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中考压轴题 带答案

三角形中考压轴题 带答案
三角形中考压轴题 带答案

中考专题-------三角形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如图,点E在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且EC=2AE,直角三角形FEG的两直角边EF、EG分别交BC、DC于点M、N.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则重叠部分四边形EMCN的面积为()

A.

a2B.

a2

C.

a2

D.

a2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

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压轴题.

分析:过E作EP⊥BC于点P,EQ⊥CD于点Q,△EPM≌△EQN,利用四边形EMCN的面积等于正方形PCQE的面积求解.

解答:解:过E作EP⊥BC于点P,EQ⊥CD于点Q,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CD=90°,

又∵∠EPM=∠EQN=90°,∴∠PEQ=90°,∴∠PEM+∠MEQ=90°,

∵三角形FEG是直角三角形,∴∠NEF=∠NEQ+∠MEQ=90°,∴∠PEM=∠NEQ,

∵AC是∠BCD的角平分线,∠EPC=∠EQC=90°,∴EP=EQ,四边形PCQE是正方形,

在△EPM和△EQN中,∴△EPM≌△EQN(ASA)∴S△EQN=S△EPM,

∴四边形EMCN的面积等于正方形PCQE的面积

∵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AC=a,∵EC=2AE,∴EC=a,

∴EP=PC=a,∴正方形PCQE的面积=a×a=a2,∴四边形EMCN的面积=a2,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解题的关键是作出辅助线,证出△EPM≌△EQN.

2.如图∠A=∠ABC=∠C=45°,E、F分别是AB、BC的中点,则下列结论,①EF⊥BD,②EF=BD,

③∠ADC=∠BEF+∠BFE,④AD=DC,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压轴题.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同时利用三角形的全等性质求解.

解答:解:如下图所示:连接AC,延长BD交AC于点M,延长AD交BC于Q,延长CD交AB于P.∵∠ABC=∠C=45°∴CP⊥AB∵∠ABC=∠A=45°∴AQ⊥BC

点D为两条高的交点,所以BM为AC边上的高,即:BM⊥AC.

由中位线定理可得EF∥AC,EF=AC∴BD⊥EF,故①正确.

∵∠DBQ+∠DCA=45°,∠DCA+∠CAQ=45°,∴∠DBQ=∠CAQ,∵∠A=∠ABC,∴AQ=BQ,∵∠BQD=∠AQC=90°,∴根据以上条件得△AQC≌△BQD,∴BD=AC∴EF=AC,故②正确.∵∠A=∠ABC=∠C=45°∴∠DAC+∠DCA=180°﹣(∠A+∠ABC+∠C)=45°

∴∠ADC=180°﹣(∠DAC+∠DCA)=135°=∠BEF+∠BFE=180°﹣∠ABC

故③∠ADC=∠BEF+∠BFE成立;无法证明AD=CD,故④错误.故选B.

点评:本题考点在于三角形的中位线和三角形全等的判断及应用.

3.四边形ABCD中,AC和BD交于点E,若AC平分∠DAB,且AB=AE,AC=AD,有以下四个命题:

①AC⊥BD;②BC=DE;③∠DBC=∠DAB;④AB=BE=AE.其中命题一定成立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专题:压轴题.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判断各选项是否正确即可.

解答:解:∵AB=AE,一个三角形的直角边和斜边一定不相等,∴AC不垂直于BD,①错误;

利用边角边定理可证得△ADE≌△ABC,那么BC=DE,②正确;

由△ADE≌△ABC可得∠ADE=∠ACB,那么A,B,C,D四点共圆,∴∠DBC=∠DAC=∠DAB,

③正确;△ABE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那么④不一定正确;②③正确,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中斜边最长;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等边三角形的三边相等.

二.填空题(共6小题)

4.如图,将一个正三角形纸片剪成四个全等的小正三角形,再将其中的一个按同样的方法剪成四个更小的正三角形,…如此继续下去,结果如下表,则a n=3n+1(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所剪次数 1 2 3 4 …n

正三角形个数 4 7 10 13 …a n

专题:压轴题;规律型.

分析:根据图跟表我们可以看出n代表所剪次数,a n代表小正三角形的个数,也可以根据图形找出规律加以求解.

解答:解:由图可知没剪的时候,有一个三角形,以后每剪一次就多出三个,所以总的个数3n+1.故答案为:3n+1.

点评:此题主要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应变能力.

5.如图,在△ABC中,AC=BC>AB,点P为△ABC所在平面内一点,且点P与△ABC的任意两个顶点构成△PAB,△PBC,△PAC均是等腰三角形,则满足上述条件的所有点P的个数为6个.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压轴题.

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作出AB的垂直平分线,首先△ABC的外心满足,再根据圆的半径相等,以点C为圆心,以AC长为半径画圆,AB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两点,分别以点A、B为圆心,以AC长为半径画圆,与AB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再分别以点

A、B为圆心,以AB长为半径画圆,与⊙C相交于两点,即可得解.

解答:解:如图所示,作AB的垂直平分线,①△ABC的外心P1为满足条件的一个点,

②以点C为圆心,以AC长为半径画圆,P2、P3为满足条件的点,

③分别以点A、B为圆心,以AC长为半径画圆,P4为满足条件的点,

④分别以点A、B为圆心,以AB长为半径画圆,P5、P6为满足条件的点,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所有点P的个数为6.

故答案为:6.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主要利用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三角形的外心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圆的半径相等的性质,作出图形更形象直观.

6.如图,△ABC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取BC的中点E,作ED∥AB,EF∥AC,得到四边形EDAF,它的面积记为S1,取BE的中点E1,作E1D1∥FB,E1F1∥EF.得到四边形E1D1FF1,它的面积记作S2,

照此规律,则S2012=.

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专题:压轴题;规律型.

分析:

求出△ABC的面积是,求出DE是三角形ABC的中位线,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求出S△CDE=×,S△BEF=×,求出S1=×,同理S2=×S△BEF=××,S3=×××S4=××××,推出S2012=×××…××(2011个),

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BC的中点E,ED∥AB,∴E为BC中点,∴DE=AB,

∵DE∥AB,∴△CDE∽△CAB,∴==()2=,

∵△ABC的面积是×1×=∴S△CDE=×,

推理=,∴S△BEF=×∴S1=﹣×﹣×=×,

同理S2=×S△BEF=××,S3=×××S4=××××,…,

S2012=×××…××(2011个),==,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总结出规律,题目比较好,但是有一定的难度.

7.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BC,CD上,如果AE=4,EF=3,AF=5,那么正方形ABCDn 的面积等于.

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分式方程;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压轴题.

分析:根据△ABE∽△ECF,可将AB与BE之间的关系式表示出来,在Rt△ABE中,根据勾股定理AB2+BE2=AC2,可将正方形ABCD的边长AB求出,进而可将正方形ABCD的面积求出.

解答: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BE的长为a

∵∠AEB+∠BAE=∠AEB+∠CEF=90°∴∠BAE=∠CEF∵∠B=∠C∴△ABE∽△ECF

∴=,即=解得x=4a①

在Rt△ABE中,AB2+BE2=AE2∴x2+a2=42②将①代入②,可得:a=

∴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x2=16a2=.

点评:本题是一道根据三角形相似和勾股定理来求正方形的边长结合求解的综合题.隐含了整体的数学思想和正确运算的能力.注意后面可以直接这样x2+a2=42②,∴x2+()2=42,x2+x2=42,x2=16,x2=.无需算出算出x.

8.已知a,b,c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且a<b<c,斜边上的高为h,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②.(只填序号)

①a2b2+h4=(a2+b2+1)h2;②b4+c2h2=b2c2;③由可以构成三角形;④直角三角形的

面积的最大值是.

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

专题:计算题;压轴题.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勾股定理将各式化简,等式成立者即为正确答案.

解答:

解: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的不同算法,有ab=ch,解得h=.

①将h=代入a2b2+h4=(a2+b2+1)h2,得a2b2+()4=(a2+b2+1)()2,

得a2b2+()4=(c2+1)()2,得a2b2+()4=a2b2+,即()4=,

a2b2=c2,不一定成立,故本选项错误;

②将h=代入b4+c2h2=b2c2,得b4+c2()2=b2c2,b4+b2a2=b2c2,整理得b4+b2a2﹣b2c2=0,

b2(b2+a2﹣c2)=0,∵b2+a2﹣c2=0,∴b2(b2+a2﹣c2)=0成立,故本选项正确;

③∵b2+a2=c2,()2+()2=a+b,()2=c,∴不能说明()2+()2=()2,

故本选项错误;

④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ab,随ab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无最大值,故本选项错误.故答案为②.点评:此题不仅考查了勾股定理,还考查了面积法求直角三角形的高,等式变形计算较复杂,要仔细.9.如图,A、B、C分别是线段A1B,B1C,C1A的中点,若△ABC的面积是1,那么△A1B1C1的面积7.

考点:三角形的面积.

专题:压轴题.

分析:连接AB1,BC1,CA1,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求出△ABB1,△A1AB1的面积,从而求出△A1BB1的面积,同理可求△B1CC1的面积,△A1AC1的面积,然后相加即可得解.

解答:解:如图,连接AB1,BC1,CA1,

∵A、B分别是线段A1B,B1C的中点,∴S△ABB1=S△ABC=1,S△A1AB1=S△ABB1=1,

∴S△A1BB1=S△A1AB1+S△ABB1=1+1=2,同理:S△B1CC1=2,S△A1AC1=2,

∴△A1B1C1的面积=S△A1BB1+S△B1CC1+S△A1AC1+S△ABC=2+2+2+1=7.故答案为:7.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主要利用了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作辅助线把三角形进行分割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0.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点D为直线BC上的一动点(点D不与B、C重合),以AD为边作菱形ADEF(A、D、E、F按逆时针排列),使∠DAF=60°,连接CF.

(1)如图1,当点D在边BC上时,求证:①BD=CF;②AC=CF+CD;

(2)如图2,当点D在边BC的延长线上且其他条件不变时,结论AC=CF+CD是否成立?若不成立,请写出AC、CF、CD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3,当点D在边CB的延长线上且其他条件不变时,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AC、CF、CD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

专题:几何综合题;压轴题.

分析:(1)根据已知得出AF=AD,AB=BC=AC,∠BAC=∠DAF=60°,求出∠BAD=CAF,证△BAD≌△CAF,推出CF=BD即可;

(2)求出∠BAD=∠CAF,根据SAS证△BAD≌△CAF,推出BD=CF即可;

(3)画出图形后,根据SAS证△BAD≌△CAF,推出CF=BD即可.

解答:(1)证明:∵菱形AFED,∴AF=AD,∵△ABC是等边三角形,∴AB=AC=BC,∠BAC=60°=∠DAF,∴∠BAC﹣∠DAC=∠DAF﹣∠DAC,即∠BAD=∠CAF,

∵在△BAD和△CAF中,∴△BAD≌△CAF,∴CF=BD,

∴CF+CD=BD+CD=BC=AC,即①BD=CF,②AC=CF+CD.

(2)解:AC=CF+CD不成立,AC、CF、CD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是AC=CF﹣CD,

理由是:由(1)知:AB=AC=BC,AD=AF,∠BAC=∠DAF=60°,∴∠BAC+∠DAC=∠DAF+∠DAC,即∠BAD=∠CAF,

∵在△BAD和△CAF中,∴△BAD≌△CAF,∴BD=CF,

∴CF﹣CD=BD﹣CD=BC=AC,即AC=CF﹣CD.

(3)AC=CD﹣CF.理由是:

∵∠BAC=∠DAF=60°,∴∠DAB=∠CAF,∵在△BAD和△CAF中,

∴△BAD≌△CAF(SAS),∴CF=BD,∴CD﹣CF=CD﹣BD=BC=AC,即AC=CD﹣CF.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注意:证明过程类似,题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难度适中.

11.如图,△ABC中AB=AC,BC=6,,点P从点B出发沿射线BA移动,同时,点Q从点C

出发沿线段AC的延长线移动,已知点P、Q移动的速度相同,PQ与直线BC相交于点D.

(1)如图①,当点P为AB的中点时,求CD的长;

(2)如图②,过点P作直线BC的垂线垂足为E,当点P、Q在移动的过程中,线段BE、DE、CD中是否存在长度保持不变的线段?请说明理由;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几何综合题;压轴题;分类讨论.

分析:(1)过点P做PF平行与AQ,由平行我们得出一对同位角和一对内错角的相等,再由AB=AC,根据等边对等角得角B和角ACB的相等,根据等量代换的角B和角PFB的相等,根据等角对等边得BP=PF,又因点P和点Q同时出发,且速度相同即BP=CQ,等量代换得PF=CQ,在加上对等角的相等,证得三角形PFD和三角形QCD的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边相等得出

DF=CD=CF,而又因P是AB的中点,PF∥AQ得出F是BC的中点,进而根据已知的BC的长,求出CF,即可得出CD的长.

(2)分两种情况讨论,第一种情况点P在线段AB上,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得BE=EF,再又第一问的全等可知DF=CD,所以ED=,得出线段DE的长为定值;第二

种情况,P在BA的延长线上,作PM平行于AC交BC的延长线于M,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推出角PMB等于角ACB,而角ACB等于角ABC,根据等量代换得到角ABC等于角PMB,根据等角对等边得到PM等于PB,根据三线合一,得到BE等于EM,同理可得△PMD全等于△QCD,得到CD等于DM,根据DE等于EM减DM,把EM换为BC加CM的一半,化简后得值为定值.解答:解:(1)如图,过P点作PF∥AC交BC于F,

∵点P和点Q同时出发,且速度相同,∴BP=CQ,∵PF∥AQ,∴∠PFB=∠ACB,∠DPF=∠CQD,又∵AB=AC,∴∠B=∠ACB,∴∠B=∠PFB,∴BP=PF,∴PF=CQ,又∠PDF=∠QDC,

∴证得△PFD≌△QCD,∴DF=CD=CF,

又因P是AB的中点,PF∥AQ,∴F是BC的中点,即FC=BC=3,∴CD=CF=;

(2)分两种情况讨论,得ED为定值,是不变的线段

如图,如果点P在线段AB上,过点P作PF∥AC交BC于F,

∵△PBF为等腰三角形,∴PB=PF,BE=EF,∴PF=CQ,∴FD=DC,∴ED=,

∴ED为定值,

同理,如图,若P在BA的延长线上,

作PM∥AC的延长线于M,∴∠PMC=∠ACB,

又∵AB=AC,∴∠B=∠ACB,∴∠B=∠PMC,∴PM=PB,根据三线合一得BE=EM,

同理可得△PMD≌△QCD,所以CD=DM,

综上所述,线段ED的长度保持不变.

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断与性质,考查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是一道综合题.

12.如图1,在△ABC中,∠ACB为锐角,点D为射线BC上一点,连接AD,以AD为一边且在AD的右侧作正方形ADEF.

(1)如果AB=AC,∠BAC=90°,

①当点D在线段BC上时(与点B不重合),如图2,线段CF、BD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为垂

直,线段CF、BD的数量关系为相等;

②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①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

(2)如果AB≠AC,∠BAC是锐角,点D在线段BC上,当∠ACB满足什么条件时,CF⊥BC(点C、F不重合),并说明理由.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压轴题;开放型.

分析:(1)当点D在BC的延长线上时①的结论仍成立.由正方形ADEF的性质可推出△DAB≌△FAC,所以CF=BD,∠ACF=∠ABD.结合∠BAC=90°,AB=AC,得到∠BCF=∠ACB+∠ACF=90°.即CF⊥BD.

(2)当∠ACB=45°时,过点A作AG⊥AC交CB的延长线于点G,则∠GAC=90°,可推出

∠ACB=∠AGC,所以AC=AG,由(1)①可知CF⊥BD.

解答:证明:(1)①正方形ADEF中,AD=AF,

∵∠BAC=∠DAF=90°,∴∠BAD=∠CAF,又∵AB=AC,∴△DAB≌△FAC,

∴CF=BD,∠B=∠ACF,∴∠ACB+∠ACF=90°,即CF⊥BD.

②当点D在BC的延长线上时①的结论仍成立.

由正方形ADEF得AD=AF,∠DAF=90度.

∵∠BAC=90°,∴∠DAF=∠BAC,∴∠DAB=∠FAC,又∵AB=AC,∴△DAB≌△FAC,

∴CF=BD,∠ACF=∠ABD.

∵∠BAC=90°,AB=AC,∴∠ABC=45°,∴∠ACF=45°,∴∠BCF=∠ACB+∠ACF=90度.

即CF⊥BD.

(2)当∠ACB=45°时,CF⊥BD(如图).

理由:过点A作AG⊥AC交CB的延长线于点G,则∠GAC=90°,

∵∠ACB=45°,∠AGC=90°﹣∠ACB,∴∠AGC=90°﹣45°=45°,∴∠ACB=∠AGC=45°,∴AC=AG,∵∠DAG=∠FAC(同角的余角相等),AD=AF,∴△GAD≌△CAF,∴∠ACF=∠AGC=45°,

∠BCF=∠ACB+∠ACF=45°+45°=90°,即CF⊥BC.

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先根据已知条件或求证的结论确定三角形,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看缺什么条件,再去证什么条件.

13.如图1,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纸片ABC和DEC重合放置,其中∠C=90°,∠B=∠E=30°.(1)操作发现

如图2,固定△ABC,使△DEC绕点C旋转,当点D恰好落在AB边上时,填空:

①线段DE与AC的位置关系是DE∥AC;

②设△BDC的面积为S1,△AEC的面积为S2,则S1与S2的数量关系是S1=S2.

(2)猜想论证

当△DEC绕点C旋转到如图3所示的位置时,小明猜想(1)中S1与S2的数量关系仍然成立,并尝试分别作出了△BDC和△AEC中BC、CE边上的高,请你证明小明的猜想.

(3)拓展探究

已知∠ABC=60°,点D是角平分线上一点,BD=CD=4,DE∥AB交BC于点E(如图4).若在射线BA 上存在点F,使S△DCF=S△BDE,请直接写出相应的BF的长.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几何综合题;压轴题.

分析:(1)①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AC=CD,然后求出△ACD是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D=60°,然后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解答;

②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AD,再根据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

出AC=AB,然后求出AC=BD,再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出点C到AB的距离等于点D到AC

的距离,然后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解答;

(2)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BC=CE,AC=CD,再求出∠ACN=∠DCM,然后利用“角角边”证明△ACN 和△DCM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AN=DM,然后利用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证明;

(3)过点D作DF1∥BE,求出四边形BEDF1是菱形,根据菱形的对边相等可得BE=DF1,然后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可知点F1为所求的点,过点D作DF2⊥BD,求出∠F1DF2=60°,从而得到△DF1F2是等边三角形,然后求出DF1=DF2,再求出∠CDF1=∠CDF2,利用“边角边”证明△CDF1和△CDF2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可得点F2也是所求的点,然后在等腰△BDE 中求出BE的长,即可得解.

解答:解:(1)①∵△DEC绕点C旋转点D恰好落在AB边上,∴AC=CD,

∵∠BAC=90°﹣∠B=90°﹣30°=60°,∴△ACD是等边三角形,∴∠ACD=60°,

又∵∠CDE=∠BAC=60°,∴∠ACD=∠CDE,∴DE∥AC;

②∵∠B=30°,∠C=90°,∴CD=AC=AB,∴BD=AD=AC,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ACD的边AC、AD上的高相等,

∴△BDC的面积和△AEC的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即S1=S2;

故答案为:DE∥AC;S1=S2;

(2)如图,∵△DEC是由△ABC绕点C旋转得到,∴BC=CE,AC=CD,

∵∠ACN+∠BCN=90°,∠DCM+∠BCN=180°﹣90°=90°,∴∠ACN=∠DCM,

∵在△ACN和△DCM中,,∴△ACN≌△DCM(AAS),∴AN=DM,

∴△BDC的面积和△AEC的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即S1=S2;

(3)如图,过点D作DF1∥BE,易求四边形BEDF1是菱形,

所以BE=DF1,且BE、DF1上的高相等,此时S△DCF1=S△BDE;

过点D作DF2⊥BD,

∵∠ABC=60°,F1D∥BE,∴∠F2F1D=∠ABC=60°,

∵BF1=DF1,∠F1BD=∠ABC=30°,∠F2DB=90°,∴∠F1DF2=∠ABC=60°,

∴△DF1F2是等边三角形,∴DF1=DF2,

∵BD=CD,∠ABC=60°,点D是角平分线上一点,∴∠DBC=∠DCB=×60°=30°,

∴∠CDF1=180°﹣∠BCD=180°﹣30°=150°,∠CDF2=360°﹣150°﹣60°=150°,∴∠CDF1=∠CDF2,∵在△CDF1和△CDF2中,,∴△CDF1≌△CDF2(SAS),

∴点F2也是所求的点,

∵∠ABC=60°,点D是角平分线上一点,DE∥AB,∴∠DBC=∠BDE=∠ABD=×60°=30°,

又∵BD=4,∴BE=×4÷cos30°=2÷=,∴BF1=,BF2=BF1+F1F2=+=,故BF的长为或.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熟练掌握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以及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是解题的关键,(3)要注意符合条件的点F有两个.

14.已知两个共一个顶点的等腰Rt△ABC,Rt△CEF,∠ABC=∠CEF=90°,连接AF,M是AF的中点,连接MB、ME.

(1)如图1,当CB与CE在同一直线上时,求证:MB∥CF;

(2)如图1,若CB=a,CE=2a,求BM,ME的长;

(3)如图2,当∠BCE=45°时,求证:BM=ME.

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

专题:压轴题.

分析:(1)证法一:如答图1a所示,延长AB交CF于点D,证明BM为△ADF的中位线即可;

证法二:如答图1b所示,延长BM交EF于D,根据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可得AB∥EF,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BAM=∠DFM,根据中点定义可得AM=MF,然后利用“角边角”证明△ABM和△FDM全等,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

AB=DF,然后求出BE=DE,从而得到△B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EBM=45°,从而得到∠EBM=∠ECF,再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证明MB∥CF即可,

(2)解法一:如答图2a所示,作辅助线,推出BM、ME是两条中位线;

解法二:先求出BE的长,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BM=DM,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EM⊥BD,求出△BE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

(3)证法一:如答图3a所示,作辅助线,推出BM、ME是两条中位线:BM=DF,ME=AG;

然后证明△ACG≌△DCF,得到DF=AG,从而证明BM=ME;

证法二:如答图3b所示,延长BM交CF于D,连接BE、DE,利用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求出AB∥CF,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出∠BAM=∠DFM,根据中点定义可得AM=MF,然后利用“角边角”证明△ABM和△FDM全等,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AB=DF,

BM=DM,再根据“边角边”证明△BCE和△DFE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BE=DE,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BEC=∠DEF,然后求出∠BED=∠CEF=90°,再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证明即可.

解答:(1)证法一:

如答图1a,延长AB交CF于点D,则易知△ABC与△BCD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BC=BD,∴点B为线段AD的中点,

又∵点M为线段AF的中点,∴BM为△ADF的中位线,∴BM∥CF.

证法二:

如答图1b,延长BM交EF于D,

∵∠ABC=∠CEF=90°,∴AB⊥CE,EF⊥CE,∴AB∥EF,∴∠BAM=∠DFM,

∵M是AF的中点,∴AM=MF,在△ABM和△FDM中,,

∴△ABM≌△FDM(ASA),∴AB=DF,

∵BE=CE﹣BC,DE=EF﹣DF,∴BE=DE,

∴△B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BM=45°,

∵在等腰直角△CEF中,∠ECF=45°,∴∠EBM=∠ECF,∴MB∥CF;

(2)解法一:

如答图2a所示,延长AB交CF于点D,则易知△BCD与△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B=BC=BD=a,AC=CD=a,∴点B为AD中点,又点M为AF中点,∴BM=DF.

分别延长FE与CA交于点G,则易知△CEF与△CEG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CE=EF=GE=2a,CG=CF=a,∴点E为FG中点,又点M为AF中点,∴ME=AG.

∵CG=CF=a,CA=CD=a,∴AG=DF=a,∴BM=ME=×a=a.

解法二:如答图1b.

∵CB=a,CE=2a,∴BE=CE﹣CB=2a﹣a=a,∵△ABM≌△FDM,∴BM=DM,

又∵△BE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E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M=ME=BE=a;

(3)证法一:

如答图3a,延长AB交CE于点D,连接DF,则易知△ABC与△BCD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B=BC=BD,AC=CD,∴点B为AD中点,又点M为AF中点,∴BM=DF.

延长FE与CB交于点G,连接AG,则易知△CEF与△CEG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CE=EF=EG,CF=CG,∴点E为FG中点,又点M为AF中点,∴ME=AG.

在△ACG与△DCF中,,∴△ACG≌△DCF(SAS),∴DF=AG,

∴BM=ME.

证法二:

如答图3b,延长BM交CF于D,连接BE、DE,

∵∠BCE=45°,∴∠ACD=45°×2+45°=135°∴∠BAC+∠ACF=45°+135°=180°,∴AB∥CF,

∴∠BAM=∠DFM,

∵M是AF的中点,∴AM=FM,在△ABM和△FDM中,,

∴△ABM≌△FDM(ASA),∴AB=DF,BM=DM,∴AB=BC=DF,

在△BCE和△DFE中,,∴△BCE≌△DFE(SAS),

∴BE=DE,∠BEC=∠DEF,∴∠BED=∠BEC+∠CED=∠DEF+∠CED=∠CEF=90°,

∴△B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又∵BM=DM,∴BM=ME=BD,故BM=ME.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作辅助线构造出中位线、全等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

精编初二数学全等三角形压轴题专题训练

精编初二数学全等三角形压轴题专题训练1.(春?道外区期末)已知,如图1,BD、CE是锐角△ABC 的高,点F在 BD上,BF=AC,点G在CE的延长线上,CG=AB. (1)求证:∠B AF=∠C GA; (2)在图1中,过点F、G分别作过点A的直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M、N (如图2),试判断线段MN与线段FM、GN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1)观察理解:如图1,△ABC中,∠ACB=90°,AC=BC,直线l过点C,点A, B在直线l同侧,BD⊥l,AE⊥l,垂足分别为D,E,由此可得:∠AEC=∠CD B=90°,所以 ∠C AE+∠ACE=90°,又因为∠AC B=90°,所以∠BCD+∠ACE=90°,所以∠C AE= ∠BCD,又因为AC=BC,所以△AE C≌△CD B();(请填写全等判定的方法)(2)理解应用:如图2,AE⊥AB,且AE=AB,BC⊥CD,且BC=CD,利用(1)中的结论,请按照图中所标注的数据计算图中实线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S= ; ,AC=4,将斜边AB绕点A逆时针旋转90°(3)类比探究:如图3,Rt△ABC中,∠AC B=90° 至AB′,连接B′C,求△AB′C的面积. (4)拓展提升:如图4,等边△EBC中,EC=BC=3cm,点O在BC上,且OC=2cm,动点P从点E沿射线EC以1cm/s 速度运动,连结OP,将线段OP绕点O逆时针旋转120°得到线段OF.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 ①当t=秒时,OF∥ED; ②当t=秒时,OF⊥BC; ③当t=秒时,点F恰好落在射线EB上.

3.【问题探索】如图1,在Rt△ABC中,∠ACB=90°,AC=BC,点D、E分别在AC、 BC边上,DC=EC,连接DE、AE、BD,点M、N、P分别是AE、BD、AB的中点,连接PM、PN、MN.探索BE与MN的数量关系.聪明的小华推理发现PM与PN 的关系为,最后推理得到BE与MN 的数量关系为. 【深入探究】将△DEC绕点C逆时针旋转到如图2的位置,判断(1)中的BE与MN 的数量 关系是否仍然成立,如果成立,请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解决问题】若CB=8,CE=2,在将图1中的△DEC绕点C逆时针旋转一周的过程中,当B、E、D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时,求MN的长度.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方法大全及技巧

专业资料整理分享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技巧 湖北竹溪城关中学明道银 解中考数学压轴题秘诀(一) 数学综合题关键是第24题和25题,我们不妨把它分为函数型综合题和几何型综合题。 (一)函数型综合题:是先给定直角坐标系和几何图形,求(已知)函数的解析式(即在求解前已知函数的类型),然后进行图形的研究,求点的坐标或研究图形的某些性质。初中已知函数有:①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和常值函数,它们所对应的图像是直线;②反比例函数,它所对应的图像是双曲线; ③二次函数,它所对应的图像是抛物线。求已知函数的解析式主要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关键是求点的坐标,而求点的坐标基本方法是几何法(图形法)和代数法(解析法)。此类题基本在第24题,满分12分,基本分2-3小题来呈现。 (二)几何型综合题:是先给定几何图形,根据已知条件进行计算,然后有动点(或动线段)运动,对应产生线段、面积等的变化,求对应的(未知)函数的解析式(即在没有求出之前不知道函数解析式的形式是什么)和求函数的定义域,最后根据所求的函数关系进行探索研究,一般有:在什么条件下图形是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四边形是菱形、梯形等或探索两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相似等或探究线段之间的位置关系等或探索面积之间满足一定关系求x的值等和直线(圆)与圆的相切时求自变量的值等。求未知函数解析式的关键是

列出包含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即列出含有x、y的方程),变形写成y=f(x)的形式。一般有直接法(直接列出含有x和y的方程)和复合法(列出含有x和y和第三个变量的方程,然后求出第三个变量和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代入消去第三个变量,得到y=f(x)的形式),当然还有参数法,这个已超出初中数学教学要求。找等量关系的途径在初中主要有利用勾股定理、平行线截得比例线段、三角形相似、面积相等方法。求定义域主要是寻找图形的特殊位置(极限位置)和根据解析式求解。而最后的探索问题千变万化,但少不了对图形的分析和研究,用几何和代数的方法求出x的值。几何型综合题基本在第25题做为压轴题出现,满分14分,一般分三小题呈现。 在解数学综合题时我们要做到:数形结合记心头,大题小作来转化,潜在条件不能忘,化动为静多画图,分类讨论要严密,方程函数是工具,计算推理要严谨,创新品质得提高。 解中考数学压轴题秘诀(二) 具有选拔功能的中考压轴题是为考察考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设计的题目,其特点是知识点多,覆盖面广,条件隐蔽,关系复杂,思路难觅,解法灵活。解数学压轴题,一要树立必胜的信心,二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技能,三要掌握常用的解题策略。现介绍几种常用的解题策略,供初三同学参考。 1、以坐标系为桥梁,运用数形结合思想:

2016年中考数学压轴题精选及详解

2020年中考数学压轴题精选解析 中考压轴题分类专题三——抛物线中的等腰三角形 基本题型:已知AB ,抛物线()02≠++=a c bx ax y ,点P 在抛物线上(或坐标轴上,或 抛物线的对称轴上),若ABP ?为等腰三角形,求点P 坐标。 分两大类进行讨论: (1)AB 为底时(即PA PB =):点P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利用中点公式求出AB 的中点M ; 利用两点的斜率公式求出AB k ,因为两直线垂直斜率乘积为1-,进而求出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斜率k ; 利用中点M 与斜率k 求出AB 的垂直平分线的解析式; 将AB 的垂直平分线的解析式与抛物线(或坐标轴,或抛物线的对称轴)的解析式联立即可求出点P 坐标。 (2)AB 为腰时,分两类讨论: ①以A ∠为顶角时(即AP AB =):点P 在以A 为圆心以AB 为半径的圆上。 ②以B ∠为顶角时(即BP BA =):点P 在以B 为圆心以 AB 为半径的圆上。 利用圆的一般方程列出A e (或B e )的方程,与抛物线(或坐标轴,或抛物线的对称轴)的解析式联立即可求出点P 坐标。 中考压轴题分类专题四——抛物线中的直角三角形 基本题型:已知AB ,抛物线()02≠++=a c bx ax y ,点P 在抛物线上(或坐标轴上,或 抛物线的对称轴上),若ABP ?为直角三角形,求点P 坐标。 分两大类进行讨论: (1)AB 为斜边时(即PA PB ⊥):点P 在以AB 为直径的圆周上。 利用中点公式求出AB 的中点M ; 利用圆的一般方程列出M e 的方程,与抛物线(或坐标轴,或抛物线的对称轴)的解析式联立即可求出点P 坐标。 (2)AB 为直角边时,分两类讨论: ①以A ∠为直角时(即AP AB ⊥): ②以B ∠为直角时(即BP BA ⊥): 利用两点的斜率公式求出AB k ,因为两直线垂直斜率乘积为1-,进而求出PA (或PB )的斜率 k ;进而求出PA (或PB )的解析式; 将PA (或PB )的解析式与抛物线(或坐标轴,或抛物线的对称轴)的解析式联立即可求出点P 坐标。 所需知识点: 一、 两点之间距离公式: 已知两点()()2211y ,x Q ,y ,x P , 则由勾股定理可得:()()2 21221y y x x PQ -+-= 。 二、 圆的方程: 点()y ,x P 在⊙M 上,⊙M 中的圆心M 为()b ,a ,半径为R 。 则()()R b y a x PM =-+-= 22,得到方程☆:()()22 2 R b y a x =-+-。 ∴P 在☆的图象上,即☆为⊙M 的方程。 三、 中点公式: 四、 已知两点()()2211y ,x Q ,y ,x P ,则线段PQ 的中点M 为??? ??++22 2121y y ,x x 。 五、 任意两点的斜率公式: 已知两点()()2211y ,x Q ,y ,x P ,则直线PQ 的斜率: 2 12 1x x y y k PQ --= 。 中考压轴题分类专题五——抛物线中的四边形 基本题型:一、已知AB ,抛物线()02≠++=a c bx ax y ,点P 在抛物线上(或坐标轴上, 或抛物线的对称轴上),若四边形ABPQ 为平行四边形,求点P 坐标。 分两大类进行讨论: (1)AB 为边时 (2)AB 为对角线时 二、已知AB ,抛物线()02 ≠++=a c bx ax y ,点P 在抛物线上(或坐标轴上,或抛物线的对 称轴上),若四边形ABPQ 为距形,求点P 坐标。 在四边形ABPQ 为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运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讨论: (1)邻边互相垂直 (2)对角线相等 三、已知AB ,抛物线()02 ≠++=a c bx ax y ,点P 在抛物线上(或坐标轴上,或抛物线的对 称轴上),若四边形ABPQ 为菱形,求点P 坐标。 在四边形ABPQ 为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运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讨论: (1)邻边相等 (2)对角线互相垂直

初二三角形压轴题分类解析

B A O D C E 图8 济南初中数学压轴 --------姜姜老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三角形综合题归类 一、 双等边三角形模型 1. (1)如图7,点O 是线段AD 的中点,分别以AO 和DO 为边在线段AD 的同侧作等边三角形OAB 和等边三角 形OCD ,连结AC 和BD ,相交于点E ,连结BC .求∠AEB 的大小; (2)如图8,ΔOAB 固定不动,保持ΔOCD 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将ΔOCD 绕着点O 旋转(ΔOAB 和ΔOCD 不能重叠),求∠AEB 的大小. 同类变式: 如图a ,△ABC 和△CEF 是两个大小不等的等边三角形,且有一个公共顶点C , 连接AF 和BE. (1)线段AF 和BE 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 (2)将图a 中的△CEF 绕点C 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图b ,(1)中的结论还成立 吗?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3)若将图a 中的△ABC 绕点C 旋转一定的角度,请你画出 一个变换后的图形c(草图即可),(1)中的 结论还成立吗?作出判断不必说明理由. 图c 3. 如图9,若△ABC 和△ADE 为等边三角形,,M N 分别为,EB CD 的中点,易证: CD BE =,△AMN 是等边三角形. (1)当把△ADE 绕A 点旋转到图10的位置时,CD BE =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 理由; (2)当△ADE 绕A 点旋转到图11的位置时,△AMN 是否还是等边三角形?若是,请给出证明,若不是, 请说明理由. 同类变式:已知,如图① 所示,在ABC △和ADE △中,AB AC =, AD AE =, BAC DAE ∠=∠,且点B A D ,,在一条直线上,连接BE CD M N ,,,分别为BE CD ,的中点. (1)求证:①BE CD =;②AN AM =; (2)在图①的基础上,将ADE △绕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其他条件不变,得到图②所示的图形.请直接写出(1)中的两个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4. 如图,四边形ABCD 和四边形AEFG 均为正方形,连接BG 与DE 相交于点H . (1)证明:△ABG ≌△ADE ; G D A 图9 图10 图11 C B O D 图7 A E C E N M C A B D N

全等三角形压轴题训练(含答案)

《全等三角形》压轴题训练 (1) 1.如图,在ABC ?中,,AD BC CE AB ⊥⊥,垂足分别为,,,D E AD CE 交于点,H EH 、3,4EB AE ===,则CH 的长是( ) A. 4 B. 5 C. 1 D. 2 2.如图,在Rt ABC ?中,90C ∠=?,以顶点A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边 ,AC AB 于点,M N ,再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12 MN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作射线AP 交边BC 于点D ,若4,25CD AB ==,则ABD ?的面积为( ) A. 15 B. 30 C. 45 D. 60 3.如图,在Rt ABC ?中,90,12,6C AC BC ∠=?==,一条线段,,PQ AB P Q =两点分别在线段AC 和以点A 为端点且垂直于AC 的射线AX 上运动,要使ABC ?和QPA ?全等,则AP 的长为 . 4.如图,//,,,,2,3AD BC AB BC CD DE CD ED AD BC ⊥⊥===,则ADE ?的面积为 . 5. (1)观察推理:如图①,在ABC ?中,90,ACB AC BC ∠=?=,直线l 过点C ,点,A B 在直线l 的同侧,,BD l AE l ⊥⊥,垂足分别为,D E .求证:AEC CDB ???. (2)类比探究:如图②,在Rt ABC ?中,90,4ACB AC ∠=?=,将斜边AB 绕点A 逆时

针旋转90°至AB ',连接B C ',求AB C '?的面积. (3)拓展提升:如图③,在EBC ?中,60,3E ECB EC BC ∠=∠=?==,点O 在BC 上,且2OC =,动点P 从点E 沿射线EC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连接OP ,将线段OP 绕点O 逆时针旋转120°得到线段OF .要使点F 恰好落在射线EB 上,求点P 运动的时间t . 6.【初步探索】 (1)如图①,在四边形ABCD 中,,90AB AD B ADC =∠=∠=?. ,E F 分别是,BC CD 上的点,且EF BE FD =+.探究图中,,BAE FAD EAF ∠∠∠之间的数量关系.小王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方法:延长FD 到点G ,使DG BE =.连接AG .先证明ABE ADG ???,再证AEF AGF ???,可得出结论,他的结论应是 . 【灵活运用】 (2)如图②,在四边形ABCD 中,,180AB AD B D =∠+∠=?. ,E F 分别是,BC CD 上的点,且EF BE FD =+,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 【延伸拓展】 (3)如图③,在四边形ABCD 中,180,ABC ADC AB AD ∠+∠=?=.若点E 在CB 的延长线上,点F 在CD 的延长线上,仍然满足EF BE FD =+,请写出EAF ∠与DAB ∠的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过程.

中考数学压轴题十大类型经典题目75665

中考数学压轴题十大类型 目录 第一讲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动点问题 1 第二讲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函数类问题7 第三讲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面积问题13 第四讲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三角形存在性问题19 第五讲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四边形存在性问题25 第六讲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线段之间的关系31 第七讲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定值问题38 第八讲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几何三大变换问题44 第九讲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实践操作、问题探究50 第十讲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圆56 第十一讲中考压轴题综合训练一62 第十二讲中考压轴题综合训练二68

第一讲 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动点问题 一、知识提要 基本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精讲精练 1. (2011吉林)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BAD =90°,CE ⊥AD 于点E , AD =8cm ,BC =4cm ,AB =5cm .从初始时刻开始,动点P ,Q 分别从点A ,B 同时出发,运动速度均为1cm/s ,动点P 沿A -B -C -E 方向运动,到点E 停止;动点Q 沿B -C -E -D 方向运动,到点D 停止,设运动时间为x s ,△P AQ 的面积为y cm 2,(这里规定:线段是面积为0的三角形)解答下列问题: (1) 当x =2s 时,y =_____ cm 2;当x =9 2 s 时,y =_______ cm 2. (2)当5 ≤ x ≤ 14时,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当动点P 在线段BC 上运动时,求出15 4 y S 梯形ABCD 时x 的值. (4)直接写出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使PQ 与四边形ABCE 的对角线平行的所有x 的值.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全等三角形压轴题及分类

B A O D C E 图8 8年级三角形综合题归类 一、 双等边三角形模型 1. (1)如图7,点O 是线段AD 的中点,分别以AO 和DO 为边在线段AD 的同侧作等边三 角形OAB 和等边三角形OCD ,连结AC 和BD ,相交于点E ,连结BC .求∠AEB 的大小; (2)如图8,ΔOAB 固定不动,保持ΔOCD 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将ΔOCD 绕着点O 旋转(ΔOAB 和ΔOCD 不能重叠),求∠AEB 的大小. 2. 已知: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M,△CBN 都是等边三角形,且AN 、BM 相交于O. ① 求证:AN=BM ② 求 ∠AOB 的度数。 ③ 若AN 、MC 相交于点P ,BM 、NC 交于点Q ,求证:PQ ∥AB 。 (湘潭·中考题) C B O D 图7 A E A B C M N O P Q

同类变式: 如图a ,△ABC 和△CEF 是两个大小不等的等边三角形,且有一个公共顶点C ,连接AF 和BE. (1)线段AF 和BE 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 (2)将图a 中的△CEF 绕点C 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图b ,(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3)若将图a 中的△ABC 绕点C 旋转一定的角度,请你画出一个变换后的图形c(草图即可),(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作出判断不必说明理由. 图c 3. 如图9,若△ABC 和△ADE 为等边三角形,,M N 分别为,EB CD 的中点,易证: CD BE =,△AMN 是等边三角形. (1)当把△ADE 绕A 点旋转到图10的位置时,CD BE =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 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当△ADE 绕A 点旋转到图11的位置时,△AMN 是否还是等边三角形?若是,请 给出证明,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全等三角形压轴题训练(含答案)

. 《全等三角形》压轴题训练 (1) 1. 如图,在 ABC 中, AD BC,CE AB , 垂足分别为 D, E, AD ,CE 交于点 H , EH 、 EB 3,AE 4,则 CH 的长是 ( ) A.4 B.5 C.1 D.2 2. 如图,在 Rt ABC 中, C 90 ,以顶点 A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边 AC, AB 于点 M , N ,再分别以 M , N 为圆心, 大于 1 MN 长为半径画弧, 两弧交于点 P , 2 作射线 AP 交边 BC 于点 D ,若 CD 4, AB 25 ,则 ABD 的面积为 ( ) A. 15 B. 30 C. 45 D. 60 3. 如图,在 Rt ABC 中, C 90 ,AC 12, BC 6 ,一条线段 PQ AB, P, Q 两点分 别在线段 AC 和以点 A 为端点且垂直于 AC 的射线 AX 上运动,要使 ABC 和 QPA 全 等,则 AP 的长为 . 4. 如图, AD // BC, AB BC, CD ,则 ADE 的面 积 DE, CD ED, AD 2, BC 3 为 . 5. (1) 观察推理 : 如图①, 在 ABC 中, ACB 90 , AC BC , 直线 l 过点 C ,点 A, B 在 直线 l 的同侧, BD l , AE l ,垂足分别 为 D,E . 求证: AECCDB . (2) 类比探究 : 如图②,在 Rt ABC 中, ACB 90 ,AC 4 ,将斜边 AB 绕点 A 逆时

.

. 针旋转 90°至 AB ,连接 B C ,求AB C 的面积 . (3) 拓展提升 : 如图③,在EBC中, E ECB 60 ,EC BC 3,点 O 在 BC 上, 且 OC 2 ,动点 P 从点 E 沿射线 EC 以每秒 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连接 OP ,将线 段 OP 绕点 O 逆时针旋转 120°得到线段 OF . 要使点 F 恰好落在射线EB 上,求点 P 运 动的时间 t . 6. 【初步探索】 (1) 如图①,在四边形 ABCD 中, AB AD , B ADC 90 . E, F 分别是 BC , CD 上的点,且 EF BE FD . 探究图中BAE , FAD , EAF 之间的数量关系. 小王同学 探究此问题的方法 :延长 FD 到点 G ,使 DG BE . 连接 AG. 先证明ABE ADG , 再证AEF AGF ,可得出结论,他的结论应是. 【灵活运用】 (2) 如图②,在四边形ABCD 中, AB AD, B D 180 . E, F 分别是 BC, CD 上 的点,且 EF BE FD ,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 . 【延伸拓展】 (3) 如图③,在四边形ABCD 中,ABC ADC 180 , AB AD . 若点 E 在 CB 的延 长线上,点 F 在 CD 的延长线上,仍然满足 EF BE FD ,请写出 EAF 与 DAB 的数量关系, 并给出证明过程 .

2020中考数学压轴题100题精选(附答案解析)

2020中考数学压轴题100题精选 (附答案解析) 【001 】如图,已知抛物线2(1)y a x =-+(a ≠0)经过点 (2)A -,0,抛物线的顶点为D ,过O 作射线OM AD ∥.过顶点D 平行于x 轴的直线交射线OM 于点C ,B 在x 轴正半轴上,连结 BC .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动点P 从点O 出发,以每秒1个长度单位的速度沿射线OM 运动,设点P 运动的时间为()t s .问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DAOP 分别为平行四边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3)若OC OB =,动点P 和动点Q 分别从点O 和点B 同时出发,分别以每秒1个长度单位和2个长度单位的速度沿OC 和BO 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停止运动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它们的运动的时间为t ()s ,连接PQ ,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BCPQ 的面积最小?并求出最小值及此时PQ 的长.

【002】如图16,在Rt△ABC中,∠C=90°,AC = 3,AB = 5.点P从点C出发沿CA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到达点A后立刻以原来的速度沿AC返回;点Q从点A 出发沿AB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伴随着P、Q的运动,DE保持垂直平分PQ,且交PQ于点D,交折线QB-BC-CP于点E.点P、Q同时出发,当点Q到达点B 时停止运动,点P也随之停止.设点P、Q运动的时间是t 秒(t>0). (1)当t = 2时,AP = ,点Q到AC的距离是; (2)在点P从C向A运动的过程中,求△APQ的面积S 与 t的函数关系式;(不必写出t的取值范围)(3)在点E从B向C 成 为直角梯形?若能,求t (4)当DE经过点C 时,请直接 图16 【00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矩形ABCD的三个顶点B(4,0)、C(8,0)、D(8,8).抛物线y=ax2+bx过A、C两点. (1)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并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初二三角形压轴题分类解析汇报

立吗?作出判断不必说明理 由 C ,连接AF 和BE.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三角形综合题归类 一、 双等边三角形模型 1. ( 1)如图7,点0是线段AD 的中点,分别以 AO 和DO 为边在线段AD 的同侧作等边三角形 OAB 和等边三角 形OCD,连结AC 和BD,相交于点 E,连结BC.求/ AEB 的大小; (2)如图8 ,△ OAB 固定不动,保持△ OCD 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将△ OCD 绕着点 0旋转(△ OAB 和厶OCD 不 能重叠),求/ AEB 的大小. 同类变式:如图a ,A ABC 和厶CEF 是两个大小不等的等边三角形,且有一个公共顶点 ⑴线段AF 和BE 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 (2)将图a 中的△ CEF 绕点C 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图 b, (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⑶若将图a 中的△ ABC 绕点C 旋转一定的角度,请你画出一个变换后的图形 c(草图即可),(1)中的结论还成 3.如图9,若厶ABC 和厶ADE 为等边三角形, CD BE , △ AMN 是等边三角形. (1) 当把△ ADE 绕 A 点旋转到图10的位置时,CD BE 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 明理由; (2)当厶ADE 绕A 点旋转到图 11的位置时,△ AMN 是否还是等边三角形?若是,请给出证明,若不是, 请说明理 由. 济南初中数学压轴 姜姜老师 M , N 分别为EB,CD 的中点,易证: 图9 图10 图11

4.如图, (1) (2) M A E 图① 图② 四边形 ABCD^四边形 AEFG^为正方形,连接 BG 与 DE 相交于点H. 证明:△ ABG 也△ ADE ; 试猜想 BHD 的度数,并说明理由; 将图中正方形 ABCD^点A 逆时针旋转(0°< BAE v 180°),设厶ABE 的面积 同类变式:已知,如图①所示,在厶ABC 和厶ADE 中,AB AC , AD AE , BAC DAE ,且点B , A, D 在一条直线上,连接 BE , CD , M , N 分别为BE , CD 的中点. (1)求证:① BE CD ?,②AM AN . (2)在图①的基础上,将 △ ADE 绕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其他条件不变,得到图②所示的图形.请直 接写出(1)中的两个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为S , △ ADG 的面积为S 2,判断S 与S 2的大小关系,并给予证明. 5?已知:如图, △ ABC 是等边三角形,过 AB 边上的点D 作DG // BC ,交AC 于点G ,在GD 的延长线上取 点 E ,使 DE DB ,连接 AE , CD . (1) 求证:△ AGE DAC ; (2) 过点E 作EF // DC ,交BC 于点F ,请你连接AF ,并判断△ AEF 是怎样的三角形,试证明你的结论. 二、 垂直模型(该模型在基础题和综合题中均为重点考察内容) 考点1 :利用垂直证明角相等 1. 如图,△ ABC 中,/ ACB = 90 °, AC =BC, AE 是BC 边上的中线,过C 作CF 丄AE ,垂足为F ,过B 作BD 丄BC 交CF 的 延长线于 D. C C N D A B D A C E B F

初二三角形压轴题分类解析

B A O D C E 图8 济南初中数学压轴 --------姜姜老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三角形综合题归类 一、 双等边三角形模型 1. (1)如图7,点O 是线段AD 的中点,分别以AO 和DO 为边在线段AD 的同侧作等边三角形OAB 和等边三角 形OCD ,连结AC 和BD ,相交于点E ,连结BC .求∠AEB 的大小; (2)如图8,ΔOAB 固定不动,保持ΔOCD 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将ΔOCD 绕着点O 旋转(ΔOAB 和ΔOCD 不能重叠),求∠AEB 的大小. 同类变式: 如图a ,△ABC 和△CEF 是两个大小不等的等边三角形,且有一个公共顶点C ,连接AF 和BE. (1)线段AF 和BE 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 (2)将图a 中的△CEF 绕点C 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图b ,(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3)若将图a 中的△ABC 绕点C 旋转一定的角度,请你画出一个变换后的图形c(草图即可),(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作出判断不必说明理由. 图c 3. 如图9,若△ABC 和△ADE 为等边三角形,,M N 分别为,EB CD 的中点,易证: CD BE =,△AMN 是等边三角形. (1)当把△ADE 绕A 点旋转到图10的位置时,CD BE =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 明理由; (2)当△ADE 绕A 点旋转到图11的位置时,△AMN 是否还是等边三角形?若是,请给出证明,若不是, 请说明理由. 图9 图10 图11 C B O D 图7 A E

同类变式:已知,如图①所示,在ABC △和ADE △中,AB AC =,AD AE =,BAC DAE ∠=∠,且点B A D ,,在一条直线上,连接BE CD M N ,,,分别为BE CD ,的中点. (1)求证:①BE CD =;②AN AM =; (2)在图①的基础上,将ADE △绕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其他条件不变,得到图②所示的图形.请直接写出(1)中的两个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3)将图中正方形ABC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0°<∠BAE <180°),设△ABE 的面积 为1S ,△ADG 的面积为2S ,判断1S 与2S 的大小关系,并给予证明. 5.已知: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过AB 边上的点D 作DG BC ∥,交AC 于点G ,在GD 的延长线上取点E ,使DE DB =,连接AE CD ,. (1)求证:AGE DAC △≌△; (2)过点E 作EF DC ∥,交BC 于点F ,请你连接AF ,并判断AEF △是怎样的三角形,试证明你的结论. C G A E D B F 二、 垂直模型(该模型在基础题和综合题中均为重点考察内容) 考点1:利用垂直证明角相等 1. 如图,△ABC 中,∠ACB =90°,AC =BC ,AE 是BC 边上的中线,过C 作CF ⊥AE ,垂足为F ,过B 作BD ⊥BC 交CF 的延长线于D . 求证:(1)AE =CD ; (2)若AC =12 cm ,求BD 的长.

南昌中考数学压轴题大集合

一、函数与几何综合的压轴题 1.(2004安徽芜湖)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 、CD 都垂直于x 轴,垂足分别为B 、D 且AD 与B 相交于E 点.已知:A (-2,-6),C (1,-3) (1) 求证:E 点在y 轴上; (2) 如果有一抛物线经过A ,E ,C 三点,求此抛物线方程. (3) 如果AB 位置不变,再将DC 水平向右移动k (k >0)个单位,此时AD 与BC 相交 于E ′点,如图②,求△AE ′C 的面积S 关于k 的函数解析式. [解] (1)(本小题介绍二种方法,供参考) 方法一:过E 作EO ′⊥x 轴,垂足O ′∴AB ∥EO ′∥DC ∴ ,EO DO EO BO AB DB CD DB '''' == 又∵DO ′+BO ′=DB ∴ 1EO EO AB DC '' += ∵AB =6,DC =3,∴EO ′=2 又∵ DO EO DB AB ''=,∴2 316 EO DO DB AB ''=?=?= ∴DO ′=DO ,即O ′与O 重合,E 在y 轴上 图① 图②

方法二:由D (1,0),A (-2,-6),得DA 直线方程:y =2x -2① 再由B (-2,0),C (1,-3),得BC 直线方程:y =-x -2 ② 联立①②得0 2 x y =?? =-? ∴E 点坐标(0,-2),即E 点在y 轴上 (2)设抛物线的方程y =ax 2+bx +c (a ≠0)过A (-2,-6),C (1,-3) E (0,-2)三点,得方程组42632a b c a b c c -+=-?? ++=-??=-? 解得a =-1,b =0,c =-2 ∴抛物线方程y =-x 2-2 (3)(本小题给出三种方法,供参考) 由(1)当DC 水平向右平移k 后,过AD 与BC 的交点E ′作E ′F ⊥x 轴垂足为F 。 同(1)可得: 1E F E F AB DC ''+= 得:E ′F =2 方法一:又∵E ′F ∥AB E F DF AB DB '?= ,∴1 3DF DB = S △AE ′C = S △ADC - S △E ′DC =1112 2223 DC DB DC DF DC DB ?-?=? =1 3 DC DB ?=DB=3+k S=3+k 为所求函数解析式 方法二:∵ BA ∥DC ,∴S △BCA =S △BDA ∴S △AE ′C = S △BDE ′()11 32322 BD E F k k '= ?=+?=+ ∴S =3+k 为所求函数解析式. 证法三:S △DE ′C ∶S △AE ′C =DE ′∶AE ′=DC ∶AB =1∶2 同理:S △DE ′C ∶S △DE ′B =1∶2,又∵S △DE ′C ∶S △ABE ′=DC 2∶AB 2=1∶4 ∴()221 3992 AE C ABCD S S AB CD BD k '?= =?+?=+梯形 ∴S =3+k 为所求函数解析式. 2. (2004广东茂名)已知:如图,在直线坐标系中,以点M (1,0)为圆心、直

最新初二全等三角形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提高难题压轴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初二全等三角形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 知识点: 1.基本定义: ⑴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⑵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⑶对应顶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 ⑷对应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 ⑸对应角: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2.基本性质: ⑴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全确定,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 ⑵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⑴边边边(SSS):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⑵边角边(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⑶角边角(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⑷角角边(AAS):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⑸斜边、直角边(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全等. 4.角平分线: ⑴画法: ⑵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⑶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5.证明的基本方法: ⑴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 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 ⑵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数字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 ⑶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 常考题: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一个锐角对应相等B.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C.一条边对应相等 D.两条边对应相等 2.如图,已知AE=CF,∠AFD=∠CEB,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DF≌△CBE的是() A.∠A=∠C B.AD=CB C.BE=DF D.AD∥BC

三角形中考压轴题(带答案)

中考专题-------三角形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2014?山西)如图,点E在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且EC=2AE,直角三角形FEG的两直角边EF、EG分别交BC、DC于点M、N.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则重叠部分四边形EMCN的面积为() . a2a2a2a2

AC= EC= EP=PC=a =a×a= = 2.(2014?武汉模拟)如图∠A=∠ABC=∠C=45°,E、F分别是AB、BC的中点,则下列结论,①EF⊥BD, ②EF=BD,③∠ADC=∠BEF+∠BFE,④AD=DC,其中正确的是() EF=AC EF=AC

3.(2013?河北模拟)四边形ABCD中,AC和BD交于点E,若AC平分∠DAB,且AB=AE,AC=AD,有以下四个命题:①AC⊥BD;②BC=DE;③∠DBC=∠DAB;④AB=BE=AE.其中命题一定成立的是() DAC= 二.填空题(共6小题) 4.(2015?泰安一模)如图,将一个正三角形纸片剪成四个全等的小正三角形,再将其中的一个按同样的 …如此继续下去,结果如下表,则a n=3n+1(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5.(2013?宜兴市一模)如图,在△ABC中,AC=BC>AB,点P为△ABC所在平面内一点,且点P与△ABC 的任意两个顶点构成△PAB,△PBC,△PAC均是等腰三角形,则满足上述条件的所有点P的个数为6个.

6.(2013?齐齐哈尔模拟)如图,△ABC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取BC的中点E,作ED∥AB,EF∥AC,得到四边形EDAF,它的面积记为S1,取BE的中点E1,作E1D1∥FB,E1F1∥EF.得到四边形E1D1FF1, 它的面积记作S2,照此规律,则S2012=. 的面积是,求出 =××× ×××=×××××××××…××()AB

近年来中考数学压轴题大集合

近年来中考数学压轴题大集合 【一】函数与几何综合的压轴题 1.〔2004安徽芜湖〕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 、CD 都垂直于x 轴,垂足分别为B 、D 且AD 与B 相交于E 点.:A (-2,-6),C (1,-3) (1) 求证:E 点在y 轴上; (2) 假如有一抛物线通过A ,E ,C 三点,求此抛物线方程. (3) 假如AB 位置不变,再将DC 水平向右移动k (k >0)个单位,如今AD 与BC 相交于E ′点, 如图②,求△AE ′C 的面积S 关于k 的函数解析式. [解]〔1〕 〔本小题介绍二种方法,供参考〕 方法一:过E 作EO ′⊥x 轴,垂足O ′∴AB ∥EO ′∥DC ∴,EO DO EO BO AB DB CD DB ' '''== 又∵DO ′+BO ′=DB ∴1EO EO AB DC ' ' += ∵AB =6,DC =3,∴EO ′=2 又∵DO EO DB AB ' '=,∴2 316 EO DO DB AB ''=?=?= ∴DO ′=DO ,即O ′与O 重合,E 在y 轴上 方法二:由D 〔1,0〕,A 〔-2,-6〕,得DA 直线方程:y =2x -2① 再由B 〔-2,0〕,C 〔1,-3〕,得BC 直线方程:y =-x -2② 联立①②得 2 x y =?? =-? ∴E 点坐标〔0,-2〕,即E 点在y 轴上 〔2〕设抛物线的方程y =ax 2+bx +c (a ≠0)过A 〔-2,-6〕,C 〔1,-3〕 E 〔0,-2〕三点,得方程组426 32a b c a b c c -+=-?? ++=-??=-? 解得a =-1,b =0,c =-2 ∴抛物线方程y =-x 2-2 〔3〕〔本小题给出三种方法,供参考〕 由〔1〕当DC 水平向右平移k 后,过AD 与BC 的交点E ′作E ′F ⊥x 轴垂足为F 。 同〔1〕可得:1E F E F AB DC ''+=得:E ′F =2 图①

数学中考数学压轴题(讲义及答案)附解析

一、中考数学压轴题 1.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AB =4cm ,BE =5cm ,点E 是AD 边上的一点,AE 、DE 分别长acm .bcm ,满足(a -3)2+|2a +b -9|=0.动点P 从B 点出发,以2cm/s 的速度沿B→C→D 运动,最终到达点D ,设运动时间为t s . (1)a =______cm ,b =______cm ; (2)t 为何值时,EP 把四边形BCDE 的周长平分? (3)另有一点Q 从点E 出发,按照E→D→C 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1cm/s ,若P 、Q 两点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随之停止运动.求t 为何值时,△BPQ 的面积等于6cm 2.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 4y mx mx n =-+(m >0)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B 在点A 的右侧,顶点为C ,抛物线与y 轴交于点D ,直线CA 交y 轴于E ,且 :3:4??=ABC BCE S S . (1)求点A ,点B 的坐标; (2)将△BCO 绕点C 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点B 与点A 重合,点O 恰好落在y 轴上, ①求直线CE 的解析式; ②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如图1,抛物线2 (0)y ax bx c a =++≠的顶点为C (1,4),交x 轴于A 、B 两点,交y 轴于点D ,其中点B 的坐标为(3,0).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2,点E 是BD 上方抛物线上的一点,连接AE 交DB 于点F ,若AF=2EF ,求出点E 的坐标. (3)如图3,点M 的坐标为( 3 2 ,0),点P 是对称轴左侧抛物线上的一点,连接MP ,将MP 沿MD 折叠,若点P 恰好落在抛物线的对称轴CE 上,请求出点P 的横坐标.

相似三角形压轴题含答案

2 1 F D E C A B 1、(2011学年度九年级第二学期普陀区期终调研)如图,四边形ABCD 中,BC AD //,点 E 在CB 的延长线上,联结DE ,交AB 于点 F ,联结DB ,AFD DBE ∠=∠,且2DE BE CE =?. (1) 求证:DBE CDE ∠=∠; (2)当BD 平分ABC ∠时,求证:四边形ABCD 是菱形. 答案:(1)证明:∵CE BE DE ?=2, ∴ DE BE CE DE = . …………………………………………(2分) ∵E E ∠=∠, …………………………………………(1分) ∴DBE ?∽CDE ?.……………………………………… (1分) ∴CDE DBE ∠=∠. ……………………………………………(1分) (2) ∵CDE DBE ∠=∠, 又∵AFD DBE ∠=∠, ∴=∠CDE AFD ∠.………………………………………………(1分) ∴DC AB //. ………………………………………………(1分) 又∵BC AD //,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1分) ∵BC AD //, ∴1∠=∠ADB . ……………………………………………(1分) ∵DB 平分ABC ∠, ∴21∠=∠. …………………………………………(1分) ∴2∠=∠ADB . ∴AD AB =. ……………………………………………(1分)

∴四边形ABCD 是菱形. ……………………………………………………(1分) 2、(2010?山东省泰安市)如图,在△ABC 中,D 是BC 边上一点,E 是AC 边上一点,且满足AD=AB ,∠ADE=∠C (1)求证:∠AED=∠ADC ,∠DEC=∠B ; (2)求证:AB 2=AE·AC 2.(本小题满分8分) 证明:(1)在△ADE 和△ACD 中 ∵∠ADE=∠C ,∠DAE=∠DAE ∴∠AED=180°—∠DAE —∠ADE ∠ADC=180°—∠ADE —∠C ∴∠AED=∠ADC (2分) ∵∠AED+∠DEC=180° ∠ADB+∠ADC=180° ∴∠DEC=∠ADB 又∵AB=AD ∴∠ADB=∠B ∴∠DEC=∠B (4分) (2)在△ADE 和△ACD 中 由(1)知∠ADE=∠C ,∠DAE=∠DAE ∴△ADE ∽△ACD (5分) ∴ AD AC AE AD 即AD 2=AE·AC (7分) 又AB=AD ∴AB 2=AE·AC (8分)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