,本拆解主要介绍拳式动作的一种攻防含义,谨供习练者参考。 一、预备势、起势攻防含义图解 1 二十四式太极拳预备势采用太极拳的“无极势”。此拳势系桩功、静功、内功、气功、养生功,是“阴阳之母”的“无极”,是无极生太极的关键所在,积聚内功、养蓄灵机、随时发动。 预备势与起势定步与动步相交接、相补充、相转换,隐含阴阳动静周转之拳理;体现技击交手之规律。从攻防角度要求预备交手时,以静待动。要静观敌情,察来势之机,揣敌之长短,在瞬间确定敌来势而从容应变,在交手中始终保持平静的心态。 2 甲(红衣者)左上步进逼,左拳向乙(蓝衣者)头部直击,乙相机上步(或退步),双臂上抬,手背(或腕部)拥起对方肘臂(或拳腕)部,惊起对方略仰;感其下压之机双掌下按推对方胸腹部(头面部亦可)。将己之体重运行之势松沉至对方重心,使之后倒(图1-1、2、3、4、5、6)。

图1.JPG 二、野马分鬃攻防含义图解 甲向前逼近,以右顺步直拳击打乙头部,乙右手外接掳抓甲右手腕部,侧闪进,上左步落于甲身体右后侧,管别其脚;同时左臂穿、靠于甲腋下,左转腰,肩背臂部向左后旋靠甲上体,使甲身体后仰歪斜,右手顺势随送,身体重心前移过渡成弓步夺其位,甲失去重心倒地。(图2-1、2、3、4)。右势与左势动作相

最全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动作图解

最全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动作图解|古典书城 分享至: 2015-06-29 预备势 身体自然站立,两脚并拢,两手垂于大腿外侧;头项正直,口闭齿扣,胸腹放松;眼平视前方。 1起势 1.左脚开立:左脚向左分开,两脚平行同肩宽。 2.两臂前举:两臂慢慢向前举,自然伸直,两手心向下。 3.屈腿按掌:两腿慢慢屈膝半蹲,同时两掌轻轻下按至腹前。 学练要点:起脚时先提脚跟,高不过足踝,落脚时前脚掌先着地,要做到点起点落、轻起轻落。上举两臂时,不可耸肩,不要出现指尖朝下的“折腕”。屈膝时松腰敛臀,上体保持正直,

两掌下按时沉肩垂肘。 2左右野马分鬃 (一)左野马分鬃 1.抱球收脚:上体稍右转,右臂屈抱于右胸前,左臂屈抱于腹前,成右抱球;左脚收至右脚内侧成丁步。 2.弓步分手: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成左弓步;同时两掌前后分开,左手心斜向上,右手按至右胯旁,两臂微屈。 (二)右野马分鬃 1.抱球收脚:重心稍向后移,左脚尖翘起外撇;上体稍左转,左手翻转在左胸前屈抱,右手翻转前摆,在腹前屈抱,成左抱球;重心移至左腿,右脚收至左脚内侧成丁步。 2.弓步分手:同前弓步分手,惟左右相反。 (三)左野马分鬃:同前左野马分鬃。

学练要点:弓步时,不可将重心过早前移,造成脚掌沉猛落地,后脚应有蹬碾动作。分手与弓步要协调同步。转体撇脚时,先屈后腿,腰后坐,同时两臂自旋。 3白鹤亮翅 (一)跟步抱球:上体稍左转,右脚向前跟步,落于左脚后;同时两手在胸前屈臂抱球。 (二)虚步分手:上体后坐并向右转体,左脚稍向前移动,成左脚虚步;同时右手分至右额前,掌心向内,左手按至左腿旁,上体转正;眼平视前方。 学练要点:抱球与跟步要同时,转身时身体侧转不超过45度,左脚前移与分手同时完成。4左右搂膝拗步 (一)左搂膝拗 1.收脚托掌:上体右转,右手至头前下落,经右胯侧向后方上举,与头同高,手心向上,左手上摆,向右划弧落至右肩前;左脚收至右脚内侧成丁步;眼视右手。 2.弓步搂推: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成左弓步;左手经膝前上方搂过,停于左腿外侧,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右手经肩上,向前推出,右臂自然伸直。

24式太极拳名称

24式太极拳名称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一、起势 二、左右野马分鬃 三、白鹤亮翅 四、左右搂膝拗步 五、手挥琵琶 六、左右倒卷肱 七、左揽雀尾 八、右揽雀尾 九、单鞭 十、云手 十一、单鞭 十二、高探马 十三、右蹬脚 十四、双峰贯耳 十五、转身左蹬脚 十六、左下势独立 十七、右下势独立 十八、左右穿梭 十九、海底针 二十、闪通背 二十一、转身搬拦捶

二十二、如封似闭 二十三、十字手 二十四、收势 48式太极拳拳谱解读 预备 身体自然直立 起势 1.左脚开立 2.两手前平举 3.屈腿下蹲 一、白鹤亮翅 1.收脚抱手 2.向后退步 3.坐腿转腰分手 4.虚步分掌 二、左搂膝拗步 1.右手前摆 2.转腰摆臂收脚 3.屈臂上步 4.弓步搂手推掌 三、左单鞭 1.转腰坐腿带手 2.收脚抱手 3.转身上步穿手 4.弓步平云手 5.坐腿转腰平云 6.勾手收脚 7.转身上步 8.弓步推掌 四、左琵琶势 1.跟步摆臂 2.坐腿挫手摆臂 3.虚步合手 五、捋挤势(3) (1)1.移脚活步穿掌2.弓腿抹掌3.收脚捋手4.上步搭手5.弓步前挤 (2)1.坐腿扣脚穿手2.3.4.5.同上 (3)1.扣脚穿手 2.3.4.5.同上 六、左搬拦捶 1.撇脚转腰分手 2.收脚握拳 3.摆步搬拳 4.收脚转腰摆臂 5.上步拦掌

6.弓步打拳 七、左掤捋挤按 1.转腰撇脚分手 2.收脚抱球 3.转腰上步 4.弓步掤手 5.旋臂送手 6.坐腿后捋 7.转腰搭手 8.弓步前挤 9.坐腿引手后掤10.弓步前按 八、斜身靠 1.转身扣脚分手 2.收脚抱手(两手成十字交叉) 3.上步握拳 4.弓步斜靠 九、肘底捶 1.转身摆掌 2.抱手收脚 3.摆步撑手 4.跟步提手 5.坐腿握拳 6.虚步劈打 十、倒卷肱(4) (1)1.撤手翻掌2.退步屈臂卷肱3.虚步推掌 (2)(3)(4) 同上 十一、转身推掌(4) (1)1.撤步碾脚转身2.屈臂上步3.丁步搂手推掌 (2)1.碾脚转身2.3.同上 (3)(4) 同上 十二、右琵琶势 1.向后撤步 2.坐腿摆臂挫手 3.虚步合手撅臂 十三、搂膝栽捶 1.撤步捋手 2.上步搭手 3.跟步平云手 4.坐腿转腰摆臂 5.屈臂握拳上步 6.弓步搂膝栽捶 十四、白蛇吐信(2) (1)1.转身提拳2.转身摆脚摆掌3.歇步推掌 (2)1.转腰摆臂2.屈臂上步3.歇步推掌 十五、拍脚伏虎(2)

42式太极拳动作名称与要领.

42式太极拳动作名称与要领 一、概述 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是以杨式太极拳为基调,吸收了陈、吴、孙式太极拳的动作,继承了传统太极拳连绵不断,轻松柔和,圆活自然的动作特点,充分突出了太极拳意领身随,刚柔相济的技术要求,有一定难度、强度和运动量。 二、简介 42式太极拳是一国套路武术比赛中指定套路,是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必练套路。以杨式太极拳为主,吸取陈式、吴式、孙式太极拳之长,动作严格规范、舒展大方。该套路结构严谨,内容充实,是大众强身健本、修身养性的热门套路 三、风格特点 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是以杨式太极拳为基调,吸收了陈、吴、孙式太极拳的动作,继承了传统太极拳连绵不断,轻松柔和,圆活自然的动作特点,充分突出了太极拳意领身随,刚柔相济的技术要求,有一定难度、强度和运动量。作为竞赛套路,动作规格十分规范。运动中手法、步法清晰、准确;身法表现动作(即身体带动四肢协调运动)非常明确;过渡动作路线清楚,方向、高低固定;眼神与上肢的配合顺遂,手到、眼到、身法到,动作完整合一。定势时手型、步型、动作姿势的高低、大小、角度方位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以杨式太极拳动作为基调,选用了陈式太极拳的发劲动作,吴式太极拳细腻的手法变化,孙式太极拳的开合手法及灵活的步法变化,是一套综合性的太极拳练习套路。在动作编排上,它既包括一些简单的基础动作,又加入了一些复杂的难度动作,如掩手肱捶、分腿、蹬腿等;既有劲力沉稳、充实的动作,又有轻柔、活泼、连贯性强的动作;有平衡、有转身、有独立的高势,有较低的仆步下势。而且在技术编排上,难度动作均采用左右势对称的形式。整个套路左右对称、上下相应,动静结合,轻重衬托,技术表现全面、综合。 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在动作的选择及组合变化上很有特点。如第二段中的玉女穿梭,上肢动作吸取了吴式太极拳动作中圆托细腻多变的手法,是平圆转换;下肢动作吸取了孙式太极拳动作中的上步跟步的灵活步法,最后达至舒展大方的弓步架推掌定势,动 作选择、组合得很巧妙。再如,在一个高姿、潇洒的平衡腿法后,紧接一个扎实、沉稳的马步,同时配以劲力沉实、抖放的掩手肱捶,然后以柔缓、圆滑的过渡,相接以沉着稳健的野马分鬃动作。这些组合既突出了太极拳连贯、细腻、协调、灵活、轻柔活泼的技术风格,又体现了太极拳潇洒、奔放、劲力沉实的健美特色,演练中给人以美的愉悦。学练42式太极拳,从总体上把握其风格特点有益于个别动作的学习,以上这些特点希望学练者能悉心体会,在演练中把握住该套路的实质,以便把技术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四、

24式太极拳动作名称及动作说明

24式太极拳动作名称及动作说明 24式太极拳动作名称及动作说明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是以杨式太极拳为基础,将重复动作与比较复杂的动作删去改编而成的。改编后的动作相对简单易学,是目前普及较广泛的套路。全套共分8组,24个动作,所以又称为“二十四式太极拳”。 动作名称及动作说明 第一组: 1.起势 (1)两脚并步,身体自然直立,全身放松,目视前方。 (2)身体重心移至右脚,左脚轻轻抬起,向左平行开步,与肩同宽,脚尖向前,重心移至两脚之间。 (3)两臂向前慢慢抬起,掌心向下,与肩同宽,抬至与肩同高。 (4)两腿屈膝半蹲,同时两手轻轻下按至腹前,目视前方。 要点:左脚开步时,要缓慢柔和,脚跟先提起,开步后脚尖先着地,随重心的移动慢慢过渡到全脚掌。两手下按时,要松肩、沉肘,手指自然微屈。 2.左右野马分鬃 (1)丁步抱球:上体微向右转,重心移至右腿上,同时右臂收于右胸前半屈,掌心向 1/15 下,左手经体前向右划弧于右手下,掌心向上,两手成抱球状,左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成丁步,也可不点地,目视手前方。 (2)转腰上步:上体稍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

(3)弓步分掌:上动不停,左脚脚跟轻落地面,重心前移右脚跟向后蹬转成左弓步,同时左右手分别向左上右下分开,左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右手落于右胯旁,掌心向下,指尖向前。两臂保持弧形,目视前方。 要点:左脚落地要轻,弓步时右脚跟向后蹬转,两脚之间横向距离要保持10~30cm左右。两臂要保持弧形。丁步抱球动作,如腿部有力量,脚尖不触地。 (4)后坐翘脚:重心后移至右腿,收髋后坐,左脚脚尖向上翘起。 (5)随后身体稍左转,重心前移,左手翻转,掌心向下,右手向前向左划弧,掌心向上,呈抱球状。 (6)重心继续前移至左腿,右腿向前上步,收至左脚内侧,成丁步抱球状。同(1)解,唯左右相反。 3.白鹤亮翅 (1)重心稍前移,左手翻掌,掌心向下,右手向前向左划弧,掌心向上。 (2)右脚向前跟进半步,随后重心后移至右腿,左脚脚尖点地,上体稍向右转,右手向右额前提起,掌心向左,左手向左下落,目视右手。 (3)左脚向前落步,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同时身体稍向左转,左手落于左胯前,掌心向下,指尖向前,目视前方。 2/15 要点:定势胸部不要挺出,两臂要保持弧形,以腰带臂转动。 第二组: 4.左右搂膝拗步 (1)上体微向左转,左手向左斜前方弧形摆起,右手向前下落。 (2)上体稍向右转,左手随转体右后弧形摆起,掌心向下,右手向下向右斜后方摆起,左脚轻轻抬起,目视右手。

24式太极前三式

武术教案 班级:级人数:人教师:指导教师:日期: 教学内 容 1.二十四式太极拳第一组动作:⑴起势⑵左右野马分鬃⑶白鹤亮翅 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1、培养和激发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2、90%以上的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太极拳步法及各动作了解各式动作的攻防含义; 3、学生认真学练和尝试太极拳动作,并相互学习形成研究性学习的氛围 1、较少的人了解太极拳,接触较少,学动作叫慢; 2、动作与动作之间无法衔接; 3手、脚和呼吸无法结合起来; 课的 部分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和练法内 容 时 间 练 习 次 数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开始部分整队,宣布课的内容及要求 整队清点人数,师 生问好,宣布本节 课内容和安排见习 生; *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注意力 集中。 2 分 钟 准备部分1、热身:呈一路纵队沿着 跑道弧线内侧和足球场 底线慢跑三圈; 2、⑴扩胸运动 ⑵体侧运动 ⑶弓步压腿 ⑷仆步压腿 ⑸劲、肩、腰、膝、踝 各关节绕环。 3.课课练:站“马步” 两脚平行分开,脚尖正对前 方,两腿屈膝半蹲,挺胸, 塌腰,脚跟外蹬 教师带领学生慢跑 并督促学生认真 跑。 在教师的口令、示 范引导下,共同认 真完成各肢体、关 节活动 1、教师口述要领, 学生尝试练习。 2、教师讲解、示范, 学生跟学。教师巡 回矫正错误动作 要求:精神振奋, 心情愉悦,身体各 机体功能得以充分 活动,为接下来的 学习做好热身准备 要求:动作到位, 身体舒展,活动充 分。使身体各肢体、 关节充分活动以适 应本课学习的需 要。 要求:眼微闭,敛 神,心无杂念。体 验“心静体松”,“呼 吸自然”。 5 分 钟

八式太极拳动作名称

太极拳动作名称 八式太极拳 1、起势 2、卷肱势 3、搂膝拗步 4、野马分鬃 5、云手 6、金鸡独立 7、蹬脚 8、揽雀尾 9、十字手 10、收势 十六式太极拳 1、起势 2、左右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 4、左右搂膝拗步 5、进步搬拦捶 6、如封似闭 7、单鞭 8、手挥琵琶 9、倒卷肱 10、左右穿梭 11、海底针 12、闪通臂13、云手 14、左右揽雀尾 15、十字手16、收势 二十四式太极拳 1、起势 2、左右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 4、左右搂膝拗步 5、手挥琵琶 6、左右倒卷肱 7、左揽雀尾 8、右揽雀尾 9、单鞭 10、云手 11、单鞭 12、高探马13、右蹬脚 14、双峰贯耳 15、转身左蹬脚

16、左下式独立 17、右下式独立 18、左右穿梭19、海底针 20、闪通臂 21、转身搬拦捶22、如封似闭 23、十字手 24、收势 四十式太极拳 1、起势 2、揽雀尾 3、单鞭 4、提手上势 5、白鹤亮翅 6、搂膝拗步 7、手挥琵琶 8、搬拦捶 9、如封似闭10、斜飞势 11、肘底捶 12、倒卷肱13、左右穿梭 14、左右野马分鬃 15、云手 16、单鞭 17、高探马 18、右蹬脚19、双峰贯耳 20、左分脚 21、转身右蹬脚22、海底针 23、闪通臂 24、白蛇吐信25、左拍脚 26、左右伏虎势 27、右下势28、金鸡独立 29、指裆捶 30、揽雀尾31、单鞭 32、左下势 33、上步七星34、退步跨虎 35、转身摆莲 36、弯弓射虎37、搬拦捶 38、如封似闭 39、十字手40、收势 四十二式太极拳 1、起势 2、右揽雀尾 3、左单鞭 4、提手 5、白鹤亮翅 6、搂膝拗步

二十四式太极拳详细口令

二十四式太极拳详细口令 1.起势 向左开步双臂平提屈膝下按 2.左右野马分鬃 丁步右抱转身上步弓步分掌后坐撇脚丁步左抱转身上步弓步右分后坐撇脚丁步右抱转身上步弓步左分 3.白鹤亮翅 跟步中抱后坐右转虚步亮掌 4.左右搂膝拗步 右落左拨丁步反提弯肘上步搂膝推掌后坐撇脚丁步反提弯肘上步搂膝推掌后坐撇脚丁步反提弯肘上步搂膝推掌 5.手挥琵琶 跟前半步后坐转腰虚步合手 6.左右倒转肱 右后摆掌提膝弯肘左退右推左后摆掌提膝弯肘右退左推右后摆掌提膝弯肘左退右推左后摆掌提膝弯肘右退左推 7.左揽雀尾 丁步右抱转身上步弓步左棚向左伸展后坐右捋转腰搭臂弓步前挤后坐拖掌弓步双推后坐扣脚丁步左抱转身上步 8.右揽雀尾 后坐扣脚丁步左抱转身上步弓步右棚向右伸展后坐左捋转腰搭臂弓步前挤后坐拖掌弓步双推 9.单鞭 后坐扣脚左转按捋反掌右转丁步勾手转身上步弓步推掌 10.云手 后坐摆掌右转左扣左转收步右转撤步左转收步右转撤步左转收步 11.单鞭 反掌右云丁步勾手转身上步弓步推掌 12.高探马 跟步仰掌虚步推掌

13.右蹬脚 穿掌收脚上步开掌丁步叉抱提膝反掌开掌蹬脚 14.双峰贯耳 收脚并掌落步垂手弓步贯拳 15.左蹬脚 后坐扣脚左转开掌丁步叉抱提膝反掌开掌蹬脚 16.左下势独立 收腿勾手仆步穿掌撩掌勾手提膝挑掌 17. 右下势独立 右脚点地左转勾手仆步穿掌撩掌勾手提膝挑掌 18.左右穿梭 左转落步丁步左抱右转上步右架左推后坐翘脚丁步右抱左转上步左架右推19.海底针 跟步按掌提膝抽掌虚步插掌 20.闪通臂 上步提手右架左推 21.转身搬拦捶 后坐扣脚右转摆掌丁步抱拳圈脚搬拳上步拦掌弓步冲拳 22.如封似闭 后坐拖手弓步双推 23.十字手 后坐扣脚右转开掌收步叉抱 24.收势还原 反掌下按立正还原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名称口令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名称口令 1、起势:垂手立正,向左开步,两手提平,屈膝下按。 2、左右野马分鬃:丁步右抱,转体开步,弓步左分,后坐撇脚,丁步左抱,转体开步,弓步右分,后坐撇脚,丁步右抱,转体开步,弓步左分。 3、白鹤亮翅:跟步中抱,虚步亮掌。 4、左右搂膝拗步:右落左拨,丁步反提,弯肘开步,搂膝推掌,后坐撇脚,丁步反提,弯肘开步,搂膝推掌,后坐撇脚,丁步反提,弯肘开步,搂膝推掌。 5、手挥琵琶:跟前半步,翘脚挑掌。 6、左右倒卷肱:右后划弧,弯肘提脚,退步推掌;左后划弧,弯肘提脚,退步推掌;右后划弧,弯肘提腿,退后推掌;左后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 7、左揽雀尾:右后划弧,丁步右抱,弓步左棚,右抱左拈,后坐右捋,弓步前挤,后坐脱掌,弓步前按。 8、右揽雀尾:后坐扣脚,右转开掌,丁步左抱,弓步右棚,左抱右拈,后坐左捋,弓步前挤,后坐脱掌,弓步前按。9、单鞭:后坐翘脚,左转抹手,右坐云转,丁步勾手,转体开步,弓步左推。 10、云手:后坐扣脚,右转按捋,勾手变掌,左云换重,反掌并步,右云换重,反掌开步,左云换重,反掌并步,右云

换重,反掌开步,左云换重,反掌开步。 11、单鞭:右云反掌,丁步勾手,转体开步,弓步左推。 12、高探马:跟步仰掌,虚步探掌。 13、右蹬脚:穿掌提脚,落步开掌,丁步插抱,提膝反掌,开掌蹬脚。 14、双峰贯耳:收腿并掌,落步垂手,弓步贯拳。 15、转身左蹬脚:后坐扣脚,左转开掌,右坐沉肘,丁步叉抱,体膝反掌,开掌蹬脚。 16、左下势独立:收脚勾手,仆步穿掌,撩掌勾手,提膝挑掌。 17、右下势独立:点步,左转勾手,仆步穿掌,撩掌勾手,提膝挑掌。 18、左右穿梭:向左转体落步,丁步左抱,右转开步,右架左推,后坐撇脚,丁步右抱,左转开步,左架右推。 19、海底针:跟步脱手,提膝抽掌,虚步插掌。 20、闪通臂:上步提手,右架左推。 21、转身搬拦捶:后坐扣脚,右转摆掌,左架抱拳,摆步搬拳,上步拦掌,弓步冲拳。 22、如封似闭:后坐脱手,弓步前按。 23、十字手:后坐扣脚,右转开掌,左坐沉肘,叉抱并步。 24、收势:反掌下按,立正还原。

二十四式太极拳名称

二十四式太极拳预备势 并脚直立两臂下垂手指微屈虚颌顶劲 下颏微收舌抵上腭双眼平视全身放松 一、起势 左脚开立两臂前举屈膝按掌 二、左右野马分鬃 1、左野马分鬃 稍右转体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分手 2、右野马分鬃 后坐撇脚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分手 3、左野马分鬃 后坐撇脚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分手 三、白鹤亮翅 稍右转体跟步抱球后坐转体虚步分手 四、左右搂膝拗步 1、左搂膝拗步 转体摆臂摆臂收脚上步屈肘弓步搂推 2、右搂膝拗步 后坐撇脚摆臂收脚上步屈肘弓步搂推 3、左搂膝拗步 后坐撇脚摆臂收脚上步屈肘弓步搂推 五、手挥琵琶 跟步展臂后坐引手虚步合手 六、左右倒卷肱 1、右倒卷肱 稍右转体撤手托球退步卷肱虚步推掌 2、左倒卷肱 稍左转体撤手托球退步卷肱虚步推掌 3、右倒卷肱 稍右转体撤手托球退步卷肱虚步推掌 4、左倒卷肱 稍左转体撤手托球退步卷肱虚步推掌 七、左揽雀尾 转体撤手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掤臂摆臂后捋转体搭手弓下前挤转腕分手后坐引手弓步前按八、右揽雀尾 后坐扣脚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掤臂摆臂后捋转体搭手弓步前挤转腕分手后坐引手弓步前按

九、单鞭 转体运臂右脚内扣上体右转勾手收脚转体上步弓步推掌 十、云手 后坐扣脚转体松勾并步云手开步云手并步云手开步云手开步云手扣脚云手 十一、单鞭 转体勾手转体上步弓步推掌 十二、高探马 跟步托球后坐卷肱虚步推掌 十三、右蹬脚 穿手上步分手弓腿收脚合抱蹬脚分手 十四、双峰贯耳 屈膝并手上步落手弓步贯拳 十五、转身左蹬脚 后坐扣脚转体分手收脚合抱蹬脚分手 十六、左下势独立 收脚勾手屈蹲撤步仆步穿掌弓腿起身独立挑掌十七、右下势独立 落脚勾手碾脚转体屈蹲撤步仆步穿掌弓腿起身独立挑掌 十八、左右穿梭 1、右穿梭 落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架推 2、左穿梭 后坐撇脚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架推 十九、海底针 跟步提手虚步插掌 二十、闪通臂 提手提脚弓步推掌 二十一、转身扳拦捶 后坐扣脚坐腿握拳摆步搬拳转体收拳上步拦掌弓步打拳 二十二、如封似闭 穿手翻掌后坐引手弓步前按 二十三、十字手 后坐扣脚弓步分手交叉搭手收脚合抱 二十四、收势 翻掌分手垂臂落手并步还原

陈式太极拳26式动作的名称

陈式太极拳26式动作的名称 1. 起式 2. 金刚捣碓 3. 撇身捶 4. 青龙出水 5. 双推掌 6. 肘底看拳 7. 倒卷肱 8. 退步压肘9. 中盤10. 白鹤亮翅11. 斜行12. 闪通背13. 掩手肱拳14. 白猿献果15. 单鞭16. 运手17. 玉女穿梭18. 懒扎衣19. 前招20. 後招21. 野马分鬃22. 六封四闭23. 双摆莲24. 当头炮25. 金刚捣碓26. 收式 26式陈氏太极拳拳谱老架一路2012年03月21日21:56:44 一、起式 二、金刚捣碓 三、懒扎衣 四、六封四闭 五、单鞭 六、白鹤亮翅 七、斜行 九、掩手肱拳 十、金刚捣碓 十一、撇身捶 十二、双推掌 十三、白鹤亮翅 十四、斜行 十五、闪通背 十六、掩手肱拳 十七、六封四闭 十八、单鞭 十九、云手 二十、雀地龙 二十一、上步七星 二十二、下步跨虎 二十三、双摆莲 二十四、当头炮 二十五、金刚捣碓 二十六、收式

陈氏小架二十六式太极拳 (师父:司国良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 师祖:陈立宪,号“三绝”,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 要领:所有动作路线非圆即弧,须肘微曲,以腰为核心。 一招一式,要清晰、做到位,放松放慢,找感觉。 脚的动作,应脚跟先着地,脚底生根,容易站稳。 拳论: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气相随。 以丹田为核心,一动全动,节节贯穿,一气贯通。 一动无有不动,动如脱兔;一静全静,静如处子。 第一式起式 1.双脚并立,立身中正,两手自然下垂,头正,双目平视前方。 2.左腿抬起,大腿成平直线,重心放右脚,左脚放下与肩同宽,双膝稍曲,膝关节不超过脚尖。 第二式金刚捣碓(第一次)

42式太极拳动作名称和分解

42式太极拳:动作名称与分解一、全部动作名称

二、分段动作分解 第一段:1-10 1、起势:①左脚分开②两臂前平举③曲腿向下按掌 2、右揽雀尾:①转身抱手,提脚向前上步(正前方)②弓步棚手(正前方)(棚手轻轻承架对方捋顺式千引挤)③抱手收脚④右转身向前上步⑤弓步棚手⑥挥臂前摆⑦坐腿后捋胸前搭手⑧弓步前挤⑨坐腿摆臂平云⑩转身丁步收腿按掌左手手指轻按在腕部 3、左单鞭:①勾手、转身上步②弓步推掌 4、提手:①坐腿转腰摆臂,(勾手到坐腿挥臂变掌)②坐腿挥臂虚步合手(上手到眉)脚跟右前方30° 5、白鹤亮翅:①转腰抱手撤脚②坐腿转腰挥手③虚步亮掌(脚尖) 6、搂膝拗步:①摆手转腰,挥臂②交叉摆手上步向前③弓步搂手推掌(骑在中心线上)。第二搂膝拗步:①撇脚转腰②摆臂收脚上步③曲臂弓步搂手推掌 7、撇身锤:①转腰撇脚②收脚挥臂握拳③斜前方上步④弓步搬拳(方向左前方45°) 8、捋挤势:①扣脚穿掌②弓步磨掌③收脚后捋④搭手出脚上步⑤弓步前挤(斜前方45°)第二捋挤势:①扣脚摆手②穿手磨掌③弓腿捋手④收脚上步搭手⑤弓步前挤(斜前方45°) 9、进步搬拦锤:①撇脚转身分手②收脚握拳③摆脚搬拳④转腰挥臂⑤上步拦掌⑥弓步打拳(正前方) 10、如封似闭:①叉手翻掌②坐腿引手到胸前③弓步向前推按④后脚跟步成丁步。

第二段:11-18 11、开合手:①转身开手②提脚合手(右脚跟内转,左脚尖内扣双手大开,合手右脚跟提起) 12、右单鞭:①开脚侧弓步分手(眼瞧左前方) 13、肘底锤:①坐腿摆掌②提脚抱手③上步调掌④跟步撩手⑤虚步劈掌 14、转身推掌:①退步转身②上步曲臂③跟步推掌(迈步向西北,推掌向正北)第二节转身推掌(迈步向西南,推掌向正南) 15、玉女穿梭:①转身退步探掌②撤步云手③上步平云④上步架推掌(方向斜前方)⑤扣脚穿磨掌,捋手收脚,跟步平云⑥弓步架推掌(左斜前方45°) 16、左右蹬脚:①穿手、分手、抱手、右蹬脚②曲收下落③穿手、分手、抱手、提脚④左蹬脚(斜前方) 17、掩手肱锤:①并手落脚叉步按掌(脚不点地、两手合臂叉脚上步,两手翻手交叉按裆前,中心在右腿,马步分合掩手,中心略偏右腿成偏马步)②虚步分手③弓步冲拳(弓步方向左斜前方,冲拳右歇前方) 重点提示:①落脚不点地,两手合臂,叉脚上步脚跟内侧叉地而出。两手翻转交叉按在裆前(左手在上,右手在下)重心在右腿然后变成马步分合掩手。分两手展开,两手并肩,掩手:并肩时慢慢变掩手;掩手:两个手掌心、拳心都向上,腰微微向右转,弓步方向与左蹬脚方向一致,冲拳方向与右蹬脚方向一致(脚尖) 18、野马分鬃:①带手缠绕②马步劣掌③折叠左摆掌④收脚上步、穿靠 ⑤撇脚撤掌、上步、穿靠。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名称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名称 一、起式 1、两脚开立 2、两臂前举 3、屈膝按掌 二、左右野马分鬃 1、抱球收脚 2、转身上步 3、弓步分靠 4、坐腿转身撇脚 5、抱球收脚 6、转身上步 7、弓步分靠8、坐腿撇脚转身9、抱球收脚10、转身上步 11、弓步分靠 三、白鹤亮翅 1、跟步抱手 2、坐腿转腰 3、虚步分手 四、左右搂膝拗步 1、右臂前摆 2、摆臂收脚 3、屈臂上步 4、弓步搂推 5、坐腿转身撇脚 6、摆臂收脚 7、屈臂上步 8、弓步搂推 9、坐腿转身撇脚10、摆臂收脚11、屈臂上步 12、弓步搂推掌 五、手挥琵琶 1、跟步展臂 2、坐腿引手3虚步合手 六、左右倒卷肱 1转体撒手翻掌2、退步卷肱3、后坐虚步推掌 4、转体撒手翻掌 5、退步卷肱 6、后坐虚步推掌 7、转体撒手翻掌8、退步卷肱9、后坐虚步推掌 10、转体撒手翻掌11、退步卷肱12、后坐虚步推掌 七、左揽雀尾 1、转体撒手 2、收脚抱手 3、转体上步 4、弓步前棚 5、转体旋臂 6、后坐下捋 7、转身后捋 8、转体搭手 9、弓步前挤 10、弓步平分掌 11、后坐引手 12、弓步前按 八、右揽雀尾 1、转身分手 2、收脚抱手 3、转体上步 4、弓步前棚 5、转体旋臂 6、后坐下捋 7、转身后捋 8、转体搭手 9、弓步前挤 10、弓步平分掌 11、后坐引手 12、弓步前按 九、单鞭 1、坐腿转身扣脚云手 2、云手、勾手、收脚 3、转身上步 4、弓步推掌 十、云手 1、坐腿转身勾手松开 2、左云翻掌收步 3、右云翻掌开步 4、左云翻掌收步 5、右云翻掌开步 6、左云翻掌收步 十一、单鞭 1、右云勾手 2、转身上步 3、弓步推掌 十二、高探马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及口诀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及口诀 一、起势 ①两脚开立,②两臂前举,③屈膝按掌。 二十四式太极拳 二、野马分鬃 A.①收脚抱球,②左转出步,③弓步分手。 B.①后坐撇脚,②跟步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分手。 C.①后坐撇脚,②跟步抱球,③左转出步,④弓步分手。 三、白鹤亮翅 ①跟半步胸前抱球,②后坐举臂,③虚步分手。 二十四式太极拳 四、搂膝拗步 A.①左转落手,②右转收脚举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搂推。 B.①后坐撇脚,②跟步举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搂推。 C.①后坐撇脚,②跟步举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搂推。 五、手挥琵琶 二十四式太极拳 ①跟步展手,②后坐挑掌,③虚步合臂。 六、倒卷肱 ①两手展开,②提膝屈肘,③撤步错手,④后坐推掌。(重复三次) 七、左揽雀尾 ①右转收脚抱球,②左转出步,③弓步棚臂,④左转随臂展掌,⑤后坐右转下捋,⑥左转出步搭腕,⑦弓步前挤,⑧后坐分手屈肘收掌,⑨弓步按掌。 八、右揽雀尾 ①后坐扣脚、右转分手,②回体重收脚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棚臂,⑤右转随臂展掌,⑥后坐左转下捋,⑦右转出步搭手,⑧弓步前挤,⑨后坐分手屈肘收掌,⑩弓步推掌。 九、单鞭 ①左转扣脚,②右转收脚展臂,③出步勾手,④弓步推举。 十、云手 ①右转落手,②左转云手,③并步按掌,④右转云手、⑤出步按掌。(注:重复两次) 十一、单鞭 ①斜落步右转举臂,②出步勾手,③弓步按掌。 十二、高探马 ①跟步后坐展手,②虚步推掌。 十三、右蹬脚 ①收脚收手,②左转出步,③弓步划弧,④合抱提膝,⑤分手蹬脚。 十四、双峰贯耳 ①收脚落手,②出步收手,③弓步贯拳。

十五、转身左蹬脚 ①后坐扣脚,②左转展手,③回体重合抱提膝,④分手蹬脚。 十六、左下势独立 ①收脚勾手,②蹲身仆步,③穿掌下势,④撇脚弓腿,⑤扣脚转身,⑥提膝挑掌。 十七、右下势独立 ①落脚左转勾手,②蹲身仆步,③穿掌下势,④撇脚弓腿,⑤扣脚转身,⑥提膝挑掌。 十八、右右穿梭 ①落步落手,②跟步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推架。 ⑤后坐落手,⑥跟步抱球,⑦左转出步,⑧弓步推架。 十九、海底针 ①跟步落手,②后坐提手,③虚步插掌 二十、闪通臂 ①收脚举臂,②出步翻掌,③弓步推架。 二十一、转身搬拦捶 ①后坐扣脚右转摆掌,②收脚握拳,③垫步搬捶,④跟步旋臂,⑤出步裹拳拦掌,⑥弓步打拳。 二十二、如封似闭 ①穿臂翻掌,②后坐收掌,③弓步推掌。 二十三、十字手收势 ①后坐扣脚,②右转撇脚分手,③移重心扣脚划弧。 二十四、收势 ①收脚合抱,②旋臂分手,③下落收势。

24式简化太极拳动作名称及要点

预备势并脚直立两臂下垂手指微屈虚颌顶劲下颏微收舌抵上腭双眼平视全身放松 一、起势左脚开立两臂前举屈膝按掌 二、左右野马分鬃 1、左野马分鬃稍右转体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分手 2、右野马分鬃后坐撇脚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分手 3、左野马分鬃后坐撇脚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分手 三、白鹤亮翅稍右转体跟步抱球后坐转体虚步分手 四、左右搂膝拗步 1、左搂膝拗步转体摆臂收脚上步屈肘弓步搂推 2、右搂膝拗步后坐撇脚摆臂收脚上步屈肘弓步搂推 3、左搂膝拗步后坐撇脚摆臂收脚上步屈肘弓步搂推 五、手挥琵琶跟步展臂后坐引手虚步合手 六、左右倒卷肱 1、右倒卷肱稍右转体撤手托球退步卷肱虚步推掌 2、左倒卷肱稍左转体撤手托球退步卷肱虚步推掌 3、右倒卷肱稍右转体撤手托球退步卷肱虚步推掌 4、左倒卷肱稍左转体撤手托球退步卷肱虚步推掌 七、左揽雀尾转体撤手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掤臂摆臂后捋转体搭手弓下前挤转腕分手后坐引手弓步前按

八、右揽雀尾后坐扣脚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掤臂摆臂后捋转体搭手弓步前挤转腕分手后坐引手弓步前按 九、单鞭转体运臂右脚内扣上体右转勾手收脚转体上步弓步推掌 十、云手后坐扣脚转体松勾并步云手开步云手开步云手扣脚云手 十一、单鞭转体勾手转体上步弓步推掌 十二、高探马跟步托球后坐卷肱虚步推掌 十三、右蹬脚穿手上步分手弓腿收脚合抱蹬脚分手 十四、双峰贯耳屈膝并手上步落手弓步贯拳 十五、转身左蹬脚后坐扣脚转体分手收脚合抱蹬脚分手 十六、左下势独立收脚勾手屈蹲撤步仆步穿掌弓腿起身独立挑掌 十七、右下势独立落脚勾手碾脚转体屈蹲撤步仆步穿掌弓腿起身独立挑掌 十八、左右穿梭 1、右穿梭落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架推 2、左穿梭后坐撇脚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架推 十九、海底针跟步提手虚步插掌 二十、闪通臂提手提脚弓步推掌 二十一、转身搬拦捶后坐扣脚坐腿握拳摆步搬拳转体收拳上步拦掌弓步打拳 二十二、如封似闭穿手翻掌后坐引手弓步前按 二十三、十字手后坐扣脚弓步分手交叉搭手收脚合抱 二十四、收势翻掌分手垂臂落手并步还原24式简化太极拳动作名称:

太极拳动作名称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动作名称 第一组1起势2左右野马分鬃3白鹤亮翅 第二组4左右搂膝拗步5手挥琵琶6左右倒卷肱 第三组7左揽雀尾8右揽雀尾 第四组9单鞭10云手11单鞭 第五组12高探马13右蹬脚14双峰贯耳15转身左蹬脚 第六组16左下势独立17右下势独立 第七组18左右穿梭19海底针20闪通臂 第八组21转身搬拦捶22如封似闭23十字手24收势 四十二式太极拳动作名称 第一段: 1、起势 2、右揽雀尾 3、左单鞭 4、提手 5、白鹤亮翅 6、搂膝拗步(二) 7、撇身捶 8、捋挤势(二) 9、进步搬拦捶 10、如封似闭 第二段:11开合手 12、右单鞭、 13、肘底捶 14、转身推掌(二) 15、玉女穿梭 16、右左蹬脚 17、掩手肱捶 18、野马分鬃(二)第三段:19、云手(三) 20、独立打虎 21、右分脚 22、双峰贯耳 23、左分脚 24、斜飞势 27、单鞭下势 28、金鸡独立 29、退步穿掌 第四段:30、虚步压掌 31、独立托掌 32、马步靠、 33、转身大捋

34、歇步擒打 35、穿掌下势 36、上步七星 37、退步跨虎 38、转身摆莲 39、弯弓射虎 40、左揽雀尾 41、十字手 42、收势 四十八式太极拳动作名称 第一段 1、白鹤亮翅 2、左搂膝拗步 3、左单鞭 4、左琵琶势 5、捋挤势(三) 6、左搬拦捶 7、左掤捋挤按 第二段 8、斜身靠 9、肘底捶 10、倒卷肱(四) 11、转身推掌(四) 12、右琵琶势 13、搂膝栽捶 第三段 14、白蛇吐信 15、拍脚伏虎(二) 16、左撇身捶 17、穿拳下势 18、独立撑拳(二)19、右单鞭 第四段 20右云手(三) 21、右左分鬃 22、高探马 23右蹬脚 24、双峰贯耳 25、左蹬脚 26、掩手撩拳 27、海底针 28 、闪通背 第五段 29 、右左分脚 30 、搂膝拗步 31、上步擒打 32 、如封似闭 33、左云手(三) 34、右撇身捶 35 左右穿梭 36、退步穿掌第六段 37、虚步压掌 38、独立托掌 39、马步靠 40 、转身大捋 41、撩掌下势42、上步七星 43、独立跨虎 44、转身摆莲 45 、弯弓射虎 46、右搬拦捶 47、右掤捋挤按 48、十字手

二十四式太极拳 口诀

一、起势 ①两脚开立,②两臂前举,③屈膝按掌。 二、野马分鬃 A.①收脚抱球,②左转出步,③弓步分手。 B.①后坐撇脚,②跟步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分手。 C.①后坐撇脚,②跟步抱球,③左转出步,④弓步分手。 三、白鹤亮翅 ①跟半步胸前抱球,②后坐举臂,③虚步分手。 四、搂膝拗步 A.①左转落手,②右转收脚举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搂推。 B.①后坐撇脚,②跟步举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搂推。

C.①后坐撇脚,②跟步举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搂推。 五、手挥琵琶 ①跟步展手,②后坐挑掌,③虚步合臂。 六、倒卷肱 ①两手展开,②提膝屈肘,③撤步错手,④后坐推掌。(重复三次) 七、左揽雀尾 ①右转收脚抱球,②左转出步,③弓步棚臂,④左转随臂展掌,⑤后坐右转下捋,⑥左转出步搭腕,⑦弓步前挤,⑧后坐分手屈肘收掌,⑨弓步按掌。 八、右揽雀尾 ①后坐扣脚、右转分手,②回体重收脚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棚臂,⑤右转随臂展掌,⑥后坐左转下捋,⑦右转出步搭手,⑧弓步前挤,⑨后坐分手屈肘收掌,⑩弓步推掌。

九、单鞭 ①左转扣脚,②右转收脚展臂,③出步勾手,④弓步推举。 十、云手 ①右转落手,②左转云手,③并步按掌,④右转云手、⑤出步按掌。(注:重复两次) 十一、单鞭 ①斜落步右转举臂,②出步勾手,③弓步按掌。 十二、高探马 ①跟步后坐展手,②虚步推掌。 十三、右蹬脚 ①收脚收手,②左转出步,③弓步划弧,④合抱提膝,⑤分手蹬脚。

十四、双峰贯耳 ①收脚落手,②出步收手,③弓步贯拳。 十五、转身左蹬脚 ①后坐扣脚,②左转展于,③回体重合抱提膝,④分手蹬脚。 十六、左下势独立 ①收脚勾手,②蹲身仆步,③穿掌下势,④撇脚弓腿,⑤扣脚转身,⑥提膝挑掌。 十七、右下势独立 ①落脚左转勾手,②蹲身仆步,③穿掌下势,④撇脚弓腿,⑤扣脚转身,⑥提膝挑掌。 十八、右玉女穿梭 ①落步落手,②跟步抱球,③右转出步,⑨弓步推架。

24式太极拳的动作名称

24式太极拳的动作名称 预备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并拢,两臂下垂,头颈正直,下颚微收,双目平视 1 起势左脚开立、两臂前举、屈腿按掌 2 左右野马分鬃左:抱手收脚、转体上步、弓步分手。 右:转体撇脚后坐、抱球收脚、转体上步、弓步分手。 左:转体撇脚后坐、抱球收脚、转体上步、弓步分手。 3 白鹤亮翅跟步抱手、后坐转体、虚步分手。 4 左右搂膝拗步 左:摆臂转体、摆臂收脚、上步屈肘、弓步搂推。 右:转体撇脚、摆臂收脚、上步屈肘、弓步搂推。 左:转体撇脚、摆臂收脚、上步屈肘、弓步搂推。 5手挥琵琶右脚跟步、后坐引手、虚步合手。 6倒卷肱 右:转身撤手、退步屈肘、虚步推掌。 左:转身撤手、退步屈肘、虚步推掌。 右:转身撤手、退步屈肘、虚步推掌。 左:转身撤手、退步屈肘、虚步推掌。 7 左揽雀尾 抱手收脚、转体上步、弓步棚臂、转体摆臂、转体后捋、转体搭手、弓步前挤、后坐引手、弓步前按。 8 右揽雀尾 转体分手、转身撤手、抱手收脚、转体上步、弓步棚臂、转体摆臂、转体后捋、转体搭手、弓步前挤、后坐引手、弓步前按。

9单鞭 转体运臂、勾手收脚、转体上步、弓步推掌。 10 云手 转体松勾、左云并步、右云开步、左云并步、右云开步、左云并步。11单鞭 转体勾手、转体上步、弓步推掌。 12高探马跟步、后坐翻掌,右屈肘、虚步推掌。 13右瞪脚 穿手上步、分手弓腿、抱手收脚、分手蹬脚。 14双峰贯耳 屈膝并手、上步落手、弓步贯拳。 15转身左蹬脚 转体分手、收脚合抱、分手蹬脚。 16左下势独立 收脚勾手、屈蹲开步、仆步穿掌、弓腿起身、独立挑掌。 17 右下势独立 落脚勾手、屈蹲开步、仆步穿掌、弓腿起身、独立挑掌。 18左右玉女穿梭 右穿梭: 落脚抱手、上步错手、弓步架推。 左穿梭: 转体撇脚、抱手收脚、上步错手、弓步架推。 19海底针 跟步提手、虚步插掌。 20闪通臂 提手收脚、弓步推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