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选科“弃物理”现象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选科“弃物理”现象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选科“弃物理”现象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91693099.html,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选科“弃物理”现象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作者:张铭芳

来源:《科教导刊》2018年第05期

摘要伴随新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与实施,浙江、上海两地新高考“弃物理”现象逐渐凸显。高考物理学科选考人数的减少,可能导致国家物理人才出现短缺,影响工业的生态发展;物理教学受困,影响学科自身的发展;非理性化的选考现状,影响人才的选拔和培养等不利现象。因此,我们应努力协调高考改革中的一些关系,促进物理学科的生态发展。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弃物理” 高中生选科物理学科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https://www.360docs.net/doc/f91693099.html,ki.kjdkz.2018.02.063

高考承载着成千上万家庭的期望,高考改革政策的调整,不可避免会触动许多人的敏感神经。根据科技日报2017年9月11日报道:浙、沪两地新高考“弃物理”现象已成事实,2017年高考浙江全省29.13万考生,选考物理的只有8万人。在上海,实行新高考改革第一年,选择物理科目的考生也仅占总人数的30%,这种影响也逐步蔓延到了今年刚开始实施新高考的北京。有鉴于此,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揭示“弃物理”现象对社会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

1国家物理人才可能短缺,影响工业的生态发展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教育只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人们只有懂得如何生活才能明了教育的真谛,理想化的生活是人们为之奋斗的目标,同时也是触不可及的未来,尤其是在一个注重利益表象的时代,人们认知上的“好大学、好专业、好工作”便能成就好未来的观念里,掩藏着最直接而又强烈的利益诉求。那些难以满足“三好”的专业或者学科,则容易被人们“打入冷宫”,“弃物理”现象便是其中之一。物理是机械制造的基础学科,第一台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正式进入机械时代,磁悬浮列车的投入运行,更彰显了物理对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的贡献。物理和生物、地理、历史等非必考科目一样,每一门课都有自身的使用和学习价值,这些学科自身的价值需要更多的后备力量进行研发和挖掘,方能为我们使用,进而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如果有些原本对物理是感兴趣的、想要学习但考试又失利过的考生就此放弃物理,学生将会在高中低年级阶段转移兴趣和热情,导致整个学科后备力量不足,继而影响国家建设急需的人才。

2物理教学受困,影响学科自身的发展

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看法大多数从主观上认为物理晦涩难懂、难以学好,从而对它望而却步,这种片面的认识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不利于教学。首先,学生的学习积极

新高考物理浅谈

新高考物理浅谈 青海油田第一中学赖金明

新高考物理浅谈 青海油田第一中学赖金明 一、新高考模式发生变化 二、新高考物理动态 三、弃物理已成趋势 四、新高考物理的重要性 五、新高考物理复习思考 一、新高考模式发生变化 青海省,第二批进入“新高考”的省份之一,主要特点和变化如下: 启动时间:2018年执行时间:2021年 内容要点: 实行“3+3”的考试模式, 选考科目“6选3”; 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高考招生录取基于“两依据、一参考”; 从各地公布的方案来看,总体改革方向大体一致,绝大多数省份明确要改革高考科目设置、考生录取机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而多地也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出台了有针对性的具体实施办法。 1、文理不分科 在高考新方案中,文理不分科已成各地高考改革趋势,高考科目“3 + 3”也成众多省份未来高考的新模式。 2、多地实行“3 + 3”模式 “3 + 3”模式是指,报考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其高考成绩将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

学生不再分文理科,可以自主选择选考科目。就3门选考科目而言,青海省将采用“6选3”模式,即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 科作为考试科目。值得注意的是,浙江采取的是“7选3”模式,除了以上所提到的 6科,还多了“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这项科目。 在分值设置上,绝大多数省份明确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每科满分150分,学 生自选3门科目每门满分100分,总分合计750分。 与高考科目变化相对应的一项措施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比如,北京将从2017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从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起,年级开始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合 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以等 级呈现,其他科目一般以“合格、不合格”呈现,力求破除“一考定终身”是新一轮 高考改革的重点方向。 3、外语一年两考 在已公布高考改革方案的19省份中,绝大多数省份明确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考生可选择其中较高考试成绩计入,该项政策下,让考生拥有多次机会。上海明确要 建设外语标准化考试题库和标准化考场,外语考试要为今后其他科目逐步推行标准化 考试积累经验。 4、构建“两依据,一参考”多元录取机制,既看分,又看人 新一轮改革方向的亮点之一,是打破“唯分数论”,实施“两依据、一参考”的多元 评价机制,两依据为:高考成绩(选考)、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学考),“一参考”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考试覆盖全部14个学科,其中9科省级统一组织考试、其余考试科目可以6选3、7 选3等。为了淡化分数,成绩分为21个等级。从各地公布的方案来看,实施“既看分,又看人”的综合评价录取,是未来高校招录的大势所趋。 5、逐步合并本科录取批次,探索“专业学校”志愿填报 改革考生录取机制,逐步合并减少高校招生录取批次,弱化社会和考生简单用录取批 次划分和评价不同类型高校的倾向,探索“专业(类) 学校”的志愿填报方式,引导从 学生兴趣和特长出发,选择合适的专业和学校,不再单纯跟着学校“档次”走,成为 此次多地改革方案的重点。 除了第二、三批次的合并外,一些省市还提出了合并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增加 学生和高校的双向选择机会。

高中生如何学好物理

高中生如何学好物理 高中生学好物理的方法(一) 首先要改变观念,初中物理好,高中物理并不一定会好 初中物理知识相对比较浅显,并且内容也不多,更易于掌握。再加上初三后期,通过大量的练习,通过反复强化训练,提高了熟练程度,可使物理成绩有大幅度提高。但分数高并不等于物理学得好、会学物理。如果学习物理的兴趣没有培养起来,再加上没有好的学习方法,那是很难学好高中物理的。所以,首先应该改变观念,初中物理学得好,高中物理并不一定会学得好。所以应降低起点,从头开始。 应培养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兴趣是思维的动因之一,兴趣是强烈而又持久的学习动机,兴趣是学好物理的潜在动力。培养兴趣的途径很多,从学生角度:应注意到物理与日常生活、生产、现代科技密切联系,息息相关。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的物理现象,用到了很多的物理知识,如:说话时,声带振动在空气中形成声波,声波传到耳朵,引起鼓膜振动,产生听觉;喝开水时、喝饮料时、钢笔吸墨水时,大气压帮了忙;走路时,脚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力帮了忙,行走过程中就是由一个个倾倒动作连贯而成;淘米时除去米中的杂物,利用了浮力知识;一根直的筷子斜插入水中,看上去筷子在水面处变弯折;闪电的形成等等。有意识地在实际中联系到物理知识,将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使我们明确:原来物理与我们联系这样密切,这样有用。可以大大地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从老师角度:应通过生动的学生熟悉的实际事例、形象的直观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等引入物理概念、规律,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介绍物理发展史和进展情况以及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看到物理的用处,明确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的应用;根据教材内容,经常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形象生动的物理典故、趣闻轶事和中外物理学家探索物理世界的奥妙的故事;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提出一些趣味性思考性强的问题等等。老师从这些方面下功夫,也可以使学生被动地对物理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激情。 四、做好复习和总结工作 1、做好及时的复习 上完课的当天,必须做好当天的复习。复习的有效方法不只是一遍遍地看书和笔记,而最好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上课时老师讲的内容,例如: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等(也可边想边在草稿本上写一写)尽量想得完整些。然后打开书和笔记本,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的,把它补起来,就使得当天上课内容巩固下来了,同时也就检查了当天课堂听课的效果如何,也为改进听课方法及提高听课效果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 2、做好章节复习 学习一章后应进行阶段复习,复习方法也同及时复习一样,采取回忆式复习,而后与书、笔记相对照,使其内容完善,而后应做好章节总节

新高考选考科目的选科建议

新高考选考科目的选科建议 每一位高中学生和家长,都在纠结6选3的事情,毕竟新高考改革后,选科会对后续的高考分数、志愿选择都会有很直接的影响。那么如何选择,才能让自己在未来的等级性考试中拿到更高的分数,又能保证今后在填志愿的时候有足够的选择范围,最好这三门还都是自己感兴趣的?这绝对是件不容易的事。 关于新高考6选3选科的问题,笔者总结了一些原则,供大家参考: 6选3选科原则 一、考虑自身成绩是第一位的。这决定了后续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是最基准的原则! 二、最好文理兼备。不建议全文或全理,如果实在不喜欢物化,至少选一门生物。数据证明,全文理的选择人数也不是最多的。 三、物理科目报考范围广,但不建议单纯出于“报考范围广”的目的选择物理。毕竟即使不选物理,也有足够的可选范围。 四、如果想考顶尖名校,最好还是选个物理吧。 五、政史地在报考范围上没太大区别,选一到二门自己喜欢的。之前新高考改革先行试验区的数据显示,政治是选择人数最少的。 对高一阶段的学生来说,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高一阶段在家长多多关注选科的信息时,同学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认真学习好每一科的必修内容,以确保之后顺利通过合格性考试,并通过学习感受各科在高中的学习特点,各科的压力情况,通过排名进行综合比较,从而找到自己的优势学科。 “按照新高考的科目组合,湖南6选3,有20种组合。最终目标是实现‘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打破原有的单一分数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素质教育,也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个性、兴趣、综合素质培养。”“因此,学生的选择权增加了,但也要学会选择。” 高校专业在录取时,对科目的要求不同,3个科目组合会满足绝大多数学校、专业的科目要求。如果学生没有明确的专业选择,在选择学科时,为扩大今后的专业选择面,一是文理搭配,二是若所有理科科目实力差不多,可首选物理,文科科目实力差不多,可首选历史。“统计发现,在新高考中,考生不管怎么选,就是任意组合,都可以覆盖66%的专业。这比以前选文科理科,报考高校志愿,选择空间大大增加。而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说,还有34%的专业没办法报考的。因此,选择学科组合还是要谨慎。” 那么如何才能知道孩子的兴趣?学生的优势和不足?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学生,依然有许多的困惑,并正承受着不知怎么选和不得不选的双重压力。 1

高中生偏科现象

高中生偏科现象 ────研究报告 高一〔12〕班 课题成员: 指导老师: 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的背景 偏科,是我们在评价学生时经常用到的一个词。在平时学习中,学生在成绩上反映出来的某科分数持续低下,我们称之为偏科。或学生对某学科的态度特别冷淡,不感兴趣,我们

也称之为偏科。 有的孩子学习的时候,在某门课上表现非常好,而在有些课上显得特别差,甚至出现不及格现象。学习偏科,作为高中生学习过程普遍出存在的现象,一直以来令家长头痛不已。 偏科存在着假性偏科和真性偏科。所谓假性偏科就是无论成绩突出的,还是成绩特别差的,都是暂时性的,而长期以来都是偏科状态,并投入很大的精力在落后的课程上,补课,强化做题等等方法用尽,依然成绩甚微,就有可能是真性偏科。 由于社会不断发展的原因,使得偏科的现象日益严重,这不仅影响着个人的发展,而且对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社会和谐发展都产生着不利的影响。其中以下三种原因: (一)教师问题:学生偏科学习,受教师影响较大。学生偏爱某一学科,能提高该科学习成绩,而好的学习成绩又强化了对该科的喜爱,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学生不喜欢某个老师,也往往不喜欢某个老师所教的学科,久之,学习成绩下降,丧失对这一科学好的信心,导致恶性循环。 (二)家庭影响:家庭特殊文化氛围和家长的某些爱好,以及家长职业差异,也会诱发学生偏科。 (三)学生原因: 1.学生偏重什么学科学习,跟不同智力发展有一定关系。 2.学生偏科往往也是由“兴趣差异”造成的,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重视感兴趣的学科,轻视或不学讨厌的学科,学生对某门学科兴趣较强,就产生了学习动力,便能主动积极的专学这门课,反之,对某门学科兴趣弱或没兴趣,学生自然不愿把工夫下在这门课上。 3.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对学习科目的导向作用,对很多同学造成有意偏科,或是主动偏科。

(完整版)关于新高考选科的建议

关于新高考选科的建议 一、新高考3+1+2如何选科 选科前必然要考虑未来就读的专业。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选科其实就是把高三的高考志愿选择提前到高一来考虑了。因为高校录取专业将与选考科目密切相关,现在选科就需要考虑未来就读的专业。 选科并不是任意选择的,因为高校在录取不同的专业时,是有专业必选的科目要求的。选择科目要注意目标大学的目标专业类对高中所选科目的具体要求,这种要求大概分为下面几种:有3 门科目要求、有2 门科目要求、有1 门科目要求、不限制选考科目。 物理、化学、地理三科的组合,将来大学里99.4%的专业都可以报考,但是如果选择政治、历史、地理三门科目的组合,可以填报的专业只有52.9%。其他的学科组合可以填报的专业基本都在80%以上,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只要不选政治、历史、地理三门科目的组合,在大学专业选择范围上都不会太受限。 二、“3+1+2”模式优点 “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1”是指物理、历史两门限选科目;“2”是指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以及除了必选一门以外的科目中任选2门。 在“3+1+2”模式下的选考学科中,将物理、历史作为必选科目,学生必须至少选择其中一门报考,这等于给偏文、偏理的考生指出了更简便的选择之路。 提高了物理和历史两门学科的地位。物理的知识结构对于学生大学选专业、科学思维的训练都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而历史在培养人文素养等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选科重要的参考指标有哪些 1、能力:按自己最擅长的科目选择。 2、兴趣: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最喜欢、最适合自己的学科。 3、专业倾向:按目标专业对学科的要求来选;或根据专业覆盖面积,选择路径较宽的学科。 4、学校实际:考生可根据所在高中的办学条件、特色优势等进行选择。 四、3+1+2的最佳组合是什么 1、物理+化学+生物 这种选择方案是最标准、最传统、最纯净的“理科生”方案。此组合可以覆盖97.4%的专业,不能选择的2.6%专业基本为哲学类、历史类专业,对于敢于选择物理的勇士,这些专业本来也不在考虑范围内。 该种方案在“新高考”的政策,属于最有挑战性的一种选科,是纯理科思维,不想沾染一点文科的考生的必然选择。该种方案记背内容最少,理解内容最多。学科之间关联极大,互相印证,互相促进。缺点是学习难度同样很大。好在新高考体系下,这必然不是竞争最激烈的一套方案。 2、物理+化学+地理 “地理学”又称文科中的理科,大学的地理学相关专业基本只招收理科生。以理科思维去学习地理,从理解掌握的角度,极有优势。 但同样的,地理学是文科三科中难度最大的一科。从已经公布的2018广东高考数据来看,全省平均分:历史60;政治54,而地理仅为48,比最高的历史低了足足十余分,可见其学习难度之大。但若从理科学习的角度来看,少记背,多理解,反而更加符合另一些学生群体的需求。 3、历史+化学+生物 喜欢理科,但是又没有勇气和信心选物理。对于这些假的理科型选手而言,化学学科难度小于物理,确实在学习上更容易一些,但是想在理科界摸爬滚打,单靠一门化学显然略显单薄,生物和化学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大学专业上都有相通之处,如果不选择物理,在限选物理或历史的前提下,“历史+生物+化学”可谓最佳CP! 五、“3+1+2”选科建议及适合专业有哪些? 1、选报历史学科组合: ①历史+政治+地理:

新高考下的高中生涯规划

2014 年12 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两项政策,明确提出“全科覆盖”“分类考察”“不分文理”“两次机会”“严格公示”等措施。学其所爱,考其所长未来高考将实施“ 3+3”模式,除了语数外之外,考生自主选择三科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加入总成绩中。新高考的改革,将进一步推动高中生选其所爱,考其所长。 将教育从“升学主义”转向关注学生个人的未来发展,引导学生将学习与社会及职业选择连接起来,更多地认识和探索自身、关注并了解社会,不断思考和明晰自身发展的道路,理智地寻找自己的学业指向。同时,对未来专业和职业的选择有更清晰的目标, 从而逐步发展为一个既能适应当下的学习生活又能胜任未来生涯发展的完整个体。 为啥这么说?高中生涯规划的心理学依据 我国的高中生一般是15至18岁,心理学研究表明15一18岁年龄段的高中生,正处于成人前期。 知情意行:他们的认知能力有了显著发展,情感丰富但不稳定,意志过程的理智性明显提高,个性倾向比较明显,自我意识发展较快,自制力和独创性较强。 世界观:他们的世界观已初步形成,已经开始确实地考虑自己的前途,对未来和职业充满憧憬,有相当的判断和决策能力。 矛盾冲突:但与此同时,高中生对社会中某种职业的能力要求和具体工作内容并不了解,对于自己到底适合什么职业也不是很明确。对未来的设想有时不切实际、主观片面,也容易受到各种误识和偏见的影响。 因此,需要根据高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对这一阶段学生面临的各种问题给予必要的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以及选择专业、职业等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那么,如何做呢?五个“相统一”原则指导和帮助高中生做职业规划,就是要帮助学生在不断认识自我的性格特质、能力倾向的基础上,协助学生找到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并教会学生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以下五个“相统一”。 1、“我想”和“我能” 这个时期的中学生对自己的潜能和职业要求有了初步了解,在设计职业发展时,不再单纯地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还会考虑到自己是否有适合某种工作的能力。 这就需要职业辅导教师一方面帮助学生总结个人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倾向,树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的理想。另一方面,通过专业的性格、兴趣、能力等测试,并参照家长、老师、朋友对本人的评价,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自我,找到“想从事的职业”和“能从事的职业”两者的最佳结合点。 2、“小我”和“大我” 目前,高中生在进行学科选择(新高考政策要求高中生独立进行科目选择)和填报志愿时受家庭和社会的实用主义影响,考虑最多的往往是薪酬、升职等,所以倾向选择一些热门职业。但很快,还没毕业呢,热门就变冷门,导致学生不能顺利就业。 尽管我们不能回避工资待遇等物质利益问题,但仅从物质利益角度出发而做出的职业选择,就会束缚一生的职业发展。所以,认清自我的职业倾向同加强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教育同样重要。

新高考背景下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研究

新高考背景下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19-08-20T17:09:11.37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月总第314期作者:王吉强 [导读] 物理教学重在让学生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形成从物理视角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养成正确的科学研究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感。 山东省昌邑市第一中学261300 一、项目的提出 物理教学重在让学生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形成从物理视角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养成正确的科学研究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感。 爱因斯坦说:“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剩下的东西”即学生通过学习所获得的核心素养。物理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何在课堂中落实核心素养目标,如何才能让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应该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二、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策略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如何做到传授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我们认为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是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关键。 1.把“简单告诉”转化为“问题驱动” 实际物理教学中,教师常因某些客观原因,就会简单地把知识告诉学生,然后通过习题来巩固、强化知识。殊不知,这种“填鸭式”的灌输是很低效的,既消耗了教师大量的精力,也磨灭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为此,教师应转变教学方式,实施“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为素材,以问题为纽带,以学生自主探索和研究”的问题驱动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知识,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合作探究能力。 例如:学习选修3-3第七章第三节《分子间的作用力》时,通过演示酒精和水混合的实验,展示石墨原子结构图,学生体验气体容易被压缩。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分子间存在间隙,大量分子却能聚集在一起形成固体和液体,这是什么原因呢?问题驱动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学中以“问题”为线索,基于问题情境探索知识,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注意观察物理现象并提出物理问题,想方设法解决问题,逐渐形成探索物理规律的内在动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把“知识罗列”转化为“过程建构” 学习不是由教师把所要学习的知识简单地罗列给学生,而是要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分析物理学习过程对我们有重要启示。首先,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使其尽可能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物理教师要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新情境并揭示知识间的联系,尽可能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协作讨论,不时提出恰当的问题引起思考和讨论,并设法将讨论引向深入;再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发现规律,用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批判、检验、修正,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和品格。 3.把“被动学习”转化为“主体研究” 物理学习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知过程,是学生个体在与物理环境相互作用中认识物理世界的过程。这个过程学生不是简单地、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要主动地建构知识,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因此,物理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知识建构的主动者。 例如:学习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摩擦力》 (1)学习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时,让学生用手在桌子上摩擦、用手指捏着字典上提。通过感受,总结出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2)探究影响静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分组合作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自主总结得出结论。 (3)探究影响最大静摩擦力的因素时,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自主分析得出结论。 简而言之,教师应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导学生学习,最终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高中物理课程通过创设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善于实验、勤于思考的学生情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理解物理学的本质,整体认识自然界,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增强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学习选修3-3第七章第三节《分子间的作用力》时,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属于微观力,不易研究。因此,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采用微视频、Flash动画、模型相结合的多样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更快、更深刻地掌握相关知识。 三、研究成果 1.课堂方面发生的变化 (1)构建了渗透核心素养目标的新型物理课堂模式。 (2)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课堂变得更加的生动多彩。 2.学生方面 (1)学生整节课精力高度集中,跟随着老师设置的问题,全程参与到课堂的教学环节中,对物理课更加有兴趣了。 (2)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对探究问题的研究和思考,培养了同学们科学思维、科学推理、科学论证的能力。 (3)通过联系生活和现代科技的教学内容,创设了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认识科学的本质,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联系,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新高考物理浅谈

新高考物理浅谈 油田第一中学赖金明

新高考物理浅谈 油田第一中学赖金明 一、新高考模式发生变化 二、新高考物理动态 三、弃物理已成趋势 四、新高考物理的重要性 五、新高考物理复习思考 一、新高考模式发生变化 省,第二批进入“新高考”的省份之一,主要特点和变化如下: 启动时间:2018年执行时间:2021年 容要点: 实行“3+3”的考试模式, 选考科目“6选3”; 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高考招生录取基于“两依据、一参考”; 从各地公布的方案来看,总体改革方向大体一致,绝大多数省份明确要改革高考科目 设置、考生录取机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而多地也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出台 了有针对性的具体实施办法。 1、文理不分科 在高考新方案中,文理不分科已成各地高考改革趋势,高考科目“3 + 3”也成众多省 份未来高考的新模式。 2、多地实行“3 + 3”模式 “3 + 3”模式是指,报考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其高考成绩将由语文、数学、外语3 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 学生不再分文理科,可以自主选择选考科目。就3门选考科目而言,省将采用“6选3”模式,即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 考试科目。值得注意的是,采取的是“7选3”模式,除了以上所提到的6科,还多 了“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这项科目。 在分值设置上,绝大多数省份明确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每科满分150分,学 生自选3门科目每门满分100分,总分合计750分。

与高考科目变化相对应的一项措施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比如,将从2017年启动高考 综合改革,从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起,年级开始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合格性 考试和等级性考试,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以等级呈现,其他科目一般以“合格、不合格”呈现,力求破除“一考定终身”是新一轮高考 改革的重点方向。 3、外语一年两考 在已公布高考改革方案的19省份中,绝大多数省份明确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考生可选择其中较高考试成绩计入,该项政策下,让考生拥有多次机会。明确要建设 外语标准化考试题库和标准化考场,外语考试要为今后其他科目逐步推行标准化考试 积累经验。 4、构建“两依据,一参考”多元录取机制,既看分,又看人 新一轮改革方向的亮点之一,是打破“唯分数论”,实施“两依据、一参考”的多元 评价机制,两依据为:高考成绩(选考)、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学考),“一参考”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考试覆盖全部14个学科,其中9科省级统一组织考试、其余考试科目可以6选3、7 选3等。为了淡化分数,成绩分为21个等级。从各地公布的方案来看,实施“既看分,又看人”的综合评价录取,是未来高校招录的大势所趋。 5、逐步合并本科录取批次,探索“专业学校”志愿填报 改革考生录取机制,逐步合并减少高校招生录取批次,弱化社会和考生简单用录取批 次划分和评价不同类型高校的倾向,探索“专业(类) 学校”的志愿填报方式,引导从 学生兴趣和特长出发,选择合适的专业和学校,不再单纯跟着学校“档次”走,成为 此次多地改革方案的重点。 除了第二、三批次的合并外,一些省市还提出了合并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增加 学生和高校的双向选择机会。 二、新高考物理动态 2018的全国卷理综物理的考试大纲与2017年考试大纲相比较,从考试目标到考试围上看没有任何的改动和变化,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稳定。这也是在全国卷经历了两年的调 整后对稳定要求的回归。所以在试题的结构上基本保持现有格局不变,即8个选择题、2个实验题(其中1个力学实验、1个电学实验)、计算题2个、选考题二选一。在备 考的过程中更应该加强考试总纲中描述的对学生几个能力的考查:1、应用数学处理物 理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利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的能力);2、分析综 合能力,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较简单的问题,找出他们之间的联系,3、 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的能力;4、能够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 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能力 改革后的物理进一步细化了对“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 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要求,增加例题进行阐释,明确能力 考查的具体要求。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4个选考模块分别为选修2-2、3-3、3-4和3-5。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选修2-2的容,将选修3-5的容列为必考,其余2个选考模块 的容和围都不变,考生从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

浅谈怎样调动高中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浅谈怎样调动高中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摘要: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在多年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高中生物理成绩普遍不理想,高分和低分差距较大。虽然现在随着科学进步,老师们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与模式,以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但这些手段只能是起到表面的作用,我认为最终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要使学生主动自觉地去学习、思考和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对物理这一学科感兴趣。 关键词:成绩不理想主动性学习兴趣 德国着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如今素质教育的改革大潮中,作为实施者――教师,则更应该积极探索以适应新教材的改革和社会的需要。高中物理起始阶段的教学效果如何,不仅影响学生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而且还会影响到高中阶段文理分流的趋向。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学生感到物理概念严谨、推理周密、难以理解和掌握,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难以提升。所以,在物理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采取从理论到理论、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的方

法,只能使学生厌烦、疲劳,昏昏欲睡,课堂气氛沉闷、缺乏活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巧妙激疑,成为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学习、提高物理课堂学习效果的必要条件。物理课堂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启发性课堂教学 1.指导学生充分预习新课。预习是在课前,独立地阅读教材,自己去获取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课前预习不光能了解新课中所包含的知识点,对已学过的知识,如果忘了,课前预习时可及时补上,这样,上课时就不会感到困难重重了。这样对物理的学习也就更加的又信心了。 2.授课过程以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为主线,启发式教学,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考虑问题,作业按层次布置作业,作业中基础题要占大部分,少量的拓宽题,在批改作业时,可以用优、良、中、差四个等级进行评分,还可以适当用文字评述学生作业的情况,比如:作业做得好的有哪些方面,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这样的作业批改更加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讲评作业和试卷时,要充分挖掘中下生的闪光点,给予适当的鼓励,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要耐心讲解,通过细化分析找出知识点和学生的不足,并加以督促改正。 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实验

高中生物理偏科怎么办

高中生物理偏科怎么办 我接触过很多同学,他们大都抱怨物理难学,大都出现物理偏科现象,学生对于物理学科一般是这样认为的:我觉得能学好物理的都是天才。我对这一说法一度感到很疑惑,为什么同学们一致这样认为呢?有的同学告诉我:我觉得自己缺乏物理思维,重复做过的题还是不会做,老师上课反复强调过的东西听过就忘了,根本记不住。也有的同学这样说:物理太难了,有些物理题目我都没弄清,读不懂什么意思,更别说能做对题了。 作为弘真教育的一位物理老师,同学们对物理学科的偏见认识,对物理学习方法的困惑,最终导致物理偏科严重的问题,让我一度对物理老师的教学方法感到疑惑和羞愧,以至于让大多数学生学物理都学的如此费劲,并最终给物理下了结论:物理很难,能学好的都是天才。 物理学科困惑了如此多的学生,那么怎样才能解决学生物理偏科的问题呢?我觉得首先要调整心态,对物理学科有个正确的认识。正确认识物理学科,正确运用物理知识,加上不太复杂的数学运算,可以说就能搞定物理学科了。 物理首先是一门自然学科,它所研究的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物质内部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物质的性质及它们运动和相互转化的规律。物理学又是一门实验科学,是崇尚理性,重视逻辑推理的学科。由于自然界并不主动地展示其背后的本质、规律和内在联系,所以物理学又是极富洞察力和想象力的科学。基于对物理学科这种整体的认

识,学习物理就变得条理清晰了。 纵览物理必修与选修教材,我发现力学之于物理犹如骨骼之于人体,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力学可分为运动学和动力学两部分内容,通过分析整套课本我们知道,无论是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是地面上物体的运动还是天体的运动,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还是在磁场中运动,还是分子的热运动等都会用到力学的知识,因此我们在必修一学习力学时一定要打牢基础。例如在学习摩擦力时,首先回忆力的三要素,然后理解摩擦力的定义,根据摩擦力的定义区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进而探究两种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大小的比较、方向的确定及作用点等问题。通过练习基础题目,注意不要做难题,学生自己总结分析摩擦力的方法,比如过程分析法、特殊位置法、假设法、反推法、根据运动状态判断等等。抓住学习物理的主线,融汇其他像电磁学、热学的知识,学生通过自己分析、理解、总结来建立学习物理的自信心。 学习物理学科,要注意跨学科学习,建立知识联系。例如在学习的时候,我们比较重视对物理概念的理解,而要清晰的理解概念就需要语文基础好;在学习矢量的时候,我们又可以联系数学中的学过的向量,速度-时间图象求位移时会用到微积分的思想,计算题则更是离不开数学;在学习热学时,从物质的结构区分出固体、液体、气体,这与化学中学的结构决定性质如出一辙。由此通过跨学科学习才能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有更深刻的认识。同学们都知道,物理又是一门实

(完整版)3+2+1新高考选科选考选学校策略

3+1+2模式或成新高考主流! 如何选科/选专业/选学校? 3+1+2模式或成新高考主流! 如何选科/选专业/选学校? 对高二高三生有何影响?速来看看~~ 2月26日,教育部正式发文,确定了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正式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这8个省市目前已有多所高中让学生进行了预选科。但值得高中生和家长注意的是:其中3省市很可能会采用“3+1+2”模式!那么,什么是“3+1+2“?它与传统的文理分科有何不同?能否从根本解决”选科难“”物理无人考“的难题呢? “3+2+1”模式 “3+3”模式在较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但也带来了等级赋分制所导致的学生避考物理的现象。 为了在增强选择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避免弃难就易、造成物理等科学素养的下降,有专家提出在选考学科中,将物理、历史作为必选科目,学生必须至少选择其中一门报考。同时,对物理、历史两门科目计120分,采用原始分计分。 “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 “1”,指物理、历史两门限选科目; “2”,指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以及除了必选一门以外的科目中任选2门。原来“6选3”选科的20种组合,锐减成为12种组合,物理、历史分道扬镳。对于高一的学生和家长来说,由20种选择变成12种选择,难度显著降低。 但是根据已经实行新高考改革省份的经验来看,12种组合全部开班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此在进行预选科的时候,避免成为小众选科组合而被迫重新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选科选专业 1.选科,有哪些重要参考指标 (1)能力:按自己最擅长的科目选择; (2)兴趣: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最喜欢、最适合自己的学科。

如何应对物理偏科

如何应对物理偏科 【摘要】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分析了高中生在物理学科中的偏科现象、成绩低下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如何树立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并给出纠正学生物理偏科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生物理偏科原因对策 物理偏科是学生对物理科目不感兴趣,花在该科目上的时间少,不肯下工夫,结果就出现了物理成绩不理想、不爱学。这是目前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一直以来令家长和老师头痛不已。偏科首先是一个心态问题,由于学生个性特点不同,学习环境不同,学习方法不同,造成每个孩子的产生偏科的原因各不相同。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有效防治和根治。 一、物理偏科的原因 形成物理偏科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学生心理问题,对物理学不感兴趣。 高中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随着心理、生理以及课程的加重,家长、老师、媒体等影响,有可能使他们对物理产生厌恶和恐惧心理,对物理学科不感兴趣,是形成物理偏科现象的原因之一。 2.物理学自身特点 由于物理学科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学生个体在认知思维能

力上发展的不平衡,使部分学生出现学不懂,感觉难学,最后不得已而弃之,是形成物理偏科现象的又一原因。 3.师生关系不融洽,可能造成学生偏科。 有的学生由于不认同老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或老师无意中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如:对学生的回答不满意,老师说:“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答不出来”等话语,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听不懂或做不出来的题不敢问老师,甚至不问同学,学习成绩每况愈下,进而逐渐形成偏科现象。 二、纠正学生物理偏科的对策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不爱学物理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明白,学习上的困难是暂时的,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学习物理的自信心。具体做法: (1)学习时间上由短到长。物理偏科生如果一开始便在物理科目上投入大量时间,必然会倍增烦躁与厌倦。正确的方法是按照学习目标制定出物理学习时间表。如每天只复习该科的某一小节,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在这半小时里踏踏实实地把这一小节学透了,再学其他的科目。久而久之,对差科的学习兴趣就会逐渐培养起来。(2)练习从基础入手。对于物理不擅长的学生,练习题不能选难度大、综合性强的。因为学生的物理基础差,做难题只会浪费时间,对学生的帮助不大,还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正确的方法是从

高中生怎样学好物理

高中生怎样学好物理 高中生不同的分数都意味着什么? 我对学生按照成绩分了四个档次: 50分一下 50--70分 70--85 分 85分以上 影响得分的主要因素: 对于50分以下的学生,我感觉主要是学生的学习心态和知识的完整性。这一个层次学生的首要工作是“扫盲”,换句话说就是老师讲的什么你应该知道在哪里,暂时不要考虑做题技巧问题,这些人主要的课堂状态就是整天坐在教室像听天书,老师讲的什么自己基本都不知道,考试的时候成绩基本靠运气。 小结:对于50分以下的学生,暂时不要考虑做题技巧问题。 50分--70分的孩子影响其得分的主要因素是个人知识漏洞,错误理解,做题规范这三个因素,这些孩子上课还是大部分能听得懂的,但是知识学习的不扎实,有漏洞,考试的时候一旦考到自己没有学会的,丢分就在所难免了。同时,他们大脑当中对部分知识的理解也有错误,因此应用知识的时候也会丢分。是这样的,知识学习有漏洞,理解也有错误,考试的时候一旦考到这部分知识,丢分就在所难免了。 现在的资料书对知识点的整理基本都不错,把资料书上对知识点的理解好好读读背背。虽然我们是理科,很多人认为应该多做题,这没有错。但是首先应该有正确的知识储备。必须记忆到大脑当中的东西是必须要读背的。 小结:50分--70分的孩子,建议这部分学生主要应该弥补知识漏洞,纠正错误理解,考试时应该大胆取舍,把自己会做的题做全对,不丢分。 70--85分的这部分孩子影响他们得分的主要因素是:

知识死角、考试时间分配,知识运用熟练程度。这部分孩子对知识数量的应该在百分之九十左右,还有个别死角没有掌握好。同时,他们大量存在考试做不完的现象,也就是做题速度有问题。对知识的运用应该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 建议学生“浓缩”个人的知识结构,平时重点研究自己的错题,攻克知识死角,多做题训练解题速度。 85分以上的孩子,影响其考试成绩的主要因素是:考试心理,做题技巧。 考试心理非常重要,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建议学生平时应该重点研究压轴题、综合题,压轴题的解决不在于做题量的多少,而在于学生思考的深度。高考物理的两道大计算题,都是压轴题。很多孩子会的一部分数得不了满分。限时练也很有必要,尤其是课堂上的限时练习很重要,但往往引不起同学们的重视。 小结:85分以上的孩子,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要限时练习。建议学生平时应该重点研究压轴题、综合题,压轴题的解决不在于做题量的多少,而在于学生思考的深度。 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进入到做题状态,本来五分钟可以完成的题目,有的同学可能需要三分钟才能进入状态。 高中物理的主要内容及其在高考当中的比例? 力学 45%;电磁学40%;选考内容15%我说第三点,高一物理孩子们在学会了受力分析之后才能说物理入门。新课标人教版教材现在课本数量很多。力学部分分成了必修1和必修2。必修一共四章。前两张是运动学知识。这两章难度不大。改变了老教材先学习力的情况,便于孩子学习入门,我们学完这两章之后。进行期中考试。孩子们的成绩基本都能及格,但这并不意味着物理学习入门了。第三章是关于力的,也就是受力分析。只有受力分析学会了,才能算高中物理入门了。力的合成与分解确实很重要。力的这一章节我感觉主要是紧跟老师先模仿,老师讲例题的步骤和顺序。力的这一章孩子就不要再自学了。因为太重要了,孩子最好第一遍要学扎实,千万不要汤剩饭。

新高考关于物理学科的课程指导意见

下学期 新高考关于物理学科的课程指导意见 一、教学内容与进度 2019 级新教材 高二年级(2018 级、旧教材) 上学期

高三年级(2017 级、旧教材)

二、教学策略与建议 (一)认真学习国办发〔2019〕29 号《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继续贯彻落实《普通高中 2017 届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坚决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切实提高育人水平。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推行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新教材,推进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物理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物理选课走班教学管理机制,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 依据《普通高中 2017 届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普通高中的课程进行设置,明确各年级课程实施和教学内容,把握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命题内容和范围,扎实推进物理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规定的课时内,全面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二)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搞好初、高中教学衔接 1.要认真研究初、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教材,明确两个学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通过诊断性测试、座谈了解、查卷问调、课内外观察、课堂提问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准确把握教学起点,恰当选择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课程的学习。 2.高一教学要降低起点、控制习题难度、放慢教学进度,排除学生的畏难心理,切忌有一步到位的教学思想。

3.认真研究初、高中衔接的重要内容。如“力、压强、物体 的平衡、变速直线运动、功、功率、机械能、串并联电路、欧姆定律、电功、磁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磁感应、光的反射、光的 折射、能量守恒定律”等。 (三)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指导学生选课和实施分层次教学 1.结合生涯规划课程,指导学生进行物理选考的指导。按照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和学生兴趣特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正确认识自我,更好适应高中学习生活,处理好个人兴趣特长与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关系,提高选修课程、选考科目、报考专业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自主选择能力。 2.了解学生学习的差异及其成因,力求准确把握各类学生的 认知“发展区域”,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施分层教学,使每 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3.根据学生的物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及 学习兴趣差异,在目标要求、课堂设计、组织教学、课堂提问、互 动讲解、巩固练习、课后作业、课外辅导、考核评价上有所区别, 强调针对性,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提优”、“补弱”。 (四)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1.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上,要贴近学生生活, 联系社会、科技、实际。要通过多种手段,多条渠道,选取贴近学 生的事例,提供多种信息,丰富和充实物理课程的内容。提倡让学 生自己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进行课题研究和社会调查。

新高考选考物理可满足1070个专业选科要求,这意味着什么

新高考选考物理可满足1070个专业选科要求,这意味着什么 沿用长达20多年的上海高考“3+1”模式,即将成为历史。上海37所普通本科高校日前公布2017年高考选考科目要求。 根据上海高考改革方案,2017年,高中生可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门学业考科目中选3门参加等级性考试,3门学业考等级考成绩将折算、计入高考总分。因此,上海高校最新公布的选考科目要求,将适用于2017年参加上海高考的考生。统计表明,物理是高校提得最多的选考科目,占总专业数的37.9%。 从目前公布的1096个专业(类)的选考科目来看,学生选考物理可以满足1070个专业选科要求,覆盖率为97.63%;选考化学可以满足992个专业选科要求,覆盖率为90.51%;选考生命科学可以满足877个专业选科要求,覆盖率为80.02%;地理、历史、思想政治的覆盖率分别为64.05%、63.5%、62.14%。 目前,上海37所本科高校2017年共设置专业(类)1096个。其中,提出3门科目要求的有281个(含9种不同组合),涉及专业(类)主要有理学、工学、医学等。3门科目要求中最多的组合是物理、化学、生命科学,有217个专业(类),再次是物理、化学、地理组合,有22个专业(类);提出2门科目要求的有85个,仅有物理、化学一种组合,没有其他科目组合要求,涉及专业(类)主要有医学、生物、化工、机械类等;提出1门科目要求的有75个,全部仅对物理提出要求,涉及专业(类)主要有工科、电子信息、电气工程、机械类等;没有提出科目要求的有655个,涉及专业(类)主要有管理、法学、艺术等。 在所有专业(类)中,提出最多的选考科目是物理,有415个,占专业(类)总数的37.9%;其次是化学,有337个,占30.7%;再次是生命科学,有222个,占20.3%;地理、历史、思想政治分别为47个、41个、26个。 上海37所普通本科高校公布针对2017年高考的选考科目范围,毫无疑问,这来自高校的全新“指挥棒”,将对高中生今后学业考“6选3”的具体科目选择产生直接影响。 从目前来看,在学业考6门科目中,物理科目似有“大行其道”之势。复旦、上海交大、同济等名校对2017年上海高考的选考科目范围也表明,大多数专业都向选考物理的学生敞开怀抱。 在未来“6选3”高考新格局下,不选物理的学生,前途是否会受到很大限制?解读高校专业选考科目范围,多所高校招办负责人一再强调,所谓的“物理大热”,背后暗含着很多考生对于高校专业以及高校选拔人才理念的误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