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怀仁方言精选

大同、怀仁方言精选
大同、怀仁方言精选

圪泡(野孩子)圪蹦(蹦或跳)圪台(台阶)肉圪蛋(胖)亲圪蛋(心爱的人)

奴圪蛋(心爱的人)圪跳(指认不稳重)圪扎(扎或指人故作扭捏)尔(人家)

圪棱棱(着装整齐得体)圪搂搂(装的太满)圪堆堆(装的太满)圪膝(膝盖)

圪采采(击打时的强烈)圪梆(圆梆)圪搜(摸索的掏东西)圪吱(纠缠不休)

圪塌(罗嗦)圪怯(胆怯)圪对(挪对)圪拉(正在谈恋爱)圪服(忍耐)

圪顶个巴(不流利)圪抽个扯(相互扯皮)圪呡(细细品尝)圪挠(逗笑部位)

圪搓(搓)圪抽(抽搐)圪针(植物的刺)圪凑(凑在一起)圪敲(挣钱)

圪弯(弯)圪节(一段)圪摇(摇晃)圪搅(搅拌)圪躺(躺)圪闹(垃圾)

吵(讨论)圪就(蹲)圪坨(猫耳朵)圪逗(逗人)圪铮铮(硬朗)抬(隐藏)

灰(坏)铜锤铜顶心(250)翻(唠叨罗嗦)坑(着急)倩(正好)

圪绕(瞎转)圪抖(显示或炫耀)圪责(任性撒娇)圪装(假装)奴(漂亮)

圪凑(凑在一起)

二字部

拿糖(客气)前眼(上午)后眼(下午)颔水(口水)存生(怀孕)

乎阑(一块活一片)包弹(批评)谝答(聊天胡扯)洗炭(指闲着没事)

跑肚(拉肚子)浓带(鼻涕)唠叨(困难)搜搜(叔叔)女人(女的)

点花(挑拨离间)苗人(不通世理的人)闹门(闹别扭)提猴(皮包公司)受苦(劳动)恨苦(不怕苦)尔孩(那个人)抹画(诽谤)红顺(大约)洋灰(水泥)画虎(写状子)串门(跳墙头住媳妇打火鸡)鞑鞑(爸爸)

男人(男的)阿你(夫妻之间的对称)串话(顺口溜或民言)挨心(特亲近)插号(绰号)云活(好活或舒服)爬床(生活潦倒人生失意)对子(对联)咋也(大概也许)碰达(大概也许)白说(瞎说)粘牙(无赖不好说话)饥荒(债务)划估(计划估计)脯子(胸脯)鼻腮(耳光)道氅(口袋)嚷架(吵架)动弹(劳动)请亡送亡(请祖祖) 睡说洋说(故意自言自语)

栈鸡(用精饲料喂鸡)穿槽(指人能和牲畜对话)疲善疲处处善静(善良)

取灯儿洋火(火柴)砸锅(饭不够)立嘴(歪嘴)碱锅鬼剃头瞎顶头(秃子)俏点儿(鼻子上端

点的红点)出床(灵魂)送

亲(配驴)割杀(吃掉残余的饭)

鸡杂羊杂(鸡羊内脏做的菜)盖盒(结束)捉准(肯定)睡抗(静坐绝食)僵茧(手茧)野猴(撒泼之人)红眼(嫉妒)眼红(嫉妒)地懂(思考)惨颜(同灰相或德性)蓖梳(梳子)褚腰(棉背心)猫腻(阴谋内幕)啥嘎(什么东西)安锅(得了便宜)仔细(节俭或吝啬)扒掐(不屑一顾)圪尖(不自然或不方便)扎挣(勉强)想望(希望)跌歇(停留栖身)富虫(蟑螂)摸捞(抚摸)妞妞(乳房)龟头泥头(指妻子有外遇)急溜(机灵勤快)香应(便宜好处)怕怕(狼)

三字部(黑俗语)

不好过难活(不舒服)保不准备不准(不一定说不定)火汉子(正气豪爽)

八辈子(指时间久)二老板(已婚女子)白烙毛(白干活)洋七子(匕首)鼻梁洼(鼻子洼处)不各股(合不来)不难为(活该)不敢定(说不定)吃黑枣(挨抢子)地不平(拐子)赌眼窝(比眼力)扶下巴(打圆场)二往五(指靠不住的人 250)二五眼(外行))二求柸(傻里傻气的人)二奸臣(办事奸猾的老二)二难耐(左右为难)妨主货(给人带来不吉利者)屈(读缺)圪膝(打圆场说好话)背锅子(驼背)喝泔水(求得别人施舍)抹桌子(乞丐吃剩饭)僵巴头(固执的人)墓立愁(指失去父或母的人)卖片汤(说漂亮话不办实事)扑刀子(行为莽撞)气布袋(惹别人生气的人)

领情布袋(不情愿领情)捉大头(捉弄欺骗别人)放梆子(说大话吓人)

吃冻柿子(接吻)半升子半客子(呆傻愚蠢)骚巴头(脏了媳妇费力不讨好)板蛤蟆(小轿车)活人妻(离婚女人)海巴油圪棒油(以前的润肤油)

后伤风(同性恋)蘑菇钉(图钉)自捣亲(自由恋爱)借饭的(乞丐)讨吃子(乞丐)慌慌的欢欢的(快点)城毛猴(城里人)村虎子(村里人)山汉(山里人)招仙爷(预言家)死不全(瘫痪者)捣古迹(讲故事)接口气(接祝福的话讨吉气)坐髭口(年纪大了懂事了)探树梨(上树直接栽梨)拉灵活(拉棺材)蛇盘兔(指好婚姻)地皮菜(地耳)春灶子(灶台)传头子(病

)外来虎儿(外来户)背斗子(拉皮条)凉胡子(生手行

业外行)

端的平(指瞎摆架子不顾大局)闪塌嘴(糖干炉)没尸首没使用(不成器)点灰疲贴膏药磨豆腐(添油加醋说别人坏话)当家人(家长)牛头砖(板砖)猫跟头(前滚翻)没风水(没出息)淡求事(不怎么样)接磕子(口吃结巴)穿街圈(见啥吃啥)差啥(差不多)红姑娘(锦灯笼)穷眼睛(嫉妒别人)屈(读缺)鞋底(打圆场说好话)没和(读乎)数(对事没把握)

兰花草求兰花(没用的人)

四字部

您(读捏)吃了莫(您吃了没)打牙扇嘴(顶嘴)死皮破肚(松散松弛)死皮赖脸(厚着脸皮)摸干试气(全不知趣自认幽默)乱朝亡世(无组织五纪律)

悉底尽明(完全明白)歪丢扯眼(情态不正确)刁机刁夺(挣夺时间抽闲空)清脓大带(重感冒)扇扇达达(爱说假话诈骗)求毛鬼胎(吝啬小气)

擂粗捣大(日粗说大话)山场窑峪(指山村和煤矿的人粗野)薄乎耐耐(很薄)

云遮雾罩(自我意识膨胀我行我素与虚的玄的炸的同义)三般两样(花样多)

厚不拿拿(太厚)阴七阳八(注意力不集中)泥猪溅狗(满身都是泥邋遢)

黑马乌乱(不清楚模糊)灰塌二虎(满身灰不干净)精说白道(极力狡辩)

平不压差(不顾大局没礼貌还有点不讲理)明脯暗盖(暧昧关系或半公开通奸)

眼前见事(机智灵活会办事)清灵格睡(干净)灰塌二虎(懒惰成性环境肮脏)

的零兰蛋(稀稀拉拉精神状态不好)眼泪花忽(热泪盈眶)泪淹心(悲痛之极)

拿龙捉虎(摆臭架子装腔作势)大清早起(早晨)三八两下(干事干净利落)胭脂圪嘟(颧骨)青眼菟头(翻脸不认人或欺师灭祖)葬良倒心(违背良心)三下五除二(干事干净利落)及黑将儿(傍晚)货郎担子(货郎也叫忽郎子)豁沟打牙(有缺口孩子掉牙)横搅顺说(狡辩)血淋溅虎(鲜血淋漓)虚棱登假(摆臭架子装腔作势)哭啼抹泪(哭泣)哭泣六笑(又哭又笑)五哭六笑(又哭又笑)酸文假醋(咬文嚼字或古板严肃)心猫胡阑(麻烦)

急神见鬼(动作夸张行为异常)闪深塌浅(及其不稳重)讨吃烂鬼(破衣烂衫)

假眉三道(故作正经装腔作势)没骨拉撒(无聊之极)跌东摇

西

喝高走不稳)

游魂酒醉(失魂落魄魂不守舍)麻烦籽籽(瓜籽) 展油攉水(精神好舒坦

游迷打盹(失魂落魄魂不守舍)马高邓短(闪失)堂问三间(东西堂三房)

吓人捣鬼(虚张声势·吓唬人)孔曹颜华(空槽盐化)自寻无常(自杀)蚂蚂鞭炮(蚂蚁)家巴巧儿(麻雀)龙蚂蛛蛛(蜘蛛)胡梯圪台儿(台阶)油渍抹耐(物体油腻不干净)重眼双皮(双眼皮)连明昼夜(夜以继日)

虾蟆蝌蚪儿(蝌蚪)屁臭味(难闻的腌菜味)亲刚儿热弟(亲哥热弟)大清早起(早晨)五头六亩(各处聚集解决问题)嘴尖毛长(刁蛮爱说怪话)

死葱味(嘴中葱味)情长寿短(忧思伤脾相思而亡)圪膝盖儿(膝盖)

全家伙伴(一家团聚家庭和睦)游方太医(江湖医生)圪劳肢窝(腋窝)

抓鬏夫妻(原配夫妻)无王倒法(无法无天)人马山景(人山人海声势浩大)

颠毛颠尾读以(溜须拍马上窜下跳不稳重)颠毛颤尾(同上)

青衣黑帽(穿着整齐)提名道姓(谩骂中直呼其名)不当拉花(不应当)

猪奶奶气(臭肉味)死烟味(烟熏味)大金红晌(中午)

抬头见喜出门见囍猪羊满圈六畜兴旺金银满柜旺气冲天

炭积如山开业大吉财源滚滚人丁兴旺

歇后语

包公的儿子-------闹门

狼碰开门狗也进来了——仗势欺人

狼追(断)的时候怕,狼吃的时候还怕?——无所谓

死猪不怕开水烫————就这样了

坟园擩圪都(拳头)————戳鬼

茅坑档子搭戏台————臭架子

讨吃子丢了棒————受了狗的欺

新黍子糕蘸洋角外加葱炒鸡蛋————香着哩

三寸金莲圪登登————好姑娘

吃上包子歪了嘴了————挑三拣四

赵麻寨过去了————后堡(补)

骆驼的屁股————眼高

屎巴牛搬家————滚蛋

吃棉花耎线————细人

高粱叶烧纸————哄鬼

扒拉过料炭找东西————寻灰

雀头定盘————总嘴

锅盖没梁————拍子

没眼的狼————瞎嚎

老虎下山————一张皮

推小车拾了个驴口袋————有口啦

山蛋打雀————张过了

三月黄鼠————出土灰(骂人从小就坏)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

秋后的蚂蚱————活不长

城墙头擦蹄子———撅的高

牛头不烂————多费柴炭(指功夫不到)矛室(儿)的石头——

——

又臭

又硬

吃西瓜调辣椒(儿)————各随脾气

大年初一没月亮————对死的圪结

二十三送灶————好话多说,

赖话儿少说

家巴雀儿跳高高————抖翎咧

家巴雀儿跳高高————抖毛咧

公公背上媳妇游五台————费力不讨好

吃上刀子耎斧子————各有各的灰肚子

西山的牛————认不得麻糁

二股叉打老婆————一下顶两下

童男女跌在河啦————衣裳湿啦,架子不倒

俗语

借不到米还能把半升丢了?

男怕初一,女怕十五(指身染重病将死之人)种地不种二茬地娶妻不娶活人妻(麻烦多)讨吃子不担水,有理的哩

胭脂圪嘟高克夫不用刀

偏染的花不上色不染的花紫登登

白黑也是银子好赖也是儿子

饭罢咽喉一个味

出门小三辈见小姑娘叫大妹

成者杨六郎不成卖麻糖

人穷辈子大

有了亲娘好没了后娘好再没了婶子大娘也好你的我的还有一个伙的(再婚家庭)

为了一口气卖了十亩地

戏班子没人打梆的唱红(凑和救场)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凑和救场)

丑娘生了个红罗汉能给丑娘遮一半(互补)

今天不杀刘秀明天刮王莽(早晚的事)

见饭饥见水渴见了枕头就眼涩

说人的人不如人

大同的买卖拦腰打

买马买了个牛走手游眼吃手无限

喂牛的菠菜打鼓的葱村里的姑娘才尝新

城毛猴小看村虎子(小瞧人)

要要福,开久铺

天打五雷轰

千里不捎书捎书不写字写字你剔勾剔勾不去点三天不显剃头匠

熬碱大师傅上吊赶车老师傅跪道

好马出在腿上好汉出在嘴上

捉鳖不在水深浅只要扑在手跟前

当乡不养当乡人

米面夫妻酒肉朋友

狐子老了还成精

担上大粪不偷吃

三代没一代头上不叫磕烟袋

医生在了已房宝医生不在一房草蒙上骷髅瞎胡说

打死卖咸盐的了

脑子打成豆腐了

头朝下走几步

人过四十部学艺

打起母猪看种

啥谷子碾啥米啥妈生啥女

养儿多像舅

素油炝蒜神仙闻见打颤

去大同绕应县

没娘的孩天照顾

一烟不点两火

骑上母猪撞到狼运气来了不用忙给日本人垫工磨洋工

拔下眼睫毛吹咪咪(能人)

按住葫芦抠籽籽(找茬)

狼怕抿(掏)刀狗怕弯腰

打蛇打七寸

又背斗子又捉奸,一人挣两人的钱

鬼活千年也没下巴

狗改不了吃屎

人灰了,闯乱子;天灰了,下蛋子;老婆灰了,嫁汉子;孩子灰了,打伴子十个厨子九个甜剩下一个不捏盐

宁娶大家奴,不娶小家女

二月青遍地青,三月青没一根。

立夏忙浑种谷忙

小满前后,点瓜种豆。

芒种黍子急种谷

夏至不种高山黍,还有十来八晌小糜黍

头伏见谷穗

头伏荞麦末伏菜

处暑不出头,割的喂老牛

大寒小寒,冻死老汉

种地没粪,等于胡混,若要不信,粪盘为证。

闲时做上忙时用,一年庄家二年种。

天旱误不了锄田雨涝误不了浇园。

干锄糜黍湿锄豆,天阴下雨漫葫芦。

水葫芦,旱西瓜。

耕三耙四锄耧八遍,八糜二糠。

三年学个买卖人,一辈子学不了个庄户人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伏里雨多,谷子米多。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三月初一的风,四月初一的雨。

黄凤盼日落,日落盼鸡叫。

初一下雨初二晴,十五下雨半月淋。

八月初一下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

三月三,红缨凉帽单布衫。

饭后行百步,赛如上药铺。

谜语

一个老汉靠墙睡,虱子虮子爬了一脊背————秤一个老汉一条腿,摸了帽子大张嘴————豆芽

一苗树不高高,上头挂个小刀刀————豆角儿

弟兄两人一般高,高腰上紧的黑丝绦————木水桶

从南来了一群羊,不溜不溜溜瞎河————饺子

从南来了一群碎人人,紫布袄对门门————花椒

从南来了个黑小子,有头没脑子————勺子

红门楼,白院墙,里边儿住了个耍儿郎————舌头

上边儿毛,下边儿毛,当中夹了个黑葡萄————眼睛

当院有个八调,只耎不尿————鸡

青石板,板石青,青石板上钉银钉————星星

一宅分两院,两院不一般,五男并两女,七子不团圆————算盘

绕口令

(一)

前山有个吹腿粗,后山有个吹粗腿,有一天两人比腿粗,不知道是吹腿粗比吹粗腿的腿粗,也不知道是吹粗腿比吹腿粗的腿粗。

(二)

当地放了个桌子,桌子上放了斗麦子,麦子上边儿盖了个拍子,拍子上边儿有落了个鸽子,鸽子头上有两个虱子。从门外进来两个瞎子,碰翻了桌子,洒了桌上的麦子,跌了斗上盖的拍子,惊飞了拍子上落的鸽子。跌没了鸽子头上的虱子。顾了扶桌子,顾不上收麦子;顾了收麦子,顾不上拾拍子,顾了拾拍子,顾不上逮鸽子。顾了逮鸽子,顾不上捉虱子,忙坏了这两个瞎子。

(三)

东山坡有个窑子,窑子里头住了个秃子,秃子种了两亩半紫杆谷子。西山坡也有个窑子,窑子里头也住了个秃子,也种了两亩半紫杆谷子。东山坡窑子里头那个秃子说:西山坡窑子

里头那

个秃子

偷了他那两亩半紫杆谷子;西山坡窑子里头那个秃子说:东山坡窑子里头那个秃子偷了他那两亩半紫杆谷子。不知是东山坡窑子里头那个秃子偷了西山坡窑子里头那个

秃子的谷子,还是西山坡窑子里头那个秃子偷了东山坡窑子里头那个秃子的谷子。

儿歌

(一)

笑话笑,连打落,老爷骑马我坐轿,轿里坐了个毛姣姣,老爷问我官大小,糊里糊涂不知道。

(二)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上唱大戏。外甥女儿也要去,外甥小儿也要去,气的姥姥不出气。

(三)

一九二九,不算九:三九四九,掩门叫狗:五九六九,阳坡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河开不开燕准来:九九又一九,犁牛遍地走:十九不消算,地头等饭罐。

(四)

大红豆,紫皮皮,上房瞭你二姨姨。二姨二姨甭哭啦,明儿后儿搬你去呀。啥车?红油板板绿油车。啥牛?紫金圪蛋大键牛。啥鞭?皮鞭。皮鞭底下还滴水水儿甭?滴

(五)

狼打柴,狗烧火,猫儿上炕捏窝窝,大哥一个,二哥一个,那个哪去咧?猫儿叼走啦?猫儿哪去咧?上山啦;山咧?雪败啦:雪咧?消成水啦;水咧?和成泥咧;泥咧?抹成墙啦;墙咧?叫猪拱啦;猪咧?杀的吃啦;皮咧?墁成鼓啦;鼓咧?不咚不咚俏烂啦。

大同方言

大同方言中用得最广的“圪”字 大同方言中用得最广的一个字,恐怕要数发“圪”(疙)音的这个字了。这个字能与其他字组合成不同含义的、难以计数的词和词语。它几乎能用在各种不同场合的语言中,堪称是一个“妙”趣横生、千变万化的多用字。下面就是由这个字打头组成的一些词。 圪闹、圪蔫、圪痂、圪疖、圪塄、圪巴、圪渣、圪针、圪生、圪丁、圪就、圪擦、圪蹭、圪拦、圪涮、圪搅、圪挪、圪弯、圪抖、圪划、圪窜、圪颤、圪摇、圪摆、圪索、圪威、圪夹、圪吵、圪缩、圪逗、圪溜、圪转、圪喘、圪钻、圪推、圪扒、圪挤、圪挡、圪滋、圪处、圪叨、圪摄、圪抠、圪哄、圪混、圪翻、圪塔、圪幌、圪嘟、圪显、圪列、圪撅、圪顶、圪戳、圪虚、圪吊、圪拐、圪蹦、圪卷、圪啧、圪缠、圪窝、圪舔、圪团、圪挨、圪阴、圪瘪、圪对、圪躺、圪驯、圪搓、圪料、圪握、圪戏、圪呆、圪朽、圪煨、圪吸、圪嚼、圪造、圪嚷、圪努、圪吉、圪哼、圪吱、圪腾、圪嘣、圪哇、圪碜、圪柳、圪怏、圪煎、圪装、圪精、圪燥、圪邦、圪皱、圪鬼、圪品、圪出、圪森、圪韧、圪耽、圪腻、圪白、圪角、圪堆、圪泡。 另外,这个字还可以组成词组或句子,如圪叽圪嗯、圪留把弯儿的、圪出八代的、圪连牵旦的、圪列圪巴的及圪猴猴、圪滋滋、圪美美、圪楚楚、圪叉儿、圪丝儿、圪朵儿、圪弯儿等等。 大同歌谣谚语歇后语集锦 大同话在演变过程中,融汇了周围各地方言的精华,一些独特的歌谣、谚语、歇后语流传下来,丰富了大同方言,现将最有大同特色的收集如下。 一谚语 冬至不吃肉,冻了脚趾头。 秋风凉,树叶黄,拉沙老婆着了忙(拉沙指又脏又懒) 蚧黑蟆叫唤水瓮出汗,大雨下得天昏地转。 嘴上没毛,说话不牢。 一九二九,不能擩手,三九四九,牙门叫狗,五九六九开门大走,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又一九,犁牛遍地走。 饥饭甜如蜜,饱饭蜜不甜。 春攒粪一堆,秋收粮万担。 腰了没棉,冻死可怜。

影视作品中的方言现象

影视作品中的方言现象 一、概说 通常而言,影视剧作的制作都要求使用标准语言。在我国,媒体主要使用是以普通话为基础规范化的语言来进行传播的。但是当前媒介之中利用方言进行传播成为了一种不可忽视的潮流。到最近几年,用方言制作的影视剧也越来越多,并且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例如《手机》、《天下无贼》、《武林外传》、《疯狂的石头》、《大电影》等等。这些影视剧一经播出,便吸引了广大观众的眼球。那么究竟为什么影视方言现象愈来愈多,而且颇受欢迎呢?从语言学角度来看,主要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语言和文化、社会语言学。 关于“方言”的概念,语言学上的方言包括两类:一是社会方言,社会中的人群由于性别、年龄、社会分工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言语集团,同一言语社团的人们之间相互密切、交际频繁,从而形成了不同于其他社团的特点,平时我们说的“……腔”如“官腔”、“学生腔”等就是一种社会方言。二是地域方言,这也是通常意义上的“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分支,即汉语中俗称的“话”,如“上海话”、“山东话”等等。我们所说的影视作品中的“方言现象”也就是指影视作品中出现的“地域方言”,文中的”方言”均指“地域方言”。 二、从语言与文化的角度看影视方言现象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类思维的每一个成果,不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是用语言的形式肯定下来的。研究语言不能不顾文化,研究文化也不能无视语言。方言和语言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通行区域上的区别。“语言忠实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语言不仅是思想和感情的反映,它实在还对思想的感情产生种种影响。”所以地域文化是方言无法背离的文化纽带,而以方言形式表达出来的影视剧也反映出这一处的地域文化。 方言传播实际上是对地域文化的一种认同。哪一种方言(基础方言)成为“雅言”、“通语”、“四方之通语”及后来的“官话”,是由客观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决定的,自然说这种话的人就具有语言的优越感,而现今影视剧作中采用方言,即是认同这个方言、认同这个地域的文化,从而让持这一方言的民众也具备优越感,所以受到本方言区人们的喜爱。韩鸿先生也指出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方言电视文本正成为方言区居民实现自我认同、从事意义和快感的再生产的文化资本,同时折射出地域亚文化不满自身现状、谋求重新建构自

经典赣州话

经典赣州话1. 打摆子:不务正业;另:一种病2. 安皮死贴: 形容小孩子好调皮 3. 暴肚烂肠:贬义词,指吃饭(正常情况下请勿乱使用) 4. 几:他5. 死嘎:自己6. 唉亚边子:傍晚7. 案久:中午8. 嘿奈子:去哪里9. 肯才吃饭:吃饭没?10. 肯才爬起:起床没?11. 煮操:煮猪吃的东西。12. 津猪:喂猪13. 晓得:知道14. 琴死打灾哦:贬义词,指某人莫名其妙去到某个地方. 15. 改子: 这里16. 拧子: 那里17. 难单车: 踩单车18. 宠大板车: 推板车19. 嘿转:回家20. 嘿学堂(hou tong)里: 去上学21. 嘛婶:(女子)好丑22. 嘛靓、嘛标致:漂亮23. 扯乱谈、乱弹琴: 乱说话或聊天,扯淡24. 呱掰:吹牛25. 哇:说;26. 哇事:说话;27. 死皮烂肉:不要脸. 28. 搭给顶兴事一样:感觉很了不起一样29. 核死巴人:吓死人30. 龙龙对对哈子:没头绪,来回转31. 天龙地阿:听不清又说不清32. 木木嘟嘟哈子:糊涂,呆板33. 阿里阿达:好笨34. 阿拉宝:还是好笨,笨蛋,SB 35. 老根:关系好的朋友,现在较少用36. 后生:小伙子37. 细眼子:小孩子38. 妹仔子:女孩子,姑娘39. 恩尿:不要."尿"一般指不要地意思.比如,恩尿啦:不要了40. 哥莫切代:骂人的话,本意指人断后代41. 哥莫婆子:骂女人时才用42. 狗掉地:骂男人时才用.. 43. 打钓鱼子:当地最简单的一种牌打法44. 打吊主:打拖拉机45. 打三五七,牌地一种打法46. 打五十K,牌地一种打法47. 短命种:贬义词,命不长的人,骂人的话48. 粪箕块: 贬义词,骂人的话,常与上一句连用。解放前靠捡狗屎卖肥的职业49. 卵怪士:不高兴时用来骂男人地50. 打霸鬼:被打靶而死.骂人的话51. 每漆搭乌:形容很黑。52. 发骚:发情53. BIA一脚:脚踩某物。等意词有:邓一局,峥一局54. DIA:扯或提,比如, DIA水,提水.DIA菜篮子55. 裳衣:衣服56. 水胖:水缸57. 茶凹子:茶杯58. 斗巴糖:棒棒糖59. 姜屎辣椒:姜蒜辣椒等配料60. 芋火:芋头的茎腌出来的一种菜。61. 嚓菜:干酸菜?大菜。62. 红皮菜:一种地方蔬菜,汤是红色的。在外地没有吃过。63. 凉粉:地方食物,好吃爽口。类似于广东的龟苓膏? 64. 雪片糕:不怎么好吃。以前有喜事常送一个红包加2封雪片糕。不怎么好吃。65. 唆粉子:很粗的一种薯粉面?带汤。味道不错哦。66. 清汤:类似于饺子的一种汤食物。67. 荷包胙:地方名菜,香,荷叶包猪肉蒸,想起来就流口水。("荷包胙"的制作讲究色香味形。各地的做法大同小异。其主料是切成方块的猪肉,配料是炒熟的米粉,再以糖、盐、酱油、胡椒粉、八角、五香粉、鲜汤等做调料。制作时要注意把这些搅拌均匀,还要腌上1个小时左右,再用2至3张干荷叶包扎成下圆上尖的"状元帽"形状,最后上甑蒸上3小时左右即成。)68. 头牲:指鸡鸭肉块69. 汤皮:是一种用米浆做成的糕,难吃的要死70. 每手指:吸吮手指71. 琴东西:找东西;琴,可能通普通话的"寻" 72. 米果:糯米粉做的一种食物。有黄泥米果、哎米果等。不怎么好吃。73. 牙勾丁:菱形状一种食物,现在小孩谁还吃啊,难吃的要死。74. 糖泡:爆米花加溶糖做出来的东西,是不是类似于沙琪?75. 钓茄子:一种野果。普通话不知道叫什么。小时候喜欢吃。76. 蜜琳琴:当地树上的一种果子,学名不知道叫啥。几十年没有吃过了。77. 发癫:发疯,多用于骂人情况78. 嚄草:稻草79. 转感:把稻草捆成一支支。。。80. 堆感:把稻草堆成堆81. 云田:在禾苗地空里摸来摸去,将泥摸松动。82. 施田:插秧83. 打插剥:不穿上衣,打赤膊;84. 打赤脚:脚不穿任何东西85. 打空手:空手,常指去别人家做客不带东西; 86. 打洽咪:游泳初级阶段招牌动作87. 弄马弄旧哈子、脓脓包包哈子:布或纸类地东西不整齐,皱88

常用的四川方言歇后语

常用的四川方言歇后语 导读:导语: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常用的四川方言歇后语: 罗锅上山——钱(前)紧 狗撵鸭子——呱呱叫 豁牙子啃西瓜——净道 肚脐眼拔罐子——抽风 肚脐眼放屁——咋想(响)的 猪鼻子插葱——装象 水仙不开花——装蒜 乌鸦落猪身上——只看到猪黑,没看到自已黑 厕所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厕所扔手雷——激起民粪了 被窝里放屁——能文(闻)能武(捂) 上厕所大便不带手纸——想不开(揩) 小偷拉电门——贼闭 骑驴放屁——打腰了 土地爷放屁——神气 巴掌上长毛——老手

老太太上炕——紧绉(锦州) 掌鞋不用锥子——真行(针) 洗澡不叫洗澡——泡人 生孩子不叫生孩子——吓人 后脊梁背大鼓——短捶 大鼻子他爹——老鼻子了 水里冒泡——多于(鱼) 尿罐子镶金边——嘴好 竖笛不叫竖笛——短箫(削) 屎壳螂打旋风脚——过粪 老虎屁股——摸不得 脚跨过便池——过分(粪)了 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 炕洞子发大水——黑龙江 小黄牛拉磨盘——没长劲儿 狗长犄角——整羊事儿 蚊子放屁--小气 喝酱油放屁——闲的呀! 癞蛤蟆掀门帘儿——露小手 鸡屁股栓绳——扯蛋(扯淡) 飞机上放屁——响彻云霄(响屁) 汽车压罗锅——死也值(直)

裤腰带没眼——系(记)不住 吃冰棍拉冰棍——没化(话) 破草帽没檐——晒脸啊 老头上树——盘锦(盘紧) 大鼻子他爷爷——老鼻子了 王八啃西瓜——滚的滚爬的爬 秃老亮打伞——无法无天 土地老放屁——神气 梁山军师——无用 黄鼠狼摸电门——抖起来了 寸照片——少扯景 外甥打灯笼——照舅 黑瞎子带钢笔——硬充大干部 寡妇生孩子——有老底 厕所里扔石头——激起民粪(愤) 胡同里赶猪——直来直去 刀切豆腐——两面光 杨二朗的兵器——两面三刀 孙悟空的后代——肚子猴心眼 海军的衬衫——身道道 穿着孝服拜天地——悲喜交加 高山倒马桶——臭气远扬

重庆方言笑话

重庆人坐飞机闹的笑话 重庆方言笑话一则:重庆人坐飞机闹的笑话。 飞机剧烈抖动。空姐:"各位乘客,飞机遭出问题老,两个发动机坏老,我们可能要晚点哈。"乘客:"背你妈的时,浪个搞的嘛,如果四个发动机全遭老,我们不是要在天上过夜哟. 飞机上人声鼎沸,有人扛着蛇皮口袋,有人拎着活鸡活鸭,安检员满头大汗:"背篼,要补票哈,超重老。""凭啥子嘛?上回两麻袋洋芋都让我过切老哒嘛。"另一个乘客凑过来:来来来,兄弟伙,抽根烟,看哈我这几袋活鸡浪个办,如果机舱摆不下逗绑到机翅膀上算球老,反正它们自己也飞得起,又不耗飞机的油… 再别康桥重庆方言版博大精深 重庆方言笑话,再别康桥重庆方言版博大精深。 在水藻间遭揉得稀啪烂, 是落坡太阳中的新姑娘儿! 啥子东西都不想带走. 悄悄咪咪儿的是我的声音, 那榆树脚下的一个水凼凼, 不开腔是今晚半夜的康桥。 彩虹一样的梦沉到脚脚底下去瓜了! 波浪里头的影影儿, 啥子东西都不想带走! 在我的心窝子里头打旋旋儿! 顺到那巴矛笼笼乱夺, 那河凼凼边的柳树,重庆方言笑话, 做梦? 稀泥巴上头的青苔, 我轻轻儿地甩哈手杆, 但是我不能莽起吼 在明晃晃的坝坝头莽起吼 不是泉水,是天上的彩虹, 我把袖子挽得邦紧, 就象我悄悄咪咪儿地来! 在康桥的波浪里头 拿一跟蛮是长的竹竿竿, 我巴不得是那一坨乱草草!

就象我悄悄咪咪儿地来! 悄悄咪咪儿地,我走瓜了! 装满一木船星星儿的月光, 滑不溜鳅的在水头打冷摆子。 悄悄咪咪儿地,我又走瓜了! 外地媳妇嫁到学习重庆话笔记 重庆方言笑话,外地媳妇嫁到学习重庆话笔记。 1、动物:渠算儿(蚯蚓),丁丁猫儿(蜻蜓),爪母儿(蚱蜢),格蚤儿(跳蚤),N i n g啊子(知了),缺管儿(青蛙),巢冲(蛔虫),偷油婆(蟑螂),雀雀儿(小鸟),照鸡儿(蛐蛐儿); 2、身体部位系列:哈老壳(脑袋),瞎孔(胳肢窝)(勒个让我笑惨了!!),手倒管儿(手肘),罗兜/座登儿(都指臀部的,前者多用于人,而后者多用于猪),客西头儿(膝盖); 3、形容词系列:高耸耸的,肥咚咚的(又高有胖),烦造造的(非常脏),短处处的(很短),逛的(光溜溜的),啪唧唧的(很软),低低嘎嘎(很少),飞叉叉的(很野的样子),惊抓抓的(大惊小怪),矿西西的(很糊涂),亮瓦瓦(很亮),琛(很直),雾独独(冷不防的),神戳戳(发神经),念栋栋(粘稠的),扭(手脚不停地动),俗杂杂的(俗气的),火瞟瞟的(灼伤般的疼); 4、动词系列:共过来(挤过来),不扭老(不动了),莽进去(喂进去),咔(掐),款到老(碰到了),吹垮垮(聊天),达扑爬(摔跤),考可转儿(敲一下头),打王逛(精神不集中),扒到(紧挨着),瓦饭(舀饭),卡过来(跨过来),调(跑),翻羊角砖儿(翻跟斗),拈菜(夹菜),扯 扑汗(打呼噜),副开(移走),嗨得(吃得多),腰台/收秤/杀鸽(结束),板旋儿(耍赖),哈迹跟儿(挠痒痒),脚入老(脚崴了),菊(吮吸),告哈儿(试一下),舌老(丢失了),琛过来/痴过来(伸过来),读脚(跺脚),咩(掰),逞下去(压下去),壁(过滤),装起(补上),俺到(估计),雀到(看到),兑老(相抵了),马起脸(板脸),爪瞌睡(打瞌睡),爪球(踢球),杀铁(打扫),操(翻); 5、其它:假巴意思(假装),洗白(完了或者没有了),王c h u a c h u a(形容一天不做正事),窝料(撒尿),挖爪(脏),勒里(这里),嘿(很),卡卡各各(角落),低低噶噶儿(一点点),闹热(热闹),好多?(多少),除脱(挂了),喱(踩在脚下来回擦几下),杀一脚(做车时叫停),吱(擦),夺(顶,磋的意思),仙人板板(这个不好解释,有点无奈的称小祖宗的意思),瓜西西(傻傻的),灯晃(无事乱逛),打王逛(走神),迈?(吗),撒(吧),夹色子(结巴),暴眼(眼神不好),决(骂),梭(溜走),登读(块头大),扫皮(丢脸),扯把子(说谎),斗室(就是),对头(对),霸道惨老(很强),切(去),清候(念或修理人),搭巴巴车(坐便车),要得(好的,行),洋气(不得了),撒子、爪子(干什么),好黑人(好吓人),黑哈(很傻),搭飞白(搭讪),莫恁个(不要这样),油济济(很油的样子),歇(哭),拼(送),款到(碰到),扛(盖上),孩子等等儿(鞋跟),恩脚(咯脚),背油(郁闷/浪费),古(猜测),杯话(不听话),车笔刀(削笔刀),哈猴(变质),里骂(责备),甲甲(身上的油垢),西得好(幸好),排轮子(排队),索索滩儿(滑梯),债起/撩起(缝),哦尿尿(撒尿),喝开开(喝水),睡告告(睡觉),吃莽莽(吃饭),筐歪歪(哄孩子睡觉)。 霸道:了不起;舒服。 嘎嘎:肉。 行市(h a n g s h i):拽;也指一個人特別有能力。 對頭:對,好,要得,沒問題的意思。 巴先不得:正合心意,正想這樣的意思。 正南其北:說正經的,不扯閒的意思。

霍州方言俗语与馍文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89505253.html, 霍州方言俗语与馍文化 作者:王燕丽 来源:《魅力中国》2009年第01期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但民俗的形成和推行都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语言形式,必须有一套和这种民俗相联系的独特的词语。所以,与民俗相联系的这些独特的词语也就具有地方性,成为方言词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馍文化是三晋的古老食品文化,它是山西民俗风情的一面镜子。通过风格迥异的馍文化以及体现馍文化的方言词语,你就可以了解各地的民俗风情。 馍,即馒头。《事物纪原》里说,诸葛亮为了代替人头祭泸水而发明的馒头,于是馒头开始成为宴会祭享的陈列品。晋束晰《饼赋》:“三春之初,阴阳交至,于时宴享,则馒头宜设。”三春之初,冬去春来,万象更新。俗称冬属阴,夏属阳,春初是阴阳交泰之际,祭以馒头,为祷祝一年之风调雨顺。 霍州地处晋南,位于临汾的最北端,农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谷物为主。民以食为天,在过去的沧桑岁月里,人们生活艰苦,难以糊口,连白面都很少见到,能吃上个馒头已属奢侈了。所以当地人历来重视农业,勤劳耕作,积累了很多关于麦种麦收的农事谚语,如:三月风,四月寒,要吃麦子难上难;麦收九成熟;人老一时,麦黄一晌:五黄六月,龙口夺食;麦在种,秋在管;麦是胎里富,种好三成收;麦收一张犁,秋收一张锄;麦收八十三场雨;麦盖三层被,枕着馒头睡;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雨吃饱饭,伏里有雨好种麦;麦泥窝窝,来年吃馍馍:麦怕四月寒,谷怕老来旱;五黄六月争来回;只有懒人,没有懒地,人哄地皮,地哄肚皮。 在人们经过了一年的辛苦劳作,终于迎来翘首企盼的麦收之后,就在逢年过节用自家最好的白面精工细作成各种样式的馍,或用于祭祀,或用于馈赠,在世代传承的民俗中形成特定的文化含义和表达方式,一直为百姓继承沿用。 霍州馍,即霍州面塑,又称为无碱蒸馍。其独特之处是发面不打碱,揉面时间长,随揉随掺干面,蒸后松散有层。水浸不酸。历史悠久,远近闻名。经过揉面、造型、笼蒸、点色而成,造型夸张、生动,用色明快、大方,使用深浅不同的红色。风格粗犷、朴实、简练,并富有雅拙的美感。霍州馍主要包括两类:花馍和礼馍。花饃是配合岁令祭礼或上供的馍,寓意在新的一年里,增长智慧,财定粮丰,福寿安康,合家欢乐。礼馍则是伴随诞生、婚嫁、寿筵、丧葬等人生礼仪而制作成的馈赠物品。表达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霍州馍包括年馍、寒食节馍、中元节馍、飨馍、婚丧待客馍等。 年馍:又叫春节馍。即在腊月二十左右为过年蒸的馍,供春节期间人们食用。大致有:

论电影对方言有关的取舍

论电影对方言有关的取舍 20世纪60年代,电界出现一部纯方言影——《抓壮丁》,该片以四川方为影视语言,揭露并讽刺了国民基层政权鱼肉乡民又互相倾的丑陋行径。之后,因国家广普通话,方言在银幕上乎销声匿迹。直至90代初,方言在电视小品等艺术形式显示其幽默效果,使观众再次方言产生兴趣。于是,大概从五代电影导演到第六代导演,方言为影片语言的影如雨后春笋般迅速侵占电空间。这种电影方言现象引人们对其热烈讨论,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今就电影门娱乐艺术对方言的取舍作几个方探讨:电影究竟要不使用方言?究竟应选什么方言作电影语言?电影选方言究竟以多少使用量宜? 、电影对方言必要的取舍 对于电影否需使用方言,即影对方言必要的取舍,得从电影语言及方言本身寻找答案。 (一)电影言 电影运用的物质元素主要包括活动影像和与之相匹配的声音,它诉诸视觉和听觉两种感官共营造整个影像世界。电影中的声即电影语言,亦被为“视听语言”,是影片中必不可的元素,“这不仅是因为音的出现帮助营造更具真实感的影像世界,还为声音使得电影在叙事、抒情及意方面获得了更多的可能更丰富的效果。”1]因此,越来越多的电影制作在实践中都同样发现一个实:声音在打动观众感方面要比单纯视觉画面来得更接、更易实现,电影声在电影艺术诸多要素逐渐取得

了更显要的学地位。 (二)方言 “方言,俗地方话,在中国传统中,历来指的通行在一定地域的话。”2]而所谓“一定的地域,其范围可大可小,大的可以是几个省,小的可以是一个村子只要“一定的地域”的言有明显差异,就会产生XX地方的XX话”的通俗法。方言有大有小,还有级、再下级的层次分类据调查,方言在任何民族或国都普遍存在,只是异大小不同而已。汉语方言尤为杂,当前我国大致存在七方言,即北方方言、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家方言、粤方言和闽方言可见,我国方言丰富多,异彩纷呈。(三)方言的艺术魅力电影语言 我国艺术形式多种样,其艺术语言不少与方有密切关系。可见方言在艺术中一直都展着自己的独特魅力。拿戏曲而言,国戏曲有多种,如京剧、豫、越剧、川剧、闽剧、婺剧等但“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任何一种戏曲,其起源都局限于定的地域,采用当代的言,改造当地的民间歌舞而成[3]。事实上的确如此,如腔用陕西方言,粤用粤语,评弹用苏白,剧用京腔、京韵等,而区别方戏曲的根本特征不是声腔,而是方言。戏曲因言不同,字音调值不同,就会造不同戏曲的旋律、行腔上的变异从而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因此,丰富的地方戏曲声的产生从某种意义上应归功于我国复杂的言,而地方戏曲的艺术力也当然得益于我国丰富样的方言。由此可,方言在艺术形式中确有独特的艺术表现魅力。 电影,为一种新型的、以叙事主的视听娱乐艺术,依赖于活动的像和

大同方言中名词的特点

大同方言中名词的特点 本文主要系山西大同方言的单点性研究,系统地描述名词在大同方言中表现出的语言特点。通过名词的构词特点、名词的重叠、名词的语缀、名词的兼类、结语五个部分描述分析大同方言名词系统中词汇的特点。 标签:大同方言名词构成特点重叠语缀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最北端,属于晋方言北部边陲,从而与普通话颇为接近。由于大同方言属于晋语的大包片,因此也有其自身独具的语言特点。本文主要描写分析的是大同方言中的名词。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等。包括表示时间、处所、方位的词在内。 大同方言中的名词与普通话比较,具有以下几个构成特点: (一)大同方言的单音节名词重叠时,如果这个词是阳平调的字,重叠以后的那个字变成了去声。如果是亲属称谓词,后字不儿化,其他的词后字儿化。如果这个单音节名词是阴平、上声、去声、入声等声调,重叠的后字一律读成轻声。 (二)大同方言中名词的重叠式具有某种语法意义,可以表示“小”“杂乱、零碎”等语法意义。这是与普通话名词的语法特征的不同之处。 (三)大同方言中的名词有一些具有特色的前缀和后缀。如:前缀“圪”“不”;后缀“个”“货”“鬼”“猴”等构成大同方言中的特色名词。 (四)词的兼类是某个词经常具备两类或几类词的主要语法功能。兼类词一定要声音相同,词义有联系,否则就成了一对同音词。大同方言里的少数名词具有这种语法功能,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根据语法功能分可以作名词,也可作动词或者作形容词。 一、名词的构成特点 (一)名词的逆序 1.普通话组成双音节词中的两个语素,在大同方言中前后位置可颠倒构词,这种构词方式称为逆序构词。逆序后构成的词,意义不变。 2.有的逆序后的词,意义有所变化。这些词可以看作是大同方言词中的特色词。

四川话方言歇后语

四川话方言歇后语 导读:导语: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四川话歇后语: 1、前胸坎挂笊篱——捞(劳)心过肚(度)。 2、穿靰鞡迈门槛——先进褶(者)(靰鞡是东北传统的种鞋,鞋的前部有许多褶皱)。 3、黑瞎子打立正——手遮天。 4、黑瞎子照镜子——熊样。 5、黑瞎子掰苞米——捡穗,丢穗。(黑熊常去玉米地掰玉米,但只能夹住穗,其余的都掉在地上。用来形容记忆力不好。) 6、庄稼佬不认得电棒(手电筒)——股急火。 7、庄稼佬不认得元宵——白丸(玩)儿。 8、打“乌米”的眼睛——就知道往上看。形容只会溜须拍马的人。“乌米”是指高粱结穗时因病而成种细小白皮黑瓤的东西。 9、仰巴颏(指仰卧)撒尿——往上浇(交)。和打“乌米”的眼睛意思相同。 10、坟圈(quan,四声)子拉弓——射(色)鬼。坟圈子,即坟地。 11、叨木官子(啄木鸟)卡前失(向前跌倒)——全靠嘴支着。指能说不能干的人。

12、撅嘴骡子卖个驴价钱——吃亏就吃在这张嘴上了。 13、连鬓胡子吃炒面——里挑外撅(jue,平声),指挑拨关系,制造矛盾,破坏团结。 14、洗脸盆里“扎猛子”——不知深浅。 15、走路捡了个爬犁——有捞(唠)的。(东北人把“拉爬犁”叫做“捞(lao,四声)爬犁”。路上捡了个爬犁,自然有东西可捞了。指的是某人很有谈资,有“嗑”可“唠”。) 16、腰里别个扁担——横晃。(形容蛮不讲理。) 17、老太太上鸡窝——奔(笨)蛋。 18、秃爪子上鸡窝——不捡蛋(简单) 19、蹲茅楼嗑瓜子——入不抵出。 20、白菜地里抡镰刀——把颗(嗑)捞(唠)散了。(白菜以“颗”为单位,用镰刀砍,“颗”自然就散了。“颗”与“嗑”谐音,表示已经“跑题”。 21、破草帽子——晒脸 22、破火炉子——欠扇 23、三条腿的凳子——欠踹 24、窝窝头踹脚——不是个好饼 25、被窝里放屁——独吞 26、癞蛤蟆上马路——楞充进口小汽车 27、疤痢眼照镜子——自找难看 28、铲子切菜——不地道(抵刀)

关于重庆方言歇后语大全

关于重庆方言歇后语大全 导读:本文关于重庆方言歇后语大全,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关于重庆方言歇后语大全 1、机儿上梆篾块——半边硬 2、癞膈宝打呵欠——口气大 3、猫抓糍粑——脱不了爪爪 4、虾米过河——谦虚——鬼扯 44、别以为自己逗是许仙——要日蛇 45、耗子进风箱——两头受气 46、解放碑的钟——群众观点 47、解放碑的钟——不摆老 48、看倒菩萨喔屎——鬼扯 49、头肥大耳朵,身上嘎嘎多——越看越像猪 50、十处打锣——九处有你 51、死鱼的尾巴——不摆了 52、毛斯坎坎栽菜——将就屎(使) 用:将就用 53、尖脑壳达凳凳桩——栽得深 54、半夜吃桃子——只到耙的捏 55、猪八戒照镜子——当面献丑 56、赖格宝吃豇豆——悬吊吊

57、好吃街的板栗——现炒现卖 58、花椒树下跳舞——拽麻老 59、锭子滚到裤裆头——打卵 60、螃铠夹豌豆——滚滚滚 61、牙刷脱毛——板眼儿多 62、月亮坝儿耍弯刀——明砍(明说) 63、对倒墙壁窝死——粪(愤)发图墙(强) 64、毛斯坎栽菜——将就屎(使)用 65、脱了裤子打屁——多余的圈圈; 66、大阳沟的鲫壳——死的多活的少 67、头放屁——熏爷爷来了 68、高台跳水——栽得深 69、窝屎不带草纸——想不开呀 70、成都到华阳——现过现 71、手板心抬菩萨——抬神; 72、蚊子拿称砣——操练手脚 73、矮子过河——安(淹)了心的 74、磅称称屎——过分 75、牙儿喝酒---醉(最)锤子 76、屎不带纸——想不开(擦) 77、青菜煮豆腐——一(青)二白 78、鸭儿插到屁眼头——日本人

79、耗儿肯菜刀——死路一条 80、水仙花不开花——装蒜; 81、夜明珠拌酱油——宝得有盐有味 82、老黄瓜刷绿漆——装嫩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谚语大全。很实用

八竿子打不着。 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 “就连和东方文化八竿子打不着的情人节、愚人节,也大有席卷华夏之势。”(《齐鲁晚报》2003/1/30)2.拔出萝卜带出泥。 比喻一个犯罪分子的落网,带动了另一个犯罪分子的暴露。 “共同犯罪,特别是重大经济犯罪,案犯之间盘根错节,每个案犯的存在都以其他案犯为条件。借用‘拔出萝卜带出泥’的说法,他们互为萝卜,又互为泥土。在这种情况下,‘拔出萝卜带出泥’就不可避免。” 3.饱汉不知饿汉饥。 比喻不能设身处地为有困难的人着想。 “或者是他们饱汉不知饿汉饥,不知道民工等着这钱去治病救命,等着这钱给儿子交学费。”(新华网4.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形象化表述。 “这次深圳市有关方面之所以安排曾在中国证券市场翻云覆雨的两位重量级人物出山,标准也就是这一条,‘不管白猫黑猫,能捉老鼠就是好猫’。”(《上海证券报》2002/7/2) “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是邓小平著名的‘猫论’,是对生产力标准的一种形象化表述。”5.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法海和尚见许仙不答应,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他关了起来。”(《西湖民间故事·白娘子》) 6.不要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 告诫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等时不要孤注一掷,要多留几条后路。 “营销专家告诫说,‘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进一个篮子’,否则一旦市场突然发生变化,企业就可能因产品的崩溃而元气大伤。”(《销售与市场》1997/12) 7.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与6近似,也有遇到困境后应有所变通,不要固执一种选择。 “媒体不如多宣传一下——条条大路通罗马,不一定是考上大学才有出路。让家长和考生把眼光放长远一些,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中国教育报》2001/5/30) 8.闭塞眼睛捉麻雀。 比喻盲目地办事情。 “‘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象’,粗枝大叶……还在我们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 9.唱白脸。 白脸:京剧中的反派角色。指扮演反面的角色,对事情采取尖酸苛刻的态度。 “记得有一次妈妈生病了,她都坚持要我背乘数表,背不出就不准我吃饭。妈妈唱白脸,爸爸就唱红脸,所以当时我更喜欢爸爸多一点。”(四川在线2003/8/13) 10.唱对台戏。 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反的行动,或有意搞垮对方。 “半岛电视台:同西方唱对台戏”(《解放日报》2001/12/28) 11.唱高调。 说不切实际的漂亮话;说得好听而不去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在道德问题上我们似乎总是陷入一种误区:唱高调的受到赞扬,说实话的遭到贬损;唱高调的得到好处,说实话的丢掉实惠。”(《大连日报》2002/4/8) 12.唱空城计。 比喻掩饰自己力量空虚、骗过对方的方法;比喻某单位的人员全部或大部不在;形容肚子饿。 “在春运安全最关键时刻,南充两个乡镇党委、政府竟关门闭户,无人上班值班。昨日记者从南充市有关部门获悉,两个唱‘空城计’的乡镇党委书记受到停职检查处理。”(《华西都市报》2004/1/29)

张家口方言电影

张家口方言电影 张家口方言电影--《光棍儿》观后感 万全方言电影--《光棍儿》,是万全新生代导演郝杰的获奖 影片,获东京FILMEX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圣赛巴斯蒂安国际 电影节开幕影片。这部电影还没有上映,就遭到了像张家口市公 安局、万全县水利局、张家口宣传部等很多部门抵制和施压。今 天推荐这部曾经被认为丢了张家口人脸的独立原生态电影《光棍儿》。 【关于影片】 剧情/94分钟 导演郝杰 主演杨振君叶兰 【故事梗概】 村长老婆暗地里要好着村里一多半的光棍儿,光棍为别人家 的老婆和孩子掏出自己的辛苦钱。他们成为这些家庭之外的家庭 成员,在乡村社会,他们构建了一个看似冲突却又和谐的人际网,建立了和谐的性资源环境。光棍老杨6000块买了一个年轻的川妹子,打破了原有的和谐关系,老杨头破血流躲在六软家里,六软 却骚扰了老杨整整一夜。老杨向顾林倾诉遭遇,老顾一语道破各 种缘由:六软是同性恋。 村里光棍四条半,各自演绎不同的人生与故事……

看完全片,心灵被震撼。要谈感受,很难梳理出个清晰的脉络,既有着乡音的亲切,又有着对故乡那片贫瘠土地的眷恋,更 为那群光棍儿的生活担忧。一个感觉:真实!一个心愿:愿家乡 人民的生活更美好! 在万全吧里,与网友柏公发表的观后感有所共鸣: 1、本片从光棍性生活的视角,揭示了农村最低层特殊群体的 生活百态,由无人关注到重点关注,引起看客的反思。 2、社会需要关注农村光棍群体的性生活。农村光棍性生活的 描写基本上是真实的,千百年来无任何组织关爱他们,但他们的 情欲并不因为无人或少有关注而减弱,他们自有出路。 3、社会需要解决农产品的销路等经济发展问题。卖西瓜的故 事中,既有销路问题,又有价格问题,还有市场管理问题,既有 痞子们的治理,更有收购中的公平公正问题。 4、农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需要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在 光棍的性生活中,在农产品的销路等经济发展中,在村民政治生 活等自治组织发挥作用中,我们看到他们发挥的作用不明显,看 似没有。我想,这不一定是导演的疏忽。 5、农民的朴实、厚道淋漓尽致展现了。六千元的买川妹故事,让人看了以后心酸,但这却是真实存在的。现实中,还有比这惨的!不少中青年光棍们,因为娶川妹,被骗个三五万的,每个偏 远一点的村,几乎都有过。骗走的,不仅仅是他们的血汗钱,更 是他们渴求正常生活的心态。有谁知道,在农村大学生中的学费

民间的搞笑方言歇后语

民间的搞笑方言歇后语 导读:1、脚母丫子抠耳朵——高手 2、屎克郎爬铁轨——假充大帽钉 3、兀蜒子(比蚊子还小的一种小飞虫)搞驼——弄大的 4、小姐睡觉——上面总换人 5、小北沟喊口号-----真是可怜人 6、小寡妇睡觉——上边无人 7、大葱蘸酱——黑白分明 8、西墙挂镜子——肇东(照东) 9、哑巴吃黄连——有空自知 10、两口子睡觉——自己人总搞自己人 11、二小戴眼镜——愣充文明人 12、猪食槽子卡了一跌——认了真食(实) 13、二小穿大褂——规规矩矩 14、驴鞭上菜板----片片带眼 15、两个瞎子算卦——绥棱(谁灵) 16、老母猪钻坟洞——不是好獾(欢) 17、吃瓜子吃出臭虫---什么人(仁)也有 18、卖了树杆(树木主干)贩柑草(很矮小的草)——越贩越短 19、两个花脸抬一条棍——一干二净 20、家雀含着鹰——说的说,听的听 21、武大郎贩海蛰——人也囊货也熊

22、电线杆戴帽子——长脸一个。 23、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24、刘二爷剥蒜——两耽误 25、麻袋包掉了底——不成(盛)东西 26、电线杆子插鸡毛——好大的胆子 27、蠍勒虎子(壁虎)掀门帘儿——露一小手儿 28、杀猪砍屁股——死定了 29、绱鞋不用锥子——针(真)行。 30、房山县的垛口——不开眼 31、二小偷房梁——顶那啦 32、耗子拉木锨——大头在后头 33、穿着裤子睡觉——找别扭 34、二小买灯泡——管着吗 35、门头沟的财主——摇头儿(窑头儿) 36、翘着腿尿尿(指撒尿)——学狗拐 37、窝头翻个——现大眼 38、袖子里伸脚——不成手 39、二小吃烩饼——不叫焖(不觉jiao闷) 40、茅厕点灯——找屎(死) 41、取了个媳妇坐着睡——没法弄 42、狗吃麦苗子——装羊(洋) 43、一张纸画了个鼻子——好大的脸

陕北方言(西北官话)

陕北方言也属北方方言的西北官话,方言受山西影响较大,也杂入一些蒙语,至今保留入声。共有24个声母,比普通话多了个声母,即有全浊声母V,Z和次浊声母η。方言词汇也有自己独特之处。 目录 古代词语 独特词语 称谓方言 双音节词 俗语谚语 编辑本段古代词语 陕北方言保留不少古代词语。如“逍遥散诞”、“贱脏(去声音,卖东西)”、“鼻子A”、“A”(多),“过啐”、“身子”、“植”、“樨”等。 编辑本段独特词语 有不少独特的甚至为外地人所不可理解的词。星星为“星宿”,雷击为“龙抓”,顶风叫“戗风”,洪水叫“山水”,土块叫“土疙瘩”,去年叫“年是”,现在叫“尔格”,什么时候叫“多乎”,玉米叫“金稻黍”,高粱叫“红稻黍”,高粱秆叫“棒棒”,自生的叫“柳生”,树干叫“树不浪”,牲口叫“牲灵”,牛犊叫“牛不老”,公羊叫“羯羝”,公猫叫“儿猫”,母猫叫“女猫”,公猪叫“羯猪”,公狗叫“伢狗”,蚜虫叫“油汉”,窑顶叫“脑畔”,门坎叫“门限”,台阶叫“圪台”,耳光叫“屄斗”,劳动叫“受苦”,害病叫“难活”,叫干饭为“捞饭”,叫猪羊内脏为“下水”,小孩过生日叫“过啐”,参加红白大事叫“寻门户”或“赶事情”,债务叫“饥荒”,叫小为“猴”,连说带骂叫“谴葬”,挨批评叫“挨头子”,巴结人叫“溜尻子”,派遣叫“打发”,强迫人做事叫“罟”,完蛋叫“毬势”,热闹叫“红火”,茂盛叫“葱”,不端叫“咻”,不直叫“圪柳”,疲劳叫“熬”,害羞、丢人叫“背兴”,蔬菜放时间长不新鲜叫“死蔫”,粮食变质叫“A”,住、闲呆叫“盛”,支持不住叫“立不定”,坏人坏事叫“儿人儿事”,全部叫“一满”,拉、握叫“动”,知道叫“解下”(读haiha),不知道叫“解不下”,拾、拣叫“乱”,身体曲叫“骨敛”,互相说话叫“拉话”,抗叫“掏”,光屁股叫“赤独子”,赶叫“断”,够不着叫“探不见”,煤渣叫“兰炭”,拿叫“撼”,筛、拣叫“唼”,搀扶叫“A”,揪叫“”,中间叫“当旮旯”,塞叫“擩”,头摇摆叫“卜唻”,帮忙叫“相互”,快叫“欢”,跑叫“杠”,调皮叫“缶古”,许多叫“一圪堆”、“一坬”。编辑本段称谓方言 称谓方言中,叫连襟为挑担、两挑,叫妻子或结过婚的女人为婆姨,叫青年男子为后生,叫青年女子为女子,叫丈夫为汉,叫妯娌为先后,叫小孩为猴娃、碎脑娃娃,叫小男孩为小子、猴小小,叫媳妇为媳(xiu)子,叫没对象的男子为光棍,叫姑表兄弟为姑舅,姨表兄弟为两姨,叫朋友为拜识,叫妻子偷汉的丈夫为盖老,叫和儿媳发生不正当关系的人为炒面神,叫不务正业的人为二打流或二流子,叫不精明的人为八成、半吊子、二百五、胡脑A,叫到处寻事的人为搅茅棍,叫太忠厚的人为瓷脑,叫顽固不化的人为牛脑,叫乱搞两性关系的人为嫖脑。 编辑本段双音节词 陕北群众爱给原来的单音节词加一些毫无意义的字,使其变成双音节词,如圪蹴,格枝,格台,格生,圪峁,圪梁,圪洞,圪楞,圪钵,还有绿格茵茵,干格巴巴,齐格争争,慢格腾腾等,陕北方言中还有丰富多彩的摹拟词,如笑格盈盈,苗格条条,俊格丹丹,稳格堰堰,直格挺挺,端格争争,湿格淋淋,笑格迷迷,红格丹丹,黑格褚褚,白格生生,新格崭崭,白格醵酥,薄忽闪闪,生格巴巴,清格啦啦,嫩格蛋蛋等。陕北人忌讳说别人是盖佬、炒面神、嫖脑,忌讳别人说自己八成、二百五、半吊子、胡脑髁、搅茅辊、瓷脑,忌讳说儿人、儿事、儿话、儿路、毯势等不吉利话,人死后不说死,该说老去了,殁下了,失觉了,忌说别人的孩子胖。 编辑本段俗语谚语 陕北俗语、谚语颇有特色,举例如下: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柱棍柱

大同方言

大同人看见了一定会觉得很亲切的家乡话: 口语类: 稳啦----搞定你抓尼----干啥去瓜答-------聊天个出的------皱啦 斩布----摸布十笑--------搞笑没拾收----没出息吸人的----漂亮的 乃心----可爱亲各蛋----乃心火不尿它----不理它不白眼----不喜欢 个闹----垃圾个惨--------撒娇不吧切------不管乃逼兜----扇耳光 夜你----昨天后也--------下午瘦字-------委屈克量--------束缚 个塔----唠叨球篮花----屁不定捉恰------不自在拿心----不好意思 读蛋----屁股乃刀--------讨厌穷像----没出息样滴流------用手提 耐见----喜欢铜顶心------愣子一个儿------自己胡嚼--------瞎说 能带----鼻涕玩鞋----------痰这伙儿---目前现在花花儿的----快点 那心----恶心各刀--------打扰呢粑粑------拉屎个揪--------蹲下 周尬----收拾强会儿------终于扎火--------生火各拔儿------坑儿 哭儿----窟窿胡住--------粘住个几个生---末末儿水瓮------- 水缸 转去----逛街个甚--------害怕不代腰-----懒的去后生----未婚男子 不炸----没事防主货----没出息花花儿的-----快的发灰------干坏事 答造----照看不直伦----不值得难活-------不舒服节北淋浴----邻居 个都----拳头 称呼类: 老日【爸爸】,老爹【大伯】,二收【二叔】,大兄岗【老婆的哥】,小舅日【老婆的弟】,喂母娘【老婆的妈】,喂夫【老婆的爸】,小姨儿【老婆的妹】。喂生【女方家人对孩子的称呼】,吱儿【男方家人对孩子的称呼】,老板【老婆】。 大同人喜欢在话前,中,后加语气词,比如说----------------卡好,卡新鲜,卡不赖,卡能片----上七啦,下七啦,灰七哇,灰侯,吃哇,喝哇,走哇,去哇,起开挖,走好尼,走快尼,走不好看尼。 为绿色环保,有些话是不便说的请理解,就想起这么多,以后还会增加的,谢谢觉得好玩就转你空间吧。 大同方言集粹(精华版) 那圪塔搌布 我的东西行不着啦!不知道人拿啦 好好行行,饪哪气拉? 瞎憋叮!看那讨吃货!

方言在影视剧中的应用

方言在影视剧中的应用 1.方言在影视剧中的使用情况 1963年出品的方言电影《抓壮丁》却是一个神奇的例外,被誉为方言影视剧的开山之作。与《抓壮丁》同时期交相辉映的方言电影还有1963年由珠江电影制片厂从上海滑稽戏移植拍摄成的粤语方言电影、王为一导演的《七十二家房客》,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苏州方言电影、严恭导演的《满意不满意》。 方言影视剧的真正泛滥始于20世纪90年代。(详细内容见教材) 2.国家广电总局的相关政策(详细内容见教材) 3.方言使用的利弊 方言在影视剧中的使用,以自身独特的话语方式,受到观众的喜爱,也引来不少的非议,有利有弊。 在影视剧中使用方言的有利之处: (1)方言的使用,使人物语言更接近现实生活,丰富了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手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方言影视创作,延续了中国电影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就题材和表现手法而言,多数取材现实生活,表现中国的社会现实生活,如《小武》、《喜莲》、《美丽的大脚》、《惊蛰》等从多个层面描绘了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而方言的使用,在声音的层面上,更加逼近现实生活,丰富了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手段,提升了电影的整体艺术魅力。 (2)方言的合理使用更好地处理了中心话语与边缘话语的关系,突出了边缘人群及边缘话语。 (3)方言显示了中国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化,展示了汉语言的魅力,突出了中国各地地域文化特色。 (4)方言给观众带来新鲜感。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影视剧中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让观众多少产生了“审美疲劳”,而方言的陌生化效果唤醒了观众疲乏的耳朵,让观众产生新奇、有趣之感。 (5)在影视剧中合理的使用方言,能带来普通话所不能企及的喜剧效果。方言中沉淀着千百年来当地人民的生活经验,包含着使用者的习惯和观念,这使得方言具有丰富的表达性。 在影视剧中使用方言的不利之处: (1)方言只是某一地域的交际语言,对于其他地域的观众而言,存在着语言隔阂,有些部分语言听不懂,有些则完全听不懂。 (2)方言具有某种地域文化的审美接受限制。这种地域特征使得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当地的观众对使用本地方言的影片可能形成一种亲近感。但是大量使用方言,却对方言区之外的观众构成了极大的接受障碍(很多情况下,观众不得不长时间盯着银幕的字幕才能理解剧情)。 (3)由于语言隔阂和审美接受的限制,使得影视剧的观众收视率和票房收入不理想。 (4)方言是地域流通语言,相对普通话来讲,是非主流的。国产电影的首要目标还是要大部分人听得懂,因此还是以普通话为主。如果方言到处滥用,不但观众对方言的新鲜感会降低,汉语的纯洁性也会受到影响。而有些影视剧为了迎合观众的低俗趣味,将方言中糟粕的内容带进去,这使得影视的文化力大打折扣。 4.谨慎使用,关注内容。 尽管方言在影视剧中的运用,使得语言魅力得到充分挖掘,丰富了对白,但如果泛滥成灾,不但观众对方言的新鲜感会降低,汉语言的纯洁性也会受到影响。方言不是影视成功与否的决定要素,更不是票房的法宝。一部影视剧的成功,更多还要关注其内容及表现力。 方言对于影视剧来说不是必须有的,更不是必须取缔的。有时方言就是一部影视剧的催化剂,有时也会受到地域的限制,在使用方言时,要与历史时代、人物特征、故事内容等多方面结合,谨慎使用。

重庆方言

重庆话大部分普通话里的J声母读G声母,比如街,解,界,届,介。阶等读(gai )。 较,叫,觉,窖等读(gao )同粤方言。 普通话里的H声母我们一般读F声母,同粤方言,如湖北读(fu be ),花,话,化等读(fa )有些区县F声母读H声母,同闽方言,如飞机读(hui ji )。 有些区县原,院,愿等读(wan)同闽方言,严,淹等读an,同粤方言,而重庆主城区一般y 声母读n母,如严,验等读(nian),同吴语,而合川和四川广安等地n声母一般读y声母,如泥,你,撵,年等读(yan),过年读(go,yan ).涌,永,用,勇,泳等读(yun),容,绒,融,溶,戎等读(yong).荣读(yun/yong),读yong的同客家话。 z c s不分,平卷舌部分,如呈,程,乘,诚,承读(sen),同粤方言,迟,翅,刺,等读(zi),常,尝,偿等读(sang).项,巷等读(hang)同吴遇也同粤语。 象,像等读(qiang ).部分区县走,邹等读(jiu)同客语,亦同闽语。 普通话里的uo声母一般读o声母,如过,果,锅等等读(go),普通话里e韵母一般读e(读英语音)和o。 如克,刻,客等读(ke),可,棵,壳等读(ko)。 普通话里的un韵母一般读en韵母,如莴笋(o sen),白,百,北等读(be)。 家,加,价等读(ga),如家(ga)公,家(ga)婆同粤方言。 在人称代词上体现了南方特点,如爷爷(公公/阿公,奶奶(婆婆/阿婆,阿嬷)。姐姐(阿姐),哥哥(阿哥)。 说话喜欢倒装,体现了古汉语特点,比如“我先走了”一般说'我走先",“这件衣服勉强还可以”,一般说成“这件衣服强勉还可以”,公鸡,母鸡一般说鸡公,鸡母。 大小一般用粗细来表示,如小孩(细娃,细孩),说话小声点一般说成(说话细声点),当然,重庆话里大一般用太表示,比如“这个苹果好大哦”一般说成(勒go苹go好tai 哦。)。 绳子一般说(索子或索索)同客语。稻一般说(禾)同客语。这些都体现了古汉语特点。 茂,贸读(mong),如茂(mong)盛,贸(mong)易。 没,美,每,梅等读(mi),如眉(mi)毛。 牡,母等读(mao)如牡(mao)丹,牡(mao)蛎,母(mao)亲 。 琵,痹,等读(pi),如麻痹(pi),**(ha pi).批,披等读(pei),如批(pei)文,批改作业(pei gai zo nie)批(pei)发,披(pei)衣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