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文化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产业文化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产业文化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作者:金元浦发布时间:2006-1-19 14:03:50

当代世界的文化产业以前所未有的态势迅猛向前发展,引起了各国之间新一轮的文化和经济的竞争。这一总体的态势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了我国文化产业理论和实践的全面进步。但也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制约或阻挠着这一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

假如在20年前,某一县市提出以旅游业为地方经济的龙头产业或支柱产业,那简直是天方夜谈,无异于痴人说梦。但在今天,它已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实践。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首先表现为市场占有率的大幅度提高。比如从日本就业人员构成比来看,其第三产业就业者占总人数的百分比逐年上升:1920年23.8%,1930年30%,1965年43%1970年46.5%,1975年52%,到八、90年代这一比率又大大提高。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等高科技及其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宣告知识经济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1995年,日本文化政策推进会议在其重要报告《新文化立国:关于振兴文化的几个重要策略》中,确立了日本在未来21世纪的文化立国方略。韩国最近也提出,知识密集型和高附加值的文化产业是最适合韩国的产业。政府正在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将文化产业培育成21世纪在韩国经济中起先导作用的国家基干产业。在美国,资料显示,过去一年内新经济已为其140万“知识工人”创造了就业机会。如今,新经济已占据美国GNP的70%,加拿大GDP的60%。1997年世界超大企业500强中,科技、文化、信息产业越来越多。美国的广电、娱乐、报刊杂志的总收入在1000亿美元以上。前年风靡世界的好莱坞电影《泰坦尼克号》创下15亿美元的票房价值,仅一部影片即可与我国几大产业的利润相敌,且预计收入可达50亿美元,其中索尼公司单靠发行其一首主题歌原声带已收入2亿美元。美国《读者文摘》已发展成年收入25亿元的国际性大企业。至于高科技高文化附加值的计算机信息产业,更是来势如虹,在97世界经济和产业发展中独占鳌头,数家企业跻身世界前十强。据称,美国的视听产品已经成为仅次于航空航天的主要换汇产品。文化产业被视为21世纪的“朝阳工业”。毫无疑问,文化产业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的新的增长点,而文化产业也将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60年代以后,美国顶着国内外的强大压力,坚持进行产业调整,将发展高科技高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方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文化越来越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好莱坞大片《豪门恩怨》之类的肥皂剧、迪斯尼乐园、流行音乐、全球传播业、《时代》杂志和《读者文摘》......这些大众文化产品席卷这个世界,甚至抵达非洲最贫困的角落。再加上可口可乐、麦当劳和牛仔裤,美国文化走进了世界每一个家庭。迪斯尼的主题公园甚至比大多数欧洲国家都更令人神往。1997年到迪斯尼乐园参观陆游的人数达到3800万,而同期到英国旅游的人数才1920万。所以英国记者迈克雷指出,“美国真正的优势是文化与知识财产这两个非常人性化的资源”。英国也不示弱,其文化产业在80年代便已达到170美元的年产值,仅次于其汽车工业的年产值。文化就是经济,文化就是市场。传统观念中根本无法被称作产业的行当,今天已是世界顶尖级的跨国企业。娱乐产业迪斯尼,1994年以190亿美元收购ABC(美国广播公司),1997年其产业规模及赢利稳入世界企业500强中的前十强。当年的沃尔特?迪斯尼只是

一个穷困潦倒的卡通画家,在家徒四壁、困苦无依之际,一只在墙角爬来爬去的小老鼠成了他的安慰。于是,这只小老鼠在他的第一部配音卡通片中亮相,从此风靡世界。谁能想到,米老鼠、唐老鸭两个卡通形象,竟然造就了一个如此庞大的集娱乐、影视与零售于一体的跨国集团。迪斯尼的经营策略说起来也简单,这就是不断创造明星品牌然后授权开发,它仅靠收取版权费就已财源滚滚而来。今年,他们把眼光转向了中国文化,已经在发掘“花木兰”的经济价值了。

NBA不过是美国国内的篮球联赛,而它现在已无疑是超大型的“跨国企业”。这个每年经营几十亿美元的巨型企业,运动队是其小小的核心部分,它的周围是一些更大得多的信息业。比赛是核心企业,但周遭的信息企业则更具发散力。这些信息企业包括发放零售业执照,家庭录像和光盘,生产电视节目,出售比赛活动,出售广告权、版权、转播权等等。过去,乔丹每年从公牛队获得3500万美元的年薪,而这一令人心惊的数目竟然还远远不如他将自己的形象卖给耐克、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来得多。易言之,作为CI 的乔丹要比打球的乔丹更有价值。今天,姚明所经历的一切,已经更清晰地揭示了文化作为产业的秘密,这就是文化作为经济的现实,这就是所谓文化心理学要替代经济学的所指。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不断推进的历程,大致经过了这样几个阶段。从1985年到1991年,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准备阶段。1985年,国务院转发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把文化艺术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列入国民生产统计的项目中,这就表明了文化艺术可能具有的“产业”性质。从1985年到1991年,我国文化产品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有了一定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各种形态的文化企业和文化服务、消费场所。如唱片公司、歌舞厅等。这一阶段以文化流通领域的发展为标志,特别是由港台歌曲的进入带动的娱乐业从无到有,有力地冲击着我们既有的文化观念。1991年,国务院批转《文化部关于文化事业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报告》,正式提出了“文化经济”的概念。

1992-2000年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酝酿探索的起步阶段。1992年,在“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到要“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同年出版的国务院办公厅综合司编著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一书,明确起用了“文化产业”的说法,这是我国政府主管部门第一次使用“文化产业”概念。其后,以国有大型文化单位的转轨或转型为标志。1996年,广东省在全国率先组建报业集团,先后成立的南方报业、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和深圳特区报4家报业集团,文化产业化的浪潮从多种所有制企业向国有骨干企业延伸,从较小规模的事业单位向大的文化企业集团扩展,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以及它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力也都在增强。

在这一阶段中,我国文化产业界逐步转变了观念,初步探索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道路。从历史看,我国文化产业的理论研讨的起步与欧洲、日本、韩国相比并不晚,但在观念上却徘徊多年,造成实践上长期犹豫不决的局面。欧洲、日本和韩国90年代中期先后致力于发展文化产业,1995年,日本文化政策推进会议在其重要报告《新文化立国:关于振兴文化的几个重要策略》中,确立了日本在未来21世纪的文化立国方略。其后,韩国也提出,知识密集型和高附加值的文化产业是最适合韩国的产业。政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将文化产业培育成21世纪在韩国经济中起先导作用的国家基干产业。方针政策确定之后,日韩两国的文化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游戏软件、动漫画、日剧韩剧等文化产业迅速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振兴本国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对文化产业的关注和讨论并不迟缓,《中国文化报》早在1994年就率先举办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征文和讨论,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做了理论上的探索。但我国总体社会发

展阶段的限制、计划经济框架下的文化体制和观念的陈旧滞后,严重束缚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我国文化产业在总体上呈现为徘徊不前的局面。

第三个阶段是从2000至今,以中国入世为契机,以文化产业进一步扩大开放为标志,以不断加深和推进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我国文化产业迎来了一个飞跃发展的新时期。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规划的建议》,令人瞩目地提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要"推动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有关文化产业的说法达六处之多。2001年3月,这一建议为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所采纳,并正式被纳入全国"十五"规划纲要。于是,"文化产业"这个频频出现于报端的概念,才第一次正式进入了党和国家政策性、法规性文件,发展文化产业成为我国下一个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2年11月,党的16大明确提出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标志,它标志着我国文化产业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在第六部分“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中,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一次把“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作为两个概念区分开来,并把文化产业定性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这是我们党在文化产业理论上的一个重大创新与突破:“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报告还指出“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抓紧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把深化改革同调整结构和促进发展结合起来,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加强宏观管理,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这些总体指导意见,明确地将文化产业纳入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总体战略。

2003年10月,党的16届三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贯彻和落实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决定》指出,要“转变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这是继十六大之后,中央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作出的又一战略部署。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扶持力度,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再次突出强调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2004年3月29日,《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正式由国家统计局出台,不仅是首次从统计学意义上对文化产业概念和范围所做的权威界定,而且为建立科学、系统、可行的文化产业统计制度,推动当前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紧接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提出“文化生产力”的概念,并提出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一系列思路。这不仅体现了党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进一步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精神(文化)生产力思想的丰富和发展,而且体现了党与时俱进的伟大品质,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文化的力量,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随着文化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才能获得更强劲的发展动力。没有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作为支撑,经济发展就不可能获得质的提升。

纵观我国文化产业的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历程,我们看到,我国的文化产业走过了一条曲

折徘徊但不断推进的发展道路。应当看到,从某种程度讲,中国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至今仍不是十分雄厚,市场程度不高。但是,1. 经济全球化与加入WTO,为我们参与世界文化产业竞争创造了条件,也逼迫我国文化产业不得不进入国际大循环。2.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迅速进入小康社会的现实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内在的需求;3.特别是高新技术如IT业的高速发展,奠定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科学基础与技术保障;文化产业需要高新技术,高新技术也迫切需要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4.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提供了发展的契机,也提供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同模式:形成阶梯式发展与跨跃式发展同时进行并行不悖的格局; 5.作为古老的文明古国,5000年悠久的文化的确是我们最足以援用的真正的财富,5000万全世界华人及亚洲汉语文化圈是我们发展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在市场;6. 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必须同时实施文化产业与文化艺术保护的双向对位性互补的策略。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

近十多年来,我国文化获得了迅速发展。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战略决策大大解放了文化生产力,我国文化市场迅速开拓,文化产业迅速壮大,呈现出充满矛盾又充满生机的新的发展景观。其基本态势是积极、稳步、适时、渐进,发展势头总体呈现良好态势。十多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与国际接轨的文化市场。音像市场最早脱颖而出,初具规模;演出市场(以至商业体育比赛)渐趋成熟,冷冷热热;图书市场发展迅速,规模巨大;工艺美术品市场沟通海内外,机制健全;而文物市场与艺术品拍卖市场则从无到有,起点不凡;电影电视市场起起落落,交易热烈;娱乐、旅游市场遍及全国,迅速壮大;文化广告传播市场,异军突起势头凶猛, 特别是与网络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网络游戏、手机增值业务等一系列文化市场的建立健全,开拓了文化发展的现实途径,为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准备了现实条件。

其次,与文化市场的逐步建立相适应,我国一大批文化产业也逐步建立起来。他们要突破改革初期以文补文,以多业助文作为文化“谋生”的权宜之计的思维框架,而开始全方位的文化产业改革。文化产业的经济实体迅速发展起来。其中网游业、广告业、音像业、图书业、高档娱乐业、电影业、电视业、信息内容业等率先走上产业化道路。

目前,我国以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为创作演出和制作主体的传统格局已被打破。过去在舞台演出和影视制作领域中,国有文化单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由它们确定创作项目,申请国家经费,组织艺术生产,通过上演、播放推出作品。现在,这种单一的所有制方式已经改变。一大批民营机构凭借资金、机制特别是人才优势,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和很好的经济效益。近年以社会力量参与为主摄制的电视剧和电影在影视作品总量中的比率越来越提高,已占据相当大的份额。

与我国其它产业门类相比,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晚、起点低,不仅有与其它产业相同的资金筹措、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困难,还受到原有的“计划”文化观念的影响制约,因而在产业规模、经营水平、运作方式和经济效益上都无法与我国经济领域其它产业相媲美,尚不具备市场化的强大的参与国际文化产业竞争的能力。

随着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的兴起,与之相应的文化机制的变革也在不断发生发展。各业经纪人、制作人、拍卖人、代理人等新的文化经营者和经济流通经营环节逐步产生和建立,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文化企业逐步发展,多种文化经营的运作方式也开始大胆探索、实验。可以说,我国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困难重重而又生机无限。

从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2004年,是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的新的发展时期的第一年。从国际发展的一般经验来看,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标志着一国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社会消费结构依照产业发展下游化与需求的上游化、高档化、文化化的规律,将逐步向发展型、娱乐型升级,将带动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

级换代,成为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基本也最可靠的推动力。

《2005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蓝皮书》总报告披露,根据2004年初发布的2003年的数字,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结构都开始出现较大的变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72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9.0%。2004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7072元,同比增长11.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0%。引人注目的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前三个季度全国城镇居民家庭收支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支出增长11.6%,其中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52%,在所有消费支出项目中居于首位。尽管在经历了2003年“非典”后,这一增长具有恢复性质,但仍能说明城镇居民文化娱乐消费增长开始提速。当然当前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支出主要集中于教育、旅游和餐饮娱乐服务费用支出,适时调整消费结构,解决当前教育收费等问题,城市文化娱乐消费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与此同时,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状况也有较大改善。2003年人均收入2622元,实际增长4.3%。2004年上半年人年均现金收入1345元,同比增长16.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同比加快8.4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增收最多的一年。

据《2005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蓝皮书》总报告,从总量上看,2003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所创造的增加值3577亿元占GDP的3.1%.2003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有从业人员1274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7.44亿人)的1.7%。如果按照GDP增长持平计算,2004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创造的增加值将接近3900亿。

从结构上看,我国文化产业的特点是:以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如新闻、出版、广电和文化艺术等为主构成的“核心层”有从业人员223万人,实现增加值884亿元;以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兴文化产业如网络文化、休闲娱乐、文化旅游、广告及会展等为主构成的“外围层”有从业人员422万人,实现增加值835亿元。新兴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已超出传统文化行业近1倍,创造的价值已接近传统的几个行业部门。从事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销售的“相关层”有从业人员629万人,实现增加值1858亿元,其发展规模在整个文化产业发展中占据了一半。

21世纪中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工程

面对飞速发展变革的社会现实,我们必须实施我国当代文化的创新发展工程,以推动我国当代文化的更新发展,创新扩容,转换生成为与当代高新技术时代相适应的新文化、新艺术。从科技方面来看,我国面对知识经济挑战,已部署了“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大战略步骤。在科学界,中国科学院组织实施了“知识创新工程”,国家经贸委和科技部联合推出了以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为目标的“技术创新工程”,教育部推出了旨在提高高等院校教育科研水平、培养科技人才的“985工程”。这在宏观层面上形成了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总体战略布局。但文化产业似乎被遗忘在知识经济与创新工程之外。文化似乎与未来的国家创新体系无关。这里存在着严重的思维误区。难道当代文化产业不是创新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难道文化的发展不应包括在国家知识创新的体系之中吗?

实际上,如前所述,现代科学技术已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文化领域,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新的高科技的文化娱乐方式不断创生。同时,文化也全面渗透到高科技产品之中。一切高科技产品归根结底都是为人服务的,它们都离不开文化,离不开文化所昭示的生存的意义、意味和人的生命的本质。高科技产品也只有最终依赖人们对文化服务的越来越广泛全面的需要而获得日益广阔的市场。一种无关人和人的文化的高科技既没有必要发展,也不可能发展起来。

所以,实施文化创新发展工程不仅仅是在文化产业中提高高科技含量,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在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从观念、形式、体制、管理到操作实践全

面实施文化创新工程。文化领域必须积极参与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参考借鉴科技创新工程的成功经验,建设国家文化创新生成体系,丰富、扩大和补充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内容与含量。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当前风行的经济类著述,都没有把文化产业列入研究和发展的主要范畴,知识经济所指的高新科技也仅仅是指自然科学技术等硬科技,而没有把社会科学技术、管理科学技术、人文科学技术等软科技包括在内,它所标榜的高科技产品也主要是指物质产品等硬产品,而没有把体现“软实力”的社会产品、精神文化艺术产品等软产品包括在内。这是西方传统的科学主义——实际上是唯科学主义的产物。其经济观念无疑也是狭隘的,仍然没有超越物质经济的片面认识,没有深入到大经济和大生产力观的层次。这不仅是从事经济、科技工作的人们必须注意的,就是从事文化工作的人,特别是负有领导责任和决策责任的人,也必须认真注意,更新观念的。

主导未来世界经济 中国应大力发展五种支柱产业

主导未来世界经济中国应大力发展五种支柱产业 [大] [中] [小]2010年6月14日昆明日报报道,云南省昆明市将花3年半时间,把34.3万亩农田种植面积全部调整为园林园艺、苗木、经济林木种植和滇池湿地生态园区。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云南省昆明市农业将实现功能、产业结构、生产模式、劳动力结构等方面的大调整。在此基础上云南省昆明市着力发展品牌、特色、生态、高效、节水、外向型农业,加快生态农业发展。通过农田变绿化,云南省昆明市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云南省乃至西南地区最大的苗木生产园区。到2015年,云南省昆明市将完成区域布局合理、生产水平高、产业经营力强、生产质量安全的农产品生产体系和高效低耗的农业生态体系,形成生态和谐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网络,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文明城市。云南省昆明市依托自己的地理环境和产业优势在发展经济中找到了自己未来的产业,进而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 事实上,由于廉价劳动力和低资源、环境要素价格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基础已经动摇,转变失衡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提高劳动者收入,增强内需,这些都迫切要求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求中国大力发展新产业。结合当前人民币升值压力等国际政治形势、欧元危机以及世界科技新特点,中国主导未来世界经济应大力发展五种支柱产业: 一、物联网产业。“物联网”是继互联网之后全球信息产业的又一次科技与经济浪潮。物联网是下一个经济增长点。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 天津正积极着手制定“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圈定产业资源。未来几年,天津将把“物联网”产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构筑高端产业高地的重要途径。 物联网武夷山示范区是福建省的两个物联网示范区之一,该示范区以“数字武夷”工程建设为基础,以智能旅游为重点,将来还将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交通、物流、校园、城管、社区、环保等领域的应用,打造智慧五一旅游度假城市。2010年6月10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朱炎在当日召开的“2010信息网络创新年会”上透露,2010年年初以来云计算、物联网应用等行业发展迅猛,其中骨干企业增长速度都超过50%。

机械工程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重要关系.doc

机械工程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重要关系 .机械工程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重要关系摘要:机械工程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机械工业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和生产工具的任务。 因此,机械工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甚至决定着相关产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水平。机械工业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振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关键词: 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关键因素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mportant relationshipAbstract: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s the basic and supporting industry of national economic. It offers technologies, equipments and means of production for various departments of national economy.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has conclusive influence on relevant departments and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on promoting of national economy. Key word: Basic industry supporting industry key factor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现代制造业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营管理模式乃至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文化。 由于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世界的制造业正在向中国转移,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的制造大国。我国在家电等若干产品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但是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设计、先进制造工艺和装备及现代化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汽车产业为什么能成为大多数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汽车产业为什么能成为大多数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胡兵 (西安外事学院2009级交通运输0902班西安陕西710077) 摘要:汽车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一个汽车建模就要将近一万多人共同造成,一个整车生产要,四十到五十家相关配件生产厂家。不论从解决就业还是从其他方面,汽车产业都是一个国家的发展重点,还有汽车工业发展水平,从一定角度反映这个国家的整体工业水平。 关键字:汽车发达国家支柱产业国民经济 引言:近半个世纪以来,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现象是,越来越多的汽车像滚雪球般地形成一股能量强大的冲击波,冲击出一片现代化的肥沃土壤,造就了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物质财富。据统计,世界上50家最大的公司中,汽车公司就占了近20%,其他企业也大都是与汽车工业相关的石化企业和机械企业。另外,不管是在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瑞典等发达国家,还是在多数汽车工业的后起发展国家如韩国、巴西和西班牙,汽车公司往往是这些国家中最大的企业,汽车工业产值一般都占到国民经济总产值的10%到15%。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汽车工业是现代经济增长当之无愧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汽车工业为什么会有如此魔力,能在短短的50年里造就出这么多的大企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基础? 1、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由其生产技术特点及其在人们需求结构中的地位所决定的。从产业地位看,汽车工业是最终的消费品,位于产业链条的末端,或者说位于产业金字塔的顶端,但同其他消费品相比,汽车具有很多独一无二的特征。以轿车为例,它最少由两万多个零部件组成,价格即使是中低档轿车,也在1万美元以上。从社会需求量来看,目前全球汽车保有量已达到1.2亿,全球轿车年需求量在1000万辆以上。我们很难找到第二个产品,能够在技术密集程度、价格和社会需求方面都达到轿车水平的,这从客观上决定了汽车工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巨大的带动作用。从人们需求结构看,在满足了“吃”和“穿”的基本需求之后,“行”的需求上升到了提高生活水平的关键位置。而汽车是所有“行”的方式中最便捷、最个性化,也是最能满足这一需求的产品了。可以说,需求方面的力量也决定了汽车工业在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无可推卸的支柱作用。最后,从汽车产品的技术特点看,每辆汽车都是当代高新技术的结晶。汽车工业是应用机器人、数控机床、自动生产线最大的产业,现代轿车也运用了大量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电子技术。汽车工业不但和钢铁、冶金、橡胶、石化、塑料、玻璃、机械、电子、纺织等产业休戚与共,而且延伸到商业、维修服务业、保险业、运输业和公路建筑等行业。同时汽车是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先驱,是大批量、高效率、专业化、标准化产业的代表。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由于汽车工业发展对主要相关工业的拉动作用,整个工业的投入要比汽车工业本身的投入增加一倍。或者说,汽车工业的投入产出,将对整个工业发展产生双倍的带动作用。从增加值角度衡量,汽车工业对主要上游产业的完全需求带来的增加值达到汽车工业自身增加值的两倍多,也就是说,汽车工业每创造一个单位的增加值,就会带动相关工业创造两个单位以上的增加值,而全社会新增的增加值在3个单位以上。另据有关资料,在欧美发达国家中,购买一辆汽车的价格中,大概有40%左右要支付给金融、保险、法律咨询、产业服务、科研设计、广告公司等各种服务业。在几个汽车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中,汽车工业对主要相关服务业的产出的带动作用,到达80%-100%。如果综合考虑汽车使用过程所产生的对汽车服务业的需求,这一比例更大,有人估计这一比例可达到汽车价格的2-3倍的水平。如果将汽车工业对前向和后向产业环节的带动作用综合起

各国支柱产业共12页

各国支柱产业,看看我们的国家 美国的支柱产业:军工、汽车、金融、电影、铁路、钢铁、石油、高科技产业 英国的支柱产业:媒体业、金融业、服务业 日本的支柱产业:工业、渔业、汽车制造业、高科技产业、色情业 瑞士的支柱产业:金融业、保险业、精密机械制造业 韩国的支柱产业:半导体、造船、汽车、家电、石油化工 澳大利亚的支柱产业:畜牧业、农业、矿业、机械设备、金属产品、烟草、石油煤炭、化 工 俄罗斯的支柱产业:军工、石油天然气,木材 国的支柱产业:军工、汽车、金融、电影、铁路、钢铁、石油、高科技产业、农业英国的支柱产业:媒体业、金融业、服务业 日本的支柱产业:工业、渔业、汽车制造业、高科技产业、色情业 瑞士的支柱产业:金融业、保险业、精密机械制造业 韩国的支柱产业:半导体、造船、汽车、家电、石油化工 澳大利亚的支柱产业:畜牧业、农业、矿业、机械设备、金属产品、烟草、石油煤炭、化工 俄罗斯的支柱产业:军工、石油天然气,木材 我们祖国的支柱产业:去网上一查,满屏幕居然是房地产业。简直太有特色了!这说明,我们中国人盖的房子就是好,卖的就是好,创造的利润最大! 中国的房子:老少皆宜、便于收藏、投资升值、潜力无限。把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而发展的红红火火,无疑是独辟蹊径、开了世界和时代的先河! 人家外国挖空心思四处挖人,不惜高薪代价把全球的高科技人才都招募过来做芯片、汽车、金融、服务等等行业赚钱。 我们就在地上东挖西挖盖房子,招募民工成本低,还能拖欠;这房子卖了出去还比他们赚钱。你电脑芯片价格不停的降,我房子却不停的涨;外国的首富之类的主儿都是做股票、软件、汽车、零售……等等行业;咱们国家的首富清一色都是房地产商。 由此,我们可以坚信: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业肯定会不负众望,房地产业必将创造我国经济再次腾飞的奇迹、必将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必将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再次崛起、必将在神州大地再次创造鼎盛和繁荣;我国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将使得房地产业不仅仅作为我国的经济支柱,在不远的将来,还将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如果说十八世纪从英国掀起的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影响巨大、意义深远的话。那么,我国的房地产业将创造更大的辉煌,而足以让全世界人们忘记工业革命的影响。 届时,我国的房地产业将震撼全世界;各国的人民将会竖起大拇指称赞:“好房子,中国造!”“这人啊一上年纪就爱买房子,过去一天三套地买,麻烦!现在好了,有了中国房产业,一套顶过去五套,想要买房到中国,中国房子盖中盖,商住两用、不费劲儿!升值,还实惠!” “您现在还在为没有项目投资而烦恼吗?买房子,我看行!” 全世界只有中国把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在国际上,有国家把建筑业作为支柱产业,但从来没有哪个国家把房地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离谱的是,我们这里很多人却把被房地产寄生的建筑业也归到房地产之列!可笑若此!

徽商有哪四大支柱产业

徽商作为一支重要的商帮,将触角伸向了全国各地和各行各业,形成了“货无所不居,业无所不精”的繁荣局面,尤以盐、典当、茶、木为最主要。徽州盐商在明清中国社会经济 中占有重要地位。嘉庆年间,两淮盐业每年交纳的各类税费竟超过800万两,而此时清政府全年的收入也不过4,000万两左右。在长期同山西、陕西商人的竞争中,徽商摆脱了被动 处境,逐渐占据优势。万历年间,实行纲运制后,徽商优势进一步扩大。清代中期,徽州盐商达到了最高峰。据说两淮盐业设有八位总商,歙县一县就占了四席,足以说明徽州盐商势力之大。清代嘉庆年间以后,由于清政府盐课激增,以致私盐泛滥,加之盐商自身奢侈挥霍,导致盐业衰败。道光初年,清政府为确保政府税收,把改革盐业的成本摊派到了盐商身上,致使盐商纷纷破产。此后,徽商中经营盐业的不再具有主导地位,更失去了左右国家经济命脉的实力。 明清时期,徽州典当业兴盛。当时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白银作为货币广泛流通,对于广大的社会中下阶层来说,在遇到青黄不接或周转不灵时,为取得白银,典当成了必不可少的一条出路。因此,明清时期典当业发展迅速,全国几个主要经济中心,尤其是苏浙一带的财富之区,徽州典商占有压倒性优势。徽州典商除经营典当外,往往同时兼营存贷款,当铺同时兼营钱庄的非常普遍。在徽州各县中,休宁人最善于经营典业。而宋元以来徽州对人的尊称“朝奉”一词,亦成为对典当业主的通称。鼎盛时期的徽州商帮势力能够达到“全国金融皆可操纵”,这里的金融主要指的就是典当和钱庄。 徽州自唐代以来就是茶叶的重要产区。明清时期,徽州茶业有了相当大的发展。明代隆庆年间,松萝茶兴起,徽商将松萝茶贩运到全国各地。到了明代末年,随着东西方航路开通,松萝茶飘洋过海,行销至欧美,一度成为中国绿茶的代表。清代,中国茶叶出口市场逐步扩大,茶业成为徽商仅次于盐业的大宗生意。清代晚期,徽州盐商衰落,而茶商随着开埠通商发展极快,茶业遂取代了盐业,成为徽商的第一大行业。 徽商经营木业很早,宋代已小有名气,明清时期达到高峰。徽州六县经营木业者均不乏人,而以婺源人为最多。徽商木业通常透过木行经营。木行由拥有巨资的商人、官绅或地主开办,由从事介绍交易、提供仓储发展到为木商提供食宿、代客垫款、收账、代办运输、起卸、纳税等。木行同时还向社会吸引存款,对木商发放货款,收取利息。木商向木行出售木材,生意做成,木行还可坐收佣金。有些木行自己也从事贩木买卖,具有可观利润。晚清和民国年间,木业在徽州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与茶业相近,成为重要经济命脉,但在抗日战争中再次遭受沉重打击,其残余部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造成为国营或集体经济组成部分。

矿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矿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和原材料。然而,由于大规模的矿山开采导致了矿山废弃物数量的剧增。严重扰动了区域土壤、水、植物、生态环境,矿山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已刻不容缓。 1 国内外土地复垦的研究进展 在国外,早在19世纪末就开始了土地复垦的研究和实践,美国、荷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土地复垦均取得显著成绩。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以来,矿区土地复垦的理论研究处于高潮时期。在生产实践中不但进一步完善了施工技术,还促进了对土壤改造、政策法规、现场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取得了大量的成果,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形成了庞大的技术产业。近年来,在矿山开采对土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机制与生态环境恢复的研究;遥感与GIS在土地复垦中的应用;无覆土的生物复垦及抗侵蚀复垦工艺;矿山复垦与矿区水资源及其它环境因子的综合研究;清洁采矿工艺与矿山生产的生态保护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我国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工作起步于20世纪 70年代末,在80年代由于当时的政策和技术方面的原因,废弃地生态恢复工作总体上还是处于零星、分散、小规模、低水平的状态。1988年《土地复垦规定》的出台,使该项工作步入了法制轨道。我国土地复垦经历了从自发性零星复垦到自觉性有计划复垦、从单一型复垦到多形式复垦、从无组织到有组织、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的巨大变化。但在矿种之间和区域之间均存在较大差异,煤矿、铅锌矿、铁矿的恢复率较高;小型矿山对土地的破坏十分严重, 生态恢复几乎为零。从复垦的效果来看,煤矿较好, 非金属矿次之,而金属矿山最差。近年来,我国也结合多个专业针对我国的矿山情况进行土地复垦技术工艺、政策与战略研究。对于废弃地的复垦技术不仅逐渐向生态恢复转变,还对修复后的土壤肥力以及各项指标进行了研究,使我国的废弃地复垦工作逐渐迈上了系统化、整体化和高效化相结合的生态发展阶段。 总体上看,由于我国土地复垦起步晚,土地复垦 8 常被认为是一种纯工程性的问题,参与研究的专家不多,再加上中国传统的“重术轻学”的思想,因而复垦理论远远落后于实践,与国际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 2 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涵义 土地复垦就是恢复因采矿等破坏或影响的土地的生产力和经济利用价值,将其改造成为符合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要求,并与周围环境保持协调发展的活动。土地复垦是以恢复生态系统功能的土地利用为定义,同时又是一个具有物理学及生态学全过程的宽泛概念。 矿区生态重建是指对采矿引发的结构缺损、功能失调的极度退化的生态系统,借助人工支持和诱导,对其组成、结构和功能进行超前性的计划、规划、安排和调控,同时对逐渐逼近最终目标这一逆向演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跟踪评估并匹配相应的技术经济措施,最终重建一个符合代际需求和价值取向的可持续的生态系统。生态重建的生态学原理,最重要的是生态演替原理,即生态系统由一种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类型的有顺序的变化过程。同时矿山在生态重建过程中,还必须注意生物之间相互制约原理,结构稳定和功能协调原理,实现新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可持续循环利用。土地复垦强调的是矿山土地可利用能力的恢复,生态重建则在土地可利用能力恢复的基础上,强调建立一个和环境协调的、具有稳定生物群落的人工生态系统。土地复垦是生态重建的前期工程,而生态重建是土地复垦的最终目标,土地复垦应是生态重建中的核心部分。 3 影响因素 由于矿山自身条件各异,矿山复垦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很多,主要有: ①矿区地表特征: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 ②环境因素:气候、气象和城镇、居民区分布,矿山开采前该地区环境状况及矿山开采后可能造成的污染等; ③矿区地表地层的理化性质:厚度、有机质含量、pH值、盐渍度、土壤水分、渗透性、微量元素、抑制植物生产的有毒化学物质等; ④矿床开采方法、废石及尾矿的充堆方法及复垦的可能性, 采矿及复垦设备的通用性,复垦区再种植及综合利用的可能性,复垦周期与经济效益等。由于各矿床的赋存条件不同,故所采用的复垦工艺技术也不尽相同,应根据矿体的赋存情况和开采方法,统一计划,边开采边复垦,在复垦时充分

对乌海市四大支柱产业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的调查报告

对乌海市四大支柱产业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的调查报告 能源、建材、化工、冶金是我市四大支柱产业,2010年其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8.3%。为及时了解掌握目前四大支柱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党政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和优质服务,我们组成调研组深入企业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乌海市能源产业发展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乌海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能源产业对国民经济的龙头作用日益显现。以煤焦电力为主的能源产业不断增强,带动了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支撑着乌海市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 (一)能源产业发展状况 我市能源产业主要有煤炭、炼焦及电力生产三大产业集群。近年来,通过对生产能力低于30万吨、储量低于600万吨的所有地方煤矿全部关闭,100万吨以下焦化企业全部关停,关闭小火电机组31.3万千瓦等举措,进行资源整合,构筑起能源产业发展新优势。 1、规模不断壮大。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能源企业64户,其中煤炭企业43户,炼焦企业12户,电力企业9户。主要产品产量: 原煤2973.4万吨,洗煤3093.2万吨,焦炭631.4万吨,其他焦化产品25.6万吨,焦炉煤气4.3亿立方米,发电量121.6亿千瓦时。从资产规模看,到11月末能源生产企业资产总计达到418.4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占规模以上工业全部资产的 64.4%。从生产能力看,到2010年末,已形成年产原煤3064万吨,焦炭1360万吨,发电装机容量341万千瓦的生产能力。 2、生产快速增长。2010年,能源生产企业完成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78%,占GDP总量的46.9%,同比增长32.3%,比规上工业增速高7.2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GDP分别增长23. 6、10.8个百分点。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现代制造业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营管理模式乃至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文化。由于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世界的制造业正在向中国转移,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的制造大国。我国在家电等若干产品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但是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设计、先进制造工艺和装备及现代化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一、中国机械制造业管理现状与特点 中国机械制造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经验。但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成,由于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国外的技术、资金、产品大量涌入中国,中国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国内外激烈的竞争局面。竞争要求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快、产品质量高、价格低、交货及时、服务好。这些市场竞争的武器与企业管理的模式、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密切相关。然而相当部分中国企业及人们的思想意识仍然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上述竞争武器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机械制造业与其它制造业的管理具有共性也有个性;机械制造业本身随着生产类型,生产批量,生产组织方式不同其管理方法存在差异;中国的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企业文化、法律、制度的不同也有其特殊性。 (1)机械制造业是典型的离散制造业,其管理软件根据企业的生产类型,生产批量,生产组织方式不同,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这些制造类型的特征: 离散制造——不同的物料经过非连续的移动,通过不同路径,生产出不同的物料和产品。如汽车、机床、飞机、计算机、家电等。 流程工业——物料经过混合、分离、成型或者化学反应,物料大多连续地通过相同路径,生产出有价值的产品。它又分为连续生产、批量生产和混合制造几种类型。在管理上要求配方管理、副产品、联产品、多种计量单位,同一物品多个质量等级、批号跟踪、保质期等特点,一般用专业流程工业软件。 ·单件生产——产品按订单设计、按客户需求生产,产品很复杂。产品生产周期一般都很长。有时一个合同按部件多次交货。如三大动力厂(大电机、汽轮机、锅炉)重型机械、造船等。生产组织按工艺划分,设备是通用的。生产管理中除应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整套方法外,需增加网络计划(项目管理),关键资源排序。这里CRM就并不重要。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产品是标准的或选配的。需求可以是预测,或按订单生产,按订单装配。生产组织按工艺特征分车间、工段、班组,如铸、锻、铆、焊、车、铣、刨、磨、装配等。生产计划的特征是典型的MRPII加配置控制。他们也需要CRM,SCM等。 ·大批量生产——产品是标准或少数选配。需求主要靠预测,也考虑订单。生产设备是以物料(零件、部件)为对象组成一条条流水生产线。生产计划的特征是将传统MRPII与JIT混合制造,中长期计划和批量生产的零件采用物料需求计划MRP,执行计划采用JIT、看板(电子看板)、反冲库存、条码物料跟踪等计划。CRM,电子商务就很重要。 ·大规模定制——将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以满足不同客户个性需求和大批量生产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的优势相结合。生产组织仍是流水线,但产品配置是多种多样。在生产计划控制方面它需要结合MRP、JIT、配置控制等综合应用。是前两种的混合制造模式。 所以,企业生产类型不同,在选择ERP软件时要按这些不同的管理特征去寻找满足企业需求的软件。你是个年产10万辆汽车的生产厂,软件中没有JIT我看就不合适。你是个重型机械厂,他产品中没有项目管理,关键主件质量跟踪,我看也不行。另外,不同的企业管理的重

柬埔寨大经济支柱产业

柬埔寨5大经济支柱产业微笑的高棉?2019-02-09 11:21:00 柬埔寨的4大经济支柱产业分别是:房地产,互联网,旅游业,农业以及博彩。 作为中国“一带一路”终点站的柬埔寨,在中国政府的援助下基础建设得到迅速的发展,大量的中国房地产开发商蜂拥而已,开始在柬埔寨造城计划。从金边到西港随处可见的都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在2015年之前,柬埔寨的房地产开发商以台湾,新加坡和韩国为主。近年来,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成为行业之首,其中以太子集团最为显着;粤泰,保利集团这些在中国的上市企业也在柬埔寨风生水起,还有成百上千才露尖尖角的不是特别出名的开发商。跟中国曾经走过的路一样,房地产拉动了整个国家GDP,创造无数就业岗位,催生了配套的产业。整个柬埔寨的房价也是每年高于15%以上的速度在增长。柬埔寨的互联网行业是发展最好的国家,也是被忽视的国家。资本市场的眼睛一直盯着人口大国,从印度印尼到越南,柬埔寨在被忽视的状态下凭借自己天然的优势迅速的成长起一批自己的互联网公司。Amazon,Shoppe,速卖通这些国际性的跨境电商在柬埔寨占有率几乎为零,柬埔寨最大的电商平台是L192(Little fashion是其前身);第三方支付PIPAY取代支付宝的地位,是柬埔寨运用最广的电子虚拟货币;类似于国内的滴滴打车软件也是本地的软件PASSAPP。虽然其经济还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起点比较高”;大部分语言是英语比较统一,特别是年轻一代英语水平作为日常用语;美金作为日常货币,从而导致柬埔寨的互联网行业是走在整个东南亚国家前列。 曾经的法属殖民地,随时可见的的法国风格的建筑,甚至在饮食习惯上面都受法国影响,自然是欧洲人度假的圣地。从欧洲权威机构发布的全球养老的数据来看,柬埔寨是欧洲

东莞五大支柱四大特色产业概况

东莞,起步于制造,发达于制造,扬名于制造。1978年,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诞生于此。30多年来,东莞迅速发展成为现代制造业名城,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形成了门类齐全、配套完善、技术先进、涉及30多个行业和6万多种产品的制造业体系,被誉为“世界计算机之都”、“世界玩具之都”、“世界鞋业之都”和“南派服装名城”。业界素有“东莞塞车,全球缺货”、“不论你在哪里下单,都在东莞制造”的美誉。东莞各镇街均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如石龙电子信息、大朗毛织、虎门服装、长安五金模具、大岭山家具、厚街鞋业、茶山食品等,蜚声中外。 【五大支柱产业】 电子信息制造业 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以计算机零部件及接口设备、电子元器件为主,配套率高达95%,部分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10%-40%的份额,已成为全球性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拥有台达、三星、京瓷、日立、先锋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以及聚信科技、步步高等国内知名企业。 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 拥有长安五金模具、虎门电子线缆、寮步汽车、横沥模具等4个产业集群,聚集了一批技术先进、产业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如三星电机、金宝电子、京瓷美达、创基电业、柯尼卡美能达、华新电线电缆、中远船务、京滨、信浓马达等。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30多年来,东莞纺织服装类经历了“无牌—贴牌—创牌—名牌”的过程,涌现出虎门“中国女装名镇”、大朗“中国羊毛衫名镇”、厚街“世界鞋业总部”等全国闻名的产业集群。以纯、松鹰、小猪班纳、搜于特、兴业、圣旗路、观奇等纺织服装企业,华宝、琪胜、跨日等鞋类企业快速成长。 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 除了东莞腊味、麦芽糖、东莞米粉、东莞腐竹等驰名中外的传统产品外,饮料有可口可乐、雀巢、加多宝、日之泉,啤酒有华润、金威、珠江,饼干有嘉顿、华美、荣华、思朗,糖果有徐福记,糕点有圣心,方便面有七宝一丁、龙华日清等。 造纸及纸制品业 东莞已建成中国最大的造纸及纸制品生产基地,拥有玖龙、理文、金州、银州等全国闻名的大中型企业。 【四大特色产业】 玩具及文体用品制造业 东莞是全国最大的动漫衍生品制造基地。全球的芭比娃娃近1/3在东莞生产,HelloKitty、哆啦A梦、史努比、流氓兔等几乎所有知名动漫品牌的衍生产品都在东莞生产。位于日本东京的全球动漫一条街——秋叶原动漫市场,随处可见东莞生产的动漫衍生品。龙昌数码于2007年开发的I-SOBOT人型机器人是世界上最小的智能机器人被加载吉尼斯世界记录。 家具制造业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一些权威数据分析中国制造业目前的发展现状,研究中国制造业落后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制造业今后发展的策略和方向。 引言 制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工业品与生活消费品的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和经济转型的基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制造业是我国城镇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极大地带动中国的经济,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找出问题所在,加以重视,中国的制造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不是继续着“大而不强”。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1.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2001-2010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为10.5%,由2000年的99214.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03260.0亿元,第一产业增长4.2%,第二产业为11.5%,第三产业为11.2%。2010年工业总产值为698591亿元。1990-2003年我国制造业出口年均增长达17.5% ,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总额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生产基地 由1980年为49.7%,1990年为74.4%,1999年为89.8%,2000年以后接近90%,2003年已上升到92.1%。 单位(亿美元) 3.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断上升 (1)2003年机电产品进、出口规模均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分别达到2249.9亿美元、2274.6亿美元,占总进口和总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54.5%和51.9%,其中出口比重较上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2003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也突破了1000亿美元,达到1101.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2.7%。

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的区别

主导产业,顾名思义,就是在区域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它是指那些产值占有一定比重,采用了先进技术,增长率高,产业关联度强,对其它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 主导产业从量的方面看,应是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占有较大比重或者将来有可能占有较大比重的产业部门;从质的方面看,应是在整个国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能够对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其较小的发展变化足以带动其它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变化,从而引起经济高涨的产业部门。 支柱产业,是指那些在国民经济或地区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构成国民收入主要来源,对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产业。 这种举足轻重的作用可能是该产业的收入占整个产业结构系统产出的比重所知;也可能是该产业的收入占整个国民收入的比重所致;还有可能是由于该产业的就业系数高,因而该产业就业人数占比大;此外,也可能它是主要的外汇创收产业。因此,作为不同时期经济发展阶段标志的支柱产业,必定是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或骨骼产业。 支柱产业可能是主导产业,也可能不是。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都是政府为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目标而重点支持的产业。它们之间从动态上看,存在着发展中的替代现象,即从主导产业的发展看,一方面要强化现有支柱产业,另一方面则是要从现有主导产业中筛选出未来的支柱产业,因而可以说,主导产业是未来的、潜在的支柱产业。它们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有着极为紧密联系的概念,如果忽视两类产业作用的差别,容易造成制定发展战略上的失误。 两者的关系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理解: 1.支柱产业着重强调产业的净产出占国民经济或地区经济的比重,比重大的,则可称为支柱产业,它是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并能够提供大部分国民收入的产业。主导产业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科技发展和时间推移,原先的主导产业就会被新兴的主导产业所替代,但由于其在过去的大发展,很可能成为新时期的支柱产业。从产业演变的历史看,大多数支柱产业都是由过去的主导产业演进而来的。

汽车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摘要 汽车工业可以带动钢铁、冶金、橡胶、石化、塑料、玻璃、机械、电子、纺织等诸多相关产业,可以延伸到维修服务业、商业、保险业、交通运输业及路桥建筑等许多相关行业,可以吸纳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可以形成相当的生产规模和市场规模,可以创造巨大的产值、利润和税收,可以提供众多的就业岗位。它是国家GDP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国经济和一地经济具有巨大的拉动效应,可以成为一国经济和一地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支柱产业指在国民经济中生产发展速度较快,对整个经济起引导和推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战略性支柱产业具有较强的连锁效应:诱导新产业崛起;对为其提供生产资料的各部门、所处地区的经济结构和发展变化,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汽车工业由于大规模产出,在国内生产总值即GDP中占较大比重,市场扩张能力强,需求弹性高,发展快于其他行业,生产率持续、迅速增长,生产成本不断下降、扩大就业。产业关联度高、长期预期效果好等,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进一步加快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对于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汽车工业、支柱产业、经济、就业

目录 1 汽车产业的利润及在GDP中的作用 (3) 2 汽车能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原因 (3) 2.1、生产技术特点及其在人们需求结构中的地位 (4) 2.2、汽车工业具有超强的就业带动能力 (4) 2.3、汽车产业具有极高的投入产出比 (4) 3 汽车产业发展对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5) 3.1减轻消费需求对经济稳定增长的制约 (5) 3.2有利于加强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5) 3.3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5) 4 汽车产业对国民经济发挥战略作用的方式 (5) 总结 (6) 参考文献 (7)

天津8大优势支柱产业蓝图

8大优势支柱产业蓝图绘就10年后天津工业一年干出三年半 20:把天津建成面向世界的现代化工业基地在工业综合实力、创新能力、发展模式和发展水平上力争全国领先 201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 3."5万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9000亿元 20年工业总产值突破6万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 1."6万亿元 《天津市工业布局规划(2008—20年)》日前获市政府批复。未来10年,天津将构建一个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装备制造业为核心、优势支柱产业为支撑的新型工业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将达到40%。天津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 3."5万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9000亿元;20年,工业总产值突破6万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 1."6万亿元。2010年底,天津市工业总产值预计将达到 1."7万亿元,到20年,天津工业一年能干出三年半。工业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工业创新能力进入全国领先,工业发展模式成为全国示范,工业发展水平争创国际一流。 该《规划》显示,天津市将大力发展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国防科技和轻工纺织八大优势支柱产业,实施大企业集团带动战略,以重点骨干集团和重大项目为龙头,以资本为纽带,通过联合重组,形成一批主业突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并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整合优势品牌资源,壮大品牌规模,培育出20个千亿集团和10个千亿品牌。 一、航空航天产业: 产值规模3000亿元

建成国家重要的航空航天产业基地 未来10年,天津市将重点发展以大飞机、直升机、无人机、大推力火箭、卫星航天器制造和空间站为核心的“三机一箭一星一站”,积极发展航空发动机、航空机载设备、机场与空管设备、卫星有效载荷、特种飞行器等关键零部件配套。构建起以总装制造为核心,涉及研发设计、航空物流、维修服务等多个领域,产业链较为完备的航空产业体系;以火箭制造装配、总装测试、卫星设计制造和空间站为核心,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航天产业体系。 20年,天津市将建成国家重要的航空航天产业基地,航空航天产业产值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届时,天津市将形成年产空客A320飞机48架、直升机400架、无人机200架生产能力,建成推力120吨、最大载荷25吨、直径5米的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和航天器制造及应用产业基地。 二、石油化工产业: 产值规模13000亿元 建成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 天津市石油化工产业将重点发展石油化工、海洋化工和精细化工,形成以石油化工为主,从石油勘探开发到炼油、乙烯、化工完整的产业链条。到20年,天津市石油化工产业产值规模将达到13000亿元,届时,天津市将建成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 在石油化工方面,将提升装备水平,突破关键技术,增强产业优势,建成4000万吨原油开采、3500万吨炼油、300万吨乙烯和百万吨级PT A、百万吨级PV C、百万吨级聚乙烯、百万吨级聚丙烯等一批规模超百万的石化产品基地;海洋化工方面,则壮大以氯碱为代表的海洋化工,促进与石油化工结合,发展一碳化工,形成百万吨级纯碱、百万吨级烧碱规模;精细化工方面,则促进产业链向纵深发展,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绿色环保为方向,形成以苯酐、顺酐、ABS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优势产品。

我国支柱产业现状

我国支柱产业现状 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 一、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情况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和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载体,工业化发展水平是衡量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进步,实现了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的历史性跨越。2008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07367亿元,占GDP的比重达4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2.8%,对国家税收的贡献率达到50%,工业增加值增幅约是GDP增幅1.5倍。 从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总体情况来看,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是现代工业体系门类齐全。我国工业建成了包括由完整的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装备工业、消费品工业、国防科技工业、电子信息产业等组成的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我国工业已形成了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 二是工业生产规模跃居世界前列。2008年,我国原煤、粗钢、钢材、水泥产量分别达到26.22亿吨、5亿吨、5.85亿吨、14亿吨,均居世界首位。粗钢产量占世界钢产量的1/3,煤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8%,水泥产量超过45%。截至2008年,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我国工业产品已有210种。工业出口产品品种不断增多,档次和质量不断提高。目前,我国汽车产量已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二,2009年汽车产销量连续6个月每月超过100万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总规模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电脑、手机、彩电等电子产品生产规模全球第一;在家电、服装、纺织品、日用工业品等领域,我国也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业基地和世界工厂;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三,出口额跻身全球前两位,以信息产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支柱产业是在较长时期内能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

二是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企业整体技术水平低,传统产品多,创新产品少,初级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以传统产业为主的结构仍然未有根本性改变,新兴产业比重过低,特别是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增长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比重低,缺乏对经济增长的整体带动作用。三是雕刻文化产业缺少创新与规范管理。曲阳雕刻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大部分雕刻企业比较分散、规模较小、集中度低,龙头和骨干企业少,抗风险能力也很弱。雕刻企业往往是订单生产,雕刻产品缺乏自主创新,很多中小企业处于粗放经营阶段,产品附加值较低;而且市场秩序混乱,市场环境较差,不少企业的经营行为不规范,恶性竞争也时有发生,缺乏规范管理,政府职能有待加强。 做强产业,就要把威海的发展置于全省的大局统筹考虑,着力推进优化开发,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核心竞争力。对威海而言,当务之急是打造富有区域经济特色的强势经济板块,培植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强、附加值高的大项目,以优势产业群和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强、附加值高的大项目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因为产业群是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主体,而优质大项目又是拉动产业群的龙头,是投资的第一载体。 做强产业,就要站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高度,从规划、产业、基础设施、人才等多方面搞好对接。对接是为了整合更多更好的资源,在这一进程中,关键要主动接受辐射,增强与周边城市产业的关联性和互补性。扬长避短,错位竞争,以区域整体优势,参与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竞争,赢得竞争与合作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必须提醒的是,做强产业还要坚持合作共赢的原则,与周边城市加强沟通联系,建立完善工作交流机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全面衔接,避免无序竞争,形成发展合力。 支柱产业是在较长时期内能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地区生产总值的主要承担者,对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清浦四大支柱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近期我区组织有关人员对清浦化工医药、纺织服装、机械电子、新型建材四大支柱产业进行了走访调研,并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支柱产业发展现状 2002年,为了突出支柱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在对清浦经济发展阶段、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清浦区委、区政府作出了重点培育化工医药、纺织服装、机械电子、新型建材等四大支柱产业的重大决策。五年来,清浦区四大支柱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内在动力和活力得到明显增强,经济规模和效益得到明显提高。1.总量成倍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四大支柱产业发展迅猛,企业由2002年的33户增加到76户,固定资产总额由2002年的3.01亿元增加到17.4亿元。2.运行质量较高,发展速度较快。2006年,四大支柱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3.3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2.57亿元,利税总额2.94亿元。3.门类比较齐全,产业关联度大。四大支柱产业涵盖10多个门类,且不少产品前后关联,成长性好,有较强的产业带动作用。4.核心企业增加,品牌意识增强。涌现出天士力、联合塑料、盈德气体等一批知名度高、市场前景好、后续爆发力强的核心企业和主导产品。创出淮海盐化厂的“淮银牌精细盐”、变色龙纱线厂的“淮港牌高弹丝”、春雨肥料有限公司的“春雨牌复合肥”、天士力的“帝益牌肝泰乐”等一批江苏省著名商标和一大批淮安市知名商标。5.劳动就业增多,财政贡献较大。四大支柱产业共解决9310人就业。2006年为区财政贡献1.57亿元,有力地推动清浦经济高速发展。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又是安全风险较大、容易发生事故的行业。省是一个建筑业大省,从业人员500万人,每年完成建筑业产值达4000多亿元。近年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以提高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遏制重大特大事故为目标,以落实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为主线,以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为着力点,以提高行业素质为基础,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创新发展为动力,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努力推动全省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事故呈逐年下降趋势。2009年度我省共发生建筑安全生产事故12起,死亡16人,与2008年相比,事故起数减少16起,下降57.1%,死亡人数减少22人,下降57.9%,重伤人数减少6人,下降100%。2010年度发生建筑安全生产事故8起,死亡10人,重伤2人,与2009年相比,事故起数减少4起,下降33.3%,死亡人数比去年减少6人,下降37.5%。“十一五”末较“十一五”初年死亡人数下降76.4%。我省百亿元建筑业增加值死亡人数一直处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0%以下。 省的建设安全生产工作得到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充分肯定,事故及死亡指标控制被建设部列为全国比较好的地区,多次受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表扬。 “四个一、八个二” 创新建设安全工作思路 安全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全局着眼,从关键环节入手,实施标本兼治。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认真分析研究我省建设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四个一、八个二”的建设安全工作思路。

这一思路是:咬住一个指标,建立一个机制,明确一个方向,关注一个重点,完善两个体系,强化两项许可,开展两项评价,落实两种责任,实施两个倾斜,抓好两类典型,着眼两个提高,做好两个结合,强力推进全省建设安全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咬住一个指标,即咬住安全生产控制指标,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控制和减少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立一个机制,即建立以安全生产为中心,各相关职能部门分工协作、相互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形成安全工作的强大合力;明确一个方向,即通过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提高违规成本,促进责任主体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关注一个重点,即关注广大建设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的生命安全与职业健康,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作业条件,保护职工合法权益。 完善两个体系,即完善监管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强化两项许可,即强化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和“三类人员”的资格条件审查和动态考核;开展两项评价,即开展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许可证评价和建设工程项目安全评价;落实两种责任,即落实管理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建设工程主体各方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施两个倾斜,即实行差异化管理,把监管力量向管理薄弱环节和关键环节倾斜,向安全保障能力较差的企业倾斜;抓好两类典型,即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好坏两个方面的典型;着眼两个提高,即提高全行业的安全生产素质,提高系统的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做好两个结合,即实行标本兼治,一方面继续保持安全生产的高压态势,加大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和重点打击各类违规行为,消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