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模式简要概述(doc 9页)

硅谷模式简要概述(doc 9页)
硅谷模式简要概述(doc 9页)

硅谷模式(上)

2006-9-6

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以南,包括圣塔克拉拉郡以及其与圣·蒙特尔、阿拉米达、圣塔克鲁兹等郡邻近的部分,总面积约3880平方公里,人口243万(2005年)。硅谷形成于上世纪50年代,现已成为世界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心,在高技术杂志《WIRED》评出的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高技术园区,美国硅谷以其硬件、软件和网络开发领域的优势在排序中名列榜首。

硅谷作为美国信息社会“最完美的范例”,“世界微电子之乡”,是美国最为成功的高技术开发区之一。硅谷不但开拓了新的产业,更重要的是开拓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模式:风险投资、孵化器、股份期权、科技园等。硅谷不仅是美国西部经济第二次开发的典型代表,而且还是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高技术开发所效仿的对象。硅谷的崛起使美国社会从工业时代过渡到信息时代,开创了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先河。

2000年,硅谷地区的GDP总值超过3000亿美元,占美国全国的3%左右。2004年地区人均收入53000美元,是美国全国人均收入的1.6倍。

1、产业发展

美国硅谷形成的是一种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相关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群,是技术多元化的经济

2005年,硅谷中主导产业群主要有以下七类:计算机和通信硬件生产;半导体和半导体器材生产;电子元件生产;生物医学,包括生物制药,医疗设备和生命科学的研发;软件,包括软件发行商和软件服务;创意和创新服务业,包括技术服务和商业服务(比如人力资源和法律事务);综合艺术、设计和技术的有关的创造服务(比如图表设计、广告、营销);公司办公室,包括总部,分支机构和地方办事处。

近几年,硅谷创意和创新服务产业群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硅谷七大产业集群中,创意和创新服务产业群的企业数量最多,从业人数仅次于软件业,成为硅谷的第二大产业集群。创意和创新服务还是过去5年间从业人员数唯一保持增长的产业群。

创意型人才渗透到硅谷各行各业中。硅谷的"创意先锋"不仅仅包括艺术家或其他的专业工作者,硅谷地区绝大部分就业人员都要求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创意型人才渗透到硅谷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中。以硅谷所在的圣塔克拉拉郡为例,62%的非技术工人和70%的技术工人的工作中都要求具有一定量或大量的创意。

硅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从微电子、半导体到计算机网络产业再扩大到医疗器械、生物技术等。硅谷发展初期以晶体管、半导体制造业等技术行业为主导,著名的企业有英特尔、苹果、太阳微系统等。20世纪70年代末硅谷开始转向电子信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著名的企业有思科、雅虎等。硅谷在完成初期的资本积累以后,由于其持续的创新能力与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是大量技术企业的快速集聚,极大地扩展了硅谷的技术构造和技术基础,使硅谷的研究和生产的范围从激光技术和微波技术扩大到医疗器械、生物技术等。目前,硅谷有着美国最大的生物科技企业群,上市公司有近80家。统计显示,近200家生物工程公司不但已经为硅谷提供着近6万个工作机会,而且正在追赶网络信息技术,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除高新技术产业外,为高新技术产业服务的行业也是硅谷产业主要群体之一。在硅谷上万家的企业中有60%是以信息为主的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实业公司,40%是服务性的第三产业,包括金融、风险投资等公司。为某个高新技术行业服务的企业数可能比该行业企业数还多,例如在硅谷就有3000多家企业为2700家电子信息企业服务。

以研发、设计和高技术服务为主,处于全球产业分工的高端环节

硅谷软件行业的就业人数占16%,而该行业是典型的以研发为主的行业。硅谷的半导体/设备、计算机/通信等主导产业也是以研发为主的行业,很少涉及制造部分。因此,硅谷以研发作为其在产业链中的核心阶段。

硅谷重视服务对于创新、创业的重要性,专业服务以及创新服务在硅谷占据较大的就业比例。

此外,设计和创造力在创新经济中是重要的技能,硅谷发达的设计产业正体现了硅谷创新经济的特点。硅谷主要产业群的就业工作集中在设计职业上,设计职业构筑了硅谷产业群坚实的就业比重。2003年,软件工作中有70%的是设计职业,在半导体和半导体设备行业大约有58%的工作是设计职业,在计算机和通信硬件行业,大约有57%的就业是设计职位。

2、企业活力

集聚一批全球知名的高技术公司;同时,大量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也是硅谷创新活动的主体

硅谷集聚一批全球知名的高技术公司,出现了一批创新能力极强,甚至在某些高技术创新领域处于世界领袖地位的本土大公司。例如惠普、网景、英特尔、苹果、太阳微系统等世界级的大公司。硅谷也是大型跨国公司的信息天线,不仅有许多世界著名公司如爱立信、西门子、索尼、三星等在这里设有分支机构,而且还有不少世界最大高技术企业的总部在这里落户。2002年,硅谷年销售额10亿美元以上的企业有39家。

新增企业数反应了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力。硅谷是世界上每年新增企业数最多的园区,硅谷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公司产生,也有成千上万的公司关闭。2000至2002年间,硅谷净增了23800家企业,2002年新增企业12600家,新公司平均有7名员工。在硅谷拥有大量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它们是硅谷创新活动的主体。以电子制造业为例,在20世纪80年代硅谷大约有3000家电子制造公司,其中85%的公司的员工少于50名,70%的公司只有1~10名员工,员工人数超过1000名的公司只有2%。20世纪80年代以后,硅谷企业的平均员工规模也只有350人。

3、技术创新

联邦政府对硅谷的研发投资增长迅速,企业仍是硅谷研发投入的主要来源

联邦政府研发经费对硅谷的大学、实验室和私人企业的投入支持了硅谷关键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硅谷地区的技术创新。在1993年至2004年之间,硅谷获得了136亿美元以上的联邦研发经费。其中,国防部(DOD)拨给硅谷的研发经费超过50%,数额在71亿美元以上。其它联邦研发投入来自于卫生部(HHS)25亿美元,占全部经费的19%;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18亿美元,占13%;国家科学基金会(NSF)5.22亿美元,占6%。

2003年,联邦政府对硅谷的研发投资达到32亿美元,比2002年的10亿美元增长了2.2倍,其中国防部对硅谷地区的投资从2002年的5.16亿美元猛增到2003年的24亿美元,非国防经费也增长了55%,从2002年的5.22亿美元到2003年的8.11亿美元。

2003年,硅谷大约有328个上市公司投资于研发。这些公司总研发投入超过了324亿美元,是联邦政府研发投入的10倍。

硅谷企业非常注重研发,其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在10%以上。从1990年到2003年,硅谷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平均为11%左右,同期美国企业的平均水平为3%。

近两年来,硅谷企业的研发投资有所下降。硅谷企业研发投入在2000年达到了356亿美元的高峰,到2003年下降到324亿美元,占销售收入比重也从2002年的14%降低到2003年的12%。

硅谷每年都有大量的专利产生,是美国研发成果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专利是地区通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产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2003年,美国专利商标局授予了硅谷发明者8809项专利,同比增长6%。硅谷地区是美国专利数最多的地区,并且近10年来在全美和加州比例保持上升趋势。2003年硅谷专利数量占到全美专利总数的10%,比1993年的4%增加了六个百分点;硅谷专利数占加州专利总数的百分比从1993年的28%上升到2003年的45%。

如果按平均人口计算,硅谷人均专利数在近10年有较大增长。每10万居民中产生的专利数量从1993年的103项增加到2003年的371项,年均增长10%。

依托斯坦福大学的产学研结合创新体系是硅谷技术创新的基本模式,也是硅谷发展的源动力

在硅谷非常注重产学研的结合,大学不是游离于企业之外独立地进行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而是紧密结合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进行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以其雄厚的基础研究成为技术创新的后盾,不断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而且企业界和高校之间交流密切,实践中的经验能很快地反馈到基础研究中,如此良性循环,大大促进了技术发展。

硅谷的大学是硅谷科学技术的源泉,其高技术成果不断输送给硅谷。例如晶体管、集成电路核心技术、微信息处理机技术等一大批高水平的技术创新成果都源于斯坦福等一批大学,这为硅谷的迅速崛起,继而成为世界最高水平的电子信息产业研发和制造中心奠定了基础。硅谷(SV)与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DEE)相互关系流程图反应了在硅谷创新体系中双方的互动。

早在上世纪50年代硅谷初创期,斯坦福大学就通过合作计划对当地公司开放其课堂,鼓励电子企业的科技人员直接或通过专门的电视教学网注册,学习研究生课程,不仅强化了企业与斯坦福大学之间的联系,并且有助于工程师们学习最新的技术,将本行业的最新研究水平引入到企业之中。同时,也给不同企业的技术人员提供了相互交流、交往的场所与机会,有利于他们创新思路的启发与扩展。

来源:《新经济导刊》2006年第16期

硅谷模式(下)

2006-9-6

4、人力资源

人才资源密集,大学是硅谷人才培养基地

硅谷的研发人员占到硅谷总从业人员数量的10%以上,是美国平均水平的2倍。在硅谷,先后共有40多个诺贝尔奖获得者。

当地大学为硅谷提供了大量的技术人才支持。硅谷所在地拥有包括世界著名的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圣克拉拉大学和圣何塞大学在内的8所大学、9所专科学院和33所技工学校。这些高水平的大学和研发中心为硅谷高技术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斯坦福大学源源不断地向硅谷输送高水平的毕业生,鼓励学生创业,为硅谷高科技创新活动准备了强大的人力资源,学校还通过网络注册等形式为已参加工作的工程师们提供在职研究生培训课程,使他们的知识能不断地得到更新,以保持持续的创新活动。同时,

硅谷企业也为斯坦福大学的在校生提供实习机会,双方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此外,硅谷人才还来源于麻省理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美国知名高校。

在过去的50年中,硅谷之中由斯坦福的教师、学生和毕业生创办的公司达1200多家。目前,50%以上的硅谷产品来自斯坦福校友开办的公司。

重视人才的引进,是海外科技人才集聚创业最集中的地区

外籍人才居多是硅谷不同于世界其他地区的突出特点。硅谷是海外科技人才集聚创业最集中的地区。其中华裔和印度裔创办的高技术创业企业占到美国硅谷企业总数的23%。在硅谷的技术人员中,亚洲人占了60%,高技术人才中有33%是海外来源。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批移民(工程师和企业家)是连接硅谷和世界各地高技术(产业)中心的纽带。这些网络使得硅谷的公司能充分接触和利用其它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源、市场资源和金融资源等。

为了吸引高端人才,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招收留学生培养后备人才,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公布的数字,每年全世界150万留学生中有48.1%在美国学习;通过研究机构招聘人才,目前,美国共有720多个联邦研究开发实验室招聘或引进国外著名科学家;企业利用平台大量引进人才;联合攻关或企业外迁借用人才,如与日本、欧洲和俄罗斯共建阿尔法国际空间站;放宽对移民的限制吸引留住优秀人才,如对高技术人才尽量降低门槛,大力放宽对高技术人才及其家属移民的限制;在加强对国内有突出贡献和成就的科技精英提供优厚的物质和生活待遇的同时,还创造良好的研究开发、创新的条件和环境,吸引大量国外优秀人才;利用遍布全世界的“猎头公司”,为美国公司网罗高科技人才,同时,还利用一些国家政局不稳和暂时的经济困难,趁人之危抢人才。

人才流动率反映了经济发展环境的开放性,高人才流动率和有效人才激励机制是硅谷人才因素的显著特点

硅谷是世界上“跳槽率”最高的地区,硅谷人才流动的比率是30%,金融业的人才流动比率为60%,而发达国家每年人才流动率一般在15~20%之间。适度的人才流动可以使企业增加活力,其开明的意识、开放的环境、活跃的人才流动使得人们有机会学到更多新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并建立起各自广泛的人际网络。

在硅谷,众多高技术公司都采用股票期权(Stock Option)的形式,即员工有权在一定时期(如两年或三年)内用事先约定的价格购买公司一定数量的新股,而期末股价之高低变化所体现的员工利益及风险与员工在这段时间内的创新努力是紧密相连的,它使公司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研究与开发人才的利益与企业的长远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此外,硅谷还有技术入股、职务发明收益分享等灵活多样的人才激励机制。

5、风险投资

硅谷是风险投资的发源地,风险投资成为促进硅谷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硅谷地区成功发展的实践证明,风险投资是高技术产业和新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也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创业的催化剂。美国是世界上风险投资规模最大的国家,已占世界风险

投资的一半以上,而硅谷地区吸收了全美35%的风险资本,美国几乎50%的风险投资基金都设在硅谷,目前硅谷的风险投资公司有200多家。

在硅谷高技术产业发展史上,风险投资功不可没。著名的英特尔公司、先进微器件公司、罗姆公司、苹果公司等都是靠风险投资发展起来的。在过去的10年中,在NASDAQ(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有4416家,筹集资本高达1500亿美元。因此,风险投资和硅谷地区的发展形成了一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

在硅谷起步阶段,风险投资相对薄弱,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主要靠军方投资。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风险投资的作用就在硅谷逐步占了主导地位。据美国《风险投资》杂志资料统计,风险资本在硅谷的投资额,1977年为5.24亿美元,1983年就猛增到36.56亿美元。1997年创记录地新建风险公司3575个,风险投资达37亿美元,占全国风险投资总量的21%。风险资本投资的峰值发生在2000年,达到345亿美元。近三年,硅谷风险资本投资有所下降。2003年硅谷风险投资跌至62亿美元,仅高于1998年的水平。硅谷风险资本投资在2004年出现自2000年达到顶峰后的首次增长,增长到大约71亿美元,增长率为15%。

硅谷拥有成熟的风险投资体系,形成了一套有利于促进风险投资发展的机制

任何有价值的创意、技术在硅谷都能得到很好的投资和帮助。在硅谷,许多风险投资人、创业投资基金的管理人都是工程师出身,对技术的创造性、知识的前瞻性和产品的市场前景有很好的判断能力。风险基金的投资决策是快速的,但筛选也十分严格。

硅谷的风险投资企业主要是由那些成功的高技术创业者们创办,这些企业家经常是那些通过建立技术企业然后将其出售而获得资金的创业者。他们积极参与所投资企业的运作,向创业者提供关于业务计划和战略的建议,帮助寻找合作投资者,招募关键管理人员,并在董事会任职,为企业提供关系网络服务和多年积累的一手经验。对创业企业来说,得到的不仅仅是资本,更重要的是还得到了制度创新、改组企业领导班子、建立新的理念、经营战略和管理模式的机会。

硅谷风险投资发展活跃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宽松的法律环境。美国早在1958年就颁布了中小企业投资法,促进了一大批中小企业的建立,政府还从税收、融资、贴息贷款等方面提供优惠。美国政府一系列的投资收益税率政策加快促进了风险投资的发展:1975年,修改《国内收入法》,允许投资者冲销投资损失,降低其税收负担;1978年《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将投资收益税率从49%降到28%;1981年《经济复兴税法》将投资收益税率进一步降到20%;1986年颁布的《税收改革法》按投资额的百分比减免所得税;1997年《投资收益税降低法案》进一步降低投资收益税。

6、中介组织

中介组织在硅谷的产业体系中扮演着关键的整合角色,促进了各创新要素的整合

硅谷生产协会积极与州政府配合为地区发展解决环境、土地使用和运输问题;西部电子产品生产商协会为产业界提供管理讨论班和其它教育活动,并鼓励中小规模公司之间的合作;半导体设备和原料协会也为半导体芯片技术标准的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硅谷专业中介服务体系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会计、税务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咨询服务机构、猎头公司以及物业管理公司、保安公司等其他服务机构。

7、文化

硅谷几十年来形成的独特文化模式是它成功的最深刻而持久的因素

马克斯·韦伯曾经说过:“任何一项伟大事业的背后,都必须存在着一种无形的巨大的精神力量。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精神力量一定与该项事业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密切渊源。”硅谷几十年来形成的独特文化模式是它成功的最深刻而持久的因素,是美国传统的民族特性如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创新精神等和现代文化在高科技时代的典型体现,《硅谷热》的作者认为,硅谷的“这种高科技文化将变成美国人普遍的生活形态。”

硅谷创新文化体现在它鼓励尝试,容许失败。硅谷文化首先是一种创新文化,即允许失败(Its ok to fail)的创新。正是因为这种精神,人们才去不断地尝试,硅谷才诞生了许多企业家、发明家和创业者。无论他们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对硅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种宽松环境下,创新不仅包括科学技术,而且还包括行为模式、思维模式、交往模式等各个层面。因此有人说:在硅谷,只有两种东西—人件(peopleware)和观念(idea)最重要。硅谷对人力资源的重视超过了对其他经济因素。

硅谷的佯谬文化是硅谷发展的内在动力。硅谷文化是一种佯谬文化,即似非而是的悖论或反论文化。硅谷被称为“佯谬谷”(paradox valley)。这是技术对文化产生影响的一个例证。

硅谷文化是一种时间文化,即速度化文化。硅谷的发展即表明,在知识经济时代,速度化是其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在后工业社会,时间成了稀缺资源,因此,对时间的争夺代替了工业化时期对空间即对自然资源和工业原料的争夺。这种时间文化改变了硅谷人的工作模式和劳动制度,知识经济使得人们不可能按照过去工业化时代的八小时工作制(即标准化时间)工作,而是按照创新的需要安排时间,不是将时间细化,而是将其大段大段地分割,经常性地连续几天通宵达旦,工作到深夜或凌晨几乎是今日硅谷20万高科技人员统一的生活方式。

硅谷独特的企业文化提高了企业办公效率,增强了企业活力。硅谷公司有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包括,人才的超流动性、直呼上司的名字、随意穿着、弹性工作时间、在家工作、雇员所有——雇员拥有股票等。这种看似随意性的“车库文化”,已成了硅谷企业文化的代名词。

8、政府支持

政府采购对硅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尤其是新兴产业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美国政府颁布“采购美国产品法”,政府对信息产品,尤其是对原创性产品起到了很大的支持作用。在硅谷形成初期,正是由于美国国防部对尖端电子产品的大量需求才使许多年轻的高技术公司生存了下来并得以日后发展壮大。据统计,1955年至1963年期间,

硅谷半导体产业35%到40%的营业额来自于政府采购。后来对民用市场开发成功之后,这个比例才逐渐下降。

银行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创新、问题与对策

银行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创新、问题与对策 ——基于上海市15家商业银行的调研 陈晨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上海200433) 摘要:本文通过对上海市15家商业银行的调研发现,银行业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创新力度明显加大,在体制机制、产品设计、业务模式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措施。银行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内在动力不足、知识产权无法进行质押融资等问题均已有所改善,建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也从提议变成现实。但是,由于银行内部的信贷流程管理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结构性矛盾,银行业创新产品与创新业务模式的推广缺乏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和担保机构的协调配合,导致银行业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继续完善相应政策措施,更加有效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关键词:银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创新 Abstract: Based on a survey of 15 commercial banks in Shanghai,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banking sector has significantly strengthened financial innovations for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and has launched a series of innovative measures on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product design, business model and risk control. The issues have improved, such as the inner motivation of the banking sector in supporting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pledge loan. The franchis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which focus on hig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established. However, there is a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banks' internal credit process manage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the application and spread of innovative products is lack of policy support from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the spread of innovative business models is lack of coordination of guarantee agencies, so tha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suppor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Relevant policies and measures need improve to promote more effectively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Key words: The Banking Sector;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Financial Innovations 作者简介:陈晨,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生,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经济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和货币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快对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布局,力争通过发展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美国计划将189亿美元投入能源输配和替代能源研究、218亿美元投入节能产业、200亿美元用于电动汽车的研发和推广,并投入7.77亿美元用于支持建立46个能源前沿研究中心。英国计划10年内在癌症和其他疾病领域投入150亿英镑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德国推出“信息与通信技术2020创新研究计划”,倾力增强信息通信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日本、韩国也提出要大力支持新能源技术研发与应用(万钢,2010)[10]。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应对危机、提振经济、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制高点的战略选择。为提升国家竞争力、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离不开资金,离不开金融支持。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

美国硅谷成长因素分析

美国硅谷成长因素分析 [1290](2007-05-29) 众所周知,美国硅谷是举世瞩目的高科中心,引领着世界科技革命和技术创新的潮流。据统计,目前硅谷高科技公司共有8500多家,全球100家大的电子和软件公司中,有20%发迹于硅谷;全美100家大科技公司中,三分之一总部设在硅谷;在全球500家成长最快的企业中,小小的硅谷就占去了 62家。就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来看,到2000年初,已经超过为1万亿美元,而华尔街的上市公司的资本市值是5140亿美元、底特律的汽车工业为1360亿美元、好莱坞娱乐业为 760亿美元。仅思科公司的总市值就已经达到5,000亿美元,比通用汽车(GM)、福特汽车(Ford)和克莱斯勒(Chrysler )的总和还多。 再从销售来看,截止上个世纪末,硅谷的年销售收入就超过3,000亿美元,超过我国当年全国GDP的四分之一,这意味着人口仅100多万的硅谷创造了相当于3亿多中国人创造的财富。尽管受到9·11的严重冲击,近两年来,作为硅谷经济风向标的前150名高科技公司仍然保持着惊人的增长速度,总经营收益以两位数字增长。其中,位居前列的仍然是惠普、英特尔、思科、升阳等电脑网络设备生产服务商。今天的硅谷仍然是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火车头。硅谷"硬实力"的成功成了美国人心中的骄傲。难怪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斯蒂格利茨曾经说过,主导21世纪进程的两个因素之一是美国的高科技(另一个为中国的城市化)。 硅谷高科技的发展也像一块磁铁深深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高科技人才,构成了一个高度发达的技术社会,形成了多民族、多元文化的聚集群。以硅谷腹地圣塔克拉拉县为例,在其人口中,就有高达61%的居民是来自177个国家中的 194个民族。如今在100多万人口的城市群落中,硅谷的工程技术人员就占2/3,尤以中国人和印度人居多,其中华人开办的或由华人担任CEO的公司就达2000多家。为此,有人戏称, 50年代如果没有IC(集成电路)就没有硅谷的起步,今天如果没有IC(Indian & Chinese),也就没有硅谷的繁荣了。 硅谷为何能在短短几十年获得巨大成功,产生如此大的魅力,如今已是诸多人类文化学家们研究的重大课题。有不少人认为,硅谷成功的原因主要得益于一所大学(斯坦福大学)、50年代政府支持的国防工业和后来以半导体为主导发展起来的电子产业集群[3]。其实,这仅仅是硅谷发展的外部条件和表面现象,真正促使硅谷迅速发展成为世界高科技中心的原因,应该是其独特创新文化和公认的社会价值体系。如果说,创新是硅谷的生命线,创新文化价值观则是科技迅猛发展的思想火花和基础。这种创新、创新文化以及社会价值体系,为构建硅谷灵活的创新机制,汇聚世界最优秀的人才,拥有创新科技团队,促进科技创新迅速发展,营造出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 硅谷的创新文化是指与创新有关的文化形态,它包括文化对创新的作用和如何去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而硅谷的价值观则是每个人判断是非善恶的信念体系。这种正确的价值观被视为"看不见的手",决定着人生的成败。在硅谷,无论是社会、商

经验访谈硅谷创业成功秘诀

硅谷创业成功秘诀 创业一定要顺势而为 APUS的诞生正是基于李总对全球互联网市场发展格局的 精准研判。由于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的竞争已经非常白热化,而 许多新兴国家的移动互联网市场还十分原始,APUS敏锐地将自己 的市场定位在海外,从来不在中国市场作任何推广。APUS在最好 的时机抓住了历史机遇,巧妙地避开了中国这片红海市场,成功 地进入了国外新兴移动互联网这一片蓝海市场。在APUS一亿多的 用户中,中国用户的数量还不到50万。李总认为APUS成功的主 要因素是顺势而为,也就是顺应了全球互联网市场发展的大趋势。他说他在互联网行业工作了15年,直到去年才出来创业。他以此 告诫创业者们创业一定要把握最好的时机,不能凭冲动做事。同时,产品和服务一定要打动用户,找到用户的痛点。 创业最重要的事情是抓新用户 以腾迅、奇虎360等公司为例,李总说这些企业诞生的 时候能快速在市场获得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抓新用户。他 说每转化一个别人的老用户的成本跟获取自己的新用户的成本之 比是20:1。所以APUS的策略是将关注的重点放在那些第一次开始使用Android智能手机的用户的身上,当这些用户刚进入这个市 场的时候,他们就能感受到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产品体验就是APUS 的用户系统。当这些APUS的用户养成习惯之后,他们就不再愿意 去使用别的产品。 为什么中国的互联网企业能快速打入国际市场?

李总认为美国在技术创新和理念创新上有着很大的领先性,在很长时间内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在科技领域的创新方面可以挑战美国。但是美国商业的发展和它的文化一样非常强势,也就是说美国的公司不愿意为海外市场做过多的本土化的定制。与此相反,在中国过度竞争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企业更愿意为市场和用户作非常多的改变,更愿意做更多的本地化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互联网产品和服务能够快速拓展海外市场和疆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在介绍公司名称的由来时,李总说APUS这个字有三个意思:它是南半球天燕座的星座,也是世界上飞得最快的鸟,同时在法语里它是酋长的意思。APUS的三个词意都代表着领导者的意思。以此取名的APUS公司则希望自己成为全球移动互联网的领导者,希望有一天APUS能在全球至少10亿用户的手机上使用,能够让每一个用户都可以简单、方便、快捷地使用和管理他们的这个设备。本质上APUS是一款优秀的用户系统。在APUS的价值观里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以用户为中心,从最大程度上理解用户的想法和需求。 1千万用户以内绝不做任何推广 当有观众问到APUS如何作市场推广以达到1亿用户时,李总说他们从来不单独讨论市场对策,公司内部一直提到整合营销,本质上就是从产品设计、到市场推广、到用户体验几个方向综合来看。一个产品要想做得好首先要弄清楚产品的定位,选择合适的切入点,选择合适的时间,一定要找到用户的痛点。做产品第一位的是产品的定位,然后是产品打动用户需求的痛点,在此基础之上再辅助一些推广手段,产品就能快速增长。APUS去年7月2日发布产品,到7月9日用户量就突破1百万,无论你做任何市场推广都不可能这么快,说明产品还是能切中用户的需要。

电信公司实习个人总结

电信公司实习个人总结 电信公司最大的资本投资是实质的电话网络及电信设备。在不少国家,电信公司是特许企业,会规定外国资金的比例上限。部分国家的电信公司为国营企业或是政府有主导权的企业。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电信公司实习个人总结,供大家参考。 电信公司实习个人总结(1) 20__年__月__日星期一,早上8.30我领到了“中国电信实习生-无锡电信局”的工作证,第一天的上班便由此开始。和我一起实习的还有一位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信息专业大三的学生,我们来到了国脉大厦的一间办公室第一次进去我有些小心生怕自己的动作哪里出事似的,姚工程师安排了我的坐位,接着教我们些平时需要完成的工作量让我演示了一遍主要是用ms-office来服务于工作 ,把需要的数据还有从其它软件中导出的材料进行修改整理,其中excel会经常用到这里面的功能也相当足够了。就这样第一天的工作在忙碌与小心中结束了。 这一天下来感觉有点累,虽然工作量并不是很大,而且这些工作对于我这个计算机专业的来说没有什么疑难,和我一起实习的赵同学与我一样的感觉,心里难免会因为不能发挥自己特长做重复性劳动而感到郁闷,所以这个第一天过得相当不舒服,与我刚进入电信局大门那一刻对待工作向往而神秘的感受出入很大! 每天碰到的人和事多会不同,这里可以感受到不同性格和作风的员工们对待工作的态度。赵同学和我一起分担着每天的工作量我们互相协作,对于这种工作量对我们俩来说是没有任何难度的,我们是在资源调配建设部下的一个部门,这个部门主要负责通信仪器方面的技术监督和调试工作,多是在电脑上完成的,办公室里电话的声音是没有间断过的,忙的时候有的工程师同时接3个电话多有可能发生,传真机和打印机是没有时间休息的。星期二会召开会议,关于工作汇报总结的事宜,星期五下午,会有政治活动与学习进行对员工们的思想教育企业文化的

国内外开发区模式比较及经验典型案例研究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专题 国内外开发区模式比较及经验:典型案例研究 设置开发区是促进区域发展的一种方式,有利于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辐射作用,并带动其他区域的发展。从国内外开发区的形成和发展来看,一些典型开发区具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市场和政府在开发区中的作用也因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而有所差别。通过比较研究国内外开发区模式,总结其成功经验,可以为目前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改革提供有益启示。 一、国外开发区模式 (一)美国硅谷 1、硅谷概况 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以南,包括圣塔克拉拉郡及其与圣·蒙特尔、阿拉米达、圣塔克鲁兹等郡邻近的部分,总面积约3880平方公里,人口243万(2005年)。硅谷是世界一流园区的典型代表,是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高技术开发所效仿的对象。 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是硅谷崛起和初步发展时期。硅谷的发展模式,即“学术-工业综合体”,以及风险资本与创新公司的初步结合基本定型。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是硅谷的大发展时期。1971年微处理器的发明使生产微机成为可能。微处理器使硅谷从而也使整个美国进入了微电子时代。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硅谷由低潮重新走向高潮,软件业的崛起很快使硅谷度过了危机,硅谷的非物质化进程,使硅谷率先进入了“信息社会”。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现在,硅谷大规模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时代又带来了软件业的昌盛。这是软件业和网络业同时大发展时期,也是硅谷的社会文化和人们的思维领域发生根本变化的时期。 2、硅谷的发展模式 硅谷成功的原因得益于大学、政府的作用和风险资本投资、战争政治环境以及创新企业家的革新等,但从发展模式看,主要有以下三种: (1)从机制上讲,硅谷首创了一种科、技、产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其中政府起重要的中介力量。这种“硅谷现象”是科技发展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也是整个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最大特色。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是硅谷发展的内在动力,它在硅谷产生了三大划时代的变化:第一,改变了硅谷的生产力结构,使得知识也即高科技迅速成为生产力中的首要因素,即第一位的生产力;同时也改变了生产力中劳动者的结构以及生产工具的性质和功能。第二,改变了硅谷的经济结构,使硅谷直接从农业社会过渡到后工业社会,即以高科技为主导的知识社会,第一次使非物质生产在硅谷经济中远远超过了物质生产,硅谷渐渐变成一个高水准的研究和控制中心——即硅谷主要的微电子公司的总部和复杂的研究、产品设计以及新的以技术为基础的创新公司建立的场所,而不是生产和制造中心。第三,改变了硅谷的阶级结构和职业结构,产生了一个新的中产阶级,即包括科学家、工程师以及其他技术人员在内的技术专家阶层,这一阶层已经代替了农场主成为硅

光谷与硅谷:科技金融模式创新借鉴及路径选择

光谷与硅谷:科技金融模式创新借鉴及路径选择 胡新丽,吴开松 (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收稿日期:2014‐03‐13基金项目:国家民委科研项目(12ZNZ 005);湖北省科协重大课题(HBKX 2013ZCYJ 08)作者简介:胡新丽(1981-),女,湖北荆州人,博士,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子政务、政府管理创新、E -g overn ‐ ment 2.0;吴开松(1964-),男,湖北松滋人,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政府危机管理、基层政府管理。 摘 要: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面临如何借鉴美国科技金融创新硅谷模式,如何利用硅谷成功经验提升总体创新实力的问题。侧重于东湖示范区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基于东湖示范区科技金融改革创新的基本状况,对比美国硅谷的科技金融创新模式,提出了构建科技金融区域协同创新中心、构建互联网金融创新服务平台、加强科技金融创新文化建设、探索科技金融模式创新、构建金融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东湖示范区;科技金融;互联网金融DOI :10.6049/kjjbydc .2013120395 中图分类号:F 83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4)09‐0015‐04 0 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 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为经济的核心,金融与科技第一生产力的有机结合将极大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与效率。科技金融创新是推动创新发展的加速器,其重要性已获得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认可。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被国务院批准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标志着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简称东湖示范区)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但是,在创新总体实力、科技金融、人才战略等方面,东湖示范区排在我国现有自主创新示范区最后,迫切需要借鉴国内外其它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成功经验,增强科技与金融聚集辐射能力,形成“中三角”合作共赢、优势互补、长期稳定的区域金融产业合作,携手助推“中三角”冲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国内外学术界在探讨科技金融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目前科技与金融最重要的研究文献为Carlota Perez (2002)的枟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枠。Carlota 详细描述了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的基本范式,即技术-经济范式,金融资本与新技术革命两者存在的互动关系,以及金融资本对于重大技术创新发生和扩散的重要意义。新技术早期的崛起是一个爆炸性增长时期, 风险资本家为获取高额利润,迅速投资于新技术领域,继而产生金融资本与技术创新的高度耦合,从而 出现技术创新的繁荣和金融资产的几何级数增长[1] 。 Calderon Ceasar 和Liu Lin [2] 通过实证研究论证了金融建设有助于促进技术进步,从而推动经济发展。Le ‐ vine [3] 提出金融市场上的资产组合能有效化解技术不确定性所产生的流动风险。国内真正意义上的科技金融概念被正式使用是在1994年广西南宁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首届理事会上,即“我国科技金融事业是根据科技进步与经济建设结合的需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科技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形势推动下成长发 展起来的”[4] 。 1 东湖示范区科技金融创新探索 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 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型安排。国内学者房汉廷[5] 指出,科技金融是科技创新活动与金融创新活动的深度融合,是由科技创新活动引发的一系列金融创新行为。科技金融的范式为技术—经济,即技术革命是新经济模式的引擎,金融是新经济模式的燃料,二者融合构成新经济模式的发展动力。东湖示范区一直重视利用货币和资本两个市场,在金融服务、金融制度与金融产品创新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

硅谷成功的秘诀

有人问:为什么硅谷不可以复制﹖一位投资家回答:购股选择权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把股份分配给公司雇员,使他们成为股东,随着公司财富的增加,这些股票的价值可能猛涨。一旦人们成为主人,成功对他们来说关系着自身的利益。这就是硅谷的秘诀。 盈利股票 增强人才的归属感 前不久,奔驰公司向自己的员工支付企业盈利股票。这是继该公司发行职工股票后又一种刺激职工积极性的手段,并且将把向员工发放企业盈利股票、职工股票、刺激个人积极性这三者融为一体。企业的盈利股票取决于年终结算。企业效益好,向员工发的盈利股票就多,如果企业经营不好,那么发给员工的股票就少,情况严重时甚至一点也不发。除了新实行的盈利股票外,20多年来奔驰公司的员工们也可以购买职工股票。每年有40%到50%的有购买股票权的人利用了这种权利。据悉,员工们把自己的股份视为存钱罐,而不是到期后就得尽快变成现钱的有价证券。而且认购的股票越多,得到的补贴也越多,每股最高可达450马克。奔驰公司实行的盈利股票加职工股票的做法是增强员工同企业息息相关意识的两个手段。这两个手段起到互补的作用,一年的盈利股票由于是当年支付红利,因此起着短时间的刺激作用。而职工股票是对企业的投资,多数是长期的。这样的投资促使员工关注股票行情,他们会因为股票行情的变化而关注企业的兴衰存亡。 人才变股东 留住人才的“杀手锏” 科用公司是一家高技术研究和工程公司,为美国第55大私营公司。激励员工、留住人才、把职工变成股东是该公司创业之初提出的口号。现在,公司职员拥有公司90%的股权,其余10%掌握在离开公司的顾问或职员手中,科用公司规定持股者离开公司时必须把股份卖回给公司。调查表明,在科用公司工作至少3年的职员中,那些从未购买公司股票的职员流动率为12%,而那些购买了股票不管其数目何等之小的人流动率为5%。只要你为公司揽得一份新合同,你就有机会额外购买与合同金额成一定比例的股票。这只是科用公司精心设计的退休、股票购买和股票奖励计划制度的一部分。 另外,为了奖励和留住极其出色的员工,他们还制订了一些股票奖励计划。科用公司每年都留出一部分股份,根据个人表现把它们作为可选择购买的股票或作为资金提供给职员——对赢得新合同的奖励就属此列。到年终时,约有一半的职员得到股票。选择购买的股票和奖励的股票在4年后归个人掌握。 最后,每年有200名职员能每人得到价值2.5万美元的科用公司

食品工程简历范文食品科学专业简历个人能力写

食品工程简历范文食品科学专业简历个人能力写 1、掌握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 2、具有食品生产、管理、产品分析检测以及市场策划与营销的初步能力; 3、了解食品工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掌握食品储运、加工、保鲜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基础,并了解其发展动态;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中国个人 为您各类个人简历范文、模板。。 专业前景本专业是一门以化学、生物学、化学工程学为基础,研究现代食品加工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的交叉学科。我国的传统食品加工技术方面在国际上具有较高地位,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

提高,国民对于生活品质改善的愿望日益强烈,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对于食品开发与生产中应用现代加工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同时,通过现代加工理论与技术的融入,传统的食品加工技术概念已大为扩展,因而本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可广泛适应以各种生物材料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及相关行政、事业、科研、流通等部门。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和食品加工与贮藏技术方面的知识,能在现代食品加工及相关领域内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工程设计、设备管理等工作的食品科学与工程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特色本专业在传统食品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强调融入现代食品开发与加工理论与技术,并扩展相关领域知识的学习,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择业竞争能力和就业适应能力。 主干课程肉品工艺学、乳品工艺学、果蔬加工工艺学、软饮料工艺学、焙烤食品工艺学、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原理、食品感观评价、食品包装学、食品机械学、食品工厂设计等。 所授学位工学学士

硅谷模式系列分析

硅谷模式系列分析 ? 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以南,包括圣塔克拉拉郡以及其与圣蒙特尔、阿拉米达、圣塔克鲁兹等郡邻近的部分,总面积约3880平方公里,人口243万(xx年)。硅谷形成于上世纪50年代,现已成为世界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心,在高技术杂志《WIRED》评出的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高技术园区,美国硅谷以其硬件、软件和网络开发领域的优势在排序中名列榜首。 硅谷作为美国信息社会“最完美的范例”,“世界微电子之乡”,是美国最为成功的高技术开发区之一。硅谷不但开拓了新的产业,更重要的是开拓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模式:风险投资、孵化器、股份期权、科技园等。硅谷不仅是美国西部经济第二次开发的典型代表,而且还是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高技术开发所效仿的对象。硅谷的崛起使美国社会从工业时代过渡到信息时代,开创了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先河。 2000年,硅谷地区的GDP总值超过3000亿美元,占美国全国的3%左右。2004年地区人均收入53000美元,是美国全国人均收入的1、6倍。 硅谷模式系列分析之一:产业发展 美国硅谷形成的是一种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相关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群,是技术多元化的经济

全文结束》》年,硅谷中主导产业群主要有以下七类:计算机和通信硬件生产;半导体和半导体器材生产;电子元件生产;生物医学,包括生物制药,医疗设备和生命科学的研发;软件,包括软件发行商和软件服务;创意和创新服务业,包括技术服务和商业服务(比如人力资源和法律事务);综合艺术、设计和技术的有关的创造服务(比如图表设计、广告、营销);公司办公室,包括总部,分支机构和地方办事处。 近几年,硅谷创意和创新服务产业群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硅谷七大产业集群中,创意和创新服务产业群的企业数量最多,从业人数仅次于软件业,成为硅谷的第二大产业集群。创意和创新服务还是过去5年间从业人员数唯一保持增长的产业群。 创意型人才渗透到硅谷各行各业中。硅谷的"创意先锋"不仅仅包括艺术家或其他的专业工作者,硅谷地区绝大部分就业人员都要求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创意型人才渗透到硅谷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中。以硅谷所在的圣塔克拉拉郡为例,62%的非技术工人和70%的技术工人的工作中都要求具有一定量或大量的创意。 硅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从微电子、半导体到计算机网络产业再扩大到医疗器械、生物技术等。硅谷发展初期以晶体管、半导体制造业等技术行业为主导,著名的企业有英特尔、苹果、太阳微系统等。20世纪70年代末硅谷开始转向电子信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著名的企业有思科、雅虎等。硅谷在完成初期的资本积累以后,由于其持续的创新能力与经济的快速发

创新工场及其创始人李开复

创新工场及其创始人李开复 创新工场简介 创新工场由李开复博士创办于2009年9 月,旨在帮助中国青年成功创业。 创新工场是一家致力于早期阶段投资并提供全方位创业培育的投资机构。创新工场是一个全方位的创业平台,旨在培育创新人才和新一代高科技企业。创新工场通过针对早期创业者需求的资金、商业、技术、市场、人力、法律、培训等提供一揽子服务, 帮助早期阶段的创业公司顺利启动和快速成长。同时帮助创业者开创出一批最有市场价值和商业潜力的产品。创新工场的投资方向将立足信息产业最热门领域:移动互联网、消费互联网、电子商务和云计算。 创新工场投资牵头者为刘宇环先生创立的中经合集团,投资者还包括财富100 强企业、知名创投和中美精英人士,其中有郭台铭领导的富士康科技集团、柳传志领导的联想控股有限公司、俞敏洪领导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YouTube 创始人陈士骏等。同时也得到了来自硅谷银行、中华电信、联发科以及美国、欧洲、亚洲等多位顶尖投资者的鼎力相助。这些已经是成功传奇的明星创业者中,很多表示愿意共同辅导青年创业者,他们的加入使创新工场如虎添翼,他们的参与将使创业精神在一批批创业者中薪火相传。 创新工场以及投资的项目团队中聚集了一批行业精英:既不乏来自本土知名企业的专业人士和有过多次创业实践的本土创业者;又有来自硅谷的资深技术人才、以及着名跨国科技公司的业内高手。各个创业团队除了已经吸引到国内高校计算机系的优秀毕业生加盟,也有多位来自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等不同专业的杰出校友。创新工场已成为热衷科技创新的青年创业者的摇篮。 了解创新工场 创新工场是怎样的投资公司?

斯坦福大学和硅谷:成为一个高科技地区的经验教训【外文翻译】

本科毕业论文外文翻译 外文题目:Stanford and Silicon Valley: LESSONS ON BECOMING A HIGH-TECH REGION 出处: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作者:Adams, Stephen B. Stanford and Silicon Valley: LESSONS ON BECOMING A HIGH-TECH REGION BY Adams, Stephen B. One of the most striking economic developments of the latter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was the appearance of clusters of high-tech firms in places such as Silicon Valley, Route 128, Research Triangle, and Bangalore.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has paradoxically been accompanied by increased concentrations of related economic activities, what Ann Markusen refers to as "sticky places within slippery space." These new outposts on the frontier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 differed from previous clusters in many ways, including what they lacked: the need for immediate access to raw materials, to transportation nodes, and to skilled blue-collar labor. The rise of such clusters coincides with a dramatic shift of wealth creation from tangible assets (such as equip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s to intangible (knowledge-based)

硅谷的由来

硅谷的由来 硅谷的起源:来自1967年的一个电话 我相信过去40年硅谷的所有传奇都起源于1967年的一个电话。 那天,一个12岁的小男孩拿起小镇居民的黄页本翻到一个人的电话,毫不犹豫的打了过去。 小男孩问:「是惠普公司的休利特先生吗?」对方回答:「是的。」「我叫斯蒂夫,我需要一些电子零件做学校布置的一个项目,你能给我吗?」「可以。」两人在电话里聊了20分钟,第二天,小男孩的父亲载着他去对方的公司拿到了零件,而且还意外获得了一份暑期实习的工作。 那个小男孩是乔布斯,当时12岁;那个给小男孩零件的的人是惠普公司的创始人比尔·休利特(Bill Hewlett),当时54岁。 40年后,当乔布斯到了休利特的岁数,他对给自己写传记的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说:「我过去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建立一家像惠普一样同时具有创造力并基业长青的公司。」从乔布斯的少年到青年时代,惠普都是硅谷最伟大的公司。此后几年,乔布斯又断断续续在惠普实习了很长时间,相信少年乔布斯从这段经历里收益良多,而他对惠普的推崇正是起源于此。值得一提的是,苹果的另一位创始人沃兹尼亚克曾经是惠普的正式员工,他在那里从21 岁工作到26 岁,正是在惠普小小的工作间里,沃兹利用业余时间,依靠他在惠普收集的元器件,一个人组装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 在惠普,乔布斯和沃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从那里孕育除了另外一家伟大的公司。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惠普似乎被埋没了。这家公司刚刚低调度过了自己75 岁的生日,但在硅谷似乎没有激起一点回响,他已经褪去往日的光环,和老对手IBM 一样,变成了一家低调的基础设施公司。 几天前,我在一次活动上遇到了硅谷骨灰级的老记者Michael Miller, 他曾经担任PCMag 主编十几年,我最后问了他一个问题:「你觉得硅谷最伟大的公司是谁」,我满以为他会跟其他人一样会说出谷歌或者苹果的名字,但他想了半天,说出了另一个名字:Hewlett-Packard。 其实曾经有人问过乔布斯同样的问题,乔布斯的反应是带着那人从他位于帕洛阿尔托市(Palo Alto)的家中出来,走了十几个街区,来到艾迪逊大街367号(367 Addison Avenue)的那个著名车库前面,一字一句念出地标牌匾上的字:「硅谷诞生地」。然后说:这就是硅谷最伟大的公司。正是在这个车库里, 1939年,惠普的两位创始人开始了一段传奇旅程。 为了弥补这一段历史的缺失,我花了一个周末的时间仔细研究了惠普历史,并从Kindle 上下载了惠普另一位创始人戴维·帕卡德(Dave Packard)撰写的「惠普之道」(The HP Way)。读完这本书,我惊奇的发现,不同于其它几十年前那些过时的经理人传记,这本书上记载的每一条经验和思考,仍然历久弥新,毫无疑问它们已经深入到硅谷所有公司的基因里,成为硅谷文化的核心所在。

浙江省概况

浙江省概况 简称:浙省会:杭州位置:浙江省位于东经118°01’至123°08’,北纬27°01’至31°10’,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浩瀚的东海,南、西、北分别与福建、江西、安徽、江苏及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接壤,背依内陆广阔的腹地。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占70.4%,海岸线总长6486.24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长2200公里。人口:浙江是全国人口最稠密的省份之一,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省总人口4677万。主要少数民族有畲族,聚居于浙东南的丽水市。行政区划分:全省共11个省辖市,88个县、市、区。 浙江省简称浙。位于东海之滨。浙江以文物之邦、旅游之地著名。是我国东南沿海社会经济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旅游省。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北与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为邻,省会杭州。浙江省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海岸线总长6486.24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长2200公里。有面积500平方米以上岛屿3061个,是中国岛屿最多的一个省份。 浙北平原是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重要的黄麻、桑蚕产区。浙江丝绸历史悠久,距今已有4700多年历史。浙江是绿茶、毛竹的主要产地,著名的龙井茶驰名中外。浙江也是中国书法的圣地,历史上曾出现过王羲之、褚遂良、吴昌硕等书画大家。盛产大、小黄鱼、带鱼、乌贼四大海鱼及四大家鱼。公路是浙南山区重要交通线。沿海水运发达。宁波、温州为重要的对外开放港口。深水海港北仓港已基本建成。六七千年来,勤劳勇敢的浙江人民在开发与建设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的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的文化古迹,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技术精湛的手工艺品,美味可口的佳肴,使自然山水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巧妙地结合起来,交相辉映,形成了浙江旅游文化独特的内容与形式。 浙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旅游景点众多,类型丰富,有重要地貌景观800余处,水域景观200余处,生物景观100余处,人文景观100余处。全省现有西湖、两江一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雁荡山、楠溪江、普陀山、嵊泗列岛、天台山、莫干山、雪窦山等1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居中国首位。此外还有省级风景名胜区42个,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和萧山湘湖、温州瓯江、绍兴会稽山等省级旅游度假区13个。省会杭州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以秀丽迷人的西湖自然风光闻名于世。 浙东水乡佛国游。浙东具有中国典型的水乡地貌。从杭州至绍兴、宁波一带,水网交织、阡陌纵横;舟山是海岛,山、海风光美丽壮观。这里的居民择水而居,采石筑桥,生活方式独特。无论自然景观还是人文遗产均异常丰富,可感受到古老传统和现代文明浑然一体之美。景点主要有绍兴柯岩、中国书法圣地兰亭、中国最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新昌大佛、宁波奉化溪口、滕头村、河姆渡遗址、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陀山等。 浙西名山名水游。从杭州向西而行,沿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至千岛湖。这是中国著名的黄金旅游线之一。景点主要有严子陵钓台、富春江“小三峡”、瑶琳仙境、富阳古法造纸及古籍印刷作坊、浙西大峡谷、山里人家、红灯笼乡村家园、天目溪漂流、兰溪诸葛八卦村、龙游石窟、建德九姓渔民婚礼、大慈岩及千岛湖等。 浙南奇山秀水游。由宁波沿东南海岸南下至温州,沿途可游览天台山、雁荡山、楠溪江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新昌的大佛寺,天台山的国清古刹、石梁飞瀑,雁荡山的灵峰、灵岩、大小龙湫以及楠溪江沿岸古镇均为浙江山水之上品。主要景点有武义俞源太极星象村、永康方岩,温岭长屿硐天,温州南麂列岛、洞头渔家乐、瑶溪、泽雅、雁荡山、楠溪江,缙云仙都等。 浙北丝乡古镇游。从杭州乘车至嘉兴,再转乘游船沿古运河直达中国另一个名城苏州;也可从杭州出发经湖州,乘船观赏太湖风光,直达风景旅游城市无锡。杭嘉湖平原是著名的蚕乡,也是古代丝绸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沿途游人可感受到小桥流水的风情,还可参与采桑、

硅谷顶级投资人的成功秘诀

硅谷顶级投资人的成功秘诀 今天当我们谈论风险投资的时候,更多想到的是投出下一个大公司以及丰厚的投资回报。但所谓风险投资,就一定存在风险。大部 分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都是失败的,为他们带来回报的只是极少数 的成功项目。从这一点上来说,风险投资也有自己的二八法则。 硅谷知名风投机构DFJ(德丰杰)已经投出了超过16家上市公司,其中不乏百度、特斯拉、Twitter这些明星公司。在今天于旧金山 举行的FounderWorld上,DFJ的创始合伙人TimDraper简单回顾了 这家风投机构的历史,并且强调:无风险,不投资。 Tim最早是自己一个人做投资,他说那时候一切都很美好,他自 己可以做所有决定。后来他引入了一位合伙人JohnFisher。虽然两 个人相处的很融洽,但也难免对一些案子有不同的看法,于是他又 引入了第三位合伙人SteveJurvetson,来打破两个人的平衡——这 也是DFJ这个风投机构名字的由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DFJ的合伙人增加到了12个,加上投资 经理等人,有大约20人有权做投资决策。Tim略带讽刺的表示,这 些人都非常聪明,对于某些案子,他们能给出500个不要投资的理由。对于一家投资机构来说,对每个案子都充分讨论是规避风险的 最好方法。但对投资人来说,这种做法难免会错过一些很好的公司。为了改善这种状况,他们三个创始合伙人进行了分工,Tim主要负 责早期投资。 “我们是一家风险投资机构,如果一点风险都没有,那还能做什么投资?”Tim说道。他表示,一个项目如果在投资机构内部引发争议,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这个项目有一定的前景。没人关注的项 目才是真正不值得投资的。 现在TimDraper已经不再担任DFJ的合伙人,他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了自己的创业指导项目DraperUniversity里。

硅谷的简介及由来

●硅谷的简介及由来 硅谷(Silicon Valley)位于加利福尼亚以北,旧金山湾区南部的圣塔克拉拉谷地;一般包涵圣塔克拉拉和位於东湾的佛瑞蒙市。最早是研究和生产芯片的地方,后来这个名词引申为所有高技术企业聚集的地方。现在是当今美国乃至全世界的资讯科技产业的龙头。此外该地也有一些文化设施,如创新科技博物馆。 硅谷这个词最早是由Don Hoefler在1971年创造的。它从1971年的1月11日开始被用于《每周商业》报纸电子新闻的一系列文章的题目-美国硅谷。之所以名字当中有一个“硅”字,是因为当地的企业多数是与由高纯度的硅生产的半导体及电脑相关的。而谷则是从圣塔克拉拉谷中得到的而后来东湾两岸地区的加入也使硅谷迅速的发展起来。 ●硅谷的历史 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末硅谷崛起和初步发展 特点是发展相对缓慢,微电子业还未真正崛起,主要是对半导体、大型计算机和仪器仪表等的生产和制造,影响远不及东海岸的电子业和半导体业。 1955年 建立第一个半导体实验室肖克利晶体管公司,是硅谷电子工业发展的起点。

1957年 被称为“八人叛逆帮”,年龄均低于30岁的八个科学家离开肖克莱实验室而创立了仙童半导体公司 1959年 仙童半导体公司的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和德州仪器公司的杰克?基尔比(Jack Kilby)间隔数月分别发明了集成电路 20年代70年代初-80年代中期大发展时期微电子时代1971 年微处理器的发明使生产微机成为可能。微处理器使硅谷从而也使整个美国进入微电子时代,是计算机真正普及,也是计算机真正影响到人类各个领域的开始。 真正名扬四海是1971年硅谷英特尔公司发明第一台微处理机(MCS-4)开始,而1976年苹果微型电脑在硅谷问世更成了脍炙人口的传世佳话。 到1981年,硅谷已有半导体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军事电子学、系统设备、精密仪表等高新技术企业1744家。集结着30个以上高新技术生产的跨国公司总部。半导体及相关器件生产占全美国的21.8%,电子计算机设备、电气测量器件生产分别占全美国的12%以上,导弹与航天火箭的相关生产占全美国的22%。硅谷技术产值达115亿美元,居美国第一。硅谷作为一个高新技术发展模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浦发银行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浦发银行(600000)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一、公司简介 (一)成立背景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发银行”或“公司”)是于1992年8月2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1993年1月9日开业、1999年11月1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交易代码:600000)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设在上海。目前,注册资本金186.53亿元。良好的业绩、诚信的声誉、快速的发展,使浦发银行成为中国金融市场中备受关注的上市公司。 建行以来,秉承“笃守诚信、创造卓越”的经营理念,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积极探索和推进金融改革与创新,为把上海尽早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服务,促进和支持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业务发展迅速,资产规模持续扩大,经营实力不断增强,在海内外已具备一定的影响。 (二)主营业务 浦发银行主营业务主要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办理结算、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代理兑付、办理票据贴现、代理发行、承销债券、买卖债券、同业拆借、发行金融债券、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外汇存款;外汇贷款;外汇汇款;同业外汇拆借;外汇兑换;国际结算;外汇票据的承兑和贴现;外汇借款;外汇担保;结汇、售汇;买卖和代理买卖股票以外的外币有价证券;自营外汇买卖;代客外汇买卖;资信调查、咨询、见证业务;离岸银行业务;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托管业务;经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经营的其他业务。

二、宏观经济 银行业作为关系国家经济金融命脉的重要产业,受到政府当局极高的重视和相当严格的监管。而银行业与其他所有行业之间关联密切的特殊性更使得宏观环境对于银行业经营的影响远远大于其他一般行业。 (一)政治环境 在政治法律环境方面,由于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首要目标,政府谨慎对待金融开放步骤,从而导致了目前我国银行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经营模式单一的格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存贷款利率必须以人民银行公布基准利率为纲,银行只能单向浮动; 2、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下的结售汇制度、金融项下的严格管制以及人民银行对于外汇市场的干预,也大大限制了银行的业务发展空间。 3、金融混业经营的试点已经从银行集合理财产品、银行保险产品等业务开始,但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业监管的格局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发生改变,而绝大多数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低于10%的格局使得我国银行业距离国际上成熟商业银行的差距还相当之大 在银行业监管方面,2002年以前的该项职能主要由中国人民银行履行。而2003年银监会成立后,则将银行监管的职能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成为我国银行业的监管主体,而中国人民银行从此便专心致力于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国家外汇管理局、证监会和保监会也分别在外汇业务、基金托管业务和银行保险产品代理销售业务等方面执行对银行的监管。最重要的内容莫过于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在流动性比率、存贷比率、存款人集中度、拆借资金比率、拨备覆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