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安全与稳定运行问题分析

电力系统安全与稳定运行问题分析
电力系统安全与稳定运行问题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77000083.html,

电力系统安全与稳定运行问题分析

作者:李冉

来源:《电子乐园·上旬刊》2019年第01期

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电力市场也越来越复杂,与此同时,各行各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基于此,本文将主要分析电力系統稳定运行的条件以及目前电力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确保电力系统安全与稳定运行的措施。

关键词: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1 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条件

在现代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可以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多种信息系统被使用在电力系统中,下图(图1)是现代电力系统整体框架。

电力系统中变电运行安全管理

关于电力系统中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探析摘要:随着我国电力技术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网的安全运行越来越得到电力部门的重视,若电网不能安全运行,将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本文就电力系统中变电运行的设备检修安全和管理上提出相应的措施,以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电力系统;变电运行;设备检修;教育培训 中图分类号:tm7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as china’s power technology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technology, the safety operation of the power network is more and more get the electrical power to the attention of the department, if not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power grid, will seriously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and economic efficiency. this paper substation running in the power system, the equipment maintenance safety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in management, to ensure the secure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grid. key words: electric power system; the substation running; equipment maintenance; education training 1 设备检修是保证安全的前提 1)翻阅设备运行记录和有关技术档案。包括运行日志、缺陷记

浅谈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控制技术

浅谈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控制技术 我国的经济技术发展的同时,能源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现阶段我国对于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尤其是我国的电力能源。因此我国的电力系统正在面临着安全稳定运行的压力。正是由于这种压力导致了我国的电力行业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之中,但是在我国的电能的生产、输送必须在安全运行的前提下进行。文章针对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控制技术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通过对控制技术的阐述和分析,合理应用相应的技术,确保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也为我国的电力系统的安全生产贡献力量。标签: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控制;技术 前言 随着电网的不断发展,电网规模越来越大,我国现阶段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定在了四个方面。第一个是我国的电力系统要向着大机组方向发展;第二个是我国的电力系统要向着大电网方向发展;第三个是我国的电力系统要向着高电压方向发展;第四个是我国的电力系统要向着智能电网方向发展,这也是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终极方向。目前,我国的电力系统在不断的扩大其规模,不断的延长着电力系统的输电线路,逐步实现了高电压远距离输送的技术突破,让电力输送跨省,跨区成为了现实。在技术取得突破的同时,电力系统的经济收益也在不断的提升。但是在我国的电力系统的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或者暴露了一些问题,例如电力输送过程中的不稳定问题,这一个问题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同时我国有些区域在用电高峰期会采取拉闸限电措施也从侧面说明了我国的电力供应处在一个相对紧张的状态下。除了上述问题我国的电力系统运行安全问题也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我国的经济技术持续的发展需要我国的电力系统有一个持续性的电力供应,一个稳定的电力供应,所以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控制技术成为关键问题。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存在突发性的电力扰动或者电力故障,这样就会严重的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我国的电力安全运行问题主要指的是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突发性故障时,电力系统还能够持续给用户提供电力供应,小的运行问题不会对整个电网运行造成影响。因此我国的电力运行安全需要在一个全局的角度来审视。 1 我国电力系统的现阶段运行状态 关于我国电力系统的现阶段运行状态的论述和分析,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继续阐述和分析。第一个方面是我国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第二个方面是我国电力系统的警戒运行状态。第三个方面是我国电力系统的紧急运行状态。第四个方面是我国电力系统的恢复运行状态。 1.1 我国电力系统的正常电力运行状态 在电力系统的输出电量满足现阶段的用电需求时,这种状态下的电力系统的运行,能够保障电力系统的总输出和用电量的总需求的一种平衡,同时这种状态

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安全生产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保证经济建设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和社会安定的基本条件,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电力的安全生产不仅是电力工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电力企业发挥社会效益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保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是电力生产建设的永恒主题。电力生产安全的总体目标是防止发生对社会构成重大影响,对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构成重大损失的事故,尤其要杜绝电力生产的人身伤亡事故。为实现这一总体目标,电力安全生产的重点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健全完善安全再生产机制和安全教育机制。把搞好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管理工作核心和基础,加强对电业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全员安全技术素质,以确保电力工业的稳步发展。 1、电力安全生产的含义 在电力生产中,安全有着三方面的含义:确保人身安全,杜绝人身伤亡事故;确保电网安全,消灭电网瓦解和大面积停电事故;确保设备安全,保证设备正常运行。这三方面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有机组成部分,互不可分,缺一不可。 2、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基本方针 电力工业是建立在现代电力能源转换、传输、分配科学技术基础上的高度集中的社会化大生产,是供给国民经济能源的基础行业,也是关系城乡人民生活的公用事业。电力工业具有高度的自动化和发、供、用同时完成的特点。发电、输电、配电和用户组成一个统一的电网运行系统,任何一个环节出了事故,都会影响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严重的事故则会使电网运行中断,甚至导致电网的崩溃和瓦解,造成长时间、大面积的停电,直接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正常进行,给社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影响社会的安定,损害党和政府以及企业的形象。所以电力安全生产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为此,我国电力工业一直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并从电网的技术管理、规程制度建设、职工思想行为的规范和职业道德的建设等方面着手,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和改进安全管理工作,努力提高电力生产安全的水平。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是由电力工业的特点和电力生产的客观规律

DL755-2001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DL755-2001 Guideonsecurityandstability forpowersystem 2001-04-28发布2001-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 前言 本标准对1981年颁发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进行了修订。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指导电力系统规划、计划、设计、建设、生产运行、科学试验中有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工作。同时,为促进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要鼓励采用新技术,例如,紧凑型线路、常规及可控串联补偿、静止补偿以及电力电子等方面的装备和技术以提高电力系统输电能力和稳定水平。自本标准生效之日起,1981年颁发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即行废止。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网运行与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主要修订单位: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 本标准主要修订人员:赵遵廉、舒印彪、雷晓蒙、刘肇旭、朱天游、印永华、郭佳田、曲祖义。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网运行与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目次 1.范围 2.保正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要求 3.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标准

4.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计算分析 5.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工作的管理 附录A(标准的附录)有关术语及定义 l 范围 本导则规定了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要求,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标准以及系统安全稳定计算方法,电网经营企业,电网调度机构,电力生产企业,电力供应企业,电力建设企业,电力规划和勘测、设计、科研等单位,均应遵守和执行本导则。 本导则适用于电压等级为220kV及以上的电力系统。220kV以下的电力系统可参照执行。 2 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要求 2.1总体要求 2.1.1为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维持电网频率、电压的正常水平,系统应有足够的静态稳定储备和有功、无功备用容量。备用容量应分配合理,并有必要的调节手段。在正常负荷波动和调整有功、无功潮流时,均不应发生自发振荡。 2.1.2合理的电网结构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在电网的规划设计阶段,应当统筹考虑,合理布局。电网运行方式安排也要注重电网结构的合理性。合理的电网结构应满足如下基本要求: a)能够满足各种运行方式下潮流变化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并能适应系统发展的要求; b)任一元件无故障断开,应能保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且不致使其他元件超过规定的事故过负荷和电压允许偏差的要求; c)应有较大的抗扰动能力,并满足本导则中规定的有关各项安全稳定标准; d)满足分层和分区原则; e)合理控制系统短路电流。 2.1.3在正常运行方式(含计划检修方式,下同)下,系统中任一元件(发电机、线路、变压器、母线)发生单一故障时,不应导致主系统非同步运行,不应发生频率崩溃和电压崩溃。 2.1.4在事故后经调整的运行方式下,电力系统仍应有规定的静态稳定储备,并满足再次发生单一元件故障后的暂态稳定和其它元件不超过规定事故过负荷

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及其防范措施

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及其防范措施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工农业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电力需求不断加大,同时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电压质量的要求也愈来愈高,这就给我们电力部门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希望。为了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防止系统稳定破坏,需要我们充分认识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的重要性,防止电网事故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电力系统;稳定运行;频率;电压;防范措施 1.前言 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破坏是事故后影响系统安全运行的最严重后果。随着电力 系统的迅速发展,现代电网以大机组、大电网、超高压、长距离、重负荷、大区 域联网、交直流联合为特点,虽然强有力地保证了社会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但 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系统稳定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不但导致电力系统因不能 继续向负荷正常供电而停止运行,甚至其后果将使电力系统的长期大面积停电, 严重是还会造成系统崩溃事故,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损失。因此,现代电网对 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要求系统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并 保持电力系统有足够的安全稳定运行裕度,同时也是赋予系统规划设计和电网调 度运行的一项重要任务。 2.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分类 当电力系统受到扰动后,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运行状态,或者凭借控制设备 的作用过渡到新的稳定状态运行,即为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从广义角度来看,可分为: 1)发动机同步运行的稳定性问题。根据电力系统所承受的扰动大小的不同,又可分为静态稳定、暂态稳定、动态稳定三大类。 (1)静态稳定是指当电力系统受到小干扰后不发生非同期性失步,自动恢复到起始运行状态。 (2)暂态稳定功是指当电力系统受到大扰动各同步电机保持同步运行并过渡到新的或恢复到原来稳定运行方式的能力,通常指保持第一或第二个振荡周期不 失步的功角稳定,是电力系统功角稳定的一种形式。 (3)动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受到小的或大的扰动后,在自动调节或控制装置的作用下,保持较长过程的运行稳定的能力。 2)电力系统无功不足引起的电压稳定性问题。电压稳定是指电网电压受到 小的或大的扰动后,能保持或恢复到允许的范围内,不发生电压失稳的能力。电 压失稳可表现为静态失稳、大扰动暂态失稳、大扰动动态失稳或中长期过程失稳。 3)电力系统有功功率不足引起的频率稳定性问题。频率稳定是指电力系统有功功率扰动后,电网运行频率能够保持或恢复到允许的范围内,不发生频率崩溃 的能力。 3.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三道防线” “三道防线”是指电力系统受到不同扰动时,对电网保证安全可靠供电方面提 出的要求: 1)当电网发生常见的概率高的单一故障时,电力系统应当保持稳定运行,同时保持对用户的正常供电; 2)当电网发生了性质较严重但概率较低的单一故障时,要求电力系统保持稳定运行,但允许损失部分负荷(或直接切除某些负荷,或因系统频率下降,负荷 自然降低);

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负荷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77000083.html, 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负荷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分析 作者:董敏胡国顺 来源:《环球市场》2017年第12期 摘要:在电力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对我国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控制技术进行分析,能够提高我国电力系统安全控制的质量,提高电力输送的安全性,保证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不受影响。本文从三个方面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控制技术进行深入分析,为电力系统的安全控制技术提供相应的意见,希望本文的分析能为以后的具体工作起到实际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控制技术; 1、电力系统负荷控制技术的探究 1.1电力系统负荷运行故障分析 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先关的故障方面也比较严重,其中在电源因素的影响上,主要会造成电力负荷管理终端的GPRS掉线。终端系统电源不能够提供无线通信规模块瞬间大电流,这样就使得电压大幅下降对相关电力器件的正常运行就有着很大的影响。另外在网络影响因素层面会造成电力负荷管理终端掉线,在终端GPRS连接以及激活分组数据协议后,在定时超时的情况下先会进入到准备状态,然后就会进入到空闲状态,最后则会造成终端掉线。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由于GPRS移动网络在信号上不佳也会使得覆盖面效果不能良好呈现。 除此之外,电力负荷系统的运行故障由于网络基站的业务量比较大,所以就需要网络加以管理,这在系统数据的通信方面就会受到运营商的限制。还有是在无线模块的优劣以及天线层面的因素上也会对运行系统造成影响。 1.2电力系统负荷控制技术类型分析 电力负荷控制技术在类型上是多方面的,其中的工频电力负荷控制技术主要是将配电网作为重要传输的渠道,在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则是把工频信号发射机在每个变电站中进行装设,并要能结合控制中小传送信号,在电源电压过零点前二十五度产生畸变,然后再返送到lOkv侧传输给这一变电站的低压侧,从而就能够实现用户侧负荷的控制目标。而在无线电力负荷控制技术层面,则是通过中转站以及无线电台实施的无线电信息传输,这样就能达到信息交换的目的,通过这一方法也能够对电力的负荷控制技术得到作用的发挥。

电力系统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5013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 电力系统安全管理和安全 教育详细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电力系统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详细 版 提示语:本安全管理文件适合使用于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安全管理 1、重视培训教育,提高员工安全素质 重视培训教育,使职工掌握必备的技能和防范事故的基本知识,做到在自身工作范围内不出事、少出事或者即使出了事也不致造成重大的损失和社会影响。 (1)举办多种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如安全教育室、讲座、图书展览、广告板报、播放录相片和电影、安全知识竞赛、家属座谈会等活动,向职工进行生动丰富的安全教育。举办大型学习班,都要讲授安全知识。如省电力工业局举办的多期处级干部工商管

理学习班、班组长学习班,都安排了安全知识讲座。 (2)重视对职工的法制教育。领导者要树立法制意识,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安全与进度的关系,依法管理安全生产,禁止违章指挥和强令工人冒险作业。职工要牢固树立规章制度观念,自觉地、严格地执行电业生产(建设)的各项规程制度,按规程规定的程序、工序、工艺要求做好本职工作。省电力工业局经常组织安全工作规程、事故调查规程、调度规程和“两票三制”的学习考试。在重要的事故和事件中,强调引用和对照规程制度的条款进行分析,以推动职工学习和执行规程的自觉性。 (3)加强专业培训。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的培训教育主要在电力院校和基层单位完成,省电力工业局只对关系全系统的“专业”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培训,达到推动和提高的目的。省电力工业局成立以来,在

Power System Contingency Analysis电力系统静态安全分析

Power System Contingency Analysis: A Study of Nigeria’s 330KV Transmission Grid Nnonyelu, Chibuzo Joseph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Nigeria, Nsukka chibuzo.nnonyelu@https://www.360docs.net/doc/f77000083.html,.ng Prof. Theophilus C. Madueme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Nigeria, Nsukka Abstracts As new sources of power are added to the Nigeria’s power system, an over-riding factor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power system is the desire to maintain security and expectable reliability level in all sectors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security can be assessed using contingency analysis. In this paper, contingency analysis and reliability evaluation of Nigeria power system will be performed using the load flow method. The result of this analysis will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security level of the Nigeria power system and suggestions will also be made on the level of protection to be applied on the Nigeria power system with aim of improving system security. Keywords: Contingency Analysis, Contingency, Power System Security, Overload Index 1.INTRODUCTION Power system protect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of consideration in all sectors of a power system during both planning and operation stages. This is because any loss of component leads to transient instability of the system and can be checked immediately by the help of protective devices put in place. As we propose and source new sources of power in order to meet up the Nigeria energy demand, it is important to access the security level of the existing grid in order to devise a more defensive approach of operation. Currently, the Transmission Company of Nigeria (TCM), projected to have the capacity to deliver about 12,500 MW in 2013, has the capacity of delivering 4800 MW of electricity. Nigeria has a generating capacity of 5,228 MW but with peak production of 4500 MW against a peak demand forecast of 10,200MW. This shows that if the generation sector is to run at full production, the transmission grid will not have the capacity to handle the produced power reliably [7]. This goes a long way to tell that the 330 KV transmission system is not running effectively as expected. Therefore to maintain and ensure a secure operation of this delicate system, the need for contingency analysis cannot be over emphasized. Contingencies are defined as potentially harmful disturbances that occur during the steady state operation of a power system [1] Contingencies can lead to some abnormalities such as over voltage at some buses, over loading on the lines, which if are unchecked, can lead to total system collapse. Power system engineers use contingency analysis to predict the effect of any component failure. Periodically, maintenance operation are carried out on generating units or transmission lines. During this, a unit is taken offline for servicing. The effect of this forced outage on other parts of the system can be observed using contingency analysis.

油田生产中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参考文本

油田生产中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油田生产中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参考文 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摘要:本文对目前油田生产过程中的日常生产用电管 理、施工临时用电管理、电气工具管理、安全检查、安全 知识宣传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具体对策和建 议。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油田生产;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油田的安全生产关系着国家能源的安全可靠,而随着 油田开发难度的不断增大,工艺措施不断增加,进而对电 力的需求也日趋增多,电力需求几乎贯穿于油田生产的每 一个环节,以电换油趋势再所难免。因此,用电安全在油 田安全生产中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抓好安全用电管理,

提高安全用电意识,减少电气事故发生的几率,防止及避免人身伤亡、设备损坏事故的发生,既有利于油田开发的安全生产和生活,也有利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1 加强新增设备进网前源头安全管理 为了保证安全用电,杜绝新增电气设备不合格、安装不规范所带来的事故隐患,需要从源头上加强管理。从配电方案的确定,供电线路、受电端的设计、施工,电气设备的选型、安装、调试,电气设备施工的中期检查和竣工检查,投运前的交接试验等,都必需进行有效的安全用电监管。 1.1 油田生产中,当出现新增用电设备时,根据用电负荷的性质,考虑用电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对电力系统的影响,确定供配电方案。重要设备设施应尽量考虑双电源供电,并事先考虑在可能发生电气事故而造成供电中断时,如何向重要负荷提供备用电力。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安全问题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安全问题分析 发表时间:2019-01-09T10:21:48.45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4期作者:樊春龙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对于安全控制要求比较高,所以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对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安全控制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以及通过分析找到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青海宁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对于安全控制要求比较高,所以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对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安全控制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以及通过分析找到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控制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控制 引言 随着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控制在技术和理论方面的发展,为我国应用其自动化系统建立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在满足我国巨大的用电需求的同时,也保证了用电安全,解决了用电效率的问题。然而此系统并不是不会发生故障的完美系统,事实上该系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1.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控制问题 1.1设计层面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建设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对技术设计、标准制定等要求很高,相比于发达国家,甚至部分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电力事业发展速度虽快,但整体水平还与其有一定的差距。由于技术不成熟,缺乏统一的设计标准,使得自动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严重时可能会引起安全事故。另外,国内几经城乡电网改造,比过去有进步,然而在统一指挥管理方面,仍未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以至于在应用时障碍重重。如今,电力行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电网覆盖面积更广,对安全要求更高。我国城乡差异明显,东西部经济水平不一,同样会影响到电网建设。比如,电力设备种类繁多,往往需配套使用,型号、规格等均要满足要求,一旦存在设计不合理的弊端,必然会削弱其功能发挥。 1.2出现设备老化,以及维护不够及时的问题 电力系统其工作性质决定了它是24小时不停止的运转着,电力系统的相关设备工作负荷非常重,如果相关的工作人员没有对服役的设施设备惊醒定期维护,一些设备老化发现不及时,将会导致安全性问题的出现。 1.3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电力设备质量不过关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在应用的过程当中,如果电力设备的质量达不到标准化的要求,就有可能会产生一些安全方面的事故。造成这一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相关的购买人员在购买电力设备的过程当中,过分的重视经济成本的投入,而忽略了设备的性能。但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对于设备性能的要求十分的严格,这样就导致所购买的设备不能满足电力系统运行的需要,进而会造成一些安全隐患。第二,操作水平低下。有一些技术人员在应用电力设备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对电力设备进行充分的了解,就有可能会操作不熟练,从而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带来安全方面的隐患。第三,经常会发生一些抗干扰的现象,但是此现象有时候会被忽视。从而就导致抗干扰措施无法施行,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性也就会大幅度降低。 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安全控制的对策 2.1优化设计方案 如要实现对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的严格安全把控,需要从设计方案入手,这样才能从根源上解决、实现安全控制的目标,以建筑工程电力系统设计为例,设计人员需要从一开始就对某建筑进行电力系统设计,根据工程的实际进行优化和设计电力系统。在这电力自动化系统设计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仍存在明显差距,这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工作人员要在工作中加以总结,对设计方案不断改进和更新,寻求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与设计目标一致,使两者互相适应、符合、一致。此外,设计人员可在方案设计时,以方便电力操作系统和使用目的,适当地加入各个环节的自动化程度,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安稳。优化电力系统及自动化设计方案,需要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设计人员要不断研究和思考,不断在原有设计基础上推陈出新,完善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的设计方案。 2.2加大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设备的投入 为了大幅度的提高电力设备的质量,必须要增加资金的投入。这样相应的采购人员在进行购买的过程中,就有充足的资金去进行采购,可以对设备进行充分的挑选,从而挑选高性能高质量的设备。这样设备在进行运行的过程中,也就可以满足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需要。在获得了充足的资金之后,也就可以购买一些比较现代化的设备,这些设备比较先进,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并且也可以保证质量,从而使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得到保障。其次,在设备购买完成之后,还必须要对设备进行一系列充分的检查,审查过程必须要严格,防止出现以次充好的问题,如果设备检验合格,那么就可以投入使用。对于那些检验不合格的设备,就要进行去除。必须要使得投入使用的仪器和设备的质量达到标准化的要求。除此之外,对于一些不经常使用的设备,必须要妥善的进行保管。还必须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如果发现有一些安全方面的隐患,就要及时的进行维修。防止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问题。 2.3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是一项复杂的学科,需要多个专业共同配合。而且在工作当中发现,其施工环节存在很大的复杂性,较为繁琐,所以对相关的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相关的工作人员也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对于工作人员而言,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素养,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同时要加强学习,建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实现技术水平与观念的不断更新。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结合企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岗位的需求,完善自身的职业规划,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以及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切实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技术水平。 2.4完善管理制度 电力系统安全控制需有相应的制度进行约束和指导,加强技术管理,结合现状,科学预估未来发展趋势。首先,明确职责。各部门、各岗位都要清楚并做好本职工作,内部需制定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以自动化设备使用单位为例,需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使用和维护,建立健全的台账,同时负责各项设备仪器运行状态的监督,发现问题后需及时处理。出现故障时,还要积极配合维修人员。另外,还要负

油田生产中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油田生产中电力系统的安 全运行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油田生产中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摘要:本文对目前油田生产过程中的日常生产用电管理、施工临时用电管理、电气工具管理、安全检查、安全知识宣传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具体对策和建议。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油田生产;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油田的安全生产关系着国家能源的安全可靠,而随着油田开发难度的不断增大,工艺措施不断增加,进而对电力的需求也日趋增多,电力需求几乎贯穿于油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以电换油趋势再所难免。因此,用电安全在油田安全生产中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抓好安全用电管理,提高安全用电意识,减少电气事故发生的几率,防止及避免人身伤亡、设备损坏事故的发生,既有利于油田开发的安全生产和生活,也有利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1加强新增设备进网前源头安全管理 为了保证安全用电,杜绝新增电气设备不合格、安装不规范所带来的事故隐患,需要从源头上加强管理。从配电方案的确定,供电线路、

受电端的设计、施工,电气设备的选型、安装、调试,电气设备施工的中期检查和竣工检查,投运前的交接试验等,都必需进行有效的安全用电监管。 1.1油田生产中,当出现新增用电设备时,根据用电负荷的性质,考虑用电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对电力系统的影响,确定供配电方案。重要设备设施应尽量考虑双电源供电,并事先考虑在可能发生电气事故而造成供电中断时,如何向重要负荷提供备用电力。 1.2油田生产过程中,配电间、低压线路等电气设计图纸应由有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并经专业部门审核。重点审核主接线方式、继电保护接线方式、防雷保护装置方式、变配电室的布置方式、低压电力网运行方式、漏电保护方式等。以保证电气装置在运行中的安全可靠,防止设计不当而影响日后安全运行。 1.3电气装置应委托有相应的资质的单位进行安装,施工过程中,供电部门与油田用户、施工单位应共同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施工结束后,共同对施工质量进行竣工验收,将发现的质量问题及事故隐患由施工单位及时处理,以免给日后的运行带来后患。 2加强施工过程中临时用电管理

电力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电力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前言 目前国内外电力行业安全事故预防正趋于研究电力系统安全问题,完善应急处理机制,确保电力生产和输配的安全。抓紧建立电力系统应急处理机制,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加强以节电和提高用电效率为核心的需求侧管理;加强技术改造和管理措施;加强调度管理;加强运行维护;加强预警机制建设。电力行业安全事故预防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生产、生活秩序,必须高度重视,进行全面、系统、周密的研究,提出相应对策。” 一、电力安全生产事关国家安全不口社会稳定大局,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对于保持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电力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切实做好电力安全生产工作。 二、电力安全生产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把安全生产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1电力安全

1.1电力安全的发展与创新 1.1.1电力安全的发展与趋势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力工业快速发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从1996年底开始一直稳居世界第2位。2007年全国发电量达到32559亿千瓦时,全社会用电量达到32458亿千瓦时,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在电网建设方面,随着500千伏电压等级主干网架的形成,已基本实现全国联网格局,西电东送、南北互济初具规模,电能资源配置得到优化。 近几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对电力需求不断扩张,不仅使日常电力供应日趋紧张,而且许多电力设备呈现高负荷运转的局面。南方电网针对珠三角地区电网普遍存在的变电站容量过大、供电面积过大、设备长期满负荷运行的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规定"调查分析事故必须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严肃认真,要做到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应受教育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更积极。有备才能无患。 目前国内外电力行业安全事故预防正趋于研究电力系统安全问题,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doc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DL 755-2001 1范围 本导则规定了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要求,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标准以及系统安全稳定计算方法,电网经营企业、电网调度机构、电力生产企业、电力供应企业、电力建设企业、电力规划和勘测设计、科研等单位,均应遵守和执行本导则。 本导则适用于电压等级为220kV 及以上的电力系统。220kV 以下的电力系统可参照执行。 2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要求 2.1总体要求 2.1.1为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维持电网频率、电压的正常水平,系统应有足够的静态稳定储备和有功、无功备用容量。备用容量应分配合理,并有必要的调节手段。在正常负荷波动和调整有功、无功潮流时,均不应发生自发振荡。 2.1.2合理的电网结构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在电网的规划设计阶段,应当统筹考虑,合理布局。电网运行方式安排也要注重电网结构的合理性。合理的电网结构应满足如下基本要求:a)能够满足各种运行方式下潮流变化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并能适应系统发展的要求; b)任一元件无故障断开,应能保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且不致使其它元件超过规定的事故过负荷和电压允许偏差的要求; c)应有较大的抗扰动能力,并满足本导则中规定的有关各项安全稳定标准; d)满足分层和分区原则; e)合理控制系统短路电流。 2.1.3在正常运行方式(含计划检修方式,下同)下,系统中任一元件(发电机、线路、变压器、母线)发生单一故障时,不应导致主系统非同步运行,不应发生频率崩溃和电压崩溃。 2.1.4在事故后经调整的运行方式下,电力系统仍应有规定的静态稳定储备,并满足再次发生单一元件故障后的暂态稳定和其它元件不超过规定事故过负荷能力的要求。 2.1.5电力系统发生稳定破坏时,必须有预定的措施,以防止事故范围扩大,减少事故损失。 2.1.6低一级电网中的任何元件(包括线路、母线、变压器等)发生各种类型的单一故障均不得影响高一级电压电网的稳定运行。 2.2电网结构 2.2.1受端系统的建设 2.2.1.1受端系统是指以负荷集中地区为中心,包括区内和邻近电厂在内,用较密集的电力网络将负荷和这些电源联接在一起的电力系统。受端系统通过接受外部及远方电源输入的有功电力和电能,以实现供需平衡。 2.2.1.2受端系统是整个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作为实现合理的电网结构的一个关键环节予以加强,从根本上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水平。加强受端系统安全稳定水平的要点有: a.加强受端系统内部最高一级电压的网络联系;

电力系统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6304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电力系统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正式版)

电力系统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正式 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安全管理 1、重视培训教育,提高员工安全素质 重视培训教育,使职工掌握必备的技能和防范事 故的基本知识,做到在自身工作范围内不出事、少出 事或者即使出了事也不致造成重大的损失和社会影 响。 (1)举办多种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如安全教育 室、讲座、图书展览、广告板报、播放录相片和电 影、安全知识竞赛、家属座谈会等活动,向职工进行 生动丰富的安全教育。举办大型学习班,都要讲授安

全知识。如省电力工业局举办的多期处级干部工商管理学习班、班组长学习班,都安排了安全知识讲座。 (2)重视对职工的法制教育。领导者要树立法制意识,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安全与进度的关系,依法管理安全生产,禁止违章指挥和强令工人冒险作业。职工要牢固树立规章制度观念,自觉地、严格地执行电业生产(建设)的各项规程制度,按规程规定的程序、工序、工艺要求做好本职工作。省电力工业局经常组织安全工作规程、事故调查规程、调度规程和“两票三制”的学习考试。在重要的事故和事件中,强调引用和对照规程制度的条款进行分析,以推动职工学习和执行规程的自觉性。 (3)加强专业培训。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的培训教育主要在电力院校和基层单位完成,省电力工业局只对关系全系统的“专业”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培训,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DL 755-2001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各网省电力公司: 强制性电力行业标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已由国家经贸委批准发布,于2001年7月1日起实施(自实施之日起,原电力工业部1981年颁发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即行废止)。现将国家经贸委《关于发布<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的通知》(国经贸电力[2001]409号,见附件)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国家经贸委通知中所提出的各项要求,组织学习、贯彻《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研究落实各项电网安全措施,认真执行《加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管理的若干意见》(另发),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障对用户的可靠供电。 附件:关于发布《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的通知 二零零一年五月三十一日 前言 本标准对1981年颁发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进行了修订。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指导电力系统规划、计划、设计、建设、生产运行、科学试验中有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工作。同时,为促进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要鼓励采用新技术,例如,紧凑型线路、常规及可控串联补偿、静止补偿以及电力电子等方面的装备和技术以提高电力系统输电能力和稳定水平。自本标准生效之日起,1981年颁发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即行废止。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SD131-84 电力工业部 1984 电力系统技术导则(试行) SD131-84电力工业部 1984 电力系统技术导则(试行)编制说明 SD131-84电力工业部 1984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试行)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电网运行与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修订单位: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修订人员:赵遵廉、舒印彪、雷晓蒙、刘肇旭、朱天游、印永华、郭佳田、曲祖义。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网运行与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DL 755-2001 目次 前言 1范围 2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要求 2.1 总体要求 2.2 电网结构 2.3 无功平衡及补偿 2.4 对机网协调及厂网协调的要求 2.5 防止电力系统崩溃 2.6 电力系统全停后的恢复 3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标准 3.1 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储备标准 3.2 电力系统承受大扰动能力的安全稳定标准 3.3 对几种特殊情况的要求 4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计算分析 4.1安全稳定计算分析的任务与要求 4.2电力系统静态安全分析 4.3电力系统静态稳定的计算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