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术语:水湿痰饮

中医术语:水湿痰饮
中医术语:水湿痰饮

中医术语:水湿痰饮

中医术语:水湿痰饮

(一)水湿痰饮的基本概念水湿痰饮主要是指机体水液代谢障碍,也包括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转化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是继发性病因之一。这种病理产物一经形成,又作为新的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水湿痰饮虽然都是人体水液代谢失常的产物,但四者同源异流,在性状、致病特点、临床表现等方面又有所区别。一般认为,湿聚为水,水停成饮,饮凝成痰。就其形质而言,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清澈澄明者为水,而湿乃是水气弥散于人体组织中的一种状态,其形质不如痰、饮、水明显。就其停留的部位而言,湿多呈弥散状态布散全身,易困阻脾土,一般无明显的异形异物;水多溢于肌表,以头面、四肢或全身水肿为特点;痰则外而皮肉筋骨,内而经络脏腑,无处不到,致病范围广泛;饮多停留于肠胃、胸胁、胸膈、肌肤等脏腑组织的间隙或疏松部位,因其停留的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故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不同病名。

另外,痰又有“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之别。所谓有形之痰,系指视之可见,闻之有声,触之可及,有形质的痰液而言,如咳出可见之痰液,喉间可闻之痰鸣,体表可触之瘰疬、痰核等。所谓无形之痰,系指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直接视之

不可见,但却有征可察,如梅核气、眩晕、癫狂、呕吐、肿块、腻苔等,临床上主要通过分析其所表现的症状和体征,运用辨证求因的方法加以确定。无形之痰饮的概念,拓展了痰饮作为继发性病因的致病范围,进一步丰富了痰饮学说的内容。水湿痰饮皆为阴邪,异名而同类,既有区别又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互间或同时并存,或相互转化。因此许多情况下难以截然分开,故在临床上“水湿” 、“水饮”、“痰湿”、“痰饮”等常相提并论。(二)水湿痰饮的形成水湿痰饮是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因此,凡对津液代谢有影响的致病因素及与津液代谢密切相关的脏腑功能失调,均可导致水湿痰饮的形成。外感六淫、疫疠之气,内伤七情、饮食劳逸,瘀血、结石等致病因素是形成水湿痰饮的初始病因。上述因素或直接影响津液代谢,或使相关脏腑的功能失常,导致津液代谢障碍而水湿痰饮内生。例如外感六淫,或火热煎熬,或寒邪凝滞,如《医碥》所说:“痰本吾身之津液,……苟失其清肃而过热,则津液受火煎熬,转为稠浊;或失于温而过于寒,则津液因寒积滞,渐致凝结,斯痰成矣。”或湿浊留聚,如《症因脉治》所说:“坐卧卑湿,或冲风冒雨,则湿气袭人,内与身中之水液,交凝积聚。” 或燥伤津液,如《症因脉治》说:“燥热之气干于肺家,为

喘为咳,伤于肠胃,为痰为嗽,此外感燥邪作矣。”或因气滞、气虚,气不行津而津液不布,如朱丹溪所谓:“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一失其宜,则气道闭塞,停

四饮(痰饮、悬饮、溢饮、支饮)辨治

痰饮辨治 汉代张仲景在他所著的《金匮要略》一书中有专门讲痰饮的一篇,方证详细,切乎实用。今就其辨治情况简介如下: 一、痰饮的涵义 痰饮之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痰饮,为痰涎水饮之总称。《金匮》作为篇名,包括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个内容,原文如下: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 师曰: 1、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 2、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 3、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痛重,谓之溢饮; 4、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即现代临床所见的胸水、慢支、哮喘、胃中水饮等病。狭义之痰饮原为四饮之一,即“水停心下,辘辘有声者”。后世临床又作为久咳痰喘的通俗名称(实为原书中的支饮)。以上是名义的区别。 在中医诊断学中,对痰饮二字又作为辨证方法用:咳唾之粘液,稠而厚者为痰,清而稀者为饮。根据痰液的稠与稀可以分辨邪正相争的盛衰情况。《医宗金鉴》云:阳盛煎灼成痰,阴盛凝蓄为饮。”阳盛为热,阴盛为寒。热痰、寒痰之分,与此意义相近。痰从火化宜清,饮从寒化宜温。急性炎症多热痰,稠厚色黄,治宜清火化痰。慢性炎症多寒饮,清稀色白,治宜温阳化饮。稠与稀反映抗病能力的强与弱,黄与白反映热化程度的快与慢,治各不

同。 二、病因病机 《金匮》所列四饮的病因病机很复杂。简括而言之:外因冒雨受寒,先伤体表卫外之阳气,进而影响肺气宣肃失常,以致不能通调水液,聚而成痰。又因饮水过多,或者过食生冷,中焦阳气被遏,脾胃健运失常,饮食少,不能输布精微,湿阻而成饮。如果久病衰老,肾阳不足,对水饮的蒸化分利失司,可形成肿满。诸家们概括为:其本在肾,其标在肺,其制在脾。三者之间,尤其是脾阳居中,脾阳不振,上不能输精以养肺,下不能助肾以制水,三焦通道失常,发为痰饮喘肿。 原文云:“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这在日常生活体验中确是可以觉察到的。 《圣济总录》云:“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化之所终始也。三焦调适,气脉平匀,则能宣通水液行入于经脉,化而为血,灌溉全身。三焦气涩,脉道不利,水饮停滞,聚为痰饮。” 1、外感寒湿,肺脾受损,水湿停积成饮。 2、饮食不当,脾失运化,水湿停积成饮。 3、劳欲所伤,脾肾阳虚,水湿停积成饮。 病机: 肺脾肾三焦气化失宣是形成痰饮的主要病机,三脏中又以脾失运化首当其冲;病性阳虚阴盛,输化失调,因虚致实,水饮停积为患。 病位: 饮留胃肠——痰饮

痰饮 中医最佳治疗详解

痰饮中医最佳治疗详解 痰饮中医最佳治疗详解; 痰饮,病名。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但此书记述之痰饮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广义则概括多种饮病,包括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此数种中之痰饮,则属狭义之范畴。痰饮由体内水湿不化所酿生。《赤水玄珠》卷六:“痰饮。胶固稠粘者,痰也;清而稀薄者,饮也。”费伯雄则谓:“痰饮者先生痰而后停饮,积水为病也。”(《医醇剩义》卷三)后世根据停饮部位、停饮久暂的不同,又分为流饮、留饮、支饮、溢饮、悬饮、癖饮、伏饮、肺饮等不同。临床表现的证候较为纷繁,如头晕目眩,耳鸣,口眼瞤动;或嗳气吞酸,嘈杂呕哕,或咽嗌不利,吞之不下,咯之不出,咳吐絮状粘痰;或心下如停冰,心中冷痛时作;或梦见怪诞、鬼魅;或足腕酸软,腰背卒痛;或四肢骨节烦疼而无定处,乃至手麻、臂痛,状如挫闪;或脊背有一如掌大之寒痛区;或表现为绕颈核块;或皮肤如有虫行感;或发为癫狂、中风;或见心下怔忡,心悸,如人将捕之;或喘嗽、呕吐;或呕出冷涎、黑水、绿汁等。由于痰饮病多由脾、肺、肾功能失调,影响人体水液正常输化所致,故宜温补脾肾治其本;利水、宣肺、逐饮治其标。又:痰饮作为饮证之一,系指水湿之邪留于肠胃所致。《金匮要略》:“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

沥沥有声,谓之痰饮。”治宜温阳化饮,方用苓桂术甘汤、金匮肾气丸等。张仲景所论此狭义之痰饮,后世亦名流饮。参见该条。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指体内水液不得输化,停留或渗注于体内某一部位而发生的病证。指因脏腑功能失调使体内津液停聚而产生的病理性产物,又成为某些以痰多、苔腻、脉滑等为主症的疾病的致病因素。目录 [隐藏] 1 痰饮简介 2 痰饮记载 3 痰饮形成 3.1 痰 3.2 饮 4 痰饮特征 5 痰饮治疗 6 痰饮方药1 7 痰饮方药2 8 痰饮方药3

水湿痰饮怎么艾灸

水湿痰饮怎么艾灸 文章目录*一、水湿痰饮怎么艾灸1. 水湿痰饮怎么艾灸2. 水湿痰饮怎么调理3. 水湿痰饮吃什么好*二、水湿痰饮有什么症状*三、水湿痰饮要注意什么 水湿痰饮怎么艾灸 1、水湿痰饮怎么艾灸 1.1、中脘穴 位置: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功效:在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有效的缓解胃部和肠道所出现的各种疾病以及症状,例如腹泻、腹痛、食欲不振、恶心、烧心、嗳气、目眩、耳鸣等。 1.2、关元穴 位置:在我们的肚脐下面大约三寸的位置。 功效:是一种具有很好养生以及强健身体功效的穴位。长期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有效的调理气血,并且对于补肾固精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1.3、足三里穴 位置: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功效:该穴位主要功能是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1.4、丰隆穴 位置:位于人体的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八寸,条口穴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

功效:此穴主治头痛、眩晕以及咳嗽痰多等痰饮病证,尤其对于祛痰祛湿疗效显着。 2、水湿痰饮怎么调理 2.1、勤运动 湿气重的人可以通过运动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新陈代谢, 排出湿气。跑步、游泳、瑜伽、太极等都是很好的选择,加速血液循环。 2.2、多吃清淡食物 凉性、生冷的蔬果,容易造成肠胃不适。酒、牛奶、肉类不易消化。所以,湿气阶段,多吃清淡的食物为好。 2.3、多做深呼吸 深呼吸有利于调整我们的肺功能,也会让我们的湿气消失。因为湿气会随着呼吸呼出,并且保持通畅。 2.4、避开环境的湿气 生活环境对于湿气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如果不注意生活环境,或者一些生活习惯,也很容易导致湿气加重,所以我们一定要避 开环境的湿气。 2.5、按时睡觉 我们的身体在睡觉的时候会自己调整,晚上12点左右身体 的机能会把体内多余的水分通过肾脏和呼吸排出。所以,不要熬

水湿痰饮吃什么中成药

水湿痰饮吃什么中成药 文章目录*一、水湿痰饮吃什么中成药1. 水湿痰饮吃什么中成药2. 什么是水湿痰饮3. 水湿痰饮有哪些中药方*二、水湿痰饮吃什么好*三、水湿痰饮有哪些食疗方 水湿痰饮吃什么中成药 1、水湿痰饮吃什么中成药京制咳嗽痰喘丸: 京制咳嗽痰喘丸,散风清热,宣肺止咳,祛痰定喘。用于外感风邪,痰热阻肺,咳嗽痰盛,气促哮喘,不能躺卧,喉中作痒,胸膈满闷,老年痰喘。 桔贝合剂: 润肺止咳,用于肺热咳嗽,痰稠色黄,咯痰不爽。 消炎止咳片:消炎,镇咳,化痰,定喘。用于咳嗽痰多,胸满气短,气管炎。 2、什么是水湿痰饮痰饮指体内水液不得输化,停留或渗注于体内某一部位而发生的病证,这是广义的痰饮,其中痰和饮既有 区别,又有联系:首先它们都是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所谓“积水成饮,饮凝成痰”,其次它们又可能成为新的致病因素。 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痰不仅是指咳吐出来有形可见的痰液,还包括瘰疬、痰核和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的痰液,临床上可通过其所表现的证候来确定,这种痰称为“无形之痰”。 饮,即水液停留于人体局部者,因其所停留的部位及症状不

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金匮要略》即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区分。这里的痰饮是狭义的专指四饮之一,即饮邪留于肠胃的病证。 痰的产生多由外感六淫、饮食所伤及内伤七情等,引起肺、脾、肾各脏气化功能失常所致。肺主治节,若肺失宣肃,津液不化,则可凝聚成痰;脾主运化,脾胃受伤,运化无权,水湿内停,则可凝聚成痰。 3、水湿痰饮有哪些中药方 3.1、用法:苓桂术甘汤。取茯苓12g、桂枝9g、白术9g、炙甘草6g。水煎服。 效果:健脾渗湿,温化痰饮。主治痰饮病。症见胸胁胀满,眩晕心悸,或气短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 3.2、用法:茯苓白术汤。取茯苓1两,干姜(炮)1两,甘草(炙)1两,白术1两,桂心1两。每服4钱,水1盏,煎7分,去滓,食前服。 功效:去寒湿,健脾宁心。 3.3、用法:固阳汤。取茯苓3两,芍药3两,生姜3两(切),白术2两,附子1枚(炮,去皮,破8片)。茯苓9g、芍药9g、白术9g、生姜9g、附子(脱去皮)9g。以水8升,煮取3升,去滓,温服7合,每日3次即可。

痰饮水湿

(一)水湿痰饮的基本概念 水湿痰饮主要是指机体水液代谢障碍,也包括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转化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是继发性病因之一。这种病理产物一经形成,又作为新的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水湿痰饮虽然都是人体水液代谢失常的产物,但四者同源异流,在性状、致病特点、临床表现等方面又有所区别。一般认为,湿聚为水,水停成饮,饮凝成痰。就其形质而言,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清澈澄明者为水,而湿乃是水气弥散于人体组织中的一种状态,其形质不如痰、饮、水明显。就其停留的部位而言,湿多呈弥散状态布散全身,易困阻脾土,一般无明显的异形异物;水多溢于肌表,以头面、四肢或全身水肿为特点;痰则外而皮肉筋骨,内而脏腑,无处不到,致病范围广泛;饮多停留于肠胃、胸胁、胸膈、肌肤等脏腑组织的间隙或疏松部位,因其停留的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故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不同病名。 另外,痰又有“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之别。所谓有形之痰,系指视之可见,闻之有声,触之可及,有形质的痰液而言,如咳出可见之痰液,喉间可闻之痰鸣,体表可触之瘰疬、痰核等。所谓无形之痰,系指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直接视之不可见,但却有征可察,如梅核气、眩晕、癫狂、呕吐、肿块、腻苔等,临床上主要通过分析其所表现的症状和体征,运用辨证求因的方法加以确定。无形之痰饮的概念,拓展了痰饮作为继发性病因的致病范围,进一步丰富了痰饮学说的内容。水湿痰饮皆为阴邪,异名而同类,既有区别又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互间或同时并存,或相互转化。因此许多情况下难以截然分开,故在临床上“水湿”、“水饮”、“痰湿”、“痰饮”等常相提并论。 (二)水湿痰饮的形成 水湿痰饮是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因此,凡对津液代谢有影响的致病因素及与津液代谢密切相关的脏腑功能失调,均可导致水湿痰饮的形成。外感六淫、疫疠之气,内伤七情、饮食劳逸,瘀血、结石等致病因素是形成水湿痰饮的初始病因。上述因素或直接影响津液代谢,或使相关脏腑的功能失常,导致津液代谢障碍而水湿痰饮内生。例如外感六淫,或火热煎熬,或寒邪凝滞,如《医碥》所说:“痰本吾身之津液,……苟失其清肃而过热,则津液受火煎熬,转为稠浊;或失于温而过于寒,则津液因寒积滞,渐致凝结,斯痰成矣。”或湿浊留聚,如《症因脉治》所说:“坐卧卑湿,或冲风冒雨,则湿气袭人,内与身中之水液,交凝积聚。”或燥伤津液,如《症因脉治》说:“燥热之气干于肺家,为喘为咳,伤于肠胃,为痰为嗽,此外感燥邪作矣。”或因气滞、气虚,气不行津而津液不布,如朱丹溪所谓:“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一失其宜,则气道闭塞,停饮聚于膈上,结而成痰。”或诸种因素综合作用,而致水湿痰饮内生,如《医学入门》所说:“痰饮,……皆因饮水及茶酒停蓄不散耳,加外邪、生冷、七情相搏成痰。” 肺、脾、肾、三焦等脏腑对水液代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功能失常是水湿痰饮形成的中心环节。肺为水之上源,主宣降,通调水道,敷布津液。若外邪犯肺,气失宣降,津液不布,凝聚而生外感之痰饮;肺气不足,治节无权,水湿津液失于宣化,则痰饮恋肺;或肺阴不足,虚火煎熬津液,可发为内伤燥痰,故有“肺为贮痰之器”之说。脾为水之中州,主运化水湿。若外感湿邪,饮食失宜,致脾气阻滞不运;或内伤思虑,劳倦太过耗伤脾气,使脾

中医基础理论:痰饮的形成与病机

中医基础理论:痰饮的形成与病机 痰饮的形成 痰饮的形成是由肺、脾、肾等脏腑的气化功能障碍,或三焦水道失于通调,导致体内津液代谢紊乱而成。 人体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水液依靠脾气的运化、肺气的宣降、肾阳的气化蒸腾,方能气化为津液以滋养全身,或变为汗、尿,携带废物而排出体外,以维持人体正常的水液代谢平衡。当人体在某些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肺、脾、肾三脏的气化功能失调时,则水液不能化生津液,或水湿不能正常气化而排出,则会停留积聚于体内而生成痰饮。如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若肺失宣降,水津不能气化输布,则可停聚而成痰饮;脾主运化水湿,若脾虚,中阳不振,运化失职,则水湿不化可聚成痰饮;肾主蒸化水液,若肾阳不足,蒸化无力,水液不得化气,也可停留而成痰饮;三焦乃水与气通行之道路,若三焦失于通调,则水停气滞,气水互结,亦可发为痰饮。由于三焦历经五脏六腑,概括了表、里、内、外,上、中、下各个部位,故痰饮病邪可以在三焦各个部位停留,内而脏腑,外而筋骨皮肉,无所不至,从而可形成多种痰饮病变。导致痰饮形成的原因,多由外感六淫,或饮食所伤及七情内伤所致。若外邪犯肺,肺气郁阻,或化热化燥,则煎灼肺津而成痰;若平素体胖阳虚,又久嗜酒肉肥甘生湿之品,湿聚而不化,亦可成痰或成饮;考试大网站收集若情志内伤,肝郁气滞,郁而化火,火热煎灼津液,则亦为生痰之因。而久居潮湿环境及水中作业,外湿困遏脾阳,运化失职,则又为水饮内生之因。 痰饮病证形成之后的病机特点 ①阻滞经脉气血的运行:痰饮之邪可随气流行于机体内外,若痰饮流注于经脉,则使经脉阻滞不畅,气血运行不利。 ②阻遏气机的升降出入:痰饮为有形之邪,停滞于体内,则易于阻滞气机的升降,从而导致脏腑气机升降失常。如痰饮停肺,则可致肺失宣肃;痰饮停胃,则可致胃失和降等。 ③影响津液代谢之进行:痰饮之邪虽为津液代谢失常的病理产物,然一旦形成之后,便又作为一种致病因素而作用于机体,进一步影响脾、肺、肾的气化功能。如寒饮阻肺,可致宣肃失常,水道失于通调;痰湿困脾,则可致水湿不运,饮停于皮下;累及肾阳,则可致蒸化无力,从而影响水液的输布与排泄,使水饮进一步停聚在体内,导致津液代谢障碍的恶性循环。 ④易于蒙蔽神明:是指痰浊上扰,蒙蔽清窍,可致头昏目眩,精神不振;痰迷心窍或痰火扰心,心神被蒙,则可致神昏谵妄,或引发癫、狂、痫等病证。

中医术语:水湿痰饮

中医术语:水湿痰饮 中医术语:水湿痰饮 (一)水湿痰饮的基本概念 水湿痰饮主要是指机体水液代谢障碍,也包括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转化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是继发性病因之一。这种病理产物一经形成,又作为新的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水湿痰饮虽然都是人体水液代谢失常的产物,但四者同源异流,在性状、致病特点、临床表现等方面又有所区别。一般认为,湿聚为水,水停成饮,饮凝成痰。就其形质而言,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清澈澄明者为水,而湿乃是水气弥散于人体组织中的一种状态,其形质不如痰、饮、水明显。就其停留的部位而言,湿多呈弥散状态布散全身,易困阻脾土,一般无明显的异形异物;水多溢于肌表,以头面、四肢或全身水肿为特点;痰则外而皮肉筋骨,内而经络脏腑,无处不到,致病范围广泛;饮多停留于肠胃、胸胁、胸膈、肌肤等脏腑组织的间隙或疏松部位,因其停留的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故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不同病名。 另外,痰又有“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之别。所谓有形之痰,系指视之可见,闻之有声,触之可及,有形质的痰液而言,如咳出可见之痰液,喉间可闻之痰鸣,体表可触之瘰

疬、痰核等。所谓无形之痰,系指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直接视之不可见,但却有征可察,如梅核气、眩晕、癫狂、呕吐、肿块、腻苔等,临床上主要通过分析其所表现的症状和体征,运用辨证求因的方法加以确定。无形之痰饮的概念,拓展了痰饮作为继发性病因的致病范围,进一步丰富了痰饮学说的内容。水湿痰饮皆为阴邪,异名而同类,既有区别又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互间或同时并存,或相互转化。因此许多情况下难以截然分开,故在临床上“水湿”、“水饮”、“痰湿”、“痰饮”等常相提并论。 (二)水湿痰饮的形成 水湿痰饮是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因此,凡对津液代谢有影响的致病因素及与津液代谢密切相关的脏腑功能 失调,均可导致水湿痰饮的形成。外感六淫、疫疠之气,内伤七情、饮食劳逸,瘀血、结石等致病因素是形成水湿痰饮的初始病因。上述因素或直接影响津液代谢,或使相关脏腑的功能失常,导致津液代谢障碍而水湿痰饮内生。例如外感六淫,或火热煎熬,或寒邪凝滞,如《医碥》所说:“痰本吾身之津液,……苟失其清肃而过热,则津液受火煎熬,转为稠浊;或失于温而过于寒,则津液因寒积滞,渐致凝结,斯痰成矣。”或湿浊留聚,如《症因脉治》所说:“坐卧卑湿,或冲风冒雨,则湿气袭人,内与身中之水液,交凝积聚。”或燥伤津液,如《症因脉治》说:“燥热之气干于肺家,为

水湿痰饮

水湿痰饮 水湿痰饮主要是指机体水液代谢障碍,也包括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转化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是继发性病因之一。 (一)水湿痰饮的基本概念 水湿痰饮主要是指机体水液代谢障碍,也包括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转化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是继发性病因之一。这种病理产物一经形成,又作为新的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水湿痰饮虽然都是人体水液代谢失常的产物,但四者同源异流,在性状、致病特点、临床表现等方面又有所区别。一般认为,湿聚为水,水停成饮,饮凝成痰。就其形质而言,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清澈澄明者为水,而湿乃是水气弥散于人体组织中的一种状态,其形质不如痰、饮、水明显。就其停留的部位而言,湿多呈弥散状态布散全身,易困阻脾土,一般无明显的异形异物;水多溢于肌表,以头面、四肢或全身水肿为特点;痰则外而皮肉筋骨,内而经络脏腑,无处不到,致病范围广泛;饮多停留于肠胃、胸胁、胸膈、肌肤等脏腑组织的间隙或疏松部位,因其停留的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故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不同病名。 另外,痰又有“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之别。所谓有形之痰,系指视之可见,闻之有声,触之可及,有形质的痰液而言,如咳出可见之痰液,喉间可闻之痰鸣,体表可触之瘰疬、痰核等。所谓无形之痰,系指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直接视之不可见,但却有征可察,如梅核气、眩晕、癫狂、呕吐、肿块、腻苔等,临床上主要通过分析其所表现的症状和体征,运用辨证求因的方法加以确定。无形之痰饮的概念,拓展了痰饮作为继发性病因的致病范围,进一步丰富了痰饮学说的内容。水湿痰饮皆为阴邪,异名而同类,既有区别又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互间或同时并存,或相互转化。 因此许多情况下难以截然分开,故在临床上“水湿”、“水饮”、“痰湿”、“痰饮”等常相提并论。 (二)水湿痰饮的形成 水湿痰饮是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因此,凡对津液代谢有影响的致病因素及与津液代谢密切相关的脏腑功能失调,均可导致水湿痰饮的形成。外感六淫、疫疠之气,内伤七情、饮食劳逸,瘀血、结石等致病因素是形成水湿痰饮的初始病因。 上述因素或直接影响津液代谢,或使相关脏腑的功能失常,导致津液代谢障碍而水湿痰饮内生。例如外感六淫,或火热煎熬,或寒邪凝滞,如《医碥》所说:“痰本吾身之津液,……苟失其清肃而过热,则津液受火煎熬,转为稠浊;或失于温而过于寒,则津液因寒积滞,渐致凝结,斯痰成矣。”或湿浊留聚,如《症因脉治》所说:“坐卧卑湿,或冲风冒雨,则湿气袭人,内与身中之水液,交凝积聚。”或燥伤津液,如《症

中医对于痰饮的认识

痰饮 痰饮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痰,古作淡,淡与澹通形 容水的淡荡流动;饮,水也,故亦有称为“淡饮”、“流饮”者早在《内经》即有“积饮”之说, 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说:“太阴所至,为积饮否隔。”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 “湿淫所盛……民病积饮莫定了痰饮的理论基础。《金匮要略》首创痰饮病名,予以专篇论述,其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痰饮是诸饮的总称狭义的痰饮是诸饮中的一个类型,由于水饮停积的部位不同,而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又以长期留而不去的为 留饮,伏而时发的为伏饮,但实际仍属四饮的范围;对脉证治疗闸发甚详,成为后世辨证 论治的主要依据。自隋唐以至金元,在痰饮病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了痰的病理学说,倡百 病兼痰的论点,从而有痰证与饮证之分。本篇讨论范围以《金匮要略》之痰饮病为主,包 括四饮在内的饮证,至于痰证,可参阅总论所述,这里不予重复。 病因病机 饮证的成因为感受寒湿,饮食不当,或劳欲所伤。以致肺脾肾三脏的气化功能失调,水谷 不得化为精微输布周身,津液停积,变生痰饮。 (1)外感寒湿凡气候湿冷,或冒雨涉水,经常坐卧湿地,水湿之邪侵袭卫表,卫外之阳先伤,肺气不得宣布,湿邪浸渍肌肉,由表及里,困遏脾胃之气化功能,以致水津停滞,积而成饮。《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太阴之胜……独胜则湿气内郁……饮发于中。”即指此类情况。(2)饮食不当暴饮过量茶水,或夏暑及酒后,恣饮冷水,或进生冷之物,因热伤冷,冷与热结,中阳暴遏,脾不能运,湿从内生,津液停而为饮。如《金匮·痰饮咳嗽病)篇说:“夫病人 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儒门事亲·饮当去水温补转剧论》说因隆暑津 液焦涸,喜饮寒水,本欲止渴,乘快过多,逸而不动,亦为留饮。” (3)劳欲所伤劳倦、纵欲太过,或久病体虚,伤及脾肾之阳,水液失于输化,亦能停而成饮。若体虚气弱之人,一旦伤于水湿,更易停蓄致病。如《儒门事亲·饮当去水温补转剧论》认为“人因劳役远来,乘困饮水,脾胃力衰”,亦属成为留饮的因素。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水液的输布排泄,主要依靠三焦的作用。三焦主持全身的气化,为内脏 的外府,是运行水谷津液的道路,气化则水行。若三焦气化失宣,阳虚水液不运,必致停积 为饮。故《圣济总录·痰饮统论》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三焦调适,气 脉平匀,则能宣通水液,行入于经,化而为血,灌溉周身;若三焦气塞,脉道壅闭,则水饮 停积不得宣行,聚成痰饮。” 从三焦分部与所属脏器的关系而言,肺居上焦,有通调水液的 作用;脾主中焦,有运输水谷精微的功能;肾处下焦,有蒸化水液,分清泌浊的职责。饮 食经胃腐熟后,水精通过脾的转输上行,肺的通调下降,肾的蒸化开合,共同完成水液吸收、运行、排泄的整个过程。《素经脉别论篇》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 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即指出了水液的运行与脾肺肾三脏有关,如三脏功能失调,肺之通调涩滞,脾之转输无权,肾之蒸化失职,则三者互 为影响,导致水液停积为饮。三脏之中,脾运失司,首当其要。因脾阳一虚,则上不能输 精以养肺,水谷不从正化,反为痰饮而干肺;下不能助肾以制水,水寒之气反伤肾阳。由 此必致水液内停中焦,流溢各处,波及五脏论其病理性质,则总属阳虚阴盛,输化失调,因 虚致实,水液停积为患。虽然间有因时邪与里水相搏,或饮邪久郁化热,表现饮热相杂之候,但究属少数。中阳素虚,脏气不足,实是发病的内在病理基础。因水为阴类,非阳不运,若 阳气虚衰,气不化津,则阴邪偏盛,寒饮内停。

水湿内停的药方有哪些

水湿内停的药方有哪些 文章目录*一、水湿内停的药方有哪些1. 水湿内停的药方有哪 些2. 水湿内停吃什么中成药3. 水湿内停要注意什么*二、水湿内停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三、水湿内停吃什么好 水湿内停的药方有哪些 1、水湿内停的药方有哪些 1.1、先坎离丸 处方:黄柏知母等分制法:上药用童便浸,九蒸、九晒、九露,为末,地黄煎膏为丸。功能主治:治阴虚火旺,遗精盗汗,潮热咳嗽。用法用量:每服3克,温开水送下;脾弱者,山药糊丸服。 1.2、琐阳丸 处方:龟版(炙)知母(酒炒)黄柏(酒炒)各30克虎骨(炙)牛 膝(酒浸)杜仲(姜炒)琐阳(酒浸)各15克破故纸续断(酒浸)各 7.5克当归地黄各9克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激肾补肝,强筋壮骨。治肝肾不足,阴虚火旺,腰膝酸软,筋骨痿弱。 1.3、滋肾凉血汤 处方:枸杞子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茜草10克,阿胶10克,女贞子10克,旱莲草10克,生地15克,玄参12克,乌贼骨12克,郁金6克,青皮6克。功能主治:滋肾凉血,理气化痰。主肺气不足或阴虚火旺。

2、水湿内停吃什么中成药 2.1、五苓散 中《伤寒论》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猪苓9g、泽泻15g、白术9g、茯苓9g、桂枝6g,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效,主治内停水湿,凡脾虚不运,气不化水之水湿内停,小便不利,或为 蓄水,或为水逆,或为水肿,或为痰饮,或为泄泻等,均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2.2、至宝丹 黄、朱砂、琥珀、牛黄、冰片、麝香等。至宝丹的药理作用:苏叶、羌活、蝉蜕、薄荷解表发汗退热;神曲、麦芽、山楂、槟榔消食水导积滞;陈皮、藿香理气和胃止呕;白芥子、胆南星、川贝母降逆止咳化痰;茯苓、滑石渗湿清热利水;天麻、钩藤、全蝎、僵蚕、白附子平肝熄风定抽,雄黄、朱砂、琥珀镇惊安神;牛黄、冰片、麝香清心开窍醒脑。本方组成既有解表导滞药物,又多熄风解痉之品,应用于小儿感冒停食引动肝风抽搐等症为宜。 3、水湿内停要注意什么少吃生冷食。脾脏喜燥恶湿,大量冷饮、水果会影响脾的正常功能,大部分人还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乏力、困倦等症状。这时可以吃点清淡食物,比如绿豆、赤小豆、薏仁、冬瓜、山药、豆腐等。 睡觉防受凉。晚上睡觉时感到闷热出汗,不少人会开空调或者风扇,其实这样容易受凉,人体睡眠时受风对健康的危害更大,因为这时阳气已潜藏体内,卫外作用减弱,风寒之邪能直入人体

水湿痰饮的概念

水湿痰饮 (一)水湿痰饮的基本概念 水湿痰饮主要是指机体水液代谢障碍,也包括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转化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是继发性病因之一。这种病理产物一经形成,又作为新的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水湿痰饮虽然都是人体水液代谢失常的产物,但四者同源异流,在性状、致病特点、临床表现等方面又有所区别。一般认为,湿聚为水,水停成饮,饮凝成痰。就其形质而言,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清澈澄明者为水,而湿乃是水气弥散于人体组织中的一种状态,其形质不如痰、饮、水明显。就其停留的部位而言,湿多呈弥散状态布散全身,易困阻脾土,一般无明显的异形异物;水多溢于肌表,以头面、四肢或全身水肿为特点;痰则外而皮肉筋骨,内而脏腑,无处不到,致病范围广泛;饮多停留于肠胃、胸胁、胸膈、肌肤等脏腑组织的间隙或疏松部位,因其停留的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故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不同病名。 另外,痰又有“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之别。所谓有形之痰,系指视之可见,闻之有声,触之可及,有形质的痰液而言,如咳出可见之痰液,喉间可闻之痰鸣,体表可触之瘰疬、痰核等。所谓无形之痰,系指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直接视之不可见,但却有征可察,如梅核气、眩晕、癫狂、呕吐、肿块、腻苔等,临床上主要通过分析其所表现的症状和体征,运用辨证求因的方法加以确定。无形之痰饮的概念,拓展了痰饮作为继发性病因的致病范围,进一步丰富了痰饮学说的内容。水湿痰饮皆为阴邪,异名而同类,既有区别又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互间或同时并存,或相互转化。因此许多情况下难以截然分开,故在临床上“水湿”、“水饮”、“痰湿”、“痰饮”等常相提并论。 (二)水湿痰饮的形成 水湿痰饮是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因此,凡对津液代谢有影响的致病因素及与津液代谢密切相关的脏腑功能失调,均可导致水湿痰饮的形成。外感六淫、疫疠之气,内伤七情、饮食劳逸,瘀血、结石等致病因素是形成水湿痰饮的初始病因。上述因素或直接影响津液代谢,或使相关脏腑的功能失常,导致津液代谢障碍而水湿痰饮内生。例如外感六淫,或火热煎熬,或寒邪凝滞,如《医碥》所说:“痰本吾身之津液,……苟失其清肃而过热,则津液受火煎熬,转为稠浊;或失于温而过于寒,则津液因寒积滞,渐致凝结,斯痰成矣。”或湿浊留聚,如《症因脉治》所说:“坐卧卑湿,或冲风冒雨,则湿气袭人,内与身中之水液,交凝积聚。”或燥伤津液,如《症因脉治》说:“燥热之气干于肺家,为喘为咳,伤于肠胃,为痰为嗽,此外感燥邪作矣。”或因气滞、气虚,气不行津而津液不布,如朱丹溪所谓:“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一失其宜,则气道闭塞,停饮聚于膈上,结而成痰。”或诸种因素综合作用,而致水湿痰饮内生,如《医学入门》所说:“痰饮,……皆因饮水及茶酒停蓄不散耳,加外邪、生冷、七情相搏成痰。” 肺、脾、肾、三焦等脏腑对水液代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功能失常是水湿痰饮形成的中心环节。肺为水之上源,主宣降,通调水道,敷布津液。若外邪犯肺,气失宣降,津液不布,凝聚而生外感之痰饮;肺气不足,治节无权,水湿津液失于宣化,则痰饮恋肺;或肺

水,湿,痰,饮的区别与联系

“湿”无明显形质可见而呈“汽态”,弥漫性大,以肢体闷重酸困,头重如裹等为主要表现。如脾虚湿盛,可表现腹胀、大便溏泄、身重等。湿久易郁而化热,可致湿热蕴脾证、肠道湿热证、膀胱湿热证、肝胆湿热证等。 “水”质清稀为液态,流动性大,以水肿、少尿为主症。水为有形之邪,水液输布失常而常泛溢肌肤,可表现为水肿;水液停聚腹腔,而成腹水,可见腹部膨隆、叩之音浊。 “饮”是一种较水浊而较痰稀的液态病理产物,常停聚于某些腔隙及胃肠。 饮邪停留于胃肠,阻滞气机,胃失各降,可见泛吐清水,脘腹痞胀,腹部水声辘辘,是为狭义的“痰饮”; 饮邪停于胸胁,阻碍气机,压迫肺脏,则有肋间饱满,咳唾引痛,胸闷息促等症,是为悬饮; 饮邪停于心包,阻碍心阳,阻滞气血运行,则见胸闷心悸,气短不得卧等症,是为支饮。 饮邪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肢节疼痛等,是为溢饮。 饮邪客肺,肺失宣降,气道阻塞,则见胸部紧闷,咳吐清稀痰涎,或喉间哮鸣有声。 “痰”的质地稠浊而黏,常和半凝固乳胶状态,流动性小,最易内停于肺,影响肺气的宣降,以咳嗽痰多,痰质黏稠,胸闷为主症。再可停于中焦,痰浊中阻,胃失和降,可见脘痞、食少纳呆、泛恶呕吐痰涎、苔白腻等症。痰亦可随气升降,流窜全身,如痰蒙清窍,则头晕目眩;痰蒙心神则见神昏、神乱;痰泛于肌肤则见形体肥胖;痰窜经络,可成瘿瘤、瘰疬、痰核、乳辟等。痰浊为病,颇为广泛,见症多端,因而有“百病多有痰作祟”、“怪病多痰”之说。 由于湿、水、饮、痰本属一类,均为体内水液停聚所形成的病理性产物,故难以截然划分,且可相互转化、兼并,故又常互相通称,如有痰饮、痰湿、水饮、水湿、湿饮、湿痰等名。临床表现哪种症状较突出,就以哪种命名。

痰饮

痰饮学说 痰饮学说是阐述痰饮产生的原因、致病机理及其辨证论治的学说。痰饮是体内津液结聚的病理性产物,其质稠浊者为痰,其质清稀者为饮。由于痰和饮的性质相同而又常合而为病,所以常痰饮并称。痰饮既是病理性产物,又是引起病变的致病因素。 《中医内科学》教材则分为痰证、饮证。痰证是指脏腑气血失调,水湿津液凝结成痰所产生的各种病症。分有形、无形两类。有形之痰咳吐可见,无形之痰从症测知。饮证是指水液在体内运化输布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 这一学说经过历代医家的实践和总结,在理论上和临床治疗上都不断地得到了充实和提高,其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的众多方面,并逐渐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成为中医理论中有特点的组成部分。 一.痰饮的产生 人体水湿津液代谢生理:《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腕,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1.痰的发生 文献: 历代医家论述很多,有代表性的论述如下。 清代医家吴澄在《不居集》中对痰的发生归结到肺、脾、肾三脏。 “盖痰之生也,多由于脾”,“痰之来也,多由于肺”“痰之本也,多在于肾”。 明代李梴《医学入门》中说:“痰源于肾,动于脾,客于肺”。 2.饮的发生 文献:《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 饮发中满”。 宋代陈言、明代张景岳认为,饮的发生是由于外受寒湿,内伤水饮,导致肺、脾、肾功能失常,以致水液聚积而成。 3.痰与饮之区别 痰与饮虽然均为外感六淫或饮食失节,内则脾、肺、肾三脏失常,水液结聚而成,但痰与饮有许多明显的区别。如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 痰饮》中说:“痰之与饮,虽曰同类,而实有不同也。益饮为水液之属,凡呕吐清水及胸腹膨满、吞酸嗳腐、渥渥有声等证,此皆水谷之余,停积不行,是所谓饮也。若痰,有不同于饮者,饮清澈而痰稠浊,饮惟停积肠胃,而痰则无处不到。水谷不化而停为饮者,其病全由脾胃;无处不到而化为痰者,凡五脏之伤皆能致之。” 二.痰饮致病的机理 1.肺为贮痰之器说(窠囊说) “脾之湿热,胃之壮火,交煽而互蒸,结为浊痰,溢出上窍,久久不散,透出肺膜,结为窠囊”(喻昌《寓意草》)。 2.脾为生痰之源说 李用粹《证治汇补》:“脾肺二家,往往病则俱病者,因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脏气恒相通也。” 3.百病皆由痰作祟说 痰浊随气升降,流行于人体脏腑各处而造成种种病变。故清代医家汪昂曰“百病皆由痰作祟”。 4.三焦气塞聚成痰饮说 “若三焦气塞,脉道壅闭,则水饮停积,不得宣行,聚成痰饮”。明朱啸《圣济总录》 5.痰瘀相关说

痰饮病证治

痰饮病证治 痰饮病证治 泰山医学院李华安 痰饮病理 根据《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第十二》的说法,痰饮就是水毒,即水分代谢障碍。水湿痰饮病类似于西医卡他性炎症,即粘膜、浆膜、腺体、结缔组织等急慢性渗出性炎症。 体内水分在生理状态下叫做津液;在病理范畴内称为水、湿、饮、痰。稀者为水,稠者为痰。痰饮不仅包括西医所谓直观下的水肿,还包括水湿停聚内脏,如水湿困脾、水气凌心等;不仅包括西医所谓能咯吐出来的呼吸道分泌的粘液,还包括鼻咽腔和消化道分泌的粘液。根据痰饮停滞在体内不同部位,分别称为悬饮、支饮、溢饮等。根据痰饮病程长短又分为留饮和伏饮等等。 痰饮证治 经方派最早提出治疗痰饮的总原则是“当以温药和之”,并提出化痰、渗湿、逐水的治法。 “呕家……,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金匮要略·》)”。“哕者,小半夏汤主之”(同上)。呕家,就是经常呕吐的人。心下有支饮,就是胃中水湿滞留。哕,包括恶心、干呕、呕吐。总之,用小半夏汤治疗胃中水湿滞留引起的呕吐,能消除恶心、干呕。 “呕家本不渴,渴者为欲解。反而口渴,心下支饮故也,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同上)。反复呕吐,本来不口渴,反而口渴,是因胃内停水的缘故,用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突然呕吐,胃部胀满痞塞,眩晕,心悸是由水饮引起,用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因为眩晕、心悸而用茯苓,可见茯苓还有镇静作用。(同上)。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者,苓桂术甘汤主之。”又曰:“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同上)。“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都应利小便,用苓桂术甘汤治疗。茯苓、白术都有微弱的利尿作用。当胃中水饮大量停滞时,就会出现“水入则呕”的“水逆”证。此时应加重处方的利尿作用,用五苓散治疗。五苓散即苓桂术甘汤,去甘草,加猪苓、泽泻。猪苓、泽泻都有较强的利尿作用。

四饮(痰饮悬饮溢饮支饮)辨治

痰饮辨治 汉代张仲景在她所著得《金匮要略》一书中有专门讲痰饮得一篇,方证详细,切乎实用、今就其辨治情况简介如下: 一、痰饮得涵义 痰饮之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痰饮,为痰涎水饮之总称、《金匮》作为篇名,包括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个内容,原文如下: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 师曰: 1、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 2、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 3、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痛重,谓之溢饮; 4、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即现代临床所见得胸水、慢支、哮喘、胃中水饮等病。狭义之痰饮原为四饮之一,即“水停心下,辘辘有声者"、后世临床又作为久咳痰喘得通俗名称(实为原书中得支饮)。以上就是名义得区别、 在中医诊断学中,对痰饮二字又作为辨证方法用:咳唾之粘液,稠而厚者为痰,清而稀者为饮。根据痰液得稠与稀可以分辨邪正相争得盛衰情况、《医宗金鉴》云:阳盛煎灼成痰,阴盛凝蓄为饮。"阳盛为热,阴盛为寒。热痰、寒痰之分,与此意义相近。痰从火化宜清,饮从寒化宜温。急性炎症多热痰,稠厚色黄,治宜清火化痰、慢性炎症多寒饮,清稀色白,治宜温阳化饮。稠与稀反映抗病能力得强与弱,黄与白反映热化程度得快与慢,治各不同、 二、病因病机 《金匮》所列四饮得病因病机很复杂。简括而言之:外因冒雨受寒,先伤体表卫外之阳气,进而影响肺气宣肃失常,以致不能通调水液,聚而成痰。又因饮水过多,或者过食生冷,中焦阳气被遏,脾胃健运失常,饮食少,不能输布精微,湿阻而成饮。如果久病衰老,肾阳不足,对水饮得蒸化分利失司,可形成肿满、诸家们概括为:其本在肾,其标在肺,其制在脾。三者之间,尤其就是脾阳居中,脾阳不振,上不能输精以养肺,下不能助肾以制水,三焦通道失常,发为痰饮喘肿。 原文云:“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这在日常生活体验中确就是可以觉察到得、 《圣济总录》云:“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化之所终始也。三焦调适,气脉平匀,则能宣通水液行入于经脉,化而为血,灌溉全身、三焦气涩,脉道不利,水饮停滞,聚为痰饮。" 1、外感寒湿,肺脾受损,水湿停积成饮、 2、饮食不当,脾失运化,水湿停积成饮。 3、劳欲所伤,脾肾阳虚,水湿停积成饮。 病机: 肺脾肾三焦气化失宣就是形成痰饮得主要病机,三脏中又以脾失运化首当其冲;病性阳虚阴盛,输化失调,因虚致实,水饮停积为患、 病位: 饮留胃肠——痰饮 饮流胁下—-悬饮 饮流肢体——溢饮 聚于胸肺-—支饮 三、辨证要点 1、辨寒、热、虚、实:急性发作期会有热证。饮邪留于胸胁,或积水胃肠,可见实证。久

第十一章痰饮学说

第十一章痰饮学说 痰饮学说是阐述痰饮产生的原因、致病机理及其辨证论治的学说。痰饮是体内津液结聚的病理性产物,其质稠浊者为痰,其质清稀者为饮。由于痰和饮的性质相同而又常合而为病,所以常痰饮并称。痰饮既是病理性产物,又是引起病变的致病因素。 《中医内科学》教材则分为痰证、饮证。痰证是指脏腑气血失调,水湿津液凝结成痰所产生的各种病症。分有形、无形两类。有形之痰咳吐可见,无形之痰从症测知。饮证是指水液在体内运化输布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 这一学说经过历代医家的实践和总结,在理论上和临床治疗上都不断地得到了充实和提高,其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的众多方面,并逐渐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成为中医理论中有特点的组成部分。 一.痰饮的产生 人体水湿津液代谢生理:《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通调水道,下输膀腕,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1.痰的发生 文献:历代医家论述很多,有代表性的论述如下。 清代医家吴澄在《不居集》中对痰的发生归结到肺、脾、肾三脏。 “盖痰之生也,多由于脾”,“痰之来也,多由于 肺”“痰之本也,多在于肾”。 明代李延《医学入门》中说:“痰源于肾,动于脾,客于肺”。 2.饮的发生 文献:《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 饮发中满”。 宋代陈言、明代张景岳认为,饮的发生是由于外受寒湿,内伤水饮,导致肺、脾、肾功能失常,以致水液聚积而成。 3.痰与饮之区别

痰与饮虽然均为外感六淫或饮食失节,内则脾、肺、肾三脏失常,水液结聚而成,但痰与饮有许多明显的区别。如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痰饮》中说:“痰之与饮,虽曰同类,而实有不同也。益饮为水液之属,凡呕吐清水及胸腹膨满、吞酸嗳腐、渥渥有声等证,此皆水谷之余,停积不行,是所谓饮也。若痰,有不同于饮者,饮清澈而痰稠浊,饮惟停积肠胃,而痰则无处不到。水谷不化而停为饮者,其病全由脾胃;无处不到而化为痰者,凡五脏之伤皆能致之。” 二.痰饮致病的机理 1.肺为贮痰之器说(窠囊说) “脾之湿热,胃之壮火,交煽而互蒸,结为浊痰,溢出上窍,久久不散,透出肺膜,结为窠囊”(喻昌《寓意草》)。 2.脾为生痰之源说 李用粹《证治汇补》:“脾肺二家,往往病则俱病者,因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脏气恒相通也。” 3.百病皆由痰作祟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