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009-11-10 15:21:42

(一)、幼儿期家庭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二)、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谈谈我们现在幼儿家庭教育中一些不利于孩子成长的误区。

(三)、我要讲的重点问题,就是我们的家长怎样在家里面对孩子进行教育。

(一)、幼儿期家庭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我们每一位家长都是盼望着我们的孩子长大了能够成人、成才。基于这个原因,不少的

家长都已认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我比较早就从事幼儿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研究,记得在80年代初期,我对家长进行家教咨

询或者是家教讲座。我现在认为80年代初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家长存在着"树大自然直"的

思想。解释一下就是觉得孩子很小,长大了自然就会好的。但是最近这些年,我发现我

们的家长都比较重视早期教育,特别是对小年龄孩子的教育。所以持"树大自然直"思想

的家长不多了。

今天到这听讲座的家长都是比较重视早期教育的家长。我们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国家、社

会和家庭的一件大事,应该予以重视。

首先从我们国家来看,我们国家的振兴,人民的进步,最终需要依靠国民素质的提高。

这一问题是历次党的政府报告、党的工作会议上都要强调的。李岚清副总理去年在一个

会议报告中这样讲过:"对于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我们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

战。我们能不能赢得这场挑战,抓住这个机遇,在机遇中有更大的发展,其关键问题,

不是资金,也不是设备,而是人。人的素质,人才的培养。"他还说:"我们国家有十二

亿人口,如果十二亿人口的素质提高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办法跟我们国家竞争。如果我们不很好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很好提高我们国民素质的话,那就会造成很大

的困难,可能是一个十分沉重的包袱。"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教育好子女就不

仅仅是父母对子女的责任,而且是我们作为一个公民,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所以每

一个家庭中子女的教育问题便关系到国家的兴衰。从这个角度来讲,教育确实是一件很

大的事情,很重要的事情。

从一个家庭来看,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关系到孩子个人的前途和家庭的幸福。特别是现

在,在城市里面,例如北京市基本上都是一对夫妇只有一个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教育

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教育好了,对我们来讲100%的成功,教育不好就是100%失败。我们孩子将来长大以后,能不能够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能不能够对社会上有大的贡献,

除了机遇问题和环境问题外,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孩子自身内在的素质,也就是孩子自身

内在的一种稳定的品质。我在这个问题上谈这样一个观点,素质教育应该从小抓起,

从小抓好。这句话是我们过去的教育家陈帼眉先生讲过的。今年三月,在九届全国政协

会议上教育组的讨论会中,我们的一个幼儿教育的委员在谈到幼儿教育时,李岚清同志

有个插话。我们的同志说:"现在搞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应该从幼儿教育抓起。"李岚清同志说:"你说对了。素质教育应该从幼儿教育抓起。"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儿童的

发展一般分为这样几个阶段:0-1岁喂奶的时期,我们叫它乳儿期;1-3岁我们叫它婴儿期,3-6岁上幼儿园我们叫它幼儿期。但国外对人的早期概念是0-8岁,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还属于人的早期。因为人的早期是人发展的最初阶段,从人的神经生理来看,是人

发展最迅速、可塑性潜能开发最大的阶段,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培养一个孩子好的习惯,或者纠正孩子不良的习惯都是比较容易的。这个阶段也是发展最迅速的一个时期,

是人的各个方面发展最快的时期。人的大脑在早期发育最快。大家总是接触到很多的宣传,这些宣传中也强调智力开发,早期培养。另外,这个时期也是人性格形成雏形的一

个时期。因为孩子性格的形成就在早期,以后只不过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而已。

幼儿期也是一个人健康体魄的形成期。所以,3-6岁也好,0-6岁也好,在人的一生发展中虽然是非常短暂的,但是这个时期,是教育的最佳时期,教育的黄金时期。我们常

常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对早期孩子的家长进行家教讲座的原因。我们希望每一位家长不要浪费孩子一生中发展最重要的黄金时期。有时,我做一

些家教咨询。有一些小学生、中学生家长向我咨询,说孩子有什么什么问题,什么什么毛病。追根溯源,一般都是早期教育不当,或者早期没有注意对孩子进行培养而造成的。孩子到了小学、中学有一些不良的习惯再去矫正已经比较难了。可以说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确实是这样。小的时候,虽然时间短暂,但它是人发展的黄金时期,

是我们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的黄金时期。我常常这样讲,婴幼儿的教育是根期的教育。如果把一个人看成逐渐长成的大树,那么我们说,根深才能叶茂。所以小年龄阶段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宋庆龄先生曾经说过,"有一些事情是可以等待的,但是儿童的发展

是不能等待的。"这句话说的非常好,人的发展是不能等待的,过了这个年龄段不会再

回来。所以说素质教育要从小抓起,从小抓好。

另外想再谈一个观点,素质教育是从家庭起步的。我们常常听到电台里面有关家教的广播。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所以现在在国际上,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间,都非常重视家庭育儿。很多国家都提出来,对家庭教育的作用要再认识,重新认识它的重要性。

今天在座的主要是3-6岁孩子的家长。我给大家一个数字,北京市3-6岁的幼儿,入托率在95%。原来这个数字还要大,由于下岗问题,有一些孩子妈妈不工作了,孩子就回家了。但是仍然有90%-95%的幼儿都进入幼儿园。这样一来,许多家长就愿意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去受教育,那么孩子的教育家长就可以少考虑了。很多家长有这种想法。这种想法是很不利于家长担负教育责任的。

我可以告诉家长,在七五期间,我们搞教育,用生态学的观点调查3-6岁在幼儿园的孩子。我们调查三大环境(家庭环境、教育机构──幼儿园或学校、社区)对孩子发展的

各自影响量:结果表明,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三大环境对孩子的影响量呈现一种动态消长的影响趋势。什么叫动态消长的趋势呢?是此消彼长。其中有一个规律是年龄越

小,家庭环境的影响量越大。如果说三大环境对一个大学生来讲,社会环境的影响量最大,对于中学生特别是初中学生,学校的影响量最大,那么对于幼儿来说,家庭的影响量便是最大的。家庭影响量大到什么程度?我们的研究表明,家庭对孩子的影响量占到三大环境影响量的70%(在孩子已经上幼儿园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对小年龄的孩子,即使他进入教养机构,其家庭对他的发展影响量依然占首位。而且我们的研究表明,家庭对儿童个性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个性发展包括情感、对事情的态度等。所以教育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教孩子学做人。我们讲座的第二讲,将由北京市的一个特级教师来讲讲"教孩子学做人"这个问题。素质教育要从幼儿开始,为人的素质奠定最初的

基础。我们说幼儿期的素质教育应该十分重视家庭的作用。这也是我们为什么第一讲要讲家庭的素质教育。

为什么小年龄的孩子,家庭对他的影响如此之大?这个问题和家庭教育的特点有密切的关系。家庭教育的特点首先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就是父母亲和孩子或者爷爷奶奶和孩子关系上的密切结合。它和师生关系不一样,它是一种血缘关系,我们在学术上叫做亲子关系。越是小孩子对父母亲的依恋感越强。

如幼儿园里寄宿的孩子,一般是一个礼拜接一次。尽管老师和孩子的关系非常好,很亲密,如同妈妈一样,但是到了接孩子的时候,他是一定要跟妈妈回去的,而不是跟老师回家。为什么家庭对小年龄孩子的影响如此之大?除了血缘关系以外,再一点是家庭的教育不同于幼儿园或学校的教育。家庭教育具有很强的渗透性,也就是说,家庭教育渗透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在家庭这个环境里面时时刻刻都在接受教育,但这是一种潜在的影响,不象幼儿园,上一个课,做一个教育活动。

所以有人说家庭教育是不教而教,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你没有意识到你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实际上你已经在教育孩子了。所以我们家长不要以为孩子犯了错误,批评他时才是在教育他。不是这样,随时随地你都在对孩子教育。你怎样待人接物,你的习惯如何,你爱不爱学习,一切的一切都在影响孩子。

小年龄的孩子学习途径就是模仿。而在家庭这样一个环境里面,父母就是他模仿的主要目标,或者说是学习的主要目标。所以关系上的密切性、教育上的密切性就决定了家庭对小年龄孩子影响的深刻性。因此家庭教育是不可替代的,是非常重要的。不要以为送孩子去幼儿园,家庭就可以减轻一点教育的负担。实际上你应要非常关注孩子的教育。以上是我要讲的第一个问题,幼儿家庭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二)、当前我们幼儿家教中的主要问题。

教育好孩子,为孩子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小年龄孩子的教育是奠定基础的教育,因此就需要科学施教,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我重点说明这个问题。我们的家长望子成才,这是无可非议的,哪个家长不望子成才呢?但是望是望不成才的,只有正确的科学教育,才能教子成才。家长要把力量花在教育上。

怎样实施人的素质教育呢?简单地说就是要提高人的品质,提高人的质量。素质教育

需要注意哪几点呢?主要有三点。

首先家庭要重视孩子全面素质的提高。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有人把人的培育过程比喻成特殊产品的生产过程。把幼儿的培养过程看成一个特殊产品的生产过程。小年龄的孩子将来毕业走向社会,参加工作,这样高素质的人必须全面发展。有人这样比喻,如果一个孩子,他的品德很好,他的智力很好,学习很好,但是身体垮了,这就好比是残品,是景德镇的瓷器,质量非常好,但是碗破了,不能用了。如果这个孩子身体很好,品德很好,但是学习成绩不是很好,换句话说,智力不是很好。这样的人相当于产品里面的次品,还能用,但大家不太喜欢用,因为不是高质量的。如果这个孩子身体很好,智力很好,学习很好,但是品德不好,那就相当于废品,甚至是危险品。

在座的家长可能还记得,80年代初我们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外语学院送学生出国留学。当时有一个叫彭大军的学生,就在出国前期,他想应该有一个高级的照相机。于是晚上潜入西单商场去偷东西,结果被看门的人看见了,他拿起凶器把看门人打死了。这件事情惊动了整个北京市。这说明一个问题,学习再好,身体再好,品德不好,不仅没有用,还危害社会。所以素质教育首先要注意孩子全面素质的提高。因为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所以我们家长要着眼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第二,家庭素质教育要重视基础素质的形成。所谓最基础的素质,就是对人的终身发展起重要影响的素质。健康很重要,良好性格也很重要。我常常说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性格不好,是很成问题的。行为习惯对人一生的发展起作用。关于基础素质形成的问题,我们还要在其他讲座中讲,这是第二点。家庭的素质教育,特别是对小年龄孩子的素质教育,一个要注意全面素质的提高,一个要注意基础素质的形成。

第三,要面向未来,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幼儿期是为人生发展奠定基础的时期。那么,我们就要考虑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小年龄阶段我们应该奠定孩子什么样的基础?例如,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以及与人的合作共处等等,这些都是社会对未来人才的要求。以上谈了三点,即:1.全面素质的提高;2.基础素质的形成;3.面向未来

培养我们的孩子。当前家教中存在一些误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这些误区是不利于幼儿良好素质形成的。家长必须认清这个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再谈怎样培养良好的素质。我归纳了一下,主要有:

1.相当一部分家长,在家庭中对孩子教育随意性大,没有明确的目标。

有些家长认为有了孩子自然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有的家长认为我妈怎么教育我,我就怎么教育我的孩子,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还有的家长是想起来就抓一下,想不起来就不抓,此一时,彼一时,随意性很大。这就是家庭教育中面往往容易出现的问题。

2.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着一个教育的误区,这个误区就是"重智轻德",即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开发智力,忽视孩子的行为品德习惯的发展,忽视全面发展。家长对孩子身体素质的培养,也是个比较大问题。很多家长由着孩子的性情,经常带着孩子吃麦当劳,殊不知麦当劳的食品吃多了,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

3.抓孩子的重点──教孩子学做人。成人才能成才,不成人是成不了才的。任何一个对

社会有贡献的成功者,都有比较好的品德。在此,我想举一个典型的例子。中央人民

广播电台的第二套节目每星期五的11点到12点,有一台关于家庭教育的专家热线节目。一次,我做完了这个专家热线后,主持人给我一些外地家长的来信。我非常深刻的记得,曾经拿到这样一封信,看了这封信,我由衷地感到,"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国家

太需要宣传科学育儿的知识了。

那是一个3岁8个月的幼儿父亲写来的信,是河南的一个水利工作者。信上大概是这样写的:他从孩子1岁2个月开始对其有计划的进行教育。这个家长的教育就是让孩子认字、背诗。1岁2个月开始,到了3岁2个月孩子已经认得1800个字,还会背许多首诗词。这个

父亲认为他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2年(1岁2个月开始到3岁2个月)获得了这么大的所

谓的成绩。在他孩子3岁2个月的时候,领导让他到一个艰苦的地方工作,他就离开了家,离开了他的儿子。他半年没有见孩子,回来的时候,孩子3岁8个月。他说:"我回来发现,我的孩子把我所教的东西全部还给了我!连简单的黄鹤楼都不会背了。"他觉

得很可惜,他说:"我还要出差,我是不是把我的孩子带到艰苦的地方去重新开始?"他

还咨询了许多别的问题。

我看了这封信感觉真的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但这个家长确确实实走入了家教的误区。

大家看,2年的时间让小孩认识1800字,背许多的唐诗。看起来好象孩子有了许多收获。其实半年时间,孩子忘光是必然的。因为小孩子的机械记忆力很强,2年时间认识1800字一点都不奇怪。我接待过一些咨询的家长。有一次,一个爷爷带着孙子来咨

询,他的孙子认识很多字,加减法可以算到许多位。他问他的孙子是否可以跳级,直接上小学四年级。但是我看得很清楚,这个孩子面黄肌瘦,身体很糟糕,可见家里给他的负担量太大了。

小年龄的孩子我们叫他学龄前儿童,不到学龄,不应该这样学习,这样学习对孩子没有好处。但是我们家长大量精力花的不是地方,所以我们说步入误区。只重视智力是家教中常常出现的一个误区。再有,我说它是一种爱的误区。现在只有一个孩子,成为家

庭所有成员爱的重心,关注的重心。我们有一部分家长,对他的子女腻爱过多、保护过多、包办过多。这是现在家庭中的问题,是一种爱的误区。教育是一种理性行为,应该有一种理性的爱。

我们有一位优秀的家长写过一些教子经验的文章,后来北京市家庭教育报社把它汇成一本书,名字叫《藏起一半的爱》,即爱而不露。这位家长在文章里面讲,"我说藏起一

半爱,不是说只给孩子一半的爱,不是少给他爱,而是要理智的爱。"我们现在家长往

往是本能的爱,而不是理智的爱。高尔基讲过,本能的爱那是母鸡也会的。我们教育孩子是家庭的大事,国家的大事。我们对孩子不能够腻爱,不能够娇惯。因为我们前面讲了,未来人才需要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抗挫折能力等等。那么,在腻爱、娇惯、

保护过多的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孩子一定是独立性差、创造性差、自信心差、抗挫折能力差。这样做不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爱是为了孩子今后发展的更好。爱是一种理性的行为。

第四,过高的期望。

现代家庭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对孩子有一定的高期望

是可以的、应该的。但是过高的期望导致在教育上违背规律。我们许多违背规律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都是由于过高期望造成的。比如,背诗词。南京有一个3岁孩子的父亲就是因为孩子背诗词背不下来,一脚踢过去,孩子后脑撞在墙上,产生了严重的后果。难道他不爱他的孩子吗?就是过高的期望。过高的期望就出现拔苗助长违背规律。所以我常常对家长说:"小年龄孩子总要在玩的过程中学习的,你老让他背这个,背那个,那是你强迫他学习,带来的后果是教会孩子不爱学习,教会孩子厌学。" 家长们经常这样做,让孩子学习,孩子不学就不让他出去玩。导致孩子把学习和家长的强迫和压制联系在一起,自然就产生一学习就讨厌的情绪。现在的孩子学校负担过重,结果孩子多做一道题,多干一件事都不愿意,厌学现象严重。这些都是过高期望导致的结果。

还有一个误区,是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小学生的家长就是这样,99分回家,孩子就要挨打。所以幼儿也有这种情况,家长要求很高,又不懂儿童年龄特点,老是不满意。我

不知道大家是否会把握怎样把孩子教育成功,要把孩子教育成功,很重要的是赞赏孩子。南京有一位姓周的孩子,一出生就是聋儿,这个孩子叫周婷婷。《实话实说》曾

经请过这个孩子。她16岁成为辽宁师大教育系的一名少年聋人大学生,也是我们国家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那么他的父亲教子有方的诀窍在哪里?就是赏识孩子。他提出

了一个教育概念叫做"赏识成功"。他认为他的孩子是不错的,使孩子竖立起自信心,有了前进的动力,最后聋儿不仅聋而不哑,而且16岁就上了大学,成为一名大学生。

希望家长以后不要打击孩子的自信心。98年,北京市家教指导行动的主题就是"保护自信,培养自信"。归纳起来讲,家教中主要的误区是随意性大、重智轻德、腻爱、娇惯、过高期望等。以上这些都是当前家教中存在的不利于孩子素质培养的误区。可是

现在家长为什么容易走入这些误区呢?望子成材。一想到才,就想到聪明,一想到聪

明就想到开发智力。但是家长对智力是什么并不完全清楚,以为认字、做算术就等于开发了智力。其实智力是一种综合认识世界的能力。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思维能力等。智力不等于知识,可是家长往往认为背得诗词越多,认得字越

多,孩子就越聪明。这个认识有一定的片面性。现在还有误导的问题。在市场经济的

大环境下,有一些人看准了人们所谓的"需要",觉得许多家长要望子成才,于是搞出所谓"神童方案"等。广告效应使许多家长在这种误导之下步入误区。有一个高校幼儿园

的老师,一次给我打电话说:"她们班级中来了一个两岁多的女孩,能够看《参考消息》。"换句话说,就是两岁多能认许多字,另外还会说英语。但是她觉得这个孩子的发展成问题,怎么成问题呢?这个孩子在班上不喜欢玩,不会和小朋友一块玩,不会交往,生活能力极差,吃饭穿衣一点都不行。另外动手能力、生活能力也很差。情感方面

也有问题,老是很淡漠,对什么事情都淡漠。那么孩子一天到晚感兴趣的是什么呢?就是找字认。我针对孩子的情况诊断为,孩子的社会发展、情感发展存在问题。家长对

此不接受,家长说:"我的孩子很好,某某刊物已经登了,是神童教育的一个典型。"

老师找到我,我为这个老师想了个办法,让这位家长到幼儿园来,在最隐蔽的地方看全班孩子的活动,让他在比较中认识他孩子的问题。结果家长通过窗上的洞看孩子的活动,看了以后,这位家长非常难过,他对老师说:"老师,我情愿我的孩子不那么聪明,可是我希望她能快乐!"因为他看到他的孩子不像其他孩子一样,活泼、快乐的做游戏,而只是在一边找字认。所以现在误区加上误导,是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

影响素质教育的问题。

(三)、如何对幼年子女进行幼儿素质教育?

主要讲四点:

第一点:全面发展。

这一点前面我已经讲的很多了,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

研究证明,孩子的发展能不能成功,不完全决定于智力因素。有人对800名孩子追踪30 年发现,成就大与成就小的人的中间差异不在于智力而在于他的非智力因素。一个人对工作是不是非常投入、感兴趣、专注、抑制力强、不畏惧困难,这些都是非智力因素。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是不少的,真正成功的人不见得是智力非常好的,而是他的性格、品德。所以我们要让孩子全面发展,特别要注意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情感性格意志的培养,能力方面培养。第二点:面向未来。我们家长培养小孩子要面向二十一世

纪。有的家长写文章说:"我不能复制自己,不能把孩子复制的跟我一个样,因为时代在发展,孩子必然要超过我,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面向未来,我们要让孩子奠定哪些基础呢?

健壮的身体和良好的习惯是最基本的,幼儿期教育最基本的是要把孩子的身体搞好。

另外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是做人之本。习惯贯穿在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所以老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培养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

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良好的情感教育。让孩子关心别人,让孩子与人合作。还有独立性的培养,还有创造性的培养,还有自信心的培养等等。我简单的讲一讲,不展开讲,因为在十二讲中,我们对每一个问题都要专门讲。

首先,培养孩子良好的情感。

让孩子关心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朋友、花草动物,关心大自然。就是说良好的情感教育,是让孩子学会关心,学会合作。这是未来人才的需要,合作的需要。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伯明曾经讲过一句很深刻的话,"善良的情感是培养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 这句话是说情感教育很重要,任何良好的行为都产生于善良的情感。

我们说某某人,他很喜欢帮助别人,助人为乐。他的情感基础是什么?是同情心。他一定是富于同情心的。富于同情心的人才会帮助别人。同情心是一种情感,当前我们强调家庭中的情感教育,原因之一是我们现在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庭中所处的环境

是孤独的。所以我们主张把孩子送到幼儿园,让孩子拥有他们的社会空间。

现在的家庭不同于过去,过去家庭中有姊妹兄弟,有手足之情。现在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孩子处在一个孤独的环境,而且成为全家关注的重心,很容易被捧到一个独特的位置上。一切为了他,大家围着他转。成为社会上的"小公主"、"小皇帝"。在这样的环

境下,孩子很可能是心中无他人,只知道自己,不知道关心别人。

举一个例子,去年《人民日报》上登了一篇文章叫《惜墨如金》。写两名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从包头考到北京来写家书的事情。他们写家书是惜墨如金,不多写一个字,表现出对父母非常的无情。当然这是一个很极端的例子,其中有一个大学生,父母看儿子来信了,高兴的不得了,赶快拆开儿子的信,只有四个字:一切平安。无头无尾,非常无情。另外一个大学生更是绝情,爸爸妈妈接到信后高兴的不得了,打开一看,几个大问号。这封信谁看的懂?但是父母是懂的,父母相视一笑说:"儿子嫌钱寄晚了。"所以给父母几个问号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把钱寄晚了!我算了一下,刚上大学

的学生,正好是我国施行计划生育的第一批,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父母50出头,50出头的人正好是老三届的。我就很自然的联想起,这些无情的孩子的爸爸妈妈对待孩子的祖父祖母是非常有情的。我有一天听北京电视台的《空中百花园》,我听到一位老三届的毕业生写对他母亲的感情。他对母亲的感情很深,他永远不会忘记母亲对他的情。他举了一个例子,他小的时候,他家门口有一个卖馄饨的摊,每天从门口上学走过,都是香气扑鼻。他非常想吃一碗馄饨,但是家里穷,吃不起,他对母亲多次提出这个愿望。有一天母亲领着他去吃了馄饨,满足他的愿望。他说这碗馄饨端来以后,吃了一口就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香极了。他猛的抬头一看,妈妈没有吃,妈妈深情的望着儿子在吃这碗混沌。他说母亲对自己的爱深深的凝记在心里,所以非常孝敬他的父母。这就使我们感到他们的儿子可以写封信打三个问号,这样的无情。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孩子受到的溺爱过多,而且过度的宠爱,这样的孩子绝对是没有情感的,在情感上他只会获取,不会给予。所以现在有些孩子对人对事淡漠无情,一个对父母都不知道爱的人,他将来也不会爱社会,爱伙伴,长大了以后,做工作也不会有责任心。

我们不能培养淡漠无情的人,所以我们在家庭中要非常注意对孩子的情感教育。良好的情感是良好人格的基础,关于这方面将来专门有一个专题,有老师要讲,这里我不过多的讲,我只是强调为什么要重视情感教育。我们有一个优秀的家长,他的孩子是北京四中毕业,现在上了一所重点大学,这个孩子叫姜洲。他的妈妈是北京家教学会推举出来的优秀家长,是70年代全国评出来的十佳家长之一。她就很重视培养孩子的情感,培养孩子心中有他人,关心别人。

她举了一个例子,孩子两岁多的时候,四川老家送来一筐非常好吃的橘子。她要求孩子分水果,爸爸一份,妈妈一份,自己一份,没有什么特殊的。她说这筐橘子吃到最后,剩下几个,孩子不舍得分,就对妈妈说:"剩下这几个就给我吧!"妈妈说:"不行,有

好东西一定要分。"于是两岁多的孩子还是含着眼泪将橘子大的给爸爸,较大的给妈

妈,最小的给自己。分完以后,孩子眼巴巴的望着他们,希望他们真的不要把橘子吃下去,但是他们狠下心吃了,不给他一种特殊。她说:"一瓣一瓣的橘子朝肚里吞,谁也

不知道橘子的味道。" 这个孩子在这样的教育下,理智的爱发展的非常好。孩子过16岁

生日,约了几个同学到家来,自己编了一首歌《感谢妈妈》,含着眼泪唱给妈妈听。在

场的人都非常感动,孩子对妈妈非常有情,这是家教的结果。

要教育孩子学会关心别人,学会合作。现在是竞争日益激烈的年代,不少的家长鼓励孩

子竞争,而不合作,所以现在的孩子都很极端。

我举个极端的例子。两个中学生都是学习的尖子,有时甲考第一,有时乙考第一。有一次,甲考第一,乙心理不平衡,于是把甲引到家里来玩,在饮料里面放了毒药,结果把

甲毒死了。活生生的事实,说明未来社会需要合作的人。不会合作,很难成功。有一

个美国人做了一个研究,调查1901年以来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他统计了一下,第一个25 年合作得奖的占41%,第二个25年合作得奖的占65%,第三个25年合作得奖的占79%。这

个比例的增长说明了什么?说明科技越发展,社会越进步,取得成绩就越需要合作,越

需要这种合作的品质。所以我们要培养孩子合作的精神。

第二点是良好习惯的养成。我们常常讲"塑造容易,改造难。"幼儿期属于塑造期,塑造

是容易的。所以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点是独立性和自信心的培养。我们年轻的留学生到国外去,感受最深的不足是独立

生活能力和独立决策能力。所以,培养独立能力非常重要。现在家长对孩子的包办太

多,我们要放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要什么都不放心,小年龄的孩子家长很容易说,"你不行,我来。"家长往往把孩子看得比实际年龄还要小,实际上孩子的潜力很大,所

以我们要培养孩子独立性就要放手培养,什么事情只要他能独立做,就让他自己做,不

要包办代替。办的不好,没有关系,事情都有从不好到好的一个过程。

所以独立性是自我发展的一种内部机制。孩子独立性发展了,进步就很快,相反是依赖性,依赖性强的孩子,各方面发展都比较弱。家长要放手培养,不要呵护孩子,包办孩子,要相信孩子有巨大的潜力,只要没有太大危险的事就让他干,干不好。给他一个信息"孩子,你行!"不要老在孩子面前说孩子不行。实例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下岗

的虽然多,但有独立性、创造性的人就能开辟新路。所以有远见的家长应该把培养孩子

独立性看成是最宝贵的财富,

第四点,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未来社会最需要有创新精神的人。我们传统的教育是求同太多,求异太少。比如,考试

都是标准答案。大量事实证明这个孩子很有创见,但是和标准答案不一样,所以不能得分。不能不说,应试教育的弊端就是埋没人才。我在一个杂志上看到,中国中、小学

生的家长,孩子一放学,最爱问的一个问题就是:"老师今天给你提问题了没有?你答

对了没有?"美国的家长问孩子的第一句话是:"你今天问老师问题没有?"美国家长鼓

励孩子能够有创见。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保护和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对小年龄的孩子,想象力是创造力的翅膀。小孩是最有想象力的。我过去做过一个调查,给五岁的孩子每张都画着圆圈的纸,让他们拿这些圆圈做画,每张画都不能相同。当我批这些卷子的时候,发现很多东西,我都看不懂。当然有的上面添两只耳朵是小兔,有的下面填两个圆圈是鱼缸,两个连在一块是眼睛,这些都看得懂。有的真的看不懂,使我很惊讶,孩子想象力如此丰富。

有一个孩子圆圈里面画了许多圆圈,我实在想不出是什么东西。我问孩子是毛线团还是螺丝钉?他回答:"都不是。""那是什么?"我问,他说:"我画的是大树锯开以后的年轮。"还有的孩子在圆圈下面画了一个黑点,我到哪里去猜?我当然猜不出来,我问他画的是什么?他就笑,"这还不知道,猪八戒的大肚皮!" 幼儿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最敢想象。他还没有被拘束起来,大孩子想问题总是带着这样行吗、那样行吗的想法。小孩子什么都敢想,所以幼儿期是发展想象力的最关键时期。家长不要说:"画的不像。"不要用"像不像"的字眼来评价画的好坏。幼儿画画是抒发自己的认识,自己的情怀。家长可以问孩子,要他讲给你听,你应该鼓励他,怎么画都是好的。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让孩子动手动脑也是很重要的。鼓励孩子多动手动脑,丰富孩子知识经验。这是我要讲的第二点:面向未来。

第三点,我们培养孩子素质就是让孩子在活动中主动发展。

素质是在活动中获得并且形成的一种内在稳定的品质。我们主张不要灌输式的教孩子,要让孩子非常有趣的、主动的、活泼的在活动中获得发展。

我这里要特别讲一下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家长往往是将孩子从幼儿园接回来就问:"今天学什么了?认字没有?做算术没有?"孩子要说今天玩了,家长就不满意,幼儿园怎么老玩呀!所以我们幼儿园的园长也很伤脑筋,家长总是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对幼儿园的游戏往往有意见。我们有这样的两句话:活动是儿童发展的必由之路,培养各种能力都是在做游戏的基础上进行的。游戏是儿童发展的基本活动,是儿童的主要活动,主导活动。游戏对幼儿来说就是学习。游戏是儿童最好的学习,学习有两种:一种是接受性学习,老师引导孩子学习;另外一种是潜在的学习,就是在自己的生长点上发展。我举两个例子,说明游戏就是学习。我到一个幼儿园去,中班的孩子玩自己的游戏。游戏内容由孩子决定,有的孩子拿塑料盖做帽子,我站在边上看,那边还有两个小朋友开商店,但是没有人买东西。孩子看见我是客人,就从商店走出来,跟我说:"老师到我的商店去买东西,我的商店有好多东西。"我说:"好,我一会就去。" 我没有去,他就回去了。我继续看这边的小朋友做帽子。卖东西的小朋友第二次走出来说:"老师,我们那儿可有好东西!"我想这个孩子在想办法解决问题。孩子强调"好东西",一定会吸引我去,我这次就故意不去。我说:"好,我一会就去。"第三次孩子出来了,风风火火地拽着我说:"快卖完了!" 从这三次的表现可以看出孩子在自己的基础上发展,运用已经有的经验发展。这个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

再举一个例子,四川一个中班的游戏,开饭馆。摆着盘子、碟子、碗,孩子自己身上还

搭着一条手巾,大概四川饭馆里经常是这样的。然后一个小朋友进来,坐下。扮演服务员的小朋友问他吃什么,这个孩子经验少,想不出吃什么。服务员拿了一个本就说:" 我这有粉蒸肉,麻辣鸡块,蒜黄肉丝……"顾客说:"我吃鱼香肉丝。"服务员就进去做

鱼香肉丝去了。但是四五岁的孩子有一个特点就是兴趣不稳定。本来去做鱼香肉丝,结果看见别的孩子玩,便与别人玩上了,忘了这事。顾客等了好长时间,急了,叫服务员,服务员突然想起来还有个顾客在这,于是赶快拿了一个盘子,"菜来了!"时间长了,顾客忘了什么菜,服务员更忘了,当顾客问他什么菜时,他想了想说,就是你要的哪个菜。你看这个孩子是不是也是一种发展,他的应变能力非常强,他在这种活动中间获得了发展,所以游戏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最好的学习。所以家长应该创造机会创造条件,放手让孩子活动,在活动中获得发展。但是放手不等于放任,我认为现在有一个误区,该管的不管,该放的不放。比如说一些习惯,一些规矩还是要严格管的,但是孩子能做能想的事情还是让孩子自己去做、自己去想。

第四点,家庭与幼儿园共育孩子。我常说家庭与幼儿园好比一车两轮,必须同向同步培养孩子,这样,好的习惯才能养成,所以我们常讲1+1到底等于几,我们要力求1+1大于

2,而不要让1+1=0或是负数。我们要很好的和幼儿园合作,《北京幼儿家庭教育大纲》就是让家长按照孩子的身体、智力、品德、及审美教育对家庭有一个目标,一个审美要求。可能家长已经拿到了,家庭培养大纲与幼儿培养大纲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不完全相同,家庭有家庭的特点,但是同方向的,所以家园合作问题很重要。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被做为一种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也就是近年来的事情。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这里与家长们探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要家庭与社会、教育部门共同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务。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 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一、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家庭教育由于发生在家庭之中,与幼儿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这些特点使家庭教育成为教育人的起点与基点,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 (一)家庭教育早期性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所以家长对儿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经过三年的发育,进入幼儿时期,从3岁……6岁是学龄前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阶段,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古谚有:

浅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令狐采学 高坑镇茶亭学校:唐蓉娜 人的一生要经历三大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来说,既是启蒙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因为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人们常说: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就是这个道理。可见,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家庭教育由于发生在家庭之中,与幼儿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较,具有早期性、连续性、权威性、感染性、及时性特点,这些特点使家庭教育成为教育人的起点与基点,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而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家长“不仅仅是人类发展的传承者,还是孩子健康发展的维护者,更是孩子心灵火花的点燃者。”因此,作为父母,要想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在家庭教育中就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为儿童设立良好的家庭环境 因为环境因素有广泛性、经常性、自然性、偶然性的特点,所以,儿童会受到种种影响。尤其是自然性的特点,它有与教育相平行的影响,也有与教育相矛盾的影响,这时儿童的身心发展有时可能是有利的、积极的,有时可能是不良的、消极的。所以,不能低估环境因素的作用。如饭桌上,一位母亲对一个上一年级的女儿说:“你吃水饺要不要醮点芝麻酱?”“麻将还能吃?”女儿回答说。可见,在不同的家庭中成长的儿童,往往会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倾向。作为乡村学校的老师,我对这一点深有感触:曾经问过学生一个这样的问题“妈妈的爱好是什么?”居然有一半的学生回答说是“打牌!”。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一定意义说明上说明了环境对人影响的作用。古代曾有“孟母三迁”,从“其舍近墓”到“迁居市旁”,最后徙居“学官之旁”,终于使孟轲在学官的影响下,成为学者。这说明人们很早就重视环境影响人的作用。 为了使孩子能够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健康地成长,家长应尽量在家创建良好的氛围,如学习氛围,儿童娱乐氛围,而不是经常在家打麻将,玩扑克。 二、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榜样 孔子云:“人之初,性本善”、“人非生而知之,亦非生而贵之”,那么为什么先天区别不大的婴儿,长大后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这主要是因为每个人成长的家庭环境,所受的家

浅谈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的影响

浅谈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的影响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特别对于幼儿来说,0~6岁是一个人性格行为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儿童身心需要都得到满足和受到父母良好的教养,儿童就会成为人格健全的人,否则,儿童可能会出现行为障碍、人格缺陷等问题。0~6岁时期, 家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幼儿接触最多的人,所以家庭教育方式在幼儿行为问题发生中起着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家庭的教育方式往往让人不太满意。因此,本文通过探讨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行为的影响,使我们对这一问题有一个清醒、全面的认识,对于防止幼儿行为问题,形成幼儿健康人格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家庭教育的含义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长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其子女实 施的教育和影响。"家长根据自己的期望对孩子实施的一种通过多种 方式,包括家庭环境、心理氛围、长辈语言等行为去影响孩子,孩子根据自己的表现反作用于家长的双向的互动过程。家庭教育比较完整的涵义是它不是单独的讲家长对孩子有什么要求,对孩子有什么命令,它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它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是文化、心理、语言、环境等综合因素对孩子施加影响的过程。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助手,又是社会教育的一个方面。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相当重要的。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是

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消除和减少社会问题的一个战略措施。 二、家庭教养方式的基本类型 家庭教养方式指的是父母对待孩子比较稳定的教养观念和已经 习惯的教育行为。它是指父母在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倾向,是对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中国研究者林磊以北京学前儿童的母亲为被试,采用快速聚类的方法,分出了5种教养方式:积极型、严厉型、成就压力型、溺爱型和极端行。研究者关颖和刘春芬也在研究中发现教养方式分为民主性、宽容型和专制型;还有方晓义和郑宇两位学者在对北京初中生的研究中,根据被试对父母的评价在情感温暖、惩罚严厉这一维度上发现四种教养方式:平均型、矛盾型、放任型和积极型。这些分类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提出,归根结底与西方提出的教养方式分类类似。美国心理学家鲍姆令德从父母的反应性/关爱和要求/控制两个维度,把教养方式分为民主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 三、教育方式对幼儿个性行为的影响 人的交往需要沟通和交流,沟通是联结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纽带。民主权威型的父母就牢牢地抓住了这一点,他们不管自己工作有多忙多辛苦,每天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陪他们玩游戏,听他们讲各种有趣地事情,给他们说故事,和孩子成为朋友,让幼儿与家长之间不再有隔阂,彼此的心灵靠得更近。幼儿与父母有了良好的交

浅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3篇

浅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3篇 篇一 人的一生要经历三大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来说,既是启蒙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因为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人们常说: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就是这个道理。可见,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 作用。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 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家庭教育由于发生在家庭之中,与幼儿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较,具有早期性、连续性、权威性、感染性、及时性

特点,这些特点使家庭教育成为教育人的起点与基点,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而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家长“不仅仅是人类发 展的传承者,还是孩子健康发展的维护者,更是孩子心灵火花的点燃者。”因此,作为父母,要想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在家庭教育中就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为儿童设立良好的家庭环境 因为环境因素有广泛性、经常性、自然性、偶然性的特点,所以,儿童会受到种种影响。尤其是自然性的特点,它有与教育相平行的影响,也有与教育相矛盾的影响,这时儿童的身心发展有时可能是有利的、积极的,有时可能是不良的、消极的。所以,不能低估环境因素的作用。如饭桌上,一位母亲对一个上一年级的女儿说:“你吃水饺要不要醮点芝麻酱?”“麻将还能吃?”女儿回答说。可见,在不同的家庭中成长的儿童,往往会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倾向。作为乡村学校的老师,我对这一点深有感触:曾经问过学生一个这样的问题“妈妈的爱好是什么?”居然有一半

浅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论文.doc

浅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论文 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和积极地教学态度是培养青少年优秀人才的 首要因素。做父母的生育了子女,不光是是把孩子养大,更重要的是要如何教育孩子使之成为有用之才。如果不重视教育,孩子的善良天性就会改变,教育孩子远比抚养孩子要难。我们既要懂得教孩子什么,又要知道怎么去教;而且,更重要的一条是要专注、持久,毫不放松。 家庭教育现状: 现状之一:教子方法有失偏颇,我们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家长的心态和行为后不难发现,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望子成龙"型。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家长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具体表现在:其一、重视分数。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家长最棘手的问题;孩子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学"而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于是,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一是心疼孩子,不肯过早地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二是不屑于让孩子干"杂活",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倘若孩子考了个好分数,家里便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倘若孩子考差了,家长几天都没有笑容。其二、舍得投资。不少家长为子女请"家教"、买《参考》、或者亲自辅导,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除了叮嘱孩子学好学校的功

课以外,课余时间又陪孩子去参加作文班、书法班、英语班、美术班、音乐班......在家长的心目中,这完全是一种"责任"。 2、"顺其自然"型。这是独生子女现象出现后,家长因为自身的价值观的认同而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可否认,有的家长是因为懂得遵循教育规律而理智地采取的这种教育方式。但更多的则是因为忙事业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无赖放弃。具体表现为:其一、"代理家长"的现象较为普遍。许多家长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让位于外公、外婆等"隔代人"。于是,长辈们的晚年生活都以孩子为"重心"、"中心"、"轴心"。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时时刻刻牵动着长辈们的心。长辈们那特别的爱,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责任感。孩子许多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就在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滋生。其二、"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成才。然而,强烈的希望和教育方法之间差距实在太大。在家长的眼里,孩子成了"熟悉的面孔陌生的心"。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可以领导成千上万人的企业家,不能说服家里的一个"宝贝"而找老师告状,"述苦"的现象绝非个别。家长常常感叹在子女面前,教育"无从下手"、"伤脑筋"。 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现实性和不一致性是造成"望子成龙"和"顺其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症结所在。所谓的"超现实性",是指家长对待孩子"严"而出"格"。他们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种过高的估价和希望,常常用邻居、同事的小孩的优点去评判自己孩子的成败,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所谓的"不一致性",是指家长教育孩子"严"不入"格"。在情感上,家长都重视孩

谈家庭教育对儿童性格形成的影响

摘要: 在实施计划生育后,我国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养育者不一定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难免对幼儿有所溺爱和骄纵,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幼儿表现出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家庭这个小环境中,家长忽视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孩子一旦进入幼儿园这个社会环境后,所暴露出来的不良行为习惯就会引起小朋友间、家长与教师间或家长之间的矛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人自呱呱坠地到会说会跑,无不与父母息息相关。幼儿时期, 孩子连父母的说话、走路姿势都在模仿,当孩子长大一些,则受父母的思想、行为、处世方法、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许多家长为了孩子,可以说是呕心沥血,煞费苦心,但由于缺乏正确的育人观,往往得不到预想的效果。因此,父母的思想、作风,平日的行为习惯、待人接物的态度以及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等,都会在孩子身上留下深刻的印痕。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儿童性格性格形成 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行为,特别对于幼儿来说,0~6岁是一个人性格行为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儿童身心需要都得到满足和受到父母良好的教养,儿童就会成为人格健全的人,否则,儿童可能会出现行为障碍、人格缺陷等问题。0~6岁时期,家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幼儿接触最多的人,所以家庭教育方式在幼儿行为问题发生中起着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作用。现实生活中有些家庭的教育方式往往让人不太满意。因此,通过探讨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性格行为的影响,使我们对这一问题有一个清醒、全面的认识,对于防止幼儿行为问题,形成幼儿健康人格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家庭教育的界定 (一) 家庭教育的含义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长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和影响。"[1]家长根据自己的期望对孩子实施的一种通过多种方式,包括家庭环境、心理氛围、长辈语言等行为去影响孩子,孩子根据自己的表现反作用于家长的双向的互动过程。家庭教育比较完整的涵义是它不是单独的讲家长对孩子有什么要求,它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它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是文化、心理、语言、环境等综合因素对孩子施加影响的过程。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助手,又是社会教育的一个方面。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相当重要的。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消除和减少社会问题的一个战略措施。 (二)家庭教育的特点 1、启蒙性。我们的孩子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了解,人格、品格的形成的起点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及学校教育是有区别的,孩子在没有上学之前,是以在家庭中生活为主的。早期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思想形成、智力发展、品格形成至关重要。比如说小孩爱发脾气,如果开始引导好,他就变得比较平和,就会变成他稳定的人格个性,如果启发引导得不好,他就变得脾气暴躁,逐渐形成了爱发脾气的性格。 2、长期性。家庭教育的时间最长,远远超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伴随着孩子从出生到上大学、参加工作,一直在起作用。一个孩子在走向成人、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和家庭的距离在拉大,但是家庭教育的影响仍然存在,家庭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起到的作用要比学校教育还要深远。 3、全面性。家庭教育涉及到的内容极其广泛。学校要管的,家长要管,学校不管的,家长也要管,孩子的衣、食、住、行、安全、能力、爱好、审美等都离不开家庭对他的教育,所以家庭教育的覆盖面很宽。正是因为家庭教育具有这些特点,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重大,所以家庭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 二、父母的教养方式 父母教养方式指的是父母对待孩子比较稳定的教养观念和已经习惯的教育行为。它是指父母

小学阶段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传承、兴盛和发展,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延伸和补充,具有不可替代性。 家庭教育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伴随孩子的成长开始进行。引导孩子感知色彩、事物的形状,教他(她)们牙牙学语,学会迈步走路……这些就是家庭教育的最初形式——启蒙教育。 孩子进入学校,完成了幼小衔接的成功转型,开始了学校教育。现在的孩子都比较聪明,但往往会出现一个现象,同是一个老师任教,有的成绩很好,发展较为全面;有的成绩老是较差,发展不均衡。其实,这与家庭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 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低年级阶段,家庭教育抓得好、抓得科学,就能为孩子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家庭教育抓得不好,父母只顾自己安逸或者忙于其它事务,顾不上管理教育孩子,错过了教育打好基础的季节,孩子的进步就会慢了,学习就会较差。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养成良好习惯。”这点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特别重要。要有好的习惯养成教育,父母的榜样言传身教特别重要。小学阶段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生活密不可分,父母要相机而教,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良好的生活习惯,社会行为,学习态度等等,这些父母都给孩子扮演着重要的榜样角色。 一次,去学校接孩子,一位衣着时髦的学生家长也在拥挤的

家长群中接孩子,两个男孩打闹着走出校门,不小心碰了这位家长一下,这位家长不依不饶,揪住两个男孩不放了,手指指到孩子脑门:“你们还是学生呢!不知老师怎样教你们的?”两个男孩满脸通红,连赔不是:“对不起,对不起!”家长仍不罢休。这时,这位家长的女儿走出校门,看了这一幕,拉了母亲一下:“妈妈,算了,同学又不是故意的,再说人家已经说对不起了。”旁边的家长也劝说着。家长甩开女儿的手:“怎么能算了?把我撞了,至少要让他们的老师知道。”女儿满脸失望的看了母亲一眼,独自先走了。以追赶女儿为台阶,这位家长终于放下了两个男孩走了。 看着家长远去的背影,我在思考,这位家长的做法会给女儿心里带来多大的心理阴影啊! 在孩子知识教育方面,家庭教育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大家都可能遇到一个相似的问题,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老爱问:“为什么?”不是所有的问题我们都能回答得上来的,就算你当时能回答了他(她)们,可能过一段时间他(她)们就会忘了,还会再问相同的问题。我觉得较好的做法是,为孩子准备一些《十万个为什么》等一类的课外书,告诉他(她)们,要想知道为什么,可以从书上得到答案,并陪同他(她)们一起阅读,帮助他(她)们进行分析,这样他(她)们可能就会记得比较牢,同时也知道书籍是获得知识很好的一种工具,从而养成爱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会孩子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和过程远比直接告诉他(她)

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是对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代替的作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大部分时间其实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孩子的全部生活始终与家庭小集体有密切的联系。在家庭中,随着社会进步和社会结构的复杂化,更突现家庭教育的重要。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从一出生下来,父母就和孩子在一起,孩子的语言文字学习、心理思想态度、行为举止习惯的养成都受到父母的熏陶和感染,其影响作用是非常大的。但是,有的家长没有意识到,家庭对孩子教育的影响。因此,做好家庭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是极其重要的。 第一:家庭环境影响孩子的成长。因为环境因素有广泛性、经常性、自然性、偶然性的特点,所以,孩子会受到种种影响。尤其是自发性的特点,它有与教育相平行的影响,也有与教育相矛盾的影响,这时孩子的身心发展有时可能是有利的、积极的,有时可能是不良的、消极的。所以,不能低估环境因素的作用。有的孩子在家庭影响下,可以较早地显示某些方面的特殊才能。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环境对人影响的作用。古代曾有“孟母三迁”,从“其舍近墓”到“迁居市旁”,最后徙居“学官之旁”,终于使孟轲在学官的影响下,成为学者。这说明人们很早就重视环境影响人的作用。 第二: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了榜样的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孩子的真正“启蒙教师”是自己的父母!教会孩子做人是孩子成长的首要条件,在孩子们用询问的眼光注视世界,同时,认识着世界的时候,在他的眼中最常见到的,是父母,父母的言行正表达着他们自己的人生态度。父母最先总是被孩子无条件认定的,于是并无意识的,但模仿对象就由此确定了。因此,作为家长事事必须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起良好的榜样,以堂堂正正的人的形象,留在孩子心目中。堂堂正正的人应该是一个正直的人、有责任心的人、言行一致的人、守时惜时的人……那种贪婪、自私、斤斤计较、欺善怕恶、吹牛、违犯法纪、缺乏爱心的是最损害形象的,一旦印入孩子心中,不但难以磨灭,而且还是今后和父母产生情感障碍的潜在诱因。同时,又常是导致孩子自悲、自我封闭、自暴自弃等病态心理的原因之一。另外,还要敢于在孩子面前认错,那种认为认错就意味着降低威信,于是强词夺理硬辩,甚至以打驾手段镇住孩子的作法是最愚蠢的,最失诚信的,在孩子心理会刻下失望、伤心和轻视。因此,要塑造好自己的形象,做好孩子的“启蒙教师”。 第三:父母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影响孩子的成长。现在的父母大多忙于挣钱,为自己的孩子提供一个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会忽略了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有些父母可能简单的认为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有最先进的学习工具就是对教育的投资。其实不然,父母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仅仅是一些物质的简单投入,而更多的包括对孩子心理的关爱和呵护。首先必须了解孩子的心理,遵循孩子心理发展规律。其次,在生活中要教育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既不自轻自贱,也不自骄自傲,这样才能正确地为人处事,否则孩子就会片面地认识别人,过高地估计自己,遇到事总感觉不顺心,不是嫉妒别人,就是烦恼、愤恨,被一些不健康的情绪所笼罩,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快乐。要培养孩子的自信,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自信的基本点是相信自己有力量完成某项任务,即使这项任务带有挑战性,自信心来源于获得成功的体验和父母的教正方式,欣赏孩子,是每个父母对孩子都应该有的基本态度。最后,要教育孩子正确面对失败与挫折。世界上,没有一条缀满

浅谈家庭教育对幼儿个性的影响

浅谈家庭教育对幼儿个性的影响 0104班34号金芳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不仅有人口生产的功能,为社会提供生物的人。更重要的是还有教育的功能为社会培养社会的人。在儿童从生物的人发展成为社会的人的过程。家庭是第一教育场所,父母是第一任教师。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的那样:“家庭是最重要的地方,在家庭里面人初次向社会迈进!”。家庭教育好坏、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一生的走向和素质的高低。 一、什么是家庭教育? 关于这个概念,我国家庭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作出了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家庭教育:家庭成员间的相互教育,通常多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儿女辈进行的教育。”也有人认为“一般所说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对子女,年长者对年幼者实施的教育。”还有人提出“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关系,即父母与子女的双向沟通,相互影响。”等等。 二、什么是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中外学前教育工作者对这个概念作出了不同的界定,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中:(1)“是实施学前教育的重要住组成部分,主要是指在家庭中对学前儿童实施非正规教育,家庭教育一般有儿童家长——如法定监护人、养护人或其他亲属承担”。(2)“父母或家庭里其他年长者自觉或不自觉,有意或无意施行教育和影响”(3)“虽称之为‘教育’,但并不是‘教’什么之类的特地有所准备的教育。而是亲子、兄弟姐妹之间在感情的自然流露中所进行的教育。而只有亲子、兄弟姐妹之间感情的‘自然流露’才是真正的婴幼儿教育”等等。 幼儿家庭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启蒙性:教给幼儿的东西,必须是周围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具体的、形象的、初步的、浅显的东西。 (2)复杂性:复杂性首先是指家长对孩子不仅有抚养的任务,还要通过教育,使幼儿在体育、智育、德育、美育诸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其次是指幼儿是有思想感情的活生生的人,他们在成长变化中,而家庭内外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有好的,也有坏的,要教育成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3)亲切性:因为父母与子女是血缘关系,加之孩子年幼,活泼可爱,家长对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83845628.html,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作者:李清峰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4年第09期 摘要:家庭教育作为三大教育合力之一,是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角色。家庭教育作为孩子通向社会的第一座桥梁,对孩子的个性、品质和健康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生所走的每一步对他们以后的人生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家庭教育;家长;规律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它也具有教育的一般规律。 一、家长是关键 孩子首先进入的是家庭,模仿的第一个对象就是父母。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入学后,孩子的生活园地还是家庭。由于经济上的关系,生活上的依赖,学习的场所,使学生与家长形成了密切的关系。此时,孩子也容易接受家庭的教育和影响。所以,家长的政治态度和对问题的看法,甚至思想作风、爱好特长,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有人说孩子身上有父母的影子,这句话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二、家长对孩子的感染 感染性谈的就是情感。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情感教育必须从小抓起,因此,每一个家庭必须高度重视幼儿情感的健康发展,用心学习,提高并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从小给孩子上好家庭情感教育这一课。然而,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着追求高效率、高速度,使得人与人之间缺少情感交流,中华民族传统的互相关心、团结友爱等品质也趋于淡化。这种社会现象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下一代。现代家庭教育普遍重视的是对孩子的知识技能和智力的培养,而对孩子品德、情感方面的付出,相对要少得多。父母问得最多的是:“这个你会不会?”“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至于情感上的需求,父母则往往忽视,或者认为孩子根本还不懂得情感。一家一个独生子女的现状,使得孩子被众多长辈们捧在手掌上,在孩子中间经常出现因为一件小事引发矛盾,表现出较强的占有欲,不懂得关爱他人,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这些问题的产生与我们的社会和家庭情感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家长在教育子女的时候,要晓之以理,又要动之以情,才会有难以置信的教育力量。 三、家长的权威性 权威,是一种社会关系,是以意志服从为特征。现今社会,对孩子的德育要处理好“听话”和“有主见”这对矛盾。作为家长要拿得准,对孩子一生有影响的事,必须要孩子听父母的。

浅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内容提要: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孩子成长的环境,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家长和家庭教育。尤其是小学生,更需要得到家长的指导、帮助和教育。教师不能替代家长,学校教育也不能替代家庭教育。因此,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教育从家庭教育开始。 关键词:家庭教育方法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缩小了的社会,是儿童生活的第一个环境、成长的摇篮,儿童时期是人一生最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良好的心理发展,将是一个人终生心理健康的基础,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自主性、自信心,良好的人际关系,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些优秀的心理品质,也是以儿童和少年时期的心理健康发展为基础。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必要的心理辅导。 一、造成孩子心理不健康的原因 我国教育家谢觉哉曾经引用古人说过的话“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 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其原意虽然是为了说明择友之道,借用来说明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也是很能说明问题的。我们认识到,家庭气氛中有一些因素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是具有特别重要的影响。 (一)父母言行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最幸福的摇篮,父母是孩子心目中最亲密,最可信赖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着极大的影响。 有些家庭家长感情不合,使孩子得不到足够的关怀和照顾,使他在精神上感到孤独与无助。父母争吵时,言行粗鲁,不仅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而且也会使他变得急躁,情绪不宁,性格孤僻,不合群。 有些家长情绪极易波动,会无原则地随意乱发脾气,这样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会在孩子的心里蒙上阴影,会使孩子产生敌对、自卑感等不良心理效应,有些甚者会使孩子有样学样,影响孩子以

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时间:2009-5-6 16:02:02 来源: 一什么是家庭教育 俗话说的好,“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人们常常有一种错觉,一说起教育,总以为这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其实,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交活动。广泛的说,凡是有目的的智力和体力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散的,都是教育,而家庭作为社会最小的细胞,在教育方面更是有它不可磨灭的作用。按照传统的说法,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庭里的长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其孩子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一个人的成长总是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只是教育的一个分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特殊的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 第一,家庭教育是最早期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儿童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接受家庭教育,父母就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从幼年时期开始教育是不那么困难的,但以后矫正缺点的再教育就困难得多。因此,家庭教育把好第一关,打好教育的基础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家庭教育的影响最深刻。 父母是儿童的亲人,他们是儿童最亲密,最信赖的人。同时他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家庭里,接触的时间最多,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刻刻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儿童。所以,父母的教育往往在儿童心灵上起着决定作用。 第三,儿童的可塑性最大,最容易接受教育。 过去有些教育家把儿童比作一张白纸,可以任凭你在上面画什么画。这种比喻虽然不很确切,因为儿童的发展要受到遗传,环境和教育三种因素的影响,但是这种比喻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因为,遗传素质只是发展的前提,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环境和教育,而教育更是起主导作用的。它可以改变一定的环境,或者利用一定的环境,使它有利于儿童的发展。所以,懂得家庭教育的父母,可以根据儿童的先天素质和环境设计最美好的图画。 第四,家庭教育的时间最长。 儿童从出生到他能够不依赖家庭而独立生活以前,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家庭教育,越是年龄小的时候接受家庭教育越多。儿童上了学校,家庭教育的影响就逐步让位给学校教育,但家庭教育仍然在起作用,直到他自立为止。 由此可见,家庭教育是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教育环节,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家长自身的素质家长的素质,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社会和人生的态度以及日常生活中

浅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在学校教育为主的中国,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也逐渐开始重视家庭教育,认识到了家庭教育在孩子学习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积极探索关于家庭教育的方法,并将之付诸实践,这种行为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针对家庭教育这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一些家庭教育的技巧与方法。 正文: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即是指在家庭领域内长辈对晚辈实施的教育,而这种教育应从孩子小时教起,家长切不可松懈。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加全面,重视孩子综合能力的发展,从小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孩子的一生至关重要。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一)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石 孩子成长过程中首先接触的环境是家庭,接触最紧密的即为他们的父母或其他负责人。家庭是孩子生命的摇篮,是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家长承担着孩子教育的启蒙作用,即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教会孩子各种基本生活行为(如走路、说话、独立性等),影响着孩子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从而对孩子一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二)家庭教育伴随着人的一生 人的成长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家庭,结婚前生活在父母组建的家庭中,婚后生活在自己组建的家庭中,一个人无论身在何处,家都是根,中国传统思想落地归根,从而使人们对家有着深厚的情感。家是一个人物质源泉和精神支柱,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避风港,家承载着太多的使命,伴随着人的一生。 (三)家庭教育弥补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不足 学校每个班级中都有好几十个学生,老师不可能完全了解每个学生的状况,这时就需要家长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使老师能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从而更好地因材施教。现代社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信息在网络上飞速传播,这就需要父母正确的引导孩子使用新技术,摒弃网络上的不良诱惑,从而使孩子身心得到更好地发展。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优化孩子的心灵,使他们自觉屏蔽不良信息。 (四)家庭教育具有权威性 父母孩子之间,父母应属于比较强势的一方,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孩子,这更可以显示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正确的对待孩子进行教育可以使孩子更好地理解与体谅父母,使孩子在内心中对父母产生一种敬畏感,使孩子心甘情愿的接受父母的建议,从而更好地付诸于实践,如此良好的循环下去,必定会使孩子与父母的关系融洽,使孩子对父母又敬又爱,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学校教育_社会教育_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的观念也随之而变化。如此,教育显得更加重要。一直以来,群众们都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殊不知它与家庭,社会都有很大关系。一、学校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一般说来,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在学校里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在学校里接受计划性的指导,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学校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社会尊师重教,学校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在社会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育有这些特点:1.职能的专门性.学校教育职能是专门培养人,学校是专门教育人的场所。学校教育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比,其不同之处首要的便是学校教育的专门性。2.组织的严密性.教育的特点在于对人影响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学校教育正是体现了教育的特点。学校教育的目的性和计划性集中体现在严密组织性上。是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态所不具备的。3.作用的全面性.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是全面的。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对人的成长影响多少都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影响的范围也往往只侧重在某些方面。4.内容的系统性.适应培养造就全面完整社会人的需要,学校教育内容特别注重内在连续性和系统性。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教育内容上一般具有片断性。5.手段的有效性.学校具有从事教育的完备的教育设施和专门的教学设备,如声像影视等直观教具,实验实习基地等等,都是学校教育的有效手段。6.形式的稳定性.学校教育形态比较稳定。它有稳定的教育场所、稳定的教育者、稳定的教育对象和稳定的教育内容,以及稳定的教育秩序等等。这些特点都表明了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二、社会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教育是通过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青少年和人民群众进行的教育。社会教育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比有许多自身的特点:1 开放性.社会教育部向学校教育具有诸多限制。它没有年龄,时间,地点,等局限,随时随地都可以接受教育。2 群众性.社会教育的服务对象不仅是青少年,对各个年龄阶段,各行各业人员都有重要意义。3 多样性.社会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4 补偿性.有些学校尚不具备的知识需要社会教育予以补充。5 融合性.社会教育不仅具有独立形式,而且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教育日益发展,尽管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目前还处于辅助和补偿地位,但他越来越显示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的社会教育具有其他教育形态不可比拟的特殊作用,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下述各个方面:第一,社会教育直接面向全社会,又以社会政治经济为背景,它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具有更广阔的活动余地,影响面更为广泛,更能有效地对整个社会发生积极作用第二,社会教育不仅面对学校,面对青少年,更面对社会的成人劳动者。这不仅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满足成年人继续学习的要求,有效促进经济发展,还可以通过政治、道德教育,促进社会安定与进步。第三,社会教育形式灵活多样,没有制度化教育

家庭因素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

第二章家庭因素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 1.家长素质与儿童家庭教育 (1)家长的文化素质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 a.家长的文化素质高对家庭教育具有促进作用。首先,文化素质较高的家长往往比较注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和智力投资;其次,文化素质高的家长一般会比较注重自身修养的不断提升;最后,文化素质高的父母往往比较热爱学习、善于学习,这就可以给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孩子,而且,文化素质高的家长还可以更好地解答孩子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惑和问题,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b.家长的文化素质低会阻碍家庭教育的正常进行。首先,家长文化素质低比较容易忽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采取放任自流、听之任之的方式,同时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教育方式方法的运用上也会有所欠缺,从而弱化了家长在家庭早期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影响家庭教育的良好效果;其次,文化素质低的父母往往缺乏必要的育儿知识,教育没有根据,比较盲目;最后,家长文化素质低,往往会导致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时产生不科学的教育观念,采用不科学的教育方式。 (2)家长道德素质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家长的社会道德影响着儿童的文明意识;家长的传统美德影响儿童为人处事的态度;家长的婚姻道德影响着儿童的心灵健康;家长的人生信仰影响着儿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家长教育观念剖析 (1)家长的儿童观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家长的儿童观就是指家长对儿童的看法、观念和态度。有些家长认为,儿童发展是被动发展的过程,儿童没有自己的权利、地位和自主意愿。在这种儿童观的影响下,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时,往往无视儿童发展的规律及儿童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积极主动性的发挥,对儿童干涉、限制过多,强迫儿童完全按照父母的意愿来发展,结果导致儿童的自由个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被压抑,儿童没有任何自尊、自信可言,缺乏主见和独立判断能力,思想保守、封闭,性格内向,心智得不到充分发展。有些家长把儿童的发展完全看成是遗传因素决定的,是自然成熟的过程,家长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起不了什么作用。这种家长在实际实施教育时,往往显得过于消极、冷漠,忽视自身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忽视对孩子的教育,经常采取一种放任自流的方式,不能根据儿童的发展特点和要求及时有效地创造条件并适时给予引导和启发,其结果就是导致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无人问津,心智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有些家长能充分意识到儿童具有发展的主动性,同时环境和教育也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儿童是社会的一员,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思想,享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和权利,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做事。这类家长在教育儿童时,往往态度积极,能时刻关注孩子的发展,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并能根据孩子的特点以及他们遇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适时适当的引导。 (2)家长的亲子观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家长的亲子观就是指家长对子女和自己关系的基本看法,也可以说是教养动机。有的家长将孩子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和附属物,把孩子的成长和自己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其教养动机往往是为了光宗耀祖、传宗接代,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在教育孩子时,往往会让孩子一切都听自己的,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这种教养方式导致孩子过于顺从、缺乏独立性和自主能力。有的家长在处理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时,态度比较漠然,因而在教育孩子时,往往没有明确的教养动机,忽视对孩子的教育。有的家长非常看重孩子自身的发展,认为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是父母的附属物,其教养动机主要

浅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

浅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高坑镇茶亭学校:唐蓉娜 人的一生要经历三大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来说,既是启蒙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因为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人们常说: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就是这个道理。可见,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家庭教育由于发生在家庭之中,与幼儿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较,具有早期性、连续性、权威性、感染性、及时性特点,这些特点使家庭教育成为教育人的起点与基点,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而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家长“不仅仅是人类发展的传承者,还是孩子健康发展的维护者,更是孩子心灵火花的点燃者。”因此,作为父母,要想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在家庭教育中就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为儿童设立良好的家庭环境 因为环境因素有广泛性、经常性、自然性、偶然性的特点,所以,儿童会受到种种影响。尤其是自然性的特点,它有与教育相平行的影

响,也有与教育相矛盾的影响,这时儿童的身心发展有时可能是有利的、积极的,有时可能是不良的、消极的。所以,不能低估环境因素的作用。如饭桌上,一位母亲对一个上一年级的女儿说:“你吃水饺要不要醮点芝麻酱?”“麻将还能吃?”女儿回答说。可见,在不同的家庭中成长的儿童,往往会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倾向。作为乡村学校的老师,我对这一点深有感触:曾经问过学生一个这样的问题“妈妈的爱好是什么?”居然有一半的学生回答说是“打牌!”。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一定意义说明上说明了环境对人影响的作用。古代曾有“孟母三迁”,从“其舍近墓”到“迁居市旁”,最后徙居“学官之旁”,终于使孟轲在学官的影响下,成为学者。这说明人们很早就重视环境影响人的作用。 为了使孩子能够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健康地成长,家长应尽量在家创建良好的氛围,如学习氛围,儿童娱乐氛围,而不是经常在家打麻将,玩扑克。 二、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榜样 孔子云:“人之初,性本善”、“人非生而知之,亦非生而贵之”,那么为什么先天区别不大的婴儿,长大后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这主要是因为每个人成长的家庭环境,所受的家庭教育都不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孩子的眼睛就像照相机,每天拍下了父母的形象。 记得曾经教过这样一名学生,他的学习成绩还不错,可是语言品行却不怎么样,在班上,一和其它同学有矛盾,就粗野话连篇,甚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