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固体压强切割叠放训练 (含解析)

八年级物理固体压强切割叠放训练 (含解析)
八年级物理固体压强切割叠放训练 (含解析)

八年级物理固体压强切割问题专题训练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14?浦东新区模拟)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沿竖直方向分别在两个正方体右侧截去一部分,使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正方体()

=S′乙B.剩余部分的体积V′甲=V′乙

A.剩余部分的底面积S′

C.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F甲=△F乙D.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p甲<△p乙

解:根据P====ρhg,

∵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相同,即p甲=p乙,则ρ甲gh甲=ρ乙gh乙,且h甲<h乙,∴ρ甲>ρ乙;

由图可知:S甲<S乙;若沿竖直方向分别在两个正方体右侧截去一部分,由于竖切后仍然是长方体固体,而且竖切后固体的密度不变,高度不变,则压强不变,∴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p甲=△p乙=0,故D错误;

若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F甲′=F乙′;

∵p甲=p乙,∴根据F=pS可知:剩余部分的底面积S甲′=S乙′,故A正确;

根据V=Sh可知:剩余部分的体积V甲′<V乙′,故B错误;

∵p甲=p乙,S甲<S乙;∴根据F=pS可知:两物体原来对水平面的压力:F甲<F乙;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F甲′=F乙′;

∴根据△F=F﹣F′可知: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F甲<△F乙,故C错误.故选A.

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力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解:由于两个物体都是规则的实心正方体物体,它们对地面的压力相等,

则G=F,由G=mg可知:m甲=m乙,由ρ=可知:ρ甲<ρ乙,

由图可知:h甲>h乙,则S甲>S乙,由p=可知:p甲0<p乙0;

当从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h后,由p====ρgh可知:

剩余的甲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p甲=ρ甲g(h甲﹣h)=p甲0﹣ρ甲gh,

剩余的乙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p乙=ρ乙g(h乙﹣h)=p乙0﹣ρ乙gh,

由于ρ甲<ρ乙,p甲0<p乙0;则p甲与p乙的大小关系无法比较,故D正确.故选D.

3.(2015?普陀区一模)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他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甲、乙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为△F甲、△F乙,对地面压强变化量为△P甲、△P乙,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力位F′甲、F′乙,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为P′甲,P′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可能大于F′乙

A.F′

B.P′甲可能小于P′乙

C.△F甲一定大于△F乙

D.△P甲可能小于△P乙

解:A、设甲边长为a,乙边长为b,则由图可知a>b,两物体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即=;化

简得:ρ甲a=ρ乙b;

截去相等高度后,甲的体积仍大于乙的体积;

两物体剩余质量m甲=ρ甲a2(a﹣h),m乙=ρ乙b2(b﹣h),

=;即剩余部分质量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而F=G=mg,所以剩余部分甲的压力F′甲一定大于乙的压力F′乙;此选项错误;

B、由p=得:两物体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甲==ρ甲(a﹣h)g;

p′乙==ρ乙(b﹣h)g;===;

即剩余部分甲对地面的压强p′甲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强p′乙,此选项错误;

C、截去相等高度h后,

甲减少的质量为△m甲=ρ甲a2h,甲减少的压力为△F甲=△G甲=△m甲g=ρ甲a2hg,

乙减少的质量为△m乙=ρ乙b2h,乙减少的压力为△F乙=△G乙=△m乙g=ρ乙b2hg,

===×>1,

所以甲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为△F甲一定大于乙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F乙,此选项正确;

D、截去相等高度h后,

甲减少的压强为△p甲=ρ甲gh,乙减少的压强为△p乙=ρ乙gh,

已知ρ甲<ρ乙,所以△p甲一定<△p乙.此选项错误.故选C.

4.(2014?上海模拟)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质量相等.若分别在甲、乙上沿水平方向截去高度相等的部分后,则剩余部分的()

A.甲的体积可能等于乙的体积

B.甲的质量可能小于乙的质量

C.甲对地面压强可能等于乙对地面的压强

D.甲对地面压力可能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力

解:设甲边长为a,乙边长为b,则由图可知a>b,两物体的质量相等,即ρ甲a3=ρ乙b3,a>b,则ρ甲<ρ乙.

A、截去相等高度后,>1,所以甲的体积仍大于乙的体积,A错.

B、两物体剩余质量m甲=ρ甲a2(a﹣h),m乙=ρ乙b2(b﹣h),=,即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B错.

C、根据题意,两物体的质量相等,由p=得,甲对地面的压强小于乙对地面的压强;

假设h=b,则乙对地面的压强为零,此时甲物体对地面仍有压强,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强,可知当h等于某一值时,对地面的压强相等,C对.

D、压力F=mg,即F甲=ρ甲a2(a﹣h)g,F乙=ρ乙b2(b﹣h)g,=>1,故甲对地面的压力大于乙对

地面的压力.故D对.故选CD.

5.(2013?鼓楼区一模)甲、乙两个圆柱体(ρ甲<ρ乙)分别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高度分别为h甲和h乙.若均沿水平方向,将两圆柱体截去相等的质量,使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则甲、乙两个圆柱体被截去前的情况可能是图中的()

A.B.C.D.

解:(1)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ρgh;

∵甲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大于乙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p甲>p乙,即ρ甲gh甲剩>ρ乙gh乙剩;

∵ρ甲<ρ乙,∴h甲剩>h乙剩.

(2)∵两圆柱体截去的质量相同,∴ρ甲S甲h甲截=ρ乙S乙h乙截,即S甲h甲截>S乙h乙截,

①当S甲=S乙时,则h甲截>h乙截,而h甲剩>h乙剩.所以h甲>h乙,故AC不正确;

②当S甲>S乙时,则h甲截>h乙截、h甲截=h乙截或h甲截<h乙截,而h甲剩>h乙剩.所以h甲>h乙或h甲<h乙,故h甲<h 乙,故B可能正确;

③当S甲<S乙时,则h甲截>h乙截,而h甲剩>h乙剩.所以h甲>h乙,故D不正确.故选B.

6.(2011?杨浦区二模)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在甲、乙上表面中央都施加竖直方向的力F甲和F乙(均小于甲、乙的重力),使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F甲、F乙的方向和大小关系可能是()

A.都竖直向上,F甲=F乙B.都竖直向下,F甲=F乙

C.F甲竖直向上,F乙竖直向下,F甲<F乙D.F甲竖直向下,F乙竖直向上,F甲<F乙

解:∵甲、乙的质量相等,∴G

=G乙,

又∵V甲<V乙,且甲、乙都是正方体,∴L甲<L乙,则s甲<s乙.∴P甲>P乙,

若想使压强相等,则应减小甲的压力,增大乙的压力,

因此,F甲竖直向上,F乙竖直向下.

当两侧压强相等时,由题意得,=,

∵G甲=G乙,s甲<s乙∴F甲<F乙.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7.(2011?徐汇区二模)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V甲>V乙>V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在三个正方体上表面中央施加一个竖直向上、大小相等的力F(力F小于物体重力),则三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A.P甲<P乙<P丙B.P甲>P乙>P丙C.P甲=P乙=P丙D.P甲=P乙>P丙

解:由题知,V甲>V乙>V丙,可知地面受力面积S甲>S乙>S丙,

现在三个正方体上表面中央施加一个竖直向上、大小相等的力,压强的变化量:△p甲<△p乙<△p丙,

∵原来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三个正方体受力F后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p甲>p乙>p丙.故选B.

8.(2008?上海)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可能使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

A.将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

B.将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

C.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质量相等的部分

D.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体积相等的部分

解: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对地面的压力也相等,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乙>S甲,将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对地面的压力相等,但接触面积不变,还是S乙>S甲,所以对地面的压强不可能相等.故A错误.因为V甲<V乙,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所以甲是铜块,乙是铁块,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铜块的质量大于铁块的质量,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不变,所以压强不可能相等.故B错误.

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质量相等的部分,甲乙对地面的压力仍然相等,接触面积还是S乙>S甲,所以对地面的压强不同,故C错误.

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体积相等的部分,乙减小的质量小,甲减小的质量大,两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甲小于乙,又因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乙>S甲,所以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相等,故D正确.故选D.

9.(2015?虹口区一模)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同.现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厚度,并将切去部分放置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若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为p甲、p乙,则()A.p甲一定大于p乙B.p甲可能小于p乙

C.p甲一定等于p乙D.p甲可能等于p乙

解:最初它们对地压力相同,又S甲<S乙;

所以最初他们的压强关系:p甲>p乙;

设它们的边长分别为a甲、a乙,竖直方向切去的厚度为d,

切去相同厚度去的底面积S甲′=a甲(a甲﹣d);乙的底面积S乙=a乙(a乙﹣d);

甲切去部分的重G甲切=ρ甲gV甲切=ρ甲ga甲d?a甲=ρ甲ga甲2d ①

同理乙切去部分的重G乙切=ρ乙ga乙2d ②

所以△p甲==③

同理:△p乙==④

最初甲乙对地压力相等,故它们质量相等,则ρ甲a甲3=ρ乙a乙3⑤

④:⑤结合⑤化简可得,=⑥

由图可知,a乙>a甲,故a乙﹣d>a甲﹣d,所以>1;

则△p甲>△p乙,即△p甲﹣△p乙>0 ⑦

将切去部分放置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则此时甲的整体对地压强p甲′=p甲+△p甲⑧

此时乙的整体对地压强p乙′=p乙+△p乙⑨

p甲′﹣p乙′=p甲﹣p乙+△p甲﹣△p乙(10)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推出p甲′﹣p乙′>0

所以p甲′>p乙′.故选A.

10.(2012?松江区二模)甲、乙两个实心立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ρ甲<ρ乙),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沿竖直方向将甲、乙两个立方体各切除一部分,且使甲、乙两个立方体剩余部分的厚度相同,再将切除部分分别叠放在各自剩余部分上面,则水平地面受到甲、乙的压强()

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解:(1)实心立方体对水平地面压强:p======ρgh,

∵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ρ甲gh甲=ρ乙gh乙﹣﹣﹣﹣﹣﹣①

又∵ρ甲<ρ乙,∴h甲>h乙﹣﹣﹣﹣﹣﹣﹣﹣﹣﹣﹣﹣﹣﹣②

(2)设实心正方体剩余部分的厚度为h,则底面积为s底=h正方体h,

∵把切掉的部分又放到物体的上方,∴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不变,

∴对地面的压强p===,

即p甲=,p乙=,

由①②两式可得:ρ甲gh甲2>ρ乙gh乙2,

∴p甲>p乙.故选A.

11.(2015?青浦区一模)均匀实心正方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甲、乙各自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在两物体上沿竖直方向截去质量相同的部分并分别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p甲′:p乙′的值()

A.一定大于1 B.一定小于1 C.可能等于1 D.可能小于1

解:沿竖直方向截去相同质量前,p甲=p乙;

∵p=∴p甲=,p乙=即=

∵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s甲<s乙,m甲<m乙;

沿竖直方向截去质量相同的部分,甲减少的质量与总质量的百分比大于乙减少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因此甲减小的面积大于乙减小的面积,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不变,面积减小越多,压强增加越大,故p甲大于p乙,则p甲′:p乙′的值一定大于1.故选A.

12.(2012?南充自主招生)如图所示的圆柱体甲和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m甲=m乙,ρ甲>ρ乙.现准备分别在它们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部分物体后,再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以下截法中,有可能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

A.水平截去相同的高度

B.水平截去相同的体积

C.水平截去相同的质量

D.按原来高度的比例,水平截去相等比例的部分高度

解:根据公式p====ρgh可知道,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只跟圆柱体密度和高度有关.由题目知道圆柱体甲的密度、高度都比圆柱体乙的大,所以圆柱体甲对地面的压强大.

(1)根据公式p==,要使压强相等就要减小圆柱体甲对地面的压力,即减小甲的重力,增加圆柱体乙对地面的压力.因为ρ甲>ρ乙,根据公式G=mg=ρgV可知,B选项中截取相同的体积,圆柱体甲减小的重力多,放在乙上就增加了乙对地面的压力;乙减小的重力小,放在甲上就相当于减小了甲对地面的压力了.根据公式p=可知,受力面积不

变的情况下,甲的压力减小,压强减小;乙的压力增大,压强增大.截取后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相等.

(2)C选项中截取相同的质量,再放到对方上面,和以前没有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3)D选项中,按原来高度的比例,水平截去相等比例的部分高度,原来质量相等,那么截取的质量也是一样的,再放到对方上面,和以前没有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4)原来质量相等,即ρ甲gh甲S甲=ρ乙gh乙S乙,因为h甲>h乙,所以ρ甲gS甲<ρ乙gS乙,所以A选项中水平截去相同高度,即截去的质量ρ甲ghS甲<ρ乙ghS乙,就是说甲减小的重力小,放在乙上后就相当于减小了乙对地面的压力;同理相当于增大了甲对地面的压力.根据公式p=可知,受力面积不变的情况下,甲的压力增大,压强增大;乙的压力减小,压强减小.截取后对地面的压强甲会更大,乙会更小,不可能相等.故A不符合题意.故选B.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3.(2015?徐汇区校级一模)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两个正方体的边长分别为h甲和h乙(h甲>h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它

们对地面压力变化量的关系一定为(选填“一定”或“可能”)△F甲大于△F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质量,则截去的高度之比△h甲:△h乙为h乙:h甲.

解:两个正方体的边长分别为h甲和h乙,h甲>h乙,

由p======ρgh可知:当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相同,则p甲=p乙,即ρ甲gh甲=ρ乙gh乙,

所以,=,由于h甲>h乙,则ρ甲<ρ乙;

在两正方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高度的部分,由于底面积不变,对地面的压力变化是切去的部分,即△F=ρVg,

则:===×=×()2=×()2=>1,

所以,△F甲>△F乙;

(2)若在两正方体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的质量,即△m甲=△m乙,

则由ρ=得:ρ甲△V甲=ρ乙△V乙,所以,ρ甲S甲△h甲=ρ乙S乙△h乙,

所以,==×=×=.故答案为:一定;大于;h乙:h甲.

14.(2012?梧州)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圆柱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己知r甲=2r乙,h甲=2r甲,h乙=r乙,则甲乙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1:4,若在两个圆柱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甲乙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之比△F甲:△F乙=1:1.

解:(1)因为,p====ρgh,

因为p甲=p乙,所以ρ甲gh甲=ρ乙gh乙,

己知h甲=2r甲,h乙=r乙,所以,ρ甲?2r甲=ρ乙?r乙,

己知r甲=2r乙,ρ甲:ρ乙=1:4.

(2)因为△F=△G=ρgS△h,

设甲乙从上面都截去h,所以,=,

因为,S甲=π,S乙=π,所以,=,

因为,ρ甲:ρ乙=1:4,r甲=2r乙,所以,=.故答案为:1:4;1:1.

15.(2013?镇赉县校级模拟)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则甲、乙密度ρ甲<ρ乙,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P乙(选填:“>”、“<”、或“=”).

地面的压强P

解:由P======ρgh,

∵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相同,即P=ρ甲gh甲=ρ乙gh乙,且h甲>h乙,

∴ρ甲<ρ乙;

当从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h后:

剩余的甲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P甲=ρ甲g(h甲﹣h)=P﹣ρ甲gh;

剩余的乙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P乙=ρ乙g(h乙﹣h)=P﹣ρ乙gh;

由于ρ甲<ρ乙,即ρ甲gh<ρ乙gh;

∴P﹣ρ甲gh>P﹣ρ乙gh,即P甲>P乙;

故答案为:<;>.

三.解答题(共15小题)

16.(2014?宝山区二模)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A和B均为实心正方体,物体A的体积为10﹣3米3,物体B的边长为0.2米.物体A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物体B的质量为10千克.求:

(1)物体A的质量m A.

(2)物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B.

(3)在保持物体A、B原有放置方式不变的情况下,只在竖直方向上施加一个多大的力可以让两物体对地面压强相等?

解:(1)由ρ=得,

m A=ρA V A=2×103kg/m3×10﹣3m3=2kg;

(2)∵在水平面,

∴F B=G B=10kg×9.8N/kg=98N,

S B=(0.2m)2=0.04m2

p B===2450Pa;

(3)∵F A=G A=2kg×9.8N/kg=19.6N,

p A===1960Pa,

∴p A<p B

要使p A′=p B′(两种情况)

则在A物体竖直向下加力F1=△pS A=490Pa×0.01m2=4.9N或在B物体竖直向上加力F2=△pS B=490Pa×0.04m2=19.6N.答:(1)物体A的质量m A为2kg.

(2)物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B为2450Pa.

(3)在保持物体A、B原有放置方式不变的情况下,则在A物体竖直向下加力4.9N或在B物体竖直向上加19.6N可以让两物体对地面压强相等.

17.(2011?松江区一模)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2米和0.3米的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物体B的质量为13.5千克.求:

(1)物体B的密度.

(2)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若在正方体A、B上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体积V后,A、B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 A'和p B',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V的取值范围.

解:

①ρB===0.5×103kg/m3;

②p A======ρA gh A

=2×103kg/m3×9.8N/kg×0.2m=3920Pa;

③在正方体A、B上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体积V后,受力面积不变,

A对地面的压力F A′=G A′=ρA gV A′=ρA g(V A﹣V)

p A′==

B对地面的压力F B′=G B′=ρB gV B′=ρB g(V B﹣V)

p B′==,

∵p A′=p B′,

即:

= ,

解得:V=5.625×10﹣3m3,若p A′>p B′,V<5.625×10﹣3m3;若p A′<p B′,V>5.625×10﹣3m3.

答:(1)物体B的密度为0.5×103kg/m3;(2)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3920Pa;

(3)若p A′>p B′,V<5.625×10﹣3m3;若p A′<p B′,V>5.625×10﹣3m3.

18.(2014秋?松江区月考)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2米和0.1米的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的质量是2千克,物体B的密度为1×103千克/米3.求:

①物体A的密度ρA.

②物体B所受重力的大小G B.

③若在两正方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体积均为△V的部分后,两正方体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之比△p A:△p B.

解:①物体A的体积:V A=L A3=(0.2m)3=0.008m3,

则物体A的密度:ρA===0.25×103kg/m3;

②物体B的体积:V B=L B3=(0.1m)3=0.001m3,

物体B的质量:m B=ρB V B=1×103kg/m3×0.001m3=1kg,

则物体B的重力:G B=m B g=1kg×9.8N/kg=9.8N;

③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ρLg,

当在两正方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体积均为△V的部分后减小的高度之比:

====()2=()2=,

两正方体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之比:

==×=×=.

答:①物体A的密度为0.25×103kg/m3;②物体B所受重力的大小为9.8N;

③若在两正方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体积均为△V的部分后,两正方体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之比为1:16.

19.(2012?杨浦区一模)如图所示,甲、乙两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他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相等,甲的密度为1×103千克/米3,乙的密度为8×103千克/米3.若沿竖直方向将两正方体各切去相等的质量后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部,求出叠放后水平地面受到甲、乙两物体的压强之比.

解:因为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同,所以甲乙的质量相等,设都为m.又切去质量相等,则切去的比例相同.剩下的比例也相同.设比例系数为n.

==×=×=

∵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

==×==

答:叠放后水平地面受到甲、乙两物体的压强之比为1:4.

20.(2015?浦东新区校级一模)如图所示,质量均为5千克的实心均匀圆柱体甲、乙竖放在水平地面上.

(1)若甲的密度为5×103千克/米3,求甲的体积V甲.

(2)若乙的底面积为5×10﹣3米2,求乙对地面的压强p乙.

(3)若甲的密度和底面积为4ρ和2S,乙的密度和底面积为5ρ和S,为使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可以在它们上部分别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的体积(选填“高度”、“体积”或“质量”),并求出它们对地面压强减小量之比△p甲:△p乙.

解:(1)根据密度公式ρ=得:V甲===1×10﹣3m3.

(2)乙对地面的压力F乙=G乙=5kg×9.8N/kg=49N,

则压强p乙===9.8×103Pa;

(3)由题目知道实心均匀圆柱体甲、乙质量相同,对地面的压力相同,由于甲的底面积为2S,乙的底面积为S,则根据p=可知:甲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

①若截取相同的高度,根据公式p====ρgh可知道,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只跟圆柱体密度和高度有关,由于

甲的密度为4ρ,乙的密度为5ρ,则△p甲<△p乙;故可以采取;

所以,△p甲:△p乙=ρ甲gh:ρ乙gh=ρ甲:ρ乙=4ρ:5ρ=4:5.

②若截取相同的体积,根据ρ=可知m=ρV,由于甲的密度为4ρ,乙的密度为5ρ,则△m甲<△m乙;由此可知,甲

的压力变化量小于乙的压力变化量,即受力面积不变的情况下,乙的压强减小的多,可以使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故可以采取;

由于S甲=2S乙、且△V相等,因此△h乙=2△h甲

所以,△p甲:△p乙=ρ甲g△h甲:ρ乙g△h乙=4ρg△h甲:5ρg×2△h甲=2:5.

③若截取相同的质量,由于原来质量相等,对地面的压力也减少相同,则对地面的压强仍会是甲对地面的压强小于乙对地面的压强;故不可以采取.

答:(1)若甲的密度为5×103千克/米3,甲的体积V甲=1×10﹣3m3.

(2)若乙的底面积为5×10﹣3米2,乙对地面的压强p乙=9.8×103Pa.

(3)高度;它们对地面压强减小量之比△p甲:△p乙=4:5(体积;它们对地面压强减小量之比△p甲:△p乙=2:5).

21.(2014?祁东县校级模拟)如图(a)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实心圆柱体A、B由不同材料制成,A的密度是B的一半.它们的高度均为H.A的质量是B的三分之一.如图(b)所示,若在A、B上沿水平方向截去某一相同的厚度h,并将所截去的部分均叠放至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的中央.当截去厚度h时,恰能使叠放后的物体A′、B′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求:h与H之比.(可用分式表示)

解:由实心圆柱体A的密度是B的一半,则密度之比为ρA:ρB=1:2,或ρB=2ρA,

由于A的质量是B的三分之一,则质量之比为m A:m B=1:3,

它们的高度均为H.则根据ρ=和V=Sh得S===,

则=:=×=×=,

当截去厚度h时,叠放后的物体A′、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

F A′=

G A﹣△G A+△G B=ρA gS A H﹣ρA gS A h+ρB gS B h;

F B′=

G B﹣△G B+△G A=ρB gS B H﹣ρB gS B h+ρA gS A h;

由于叠放后的物体A′、B′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p A′=p B′,

即:=,

所以,=,

整理得:ρA H﹣ρA h+ρB h×=ρB H﹣ρB h+ρA h×;

即:ρA H﹣ρA h+2ρA h×=2ρA H﹣2ρA h+ρA h×;

解得:=.

答:h与H之比为.

22.(2012?杨浦区二模)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A和B均为实心长方体,它们的长、宽、高如图所示.物体A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物体B的质量为9.6千克.求:

①物体A的质量;

②求长方体A、B的重力之比G A:G B.

③若在长方体A、B的右侧沿竖直方向按相同比例截取一部分长方体,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这时A、B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 A′、p B′,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比例n的取值范围.

解:①物体A的体积:

V A=0.2m×0.1m×0.1m=0.002m3,

物体A的质量:

m A=ρA V A=0.8×103kg/m3×0.002m3=1.6kg;

②长方体A、B的重力之比:

G A:G B=m A:m B=1.6kg:9.6kg=1:6;

③S A=0.1m×0.2m=0.02m2,

S B=0.2m×0.4m=0.08m2,

S A:S B=0.02m2:0.08m2=1:4,

若p A′=p B′,即=,

=,

∴=,

解得:n=0.08,

当n<0.08时,p Aˊ<p Bˊ;

当n=0.08时,p Aˊ=p Bˊ;

当n>0.08时,p Aˊ>p Bˊ.

答:①物体A的质量为1.6kg;②长方体A、B的重力之比为1:6.

③当n<0.08时,p Aˊ<p Bˊ;当n=0.08时,p Aˊ=p Bˊ;当n>0.08时,p Aˊ>p Bˊ.

23.(2014秋?玄武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高度分别为0.2米和0.1米,A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B质量为1千克.求:

①A的质量;

②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③若在正方体A、B上沿竖直方向按相同比例k截下一部分,并将截下的部分分别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这时A、B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请计算其对应的比例k的值.

解:(1)A的体积V A=(0.2m)3=0.008m3,

由ρ=得:质量m A=ρA V A=2×103kg/m3×0.008m3=16kg.

(2)对地面的压力F B=G B=m B g=1kg×9.8N/kg=9.8N,

S B=(0.1m)2=0.01m2,

P B===980Pa.

(3)已知:没有截下一部分时;

F A=

G A=m A g=16kg×9.8N/kg=156.8N,

S A=(0.2m)2=0.04m2,S B=(0.1m)2=0.01m2,

由于A、B分别沿竖直方向按相同比例k截下一部分,并将截下的部分分别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则

截下的部分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

F A′=

G A﹣kG A+kG B=(1﹣k)G A+kG B;

F B′=

G B﹣kG B+kG A=(1﹣k)G B+kG A;

截下的部分对地面的受力面积分别为:

S A′=S A﹣kS A=(1﹣k)S A;

S B′=S B﹣kS B=(1﹣k)S B;

∵A、B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即p A′=p B′,

∴=,

即:=,

∴+=+,

即:(﹣)=﹣,

则(﹣)=﹣

解得:k=.

答:①A的质量为16kg.②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980Pa.③对应的比例k的值为.

24.(2013?松江区二模)实心长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长、宽、高如图(a)所示,密度为0.8×103千克/米3.求:

①物体的质量m.

②物体对地面的压强p.

③设长方体的长为a,宽为b,高度为h,长方体原来对水平面的压强为p.若在长方体上沿水平方向按比例n截去一定厚度后(即截取nh)如图(b),长方体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1,变化的压强为△p1;若长方体沿竖直方向按比例n截去一定长度(即截取na)并把截下的部分叠放在剩余部分的上方后如图(c),此时长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2,变化的压强为△p2.

第一,求出压强p1和p2.(用p,n表示)

第二,若△p2=2△p1,求比例n.

解:①根据ρ=可得,物体的质量:

m=ρV=0.8×103kg/m3×0.4m×0.2m×0.1m=6.4kg;

②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F=G=mg=6.4kg×9.8N/kg=62.72N,

对地面的压强:

p==784Pa;

③第一:设物体原来的质量为m,底面积为S=ab,则:

p=,

沿水平方向按比例n截去一定厚度后,受力面积不变,剩余物体的质量为:

m1=m=(1﹣n)m,

剩余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p1=====(1﹣n)p,

沿竖直方向截取na后的压力不变,求出受力面积:

S2=(1﹣n)ab,

长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2====p;

第二:△p1=p﹣p1=p﹣(1﹣n)p=np,△p2=p2﹣p=p﹣p=p,

∵△p2=2△p1∴p=2np,

解得n=0.5.

答:①物体的质量为6.4kg;

②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784Pa;

③第一,压强p1为(1﹣n)p,压强p2为p;

第二,比例n为0.5.

25.(2012?金山区一模)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2米和0.3米的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物体B的质量为13.5千克.求:

(1)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物体B的密度.

(3)在保持物体A、B原有放置方式的情况下,为了使A、B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甲同学的方案是:在两个正方体上方均放置一个重力为G的物体,乙同学的方案是:在两个正方体上方沿水平方向截取相同高度△h.

①你认为乙同学的方案是可行的.

②确定方案后,请计算该方案下所放置的物体重力G或截取的相同高度△h.

解:(1)∵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ρgL,

∴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 A=ρA gL A=2×103kg/m3×9.8N/kg×0.2m=3920Pa;

(2)物体B的密度:ρB====0.5×103kg/m3;

(3)物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B=ρB gL B=0.5×103kg/m3×9.8N/kg×0.3m=1470Pa<p A,

∵两个正方体上方均放置一个重力为G的物体时,增加的压力相等,且S A<S B,

∴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还是大于物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故甲方案不可行,即乙方案可行;

∵p A′=p B′

∴ρA g(L A﹣△h)=ρB g(L B﹣△h),

2×103kg/m3×9.8N/kg×(0.2m﹣△h)=0.5×103kg/m3×9.8N/kg×(0.3m﹣△h)

解得:△h≈0.17m.

答:(1)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3920Pa;(2)物体B的密度为0.5×103kg/m3;

(3)乙;截取的相同高度△h约为0.17m.

26.(2011?宝山区一模)竖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A和B均为实心长方体,它们的长、宽、高如图所示.物体A的密度为0.6×103千克/米3,物体B的质量为19.2千克.求:

(1)物体A的质量m A;

(2)物体B对水平地面压力的大小F B;

(3)在保持物体A、B原有放置方式的情况下,并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下表中有两种方案,请判断这两种方案是否可行,若认为不行,请说明理由;若认为行,计算所叠放物体的重力G′(或所截取的质量△m).

③计算所叠放物体的重力G′(或所截取的质量△m).

解:(1)物体A的质量为m A=ρA V A=0.6×103kg/m3×(0.2m×0.1m×0.4m)=4.8kg;

(2)物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F B=G B=m B g=19.2kg×9.8N/kg=188.16N;

(3)两种方案都行,即①行、②行

③方案一:叠放一块质量相同的物体(其重力为G′)后有p A′=p B′;

即:=

即:=

故得G′=235.2N

方案二:沿竖直方向分别截去质量相等的部分(设为△m)后有P A′=p B′

即:=即:=

故得△m=3.31kg;

答:(1)物体A的质量为4.8kg;(2)物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188.16N;

(3)为使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在它们顶部叠放一块相同的物体方案可行,叠放物体的重力为235.2N;分别从A、B的右侧沿竖直方向分别截去质量相等的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的方案也可行,截取的质量为3.31kg;

27.(2010?上海)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A和B均为实心长方体,它们的长、宽、高如图所示.物体A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物体B的质量为8千克.求:

①物体A的质量;

②物体B所受重力的大小;

③在保持物体A、B原有放置方式的情况下,若沿竖直方向截取物体,并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下表有两种方案,请判断这两种方案是否可行,若认为行,计算所截取的长度.

内容判断(选填“行”或“不行”)

方案一从A的右侧截取一部分长方体叠放在B的上面()

方案二分别从A、B的右侧按相同比例截取一部分长方体,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

(3)计算截取的长度.

解:(1)物体A的体积为V1=0.2m×0.1m×0.1m=0.002m3,

由ρ=得,m=ρV,

物体A的质量为m=ρV1=0.8×103kg/m3×0.002m3=1.6kg,

答:物体A的质量是1.6kg.

(2)物体B所受重力为G=mg=8kg×9.8N/kg=78.4N,

答:物体B所受重力为78.4N.

(3)方案一:设从A右侧截取x长度,

则A的体积V′=0.1m×0.1m×(0.2﹣x)m,

m′=ρV′=0.8×103kg/m3×0.1m×0.1m×(0.2﹣x)m=8×(0.2﹣x)kg

F A=

G A=m′g=8×(0.2﹣x)kg×10N/kg=80×(0.2﹣x)N,

P A===800Pa,

P B==(1200﹣1000x)Pa

∴800Pa=(1200﹣1000x)Pa

x=0.4m>0.2m,不行.

方案二:设比例为,比例不是指体积的比例,而是长度的比例,

则A截取的是,B截取的是,

求得B的密度是=0.5×103kg/m3,

A截取的质量m1=×0.1×0.1×0.8×103(kg)

同理B截取的质量m2=,

叠放后A的质量m1=1.6kg﹣kg+kg=(1.6+)kg,

B的质量m2=(8﹣+)kg=(8﹣)kg,

A的压强P1==g=g,

B的压强P2==g=g,

∴g=g,

解得k=20,

则A截取的是=0.01m,B截取的是=0.02m.

答:方案一不可行;方案二可行,A截取的长度是0.01m;B截取的长度是0.02m.

28.(2013春?梁子湖区校级期中)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A和B均为实心长方体,它们的长、宽、高如下图所示.物体A的密度为0.8×103kg/m3,物体B的质量为8kg.(g=10N/kg)求:

(1)物体A的质量;

(2)物体B所受重力的大小;

(3)在保持物体A、B原有放置方式的情况下,若沿竖直方向截取物体,并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解:(1)物体A的体积:

V A=0.2m×0.1m×0.1m=0.002m3,

根据ρ=可得,物体A的质量:

m A=ρA V A=0.8×103kg/m3×0.002m3=1.6kg;

(2)物体B所受重力:

G B=m B g=8kg×10N/kg=80N;

(3)方案一:设从A右侧截取x长度,则剩余A的体积:

V A′=0.1m×0.1m×(0.2﹣x)m,

剩余A的质量:

m A′=ρA V′=0.8×103kg/m3×0.1m×0.1m×(0.2﹣x)m=8×(0.2﹣x)kg,

剩余A的压力:

F A=

G A′=m′g=8×(0.2﹣x)kg×10N/kg=80×(0.2﹣x)N,

剩余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 A===800Pa,

B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F B=

G B+G A截=G B+G A﹣G A′=80N+1.6kg×10N/kg﹣80×(0.2﹣x)N=80N+80xN,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 B===(1000+1000x)Pa,

∵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800Pa=(1000+1000x)Pa,

解得:x=﹣0.2m,故此方案不可行.

方案二:设比例为,比例不是指体积的比例,而是长度的比例,

则A截取的是,B截取的是,

B的密度:

ρB===0.5×103kg/m3,

A截取的质量:

m1=×0.1×0.1×0.8×103(kg)

同理B截取的质量:

m2=,

叠放后A的质量:

m1=1.6kg﹣kg+kg=(1.6+)kg,

B的质量:

m2=(8﹣+)kg=(8﹣)kg,

A的压强:

p1==g=g,

B的压强:

p2==g=g,

∴g=g,

解得k=20,则A截取的是=0.01m,B截取的是=0.02m.

答:(1)物体A的质量为1.6kg;(2)物体B所受重力的大小为80N;(3)在保持物体A、B原有放置方方案一不可行;方案二可行,A截取的长度是0.01m;B截取的长度是0.02m.

29.(2011?闸北区一模)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A和B均为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正方体A的边长为

0.1米,密度为0.8×103千克/米3,正方体B的边长为0.2米,密度为0.5×103千克/米3.求:

①正方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②在保持正方体A、B原有放置方式的情况下,若沿竖直方向或者水平方向截取物体,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表中有两种方案,请判断这两种方案是否可行,若认为可行,计算所截取的长度(或厚度).

解:①∵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ρgh,

∴正方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 A=ρA gh A=0.8×103kg/m3×9.8N/kg×0.1m=784Pa;

P B=ρB gh B=0.5×103kg/m3×9.8N/kg×0.2m=980Pa;

②根据公式p=ρgh可知:方案一不行,因正方体A的密度和高度不变,压强不变,不可能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方案二行,从正方体B的上方水平截取一部分会使高度减小,可改变其对地面的压强,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③两者压强相等时,即P B′=P A=784Pa,

所需B的高度:

h B′===0.16m,

截取的长度:h=h B﹣h B′=0.2m﹣0.16m=0.04m.

答:①正方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784Pa.②不行;行.③截取的长度为0.04m.

30.(2011?金山区一模)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2米和0.1米的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的质量是2千克,物体B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求:

①物体A的密度ρA.

②物体B所受重力的大小G B.

③若沿水平方向截去物体,并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下表中有两种方案,请判断这两种方案是否可行,若认为行,计算所截去的相等体积或质量.

解:(1)ρA===250kg/m3,

(2)∵ρ=,

∴m B=ρB V B=2×103kg/m3×(0.1m)3=2kg,

则G B=m B g=2kg×9.8N/kg=19.6N.

(3)

①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体积相等的部分,因为A的密度小于B的密度,所以A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大于B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A和B的底面积不变,可以使A、B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质量相等的部分,A、B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相等,A和B的底面积不变,A、B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不变,不能使A、B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②设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体积V,则:

p A′==,

p B′==,

∵p A′=p B′,

∴=,

即:=,

解得:V=7.6×10﹣3m3;

答:①物体A的密度ρA为250kg/m3,

②物体B所受重力的大小G B为19.6N.

③截去相等的体积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截去的体积为7.6×10﹣3m3.

固体压强切割问题专题训练

固体压强切割问题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沿竖直方向分别在两个正方体右侧截去一部分,使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 乙正方体() A.剩余部分的底面积S′甲=S′乙 B.剩余部分的体积V′甲=V′乙 C.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F甲=△F乙 D.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p甲<△p乙 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力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A. P甲<P乙 B. P甲=P乙 C. P甲>P乙 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他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甲、乙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为△F甲、△F乙,对地面压强变化量为△P甲、△P乙,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力位F′甲、F′乙,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为P′甲,P′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同2 A. F′甲可能大于F′乙 B. P′甲可能小于P′乙 C.△F甲一定大于△F乙 D.△P甲可能小于△P乙 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质量相等.若分别在甲、乙上沿水平方向截去高度相等的部分后,则剩余部分的()图同2 A.甲的体积可能等于乙的体积 B.甲的质量可能小于乙的质量 C.甲对地面压强可能等于乙对地面的压强 D.甲对地面压力可能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力 5.甲、乙两个圆柱体(ρ甲<ρ乙)分别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 乙,高度分别为h甲和h乙.若均沿水平方向,将两圆柱体截去相等的质量,使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则甲、乙两个圆柱体被截去前的情况可能是图中的()

(完整版)固体压强切割叠加专题

固体压强切割叠加专题 【知识要点】 定义: 垂直作用在受力面积上的力 1、压力 作用点:二者相互接触的面,但在被研究的物体表面 方向:垂直接触面并指向被研究的物体 大小: 根据二力平衡和作用力与反作用求解 2、受力面积:二者相互接触的面积(注意吸盘) 3、规则的固体(正、长方体、圆柱体)的压强公式gh P ρ= (h 为物体高度) 切相同高度h g P ?=?ρ g S m P ?= ? 一、同一物体切割 (P= S F ) gh P ρ= 1.将一均匀长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1所示.若沿虚线切开拿走左上方的一半, 则长方体的密度、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力及压强的变化是( ) A.密度不变,压强不变,压力减小 B.密度减小,压强减小,压力减小 C.密度不变,压强不变,压力不变 D.密度不变,压强减小,压力减小 2.按图2所示的方式将正方体木块切去一半剩余的一半留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压强不变的是图:(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有一均匀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F ,压强是P ,如图所示,若切去阴影部分,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 水平切割 通过P ?来 求出切割后的压强关系 4、固体切割 (规则的固体) 固体压强 (P=S F ) 切割 叠放 施压 竖直切割:压强与原来的相同,变化量为零 竖直向上:P 现′ =P 原+ΔP 竖直向下:P 现′ =P 原-ΔP 切割后叠加:总的质量没变(即重力没变),只是受力面积发生变化。 切相同 质量体积 图1 图2

4、如图4所示,一个均质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为p 若沿图中虚线部分将其分为a 、b 两块,并将它们左右分开一小段距离,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a 、Pb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Pa >Pb >P B 、P >Pa >Pb C 、P <Pa <Pb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二、不同物体的变化 (一)竖直切割类型(原来压强相等) 5如图,实心正方体M 、N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M 的边长大于N 的边长,此时M 对地面的压强等于N 对地面的压强,若按边长的平行线分别从两物体上表面竖直向下截去,且所截的宽度相同,则两物体的剩余部分M/、N/对地面的压力、压强( ) A 、M/对面的压强可能小于N/对地面的压强 B 、M/对面的压强可能大于N/对地面的压强 C 、 M/对面的压力一定等于N/对地面的压力 D 、 M/对面的压力一定大于N/对地面的压力 6如图6所示,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分别沿竖直方向截去厚度相等的部分后,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甲和p 乙的关系为( ) A 、p 甲<p 乙 B 、p 甲=p 乙 C 、p 甲>p 乙 D 、不确定 7、如图7所示,A 、B 两实心立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将两立方体沿竖直方向各切去相同的宽度,再将切去的部分放在各自的上表面,则此时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 ) A pA >p B 。 B pA <pB 。 C pA =pB 。 D 无法判断。 8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已知甲的密度<乙的密度.沿竖直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质量,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 9、甲、乙两个实心立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ρ甲<ρ乙),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沿竖直方向将甲、乙两个立方体各切除质量相同的一部分,再将切除部分分别叠放在各自剩余部分上面,则水平地面受到甲、乙的压强( ) A .p 甲<p 乙 B .p 甲=p 乙 C .p 甲>p 乙 D .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10.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对水平面的压强相同,边长a 甲=2a 乙.如果沿竖直方向将甲、乙分别切去厚度为各自边长1/4的部分,然后将甲切去部分叠放在乙的剩余部分上,将乙切去部分叠放在甲的剩余部分上,此时甲对水平面的压强p 甲,乙对水平面的压强p 乙,甲对水平面的压力F 甲,乙对水平面的压力F 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p 甲>p 乙 B .p 甲<p 乙 C .F 甲<F 乙 D .F 甲=F 乙 N M B A 图4 甲 乙 图6 图7

初中物理_初中八年级物理压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九章第1节教学设计课题第九章第1节压强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探究实验,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理解物理中的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控制变量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2.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压强概念。 教学难点:比值定义法定义压强。 教学 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实验法、列举实例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教具 学具 多媒体课件、一头削尖的铅笔、四角小桌、海绵、钩码两个 教学过程 引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课题教师引导学生实验 用手用相同的力把气球按压在 钉子和钉床上,观察效果参与实验 思考回答 让学生亲身感受,提 高学生分析问题的 兴趣。

提出问题 两个手指的受力有什么不同? 两个手指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观察两个手指的凹陷有什么不 同? 和这个实验类似的情况生活中 还有很多,我们再看一个图片。 两个人对雪地的压力是差不多 的,但压力的效果相同吗? 你觉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 因素有关呢? 带领学生分析 引导 上面这些现象都与我们今天要 学习的内容有关。 板书 第九章压强 第一节压强 根据力的平衡,两个手指 受力相同。 尖的一端手指觉得更疼。 尖的一端手指凹陷的更 多。 不相同。 与压力作用面积、压力大 小有关。 聆听 进一步展示现象,说 明这种现象的普遍 性。锻炼学生的分析 能力。 引出课题。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首先让我们用实验来探究影响 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根据刚才的分析,你觉得影响压 学生思考,并回答: 压力的大小; 锻炼分析能力。

固体压强切割问题专题训练

固体压强切割问题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沿竖直方向分别在两个正方体右侧截去一部分,使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正 方体( ) A.剩余部分的底面积S′甲=S′乙 B.剩余部分的体积V′甲=V′乙 C.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F甲=△F乙 D.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p甲<△p乙 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力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 A. P甲<P乙B. P甲=P乙 C. P甲>P乙D. 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他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甲、乙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为△F甲、△F乙,对地面压强变化量为△P甲、△P乙,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力位F′甲、F′乙,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为P′甲,P′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同2 A. F′甲可能大于F′乙 B. P′甲可能小于P′乙 C.△F甲一定大于△F乙 D.△P甲可能小于△P乙 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质量相等.若分别在甲、乙上沿水平方向截去高度相等的部分后,则剩余部分的()图同2 A.甲的体积可能等于乙的体积 B. 甲的质量可能小于乙的质量 C. 甲对地面压强可能等于乙对地面的压强 D.甲对地面压力可能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力 5.甲、乙两个圆柱体(ρ甲<ρ乙)分别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高度分别为h甲和h乙.若均沿水平方向,将两圆柱体截去相等的质量,使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则甲、乙两个圆柱体被截去前的情况可能是图中的( ) 6.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在甲、乙上表面中央都施加竖直方向的力F甲和F乙(均小于甲、乙的重力),使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F

固体压强切割+叠放

1-4切割+叠放问题 如图10所示,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甲的质量为5千克,边长为0.1米。 ① 求甲的密度ρ。 ② 求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 和压强p 。 ③ 若甲、乙各自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在两物体上沿竖直方向截去质量相同的部分并分别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 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 p 乙′,则p 甲′:p 乙′_____________1(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小明和小华同学将均匀实心正方体沿竖直方向切去任意厚度A ,如图6(a )所示,并将其分别置于剩余部分的下面或上面,如图6(b )、(c )所示。三种放法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p a 、p b 、p c 。则下列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 .p a = p b = p c B .p a < p b = p c C .p a = p b < p c D p a < p b < p c 如图3(a )所示,在质量、高度均相等的甲、乙两圆柱体上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并将切去部分叠放至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的中央,如图 3 (b )所示。若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力、压强分别为F 甲′、F 乙′、p 甲′、p 乙′,则( ) A .F 甲′>F 乙′,p 甲′>p 乙′ B .F 甲′<F 乙′,p 甲′>p 乙′ C .F 甲′=F 乙′,p 甲′=p 乙′ D .F 甲′=F 乙′,p 甲′>p 乙′ 【2014静安一模】均匀实心正方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甲、乙各自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在两物体上沿竖直方向截去质量相同的部分并分别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 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p 乙′,则p 甲′: 图10

初二下物理压强知识点归纳和经典题型

第九章压强

11.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且空气能流动,因此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个压强就叫大气压强. (1)大气压的测定 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的大小. 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测量结果和玻璃管的粗细、形状、长度(足够长的玻璃管)无关;如果实验时玻璃管倾斜,则水银柱的长度变长,但水银柱的高度,即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不变;这个高度是由当时的大气压的大小和水银的密度所共同决定的,通常情况下,为76厘米左右. 13.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的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金属盒气压计两种. 水银气压计是根据托里拆利实验制成的,它在测量时,必须挂竖直,如果挂歪斜了,则测量结果将比实际值偏大.

金属盒气压计即无液气压计,如将其刻度盘上所标的大气压值折算成高度,则成了航空、登山用的高度计. 14.大气压的变化 (1)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这主要是由于离地面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空气的密度越小. (2)大气压的变化和天气有关,一般说来,晴天的大气压比阴天的高,冬天的大气压比夏天的高大气压的特点 ⑴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都相等。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 ⑵大气压变化规律研究:在海拔3000米以内,每上升10米,大气压大约降低100Pa5.沸点与压强: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15.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高山上用普通锅煮饭煮不熟,是因为高山上的沸点低,所以要用高压锅煮饭,煮饭时高压锅内气压大,水的沸点高,饭容易煮好。 课堂例题讲解 例1.如下图所示,有五块完全相同的砖以三种形式摆放在水平地面上。(a)是两块迭放;(b)是单块砖平放;(c)是两块砖并排平放。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a、P b、和P c,则()

固体压强变化切割问题

压强变化----切割问题(学案) 一、同一物体问题 例:如图所示,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若沿图1所示的虚线去掉上面一半,其余部分不动,这时正方 体对桌面的压力将 __________ ,受力面积将____________ ,压强 2、如果沿图2所示的虚线去掉右面一半,其余部分不动,这时正 方体对桌面的压力将__________ ,受力面积将____________ ,压强 3、如果沿图3所示的虚线去掉右面部分,其余部分不动,这时正 方体对桌面的压力将__________ ,受力面积将____________ ,压强 将__________ 。

A 、压力减小,压强不变 B 、压力减小,压强减小 则剩下部分对桌面的压力及 ) 图1 图2 图 变式1:将一实心长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 如图所示.若沿虚线切幵拿 走左上方的一半, 压强的变化是(

A、压力减小,压强不变 B、压力减小,压强减小 它们对地面的 去相同高度, () A p甲< p乙C p 甲〉p乙 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 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D 、无法判断 C、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D、压力不变,压强减小 变式2:如图所示,一个均质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 为p若沿图中虚线部分将其分为a、b两块,并将它们左右分幵一小 段距离,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 a、P 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P a > P b > P B 、P> P a > P D C P v F a< P b D 、P a > P> P b 二、不同物体问题 1、竖直切割 例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上,沿竖直方向分别截去相同厚度且小于h 乙,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A p甲< p乙 B 、p甲=p乙 C p甲> p乙 D 、无法判断 变式1:沿竖直方向分别截去相同质量,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 变式2:沿竖直方向分别截去相同体积,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 2、水平切割 例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 甲乙

专题(三)固体压强之叠放问题和切割问题

第九章 / 压强 优等生 YOUDENGSHENG 035 专题(三) 固体压强之叠放问题和切割问题 |典|例|分|析| 类型一 叠放类问题 典例1 如图ZT -3-1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V 甲Δp 乙 B .Δp 甲<Δp 乙 C .Δp 甲=Δp 乙 D .无法判断 [规律方法]解答固体压强叠放类问题,关键是找到 压力和受力面积,紧抓变量和不变量。另外需要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质量相等”“受力面积相等”“压强相等”。 类型二 切割类问题 典例2 按如图ZT -3-2所示将正方体木块切去一半,剩余的一半留在水平桌面上。 图ZT -3-2 (1)它们剩余的一半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关系是( ) A .F 甲>F 乙>F 丙>F 丁 B .F 甲S 甲=S 丙 C .S 甲p 甲=p 丙 B .p 乙=p 丁

p 乙>p 丙>p 丁 固体压强之叠放问题 和切割问题典例1

新课标(RJ) / 物理 / 八年级下册 优等生 YOUDENGSHENG 036 . 如图ZT -3-10所示,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个均匀实 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分别沿竖直方向截去厚度相等的部分后,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甲和 p 乙的关系为 ( ) 图ZT -3-10 A .p 甲

p 乙 D .以上都有可能 . 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 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它们的密度关系为ρ甲< ρ乙<ρ丙。若在三个正方体上部水平截去质量相同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为 ( )A . p 甲

p 乙>p 丙 D .无法判断 . 如图ZT -3-11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圆柱体分别放 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已知r 甲=2r 乙,h 甲=2r 甲,h 乙=r 乙,则甲、乙对地面压力之比F 甲∶F 乙= ,甲、乙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 。 图ZT -3-11 图ZT -3-12 . 如图ZT -3-12所示,两个正方体金属块A 、B 叠放在 水平地面上,金属块B 对地面的压强为p 1。若取走金属块A ,金属块B 对地面的压强为p 2,A 、B 边长之比L 1∶L 2=2∶3,已知p 1∶p 2=3∶2,则金属块A 与金属块B 的密度之比为 。 . 如图ZT -3-13所示,甲、乙是完全相同的长方体 物块,平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分别沿图示的对角线切成两块,并拿走其中的一块(乙取走上面的一块),则甲、乙余下部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之比为 ,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图ZT -3-13

(完整word版)八年级物理压强分类题型汇总

八年级物理压强分类题型汇总 【知识点1】压力,压强的基本性质。要注意受力面积和物体表面积的区别。 1 关于压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压力的大小总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B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 压力的大小和方向总是跟重力有关。 D 压力就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 下列关于压力压强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B 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大。 C 重力越大,压力越大。 D 压力越小,压强越小。 3动物的一些器官生长非常特别,这与它们的生存方式、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例如:有“沙漠之舟”之称的骆驼,脚掌宽而大,是为了在沙漠中行走时___________对沙子的压强;有“森林医生”之称的啄木鸟,嘴尖而细长,是为了捉虫时___________对木的压强。 4 有一重48N,边长为20CM的正方体木块,某同学用100N竖直向上将木块压在面积是4平方米的天花板上,则木块对天花板的压强是多少? 5如果把上题中的木块用同样的力按在地面上,则木块对地面的压强又是多少? 【知识点2】同一固体受力面积不同。 1如右图所示,若把A稍微向右水平移动,则A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的变化情况是[ ] A.F变大,P变小 B. F不变,P变大 C.F不变,P变小 D. F变小,P变小 2如上右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块砖分别平放和立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砖的长∶宽∶高为4∶2∶1,若砖平放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1,立放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2,则p1∶p2等于[ ] A.8∶1 B.4∶1 C.1∶4 D.1∶8 3如右图所示的薄壁平底茶杯,将它空着正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1 、P1;把它倒放 扣在同一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是F2、P2,则[ ] A. F1 > F2 , P1 = P2 B. F1 =F2 , P1 > P2 C. F1

初中物理压强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09) 课题: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一)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 F = 物体的重力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 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⑸重力与压力的区别:(二)、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_____、________ (三)、压强: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⑶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 :帕斯卡(Pa );F :牛顿(N )S : 米2(m 2 )。A 、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 F (一般F=G=mg )和受力面积S (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F F F F F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 桌面的压强p=ρgh 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成人站立 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四)、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五)、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 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例1:三个质量均为2千克的物体,如图放置,处于平衡状态,试分析它们对接 触面的压力和重力的关系?(实物投影,请同学们作出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 例2、海淀区图1中,采用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的事列是()

固体切割叠放倒入液体压强变化主要题型含答案

甲 乙 压强主要题型 一、规则物体单独切割问题 解题技巧:规则物体指柱体,一般先用p=ρgh 来计算压强,再算压力变化 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 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它们的材料密度ρ甲_小于_ρ乙(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 因为h 甲>h 乙 , P 甲=P 乙, 由p=ρgh 可知当P 一定ρ与h 成反比 所以ρ甲_<_ρ乙 2、如图所示,a 、b 两个不同的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 强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 A 、a 的密度大,受到的重力大 B 、a 的密度小,受到的重力小。 C 、a 的密度小,受到的重力大 D 、a 的密度大,受到的重力小。 因为h a >h b , P a =P b , 由p=ρgh 可知当P 一定ρ与h 成反比 所以ρa _<_ρb 因为S a _P 乙 , 沿竖直截去厚度相等的部分后,由p=ρgh 可知当ρ与h 不变 p 的大小也不变,所以P 甲_>_P 乙 4、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已知ρ甲 < ρ乙。若在两个正方体的右侧,沿竖直方向截去相同质量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中正确的是( B ) A. p 甲 < p 乙 B. p 甲 = p 乙 C. p 甲 > p 乙 D. 无法判断 开始:因为P 甲_=_P 乙 , 沿竖直截去相同质量的部分后,由p=ρgh 可知当ρ与h 不变 p 的大小也不变,所以P 甲_=_P 乙 (2)水平切割 解题技巧:物体是柱体,物体的密度不变,高度变小,所以压强变小,压力变小。 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且它们各自对 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后, 则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p 以及剩余部分质量m 的大小关系为(C ) A 、p 甲

m 乙。 C 、p 甲>p 乙;m 甲>m 乙。 D 、p 甲>p 乙;m 甲=m 乙。 设甲边长为a ,乙边长为b ,则由图可知a >b ,如果截去相同高度b 这么高,将乙截已经完,p 乙=0,m 乙=0;而甲还有质量,所以p 甲>0;m 甲>0。 所以p 甲>p 乙;m 甲>m 乙。 甲 乙 甲 乙

最新八年级下册物理压强计算专题(含答案)

压强计算专题 1、如图所示,平底茶壶的质量是300克,底面积是40平方厘米,内盛0.6千克的水,放在面积为1 平方米的水平桌面中央。 ⑴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多大? ⑵当小明将100克的玻璃球放入茶壶内,水面上升了1厘米,但水并未溢出。此时茶 壶对桌面的压强为多少? 2、如图8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的容器容积为1.5×10-3米3,底面积为1.0×10-2米2,高为20厘米,容器重1牛,当它盛满水时求: (1)水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3、随着电热水器的不断改进,图l4所示的电热水壶深受人们的喜爱。它的容积为2L,壶身和底座的 =1.0×l03kg/m3)求:总质最是l.2kg,底座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为250cm2,装满水后水深l6cm。(ρ 水 (1)装满水后水的质量; (2)装满水后水对电热水壶底部的压强; (3)装满水后桌面受到的压强。 4、两只容积相等、高度和底面积都不相等的圆柱形容器A和B的平面图如图所示,容器A的底面积为400厘米2,高为10厘米。两个容器都盛满水且放在水平桌面上。不考虑两个容器本身的重力和体积大小。求: (1) 容器A中水的质量。 (2) 容器A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 容器B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5、如图重为120N、底面积为0.1m2的物体在2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运动了10m,用时20s.求: (1)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2)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6、质量是20t的坦克,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2,每条履带的宽度是0.4m,求: (1)坦克所受的重力是多大?(g取10N/) (2)坦克在平路上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3)如果坦克垂直路过一条宽度是0.5m的壕沟,当坦克位于壕沟的正上方时,坦克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7、有两个实心圆柱体A和B叠放在一起,并且完全接触,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A、B两圆柱体的高分别为8cm、10cm, A与B的底面积之比为1∶4, A对B的压强是2000Pa, B的密度是3×103kg/m3. 求: (1) 圆柱体A的密度;(2) B对地的压强(g=10N/kg). 8、“海宝”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其形象如图所示。在上海街头布置的各种“海宝”中,有一座“海宝”材质均匀、实心,密度为1.5×103kg/m3,体积为3m3,放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m2。取g=10N/kg,请问: (1)这座“海宝”的质量是多大? (2)这座“海宝”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切割及叠放的固体压强计算复习

切割及其叠放的固体压强计算复习 教学目标 切割及其叠放的固体压强计算 教学重难点 数学技巧的应用 知识点: 题型一: 切割前后压力关系或压强关系交代清楚,通过变化量使得一个切,另一个不切,看一下结果会很简单。答案2秒内估计就能写出来。 1.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若沿水平方向切去某一厚度,使甲、乙对地面的压力相同,则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p 甲 、p 乙和切去的厚度h 甲、h 乙 的关系是 ( ) A p 甲>p 乙,h 甲=h 乙。 B p 甲<p 乙,h 甲>h 乙。 C p 甲<p 乙,h 甲=h 乙。 D p 甲<p 乙,h 甲<h 乙 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沿水平方向切去某一厚度,使甲、乙对地面的压力相同,则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p 甲、p 乙和切去的厚度△h 甲、△h 乙的关系是( ) A .p 甲>p 乙,△h 甲=△h 乙 B .p 甲<p 乙,△h 甲>△h 乙 C .p 甲<p 乙,△h 甲=△h 乙 D .p 甲<p 乙,△h 甲<△h 乙 题型二:计算型 要把相应的公式表达出来,加上数学解题技巧。 公式应用特点: 1.横切特点:是受力面积S 是不变的; 切相同质量m 时:用P=F/S; 切相同体积V 时:把它转化为m ,用P=F/S;也可以把它转化为h ,用P=gh ρ 切相同厚度d 时,用P=gh ρ 2.横切互相叠放:底面积是不变的,最好用公式P=F/S 来解,把相应的压力表示出来最重要。其中切相同质量时,由于总压力不变,受力面积也不变,所以此时总压强是不变的。 3.竖切:对于规则柱状体P=gh ρ,所以压强不变。竖切要紧扣这点做题。 4.竖切互相叠放:当两物体以前压强相等时,根据竖切不变,'A B A S G P ?= ?,' B A B S G P ?=? A B

初中物理——固体压强叠放和切割问题专题

初中物理—固体压强叠放和切割问题专题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均匀的环形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环形底面积S 甲>S乙,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在甲、乙上沿水平方向截去高度相等的部分后,则剩余部分的压强关系() A.p 甲>p 乙B.p 甲<p 乙C.p 甲=p 乙D.无法确定 2.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和所切去部分的质量m甲、m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A.ρ甲<ρ乙,m甲>m乙B.ρ甲<ρ乙,m甲<m乙 C.ρ甲=ρ乙,m甲>m乙D.ρ甲=ρ乙,m甲<m乙 3.如图所示,取完全相同的长方体物体1块、2块、3块分别竖放、平放、竖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Pb和Pc(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则()

A.Pa=Pc>PbB.Pa=Pc≤PbC.Pa>Pb>PcD.Pa<Pb<Pc 4.如图所示,有一质地均匀的长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p1,若把长方体沿图示的虚线方向竖直切成a、b两部分,且b的体积等于a的体积,取走a后,剩余部分b对地面的压强为p2,则() A.p1=p2B.p1<p2C.p1>p2D.p1=0.5p2 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沿水平方向截去相等厚度后,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 乙,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 A.p甲<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F甲<F乙

(完整)初二物理压强的计算题及答案

物理压强计算题 1、如图13所示,平底茶壶的质量是300克,底面积是40平方厘米,内盛0.6千克的水,放在面积为1平方米的水平桌面中央。 ⑴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多大? ⑵当小明将100克的玻璃球放入茶壶内,水面上升了1厘米,但水 并未溢出。此时茶壶对桌面的压强为多少? 2、如图8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的容器容积为1.5×10-3米3,底面积为1.0×10-2米2,高为20厘米,容器重1牛,当它盛满水时求: (1)水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3、随着电热水器的不断改进,图l4所示的电热水壶深受人们的喜 爱。它的容积为2L,壶身和底座的总质最是l.2kg,底座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为250cm2,装满水后水深l6cm。(ρ水=1.0×l03kg/m3)求: (1)装满水后水的质量; (2)装满水后水对电热水壶底部的压强; (3)装满水后桌面受到的压强。 4、两只容积相等、高度和底面积都不相等的圆 柱形容器A和B的平面图如图所示,容器A的底面积为400厘米2,高为10厘米。两个容器都盛满水且放在水平桌面上。不考虑两个容器本身的重力和体积大小。求: (1) 容器A中水的质量。 (2) 容器A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 容器B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5、如图重为120N、底面积为0.1m2的物体在2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运动了10m,用时20s.求: (1)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6、质量是20t的坦克,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 面积是2,每条履带的宽度是0.4m,求: (1)坦克所受的重力是多大?(g取10N/) (2坦克在平路上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3)如果坦克垂直路过一条宽度是0.5m的壕沟,当坦克位于壕沟的正上方时,坦克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7、有两个实心圆柱体A和B叠放在一起,并且完 全接触,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A、B两圆柱体的高分别为8cm、10cm, A与B的底面积之比为1∶4, A对B的压强是2000Pa, B的密度是3×103kg/m3. 求: (1) 圆柱体A的密度; (2) B对地的压强(g=10N/kg). 8、“海宝”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其 形象如图所示。在上海街头布置的各种“海宝”中,有一座“海宝”材质均匀、实心,密度为1.5×103kg/m3,体积为3m3,放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m2。取g=10N/kg,请问: (1)这座“海宝”的质量是多大? (2)这座“海宝”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9、如图10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B放置在水 平地面上,受到的重力均为64牛,A的边长为0.2米,B的边长为0.3米。 ①求正方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②求正方体A. B的密度之比ρA:ρB ③若正方体A、B上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厚度h后.A、B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1和PB1.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h的取值范围.

(完整)初中物理、液体的压强教案

《液体的压强》教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 了解液体压强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 认识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形形色色的连通器。 2.过程与方法 ◎ 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知道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处压强 的大小和方向。 ◎ 尝试采用不同实验方法探究问题,增强创新意识和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 能联系生活、社会实际,解释相关现象,提高科学技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鼓 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2.难点:正确理解液体的深度,能从题设条件中分析出隐含条件。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准备好实验器材:薄塑料袋、盛水的容器、、矿泉水瓶两个(一个瓶身扎竖直方向扎三个小孔,各异底部挖空、侧壁扎一小孔、瓶底瓶盖包上橡皮膜的各一只)。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展示有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坝上窄下宽,为什么潜水需要不同的装备,还有海洋馆的潜水员,被压扁的深海带鱼,看起来非常厚重的潜水艇,是不是在水里面存在一双无形的打手对这些东西有压力作用呢?是不是就可以说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呢?)引出本节课的课题-----------§13.2 液体的压强 二.新课教学 ( 上节课我们学过固体的压强,一物体由于对另一物体表面有压力作用,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大小我们把它叫做压强,满足公式S F P ,那液体的压强有什么特点呢?接下来,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做几个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一)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演示实验(做实验前可想让学生猜想实验现象,明确观察目的,做好观察的思想准备。) 1.用封膜的矿泉水瓶做实验: ①竖直放置,装入水,发现下端的橡皮膜向下突出,说明液体由于重力作用,对容器下方有压强。 ②水平放置,装入水,发现两端的橡皮膜向外突出,说明液体由于流动作用,对容器侧面有压强。 ③用塑料袋装水时,它会胀起来,让学生感知液体会产生压强,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 用扎了孔的矿泉水瓶做实验 ①矿泉水瓶装有水,让学生观察到水从小孔流出来,且处于不同位置的小孔流出来的的射程

(完整版)初二物理压强经典练习题

初二物理液体压强测试题 出题人:袁老师测试人: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如图所示,在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过程中,将微小压强计的金属盒 放在水中,下列做法能够使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减小的 是 A.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B.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C.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在原位置转动180° D.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同样深度的食盐水中 2、在甲、乙两个试管中分别装有相同高度的水和酒精(ρ 水>ρ 酒精 ), 试管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p 甲和p 乙 的关系是() A.P 甲>P 乙 B.P 甲 =P 乙 C.P 甲 <P 乙 D.无法确定 3、如图所示,装满水的密闭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下底面积之比为4: 1,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压强为p。当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 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A.F,PB.4F,PC.1/4F,PD.F,4p 4、长方形金属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若从高度一半处将它沿水平方向切开,并将上半部分拿去,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力、压强与原来相比()。 A.压力减半,压强减半 B.压力减半,压强不变 C.压力不变,压强减半 D.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5、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 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 A和p B,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 A和F B,则() A.p A>p B F A>F B B.p A<p B F A=F B C.p A=p B F A<F B D.p A<p B F A>F B 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若在三个容器 中装入质量相等的水,三个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 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 7、一块砖,平放、侧放、立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1—4—1),关于砖对地面的压 力和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甲乙丙

固体压强与切割 典型例题含答案

【例2】同种材料制成的正方体A和B,如图所示,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1,P2,把A放在B的上面,此时对地面的压强P3为()(用P1、P2表示) P13/P22+p2 【例3】同种材料制成的正方体A和B,如图所示,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1,P2,把B放在A的上面,此时对地面的压强P 3为()(用P1、P2表示) P23/P12+p1 同一物理不同放置时产生的压强 要点:物体重力不变,对支持面产生的压力不变,根据固体压强公式,压力不变,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例1】如图所示,将一块砖平放、立放、侧放时,它对地面的压强(B) A、平放时最大 B、立放时最大 C、侧放时最大 D、平放、立放、侧放时,一样大 分清受力面积与压力 研究哪个面受到的压强,要看该面上收到的压力及于该面接触的面积 【例1】正方体甲和乙的边长之比是2:3,将它们分别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时,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均为p,将甲如图所示放置在乙上面,乙对桌面的压强为p′。则p′:p等于(B) A,9:13;B,13:9; C,9:4;D,13:4; 【例2】如右图所示,两个正方体金属块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金属块B对地面的压强为p1。若取走金属块A,金属块B对地面的压强为p2。已知p1:p2=3:2,金属块A、B的边长之比l A:l B=2:3,则金属块A与金属块B的密度之比ρA;ρB= 27:16。 【例3】如图所示:重50牛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物块被20牛的水平力紧压后静止在图示位置,则物块对水平

支持面的压力是(50N),压强是(5000Pa);对竖直墙壁的压力是(20N),压强是(2000 Pa).在图中画出物块对两个支持面压力的示意图. 【例4】如图,物体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把物体A向右移动一点(不落地),则物体A对桌面的( B ) A.压力和压强都不变, B.压力不变,压强变大 C.压力变大,压强不变. D.压力和压强都变大 【例6】如图所示,物体A重30N,B重15N,物体A的底面积为10cm2,物体B的底面积为5cm2。则A对B的压强( 6000 )Pa,B对桌面的压强是( 9000 )Pa。 【例7】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装满豆浆的密闭杯子,以下列四种不同的方式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杯子上表面面积是下表面面积的2倍,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分别是p甲、p乙、p丙、p丁,则(C)p甲<p乙<p丙<p丁B、p乙<p甲<p丁<p丙C、p乙<p甲=p丁<p丙D、p丙<p乙<p丁=p甲 A、 根据压强、密度、体积、高度、压力中的某些量求其它量 【例1】甲、乙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甲、乙密度之比是1∶2,则甲、乙的底面积之比是 ( D ) A.1∶2 B.2∶1 C.1∶4 D.4∶1 竖直面上的受到的压强与物体重力无关 【例1】如图所示,物体重10 N,它与竖直墙面的接触面积是0.5 dm2,现用24 N的水平力把物体按在墙上,墙面受到物体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D) A.10 N,2×103 Pa B.10 N,4.8×103 Pa C.24 N,2×103 Pa D.24 N,4.8×103 P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