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

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
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

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法:包括27项行为能力和20项神经反射

中国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法

1、NBNA检查要求:要求在光线半暗、安静的环境中进行,应先将欲测试的新生儿放在上述环境中30分钟后测试,在两次喂奶中间,睡眠状态开始。室温要求24-28℃。全部检查在10分钟内完成。检查工具:手电筒1个(1号电池两节)、长方形红色塑料盒1个,红球(直径6-8cm)1个,秒表1个,检查人员经过2周训练,每人至少检测过20个新生儿并经过鉴定合格方可达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2、检查方法及评分标准(见表)。

中国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检查方法及评分标准,分5个部分:

第一部分:新生儿的行为能力共6项(1-6项)检查对外界环境和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1)对光的习惯形成:在睡眠状态下,重复用手电筒照射新生儿的眼睛,最多12次,观察和记录反应开始,减弱甚至小时的照射次数。评分:0分为≥11次,1分微-10次,2分≤6次。

(2)对格格声的习惯形成:睡眠状态,距其25-28cm处。短暂而响亮地摇格格声盒。最多重复12次,观察评分。评分:0分为≥11次,1分微-10次,2分≤6次。

(3)非生物性听定向反应(对格格声反应):安静觉醒状态下重复用柔和的格格声在新生儿视外(约10cm处)连续轻轻地给予刺激,观察其头和眼睛转向声源的能力。评分:0分为头和眼球不转向声源;1分为头和眼球转向格格声,但转动?60°角;2分为转向格格声≥60°角。

(4)生物性视、听定向反应(对说话人的脸反应):在安静觉醒状态下,检查者和新生儿面对面,相距20cm,用柔和而高调的声音说话,从新生儿的中线位慢慢移向左右两侧,移动时连续发生,观察新生儿头和眼球追随检查者的脸和声音移动方向的能力。评分。1分为头和眼球转向格格声,但转动?60°角;2分为转向格格声≥60°角。

(5)非生物视定向能力(对红球的反应):检查者手持红球面对新生儿,相距20cm。观察评分同(3)。

(6)安慰:是指哭闹新生儿对外界安慰的反应。评分:0分为哭闹经安慰不能停止;1分为哭吵停止非常困难;2分为较容易停止哭闹。

第二部分:被动肌张力共4项(7-11项)必须在觉醒状态下检查,受检新生儿应处在正中位,以免引出不对称的错误检查结果。

(7)围巾征:检查者一手托住新生儿的颈部和头部,使保持正中半卧位姿势,将新生儿手拉向对侧肩部,观察肘关节和中线的关系。评分:0分为上肢环绕颈部;1分为新生儿肘部略过中线;2分为肘部未达或接近中线。

(8)前臂回缩:只有新生儿上肢呈屈曲姿势时才进行,检查者用手拉直新生儿的双上肢然后松开使其弹回到原来的屈曲位。观察弹回的速度。评分:0分为无弹回;1分为弹回的速度慢(3秒以上)或弱;2分为双上肢弹回活跃,并能重复进行。

(9)下肢弹回:只有当髋关节呈屈曲位时才能检查,新生儿仰卧,检查者用双手牵拉新生儿双小腿使之尽量伸展,然后松开,观察弹回的速度。评分:0分为无弹回;1分为弹回的速度慢(3秒以上)或弱;2分为双上肢弹回活跃,并能重复进行。

(10)腘窝角:新生儿平卧,骨盆不能抬起,屈曲呈胸膝位,固定膝关节在腹部两侧,然后举起小腿测量腘窝的角度。评分:0分为>110°;1分为110-90°;2分为≤90°。

第三部分:主动肌张力共4项(11-14项)

(11)颈屈、伸肌的主动收缩(头竖立反应):检查者抓住新生儿的肩部,检查从仰卧到坐位姿势观察颈部曲伸肌收缩将头抬起,记录拖和躯干维持在一个轴线上几秒钟。然后往前垂下或后仰。评分:0分为无反应或异常;1分为有头竖立动作即可;2分为头和躯干保持平衡1-2秒钟以上。

(12)手握持:仰卧位,检查者的食指从尺侧插入其手掌,观察起抓握的情况。评分:0分为无抓握;1分为抓握力弱;2分非常容易抓握并能重复。

(13)牵拉反应:新生儿手应是干的。检查者的食指从尺侧伸进手内时,正常时会得到有力的抓握反射,这时检查者抬自己的双食指约30cm(时刻准备用大拇指在必要时去抓握住新生儿手)。一般新生儿屈曲自己的双上肢使其身体完全离开桌面。评分:0分为无反应;1分为提起部分身体;2分为提起全部身体。

(14)支持反应:检查者用手抓握住新生儿的前胸,拇指和其他手指分别在两腋下,支持新生儿呈直立姿势,观察新生儿下肢和躯干是否主动收缩以支撑身体的重量,并维持几秒钟。评分:0分为无反应;1分为不完全或短暂直立时头不能竖立;2分为能有力地支撑全部身体,头竖立。此项评分主要观察头和躯干是否直立,下肢可屈曲。也可伸直。

第四部分:原始反射共三项(15-17项)

(15)自动踏步:上面的支持反应得到时,新生儿躯干在直立位置或稍微往前倾,当足接触到硬的平面即可引出迈步动作。放置反应:取其直立位,使新生的足背碰到桌子边缘,该足有迈上桌子的动作。自动踏步和放置反应意义相同,没有自动踏步,有放置反应同样得分。0分为无踏步也无放置;1分为踏一步或有放置反应;2分为踏2步或在同足有2次放置反应。或两足各有一次放置反应。

(16)拥抱反射:新生儿呈仰卧位,检查者将小儿双手上提,使小儿颈部离开桌面约2-3cm,但小儿头仍后垂在桌面上,突然放下小儿双手,恢复其仰卧位。由于颈部位置的位置的突然变动引出拥抱反射。表现为双上肢向两侧伸展,双手开,然后屈曲上肢似拥抱状回收上肢至胸前。可伴有哭叫,评分定结果主要根据上肢的反应。评分:0分为无反应;1分为拥抱反射不完全,上臂仅伸展,无屈曲回收;2分为拥抱反射完全,上臂伸展后屈曲回收到胸前。(17)吸吮反射:将乳头或手指放在新生儿两唇间或口内,则引起吸吮动作。注意吸吮里、节律、与吞咽是否同步。评分为:0分为无吸吮动作;1分为吸吮力弱;2分为吸吮力好和吞咽同步。

第五部分:一般反应共3项(18-20)。包括:

(18)觉醒度:在检查过程中能否觉醒和觉醒程度。评分:0分为昏迷;1分为嗜睡;2分为觉醒好。

(19)哭声:在检查过程中哭声情况。评分:0分为不会哭;1分为哭声微弱,过多或高调;2分为哭声正常。

(20)活动度:在检查过程中观察新顺呢感儿活动情况。评分:0分为活动缺少或过度,1分为活动减少或增多;2分为活动正常。

本检查只适用于足月新生儿。早产儿孕周纠正至40周时评估20项NBNA总分40分于生后2-3天,12-14天,26-28天3次测定,以一周内新生儿获37分以上为正常,37分以下尤在2周内≤37分者需长期随访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定心理量表.doc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定心理量表(NBNA)及操作指导 姓名_________ 性别____ 年龄____ 出生日期________ 1.对光的习惯形成:在睡眠状态下,重复用手电筒照射新生儿的眼睛,最多12次,观察和记录反应开始、减弱甚至消失的照射次数。 1)≥11次2)7~10次3)≤6次 2.对格格声的习惯形成:新生儿处于睡眠状态,距其15~20厘米处,短暂而响亮地摇格格声红塑料盒,最多重复12次。 1)≥11次2)7~10次3)≤6次 3.非生物性听定向反应(对格格声反应):在安静觉醒状态下重复用柔和的格格声在新生儿视线外(约10厘米处)连续轻轻地给予刺激,观察其头和眼睛转向声源的能力。 1)头和眼睛不能转向格格声2)转向格格声,但转动<60°3)转向格格声≥60° 4.生物性视和听定向反应(对说话的人脸反应):在安静觉醒状态下,检查者和新生儿面对面,相距20厘米,用柔和而高调的声音说话,从新生儿的中线位慢慢向左右两侧移动,移动时连续发声,观察新生儿头和眼球追随检查者的脸和声音移动方向的能力。 1)头和眼睛不能转向说话声2)转向说话声,但转动<60°3)转向说话声≥60° 5.非生物性视定向反应(对红球的反应):检查者手持红球面对新生儿,相距20厘米。 1)≥11次2)7~10次3)≤6次 6.安慰:是指哭闹的新生儿对外界安慰的反应。 1)哭闹经安慰不能停止,即使抱在怀里也无济于事 2)哭闹停止非常困难3)安慰后较易停止哭闹 7.围巾征:一手托住新生儿的颈部和头部使其保持正中位,半卧位姿势,将新生儿手拉向对侧肩部,观察肘关节和中线的关系。 1)上肢环绕颈部2)新生儿肘部略过中线3)肘部未达中线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 N B N A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郁南县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20行为神经测定(NBNA)报告编号:测试日期: 项目检查时状态 评分 012 行为能力1.对光习惯形成 2.对声习惯形成 3.对格格声反应 4.对说话的脸反应 5.对红球反应 6.安慰 睡眠 睡眠 安静觉醒 同上 同上 哭 ≥11 ≥11 头眼不转动 同上 同上 不能 7-10 7-10 眼或头转动 <60° 同上 同上 困难 ≤6 ≤6 眼或头转动≥60° 同上 同上 容易或自动 被动肌张力7.围巾征 8.前臂弹回 9.腘窝角 10.下肢弹回 觉醒 同上 同上 同上 环绕颈部 无 >110° 无 肘略过中线 慢、弱>3秒 90°~110° 慢、弱>3秒 肘未到中线 活跃,可重复≤3秒 <90° 活跃,可重复≤3秒 主动肌张力11.颈屈、伸肌主动 收缩(头竖立) 12.手握持 13.牵拉反应 14.支持反应直立位 觉醒 同上 同上 同上 缺或异常 无 无 无 困难、有 弱 提起部分身体 不完全,短暂 好、头竖立1-2秒 以上 好、可重复 提起全部身体 有力,支持全部身 体 原始反射15.踏步或放置 16.拥抱反射 17.吸允反射 同上 同上 同上 无 无 无 引出困难 弱、不完全 弱 好,可重复 好,完全 好,和吞咽同步 一般估价18.觉醒度 19.哭 20.活动度 觉醒 哭 觉醒 昏迷 无 缺或过多 嗜睡 微弱,尖,过多 略减少或增多 正常 正常 正常 总分:评价:检查者: 说明: NBNA只作为新生儿神经行为的筛查,不作为诊断,只供医务人员参考。 一、NBNA是指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方法,评分有3个分度(0,1,2),满分40分,>37分为合格,≤37分为不合格。如果评分低于38分,7天后应进行小儿神经行为测定,仍正常者建议至上级医院进一步诊疗。 二、意义:(1)作为新生儿出生检查的一部分。新生儿在一般体格检查同时做新生儿行为神经检查,可以全面了解新生儿体格发育、视听感知能力和神经系统情况。(2)新生儿检查时,家长在场观看,使家长了解新生儿能力,学会和新生儿交往,密切亲子关系以利于优育和智力开发。(3)早期发现轻微脑损伤,充分利用早期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强的时机,通过早期干预,促进代偿康复,防治伤残。(4)作为围产高危儿因素对新生儿影响的检查手段。

小儿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小儿神经系统的检查,原则上与成人相同,但也存在重要差别。小儿时期生长发育不成熟,婴幼儿更是神经系统发育的最快速时期。有的表现如伸直性跖反射,在成人或年长儿属病理性,但在婴幼儿却是一种暂时的生理现象。临床各种辅助检查中,年龄越小,不同年龄间正常差异也越大。因此,对小儿神经系统的检查与评价,均不能脱离相应年龄期的正常生理学特征。 一般检查:1.意识和精神行为状态可根据小儿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来判断意识水平(即意识深、浅度)有无障碍,由轻而重分为嗜睡、昏睡、半昏迷和昏迷等。少数主要表现为谵妄、定向力丧失和精神行为异常等意识内容的减少或异常。智力低下者常表现为交流困难、脱离周围环境的异常情绪与行为等。2.头颅头围可粗略反映颅内组织容量。头围过大时要注意脑积水、硬膜下血肿、巨脑症等。头围过小警惕脑发育停滞或脑萎缩,但大约2%~7%的小头围儿童,智力仍可能正常。注意囟门和颅骨缝,过早闭合见于小头畸形。囟门增大伴膨隆、张力增高、以及颅缝开裂等均提示颅压增高,颅骨叩诊时尚可得“破壶音”。对疑有硬膜下积液、脑穿通畸形婴儿,可在暗室内用电筒紧贴颅骨做透照试验,前额部光圈>2cm,枕部>lcm,或两侧不对称时对诊断有提示作用。3.皮肤某些神经疾病可伴有特征性皮肤损害,包括皮肤色素脱失斑、面部皮脂腺瘤、皮肤牛奶咖啡斑、或面部血管痣等。 颅神经检查:1.嗅神经反复观察对香水、薄荷、或某些不适气味的反应。嗅神经损伤常见于先天性节细胞发育不良,或额叶、颅底病变者。2.视神经主要检查视力、视野和眼底。(1)视力:未成熟儿已能对强光表现皱眉或不安。3个月婴儿开始用双眼注视并跟随移动中物体。视力表测试下,2岁的视力约为6/12,3岁前达20/20的成人水平。(2)视野:年长儿可直接用视野计。对婴幼儿,检查者可站在婴儿背后,或与其面对面地将色彩鲜艳玩具(对婴儿)或白色视标,由侧面远端缓慢移人视野内,注意婴儿眼和头是否转向玩具或患儿见到视标的表情,并以检查者自己视野作比较,粗测有无视野异常。(3)眼底:检查婴幼儿眼底较困难,必要时扩瞳后进行。正常新生儿因血管少视乳头颜色较白,不要误为视神经萎缩。慢性颅内高压时可见视乳头水肿和视网膜静脉淤血。3.动眼、滑车和展神经观察有无眼睑下垂、眼球震颤、斜视等。检查眼球向上、向下和向两侧的眼外肌运动。注意瞳孔大小及形状,以及对光反射、会聚和调节反应等。4.三叉神经注意张口下颌有无偏

新生儿行为测定操作规程

新生儿行为测定操作规程 20项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是我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特点并结合美国步雷寿顿新生儿行为估价评分和法国阿米尔—梯桑神经运动测定方法的优点而建立。新生儿行为神经测查能比较全面地反应大脑的功能状态,早期发现脑损伤,可作为观察治疗效果和反映康复程度的指标。 (一)适用范围:NBNA只适合足月新生儿,若早产儿检查时需要等到矫正胎龄(出生时胎龄+生后日龄)满40周后在做。因为早产肌张力较低,NBNA评分并不能反映其正常与否,但是早产儿可有视听反应。 (二)测量的环境、时间 测量宜安排在安静、半暗的坏境中进行,避免声光等刺激对新生儿测定产生干扰,室内温度一般控制在22~26℃。检测时间安排在两顿奶之间,一般情况喂奶后1小时新生儿睡眠状态开始,此时检查新生儿不易被唤醒,很难引出视听等定向反应,而如果安排在奶前新生儿常饥饿而哭闹,也不易集中注意力于视听定向反应。 (三)测量的顺序 从新生儿睡眠开始,先测定光和格格声反应减弱项目,然后打开其包被,脱去衣服,观察四肢活动情况,做上下肢弹回,围巾征和腘窝角,接着拉成坐位,观察竖头能力,扶起做直立支持反应、踏步和放置反应,平放呈仰卧位时做握持和牵拉反应,牵拉反应放下时做拥抱反射。哭闹时观察安慰反应。随后包裹新生儿做视、听定向反应。如果新生儿吃奶很好,不必测试吸吮反射。检查一般在10分钟内完成,检查后立即做评分记录。如果检查时新生儿醒着不能做对光刺激和格格声反应减弱的检查,可以让其睡着后再补充检查和评分,但其他项目要一次完成,不能分次检查和评分。 (四)检查者的个人能力 NBNA的测量方法的掌握必须通过现场传授,检查者自己至少测量了20个新生儿,并接受4~5次辅导,最后通过合格检验,才能达到测量的合格标准,总分误差不应超过2分。测量的过程也是检查者与新生儿相互作用的过程,检查者在充分理解新生儿的状态和行为表演能力、在不同的状态有其不同的行为能力基础上,将患儿处于舒适的位置如怀抱、包裹,包括检查时对手法的把握使他们感到舒服,这样容易引出最优的视听力定向表演。新生儿的觉醒时间很短,集中注意力时间更短,很容易疲劳,因此成功准确完成行为测查的关键在于检查者经验积累上的灵活性和敏感性。 (五)测量的内容 20项的NBNA分为5个部分:a.行为能力(第1~6项,共6项);b.被动肌张力(第7~10项,共4项);c.主动肌张力(第11~14项,共4项);d.原始反射(第15~17项,共3项);e.一般评估(第18~20项,共3项)。每一项评分有三个分度,即0分、1分、2分。满分为40分,评分以最优表演评定。足月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表。

新生儿20项神经行为测定

新生儿20项神经行为测定 Neonatal Behavioral Assessment Scale 由美国儿科医生T.B.布莱泽顿等人于 1973 年制定的第一个检 查新生儿行为表现的量表。又称布莱泽顿量表。适用于出生后第一天到满月的婴儿,有27个检查新生儿对环境刺激的行为的反应的项目。所检查的行为特点包括:①习惯化,即新生儿对光、声等刺激物的反应因重复刺激而减量的速度。②定向,指新生儿对刺激物注视、倾听以及反馈的时间和程度。③运动的成熟性,指新生儿在整个检查过程中协调和控制活动的程度和组织性。④变异性,指新生儿在整个检查过程中的觉醒和睡眠状态、肤色的变化、活动及高度兴奋过程的变化速度和大小。 ⑤自我安静能力,即新生儿在烦躁、哭闹时自我安静下来的速度和程度。 ⑥社交往来行为,即新生儿对人微笑和发音的情况。该量表除有27个检查行为的项目外,还有20个检查反射和运动的项目,如巴宾斯基反射、颈肢反射、莫罗反射等。1978年 F.D.霍罗维茨等人将其修订为“新生儿行为评定量表—堪萨斯”,新量表比原来的量表更为完善,不仅记录新生儿出现的最好反应,也记录其最典型的反应。 自1973 年Breazelton 的新生儿行为评价评分问世以来,新生儿行为检查已得到长足的发展。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国内鲍秀兰等根据国外使用的方法,结合自己的经验创立了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定量表(NBNA) ,并得到了广泛应用。现将NBNA 的一般简况及我们近10 年来的应用情况结合国内资料介绍如下。 1 NBNA简况 我国的20 项新生儿神经行为测查内容分为5 个部分,即行为能力(6 项) 、被动肌张力(4 项) 、主动肌张力(4 项) 、原始反射(3 项) 和一般估价(3 项) (各项具体内容从略) 。每一项评分有3 个分度:即0 、1 和2 分。满分为40 分。NBNA 实施必须规范化,要严格按程序操作,现将有关 重点事项简述如下。 测查室温在22~27 ℃,如温度达不到时,可用加热器使局部范围温度达上述要求。测查应在新生儿两次喂奶间进行,即在喂奶后1 h 睡眠状态中开始。先测光和格格声反应减弱项目;然后打开小儿包被,脱去衣服,观察四肢活动情况及围巾征和窝角;拉成坐位,观察竖头能力,扶起观察直立支持、踏步和放置反应;随后包裹新生儿,观察视、听定向反应。如果新生儿吃奶很好,不必测试吸吮反射,自动通过,一般检查可在10 min 内完成。检查后立即评分并记录。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觉醒时间很短,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更短,很容易疲劳,当小儿疲劳时可表现为烦

儿童神经系统检查与反射检查

儿童神经系统反射检查 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具有一定的规律,首先出现的是原始反射,随着中脑神经的发育,原始反射逐渐消失,出现中脑水平的立直反射(矫正反应),神经系统逐渐完善出现大脑皮质水平的平衡反射 原始反射---反射中枢在脊髓、延髓、脑桥 立直反射---反射中枢在中脑、间脑 平衡反射---反射中枢在大脑皮质 1原始反射 原始反射是人类的先天反射,又称非条件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这些不受意识控制的反应是人类一生下来就具有的。这些反射在应该出现是不出现或应该消失时不消失均属异常,有临床意义。 01吸吮反射 0-3月 检查方法:用手指轻触婴儿口唇与口角,或者将手指或母亲乳头插入口内。 反应:像得到食物一样主动闭口,有节律地吸吮、咽下。 意义:减弱或缺失多见于早产儿,生后窒息、外伤等脑干机能损伤,饱食后不出现,饥饿时呈亢进状态。持续存在(6-8月后)或消失后重新出现,提示脑损伤。 02觅食反射0-3个月,一般1月左右消失。 检查方法:用手指轻触婴儿口角或上下唇。 反应:婴儿出现张口寻找乳头动作。3-4月后婴儿会学习、认知到肚子饿时,会用哭声来表达需求,觅食反射就慢慢消失了。 意义:同吸吮反射。生后3月仍然存在为不正常,会导致易张口,舌肌后缩,颈立直差,1岁以上存在提示摄食障碍。 03拥抱反射(Moro反射) 又称惊吓反射,由于头部和背部位置关系的突然变化,刺激颈深部的本体感受器,引起上肢变化的反射。亢进时下肢也出现反应。肌张力低下及严重精神发育迟滞患儿难以引出,早产、低钙、核黄疸、脑瘫等患儿此反射可亢进或延迟,偏瘫患儿左右不对称。拥抱型为0-3个月,伸展型为3-6个月。 检查方法:共五种 ①落法:小儿仰卧位,检查者手放在小儿后头部,将头抬起离床面30度,然后将手下落10-15度(手不离开头部); ②拉手法:小儿仰卧位,检查者拉小儿两手上提,当小儿肩部离开床面是(头不离开床面)然后突然松开。 ③托法:平托起小儿,令头部向下倾斜15°; ④弹足法:用手指轻弹小儿足底; ⑤声法:小儿仰卧于床上,用力敲打床边附近发出声音; 反应:分两型 ①拥抱型:小儿两上肢对称性伸直外展,拇指、示指末节指间关节屈曲,呈扇形张开,然后上肢屈曲,肩、前臂收拢呈拥抱状态,小儿有惊吓的表情或哭闹不安,亢进时下肢也出现与上肢相似的反应。 ②伸展型:又称不完全型,检查时可见小儿上肢突然伸直外展,迅速落于床上,小儿稍有不快感觉,多见于3个月以上的幼儿。 意义: ①反射减弱或缺失:说明脑干机能低下。多见于处于休克期的新生儿或窒息、产伤婴儿。

新生儿行为测定

新生儿行为测定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可了解新生儿行为能力,有利于早期开发智力,并能及早发现轻微脑损伤,以便早期干预、防治伤残。 (一)新生儿行为的内容和方法 1.正常新生儿觉醒—睡眠周期 将新生儿所有的行为按活动、安静觉醒和睡眠的不同程度分为6个状态,即有规律的觉醒—睡眠周期,正常周期约45~50分钟。 (1)安静觉醒状态:眼睁开,活动少,能集中注意力于刺激源。 (2)活动觉醒状态:眼睁开,活动多,不易集中注意力。 (3)哭的状态:此状态时感性刺激不易引出反应。 (4)瞌睡状态:眼可睁开或闭合,眼睑闪动,有不同程度的躯体运动。 (5)安静睡眠状态(深睡眠状态):眼闭合无眼球运动和自然的躯体运动,呼吸规则。 (6)活动睡眠状态(浅睡眠状态):眼闭合,眼球在闭合眼睑下快速运动,躯体自然活动减少,呼吸不规则。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定应经过上述各状态,而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新生儿缺乏预期的周期性变化。 2.新生儿行为评定时的检查要求 要求在光线半暗和安静的环境中进行,将欲测试的新生儿单独放在上述环境中约30分钟后测试,于2次喂奶中间睡眠状态时开始,室温要求24~28℃,全部检查于10分中内完成。检查工具:手电筒1个(装1号电池2节)、长方形红色塑料盒1个,红色皮球1个(直径6~8厘米)1个,秒表1个。测查人员经过2周的训练,每人至少测查20个新生儿,并通过鉴定合格。 3.新生儿行为测定的顺序: 按下列顺序操作,以便引出最佳反应。对光的习惯形成,对声的习惯形成,围巾征,上臂弹回,guo 角,下肢弹回,头竖立,握持反射,牵拉反射,拥抱反射,安慰,直立反射,踏步反射或放置反射,吸吮反射,觉醒度,哭,活动度,对格格声反应,对说话人脸的反应,对红球的反应。 4.检查方法及评分标准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定分五个部分: (1)新生儿行为能力(1~6项)6项: ①对光的习惯形成:在睡眠状态下,重复用手电筒照射新生儿的眼睛,最多

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法、光疗箱使用法

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法 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法:包括27项行为能力和20项神经反射 中国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法 1、 NBNA检查要求:要求在光线半暗、安静的环境中进行,应先将欲测试的新生儿放在上述环境中30分钟后测试,在两次喂奶中间,睡眠状态开始。室温要求24-28℃。全部检查在10分钟内完成。检查工具:手电筒1个(1号电池两节)、长方形红色塑料盒1个,红球(直径6-8cm)1个,秒表1个,检查人员经过2周训练,每人至少检测过20个新生儿并经过鉴定合格方可达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2、检查方法及评分标准(见表)。 中国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检查方法及评分标准,分5个部分: 第一部分:新生儿的行为能力共6项(1-6项)检查对外界环境和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 (1)对光的习惯形成:在睡眠状态下,重复用手电筒照射新生儿的眼睛,最多12次,观察和记录反应开始,减弱甚至小时的照射次数。评分:0分为≥11次,1分微-10次,2分≤6次。 (2)对格格声的习惯形成:睡眠状态,距其25-28cm处。短暂而响亮地摇格格声盒。最多重复12次,观察评分同(1)。 (3)非生物性听定向反应(对格格声反应):安静觉醒状态下重复用柔和的格格声在新生儿视外(约10cm处)连续轻轻地给予刺激,观察其头和眼睛转向声源的能力。评分:0分为头和眼球不转向声源;1分为头和眼球转向格格声,但转动?60°角;2分为转向格格声≥60°角。 (4)生物性视、听定向反应(对说话人的脸反应):在安静觉醒状态下,检查者和新生儿面对面,相距20cm,用柔和而高调的声音说话,从新生儿的中线位慢慢移向左右两侧,移动时连续发生,观察新生儿头和眼球追随检查者的脸和声音移动方向的能力。评分方法同(3)。 (5)非生物视定向能力(对红球的反应):检查者手持红球面对新生儿,相距20cm。观察评分同(3)。 (6)安慰:是指哭闹新生儿对外界安慰的反应。评分:0分为哭闹经安慰不能停止;1分为哭吵停止非常困难;2分为较容易停止哭闹。 第二部分:被动肌张力共4项(7-11项)必须在觉醒状态下检查,受检新生儿应处在正中位,以免引出不对称的错误检查结果。 (7)围巾征:检查者一手托住新生儿的颈部和头部,使保持正中半卧位姿势,将新生儿手拉向对侧肩部,观察肘关节和中线的关系。评分:0分为上肢环绕颈部;1分为新生儿肘部略过中线;2分为肘部未达或接近中线。 (8)前臂回缩:只有新生儿上肢呈屈曲姿势时才进行,检查者用手拉直新生儿的双上肢然后松开使其弹回到原来的屈曲位。观察弹回的速度。评分:0分为无弹回;1分为弹回的速度慢(3秒以上)或弱;2分为双上肢弹回活跃,并能重复进行。 (9)下肢弹回:只有当髋关节呈屈曲位时才能检查,新生儿仰卧,检查者用双手牵拉新生儿双小腿使之尽量伸展,然后松开,观察弹回的速度。评分同(8)。 (10)腘窝角:新生儿平卧,骨盆不能抬起,屈曲呈胸膝位,固定膝关节在腹部两侧,然后举起小腿测量腘窝的角度。评分:0分为>110°;1分为110-90°;2分为≤90°。 第三部分:主动肌张力共4项(11-14项) (11)颈屈、伸肌的主动收缩(头竖立反应):检查者抓住新生儿的肩部,检查从仰卧到坐位姿势观察颈部曲伸肌收缩将头抬起,记录拖和躯干维持在一个轴线上几秒钟。然后

新生儿神经系统检查综述

新生儿神经系统检查 体格检查 一、清醒度新生儿的清醒度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最敏感的指标。胎龄28周以前的小儿很难分清是清醒还是入睡。胎龄28周后,有明显的变化,用轻轻摇动的方法,能把婴儿从睡眠中唤醒,持续几分钟。胎龄32周左右,不需要刺激婴儿可以频繁地睁开眼睛,并能自然地转来转去。胎龄37周的婴儿,清醒时能哭喊。足月儿除上述表现外,对某些刺激能看或听。 用清醒度正常,木僵和昏迷三个术语来表示不同的清醒度。木僵和昏迷在新生儿可能见于双侧大脑损伤及网状结构间脑、中脑和脑桥病变时。但详细的解剖学部位,尚未完全确定。 二、颅神经(1、5、6) (一)嗅神经在新生儿期很少做此项检查Sarndt观察到胎龄大于32周的婴儿对薄荷油棉拭子有反,说明新生儿期的婴儿已有嗅觉反应。另一证据是能辨别自己妈妈乳房的气味。 嗅觉缺失可见于嗅球、嗅束缺失。由于糖尿病母亲的婴儿嗅球、嗅束发育不完善,可用此种试验进行检查。 (二)视神经 1.视觉:胎龄28周的婴儿对光刺激能闭眼或凝视。胎龄32周的婴儿只要光刺激存在,能持续地闭眼。37周胎龄的婴儿,能转动眼睛朝向柔和的光。足月儿能明确地随着目标而转动,并能诱发眼球震颤。足月儿在清醒时眼睛如不能明确地随着一个物体目标而转动,提示大脑皮质功能障碍。失明在新生儿少见。 2.瞳孔:新生儿期瞳孔直经约2~3m m,早产儿比足月儿稍大。胎龄29周的早产儿可能出现对光反应。比较恒定的对光反应在胎龄32周的婴儿才能出现。 双侧瞳孔增大见于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室内出血等。双侧瞳孔缩小见于缺氧缺血性脑病。单侧瞳孔扩大见于硬膜下血肿及其他肿物,第3颅神经麻痹缺氧,缺血性脑病。单侧瞳孔缩小见于Horner氏综合征:患侧瞳孔缩小,上睑轻度下垂,眼球内陷,患侧面部少汗。 3.眼球运动:自发的眼球转动在胎龄32周的早产儿可以出现。胎龄30周以上的婴儿可以出现眼球的跟随运动要。注意眼睛的位置。在生后6~12周内,大部早产儿和一些足月儿,可见到垂直或水平的双眼位置不协调。斜视在新生儿意义不十分清楚。频繁的斜视,见于脑干损伤、脑室内出血或缺氧缺血性脑病。第6颅神经病变可以造成眼球运动的限制、不能外展,发生内斜。 (三)面部的感觉和咀嚼能力用针轻微二的刺激面部出现特殊表情,以检查面部的感觉。还可通过吸吮和让婴儿咬检查者的手指来估计咀嚼能力。检查新生儿时很少能发现面部感觉异常,一般不做。但如果很仔细地检查,有可能认识更多的神经系统异常,作者曾发现1例早产儿患后颅凹综合征,继发脑室出血,双侧面部感觉消失。 (四)面部的运动机能基本同于较大儿童。应在安静时观察双眼裂大小,是否对称,鼻唇沟的深浅,嘴角的位置等。面部自发运动开始时以及婴儿啼哭时来检查面部的运动机能。因为由大脑损伤引起的面肌力弱,只有在安静时及在运动开始时表现的明显。但是面神经核、颅神经、神经肌肉接头或肌肉的损伤,一般是在面部运动作怪脸或哭闹时才容易发现。引起新生儿面肌运动无力的原因,属于大脑方面,有缺氧缺血性脑病,大脑损伤。属于面神经核的,有Mobius综合征,表现为双侧面部表情淡漠,双侧面瘫。属于周围神经方面的,有神经损伤(如产伤),后颅凹血肿。属于神经肌肉接头方面的,有重症肌无力,婴JL肉毒中毒。属于肌肉方面的,如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等。左枕前分娩可能出现左侧面部麻痹,产钳分娩可能造成上、下面部麻痹和眼睛关闭不良。 (五)听功能胎龄28周的婴儿对大声喊叫表现出眨眼睛和吃惊。足月儿听觉更发达了,对声音刺激、表现出运动停止,呼吸型改变,张大嘴,眼睛睁大。精确的听力检查,确定有无耳聋,在新生儿是困难的。但测出或高度怀疑有无严重听力障碍是可能的。过度注视(Visual hyperattentiveness)以及在检查者突然接近患儿时引起惊跳,是可靠的线索,应继续随诊,重复检查以便及早发现,给予语言训练。常见新生儿耳聋的原因有遗传因素,高胆红素血症,先天性新生儿感染,如风疹和巨细胞病毒、弓形虫感染、先天梅毒、新生儿期细菌性脑膜炎,低体重儿的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颅内出血等。 (六)吸吮和吞咽功能是第5791012颅神经密切配合协调完成的。因为吃奶的动作需要呼吸、吸吮和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评1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评(NBNA) 一.对光习惯形成. 1.方法:在睡眠状态下,重复用手电筒照射新生儿的眼睛,最多照射12次. 2.判断:观察和记录反应开始.减弱甚至消失的次数. 0分≥11次;1分7-10次;2分≤6次. 二.对声音习惯形成. 1.方法:在睡眠状态下,距其25-28cm处,短暂而响亮地摇格格声盒. 2.判断:观察和记录反应开始.减弱至消失的次数. 0分≥11次;1分7-10次;2分≤6次. 三.对格格声反应. 1.方法:在安静觉醒状态下,重复用柔和的格格声连续轻轻地给予刺激,在新生儿的视线外约10cm处. 2.判断:观察头和眼球转向声源的能力. 0分: 头和眼球不能转向格格声. 1分:头和眼球转向格格声,但<60°(≤30°). 2分:头和眼球转向转向格格声≥60°. 四.对说话的人脸反应. 1.方法:在安静觉醒状态下,与新生儿面对面相距20cm,用柔和而高调的声音说话,从新生儿的中线位慢慢移向左右两侧,移动时连续发声. 2.判断:0分:头和眼球不能转动 1分:头和眼球能转动<60°(≤30°). 2分:头和眼球能转动≥60°. 五.对红球反应.

1.方法:在安静觉醒状态下,手持红球面对新生儿,相距20cm 2.判断:0分:头和眼球不能转动. 1分:头和眼球转动<60°. 2分:头和眼球转动≥60°. 六.安慰:指哭闹的新生儿对外界安慰的反应. 判断:0分:哭闹经安慰不能停止. 1分:哭闹停止非常困难. 2分:容易止哭闹. 七.围巾征. 判断:0分:环绕颈部 1分:肘部略过中线 2分:肘部未达中线 八.前臂弹回 1.方法:双上肢呈屈曲姿势,拉直双上肢然后松开使其弹回到原来的屈曲位,观察弹回的速度. 2.判断:0分:无弹回; 1分:弹回慢或弱,>3″; 2分:弹回活跃并能重复,≤3″. 九.下肢弹回 1.方法:仰卧,髋关节呈屈曲位,牵拉新生儿双小腿使之尽量伸展,然后松开,观察弹回的速度. 2.判断:0分:无弹回; 1分:弹回慢或弱,>3″; 2分:弹回活跃并能重复,≤3″. 十.腘窝角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说明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 新生儿期行为神经测定可以了解新生儿行为能力,有利于早期开发智力,并能早期发现轻微脑损伤,以便早期干预。早期干预将大大促进受伤大脑的可塑性,以达 到良好的功能代偿,防治伤残。 一、新生儿神经系统特点: 新生儿神经系统在解剖上极不成熟,在化学成分和生理方面与成人显著不同,功能不成熟,神经系统功能相当大部分由脑干和脊髓控制,如婴儿期的反射,如拥抱、握持、踏步、放置等均代表不受高级大脑的约束的原始神经细胞功能释放。因其后脑行使主要功能。产前或围产期所造成的前脑损伤在新生儿期并不显著,当小儿逐渐成熟而具有更复杂行为时才逐渐表现。出生后的环境对脑发育影响是肯定的,即脑功能的发育具有可塑性。未成熟脑的可塑性最强,故强调早发现、早干预。 经Wolf等人研究发现新生儿从睡眠到觉醒可分为深睡、浅睡、瞌睡、安静觉醒、活动觉醒和哭6个意识状态,每个状态都有一些特定的行为,并发现新生儿在视觉、听觉以及嗅、味、触觉方面都具有一定感受能力,而且有手足协调的运动能力和外界如母亲等一定的模仿能力。如安静清醒状态下新生儿注视人的面部,向声音处转头,模仿性伸舌,随外界语音节律扭动身体等。 二、新生儿行为 1、新生儿有很多惊奇的能力,会哭、笑、吃,能听、看、嗅,有味觉和触觉。1.1 视:胎龄28周对光有反应,37周随微光动眼,强光可引出新生儿眨眼反射。生后即有视力。生后数分钟注意人脸图形的时间比白纸要长。生后即可追随红球(8-10cm直径球,在前面20-25cm处摆动)注视90°角度。 1.2 听:生后几天内主要通过脊髓组织传导听觉刺激。巨大声响引起眨眼、或拥

抱反射,并可由安静转啼哭或由啼哭转安静。在觉醒状态下用眼和头去找声源。胎儿在宫内就能听到母亲体内的各种声音,说话声和外面的音乐,生后仍保持记忆。 1.3 嗅:嗅觉发育较早,如寻找母乳,可用鼻辨出哪个乳垫是其母亲的,而向这方向转头。对强烈气味表示不悦,生后1月未形成香味引起的食物条件反射。 1.4 味觉:生后几天即可对甜味表现吸吮,对咸、酸、苦味表现皱眉、闭眼、用舌把苦物顶出来。 1.5 触:生后即有触觉,以口唇周围最灵敏,遇有东西接触即有吸吮动作,物件接触手脚心产生握持反射,对冷和痛刺激有反应等。 1.6 运动:新生儿运动多为无意识或反射性动作,两侧肢体活动范围、肌力、肌张力表现对称性。曲肌张力大于伸肌张力,安静时上下肢呈屈曲位。仰卧时大腿轻度外展,膝、髋关节和踝关节屈曲状。附卧时头歪向一侧,屈髋、膝关节屈曲在腹下方,两手呈轻度握拳状,拇指放在其他四指之外。可有自发的张开及握拳动作。 1.7 具有一定程度的与外界相互作用及认识世界的能力,模仿动作,如伸舌张嘴等。 2、新生儿已具有习惯形成的能力,新生儿处于习惯形成状态是他们对环境过多刺激的防卫反应。 3、新生儿的运动受着新生儿颅内“生物钟”的支配。这种运动可追溯到胎内,已由B超观察指示16-20周的胎儿就有臂、腿、躯体的自发性节律运动。生后会举肩、举臂、吃拳、视、笑、打哈欠、张嘴、伸舌等。 三、正常新生儿觉醒-睡眠周期 此周期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包括六个状态。正常周期约45-50分钟。 1、深睡:眼闭合,无眼球运动和自然躯体运动,呼吸规则。 2、浅睡:眼闭合,眼球在闭合眼睑下快速活动,躯体自然活动减少,呼吸不规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定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定 第1题:对光的习惯形成:在睡眠状态下,重复用手电筒照射新生儿的眼睛,最多12次,观察和记录反应开始、减弱甚至消失的照射次数。 1. ≥11 2.7-10次 3. ≤6 第2题:对格格声的习惯形成:新生儿处于睡眠状态,距其15~20厘米处,短暂而响亮地遥格格声线塑料盒,最多重复12次。 1. ≥11 2.7-10次 3. ≤6 第3题:非生物性听定向反应?(对格格声反应):在安静觉醒状态下重复用柔和的格格声在新生儿视线外(约10厘米处)连续轻轻地给予刺激,观察其头和眼睛转向声源的能力。 1.头和眼睛不能转向格格声 2.转向格格声,但转动<60° 3.转向格格声≥60° 第4题:生物性视和听定向反应(对说话的人脸反应):在安静觉醒状态下,检查者和新生儿面对面,相距20厘米,用柔和而高调的声音说话,从新生儿的中线位慢慢向左右两侧移动,移动时连续发声,观察新生儿头和眼球追随检查者的脸和声音移动方向的能力。 1.头和眼睛不能转向说话声 2.转向说话声,但转动<60° 3.转向说话声≥60° 第5题: 非生物性视定向反应(对红球的反应):检查者手持红球面对新生儿,相距20厘米。 1. ≥11 2.7-10次 3. ≤6次 第6题:安慰:是指哭闹的新生儿对外界安慰的反应。 1.哭闹经安慰不能停止,既使抱在怀里也无济于事 2.哭闹停止非常困难 2.安慰后较易停止哭闹 第7题:围巾征:一手托住新生儿的颈部和头部使其保持正中位,半卧位姿势,将新生儿手拉向对侧肩部,观察肘关节和中线的关系。 1.上肢环绕颈部 2.新生儿肘部略过中线 3.肘部未达中线 第8题:前臂弹回:只有新生儿双上肢呈屈曲姿势时才能进行,检查者用手拉直新生儿双上肢,然后松开使其弹回到原来的屈曲位,观察弹回的速度。 1.无弹回 2.弹回速度慢>3秒钟 3.双上肢弹回活跃≤3秒钟,并能重复进行第9题:下肢弹回:只有当髋关节呈屈曲位时才能检查,新生儿仰卧,检查者用双手牵拉新生儿双小腿使之尽量伸展,然后松开,观察弹回的速度。 1.无弹回 2.弹回速度慢>3秒钟 3.双下肢弹回活跃≤3秒钟,并能重复进行第10题:新生儿平卧,骨盆不能抬起,屈曲呈胸膝位,固定膝关节在腹部两侧,然后举起小腿测量腘窝的角度。 1. >110° 2. 110-90° 3. ≤90° 第11题:头竖立反应(颈屈、伸肌主动收缩):检查者双手抓握新生儿上臂及胸部,两手上缘在新生儿乳腺水平,拉其从仰卧位到坐位姿势,观察到颈部屈伸肌收缩将头抬起,记录头和躯干维持在一个轴线上的秒数。 1.为无反应或异常 2.有头竖立动作 3.头和躯干保持平衡1—2秒以上 第12题:手握持:仰卧位,检查者的食指从尺侧插入其手掌,观察其抓握的情况。 1.无抓握 2.抓握力弱弱 3.非常容易抓握并能重复 第13题:牵拉反应:在做手握持基础上得到有力的抓握时,检查者抬高双食指约40厘米,则新生儿会屈曲自己的上肢使其身体完全离开桌面 1.无此反应 2.只提起部分身体 3.提起全部身体 第14题:支持反应:检查者用手抓握新生儿前胞,拇指和其他手指分别在两个腋下,支持新生儿呈直立姿势,观察新生儿下肢和躯干是否主动收缩以支持躯体的重量并维持几秒钟。 1.无反应 2.不完全或短暂、直立时下肢屈曲头不能竖立

新生儿20行为神经测定(NBNA)

郁南县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20行为神经测定(NBNA)报告 编号:测试日期: 姓名:性别:出生日期: 项目检查时状态评分 0 1 2 行为能力1.对光习惯形成 2.对声习惯形成 3.对格格声反应 4.对说话的脸反应 5.对红球反应 6.安慰 睡眠 睡眠 安静觉醒 同上 同上 哭 ≥11 ≥11 头眼不转动 同上 同上 不能 7-10 7-10 眼或头转动 <60° 同上 同上 困难 ≤6 ≤6 眼或头转动≥60° 同上 同上 容易或自动 被动肌张力7.围巾征 8.前臂弹回 9.腘窝角 10.下肢弹回 觉醒 同上 同上 同上 环绕颈部 无 >110° 无 肘略过中线 慢、弱>3秒 90°~110° 慢、弱>3秒 肘未到中线 活跃,可重复≤3秒 <90° 活跃,可重复≤3秒 主动肌张力11.颈屈、伸肌主动 收缩(头竖立) 12.手握持 13.牵拉反应 14.支持反应直立位 觉醒 同上 同上 同上 缺或异常 无 无 无 困难、有 弱 提起部分身体 不完全,短暂 好、头竖立1-2秒以 上 好、可重复 提起全部身体 有力,支持全部身体 原始反射15.踏步或放置 16.拥抱反射 17.吸允反射 同上 同上 同上 无 无 无 引出困难 弱、不完全 弱 好,可重复 好,完全 好,和吞咽同步 一般估价18.觉醒度 19.哭 20.活动度 觉醒 哭 觉醒 昏迷 无 缺或过多 嗜睡 微弱,尖,过多 略减少或增多 正常 正常 正常 总分:评价:检查者: 说明: NBNA只作为新生儿神经行为的筛查,不作为诊断,只供医务人员参考。 一、NBNA是指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方法,评分有3个分度(0,1,2),满分40分,>37分为合格,≤37分为不合格。如果评分低于38分,7天后应进行小儿神经行为测定,仍正常者建议至上级医院进一步诊疗。 二、意义:(1)作为新生儿出生检查的一部分。新生儿在一般体格检查同时做新生儿行为神经检查,可以全面了解新生儿体格发育、视听感知能力和神经系统情况。(2)新生儿检查时,家长在场观看,使家长了解新生儿能力,学会和新生儿交往,密切亲子关系以利于优育和智力开发。(3)早期发现轻微脑损伤,充分利用早期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强的时机,通过早期干预,促进代偿康复,防治伤残。(4)作为围产高危儿因素对新生儿影响的检查手段。

小儿神经系统检查方法

小儿神经系统检查方法 ? 诊断小儿神经系统疾病时,需有详尽的病历和全面的体格检查。本节只讨论神经系统的检查方法。 ? 神经系统疾病检查方法 小儿神经系统检查的主要内容与成人大致相同,但由于小儿神经系统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年龄的正常标准各不相同,检查方法也有其特点. ? 1、检查小儿时要尽量取得患儿的合作,有些检查过程可先在检查者自己身上做一下示范,例如查腱反射时,检查者可用叩诊锤先敲敲自己前臂,减少患儿的恐惧。 ? 2、有时为了避免患儿厌烦或过于疲劳,可分次检查。 ? 3、小婴儿的神经系统检查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当小儿入睡时肌张力松弛,原始反射减弱或消失,吃奶前、饥饿时常表现不安、多动,吃奶后又常常入睡, ? 所以最好是在进食前1~1个半小时进行。 ? 4、室内光线要充足、柔和,但不要使阳光直接照射到小儿面部,环境要安静,检查时从对小儿打扰最小的检查开始,不必按下列顺序进行。 ? 一、一般检查 1.意识和精神行为状态 ? 要了解小儿意识和精神状态, ? 意识障碍的轻重程度可分为嗜睡、意识模糊、半昏迷、昏迷等。 ? 精神状态要注意有无烦躁不安、激惹、谵妄、迟钝、抑郁、幻觉,对人、地、时间的定向力有无障碍,对检查是否合作,检查过程中是否表现多动、精神不能集中等。 ? 检查过程中还要注意小儿(特别是智力发育落后的小儿)有无特殊气味。 ? 患某些先天代谢异常的小儿往往有某种特殊气味, ? 苯丙酮尿症患儿常有鼠尿味或发霉气味; ? 枫糖尿症有烧焦糖味; ? 异戊酸血症有干酪味或汗脚味; ? 蛋氨酸吸收不良症有干芹菜味等等。 2.头颅

? 头颅检查是小儿神经系统检查的一个重要项目。首先要观察头颅外形, ? 矢状缝早闭时头围向左右两侧增长受限,而向前后增长不受影响,形成“舟状头”畸形(形状向一个翻过来的小船)。 ? 冠状缝早闭时头围向前后增长受限,而向左右增宽,形成扁头畸形。若各颅缝均早闭则形成塔形头畸形 ? 头围可粗略反映颅内组织容量。头围过大时要注意脑积水、硬膜下血肿、巨脑症等。头围过小警惕脑发育停滞或脑萎缩。 ? 每个小儿都要测量头围:沿枕外隆突及眉间水平测量头围周径。 ? 正常情况下初生时大约为34cm;生后半年内增长最快,每月约增l.5cm;后半年每月增加约为0.5cm,l岁时头围约46cm;2岁时48cm,5岁时50cm。 ? 头围个体差异较大,可与小儿自己的胸围(平乳头处)比较,2岁以前胸围与头围相近或略小于头围,2岁以后胸围超过头围。 ? 婴儿时期头围与全身体格发育有关,头围与体重相平行,生后6个月以内的小儿,体重与平均体重相比,每差1kg,头围可相差1.3cm;6月~1岁的小儿,体重相差1kg时,头围相差1cm。 ? 头部望诊还要观察头皮静脉是否怒张,头部有无肿物及瘢痕。 ? 头颅触诊要了解囟门大小及紧张程度,检查时扶小儿呈半坐位。囟门中心点若高度超过囟门骨缘水平,为之隆起,反映颅内压力增高,哭闹时前囟膨隆。正常情况下,安静半坐位时囟门稍凹。 ? 触诊时还需了解颅缝情况,新生儿时期囟门附近冠状缝可宽达4~5mm,无临床意义,若鳞状缝(顶颞缝)裂开,则需注意,这是脑积水的一个体征。 6个月以后颅缝即不易摸到。颅缝早期骨化时可扪及明显的骨嵴。颅内压增高时可使颅缝裂开,叩诊头颅可听到“破壶音”(Macewen征阳性), 正常婴儿因颅缝未闭也有此体征。 ? 头颅听诊应在一安静室内进行,用钟式听诊器头置于乳突后方、额、颞、眼窝及颈部大血管部位。 ? 正常婴幼儿约有50%~75%在眼窝部位可听到收缩期血管杂音,6岁以后不容易听到。 ? 若杂音粗糙响亮或明显不对称,应考虑可能为血管畸形,如动静脉瘘在小脑肿瘤时,有时在枕部可听到杂音。 ? 颅透照检查是一种适用于婴儿的检查方法,简便安全。用一个普通手电筒,前端围以海绵或胶皮圈,使电筒亮端能紧贴患儿头部不漏光。在暗室中透照头颅各部位。正常情况下,沿胶皮圈外缘有一条2cm左右宽的红色透光带,前额部光圈>2cm,枕部>1cm,或两侧不对称时对诊断有提示作用。 脑穿通畸形或重症脑积水皮质萎缩薄于lcm时,照一侧时对侧也透光。

中国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

作者:鲍秀兰等中国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检查方法及评分标准,分5个部分:1第一部分:新生儿的行为能力共6项(1-6项)检查对外界环境和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1)对光的习惯形成:在睡眠状态下,重复用手电筒照射新生儿的眼睛,最多12次,观察和记录反应开始,减弱甚至小时的照射次数。评分:0分为≧11次,1分为7-10次,2分≦6次。(2)对格格声的习惯形成:在新生儿睡眠状态,距其10-15cm处。短暂而响亮地摇格格声盒。最多重复12次,观察评分同(1)。(3)非生物听定向反应(对格格声反应):觉醒状态下重复用柔和的格格声在新生儿视外(约10-15cm 处)连续轻轻地给予刺激,观察其头和眼睛转向声源的能力。评分:0分为头和眼球不转向声源;1分为头和眼球转向格格声,但转动<60°角;2分为转向格格声≧60°角。(4)生物性视听定向反应(对说话人的脸反应):在安静觉醒状态下,检查者和新生儿面对面,相距20cm,用柔和而高调的声音说话,从新生儿的中线位慢慢移向左右两侧,移动时连续发生,观察新生儿头和眼球追随检查者的脸和声音移动方向的能力。评分方法同(3)。(5)非生物视定向能力(对红球的反应):检查者手持红球面对新生儿,相距20cm。观察评分同(3)。(6)安慰:是指哭闹新生儿对外界安慰的反应。评分:0分为哭闹经安慰不能停止;1分为哭吵停止非常困难;2分为自动不哭,也可经安慰。2第二部分:被动肌张力共4项(7-10项)必须在觉醒状态下检查,受检新生儿应处在正中位,以免引出不对称的错误检查结果。(7)围巾征:检查者一手托住新生儿的颈部和头部,使保持正

中半卧位姿势,将新生儿手拉向对侧肩部,观察肘关节和中线的关系。评分:0分为上肢环绕颈部;1分为新生儿肘部略过中线;2分为肘部未达和刚到中线。(8)前臂回缩:新生儿上肢呈屈曲姿势时进行此项检查。检查者用手拉直新生儿的双上肢,然后松开上肢能自然弹回到原来的屈曲位,观察弹回的速度。评分:0分为无弹回;1分为弹回的速度慢(>3秒)或弱;2分为双上肢弹回活跃(≦3秒),并能重复进行。(9)下肢弹回:只有当新生儿髋关节呈屈曲位时才能检查。新生儿仰卧,头呈正中位,检查者用双手牵拉新生儿双小腿,使之尽量伸直,然后松开,观察弹回的速度。评分同(8)。(10)腘窝角:新生儿平卧,骨盆不能抬起,屈曲下肢呈胸膝位,固定膝关节在腹部两侧,然后举起新生儿小腿,测量腘窝的角度。评分:0分>110°;1分为110°-90°;2分为≦90°。3第三部分:主动肌张力共4项(11-14项)(11)颈屈、伸肌的主动收缩(头竖立反应):检查者抓住新生儿的肩部,检查从仰卧到坐位姿势,观察颈部曲,伸肌收缩及试图将头抬起,记录坐直位时头竖立的秒数。评分:0分为无竖头或异常;1分为有头竖立动作,但不能维持;2分为头和躯干保持平衡1-2秒钟以上。(12)手握持:新生儿仰卧位,检查者的食指从尺侧插入其手掌,观察其抓握的情况。评分:0分为无抓握;1分为抓握力弱;2分非常容易抓握并能重复。(13)牵拉反应:检查者的食指从尺侧伸进手内时,正常时会得到有力的抓握反射,这时检查者抬自己的双食指约30cm(时刻准备用大拇指在必要时去抓握住新生儿手)。一般新生儿会主动抓住检查者的手指使其身体完全离

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

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法:包括27项行为能力和20项神经反射 中国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法 1、NBNA检查要求:要求在光线半暗、安静的环境中进行,应先将欲测试的新生儿放在上述环境中30分钟后测试,在两次喂奶中间,睡眠状态开始。室温要求24-28℃。全部检查在10分钟内完成。检查工具:手电筒1个(1号电池两节)、长方形红色塑料盒1个,红球(直径6-8cm)1个,秒表1个,检查人员经过2周训练,每人至少检测过20个新生儿并经过鉴定合格方可达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2、检查方法及评分标准(见表)。 中国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检查方法及评分标准,分5个部分: 第一部分:新生儿的行为能力共6项(1-6项)检查对外界环境和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1)对光的习惯形成:在睡眠状态下,重复用手电筒照射新生儿的眼睛,最多12次,观察和记录反应开始,减弱甚至小时的照射次数。评分:0分为≥11次,1分微-10次,2分≤6次。 (2)对格格声的习惯形成:睡眠状态,距其25-28cm处。短暂而响亮地摇格格声盒。最多重复12次,观察评分。评分:0分为≥11次,1分微-10次,2分≤6次。 (3)非生物性听定向反应(对格格声反应):安静觉醒状态下重复用柔和的格格声在新生儿视外(约10cm处)连续轻轻地给予刺激,观察其头和眼睛转向声源的能力。评分:0分为头和眼球不转向声源;1分为头和眼球转向格格声,但转动?60°角;2分为转向格格声≥60°角。 (4)生物性视、听定向反应(对说话人的脸反应):在安静觉醒状态下,检查者和新生儿面对面,相距20cm,用柔和而高调的声音说话,从新生儿的中线位慢慢移向左右两侧,移动时连续发生,观察新生儿头和眼球追随检查者的脸和声音移动方向的能力。评分。1分为头和眼球转向格格声,但转动?60°角;2分为转向格格声≥60°角。 。 (5)非生物视定向能力(对红球的反应):检查者手持红球面对新生儿,相距20cm。观察评分同(3)。 (6)安慰:是指哭闹新生儿对外界安慰的反应。评分:0分为哭闹经安慰不能停止;1分为哭吵停止非常困难;2分为较容易停止哭闹。 第二部分:被动肌张力共4项(7-11项)必须在觉醒状态下检查,受检新生儿应处在正中位,以免引出不对称的错误检查结果。 (7)围巾征:检查者一手托住新生儿的颈部和头部,使保持正中半卧位姿势,将新生儿手拉向对侧肩部,观察肘关节和中线的关系。评分:0分为上肢环绕颈部;1分为新生儿肘部略过中线;2分为肘部未达或接近中线。 (8)前臂回缩:只有新生儿上肢呈屈曲姿势时才进行,检查者用手拉直新生儿的双上肢然后松开使其弹回到原来的屈曲位。观察弹回的速度。评分:0分为无弹回;1分为弹回的速度慢(3秒以上)或弱;2分为双上肢弹回活跃,并能重复进行。 (9)下肢弹回:只有当髋关节呈屈曲位时才能检查,新生儿仰卧,检查者用双手牵拉新生儿双小腿使之尽量伸展,然后松开,观察弹回的速度。评分:0分为无弹回;1分为弹回的速度慢(3秒以上)或弱;2分为双上肢弹回活跃,并能重复进行。 。 (10)腘窝角:新生儿平卧,骨盆不能抬起,屈曲呈胸膝位,固定膝关节在腹部两侧,然后举起小腿测量腘窝的角度。评分:0分为>110°;1分为110-90°;2分为≤90°。 第三部分:主动肌张力共4项(11-14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