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小课题

高中数学小课题
高中数学小课题

高中数学小课题

——高中数学中的恒成立问题

四川省宣汉县第二中学杜林

课题论点:恒成立数学问题是有一定的难度、综合性强的题型。下面从函数定义域不等式立体几何数列四大类中恒成立题型作具体剖析,以提高我们分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理论和实际应用题的能力;实际上有的恒成立是对所有实数成立,而有的针对一定义范围内都成立或者某种限制条件下都成立;解决恒成立题型能启发人们高瞻远瞩地看待问题。

数学课本中的公理定理推论公式等都可作为恒成立的结论:一次函数图象经过了一二三象限的则不会过第四象限,过了一二四象限的图象则不会过第三象限;二次函数图象开口向下时,则函数值在顶点处取最大值,开口向上时,在对称轴的右面呈递增的特性;奇函数都有f(0)=0成立(f(x)在x=0有定义);│f(x)│≥0在定义域内恒成立;指数函数的值恒为正;周期函数从任一起点的一个周期内的图象截下沿X轴依次存放则成整个定义域内的图象;等比数列相邻相同项数的和与积都成等比数列;立体几何图形中的面积和体积不变问题等等。具体来说有下面的恒成立题型。

一、定义域中恒成立

案例1 如若函数f(x R,则a的取值范围是什么?(2007年高考)

解:∵f(x的定义域为x∈R,∴22

--≥1恒成立,即

2x ax a

x2-2ax-a≥0恒成立,∴△≤0即(2a)2-4×(-a) ≤0,解得-1≤a≤0.

案例2 已知:a > 1,若仅有一个常数c使得对于任意的x∈[a,2a],都有y∈[a,a2]满足方程log a x+log a y=c,求a的取值的集合为什么? (2008年高考)

解:∵log a x+log a y=c,∴y=

c

a

x

.

∵a > 1, ∴y=

c

a

x

在x∈[a,2a]上递减,

∴y max=

c

a

a

=a c-1,y min=

2

c

a

a

=1

2

a c-1,

∵log a 2+2≤c≤3时,而c值只有1个,

∴c=3,即log a 2=1,有a=2.

∴a的取值的集合为:{2}

注:对于定义域问题,要注重各个基本函数的定义域条件,实际上是比较基础的,主要是认出题目反映出来的是哪个基本函数。如果题目与其它知识交叉运用,则难度会增大;同时重视多个条件的限制。

二.不等式中恒成立

恒成立往往是在某个范围内成立,所以经常以不等式的形式出现。

案例3集合A={t|t2-4≤0},对于满足集合A的所有实数t,则使不等式x2+tx-t>2x-1恒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为什么?(2010年模拟)解:∵A={t|t2-4≤0},∴A=[-2,2],

∵(x-1)t+x2-2x+1>0对t∈A恒成立,

∴f(t)=(x-1)t+x2-2x+1对t∈[-2,2]恒有f(t)>0,

(2)0

,

(2)0

f

f

->

?

?

>

?

??

?

?

?

>

-

>

+

-

1

3

4

2

2

x

x x,解得31,

11

x x

x x

><

?

?

><-

?

∴x 的取值范围为:x > 3或x < -1

案例4 设f(x)=)1(2x

x + ,若x ≥2时,有不等式(x-1)f -1(x)>a(a-x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f(x)=)1(

2x x + (x ≥2)反函数存在,

∴取y=)1(2x

x + (x ≥2),则有:y>1 ,x=11

-y ,∴f -1(x)= 11-x (x>1)。∵(x-1)f -1(x) > a(a-x )恒成立, ∴(x-1)11

-x > a(a-x ),化简得(a+1)x >a 2-1恒成立。

∵x ≥2 , 有a+1≠0(若a+1=0,则0×x >0不成立),

∴下面分a+1 > 0与 a+1 < 0讨论:

①当a+1>0时,不等式可化为:x >a-1对x ≥2恒成立, ∴?

??<->+2101a a 有:-1< a <2+1 ②当a+1<0时,不等式可化为:x

∴a <-1 ,有a-1 < -2.而x →+∞,∴x < a-1不成立,即a ∈φ 综上①②得:-1

说明:对于不等式恒成立的题型,往往化为形如a>f(x)或a ≥f(x)在x 的某个范围都成立,只需在这个x 范围内取f(x)的最大值即可;若为a

或者a ≤f(x),则取f(x)的最小值就是。而前面例1为什么会有(2)0,(2)0

f f ->??>?这是由于t ∈[-2,2],需要函数f(t)既在增函数又在减函数时的两头都要成立,所以有两个不等式。在以后的高考中不等式恒成立的题型将会展现。

案例5 在实数集R 上定义运算*: x *y =x ·(1-y ),若(x -a )*(x +a )<1

对任意实数x 都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2010年模拟) 解:∵x * y = x ·(1-y) ,(x-a)*(x+a) < 1,

∴(x-a)(1-x-a ) < 1对x ∈R 都成立,x 2 – x - a 2 + a + 1 >0对x ∈R 恒成立,

∴Δ < 0,即(-1)2-4(-a 2+a+1)<0,

∴4a 2 - 4a - 3 < 0,解得:-12< a <32

注:这是一道新定义关系的恒成立题型,是关于二次不等式恒大于或小于零的题,都与Δ恒为负或恒为正相关,当然与抛物线的开口方向有关,难度较小;但与新定义关系联合时难度加大,这也是创新性社会下高考数学的一个方向,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设计多交流。

三.立体几何中恒成立

高中数学中立体几何内容涉及到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的位置关系,主要是垂直和平行关系的应用。其中不泛有趣味的几何问题,如:如图示,正四棱柱ABCD-A 1B 1C 1D 1中,E 、F 、G 、H 、N 分别是棱C 1C 、C 1D 1、D 1D 、DC 、BC

的的中点,点M 在四边形EFGH 及其内部运动,则M 只需满足条件 时,就有MN ∥平面B 1BDD 1

解:连结F H 、HN ,则FH ∥DD

1,HN ∥BD ,

∴F H ∥平面B 1BDD 1,HN ∥平面B 1BDD 1,∴平面

FHN ∥平面B 1BDD 1,∴当M 在线段FH 上时,

MN ?平面FHN ,∴MN ∥平面B 1BDD 1.即点M 在线段FH

上时,就有MN ∥平面B 1BDD 1

案例6 已知:ΔBCD 中,∠BCD=900, BC=CD=1, AB ⊥平面BCD ,∠ADB =600,点E 、F 分别在线段AC 、AD 上运动,且

AD

AF AC AE ==λ(0<λ<1)

求证:在0<λ<1上,对λ取任何值都有:平面BEF ⊥平面ABC

证明:∵AB ⊥平面BCD ,而CD ? 面BCD , ∴

AB ⊥CD ,∵∠BCD=900, 即BC ⊥CD ,而AB ∩BC=B , ∴

CD ⊥平面ABC ……①

∵AD

AF AC AE ==λ(0<λ<1) ∴ EF ∥CD ……②

由①②得:EF ⊥平面ABC ,而EF ? 面BEF

∴0<λ<1对λ取任何值都有:平面BEF ⊥平面ABC 。

说明:对于线与面的平行,主要是直线与平面无公共点,其中一个判定方法是:如果一条直线在某个平面内,并且这个平面与另外的平面平行,当然有这条直线与另外这个平面无公共点即平行,第一例就是应用此判定方法。第二例用到直线与平面垂直,那么过这条直线的所有平面都与这个平面垂直。实际上,这儿过直线CD 或EF 的任一平面都与平面ABC 垂直。

四.数列中的恒成立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中的规律不少,其中等比数列的规律更现奇妙。 案例7 等比数列{a n }中,判定{a n }中相邻的连续k 项之和所构成的新数列是什么数列?那么相邻的连续k 项之积所构成的新数列是什么数列呢?

解:取等比数列{a n }中前n 项的和为Sn

1.相邻的连续k 项之和所构成的新数列为:S k ,S 2k -S k ,S 3k -S 2k ,S 4k -S 3k ,……

(1)等比数列公比q ≠±1时,新数列{T n }为: q a q k --1)

1(1 , q a q q k k --1)

1(1

,

高中数学课题研究选题

高中数学课题研究选题 专题—:高中数学新课程管理方面的研究 ·关于指导学生选择数学课程内容和制订学习计划的研究 ·关于高中数学选修课程教学安排和组织管理的研究 ·关于高中数学课程学分认定及其监督、管理的研究 ·关于高中数学课程中数学学科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与运行机制构建的研究 ·关于数学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建立的研究 ·关于高中数学课程实施中学校和教师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的研究专题二: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方面的研究 ·在新课程理念下对原有内容的教学研究 ·对新增内容的教学研究 ·双基与能力教学研究 ·如何把握必修模块中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求的研究 专题三:高中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评价问题的研究 ·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评价的研究 ·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模块终结性评价工具与方法的开发 ·对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的评价 ·高中新数学课程课堂教学评价 ·高中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评价 ·数学新课程理念下的高考命题研究 ·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专题四:信息技术课题 ·信息技术的三重连环表示法(数字、图形与符号)对于数学教学的影响与作用 ·网络环境对于数学新课程实施的促进作用(如:运用网络资源,展现数学文化) ·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融合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结合具体内容研究) ·信息技术给评价的形式与内容带来的影响 ·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数学课程和教学资源库的建立 ·信息技术对于学生数学能力(如图形直观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或运算能力等)的影响与促进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展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的案例研究·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整合的案例开发 专题五: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原有数学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 ·新增数学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 ·数学选修系列3、选修系列4资源的开发 ·高中数学新教材的比较与研究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 专题六:研究性学习(数学探究、数学建模) ·如何指导学生选择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的课题 ·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关系研究

高中数学课题研究题目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题目精选 1、银行存款利息和利税的调查 2、气象学中的数学应用问题 3、如何开发解题智慧 4、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 5、购房贷款决策问题 6、有关房子粉刷的预算 7、日常生活中的悖论问题 8、关于数学知识在物理上的应用探索 9、投资人寿保险和投资银行的分析比较 10、黄金数的广泛应用 11、编程中的优化算法问题 12、余弦定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3、证券投资中的数学 14、环境规划与数学 15、如何计算一份试卷的难度与区分度 16、数学的发展历史 17、以“养老金”问题谈起 18、中国体育彩票中的数学问题 19、“开放型题”及其思维对策 20、解答应用题的思维方法 21、高中数学的学习活动——解题分析

A)从尝试到严谨、B)从一个到一类 22、高中数学的学习活动——解题后的反思——开发解题智慧 23、中国电脑福利彩票中的数学问题 24、各镇中学生生活情况 25、城镇/农村饮食构成及优化设计 26、如何安置军事侦察卫星 27、给人与人的关系(友情)评分 28、丈量成功大厦 29、寻找人的情绪变化规律 30、如何存款最合算 31、哪家超市最便宜 32、数学中的黄金分割 33、通讯网络收费调查统计 34、数学中的最优化问题 35、水库的来水量如何计算 36、计算器对运算能力影响 37、数学灵感的培养 38、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39、二次函数图象特点应用 40、D中线段计算 41、统计溪美月降水量 42、如何合理抽税

43、南安市区车辆构成 44、出租车车费的合理定价 45、衣服的价格、质地、品牌,左右消费者观念多少? 46、购房贷款决策问题

高中数学课题研究报告_1

高中数学课题研究报告 数学是一门比较难学的学科,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后,高中的数学新增加了很多内容,下面是XX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数学课题研究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高中数学课题研究报告范文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片面强调数学的严谨性、逻辑推理的形式化,忽视数学的创造性;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效果评价,只注重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习惯于单凭考试成绩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能全面、综合的反映学生的发展程度,它是典型的“应试教育”评价方式,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极为不利。 面对21世纪的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四种最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即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并认为学会合作是教育的最重要的基础。竞争与合作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和必然趋势,学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与人竞争、与人相处更是新世纪人生存的需要。 我们一贯倡导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就是要承认差异,张扬个性,提高素质,这就势必要丢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进行针对性、科学性、可行性的分层教学模式。我们高二数学教学模式课题组对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作了有益的探索,进行了各种尝试,目前已初步构建了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

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宗旨,以数学实验教学为主要手段,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的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自主探索——点评与小结。 分层教学是“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性的、良性的发展”的教育观念指导下的一种教学实施策略。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有三个前提:首先,要承认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学生之间,不仅有数学认知结构上的差异,也有在对新的数学知识进行同化或顺应而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上能力的差异,还有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个性品质的差异,这些差异无一例外地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大小不一的影响进而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习障碍(也即LD,英语为 learning disability);其次,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好数学。只要提供给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采取不同的对学生学习障碍的矫正策略,不同的学生都会有提高,或者说每个学生都可以建构起与自己能力相称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得到全新的情感体验,进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达到知识与能力双赢的结果;第三,从新的教学观看,高中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创造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观,而不是一味地只要求不同的学生来适应教师所创设的单调的、唯一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中学生数学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研究目标:在数学教学中,实施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要

高中数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高中数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篇一:《谈高中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谈高中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海南华侨中学李全清(XX--XX第二学期) 一、课题研究的起因 我们数学老师常常会听到物理老师、化学老师抱怨说:这些学生这么简单的数学问题转移到物理、化学中就不会做了!在数学中一些并不算太难的实际应用题,一开始学生也不会做,但是当老师把这个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后,再让学生做,这时很多学生都会做了。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问题抽去它们的表象后,都是一些应用高中数学知识可以分析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们的学生却不会主动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等等。这些问题背后的实质是什么?实质是在我们现在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对数学的应用问题教学重视不够! 二、课题研究的构思 我将高中数学中的应用问题分成三类:1、生活中的数学问题:2、数学中的实际问题;3、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其它学科中的数学问题。每一类中设计几个典型问题,提供给学生调查、分析、思考、研究、解答,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应用数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实施

1、第1周至第4周:让学生完成“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研究学习,首先由我给学生提供三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去研究解决,然后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践中提出一些数学应用问题,并研究解决。 2、第5周至第8周:让学生完成“数学中的实际问题”研究学习,以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为例:测量一棵不能到达顶端的大树的高度;测量某建筑物的高度;测量海口市南渡江的宽度等。 3、第9周至第12周:让学生完成“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其它学科中的数学问题”研究学习:例如物理中“力的合成与分解问题”,“位移的合成与分解问题”,化学中“溶液的浓度问题”,生物中“细胞的分裂问题”,地理中“经度纬度与球面距离问题”等。 4、第13周至14周:让学生对前面的问题进行总结,形成一篇小文章。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的预期表现形式 课题研究的成果,预期以小课题研究论文的形式呈现。 附件:小课题研究结题论文: 谈高中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 海南华侨中学李全清 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中学数学教学的迫切要求,在中学数学教学的始终都应注重学生应

高中数学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数学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结题报告 刘根祥 摘要:本课题从高中数学有效课堂研究的背景、界定、理论意义、原则等入手。以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为主线,结合课题组成员多年的实践。探索出六个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学策略即:有效的行为常规养成、强化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实施差异教学、重视数学再创造过程、注重数学思想方法和观念的渗透、精心设计和谐的师生对话,期间也简单谈谈采取这些策略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1、研究背景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发生了显著变化,课堂教学面貌明显改观,但课堂教学的总体水平,与“优质轻负、充满活力”的新课程改革要求尚有差距。目前我国的课程改革在深入发展,数学课堂教学形式也逐步发生着一些显著的改变,如:以往的“师问生答”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自由活动”。“师说生听”变成了“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教学气氛很活跃。然而,凝眸反思,我们清醒地看到:一方面,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折射出放任与浮躁,我们的课堂数学教学多了些新

颖的形式和茫然的教学行为,却丢失了宝贵的东西“有效”,即数学课堂教学效益低的问题有待于解决。 另一方面,从课改以来大量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看,高中数学老师放不开手脚。课堂上,主要以老师讲解为主,大搞题海战术。使老师和学生身心都很疲惫。许多教师循规蹈矩、安于平常,只为机械完成每天、每学期的教学任务,甘做在浅层次上无限重复简单劳动的教书匠,对教学理念很少追问,对教学行为缺乏反思,对教学风格不甚关心,对如何在同等时间内取得高效的教学质量很少思考、很少追求,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学生没有达到有效学习、得到真正的发展。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失去了教师和学生生命价值的依托,也就失去了教学核心的生长性质,数学课堂就缺乏活力。如学生对数学没兴趣,感觉数学是一堆枯燥的数字和烦琐的公式,与生活联系不大;又比如学生学习数学缺乏动力,许多同学只是为了高考能考好一点的成绩,此外毫无动力,所以经常出现靠老师采取威逼利诱成绩才会有所进步;最后即使学数学,又有很多同学方法认识不当,成天把自己潜伏于“题海”中,以为学数学就是做题目。实施新课程以来,教育教学面对信息化、全球化、个性化的时代需求,教师也做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应答,华东师大许纪霖教授有一句豪言“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作为一名普通

最新高一数学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我组申报了课题《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研究,经过近一年的实验与探索我们在学生学习小组的培训、小组成员的建设、学习小组的具体运行以及评价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收效。现就课题的实践情况总结如下: 一、背景及意义: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实施,而实施的关键在课堂。受传统知识本位、考试本位的影响,当前学科教学尽管改革不断深化,课堂的人文性有所加强,但学科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性变革,“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课堂教学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教师问题意识偏弱,反思意识有待强化。在一种取向于功利,止步于文化的教学生态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动力机制仍然缺失,学科的特色难以凸现。 陕西省2010年秋季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可高中学科课堂仍然滞留于传统学科教学的框架之内,未能摆脱服务于高考的惯性思维。在具体的学科教学实践中,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科新课堂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的区别,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学科课堂教学的任务,高中学科课堂教学有效实施的目标、途径和方法还不太清晰。在新课程实施的具体过程中,我们的学科课堂教学面对大量的矛盾和困惑,没有达成实施课程标准的有效路径,因此我们提出“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研究”课题,开展实验研究,探讨高中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形态,以期达成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二、核心概念界定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教师帮助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获得了预期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了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主要包含三个基本要素:⑴有效果:教学活动结果要与预期的教学总目标相一致,体现教学的目标达成性;⑵有效率:师生双方为实现教育目标而投入的时间、精力及各种教育资源,教育目标得以实现,包括学生知识、技能得到增长,身心素质得以进步、成熟,个性成长,创造力获得培养以及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有了提高。⑶有效益:教学目标要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且吻合的程度较高。

数学课题立项申报书

附件3 编号 安阳市 教育科学研课题立项申报书 学段学科小学数学 课题名称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 养提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申请单位**市**区**小学 填表日期2014年2月28日 安阳市教育教研信息中心制

申请者的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 一、本人自愿申报安阳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本人认可所填写的安阳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立项申报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并承诺对所填写的立项申报书所涉及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同意安阳市教育教研信息中心有权使用课题立项申报书所有数据和资料。课题申请如获准立项,在研究工作中,接受安阳市教育教研信息中心及其委托部门的管理,并对以下约定信守承诺: 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政府签署加入的相关国际知识产权规定。遵守《安阳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及相关实施细则的规定。 2.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科学设计研究方案,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如期完成研究任务,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3.尊重他人的知识贡献。客观、公正、准确地介绍和评论已有学术成果。凡引用他人的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加以注释。凡转引文献资料,均如实说明。 4.恪守学术道德。在研究过程中,不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杜绝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在成果发表时,不重复发表研究成果。在成果分享时,对课题主持人和参与者的各自贡献均在成果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在成果署名时,不侵占他人研究成果,不在未参与研究的成果中挂名,不为未参与研究工作的人员挂名。 5.维护学术尊严。保持学者尊严,增强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安阳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声誉,不以课题名义牟取不当利益。 6.遵循科研规范。课题研究名称、课题研究组织、研究主体内容、研究成果形式与课题立项申报书相一致。若有重要变更,向安阳市教育教研信息中心提出书面申请并征得同意。 7.明确课题研究的性质。遵守研究成果先鉴定后发表的要求。

高中数学新课程研究课题

高中数学新课程研究课题 专题1:高中数学课程的比较研究 1-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实验)》与《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比较研究 1-2 高中数学新课标教材与现行的“两省一市”教材的比较研究 1-3 各套高中数学新课标教材之间的比较研究 1-4 高中数学教学内容与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衔接研究 1-5 高中数学新课程与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新课程的比较研究 1-6 我国高中数学新课程与其它国家和地区的高中数学课程的比较研究 1-7 其他需要研究的课题 专题2: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教学实施研究 2-1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模式研究 2-2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设计研究(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一个专题的教学设计,一个模块的教学设计) 2-3 新课程理念下对原有内容的教学研究 (1)函数教学研究 (2)向量教学研究 (3)立体几何教学研究 (4)解析几何教学研究 (5)导数及其应用教学研究 (6)概率与统计的教学研究 (7)不等式教学研究 (8)三角恒等变换教学研究 2-4 新课程理念下对新增内容的教学研究 (1)算法教学研究 (2)统计案例教学研究 (3)框图、推理与证明教学研究 (4)选修系列3教学研究 (5)选修系列4教学研究 2-5 双基与能力教学研究 (1)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双基教学设计研究 (2)关于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研究 (3)关于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中的作用的研究 (4)数学新课程实施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 (5)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研究

(6)关于《标准》中课程内容与要求的科学性、可行性的研究 (7)数学文化对于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研究 (8)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探究、研究性学习的研究 2-6 其他需要研究的课题 专题3:数学教师的专业教育和发展研究 3-1 高中(初中、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3-2 高中(初中、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 3-4 校本教研制度下的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3-5高中数学课程实施与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系 3-6高中数学课程推进过程中不同层面教师培训研修模式的构建 3-7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师继续教育内容与模式研究 3-8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优秀教师成长研究 3-9数学新课程推进过程中青年教师的成长研究 3-10其他需要研究的课题 专题4: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研究 4-1 信息技术与初等函数教学整合的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等)4-2 信息技术与立体几何教学整合的研究 4-3 信息技术与平面解析几何教学整合的研究 4-4 信息技术与算法教学整合的研究 4-5 信息技术与统计(概率)教学整合的研究 4-6 信息技术与导数教学整合的研究 4-7 信息技术与数学史教学整合的研究 4-8 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与密码”教学整合的研究 4-9 信息技术与“球面上的几何”教学整合的研究 4-10 信息技术与“对称与群”教学整合的研究 4-11 信息技术与“几何证明选讲”教学整合的研究 4-12 高中数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应用 4-13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模式研究 4-14 高中(初中、小学)数学专题学习网站的开发与应用 4-15 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模式研究 4-16 其它需要研究的课题 专题5:高中数学新课程管理研究 5-1 关于指导学生选择数学课程内容和制订学习计划的研究

高中数学结题报告

高中数学结题报告 篇一:高一数学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高一数学备课组 我组申报了课题《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研究,经过近一年的实验与探索我们在学生学习小组的培训、小组成员的建设、学习小组的具体运行以及评价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收效。现就课题的实践情况总结如下: 一、背景及意义: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实施,而实施的关键在课堂。受传统知识本位、考试本位的影响,当前学科教学尽管改革不断深化,课堂的人文性有所加强,但学科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性变革,“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课堂教学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教师问题意识偏弱,反思意识有待强化。在一种取向于功利,止步于文化的教学生态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动力机制仍然缺失,学科的特色难以凸现。 陕西省XX年秋季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可高中学科课堂仍然滞留于传统学科教学的框架之内,未能摆脱服务于高考的惯性思维。在具体的学科教学实践中,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科新课堂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的区别,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学科课堂教学的任务,高中学科课堂教学有效实施

的目标、途径和方法还不太清晰。在新课程实施的具体过程中,我们的学科课堂教学面对大量的矛盾和困惑,没有达成实施课程标准的有效路径,因此我们提出“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研究”课题,开展实验研究,探讨高中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形态,以期达成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二、核心概念界定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教师帮助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获得了预期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了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主要包含三个基本要素:⑴有效果:教学活动结果要与预期的教学总目标相一致,体现教学的目标达成性;⑵有效率:师生双方为实现教育目标而投入的时间、精力及各种教育资源,教育目标得以实现,包括学生知识、技能得到增长,身心素质得以进步、成熟,个性成长,创造力获得培养以及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有了提高。⑶有效益:教学目标要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且吻合的程度较高。 三、预期研究价值 1.理论价值: (1)积极探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互动有效教学的新策略,包括“分层策略”、“训练策略”、“评价策略”等,丰富

课题《高中数学课程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实践研究》立项申报表

课题《高中数学课程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实践研究》立项匿名 申报表 第一部分课题设计论证(限2000字内) 一、本课题核心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1.文化 一般来说,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文化是指人类在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说,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所以文化泛指一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2.数学文化 按广义的文化的定义,数学文化指人类在数学行为活动的历史中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物质产品是数学文化的有形部分,指数学知识本身,精神产品包括数学思想、数学意识、数学精神和数学美等观念性成分,而观念是数学文化的核心。 广义的数学文化还包含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数学与社会的联系、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等。因此,数学文化研究对象不仅包括的数学内容,而且涉及物理,化学,历史学、哲学、文学、天文学地理学,绘画,美学,自然,宗教等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内容,更倾向于人文精神,它对提高人的文化修养和个性品质起着重要作用。 狭义的数学文化上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它对人们的行为、观念、态度和精神等有着深刻的影响。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国外研究现状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西方学术界提出加强数学的思想和研究人类文化发展的关系。在希尔伯特、罗素等大师的带动和影响下,国际数学界开始从文化的角度关注数学。1950年第11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美国数学家怀尔德发表了题为《数学的文化基础》的演讲,使数学文化受到了广泛的关注。1972年在英国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成立了数学史与数学教学关系国际研究小组,数学文化对数学的教育意义受到西方数学史家和教育家的普遍重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随着数学文化研究的深入,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将数学文化提到了数学课程与教学的重要位置。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的数学文化研究相对于国外要晚一些。国内较早研究数学文化的是北京大学的孙小礼教授,她主持合编了《数学文化》一书。其后,齐民友、张奠宙、张维忠、黄秦安、郑毓信等人从不同角度对数学文化进行了论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是我国数学文化研究的发展期,这一时期的著作有张维忠的《数学文化与数学课程》,主要从文化的视角入手揭示了数学、文化和课程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机制;南京大学郑毓信的《数学文化学》用社会建构主义的哲学观,强调“数学共同体”产生的文化效应。这一时期的研究为数学文化从书本走向课堂奠定了理论基础,为数学文化从理论走向实践创造了条件。

《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开远市教育科研“小课题” 《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研究》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立项编号: 20120661 课题名称: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 研究 课题类别:市级一般课题 研究领域:学科教学 课题负责人:刘红映 所在单位:开远市第九中学

《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 《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研究》 二、课题研究周期 2012年6月—2013年9月(一年) 三、课题提出的背景 2009年云南省进入高中新课改,高中课程标准,教学大纲都有很大变化,数学结构、内容等都与往年有所改变,初高中脱节问题日益突出。近几年来普通高中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业水平起点不同的新生涌入高中,我校作为普及高中试点学校,学生录取成绩较低,被调查对象15届高一新生,入学数学成绩最高分85,最低分6,平均分约为52.4。初中基础较弱,大部分高一新生学习数学感觉很吃力,教师教学方面也倍感困难,不但要教授高中新知还要补充初中知识,因此研究衔接教学十分必要。通过分析初高中学习衔接方面存在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 教材的变革与深化需要进行衔接教学 教材是课程建设的主要载体,是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每次的课程改革都体现出新的课程理念,全新的课程设计,新课程改革后使用的教材,虽然初高中教材的难度都有所降低,但与初中义务制教材相比,高中现行教材(人教A 版)有如下特点:一是容量大,高中必修课本5本,高考考察选修内容理科3本,文科2本,另外高考选作题涉及选修4系列的三本课本。高中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课时减少、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二是内容抽象,高中教材不仅有大量抽象的数学符号和数学术语,我们既要准确理解他们的意义,区别与初中教学中的差距,同时还要能够运用它们进行推理、运算,这对刚进高中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难度不小。三是起点高,从整个高中教材编排体系来看,要求高一学年完成必修1、2、3、4四本课本的教学,由于《函数》这一章太难,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畏惧情绪,新教材又把空间立体几何安排在高一上学期,也超出了部分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接受能力,造成知识脱节。加上高中受高考指挥棒的牵制,虽然教材缩减了不少内容,但许多教师不敢轻易降低难度,补充了大量的知识,人为加大初高中教材的内容难度差距。 2.学法与教法的变化需要进行衔接教学研究

《普通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实验研究方案

《普通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实验研究方案 辽阳市弓长岭区高级中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主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得到发展”。新的课程改革标准总目标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为造就“四有”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随着太仓市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的需求强烈,太仓市实验高级中学应运而生;但生源的学习成绩处于毕业生中差程度,数学学力80%处于中下水平;升入普高后,两极分化日益加剧。这样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成为空谈,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也不可能成为现实;如何提升普高段学生数学综合学力,探索研究数学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新模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九五”课题《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数学分化影响的研究》表明智力因素固然起重要作用,但导致数学“学困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一个人才能的充分发展与发挥,只有经过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才能实现。新的课程改革方案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禀赋和潜能自由,充分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本课题《普通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力图针对学生学力薄弱的实际,全面贯彻课改精神,提升普高段学生数学综合学力,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通过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力求两个方面有突破:(1)探索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中教师可控制变量,即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学习动机与意志品质对“学困生”形成的影响及对策;(2)探讨“导学探究式”数学教学新模式。 二、《普通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一)理论基础 1.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差生”可分为三类。一类属于思维尚未“觉醒”的学生;第二类属于“天赋”面纱尚未揭开的学生;第三类属于“理解力差和头脑迟钝”的“学困生”。 2.日本教育家北尾沦彦的研究表明,形成“差生”的原因可分为三个层次。其中一次性直接因素有:学习活动的失败,基础学力的欠缺,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及内容的欠缺等。二次间接相关因素有:性格和智能结构的缺陷,如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丧失。三次间接因素有:对学校、班级的不适应,对教师的消极态度等。 3.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教育理论已被世界各国教育工作者接受,布鲁姆认为“如果提供了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的机会等方面就 会变的十分相似”。这里所说的学习条件就是指学生学习并达到掌握所学内容必须的学习时间,给予个别指导和全新学习的机会。 4.“多元智力理论”把智力分为:语言智力、节奏智力、数理智力、空间智力、动觉智力、自省智力、交流智力、自然智力等。 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传递智能,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它含有四个因素:学生的背景知识;学生的情感;新知识本身蕴涵的潜在意义;新知识的组织与呈现形式。 6.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不同条件、不同认识水平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高中数学小课题研究计划

高中数学小课题研究计划 李静波

高中数学小课题研究计划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条件: 从本校学生数学学习的实情来看,所谓“数学学习待进生”,是指在正常的教学要求下,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成绩较差的学生(以下简称“待进生”)。由于我校招收的生源并不是很好,再加上本学期初部分优秀学生的外流,高中学生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数学素质有所下降。很多的学生对学习数学态度消极,兴趣淡薄,缺乏信心。他们上课无精打采,厌倦作业,害怕考试,更缺乏独立思考和钻研的精神和能力,若任其发展下去,学生的数学成绩只会越来越差。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其原因,在教学中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防止和努力控制待进生的产生,有力地做好转化待进生的工作,这对于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科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二、本课题研究目标和模式 1、课题研究目标 (1)剖析待进生的成因,按成因的不同性质将待进生分成若干类型; (2)明确现行高中数学新教材体系中的难点,并确定解决难点的若干策略; (3)提出转化待进生的若干策略,以便对不同类型的待进生采取相应的转化策略; (4)针对产生待进生的成因,调整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减少待进生的产生,控制待进生面。 2、课题研究模式 (1)学生自我监控调整模式 连续二次考试(章节、期中、期未考试)不合格者,视为“待进生”。对这些学生,要求他们自我分析成绩下降的原因,归属相应类型,主动调整学习态度习惯和学习方法。 (2)学生互助组模式 指定2-3名数学成绩较好、乐于助人的同学与“待进生”组成学习互助组,帮助待进生学习。 (3)教师个别指导模式 教师对待进生不定期开展谈心和辅导活动。从思想、学习方法、情感意志到学科知识等各方面进行辅导,帮助他们分析成因,并将学生相应变化情况随时进行记录,不断调整完善帮困策略。 (4)课题组研讨模式

高中数学课题教学设计案例

高中数学课程可选内容的资源 -------数学建模、数学课题学习的教学设计的案例1.升旗中的数学问题 (一)问题情景和任务 问题情景:在不同地区,同一天的日出和日落时间不尽相同;对一个地区而言,日出日落时间又是随日期的变化而变化的。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每天伴着太阳升起、伴着太阳降落,下表给出了是天安门广场2003年部分日期的升、降旗时刻表: 任务1:试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分析升、降旗时间变化的大致规律;建立坐标系,将以上数据描在坐标系中; 任务2:分别建立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关于日期的近似函数模型;利用你建立的函数模型,计算“五一”国际劳动节、“十一”国庆节的升、降旗时间; 任务3:利用年鉴、互联网或其它资料,查阅北京天安门2003年升旗时间表,检验模型的准确度,分析误差原因,考虑如何改进自己的模型。 任务4:你所生活地区(城市、省、乡村等)某年不同的日期的“日出和日落”的时间,建立一个函数关系。 (二)实施建议与说明 通过对升旗中数学问题的求解和讨论,进一步了解相关数学知识的意义和作用,体验数学建模的基本过程,增强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理解用函数拟合数据的方法,提高对数

据的观察、分析、处理、从中获取有益信息的能力。 在这个探求活动中,要特别重视观察、分析、处理数据的一般方法、现代技术的合理使用、数学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情况不同的原因分析。 1.组成学习探究小组,集体讨论,互相启发,形成可行的探究方案,独立思考,完成每个人的“成果报告”。 2. 任务1的建议: 为了便于在坐标系中观察表中数据,选择适当的计量单位,如升旗时刻以10分之为一个单位,日期可以天为单位,即1月1日为第0天,12月31日为第364天;可借助图形计算器或其它工具绘制各点, 3.任务2的建议: 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者访问家长、地理老师等,结合散点图,选择学过的适当函数,作为刻画该关系的模型;要应注意关键数据(如最早升(降)旗时间和最迟升(降)旗时间等)在确定拟合函数参数中的作用; 4.任务3的建议: 根据观察坐标平面上所绘制点的走向趋势,可以考虑分段拟合函数。 5.“成果报告”的书写建议 成果报告可以下表形式呈现。 表1:探究学习成果报告表年级班完成时间

温州市高中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

温州市高中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 温州市高中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 温教研高函〔20xx〕256号 关于开展20xx年温州市高中学生数学 小课题评选活动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教研室,全市各普通高中:为深入开展温州市“三小”的活动,激发高中学生探究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经研究,决定开展20xx年温州市高中学生数学小课题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参加对象 全市在校高中学生。每个课题成员可由1至3位学生组成,必须为就读同一所学校的学生,并由该校的一位指导老师带领。 二、选题要求 小课题选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对教材知识的生成与发展过程的见解,包括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 2.数学在各领域的应用。 (1)工程应用:包括计算机、互联网、通讯、信息及数码科技等。(2)商业应用:包括经济、金融、物流、管理、决策、运筹学、交通运输等。(3)科学应用:包括医药、物理、化学、生物、环境及健康问题。(4)创新设计:包括图形设计、游戏等。三、评选流程

1、上交方案:20xx年10月15日前提交高中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见附件1),各县(市、区)教研室和各市局直属高中填写温州市高中数学小课题评比推荐清单(见附件2),一并发至jyyysy@https://www.360docs.net/doc/f78798590.html,。 2、上交报告:20xx年12月31日前提交课题报告(封面见附件3,正文第一页为研究方案),格式不做限制。各县(市、区)教研室和各市局直属高中按清单顺序发送电子稿,书面材料(须学校盖章)一式5份送至市教研院405室。 3、初评:市教研院将聘请大学1名,中学4名组成专家评审团对课题报告进行初审,根据初评成绩公布参加复评名单。 4、现场答辩:复评将在20xx年1月份采取答辩会的形式现场亮分,评出一、 二、三等奖各若干名,发给获奖学生及其指导教师荣誉证书。获奖成绩作为温州市第二届小数学家评选条件之一。 二○一○年九月十三日 附件1 温州市高中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 学校名称 课题名称姓名性别年级成员指导师电话一、小课题的灵感缘由二、课题研究内容三、小课题的特色和创新在哪里分工邮箱四、小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进程五、参考文献或网页链接六、小课题预期效果展望七、指导师有话要说:八、学校推荐意见负责人单位(盖章)年月日 附件2 温州市高中数学小课题方案推荐清单 单位(盖章)年级序号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集锦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集锦 一、课本知识延伸型 1、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但在解决关集合问题时,常常忽略这一事实。试整理这方面的各类问题。 2、整理求定义域的规则及类型(特别是复合函数的类型)。 3、求函数的值域、单调区间、最小正周期等有关问题时,往往希望将自变量在一个地方出现,所以变量集中的原则就提供了解题的方向,试研究所有与变量集中原则有关的类型(如配方法、带余除法等)。 4、总结求函数值域的有关方法,探索判别式法的一般情形——实根分布的条件用于求值域。 5、利用条件最值的几何背景进行命题演变,与命题分类。 6、回顾解指数、对数方程(不等式)的化归实质(利用外层函数的单调性去掉两边的外层函数的符号),我们称之为“给函数更衣”,于是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将方程(不等式)进行演变。你能利用这一点编拟一些好题吗。 7、探求“反函数是它本身”的所有函数。从而可解决一类含抽象函数的方程,概括所有这种方程的类型。 8、在原点有定义的奇函数,其隐含条件是f(0)=0,试以这一事实编拟、演变命题。 9、把两面镜子相对而立,若你处于其中,将看到许多肖像位置呈现出周期性,你能把这一事实数学化吗?若把轴对称改为中心对称又怎么结论? 10、对于含参数的方程(不等式),若已知解的情况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我们通常用函数思想及数形结合思想进行分离参数,试概括问题的类型,总结分离参数法。 11、改变含参数的方程(不等式)的主元与参数的地位进行命题的演变。探索换主元的功能。 12、数形结合是数学中的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而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却被人们所遗忘,试探它在解决三角问题中的数形结合功能。 13、整理三角代换的的类型,及其能解决的哪几类问题。 14、一个三角公式不仅能正用,还需会逆用与变用,试将后者整理之。 15、三角形的形状判定中,对于含边角混合关系的条件,利用正、余弦定理总有两种转化,即转化为角关系或边关系,探索其中一种对另一种解法的启示功能。 16、一个数学命题若从正面入手分类情况较多,运算量较大,甚至无法求解,此时不妨考虑其反面进行求解得解集,然后再取其补集即得原命题的解。我们把它称为“补集法”,试整理常见的类型的补集法。

高中数学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高中数学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题目: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探讨 一、课题研究背景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片面强调数学的严谨性、逻辑推理的形式化,忽视数学的创造性;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效果评价,只注重教师对学 生学习的评价,习惯于单凭考试成绩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种单一 的评价方式不能全面、综合的反映学生的发展水准,它是典型的“应 试教育”评价方式,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极为不利。 面对21世纪的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四种最基本学习水 平的培养,即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并认为学 会合作是教育的最重要的基础。竞争与合作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和 必然趋势,学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与人竞争、与人相处更是新世 纪人生存的需要。 我们一贯倡导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就是要承认差异,张扬 个性,提升素质,这就势必要丢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实行针对性、 科学性、可行性的分层教学模式。我们高二数学教学模式课题组对高 中数学教学模式作了有益的探索,实行了各种尝试,当前已初步构建 了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水平、创新精神与实践水平为宗旨,以数学实 验教学为主要手段,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的高中数学分层 教学模式: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自主探索——点评与小结。 分层教学是“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性的、良性的发展”的教育观 点指导下的一种教学实施策略。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有三 个前提:首先,要承认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学生之间,不但有数学 认知结构上的差异,也有在对新的数学知识实行同化或顺应而建构新 的数学认知结构上水平的差异,还有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个性品 质的差异,这些差异无一例外地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大小不一的影 响进而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习障碍(也即LD,英语为 learning

《高中数学反思性教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之欧阳家百创编

《高中数学反思性教学研究》课题 开题报告 欧阳家百(2021.03.07) 一、问题的提出 1.教育改革的需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思”一词在西方发达国家被人们越来越多的加以引用,并很快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教学。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反思性教学”以来,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各国的教育改革的大量实践证明:教育改革的成功必须有教师的积极参与与拥护,必须使教师在教学与课程方面拥有更多的自主权与责任,而反思性教学认为教师“能提出并解决与他们教育实践有关的问题”。而我区自2003年秋开始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体现课标理念,是否有利学生的发展。 2.教师成长的需要 随着教师专业化的研究的深入,各国都在改革和寻找教师成长的模式。学术界倾向于把教师的主体的自身实践活动作为教师成长的根本动力[1]。在教师的实践活动中,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美国著名的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教师成长=教学过程+反思;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公式。正如肖川博士所说:

一个有事业心和使命感的教师,理当作为教育的探索者,其探索的最佳门径就是从自我反思开始[2]。随着广州市城市中心南拓战略计划的实施,我区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我区中学生每年以2千多人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教师的数量也急剧增加。一方面大量师范院校毕业生进入我区从教,他们教学经验欠缺,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脱接,反思性教学能为他们快速成长找到一条捷径;另一方面从外地引进的一批经验丰富的教学能手,毕竟不熟悉广州学生的学情,反思性教学能使他们尽快适应广州学生的教学。同时即便是老教师也需要再提高,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反思,才能使自己从“教书匠”逐步成长为教学的“研究者”。 3.学生发展的需要 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教育所关注的是到理想个体的生成与发展,它有这样两个相互制约、相互联结、相互规定、对立统一的基本观点,那就是:价值引导和自主构建[3]。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这三个子过程都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反思力。反思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两个‘学会’加速师生共同发展”,反思性教学能提高教学效益。 4.目前我国反思性教学研究的不足之处 十多年来,研究者对反思性教学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我国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一些不足之处:①考虑老师因素多,考虑学生因素少;②理论探讨多,实践探讨少;③研究通用型反思性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