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油库设计规范修改稿

植物油库设计规范修改稿
植物油库设计规范修改稿

植物油库设计规范

(报审稿初稿)

主编单位:国贸工程设计院

参编单位:国家粮食储备局无锡粮食科学研究设计院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

河南工业大学

目次

1总则 (1)

2术语 (1)

3一般规定 (2)

4库址选择 (2)

5总平面布置 (4)

6油罐区 (7)

7油泵站 (8)

8油品装卸设施 (9)

9输油及热力管道 (11)

10消防设施 (12)

11给水、排水及含油污水处理 (14)

12电气装置 (15)

13采暖通风 (16)

条文说明 (17)

1总则 (17)

3一般规定 (17)

4库址选择 (18)

5总平面布置 (19)

6油罐区 (21)

7油泵站 (21)

8油品装卸设施 (23)

10消防设施 (27)

11给水、排水及含油污水处理 (32)

12电气装置 (33)

13采暖通风 (33)

1 总则

1.0.1 为在植物油库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统一技术要求,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节约土地、节能环保、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植物油库的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采用非焊接钢制油罐的植物油库。亦不适用于地下式植物油库及生产车间附属罐。

1.0.3 植物油库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植物油库vegetable oil depot

收发和储存符合国家标准的散装植物油的独立的或植物油加工厂附属的仓库或设施。

2.0.2 油罐oil tank

置于地上固定的立式固定顶、圆筒形钢制容器。

2.0.3 油罐组 a group of tanks

用闭合连接的护油堤围起来的一组油罐。

2.0.4 油罐区tank farm

由一个或若干个油罐组构成的区域。

2.0.5 储油区oil storage area

由一个或若干个油罐区和为其服务的油泵站、发油棚、变配电间等设施构成的区域。

2.0.6 护油堤protection oil dike

用于防止油脂流出油罐区(由于油罐破裂及其他原因而使油脂溢出)的防护围堤。

2.0.7 油罐容量nominal volume of tank

经计算并圆整后的油罐公称容量。

2.0.8 安全距离safe distance

满足消防、环保等要求的距离。

2.0.9 铁路油品装卸线railway for oil loading and unloading

植物油库内用于油品装卸作业的铁路线段。

2.0.10 铁路油品装卸区railway area for oil loading and unloading

植物油库内由铁路装卸线、装卸栈桥、鹤管和油泵房等设施组成的植物油品装卸区域。

2.0.11 水运油品装卸区port area for oil loading and unloading

由装卸码头、输油臂(或连接软管)、油泵房等设施组成的植物油品装卸区域。

2.0.12 公路油品装卸区highway area for oil loading and unloading

由汽车发油棚、油泵房等设施组成的植物油品装卸区域。

2.0.13 集油池oil collecting sump

设置在地平面以下,用于收集油脂的钢制容器。

2.0.14 地下式植物油库underground vegetable oil storage

储油罐实埋在地下或置于地下构筑物内的油库。

3 一般规定

3.0.1 植物油库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3.0.1的规定。

表3.0.1植物油库等级划分

3.0.2 植物油库储存油品的闪点大于120℃,火灾危险性分类为丙类。

3.0.3 植物油库内生产性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得低于表3.0.3的规定。

表3.0.3植物油库内生产性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最低耐火等级

注:1 建筑物和构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2 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构件不得采用可燃材料建造。

4 库址选择

4.0.1 植物油库库址选择应符合城镇规划、环境保护和防火安全要求,且交通方便。

4.0.2 植物油加工厂附属植物油库的库址,应结合该油厂主体工程统一考虑,并应符合城镇或工业区规划、环境保护和防火安全的要求。

4.0.3 植物油库的库址应具备良好的地质条件,不得选择在有土崩、断层、滑坡、沼泽、流沙及泥石流的地区和地下矿藏开采后有可能塌陷的地区。

4.0.4 植物油库的库址,不宜选在地震基本烈度为9度及以上的地区。

4.0.5 植物油库场地设计标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计算洪水位采用的防洪水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二、三级植物油库洪水重现期应为50年。

2)四级及以下植物油库应为洪水重现期为25年。

2 当库址选定在靠近江河、湖泊等地段时,库区场地的最低设计标高,应高于计算洪水位0.5m 及以上。

3 当库址选定在海岛、沿海地段或潮汐作用明显的河口段时,库区场地的最低设计标高,应高于计算水位1m及以上。在无掩护海岸,还应考虑波浪超高。计算水位应采用高潮累积频率10%的潮位。

4 当有防止植物油库受淹的可靠措施、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库址亦可选在低于计算水位的地段。

4.0.6植物油库的库址,应具备满足生产、消防、生活所需的水源和电源的条件,还应具备排水的条件。

4.0.7植物油库与周围居住区、工矿企业、交通线等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表4.0.7的规定。

表4.0.7植物油库与周围居住区、工矿企业、交通线等的安全距离(m)

注:1 序号1~7的安全距离,从植物油库的油罐区护油堤中心线算起;或从油品装卸区装卸车(船)时鹤管口的位置或泵房算起;序号8的安全距离从植物油库围墙算起。

2 对于有装卸油作业的油品装卸区,序号1~6的安全距离可减少25%,但不得小于15m;序号7的安全距离可减少为1倍杆高。

3少于1000人或300户的居住区与二、三、四级植物油库的距离可减少25%;少于100人或30户的居住区与一级植物油库的安全距离可减少25%,与二、三、四级植物油库的距离可减少50%,但不得小于35m。居住区包括植物油库的生活区。

4注2~注3的折减不得叠加。

5对于电压35kV及以上的架空电力线路,序号7的距离除应满足本表要求外,且不应小于30m。

6当两个植物油库或油库与工矿企业的油罐区相毗邻建设时,相邻油罐之间的防火距离可取相邻油罐中较大罐直径的1.5倍,但不应小于30m;其他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防火距离应按本规范表5.0.3的规定增加50%。

4.0.8 植物油加工厂附属植物油库与本厂建筑物、构筑物、交通线等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表4.0.8的规定。

表4.0.8植物油加工厂附属植物油库与本厂建筑物、构筑物、交通线等的安全距离(m)

注:1 V为油罐组总容量

2 表中的安全距离,从植物油库的油罐组护油堤中心线算起;或从油品装卸区装卸车(船)时鹤管口的位置或泵房算起;

3 表中未注明的企业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距离,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防火距离执行;

4 植物油加工企业附属油罐,当油罐组总容量大于25000m3时,油罐组与本企业建筑物、构筑物、交通线等的安全距离,应符合本规范第4.0.7条的规定。

5 总平面布置

5.0.1 植物油库内的设施宜分区布置。植物油库的分区及各区内的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宜按表5.0.1 的规定布置。

表5.0.1植物油库分区及其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

注:植物油加工厂附属油库的分区,尚宜结合该企业的总体布置统一考虑,序号3、4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可合并布置。

5.0.2 植物油库内使用性质相近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在符合生产使用和安全防火的要求下,宜合并建造。

5.0.3 植物油库内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防火距离(油罐与油罐之间的距离除外),不应小于表5.0.3 的规定。

表5.0.3植物油库内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防火距离(m)

注:1 TV为单罐容量

2 表中的安全距离,油罐从边缘算起;装卸车(船)设施从鹤管口的位置,油泵房、消防泵房、变配电间、建筑物从外墙算起;

6

5.0.4 铁路装卸区,宜布置在植物油库的边缘地带。植物油库的专用铁路线,不宜与出入口的道路相交叉。

5.0.5 植物油库内道路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植物油库油罐区应设环行消防道路。三、四级植物油库、山区或丘陵地带的植物油库油罐区亦可设有回车场的尽头式消防道路。

2 油罐中心与最近的消防道路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80m;相邻油罐组护油堤外堤脚线之间应留有宽度不小于7m的消防通道。

3 消防道路中心线与护油堤外堤脚线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3m。

4 铁路装卸区应设消防道路。

5 铁路装卸区的消防道路宜与库内道路构成环行道,也可设有回车场的尽头式道路。

6 汽车油罐车装卸设施必须设置能保证消防车辆顺利接近火灾场地的消防道路。

7 一级植物油库的油罐区和装卸区消防道路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6m,其他级别植物油库的油罐区和装卸区消防道路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4m。

8 一级植物油库的油罐区和装卸区消防道路的转弯半径不宜小于12m。

5.0.6 植物油库内应进行绿化,除行政管理区外不应栽植油性大的树种。护油堤内严禁植树,但在气温适宜地区可铺设高度不超过0.15m的四季常绿草皮。消防道路与护油堤之间不宜种树。植物油库内绿化,不应妨碍消防操作。

6 油罐区

6.0.1 植物油库的油罐应采用地上式。

6.0.2植物油库油罐的设计除满足本规范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立式焊接油罐设计规范的要求。

6.0.3植物油库的油罐应采用钢制固定顶油罐。油罐罐壁的纵环焊缝应采用对接,内表面平齐。

6.0.4 容量大于等于1000m3的油罐高径比不宜大于1.6。

6.0.5 植物油库内一个油罐组的总容量不应大于120000m3;

6.0.6 一个油罐组内单罐容量小于等于1000m3时,不应超过4排。单罐容量大于1000m3时不宜超过2排。

6.0.7 油罐之间的防火距离对于小于等于1000m3的油罐不应小于2m;大于1000m3的油罐不应小于5m。

单罐容量不大于300m3、总容量不大于1500m3的立式油罐组,油罐之间的防火距离可不受上述限制,但不应小于1.5m。

6.0.8 地上油罐组应设护油堤,护油堤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护油堤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建造,并应能承受所容纳油品的静压力且不应泄漏。

2 护油堤的计算高度应保证所围成的容积大于堤内最大单个油罐的容积。

护油堤的实际高度应比计算高度高出0.2m。护油堤的实际高度不应低于1m(以护油堤内侧设计地坪计),且不宜高于2.2m(以护油堤外侧道路路面计)。

3 严禁在护油堤上开洞。管道穿越护油堤处应采用非燃烧材料严密填实。在雨水沟穿越护油堤处,应采取排水阻油措施。

4 油罐组护油堤的人行踏步不应少于两处,且应处于不同的方位上。

6.0.9油罐的进油管,宜从油罐下部接入;进油管上应设有防回流措施。

6.0.10油罐应装设进出油接合管、人孔、采光孔、量油孔和通气管等基本附件。

6.0.11油罐应设梯子和栏杆。高度大于5m的油罐,应采用盘梯或斜梯。拱顶油罐罐顶上经常走人的地方,应设防滑踏步。

6.0.12高度相近的相邻油罐间可设罐顶通道,有罐顶通道相联的一组油罐最少应在2个油罐上设盘梯或斜梯。

6.0.13 油罐应设液位计,频繁操作的油罐宜设高液位报警器。

6.0.14 油罐的基础面标高,宜高出油罐周围设计地坪标高0.3m。

6.0.15 油品储罐的主要进出口管道宜采用挠性或柔性连接方式。

7 油泵站

7.0.1 油泵站宜采用地上式。其建筑形式应根据运行条件和当地气象条件综合考虑,可采用房式、棚式。

7.0.2泵房(棚)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泵房应设外开门,且不宜少于两个,其中一个应能满足泵房内最大设备的进出需要,建筑面积小于60m2时可设一个外开门;

2泵房和泵棚的净空高度不应低于3.5m;

7.0.3 输油泵的设置应该符合下列规定:

1.油泵应根据油品级别分别设置;

2.连续输送同一种油品的油泵,当同时操作的油泵不多于3台时.可设1台备用泵;当同时操作的油泵多于3台时,备用泵不应多于2台;

3.经常操作但不连续运转的油泵不宜单独设置备用泵,可与输送相同油品的泵互为备用泵;

4.不经常操作的油泵,不应设置备用油泵。

7.0.4 没有安全阀的容积泵的出口管道上应设置安全阀,安全阀出口管接至开式容器。

7.0.5 油泵机组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油泵机组单排布置时,电动机端部至墙(柱子)的净距,不宜小于1.5m。

2.相邻油泵机组机座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较大油泵机组机座宽度的1.5倍。

7.0.6 油品装卸区不设集中油泵站时,油泵可以设置于铁路装卸栈桥或汽车油罐装卸站台之下,且油泵基础顶部面不应低于周围地坪.

8油品装卸设施

8.1铁路油品装卸设施

8.1.1铁路油品装卸线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铁路油品装卸线的车位数,应按油品运输量确定。

2 铁路油品装卸线应为尽头式。

3 铁路油品装卸线应为平直线,股道直线段的始端至装卸栈桥第一鹤管的距离,不应小于进库油罐车长度的1/2。装卸线设在平直线上确有困难时,可设在半径不小于600m的曲线上。

4 装卸线上油罐车列的始端车位车钩中心线至前方铁路道岔警冲标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31m;终端车位车钩中心线至装卸线车档的安全距离应为20m。

8.1.2油品装卸线中心线至油库内非罐车铁路装卸线中心线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10m。

8.1.3油品装卸线中心线至无装卸栈桥一侧其他建筑物或构筑物的距离,在露天场所不应小于3.5m,在非露天场所不应小于2.44m。

注:1非露天场所系指在库房、敞棚或山洞内的场所。

2 油品装卸线的中心线与其他建筑物或构筑物的距离,尚应符合本规范表5.0.3的规定。

8.1.4铁路中心线至油库铁路大门边缘的距离,有附挂调车作业时,不应小于3.5m;无附挂调车作业时不应小于2.44m.

8.1.5从下部接卸铁路油罐车的卸油系统,应采用密闭管道系统。从上部向铁路油罐车灌装油品时,应采用插到油罐车底部的鹤管。鹤管内的油品流速,不应大于4.5m/s。

8.1.6油品装卸栈桥应在装卸线的一侧设置。

8.1.7油品装卸栈桥的桥面,宜高于轨面 3.5m。栈桥上应设安全栏杆。在栈桥的两端和沿栈桥每60—80m处,应设上下栈桥的梯子。

8.1.8新建和扩建的油品装卸栈桥边缘与油品装卸线中心线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自轨面算起3m及以下不应小于2m。

2自轨面算起3m以上不应小于1.85m。

8.1.9油品装卸鹤管至油库围墙的铁路大门的距离,不应小于20m。

8.1.10两条油品装卸线共用一座栈桥时,两条油品装卸线中心线的距离不宜大于6m。

8.1.11相邻两座油品装卸栈桥之间两条油品装卸线中心线的距离,不应小于6m。

8.1.12火车油罐车的油品装卸应有计量措施,计量精度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8.2汽车油罐车装卸设施

8.2.1向汽车油罐车灌装油品宜在发油棚内进行。

8.2.2汽车油罐车的油品灌装宜采用泵送装车方式。

8.2.3汽车油罐车的油品装卸应有计量措施,计量精度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8.2.4汽车油罐车的油品灌装宜采用定量装车控制方式。

8.2.5油品装车流量不宜小于30m3/h,但装卸车流速不得大于4.5m/s。

8.2.6当采用上装鹤管向汽车油罐车灌装油品时,应采用能插到油罐车底部的装油鹤管。

8.3油品装卸码头

8.3.1油品装卸码头宜布置在港口的边缘地区和下游。

8.3.2油品装卸码头宜独立设置,但在已有或采取有效消防措施的情况下可与其它货运码头共用。

8.3.3油品装卸码头与公路桥梁、铁路桥梁等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表8.3.3的规定。

表8.3.3油品装卸码头与公路桥梁、铁路桥梁等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距离

注:停靠小于500t油船的码头,安全距离可减少50%。

8.3.4油品装卸码头之间或油品码头相邻两泊位的船舶安全距离,不应小于表8.3.4的规定。

表8.3.4油品装卸码头之间或油品装卸码头相邻两泊位的船舶安全距离(m)

注:1 船舶安全距离系指相邻油品泊位设计船型首尾间的净距。

2 当相邻泊位设计船型不同时,其间距应按吨级较大者计算。

3 当突堤或栈桥码头两侧靠船时,可不受上述船舶间距的限制。

4 1000t级及以下油船之间的防火距离可取船长的0.3倍。

8.3.5油品装卸码头与相邻货运码头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表8.3.5的规定。

表8.3.5油品装卸码头与相邻货运码头的安全距离

注:表中安全距离系指相邻码头所停靠设计船型首尾间的净距。

8.3.6油品装卸码头与相邻客运站码头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表8.3.6的规定。

表8.3.6油品装卸码头与相邻港口客运站码头的安全距离

注:1 油品装卸码头与相邻客运站码头的安全距离,系指相邻两码头所停靠设计船型首尾间的净距。

2 停靠小于500t油船的码头,安全距离可减少50%。

3客运站级别划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河港工程设计规范》GB 50192的规定。

8.3.7码头的油品装卸设施,应与设计船型的装卸能力相适应。

8.3.8停靠需要排放压舱水或洗舱水油船的码头,应设置接受压舱水或洗舱水的设施,不允许直接排放。

8.3.9油品装卸码头的建造材料,应采用非燃烧材料(护舷设施除外)。

8.3.10在输油管道位于岸边的适当位置,应设紧急关闭阀。

8.3.11油品装卸码头应有计量措施,计量精度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9输油及热力管道

9.0.1输油及热力管道的管径和壁厚的选择,应根据其设计条件进行计算,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9.0.2管道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油库围墙以内的管道,宜地上敷设,输油管道和热力管道可敷设在同一管架上,但应便于检修;蒸汽热力管道,宜地上或地沟敷设,当采用地上或地沟敷设有困难时,可采用保温性能良好、

防水性能可靠、保护管耐腐蚀的预制保温管直埋敷设,其设计寿命不应低于25年。

2地上或管沟内的管道,应敷设在管墩或管架上,保温管道应设管托。

3埋地输油管道的管顶距地面距离,在耕种地段不应小于0.8m,在其他地段不应小于0.5m。

9.0.3地上或管沟内的热力管道,均应进行热应力计算,并应采取热补偿和锚固措施。

9.0.4管道穿越、跨越库内铁路和道路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道穿越铁路和道路处,其交角不宜小于60o,并应采取涵洞或套管或其他防护措施。套管的端部伸出路基边坡不应小于2m,路边有排水沟时,伸出排水沟边不应小于1m。套管顶距铁路轨面不应小于0.8m,距道路路面不应小于0.6m。

2管道跨越电气化铁路时,轨面以上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6.6m。管道跨越非电气化铁路时,轨面以上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5.5m。管道跨越消防道路时,路面以上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5m。管道跨越车行道路时,路面以上的净空高度不应小4.5m。管架立柱边缘距铁路不应小于3m,距道路不应小于1m。

3管道的穿越、跨越段上,不得装设阀门、波纹管或套筒补偿器、法兰螺纹接头等附件。9.0.5管道与铁路或道路平行布置时,其突出部分距铁路不应小于3.8m(装卸油栈桥下面的管道除外),距道路不应小于1m。

9.0.6管道之间的连接应采用焊接;有条件时管道与设备、阀门等连接也应采用焊接。当设备、阀门等需要拆卸时,应采用法兰连接。对于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25mm的热力管道放气阀,可采用螺纹连接。

9.0.7输油管道上的阀门,应采用钢制阀门;蒸汽热力管道应采用钢制阀门及附件。

9.0.8管道的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管及其附件的外表,必须涂刷防腐涂料;埋地钢管应采取防腐绝缘或其他防护措施。

2输油管道应采取防凝措施。管道的保温层外,应设良好的防水层。

9.0.9输送有特殊要求的油品,应设专用管道.

9.0.10油品在管道中的常用流速范围宜为0.5~2m/s。

10 消防设施

10.1 一般规定

10.1.1 植物油库应设消防设施。消防设施应根据植物油库等级、油罐型式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10.1.2 植物油库的油罐应设置泡沫灭火设施。

10.1.3油罐应设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或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10.1.4 油罐的泡沫灭火系统设施的设置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罐容量大于1000m3的油罐应采用半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

2 单罐容量小于或等于1000m3的油罐,可采用移动式泡沫灭火系统。

10.1.5 油罐应设消防冷却水系统。消防冷却水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罐容量不小于5000m3或罐壁高度不小于17m的油罐,应设固定式消防冷却水系统。

2 单罐容量小于5000m3且罐壁高度小于17m的油罐,可设移动式消防冷却水系统。

10.2消防给水

10.2.1 一、二、三级植物油库应设独立的消防给水系统。

10.2.2 四、五级植物油库的消防给水可与生产、生活给水系统合并设置。

10.2.3 当植物油库采用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时,给水压力不应小于在达到设计消防水量时最不利点灭火所需要的压力;当植物油库采用低压消防给水系统时,应保证每个消火栓出口处在达到设计消防水量时,给水压力不应小于0.15MPa。

10.2.4 消防给水系统应保持充水状态。严寒地区的消防给水管道,冬季可不充水。

10.2.5 一、二、三级植物油库油罐区的消防给水管道应环状敷设;四、五级植物油库油罐区的消防给水管道可枝状敷设;单罐容量小于或等于5000m3且油罐单排布置的油罐区,其消防给水管道可枝状敷设。一、二、三级植物油库油罐区的环状消防给水管道的进水管道不应少于2条,每条管道应能通过全部消防用水量。

10.2.6 植物油库的消防用水量,应按油罐区消防用水量与库内建、构筑物的消防用水量的较大值确定。油罐区消防用水量,应为扑救油罐火灾配置泡沫最大用水量与冷却油罐最大用水量的总和。10.2.7 着火的油罐以及距该油罐罐壁不大于1.5D(D为着火油罐直径)范围内相邻的地上油罐,均应冷却。当相邻的地上油罐超过3座时,应按其中较大的3座相邻油罐计算冷却用水量。

10.2.8油罐消防冷却水供水范围和供给强度不应小于表10.2.8的规定:

表10.2.8 地上立式油罐消防冷却水供水范围和供给强度

注:当相邻罐采用不燃材料作绝热层时,其冷却水供给强度可按本表减少50%。

10.2.9 消防冷却水最小供给时间:直径大于20m的油罐应为6h,直径小于等于20m的油罐应为4h。

10.2.10 植物油库消防水泵应设置备用泵,其工作能力不应小于最大一台工作泵。

10.2.11 一组消防水泵的吸水管不应少于2条,当其中1条关闭时,其余的吸水管应仍能通过全部用水量。

消防水泵应采用自灌式吸水,并应在吸水管上设置检修阀门。

10.2.12 植物油库设有消防水池时,其补水时间不应超过96h。水池容量大于500m2时,应分隔为2个池,并应用带阀门的连通管连通。

10.2.12 消防冷却水系统应设置消火栓。消火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移动式消防冷却水系统的消火栓设置数量,应按油罐冷却灭火所需消防水量及消火栓保护半径确定,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20m,且距着火罐罐壁15m内的消火栓不应计算在内。

2 固定式消防冷却水系统所设置的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60m。

3 寒冷地区消防管道上设置的消火栓应有防冻、放空措施。

10.3 油罐的泡沫灭火系统

10.3.1 油罐的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51-92(2000年版)。

10.3.2 油罐的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96-93(2002年版)。

10.4 灭火器配置

10.4.1 植物油库应配置灭火器。

10.4.2灭火器配置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的有关规定,且油罐区应按护油堤内每400㎡设1具8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当计算数量超过6具时,可设6具。

11 给水、排水及含油污水处理

11.1 给水

11.1.1 植物油库的水源应就近选用地下水、地表水或城镇自来水。水源的水质应分别符合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的水质标准。植物油库选用城镇自来水做水源时,水管进入植物油库处的压力不应低于0.12MPa。

11.1.2 植物油库的用水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植物油库的生活用水量和生产用水量应按最大小时用水量计算。

2 植物油库的生产用水量应根据生产过程和用水设备确定。

3 植物油库的生活用水量宜按30~50升/人·班,用水时间为8小时,小时变化系数为1.5~2.5计算。洗浴用水宜按40~60升/人·班,用水时间为1小时。

4 水源工程的供水量,合并的给水管道系统,当生产、生活用水达到最大小时用水量时,仍应保证全部消防用水量。

11.2 排水

11.2.1 植物油库的含油与不含油污水,必须采用分流制排放。含油污水应采用管道排放。

11.2.2 油罐区防火堤内的含油污水管道引出护油堤时,应在堤外采取防止油品流出罐区的切断措施。

12 电气装置

12.1 一般规定

12.1.1 植物油库的供电负荷等级应为三级,位于港口、交通枢纽等地区的一、二级植物油库的负荷等级可按二级考虑。

12.2供配电

12.2.1 10kV变配电所的所址选择应考虑下列要求:

1 靠近负荷中心;

2 便于线路的引入引出;

3 便于运输变压器和其他主要设备;

4 要有扩建余地;

5 变配电所不应设在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的场所,也不应在其正下方;

6 变配电所位置的选择,还应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等电力装置的有关规定。

12.2.2 装设两台及以上变压器的变配电所,当其中一台变压器断开时,其余变压器容量应保证库区二级负荷用电。

12.2.3植物油库库区主要配电干线应采用铜芯电缆,并宜采用直埋或电缆沟敷设。

12.2.4 植物油库的消防泵房应设事故照明电源,事故照明可采用蓄电池做备用电源,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30min。

12.2.5油泵站、发油棚等的照明灯具、接线盒、开关等应采用防水、防尘型,其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44级。

12.3 防雷与接地

12.3.1 植物油库主要建、构筑物应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设计,并应符合当地有关部门的规定。12.3.2 油罐可以不设避雷针,但必须做防雷接地,各罐体之间作等电位连接,接地点及联结点分别

不应少于2处。

12.3.3 油罐接地点沿油罐周长的间距,不宜大于25米,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

12.3.4 植物油库内信息系统的配电线路首末端需与电子器件连接时,应装设与电子器件耐压水平相适应的过电压保护(浪涌保护)器。

12.3.5 植物油库内信息系统配线电缆,宜采用铠装屏蔽电缆,且宜直接埋地敷设。电缆金属外皮两端或保护钢管两端及在进入建筑物处应接地。建筑物内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与防感应雷接地应共用一个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应按其中的最小值确定。

12.3.6 油罐上安装的信息系统装置,其金属的外壳应与油罐体做电气连接。

12.3.7 植物油库的电气系统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设备防静电接地及防雷接地等接地装置宜连接在一起,共用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满足其中的最小值。

13 采暖通风

13.0.1 集中采暖的热媒,应采用热水。特殊情况下可采用低压蒸汽。并充分利用生产余热。

13.0.2 植物油库设置集中采暖时,房间的采暖室内设计温度,宜符合表13.1.2的规定。

表13.1.2 房间的采暖室内计算温度

13.0.3 植物油库的生产性建筑物应采用自然通风,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机械通风。

条文说明

1总则

1.0.1本条提出了设计植物油库应遵循的原则要求。

植物油是关系到民生的重要物资,在植物油库设计中必须做到安全可靠。采用先进技术是安全储油的有效保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注重节约土地,节能环保。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应严格执行本规范的具体规定,采取有效技术措施,达到条文中提出的要求。

1.0.2本条规定了《植物油库设计规范》的适用范围和不适用范围。

根据我国植物油库建设特点,扩建和改建项目仍占有一定比例,为使这部分工程也有规范可以遵循,扩大规范的覆盖面,适用范围包括扩建和改建项目的设计。

在我国部分地区建有少量的非焊接钢制油罐,其制作方法采用密封条咬制,在粮油行业称为“利浦钢板仓”,这种仓型存在密封条老化等问题,不宜推广,制作方法与焊接罐完全不同,本规范不适用。

国内个别植物油加工企业为保证恒温储油,建有少量地下式植物油库,油罐置于地下,单罐容量较小,油罐的布置与地上式植物油罐不同,本规范不适用。

植物油加工车间(厂)通常配有一定数量的附属罐,作暂存、中转用,一般紧靠车间厂房外布置,这些罐可视为工艺罐,本规范不适用。

1.0.3植物油库设计涉及的专业较多,本规范只规定植物油库特有的问题,对于其他专业性较强且已有国家或行业标准规范作出规定的问题,本规范不再作规定,可执行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如遇到其它标准规范与本规范在同一问题上做出的规定不一致的情况,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

3一般规定

3.0.1将植物油库按库容量分级可以很好地反映植物油库随库容的不同,对生产设施和辅助生产设施的不同要求。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流行业的发展,目前万吨以上油库已成为植物油库建设的主流。本规范在对植物油库进行分级时采用了《植物油库建设标准》中对植物油库的分级方法,同时考虑到小型油库的建设需要,增加了小于5000m3的五级油库。

3.0.2植物油不易燃,但有助燃作用。植物油的闪点随油中脂肪酸含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食用植物油的闪点一般在250℃以上,考虑国内现有设计规范均只将闪点分级上限定为120℃,本规范将植物油定义为闪点大于120℃,其火灾危险性为丙类。

3.0.3植物油库的油泵站、发油棚、栈桥等采用三级耐火等级,主要是因为目前这些建构筑物常采用钢结构,钢结构轻便美观,易于制作,但达不到二级耐火等级的要求;同时这些建构筑物中平时无操作人员,也没有特别贵重的仪器设备,发生火灾造成严重损失的情况很少,故允许耐火等级为三

园林植物空间设计原理

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设计摘要:探讨了园林植物在营造园林空间中的作用,以及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基本类型,提出了园林植物在园林空间设计中的构景手法。 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设计 园林艺术是时间与空间的造型艺术,园林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要素,不仅具有丰富的时序变化,而且也是构造园林空间的要素。园林空间通常由地形、水体、建筑、植物和小品等诸多要素共同营造,园林植物作为园林空间构成的要素之一,是空间的弹性部分,极富变化的动景,为园林增添了生机和野趣,丰富了景色的空间层次。 1、园林植物在园林空间营造中的重要性 园林的设计既是一种环境设计,也是一种空间设计。中国的古典园林非常重视空间的组合、营造。在现代园林中,空间营造非常重要。随着人类社会、城市环境和文化水平的变化、发展与提高,人们的艺术情趣和审美意识也在改变,园林植物既能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又能创造优美的环境空间,因此园林植物这一构成要素,在园林空间营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创造园林空间 园林绿地不同植物配置形式,能构成多样化的园林观赏空间,造成不同的景观效果。如果没有花草树木,园林中的山水、建筑以空阔的蓝天作为背景,会显得过分开敞、暴露,毫元园林情趣。用植物作为背景,限定某一个景区,则使其在建筑与山水周围产生尺度宜人,气氛幽静的空间环境。在园

林设计中,可根据设计目的和空间性质(开阔、封闭、隐蔽等),相应地选取各类植物来组合不同的空间。高大树木不仅创造了幽静凉爽的空间环境,还创造了富有变化的光影效果;浓郁的树木,可以形成建筑与山水的背景,而树冠的起伏层叠,又构成园林空间四周的丰富变化;层次深远的林冠线,打破或遮蔽了由建筑物顶部与园林界墙所形成的单调的天际线,使园林空间更富于自然情调。 、协调园林空间 园林植物可以充当园林空间的协调者,因为植物的基本色彩是绿色,它使园林形成统一的空间环境色调,在变化多样中求得统一感,也使人们在绿色的优美环境中感受到轻松与舒适。另外,园林空间无论是大是小,适当的运用植物材料往往能够使空间环境显得更为协调,如大空间选用体形高大的树种或以植物群体造景,小空间则选择体形相应较小的树种,便可满足空间比例、尺度协调的要求。 、丰富园林空间 植物多种多样的配置方式可满足园林不同空间风景构图的要求。采用三五成丛的自然式种植形式,有利于表现自然山水的风貌;采用成行成排的规则式种植形式,则宜于协调规整的建筑环境;宽阔的草坪,大色块、对比色处理的花丛、花坛可以烘托明快、开朗的空间气氛;而林木夹径,小色块、类似色处理的花境则更容易表现幽深、宁静的山林野趣。 2、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类型 由植物材料形成的空间一般是指由地面、立面和顶面单独或者共同组成的具有实在性或暗示性的范围组合。这样的园林空间在地面上,以不同高度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手法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以总体规划为依据 各细部景点的设计都要服从总体规划。植物景观的营建也要服从某种立意或体现某种功能 二、以植物造景为主 植物材料既具有生态经济效益,同时又具有各种景观艺术特性,因此植物造景应是园林景观营造的重点。 三、经济、美观、适用 1)适地适地、因地制宜、因材制宜 不同的环境条件需要选择不同植物种类,使用不同的造景方法。 (2)以乡土植物为主,成熟的异地植物为辅 植物景观的稳定性、经济性、具有地方特色 植物景观的多样性与生物入侵 (3)以人为本:任何景观都是为人设计的,植物造景首先要满足使用者最根本的需要(人的审美心理、行为习惯等)。 四、表现诗情画意的意境美 (1)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精华,但正是 现代园林所缺少的。 (2)利用植物创造意境美是对优秀文化的继承, 是现代园林应提倡的,但并不是鼓励建造古 典园林。现代园林中植物意境美的创造应赋 予时代新意。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手法 一、顺应地势,划分空间 1、空间是由地平面、垂直面、顶平面单独或共同组合成的实在的或暗示性的范围。植物可在地平面、垂直面、顶平面上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人的空间感。 2、植物空间划分应注意: (1)植物空间划分应顺应地形起伏、水面的曲直变化及空间的大小等各种立地自然条件和欣赏要求而定。 (2)对原地形的处理,不可一律保留,也不可过分雕琢,既要做到匠心独具,又要不留斧凿痕迹。 (3)植物造景要有一定的景深感。空间应大小相济,似分似连,变化多样,有封闭,有开朗,不能一览无余。 (4)植物种类应多而不乱。同一空间骨干树种要单一或相似,不同空间要有差别,多种植物混栽切不可乱,要根据自然群落关系进行合理搭配。

新版[规范]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隔油池技术资料.pdf

隔油池技术资料 隔油器(隔油池) 所谓隔油器(隔油池),就是餐饮行业排放废水中的油脂、杂物和水分离开的一种专用设施。 隔油器按材质可分为:不锈钢隔油器、碳钢防腐隔油器、碳钢喷塑隔油器,玻璃钢隔油器。 按安装方式可分为:地上式隔油器、地埋式隔油器、吊装式隔油器。 按进水方式可分为:明沟式隔油器、管道式隔油器。龙康隔油器 按有无动力可分为:普通隔油器、自动隔油器,自动刮油隔油器,带气浮自动刮油隔油器。 按有格栅分为:机械隔格栅隔油器,普通格栅隔油器。龙康隔油池 隔油器的各项技术参数指标均按照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中第 4.8.2条设计。 主要原理:含油废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借助油水比重差,采用自然上浮法分离去除废水中的可浮油与 部分细分散油。其内部分为三个隔档,提高了油水分离功能,应用导流分离原理以及紊流变层流的辩证关 系,使废水流经油水分离器的过程中,流速降低,通过增加过水断面从而降低流速(≤0.005m/s),增加废水的水力停留时间,并使整个过水断面能够匀速流过。出水区的构造也充分考虑了水流均匀性问题以及 防臭防虹吸等措施。实践证明,该产品可将粒径60um以上的可浮油去除90%以上,外排废水中动植物油的含量低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100mg/L)。 国内餐饮业污水处理的一般方法龙康隔油器 隔油池是国内处理餐饮业污水最经常使用的方法。隔油池的原理是利用污水中的油脂与水的密度不同而将 油脂自然分离出来。由于自然分离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这时间与处理的污水中的油脂的具体状态有关系, 餐饮业污水当中的油脂和悬浮颗粒绝大部分是十分细小的,很难在有限的停留时间内通过重力分离,对这 部分油脂和悬浮颗粒,隔油池可以说是没有办法的。 隔油池有自己的设计规范,但是,在实际工程运用中,由于各种客观、主观和经济上的原因,业主经常采 用简陋的设计,这样隔油效率很低。更何况一些小餐饮店,根本就没有安装隔油设备,餐饮污水基本处于 直排状态。所以,隔油池的最大缺点是没有办法对油脂和悬浮物质的进行有效的去除。 处理油脂,还有一种办法是气浮,气浮对于餐饮业污水的处理效果从理论上讲是比较好的,油脂的去除率 可以达到98%到99%,但是,气浮最大的缺点是投资和运行成本太高,国内餐饮业者难以实际的运用,只是理论模式,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品。 混凝方法也是比较常用的处理方法具体是通过投加混凝剂到污水中将油脂和悬浮颗粒转化为污泥沉淀 下来。该方法是最大的难题是如何根据污水的变化及时调整混凝剂的投加,所以一般很难保证稳定的油脂 去除效率。 除了以上的方法,还有生物处理、电解等一些不太常用的方法。这些方法的确切效果还是没有得到公认。 餐饮业污水的指标和城市管网接纳标准 我们积累了一些数据,餐饮业污水一般的指标如下: COD900--2500mg/L FOG500--1500mg/L SS500--1500mg/L 由于没有专门的餐饮业污水排放的标准,环保部门一般使用国家污水排放综合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衡量排入城市管网的餐饮业污水: COD500mg/L FOG100mg/L SS500mg/L 在实际使用该标准的过程中,COD通常被认定为重要指标,因为COD的测量是比较方便和常见的。但

国家标准粮油储藏植物油库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编制说明

《植物油库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编制说明 1 前言 《植物油库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是依据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要求,为适应我国植物油库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而制订的标准。 《植物油库建设标准》、《植物油库设计规范》是我国唯一有关植物油库建设、设计的标准,植物油库安全生产在以上标准中虽有反映,但不能满足需求。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植物油库无论从储备规模、储备方式还是生产设备方面,都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内油脂年人均消费量已由不足10公斤上升到14公斤左右,植物油厂的加工能力也由日处理原料几百吨,扩大到几千吨,与这种消费和加工能力相适应的植物油厂的配套油库一般在几万吨,中转油库的规模也达到万吨以上,在人口集中的大城市和主要港口,油库的规模更达到了10万吨以上。油品运输也已由铁桶装改为以油罐车为主,运输方式由陆路运输为主变为水路、陆路并举,特别是大吨位油罐车的出现,使油库的物流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储运和流通方式的变化,库容的不断增大,油库的安全生产成为重中之重,但是我们尚没有与之相适应的、较为系统的植物油库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在管理上形成空缺,给生产带来诸多不便。为适应形势发展和安全生产的需要,本着规范生产和管理的目的进行《植物油库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编写,主要包含植物油库安全生产和操作两个方面的内容。 2 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粮食局2008年粮油标准修制订计划,由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负责,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东海粮油(张家港)有限公司组成标准起草工作组,负责起草《植物油库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标准。本项目计划编(-Q-449)。 3 主要工作过程 为使编制的标准能够适应植物油库安全生产需求,在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的领导下,起草单位成立项目组开展工作。收集和查阅我国植物油库及安全生产及国内大型油脂企业相关资料,并对取得的资料进行系统分析、整理。项目组在充分交流和讨论的基础上,于2008年8月形成了《植物油库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形成后,项目组重点与国内多家大型油脂加工企业、储备油库、科研设计院、大专院校和专家进行沟通与交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根据反馈意见,在达成基本共识的基础上,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形成了《植物油库安全生产操作规程》送审稿。 2009年11月,经过粮标委组织的专家讨论,又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之后编写组重新对内容调整并进行了较大幅度修改,并再次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最终形成目前的《植

人工湿地植物种类

科属植物中名类型学名应用工艺 香蒲科香蒲挺水Typha orientalis 表流湿地、潜流湿地 禾本科芦苇挺水Phragmites australis 表流湿地、潜流湿地 皇竹草湿生、挺水Sympnytum peregrjnum lede 潜流湿地 菰挺水Zizania latifolia 表流湿地、潜流湿地 芦竹湿生、挺水Arundo donax Linn. 潜流湿地 薏苡湿生、挺水Coix lacryma-jobi 表流湿地、潜流湿地 水稻挺水Oryza sativa L 表流湿地 花叶芦竹湿生、挺水Arundo donax var.versicolor 潜流湿地 虉草湿生、挺水Phalaris arundinaced 表流湿地、潜流湿地 李氏禾浮水Leersia Sw hexandrs Sartz. 氧化塘 莎草科荸荠挺水Heleocharis dulcis 表流湿地 水葱挺水Scirpus validus 潜流湿地、表流湿地 风车草湿生、挺水Cyperus alternifolius ssp.flabelliformis 潜流湿地 纸莎草挺水Cyperus papyrus 潜流湿地 藨草挺水Scirpus triqueter 潜流湿地、表流湿地 针蔺挺水、浮水Eleoch aris congesta subsp. Japonica 表流湿地、氧化塘茳芏挺水Cyperus malaccensis 潜流湿地、表流湿地 睡莲科荷花挺水Nelumbo nucifera 表流湿地 芡实浮叶Euryale ferox.景观塘 荇菜浮叶Nymphoides peltatum 景观塘 萍蓬草浮叶Nuphar pumilum 景观塘、氧化塘 睡莲浮叶Menyantehes trifolia 氧化塘、景观塘 天南星科菖蒲挺水Acorus calamus 潜流湿地、表流湿地 马蹄莲湿生、挺水Zantedeschia aethiopica 潜流湿地、表流湿地 大薸浮水Pistia stratiotes 氧化塘 芋挺水Colocasia esculenta 表流湿地 海芋挺水Alocasia macrorrhiza (L.) Schott 潜流湿地 泽泻科泽泻挺水Alisma plantago-aquatica 表流湿地 慈姑挺水Sagittaria trifolia 表流湿地 泽苔草挺水、湿生Caldesia parnassifolias 表流湿地、潜流湿地 三白草科蕺菜湿生Houttuynia cordata 表流湿地 伞型花科水芹菜浮水、挺水Oenanthe javanica 氧化塘、表流湿地 十字花科豆瓣菜浮水Nasturtium officinale 氧化塘、表流湿地

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园林不仅可以改善生活环境,为人们提供休息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而且还是供人们游览、观赏的艺术空间。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小城镇建设也风起云涌,环境科学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只有用植物创造的环境才是最美好的环境,所以城市园林植物的景观特色越为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特色 abstract: garden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for people to rest and a place of cultural and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but also for people to visit, watch art spa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urban population is increasingly intensive, small towns also surging, environmental science has clearly told us that the only plant to create environment is the best environment, the more urban garden plants landscape features more attentions.key words: garden; plants; landscape features,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近年来,随着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全面铺开,园林景观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园林植物造景作为园林绿化建设的核心任务,越来越受到重视。园林景观设计能否达到实用、经济、美观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 1、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

植物油厂方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1.1项目概况 (1) 1.2方案背景 (1) 1.3设计依据 (2) 1.4设计采用的主要规范和工程设计标准 (2) 1.5设计原则 (3) 1.6方案编制范围 (3) 1.7设计参数 (3) 1.8设计处理效果 (3) 第二章工艺选择 (4) 2.1废水水质分析 (4) 2.2工艺简述 (4) 2.3废水处理系统说明 (5) 2.4系统处理效率 (9) 第三章设备与构筑物 (9) 3.1设备一览表(一体机配置内容) (9) 3.2动力设备一览表 (10) 3.3主要构筑物一览表 (11) 第四章项目投资和运行费用 (11) 4.1项目投资编制依据 (11) 4.2投资估算 (11) 4.3废水运行费用说明 (13) 第五章消防、安全和劳动定员以及人员培训 (13) 5.1消防安全 (13) 5.2劳动定员 (13) 第六章建设工期与实施进度 (14)

6.1工程实施计划 (14) 6.2建设进度 (14) 第七章服务承诺 (14) 7.1服务承诺 (14) 7.2检验措施 (15) 7.3组织措施 (15)

第一章概述1.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植物油厂有限公司废水处理工程 项目性质:新建 建设单位: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有限公司厂区内 1.2方案背景

由于原污水处理设施过于简单,废水不能达标排放,影响了水体环境以及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我公司受贵公司委托,对贵公司污水现状和污水处理设施进行了现场考察,并取废水水样若干份,经认真分析研究,我公司技术部提出如下一套技术方案,供市环保局领导和贵公司审阅。本方案设计在保证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基础上,本着“二低二高”(投资低、运行费用低、处理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的原则,力求使废水处理工艺先进合理,系统配置完善,设施经济适用,使废水治理工程和生产车间配套运行,保证废水达标排放。 1.3设计依据 1、有限公司提供的企业概况、技术资料 2、我公司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考察得到的数据资料 1.4设计采用的主要规范和工程设计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修订)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H14-87)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95) 《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46-95)

人工湿地的植物种植和后期维护管理汇总

人工湿地的植物种植和后期维护管理 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生态污水净化处理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人工湿地填料上种植特定的湿地植物,从而建立起一个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当污水通过湿地系统时,其中的污染物质和营养物质被系统吸收或分解,而使水质得到净化。 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的关键在于工艺的选择和对植物的选择及应用配置,因此,科学的选择和配置水生植物对人工湿地系统和景观的营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水生植物概述 水生植物是指生长在水体、沼泽地的植物,包括草本和木本植物。目前国内通用的分类方法是把水生植物分为 4 类: (1)挺水植物。挺水植物是指茎叶挺出水面的水生植物,常见的有荷花、千屈菜、菖蒲、香蒲、黄菖蒲、燕子花、慈姑、芦苇、灯心草、蒲苇等。 (2)浮叶植物。浮叶植物是指叶片浮在水面的水生植物,常见的有凤眼莲、王莲、睡莲、萍蓬草、芡实等。 (3)漂浮植物。漂浮植物的根不生于泥中,植株部分漂浮于水面之上,部分悬浮于水里,如满江红、水鳖、浮萍等。 (4)沉水植物。沉水植物的整个植株全部没于水中,或仅有少许叶尖或花露于水面,如金鱼藻、菹草、苦草、黑藻等。 二、水生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的作用 1)水生植物的景观功能水生植物能够给人一种清新、舒畅的感觉,它不仅可以观色、闻香、还能赏姿,并欣赏映照在水中的倒影,令人浮想联翩。荷叶青翠而洁净,叶型如伞,大而美观。荷花淡雅清香,气质高贵。菖蒲是常绿水生观叶植物,与碎石相配以增加景观效果。芦苇丛植于水边,微风轻拂,哗哗作响,体现了动和静集合。 (2)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

在人工湿地中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对水质的净化功能上: ①直吸收利用污水中可利用态的营养物质,吸附和富集重金属和一些有毒有害物质; ②为根区好氧微生物输送氧气; ③增强和维持介质的水力传输。 水生植物除了可以改善水质外,还具有维护物种多样性,改善气候、净化空气、改善土壤等生态功能。 三、人工湿地植物的选用原则 (1)植物在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能力和生态营建功能管理简单、方便是人工湿地生态污水处理工程的主要特点之一。若能筛选出净化能力强、抗逆性相仿,而生长量较小的植物,将会减少管理上尤其是对植物体后处理上的许多麻烦。一般应选用当地或本地区天然湿地中存在的植物。 (2)植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长势 ①抗冻、抗热能力 由于污水处理系统是全年连续运行的,故要求水生植物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基本正常生长,而那些对自然条件适应性较差或不能适应的植物都将直接影响净化效果。 ②抗病虫害能力污水生态处理系统中的植物易滋生病虫害,抗病虫害能力直接关系到植物自身的生长与生存,也直接影响其在处理系统中的净化效果。 ③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由于人工湿地中的植物根系要长期浸泡在水中和接触浓度较高且变化较大的污染物,因此所选用的水生植物除了耐污能力要强外,对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周围的动植物环境都要有很好的适应能力。 (3)所引种的植物必须具有较强的耐污染能力水生植物对污水中的BOD5、COD、TN、TP 主要是靠附着生长在根区表面及附近的微生物去除的,因此应选择根系比较发达,对污水承受能力强的水生植物。 (4)植物的年生长期长,最好是冬季半枯萎或常绿植物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中常会出现因冬季植物枯萎死亡或生长休眠而导致功能下降的现象,因此,应着重选用常绿冬季生长旺盛的水生植物类型。 (5)所选择的植物将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构成隐患或威胁,具有生态安全性所选植物根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 5.园林植物造景设计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 (1)园林植物造景的作用:包括生态功能、美化功能、实用功能、情感功能、商业功能、康体功能、科教功能等。 (2)园林植物的园林学特性:包括色彩美、形态美、芳香美、感应美、引致美、风韵美以及园林植物的组景、空间组织、时间特色、视线控制、地形改观等功能。 (3)园林植物群落:群落概述、群落形态结构、群落时间演替、群落分布等。 (4)园林树种调查规划:调查规划的意义、方法与步骤、内容、规划的原则与内容等。 (5)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基本原理:原理(生态学原理、园林美学原理、实用学原理)、原则、程序、基本要求等。 (6)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基本形式:园林树木、草本花卉、地被植物、园林草坪、藤本植物以及水生植物等的造景设计应用。 (7)园林植物组合造景设计:园林植物与园林建筑、园林小品、园林山石、园林水体、园林道路等的组合造景设计。室内绿化景观设计:室内绿化景观设计的特点、功能、设计程序与组景类型等。 4.试答几何式园林和自然式园林的特点? 几何式园林,又称整形式、图案式或规则式园林。园林中的空空地和广场外形轮廓均匀为几何形;道路均为直线、折线、几何曲线组成;树木配置以行列式和对称式为主,并运用大量的绿篱、绿墙以区划和组织空间;树木多被整形修剪。 自然式园林,原路多采用弯曲的弧线形;草地、水体风多采取起伏曲折的自然状貌;树木株距不等,栽植时丛、散、孤、片植并用,如同天然播种;蓄养鸟兽虫鱼以增加天然野趣;挫山理水顺乎自然法则。是一种全景式仿真自然或浓缩自然的构园方式。 3.风景园林是在一定范围内,为了改善,满足,依据,主要利用等材料,组合建造的景观优美的绿色空间境域。 生态环境,景观与游憩需要,一定的艺术法则和科学与工程技术规律,植物、建筑、山石、水体 2"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一词译为英文为Landscape Plants Scenery Design

中央厨房设计规范

中央厨房(工厂)设计规范 一、选址 选择地势干燥、有给排水条件和电力供应的地区,不得设在易受到污染的区域。距离粪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源25m以上,并设置在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影响范围之外。 二、设计前期准备工作 1.场地总体的建筑结构、水、暖等相关原始图纸。 2.收集相关各部门的具体要求。 3.研究周边餐饮的相关设计情报。 三、场所设置、布局、分隔、面积要求 1.设置具有与供应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粗加工、切配、烹调、面点制作、食品冷却、食品包装、待配送食品贮存、工用具清洗消毒等加工操作场所,以及食品库房、更衣室、清洁工具存放场所等。各场所均设置在室内,且独立分隔。 2.进行凉菜配制,以及食品冷却包装、待配送食品贮存,应分别设置食品加工专间。 3.各加工操作场所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烹饪、食品分装及待配送食品贮存的顺序合理布局,加工处理流程为生进熟出的单一流向,能防止食品在存放、操作中产生交叉污染。 4.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存放区域分开设置;切配动物性和植物性食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存放区域分开设置。 5.食品加工操作和贮存场所面积原则上不小于300m2,应当与加工食品的品种和数量相适应。 6.切配烹饪场所面积≥食品处理区面积40%(全部用半成品烹饪的可适当减少)。 7.凉菜间面积≥食品处理区面积10%。 8.包装间面积不小于30m2。 9.厂区道路采用混凝土、沥青等便于清洗的硬质材料铺设,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10.加工制作场所内无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的区域(或距离25m以上)。 四、食品处理区地面、排水、墙壁、门窗和天花板要求 1.地面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不易积垢的材料铺设,且平整、无裂缝; 2.粗加工、切配、加工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需经常冲洗场所、易潮湿场所的地面易于清洗、防滑,并有排水系统;墙角、柱脚、侧面、底面的结合处有一定的弧度; 3.地面和排水沟有排水坡度(不小于%),排水的流向由高清洁操作区流向低清洁操作区; 4.排水沟出口有网眼孔径小于6mm的金属隔栅或网罩; 5.墙壁采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平滑、不易积垢的浅色材料; 6.粗加工、切配、烹调和工用具清洗消毒等场所应有以上的光滑、不吸水、浅色、耐用和易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墙裙,食品加工专间内应铺设到顶;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试题库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试题库 第一章绪论 填空题 1刘禹锡诗曰:“唯有( 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可作为唐代植物景观的一个特色。** 2 园林造景一般可以分为规则,( 混合式) 和自然式三种形式。* 选择题 1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形式是(B)** A 苑B囿C台D 亭 2阿房宫是什么朝代修建的园林(C ) * A 秦代 B 宋代 C 唐代 D 清代 3艮岳是什么朝代修建的园林(B ) ** A 明代 B 宋代 C 唐代 D 清代 4下面哪个不是私家园林(D)** A拙政园B留园C避暑山庄D 耦园 5下面哪个不是皇家园林(D)** A颐和园B圆明园C避暑山庄D 耦园 判断题 1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注重园林艺术原理,是与艺术相关的应用型学科,与科学无关。()* 2元代大内御苑的布局模式是“一池三山”。()** 3古埃及的园林风格是不规则式的。()** 4意大利的台地园借助了地形的变化,是一种自然式的园林风格。()** 5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为规则式园林的代表。()** 6英国风景式园林中园林的地位更重要,可以支配建筑。()** 7岁寒三友是指松、竹、梅。(√)** 名词解释 1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简答题 1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绘画的异同。** 2 园林植物造景的意义。* 论述题 1 请简单论述中西方园林植物造景的交流** 第二章园林植物观赏特性

填空题 1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时,需要调动观赏者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和味觉五大感官。* 6 园林植物五大观赏特性包括体量、姿态、色彩、气味和(质感)。* 11一般来说,根据植物的体量可以将植物分成(乔木)、灌木、藤本、花卉、草本和地被几个类型。* 16 藤本植物根据攀援习性可以分为( 缠绕类)、吸附类、卷须类和蔓生类四种类型。** 20 草坪草根据其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分为冷季型草坪草和( )两种类型。* 21 植物姿态包括有(树形)、叶形、花形、果形和枝干形态几个方面。* 26 常见树形有( 垂直向上型)、水平展开型和无方向型三种类型。* 29 树冠由(一部分主干)、主枝、侧枝和叶幕组成。* 33 植物的(枝干)、叶片、花和果实都具有色彩。* 37芳香植物包括(香花植物)和能够分泌芳香类物质的植物两类。* 39 植物质感的类型包括(粗质型)、中质型和细质型三类。* 选择题 选择题 1 乔木的高度通常在( A )米以上。* A 3、 B 5、 C 1、 D 0.5 2 (A )是城市植物景观的基本结构,在空间划分、围合、屏障、装饰、引导以及美化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A 大中型乔木、 B 小乔木、 C 灌木、 D 花卉 3灌木的高度通常在( A )米以下。* A 5、 B 3、 C 1、 D 0.5 4 下列哪种植物不是缠绕类藤本植物。()** A 紫藤、B忍冬、C铁线莲、D葡萄 5下列哪种植物是卷须类藤本植物。()** A 紫藤、B忍冬、C扁担藤、D 铁线莲 6下列哪种植物不是吸附类藤本植物。()** A常春藤、B忍冬、C爬山虎、D五叶地锦 7下列哪种植物不是蔓生类藤本植物。()** A叶子花、B木香、C紫藤、D藤本月季 8下列哪种植物是蔓生类藤本植物。()** A忍冬、B葡萄、C叶子花、D铁线莲 9树形由树干和( D )两方面决定。* A 叶片、B小枝、C主枝、D树冠 10 下列哪种树形不是垂直向上型。(C)* A柱形、B圆锥形、C圆形、D尖塔形 11 下列哪种植物的枝干不是绿色的。(D)** A棣棠、B迎春、C梧桐、D白桦 12 以下哪种颜色给人冷静、沉着、深远宁静和清凉阴郁之感。(C)* A 红色、B绿色、C蓝色、D 白色 13 以下哪种颜色给人高贵庄重、优雅神秘之感。(D) * A 红色、B绿色、C蓝色、D 紫色

大型植物油罐设计

摘要 大型植物油库是接收、储存、中转和发放植物油的企业和生产单位,是维系植物油及其生产、储存、加工、销售、运输及应用的纽带,是调节油品供求平衡和储备的基地,它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是关于某企业植物油库的设计,文章包括理论计算和图纸设计两部分组成。该油库是一座中转兼分配型成品油库,库容量为50000,为二级油库。 由于油脂工业的快速进步和食用油战略地位的不断提高,大型植物油库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要。本设计将根据设计任务书,在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查阅了有关植物油库各操作单元设计和计算的规范及文献。本设计阐述了设计思路和相关理论,介绍了主要运用到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详细说明了植物油库各操作单元的计算过程,并设计了该油库的总平面布置图和工艺流程图及其它的一些设计图。本设计主要包括总平面布置、工艺流程及消防系统设计和计算、自动化控制概念设计等方面。本油库的总平面布置符合有关规范规定,工艺设计合理、且完全满足任务书规定的收发油及储存作业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认真查阅相关资料,严格按照《植物油库设计规范》的要求来完成设计任务。通过此次设计,使我所学的专业课知识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关键词:植物油库;工艺设计;平面布置;设备;

目录 1 绪论 (1) 1.1设计的背景及目的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设计原始数据 (2) 1.4设计要求 (2) 1.5设计过程 (3) 1.5.1 选址与建设条件 (3) 1.5.2 总平面布置 (3) 1.5.3 工艺流程设计 (4) 1.5.4 加热系统设计 (4) 1.5.5 消防系统设计 (4) 1.5.6 自动化控制概念设计 (4) 1.5.7 设计基础数据 (4) 2 总平面布置 (6) 2.1油库容量 (6) 2.2油库的分级和分区 (6) 2.3生产设施 (7) 2.4辅助生产设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办公生活设施 (9) 2.6库内道路 (10) 2.7工艺设备与配套工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工艺流程设计与计算 (12) 3.1工艺流程设计 (12) 3.1.1 油罐区及接收发放 (13) 3.1.2 油罐 (16) 3.1.3 油泵房 (13) 3.1.4 铁路发运站台 (16) 3.1.5 汽车发运站台 (13) 3.1.6 倒罐 (16) 3.1.7 管路系统 (13) 3.1.8 管道清扫系统 (16)

人工湿地植物选择

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生态泌净化处理方法,其基本原理就是在人工;显地填料上种植特定得湿地植物,从而建立超一个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当污水通过湿地系统时, 其中得汚染物质与营养物质被系统吸收或分解,而使水质得到净化。 人工溫地系统水质净化得关键在于工艺得选择与对植物得选择及应用配置?如何选择与搭配适宜得湿地植物,并且将其应用于不同类型得湿地系统中成了我们在营建人工湿地荊必须思考得问题。 1?人工湿地疔水处理系统植抽得选用原則(1)(2) K 1植物在具有良好得生态适应能力与生态营建功能; 管理简单.方便就是人工;显地生态汚水处理工程得主要特点之一。若能筛选出净化能力强、抗逆性相仿,而生长量较小得植物,将会减少管理上尤其就是对植物体后处理上得许多麻烦.一般应选用当地或本地区天然湿地中存在得植物。 K 2植物具有很强得生命力与旺盛得生长势; ①抗冻、抗热能力 由于汚水处理系统就是全年连续运行得,故要求水生植物即使在恶劣得环境下也能基本正常生长,而那些对自然条件适应性较;M?或不能适应得植物都将直接影响净化效果。 ②抗病虫害能力 污水生态处理系统中得植物易滋生病虫害,抗病虫害能力直接关系到植物自身得生长与生存,也直接影响其在处理系统中得净化效果。 ③对周囤环境得适应能力 由于人工;显地中得植物根系要长期浸泡在水中与接触浓度较离且变化较大得污染物,因此所选用得水生植物除了耐汚能力要强外,対当地得%候条件.土壤条件与周囤得动植物环境都要有很好得适应能力。 K 3所引种得植物必须具有较强得耐汚染能力; 水生植物对汚水中得B0D5. COD. TN. TP主要就是靠附着生长在根区表面及附近得微生物去除得,因此应选择根系比较发达,对污水承受能力强得水生植物. K 4植物得年生长期长,最好就是冬李半枯荽或常绿植物;

灭火器配置设计要求规范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了合理配置灭火器,有效地扑救工业与民用建筑初起火灾,减少火灾损失,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生产、使用和贮存可燃物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 本规范不适用于生产、贮存火药、炸药、弹药、火工品、花炮的厂(库)房,以及九层及九层以下的普通住宅。 第1.0.3条配置的灭火器类型、规格、数量以及设置位置应作为建筑设计内容,并在工程设计图纸上标明。 第1.0.4条建筑灭火器的配置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和灭火器的灭火级别 第2.0.1条工业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应根据其生产、使用、贮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以及扑救难易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以下三级: 一、严重危险级: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迅速或容易造成重大火灾损失的场所; 二、中级危险: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较迅速的场所; 工业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举例见本规范附录二。 第2.0.2条民用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以及扑救难易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以下三级: 一、严重危险:功能复杂、用电用火多、设备贵重、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迅速或容易造成重大火灾损失的场所; 二、中危险级:用电用火较多、火灾危险性较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迅速的场所; 三、轻危险级:用电用火较少、火灾危险性较小、可燃物较少、起火后蔓延较慢的场所。

民用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举例见本规范附录三。 第2.0.3条火灾种类应根据物质及其燃烧特性划分为以下几类: 一、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 二、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液,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 三、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 四、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 五、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 第2.0.4条灭火器的灭火级别应由数字和字母组成,数字应表示灭火级别的大小,字母(A或B)应表示灭火级别的单位及适用扑救火灾的种类。 第三章灭火器的选择 第3.0.1条灭火器应按下列因素选择: 一、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 二、灭火有效程度; 三、对保护物品的污损程度; 四、设置点的环境温度; 五、使用灭火器人员的素质。 第3.0.2条灭火器类型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扑救A类火灾应选用水型、泡沫、磷酸铵盐干粉、卤代烷型灭火器; 二、扑救B类火灾应选用干粉、泡沫、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扑救极性溶剂B类火灾不得选用化学泡沫灭火器。 三、扑救C类火灾应选用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 四、扑救带电火灾应选用卤代烷、二氧化碳、干粉型灭火器;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随着环境保护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湿地功能也有了广泛的认识。湿地作为"地球之肾",担负着对地球自然水体的净化 和处理功能。由于城市中天然湿地的逐渐减少和消亡,因此人工湿地以其独到的优越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发展。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生态污水净化处理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人工湿地填料上种植特定的湿 地植物,从而建立起一个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当污水通过湿地系统时,其中的污染物质和营养物质被系统吸收或分解,而使水质得到净化。 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的关键在于工艺的选择和对植物的选择及应用配置。如何选择和搭配适宜的湿地植物, 并且将其应用于不同类型的湿地系统中成了我们在营建人工湿地前必须思考的问题。 1.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植物的选用原则 1.1 植物在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能力和生态营建功能; 管理简单、方便是人工湿地生态污水处理工程的主要特点之一。若能筛选出净化能力强、抗逆性相仿,而生长量较小的植物,将会减少管理上尤其是对植物体后处理上的许多麻烦。一般应选用当地或本地区天然湿地中存在的植物。 1.2 植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长势; ①抗冻、抗热能力 由于污水处理系统是全年连续运行的,故要求水生植物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基本正常生长,而那些对自然条件适应性较差或不能适应的植物都将直接影响净化效果。 ②抗病虫害能力 污水生态处理系统中的植物易滋生病虫害,抗病虫害能力直接关系到植物自身的生长与生存,也直接影响其在处理系统中的净化效果。 ③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 由于人工湿地中的植物根系要长期浸泡在水中和接触浓度较高且变化较大的污 染物,因此所选用的水生植物除了耐污能力要强外,对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 和周围的动植物环境都要有很好的适应能力。 1.3 所引种的植物必须具有较强的耐污染能力; 水生植物对污水中的BOD5、COD、TN、TP主要是靠附着生长在根区表面及 附近的微生物去除的,因此应选择根系比较发达,对污水承受能力强的水生植 物。 1.4 植物的年生长期长,最好是冬季半枯萎或常绿植物;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中常会出现因冬季植物枯萎死亡或生长休眠而导致功能下降的现象,因此,应着重选用常绿冬季生长旺盛的水生植物类型。 1.5 所选择的植物将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构成隐患或威胁,具有生态安全性; 1.6 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文化价值、景观效益和综合利用价值。 若所处理的污水不含有毒、有害成分,其综合利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作饲料,一般选择粗蛋白的含量>20%(干重)的 水生植物;②作肥料,应考虑植物体含肥料有效成分较高,易分解;③生产沼气, 应考虑发酵、产气植物的碳氮比,一般选用植物体的碳氮比为25~30.5/1;④工 业或手工业原料,如芦苇可以用来造纸,水葱、灯心草、香蒲、莞草等都是编 制草席的原料。 由于城镇污水的处理系统一般都靠近城郊,同时面积较大,故美化景观也是必须 考虑的。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人工湿地的工艺设计者和建设者考虑得最多 的是植物的独有性和观赏价值等表在因素,没有考虑到栽种该植物后的植株生

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布局的方法

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布局的方法 植物景观布局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完善的植物景观设计,既要考虑其生态习性,又要熟悉它的观赏性能;既要了解植物自身的质地、美感、色泽及绿化效果,又要注意植物种类间的组合群体美与四周环境协调,以及具体的地理环境条件。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植物绿化美化的特性,为城市景观增色添辉。 1、绿地地形与树冠形的配置 根据绿地的类型,地理位置,周围环境,合理选择植物;形成不同功能的园林绿地,满足人们的需要,园林绿地不同的植物景观布局,植物配置形式,能构成多样化的园林观赏空间,造成不同的景观效果。一般说,植物树形有圆形、圆拄,垂枝形、尖塔形、卵形等,在布局群体景观时,应注意形态间的对比与调和以及轮廓线天际线的变化,才能构成美妙的画面。在植物景观设计上,应充分考虑生物的多样硅,多品种组合、多层次种植,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利植物的持续性生长,景观的永续利用。 2、景观植物树种的选择 在植物选择上,以乔、灌木为主,多方组合搭配,增加绿化复层种植结构。使植物不同类型间优缺点互补,达到相对稳定的园林覆盖层,创造丰富植物人工群落,最大限度地增加量。如将同期开花的2~3或4~5种花木,依树形组合配置,在一个季节或一段时日中显示它的绚丽色彩,再加以常绿树与红叶树配置,形成对比景观,以乔木散

置与花草地形成疏林草地,均能稳定持久地产生生态观赏效应,成为生态与艺术结合的景观。现代城市建筑密集,人口集中,热岛效应突出,加上建筑物间距小,容积率大,地面多硬化处埋,对植物生长的光照和水分都带来变化,在植物布局时,不仅注意其自然生态,更要考虑城市的特殊生态,才能保证植物生长健壮,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3、不同冠形植物间的搭配 通过植物各种类型间的合理搭配,创造出整体的美感效果。植物景观布局时,既要考虑统一性,又要考虑有一定的变化和节奏与韵律。使人们观赏风景时,随着视觉的移动,达到步移景异,增加趣味性,在布局上,要有疏密之分,在体量上要有大小之别,竖向上要有高低之差。在层次上既要有上下考虑,又要有左右的配合。广场及重要景点,主景植物应选取特征突出,观赏效果好,对效期长的种类。如在广场入口树池内种植云杉,在草坪的一角配置垂柳或园冠榆,强调突出主题的作用。在植物景观设计中,还应注意比例适度,植物之间、景点与景区之间都有一个度的关系,以人为本,创造适宜尺度,恰当的比例使人感到亲切、自然。小景区应小中见大,大景区应大而不散,览之有物。近几年,随着广场热的出现,草坪成为广场的主体。草坪可以使空间显得开阔、舒畅,广场绿化的功能主要是提供在林荫下休息的环境以及调节视觉、点缀色彩。大面积的以草坪为主体,不利于广场空间的围合,空空荡荡,广而无场,同时也不利于广场多样化活动的开展。盛夏烈日炎炎,空旷的广场几乎无一人,晚上大量的人群被局限在几条道路上。我们的国情决定了草坪是不能上人,广场虽大,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1 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 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要素,能使园林空间体现生命的活力,富于四时的变化。植物景观设计是20 世纪70 年代后期有关专家和决策部门针对当时城市园林建设中建筑物、假山、喷泉等非生态体类的硬质景观较多的现象再次提出的生态园林建设方向,即要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建设,运用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以及草本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结合考虑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相协调,并表达一定意境或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空间,供人们观赏[1]。但是,植物景观设计概念的提出是有其时代背景的。随着生态园林建设的深入和发展以及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引入,植物景观设计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展,现代的植物景观设计概念不但包括视觉艺术效果的景观,还包含生态上的和文化上的景观,甚至更深更广的含义。 2 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对于城市及人居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植物景观设计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弊端,其功能性得不到满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更是无从谈起。尽管有许多研究者提出过这一方面的一些原则,但主要局限在科学性和艺术性等方面,不够全面,因此,有必要寻求一个正确、全面的思想行动准则,以便在各种情况下把握植物景观设计的尺度。以下就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作一探讨。 2. 1 以人为本的原则 任何景观都是为人而设计的,但人的需求并非完全是对美的享受,真正的以人为本应

当首先满足人作为使用者的最根本的需求。植物景观设计亦是如此,设计者必须掌握人们的生活和行为的普遍规律,使设计能够真正满足人的行为感受和需求,即必须实现其为人服务的基本功能。但是,有些决策者为了标新立异,把大众的生活需求放在一边,植物景观设计缺少了对人的关怀,走上了以我为本的歧途。如禁止入内的大草坪、地毯式的模纹广场,烈日暴晒,缺乏私密空间,人们只能望“园”兴叹。因此,植物景观的创造必须符合人的心理、生理、感性和理性需求,把服务和有益于“人”的健康和舒适作为植物景观设计的根本,体现以人为本,满足居民“人性回归”的渴望,力求创造环境宜人,景色引人,为人所用,尺度适宜,亲切近人,达到人景交融的亲情环境。 2. 2 科学性原则 植物是有生命力的有机体,每一种植物对其生态环境都有特定的要求,在利用植物进行景观设计时必须先满足其生态要求。如果景观设计中的植物种类不能与种植地点的环境和生态相适应,就不能存活或生长不良,也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2. 2. 1 以乡土树种为主。 乡土植物是在本地长期生存并保留下来的植物,它们在长期的生长进化过程中 已经对周围环境有了高度的适应性,因此,乡土植物对当地来说是最适宜生长的,也是体现当地特色的主要因素,它理所当然成为城市绿化的主要来源。 2. 2. 2 因地制宜。 在景观设计时,要根据设计场地生态环境的不同,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当的植物种类,使植物本身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使方案能最终得以实施。这就要求设计者首先对设计场地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和空气) 进行勘测和综合分析,然后才能确定具体的种植设计。例如:在有严重SO2 污染的工业区,应种植酢浆草、金鱼草、白皮松、毛白杨等抗污树种;在土壤盐碱化严重的黄河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