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之OFDM读书笔记

通信原理之OFDM读书笔记
通信原理之OFDM读书笔记

关于OFDM的读书报告

班级:电信1101

姓名:邢兴荣

学号:3110503021

目前世界范围内存在有多种数字无线通信系统,然而基于支持话音业务的电路交换模式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不能满足多媒体业务的需要,但是对于高速数据业务来说,单载波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和窄带CDMA 系统中都存在很大的缺陷。由于无线信道存在时延扩展,而且高速信息流的符号宽度又相对较窄,所以符号之间会存在较严重的符号间干扰(ISI:Inter-Symbol Interference),因此对单载波TDMA系统中使用的均衡器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即抽头数量要足够大,训练符号要足够多,训练时间要足够长,而均衡算法的复杂度也会大大增加。对于窄带CDMA来说,其主要问题在于扩频增益与高速数据流之间的矛盾。保证相同带宽的前提下,高速数据流所使用的扩频增益就不能太高,这样就大大限制了CDMA系统噪声平均的优点,从而使得系统的软容量受到一定的影响,如果保持原来的扩频增益,则必须要相应的提高带宽。此外,CDMA系统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采用闭环的功率控制,这在电路交换系统中比较容易实现,但对于分组业务来说,对信道进行探测,然后再返回功率控制命令会导致较大的时延,因此对于高速的无线分组业务来说,这种闭环的功率控制问题也存在缺陷。

因此,人们开始关注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希望通过这种方法来解决高速信息流在无线信道中的传输问题,从而可以满足带宽要求更高的多种多媒体业务和更快的网络浏览速度。

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的提出已有近40年的历史,第一个OFDM技术的实际应用是军用的无线高频通信链路。但这种多载波传输技术在双向无线数据方面的应用却是近十年来的新趋势。经过多年的发展,该技术在广播式的音频和视频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由于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技术的飞速发展,OFDM作为一种可以有效对抗ISI的高速传输技术,引起了广泛关注。OFDM技术已经成功地应用于数字音频广播(DAB)、高清晰度电视HDTV(High-definition Television)、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它在移动通信中的运用也是大势所趋。1999年IEEE802.11a通过了一个5GHz的无线局域网标准,其中OFDM调制技术被采用并作为它的物理层标准。

OFDM基本技术原理

在传统的多载波通信系统中,整个系统频带被划分为若干个互相分离的子信道(载波)。载波之间有一定的保护间隔,接收端通过滤波器把各个子信道分离之后接收所需信息。这样虽然可以避免不同信道互相干扰,但却以牺牲频率利用率为代价。而且当子信道数量很大的时候,大量分离各子信道信号的滤波器的设置就成了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上个世纪中期,人们提出了频带混叠的多载波通信方案,选择相互之间正交的载波频率作子载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OFDM。这种“正交”表示的是载波频率间精确的数学关系。按照这种设想,OFDM既能充分利用信道带宽,也可以避免使用高速均衡和抗突发噪声差错。OFDM是一种特殊的多载波通信方案,单个用户的信息流被串/并变换为多个低速率码流,每个码流都用一个子载波发送。OFDM不用带通滤波器来分隔子载波,而是通过快速傅立叶变换(FFT)来选用那些即便混叠也能够保持正交的波形。

OFDM是一种无线环境下的高速传输技术。

OFDM是一种高速数据传输技术,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高速串行数据变换成多路相对低速的并行数据并对不同的载波进行调制。这种并行传输体制大大扩展了符号的脉冲宽度,提高了抗多径衰落等恶劣传输条件的性能。传统的频分复用方法中各个子载波的频谱是互不重叠的,需要使用大量的发送滤波器和接受滤波器,这样就大大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和成本。同时,为了减小各个子载波间的相互串扰,各子载波间必须保持足够的频率间隔,这样会降低系统的频率利用率。而现代OFDM系统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各子载波的产生和接收都由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完成,极大地简化了系统的结构。同时为了提高频谱利用率,使各子载波上的频谱相互重叠(如图1所示),但这些频谱在整个符号周期内满足正交性,从而保证接收端能够不失真地复原信号。

当传输信道中出现多径传播时,接收子载波间的正交性就会被破坏,使得每个子载波上的前后传输符号间以及各个子载波间发生相互干扰。为解决这个问题,在每个OFDM传输信号前面插入一个保护间隔,它是由OFDM信号进行周期扩展得到的。只要多径时延超过保护间隔,子载

波间的正交性就不会被破坏。

OFDM的算法理论与基本系统结构

由上面的原理分析可知,若要实现OFDM,

需要利用一组正交的信号作为子载波。

我们再以码元周期为T的不归零方波作为基图1.正交频分复用想信号

带码型,经调制器调制后送入信道传输。

OFDM调制器如图2所示。

要发送的串行二进制数据经过

数据编码器形成了M个复数序

列,此复数序列经过串并变换

器变换后得到码元周期为T的

M路并行码,码型选用不归零

方波。用这M路并行码调制M

个子载波来实现频分复用。在

接收端也是由这样一组正交信

号在一个码元周期内分别与发

送信号进行相关运算实现解调,恢复出原始信号。

图2 OFDM调制器

OFDM采用四种调制方式,分别为BPSK、QPSK、16QAM和64QAM。调制方式的选择根据SIGNAL中的RATE及速率来决定。6Mbits和9Mbits用BPSK, 12Mbits和18Mbits用QPSK, 24Mbits和36Mbits用16QAM, 48Mbits和54Mbits用64QAM。

OFDM解调器如图3所

示。

图3 OFDM解调器

近年来,OFDM技术已经备受关注,其原因在于OFDM技术有以下优点:

①把高速率数据流通过串并转换,使得每个子载波上的数据符号持续长度相对增加,从而有效的减少无线信道的时间弥散所带来的ISI,这样就减小了接收机内均衡的复杂度,有时甚至可以不采用均衡器,而仅仅通过采用插入循环前缀的方法消除ISI的不利影响。

②传统的频分多路传输方法,将频带分为若干个不相交的子频带来传输并行数据流,子信道之间要保留足够的保护频带。而OFDM系统由于各个子载波之间存在正交性,允许子信道的频谱相互重叠,因此与常规的频分复用系统相比,OFDM 系统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频谱资源。当子载波个数很大时,系统的频谱利用率趋于2波特/Hz。

③各个子信道中的正交调制和解调可以通过采用IDFT和DFT的方法来实现。对于N很大的系统中,可以通过采用快速傅立叶(FFT)来实现。而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与DSP技术的发展,IFFT与FFT都是非常容易实现的。

④无线数据业务一般存在非对称性,即下行链路中传输的数据量要大于上行链路中的数据传输量,这就要求物理层支持非对称高速率数据传输,OFDM系统可以通过使用不同数量的子信道来实现上行和下行链路中不同的传输速率。

⑤OFDM可以容易的与其他多种接入方法结合使用,构成OFDMA系统,其中包括多载波码分多址MC-CDMA、跳频OFDM以及OFDM-TDMA等等,使得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利用OFDM技术进行信息的传输。

但是OFDM系统内由于存在有多个正交的子载波,而且其输出信号是多个子信道的叠加,因此与单载波系统相比,存在如下缺点:

①易受频率偏差的影响。由于子信道的频谱相互覆盖,这就对它们之间的正交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由于无线信道的时变性,在传输过程中出现无线信号的频谱偏移,或发射机与接收机本地振荡器之间存在的频率偏差,都会使OFDM系统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遭到破坏,导致子信道的信号相互干扰(ICI),这种对频率偏差的敏感是OFDM系统的主要缺点之一。

②存在较高的峰值平均功率比。多载波系统的输出是多个子信道信号的叠加,因此如果多个信号的相位一致时,所得到的叠加信号的瞬时功率就会远远高于信号的平均功率,导致出现较大的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这就对发射机内放大器的线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可能带来信号畸变,使信号的频谱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各个子信道间的正交性遭到破坏,产生干扰,使系统的性能恶化。

OFDM由于其频谱利用率高、成本低等原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人们对通信数据化、宽带化、个人化和移动化的需求,OFDM技术在综合无线接入领域将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DSP芯片技术的发展,傅立叶变换/反变换、采用64/128/256QAM的高速Modem技术、格状编码技术、软判决技术、信道自适应技术、插入保护时段、减少均衡计算量等成熟技术的逐步引入,人们开始集中越来越多的精力开发OFDM技术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应用,预计第三代以后的移动通信的主流技术将是OFDM技术。

参考文献

【1】郭梯云,邬国扬,李建东:《移动通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2】程佩清:《数字信号处理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3】樊昌信,詹道庸,徐炳祥,吴成柯:《通信原理》,国防工业出版社,1995。

【4】周炯槃,续大我等著:《通信原理》,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5】期俊玲.OFDM技术标准化展望.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4.10

【6】佟学俭,罗涛.OFDM移动通信技术原理.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6

【7】李引凡.OFDM技术原理及其应用.网络通信,2004.5

【8】姚成凤,葛万成.OFDM原理及其在现代高速无线数据传输中的新应用.现代电视技术,2005.1

《人口原理》读书笔记演示教学

《人口原理》读书笔 记

《人口原理》读书笔记 《人口原理》是马尔萨斯的早期著作,但却是他最负盛名的作品。1797年,马尔萨斯的父亲把英国政治哲学家葛德文的名著《研究者:教育、习俗及文艺的评论》介绍给32岁的马尔萨斯,但父子对此书的理解不一,辩论时马尔萨斯“最早提出了他的理论”,富有戏剧的结果是,这就是本书的源起。这也许解释了为什么这本著作一直被人批判为“剽窃”,它可能不是建立在自己的科学逻辑上,而是将许多的观点和内容用来反驳别人,不过同时也难免使得他的一些言论存在矛盾和漏洞。 在第一章,马尔萨斯提出的两条公理,显而易见,它们是不必受到质疑的: 第一,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 第二,两性之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维持现状。 马尔萨斯真正强大的地方在于《人口原理》的所有观点都是建立在这两条不言而喻的公理上的,从极其简单的公理推导出复杂的结论。 一、人口与食物不同的增长比率带来动荡的下层社会。 根据马尔萨斯的观点,人口以几何级数增长,而生活资料以算术级数增长,这一点不需要特别说明。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人口增长的基数是多么小,由于其令人吃惊的增长速度,如果没有任何社会限制,理论上人口总数将变得非常巨大。另一方面,食物增长的速度是缓慢的,劳动者的勤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促进作用,然而大局上于事无补,因为土地会受到限制。于是,社会生活资料的总量会随着时间被快速增加的人口总量超过,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社会内在的平衡机制将发生更大的作用。社会制度如婚姻制度中禁止早婚、社会现象如弃婴等将对人口增长起抑制作用。同时,过多的人口造成生活资料的短缺,贫困和犯罪将长期困扰下层社会,直到人口总量同生活资料总量重新达到平衡。 二、人口增殖力大于生活资料的增长力——解释人口迁移和饥馑灾荒 马尔萨斯以此解释了欧洲人口北迁大潮的原因,而我联想到了到中国历史上的北人南迁以及20世纪60年代的饥荒。中国历史上一直在发生的一个现象就是北人南迁,我们多从经济吸引来阐释,这一点解释北方的汉人迁往南方比较恰当,但更北的少数民族持续不断地迁往南方应该还有其他原因。有理由相信历史上北方的少数民族人口持续增长,而北方相对贫乏的土地,畜牧的方式不足以提供生活资料,所以北人南迁在一定程度上源于人口增殖的压力。饥馑和灾荒通常是抑制人口过多最有效的方式,这种方式通常都是自然或社会运行的结果。建国后,我国的人口迅速增加,而食物供给严重不足。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大量的人死于饥荒,从人口和生活资料的角度看,这是一种社会自我平衡的结果。 三、人口增长的两种抑制 人口增长有两种抑制,一是预防性的抑制——即人们对养家糊口的忧虑;一是积极性抑制——一些下层阶级实际所处的困难境地,使他们不能给予子女原本应有的食物和照料。人口的两种抑制可以解释人口为什么没有在两性情欲没有发生显著改变的情况下爆炸性地增长,而这种解释从社会学方面看又带来了新的问题。 映照到中国,人口抑制的一个强而有力的手段还有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初一直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马尔萨斯认为,生活资料与人口之间的矛盾随时

OFDM基础理论的数学表达和解析(end)汇总

OFDM基础理论的数学表达与解析 王海舟 10/10/2016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概述 (4) 第二章、OFDM技术基础理论 (4) 2.1芝诺悖论的哲学来源与泰勒级数 (4) 2.2三角级数和三角函数的正交性 (5) 2.3周期函数的傅里叶级数的表达 (6) 2.4欧拉公式 (8) 2.5非周期连续函数的傅里叶积分变换 (10) 2.6傅里叶变换的时移特性 (11) 2.7单位脉冲函数及其筛选特性 (12) 2.8卷积积分和卷积定理 (14) 2.9奈奎斯特准则和数字滤波初步 (15) 2.10OFDM技术的实现 (17) 第三章、OFDM技术基础理论学习的意义 (18)

摘要 以OFDM技术为基础的LTE通信网络,经过近3年来的高速发展,网络的建设规模方面已经超过GSM网络。4G的Volte语音业务替代2G的步伐也正在加快,而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成为各个运营商竞争的最重要的战场。更何况OFDM技术仍将在未来的5G网络中起着技术基石的作用。 我们知道,2G网络历经了10年以上的发展,大批现场工程师得到了充足的培训,同时又拥有长期的实战经验,因而在网络优化工作中得心应手。相比而言,LTE网络在短时间的发展,致使我们面临短缺具备一定深度基础理论知识的网络优化工程师的情况;尽管工程师能够从多个方面能够取得一些培训,但由于缺少连贯的理论知识对接,这些培训远远不能支持专业的工程师走的更远、走的更深入。面对这样的困境,本人对OFDM技术要点进行理论梳理,从浩瀚的高等数学、工程数学、通信理论的知识海洋中,颉取最简理论线路,创新进行理论关联和演进的串接,不仅令工程师能够夯实最基础的理论,而且用最简捷的数学理论途径,达到深入理解OFDM技术。 关键词: OFDM、泰勒级数、欧拉公式、傅里叶变换、单位脉冲函数、卷积积分、数字滤波。

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

读《科学管理原理》有感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出生于美国费城杰曼顿一个富有的律师家庭。在接受中学教育后,不久进入埃克塞特市菲利普斯·埃克塞特专科学校学习。1874年,考入哈佛大学法律系,不久,因眼疾辍学。1875年,他进入费城恩特普里斯水压工厂当模具工和机工学徒。1878年,转入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公司工作。他从机械工人做起,历任车间管理员、小组长、工长、技师等职,在该厂一直干到1890年。1881年,泰勒开始在米德维尔钢铁厂进行劳动时间和工作方法的研究,为以后创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1911年《科学管理原理》出版,标志着管理学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这本书融合了泰勒自己人生实践的经验,是管理学中一本极为重要的经典,为管理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今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给我们以无穷的管理智慧,知识和理论方法。 这本书阐述了多种管理学的有用而巧妙的管理方法,让你看到管理不仅仅只是使用权利去掌控工人或职员,更重要的一点,更是在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这本书中体现的最多的,最主要,最深层的方法,是要建立起一种激励机制,去激发工人,职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的提高产品的优秀率,并且能够更好的带领公司和企业越走越远,越做越大。并且更加能够提高管理者自身的人格魅力,使得管理者能够更加有效的去掌控整个公司和企业的经营的各个环节,为公司和企业更好更快发展打下基础。泰勒对科学管理作了如下定义:“诸种要素——不是个别要素的结合,构成了科学管理,它可以概括成如下:科学,而不是单凭经验的方法,而要有思维创新;协调,是相互协调配合,而不是分歧;合作,是集体努力,而不是个人主义;最大的产出,是无限的产出,而不是有限制的产出;实现每个人的劳动生产率最大化,富裕最大化,而不是贫困最大化。”这个定义,既阐明了科学管理的真正内涵,又综合反映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 本书阐述了六个观点,代表了泰勒一套系统的管理方法,推动管理学发展进步,为管理

传递过程原理题解

3. 在总压力为P 、温度为T 的条件下, 直径为0r 的萘球在空气中进行稳态分子扩散。设萘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为AB D ,在温度T 下,萘球表面的饱和蒸汽压为0A p ,试推导萘球表面的扩散通量A N 为 p p p RTr p D N A A B A ln -- = 解:该过程为拟稳态过程,且0=B N )(B A A A AB A N N y dr dy RT p D N ++- = A A A AB N p p dr dp RT D + - = dr dp p p RT D N A A AB A )/1(-- = 依题意,24const A A G r N π=?= 从而 dr dp p p RT D r G A A AB A )/1(42 -- =π 整理得 p p dp r dr D RT G A A AB A /142 -= - π 00 1 1( )ln 4A A AB A p p G RT p D r r p p π-- =- 当∞→r 时,0→A p 故 p p p p r D RT G A AB A 0 ln 1 4-=-π p p p RTr p D r G N A A B A r r A 0 2 ln 40 -- == =π 5. 假定某一块地板上洒有一层厚度为1mm 的水,水温为297K ,欲将这层水在297K 的静止空气中蒸干,试求过程所需的时间。 已知气相总压为1atm ,空气湿含量为0.002kg/(kg 干空气),297K 时水的密度为997.2kg/m 3,饱和蒸气压为38.22mmHg ,空气-水系统的 41026.0-?=AB D m 2/s 。假设水的蒸发扩散距离为5mm 。 解: 7.298332.13338.221=?=A p Pa 2 .3262978314189 .1/1997/002.018/002.022=??+= =RT c p A A Pa 8.1009982.32610132522=-=-=A B p p p Pa 3.983417.298310132511=-=-=A B p p p Pa 1.996643 .983418.100998ln 3 .983418.100998ln 1 212=-= -= B B B B BM p p p p p Pa

OFDM技术的基本原理1

OFDM技术的基本原理1 OFDM技术的基本原理 在传统的多载波通信系统中,整个系统频带被划分为若干个互相分离的子信道(载波)。载波之间有一定的保护间隔,接收端通过滤波器把各个子信道分离之后接收所需信息。这样虽然可以避免不同信道互相干扰,但却以牺牲频率利用率为代价。而且当子信道数量很大的时候,大量分离各子信道信号的滤波器的设置就成了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上个世纪中期,人们提出了频带混叠的多载波通信方案,选择相互之间正交的载波频率作子载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OFDM。这种“正交”表示的是载波频率间精确的数学关系。按照这种设想,OFDM既能充分利用信道带宽,也可以避免使用高速均衡和抗突发噪声差错。OFDM是一种特殊的多载波通信方案,单个用户的信息流被串/并变换为多个低速率码流,每个码流都用一个子载波发送。OFDM不用带通滤波器来分隔子载波,而是通过快速傅立叶变换(FFT)来选用那些即便混叠也能够保持正交的波形。 OFDM是一种无线环境下的高速传输技术。无线信道的频率响应曲线大多是非平坦的,而OFDM技术的主要思想就是在频域内将给定信道分成许多正交子信道,在每个子信道上使用一个子载波进行调制,并且各子载波并行传输。这样,尽管总的信道是非平坦的,具有频率选择性,但是每个子信道是相对平坦的,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的是窄带传输,信号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应带宽,因此就可以大大消除信号波形间的干扰。由于在OFDM系统中各个子信道的载波相互正交,它们的频谱是相互重叠的,这样不但减小了子载波间的相互干扰,同时又提高了频谱利用率。 OFDM技术的推出其实是为了提高载波的频谱利用率,或者是为了改进对多载波的调制,它的特点是各子载波相互正交,使扩频调制后的频谱可以相互重叠,从而

泰罗《科学管理原理》精华总结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心得 一、泰勒所处时代的工业背景,面临的管理问题是什么? 1.劳资矛盾尖锐,企图将各自的利益最大化;(P39-40) ①资方企图付最少的工资,获得最多的剩余价值;劳方企图付最少的劳动,获得最大的相对利益率; ②资方用最直接的,强迫式的管理方法对待工人;劳方用最隐藏的无声的对抗来抵制管理效果的实现;(P10-16) ③不公平体制下的相对不公平:劳资关系的抱怨存在于劳资双方,不切主题地抱怨和发泄。(P57-58) 2.生产力水平低,生产效率低下。 ①劳资双方的关系停留在初级状态,没有也无法将生产效率作为最佳的结合点,更加不可能做为共同利益的实现点。 ②例证: 施密特搬运铁块效率12.5长吨→47长吨(P53) 砌砖效率120块/小时→350块/小时(P60) 检查钢珠工作时间10.5小时→8.5小时(P67) 机床切削效率提升2.5-9倍(P77) 3.经验主义盛行,经验就是权威,无人去分析并改进经验,并使之书面化、系统化。 ①职工口头传授并学习经验。(P23-24) ②“积极性加激励”的管理方式(P26-27)要求工人承担多种职责“计划→具体工作→工作任务完成”(非专业的社会分工) ③管理的方式,管理人员无法有效地掌握和积累技能、知识。 ④例证: 铲运工的铲运负荷(P49-50) 砌砖工的动作合理性(P58-59) 金属切削的速度,刀具形状,角度吃刀深度之间的配合关系(P67) 二、泰勒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总结出科学管理的原则的? 1.小范围试行,不正面触及主要矛盾; ①选1个人来做搬铁块试验; ②选1台订床做金属切削试验; 2.通过实验抓数据并总结分析,推广成果; ①搬铁块试验及数据表;(P53) ②切削实验,总结规律;(P81-89) 3.将规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①《科学管理原理》; ②《论金属切割工艺》; ③《工厂管理》。

城市规划原理读书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读书笔记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1.居民点的形成 人类的第一次大分工出现了固定的居民点:原始群落中产生了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新石器时代后期,农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居民点(与河流关系密切 2.城市的形成(经济因素与文化因素要点: ⑴人类的第二次大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⑵第二次劳动大分工产生了城市。 3.城市形成的条件 基础条件——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导致了社会分工; 前提条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粮食的出现; 4.城市的定义(三要素 包括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管辖三个方面。 5.城市与农村的区别 主要是产业结构,也就是居民所从事的职业的不同,还有居民的人口规模,居住形式的集聚密度。 6.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 农村推力与城市拉力的共同作用

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第一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固定居民点;第二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城市。 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大的社会发展阶段: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也可以称前工业化时期和工业化时代,也可以称为古代的城市和近代的城市。 1.城市社会基本特征及其与农村社会的主要差别 基本特征: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 城市社会的异质性高于农村社会。 2.城镇化的含义 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具体包括: ⑴人口职能的转变; ⑵产业结构的转变; ⑶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3.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⑵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 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

OFDM的基本原理和简单应用

OFDM 的基本原理及其简单应用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OFDM 的一些基本原理,并对OFDM 的一些优缺点进行了说明。正交频分复用(OFDM )是一种特殊的多载波数字调制技术,OFDM 技术不像常规的单载波技术,而是在经过特别计算的正交频率上同时发送多路高速信号。介绍了OFDM 的基本原理的同时展望了OFDM 标准化和在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应用。 关键词:OFDM ,DFT/IDFT ,多载波调制,数字通信 中图分类号:TN911 文献标致码:A Basic Principles and Simple Applications Of OFDM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Institute shanxi xi ’an 710054)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the principle of OFDM are introduced and OFDM are described some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is a special digital modulation technology of multi-carriers. Unlike normal single carrier technology , OFDM can transmit a number of data streams simultaneously through its sub- carriers which are orthogonal. In the end, highlighted the standardization of OFDM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4G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ey W ords :OFDM ,DFT/IDFT ,Multi-carrier modulation ,Digital communications 0.引言 随着移动通信和数据通信的飞速发展,移动用户对业务种类和通信速率的要求不断提高,正交频分复用(OFDM )具有高的频谱利用率、良好的抗多径干扰能力和抗短时间突发噪声(称为脉冲噪声)的能力,它可以增加系统容量,同时能更好地满足多媒体通信的要求。OFDM 是多载波调制(MCM )或离散多音频(DMT )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类多载波并行调制的体制,一种带宽有效性较高的调制技术,并可以对抗时延扩展多径和脉冲噪声等信道干扰。它的一些主要特点是: (1)为了提高频率利用率和增大传输速率,各路子载波的已调信号频谱有部分重叠。 (2)各路已调信号是严格正交的,以便接收端能完全的分离各路信号。 (3)每路子载波的调制是多进制调制。 (4)每路子载波的调制制度可以不同,根据各个子载波处信道特性的优劣不同采用不同的体制。 1.OFDM 的基本原理 1.1 多载波的基本原理 多载波就是把传输的宽带分成许多窄带子载波来并行传输,多载波可以在有限的无线传播带宽中获得更高的传输速率。在单载波体制的情况下,码元持续时间T 很短,但占用带宽B 很大,由于信道特性不理想,产生码间串扰。采用多载波后码元持续时间S T N T ,码间串扰将得到改善。

《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

《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 管理是一门艺术,其中也有很多技巧,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精力去研究。最近,我花了一些时间读了泰勒大师的《科学管理原理》这本书,收获颇丰。 泰勒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提出了科学管理的理论,并将之推广。于当时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较好的解决了磨洋工的现象。本书主要体现了专业分工、最优化、标准化几个思想。能够较好的用于生产制造企业的管理。 专业分工,能够使管理人员将精力集中于一件事,更容易作出成就。最优化,则是通过观察、分析,得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通过付出最小的代价得到最大的回报。标准化,则是经过剔除一些冗余动作,过程后形成的固定程序。这几点思想后来成为了保证工厂高效运行的基础。 针对这些思想,泰勒也提出了相应措施:(1)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将生产管理部分变为数据分析,从而提高生产效率;(2)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也就是工人在选择与培训上要“因材施教”,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3)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简单点说就是同工不同酬,通过奖金等来调动工人的积极性;(4)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就是将管理人员与工人按不同的工作性质进行分工,计划职能实际上就是管理职能,执行职能则是工人的劳动职能;(5)实行职能工长制。就是将管理过程进行分解,使得管理更专业;(6)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泰罗指出,规模较

大的企业不能只依据职能原则来组织管理,还需要运用例外原则,即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处理一般事物的权限下放给下级管理人员,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策权和监督权,如企业基本政策的制定和重要人事的任免等。 科学管理理论的提出在当时的社会中对提高生产效率起到了重大作用。一度出现了高效率、低成本、高工资、高利润的新局面。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管理体现出了其局限性。在今天看来,其界定的管理范畴很单一,多局限于生产制造类企业,尽管泰勒说:“同样的原理能以同样的效力运用到所有社会活动中”,但很显然是难以做到的。 现在的社会人才才是王道,创新才是生产力提高的重要因素。而运用传统的科学管理方法,依靠科学研究的方法确定“标准工作量”,然后确定“工资支付率”,这对于依靠智力提高生产效率的工作无法管理。泰勒的科学管理更多的是一种狭义的方法,需基于稳定的科技技术和业务流程。一旦生产技术有所改变,标准动作和流程又得相应变化,要想提高效率,只得重新做一番研究和分析。智力活动无法靠此去管理,在今天,只有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通过调动员工的主动积极性,才能真正快速地提升效率。 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是两者的有效结合,单独强调某一方面都是错误的。在现今社会,企业如何在科学管理与柔性管理之间有机的结合。依靠制度性规范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个体积极性,主动性才是未来管理的研究方向。

传递过程原理作业题和答案.

《化工传递过程原理(Ⅱ)》作业题 1. 粘性流体在圆管内作一维稳态流动。设r 表示径向距离,y 表示自管壁算起的垂直距离,试分别写出沿r 方向和y 方向的、用(动量通量)=-(动量扩散系数)×(动量浓度梯度)表示的现象方程。 1.(1-1) 解:()d u dy ρτν = (y ,u ,du dy > 0) ()d u dr ρτν =- (r ,u , du dr < 0) 2. 试讨论层流下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三者之间的类似性。 2. (1-3) 解:从式(1-3)、(1-4)、(1-6)可看出: A A A B d j D dy ρ =- (1-3) () d u dy ρτν =- (1-4) ()/p d c t q A dy ρα =- (1-6) 1. 它们可以共同表示为:通量 = -(扩散系数)×(浓度梯度); 2. 扩散系数 ν、α、AB D 具有相同的因次,单位为 2/m s ; 3. 传递方向与该量的梯度方向相反。 3. 试写出温度t 对时间θ的全导数和随体导数,并说明温度对时间的偏导数、全导数和随体导数的物理意义。 3.(3-1) 解:全导数: d t t t d x t d y t d z d x d y d z d θθθθθ????=+++ ???? 随体导数:x y z Dt t t t t u u u D x y z θθ????=+++???? 物理意义: t θ ??——表示空间某固定点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dt d θ——表示测量流体温度时,测量点以任意速度dx d θ、dy d θ、dz d θ 运动所测得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Dt θ——表示测量点随流体一起运动且速度x u dx d θ=、y u dy d θ=、z u dz d θ =时,测得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4. 有下列三种流场的速度向量表达式,试判断哪种流场为不可压缩流体的流动。 (1)j xy i x z y x u )2()2(),,(2θθ--+= (2)y x z x x z y x )22()(2),,(++++-= (3)xz yz xy y x 222),(++= 4.(3-3) 解:不可压缩流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为:0u ?=(判据) 1. 220u x x ?=-=,不可压缩流体流动; 2. 2002u ?=-++=-,不是不可压缩流体流动; 3. 002222()u y z x x y z =??≠??=++=++=,不可压缩 ,不是不可压缩 5. 某流场可由下述速度向量式表达: k z j y i xyz z y xyz z y x θθθ33),,,(-+=-+= 试求点(2,1,2,1)的加速度向量。 5. (3-6) 解: y x z i j k Du Du Du Du D D D D θθθθ =++ x x x x x x y z u u u D u u u u u D x y z θθ=+++???????? 0()()3()xyz yz y xz z xy θ=++- (13)x y z y z θ=+- y y Du D θ = 23(3)(3)3(31) z z z z Du D θθθθ =-+--=-

OFDM的基本原理

OFDM 的基本原理 杜岩 (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济南 250100) 1. 引言 现代社会对通信的依赖和要求越来越高,于是设计和开发效率更高的通信系统就成了通信工程界不断追求的目标。通信系统的效率,说到底就是频谱利用率和功率利用率。特别是在无线通信的情况下,对这两个指标的要求往往更高,尤其是频谱利用率。由于空间可用频谱资源是有限的,而无线应用却越来越多,使得无线频谱的使用受到各国政府的严格管理并统一规划。于是,各种各样的具有较高频谱效率的通信技术不断被开发出来,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目前已知的频谱利用率最高的一种通信系统,它将数字调制、数字信号处理、多载波传输等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得它在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功率利用率、系统复杂性方面综合起来有很强的竞争力,是支持未来移动通信特别是移动多媒体通信的主要技术之一。 OFDM是一种多载波传输技术,N个子载波把整个信道分割成N个子信道,N个子信道并行传输信息。OFDM系统有许多非常引人注目的优点。第一,OFDM具有非常高的频谱利用率。普通的FDM系统为了分离开各子信道的信号,需要在相邻的信道间设置一定的保护间隔(频带),以便接收端能用带通滤波器分离出相应子信道的信号,造成了频谱资源的浪费。OFDM系统各子信道间不但没有保护频带,而且相邻信道间信号的频谱的主瓣还相互重叠(见图1.5),但各子信道信号的频谱在频域上是相互正交的,各子载波在时域上是正交的,OFDM系统的各子信道信号的分离(解调)是靠这种正交性来完成的。另外,OFDM 的个子信道上还可以采用多进制调制(如频谱效率很高的QAM),进一步提高了OFDM系统的频谱效率。第二,实现比较简单。当子信道上采用QAM或MPSK调制方式时,调制过程可以用IFFT完成,解调过程可以用FFT完成,既不用多组振荡源,又不用带通滤波器组分离信号。第三,抗多径干扰能力强,抗衰落能力强。由于一般的OFDM系统均采用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方式,使得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完全消除信号的多径传播造成的码间干扰,完全消除多径传播对载波间正交性的破坏,因此OFDM系统具有很好的抗多径干扰能力。OFDM的子载波把整个信道划分成许多窄信道,尽管整个信道是有可能是极不平坦的衰落信道,但在各子信道上的衰落却是近似平坦的(见图1.6),这使得OFDM系统子信道的均衡特别简单,往往只需一个抽头的均衡器即可。 当然,与单载波系统比,OFDM也有一些困难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主要是:第一,同步问题。理论分析和实践都表明,OFDM系统对同步系统的精度要求更高,大的同步误差不仅造成输出信噪比的下降,还会破坏子载波间的正交性,造成载波间干扰,从而大大影响系统的性能,甚至使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第二,OFDM信号的峰值平均功率比(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PAPR)往往很大,使它对放大器的线性范围要求大,同时也降低了放大器的效率。OFDM在未来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特别是在未来移动多媒体通信中的应用,将取决于上述问题的解决程度。 OFDM技术已经或正在获得一些应用。例如,在广播应用中欧洲的ETSI(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 Institute,欧洲电信标准学会)已经制定了采用OFDM技术的数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 序 当初在网上订下这本书,直到这书来时,都一直觉得通读这本书并写下读书笔记将会成为一个很痛苦的过程。但是当我在引言中看到“只有当我们充分认识到,我们应该系统地合力培养和造就这些有才干的人,而不是只想寻找别人已培养好的人时,我们才能走上提高全国效率的坦途。1”时,我感到大脑中某一块的知识被填充的感觉,作者的这种说法,对我来说是崭新的,是猛的一下的冲击,很多情况下,我们都在强调找人才的重要,而很少谈及如果培养人才,好像人才就是天生人才,我们只需要去找到便可。这让我有一种直觉——这本书可能为告诉我很多我从未注意过,却真真正正会影响,甚至颠覆我的理论。由此我才认为这本书可能并没有我所想象的那么难读。事实上,我的确学到了很多。 关于内容 开篇第一章便证实了我的直觉。这一章里提出了一个让才疏学浅的我颇为震惊的观点——财富最大化。这本书是1911年出版,距今已有一个世纪之久,而在一个世纪之后的我,仍然固执的认为,管理层和工人们的根本利益绝大部分是对立的,并且从各类工人与老板的争执,农民工艰难讨薪的实例中,坚定了这个想法。作者在文中也提到“残酷斗争多于真诚合作,以致雇主和雇员两者的相互关系不可能协调到利益完全一致的地步。这些人大多认为,雇主和雇员的根本利益是必然相对的,科学管理正相反,坚信二者的真正利益是一致的;如果没有雇员的富裕、雇主的富裕无法长久坚持,反过来也是一样;而同时给予双方最想要的——雇员的高工资和雇主的产品低劳工成本——也是可以实现的。2”并自此作为科学管理原理的基础。 起初我认为作者所提出的“利益最大化”观点,只是理想社会中的一个理想模式,并不能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得以实现,但当作者举了一个显而易懂的例子3后,我才意识到这个理念应当是可行。 随后作者提出了“磨洋工”现象以及“磨洋工”出现的原因,并通过“任何日用商品的减价,会立即引起对这种商品需求的激增4”这一简单的经济学原理驳斥了工人中流传的一种错误的理念“如果每个人或每台集齐的产出量增加,那么最终会导致大量的工人失业5”,这也很好的驳斥了我,我越发觉得这本书将要带给我的可能不仅仅是一个或两个颠覆我的理论,而是一个理论群。 为进一步阐述“磨洋工”产生的原因,作者提出了“计时工资制”和“计件工资制”的不同,并将“计时工资制”深化到将每个人的工作量和工作效率精确记录。提出了管理层所担负的职责: 1.研发出一套工人操作中的每一环节的科学办法,以替代过去单凭经验行事的办法。 2.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教育,使其成长。代替过去工人自己挑选工作、自我培训。 3.与工人密切合作,以确保一切事务都是按照以形成的科学原则进行。 4.管理层与工人在工作和职责的划分上应是大体同等的。管理层应当承担起那些自己比工人更胜任的工作,而不是像过去一样,把几乎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的职责都推给工人。 作者明确了管理层的职责,和过去他们休闲的工作截然不同,并且工作越是细致所需的人便更多,所提供的岗位便更多,这也很好的驳斥了上文提到会导致大量工人失业的谬论。对管理层职责的明确,是科学管理原理区别于其他管理原理例如作者在文中大量提到的“积极性加激励”管理。在文中,作者将管理层的工作很明确的提出。就此作者提出了“任务观念”并确定了科学管理原理的实质——预先制定工作任务计划,使工人常年以这种速度作业,

城市规划读书笔记—寻找失落空间

《寻找失落空间》读书笔记 《寻找失落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美〕罗杰·特兰西克著,朱子瑜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一年多前。这本书最触动我的是它所附的图片,我第一次被引导从这样的视角来看待城市。在这之前,我是高速公路、立交桥和摩天楼的崇拜者。可当我看着这张照片,我忽然联想到挣扎的拉奥孔,联想到毁灭的吴哥城:你看,那蜿蜒交织的高速公路立交桥不正像无数条蟒蛇一样从四面八方缠绕着城市,在这座城市里,除了摩天楼,就剩下废墟一样的停车场了,它的最后一滴血就要被吸干。我明白了,这不是我梦想的城市,这不是未来之城,而是死亡之城。 1、什么是现代城市中的失落空间? 失落的空间,这个称呼很形象。吴哥寺、亚特兰提斯、玛雅,曾经繁盛一时的文明,如今何处寻觅?我们正在重蹈它们的覆辙吗? 罗杰·特兰西克认为:失落空间是城市中高层塔楼底层外部无组织的景观或是脱离步行活动而无人问津的下沉式广场;失落空间是几乎所有美国城市中环绕市中心、切断商业中心和居住区之间联系的地面停车场;是沿高速路两旁无人维护、更不被使用的无主之地;失落空间也是闲置的河岸、废弃的铁路调度场、弃置的军事基地以及那些为了交通便利,或也许是为了更低的税收已迁至郊区的工厂旧址;它们是今天城市更新所遗留的、出于多重原因从未开发的和疏于清理的空地;它们是各个城区与自由发展的商业带之间无人问津的残余地区;失落空间是衰败的公园和由于无法达成预定目标而不得不拆除重建的公共项目。 简而言之,失落空间就是那些由于我们的错误、失误、贪婪和骄奢,而未能够充分加以利用的被浪费的就在你我身边的城市空间。

2、现代城市的失落空间是如何产生的? 罗杰·特兰西克认为:导致我们城市失落空间产生的主要因素有:1、对汽车依赖性的增加;2、现代主义运动中建筑师对公共空间的态度;3、城市更新时划分城市用地所采取的城市用地区划和土地使用政策;4、一些现代的公、私营机构不愿承担城市公共环境的义务;5、旧城核心区废弃的工业、军事或交通用地。 其实很多因素都是相互关联的,一环扣一环。我以为,排在第一位的当是现代主义错误的城市规划观。 3、何为成功的城市空间? 要改变和消除城市失落空间,罗杰·特兰西克认为:政府必须制定有效的空间设计政策,公众必须参与对环境的塑造,而设计师则必须深刻理解成功的城市空间背后的设计原则。这里的前提是政府、公众和设计师都要明了何为成功的城市空间。 简单地说,成功的城市空间就是人们乐意于在其中生活和工作的空间。这样的空间不但能够让当地居民安居乐业,也能对外来游客有吸引力。或者,也许不那么恰当但却比较形象的说法,长假时能够让游客蜂拥而来的城市区域就是成功的,反之,长假时居民空城而出的城市区域就是失败的。 一个成功的城市空间有很多很多的因素决定,但它们通常具有这样的一些共同特征:强调建筑间的组群关系,具有积极的图底关系,等等。 谈论建筑空间的图底关系,不仅仅是一个图形视觉转化的问题,其核心是设计的重点放在何处:若是放在实体建筑上,那就是以建筑为图,以空间为底;若是放在空间上,那就是以建筑所围合的空间为图,以建筑体为底。 考察传统的城市,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是以积极空间的围合形成作为建筑存在的主要目的。在这样的城市中,除个别例子外,建筑作为单体的意义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建筑总是以其中的一个立面参与到积极空间的营造中,并与其它建筑相配合,围合出具有积极意义的空间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人能够感受到作为人自身的存在价值,而建筑仅仅是生活的背景。在这样的空间中,作为单体的建筑仅仅以立面——甚至有时候仅以立面中的某个局部——的形式存在,其中参与空间营造的立面与这个空间中其它建筑的关系要远比与它另外的立面——这些立面很多时候根本就不存在——的关系要密切。可以这么说,在这种情况下,建筑是为空间而存在的。只要我们仔细回忆一下日常生活中真正能够打动我们的城市环境,基本上都是这种情况,你甚至完全不了解周围建筑的内部特征和整体造型——对于一般的市民来说,实在也没有必要去了解它们。

传递过程原理复习题最后报告

《传递工程基础》复习题 第一单元传递过程概论 本单元主要讲述动量、热量与质量传递的类似性以及传递过程课程的内容及研究方法。掌握化工过程中的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的类似性,了解三种传递过程在化工中的应用,掌握牛顿粘性定律、付立叶定律和费克定律描述及其物理意义,理解其相关性。熟悉本课程的研究方法。 第二单元动量传递 本单元主要讲述连续性方程、运动方程。掌握动量传递的基本概念、基本方式;理解两种方程的推导过程,掌握不同条件下方程的分析和简化;熟悉平壁间的稳态层流、圆管内与套管环隙中的稳态层流流动情况下连续性方程和奈维-斯托克斯方程的简化,掌握流函数和势函数的定义及表达式;掌握边界层的基本概念;沿板、沿管流动边界层的发展趋势和规律;边界层微分和积分动量方程的建立。 第三单元热量传递 本单元主要讲述热量传递基本方式、微分能量方程。了解热量传递的一般过程和特点,进一步熟悉能量方程;掌握稳态、非稳态热传导两类问题的处理;对一维导热问题的数学分析方法求解;多维导热问题数值解法或其他处理方法;三类边界问题的识别转换;各类传热情况的正确判别;各情况下温度随时间、地点的分布规律及传热通量。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一些导热理论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领域。 第四单元传量传递 本单元主要介绍传质的基本方式、传质方程、对流传质系数;稳定浓度边界层的层流近似解;三传类比;相际传质模型。掌握传质过程的分子扩散和对流传质的机理;固体中的分子扩散;对流相际传质模型;熟悉分子扩散微分方程和对流传质方程;传质边界层概念;沿板、沿管的浓度分布,传质系数的求取,各种传质通量的表达。

第一部分 传递过程概论 一、填空题: 1. 传递现象学科包括 动量 、 质量 和 热量 三个相互密切关联的主题。 2. 化学工程学科研究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过程的平衡、限度;二是过程的速率以及实现工程所需要的设备。 3. 非牛顿流体包括假塑性流体,胀塑性流体,宾汉塑性流体 (至少给出三种流体)。 4.分子扩散系数(ν ,α ,D AB )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常数,它们仅与__温度__ , ___压力 ___和___组成__等因素有关。 5.涡流扩散系数(E )则与流体的__性质____无关、而与__湍动程度_____,流体在管道中的 ____所处位置____和___边壁糙度_____等因素有关。 6.依据流体有无粘性,可以将流体分为____粘性_______流体和理想_______流体。 7.用于描述涡流扩散过程传递通量计算的三个公式分别为:____ _、_______ 和 ________ __。 8.动量、热量及质量传递的两种基本方式是 对流 和 扩散 ,其中,前者是指由于 流 体宏观流动 导致的传递量的迁移,后者指由于传递量 浓度梯度 所致传递量的迁移。 9.分子传递的基本定律包括 牛顿粘性定律 , 傅立叶定律 和 费克定律 ,其数学定 义式分别为 dy du μτ-= , dy dt k A q -=?? ? ?? 和 dy dC D j A AB A -= 。 10. 依据守恒原理运用微分衡算方法所导出的变化方程包括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运动方 程和对流扩散方程。 11.描述分子传递的现象方程及牛顿粘性定律 、傅立叶定律和费克定律称为本构方程。 12. 依据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原理,对设备尺度范围进行的衡算称为总衡算或宏 观衡算;对流体微团尺度范围进行的衡算称为微分衡算或微观衡算。 13.通过微分衡算,导出微分衡算方程,然后在特定的边界和初始条件下通过梳理解析方法, 将微分方程求解,才能得到描述流体流动系统中每一点的有关物理量随空间位置和时间的变 化规律。 14. 传递现象所遵循的基本原理为一个过程传递的通量与描述该过程的强度性质物理量的 梯度成正比,传递的方向为该物理量下降的方向。 15.传递现象的基本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种,即理论分析方法、实验研究方法和数值计算方法。 二、基本概念 1. 流体质点 2. 连续介质 3. 稳态流动、非稳态流动 三、名词解释 1.压力、黏度、通量 2 不可压缩流体,可压缩流体,粘性流体,理想流体,非牛顿流体,非牛顿流体的几种类型?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 《科学管理原理》是由科学管理的基础和科学管理的原理这两章组成: 在第一章,作者提出雇主与雇员的真正利益是一致的,可这种情况很难达到。他说财富最大化只能是生产率最大化的结果,强调了生产率的重要性。作者认为,管理人员和工人亲密无间的、个人之间的协作是现代科学或任务管理的精髓。同时指出了当时企业中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1.当时的工人普遍相信一个谬论,即如果每个人或每台机器的产出增加了,那么最终将导致大量工人的失业。 2.当时的管理者都是凭借经验自己选择管理方法,管理制度十分不完善。 3.雇员与雇主之间不和谐的关系不可避免的出现“磨洋工”的现象。 这些当时现存的浪费生产力的问题就促使了科学管理原理的形成。作者在讲述了“磨洋工”的现象以及分析了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后指出了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真正的消除或者减少“磨洋工”的现象。 在第二章,作者对科学管理原理做出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首先讲述了一般管理和科学管理的区别,相对于一般管理中“积极性加刺激性”的管理方式,科学管理的原则包括以下四条: 第一,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替代老的单凭经验的办法。 第二,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而在过去,则是由工人任意挑选自己的工作,并根据其各自的可能进行自我培训。 第三,与工人们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去办,这是要注意的点。 第四,资方和工人们之间在工作和职责上几乎是均分的,资方把自己比工人更胜任的那部分工作承揽下来;而在过去,几乎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的职责都推到了工人们的身上。 然后用搬运生铁的实例说明了科学统计和解决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矛盾的重要性。而后又通过砌砖和检查钢珠等几个实例说明了培训和挑选合适的人的主要性。 所以我们说一定要注重管理的科学性 总结来说,泰勒的科学管理主要是做到以下六个方面 1.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具体做法是:首先,从执行同一种工作的工人中,挑选出身体最强壮、技术最熟练的一个人,把他的工作过程分解为许多个动作,用秒表测量并记录完成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 《科学管理原理》主要分为两章,科学管理的原理和科学管理的原则,阐述了科学管理原理形成的背景、目标和基础;科学管理的重要性与优越性;科学管理原理的具体思想和方法;最后给出科学管理的定义。下面是橙子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1 诸种要素——不是个别要素——的结合,构成了科学管理,它可以概括如下:科学,不是单凭经验的方法。协调,不是不和。合作,不是个人主义。最高的产量,取代有限的产量。发挥每个人最高的效率,实现最大的富裕。” 《科学管理原理》是通过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方法解决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正如泰勒的定义,这套理论的内在逻辑是,雇员和雇主利益具有一致性,除非实现雇员财富最大化,否则不可能永久地实现雇主的财富最大化,而财富最大化只能是生产率最大化的结果。因此可以利用这种绝对的一致性来充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通过管理人员和工人亲密无间的、个人之间的协作,用科学的方法培训和发掘雇员的技能来提升个人工作效率,达到提高生产率,同时满足工人的高薪酬,雇主的低产品工时成本这一目标,实现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这其中包含三个重要的步骤,首先要通过调查研究将动作规则和作业条件进行优化完善,形成一套高效的工作方法;接着管理人员将这套方法传授给工人,对其进行专业、科学的培训;管理人员要和工

人亲密交流、密切合作将科学高效的方法运用在工作当中,用科学的方法替代工人的主观经验和臆断。在这个过程当中管理人员和工人各自承担自己的职责,而不是由工人承担大部分任务,事实上管理人员应当承担起那些工人无法胜任的任务。 受制于当时的经济社会背景,科学管理原理的思想和方法虽然很简单,现在看来有很多局限,比如仅仅运用于个体工人提高效率而缺乏作为企业整体的方法指导,仅仅用利润来衡量雇主和雇员的利益,但是其解决当时工作效率低下问题的目标无疑是圆满达成。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2 从《科学管理原理》的全部内容中可以体现出这样一些管理思想,如:专业分工思想,一方面是工人的劳动分工;另一方面是管理的分工;最优化思想,指企业生产过程的最优化,即在标准的生产条件下,寻求一种最优的工作方法,以达到最优的生产效率;标准化思想,把科学的方法和条件形成管理的要求,从而使管理得以顺利实施,这些专业化、最优化、标准化的思想都反映了一切社会化机器生产普遍的客观要求。 而对于人性的假设方面,则反映出“经济人思想”,泰罗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是为了追求个人的经济利益,企业主的欲望是追求最大的利润,工人的欲望是追求最高的工资,同时他还认为“人的天性趋向于轻松随便,普通人(无论从事哪种职业)都趋向于不慌不忙的干活”,泰勒认为,工人磨洋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付酬制度不合理,计时工资不能体现按劳付酬,干多干少在时间上无法确切的体现出来;他认为,要在科学地制定劳动定额的前提下,采用差别计件工资制来鼓励工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