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马点及其在中考中的应用

费马点及其在中考中的应用
费马点及其在中考中的应用

费马点及其在中考中的应用

一、费马点的由来

费马(Pierre de Fermat,1601—1665)是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费马一生从未受过专门的数学教育,数学研究也不过是业余爱好.然而,在17世纪的法国还找不到哪位数学家可以与之匹敌.他是解析几何的发明者之一;概率论的主要创始人;以及独承17世纪数论天地的人.一代数学大师费马堪称是17世纪法国最伟大的数学家.尤其他提出的费马大定理更是困惑了世间智者358年.费马曾提出关于三角形的一个有趣问题:在△ABC内求一点P,使 PA+PB+PC之值为最小,人们称这个点为“费马点”.

二、探索费马点

1.当三角形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120°的时候,则费马点就是这个内角的顶点.

下面来验证这个结论:如图1,对三角形内任意一点P,延长BA至点C′,使得AC′=AC,

作∠C′AP′=∠CAP,并且使得AP′=AP.即把△APC以A为中心做旋转变换.则△APC≌△AP′C′,

∵∠BAC≥120°,∴∠PAP′≤60°.

∴在等腰三角形PAP′中,AP≥PP′,

∴PA+PB+PC≥PP′+PB+ P′C′>BC′=AB+AC.

所以A是费马点.

1

图2

2.如果三个内角都在120°以内,那么,费马点就是三角形内与三角形三顶点的连线两两夹角为

120°的点.

如图2,以B点为中心,将△APB旋转60°到△A′BP′.因为旋转60°,且PB=P′B,所以△P′PB为正三角形.

因此,PA+PB+PC=P′A′+P′P+PC.

由此可知当A′,P′,P,C四点共线时,PA+PB+PC=P′A′+P′P+PC为最小.

当A′,P′,P共线时,∵∠BP′P=60°,∴∠A′P′B=∠APB=120°.同理,若P′,P,C共线时,则∵∠BPP′=60°,∴∠BPC=120°.

所以点P为满足∠APB=∠BPC=∠CPA=120°的点.

三、费马点的简单应用

近几年,在全国各地的中考中,时常可以看见费马点的影子.

例1(2009浙江湖州--25)

若P为△ABC所在平面上一点,且∠APB=∠BPC=∠CPA=120°,则点P叫做△ABC的费马点.

(1)若点P为锐角△ABC的费马点,且∠ABC=60°,PA=3,PC=4,

则PB的值为________;

(2)如图3,在锐角△ABC外侧作等边△ACB,连结BB′.

求证:BB′过△ABC的费马点P,且BB′=PA+PB+PC.

解:(1)∵∠PBA+∠PBC=∠PBC+∠PCB=60°,∴∠PBA=∠PCB.

又∠APB=∠BPC=120°,

∴△PBA∽△PCB,则PB2=PA×PC=12,即PB=2

(2)证明:在BB′上取点P,使∠BPC=120°,连结AP,再在PB′上

截取PE=PC,连结CE.

∵PC=CE,AC=CB′,∠PCA=∠ECB′,

∴△ACP≌△B′CE.

∴∠APC=∠B′EC=120°,PA=EB′.

∴∠APB=∠APC=∠BPC=120°,

∴P为△ABC的费马点,且BB′=EB′+PB+PE=PA+PB+PC.

例2 (2009北京)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BC三个点的坐标分别为A(-6,0),B(6,0),

C(0,4),延长AC到点D,使CD=AC,过点D作DE∥AB,交BC的延长线于点E.

(1)求D点的坐标;

(2)作C点关于直线DE的对称点F,分别连结DF,EF,若过B点的直线y=kx+b

将四边形CDFE分成周长相等的两个四边形,试确定此直线的解析式;

(3)设G为y轴上一点,点P从直线y=kx+b与y轴的交点出发,先沿

y轴到达G点,再沿GA到达A点,若P点在y轴上运动的速度是它在直线GA上运动速度的2倍,试确定G点的位置,使P点按照上述要求到达A

点所用的时间最短.(要求:简述确定G点位置的方法,但不要求证明)

【析】本题第三问要求:简述确定G点位置的方法,但不要求证明.如果不知原理,比较难找,用常规数学的方法,会涉及到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的问题,并不容易想到.而用费马点的知识就能轻松找出这个G点.

由于直线y=kx+b与y轴的交点坐标在第二问当中可求出M(0,6),所以,本题第三问便可以转化为:AO⊥OM于点O,AO=6,MO=6,G点从M出发,向O 点运动到达G点后,再沿GA到达A点.若G点在MO上运动的速度是它在GA上运动速度的2倍,试确定G点的位置.

(如图5,G点按照上述要求到达A点所用的时间为t)

解法一:方程解法

设GO=x,则MG=6-x,AG=,

则t=,

移项平方得:3x 2+(12

-4t)x +36+24t-4t 2=0, ∵方程有解,

Δ=(12

-4t)2-12(36+24t-4t 2)≥0 解得t ≥6, 将t=6

代回方程,求出x=2时,t 最小.

解法二:费马点解法

如图6,要使MG+AG 最小,即使MG+2AG 最小.

作A 关于MO 的对称点A',

则MG+2AG=MG+AG+A'G ,

即MG+AG+A'G 最小.故G 为△AA'M 的费尔马点.作∠GAO=30°,交MO 于G 点,则∠AGM=∠A'GM=∠AG A'=120°,故G 点为所求. OG=2

. 由此利用费马点的解法可以看出:

当动点G 在OM 上的运动速度是在AG 上的2倍的时候,动点的位置与MO 的长度无关,与AO 的长度有关,GO 长是AO 长的倍.

2009北京中考25题最后一问不需证明其实证明也很简单!(仅供参考)

Q N

O M

G K

B

A

其中K 为DE 与y 轴的交点,由前两个问题容易得知ABK ?为等边三角形, G 为y 轴上的任意一点,作GN BK ⊥,30BKO ∠=?,∴12GN KG =

,故速度为2v 走完KG 所用的时间等于速度为v 走完GN 所用的时间,即2KG GN v v

=,故以2v 速度走完KG 和以v 走完GA 的时间和,其实就是以v 速度走完路程AG GN +,由速度一定,路程最短,时间最少!再由垂线段最短,最短路程就是AM ,此时G 点就是Q 点。求该点坐标就不难了!

“费马点”与中考数学试题

“费马点”与中考数学试题 费尔马,法国业余数学家,拥有业余数学之王的称号,他是解析几何的发明者之一.费马点——就是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之和最小的点.费尔马的结论:对于一个各角不超过120°的三角形,费马点是对各边的张角都是120°的点,对于有一个角超过120°的三角形,费马点就是这个内角的顶点. △三个顶点的距离之和P A+PB+PC最小?这就下面简单说明如何找点P使它到ABC 是所谓的费尔马问题. 图1 解析:如图1,把△APC绕A点逆时针旋转60°得到△AP′C′,连接PP′. 则△APP′为等边三角形,AP= PP′,P′C′=PC, 所以P A+PB+PC= PP′+ PB+ P′C′. 点C′可看成是线段AC绕A点逆时针旋转60°而得的定点,BC′为定长,所以当B、P、P′、C′四点在同一直线上时,P A+PB+PC最小. 这时∠BP A=180°-∠APP′=180°-60°=120°, ∠APC=∠A P′C′=180°-∠AP′P=180°-60°=120°, ∠BPC=360°-∠BP A-∠APC=360°-120°-120°=120° △的每一个内角都小于120°时,所求的点P对三角形每边的张角都是因此,当ABC 120°,可在AB、BC边上分别作120°的弓形弧,两弧在三角形内的交点就是P点;当有一内角大于或等于120°时,所求的P点就是钝角的顶点. 费尔马问题告诉我们,存在这么一个点到三个定点的距离的和最小,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运用旋转变换. 本文列举近年“费马点”走进中考试卷的实例,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例1 (2008年广东中考题)已知正方形ABCD内一动点E到A、B、C三点的距离26

最值问题(费马点)

最值问题2(费马点) 1、已知:P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内的一点,求PA+PB+PC的最小值. 2、已知:P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ABC内的一点,求PA+PB+PC的最小值.

图2 图1 A' P P A A B C B C 3、(延庆)(本题满分4分)阅读下面材料: 阅读下面材料: 小伟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在△ABC (其中∠BAC 是一个可以变化的角)中,AB=2,AC=4,以BC 为边在BC 的下方作等边△PBC ,求AP 的最大值。 小伟是这样思考的:利用变换和等边三角形将边的位置重新组合.他的方法是以点B 为旋转中心将△ABP 逆时针旋转60°得到△A ’BC,连接A A ' ,当点A 落在C A ' 上时,此题可解(如图2). 请你回答:AP 的最大值是 . 参考小伟同学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如图3,等腰Rt △ABC .边AB=4,P 为△ABC 内部一点, 则AP+BP+CP 的最小值是 .(结果可以不化简) 图3 C A B P

4、(朝阳二模)阅读下列材料: 小华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 △ABC 中,∠ACB =30o,BC =6,AC =5,在△ABC 内部有一点P ,连接P A 、PB 、PC ,求P A +PB +PC 的最小值. 小华是这样思考的: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想办法将这三条端点重合于一点的线段分离,然后再将它们连接成一条折线,并让折线的两个端点为定点,这样依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就可以求出这三条线段和的最小值了.他先后尝试了翻折、旋转、平移的方法,发现通过旋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他的做法是,如图2,将△AP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60o,得到△EDC ,连接PD 、BE ,则BE 的长即为所求. (1)请你写出图2中,P A +PB +PC 的最小值为 ; (2)参考小华的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①如图3,菱形ABCD 中,∠ABC =60o,在菱形ABCD 内部有一点P ,请在图3 中画出并指明长度等于P A +PB +PC 最小值的线段(保留画图痕迹,画出一条即可);②若①中菱形ABCD 的边长为4,请直接写出当P A +PB +PC 值最小时PB 的长. D E A C B P 图 2 D A C B 图 3 A C B P 图1

费马点问题(含答案)

费马点的问题 定义:数学上称,到三角形3个顶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为费马点。它是这样确定的: 1. 如果三角形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120°,这个内角的顶点就是费马点; 2. 如果3个内角均小于120°,则在三角形内部对3边张角均为120°的点,是三角形的费马点。 3. 费马点与3个顶点连成的线段是沟通3点的最短路线,容易理解,这个路线是唯一的。我们称这一结果为最短路线原理。 性质:费马点有如下主要性质: 1.费马点到三角形三个顶点距离之和最小。 2.费马点连接三顶点所成的三夹角皆为120°。 3.费马点为三角形中能量最低点。 4.三力平衡时三力夹角皆为120°,所以费马点是三力平衡的点。 例1:已知:△ABH是等边三角形。 求证:GA+GB+GH最小 证明:∵△ABH是等边三角形。G是其重心。 ∴∠AGH=∠AGB=∠BGH=120°。 以HB为边向右上方作等边三角形△DBH. 以HG为边向右上方作等边三角形△GHP. ∵AH=BH=AB=12. ∴∠AGH=120°, ∠HGP=60°. ∴A、G、P三点一线。 再连PD两点。 ∵△ABH、△GHP和△BDH都是等边三角形,∠GHB=30°. ∴∠PHD=30°,.

在△HGB和△HPD中 ∵HG=HP ∠GHB=∠PHD; HB=HD; ∴△HGB≌△HPD;(SAS) ∴∠HPD=∠HGB=120°; ∵∠HPG=60°. ∴G、P、D三点一线。 ∴AG=GP=PD,且同在一条直线上。 ∵GA+GH+GB=GA+GP+PD=AD. ∴G点是等边三角形内到三个顶点的距离之和最小的哪一点,费马点。也就是重心。 例2:已知:△ABC是等腰三角形,G是三角形内一点。∠AGC=∠AGB=∠BGC=120°。 求证:GA+GB+GC最小

中考专题费马点讲义与练习

图4—11 C B A 从“费马点”说起 前言 解题 题海战术 通性通法 过程与结果 内化 一、走近费马点 1.(浙教版数学八下P82)设计题 你听说过费马点吗?如图4—11,P 为△ABC 所在平面上一点。如果∠APB=∠BPC=∠CPA=120°,则点P 就叫做费马点。费马点有许多有趣并且有意义的性质,例如,平面内一点P 到△ABC 三顶点的距离之和为PA+PB+PC ,当点P 为费马点时,距离之和最小。假设A,B,C 表示三个村庄,要选一处建车站,使车站到三个村庄的公路路程的和最短。若不考虑其他因素,那么车站应建在费马点上。 请按下列步骤对费马点进行探究: (1) 查找有关资料,了解费马点被发现的历史背景; (2) 在特殊三角形中寻找并验证费马点。例如,当△ABC 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时,费马点有哪些性质? (3) 你的小论文。 2.(2009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题)若P 为ABC △所在平面上一点,且120APB BPC CPA ∠=∠=∠=°,则点P 叫做ABC △的费马点. (1)若点P 为锐角ABC △的费马点,且60ABC PA PC ∠===°,3,4,则PB 的值为________; (2)如图,在锐角ABC △外侧作等边ACB △′连结BB ′. 求证:BB ′过ABC △的费马点P ,且BB ′=PA PB PC ++. 3.(2010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数学试题)探究问题: (1)阅读理解: ①如图(1),在已知△ABC 所在平面上存在一点P ,使它到三角形三顶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则称点P 为△ABC 的费马点,此时PA+PB+PC 的值为△ABC 的费马距离. ②如图(2),若四边形ABCD 的四个顶点在同一圆上,则有AB ·CD+BC ·DA=AC ·BD ,此为托勒密定理. (2)知识迁移: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费马点

专题9 费马点 破解策略 费马点是指平面内到三角形三个顶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这个最小的距离叫做费马距离. 若三角形的内角均小于120°,那么三角形的费马点与各顶点的连线三等分费马点所在的周角;若三角形内有一个内角大于等于120°,则此钝角的顶点就是到三个顶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 1.若三角形有一个内角大于等于120°,则此钝角的顶点即为该三角形的费马点 如图在△ABC中,∠BAC≥120°,求证:点A为△ABC的费马点证明: 如图,在△ABC内有一点P延长BA至C,使得AC=AC,作∠CAP=∠CAP,并且使得AP =AP,连结PP 则△APC≌△APC,PC=PC 因为∠BAC≥120° 所以∠PAP=∠CAC≤60 所以在等腰△PAP中,AP≥PP 所以PA+PB+PC≥PP+PB+PC>BC=AB+AC 所以点A为△ABC的费马点 2.若三角形的内角均小于120°,则以三角形的任意两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两个等边三角形外接圆在三角形内的交点即为该三角形的费马点.

如图,在△ABC中三个内角均小于120°,分别以AB、AC为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两个等边三角形的外接圆在△ABC内的交点为O,求证:点O为△ABC的费马点 证明:在△ABC内部任意取一点O,;连接OA、OB、OC 将△AOC绕着点A逆时针旋转60°,得到△AO′D连接OO′则O′D=OC 所以△AOO′为等边三角形,OO′=AO 所以OA+OC+OB=OO′+OB+O′D 则当点B、O、O′、D四点共线时,OA+OB+OC最小 此时ABAC为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两个等边三角形的外接圆在△ABC内的交点即为点O 如图,在△ABC中,若∠BAC、∠ABC、∠ACB均小于120°,O为费马点,则有∠AOB=∠BOC =∠COA=120°,所以三角形的费马点也叫三角形的等角中心

费马点与中考试题

识别“费马点”思路快突破 例1 探究问题: (1)阅读理解: ①如图(A),在已知△ABC所在平面上存在一点P,使它到三角形顶点的距离之和最小, 则称点P为△ABC的费马点,此时PA+PB+PC的值为△ABC的费马距离. ②如图(B),若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在同一圆上,则有AB·CD+BC·DA=AC·BD.此为托勒密定理 . (2)知识迁移: ①请你利用托勒密定理,解决如下问题: 如图(C),已知点P为等边△ABC外接圆的上任意一点.求证:PB+PC=PA. A BC ②根据(2)①的结论,我们有如下探寻△ABC(其中∠A、∠B、∠C均小于120°)的费马点和费马距离的方法: 第一步:如图(D),在△ABC的外部以BC为边长作等边△BCD及其外接圆; 第二步:在上任取一点P′,连结P′A、P′B、P′C、P′D.易知P′A+P′B+P′C=P′A+(P′B+P′C) A BC =P′A+; 第三步:请你根据(1)①中定义,在图(D)中找出△ABC的费马点P,并请指出线段的长度即为△ABC的费马距离 . (3)知识应用: 2010年4月,我国西南地区出现了罕见的持续干旱现象,许多村庄出现了人、畜饮水困难,为解决老百姓的饮水问题,解放军某部来到云南某地打井取水. 已知三村庄A、B、C构成了如图(E)所示的△ABC(其中∠A、∠B、∠C均小于120°),现选取一点P打水井,使从水井P到三村庄A、B、C所铺设的输水管总长度最小,求输水管总长度的最小值.

简解:(2)①证明:由托勒密定理可知PB ·AC +PC ·AB =PA ·BC ∵△ABC 是等边三角形 ∴ AB =AC =BC ∴PB +PC =PA ②P ′D AD (3)解:如图,以BC 为边长在△ABC 的外部作等边△BCD ,连接AD ,则知线段AD 的长即为△ABC 的费马距离. ∵△BCD 为等边三角形,BC =4, ∴∠CBD =60°,BD =BC =4. ∵∠ABC =30°, ∴∠ABD =90°. 在Rt △ABD 中,∵AB =3,BD =4 ∴AD =5(km ) ∴从水井P 到三村庄A 、B 、C 所铺设的输水管总长度的最小值为5km. 点评:此题集阅读理解、创新探究、实际应用于一体,题型新颖别致,综合考查自主探究、创新应用能力,是一道不可多得的好题.命题者设置成递进式问题,后续问题的思路获取、求解都靠对上一结论的解读、利用,这也是近年“课题学习”考查的一大风向,值得重视. 如果说例1只是以“费马点”为课题学习的素材进行了考查,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三角形的费马点,我们补充几点: (1)平面内一点P 到△ABC 三顶点的之和为PA+PB+PC ,当点P 为费马点时,距离之和最小. 特殊三角形中: (2)三内角皆小于120°的三角形,分别以 AB ,BC ,CA ,为边,向三角形外侧做正三角形ABC 1,ACB 1,BCA 1,然后连接AA 1,BB 1,CC 1,则三线交于一点P ,则点P 就是所求 的费马点. (3)若三角形有一内角大于或等于120度,则此钝角的顶点就是所求. (4)当△ABC 为等边三角形时,此时外心与费马点重合. 可见,永州卷这道考题对于费马点只是以课题学习为问题载体,考得比较直截了当;巧合的是 2010年福建宁德一道考题对这个知识考查显得隐蔽了,请看:

最新“费马点”与中考试题

“费马点”与中考试题 费马,法国业余数学家,拥有业余数学之王的称号,他是解析几何的发明者之一.费马点——就是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之和最小的点.费尔马的结论:对于一个各角不超过120°的三角形,费马点是对各边的张角都是120°的点,对于有一个角超过120°的三角形,费马点就是这个内角的顶点. △三个顶点的距离之和P A+PB+PC最小?这就下面简单说明如何找点P使它到ABC 是所谓的费马问题. 图1 解析:如图1,把△APC绕A点逆时针旋转60°得到△AP′C′,连接PP′. 则△APP′为等边三角形,AP= PP′,P′C′=PC, 所以P A+PB+PC= PP′+ PB+ P′C′. 点C′可看成是线段AC绕A点逆时针旋转60°而得的定点,BC′为定长,所以当B、P、P′、C′四点在同一直线上时,P A+PB+PC最小. 这时∠BP A=180°-∠APP′=180°-60°=120°, ∠APC=∠A P′C′=180°-∠AP′P=180°-60°=120°, ∠BPC=360°-∠BP A-∠APC=360°-120°-120°=120° △的每一个内角都小于120°时,所求的点P对三角形每边的张角都是因此,当ABC 120°,可在AB、BC边上分别作120°的弓形弧,两弧在三角形内的交点就是P点;当有一内角大于或等于120°时,所求的P点就是钝角的顶点. 费尔马问题告诉我们,存在这么一个点到三个定点的距离的和最小,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运用旋转变换. 本文列举近年“费马点”走进中考试卷的实例,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例1 (2008年广东中考题)已知正方形ABCD内一动点E到A、B、C三点的距离26

中考数学押轴题型-费马点相关问题

费马点及其在中考中的应用 一、费马点的由来 费马(Pierre de Fermat,1601—1665)是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费马一生从未受过专门的数学教育,数学研究也不过是业余爱好.然而,在17世纪的法国还找不到哪位数学家可以与之匹敌.他是解析几何的发明者之一;概率论的主要创始人;以及独承1 7世纪数论天地的人.一代数学大师费马堪称是17世纪法国最伟大的数学家.尤其他提出的费马大定理更是困惑了世间智者358年.费马曾提出关于三角形的一个有趣问题:在△ABC内求一点P,使 PA+PB+PC之值为最小,人们称这个点为“费马点”. 二、探索费马点 1.当三角形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120°的时候,则费马点就是这个内角的顶点.

下面来验证这个结论:如图1,对三角形内任意一点P,延长BA至点C′,使得A C′=AC, 作∠C′AP′=∠CAP,并且使得AP′= AP.即把△APC以A为中心做旋转变换.则△APC≌△AP′C′, ∵∠BAC≥120°,∴∠PAP′≤6 0°.∴在等腰三角形PAP′中,AP≥P P′, ∴PA+PB+PC≥PP′+PB+ P′C′>BC′= AB+AC.所以A是费马点. 2.如果三个内角都在120°以内,那么,费马点就是三角形内与三角形三顶点的连线两两夹角为 120°的点.

如图2,以B点为中心,将△APB旋转60°到△A′B P′.因为旋转60°,且PB=P′B,所以△P′PB为正三 角形.因此,PA+PB+PC=P′A′+P′P+PC. 由此可知当A′,P′,P,C四点共线时,PA+PB+PC =P′A′+P′P+PC为最小. 当A′,P′,P共线时,∵∠BP′P=60°,∴∠A′P′B=∠APB=120°.同理,若P′,P,C共线时,则∵∠ BPP′=60°,∴∠BPC=120°. 所以点P为满足∠APB=∠BPC=∠CPA=120°的点. 费马点相关问题 等腰直角三角形,已知在直角平分线上的一点P,PA+PB+PC最小值为√6 +√2,求直角边的长度? 解答:如图 将三角形PAC逆时针旋转60度得三角形DEC,则角PCD=60度, 三角形PCD是正三角形,PC=PD且DE=PA, 所以PA+PB+PC=DE+PD+PB,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当点E、D、P、B在一条直线上时,DE+PD+P B最小,这时角BPC=120度,角APC=EDC=120。 下证这时的点P就在角ACB的平分线上。 在三角形DCE和PCB中,因CE=CA=CB得角E=角PBC,又有角EDC=BPC=120度, 得三角形CDE、CPA、CBP全等,角ECD=ACP=BCP,点P在角ACB的平分线上。 所以点P是这样一个点:它使角APC=BPC=APB=120度(这个点叫三角形的费马点)。 延长CP交AB于F,则CF垂直AB,且由三角形CPA、CBP全等知PA=PB,得角FPA=60度, 设PF=x,则PA=PB=2x ,AF=CF=√3*x,PC=(√3-1)x, 有2x+2x+(√3-1)x=√6+√2,x=1/3√6。

中考中的费马点详解加练习

皮耶·德·费马(Pierre de Fermat)是一个17世纪的法国律师,也是一位业余数学家。 之所以称业余,是由于皮耶·德·费马具有律师的全职工作。他的姓氏根据法文与英文实际发音也常译为“费尔玛”(注意“玛”字)。 费马最后定理在中国习惯称为费马大定理,西方数学界原名“最后”的意思是:其它猜想都证实了,这是最后一个。 著名的数学史学家贝尔(E. T. Bell)在20世纪初所撰写的著作中,称皮耶·德·费马为”业余数学家之王。“贝尔深信,费马比皮耶·德·费马同时代的大多数专业数学家更有成就,然而皮耶·德·费马并未在其他方面另有成就,本人也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考虑到17世纪是杰出数学家活跃的世纪,因而贝尔认为费马是17世纪数学家中最多产的明星。 费马点问题最早是由法国数学家皮埃尔·德·费马在一封写给意大利数学家埃万杰利斯塔·托里拆利(气压计的发明者)的信中提出的。 托里拆利最早解决了这个问题,而19世纪的数学家斯坦纳重新发现了这个问题,并系统地进行了推广,

因此这个点也称为托里拆利点或斯坦纳点,相关的问题也被称作费马-托里拆利-斯坦纳问题。 这一问题的解决极大推动了联合数学的发展,在近代数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费马点”是指位于三角形且到三角形三个顶点距离之和最短的点。 若给定一个三角形△ABC的话,从这个三角形的费马点P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C的距离之和比从其它点算起的都要小。 这个特殊点对于每个给定的三角形都只有一个。 1.若三角形3个角均小于120°,那么3条距离连线正好三等分费马点所在的周角,即该点所对三角形三边的角相等,均为120°。 所以三角形的费马点也称为三角形的等角中心。2.若三角形有一角大于等于120°,则此钝角的顶点就是距离和最小的点。

中考中的费马点问题

费马点 “费马点”是指位于三角形内且到三角形三个顶点距离之和最短的点. 若给定一个三角形△ABC的话,从这个三角形的费马点P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C 的距离之和比从其它点算起的都要小. 这个特殊点对于每个给定的三角形都只有一个. 【定义】 1.若三角形3个内角均小于120°,那么3条距离连线正好三等分费马点所在的周角,即该点所对三角形三边的张角相等,均为120°。所以三角形的费马点也称为三角形的等角中心.(托里拆利的解法中对这个点的描述是:对于每一个角都小于120°的三角形ABC的每一条边为底边,向外作正三角形,然后作这三个正三角形的外接圆。托里拆利指出这三个外接圆会有一个共同的交点,而这个交点就是所要求的点。这个点和当时已知的三角形特殊点都不一样。这个点因此也叫做托里拆利点。) 2.若三角形有一内角大于等于120°,则此钝角的顶点就是距离和最小的点. 【费马点问题】 问题:如图1,如何找点P使它到△ABC三个顶点的距离之和PA+PB+PC最小? 图文解析: 如图1,把△APC绕C点顺时针旋转60°得到△A′P′C,连接PP′.则△CPP′为等边三角形,CP=PP′,PA=P′A′, ∴PA+PB+PC= P′A′+PB+PP′BC′. ∵点A′可看成是线段CA绕C点顺时针旋转60°而得的定点,BA′ 为定长 ∴当B、P、P′、A′ 四点在同一直线上时,PA+PB+PC最小.最小 值为BA.′ 【如图1和图2,利用旋转、等边等条件转化相等线段.】 ∴∠APC=∠A′P′C=180°-∠CP′P=180°-60°=120°, ∠BPC=180°-∠P′PC=180°-60°=120°, ∠APC=360°-∠BPC-∠APC=360°-120°-120°=120°. 因此,当△ABC的每一个内角都小于120°时,所求的点P对三角形每边的张角都是120°;当有一内角大于或等于120°时,所求的P点就是钝角的顶点.费马点问题告诉我们,存在这么一个点到三个定点的距离的和最小,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运用旋转变换.

费马点与中考试题

费马点与中考试题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识别“费马点”思路快突破 解题的成功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最基本的有:解题的知识因素、解题的能力因素、解题的经验因素和解题的非智力因素,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解题基本功.可见解题的知识因素是第一位的,足以说明它的重要性.下面我们从解题的知识因素上关注两道中考题的思路获取. 例1 (2010湖南永州)探究问题: (1)阅读理解: ①如图(A),在已知△ABC所在平面上存在一点P,使它到三角形顶点的距 离之和最小,则称点P为△ABC的费马点,此时PA+PB+PC的值为△ABC的费马距离. ②如图(B),若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在同一圆上,则有AB·CD+BC·DA=AC·BD.此为托勒密定理. (2)知识迁移: ①请你利用托勒密定理,解决如下问题: 如图(C),已知点P为等边△ABC外接圆的BC上任意一点.求证:PB+PC=PA. ②根据(2)①的结论,我们有如下探寻△ABC(其中∠A、∠B、∠C均小于120°)的费马点和费马距离的方法: 第一步:如图(D),在△ABC的外部以BC为边长作等边△BCD及其外接圆;

第二步:在BC上任取一点P′,连结P′A、P′B、P′C、P′D.易知P′A+P′B+P′C=P′A+(P′B+P′C)=P′A+; 第三步:请你根据(1)①中定义,在图(D)中找出△ABC的费马点P,并请指出线段的长度即为△ABC的费马距离. (3)知识应用: 2010年4月,我国西南地区出现了罕见的持续干旱现象,许多村庄出现了人、畜饮水困难,为解决老百姓的饮水问题,解放军某部来到云南某地打井取水. 已知三村庄A、B、C构成了如图(E)所示的△ABC(其中∠A、∠B、∠C均小于120°),现选取一点P打水井,使从水井P到三村庄A、B、C所铺设的输水管总长度最小,求输水管总长度的最小值. 思路探求:(2)知识迁移①问,只需按照题意套用托勒密定理,再利用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将所得等式两边都除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即可获证. ②问,借用①问中对于费马点的定义结论容易获解. (3)知识应用,模仿(2)的图形,先构造正三角形,由(2)中的结论,再计算AD即为最小距离. 简解:(2)①证明:由托勒密定理可知PB·AC+PC·AB=PA·BC ∵△ABC是等边三角形 ∴AB=AC=BC ∴PB+PC=PA

费马点与中考试题

识别“费马点”思路快突破 解题的成功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最基本的有:解题的知识因素、解题的能力因素、解题的经 验因素和解题的非智力因素,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解题基本功.可见解题的知识因素是第一位的,足以说明它的重要性.下面我们从解题的知识因素上关注两道中考题的思路获取. 例1 (2010湖南永州)探究问题: (1)阅读理解: ①如图(A),在已知△ABC所在平面上存在一点P,使它到三角形顶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则 称点P为△ABC的费马点,此时P A+PB+PC的值为△ABC的费马距离. ②如图(B),若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在同一圆上,则有AB·CD+BC·DA=AC·BD.此为托勒密定理. (2)知识迁移: ①请你利用托勒密定理,解决如下问题: 如图(C),已知点P为等边△ABC外接圆的BC上任意一点.求证:PB+PC=P A. ②根据(2)①的结论,我们有如下探寻△ABC(其中∠A、∠B、∠C均小于120°)的费马点和费马距离的方法: 第一步:如图(D),在△ABC的外部以BC为边长作等边△BCD及其外接圆; 第二步:在BC上任取一点P′,连结P′A、P′B、P′C、P′D.易知P′A+P′B+P′C=P′A+(P′B+P′C) =P′A+; 第三步:请你根据(1)①中定义,在图(D)中找出△ABC的费马点P,并请指出线段的长度即为△ABC的费马距离. (3)知识应用: 2010年4月,我国西南地区出现了罕见的持续干旱现象,许多村庄出现了人、畜饮水困难,为解决老百姓的饮水问题,解放军某部来到云南某地打井取水. 已知三村庄A、B、C构成了如图(E)所示的△ABC(其中∠A、∠B、∠C均小于120°),现选

费马点与中考试题

费马点与中考试题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识别“费马点”思路快突破 例1 探究问题: (1)阅读理解: ①如图(A),在已知△ABC所在平面上存在一点P,使它到三角形顶点的 距离之和最小,则称点P为△ABC的费马点,此时PA+PB+PC的值为△ABC 的费马距离. ②如图(B),若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在同一圆上,则有AB·CD+BC·DA=AC·BD.此为托勒密定理. (2)知识迁移: ①请你利用托勒密定理,解决如下问题: 如图(C),已知点P为等边△ABC外接圆的BC上任意一点.求证:PB+PC=PA. ②根据(2)①的结论,我们有如下探寻△ABC(其中∠A、∠B、∠C均小于120°)的费马点和费马距离的方法: 第一步:如图(D),在△ABC的外部以BC为边长作等边△BCD及其外接圆;第二步:在BC上任取一点P′,连结P′A、P′B、P′C、P′D.易知P′A+P′B +P′C=P′A+(P′B+P′C)=P′A+; 第三步:请你根据(1)①中定义,在图(D)中找出△ABC的费马点P,并请指出线段的长度即为△ABC的费马距离. (3)知识应用: 2010年4月,我国西南地区出现了罕见的持续干旱现象,许多村庄出现了人、畜饮水困难,为解决老百姓的饮水问题,解放军某部来到云南某地打井取水.

已知三村庄A、B、C构成了如图(E)所示的△ABC(其中∠A、∠B、∠C均小于120°),现选取一点P打水井,使从水井P到三村庄A、B、C所铺设的输水管总长度最小,求输水管总长度的最小值. (1)平面内一点P到△ABC三顶点的之和为PA+PB+PC,当点P为费马点时,距离之和最小. 特殊三角形中: (2)三内角皆小于120°的三角形,分别以 AB,BC,CA,为边,向三角 形外侧做正三角形ABC 1,ACB 1 ,BCA 1 ,然后连接AA 1 ,BB 1 ,CC 1 ,则三线交于一 点P,则点P就是所求的费马点. (3)若三角形有一内角大于或等于120度,则此钝角的顶点就是所求. (4)当△ABC为等边三角形时,此时外心与费马点重合. 可见,永州卷这道考题对于费马点只是以课题学习为问题载体,考得比较直截了当;巧合的是 例2 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E是等边三角形,M为对角线BD (不含B点)上任意一点,将BM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BN,连接EN、AM、CM. ⑴ 求证:△AMB≌△ENB; ⑵ ①当M点在何处时,AM+CM的值最小; ②当M点在何处时,AM+BM+CM的值最小,并说明理由; ⑶ 当AM+BM+CM的最小值为1 3 时,求正方形的边长.

费马点与中考试题

费马点与中考试题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识别“费马点”思路快突破 解题的成功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最基本的有:解题的知识因素、解题的能力因素、解题的经验因素和解题的非智力因素,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解题基本功.可见解题的知识因素是第一位的,足以说明它的重要性.下面我们从解题的知识因素上关注两道中考题的思路获取. 例1 (2010湖南永州)探究问题: (1)阅读理解: ①如图(A),在已知△ABC所在平面上存在一点P,使它到三角形顶点 的距离之和最小,则称点P为△ABC的费马点,此时PA+PB+PC的值为△ABC的费马距离. ②如图(B),若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在同一圆上,则有AB·CD+BC·DA=AC·BD.此为托勒密定理. (2)知识迁移: ①请你利用托勒密定理,解决如下问题: 如图(C),已知点P为等边△ABC外接圆的BC上任意一点.求证:PB+PC =PA. ②根据(2)①的结论,我们有如下探寻△ABC(其中∠A、∠B、∠C均小于120°)的费马点和费马距离的方法: 第一步:如图(D),在△ABC的外部以BC为边长作等边△BCD及其外接圆; 第二步:在BC上任取一点P′,连结P′A、P′B、P′C、P′D.易知P′A+P′B+P′C=P′A+(P′B+P′C)=P′A+;

第三步:请你根据(1)①中定义,在图(D)中找出△ABC的费马点P,并请指出线段的长度即为△ABC的费马距离. (3)知识应用: 2010年4月,我国西南地区出现了罕见的持续干旱现象,许多村庄出现了人、畜饮水困难,为解决老百姓的饮水问题,解放军某部来到云南某地打井取水. 已知三村庄A、B、C构成了如图(E)所示的△ABC(其中∠A、∠B、∠C均小于120°),现选取一点P打水井,使从水井P到三村庄A、B、C所铺设的输水管总长度最小,求输水管总长度的最小值. 思路探求:(2)知识迁移①问,只需按照题意套用托勒密定理,再利用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将所得等式两边都除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即可获证. ②问,借用①问中对于费马点的定义结论容易获解. (3)知识应用,模仿(2)的图形,先构造正三角形,由(2)中的结论,再计算AD即为最小距离. 简解:(2)①证明:由托勒密定理可知PB·AC+PC·AB=PA·BC ∵△ABC是等边三角形 ∴ AB=AC=BC ∴PB+PC=PA ②P′D AD (3)解:如图,以BC为边长在△ABC的外部作等边△BCD,连接AD,则知线段AD的长即为△ABC的费马距离. ∵△BCD为等边三角形,BC=4, ∴∠CBD=60°,BD=BC=4.

费马点与中考试题

“费马点”与中考试题 费尔马,法国业余数学家,拥有业余数学之王的称号,他是解析几何的发明者之一.费马点——就是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之和最小的点.费尔马的结论:对于一个各角不超过120°的三角形,费马点是对各边的张角都是120°的点,对于有一个角超过120°的三角形,费马点就是这个内角的顶点. △三个顶点的距离之和P A+PB+PC最小?这就下面简单说明如何找点P使它到ABC 是所谓的费尔马问题. 图1 解析:如图1,把△APC绕A点逆时针旋转60°得到△AP′C′,连接PP′. 则△APP′为等边三角形,AP= PP′,P′C′=PC, 所以P A+PB+PC= PP′+ PB+ P′C′. 点C′可看成是线段AC绕A点逆时针旋转60°而得的定点,BC′为定长,所以当B、P、P′、C′四点在同一直线上时,P A+PB+PC最小. 这时∠BP A=180°-∠APP′=180°-60°=120°, ∠APC=∠A P′C′=180°-∠AP′P=180°-60°=120°, ∠BPC=360°-∠BP A-∠APC=360°-120°-120°=120° △的每一个内角都小于120°时,所求的点P对三角形每边的张角都是因此,当ABC 120°,可在AB、BC边上分别作120°的弓形弧,两弧在三角形内的交点就是P点;当有一内角大于或等于120°时,所求的P点就是钝角的顶点. 费尔马问题告诉我们,存在这么一个点到三个定点的距离的和最小,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运用旋转变换. 本文列举近年“费马点”走进中考试卷的实例,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例1 (2008年广东中考题)已知正方形ABCD内一动点E到A、B、C三点的距离26

费马点与中考试题

识别“费马点”思路快突破 例1探究问题: (1)阅读理解: ①如图(A),在已知△所在平面上存在一点P,使它到三角形顶 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则称点P为△的费马点,此时++的值为△的费马距离. ②如图(B),若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在同一圆上,贝U有? + ? = ?. 此为托勒密定理 A tn B) (2)知识迁移: ①请你利用托勒密定理,解决如下问题: 如图(C),已知点P为等边△外接圆的BC上任意一点.求证:+=. ②根据(2)①的结论,我们有如下探寻△(其中/ A、/ B/ C 均小于120° )的费马点和费马距离的方法: 第一步:如图(D),在△的外部以为边长作等边△及其外接圆; 第二步:在BC上任取一点P ,连结P'A、P'B、P'C、P'D.易知P'A + P'B + P'C = P'A+ (P'B+ P'C) = P'A + 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请你根据(1)①中定义,在图(D)中找出△的费马点P, 1 / 5

并请指出线段______ 的长度即为△的费马距离

A (3)知识应用: 2010年4月,我国西南地区出现了罕见的持续干旱现象,许多村庄出现了人、畜饮水困难,为解决老百姓的饮水问题,解放军某部来到云南某地打井取水. 已知三村庄A B C构成了如图(E)所示的△(其中/ A / B / C均小于120°),现选取一点P打水井,使从水井P到三村庄A B C所铺设的输水管总长度最小,求输水管总长度的最小值 (1)平面内一点P到△三顶点的之和为,当点P为费马点时,距 离之和最小. 特殊三角形中: (2)三内角皆小于120°的三角形,分别以,,为边,向三角形外侧 3 / 5

【中考几何模型压轴题】专题9《费马点》

中考几何压轴题(几何模型30讲) 最 新 讲 义

专题9《费马点》 破解策略 费马点是指平面内到三角形三个顶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这个最小的距离叫做费马距离. 若三角形的内角均小于120°,那么三角形的费马点与各顶点的连线三等分费马点所在的周角;若三角形内有一个内角大于等于120°,则此钝角的顶点就是到三个顶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 若三角形有一个内角大于等于120°,则此钝角的顶点即为该三角形的费马点 如图在△ABC中,∠BAC≥120°,求证:点A为△ABC的费马点 证明: 如图,在△ABC内有一点P延长BA至C,使得AC=AC,作∠CAP=∠CAP,并且使得AP=AP,连结PP 则△APC≌△APC,PC=PC 因为∠BAC≥120° 所以∠PAP=∠CAC≤60 所以在等腰△PAP中,AP≥PP 所以PA+PB+PC≥PP+PB+PC>BC=AB+AC

所以点A为△ABC的费马点 2.若三角形的内角均小于120°,则以三角形的任意两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两个等边三角形外接圆在三角形内的交点即为该三角形的费马点. 如图,在△ABC中三个内角均小于120°,分别以AB、AC为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两个等边三角形的外接圆在△ABC内的交点为O,求证:点O为△ABC的费马点证明:在△ABC内部任意取一点O,;连接OA、OB、OC 将△AOC绕着点A逆时针旋转60°,得到△AO′D连接OO′则O′D=OC 所以△AOO′为等边三角形,OO′=AO 所以OA+OC+OB=OO′+OB+O′D 则当点B、O、O′、D四点共线时,OA+OB+OC最小 此时ABAC为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两个等边三角形的外接圆在△ABC内的交点即为点O

2020年九年级数学中考几何探究型问题:线段最值问题——“费马点”问题(含答案)

几何探究型问题(针对第25题) 线段最值问题 “费马点”问题 【问题背景】“费马点”——就是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之和最小的点.“费马点”问题在中考考查时主要隐藏在求PA+PB+PC的最小值问题,通常将某三角形绕点旋转一定的角度,从而将三条线段转化在同一条直线上,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问题. 【模型分析】对于一个各角不超过120°的三角形,“费马点”是对各边的张角都是120°的点,对于有一个角超过120°的三角形,费马点就是这个内角的顶点.费马点P使它到△ABC三个顶点的距离之和PA+PB+PC最小,这就是所谓的“费马”问题. 如图,将△APC绕点A逆时针旋转60°到△AP′C′,则可以构造出等边三角形APP′,从而得到AP=PP′,CP=C′P′,所以将PA+PB+PC的值转化为PP′ +PB+P′C′的值,则线段BC′的长即为所求的最小值. 例题 1.如图,已知点P为等边三角形ABC外接圆的劣弧BC上任意一点,求 证:PB+PC=PA. 证明:如答图,在P A上截取PM=PC,连接CM.

∵△ABC 是等边三角形, ∴∠ABC =∠ACB =60°,BC =AC . ∵∠ABC =∠APC ,∴∠MPC =60°, ∴△MPC 是等边三角形, ∴∠MCP =60°,MC =PC ,∴∠ACM =∠BCP . 在△BPC 和△AMC 中,????? BC =AC , ∠BCP =∠ACM ,PC =MC , ∴△BPC ≌△AMC (SAS), ∴BP =AM ,∴PB +PC =AM +PM =P A . 2.已知三个村庄A ,B ,C 构成了如图所示的△ABC(其中∠A ,∠B ,∠C 均小于120°),现选取一点P 作为打水井,使水井P 到三个村庄A ,B ,C 所铺设的输水管总长度最小.求输水管总长度的最小值. 解:如答图,以BC 为边在△ABC 的外部作等边三角形BCD ,连接AD . ∴AD 的长就是△ABC 的费马距离. 易得∠ABD =90°, ∴AD =AB 2+BD 2=5(km). 答:输水管总长度的最小值为5 km. 练习 (2019·陕师大附中六模)问题提出 (1)如图1,在△ABC 中,BC =2,将△ABC 绕点B 顺时针旋转60°得到△A ′BC ′,则CC ′=______. 【解答】 由旋转的性质可知∠CBC ′=60°,BC ′=BC ,则∠△BCC ′是等边三角形,故CC ′=BC =2.

中考数学压轴系列--费马点

对于一个各角不超过120°的三角形,费马点是对各边的张角都是120°的点,对于有一个角超过120°的三角形,费马点就是这个内角的顶点. △三个顶点的距离之和PA+PB+PC最小?这就是下面简单说明如何找点P使它到ABC 所谓的费尔马问题. 图1 解析:如图1,把△APC绕A点逆时针旋转60°得到△AP′C′,连接PP′. 则△APP′为等边三角形,AP= PP′,P′C′=PC, 所以PA+PB+PC= PP′+ PB+ P′C′. 点C′可看成是线段AC绕A点逆时针旋转60°而得的定点,BC′为定长,所以当B、P、P′、C′四点在同一直线上时,PA+PB+PC最小. 这时∠BPA=180°-∠APP′=180°-60°=120°, ∠APC=∠A P′C′=180°-∠AP′P=180°-60°=120°, ∠BPC=360°-∠BPA-∠APC=360°-120°-120°=120° △的每一个内角都小于120°时,所求的点P对三角形每边的张角都因此,当ABC 是120°,可在AB、BC边上分别作120°的弓形弧,两弧在三角形内的交点就是P点;当有一内角大于或等于120°时,所求的P点就是钝角的顶点. 费尔马问题告诉我们,存在这么一个点到三个定点的距离的和最小,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运用旋转变换.

1.( 株洲)已知P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内的一点,求PA+PB+PC 的最小值. 2.( 北京)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 点B 的坐标为(0,2). 点D 在x 轴的正半轴 上. 30ODB ∠=?. OE 为△BOD 的中线. 过B 、E 两点的抛物线2 3 y ax x c =+ +与x 轴相交于A 、F 两点(A 在F 的左侧).等边△OMN 的顶点M 、N 在线段AE 上,点P 为△ABO 内的一个动点. 设m PA PB PO =++. 请直接写出m 的最小值, 以及m 取得最小值时, 线段AP 的长. (备用图)

费马点与中考试题

费马点与中考试题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识别“费马点”思路快突破 例1探究问题: (1)阅读理解: ①如图(A),在已知△/处所在平面上存在一点P,使它到三角形顶点的 距离之和最小,则称点P为△磁的费马点,此时PA+PB+ PC的值为△力处的费马距离. ②如图(B),若四边形個仞的四个顶点在同一圆上,则有 BC?DA=AC?血此为托勒密定理. (2)知识迁移: ①请你利用托勒密定理,解决如下问题: 如图(C),已知点P为等边△磁外接圆的BC上任意一点.求证:PB+ PC= PA. ②根据(2)①的结论,我们有如下探寻△/必(其中Z/、ZB、ZC均小于120°)的费马点和费马距离的方法: 第一步:如图(D),在△磁的外部以庞为边长作等边及其外接圆; 第二步:在眈上任取一点P',连结円力、P,B、P,C、" Q.易知尸‘力+ P‘ B+P' C=P f A+ JP' B+P' C)=P‘ /+ ________________ ; 第三步:请你根据(1)①中定义,在图(D)中找出△磁的费马点只并请指出线段___________ 的长度即为△宓的费马距离. (3)知识应用:

2010年4月,我国西南地区出现了罕见的持续干旱现象,许多村庄出现了人、畜饮水困难,为解决老百姓的饮水问题,解放军某部来到云南某地打井取水. 己知三村庄力、B、C构成了如图(E)所示的(其中Z/、乙B、ZC均小于120°),现选取一点P打水井,使从水井尸到三村庄力、B、C所铺设的输水管总长度最小,求输水管总长度的最小值. (1)平面内一点P到AABC三顶点的之和为PA+PB+PC,当点P为费马点时,距 离之和最小. 特殊三角形中: (2)三内角皆小于120°的三角形,分别以AB, BC, CA,为边,向三角形外侧做正三角形ABC】,ACB】,BCAx,然后连接AA】,BB】,CC”则三线交于一点P,则点P就是所求的费马点. (3)若三角形有一内角大于或等于120度,则此钝角的顶点就是所求. (4)当AABC为等边三角形时,此时外心与费马点重合. 可见,永州卷这道考题对于费马点只是以课题学习为问题载体,考得比较直截了当;巧合的是 例2如图,四边形/妙是正方形,△遊是等边三角形,必为对角线別(不含方点)上任意一点,将剔绕点万逆时针旋转60°得到础连接囱、 AM. CM. (1)求证: (2)①当M点在何处时,AM-V CM的值最小; ②当财点在何处时,4W+&M+CW的值最小,并说明理由; ⑶ 当的最小值为"+1时,求正方形的边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