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学《国粹京剧》校本课程实施纲要

(完整版)小学《国粹京剧》校本课程实施纲要
(完整版)小学《国粹京剧》校本课程实施纲要

**小学《国粹京剧》校本课程实施纲要

一、课程实施背景

京剧是我国传统戏剧中的瑰宝,是一种流行于全国的戏曲剧种,有近两百年的历史。它吸收并融会了其它剧种在音乐及表演方法上的长处,逐渐形成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京剧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唱腔。它把歌唱、舞蹈、音乐、美术自然地融为一体,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京剧不但有着辉煌的过去,她一样有着多彩的今天,我们不应该把她当成历史文物一样来瞻仰,而是让学生去了解京剧、认识京剧、喜欢京剧。

让京剧艺术走进课堂,特别是走进孩子们的视野,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对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中国孩子,尤其是被流行音乐所包围的现代小学生,更应该了解她;作为教师,更有义务把她介绍给孩子们。

二、总体目标:

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1.通过欣赏,使学生在领略我国京剧艺术所具有的美感时,受到生动的革

命传统教育。

2.通过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京剧的基础知识(起源、唱腔、伴奏乐器、

表演形式、人物行当等)。

3.通过学唱,初步培养学生对我国戏曲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现代京剧艺

术的认知和审美素养的积淀和提高,激发学生对传统戏曲艺术热爱之情,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关注的情感。

三、教学内容:

按照学习的内容,设置三个模块。

第一模块为“发现京剧”,以兴趣的激发为主要目标,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京剧艺术,初步认识京剧与生活的关系;

第二模块为“走近京剧”,以了解京剧艺术的美为主要目标,通过揭示京剧艺术的审美因素(音乐、美术、文学、舞蹈等表现手段),引导学生在体验京剧之美的过程中,初步了解京剧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

第三模块为“品味京剧”。引导学生在接触京剧名人,欣赏名家名段的同时,接受京剧美的熏陶,并具有一定的京剧表演能力。

每一模块由若干单元组成。第一、二模块由主题活动组成。主题活动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特征,以学生的生活为中心,组织京剧艺术的知识与能力。每一模块有相对独立的目标体系。模块的设计按照由易到难,设计成螺旋上升的系列。第一、二模块是必修模块,为普及水平,第三模块是选修模块,为提高水平。经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学习,学习者可以获得相对完整的京剧艺术基础知识与能力。

四、教学方法:

1、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合作教学或单独教学。在低年级,教材内容以主题活动为主,因此,要求各科教师尽可能的进行合作教学。合作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利于不同学科教师之间通过充分的交流相互学习,增进

团队精神,这也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可行途径。

2、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本校具有较好的现代化教学媒体资源,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学习渠道。

3、课堂内外相结合。通过汇报演出、学校开放日、参与社区活动等多种渠道获得家长和社区的支持。一方面为学生提供用武之地和获取成就感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获得家长和社区的支持。

4、重视良好的学习方式的培养。本次课程改革重视学习方式的改革,为此,本课程的教学需提供条件,培养学生自主积极的学习态度、合作的意识和基本技能、勇于探索和敢于质疑的态度。

五、课时安排:一~六年级各18节/每学期

六、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校本课程的实施质量是校本课程的生命,因此,学校特制定校本课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1.组织保障:成立由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任课教师为成员的校

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教导主任负责课程的开发、管理与实施,组织和协调工作。

1.制度保障: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学校大力支持教师开发校本课程,为课程开

发提供必要条件。

2.设施保障:配备专业教室及教学设施,包括:电视、DVD机、光盘、多媒

体等设施。

3.课时保障: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不随意增减课时。

成果展示:通过校园广播、橱窗及展示活动营造氛围,使学生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七、课程评价:

1.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

“一般”、“较差”记录,作为“优秀学生”的评选条件。期末将成绩记入《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

3.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小组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

出,也可结合学校班队活动、艺术节开展,形式不限。

4.将教师开发校本课程工作业绩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

小学播音主持校本课程实施纲要

小学播音主持校本课程实施纲要 一、课程: (一)名称:《播音主持》 (二)课时:18课时 (三)授课时间:每周下午校本课程时间 (四)班级人数:20人左右 二、课程目标: 1、了解主持人的一般常识要求。 2、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通过各种途径的训练,使学生将普通话说得正确、清晰,直至字正腔圆。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乐于自我表现,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提高交流、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合作,积累文化修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孩子们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为班级、年级、学校甚至更高级别的各项活动输送小主持人。 三、课程内容: 根据学生需求、发展目标共安排 1心理素质课程 ①我敢说。让学生形成当众说话的自信心和勇气,克服羞涩和畏惧的心理。 ②我要说。鼓励学生当众讲话,调动学生当众表达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发言的主动意识,唤起学生说话的积极性。 ③临场应变。锻炼学生反应敏捷,提高应变能力。 2语音课程 ①普通话字词正音。通过学习,掌握标准普通话的字词发音,辨别语

音语调,发音字正腔圆。 ②绕口令、儿童诗朗诵。 ③简单的少儿文艺节目晚会开场词。 3主持技巧课程 ①即兴演讲。 ②礼仪演讲。 ③采访技能。 ④辩论。 四、课程实施建议 (1)实施形式: 1、课时安排:每周下午校本课时间。 2、组织形式:采用班级活动与小组活动相结合的组织形式。 3、活动地点:校内为主,适当与校外相结合。采用请进来的办法,如:聘请电视台编导、主持人来校讲座,指导培训;组织学生校内模拟采访或赴电台、电视台参观等。 4、活动准备:大力宣传开发《播音主持》的重大意义,撰写《校本课程纲要》,师生共同设计活动方案开展活动。 5、成果展示:在学校一年一度的校本课程展示、迎新年文艺会演等活动中担任主持人,此外,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比赛,积极担任主持人。 (2)实施方法: 朗读、读绕口令、讲故事、讲笑话、小品表演、儿童诗朗诵、师生谈话、主持人比赛、模仿少儿频道节目主持人训练、社会实践。(3)实施形式: 集体训练、实践。

校园排球之校本课程 -

通辽新城第一小学 校园排球之 排球校本课程 通辽新城第一小学

通辽新城第一小学 前言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课改的深入校本课程的推进,教学设计的创新,已成为当前改革的热点和重点。针对我校作为省级排球传统项目学校,为推动排球运动在学校的发展,提高学校排球竞技水平,我校成立以校领导为首的研发小组对体育校本课程的实施进行论证和研究。依据国家提出“2+1”项目的工程,并结合我校“活力校园”体育教学理念,使学生学会多项技能终身受益的教学思路。为便于学生完整的理解学习排球内容和建构排球知识技能。避免内容形式的频繁更换造成学生不能扎实、系统的掌握一项技术的现象。经过大量探索实践,初步形成一套排球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出来学校编写此排球校本教材必要性。

通辽新城第一小学 目录 第一阶段————————————————————3 第二阶段————————————————————4 第三阶段:一、排球比赛简介与排球运动特点————5 二、排球基本动作教学——————————— (一)、准备姿势和移动—————————— (二)、正面双手下手垫球————————— (三)、传球——————————————— (四)、发球——————————————— 三、教学比赛——————————————— 四、排球游戏———————————————

通辽新城第一小学 第一阶段: 教学要求: 通过耍球、游戏和比赛,使学生了解排球,增加球感,培养参与活动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教学内容: 各种排球操。 各种耍球和排球游戏。 简单的自垫动作技术。 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如下: 一年级: 各种脚步移动和重心变换的游戏。 运用活动性游戏等方法,学习准备姿势和移动。 结合传垫球游戏学习正面双手下手垫球。 二年级: 学生基本知道垫球的动作要领,知道正确的垫球方法,可能较合理地移动步法垫起抛来球。 可以自垫或对墙垫三个球以上,可以自主移动脚步,基本掌握正面双手下垫球。 互相纠正垫球的动作,组织自垫、对墙垫球等比赛。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一)需求评估 1.明晰学校教育哲学 开发实施校本课程,首先要有明确的学校教育哲学,即学校根据师生特点、教育资源、学校教育传统以及教育者的办学宗旨,确立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向。它反映的是学校的个性,体现的是学校特色。我校的教育哲学是实施人本管理,让学校成为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绿洲,实施人本教育,让学校成为学生展示生命力的舞台。 2.评估学生的发展需要 学校是为学生而存在的,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个性的充分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重要依据。为了对我校学生的发展需要进行合理评诂,我们组织设计了问卷,针对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的选项,成长中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以及学生对学校课程设置的需求。在评估过程中按照学生年龄特征,学校就高、中、低三个年龄段的学生分别采取了直接答卷、选项填空、大规模访谈等形式,对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全方位的评估,最后形成科学的调查报告。结果显示,我校小学生的发展需求具有一定的共性:健康生活的需求、快乐学习的指导、幸福成长的体验、创新的思维品质的养成。 3.评估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要 学校是学生幸福成长的摇篮,是他们实践与体验生活的基地。我校虽然是中心校,但教学资源相对于城区来进比较匮乏。加之生源多属于农村家庭。父母的教育意识淡薄。部分学生由于父母的娇惯,忽视了礼仪与感恩,部

分学生由于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了身体素质差,缺乏一定的劳动技能和水平。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又迫切地想促使孩子有一定的兴趣爱好,在特长方面有所发展。基于这样一种现状,需要重建学校文化,重新审视学校的育人目标,使这所半个多世纪的老校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学校发展提供了平台,课程管理与决策权利的下放,给学校课程创新创造了机遇。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满足了学校发展的需求,学校在实践探究中明确了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实现学校教育哲学的方向。 4.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 近年来,县局、政府为学校投入了大量财力。扩建了图书室、微机室。语音室。光盘播放室、卫星收视室等。这些无疑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提供了很好的课程资源。在人力上,我校的教师年龄年青化。他们爱好广泛,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比较快。例如,王丽萍老师毕业于专业音乐学校。擅长器乐、舞蹈。门殿宗老师擅长微机知识,在flash制作方面更是游刃有余。苗秀玲老师一直任教科学、自然学科,对于种植、养殖也属于内行,总之,我们能根据教师的擅长来满足学生的所需。 另外,我们可利用的校外课程资源也很丰富,学校附近,各种机构、企事业单位较多,居民较集中,镇领导也力图改善生活环境,扩大了服务的范围:维修、购物、扶贫帮困、关爱弱小、节日喜庆活动等。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主动参与文化活动,美化生活环境,与当地居民共同建设美好的精神家园。 (二)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总体目标

小学科学校本课程纲要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小学科学《生命留影》校本课程开发纲要昌黎三小杨金英 课程名称:《生命留影》 课程开发者:杨金英 课程适用对象:四--六年级学生 课程类型:学科拓展类 课程资源:新编(自编)

学习时间:隔周一节 课程目标: 1.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开发适合学生水平,符合学生特点的综合活动型校本课程。 2.通过学习不同类型动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让学生学会动植物标本采集、制作的具体操作过程,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通过采集和制作动植物标本,增强学生对自然界生物的益害的认识和了解,增强自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 4. 通过对校园植物的认识,让学生亲近自然,提高学生热爱自然、热 5.爱生物、珍惜生命的理念。 课程内容: 一、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二、参观学校标本室,了解动植物标本的种类和基本制作方法,布置采集植物任务和注意事项。 三、 四、学习制作腊叶标本。 五、学习制作液浸标本。 六、制作叶子粘贴画。 七、植物标本展览与评价。

八、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 九、 十、蝶类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 十一、动物标本展览与评价。: 课程实施建议(一)教学方式: 1.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 3.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标本制作活动的机会。 重在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4. (二)学习方式: 1.动手与动脑相结合,观察与实践相结合。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2.学习活动是活泼的、主动的、和有个性的。 3.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地位。 一、评估方法 1.每小组在每次标本制作实验后,每人上交一份实验成果,每个实验成果按等级打分,占总成绩的55%。 2. 3.书面测试。试题主要考核学生对几种比较常用动植物标本制作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能写出具体的制作流程,并且加强试题的探究性和开放性。这部分占总成绩的35%。 4. %。10出勤率和课堂参与态度占总成绩的 5. 精品文档.

排球校本教材

排球校本教材 辛栋聂亚男 前言 排球球技战术教学训练的目标在于通过着重授予学生排球专业理论知识、技术、战术和技能,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守纪律的排球人才,具体任务有:不断提高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和竞赛水平。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思维,综合运用,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精神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目录 第一章:?排球运动简介和特点? 第二章:排球技术? 1、准备姿势和移动? 2、发球? 3、传球? 4、垫球? 第三章:?规则介绍 1、发球 2、击球时的犯规 3、队员在球网附近的犯规 4、进攻性犯规 第一章排球运动简介和特点 排球比赛的场地长18米,宽9米,中间球网隔开。男网高米,女子网高米。比赛时双方各据一边,每队上场队员六人,分前后排站立。 比赛开始,由一方后排右边队员在罚球区内,用单手将球直接夫发过网,然后双方按照排球竞赛规则将球击入对方场内,如运用垫球、传球、扣球、拦网(见图1—图4)等技术动作,组织进攻和防守,而不使球落入本方场内。 排球运动同其他球类运动项目一样,通过教学训练可以发展力量、速度、灵敏、弹跳、耐力等身体素质;提高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和内脏个系统器官的功能,增进身体健康;培养勇敢、顽强、机智、灵敏、吃苦。 1、广泛的群众性;由于排球运动场地设备简单,比赛规则容易掌握,既可在体育馆进行比赛和训练,也可以在一般空地上练习;运动量可大可小,因此适合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制、不同健康称和训练程度的人。 2、激烈的对抗性:排球比赛中不断由攻转守,在激烈快速的对抗中进行。有事一场比赛可进行两个多小时。 3、高度的技巧性:规则规定,在排球比赛中,球不能在手中停留时间过长,球也不能落地,没人不得连续击球两次,每方击球不得超过三次,对时间、技巧要求很高,从而体现出排球运动高度的技巧性。

校本课程实施纲要

校本课程实施纲要 一、校本课程的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的教育理念,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其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 我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及本地区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二、具体目标 我校的校本课程以兴趣性为主,与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科学等多门学科整合的综合形态出现,融汇德育、美育、智育、体育为一体,以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为目标,提高教师的课程改革意识,努力形成具有传承性的办学特色。 1.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充分挖掘学校人文、自然环境资源,整合校内外资源,促进具有传承性的办学特色的形成。 2.通过开展校本课程,让学生感受我们莒县深厚的文化底蕴,感受祖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培养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和参与合作、进取创造的精神,提高整体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和谐的发展。 3.通过开设校本课程,发挥校本培训的功能和优势,全面丰富教师的知识历史文化知识,提高组织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提升教师课程开发、教学改革的水平,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教学内容 我校把校本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1.必修课:《古诗文精选》)、《写字》。必修课在1—6年级全部开设。 2.选修课:选修课在2—6年级开设。 人文素养类:走进名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科学素养类:科技小制作、科学实验

健康素养类:象棋王国、围棋世界、球类 艺术素养类:手工、绘画、舞蹈、合唱、书法 学科拓展类:数学小课题、数学故事、快乐ABC、电脑绘画、电脑打字 四、校本课程申报程序 学校每位教师都有申报校本课程开发的权利和义务,并履行以下申报程序:1.填写校本课程项目开发申报表,于每学期开学前一周报到教导处。 2.向学校校本课程评审部门递交本人开发校本课程的课程实施纲要。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要进行评估审议,并下发审议意见。 3.选修类课程每门学生参与人数不少于30人。 4.如果选择某一校本课程的学生人数过多,学校将考虑同时安排两个班上课,从而保证校本课程开设的质量。 五、校本课程的评价 1.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评价。包括:学生选择的人数多少;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领导、教师听课后的评价;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教师授课方式及适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小组要从以上五方面入手,制定不同权重标准,最后综合考虑,形成对开发者的最终评价。 2.对学生的评价。一般采用等级制。一是看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的学时总量;二是看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三是看学习的客观效果。三者结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③对课程本身的评价。课程是否科学、合理,受学生欢迎,有无实际意义(如对学生发展的帮助,对教师成长的帮助,对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建设的帮助等等。) 六、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要做到人员落实,职责分明,团结协作。 2.课时与设施保障 以年级为单位组织实施校本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都在原有班级上课;选修课的实施,需要学校根据学生兴趣和需求,在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

美术校本课程纲要

校本课程材料 子美外国语小学校本课程 “艺绘风”美术社团 社团名称:艺绘风美术社团 负责老师: 路婞妍 活动时间:每周三、四下午2:40—4:20

美术校本课程实施纲要 课程名称:《创意儿童画》《衍纸画创作》 授课对象:小学二、六年级学生 授课时间:每周三、周四下午2:40—4:20 授课教师:路婞妍 第一部分前言 当前,以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目标的课程改革正全面展开,确定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体系。根据国家课程改革精神,结合学校近年来特色建设成果,我校的《衍纸画》校本课程应运而生了。为了扎实有效地实施好本课程,特制订本学科校本课程实施纲要。 第二部分课程设计背景 我们学校的教育理想是把子美打造成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希望每一位子美人在这个家园中都能激情诗意地快乐学习,快乐生活,成就自我,享受教育。本着一切从儿童发展需要出发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成为行为求真、品德向善、身心尚美的。为了挖掘学生个性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长学生的美术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我校以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针对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的特点分别开展了《儿童画》和《创意衍纸画》的校本课程。 第三部分课程目标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1.研究实验目标:开发出具有时代特征及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逐步开发出能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协调发展的校本教材和优秀案例。结合地方和学校课堂

教学实际,仔细斟酌和比对各种版本的教材,结合自身的专业,内化为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创建更加实效和针对性强的绘画校本课。 2.学生发展目标:在绘画校本课的学习中使学生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在绘画学习过程中,激发创作精神,加强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学生在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学会观察和思考,学习质疑与探究,形成良好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教师发展目标:更新教育理念,理解周边文化的育人功能,体现学校美术教育的特殊性,加速开发和利用更广泛的校本课程。拓展教师知识增长能力,提高专业形象,从而推动了教师专业的发展。 (二)、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今后的美术学习奠定基础。 (2)在自信作画中,加强合作交流,既表现个体的水平,有体现群体的意识,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3)在美术训练过程中,丰富情感,提高审美能力,进而促进人格完善。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每周美术特色的学习,和组织参加各种、各类美术类的比赛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学到一技之长。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美术特色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美的知识教育,陶冶情操,增强审美能力,达到全面提高自身整体素质的目的。

小学“生活与习作”校本课程实施纲要

小学“生活与习作”校本课程实施纲要 一、基本情况 1、课程标题:生活与习作 2、、主讲教师: 3、教学材料:创编 4、课程类型:学科拓展延伸类 5、授课时间:每周1课时 6、授课对象:三、四年级学生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有表达的意识,对写话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能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语言素养。 三、课程内容: 《生活与习作》是针对三、四年级学生创编的校本课程教材,两个学年,四个学期共计64课时。教材编写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本与语文教材习作相整合的原则,安排了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专项指导练习;开头、结尾的段落重点指导练习;以及观察、活动、事件等分类篇章训练。其中穿插了欣赏、品读、听说、修改、评议等拓展内容的安排,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四、教学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以及利用各种激励手段,系统的训练规程须具有趣味性,以调动学生的习作积极性和情感的活跃性,激发学生在生活中习作的热情。 2、经常组织学生欣赏优秀的典范的作品,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文章的欣赏能力和感悟能力。 3、采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在生活中体验,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畏难情绪,让学生在自由、轻松的心态下学会书面表达,感受习作的快乐。

五、教学评价: 1、评价原则: 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对知识技能的应用,注重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并获得感悟和体验。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 2、评价方式: (1)突出作文课程评价的发展性。不但要关注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作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突出作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情感和评价,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作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重视定性评价。 (3)作文批改要注意教师批改、学生自我批改与学生之间相互批改相结合。要把作文批改看作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的重要教学资源。 (4)根据各学段目标达成的要求,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六、课程计划(一)三年级

排球校本课程

《排球校本课程》 目录 张涛峰 前言 第一课排球运动的传播 第二课侧面 第三课垫球 第四课正面传球 第五课正面传球 第六课发、垫、传练习 第七课教学比赛 第八课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

前言 排球球技战术教学训练的目标在于通过着重授予学生排球专业理论知识、技术、战术和技能,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守纪律的排球人才,具体任务有:不断提高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和竞赛水平。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思维,综合运用,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精神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本书图例 教师、教练员 学生、队员 球运行路线 …………人跑路线

第一课排球运动的传播 1900年加拿大成为美国以外第一个推广排球运动的国家。同年又传入亚洲的印度。 据史料介绍,1905年,通过美国传教士的介绍,在我国广州、香港等沿海城市的学校和青年会也开始流传排球运动。1908年,美国人宴斯纳在上海青年会还专门进行了排球技术的传授。据我国体育老前辈梁兆安先生回忆,1911年上海青年会曾举行过首次排球表演赛,但由于观看人数不多,宣传媒介未曾进行专门的报道,影响也不大。 1913年我国参加了远东运动会排球比赛后,排球运动才在我国一些大城市逐步推广起来。1913年5月,曾参加过远东运动会排球比赛的选手邱纪祥、许民辉先生回国后就在广州向当地体育教师作了介绍并进行了表演。接着广州一些如南武、培英、培正、岭南等学校就先后开展排球活动了。1914年秋天在广州正式举行了“华利波顿赛”(即Volley ball)。1914年5月22日,在北平天坛举行的第2届全运会上,男子排球已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结果首届冠军为华北队所夺。 我国女子排球开展较迟。在1921年的广东省第8届运动会才首次设有女排比赛。1923年南华女排代表中国参加了第6届远东运动会的女排比赛,1924年于武昌举行的第3届全运会上,才把女排比赛列为表演项目,当时仅有湖南、湖北两队参加。总之,解放前我国女排开展既不普及,水平也很低,在以后的多次远东运动会上,女队都未拿过冠军。

美术校本课程纲要

美术校本课程纲要

————————————————————————————————作者:————————————————————————————————日期: ?

校本课程材料 子美外国语小学校本课程 “艺绘风”美术社团 社团名称:艺绘风美术社团 负责老师:路婞妍 活动时间:每周三、四下午2:40—4:20

?美术校本课程实施纲要 课程名称:《创意儿童画》《衍纸画创作》 授课对象:小学二、六年级学生 授课时间:每周三、周四下午2:40—4:20 授课教师:路婞妍 第一部分前言 当前,以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目标的课程改革正全面展开,确定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体系。根据国家课程改革精神,结合学校近年来特色建设成果,我校的《衍纸画》校本课程应运而生了。为了扎实有效地实施好本课程,特制订本学科校本课程实施纲要。 第二部分课程设计背景 我们学校的教育理想是把子美打造成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希望每一位子美人在这个家园中都能激情诗意地快乐学习,快乐生活,成就自我,享受教育。本着一切从儿童发展需要出发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成为行为求真、品德向善、身心尚美的。为了挖掘学生个性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长学生的美术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我校以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针对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的特点分别开展了《儿童画》和《创意衍纸画》的校本课程。 第三部分课程目标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1.研究实验目标:开发出具有时代特征及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逐步开发出能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协调发展的校本教材和优秀案例。结合地方和学校课堂教

小学排球特色校本教材

前言

为迎合阳光运动的提出至现在足以看出国家对青少年健康的关注,凡是有了阳光,给我们的感觉一定是很积极,很健康的。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课改的深入,校本课程的推进,教学设计的创新以成为当前改革的热点和重点,我校成立以校领导为首的研发小组,对体育校本课程的实施,进行论证和研究。依据国家提出“2+1”项目的工程,并结合我校生态教学体育教学理念,在校长直接参与和领导下确立我校体育课修改为选修课形式,最终使学生学会多项技能,终身受益的教学思路。 为便于学生完整的理解学习排球内容和建够排球知识技能。可以避免内容形式的频繁更换照成学生不能扎实系统的掌握一项技术的现象。经过大量探索实践,初步形成一套排球教学方法,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学校编写此排球校本教材。使其更具有科学性,实效性我们还需继续努力,探索,同时还需领导,同仁多多指教,提出宝贵意见。 目录

第一章场地的面积与地面 (3) 第二章排球运动简介和特点 (4) 第三章排球技术 (5) 1、准备姿势和移动 (6) 2、发球 (7) 3、传球 (8) 4、垫球 (11) 5、扣球 (13) 6、拦网 (15) 第四章规则介绍 (18) 第五章排球裁判员手势 (20) 附图排球站位 (22) 第一章场地的面积与地面

1、场地面积 比赛场区为长18m,宽9m的长方形。 2、无障碍区 图1 比赛场区四周至少有3 m宽的无障碍区,从地面量起向上至少有7 m 的无障碍区。正式国际比赛要求边线外至少有5 m.端线外至少有8 m的无障碍区。从地面量起向上至少有m的无障碍区,国际排联举办的奥运会,世界锦标赛要求边线外至少有6 m,端线外至少有9 m的无障碍区。 第二章排球运动简介和特点

某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纲要

某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纲要 ZZ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纲要 目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调整和改革课程休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目标,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为落实国家课程改革方案,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我校将在切实推行国家课程的同时,研究、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构建我校新的课程体系。 一、涵义 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本质量的前提下,在对社会、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究、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开发的、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强调的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二、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在于推动课程体系的完善,实现课程的根本宗旨,表现为六个方面。 1、完善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 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校本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提出来的。 2、教育的发展 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弥补国家课程自上而下的研究推广周期过长、缺乏灵活,滞后于社会变革、不能及时反映科技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等不足,有利于课程理论与实践的不断丰富和完善。 3、实施素质教育 开发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可选择性的校本课程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弥补国家课程中综合性、实践性的不足。校本课程与德育目标的事例,有利于学生价值判断能力的提高和情感机理的改善,有利于学生基本品质的日臻完善 4、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第一,校本课程给学生留下空间。第二,校本课程是根据学生的需求而开发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第三,校本课程开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个性张扬的现实条件。

文明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纲要

小学 《文明礼仪伴我行》校本课程纲要 一、基本项目 1、课程名称:文明礼仪伴我行 2、授课教师:本校校本课程教师 3、教材:选编 4、课程类型:人文素养类课程 5、授课时间:16课时 6、授课对象:1-5年级学生 二、课程的目标: 通过礼仪教育,学习礼仪知识,训练规范的举止言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自尊自爱、尊重他人、友好相处,为全面育人 奠定基础。 1.使学生了解、掌握并使用家庭常规礼仪,与家人加强沟通,消除代沟,建立上、下辈之间朋友式的关系,享受温磬的家庭生活。 2.了解、掌握并使用校园常规礼仪,使同学之间能够以礼相待,和睦相处,团结协作,互助互爱;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使师生间交往自然亲切,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校貌。 3.了解、掌握并使用社会常规礼仪,使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让自己处处受到欢迎,得到尊重,使自己的社会生活充满快乐, 从而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4.了解社会,学会感恩。 5.了解、掌握并使用社会常规礼仪,使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让自己处处受到欢迎,得到尊重,使自己的社会生活充满快乐, 从而培

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三、课程的内容 课程内容包括四个单元(后附部分选用内容):课程内容包括四个单元:“文明校园从我做起”、“家庭文明从小做起”、“社会文明靠大家”、“学会感恩”。(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的进行教学。) 1.文明校园从我做起 “校园规范我知道”、“同学之间”、“尊敬老师”、“学校是我家”等方面,让学生了解、掌握并使用校园礼仪,同学之间能够以礼相待、团结协作,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校风校貌。 2.家庭文明从小做起 “亲亲一家人”、“百善孝为先”、“文明礼仪从小事做起”、“邻里之间”等让学生了解、掌握并使用家庭礼仪,家庭成员和睦相处,享受温磬的家庭生活。 3.社会文明靠大家。 “礼貌用语我会说”、“文明习惯我养成”、“公共文明我牢记” “社区文明我参与”等内容,让学生了解、掌握并使用社会礼仪,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处处受到欢迎,得到尊重,使他们的社会生活充满快乐,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4.学会感恩 “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张海涛伯伯”、“感恩社会”等四个方面,让学生了解每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必须学会感恩,回报社会。具体见下:(课程内容虽然分为四大单元,但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交叉进行。)

甘泉寺小学校本课程实施纲要

甘泉寺小学校本课程实施纲要 当前,以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目标的课程改革正全面展开,确定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体系,学校在课程设置和安排上有了较为宽松的施展空间。因此,今后如何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在完成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计划的前提下建立自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将是学校在课程改革方面的重要任务。同时,这与素质教育的根本精神也是相符合的。为顺利构建我校的课程体系,进一步实施好校本课程,特制订《甘泉寺小学校本课程实施纲要》。 一、设置校本课程的意义 1、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从教育的长期发展来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学校与社区的教育资源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体现了教育的开放性。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弥补国家课程自上而下的推广周期过长,不能及时反应科技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等不足,有利于课程理论与实践的不断丰富和完善。 2、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无论从其内涵还是外延去理解,都是极其宽泛的概念,而其实施的形式也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各学校主动设置一些能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与育人目标密切融合、形式更为自由、实践性更强的校本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 3、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学校不能仅重视教学,而应更多的关注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潜在能力。校本课程的设置正是以此为目的。 4、是教师个性释放的需要 在学生的成长历程中,教师的影响力和榜样作用是无可置疑的。

在传统教育观念中,更多地把教师的共性放在首位。而事实上,每一个教师都有每一个教师的鲜明个性,由于校本课程研究、开发、实施、评价方面的充分授权,一线教师的个性特长必然能在课程中得以体现,这有利于造就一支专业素质和理论水平高的教师队伍。 二、校本课程的设置目的 1、通过校本课程的正常实施,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加强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 2、培养一支具备课程研究和课程开发意识及能力的教师队伍,在高质量的完成基础型课程的同时,保证校本课程的高水平的实施。 三、校本课程的培养目标 满足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发展学生的个性,为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最大限度的个人发展机会。让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在课程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化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形成更为广泛的能力,塑造更为健全的人格。 四、校本课程的内容 我们将课程分为四大类: 艺术类:剪贴画、绘画日记、舞蹈、童声合唱等。 手工类:手工制作、折纸、剪纸、捏彩泥等。 体育类:篮球、乒乓球、象棋等。 人文类:手语、旅游文化、英语口语、古诗诵读、朗读、思维训练、数学故事会、我爱我家、计算机等。 五、校本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1、校本课程教师队伍由本校全体在职教师等组成。 2、开设校本课程,保证校本课程顺利实施是全体教师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排球校本课程计划

排球校本课程计划 抚宁县第三中学 田野关成良

排球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课程的教学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立足于根据学生掌握程度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分层,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改变了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把发展学生的主题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落实到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实处。并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排球知识和技能,使其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意义与目标 1、课程开发的意义 A、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就是要使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健康的发展,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和创造性。校本课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不同需求,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具体体现在课程的设置及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的多样性、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和丰富性。 B、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国家课程开发模式下,教师处于权力结构的最底层,教师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进度,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这无疑扼杀了教师的创造潜能。校本课程的开发赋予了教师的课程决策权。教师就是课程编制者、实施者、评价者 C、学校特色的形成 一个学校有没有特色,首先要看他有没有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就是在保证基本的教育质量的前提下,给学校一个空间,让学校根据自己的客观现实确定自己的办学哲学。确立学校独特的发展方向。特色化课程的建构是实现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 2、课程目标: A、传垫以技术教学为主的旧体系,建立以增强体质、提高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线的课程目标体系。使学生以排球运动为基础在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身体活动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

书法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小学书法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中国书法是世界上最独特的“东方艺术”,她的独特个性、丰富内涵和育人价值是其他艺术(包括美术)所不能比拟,书法教育具有育德、启智、审美、健体等作用,在提高学生思想素质、智能素质、审美素质以及强化人格力量等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优势。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书法教育目标与素质教育目标在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等方面具有一致性。但在网络时代,键盘将逐渐代替笔的现实正在向我国的传统文化挑战,书法作为交际工具的的实用价值渐渐淡化、退化,只广泛存在于学校这样的教育基地,仅作为一门艺术而独立存在。继承发扬普及书法教育,就是唤起全体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和继承优秀民族文化的责任感。 一、书法教育校本课程提出的背景: 1、书法教育现状分析: 写字课归属语文学科,受到语文教学内容的挤压和冲击,其性质总是徘徊在语文和美术学科之间,始终不能成为具有独立地位的、完整、系统的教学科目确立在课堂上。而作为每个公民最重要的接收普及教育的场所——学校,其书法教学远远不如社会培训力量。 据调查,学生书写水平低下,表现在:执笔姿势错误、书面字迹潦草、构字间架松散,无章法技巧。针对这一现状,近年来的语文测

试卷第一大题都设计为“工整书写字词”的“送分题”,以强调书写的重要。将书法教学系统化、完整化和普及化,这使得学校的书法教育充满了迫切感和必要性。 2、书法教育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面向 21 世纪振兴教育行动计划》、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和教育部基教司编的《写字教育指导纲要》……2007年5月,中国书画等级考试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从这些文件、通知精神及国家政策的推衍过程看,书法教育属于国民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对写字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到中国书画等级考试的启动,书法教育越来越具有规范性和实践性。加强写字教学,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是所有老师的共同任务。培养全体学生的写字习惯,基本的写字技能,应成为教师教学水平、学校办学水平评价的一个方面。 3、实施书法教育的必要性。 实施素质教育,其最终目的是提高每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促使其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写字水平也正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写字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和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写字教师通过讲述我国悠久、灿烂的书法文化史,会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此即以字育德;读贴是分析观察的过程,临帖是思维运行的过程,其都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写字也是实践的过程,在大脑的指挥

小学《国粹京剧》校本课程实施纲要(最新整理)

**小学《国粹京剧》校本课程实施纲要 1、课程实施背景 京剧是我国传统戏剧中的瑰宝,是一种流行于全国的戏曲剧种,有近两百年的历史。它吸收并融会了其它剧种在音乐及表演方法上的长处,逐渐形成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京剧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唱腔。它把歌唱、舞蹈、音乐、美术自然地融为一体,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京剧不但有着辉煌的过去,她一样有着多彩的今天,我们不应该把她当成历史文物一样来瞻仰,而是让学生去了解京剧、认识京剧、喜欢京剧。 让京剧艺术走进课堂,特别是走进孩子们的视野,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对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中国孩子,尤其是被流行音乐所包围的现代小学生,更应该了解她;作为教师,更有义务把她介绍给孩子们。 二、总体目标: 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1.通过欣赏,使学生在领略我国京剧艺术所具有的美感时,受到生动的革 命传统教育。 2.通过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京剧的基础知识(起源、唱腔、伴奏乐器、 表演形式、人物行当等)。

3.通过学唱,初步培养学生对我国戏曲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现代京剧 艺术的认知和审美素养的积淀和提高,激发学生对传统戏曲艺术热爱之情,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关注的情感。 三、教学内容: 按照学习的内容,设置三个模块。 第一模块为“发现京剧”,以兴趣的激发为主要目标,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京剧艺术,初步认识京剧与生活的关系; 第二模块为“走近京剧”,以了解京剧艺术的美为主要目标,通过揭示京剧艺术的审美因素(音乐、美术、文学、舞蹈等表现手段),引导学生在体验京剧之美的过程中,初步了解京剧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 第三模块为“品味京剧”。引导学生在接触京剧名人,欣赏名家名段的同时,接受京剧美的熏陶,并具有一定的京剧表演能力。 每一模块由若干单元组成。第一、二模块由主题活动组成。主题活动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特征,以学生的生活为中心,组织京剧艺术的知识与能力。每一模块有相对独立的目标体系。模块的设计按照由易到难,设计成螺旋上升的系列。第一、二模块是必修模块,为普及水平,第三模块是选修模块,为提高水平。经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学习,学习者可以获得相对完整的京剧艺术基础知识与能力。 四、教学方法: 1、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合作教学或单独教学。在低年级,教材内容以主题活动为主,因此,要求各科教师尽可能的进行合作教学。合作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利于不同学科教师之间通过充分的交流相互学习,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纲要

校本课程《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星原之火》 授课对象:三年级 课程类型:学科拓展类 课程简介: 《星原之火》数学校本教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注重与教材同步,根据学生不同年龄、不同发展水平的认知特点,精心设计,内容力求做到趣味性、操作性、现实性、探索性、开放性、思想性与方法性,主要体现三大理念: 数学是思维,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思维素质,因此,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是进行数学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数学是活动,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数学是文化,数学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通过多种资源的挖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和兴趣,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课程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以趣味数学为支撑点,分为三大模块(思维训练、实践活动、开心数学)编排,采取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编写方式,力求图文并茂,学练结合,层次鲜明。

背景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但由于受应试观念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出现了只重视数学知识,缺少人文的熏陶,更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把掌握基本知识、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把学生的生活空间挤压在分数的争夺上,最终使学生的健康生活道路增添了诸多的阻碍……这种教学显然与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是背道而驰的。认真分析我们的数学教学现状,我想,除了我们的教育体制导致我们对数学的本质或精神理解有偏差、导致我们的教学方法手段相对单一外,还有我们提供给学生的数学素材和教学资源匮乏、我们呈现数学的方式死板等。正是从这些角度考虑,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数学资源,包括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民间数学趣题、数学古题名题、数学史、数学家的介绍,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探究活动,使数学内容更充实、数学课程更丰满,还原一个有趣的、富有人情味的数学真实面貌。我校为了贯彻落实校本课程计划,活跃学校数学学习氛围,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从2013年下学期开始开发校本课程研究,命名为“星原之火”。 课程内容:

(完整版)高中排球校本教材

目录: 第一章:排球运动的简介、特点、锻炼常识(安全教育) 一、排球比赛简介 二、排球运动的特点 三、排球运动的锻炼常识(安全教育) 第二章:排球技术 一、准备姿势及移动 二、发球 三、传球 四、垫球 五、扣球 六、拦网 第三章:规则介绍与裁判手势 一、发球 二、击球时的犯规 三、队员在球网附近的犯规 四、拦网犯规 五、进攻性犯规 第四章:排球的基本战术 第五章:排球径赛组织工作 第六章:排球径赛的观赏

排球运动简介和特点 一.排球的起源于发展 排球运动诞生于1895年,创始人是威廉·G·摩根,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沃克 城基督教青年会干事。 身为热衷于推广体育运动的基督教青年会干事,摩根在辅导人们进行各种体育锻炼的实践中逐渐意识到,不同的对象应该采用不同的锻炼方法。当时逐渐流行起来的是由奈史密斯发明的篮球运动,但摩根认为它比较适合年轻人,对于年纪稍大的人来说则过于剧烈。1895年,摩根辅导一个由商人组成的班级,渐渐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创造一种结合了篮球、棒球、网球以及手球的游戏,而这种游戏又必须避免 像篮球那样的肢体接触。 为此,摩根在青年会的体育馆中进行了试验。他在篮球场上架起了网球网(高约1.98米),以篮球胆为球,让人们像打网球一样用手隔网来回托传球,与网球的不同之处是球不能落地,球在哪一方落地一 次就算哪一方失败一次。 由于篮球胆太轻,在空中飘忽不定,玩起来很不方便,摩根尝试将篮球胆换成了篮球。但篮球又过于沉重,飞行速度太慢且很难用手将其隔网击打。最后,该市的司堡尔丁体育用品公司(Spaulding Company)试做了圆周63.5-68.8公分,重量9-12盎司(约255-346克),外表为皮制,内装橡皮球胆的球。经试验,此球效果非常理想,于是就决定采用这种球——这就是第一代排球,其规格与现代国际比赛用球已经非常接近,而排球这项运动也正式诞生了。很快,它就在基督教青年会中广泛传播开来。摩根和春田市(Spring field)体育干事弗兰克·德博士及消防署长林奇共同将这项游戏命名为“Mitontte”(意为“小网子”)。 1896年,摩根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排球竞赛规则,发表在当年7月出版的美国《体育》杂志上。同年,春田专科学校举行了首次排球表演赛,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排球赛。赛后,春田市立学院的霍尔斯特德教授根据球要在空中飞行、不能落地的特点,将其改名为“Volleyball”(意为“空中连续击球”)。 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最初的排球运动只是一种消遣游戏,比赛人数的多少、比分的多少都由比赛双方临时协商决定。 排球运动的传播 排球问世后,由美国的教会、传教士和驻外军官、士兵传播到了世界各地。由于排球在问世之初就没有严格的上场人数限制,加之传入的时间不同,世界各地排球运动的形式也不尽相同。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排球最先传入美洲:1900年首先传入加拿大,1905年传入古巴,1912年传入乌拉圭,1914年传入墨西哥。传入美洲的大多是六人制排球形式。 排球传入亚洲也比较早,1900年首先传入印度,1905年起先后传入中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因为所采用的规则不同,亚洲排球经历了16人制——12人制——9人制——6人制的演变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