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问题及措施

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问题及措施
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问题及措施

创新管理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167

DOI:10.16660/https://www.360docs.net/doc/f88209701.html,ki.1674-098X.2019.06.167

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问题及措施

孟玲玲

(安达市物流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黑龙江绥化 151400)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企业的物流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并且能够完善企业的运作管理体系,物流信息化从各个方面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但我国目前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此展开几个方面的探讨,并根据出现的问题提出此相应的解决对策。关键词:物流 信息化管理 问题 措施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2(c)-0167-02

企业可以通过信息管理对货物流动过程进行控制,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有效降低成本才能够促进利益的最大化实现。可以说物流信息化是现代企业物流管理的新兴技术,是一种创新的管理方式,它已经走在了创新技术的前沿,是企业物流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模式,但是在具体的应用中还存在一些显著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分析问题的形成原因,并将其合理化的解决,才会促进企业效益的增长。

1 物流管理信息化的概念

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能够帮助企业用最小的投入

撬动最大的利益杠杆,主要形式是通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物流信息进行分类采集、传递、汇总和识别的技术,物流信息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基础支撑,是决定企业效益的重要环节。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创造效益是企业发展的前提,也是企业的命脉,而成本上的控制节约是企业增加效益的捷径,物流管理信息化可以帮助企业节省人力、物力以及成本,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企业的物流管理,将企业内部的物流信息,各生产运作环节中产生的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实现全方位商品管理,这对企业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采取信息化物流管理模式,能够为企业谋取更多的利益,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2 我国物流管理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中还存在着些许问题,大致分为两方面进行逐一分析。第一,企业的物流信息化观念薄弱,对物流信息化发展没有引起绝对的重视,我国现在还有很大一部分企业运用传统的管理手段,对物流信息化管理技术认识的不够全面,认为多增加一些计算机设备就是信息化管理了,这样使企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在管理效果上却没有得到显著的提升,甚至还有一些企业,只重视增加先进的设备,注重高设备的高配置,但是却缺乏与之相对应的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使先进的设备形同虚设,也没有真正实现物流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这是存在于大多数企业中一种较为普遍的问题。第二,落后的信息化管理技术,这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硬伤,信息化管理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物流信息化管理实现的成果。在我国,大部分企业虽然在设备上实现了信息化物流管理的要求,但是在具体的信息化操作

过程中,一旦出现了问题,还是会回归到传统的人工操作

模式中,因此虽然实施了物流信息化管理但是覆盖的不够全面,落实的不够彻底,这样不仅不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反而为生产制造了阻力,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方法也会面临随时被淘汰的局面。

3 物流管理信息化措施

3.1 提高物流管理信息化意识

提高企业整体对物流信息化管理的意识是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有效措施,针对在物流信息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企业可以专门成立一个部门,由这个部门专门解决物流信息化发展中的问题。加强对企业各部门人员的培训,不定期开展信息化管理经验探讨的会议,通过各种不同的交流形式,促进各部门之间的交流探讨、分享经验、解决困难,做到各部门之间扬长避短、各自吸收优点、总结不足,逐渐地将物流信息化发展的概念植入员工的脑海中,加强他们的意识观念,让他们对物流信息化发展有充

分的认识[1]

3.2 重视信息资源的管理

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制定一个合适的管理模式,为企业实现物流信息化发展奠定基础,在制定管理模式的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的经营模式、人力物力情况、和企业文化以及企业发展的特点,切合实际需要的制定管理模式,并注重信息资源的管理,将可行性的经营目标构建成一个有完整体系的信息库系统,当企业物流管理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利用数据系统来分析并解决问题,这样会提高企业物流管理的效率。并通过数据可以对企业的物理管理的着力点和不足进行分析,这对企业的稳步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3.3 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企业在信息化人才培养方面应当加大投入力度,只有发展人才,才能够提高信息化管理的水平,并且人才也是企业发展的命脉,企业物流信息化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在信息技术方面十分精通,还要对企业的物流管理知识有专业的了解。在人才培养方面,肯定离不开国家和社会的支持,可以对外引进人才,也可以对企业内部的现有员工进行培训教育,加强员工的物流信息化管理知识,并提高知识应

(下转169页)

03361企业物流:第七章、面向供应链的企业物流协同管理考试重点(本科段)

第七章、面向供应链的企业物流协同管理 (一) 供应链物流协同管理的概念 1、供应链协同的概念框架与特征要素 供应链协调概念: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组织关系协调和供应链业务流程协作都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以更低的成本有效的满足客户的需求,以提升供应链整体竞争力,获得竞争优势。 特征要素: 文化特征要素:信任、互利、信息共享、开放式沟通 战略式特征:供应链构建规划、联合决策、过程同步、跨职能业务活动。 2、供应链协同的层次与主要内容 组织关系层次划分: 沟通层次,协调协作层次,深入协同层次,战略伙伴关系层次。 协同范围和实施方向划分:纵向协同:与客户的外部协同、跨单元/职能内部协同、与供应商的外部协同;横向协同:企业内部各单元职能之间的协同、外部的与竞争者的协同。 纵向协同 横向协同

从具体内容及其性质来划分:战略层协同、战术层协同、运作层协同。 3、供应链协同运作的基本内容 供应能力约束条件下的协同生产计划与调度、协同供应计划及其协调运作机制、协同物流组织运作模式及其价值体现。 (二)企业物流协同运作模式与组织方式 1、基于 Supply Hub的物流协同运作模型 N:1:1,即N个供应商将零部件委托给1个Hub,由Hub代为保管并根据制造商的要求直接送到制造商的装配线上。 2、基于 Supply Hub的供应链物流协同运作驱动力 ①、整合库存; ②、多方协同; ③、匹配供应; ④、直送工位; 3、传统的VMI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VMI实施过程中供应链成本没有得到显著降低; ②、在生命周期很短的行业,VMl的模式不能很快的相应需求的变化,及时提供所需要的零部件; ③、在分散的VMI模式下,对于大型制造厂商的庞大的零部件供应,制造商业务处理繁杂,增加核心制造商的运作成本。 4、 Supply Hub物流协同运作模式的价值体现 ①、降低供应链成本的新源泉;

宝供物流的信息化建设之路

宝供物流的信息化建设之路 宝供物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供物流”)是我国最早运用现代物流理念为客户提供物流一体化的专业公司,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授予“中国物流示范基地”荣誉称号,也是中国AAAAA级物流企业、中国物流百强企业。从2003年开始,宝供物流连续5年入选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 宝供物流的信息化起步于1997年。在1997~2007年的十年间,宝供物流的年营业额从7000万元增长到14亿元。公司业务能保持高速发展,企业信息化的应用和推动是重要基石。可以说,宝供物流信息化最成功的经验就是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信息化建设与企业运营管理融合发展、相互促进之路。高起点起步 早在信息化建设起步前,宝供物流已建立了包括广州、、、、成都等分公司在内的全国性物流网络。那时,总部业务部门通过电话、传真等传统方式跟踪客户的订单执行情况。以宝供物流当时最大的客户宝洁为例,宝供物流分公司在完成货物发运后要制作并向总部业务部传真发货汇总表,货物到达后要制作并传真签收汇总表,总部业务部专人在专门文件夹里记录宝洁每张订单的接、发、到、签信息,遇到客户电话询问货物是否到达,则先在文件夹里查找有没有签收信息,查不到就打电话给到货分公司查询。 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1997年,宝供物流正式决定在业内首创一套基于因特网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成功奠定了公司信息化起飞的基础。该系统的建立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高起点的选取宝洁订单管理流程为业务分析模板。 宝洁是当时宝供物流的第一大客户,其订单管理流程十分规范。因此,宝供物流在进行信息系统规划时,决定以宝洁的订单管理流程为样板,并逐步将其推广给后来的客户。 第二,深入实际调研,使系统分析保持前瞻性。 在进行系统分析时,IT项目组深入到分公司本部和配送车队进行实地考察,发现当时配送公司在运输管理时使用的流水号将来可能会有用,就要求软件公司在开发时加入这个字段作为主关键字段。后来业务部借助系统的这一功能成功推广了单号管理系统,保障了公司通过系统对客户所有单证进行有效的跟踪管理。 第三,系统功能考虑外部客户需求。 一方面,规划系统查询功能时提出了包括28种组合查询的网上综合查询需求,可以使用户任意组合查询某客户在任意时间段、从某起始地到某个终点的订单结果,还可选择是否残损、是否超期到达等字段来查询运作质量信息。另一方面,虽然当时业务和市场部门都没有提出系统为外部客户所用,但IT项目组特别要求在查询权限管理上增加按客户身份登陆查询该客户所有物流业务的需求。这项功能后来成为宝供物流向客户推荐该系统的一大卖点。 第四,系统界面友好易用,系统测试推广细致入微。 系统从立项到正式推广,前后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系统的测试和应用培训工作由专人负责,测试阶段工作严格细致,保证了系统正式实施后基本上没有漏洞;在系统应用培训阶段,充分发挥系统网

浅析物流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题目浅析物流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专业物流管理 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

诚信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均真实可靠。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论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人签名:日期:

浅析物流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物流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跃升到了一个战略的高度。未来现代物流管理将呈现物流管理网络的一体化、物流环节成员合作的一体化、物流操作装备的自动化、物流管理技术的信息化等趋势。对此,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努力建设物流信息平台,发挥第三方物流的优势等一系列发展策略,以应对现代物流管理趋势变化。 关键词:物流管理趋势发展策略 The impact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for enterprise development (Hunan polytechnic college)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logistics management position in the enterprise jumped to the height of a strategy. The future of modern logistics management will present integrated logistics management network, integrated logistics chain members' cooperation, automation equipment, logistics operation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ogistics management and other trends. In response, companies must fully recognize the importance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and strive to build logistics information platform to play a series of third-party logistics development strategy strengths to cope with change in trend of modern logistics management. Keywords: logistics management strategy trends

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 计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企业物流管理可视化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摘要:在信息化的大前提下,以信息化为中心对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是目前的一个大的趋势。为了提高物流管理绩效,建立一个合理高效的物流系统,我们对大量文献进行了研究。 企业经营管理中物流管理有着相当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随着现代经营模式的发展,各种弊端也开始暴露。当前我国的企业还处在传统管理模式之下企业物流管理也处在初级阶段,因此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合理之处。在对大量文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许多权威人士的观点,总体上认为,改善企业物流管理是企业提高经营绩效,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举措。 关键字: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管理;可视化;地理信息系统 Visual information system development and design for enterprise logistics management Abstract:It’s a period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ost enterprises trend to carry a management model which focuses on inform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to establish a reasonable and efficient enterprise logistics system, we start to study some literatures in this field. Logistics management has a vital role in enterprise management, but a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management model, various drawbacks of which emerged. At present,the enterprises in our country are still in a traditional management model, and the enterprise logistics management is still in the preliminary stage. As a result, the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 logistics is unreasonable in many aspects. In research on a wide variety of literature,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many pundits, they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improve enterprise logistics management is a useful way for the enterprise to improve business performance, achieve modernization presence. Keywords: Enterprise log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Visualiza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1引言 企业要在现代的社会中获得生存就必须发展,当现有规模不能适应企业发展时,企业必须思考是否应该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改变我国企业中陈旧的经营观

企业物流03361

《企业物流》(课程代码03361)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 1、运输管理的基本原则是( D ) ? A.规模经济 ? B.距离经济 ? C.效率经济 ? D.规模经济和距离经济 2、运输特别适合于配送短距离高价值的产品,该运输不仅可以进行直达运输,而且是其他运输方式的接运工具。( B ) ? A.铁路运输 ? B.公路运输 ? C.航运运输 ? D.航空运输 3、在下列运输服务的提供者中,( C )具有这样优势:能统一一次定价,有利于改善价格策略;重复成本减少,体现了横向的规模经济。 ? A.单一方式承运人 ? B.小件承运人 ? C.多式联运经营人 ? D.三方运输 4、仓库在整个物流系统中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仓库一个最基本的功能是( A ) ? A.存储功能 ? B.移动功能

? C.信息船体功能 ? D.预测功能 5、使用公共仓库的最大优点是( A ) ? A.节省资金投入 ? B.缓解存储压力 ? C.减少投资风险 ? D.减少投资风险 6、将自由仓库和公共仓库两方面的优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得使用的成本低于租赁公共仓库的成本,这种仓库就是( C )。 ? A.公共仓库 ? B.自由仓库 ? C.合同仓库 ? D.有仓库 7、在物流包装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中,( D )是首要因素。 ? A.标志性 ? B.装卸性 ? C.装卸性 ? D.保护性 8、( D )不是物流包装的作用。 ? A.保护货物 ? B.便于处理

? C.促进销售 ? D.美观大方 9、包装的流通环境是指( C )。 ? A.作业环境 ? B.自然环境 ? C.作业环境和自然环境 ? D.物理环境 10、货物必须在特定的时间满足客户的订货要求,而物料搬运可实现这一目标,这是 从( C )来看待物料搬运的。 ? A.集装化原则 ? B.系统化原则 ? C.提高搬运活性原则 ? D.无效搬运原则 11、物流过程中运输、仓储、包装和装卸搬运各环节的改善,不能仅从单方面考虑,应将各环节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考虑综合效益。这在物料搬运中体现了( B )。 ? A.集装化原则 ? B.系统化原则 ? C.提高搬运活性原则 ? D.无效搬运原则 12、一下四个选项中,( A )既属于搬运的原则又属于搬运的目标。(注:B、C答案相同) ? A.利用重力的影响和作用

连锁经营管理

连锁经营管理体系由组织系统、运营系统、支持系统与控制系统构成,这四个分支系统构成了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组织系统是连锁经营管理体系的基础,反映连锁企业的资产结构、法律形式、纵横一体化协作水平以及企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关系。运营系统是连锁经营管理体系的主要部分,反映连锁企业进销储运各业务营运的系统结构。支持系统是为了保证连锁店的销售活动能够正常展开,需要公司内部人力、财力、物力、信息等资源的支持以及总部对门店的服务支持的系统结构。 目录 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优势 连锁经营管理的优势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理论和物流管理两个方面: 一、连锁经营管理的理论优势 1、优化资源配置连锁经营的“八个统一”是基本的要素:统一店名, 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服务,统一广告,统一管理,统一 核算。实现这些统一,就使商业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互相协调起来,因而 有利于资源的配置,使得企业资源共享,不会出现浪费现象,既节约费用,又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 2、提高市场占有率连锁经营要想实现规模效益,必须在分店的设置上 多动脑筋在合适的地理环境中,开设数量合适的分店,这样可以扩大企业 的知名度,扩大产品的销售量,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连锁经营的规 模效益不容忽视,这是发展连锁经营管理必须重视的关键问题规模效益正 是连锁经营最吸引人的优势。 3、强化企业形象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连锁经 营管理企业通常选择统一的建筑形式,进行统一的环境布置,采用统一的 色彩装饰,设计统一的商徽、广告语、吉祥物等,这种形象连锁是一种效 果极佳的公众广告.企业要实现规模效益,就要在各地开设分店不同地区的 顾客,反复接受同一信息的刺激,久而久之,会由陌生到熟悉,再到认可,进而发生兴趣,这对于树立与强化企业形象极其有利连锁经营管理企业的 工作人员,统一着装,包装物上统一印刷图案,这些都能给顾客一种整洁、规范的感觉,使顾客愿意光临,而且通过顾客无意识的宣传,提升企业在 公众心目中形象,为企业赢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奠定坚实的基础。 4、提高竞争实力连锁经营管理的各分店在资产和利益等方面的一致 性,使得连锁企业可以根据各分店的实际情况投入适当的人力、物力、财 力来实施经营战略,可以对原先独有的销售措施、广告策划、硬件设施进 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使整个连锁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始终保持在一个很 高的水准上;同时,灵活的经营管理又使连锁企业的优秀管理制度、方法、经验能迅速有效地在各连锁分店内贯彻实施,这些都大大加强连锁企业的 总体竞争力。 5、降低经营费用连锁经营管理企业以顾客自我选购、自我服务的经营 方式为主,减少售货劳动,因而雇员相对较少,节省成本,节约厂场地费 用在连锁超市中,商品明码标价,顾客可以自由挑选,顾客节省厂购物时间,也节省厂企业的经营成本同时,加快厂顾客的流通速度,增加厂客流 量总之,连锁经营与非连锁经营在总成本费用上的差距很明显我们对同样 数量的两种企业进行抽样调查显示,连锁经营企业的费用较之其他零售商 场约低10个百分点。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论文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 随着物流新技术和先进物流管理理念在我国的发展,传统的储运功能和硬件设施优势已逐步让位于基于信息化管理的资源整合能力。在现阶段,各地都在规划和兴建物流中心或物流园区,如何保证物流中心的正常运作以发挥其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的节点作用,管理信息化即通过建立高性能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进程,同时也是一个关键的手段。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Log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LMIS)是指在物流领域内建立的信息收集、整理、加工、存储、服务系统。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现代物流正常运作的基础和保障,任何一个物流环节,尤其是不同物流环节的连接处,其正常运作必须以物流信息为支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现代物流的灵魂。 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达到物流的有效控制和管理,我国很多企业都实施了信息化,开始使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现如今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它通过对系统内外物流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处理,获得物流管理中有用的信息,并以表格、文件、报告、图形等形式输出以便管理人员和领导者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组织物流活动,协调和控制各作业子系统的正常运行,来实现对物流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并以物流管理人员及其他企业管理人员提供战略及运作决策支持的人机系统。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大大提高企业物流效率,其主要功能有:运输路线的选择,车辆的调度、跟踪,物料的采购管理,仓储管理,客户订单管理等。按照信息系统层次结构的特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可分为业务操作层、管理控制层、决策支持层、战略规划层。常见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有如下几个功能模块:仓储管理子系统、采购管理子系统、订单管理子系统、运输管理子系统、客户服务子系统。目前我国企业大多只使用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部分功能,集中于仓储管理,财务管理和运输配送管理。这些信息系统主要由专业的软件厂商提供,也有些企业的信息系统是自己开发的。 信息时代,突起的电子商务快速推动着物流产业的信息化发展步伐,以经济快捷、管理精细、信息准确为特征的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势必要求物流企业建立和完善具有现代信息技术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近年来,我国从政府部门到企业

现代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企业的必定选择 现代物流是以专业分工为前提,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由传统储运业、传统运输队在运筹学基础之上与先进信息技术完美结合,以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和高效的全程物流服务为目标的新兴产业。现代物流是继集装箱在运输工具上进行变革之后,运输领域在组织形式上的又一大革命。现代物流在充分利用现代的IT、网络技术和现代的治理方式上,实现对物资运输的自动化治理、全程跟踪和优秀的客户服务,减少流程、降低成本、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从而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 信息化是物流企业的必经之路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兴起和进展确实是现在和今后一个时刻内的主旋律,据《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调查报告》显示,2001年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在400亿元人民币以上,有70%的物流企业在1998-2001年期间,年均业务增幅高于30%,并可能今后第三方物流市场的年增长率会达到25%。然而,与些同时,

仍有超过30%的物流外包企业对目前的物流供应商感到不满。全然的缘故是物流企业的信息技术落后,与客户在业务上的沟通不能跟上客户的需求,而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第三方物流客户对物流服务的不满,最终阻碍市场的开拓;另外企业的物流外包,导致了对物流的严峻依靠,物流服务性价比过低,也使企业的物流外包成为企业的包袱。 那么在这种大环境下,现代物流企业如何面对物流市场,在IT、网络等先进技术成为时代主旋律的情况下,如何跟上客户的需求?物流企业信息化就摆在物流治理者的桌面上,也能够讲物流企业信息化是物流企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现代物流的灵魂在于系统、物流的关键在于治理、物流的成败在于体制、物流的水平在于科技,由此可见系统的重要性! 现代物流企业可选择的信息化之路 一个是建立功能、需求等比较单一的业务模块----物流信息

企业物流管理

1、企业物流的概念 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定义为生产企业围绕其经济活动所发生的物流活动。 本书作者认为:企业物流就是生产和流通企业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物品从采购供应、生产、销售以及废弃的回收及再利用所发生的物流活动,包括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以及废弃物物流等活动。 2、供应物流是指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料时所发生的物流活动,它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 3、采购是供应物流与社会物流的衔接点。它是指根据企业生产计划所要求的供应计划制订采购计划并进行原材料外购的作业。 4、供应是供应物流与生产物流的衔接点。供应方式一般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传统的领料制,二是配送供应的方式。 5、企业物流系统的转换是指企业的生产物流,也称为厂区物流、车间物流等,它是企业物流的核心部分。生产物流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涉及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所进行的物流活动。 6、售后物流是企业物流的输出系统,是指企业在出售商品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流活动。售后物流既是企业物流的终点同时又是宏观物流的始点。 7、废弃物流是指经济活动或生活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的物流活动。 8、供应物流及销售物流是企业物流与社会物流的接口,这两种物流形态虽然是为企业经营服务的,是企业生产物流向两向的延伸。 9、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的一个最本质的不同之处,也是企业物流最本质的特点,即企业物流并不如同社会物流一样是“实现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而主要是实现加工附加值的经济活动。 10、企业物流是一种工艺过程性物流。企业物流的运行具有极强的伴生性,往往是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组成或一个伴生部分。 11、物料流转是企业生产物流的关键特征 物料流转的手段是物料搬运。 12、企业物流管理肩负着“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和“提高服务水平”两大任务。 13、工业生产企业种类 ①供应物流突出的类型。如,采取外协方式生产的机械、汽车制造等工业便属于这种物流系统。 ②生产物流突出的类型。生产冶金的工业企业。 ③销售物流突出的类型。小商品、小五金。 14、我国物流有两大领域 一种存在于生产领域的物流,或称为面向生产的物流,主要是企业物流,是微观物流范畴;另一大种是存在于流通领域的物流,或称为面向流通的物流,即通常所说的社会物流、大物流,是宏观物流范畴。 15、企业创造产品或服务中的四种价值 ①形态价值、②时间价值、③空间价值、④占有价值。物流控制产品的时间和空间价值,主要通过运输、信息流动和库存实现。 16 企业物流的功能包括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运输是物流的核心。保管活动也是物流的核心。 17、产品生命周期

现代物流管理信息化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现代物流管理信息化在供应链管理中地重要作用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地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地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地功能网链结构.整合并优化了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地业务效率,使商品以正确地数量、正确地品质、在正确地地点、以正确地时间、最佳地成本进行生产和销售. 经济国际化趋势地日趋显著,使得信息网络,信息产业融合在供应链地需求不断增加,随之而带来地整个社会地管理体系都在发生着深刻地变化.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中,在企业管理中地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原先成本高、机构冗余、管理复杂地局面,从而提升了企业在供应链这一方面地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在现阶段世界经济一体化地新局面中赢得了机会. 一、物流管理地概念 <一)物流管理地概念 物流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地物流管理是指物资地采购、运输、仓储和配送等活动,是企业之间地一种物资流通活动.广义地物流管理包括了生产过程中地物料转化过程,基于这种广义地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也常常被人们认为即是物流管理. <二)传统物流 传统物流

快递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B/S结构的快递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 设计与实现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Express Log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uthor: Shao Lusheng Supervisor: Associate Professor Liu Xiao Majo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June 2009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摘要 伴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快递物流业将成为物流业的巨大业务增长点。而经济全球化使得中国快递业全面对外开放的步伐日益迅速,对民营快递业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变为现实。民营快递企业要想在当今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加快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同时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效率。 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信息化建设的角度所做的尝试,以期对民营快递企业提供有益的建议。论文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对快递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并运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对快递物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系统分析、设计,进而对其各功能模块实现。本文作者旨在从业务流程重组思想上吸取精华,结合当今流行的面向对象开发方法,运用UML建模工具,系统、全面地分析了快递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流程,设计了一套基于B/S结构的快递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从快递业务的收货、仓储、配送、发货和送货等环节入手,利用JSP+Tomcat+SQL Server2000构建基于Web的快递物流系统,相应的系统功能模块也包括收货、仓储、配货、发货、送货和系统管理等。此外,针对客户的需求,设计和实现了货物跟踪模块,该模块可以实现用户对货物的实时跟踪。开发出的新系统能较为有效的实现民营快递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并且可以对民营快递物流企业从业人员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借鉴与思考。 关键词:快递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面向对象,UML,系统分析与设计

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和管理情况

目录 一前言 (3) 二物流企业企业发展现状 (3) 1中国物流企业发展现状的主要特征有: (3) (1)总体规模偏小,但是发展潜力巨大。 (3) (2)需求的不平衡性较强,国内外物流企业悬殊显著。 (3) (3)行业集中程度较低,服务水平亟待提高。 (3) 2制约中国物流企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4) (1)起步时间晚,外资物流企业的大量涌入 (4) (2)我国生产企业的物流需求不够旺盛,现代物流理念还没得到普及。 (4) (3)基础设置还不够健全。 (4) (4)掌握现代物流知识的人才不足。 (4) 3中国物业的发展对策流企 (4) 三初级阶段物流管理体质的现状 (5) (一)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影响着物流效率的提高 (5) (二)企业对物流服务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刻 (5) (三)企业物流的管理手段落后 (5) 四如何加强现代物流企业管理 (6) 1精选人才,重组机构。 (6) 2完善制度,加强管理。 (6) 3远见准确,诚信供应。 (6) 五总结 (6) 观点: (6) 心得 (6)

一前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在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物流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有人甚至把物流业作为下一个产业发展热点,中国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重视物流产业的发展,物流业在竞争中的将获得新的发展,但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二物流企业企业发展现状 1 中国物流企业发展现状的主要特征有: (1)总体规模偏小,但是发展潜力巨大。 物流行业进入中国较晚,在我国的发展还不够健全,而作为物流企业更是起步很晚。从总体上讲,物流企业在我国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企业物流仍然是社会物流的主要形式,目前我国的物流企业公司普遍规模偏小,与国际物流巨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并且许多企业对专业化物流外包还存在很多不适应性,所以严格意义上的物流企业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短时期难以明显改观。但是,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物流企业在中国依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当前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具有很大的利润空间,谁挖掘的好,谁就能占据竞争优势地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电子商业快速发展的影响下,中国正在成为物流企业发展最迅速的国家之一。 (2)需求的不平衡性较强,国内外物流企业悬殊显著。 目前,我国不同企业间的物流理念以及物流需求层次差异性很大,先进的与传统的物流模式并存。当前中国日趋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一方面,有许多进入中国的先进制造业和分销业需要高端的先进的物流服务,但是我国国内的诸多物流企业还不足以达到这一服务水平,从而导致许多市场需求被国外的物流企业企业占有。这些外资物流企业物流理念先进、拥有雄厚的资金设备以及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在和国内物流企业竞争时占有明显的优势。另一方面,我国国内企业自身的物流需求较低,整体物流水平不高,专业化程度更是低下,大多数企业还没有现代物流的概念,这对于社会大物流的形成有着不利影响。 (3)行业集中程度较低,服务水平亟待提高。 据咨询机构的分析,2006年中国物流企业市场大约有18000多个服务商和终端,排名前十位的服务商占市场总额仅13%,没有一家物流企业的市场份额超过2%,这说明我国物流行业尚未实现充分的整合,许多物流企业都比较松散,触及的范围也较小。在竞争模式上主要还是打成本战和价格战,而对物流企业所带来的供应链增值效应关注不够,低水平的过度竞争成为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瓶

国内外连锁超市物流管理概述

目录 1前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1.3文献综述 (1) 1.3.1国内研究现状 (1) 1.3.2 连锁超市物流管理发展的分析研究 (3) 2 连锁超市物流运作管理现状 (3) 2.1初步发展中的连锁超市物流管理 (4) 2.2国内连锁超市物流管理发展中的不足 (4) 3 国外连锁超市物流管理现状 (5) 3.1国外连锁超市物流管理发展情况 (5) 3.2沃尔玛超市运作实例 (5) 4连锁超市物流管理运作中遇到的问题及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提出7 4.1我国连锁超市物流管理运作中的问题 (7) 4.2供应链管理的引用 (7) 4.2.1二十一世纪全球市场竞争的主要特点 (7) 4.2.2供应链管理模式介绍 (8) 4.2.3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形成对我国连锁超市发展的意义 (10) 5 完善连锁超市物流运作管理对策 (12) 5.1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建立 (12) 5.2完善配送能力 (12) 6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浅谈连锁超市运作物流管理 1前言 1.1研究背景 连锁超市20世纪30年代诞生于美国。是零售业的一种新型业态。它带来了商业的第二次革命,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销售方式,极大程度地促进了零售业连锁经营的快速发展。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自选商场”,真正的连锁超市起步于90年代初,在走过了艰难的创业期后,现在已经成为全国商业领域各种零售业态中增长最快的业态之一。 1.2 研究意义 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外的大型超市开始陆续抢滩我国零售市场,如德国的麦德隆、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相继在我国一些城市开业,对我国城市零售商业结构造成了巨大挑战。那么,我国连锁超市如何才能面对强势不至于惨败呢?我认为,单纯的引进一些国外的现成先进技术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学习和研究多国的超市物流运作管理经验。然后再针对我国国情和现状选择一种最适合我国连锁超市的管理方式.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顾客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使得整个世界的经济活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特征,这些变化对企业参与竞争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原先企业采用的“纵向一体化”战略已逐渐显示出其无法快速敏捷的响应市场机会的薄弱之处。因此,人们将资源延伸到企业以外的其他地方,借助其他企业的资源达到快速相应市场需求的目的。于是出现了“横向一体化”的管理思想,即供应链管理思想。我相信这种供应链管理思想能带领我国连锁超市行业进入发展的新纪元。 1.3文献综述 1.3.1国内研究现状 连锁超市最本质的特征是统一采购、统一配送、营销,统一营运管理标准。物流管理是连锁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价值链上产生经济增加值的关键环节。连锁超市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取胜,物流必须先行,以加强供

《新时代物流管理的痛点和新突破》

主题:《新时代仓库物流管理痛点和新突破》 主讲:李文发 一、【课程优势】 李老师长期在集团公司任物流中高层管理和做培训工作,了解集团仓库物流发展方向、精通物流成本控制及仓库物流集约化管理、集团物流需求预测计划、现代立体化物流仓库管理、集团物流网上招标运作、物流供应商的控制、供应链管理系统,具有丰富的物流、物流需求计划预测及供应链管理经验。多年服务于南方电网物流中心、国家电网物流中心、河北物流集团、浙江物产物流、广州风神物流、广州港物流、大连港务局、山东中外运物流集团、深圳盐田港物流、深圳航空物流、神华神东物流、香港利丰物流、中粮集团物流、沃尔玛物流中心、北京万家物流中心、深圳福田保税区物流中心、深圳联想物流中心、三友集团物流中心、顺丰速递、新希望集团物流、日本松下物流、山西振东股份物流中心、京东物流、上海大众物流中心、顺丰物流中心、圆通快递公司、华丰物流集团等企业,在培训中,多以优秀企业采购物流供应链管理成功案例分析为主线,在物流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多讲案例分析、策略、方法、工具、模板的运用,少讲理论,让学员很快落地运用。 二、【课程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的企业一直是重生产、轻流通,对物流业的发展缺乏足够的重视,致使物流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新时代认识物流发展趋势与精益物流的管理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已日益被各企业所意识到。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物流技术的进步也为企业推行新时代物流业的发展和物流的科学管理准备了充分的条件。本课程从介绍新时代物流发展和面对的挑战入手,分析目前物流行业的市场状况,了解物流与供应链之间的关系,运用物流的信息、数据化的技术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新时代物流管理方法和技术管理的突破,同时理解集团物流需求预测分析,运输配送过程中第三方物流运作作模式,如何运营第三方物流,从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培训对象】 物流企业中高层干部、供应链管理、采购、物流、仓储主管、经理、总监、主管副总及与物流公司客户等相关的人员。 四、【课程受益】 1、了解企业物流管理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了解新时代物流市场状况与发展趋势 3、掌握新时代的物流管理战略、流程及方法与技巧 4、物流行业运营管理手段和工具 5、如何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 6、标准化立体化、智能化物流的运作 7、掌握新时代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和数据化技术和运用

03361企业物流管理复习资料

《现代企业物流管理》 对企业物流管理得要求就是:通过对企业物流功能得最佳组合,在一定服务水平前提下,实现物流成本得最低化。 企业物流管理得概念:企业物流管理就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流得规律,应用管理得基本原理与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与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得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与经济效益。 企业物流管理得构成要素:企业物流管理活动得构成要素一般可简单描述为以下六个方面,其中运输与存货就是中心要素,另外四个要素就是保证物流活动顺利进行而开展得包装、搬运、流通加工与信息。 (1)包装。包装就是生产过程得终点,同时也就是物流过程得起点。 (2)搬运。搬运就是指在物流过程中,对货物进行装卸、搬运、堆放、取货、理货分类或与之相关得作业。 (4)运输。运输就是通过运输手段使货物在物流据点之间及社会范围内得流动。 (4)存货。货物流通中得存货就是为了调整生产与消费之间得时间差而进行得。 (5)流通加工。在流通过程中进行辅助性加工活动称为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得形式一般有三种: ●为运输方便,作为加工活动得组装环节在流通过程中完成。 ●由于用户需要得多样化,必须在流通部门按照顾客得要求进行加工。 ●为了综合利用,在流通中将货物分解,分类处理。 (6)物流信息。指得就是物流活动过程中所必需得各种信息。 信息质量得缺陷主要包括两大类: ●所收到得信息会在趋势与事件方面不准确。 ●有关订货得信息与客户得具体需求一旦产生误差,处理误差将会增加物流成本。 物流信息得质量与及时性就是物流作业得关键因素。 企业物流管理得一般原则:1.服务原则(理念) 2.快速、及时原则 3.节约得目标原则 4.规模化原则 5.库存调节原则 物流系统化就是将一定范围得物流视为一个大系统,运用系统原理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协调控制得过程。它能使物流作业以优质得服务水平、最低得物流总成本,实现物流系统得整体合理化、效益最优化。 企业物流系统特点:(1)物流系统就是一个“人-----机”系统。(2)物流系统就是一个整合系统。(3)物流系统得复杂性。(4)物流系统得每一个环节相互影响,其可能得失败往往归因于最薄弱得环节。(5)物流系统得整体最优并不要求每个子系统与各个环节都最优。 企业物流系统目标:所谓物流系统目标,就就是把物流诸环节联系起来,视为一个物流大系统,进行整体设计与管理,以最佳得结构,最好得配合,充分发挥其系统功能与效率,以实现高服务,低成本得企业物流系统目标。 评价物流系统得效果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简称“7S”)考虑:(1)服务性。 (2)速送性。(3)空间有效利用。(4)规模适当。(5)库存控制。(6)安全性。 (7)

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及措施

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及措施 发表时间:2019-05-22T16:29:53.0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作者:徐全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武汉东湖学院2015级物流管理学号2015040091038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现阶段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在技术和人才方面的竞争,大部分企业开始注重增强自身在物流和供应链方面的竞争优势。虽然,我国大部分企业对物流管理引起了足够的重视,但是在物流管理信息化中依然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企业应该积极的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以此提高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从而增强自身的物流方面的竞争力。 关键词: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有效措施 1引言 在企业提升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在物流系统运用发展中的竞争随之日益激烈,企业开始逐渐的认识到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对于企业来说,加强物流信息化管理,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资金周转的速度,同时还助于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并且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物流管理的质量。 2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问题 2.1缺乏物流管理信息化意识 部分企业缺乏物流管理信息化意识,主要表现为:第一,企业未能够对物流管理信息化引起充足的关注与重视。第二,企业未能够建立单独的物流管理信息化部门。随着现阶段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信息化管理企业经营与发展中的位置逐渐的提高,然而,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并未能够对物流管理信息化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从而严重影响了物流信息化管理的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进而降低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2.2缺乏优质的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 现阶段,我国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未能够得到有效的满足的一个最为重要因素就是,缺乏优质的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现阶段,几乎大部分家庭中都具备电脑,并且其目前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实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现如今,人们可以利用网络在家进行购物,这就对物流管理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需要通过物流管理信息化不断的完善来实现。而这就要求企业拥有优质的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其不仅仅需要精通物流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能够熟练的掌握信息化技术。然而,现阶段,部分企业缺乏优质的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严重影响了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3加强物流管理信息化的有效措施 3.1注重提高物流管理信息化意识 提高物流管理信息化意识应该从对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和创新意识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注重提高企业对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作为企业的领导阶层应该全面的认识到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积极的建设完善的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以此实现对物品运输的实时监控,并选择最佳的运输路线和方式,在降低企业成本的基础上,保质保量的完成运输任务,充分发挥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的重要作用。另外,物流在我国的发展相对较晚一些,我国政府为了促进物流业的发展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企业应该结合国家的这些政策建立起完善的物流信息化管理体系,从而进一步的促进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3.2加强对物流管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加强对物流管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有效的弥补物流信息化管理人才短缺的不足,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分层次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首先,应该加强相关工作人员对企业文化的了解与学习,以此塑造内部工作人员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然后加强工作人员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理论知识与技巧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信息技术水平,最后,按照物流管理信息化工作人员的需求实施培训,切实的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实施培训前,加强与相关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充分的了解其在物流管理信息化方面的需求,以此切实的提高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人才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进而提高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 3.3注重规划和管理信息资源 为了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企业需要注重规划和管理物流信息资源。首先,企业应该准确的定位自身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需求,明确目标。企业在实施物流管理前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和自身建立电力商务系统、事务处理系统等,其次,企业应该理清目前的数据流,企业在实施物流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与数据流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企业加强对有效资源的规划和管理,促使其形成数据流,以此为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实施提供重要数据保障。 4结语 综上所述,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来说,具有着不可小觑的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然而,现阶段部分企业缺乏对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全面认识,并且存在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因此,应该注重提高物流管理信息化意识,并加强对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注重对信息资源的规划和管理,以此提高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促使其重要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参考文献】 [1]郭秀红.探究物流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8(14):58-59. [2]张芳.我国物流管理信息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品牌研究,2018(05):140+142. [3]牛桂香.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应对策略解析[J].中国市场,2018(07):185-186. 作者介绍:徐全,湖北黄冈人,汉族,出生1996年12月1日,就读于武汉东湖学院2015级物流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