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资料:弱势群体社会保障

申论资料:弱势群体社会保障
申论资料:弱势群体社会保障

申论资料:弱势群体社会保障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分析驾驭材料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然后按申论要求依次作答,答案书写在指定的位置。

二、资料

1.“两会”期间,“社会保障”成了代表、委员们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并且把关注的视线延伸到了城市最低保障金无法覆盖的下

岗职工、残疾人员、农民工等“体制外”的贫困人群身上。3月5

日,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特别强调了“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

协调和指导,维护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合法权益”,并希望“各级

政府和各有关部门拿出具体的措施来,为农民进城打工办些实事”。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均GDP

翻了两番多,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够平衡,城

乡二元结构特征仍比较明显,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体收入很低甚

至没有收入,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据统计,截至2004年,我国有2610万农村人口年人均收入不足668元,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

还有4977万农村人口年人均收入不足924元,属于相对贫困,而且,

以上绝对贫困线和相对贫困线标准明显偏低。近年来,随着工业化

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每年还要出现数百万的失地农民,

目前总量已经达到4000万~5000万人。由于很多失地农民缺乏必

要的非农产业谋生技能,加之征地补偿中存在一些不公正现象,他

们的生产生活也面临较大困难。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国有

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至今已向社会释放出下岗职工约3000万人。

目前,包括困难下岗失业人员等在内的城市低保对象约2200万人。

此外,1亿多进城农民工的基本权利维护和社会保障问题也迫切需

要寻求解决之道。

3.我国目前的弱势群体,从规模和劣势程度排序首先当推贫困群体。市场体制在带来不断增长的经济财富的同时造成了新的贫困群体:城镇的下岗、失业人员,停产或半停产企业的职工。据社会统计

专家朱庆方测算,城镇贫困人口约有3000万人,贫困面为8%左右。其他专家的测算至少也有1500~1800万人。再加上我国农村的

8000万贫困人口,贫困群体的总规模约在1亿人口左右。其次是残

疾人群体。根据全国残联提供的数据,在80年代末,我国的残疾人

大约有5164万人。再次是老年群体。到上个世纪末,我国60岁及

以上的老年人口接近1.3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0%。其中,80岁以

上的高龄老人有1200万人,占老年人口的9.6%。由于中国经济结

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老年人不再是收入最高、家庭和社会地位最

高的一群,加上工业化和都市化进程中的种种原因,老年人常常被

他人和自己认作是一种累赘,导致老年期被社会舆论视为纯粹的衰

退期。其中,独居的高龄老人、无自理能力的老人更是成为明显的

弱势群体。此外,我国还有一些正在形成中的弱势群体,例如单亲

家庭,其中多数是由妇女与孩子组成的;犯罪及处于犯罪边缘的青少年;戒毒者群体;劳改犯的子女;居无定所、无固定职业的城市流动人

口等等。

4.据国家统计局对13.7万户城镇居民户的调查,1999年只有36.6%的居民参加了养老保险、11.8%的人参加了失业保险、13.9%的

人参加了医疗保险,31.2%的人参加了住房公积金,其中就业者参加

上述前三种保险的比例分别也只有51.8%、17.9%和17.7%。养老、医疗、住房、实物福利等几项人均福利收入,富裕户比贫困户高87%,其中养老金高4.2倍,医疗保险高62%,住房补贴高61%,实物福利高38%。

5.在迁安市中医院,记者见到迁安镇挪河村的徐马军正在窗口办理出院手续。他的妻子住院做了剖宫产手术,总共花了2600元。结清住院费后,他转身来到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窗口,工作人员把他的有关信息输入电脑,报销金额一目了然:583元。短短几分钟,徐马军就拿到了妻子的住院报销款。他举着合作医疗证高兴地说:“有了这个绿本本,看病真实惠。这次报销的医药费相当于我打工一个月的工钱!”

关爱弱势群体倡议书

关爱弱势群体倡议书 所谓"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您撒下的虽是点滴温情,成就的却是高尚的人生品德!那你知道关爱弱势群体倡议书范文吗?下面是为你整理的关爱弱势群体倡议书范文,希望对你有用! 关爱弱势群体倡议书范文篇1 朋友们: 在我们身边有这么一个群体随处可见,他们要么居无定所、要么无依无靠、要么备受歧视、要么乞讨度日、要么早早失学……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弱势群体。 朋友们,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同样享受生活的美好,同样拥有幸福的家庭,也同样享有温暖的阳光,自然给了我们同样的关怀,生活却给了我们不同的境遇。 朋友们,当我们沐浴着清晨的阳光,尽情享受着幸福人生的时候,当幸福的孩子被无尽的爱包围的时候,您可曾想到,在我们身边还有数百万儿童因家庭困难、自然灾害仍徘徊在校门之外?他们挣扎在生命的底线上,他们的眼中充满了哀愁,他们的心灵充满了期盼,那就是——能够继续读书! 朋友们,当我们坐在舒适惬意的办公室里安心工作的时候,当我们锦衣玉食,却埋怨生活平淡的时候,您可曾想到,在我们身边还有那么多的农民工、失业者,正蜷缩于寒风中的某一角落,挺起并不坚实的脊梁坚守着最后的就业希望…… 朋友们,寒冬来临,暴雪突降,当我们躺在柔软暖和的被窝里酣

然入梦的时候,当我们不被寒冬困扰、不为衣食忧愁的时候,您是否想到,在我们身边还有那么多的孤寡、残疾老人,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目光呆滞地等待着政府有限的那一点点资助,而他们所需要的也就是那么一点点就足以让他们感觉到"这个冬天不太冷"…… 朋友们,据有关报道说,中国现存艾滋病人约70万,这是一个多么令人不寒而栗的数字啊!而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本应该和我们一样,有欢乐、有幸福、有美好的未来。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成为艾滋病的受害者,从此他们的生活中不再有阳光,缤纷的世界在他们的眼里开始变得灰暗……他们,仅仅是想要正常的生活,从不奢求可以成为艾滋病史上的奇迹,仅仅是,不希望人们畏惧,不想被隔离,不想他们的心总那么孤单…… 朋友们,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尽己所为、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用青春昭示生命,用奉献感悟心灵,在这样一个充满激-情的日子里,我们倡议:关注社会公益事业,伸出我们的双手,让我们共同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奉献我们的关爱,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或许我们没有能力消除他们的贫穷和困苦,或许我们没有能力让他们都过上跟我们一样的美好生活,但是,我们可以帮助他们,至少可以帮助他们中的一部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或许我们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或许我们个人的帮助杯水车薪!但滴水成河,聚沙成塔。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爱人者,人亦爱之",您的乐善好施将被他人铭记,您的热心关

社会保障学-形考任务三-国开(重庆)-参考资料

社会保障学-形考任务三--50627国开(重庆)-参考资料 请认真阅读一下说明然后下载:题库有可能会换,不保证全部都有!请仔细核对是不是您需要的题目再下载!!!! 本文档的说明:如果题目顺序和你的试卷不一样,按CTRL+F在题库中逐一搜索每一道题的答案,预祝您取得好成绩百! 第1题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最初萌芽,是以1601年()颁布《伊利莎济贫法》为标志的。 a. 法国 b. 瑞典 c. 英国 d. 德国 参考答案是:英国 第2题社会保障是以()为主体,依法律或政策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力予以保障的一种制度。 a. 团体 b. 国家 c. 企业 d. 机关 参考答案是:国家 第3题社会保障的外延一般分为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三个组成部分,其中()是社会保障的主干部分, a. 社会保险 b. 社会救济 c. 社会优抚 d. 社会福利 参考答案是:社会保险 第4题社会保障的()功能是指劳动者和其他社会成员在因风险暂时或永久失去收入时必须获得一定程度的经济补偿或物质帮助。 a. 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b. 稳定 c. 补偿 d. 调节 参考答案是:补偿 第5题我国()明确规定:“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 a. 劳动法 b. 民法 c. 宪法 d. 经济法 参考答案是:宪法 第6题社会保障的()体现为社会保障基金“取之于己,部分用之于人;或部分取之于人,用之于己”。 a. 保证性 b. 公平性 c. 互济性

d. 普遍性 参考答案是:互济性 第7题要求国家在确立社会保障制度时,其对象、范围不能局限于贫困阶层,而应当使全体国民均能够享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与福利。这体现了社会保障的()原则。 a. 责任分担原则 b. 公平原则 c. 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 d. 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 参考答案是: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 第8题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是以价值或货币形式计量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以及社会给予他的消费品份额的尺度。 a. 价格补贴 b. 个人储蓄 c. 社会保险 d. 工资 参考答案是:工资 第9题西方社会保障制度开始于() a. 伊丽莎白《济贫法》 b. 新《济贫法》 c. 《疾病社会保险法》 d. 《工伤事故保险法》 参考答案是:伊丽莎白《济贫法》 第10题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主要实现的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 a. 社会保险 b. 社会救助 c. 社会福利 d. 社会互助 参考答案是:社会救助 第11题社会保障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社会科学,涉及到()等多门学科。 a. 经济学 b. 社会学 c. 政治学 d. 伦理学 e. 管理学 参考答案是:经济学, 社会学, 政治学, 管理学 第12题社会保障的总目标是() a. 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秩序 b. 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c. 建立福利国家模式 d. 帮助国民摆脱生存危机 e. 满足国民的生活保障需求 参考答案是:帮助国民摆脱生存危机, 满足国民的生活保障需求, 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13题社会保障的四大基本原则包括()

辩题资料收集1-对社会弱势群体更应该强调特殊保护

. 对社会弱势群体更应该强调特殊保护/平等对待 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在英文中称social vulnerable groups。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 从语义学上,弱势群体是指那些在社会生活中比较脆弱和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这一群体的共同特征主要是丧失或没有劳动能力,他们普遍缺乏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经济是收入。其次,从社会学上,弱势群体指社会性资源的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再次,从法学意义上,"即由于社会条件和个人能力等方面存在障碍而无法实现其基本权利,需要国家帮助和是和社会支持,以实现其基本权利的群体。"目前,国际上比较一致的概念是"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 贫困人口中有失业、下岗职工和农民工等)和非弱势人口(如下岗职工、残疾人、农民工等中间的自强自立者),我们估计出的弱势群体规模在1.4-1.8亿人左右,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1%-14%。 目前我国弱势群体在整体上具有以下5个重要特征:(1)弱势群体的主体是社会性弱势群体。学术界一般把弱势群体分为两类: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前者沦为弱势群体,有着明显的生理原因,如年龄、疾病等;后者则基本上是社会原因造成的,如下岗、失业、受排斥等。从我国弱势群体的整体情况看,主体是社会性弱势群体,主要是由于社会原因导致其陷于弱势地位的,因此,应当侧重从社会支持的角度考虑问题;(2)现有弱势群体中的很多人是在原体制下做出贡献的人。特别是一些早年退休者和国有集体企业的失业、下岗职工,社会应当考虑对其实施补偿;(3)目前弱势群体是在社会分化加剧的情况下出现的,很多人有较强的相对剥夺感。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是提高了,但是地区之间、群体之间和个人之间很不均衡,我国已经由改革开放前的平均主义盛行的社会转变为一个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社会,基于经济分化的社会分化也越来越大,一些人的相对社会地位下降了,引发了比较严重的相对剥夺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4)目前的全球化进程有可能对国内弱势群体造成更加不利的影响,并且有可能使弱势群体的规模继续扩大。在全球化进程中,那些接近资本、接近权力或者受过良好教育的强势群体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利益,而普通的劳动者不仅获利机会少,而且可能降低福利,成为全球化成本的承担者。在我们关注国内弱势群体问题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全球化这一背景;(5)目前我们对于弱势群体的支持还很有限,难以有效地改变其弱势地位。 我们认为,有必要确定优先支持的若干原则:(1)对于不能解决温饱问题的人群应当给予优先支持;(2)对于不能享受任何社会保障的人群应当给予优先支持;(3)对于失去劳动能力以及虽有劳动能力,但因缺乏就业机会而长期无法就业或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明显弱势的人群应当给予优先支持;(3)对于经济改革和社会转型成本的主要承担者应当给予优先支持。明确了优先支持对象,才能有效地开展社会支持工作。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也只能逐步地创造消灭弱势群体的条件。 关心弱势群体意味着要平等地对待弱势群体,要注意倾听弱势群体的声音,而不能怀着救世主的心态,居高临下地怜悯弱势群体,更不能片面宣传、强化强势

社会保障学复习资料汇总

社会保障学总结资料 温馨提示: 单选30个、多选5个、名词解释5个、简答5个、论述2个 个人总结,仅供参考。好好复习,祝亲们考个好成绩!!! 名词解释: 1、现收现付制:是一种以近期内横向收支平衡原则为指导的资金筹集模式。 2、部分积累制:是将近期横向收支平衡原则与远期纵向收支平衡原则结合起来的筹资模式。 3、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征集社会保险税(费),并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当劳动者及其亲属因劳动者年老、疾病、工伤、残疾、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引起经济损失、收人中断或减少时以社会保险给付支付给受益人,保证其基本生活需求的社会保障制度。 4、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实施的,以国民收入再分配为手段,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障的社会行为及其机制、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5、工伤保险:指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或在规定的某些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死亡,在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或其遗属能够从国家、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补偿,以保证劳动者或其遗属的基本生活,以及为受工伤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治和康复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6、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政策和本企业经济状况,经过必要的民主决策程序建立的,享受国家税优支持的补充养老保险计划。 7、社会救助:是国家通过国民收人的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救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制度。它是保障社会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8、累进费率制:指因收入高低不同而规定不同的,对低收入者征收的低,对高收入者征收的高,并且随着收入的递增,保险也随之按级递增。对低收入者采用低费率,对高收入者征收的费率依次递增。 9.差别比例费率制:按照被保险人薪资的一定比例征收保险费,但雇主和雇员负担的比重有

论文 浅谈我国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开放本(专)科 毕业作业 题目:浅谈我国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 分校:北京电视广播大学平谷分校 年级:12春行政管理(专科) 学号:1211001405474 姓名:宋宝玉 指导教师:张鹏娟

目录 中文摘要与关键词 (1) 一弱势群体的构成和特征 (2) (一)弱势群体的构成 (2) (二)弱势群体的特征 (2) 二弱势群体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2) (一)弱势群体问题对我国政治发展产生的响 (2) (二)弱势群体问题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3) (三)弱势群体问题对社会公正原则产生的影响 (3) 三解决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问题的政策措施 (3) (一)推进农村社会弱势群体保障事业发展 (3) (二)城镇社会弱势群体保障事业发展 (4) 四结语 (4) 参考文献 (5)

【摘要】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随之社会相应出现的贫富差距也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大,贫困成为了现代大多数人面临的问题,那些生活还没有步入小康社会的群体、家庭被称为弱势群体.引起国内外对弱势群体的广泛关注。本文就我国弱势群体的现状,我国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哪里需要改善以及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有什么深远的意义进行论述。 【关键词】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措施

浅谈我国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 一、弱势群体的构成和特征 (一)弱势群体的构成 弱势群体一词最早出现在2002年3月,时任中国总理朱镕基在中国第九届全国人大第5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使用了“弱势群体”一词,这是中国政府文件中首次提出弱势群体,从而引起的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此前,中国官方长期以来并没有承认弱势群体这一概念,采用的类似词汇是“困难群众”。弱势群体:例如独居长者、性工作者、失业工人、上访民众、露宿者、农民与农民工、低收入者、残障(身心障碍)着等。 (二)弱势群体的特征 弱势群体又称弱势社群或弱势族群,指的是社会上生活困难的弱势群体。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差异而难以像正常人那样去解决遇到的困难,生活能力低下的人群或团体。 弱势群体的基本特征:弱势群体天生因受各种因素制约,可能是客观的或自然因素,如社会制度,生理健康,先天疾病或后天疾病残疾的。也可能是主观的或人为的,,对农民工的歧视。贫困是由于我国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理念让这个社会贫富差距悬殊越来越大,贫困性弱势群体在经济利益上面临的共同困难,弱势群体这个概念不能完全与“贫困人口”这个概念画上等号,但至少他们属于一类。在社会和政治层面,弱势群体处于弱势地位。这主要表现在工作繁重劳累,得到的回报较低。它们掌握的资源很少,尽管人数众多,但他们的声音很弱,在涉及他们的利益的时候很难表达心声。 二、弱势群体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弱势群体的存在,对于城市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政治发展影响、社会发展影响和公正发展影响。(一)弱势群体问题对我国政治发展产生的影响 弱势群体问题对我国政治发展产生的影响。弱势群体是社会中的贫困人口和潜在贫困人口组成的群体,其生活能力严重低下。弱势群体的生活日益贫困化;现阶段我国社会的贫富差距相对较大,弱势群体的被剥夺感不断得到增强,他们最强烈地感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本与代价。从现在看来,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等、不公正现象是发生群众闹事的根本原因。这种现象的不断出现,说明弱势群体已成

关注弱势群体 关心孤寡老人

关注弱势群体关心孤寡老人 湛江市社会福利院成立於1957年,迄今已有45年的历史。1983年又成立了儿童福利院。座落在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湛江寸金桥边。全院占地面积7740m2,建筑面积12699 m2。现有床位350张,有工作人员130多人。主要收养孤儿、弃婴(儿)及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孤寡老人。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社会各届人士的大力支持下,进行了多次扩建改造,现院内有功能齐全的老人康复楼、儿童综合大楼。我们怀着关心关怀来到湛江市福利院进行慰问。 孤寡老人作为特殊的群体,一直被人们视为弱势群体。他们是社会无依无靠需要别人帮主的人。老人们年轻的时候为社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当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发挥社会的力量回报老人的贡献。那么什么事弱势群体呢?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在英文中称social vulnerable groups。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在社会学、政治学、社会政策研究等领域中,它是一个核心概念。社会学关于社会问题的研究、社会学的分支学科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的发展和普及,可以说是推动弱势群体概念成为社会科学主流话语之一的重要因素。2002年3月,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5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词,从而使得弱势群体成为一个非常流行的概念,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目前我国弱势群体在整体上具有以下5个重要特征:(1)弱势群体的主体是社会性弱势群体。学术界一般把弱势群体分为两类: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前者沦为弱势群体,有着明显的生理原因,如年龄、疾病等;后者则基本上是社会原因造成的,如下岗、失业、受排斥等。从我国弱势群体的整体情况看,主体是社会性弱势群体,主要是由于社会原因导致其陷于弱势地位的,因此,应当侧重从社会支持的角度考虑问题;(2)现有弱势群体中的很多人是在原体制下做出贡献的人。特别是一些早年退休者和国有集体企业的失业、下岗职工,社会应当考虑对其实施补偿;(3)目前弱势群体是在社会分化加剧的情况下出现的,很多人有较强的相对剥夺感。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是提高了,但是地区之间、群体之间和个人之间很不均衡,我国已经由改革开放前的平均主义盛行的社会转变为一个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社会,基于经济分化的社会分化也越来越大,一些人的相对社会地位下降了,引发了比较严重的相对剥夺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4)目前的全球化进程有可能对国内弱势群体造成更加不利的影响,并且有可能使弱势群体的规模继续扩大。在全球化进程中,那些接近资本、接近权力或者受过良好教育的强势群体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利益,而普通的劳动者不仅获利机会少,而且可能降低福利,成为全球化成本的承担者。在我们关注国内弱势群体问题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全球化这一背景;(5)目前我们对于弱势群体的支持还很有限,难以有效地改变其弱势地位。前文已述,党和政府一直重视保护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但是,由于我国毕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不高,发展经济的压力还很大,导致实际工作中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和支持还不是很有力,相关制度建设滞后,保障措施跟不上。 弱势群体的具体构成大体上说,弱势群体包括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精神病患者、失业者、贫困者、下岗职工、灾难中的求助者、农民工、非正规就业者以及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当然,这里只是简单地列举,各个群体之间实际上存在交叉。我们认为,有必要确定优先支持的若干原则:(1)对于不能解决温饱问题的人群应当给予优先支持;(2)对于不能享受任何社会保障的人群应当给予优先支持;(3)对于失去劳动能力以及虽有劳动能力,但因缺乏就业机会而长期无法就业或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明显弱势的人群应当给予

最新《社会保障学-07484》复习资料--12月

《社会保障学》复习资料 (课程代码:07484) 一、识记 1.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 2.标志着社会保障开始走上国家化、社会化的轨道是19世纪末在德国建立的现代社会保险方式的雏形。 3.西欧、北欧福利国家实施普遍福利政策的理论依据民主社会主义学派的许多观点和主张。 4.由法律明确规定由国家、统筹单位、个人三者按一定比例合理负担社会保障费,建立起社会保障基金等体现了基金的共担性。 5.社会统筹模式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的优点是具有共济性,还能调动个人积极性。 6.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险立法是《疾病保险法》。 7.全民福利型的社会保险制度是以贝弗里奇的《社会保险及有关服务》报告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社会保险制度。这种社会保险制度贯彻普遍性原则。 8.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养老保险给付条件都是复合型。 9.智利的养老保险基金由企业和国家负担改由个人全部负担。 10.《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失业保险金水平低于当地最低工资、高于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 11.《失业保险条例》对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期限作出了明确规定。根据失业者失业前单位和个人累计缴费时间5~10年,失业后可领取最长期限为18个月的失业保险金。 12.1978年在前苏联阿拉木图召开的有关初级医疗服务的国际会议呼吁改进医疗社会保险,以促使医疗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分配,并在2000年实现“人人享有医疗保健”的目标。 13.实行个人储蓄型医疗保险制度的国家以新加坡国家最为典型。 14.工伤保障制度的保障方式与工伤事故责任归属密切相关,在现代社会中对工伤事故实行绝对责任或实行无过失补偿原则。 15.工伤的认定,主要是看负伤、残疾或死亡是否与工作相关,是否是因为工作或他人、社会的利益造成的。具体标准是由2004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16.在我国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是达到法定结婚年龄,正式登记结婚,并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的女职工生育。

浅谈宪法对弱势群体基本权利的基本保障

浅谈宪法对弱势群体基本权利的具体保障 摘要:随着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和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步伐的加快。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呈现发速发展的景象,而对于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问题,也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当中,强调了保障人民群众在各个方面权利和利益平等的原则,引导公民依照宪法和法律,恰当行使权利,履行相应的义务。尤其是我国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特别注重对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具体保证。然而,在具体的实现过程当中,许多公民却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和压力,而受到权利和义务上的各种歧视。尤其对于我国的弱势群体来说,甚至陷入生存的巨大困境,因此,本文从宪法对弱势群体基本权利的保障问题出发,试图从宪法的角度对我国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进行阐释和分析。 关键词:宪法;弱势群体;基本权利;具体保障 一、引言 2002 年3 月,朱镕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第一次从正式场合运用“弱势群体”的这一术语,这充分说明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其后,弱势群体问题引起了全社会尤其是理论界的极大关注。 二、弱势群体的基本含义 弱势群体,又称为脆弱群体、底层群体在近几十年成了国际通行的一个词汇。它的内涵与外延超出了贫困群体的范围,如何定义却没有权威的文献。在欧美社会政策和社会福利文献中,弱势群体主要是从丧失劳动能力和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角度界定的,是指社会生活和社会福利制度中的“依赖人群”。 一、生理性弱势群体与社会性弱势群体 (一)生理性弱势群体 生理性弱势群体由于生理原因,导致其在经济条件、权力和权利、竞争能力以及发展机会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需要特殊保护,例如儿童、妇女、老年人、残疾人、艾滋病群体、无支付能力的绝症患者。 1、老、幼、妇是生理性弱势群体。未满14周岁的儿童由于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在法律上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其民事活动由法定代理人代理,这部分人是当然的弱势群体。中国的妇女由于其生理原因,在许多方面处于劣势地位。老年人由于身体原因已经不能参与平等竞争,成为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

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均GDP翻了两番多,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够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特征仍比较明显,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体收入很低甚至没有收入,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目前弱势群体已成为一个规模较大,具有自身特征的复杂群体,在社会中处于极低的地位,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和谐,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关键,应通过扩大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健全社会救助制度等措施完善弱势群体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 弱势群体;形成原因;弱势类型。 一、弱势群体的界定及其现状 (一)对于弱势群体的界定 群体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存在的。目前我国弱势群体是一个规模较大、结构复杂、分布广泛的群体,“弱势群体”之弱,一是弱势的经济基础;二是弱势的社会政治地位及各种公民权利;三是弱势的竞争力。通俗地讲,势群体就是社会各个群体中处于劣势的脆弱的人群,可以界定为: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要包括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精神病患者、失业者和贫困者。在社会层次结构中,是收入水平低(即经济收入低于社会人均收入水平) 、生活水准低(即绝大部分收入用于食品消费)和生活处境难(即无固定收入来源,劳动能力,以维持生计)的贫困群体,可认为是弱势群体。弱势群体的形成与中国当前的体制改革、社会转型以及结构调整的社会背景有着直接的联系,属体制转轨性或结构调整性的问题。 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人: 1.失业人员即城市中以下岗失业者为主体的贫困阶层。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失业下岗的问题日益严重化,不少企事业单位的工人和干部下岗。 2.“体制外”的人及其他特殊人员指那些从来没有在国有单位工作过,靠打零工、摆小摊养家糊口的人,以及残疾人和孤寡老人。 3.缺乏利益保障的农民工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是中国传统户籍制度下的一种特殊身份标识,是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和传统户籍制度严重冲突所产生的客观结果,他们虽然为城市的发展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劳动权益得不到保护。

关爱弱势群体活动方案

关爱弱势群体 一、背景与主题 杭州正在为创建生活品质之城而努力,如何提高生活品质?从社会建设的角度就是要坚持围绕生活、保障生活,破解“七大问题”、建设“平安杭州”,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提高社会的创造力与和谐度。 但在社会中无疑依然存在着一些或生活贫困或心灵孤寂的人们,特别在农村,从事着低收入职业,遇天灾人祸而丧失劳动能力的本地人和外地人为数还不少。他们同样是社会大家庭的一员,渴望得到帮助和关怀,而这也是我们所有青年团员的责任。 而作为一名青年团员教师,在一个班级中,也有一些由于各种原因而引起的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同样需要得到帮助,从而与大家共同进步,享受学习的快乐。 因此,本次活动以青年团员为主体,带动全体学生,关爱弱势群体,为创建生活品质之城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责任感和关爱帮助他人的美好品德。 二、活动目标 1、在班级中,给困难生等结对子,在生活上关心他们成长,在学习上切实帮助他们进步; 2、走近本镇的各类弱势群体,培养学生平等待人,尊敬普通劳动者的情操; 3、用各种文艺形式歌颂普通劳动者,陶冶学生心灵,播洒爱的种子。 4、在学校中开展“献爱心慰问老人”的活动; 5、以“爱心”或“平凡人”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三、实施过程 (一)给困难生结对子 1、确定帮扶对象 在向各班班主任了解情况的基础上,确定各班帮扶对象。 2、确定帮扶方法 教师:开展“同在一片蓝天下共享大家庭温暖”青年团员“一对一”活动。即各位团员青年教师主动带头,在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与学校各班学习、生活有一定困难的学生结对,并且制定好辅导计划,展开辅导,帮助学生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能找回自信,“微笑”成长。 学生:以座位同桌或就近以及双方互选原则,配合教师,督促上课认真听讲,做好课堂笔记;帮助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在学习方法上给予一定的指导;对生活上的困难等直接向老师反映。

社会保障学习题自学考试

社会保障学同步练习

第一章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考核要求] 本章的考核的重点是掌握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保障的概念,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以及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发展等问题。 [同步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 A、国民收入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而建立的一种安全制度 B、国民收入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而建立的一种安全制度 C、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而建立的一种安全制度 D、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生活权利给予保障而建立的一种安全制度 2、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于() A、20世纪50年代初期 B、20世纪60年代初期 C、20世纪70年代初期 D、20世纪80年代初期 3、属于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结合的保险是() A、失业和医疗保险 B、养老和医疗保险 C、养老和工伤保险 D、养老和生育保险 4、属于完全统筹项目的保险是() A、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 B、失业、养老和医疗保险 C、医疗、养老和工伤保险 D、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 5、中国政府在国有企业普遍建立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时间是() A、1979年 B、1985年 C、1993年 D、1998年 6、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在再就业服务中心最长可领取多少年的基本生活费() A、二年 B、三年 C、四年 D、五年

7、世界上最早实行全民医疗保健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8、瑞典的基本社会保险项目采取了() A、现收现付的筹资模式 B、代际支付的筹资模式 C、现收现付、代际支付的筹资模式 D、积累、代际支付的筹资模式 9、社会保障概念的首次公开使用是() A、1935年英国的“社会保障法案” B、1935年法国的“社会保障法案” C、1935年美国的“社会保障法案” D、1935年德国的“社会保障法案” 10、国际劳工大会哪年发表《费城宣言》,标志着国际组织开始开始正式采纳社会保障概念() A、1944年第26届 B、1945年第26届 C、1946年第26届 D、1947年第26届 二、多项选择题 1、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大致可以分为( 5 )。 A、救助型 B、保险型 C、福利型 D、国家保障型 E、自助型 2、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是由那些制度组成(4 ) A、社会福利 B、社会保险 C、社会救助 D、社会优抚和安置 E、社会经济 3、《贝弗里奇报告》中确立了战后英国福利体系重建的基本原则是(4 ) A、普遍性原则。 B、满足最低需求原则。 C、充分就业原则。 D、福利性原则 E、费用共担原则。 4、自助型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在那些国家实行(3 ) A、新加坡 B、马来西亚 C、印度尼西亚 D、国 E、泰国 5、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核心所在是( 3 )。 A、生育保险 B、养老保险、 C、工伤保险 D、医疗保险、 E、失业保险

关于弱势群体保护

一、提出“弱势群体保护”问题的背景 首先,“弱势群体保护”是在对我国改革开放历程回顾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我国改革开放的二十年,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二十年。然而,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的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如果说前十年大家是在共同贫穷基础上低水平地实现共同富裕,大家都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的话,那么后十年,尤其是1992年以后,则是贫富差别加速扩大的十年。在这十年中,市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大,竞争日趋激烈,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速度越来越快,致富手段呈现出多元化-既有合法的手段,也有非法的手段;即有白色的手段,也有灰色的,甚至黑色的手段。有的阶层、群体从改革开放中受益很少,甚至利益受损。在我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大批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集体单位的职工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为改革开放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于是,以下岗职工、失业者、民工和农民为主体的社会弱势群体初具规模。 目前,这些社会弱势群体已占我国人口的相当大比例,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隐患,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也就顺理成章地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要从解决温饱问题的低水平共同富裕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的高水平的共同富裕,保护社会弱势群体也刻不容缓。 其次,“弱势群体保护”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目标体系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我国的改革开放是由经济动因开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于是,经济目标尤其是经济增长率,一直处于改革开放目标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但同时又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如,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滞后于企业改革,“三农问题”越来越严重,城市建设中重视城市形象和房地产开发商利益而轻视拆迁居民利益和失地农民利益,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越来越突出,等待。发展是硬道理,但被片面理解为经济发展是硬道理。其实,经济、社会、生态发展都是硬道理。因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中,应当经济目标、社会目标、生态目标并重。为适应目标体系的这种高速,必然要强调弱势群体的保护。 再次,“弱势群体保护”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可持续发是一种协调的发展观,它要求保持一个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使各阶层之间达成一种适当的平衡。历史经验表明,如果一个社会占人口比例很小的社会上层占据了绝大部分的社会资源而占人口多数的社会下层处于贫困状态,就不可能协调发展和持续发展。在各个社会阶层中,弱势群体和强势群体应当有平等的发展权利,甚至弱势群体的发展权更重要。应当注意的是,保护弱势群体绝不是对弱势群体的恩赐。弱势群体的发展是强势群体持续发展和社会整体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因为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保护弱势群体不仅是政府的责任,而且是全社会的责任,尤其是强势群体的责任。 最后,“弱势群体保护”也是人权与国际贸易挂钩的大趋势的要求。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程中,人权问题一直是西方国家为难中国的一个攻击点。“社会条款”与国际贸易挂钩已成为WTO新一轮谈判中的焦点问题。从国际贸易发展的大趋势来看,也确确实实是日益关注人权,特别是工人的权益。身处世界贸易圈内的中国,当然要服从这一大趋势,重视人权,保护人权。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包括下岗职工、农民工等等,应该是我们保护人权的当务之急。 二、“弱势群体保护”的机制

社会保障学复习资料自学考试

社会保障学复习资料自学考试

7月《社会保障学》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可分为五种:单选30分(共30题每题1分)、多选20分(共10题每题2分)、判断改错10分(共5题每题2分)、简答20分(共4题每题5分)、论述20分(共2题每题10分),选择题以练习册为主。名词解释: 1.P1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经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而建立的一种安全制度。 2.P46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单位及个人统筹而积积累起来的专项基金,当受益人出现生、老、病、死、失业等情况,提供给她们一的一定的社会物质帮助。3.P74社会保险制度:是国家经过立法的形式,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以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能够获得国家和社会补偿和帮助的各种制度的总称。 4.P98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们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5.P118失业保险:是指国家立法强制实行,经过社会统筹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资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6.P134医疗保险:是指由国家立法,经过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和方法筹集医疗资金,保障人们平等地获得适当的医疗照顾的一种制度 7.P167工伤保险:是国家和社会经过立法强制性实施的,为在生产,工作中遭受意外事故或职业病伤害的劳动者及其家属提供医疗服务、生活保障,经济补偿等物质帮助的制度。 8.P187生育保险:是指女职工因怀孕和分娩所造成的暂丧失劳动能力,中断正常收来源时,从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9.P243社会优抚:是指国家以立法的形式,经过政府行为,对社会有特殊贡献者及其家属的具有褒扬和优待抚恤性质的社会保障措施。 10.P26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在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 11.薪资比例制:即按照被保险人薪资的一定比例征

如何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

如何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 据统计,截至2004年,我国有2610万农村人口年人均收入不足668元,4977万农村人口年人均收入不足924元,他们处于绝对贫困线与相对贫困线水平。同时,我国每年出现数百万失地农民,目前总量已达4000万—5000万人。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使他们业有所就、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和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弱势群体的基本构成与基本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均GDP翻了两番多,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够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特征仍比较明显,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体收入很低甚至没有收入,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据统计,截至2004年,我国有2610万农村人口年人均收入不足668元,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还有4977万农村人口年人均收入不足924元,属于相对贫困,而且,以上绝对贫困线和相对贫困线标准明显偏低。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每年还要出现数百万的失地农民,目前总量已经达到4000万—5000万人。由于很多失地农民缺乏必要的非农产业谋生技能,加之征地补偿中存在一些不公正现象,他们的生产生活也面临较大困难。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国有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至今已向社会释放出下岗职工约3000万人。目前,包括困难下岗失业人员等在内的城市低保对象约2200万人。此外,1亿多进城农民工的基本权利维护和社会保障问题也迫切需要寻求解决之道。 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活的任务还很重 近年来,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三条保障线”(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为主要内容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各项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两个确保”得到进一步巩固,城市低保实现了应保尽保。农村社会保障事业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救灾救济制度日益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一些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正在全国积极推进。据卫生部统计,截至2004年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333个县(市)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实际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为8040万人,共筹集合作医疗资金32.83亿元,5200多万农民得到合作医疗报销补偿。 但是,在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一是缺乏对贫困农民家庭的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救助办法,传统的定期定量救济工作力度有限,很多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营养状况堪忧。 二是城市困难群体和大多数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缺乏保障,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只覆盖了城镇从业人员的1/3左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尚未全面推开,且受筹资水平的限制,报销比例较低。医疗保障制度的缺失使得他们无法负担疾病费用,形成因贫致病和因病致贫的恶性循环。 三是进城农民工的合法权利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且难以纳入城镇社会保险体系。

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与救济毕业论文

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与救济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目录 一、我国弱势群体分析 (2) (一)弱势群体的界定 (2) 1.弱势群体的含义 (2) 2.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构成 (2) (二)我国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 (2) 1.社会原因 (2) 2.个人原因 (3) (三)加强弱势群体保护的必要性 (3)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弱势群体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3) 1. 法律体系不完善 (3) 2. 救助对象存在不公平性 (3) 3. 救灾救济面还存在很大局限性 (3) 4. 救助水准偏低 (3) 三、健全与完善我国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机制 (3) (一)就业保障机制 (3) 1.政府推动:积极预防失业 (4) 2.社会保障:失业补救 (4) 3. 提高个人素质:积极寻找再就业途径 (4) (二)医疗保障机制 (4) 1.应建立对危、急、重病人的医疗救助制度 (4) 2.健全适用农民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的社区卫生保健制度 (5) (三)完善教育机制 (5) (四)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机制 (5) 1. 正确定位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中的职责 (5) 2.制定合理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原则 (5)

社会保障学复习资料Word版

1、社会保障制度可分为五种模式:救助型、保险型、福利型、国家保障 型和自助型。P4 2、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 四个部分组成的。P7 3、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P16-17 ①1984年中国各地开始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1997年,国务院颁 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开始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该文件规定: A养老制度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 B覆盖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所有企业及企业必须履行缴纳义务。 C企业缴20%左右,个人8%。 D企业缴纳的一部分建立统筹基金,一部分划入个人账户;个人缴纳的计入个人账户。 E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为职工月社会平均工资20%)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为个人账户基金积累额的1/120,可以继承)组成。 F对于新制度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的职工,要加发过渡性养老金。 ②2005年12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 度的决定》,即国发【2005】38号文件。其主要内容包括: A完善制度主要思想和主要任务; B确保按时足额发放;C扩大覆盖范围;D逐步做实个人账户; E加强征缴与监管;F改革计发办法;G建立正常调整机制; H加快提高统筹层次;I发展企业年金; J做好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 K不断提高社会保险管理服务水平等。 4、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三大流派:新老自主主义学派、民主社会主义学 派以及“中间道路”学派。P25 5、 单位及个人统筹而积累起来的专项基金,当受益人出现生、老、病、死、失业等情况时,提供给他们的一定的社会物质帮助。P46 6、社会保障基金筹集形式表:P55-56 7、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的类型有三大类:P60 ①DB型现收现付制;②DC型完全积累制; ③各种不同形式的混合模式。 第四章社会保险制度 8、 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以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能够获得国家和社会补偿和帮助的各种制度的总称。P74-75 9、社会保险的内容:P75①养老保险;②医疗保险; ③失业保险;④工伤保险;⑤生育保险。 10、社会保险的特征:P75-76 ①保障性;②法定性;③互济性;④福利性;⑤普遍性。 11、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的区别:P76 ①实施范围和对象不同。社会保险在一定时期只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实 行,它主要以社会劳动者为对象;社会保障是在全社会范围实行, 经济发展决定其保障水准高低,它是以全体国民为保障对象,无论 其是否参加过社会劳动。 ②职责不同。社会保险对丧失劳动能力和推动劳动机会的劳动者承担 生活保障责任;社会保障不但包括所有国民一切可能遇到的普遍危 险、困难和损失的保障责任,还包括社会发展方面的责任。 ③分配原则和保障水平不同。社会保险的分配和劳动者对保险基金的 贡献直接相关;社会保障分配在多数情况下是国家或社会对国民的 单方面援助,它保障的是最低生活需要。 总之,社会保险是以社会劳动者为对象,在劳动危险损失前提下发挥作用的保障制度;而社会保障是以全体国民为对象,在任 何危险损失以及满足社会全面发展方面发挥作用。 12、社会保险具有的五大功能:P77 ①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安定社会; ②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增进劳动者体质; ③促进生产发展,保证经济正常运行; ④为社会、基层服务,方便群众生活; ⑤实行收入再分配,适当调节劳动分配,保证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13、社会保险的意义:P77 ①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②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有利于推进劳动制度改革; ③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有利于启动失业机制,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 置。 14、社会保险产生的主客观条件:P79-82 ①社会保险行为产生的主观条件,主要是指人们的社会保险需求意识 的产生和不断转变与深化。 A人们对既定社会经济环境依赖的心理的转变; B人们对劳动为限可能造成的寂静收入损失所持的侥幸心理的转变; C人们对自身利益的比较选择结果的不同。 ②社会保险的客观条件: A劳动危险的客观存在及其造成的经济损失的危害程度。表现在:由于生理原因、意外事故、劳动环境、劳动资源与生产资料配置失衡等因素所导致的劳动能力(机会)丧失和经济收入损失。 B社会经济发展是事先保险的经济基础。表现在: a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使剩余产品大量增加,国家和社会因此有能力全面承担广大劳动者的保障职责。 b社会分工细密使协作更加具有连锁反应关系,因此人们充分理由实行互助互济。 c商品经济在社会化大生产化下获得蓬勃发展,商品交换无所不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