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时文评论第二期

高三语文时文评论第二期

打卡网红书店,你会看书买书吗?

(题目引出论题,采用疑问句式,发人深思。)

①享誉全球的超级网红书店——日本“茑屋书店”有很多标签:森林图书馆、全球最美书店,还是大导演北野武最爱的书店……可以说,它是书店经营者膜拜的对象,读书人想象中天堂的模样。

②据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客户端报道,10月18日,这家备受瞩目的书店落户杭州城西天目里,成为大陆首家门店。开业消息早早就传遍杭城。开业当天从早上10点到晚上10点,一天限流3500人次名额全满。之后数天,杭州人的朋友圈流行一句问候语:今天,你去茑屋打卡了吗?(开篇由日本茑屋书店落户杭州并迅速成为网红打卡点进入话题。)

③茑屋书店虽然名为书店,却不只有书。这里也卖家电、自行车,绿植遍布,可以随时坐下来喝杯咖啡……服务最特别之处在于,店内可以提供“生活提案”,通过网络搜索或购买,在未知领域探索新发现,从而找到真实世界的价值。这种体验消费升级后的新模式,打开了美好生活方式的新空间。

④由于互联网对各行各业的冲击,过去十年间出现过民营书店倒闭潮。随着国家政策纷纷出台,不少书店开始转型升级,凭借独特的设计和高超的颜值及配套体验式服务,吸引了众多读者前来打卡,一批网红书店应运而生。诸如茑屋书店这样的大网红,就是通过“书店+”的方式,打造复合式文化平台,在文创产品与文化活动上大做文章,将书影音更好地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承接上文,分析网红书店吸引众多读者的原因:通过“书店+”的方式,打造复合式文化平台,使人们的体验消费升级。)

⑤近年来,杭州正在迅速成为全国知名书店的集聚地,西西弗、言几又、钟书阁、单向空间等知名书店品牌先后落户。据不完全统计,杭州在2018年新增实体书店319家,几乎每天都有一家新实体书店开业。截至去年上半年,杭州实体书店总数多达3100余家,可以说,书店扩张速度是惊人的。

⑥与传统书店相比,这些网红书店像是景点,里面不少人看书10分钟,拍照2小时。书店的内涵与处延也不尽相同。以前,人们去书店无外乎买书和看书两件事,如今,更多的人买书会直接在网络下单,但人们仍然需要一个与“书”有关的空间——于是,书店全方位地对接日常生活,渐渐演变为一个消磨时光的场所。⑦如此一来,网红书店成为旅游与阅读合二为一的载体,看上去挺美。网红书店带来了足够的人流,但大家来了真的会买书看书吗?据说在香港诚品书店,珍珠奶茶的营业额是畅销书的70倍。名为书店,留住读者,主要靠“颜值”和“副业”,多少有些理不直气不壮。毕竟,书店的核心是书籍,对象是读者。(现实性分析。网红书店的现状:扩张速度惊人,逐渐演变为休闲旅游的场所。)

⑧所以,网红书店越开越多的背后,不得不面对两个问题:对书店而言,店内流量到底算游客还是读者呢;对来人而言,去书店,到底是去拍照还是去读书呢?可叹的是,网红书店以书店之名活下来,好起来,终究无法掩盖“读书越来越少”的现实。(总结全文,感叹惋惜。)

为人类美好未来汇聚青年科技力量

(题目见格局展梦想,聚青年明使命。)

①“汇集天下英才,共创美好未来。”10月18日,2020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在浙江温州拉开帷幕,在这一科学盛会上,一大批中外科学大咖以线上线下联动形式,齐聚瓯江之滨,共话创新主题。(开篇以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引出青年与科技创新的话题。)

②科技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当今世界,科技革命风起云涌,新概念、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互联网信息技术颠覆性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状态和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重大命题。事实证明,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才能不断以科技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共创人类发展的美好未来。(现实性分析。科技创新的现实意义: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共创人类发展的美好未来。)

③科技创新需要加强合作。“不拒众流,方为江海。”科技唯有交流才能促发展,唯有碰撞才能共促进,唯有共享才能赢新生。近年来,中国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努力构建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创新共同体,中国成为科技全球化的参与者、受益者,也是推动更广泛创新合作的贡献者、引领者。事实也在不断证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持续发展,科技领域的国际合作越来越深入,全球范围的科技创新合作已成为世界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科技共同体应该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中的应有之义,是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共赢不可错失的机遇,这需要世界各国科学家包括青年科学家携手并进,共同构建。(科技创新的途径之一:加强合作交流。)

④科技的未来在青年。“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发展科技,建设科技强国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必须靠一代代人艰辛探索、接续奋斗。青年人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是科技创新生力军,进取意识强、富有创造力,是科技创新人才中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有为之人以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生气,担当着科技创新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为国家、为民族、为全世界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这正是人类进步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对此,要给予他们宽松的科研软环境,充分发挥青年科学家敢想、敢拼、敢为天下先的特点,不断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要培植好科技人才成长的沃土,让人才根系更加发达,形成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创新局面;要瞄准科技发展前沿和关键领域,在科技教学中培养人才,在科研实践中造就人才。(科技创新的途径之二:赋予青年使命。)

⑤2020年,人类面临着新冠疫情的重大危机和严峻考验。然而,危机中育先机,变局中开新局,人类前行的脚步不会停止。人们期待,带着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好明天的畅想,青年科学家们能在这个科学之星云集的舞台上共同谱写携手并进、互利共赢的美好明天。(卒章显志,展望未来。)

以考古为依托涵育文化自信

(标题即观点。)

①9月2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新时代领路人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可见考古学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尤其是文化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开篇以新时代领路人的讲话,引出重视考古学的话题。)②重视考古学乃推进伟大实践所需。当今中国正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新。来之不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从某种意义上讲,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的实践创新必须建立在历史发展规律之上,必须行进在正确历史方向之上。考古学以其独特的学科优势,为我们认清自身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揭示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长寿密码”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学科依托。(意义一:乃推进伟大实践所需。)

③重视考古学由顺应时势发展所致。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成熟的标志,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揆诸当今世界发展,一个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自身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一味模仿,非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反倒容易受制于人。具体到考古学,情形亦然。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几代考古学人筚路蓝缕、孜孜以求,在很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前沿理论等方面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在中华文明起源问题上的创获,就像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所形容的那样:“一时,中华大地文明火花,真如满天星斗,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建设的只能是“中国的”——即立足于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情境、适合中国国情、代表中国特色、独具中国风格、展现中国气派、蕴含中国精神的考古学。(意义二:由顺应时势发展所致。)

④重视考古学为文明交流互鉴所重。长期以来,中华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互通有无、交流借鉴,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于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国际话语权的增强,如要实现“形于中”而“发于外”的效果,亟须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考古学自有其得天独厚的特质,因此我们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比如在良渚古国、安阳殷墟、敦煌学等领域,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

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从而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向国际社会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讲清楚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使各国加深对当今中国的认知和理解,营造良好国际舆论氛围。(意义三:为文明交流互鉴所重。)

⑤重视考古学是传承文化基因所系。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是数千年不曾断裂过的伟大文明,之所以未遭毁灭,就在于人类遗传基因与国家文化基因两个方面的历史一直延续不断、世代传承。也正是在经年累月的积淀与创新下,中华民族形成了一系列无可磨灭的文化基因,如“中和”思想。它包括两方面,一是“中”,二是“和”,二者辩证统一。就文化上而言,“多元一体”的“一体”为“中”,“多元”为“和”,“一体”是核心;从政治文化层面来讲,“一体”是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国历史文化认同。“中和”之“中”在政治上的大一统,与“和”之有容乃大,成为中华5000年不断裂文明的核心文化基因之一。对于类似文化基因的提炼,对理念体系的融汇,考古学自然不能缺席。(意义四:是传承文化基因所系。)

⑥寻根溯源,保护整理,引领话语,以史育人,终光大文明,贡献人类,中国考古事业无不与增强文化自信密切相关,可谓其最牢靠的依托和基石。站在历史、当下与未来的时空轴线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过程必定伴随着对文化自信久久不息的重寻、重拾与重塑。相信拥有着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定大有可为。(总结全文,期待展望。)

(来源:2020年10月13日光明日报)

有梦,就有希望

(题目即观点。)

①据《中国电视报》报道,今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中秋晚会,将在河南洛阳举办。主要内容分为《月圆花好》《乡关何处》和《家国万里》三个篇章。单看这三个题目,就把我们带入了美好的梦境之中。花好月圆之际,回味着乡关的甜蜜,遥想着家国的升腾,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以今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中秋晚会引出中秋之梦的话题。)

②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一诗中,发出这样的感慨:“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③中秋的梦,是美好的梦。据《杨太真外传》记载,八月十五夜,唐明皇梦游月宫,见仙女数百,素练宽衣,舞于广庭。遂问:“此何曲也?”答曰:“霓裳羽衣也。”唐明皇暗暗记下其曲调。梦醒之后,传谕伶官,按照他的记忆,整理出《霓裳羽衣曲》。梦中奇遇,竟能创作出那么美妙的乐曲,虽然是个传说,也让人心旷神怡。

④当初的嫦娥,怀揣的也是一个幸福的梦。她和后羿,本来是一对恩爱夫妻,但阴差阳错,吃了成仙之药,遂长袖飘飘,奔月而去。从此,一个天上,一个人间,一个寂寞,一个孤独,再无幸福可言。有了伴侣,一个人的梦就变成了两个人的梦。只有比翼双飞,才会幸福美满。

⑤还有传说中的那个吴刚,梦想着学成仙术,梦想着把嫦娥据为己有,不顾及道德和天条,最后被玉皇大帝罚到月亮上砍树。而广寒宫前那棵桂树,不仅高五百丈,而且甚是繁茂。每砍下一斧,被砍之处便立即愈合。可怜的吴刚,砍了几千年,也没砍下一个枝杈。梦想如果脱离了现实,也只能受到这样的惩罚。(引用白居易的诗,唐明皇的梦以及嫦娥、吴刚的传说,中秋之梦虽然美好、幸福,但不能脱离现实。)

⑥那一年,也是这样一个中秋,也是这样一轮明月,时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的苏东坡,想起了弟弟苏辙,想起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遂在“欢饮达旦”之后,写下了一首千古佳作:“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他想到了“天上宫阙”,想到了“琼楼玉宇”,也欲“乘风归去”,但又害怕“高处不胜寒”。只得慨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活着,就得有追求,即便“不胜寒”,即便“古难全”,也得奋力抗争,迎接挑战。(引苏轼词作论述拥有梦想的重要性。)

⑦世界的每一项进步,人生的每一次改变,都是从梦想开始。有一个民间故事,说唐代有一个姓周的年轻人,想用筷子和绳子做一副天梯,然后爬到月亮上去。世人都觉得他滑稽可笑。但细想,这不正是人类最早的登月之梦吗?一代又一代,总有人在做这样的梦。火车几时有?飞机几时有?电灯、电话、电视、电脑几时有?历史似乎也验证了这样一个规律,有梦,就有希望。(总结全文,照应标题)

孩子教育不能拿“付钱”当“付出”

(题目即观点,鲜明有力。)

①一段时间以来,孩子因与家长沟通不畅而自杀自残的消息时常见诸报端,引起社会对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视,也为家长反思自身教育方式敲响了警钟。事实上,一些家长对孩子物质上舍得投入,自认为对孩子“付出”很多,却恰恰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开篇由青少年自杀自残的新闻引出家庭教育的话题。)

②尽可能为孩子提供优厚的物质条件,是一些家庭特别是城市家庭在子女教育上的普遍做法。一些家长忙于工作,无暇陪伴孩子,为了弥补心中的愧疚,便在物质上加倍地补偿孩子,希望通过物质奖励补偿对孩子教育的亏欠,其效果却适得其反。一些孩子的学业表现与家长心理上有距离,有的甚至酿成悲剧。不久前,武汉市某中学一学生因玩扑克被请家长,在挨了母亲几记耳光之后,从楼上跳下,结束了自己14岁的生命。类似的案例既暴露出孩子心理上的脆弱,也暴露出一些家长的共同困惑。③单纯物质上的保障,并不能代替家庭成员的有效沟通,更不是真正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也是一些家长认为自己明明很爱孩子,但孩子却不领情的原因所在。对待少年儿童的教育,家长不能简单地把“付钱”当成“付出”,纵然家长为了孩子的教育,动辄可以将几百万、上千万元资金投向学区房,可以将几十万元资金投向兴趣班,也无法弥补亲子关系上“没有时间”、重说教而少沟通、重批评教育而少平等交流所带来的“心理裂痕”。(现实性分析。分析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单纯物质上的保障,并不能代替家庭成员的有效沟通,更不是真正有效的家庭教育。)

④少年儿童的成长有其自身规律,一个人从出生到融入社会,如何建立对事物的认知、对价值的判断,是一个不断与外界信息交流反馈的长期过程,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教育引导不可缺席。应该说,在物质生活已经相当丰富的今天,孩子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远比父辈优厚,可是由于信息爆炸、观念多元、竞争激烈,今天的孩子所面临的社会压力一点也不亚于父辈。来自家长物质上的付出效果呈现边际递减效应,心理上的正向引导却面临短缺。(分析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二:来自家长心理上的正向引导面临短缺。)

⑤相比于“物质抚养”,对孩子的“心理关怀”对家长的要求更高。现实生活当中,很多家长不去摸索孩子的心理成熟规律,不去寻找科学的教育方法,不愿意在这方面花费精力,一些人甚至还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陈旧观念,依着“我们当年就这样”的思维惯性,以为物质上满足了孩子,就可以对孩子指手画脚,这自然不能了解孩子真正的心理需要。

⑥实现良好的“心理抚养”,基础前提是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归根结底就是六个字:第一是尊重,一些家长感慨孩子早早地出现叛逆,却不知作为有意识的生命个体,少年儿童也需要在家庭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维护自身尊严;第二是信任,有效建立与家庭成员、老师、伙伴的信任,对孩子养成稳定的心理具有重要意义;第三是沟通,教育绝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双向的平等对话、良好沟通,是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培养孩子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是衡量家长教育成功与否的根本所在。(应构建尊重、信任、沟通的良好亲子关系。)

(来源:2020年09月30日《光明日报》)

“人从众”的背后,这些很中国!

①如何评价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黄金周”?有人说得好,“这个假期像过年一样”。(开篇采用设问的方式,引出国庆中秋“黄金周”的话题。)

②的确,放眼神州大地,八天时间里,280家5A级旅游景区、30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人气爆棚,6.37亿人次的庞大游客规模忙而不乱,39.52亿元的国庆档电影票房欣欣向荣……特殊背景下的这个长假,既是一段经济复苏强劲、消费热度回暖的休闲时光,也是一次优化公共服务、提升治理水平的重要契机。(论述今年国庆中秋“黄金周”的巨大影响。)

③节日当中,文旅是点亮消费的重要引擎。随着生活品质的跃升,在今天提到旅游,不再是简单的观光浏览,而是追求沉浸式体验的深度游、精品游;告别了单一的旅游线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乡村休闲游、文化游、古镇游等特色旅游。四川成都的国庆中秋喜乐游暨洛水风华汉服节、印象嘉陵江·百

姓大舞台等活动,丰富了游客的选择;广西桂林的印象·刘三姐、桂林千古情演出出现爆发性增长……从“有没有、缺不缺”,到“好不好、精不精”,假日市场的产品供给实现了从数量追求向品质提升的转变。

④拉伸观察的镜头就会发现,东中西不同地区的发展梯度,反过来也为游客提供了差异化的体验。风格迥异的禀赋,换个角度就是层出不穷的机遇。不管高山草原俊美的自然风光,还是繁华都市隽永的人文景观,又或者是沿海地区怡人的海阔天空,“人从众”的井喷需求,都发挥出带动当地、辐射周边的“磁场效应”。数据显示,国庆节、中秋节八天假期期间,游客平均出游半径 213.0 公里,在目的地的平均游憩半径为14.2 公里,出游半径较劳动节和端午假期增长56% 以上。(国庆中秋“黄金周”掀起的文旅热潮是点亮消费的重要引擎,东中西不同地区的发展梯度,反过来也为游客提供了差异化的体验。)

⑤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对文旅产业冲击巨大。但,常态化疫情防控下“限量、预约、错峰”的要求,也为产业转型升级创造了窗口。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5G全覆盖,“云展览”精彩纷呈,古老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在国家博物馆,“云游览模式”上线,观众宅家也能“云观展”“云学习”……文旅企业纷纷试水“上云、用数、赋智”,运用大数据、短视频、直播、虚拟现实等手段,创新文旅消费场景,引导和培育网络消费、定制消费、智能消费等消费新热点新模式。数字文旅新业态正在拓展新的天地。(国庆中秋“黄金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限量、预约、错峰”的要求,也为数字文旅新业态转型升级创造了窗口。)

⑥此外,喜庆热闹的节日气氛,也是对社会治理的一次考验,既要红红火火,也要安安全全。10月6日,因预计海面风力将增至8级以上,广西北海一天之内安排涠洲岛2万多名游客有序撤离;江苏无锡火车站特意开设一条“无健康码通道”,为“老人机、手机没电、无微信、不会操作、无手机等问题”排忧解难;海南积极宣传文明旅游理念,在一个个细节中涵养讲究卫生、理性消费、杜绝浪费的风气……各地从精细化治理到智能化管理,再到人性化关怀,不仅筑牢了假日的安全基石,也丰富了享受假期的非凡体验。(国庆中秋“黄金周”喜庆热闹的节日气氛,也是对社会治理的一次考验。)⑦如果说旅行的意义是追求“诗和远方”,那么如今,“远方”不再难以涉足,“诗情画意”更是触手可及。既注重“悦目“也讲究“赏心”,既线下“充能”也数字“赋能”,这个愉快的假期,是“诗和远方”的抵达,也是美好生活的写照。(总结全文,讴歌赞美。)

(来源:2020年10月11日人民网)

与时俱进让老字典展现“新”魅力

(标题采用对比,凸显关键词“新”,吸引读者。)

①《新华字典》第12版前不久公开发行,第12版《新华字典》增添了包括“点赞”在内的100多个新词,并采用“纸书+二维码”的媒体融合形式,引发网友热议。专家认为,新版字典从内容和形式上紧跟社会发展,贴近网络生活,更加适合新时代读者需要。(《人民日报海外版》)(开篇指出第12版《新华字典》引发热议。)

②在我国,《新华字典》拥有十分庞大的读者群,它不只是学生重要的工具书,而且还创造了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因而,《新华字典》也被国人亲切地称为“国民工具书”。67年时间,《新华字典》已经发行了12版,一版又一版的《新华字典》,不仅凝聚着学术大家的辛勤汗水,同时也勾勒出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的缩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发行的第12版《新华字典》,让我们惊喜地领略到了这本老字号工具书所焕发出的新魅力。(重要性分析。《新华字典》的修订及其影响:不仅凝聚着学术大家的辛勤汗水,同时也勾勒出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的缩影。)

③新词汇让文化更具包容性。《新华字典》是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最权威的工具书,准确性、严肃性、科学性是其特点。而且每一次修订出版,《新华字典》都保持着端庄与活泼相随、严肃与生动相伴的特点。比如第12版的《新华字典》,不仅保留了一直使用至今的众多老词汇,还增添了“粉丝”“点赞”“截屏”等100多个新词汇,增补了“卖萌”“拼车”“拼购”等50个字词新义新用法。这一变化不仅使国民工具书更有亲和力,散发出浓浓的生活气息,让国人规范使用新词汇有了依据,同时也凸显出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新版《新华字典》收录新词汇更有亲和力,凸显出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④新方式让纸质书活起来。互联网时代,传统出版社在媒体融合方面只有不断进取、推陈出新才能更好地服务读者。第12版《新华字典》就很好地顺应了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新潮流,采用“纸书+二维码”的形式实现了应用程序和纸质图书的同步发行。在字典每页的正文都附有二维码,读者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就可以看书写笔画、听正确读音,拓展了使用方式,增强了产品的粘合度。不难看出,媒体融合的二次升级,使作为工具书的第12版《新华字典》“动静相宜”不再刻板,让纸质书充满生机活了起来。(新版《新华字典》采用“纸书+二维码”的新形式,增强了产品的粘合度,让纸质书充满生机活了起来。)

⑤新技术让国民工具书具有更多增值服务。与以前版本有所不同,第12版《新华字典》另一个亮点是首次使用了冷激光打码技术,实现了“一书一码”,使每一本字典都具有独一无二的电子“身份证”。凭借这个“身份证”,读者可以享受到防伪查询、物流追溯、资源链接等增值服务,最大限度地维护了读者利益。(新版《新华字典》首次使用冷激光打码的新技术,读者可以享受到更多增值服务。)

⑥作为国民工具书,《新华字典》不仅浓缩了几代人的集体记忆,也记录了时代的变迁。翻阅第12版《新华字典》,让人觉得“新”意扑面而来。这种“新”既是为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也让我们对凝聚祖先智慧的汉语言文字充满敬意。(总结全篇,照应题目。)

(来源:2020年10月14日铜陵文明网)

员工“自愿”跪地扇耳光,你信吗?

发稿时间:2020-10-28 19:46:00 作者:黄帅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日前,一段员工集体跪地自扇耳光的视频在网上热传。据报道,这是广东省东莞市某家具厂经销商培训会的活动。而厂家解释,这一场景发生在以“心灵成长”为主题的培训过程中,员工行为都是自愿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打造铁军团,让员工们激发最巅峰的状态”。

其实,类似行为在网上时常被曝光,其表现方式虽然不同,但“打鸡血”的套路如出一辙。有的公司要求员工穿着奇装异服,蹲在地上做各种奇葩动作,还有员工在所谓“企业培训课”上被要求吃蚯蚓、裸着上身做俯卧撑等。总之,这些在外人看来赚取眼球、低俗无聊的行为,却被企业以“企业文化”“员工精神”之类的概念美化。

公司这样“折腾”员工,显然有违背劳动法的嫌疑,如果其行为对员工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伤害,面对法律的追责,公司更得“吃不了兜着走”。如今,企业员工的维权意识日益上升,那些侵犯员工合法权益、侮辱员工人格的企业,不得不为此付出代价。但是,为什么还有员工“自虐”的事情频频被曝光?难道他们真的心甘情愿通过这些标新立异的行为来实现所谓的“心灵成长”?

究其内在原因,恐怕与一些公司擅长的“洗脑”套路密不可分。这个套路找准了人性的弱点,简而言之,有两个关键环节。首先,公司管理者会通过各种手段打击员工的自尊心。跪地扇耳光,是非常恶劣的损人手段,是常人所难以接受的。此举让员工亲手剥夺自己的尊严,由此形成了对公司的“忠诚”——当然,这是一种虚假的忠诚。

然后,公司管理者会拿出一套十分诱人的说辞,告诉员工这样做的“意义”——体现员工价值,打造强力团体,共筑企业文化,等等。有一些公司会嘉奖那些在“自虐”与“打鸡血”行为中表现“出色”的个体,利用一些奖惩机制来筛选那些最容易被规训的员工,而那些不愿意丢失人格与尊严的员工,自然也无法得到管理者的青睐。

经过这样“恩威并施”的一番套路,公司管理者能看出来那哪些员工是最“忠诚”的,而哪些员工是“不听话”的,进而加强对公司员工的“管理”。但是,这种野蛮落后的管理方法及“洗脑”套路,与现代管理科学所主张的观念完全相反。它不仅无助于帮助企业管理者选拔出真正的优秀人才,还会暴露公司的粗陋形象,最终伤害的还是企业的长远利益。

因此,真正有品位、有发展前景的公司,根本不可能也不屑于让员工做什么“扇耳光”“吃蚯蚓”之类的奇葩行为,而有基本判断力的员工,也会远离这样连自己的基本权益都得不到尊重的地方。如

果一家公司真的想增强员工的忠诚度与“战斗力”,只能引入科学的管理方法,实施合理的绩效和晋升制度。对于那些给人“洗脑”的歪门邪道,最好离得越远越好。

“打工人”的痛点,你看到了吗?

发稿时间:2020-10-27 09:00:00 作者:杨鑫宇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最近,随着“打工人”这一网络模因(英文meme:有“文化的遗传因子”之义)突然走红,网上几乎处处可见这句颇为“无厘头”的顺口溜。一时间,不论是在流水线上辛苦劳动的产业工人,还是在格子间里低头伏案的都市白领,不同行业、不同收入水平的工薪收入者,纷纷在网上用起了“打工人”这个共同的自称。

乍看上去,“打工人”和大多数网络流行语并没有多少分别,它不过是部分网友一时兴起玩了个“梗”,阴差阳错戳中了公众的痛点,结果成了全网追捧的热词。然而,细究下去,不难发现:尽管“打工人”的流行确实具有一定偶然性,但在这场潮流背后,驱动广大网友集体加入“打工人”行列的力量,远不止是人们觉得这个“梗”好玩这么简单。

短短几天之间,“打工人”便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从一个带有玩笑性质的称谓,变成了一面能够激发劳动者广泛共鸣的旗帜。这个令人惊讶的转变,显然无法仅凭互联网文化的理论框架加以解释。与其说“打工人”是个新近走红的网络流行词,不如说这是工薪阶层酝酿已久的一次集体情绪宣泄。在这种宣泄中,既有对当下境况的不满,也有相伴相生的自我激励与自我解嘲。

从表面上看,热衷于传播“打工人梗”的网友,似乎总摆着一副嬉皮笑脸、玩世不恭的态度。但是,倘若因此便以为他们对“打工人”这个身份颇为满意,无疑是大错特错。正如一位表演艺术家所言,许多喜剧的内核都是悲剧——当网友们以“打工人”为主题嬉笑怒骂、调侃打工生活的时候,他们想表达的其实是打工生活的艰辛,以及对个人生存境况的无奈。

怀有共鸣的“打工人”,自然可以一边吐槽,一边相视一笑。但是,如果有人明明没有共鸣,还硬要跟着一起傻笑,甚至误把“打工人”这个自嘲意味浓厚的说法,当成让人加倍卖力打工的“鸡血”,只会徒增尴尬。面对“打工人”的流行,每个人都该想一想:自己是否也面临着“打工人”的典型困境,社会又该以怎样的方式,切实提高工薪收入者的幸福感。

在“打工人”这个说法流行之前,“打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像什么好词。尽管在词义上,“打工”指的仅仅是“受雇于人”,但社会大众对这个词总是有种偏见,认为只有不稳定、低收入的工作才叫“打工”,以至于一些有编制、高收入的人常常不屑于与打工者为伍,不认为自己是“打工仔”。然而,今天,各行各业的工薪收入者都成了“打工人”,这一方面说明人们告别了彼此的偏见与鄙视,平等的职业观念进一步形成,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普遍的职业焦虑与职业迷茫。

不论我们是否自认为是“打工人”队伍中的一员,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该对这种现象及其背后的成因有所认识。工薪收入者既是劳动人口结构的绝对主体,也是社会运转的中流砥柱,当工薪收入者开始集体自嘲的时候,社会理当有所警惕,及时作出相应调整与反馈。在这件事上,除了高喊“致敬打工人”“打工人加油”之类的口号,更要问一问“打工人”到底需要怎样的保障与支持,为他们解决一点眼前的问题。毕竟,“打工人”需要的是社会的倾听、理解与行动,而不仅是口头和精神上的“鼓励”。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擦亮“信用交通”这张名片

邹翔

2020年10月30日05:2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在广东广州,地铁集团基于乘客资信分级,开展智慧安检,有效提高乘客的进站效率;在江苏淮安,信用等级为AA级或被列入“红名单”的单位,在交通工程招投标过程中享有充分的优惠和便利;在浙江衢州,出租车信用大数据智能服务平台为公众提供更智能便捷、更安全可靠的服务……交通运输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启动“信用交通省”建设工作3年来,各地在信用交通建设上的探索实践,给群众出行和生产生活带来实打实的便捷。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时强调,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落实这一重要要求,既要抓住交通设施这个“硬件”,也要建好信用体系这个“软件”。近年来,交通运输诚信缺失问题时有发生,比如少数市场主体经营管理不规范、货车超限超载、乘客在飞机或高铁上“霸座”闹事等,影响了群众切身利益,也破坏了行业市场秩序。消除乱象,发展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是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信用交通建设作为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诚信文化、诚信经济、诚信生活的题中应有之义。

信用交通建设,为人们的出行安全保驾护航。从对严重违法失信超限超载运输行为经营者实施联合惩戒,到治理重点场站、景区出租汽车不打表、拒载、绕道等不规范经营顽疾;从加强信息归集精准发力,到公示公开强化监管,相关部门不断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交通运输新型监管机制。今年10月1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发送旅客总量突破6586万人次,达到疫情防控以来的峰值。各大站点人潮涌动,各条交通线路上川流不息,平稳有序运行的背后,信用交通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格局,对企业违法客运、乘客“霸座”“车闹”“机闹”,以及干扰司机驾驶等违规失信行为形成了巨大威慑力,大幅减少了类似行为的发生。

信用交通助力现代流通体系发展,为中国经济带来强劲活力。不久前,2020年我国第600亿件快件正式诞生,比去年提前了近两个月,便是最好的证明。流则通,通则兴,人便其行、货畅其流,市场才能兴旺,经济才能繁荣。信用交通是现代流通体系的润滑剂,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动形成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将为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当前,借助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信用建设在交通运输等社会各个领域的推动作用更加凸显。对各类市场主体实施差异化的精准、高效监管,有助于形成“守信者得益、失信者吃亏”的正向激励,促进更多市场主体讲信用、守信用。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石,信用正成为个人和社会的宝贵财富,是个人干事创业、社会高质高效运行的刚需。面对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时期,把诚信文化建设融入行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共筑诚信文化,培育交通文明,擦亮“信用交通”这张名片,才能让诚信文化成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稳固基石,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添彩赋能。

《人民日报》( 2020年10月30日 05 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