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技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美国科技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美国科技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生物技术的发展史

生物技术的发展史 生物技术不完全是一门新兴学科,它包括传统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两部分。传统生物技术是指旧有的制造酱、醋、酒、面包、奶酪及其他食品的传统工艺。现代生物技术则是指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以现代生物学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新兴学科。当前所称的生物技术基本上都是指现代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指:应用生物或来自生物体的物质制造或改进一种商品的技术,其还包括改良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植物与动物和利用微生物改良环境的技术。 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竞争。现代生物技术被世界各国视为一种二十一世纪高新技术。我国早在1986年初制定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中就将生物技术列于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高技术的首位。第一次技术革命,工业革命,解放人的双手;第二次技术革命,信息技术,扩展人的大脑;第三次技术革命,生物技术,改造生命本身。现代生物技术之所以会被世界各国如此重视和关注,是因为它是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诸如食品短缺问题、健康问题、环境问题及资源问题的关键性技术;还因为它与理、工、医、农等科技的发展,与伦理、道德法律等社会问题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国计民生将产生重大的影响。现代生物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酶)工程,此外还有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技术、克隆动物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生物材料技术、生物能源技术、利用生物降解环境中有毒有害化合物、生物冶金、生物信息等技术。直接相关联的学科: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化学工程学、医药学等。对人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影响最大的生物技术领域:农业生物技术、医药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海洋生物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使用了大量的现代化高精尖仪器。这些仪器全部都是由微机控制的、全自动化的。这就是现代微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与生物技术的结合和渗透。如超速离心机、电子显微镜、高效液相色谱、DNA合成仪、DNA序列分析仪等。没有这些结合和渗透,生物技术的研究就不可能深入到分子水平,也就不会有今天的现代生物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的主要内容:疾病治疗--用于控制人类疾病的医药产品,包括抗生素、生物药品、基因治疗。快速而准确的诊断--临床检测与诊断,食品、环境与农业检测。农业、林业与园艺--新的农作物或动物的基因改造、保存,肥料,杀虫剂:如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食品--扩大食品、饮料及营养素的来源:如单细胞蛋白等。环境--废物处理、生物净化及新能源。化学品--酶、DNA/RNA及特殊化学品、金属。设备--由生物技术生产的金属、生物反应器、计算机芯片及生物技术使用的设备等。 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1)提高农作物产量及其品质。培育抗逆的作物优良品系。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生物进行基因转移,使生物体获得新的优良品性,称之为转基因技术。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的生物体称为转基因生物。至1994年全世界批准进行田间试验的转基因植物已达1467例,涉及的作物种类包括马铃薯、油菜、烟草、玉米、水稻、番茄、甜菜、棉花、大豆等。转基因性能包括抗除草剂、抗病毒、抗盐碱、抗旱、抗虫、抗病以及作物品质改良等。例如我国首创的两系法水稻杂交优势利用,已先培育出了具实用价值的梗型光敏核不育系N5047S、7001S等新品系,一般增产达10%以上,高产可达40%。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袁隆平教授,1997年试种其培育的“超级杂交稻”3.6亩,平均亩产达884kg。1998年总理特批基金1000万元,用于支持该项研究的深化与推广。我国学者还将苏云金杆菌的Bt杀虫蛋白转入棉花,培育抗虫棉,对棉铃虫杀虫率高达80%以上。(2)植物种苗的工厂化生产;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对优良品种进行大量的快速无性繁殖,实现工业化生产。该项技术又称植物的微繁殖技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一个植物细胞有如一株潜在的植物。利用植物的这种特性,可以从植物的根、茎、叶、果、穗、胚珠、胚乳、官或组织取得一定量的细胞,在试管中培养这些细胞,使之生长成为所谓的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可在试管内大量繁殖。(3)提高粮食品质;生物技术除了可培育高产、抗逆、抗病虫害的新品系外,还可以培育品质好、营养价值高的作物新品系。例如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学者将菜豆储藏蛋白基因转移到向日葵中,使用权向日葵种子含有菜豆储藏蛋白。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番茄可延缓其成熟变软,从而避免

美国电子政务建设调研报告

美国电子政务建设调研报告(谢存亮) 二OO七年十二月十六日至三十一日,应美国三立国际交流公司的邀请,成都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美国电子政务培训团一行15人赴美国进行了培训考察,我随团参加了此次培训。在美期间,培训团访问了美国弗吉尼亚州政府、马里兰州蒙哥马利郡政府,与美国三立国际交流公司进行了座谈交流。通过对美方的考察与交流,我对美国电子政务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就如何借鉴美国经验,利用电子政务手段促进我区政务服务工作有了初步认识。 一、美国电子政务的基本情况 1、美国政府高度重视电子政务 根据美国弗吉尼亚州人力资源部主任米歇尔女士的介绍,美国的电子政务主要是各级政府通过采用电子政务原则和管理信息技术中的成功案例所取得的成效,在保证安全性和隐私权的同时向公民和政府决策者提供及时和准确的信息。他们认为,美国政府是世界上获取数据和信息最多的机构之一,也是信息技术系统的最大用户之一。美国政府应该在管理信息技术与信息内容方面成为世界上的领导者,在提高生产率、改进服务、取得成效方面实现最大的效益。推广电子政务的目的,应该旨在给纳税人和联邦雇员带来巨大的效益;政府部门和机构要在过去成功的基础上建立和推行新的原则和方法,实现更大程度的节约,更好地改进对客户的服务。 他们提出将致力于对客户的关注,而不是像传统的做法那样仅关注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他们主要从5个方面关注电子政务的成效:一是提高生产率;二是控制IT成本;三是贯彻2O02年的联邦电子政务法;四是加强网络空间的安全;五是建立有效的IT工作队伍。目前,美国已有8个部门和机构达到了电子政务评分卡的绿色等级。他们的目标是成为世界上最好的信息服务和信息系统的管理者、创新者和使用者。因此,对电子政务提出了三个考核指标:一是政府部门和机构合理地管理他们的IT投资,获益要远远大于成本;二是对IT项目的管理过程中,成本、日程和实施的变化不大于10%;三是要让公民和政府决策者可以方便、可靠地找到信息。 2、美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概况 据有关资料介绍,美国的电子政务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

简要评述美国二战以来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演变及其对美国经济的影(精)

简要评述美国二战以来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演变及其对美 国经济的影响 二战始于1939年9月1日,美国作为和英国、中国、前苏联同一阵线的同盟国,参战于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二战对于整个世界格局尤其是美国的影响是深远的:1、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西欧和日本不得不唯美国马首是瞻。 2、美国大发战争横财,美国的经济实力强大,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黄金储备,主导着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3、战争中确立的霸主地位主导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雅尔塔体系。联合国成立初期被美国操纵。 4、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常规武器最强大,在世界各地建立了500多个军事基地,还垄断了原子弹。 二战前,美国正处于经济萧条时期,无论政府如何努力都无法挽救日趋颓势的美国经济。二战爆发,当时没人能想到,二战结束时美国的经济竟然复苏了:失业率下降到1.9%, GDP涨到了二战初期的两倍。“二战”后,美国成为了世界顶级的经济强国。“二战”对美国经济的一大影响是它增加了总需求和生产,尤其是武器,军火和食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大多数人都厌倦了参与欧洲的争端,而且又是经济大萧条时期,所以美国没有立即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可是,当战火在欧洲和亚洲蔓延时,美国政府知道他们要时刻为战争准备着。除了加强军事、招兵买马外,政府还将工业向军事物资转型,很多汽车生产流水线都开始生产战斗机零件,渔业码头也停泊了军舰,越来越多的曾被废弃的美国工厂又重新开始了生产。1941年不列颠之战后,美国政府颁布了《租借法案》,以中立国身份向外出口军用物资,从而进一步增长了军用物资的需求和生产。在之后的4年中,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向英国和苏联等国提供了价值325亿美元的物资。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正式向轴心国宣战,进一步促

美国科学技术政策的历史沿革

美国科学技术政策的历史沿革 刘志高1 李奇明2 刘家国3 (11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武汉430074;21中国地质大学人文与经济学院, 武汉430074;3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部, 武汉430064) 摘 要:美国目前是全世界的经济、军事超级大国,其经济和军事的发展,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因是科学和技术,是美国历届政府对科学和技术的重视和善用,是有一套适时调整的正确并有效的科技政策。美国的国家技术政策有着比较久远的历史根源。从美国独立到目前两百多年,美国国家科技政策经历了几次历史性的变革。分析美国国家科技政策的沿革、现行科技政策,对我国的科技决策的科学化和先进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美国 科技政策 历史沿革 The Evolution of US Policy of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LIU Zhigao1 LI Q iming2 LIU Jiaguo3 (1.G raduate School of China U niversity of G eosciences,Wuhan430074; 2.F aculty of H umanity and E conomy of China U niversity of G eosciences,Wuhan430074; 3.G raduate School of Zhongnan U niversity of E conomics and La w,Wuhan430064) Abstract:American is now economic and military superpower in the world.The most basic and important rea2 son o f its economic and military achievement i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 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y,American government attaches much importance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ing a set o f the correct and effective policy o 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at can adjusted automaticly an opportune moment.From American independence to now,the American national policy o 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gone through some o f historic transforms.It is very important and significative for the scientific and advanced decisionmaking to analyse the evolution o f the American policy o 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current policy o 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 ey w ords:USA,the policy o f science and technology,evolution 美国自从建国以来,随着国内外经济、社会和科技环境的变化,其科技政策不断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新形势的要求。从整体上看,美国科技政策的发展基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 建国后至二战时期的美国科技政策起源 从美国实现国家独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150多年里,美国完成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完成了一次同期的工业革命,极大地加强了美国的国家实力,使美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推动其进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科技的进步是最关键因素之一,美国政府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更不可低估。美国政府二战前的科技政策主要特点是: (1)建立法律制度保护、鼓励发明和创新权益。一是

我国科技政策向创新政策演变的过程_趋势与建议_基于我国289解读

政策研究我国科技政策向创新政策演变的过程趋势与建议、第二扶持民营科技企业成为政策建设的着力点。 , 新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也不尽相同政策工具选择需要和国家创新能力 , , 为了推动创新载体的发展政府各部门出、 , 台了《于加快乡镇企业科技进步的意见》关于关《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速国家高新、、、祸合。在创新能力相对薄弱的前期阶段我国政 , , 府通过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和技术引进项目是在当时条件下的最优选择这样能够有效促进创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支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决定》等科技和产业政策 , , 新能力提升。随着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以政府 , , , 主导的科技工程和技术引进政策效用边际递减。当创新能力提升到一定阶段企业成为创新体系的主体政府就要开始转向经济环境的营造为企 , , 第三促进科技创新的金融政策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从资金投人方面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制度保障。业创新服务“ 。由此可见创新政策结构的转变是。 , 财政政策突出表现在《技三项经费管科 , 、创新系统和政策体系协同的结果” 和政理条例》《府采购法》的制定金融方面也相继从科技政策单向推进向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协同发展的转变还是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匹配演进的结果。“ ” “ 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基本法律包括商业银行法公司法担保法证券法信托法保险法票据法证券投资基金法等、。、、、,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的发展 , 战略逐步转变为有较强经济指向的结构性赶超战略提出了经济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 。 , 三我国创新政策演变趋势分析“ , 通过 , 一年我国创新政策历史演变的“ “ 依靠” 、“ 面向成为一段” 经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我国创新政策呈现从科技政策单向推” “ ” 时间内政府创新政策目标的核心” , 。年南巡讲“ 话之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进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阶段 , , 进向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协同的发展趋势这种转变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从创新政策的, “ ” 出年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 台科技体制改革驶人快

国内外生物技术发展现状

国内外生物技术发展概况 (2010-10-21 18:00:05) (一)国内外生物技术发展动态 1、国际生物技术发展现状生物技术是近 20 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高新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医药、轻工食品、海洋开发、环境保护及可再生生物质能源等诸多领域,具有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特征,对提升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影响。近 10 年来,生物技术获得突破性发展,生物技术产业产值以每 3 年增长 5 倍的速度递增,以生物技术为重点的第四次产业革命正在兴起,预计到 2020 年,全球生物技术市场将达到 30,000 亿美元。在发达国家,生物技术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增长速度大致是 25%-30%,是整个经济增长平均数的 8-10 倍。在生物技术制药领域,包括基因工程药物、基因工程疫苗、医用诊断试剂、活性蛋白与多肽、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药用动植物细胞工程产品以及现代生物技术生产的生物保健品等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其中与基因相关的产业发展最强劲。全球医药生物技术产品占生物技术产品市场的 70%以上,占药物市场的 9% 左右,以高于全球经济增长 5 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发展,仅单克隆抗体市场销售额就达 40 亿美元。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各国政府未来农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应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高新技术培育的农林牧渔新品种、兽用疫苗、新型作物生长调节剂及病虫害防治产品、高效生物饲料及添加剂等已推广运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1996 年,全球转基因作物才 170 万公顷,以后逐年直线上升,到 2004 年已经达到 8100 万公顷,8 年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增加近 48 倍。照此增长速度预计 2010 年世界范围内 50%的耕地将种植转基因作物,2020 年将增至 80%。尤其是抗虫、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推广,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经济效益极为显著。全球转基因作物市场价值 1995 年仅 7500 万美元, 1997 年达 6.7 亿美元,2002 年为 45.2 亿美元,预计到2010 年将达 200 亿美元。本文章来自生物科学博览网站,欢迎您的光临食品生物技术产业产值约占生物产业总产值的 15-20%,目前国际市场上以生物工程为基础的食品工业产值已达 2500 亿美元左右,其中转基因食品市场的销售额 2010 年将达到 250 亿美元。此外,保健食品行业是全球性的朝阳产业,市场增长迅速。环境生物技术是生物技术、工程学、环境学和生态学交叉渗透形成的新兴边缘学科,是 21 世纪国际生物技术的一大热点。环境生物技术兼有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特点,在环境污染治理与修复、自然资源可持续再生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能源生物技术主要目标是利用生物质能源。生物质能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四位的能源。目前,全球储量为亿吨,相当于 640 亿吨石油。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开发研究计划,如日本的阳光计划、印度的绿色能源工程、美国的能源农场和巴西的酒精能源计划等,主要是开发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汽油。尽管生物质液化燃料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份额还不大,但由于岂疫有环保和再生性特点,前景非常广阔。 2.国内生物技术发展现状我国政府一直把生物技术作为重点支持的战略高技术领域,提出了“加强源头创

科技发展现状战略及主要政策完整版

科技发展现状战略及主 要政策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中国科技发展现状、战略及主要政策国家计委规划司、科技司产业技术政策课题组 1998年3月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已成为其国际地位和在国际竞争中成败的决定性因素。面向21世纪的中国,如何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迅速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确保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速全社会的科技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而立足现实国情,适时制订和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将是关键所在。 一、中国科技发展的环境 (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从世界经济增长周期与科技进步浪潮的相关性看,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处于低速徘徊阶段,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有所降低,表明世界科技发展还没有产生新的重大突破,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尚在酝酿之中,预计到下世纪初,世界科技发展的总体趋势,仍是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深入,仍将以微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科技发展和创新为核心。值得注意是:这些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仍然方兴未艾,日新月异,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明显缩短,传统观念上的研究、应用开发及生产间的界限愈加模糊,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如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极为迅速,技术淘汰率高,产品更新换代快,在计算机领域中每六个月甚至更短的周期内就有新产品问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科间的交叉日益突出,技术领域的创新更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及影响。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已经不再将科技项目按基础、应用和开发三个领域划分,而是按国家的战略需要划分为若干重大项目推动科技进步,以更便于调动和发挥一个国家的整体的综合优势。此外,国际间的科技合作也进一步得到加强。鉴于高技术发展具有高效益、高风险和高耗资的特点,走国际合作之路已被纳入各国政府和企业界发展高技术的战略规划,如美国、日本、加拿大和欧共体12国参加的国际空间站计划,以及美国、欧洲同俄罗斯的空间合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强手之间甚至是国际竞争对手之间也展开了联合和合作,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多家着名微电子企业携手共同开发新一代动态随机存储芯片,以共担费用、共担风险,成为世界强手既联合又竞争的范例。 (二)中国科技发展的国内环境 中国经济发展对科学技术提出广泛的需求。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但是必须看到,粗放型增长方式仍在我国经济增长中起着支配地位。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主要是靠大规模投入自然资源、资金和劳动力来支撑;相当多的企业素质不高,科技开发、创新能力弱,技术进步缓慢,产品档次低、消耗高、质量差。目前,我国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很多处于世界60-70年代的水平,工业企业设备近20%老化,超期服役率达40%。资源消

美国二战后的科技政策

按时期主要的政策: 1:50~60年代终点至调整科研机构,政府主力项目,加强对规划和引导 2:70~80年代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放在经济战略中心地位, 3:90年代不断扩大研究和开发经费的投入; 二战前,美国并没有形成一个对全国科技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政府政策。其科研活动基本上属于民间分散性质的。研究经费主要靠民间募集。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需要制造新的武器和完成均是以虚的研制任务,这就必须把全国的科技力量动员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为此,美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对战后有着深远影响的科技政策。如科研管理工作有内行领导,利用大学优势,实行科研和同承包制,成立科学研究哈发展局(OSRD),集中领导协调规划全国的科研与发展事业。 战争结束后,罗斯福要求osrd局长布什博士,针对国家战时动员科学资源的经验,提出一个方案。报告强调了政府要大力支持科研开发,积极促进大学的基础研究和培养科学人才,并建议创立“国家科学基金会”。这标志着美国西安达科技政策的形成和确立。 美国全国科学院:创建于1863年,是根据林肯总统签署的法令成立的,该院活动的宗旨是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对全国和世界性的科学技术问题提出问题并给与帮助。根据全国科学院的决定,并在全国科学院的帮协助下,全国工程科学院于1964年12月建立。该院1982年共有国内院士1099名,国外院士97名。根据美国联邦政府的要求,全国工程科学院与全国科学院共同共同负责审议科学技术问题。此后,在1970年,同样根据全国科学院的决定,又成立了美国医学科学院。美国医学科学院的主要任务是审查有关公共健康的政策问题。上述三个科学院的共同执行机构成为全国研究理事会。全国研究理事会下设有4个学科委员会可4个专门委员会。他们包括工程学委员会,生命科学委员会等十余可委员会,它们的涉及到的活动有对各个学科的具有全国意义并需要全国科技界共同努力来解决的基础性科学技术问题进行讨论。 50年代后,由于经济不景气和战后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政府压缩了对科技的投入,并减少了政府的干预。1957年,苏联发着卫星成功,使得美国受到了刺激,美国政府调整了其科技政策和科研机构,1957年11月,艾森豪威尔任命了直属总统的科技特别助理,1958年奖以前的航空咨询委员会及其研究所合并,成立“国家航航空航天局”,还有对一些大项目的统一规划和领导,阿波罗探月等一系列的生物科学,和技术,系统工程学,计算机模拟技术等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另外,大规模的增加科研经费,特别是空间项目。 70到90年代的科技政策: 阿波罗探月的成功重振了美国的雄风,但是由于过分的偏重于国防,空间研究的科技政策,而且国家的目标不切实际,超出了财政的能力。使得另外方面的经济增长停滞。这一时期的政策主要是改革。主要是加强对科技政策的系统研究;建立一个科学技术与经济米却结合的创新过程一体化的新体制;政府在大学建立一批高水平的工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在政府,工业,大学之间加强建立新的合作关系。强调科学研究主要为国际按目标服务,强调基础研究资助的选择性。大发展最高可续技术产也放在经济战略的中心地位。 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重要的法律。1982年《小企业创新发展法》出台,是“小企业穿心研究项目计划”应运而生,鼓励中国小企业技术创新和彩玉联邦实验室的项目研究,是小企业成为促进联邦可延长过转获得主要力量之一。1984年颁布的《国家合作研究法》,改变了以反托拉斯法限制企业之间合作的传统规定,转而允许企业之间进行合作研究开发,合作产,及增强企业研究开发能力,1986年,国会痛多了《联邦技术转移法》,鼓励国家实验室与工业界合作建立科研合作体,以促进技术转移,1988年哟有《综合贸易和竞争力法》,1989

国外美国生物技术及生物医药行业现状分析

国外(美国)生物技术及生物医药行业现状分析 科学家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的详细数据,在生物学的基础研究和产业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生物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从现有资源中发掘出新的有价值的信息,同时进行改造,制造出产品加以利用。随着技术的发展,生物技术已经与越来越多的其他学科相结合,如:高速计算机,微电子,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产业。将生物技术应用到药物制造领域,就形成了生物医药行业,这是本研究的重点。实际上,生物技术在农业,食品,环境和其他领域都有深远影响。目前,60%以上的生物技术成果集中在医药行业,用于开发特色新药或对传统医药进行改良。生物技术引入医药行业,使生物医药行业成为最活跃,进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生物技术从本世纪70年代发展,经历了许多波折,但基本被美国垄断。自1971年第一家生物制药公司在美国成立开始试生产生物药品至今,已有三千多家生物技术公司先后在世界各地成立。90年,生物技术股在美国一路飙升,市场一片疯狂,但不出一年,就好景不在,此后生物技术股票的低迷持续了近10年。生物技术股的再次闪耀,在于它的技术诺言正在实现。今天,绝大多数的生物技术分析家坚信,这一次整个生物技术行业的形式安然无恙。与10年前的投机者不同,当今的主要厂家都有大量药品上市,其资金后盾雄厚,而且

他们研制的新药也蓄势待发。这一切都与当今的基础研究,特别是人类基因组计划密切相关。股票市场当然对此深信不疑,在高科技股票指数,特别是网络股指数持续下滑的情况下,惟独生物技术股指数大幅度上升,说明投资者对生物技术股票充满信心。 疾病推动全球的医药公司每年出售价值3000—3200亿美圆的药品和服务,目前生物制药只占全球医药市场的8%,240—260亿美圆的份额,但它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去年一年,华尔街股市生物技术股的市场资本,在12个月里就翻了一番,达到3000多亿美圆。很多隐蔽资金正在流入生物技术投资的巨流中。由于对网站领域的疑惧,巨额资金正处在观望游荡中,新近盈利的生物技术公司抓住了从网络股中游离的大量资金。2000年的总投资额高达600亿美圆,是1999年的3倍,各类药物纷纷登场,另外,传统制药业正寻求与其他生物技术先驱联合,以保持创新,这使生物技术领域得以迅猛发展,未来更多的突破还会从这里产生。 一、生物医药行业的分类 1·“工具”制造商: 指提供机器,试剂,芯片和软件的公司。这些公司主要集中在基础研究的上游市场。如Affymetrix的基因芯片,Applied Biosystems 的测序仪,Informax的生物信息学软件。这类公司有潜力巨大的市场,提供生物医药行业发展最基本的需求,最有可能首先盈利。 Applied Biosystems在2000年,主要通过销售测序仪和试剂,赚取利润1.86亿美圆,Affymetrix有望在年内实现盈利。

全球电子政务发展概述

研究报告:全球电子政务进展概述 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 自从1993年美国副总统戈尔在国家竞争力的评论中首次提出要实现政府信息化、重组美国政府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政府上网、实施电子政务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随着全球信息化的趋势,政府的信息化程度直接阻碍政府的竞争力,并成为衡量各国进展水平的一个标准。所有发达国家都在力促政府上网,抢占网上制高点。尽管它们采取的措施各异,但目标差不多上对准运用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重塑一个更有效率、服务更直接的电子政 府,大力实施电子政务。 进展中国家的电子政务建设要困难得多,但前景远大。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从1999年开始连续两年都把通过信息化改进进展中国家的政府组织,重组公共治理,最终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作为其工作重点。在世界各国积极提倡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五个应用领域中,“电子政府”(e-government)也一直被进展中 国家列为第一位。 一、电子政府的含义 通俗的讲,电子政府确实是通过在网上建立政府网站而构建

的虚拟政府。电子政府的实质是把工业化模型的大政府——即集中治理、分层结构、在物理经济中运行——通过互联网转变为新型的治理体系,以适应虚拟的、全球性的、以知识为基础的数字经济,同时也适应社会运行的全然转变,这种新型的治理体系确实是电子政府。其核心是:大量频繁的行政治理和日常事务都通过设定好的程序在网上实施,大量决策权下放给团体和个人,政 府重新确立其职能。 表1:传统政府和电子政府的区不(北大网研编制) 能够讲,建设电子政府确实是运用信息技术打破愿政府部门之间的界限,构建一个全面电子化的虚拟政府,使人们能够从不同的渠道获得政府的各种政策信息和服务;政府部门之间及政府与社会之间由电子化渠道进行相互沟通,并依据人们的要求和使用的方法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选择,组成一个每天24小时运行的网络体系;通过建设电子政府,政府也能够借助互联网强大的信息收集和传递的能力大大增强政府收集信息、传递政策信息的

国家政策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建议书word参考模板

2012年全国高考模拟参考部分附件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建议书 (格式) 项目名称: 建议单位:

二○年月日

项目概况表

编写说明 1.项目建议应符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的任务,支撑实施最新或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并符合《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立项要求。 2.各有关部门、地方及有关单位结合本行业、本地区等发展需求,提出项目建议,正式行文并同时通过科技部门户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fb5649214.html,)上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报送科技部。 3.报送项目建议书时,应一并附上《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概算申报书》。

一、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及需求分析 1.项目技术攻关的必要性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程度;与《纲要》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的部署、重大工程建设、重大装备开发、重大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以及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问题等需求的结合度。 2.分析说明项目实施能够产生的重大经济、社会效益。 二、项目目标及主要任务 1.主要目标(项目目标的涵盖范围要与项目名称相对应;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可考核;其目标在3~5年内能够完成。)2.研究与开发任务与内容(主要包括研究重点与开发内容,以及相应的考核指标。其内容应与项目目标有直接对应的支撑关系,为实现项目目标所应进行的重点研究内容不应有遗漏,也不应包括与项目目标关系度不大的内容。) 3.项目的技术关键、技术难点、创新点 4.项目、人才、基地统筹计划 三、相关领域国内外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及国内现有工作基础 1.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与现状、专利等知识产权及相关技术标准情况分析 2.国内现有工作基础(主要从国内技术基础、研发力量等方面阐述项目立项的成熟性。) 四、技术、经济效益分析、推广应用及产业化前景 1.技术、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2.推广应用与产业化前景

特朗普执政时期的美国科技政策

特朗普执政时期的美国科技政策 世界当前正处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美国政府拥有一套完善的科技政策体系,且对美国科技进步起到重要的作用。特朗普是位“另类”的美国总统,有鲜明特色,本文的目的是为了分析就任总统以来, 特朗普政府科技政策的内容、特色和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以美国政府科技政策体系的历史沿革作为研究起点,包括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企业研发政策、人才政策和反托拉斯法等内容,接着深入分析特朗普 太空、网络空间和人工智能三个重点研发领域。为了维持美国科技优势特朗普采取了单边主义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改革《贝赫-多尔法案》以促进政府科技成果更好地为民间所用;签署《减税与就业法案》促 进企业研发;通过国内自主培养和国际吸收的方式建设美国人才队 伍;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越来越多地考虑反托拉斯的科技政策作用。特朗普主要通过机构设置或重组,加大资源投入等方式力图 实现在太空领域全方面领导、在网络空间和关键基础设施安方面消除对手的非对称优势、在人工智能方面要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等战略目标。跟随科技政策内容,本文分析了特朗普对美国科技创新的态度、政策特点和成因。态度上,与外界的观点不同,特朗普实际上重视美国科技创新,政府研发总投入相对上任之初保持增长;特点上,首先 特朗普更加重视国家安全,工作议程的差异致使特朗普逆转奥巴马的 科研战略,国防相关部门研发经费的大幅增长,这亦直接体现到重点 研发领域上,其次特朗普重视研发效率,为提高政府研发效率采取了 许多具体措施;成因上,科研经费向国防相关部门倾斜的根源是:谋求

安全方式上的“以实力求和平”理念,国际合作的“美国优先”主义以及被用于政府治理当中的“特朗普经济学”。本文在两章分别分析特朗普重点科研领域可能面临的挑战和特朗普政府科技政策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

浅析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现状综述

1 ○! ○3《简述美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4《美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 ○5《美国电子政务的发展》 浅析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美国电子政务发展概况 姓名:张佳 学号:200900032075 [摘要] 电子政务在社会发展占据重要地位,而国外电子政务(以美国为例)起步早、发展快、技术高、应用广泛、政府投入高、群众基础好,战略计划充分且完善,虽然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但对于我国仍有很多借鉴意义。我国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完善电子政务。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强烈意识到电子政务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的战略意义,纷纷斥巨资建设电子政务。而建立严密科学的电子政务评估体系,合理分配有限的资源,有效把握发展方向,是一个国家成功实施电子政务的关键环节。 那么什么是电子政务呢? ○!所谓电子政务就是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主要内容:1、政府从网上获取信息,推进网络信息化 2.加强政府的信息服务,在网上设有政府自己的网站和主页,向公众提供可能的信息服务,实现政务公开 3.建立网上服务体系,使政务在网上与公众互动处理,即“电子政务” 4.将电子商业用于政府,即“政府采购电子化”。 美国是世界上电子政务发展的先驱,电子政务发展完善。那么美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是什么? 一、美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 ○2 1、美国是电子政务的先驱,也是被公认的政府网站建得最成熟,电子政务开展得最彻底的国家。早在1994年,美国政府信息技术服务小组提出“政府信息技术服务的远景”的报告,强调美国应建立注重公民服务导向的服务型政府。经过多年实践,美国政府在法律、组织机构、资金渠道及思想意识上形成电子政府全面的信息资源体系和较为完整的电子政府管理体系,使美国的电子政务真正走上了正轨。目前,美国联邦政府一级机构和州一级政府已经全部上网,几乎所有县市都已建立了自己的站点。美国的政府网站内容非常丰富,以人口调查站点为例,用户可以通过直观地图的形式,查看到州一级,甚至县一级的极其详尽的统计数据,包括当地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口组成。目前美国政府正在将一个个独立的网站连起来,做到网网相联,以便进行更加有效的管理和利用。美国佛瑞斯特

借鉴美国对中心企业科技创新政策解读

美国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及其借鉴 日期: 2010-3-30 17:40:03浏览: 14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作者: 佚名 摘要:企业创新是各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美国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体系,在立法支持、财政与税收支持以及创新服务支持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对建立“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美国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分析提炼其主要特征,力图为我国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有益的政策借鉴。 关键词:美国;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支持政策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企业的生产能力和产业规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在技术和创新能力上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企业创新现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我国企业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立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发展。只有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才能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美国的中小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企业主体,尤其在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上凸显了一定优势。美国政府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财政税收政策,以及协调社会各部门之间的配合等手段,大力推动和促进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进步,使之成为实现国家创新计划的主要力量。本文试图梳理美国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分析提炼其主要特征,力图为我国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有益的政策借鉴。 一、美国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主要政策 (一立法支持政策 美国政府对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立法支持,为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高自我创新能力提供了全面的法律保障。1982年,美国国会通过《小企业创新发展法》,以鼓励中小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加大创新力度、推进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以《小企业创新发展法》为核心,美国政府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史蒂文森一怀特勒创新法》、《国家竞争技术转移法》、《联邦技术转移法》、《专利法》、

生物技术发展历史

生物技术发展历史 8000 B.C. 人类驯化种植谷物和饲养家畜。 土豆首次培养成食物。 4000-2000 B.C. 生物技术首次被人类利用:埃及人用酵母发酵制作面包和啤 酒。 中国、埃及和闪族人生产奶酪发酵葡萄酒。 巴比伦人选择性地将某些雄性树的花粉授予雌性树来培育棕 榈树。 中国在石器时代的早期已能种植谷物, 并实行轮作制度;石 器时代的后期能进行酒精发酵。 500 B.C. ?€€€€€€€€ 中国首次使用抗生素:用发霉的大豆凝乳治疗疖子 221 B.C. 中国周代后期,制作豆腐, 酱油和酿醋。 中国采用厌氧菌进行亚麻浸渍处理; A.D. 100 中国人首次应用杀虫剂: 菊花粉。 中国人采用天花活病毒预防接种,预防天花。 1322 一名阿拉伯酋长首次应用人工受精法培育良种马。 1590 ?发明显微镜。 中国医生阐明:被疯狗咬伤可以传播狂犬病; 1663 Hooke 发现细胞的存在。。

1675 Leeuwenhoek 发现细菌。 1761 Koelreuter 报告在不同谷物植物之间成功地进行杂交。1797 Jenner 用活病毒接种一名儿童,预防天花。 1830-1833 1830-发现蛋白质。 1833-首次发现酶,并分离成功。。 1835-1855 Schleiden 和Schwann 提出所有机体由细胞所组成, Virchow 还声称"每个细胞均来自细胞。" 1857 Pasteur提出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1859 Charles Darwin 发表自然界淘汰选择的生物进化理论。这 一小心选择亲本的概念在19世纪80年代后期大大影响植物和 动物的育种,尽管当时对基因还一无所知。 1865 诞生了科学基础上遗传学: 奥地利的修道士Gregor Mendel 研究豌豆的遗传规律,发现遗传性状是根据可预测的遗传学 定律通过双亲传给子代。 1870-1890 采用 Darwin的理论, 植物育种者培育出杂交棉花, 开发出 数百种优良形状。 农民首次在田间应用固氮菌,增加产量。 William James Beal 在实验室首次生产出杂交玉米。 1877年 Koch首先研究出一种用染色法来鉴定细菌的方法

二战后美国科技政策的演变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二战后美国科技政策的演变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博士、副研究员 王 艳Ξ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北京100038) 摘 要:本文分析了美国二战后科技政策的演变过程,认为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文章介绍了每个阶段美国的科技政策及其背景、研究开发的技术重点、研究开发经费情况、与科技发展有关的重大计划、与科技政策有关的相关法律。重点介绍了美国现政府的科技政策及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最后,文章还就美国科技政策及其演变过程对我国的启示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美国 科技政策 启示 美国目前是全世界的经济大国、军事大国。其经济和军事的发展,都同其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美国的科学技术政策对美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分析美国科学技术政策的特点,可以对我国的科学技术政策的调整产生一定的借鉴作用。 1 美国科学技术政策的演变 随着世界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美国的科技政策也在不断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求。二战后,美国科技政策的发展基本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但为了强调美国现政府的科技政策,本文还重点介绍了克林顿政府的科技政策。 111 二战后(1945-50年代) 在这个时期,政府一方面支持基础研究,于1950年成立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一方面大力加强国防技术发展,同时增加联邦政府的科技使命。联邦政府采用合同方式外包科研任务,直接和执行任务的各种科技力量打交道,加强了政府对大学、企业界和其他科研机构的影响。同时,美国从其他国家大量引进人才,对美国科技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在这一时期,国家安全是政府关注的焦点。从1945-1957年,国防研究开发支出占整个联邦研究开发经费的80-90%。大量的国防研究使得美国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而且,部分国防研究成果若干年后得到了商业应用,如在民用航空、先进材料、计算和通信等领域中的应用。医学从50年代开始也成为美国重点研究领域之一。 112 冷战(50年代末-60年代) 1957年,前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此,竞争空间优势就开始成为美国科学技术的重要使命。国防研究开发开始让位于以空间计划为优先的民用研究开发。1960年以后,在继续进行基础研究和国防技术开发的同时,联邦政府意识到民用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开始对民用技术进行大幅度投入。 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国家航空航天法,成立了国家航空航天局(N AS A)。在整个60年代,为了实施肯尼迪总统的阿波罗登月计划,联邦政府在资金、人力和资源方面全面投入,于1969年实现了人类登月计划。1957-1967年间,联邦研究开发经费急剧增加,增长了4倍。 在这一时期,美国联邦政府还在加强科研管理方面作出了努力。将原隶属于国防动员局的科学咨询委员会改组为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还成立了联邦科学技术委员会,以协调科研管理。不少有关的部门也设立了部长级科学官员,来统筹领导本部门的科研工作。同时,联邦政府还加强了科学教育和国际科技交流。 总的来说,在这一时期,美国的科学技术有了迅速的发展。但这种发展的背后也隐藏了大量问题。首先,绝大部分资源和经费都用于空间科学和国防研究,忽视了大量潜在的社会问题;科学分工过细使得一些科学家只能从事专业面很窄的工作;科技发展还存在规模性、地区性不平衡。这些问题在下一阶段的衰退期更加突出。 113 研究开发后退期(70年代) 前一阶段忽视的社会问题,在这一时期更加突出,如能源短缺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公共卫生问题、犯罪问题等日益严重。而且,越战造成的财政赤字,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迫使联邦政府大量削减国防、空间研究经费,引起大量科技人员失业。同时,高校的科研经费也得不到保障,理工学科不再吃香, Ξ王艳(W ANG Y an,1967.6~),女,四川泸州人。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199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科技政策与发展战略、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及可持续发展等软科学研究。参加了国家科技部S-863发展战略、中国可持续发展计算机模拟模型、中国中西部电信发展需求预测、信息技术前沿与发展动态、我国科技若干重点领域发展动态等研究。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