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

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

课程标准1.掌握常见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掌握过滤、分液、蒸馏等操作的步骤及要求

2.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3.正确选用检验、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实验装置

知识点 1 分离、提纯的常用物理方法及装置

1.物质分离、提纯的区别

(1)物质的分离

将混合物的各组分分离开来,获得几种纯净物的过程。

(2)物质的提纯

将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而得到纯净物的过程,又叫物质的净化或除杂。

2.物质分离、提纯的一般原则

(1)“四原则”:不增(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的杂质);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易分离(被提纯物质与杂质容易分离);易复原(被提纯物质转化后要易复原)。

(2)“四必须”:除杂试剂必须过量;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因为过量试剂带入新的杂质);必须选最佳除杂途径;除去多种杂质时必须考虑加入试剂的顺序。3.依据物理性质选择分离、提纯的方法

(1)“固+固”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2)“固+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3)“液+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素养提醒】

4.分离、提纯的常用装置

(1)过滤

适用

范围

把不溶性固体与液体进行分离

注意事项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

滤纸上边缘低于漏斗口

液面低于滤纸上边缘

三靠

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下端紧靠三层滤纸处

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2)蒸发

适用范围分离易溶性固体的溶质和溶剂

注意事项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而飞溅停止加热的时机: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3)升华

适用范围某种组分易升华的混合物,利用物质升华的性质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分离

注意事项如NaCl固体中的I

2

可用该方法,但NH

4

Cl固体中的I

2不能用升华的方法分离

(4)萃取和分液

适用范围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分液:分离两种互不相溶且易分层的液体

注意事项①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大

②萃取剂与原溶剂不反应、不相溶

③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

④常用的萃取剂是苯或CCl

4

,一般不用酒精作萃取剂

(5)蒸馏

适用范围分离沸点相差较大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

注意事项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蒸馏烧瓶

的支管口处

蒸馏烧瓶中要加沸石或碎瓷

片,目的是防止暴沸

冷凝管水流方向为下口进,上

口出

(6)渗析

适用范

围利用半透膜把胶体中混有的离子或分子从溶液里分离出去

用途①利用粒子直径不同进行分离,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较小的离子或分子能透过半透膜②用于净化、精制胶体

❶理解应用

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1 892种,其中“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

A.萃取 B.渗析 C.蒸馏 D.干馏

答案:C

解析:从浓酒中分离出乙醇,利用酒精与水的沸点不同,用蒸馏的方法将其分离提纯,这种方法是蒸馏。

❷知识提升

分离提纯仪器的创新使用——装置的“仪器多用”体现对仪器的创新,符合大纲创新能力。

(1)过滤装置的创新——抽滤

由于水流的作用,使装置a、b中气体的压强减小,故过

滤速率加快

(2)蒸馏装置的创新

由于冷凝管竖立,使液体混合物能冷凝回流,若以此容器

作反应容器,可使反应物循环利用,提高了反应物的转化

❸高考关联

高考中如何考查常见物质的分离和提纯?高考中常常结合分离提纯考查仪器的使用或填写仪器的名称,在选择题或大题某一项中进行考查。

(2020( )

气体(杂质) 方法

A SO

2(H

2

S) 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 Cl

2

(HCl) 通过饱和的食盐水

C N

2(O

2

) 通过灼热的铜丝网

D NO(NO

2

)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A

解析:A项,SO

2和H

2

S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都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因此在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去除杂质H

2S时,SO

2

也会被吸收,故不能实现除杂

目的;B项,氯气中混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可以用饱和的食盐水除去,饱和的食盐水在吸收氯化氢气体的同时,也会抑制氯气在水中的溶解,故能实现除杂目的;C项,氮气中混有少量氧气,在通过灼热的铜丝网时,氧气可以与之发生

反应:2Cu+O

2

2CuO,而铜与氮气不反应,因此可以采取这种方式除去杂质氧

气,故能实现除杂目的;D项,NO

2可以与NaOH发生反应:2NO

2

+2NaOH===NaNO

3

+NaNO

2+H

2

O,NO与NaOH溶液不能发生反应,尽管NO可以与NO

2

一同跟NaOH

发生反应:NO+NO

2+2NaOH===2NaNO

2

+H

2

O,但由于杂质的含量一般较少,因此

也不会对NO的量产生较大的影响,故能实现除杂的目的。

知识点 2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1.常见离子检验的特征反应及现象

(1)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①Na+和K+:用铂丝(或无锈铁丝)蘸取待测溶液,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若火焰呈黄色,则说明含有Na+;若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则说明含有K +。

②其他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2)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素养提醒】物质检验的技巧和要求

①先物理后化学,先利用物质的特殊颜色、状态、气味、焰色反应等进行检验,后利用化学反应检验。

②先常温后加热,先鉴别出常温下反应的物质,后鉴别加热条件下反应的物质。

③先分组后“逐一”,根据阴(阳)离子或官能团的性质分成若干组,然后再逐一鉴别。

④检验反应要求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典型性和明显性的外部特征。如品红溶液

检验SO

2,KSCN溶液检验Fe3+,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

3

等颜色的改变,或

气体的生成,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等特征现象。

⑤检验反应时常需排除干扰,如检验SO2-

4应排除CO2-

3

、SO2-

3

等干扰,检验Fe2+、

Fe3+混合溶液中的

Fe2+和检验CO

2、SO

2

混合气体中的CO

2

等。

⑥通过a.观察颜色,b.反应现象,c.共存关系,d.电荷守恒,e.来龙去脉,追踪推断物质组成成分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有、可能含有某物质(离子)。2.常见气体的检验

(1)

(2)

(3)

①不能原瓶操作:鉴别是为了以后的使用,若原瓶操作,试剂会被污染,所以要有“取少许”字样。

②不能“指名道姓”:结论的得出来自实验现象,在加入试剂之前,该物质是未知的,叙述时不可出现“取某某试剂加入某某物质……”的字样。

❶知识提升

如何检验气体物质?由于气态物质贮存困难,使用时易扩散,故检验时要尽可能利用其物理性质;若利用化学性质,则先考虑使用试纸。一般按下列顺序进行检验:

观察颜色法红棕色:NO

2

黄绿色:Cl

2

在空气中形成白雾:HCl

在空气中由无色变为红棕色:NO

试纸检测法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

3

湿润醋酸铅试纸变黑:H

2

S

湿润品红试纸褪色:SO

2

点燃法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O

2

产生轻微爆鸣声:H

2

通入澄清石灰水法变浑浊:CO

2

、SO

2

无现象:N

2

❷高考关联

高考中如何考查常见物质的检验?高考中常考某种离子或气体或有机物的检验方法,在选择题或大题某一项中进行考查。

(2020·浙江7月选考)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萃取Br

2时,向盛有溴水的分液漏斗中加入CCl

4

,振荡、静置分层后,打开

旋塞,先将水层放出

B.做焰色反应前,铂丝用稀盐酸清洗并灼烧至火焰呈无色

C.乙醇、苯等有机溶剂易被引燃,使用时须远离明火,用毕立即塞紧瓶塞

D.可用AgNO

3溶液和稀HNO

3

区分NaCl、NaNO

2

和NaNO

3

答案:A

解析:A项,CCl

4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故萃取Br

2

时,向盛有溴水的分液漏斗

中加入CCl

4,振荡、静置分层,打开旋塞,先将CCl

4

层放出,A操作错误;B项,

做焰色反应前,先将铂丝用稀盐酸清洗并灼烧至无色的目的是排除铂丝上粘有的其他金属元素对待检测金属元素产生的干扰,B操作正确;C项,乙醇、苯等有机溶剂属于易燃物品,故使用时必须远离明火和热源,用毕立即塞紧瓶塞,防止失火,C操作正确;D项,氯化银、亚硝酸银都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所以硝酸银溶液滴入氯化钠溶液和亚硝酸钠溶液中都有白色沉淀生成,但是氯化银不溶于稀硝酸,而亚硝酸银溶于稀硝酸,硝酸银溶液滴入硝酸钠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D操作正确。

❸实验情境

普鲁士蓝和滕氏蓝之争:普鲁士蓝(Prussian Blue),即亚铁氰化铁的化学式为

Fe

4[Fe(CN)

6

]

3

,又名柏林蓝、中国蓝。实际上,Fe3+与[Fe(CN)

6

]4-反应,生成深

蓝色的沉淀,被称为普鲁士蓝;而Fe2+与[Fe(CN)

6

]3-反应,生成深蓝色的沉淀被称为滕氏蓝。这两种产物表现出相似的颜色(蓝色),且含有完全相同的化学

元素和化学式,分别用于Fe3+与Fe2+的鉴别。晒制蓝图时,用K

3[Fe(C

2

O

4

)

3

]·3H

2

O

作感光剂,以K

3[Fe(CN)

6

]溶液为显色剂,其光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

3[Fe(C

2

O

4

)

3

]=====

光照

2FeC

2

O

4

+3K

2

C

2

O

4

+2CO

2

↑,显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FeC

2O

4

+2K

3

[Fe(CN)

6

]===Fe

3

[Fe(CN)

6

]

2

+3K

2

C

2

O

4

解析:加入K

3[Fe(CN)

6

]溶液生成蓝色的Fe

3

[Fe(CN)

6

]

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FeC

2O

4

+2K

3

[Fe(CN)

6

]===Fe

3

[Fe(CN)

6

]

2

+3K

2

C

2

O

4

【解题模型】

1.物质制备与提纯的思维流程2.正确选择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

待检离子干扰离子排干扰措施

Cl-SO2-

4

加过量的Ba(NO

3

)

2

溶液

CO2-

3加稀硝酸酸化

OH-

SO2-

4CO2-

3

加盐酸酸化SO2-

3

Ag+

SO2-

3CO2-

3

加盐酸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试液中,品红褪色

CO2-

3SO2-

3

加硝酸后将产生的无色无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

清石灰水变浑浊

K+Na+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Fe2+Fe3+检验时,应先加KSCN溶液,再加氯水

(1)取固体少许于试管中加热或加入……试剂,现象是……,是……物质。(2)取固体少许于试管中溶于水形成溶液,加……试剂,现象是……,是……物质。

(3)取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试剂,现象是……,是……物质。(4)取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试剂,现象是……,继续加入……试剂,现象是……,是……物质。

2.离子检验的一般思路

三年高考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3 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含解析)

专题13 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 1.【2018新课标3卷】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A.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 B.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 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 D.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 【答案】B 【解析】 D.蒸馏时,为保证加热的过程中液体不会从烧瓶内溢出,一般要求液体的体积不超过烧瓶体积的三分之二,选项D正确。 分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涉及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中和滴定、焰色反应、蒸馏实验等。 【试题点评】本题选项B涉及的是滴定过程中指示剂的选择。一般来说,应该尽量选择的变色点与滴定终点相近,高中介绍的指示剂主要是酚酞(变色范围为pH=8~10)和甲基橙(变色范围为pH=3.1~4.4)。本题中因为滴定终点的时候溶液一定为酸性(二氧化碳饱和溶液pH约为5.6),所以应该选择甲基橙为指示剂。对于其他滴定,强酸强碱的滴定,两种指示剂都可以;强酸滴定弱碱,因为滴定终点为强酸弱碱盐,溶液显酸性,所以应该使用甲基橙为指示剂;强碱滴定弱酸,因为滴定终点为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所以应该使用酚酞为指示剂。 2.【2018北京卷】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实验如下(烧杯内均为经过酸化的3%NaCl溶液)。 ①②③

在Fe表面生成蓝色沉淀试管内无明显变化试管内生成蓝色沉淀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对比②③,可以判定Zn保护了Fe B.对比①②,K3[Fe(CN)6]可能将Fe氧化 C.验证Zn保护Fe时不能用①的方法 D.将Zn换成Cu,用①的方法可判断Fe比Cu活泼 【答案】D 【解析】 考点定位:考查牺牲阳极保护法、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试题点评】思路点拨:本题应该从实验现象进行判断,如③实验中试管内生成蓝色沉淀,说明产生Fe2+,然后结合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判断即可。 3.【2018天津卷】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现象结论 A.某溶液中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原溶液中有Fe2+,无Fe3+ B.向C6H5ONa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酸性:H2CO3>C6H5OH C.向含有ZnS和Na2S的悬浊液中滴加CuSO4溶 生成黑色沉淀K sp(CuS)

复习学案32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

及其代表物质的【基础知识回顾】 知识点一:物质的分离、提纯 物理方法; 1.过滤:适用于 的分离,主要仪器 。 举例 2.结晶:使固体物质从 中析出的过程。 结晶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叫 结晶(适用于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改变不大的物质);另一种方法叫 结晶 (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改变显著的物质) 3蒸馏:提纯或分离 混合物的方法。 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①烧瓶中放少量 ,防止液体瀑沸 ②冷凝管中冷却水从 口进,从 口出。 4.分液和萃取 分液是把 分离开的方法。 萃取是利用溶质在 不同, 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① ② 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 流出,上层液体从 倒出。 5.渗析 利用半透膜(如膀胱膜、羊皮纸、玻璃纸等),使 分离 的方法,常用渗析的方法来提纯 化学方法 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原理:不引入新的杂质;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实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常见的方法有: 1.加热法,如Na 2CO 3中有杂质NaHCO 3 . 2.氧化还原法,如:除CO 2中少量的O 2,可将气体通过 。 3.沉淀法,将杂质(离子)转化为沉淀,如:除去NaCl 溶液中的SO 42-、Mg 2+- ,可往溶液加 入 。 4.气化法,将杂质转化为气体,如:除NaCl 溶液中少量的 Na 2CO 3, 。 知识点二、常见物质的检验. 教师寄语: 将目标融于心间,让每个脚印都坚实有力

知识点三、物质鉴别 物质鉴别的一般类型有:(1)不用任何试剂的鉴别 方法①先依据外观特征,鉴别出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然后再利用它们去鉴别其他的几种物质。②若以上方法不能鉴别时,可考虑两两混合或相互滴加,记录混合后的反应现象,分析确定。③若被鉴别物质为两种时,可考虑因试剂加入的顺序不同、现象不同而进行鉴别。 如: 练习1.(北京卷)下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即可鉴别的是 ( ) ①KOH Na2SO4 AlCl3②NaHCO3 Ba(OH)2 H2SO4 ③HCl Na[Al(OH)4] ④Ca(OH)2 Na2CO3 BaCl2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只用一种试剂鉴别多种物质 ①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水溶性、密度、溶液的酸碱性,确定能否选用水或指示剂进行鉴别。②在鉴 别多种酸、碱、盐的溶液时,可依据“相反原理”确定试剂进行鉴别。即被鉴别的溶液多数呈酸性时,可选用碱或水解呈碱性的盐的溶液作试剂;若被鉴别的溶液多数呈碱性时,可选用酸或水解呈酸性的溶液作试剂。常用溴水、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氯化铁溶液等作试剂鉴别多种有机物。练习2.NaCl、Na2CO3、Na2S、Na2SO3、Na2SiO3 6种溶液可用鉴别。 练习3.NaCl、MgCl2、AlCl3、NH4Cl、CuSO4、FeSO4、AgNO3 8种溶液可用鉴别。 练习4.只用水就能区别开的是( ) (1) NO2和溴蒸气(2) 乙醛、苯、硝基苯三种无色液体 (3) Al2S3、CuSO4(无水)、CaCO3、Na2SO4 A.(1) B.(1)(3) C.(2)(3) D.(1)(2)(3) 练习5.下列各组物质仅用蒸馏水不能鉴别的是 ( )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与鉴别方法归纳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与鉴别方法归纳 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1.物理方法 (1)过滤:它是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在同一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使不溶固体与溶液分离开来的一种方法。如粗盐的提纯。 (2)蒸发浓缩:分离溶解在溶剂中的溶质的方法。例如从盐溶液中分离NaCl。 (3)结晶、重结晶:它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的性质来分离提纯物质的一种方法。如nacl和kno3混合物的分离。重结晶实际上是反复进行溶解、结晶的操作。 (4)蒸馏和分馏:这是一种利用几种互溶液体的不同沸点特性来分离物质的方法。例如从石油中分离各种馏分,然后分离C2H5OH和H2O混合物。 (5)分液:它是利用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且密度不同的性质来分离物质的一种方法。如分离c6h6和h2o混合物的分离。 (6)浮选法:使用不同的材料密度分离不溶于水溶剂的固体混合物。水就像沙子里的金子。 (7)萃取:它是利用某种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来分离物质的一种方法。如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i2。 (8)升华:利用混合物中的某些组分分离混合物的方法,这些组分在一定温度下可直接转化为气体,冷却后可直接转化为固体。事实上,它利用升华的性质来分离混合物。例如,从NaCl和I2的混合物中分离和纯化I2。 (9)液化:它是利用各种气体的沸点不同,先使其液化,然后再气化,从而将混合物分离开的一种方法。如从空气中分离n2和o2。 (10)水洗:利用各组分气体在水中的不同溶解度来分离和净化物质的方法。例如从H2和HCl气体的混合物中去除HCl气体。 (11)渗析法:此法是利用半透膜,使离子或小分子从胶体溶液里分离出来的一种方法。如把ki从淀粉中分离出来。 (12)盐析:是一种利用某些物质在加入无机盐时溶解度降低而形成的沉淀特性来分离某些物质的方法。例如从皂化液中分离肥皂和甘油,然后盐析蛋白质。 (13)纸上层析:它是利用滤纸或其它具有毛细作用的物质,在展开剂的作用下,将含有微量物质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和鉴别的方法。如分离含有少量fe3+和cu2+的混合物: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常见物质的检验

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常见物质的检验 【学习目标】 1、认识实验是化学科学的基础之一。 2、初步了解根据混合物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分离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离。 3、初步学会过滤、结晶、蒸馏、萃取和分液的实验技能,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物质分离、 提纯的实验操作。 4、学会Cl-、SO42-、CO32-、NH4+等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 【学习重点】 过滤、蒸发、结晶、蒸馏、萃取和分液操作的掌握及应用。 【基础知识】 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根据混合物中各物质溶解性、沸点、被吸附性能及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的不同,可以选用过滤和结晶、蒸馏(或分馏)、纸上层析、萃取和分液等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进行分离,且有时需要多种方法配合使用。

二、常见物质(离子)的检验 1、下列分离混合物的操作中,必须加热的是() A. 过滤B.升华 C.结晶D.蒸馏 2、下列各组仪器:①漏斗;②容量瓶;③滴定管;④分液漏斗;⑤天平;⑥量筒;⑦胶头滴管;⑧蒸馏烧瓶。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A.①③⑦B.②⑥⑦ C.①④⑧D.④⑥⑧ 3、下列实验操作:①过滤②分液③萃取④蒸馏⑤分馏。不能用于分离相互混溶的溶液的是() A.③和④ B. ①和② C.③、④和⑤ D. ①、②和③ 4 54324 列操作可供选用:①逐滴加入稀盐酸,调节pH值为5;②煮沸;③加蒸馏水溶解;④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⑤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⑥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⑦过滤。上述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应是() A.①②⑤⑥⑦③④B.③④⑥⑤⑦①② C.④③⑥⑤⑦①②D.④③⑤⑥⑦②①

6、分离下列混合物,按溶解、过滤、蒸发顺序进行的是() A、氧化铜、木炭 B、碳酸钙、氯化钠 C、硝酸钾、氯化钠 D、乙醇、水 7、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A.用NaOH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SO2 B.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除去N2中的少量O2 C.用新制的生石灰,通过加热蒸馏,以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 D.用盐酸除去AgCl中少量的Ag2CO3 8、现有烧杯、漏斗、分液漏斗、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圆底烧瓶、铁架台(带铁圈)、三脚架、石棉网、火柴。若所需试剂均有提供,在以下5个实验中:①沉淀的过滤,②含泥沙的碘中提纯碘,③溴的萃取,④蒸馏,⑤硫酸铜溶液的蒸发浓缩。其中因缺乏某种实验用品而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 A.①B.②和④ C.③和⑤D.①和④ 9、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方法正确的是() A.用过滤法分离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的混合物 B.用结晶法提纯NaCl和KNO3的混合物中的KNO3 C.用蒸馏法分离乙醇和苯酚(沸点为182℃)的混合物 D.用加热法分离碘和氯化铵的混合物 10、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A.用NaOH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SO2 B.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除去N2中的少量O2 C.用新制的生石灰,通过加热蒸馏,以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 D.用盐酸除去AgCl中少量的Ag2CO3 11、欲将NaCl中混有的少量碳铵和砂子(SiO2)除去,所进行的必要分离方法是() A.溶解、过滤、萃取B.加热、溶解、过滤 C.升华、萃取、分液D.盐析、渗析、纸上层析 12、今有下列仪器:铁架台、铁圈、三脚架、烧杯、漏斗、石棉网、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火柴。从缺乏必要的仪器和用品的角度考虑,不能进行的分离操作是()A.过滤B.升华C.萃取D.蒸发 13、表中所列欲进行分离的混合物,在甲组中选出所用的试剂、乙组中选出所用的主要方法,将其序号填入表中相应栏中。 甲组:①水②氢氧化钠溶液③汽油④食盐⑤正丁醇(一种有机溶剂) 乙组:A.结晶B.蒸馏C.萃取D.分液E.盐析F.渗析G.纸上层析

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方法总结

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方法总结 分离、提纯和鉴别是化学实验中非常常见且重要的操作。通过这些操作,我们可以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分开,提高目标物质的纯度,并确定 样品的组分和性质。下面是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方法的总结。 一、分离方法: 1.溶液的蒸发:将溶液加热,使溶剂蒸发,只剩下溶质。适用于溶液 中溶质的量较少。 2.结晶:根据溶液中溶质溶解度的差异,通过控制温度逐渐析出溶质 结晶,从而分离混合物。 3.亲和性吸附:利用吸附剂对混合物中的一些组分具有选择性吸附作用,将目标组分吸附在固体表面,其他组分可以被洗去。 4.萃取:利用不同溶剂的亲疏水性差异,将混合物组分在不同的溶剂 中分离。 5.离心:通过离心机产生离心力,使分散的固体或液体颗粒沉淀分离。 6.物理筛选:利用不同物质在筛孔中的大小及形状的差异,通过筛孔 挑选目标物质。 7.等温挥发:根据不同物质在适当温度下挥发量的差异,通过控制温 度和通风速度,实现对混合物组分的分离。 二、提纯方法: 1.结晶重结晶:在结晶过程中,通过多次重结晶消除杂质,提高目标 物质的纯度。

2.溶液的过滤:将溶液通过滤纸过滤,留下固体杂质,获得较为纯净 的溶液。 3.过滤和洗涤:将固态混合物通过滤纸分离,并用溶剂洗涤固体,以 去除杂质。 4.蒸馏:利用混合物组分的沸点差异,通过加热混合物,使沸点较低 的组分先沸腾,然后经冷凝器冷却收集纯净的组分。 5.搅拌法:利用物质在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通过适当搅拌溶解物质,达到提纯的目的。 三、鉴别方法: 1.化学试剂法:通过与特定试剂(如离子试剂、氧化试剂、还原试剂等)反应,产生颜色变化、气体、沉淀等反应,从而确定样品的化学成分 和性质。 2.透射电镜:利用高能束的电子透射样品,通过电子与物质相互作用 的方式,观察样品的形貌和结构。 3.光谱学方法:包括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等, 通过分析样品的吸收、发射或旋转的辐射来确定样品的组成和结构。 4.微量分析:通过仪器分析样品中微量元素或有机物的含量,确定样 品的成分。 5.比重测定:通过测定物质的密度或比重,鉴别样品的成分。 6.熔点测定:测定物质的熔点来确定其纯度和性质。

物质检验及其实验方案

●备课资料 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在生产和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物质大多是混合物。为了适应各种不同需要,我们经常要把混合物里的几种物质分开,分别得到纯净物,这个过程叫混合物的分离。物质的提纯是把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以得到纯净物的过程,在提纯过程中,杂质不必还原成原物质。根据混合物各成分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不同,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离或提纯。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也是重要的基本操作。 (一)物理方法 根据物质不同的物理性质来分离混合物。 1.过滤法 是将溶液中不溶性物质分离出来的方法。整个操作要掌握三靠二低的原则 (如下图)。操作要求: (1)制做过滤器折叠滤纸的角度应与漏斗角度相同,滤纸的边缘应比漏斗 口低0.5厘米,剪去滤纸多余部分,手指按住滤纸三层的一边,用水把滤纸润湿, 使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没有空隙,不留气泡,以保证过滤的速度。 (2)过滤 ①将过滤器放在漏斗架或铁架台的小铁圈上,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②左手持玻璃棒,棒的下端轻轻接触三层滤纸。 ③右手握烧杯,烧杯嘴紧靠玻璃棒,使液体沿棒缓缓流下,液面至离滤纸边缘0.5厘米处停止加液。 (3)洗涤 ①若要收集滤液,在将混合液全部过滤后,用清水2~3毫升冲洗曾盛过混合液的烧杯,用玻璃棒引导沿滤纸内四周注入漏斗里,再用清水冲洗滤纸四周上的附着物。反复冲洗两次,目的是使烧杯和滤纸上残存的溶质尽可能转入滤液。要注意观察滤液颜色,如果滤液浑浊,应把滤液再过滤一次。 ②若要得到纯净的沉淀物,则需对沉淀物反复洗涤(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水面浸没沉淀物,待水滤去后,再加水洗涤,连续几次)。 2.结晶法 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根据它们在同种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可用结晶法分离。 例如结晶法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从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明显增大,氯化钠则受温度影响小。可以把混合物在较高温度下制成饱和溶液,降温,部分硝酸钾结晶析出,过滤后得到较纯的硝酸钾。若欲得到更纯的晶体,可反复使用结晶法、重结晶法。另一物质氯化钠仍在溶液中,加热蒸发掉溶剂,使氯化钠成为晶体析出。 3.蒸馏法 用来分离沸点不同但又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其操作过程是 液态混合物气态液态 因沸点不同,可以在不同温度时,收集到不同的物质。蒸馏水的制备和石油的分馏,都是利用这个原理。实验室蒸馏装置如图所示。操作注意:

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方法总结

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方法总结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方法

二、物质的检验 物质的检验通常有鉴定、鉴别和推断三类,它们的共同点是: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

2.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Na+、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们的火焰分别呈黄色、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 4 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Mg2+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Mg(OH) 2沉淀,该沉淀能溶于NH 4 Cl溶液。 (5)Al3+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 3 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 (6)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 3 ,但溶于 氨水,生成[Ag(NH 3) 2 ]+。 (7)NH 4 +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 的有刺激性气味NH 3 气体。 (8)Fe2+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 2 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 成红褐色Fe(OH) 3 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 氯水后,立即显红色。2Fe2++Cl 2 =2Fe3++2Cl- (9)Fe3+能与KSCN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Fe(SCN) 3 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 褐色Fe(OH) 3 沉淀。 (10)Cu2+蓝色水溶液(浓的CuCl 2 溶液显绿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 Cu(OH) 2 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CuO沉淀。含Cu2+溶液能与Fe、Zn片等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的铜生成。 3.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 (1)OH-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色。 (2)Cl-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生 成[Ag(NH 3) 2 ]+。 (3)Br-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AgBr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I-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黄色AgI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也能与氯水反应,生成I 2 ,使淀粉溶液变蓝。 (5)SO 42-能与含Ba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 4 沉淀,不溶于硝酸。 (6)SO 32-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 2 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 液褪色。能与BaCl 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 3 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有刺激性 气味的SO 2 气体。 (7)S2-能与Pb(NO 3) 2 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PbS沉淀。

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

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 知识要点 (1)离子的检验。检验的原理是依据离子的特征反应现象如呈现特殊颜色变化、生成沉淀、 生成气体等。

但是注意:有些现象是某几种气体所共有的,如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硫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不少可燃性气体(如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的燃烧,其火焰都呈淡蓝色,当它们混有一定量空气时,点燃都会爆鸣;溴蒸气、氯气、二氧化氮都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等等。因此遇到这些情况,不要过早下结论,而要综合考虑性质和现象。 (3)有机物的检验。常用的试剂有: ①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烯烃、炔烃、大多数苯的同系物、醇、酚、醛、甲酸、甲酸酯、甲酸盐、葡萄糖、麦芽糖等均可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②溴水:烯烃、炔烃、酚、醛、甲酸、甲酸酯、甲酸盐、葡萄糖均可使溴水褪色(加成或氧化反应)。 ③银氨溶液:凡含有—CHO的有机物如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均可发生银镜反应。 ④新制的Cu(OH)2碱性悬浊液:常温下,多羟基的物质如甘油、乙二醇、葡萄糖都能溶解新制的Cu(OH)2得绛蓝色溶液,羧酸与Cu(OH)2发生中和反应得蓝色溶液。含—CHO的物质与新制Cu(OH)2碱性悬浊液加热有砖红色Cu2O沉淀生成。 ⑤FeCl3溶液:与苯酚反应形成紫色溶液。 2.物质鉴别 (1)不用任何试剂鉴别多种物质 ①先依据外观特征,鉴别出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然后再利用它们去鉴别其他的几种物质。 ②若均无明显外观特征,可考虑能否用加热或焰色反应区别开来。 ③若以上两方法都不能鉴别时,可考虑两两混合法,记录混合后的反应现象,分析确定。 ④若被鉴别物质为两种时,可考虑因试剂加入的顺序不同,现象不同而进行鉴别。 (2)只用一种试剂鉴别多种物质

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

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 课程标准1.掌握常见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掌握过滤、分液、蒸馏等操作的步骤及要求 2.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3.正确选用检验、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实验装置 知识点 1 分离、提纯的常用物理方法及装置 1.物质分离、提纯的区别 (1)物质的分离 将混合物的各组分分离开来,获得几种纯净物的过程。 (2)物质的提纯 将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而得到纯净物的过程,又叫物质的净化或除杂。 2.物质分离、提纯的一般原则 (1)“四原则”:不增(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的杂质);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易分离(被提纯物质与杂质容易分离);易复原(被提纯物质转化后要易复原)。 (2)“四必须”:除杂试剂必须过量;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因为过量试剂带入新的杂质);必须选最佳除杂途径;除去多种杂质时必须考虑加入试剂的顺序。3.依据物理性质选择分离、提纯的方法 (1)“固+固”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2)“固+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3)“液+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素养提醒】

4.分离、提纯的常用装置 (1)过滤 适用 范围 把不溶性固体与液体进行分离 注意事项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 滤纸上边缘低于漏斗口 液面低于滤纸上边缘 三靠 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下端紧靠三层滤纸处 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2)蒸发 适用范围分离易溶性固体的溶质和溶剂 注意事项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而飞溅停止加热的时机: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3)升华 适用范围某种组分易升华的混合物,利用物质升华的性质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分离 注意事项如NaCl固体中的I 2 可用该方法,但NH 4 Cl固体中的I 2不能用升华的方法分离 (4)萃取和分液 适用范围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分液:分离两种互不相溶且易分层的液体 注意事项①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大 ②萃取剂与原溶剂不反应、不相溶 ③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 ④常用的萃取剂是苯或CCl 4 ,一般不用酒精作萃取剂 (5)蒸馏 适用范围分离沸点相差较大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 注意事项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蒸馏烧瓶

化学实验(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知识点 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物质的分离、提纯是中学化学实验中的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实验内容,复习时应掌握: 1.物质提纯的原则:不增、不变、不减、易分。 不增是指不引进新的物质;不变是指被提纯的物质性质不能改变;不减是指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的物质;易分是指易使杂质与被提纯的物质分离。 2.提纯的方法可归纳为:“杂吸收、杂转纯、杂变沉、化为气、试剂分。” (1)杂吸收:常用于气体的净化和干燥,可根据被提纯气体中所含杂质气体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固体或液体作为吸收剂。如:O2中混有的水蒸气则可将气体可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NH3中混有的水蒸气可通过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等。 (2)杂转纯:利用化学反应,加入适当的试剂或采用某种条件(如加热),使物质中的杂质转化为提纯物。如:Na2CO3中混有的NaHCO3可将混合物加热,使NaHCO3全部转化为Na2CO3;FeSO4溶液中混有的CuSO4,可加入适量铁粉将CuSO4氧化成FeSO4。 (3)杂变沉:加入适当试剂使其与杂质反应生成沉淀过滤而除去。如:除去K2SO4溶液中少量的MgSO4杂质:向混合液中加入过量KOH溶液,过滤出Mg(OH)2沉淀后,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硫酸即可得纯净K2SO4溶液。 (4)化为气:加入适当试剂使其与杂质反应生成气体而除去。如:除去Na2SO4溶液中少量的Na2CO3,加入适量稀硫酸,将CO2-3转变为CO2。 (5)试剂分:对于固体试剂可选择适当的物质将杂质溶解,然后过滤除去。如:Cu粉中混有的Fe粉可用过量的稀硫酸溶液除去,然后洗涤即可。CaCO3中混有少量NaCl,可用少量水溶解后,过滤,洗涤,烘干即可。3.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 (1)常用物理方法 ①过滤 适用范围:固体和液体混合物分离。 注意事项: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低于漏斗口,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②蒸发、结晶(重结晶) 适用范围:将固体溶质从溶剂中分离出来。 注意事项: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当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十五《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教案

专题十五 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 【专题要点】 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是考纲的基本内容,2009年新课标各省高考均对这一部分知识作了重点考查。要求掌握分离、提纯和鉴别的实验基本操作,掌握化学实验的记录方法,根据实验现象,记录、分析、处理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高考资源网 本部分涉及的考点有:常见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常见气体、无机离子、重要有机物的鉴别和鉴定,物质的推断等。这部分内容以离子的检验、气体的制备和检验、元素化合物性质为基础知识,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对材料的组织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为基础进行考查,且考查的内容逐渐加深,形式渐趋多样化高考资源网 【考纲要求】 1.了解过滤、蒸发、萃取、蒸馏等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高考资源网 2.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分离和提纯。 3. 掌握+4NH 、-Cl 、-24SO 、-23CO -、Fe 3+、Ag +等等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掌握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实验方法。能对常见的物质组成进行检验和分析高考资源网 【教法指引】 从近几年化学实验基础知识的考查点来看,在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注意培养学生解答文字表达题的语言规范性,如物质的检验、鉴别在表达时要规范; 2. 让学生系统的掌握相关知识,二轮复习注重的更多的是知识的归纳和整

理以及形成严谨的思维习惯; 3. 充分分析大纲和考试说明,对大纲上所涉及的物质检验、课本实验充分挖掘,关注课本实验的细节知识,如试剂的添加顺序,仪器的选择的方面。 4. 重点突破以下知识点 (1)混合物分离的常用方法及操作要求。 (2)物质提纯的方法、原理和实验方案的设计。 (3)物质鉴别的方法、原理和鉴别操作方案的设计高考资源网 【知识网络】 一.网络构建 ⎪⎪⎪⎪⎪⎪⎪⎪⎪⎪⎪⎪⎪⎪⎪⎪⎪⎪⎪⎪⎪⎪⎪⎪⎪⎩ ⎪⎪⎪⎪⎪⎪⎪⎪⎪⎪⎪⎪⎪⎪⎪⎪⎪⎪⎪⎪⎪⎪⎪⎪⎪⎨⎧⎪⎪⎪⎪⎪⎪⎪⎪⎪⎪⎪⎩⎪⎪⎪⎪⎪⎪⎪⎪⎪⎪⎪⎨⎧⎪⎪⎩⎪⎪⎨⎧⎪⎪⎩⎪⎪⎨⎧⎪⎪⎪⎪⎩⎪⎪⎪⎪⎨⎧⎪⎪⎪⎪⎪⎪⎪⎪⎪⎪⎪⎪⎩⎪⎪⎪⎪⎪⎪⎪⎪⎪⎪⎪⎪⎨⎧⎪ ⎪⎪⎪⎪⎩⎪⎪⎪⎪⎪⎨⎧⎪⎩⎪⎨⎧⎪⎪⎪⎩⎪⎪⎪⎨⎧--------选择最佳的除杂途径加入试剂的顺序去除多种杂质时要考虑过量试剂需除尽除杂试剂需过量注意事项被提纯物易复原易复原被提纯物与杂质易分离易分离不减少被提纯物不减不引入新杂质不增基本原则作却非常相似操但所遵循的原则与实验不同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目的的物质到纯净中混有的少量杂质而得物质的提纯是除去物质到几种纯净物的过程得分开多种物质的混合物彼此物质的分离是将两种或二者比较离和提纯物质的分得出结论叙述时要先说明现象再中重复操作不能在同一试液一般应分别取样以上实验时一种溶液需要进行两次验常先加水配成溶液固体物质的检一般来说必须另取试样入试剂不能向待检物中直接加和途径现象明显的方法反应灵敏要求选择操作简单试纸选择合理的试剂项事意注先活后惰确定物质检出顺序要先简后繁确定检验操作顺序要的特征反应或离子充分利用物质基本原则组成或名称检验物的根据性质分析推理出被是通过已知实验事实推断区分开来特征反应把有关物质性或离子的需根据物质各自不同特是指有若干种物质鉴别检验出来物质组成成分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鉴定主要类型物质的检验纯提与离分验检的质物)4()3()2()1()()4()()3()()2()()1(,)3()2(,)1()4(,,)3(,.,)2(,,,,)1("")3("")2()()1(,:,::,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教案]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教案]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教案 【多媒体显示】(放映投影录像)学生观看投影、教材图片,知道化学研究和工业生产都经常要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提纯,从中体会用实验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提纯的重要性。 一、分离、提纯 【情境设置】 分离和提纯物质要用到多种大型设备,例如:食盐的工业生产中,它所依据的原理与我们在实验中常见的方法大致相,而且,工业设备设计时的数据和方案往往要靠小型实验来提供,那么人们是怎样从海水中获得粗盐并加以提纯得到精盐呢?下面我们就是一个实验小组,任务就是为食盐工厂提供粗盐提纯的最佳方案。 【多媒体显示】情景海水晒盐海水→ 贮水池→ 食盐→ 精盐 从海水中分离食盐是怎样的过程,其中应用到初中学习到的那种分离方法。 【学生回答】海水在太阳能的作用下,温度升高,水分不断蒸发,析出氯化钠晶体,用到了蒸发结晶的方法。 【展示样品】展示粗盐样品:学生观察颜色(色黄有泥沙),品尝味道(味涩,在氯化钠结晶析出的同时MgCl2、Na2CO3也有少量晶体析出,混在氯化钠中) 【学生抢答】1、食盐中的泥沙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 2、MgCl2、Na2CO3 等可溶性杂质可用化学方法使其转化成为氯化钠。 二、分离提纯的方法: 1、过滤和结晶的原理及图片 【交流讨论】请同学们考虑一下,什么样的混合物能够用过滤方法来分离?什么样的混合物可以用结晶方法来分离?在操作中应注

意些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相互交流。知道过滤适用于分离难溶固体与液体组成的混合物,结晶适用于分离溶解度不同的物质。 【整理归纳】请同学们一下,混合物的性质与分离方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总结,最后得到下列共识:不同的分离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要根据不同混合物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进行分离。 【实验探究】 根据已学过的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基本技能和有关酸、碱、盐的知识所提供的物质溶解性信息,将从海水中分离出含有泥沙、氯化镁、硫酸钠等杂质的食盐进行提纯。分组讨论,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多媒体显示】信息1、 一些物质的溶解性 【多媒体显示】信息2、 实验设计的程序: 一、分析: 1、明确实验目的。 2、是否可用物理方法解决。 3、采取适当的化学方法,并辅以合理的物理方法。 二、步骤:要求前后有序,清楚明白。 学生讨论后畅所欲言: 学生甲:溶解→ 过滤去泥沙→ 滤液中加Ba(OH)2 → 过滤→ 滤液蒸发结晶 学生乙:溶解→ 过滤去泥沙→ 滤液中加NaOH → 过滤→ 滤液中加BaCl2 → 滤液蒸发结晶 【师生再讨论】对学生提出的方案讨论是否可行,同时多媒体显示实验方案的设计中要注意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原则与注意事项:(通过以上同学的发言,可知学生对分离提纯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并不清楚,提出的方案漏洞百出,因此教师要及时补充有关内容。) 基本原则:1、不增(不引入新杂质)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二轮复习训练--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

2023年高考化学专题训练--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 一、单选题 1.丙酮(C3H6O)通常是无色液体,与水混溶,密度小于1g•mL﹣1,沸点约为56℃.要从水与丙酮的混合物中将丙酮分离出来,你认为下列方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蒸馏B.分液C.过滤D.蒸发 2.现有三组混合溶液: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②丁醇和乙醇;③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油脂水解可得到丙三醇 B.蛋白质、淀粉、纤维素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 D.纤维素水解与淀粉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不同 4.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蒸发操作时,不能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由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 5.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 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 C.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D.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 6.只用胶头滴管和试管,不能区别的溶液是() A.CaCl2和Na2CO3B.稀盐酸和Na[Al(OH)4] C.稀盐酸和Na2CO3D.NaOH和AlCl3 7.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制作面包类食品时,常用小苏打作膨松剂 B.高炉炼铁、生产水泥和制造玻璃都要用到石灰石 C.鉴别织物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可采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 D.乙醇、过氧乙酸、次氯酸钠等消毒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8.以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

遇酸溶解且放出 CO2气体 有色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是指把混合物中的不同成分分开的操作,分离后的各物质均保持不变。 提纯:(又称作除杂)则是指把某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除去的操作,不要求保留杂质。 其方法有: (一)物理方法: 1、过滤(详情见“基本操作”) 2、结晶:适用于可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注】:结晶又可分为: (1)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改变不大的可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详情见“基本操作”) (2)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可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 (二)化学方法:利用化学反应将混合物中某一种成分转化为气体、沉淀、水等易分离的物质而除去,或将其转变成另一种成分。主要包括: 1、生成气体:如用稀HCl 除去中NaCl 的Na 2CO 3 :2HCl+Na 2CO 3=2NaCl+H 2O+CO 2↑ 2、生成沉淀:如用NaCl 除去NaNO 3中的AgNO 3 :NaCl + AgNO 3 = AgCl ↓ + NaNO 3 3、生成水: 如用稀HCl 除去NaCl 中的NaOH :HCl+NaOH=NaCl+H 2O 4、加热(或灼烧):如除去CaO 中的CaCO 3 :CaCO 3 高温 CaO+CO 2↑ ; 除去CuO 中的Cu 粉:2Cu+O 2 △ 2CuO 5、吸收(多适用于气体混合物):如用NaOH 溶液除去CO 中的CO 2 : 2NaOH+ CO 2= Na 2CO 3 +H 2O 【注意】:先考虑物理方法,再考虑化学方法。不能引入新杂质,最好能把杂质转化为保留物。如(二)中的1、2、3、4;采用化学方法时,除杂试剂一般只跟杂质反应,且产物易分离。若被提纯物(保留物)也发生了变化,分离后应设法把其还原。 物质的检验 (物质的检验一般包括鉴定、鉴别和推断等类型。) 鉴定:是根据一种物质的特性,用化学方法检验它是不是这种物质(若是离子化合物,必须检验出它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鉴别:几种物质在一起,根据它们的不同特性,区别它们各是什么物质。 推断:是根据已知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使用物质的特性实行分析,通过推理,判断被检验的样品是什么物质,或含有什么物质,不含有什么物质。 1、常见的离子在溶液中的颜色:Cu 2+ --- 色;Fe 3+ --- 色;Fe 2+ --- 色; 2、常见的有色固体: 绿色粉末:Cu 2(OH)2CO 3 ;黑色粉末: 、 、 、 ; 黑色固体:、 ;红棕色固体: 、、 ; 3、常见气体的特性 4、常见的沉淀(碱、盐)及特点 Cu(OH)2(蓝 色) Fe(OH)3(红褐色) 遇酸溶解 Mg(OH)2-------- BaCO 3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专题3-4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考纲解读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考查学生对初中化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是中考的压轴题。常见物质的检验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物质的特殊颜色和气味;物质的分离要考虑到物质不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质的提纯除杂要在不引进新的杂质的情况下进行。在中考命题形式包括选择题、填空题或综合应用题等,考查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对题目的整体思考能力。 中考题揭秘 1.(2014年江苏省盐城市)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除杂方法 A Cu CuO 在空气中灼烧 B CaO Ca(OH)2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C H2CO 通入O2,点燃 D O2H2O 通过浓硫酸洗气 2.(2014年广东省广州市)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B.用盐酸验证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已变质 C.用盐酸除去石灰水中的少量CaCO3 D.用盐酸除去铁钉表面的少量铁锈 3.(2014年湖北省十堰市)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加入铜粉和锌粉,充分反应 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如图所示,则:①溶液甲中一定含有Al(NO3)3和Zn(NO3)2②固体乙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和Zn ③若溶液甲是蓝色,则溶液甲一定含有Al(NO3)3、Zn(NO3)2和Cu(NO3)2④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溶液甲中一定没有AgNO3和Cu(NO3)2。上述四种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A.1个B.2个C.3个D.4个

要点归纳 1、物质的检验 (1)检验和鉴别方法和思路:加试剂、看现象、定结论。 (2)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原则: ①操作简便:能用物理方法鉴别的不用化学方法;能用一种试剂鉴别的不用多种试剂。 ②现象明显:必须生成沉淀、气体、颜色的变化。 ③具有干扰性的物质: 鉴别Cl-和SO42-时,只能用BaCl2溶液不能用AgNO3溶液。 检验Na2CO3和NaOH时,先检验Na2CO3并除之;最后检验NaOH。 (3)常见物质的主要物理特性 ①固体物质的颜色 红色固体——Cu、Fe2O3、P(红磷)、HgO;黑色固体—C、CuO、Fe3O4、FeO、MnO2;Fe粉白色固体——KClO3、P2O5、P(白磷)、CuSO4(无水硫酸铜)、KCl、NaCl等; 暗紫色固体—KMnO4;淡黄色固体— S;蓝色固体—CuSO4•5H2O;绿色固体:Cu2(OH)2CO3 ②沉淀的颜色 蓝色絮状沉淀——Cu(OH)2;红褐色絮状沉淀——Fe(OH)3; 常见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BaSO4、AgCl; 常见的溶于酸并放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白色沉淀——BaCO3、CaCO3等 溶于酸但不产生气体的白色沉淀——Mg(OH)2、Al(OH)3等; ③溶液的颜色 蓝色的溶液—— CuSO4、CuCl2、Cu(NO3)2等含Cu2+溶液; 浅绿色的溶液——FeSO4、FeCl2等含Fe2+溶液; 黄色的溶液——FeCl3、Fe2(SO4)3、Fe(NO3)3等含Fe3+溶液。 紫色溶液——KMnO4溶液,紫色石蕊试液 ④火焰的颜色 淡蓝色火焰:H2、S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蓝色火焰:CO、CH4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的蓝色火焰 蓝紫色火焰:S在纯氧中燃烧发出的蓝紫色火焰 ⑤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Cl、SO2、NH3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 学习方法建议: 1.此部分为掌握水平,是实验中的难点,学习的基础是熟练掌握物质性质,学习中应准确掌握操作原理,多注意比较各种操作的异同。 2. 此部分相关内容还可参见《大聚焦》P109~110、P181~182、P205 一.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物质的分离是把混合物中各物质经过物理(或化学)变化,将其彼此分开的过程,分开后各物质要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物质的提纯是把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以得到纯物质的过程。在提纯中如果杂质发生化学变化,不必恢复为原来的物质。 在进行物质分离与提纯时,应视物质及其所含杂质的性质 ..选择适宜的方法。 1.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常用的物理方法,见表5-7 Array 2. 区分几组概念 ⑴分馏和蒸馏 将蒸馏原理用于多种混溶液体的分离,叫分馏,分馏是蒸馏的一种。 ⑵蒸馏和蒸发 加热是为了获得溶液的残留物(浓缩后的浓溶液或蒸干后的固体物质)时, 要用蒸发;加热是为了收集蒸气的冷凝液体时,要用蒸馏。

3. 通常采用的结晶方法有(以分离NaCl和KNO3的混和物为例): ①蒸发结晶:蒸发溶剂,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继续蒸发,过剩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叫蒸发结晶。例如:当NaCl和 KNO3的混合物中NaCl多而KNO3少时,即可采用此法,先分离出NaCl,再分离出KNO3。 ②降温结晶:先加热溶液,蒸发溶剂成饱和溶液,此时降低热饱和溶液的温度,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叫降温结晶。例如:当NaCl 和KNO3的混合物中KNO3多而NaCl少时,即可采用此法,先分离出KNO3,再分离出NaCl。 4.化学方法提纯和分离物质的“四原则”和“三必须” (1)“四原则”是: 一不增(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的杂质); 二不减(不减少欲被提纯的物质); 三易分离(被提纯物与杂质容易分离); 四易复原(被提纯物质要复原)。 (2)“三必须”是: 一除杂试剂必须过量; 二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因为过量试剂带入新的杂质); 三除杂途径选最佳。 5.无机物提纯一般采用的化学方法 (1)生成沉淀法: 例1. NaCl溶液中混有 MgCl2、CaCl2杂质 (2)生成气体法: 例2. Na2SO4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 (3)氧化还原法: 例3. FeCl2溶液里含有少量FeCl3杂质 (4)利用物质的两性除去杂质: 例4. 在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 (5)正盐与酸式盐的相互转化: 例5. ①在Na2C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HCO3杂质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讲解:物质的检验与鉴别、推断和分离与提纯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讲解:物质的检验与鉴别、推断和分离与提纯 一、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1、物质的检验方法 (1)物理方法 ①根据颜色:含有Cu2+的溶液显蓝色;含有Fe3+的溶液显黄色;含有Fe2+的溶液显浅绿色。 ②根据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是SO2、NH3。 ③根据溶解时温度变化:NaOH溶于水放热;NH4NO3溶于水吸热。 (2)化学方法 ①利用指示剂(常用的指示剂包括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 ②加入其它试剂,使其出现不同的现象,如生成气体、生成不同颜色的沉淀等。 2 (1)、O2:检验方法: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现象:木条复燃。 (2)、CO2:检验方法: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石灰水变浑浊。 (3)、CO:检验方法:点燃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现象:火焰呈蓝色,烧杯内壁变浑浊。 (4)、H2:检验方法:点燃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现象: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内壁上有水珠;(5)CH4:点燃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迅速倒转后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现象: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内壁上有水珠;石灰水变浑浊。 (6)、H2O:检验方法:通过白色硫酸铜粉末;现象:硫酸铜变为蓝色。 (7)、NH3:检验方法:放入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现象:试纸变蓝。 3、常见离子的检验

二、推断 1、解题思路: (1)顺逆推断,抓“突破口”,“突破口”包括:物质的颜色、反应条件、反应现象、反应类型和物质特征及物质之最等。 (2)根据“突破口”,直接得出结论,然后用顺向或逆向或由两边向中间推断,逐一得出其它结论。 (3)画出图解,查漏补缺:画框图,将各个字母换成化学式。认真检查每个环节,改正与题意不符的地方。 2、物质的特征 (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是CO2。 (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O2。 (3)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CO,固体是C。 (4)能使燃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更剧烈的是O2;使火焰熄灭的是N2和CO2。 (5)能使白色CuSO4粉末变蓝的是水蒸气。 (6)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的是Fe。 3、物质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2)人体中含量最多元素是O;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海水中含量最多元素是O; (3)海水中含量最的离子是Cl-; (4)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盐是NaCl;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 (6)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刚石; (7)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8)最常用的溶剂是H2O; 4、物质颜色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