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内瘘穿刺技巧及护理论文

动静脉内瘘穿刺技巧及护理论文
动静脉内瘘穿刺技巧及护理论文

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技巧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动静脉的内瘘的穿刺技巧及护理。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92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过程中的技巧及护理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92例患者的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2-3年15例,5年60例,>5年17例。结论:良好的穿刺技巧及护理,对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保证血液透析的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穿刺技巧;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274-01

血管通路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动静脉内瘘作为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具有使用方便,安全,血流丰富,使用寿命长,并发症低,对患者生活影响少等优点。根据美国临床实践指南推荐是国内外首选方式【1】,在临床工作中如何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保证透析计划的实施,减轻患者痛若,提高生命质量,已成为从事血液透析工作的医护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2】。我院血透室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对92例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技巧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92例患者中男70例,女22例,年龄15—78岁,平均年龄52.5岁,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56例,高血压肾病17

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术及方法

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术及方法 浅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具有减少血管损伤,利于定时给药和抢救等[1],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疼痛感,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化疗患者也可降低药物外渗的可能,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 1.穿刺前护理人员准备 用肥皂水清洗双手及戴口罩,一般采用六步洗手法。正确的洗手可预防外源性污染,减少感染的机会。 2.用物准备 型号合适的留置针、3M透明敷贴、棉签、安尔碘、3条9cm的胶布,备好输液的药液、一次性输液器,连接输液器并排尽空气,检查并打开留置针,然后再将输液管针头直插入留置针管的肝素帽内,再次排尽空气(这样可防止进针后留置针管内有空气)。 3.穿刺血管的选择 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避免选用靠近神经、韧带、关节及硬化、受伤的静脉。如有血栓性静脉炎则血管穿刺不易成功,即使成功了也不易通畅。另外,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忌穿刺置管[2]. 4.做好卫生宣教 置管前护士应将静脉留置针应用的目的、意义告诉患者及其家属,让其了解有关静脉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禁止淋浴等,以便积极配合,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睡眠时注意不要压迫穿刺的血管;更衣时注意不要将导管勾出或拔出;穿衣时先穿患侧衣袖,再穿健侧;脱衣时先脱健侧衣袖,后脱患侧。要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或水肿、疼痛等不良反应,如有不良反应应及时通知护士。 5.穿刺方法 按常规选择血管及消毒注射部位后,先旋转松动留置针外套管,以15°~30°角行静脉穿刺,进针速度宜慢,见回血后再沿血管进1~2cm,然后右手拇指和中指固定针芯,以食指背侧面轻轻弹送外套管,边置入外套管边退针芯,直到外套管送入为止,左手紧固定穿刺部位血管,这样血管不易滑脱,也不易穿破血管,穿刺成功率较高。证实回血通畅后用3M 透明敷贴将针眼处针翼周围皮肤覆盖并固定,贴膜勿将肝素帽与输液器针头连接处盖住,用一条胶布固定肝素帽及皮肤,胶布分别固定针柄及延长管。 6.封管液的选择 留置针封管液主要有稀释的肝素盐水及生理盐水。目前认为肝素液封管优于生理盐水,肝素液具有抗凝作用,而生理盐水不具抗凝作用。但对于不宜使用肝素钠的病人,限制了静

动静脉内瘘术后护理

动静脉内瘘术后护理 1、手术结束返回病房后,请稍微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减轻造瘘肢体的水肿。避免绷带或衣物过紧而限制肢体活动。 2、入睡时不可偏向造瘘侧,不可压迫造瘘侧,避免新瘘内血液淤滞发生栓塞,禁止在该侧做输液、输血和测量血压等。 3、手术后麻药过后伤口因人而异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建议您术后12-24小时卧床休息,如疼痛难忍可告知医生护士,我们会给予您适当的止痛措施。 4、术后观察渗血情况,每3天换药一次,10-14天拆线,注意包扎敷料时不加压力,如伤口敷料有少许渗血,请不用惊慌,我们会帮您及时换药处理。 术后维护: 动静脉内瘘是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多数患者术后第二天即可出院,出院后请您注意以下问题,维护好您的“生命线”: 1、首先,患者应学会自我观察,一般每天4-5次观察内瘘的通畅情况,即有无猫喘样震颤和血管杂音,如发现震颤和杂音减弱或消失,应立即和医师联系。 2、请避免在内瘘侧肢体抽血化验、输液、输血、测量血压。 3、造瘘肢体避免暴露于过热或过冷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应随时注意有瘘手臂不可长时间上举,不能受压,不能提重物等。 4、请不要穿袖子过紧的衣服及提重物、戴手表、手镯和过紧的护腕等,睡眠时不要压迫内瘘侧肢体,避免内瘘侧肢体受压。请保护好您的内瘘免受碰撞,可佩带合适的护腕。 5、术后2周即可早期功能锻炼,以促进内瘘早期成熟:可每日用内瘘侧手臂捏橡皮球3-4次,每次持续10-15分钟;或用止血带压住内瘘侧手臂的上臂,使静脉适度扩张充盈,每日2-3次,每次5-10分钟;喜疗妥软膏涂擦内瘘表面皮肤,可软化血管;局部肿胀者可用热毛巾热敷。请您在血液净化中心护士或医生指导下进行锻炼。 6、内瘘成熟表现为:视:血管外观显露清晰,可突出于皮肤表面;触:血管粗大、有弹性,有明显动脉震颤感;听:有血管杂音。内瘘成熟时间跟个人血管情况有关,一般至少1个月,最好在内瘘成形后3-4个月后再使用内瘘。 7、第一次开管与您的内瘘使用寿命息息相关,建议您到专业的血液净化中心进行,内瘘未成熟期间,请继续使用其它血管通路进行规律透析,非透析日进行适当的血管充盈锻炼。 8、内瘘每次使用后请注意压迫止血,按压力度以不出血又可触及震颤为宜,平时可定期使用木瓜酒湿敷内瘘,防止堵塞,也可使用喜疗妥软膏涂擦内瘘表面皮肤,软化血管。 谢谢您的配合,祝您健康!

动静脉内瘘术后的日常护理.pdf

动静脉内瘘术后的日常护理 动静脉内瘘术是一种血管吻合的小手术,将前臂靠近手腕部位的动脉和邻近的静脉作一缝合,使吻合后的静脉中流动着动脉血,形成 一个动静脉内瘘,它主要用于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在进行此治疗之后,要注意日常护理和保健,以确保身体健康。 一、术后日常护理 术后做一些健瘘操促进内瘘尽快成熟;抬高术侧肢体,促进静脉血回流,以减轻肿胀程度; 1、除去透析当天,每天清洗局部,保持清洁; 2、血透时有计划更换穿刺点; 3、内瘘侧肢体尽量穿袖口宽松内衣,不要佩带过紧饰物; 4、睡觉时不要压迫内瘘侧肢体; 5、避免低血压; 6、内瘘侧肢体避免量血压,抽血; 7、内瘘侧肢体不可负重;

8、学会判断内瘘是否通畅的方法,即将非手术侧手触摸术侧的静脉处,可扪及震颤;或将内瘘吻合部位贴附于对侧耳朵,可听到血管杂音,则提示通畅。每天早晚检查瘘管是否通畅。 二、做做健瘘操 每天用术侧手捏握橡皮健身球3-4次,每次10分钟;也可用手、止血带或血压表袖套在吻合口上方,轻轻加压至静脉中度扩张为止,每15-20分钟松开一次,每天可反复3次。每天热敷或前臂浸于热水中2-3次,每次15-20分钟。以上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混合使用。 三、术后注意事项 1.血压保持在多少为宜? 一般要求收缩压维持在130-150mmHg,舒张压维持在80-90 mmHg,血压过低会导致瘘管堵塞。 2.术后可能出现哪些并发症? 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血栓、内膜增殖、假性动脉瘤、肢体远端缺血、心衰等。一般移植血管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自体动静脉内瘘。 3.遇到哪些情况需要立即诊治? ①震颤或杂音消失提示瘘管堵塞;

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规范

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规范 一、工作目标: 正确使用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 二、操作要点 1、评估和观察要点:①评估病情、年龄、意识、心肺功能、自理能力、合作程度、药物性质、过敏史等。②评估穿刺点皮肤、血管的状况。 2、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静脉输液的原则。 3、告知患者留置针的作用、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4、患者取舒适体位,选择弹性适当的血管穿刺,正确实施输液前、后留置针的封闭及护理。 5、留置针穿刺:消毒皮肤,留置针与皮肤呈15°~30°角刺入血管,见回血后再进入少许,保证外套管在静脉内,将针尖退入套管内,连针带管送入血管内,松开止血带,撤出针芯,连接无针输液装置,用透明敷料妥善固定,注明置管日期、时间并签名。 6、严密观察留置针有无脱出、断裂,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静脉炎表现,及时处理置管相关并发症。 7、嘱患者穿刺处勿沾水,敷料潮湿应随时更换,留置针侧肢体避免剧烈活动或长时间下垂等。 8、每次输液前、后应当检查患者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询问患者有关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拔除导管,给予处理。

9、采取有效封管方法,保持输液通道通畅。 10、根据药物及病情调节滴速。 三、标准 1、患者或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 四、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操作目的、方法及配合要点。 2、告知患者或家属不可随意调节滴速。 3、告知患者穿刺部位的肢体避免用力过度或剧烈活动。 4、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五、注意事项 1、选择粗直、弹性好、易于固定的静脉,避开关节和静脉瓣,下肢静脉不应作为成年人穿刺血管的常规部位。 2、在满足治疗前提下选用最小型号、最短的留置针。 3、输注2种以上药液时,注意药物间的配伍禁忌。 4、不应在输液侧肢体上端使用血压袖带和止血带。 5、定期换药,如果患者出汗多,或局部有出血或渗血,可选用纱布敷料。 6、敷料、无针接头或肝素帽的更换及固定均应以不影响观察为基础。 7、发生留置针相关并发症,应拔管重新穿刺,留置针保留时间根据产品使用说明书而定。

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常规

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常规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常规内瘘是长期透析必要的永久性的血管通路,是血流量与良好的透析质量的保证。精心护理好动静脉内瘘,延长其使用寿命,就等于延长了您的寿命。 精心的护理应从内瘘术前开始: 1.选择非惯用侧手臂备用作内瘘。 2.保护该侧血管避免动、静脉穿刺。 3.保护该侧手臂皮肤勿破损,并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术后感染。 动静脉内瘘术前护理及宣教: 1.术前的心理护理。向患者说明造瘘的目的、意义以及该手术对治疗有何帮助,消除患者焦虑不安、紧张恐惧的心理。 2.保护AV内瘘通路的静脉。对可能行内瘘手术的患者,嘱其保护好造瘘侧手臂,切勿在该手臂进行静脉穿刺和插管;告知医护人员,对有可能发展成需要透析治疗的病人,尤其是Scr>3mg/dl后,应避免在病人非惯用肢体的进行静脉穿刺和插管,尤其是锁骨下插管,可引起中心静脉狭窄,影响同侧建立血管通路。 3.术前不宜使用抗凝剂,以防术中或术后出血。 4.术前用肥皂水彻底清洁造瘘侧手臂,并剪短指甲。 动静脉内瘘术后的护理及宣教: 内瘘术后的护理对内瘘使用及寿命极其重要 1.术后,将内瘘侧肢体抬高至水平以上30°。以利于静脉回流,减少手臂肿胀。 2.术后24h内密切观察内瘘通畅与否及全身情况: ※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有无胸闷、心悸的症状。

※观察内瘘侧手指末端血管的充盈情况:手指有无麻木、发冷、疼痛。※观察吻合处有无血肿、渗血:若发现渗血不止或手臂疼痛难忍,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观察内瘘血管是否通畅:触摸内瘘有无震颤、听血管杂音,如无震颤 和血管杂音,查看是否局部敷料包扎过紧,以致吻合口及静脉受压,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更换敷料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包扎时敷料不宜过多、过紧,以能触摸到震颤为准。 4.禁止在造瘘侧手臂测血压、静脉注射、输液、抽血。 5.及时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 ※保持内瘘侧手臂和敷料的清洁、干燥,以防感染。※防止造瘘侧手臂受压:衣袖要宽松,睡眠时避免侧卧压迫造瘘侧手臂,造瘘侧手臂不能持重物、不佩戴过紧饰物。 5.※教会患者自行判断内瘘是否通畅:每日触摸有无震颤3次以上。※术后2周可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以促进内瘘成熟。内瘘侧的手和肢体的运动:①用手握拳或挤压橡皮球10秒放松,每次做10-15分钟,3-4次/日;②用止血带或健侧手压住内瘘侧的上臂至静脉适度扩张充盈,压10秒放松,每次做5-10分钟,2-3次/日。内瘘血肿、变硬和手臂水肿禁做以上锻炼。③用热毛巾热敷内瘘侧的手臂。 6.内瘘成熟时间至少需要1个月,最好在成形术后3-4个月后使用,期间可采用直接动脉穿刺和临时中心静脉插管进行透析治疗。(反复穿刺不成熟的内瘘可能导致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致使内瘘失败。) 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技术:熟练、正确的穿刺技术是保护好内瘘,使内瘘能够长期使用的必要条件。 1.穿刺前的准备:护士洗手,带口罩、手套;患者用中性洗手液清洁内瘘侧手臂;选择合适的穿刺针;摆好体位(穿刺侧手臂与机器同一侧) 2.对瘘管进行评估:

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朱田芳 摘要:目的:讨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对2013年10月至12月的住院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116名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对调查后导致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因素进行干预。结果:干预后护士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关键词:品管圈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静脉留置针又称静脉套管针,是由特殊材料制成。外套管较柔软,胶体活动方便,便于留置。减少反复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它广泛应用于临床,外科化疗患者较多,留置针使用广泛。多年以来,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一直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外科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进行了分析。采取了穿刺前预防,穿刺中指导,穿刺后生效。的品管圈活动,提高了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预期效果指导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段资料:选择2013年10月至12月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后126例患者为对照组,男65例女46例,年龄36岁至82岁,2014年1月至3月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98例为观察组,男51例女47例,年龄32岁至78岁均为化疗患者,查找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然后制定出具体措施和解决方案。 1.2方法 成立品管圈:成员包括1名主管护理担任团长,两名组长,四名责任护士,担任组员,全名为,爱心圈,圈徽为7只手托一颗爱心,意为,通过品管圈,7个组员的共同努力,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为患者奉献爱心,团长全权负责活动的规划,每月组织开会一次,汇报工作,讨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实施步骤: 确定活动主题,鼓励每个组员根据临床工作经验,提供最需要的解决问题,然后进行,打分,最后确定得分最高的,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被列为本次活动的主题,选题理由: 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可以减少反复穿刺的带来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静脉并发症,减少医患纠纷,融洽护患关系。 原因分析,经过组员讨论分析归纳总结,提出导致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与外界环境,病人血管的条件,穿刺用具的选择,穿刺方法和部位,以及穿刺后用法技巧。针对以上原因,制定出了三个提高静脉留置针成功率的解决办法 干预措施: 穿刺前预防: 静脉留置针的选择:选用,型号小、细、短的留置针。将相对小的,静脉留置针,进入血管内,从而减少血管阻力,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穿刺部位的选择,从远心端向近心端选择,宜选用粗直弹性好,无静脉瓣,避开关节处,易于固定的静脉,患者血管条件不好时,应在穿刺前,嘱咐患者热敷穿刺部位三十分钟,促进静脉扩张,易于穿刺。, 环境的选择:温度适宜光线充足,保持病房的温度在22到24摄氏度,相对湿度在

动静脉内瘘穿刺技巧

血液透析病人高位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技巧及护理 【摘要】对7例需长期实施血液透析的病人行肱动脉头静脉吻合术的高位动静脉内瘘穿刺,根据内瘘特点采用相应的穿刺方法及护理。结果7例病人的高位动静脉内瘘在使用过程中无一例因穿刺及护理不当造成堵塞、皮下血肿,血流量均能满足透析的需求。 【关键词】血液透析;高位动静脉内瘘;穿刺技巧;护理 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主要手段,而血管通路的建立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必要条件。建立一个良好的体外血液循环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自体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病人最常用、最重要的血管通路。常用部位为桡动脉头静脉途径。我院2009年3月—2010年6月对7例因多次前臂动静脉内瘘堵塞造成内瘘无法利用的尿毒症病人,选择上臂行肱动脉头静脉吻合术(高位动静脉内瘘)建立血管通路,使透析治疗顺利进行,同时有针对性地研究高位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技巧及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9年3月—2010年6月我院以高位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的病人7例,其中男4例,女3 例;年龄35岁~68岁,平均52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例,糖尿病肾病3例,高血压肾病3例;一般每周透析2次或3次,每次4.0 h~4.5 h。本组病人均选择上臂肘部行肱动脉头静脉吻合,双上肢血管条件相似时,选择非惯用侧,以左手为主,减少术后对病人生活的干扰。手术后2 d~25 d,密切观察内瘘搏动情况,用手触摸有无震颤或用听诊器听诊有无血管杂音。 1.2高位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 1.2.1穿刺血管的选择 选择相对较直而又有弹性的血管段穿刺,避开关节和静脉瓣。一般选择血管穿刺时先穿血管的近心端(静脉端),再穿动脉端(远心端),最初使用时,可以另选一处穿刺做动脉血管,静脉回路用普通静脉,直到内瘘完全成熟。国内也有一些经验表明,对血管条件好、动脉直径2 mm以上、吻合口0.6 mm以上的内瘘,提前使用并未缩短内瘘的使用寿命。 1.2.2穿刺点的选择 动脉穿刺点应离内瘘吻合口至少5 cm以上,以免损伤吻合口。静脉针尖指向近心端,动脉针指向吻合口方向,也可指近心方向。两穿刺点之间相距8 cm以上(最少应>5 cm),切记避免与动脉穿刺在同一根血管上,以减少再循环。透析时的穿刺方法有3种。①绳梯式穿刺:穿刺点均匀分布在造瘘的血管上,每次穿刺均匀破坏某一局部血管弹力纤维的连续性,使血管均匀轻度扩张,适用于血管较细的病人。②纽扣眼式穿刺:每次穿刺的部位方向,角度一致,而成一通道的穿刺部位,但不会引起血管扩张,适用于内瘘好、血管粗而直的病人。

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技巧及临床护理要点

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技巧及临床护理要点 发表时间:2016-04-19T14:28:20.583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作者:孔华萍 [导读] 江苏省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血透室 225300 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维持有效透析的基础,也是目前临床上血液透析患者能够长期使用的稳定的血管通路[1]。 孔华萍江苏省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血透室 225300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技巧及临床护理要点。方法:收集血液透析患者共56例,患者均行动静脉内瘘穿刺,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穿刺技巧和护理要点。结果:56例患者经动静脉内瘘穿刺护理,54例血流量充足,能顺利完成透析,2例发生内瘘闭塞,其发生率为3.6%(2/56)。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穿刺技巧和临床护理要点,并指导患者学习正确的护理和监测方法,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内瘘闭塞等并发症的出现率,并延长内瘘使用的寿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字】血液透析穿刺技巧动静脉内瘘护理要点 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维持有效透析的基础,也是目前临床上血液透析患者能够长期使用的稳定的血管通路[1]。而在建立动静脉内瘘时,如果穿刺技术不成熟,那么将可能造成血管狭窄、内瘘血流量不足、出血或渗血、形成血栓、出现动脉瘤、穿刺困难等并发症,反而会加重患者的痛苦[2]。动静脉内瘘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维持患者生命的重要保证[3]。在本次研究中,对行动静脉内瘘穿刺的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总结穿刺技巧和护理要点。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共56例,其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在18岁-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2±10.5)岁;内瘘使用时间为4个月-8年,平均病程为(3.4±0.7)年。原发疾病包括:3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1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3例梗阻性肾病患者。患者每周进行2次-3次血液透析治疗,时间为8小时-12小时。 1.2 方法 1.2.1 穿刺技巧。在穿刺前,应对内瘘进行检查和评估,观察患者的皮肤是否存在感染或破损,瘘管是否存在狭窄,吻合口是否存在震颤,从而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在确定瘘管通畅后,再对穿刺点进行选择,通常动脉穿刺点应与内瘘吻合口距离大约5cm以上,而静脉穿刺点应与动脉穿刺点距离8cm以上,以提高透析质量。在整个穿刺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穿刺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年纪、血管条件对穿刺方法和进针角度进行确定。由于部分老年患者的血管较脆、皮肤的弹性较差,因此应使用斜穿法进行穿刺;而针对年轻患者,由于皮肤的弹性较好,肌肉的紧张度较高,因此针头应与皮肤呈30°-40°角,并快速进针,从而降低对患者血管壁和皮肤的损伤。为了避免穿刺点出现渗血、假性动脉瘤或血肿,应经常对穿刺点进行更换,可使用绳梯式穿刺法,将进针点从上到下逐渐移动,并反复循环,从而帮助血管壁的均匀扩张和修复。在穿刺后压迫止血时应注意压迫的时间、力度和位置,以能够扪及震颤、不渗血和听到血管杂音为标准,压迫的时间通常应在30分钟以内。 也可对患者使用动静脉内瘘钝针扣眼穿刺法:同样要对患者的内瘘通畅情况先进行评估,。护理人员每次穿刺时都用相同的进针角度、进针点和进针深度,在重复8次-10次后,形成皮下隧道,然后改用钝针,将血痂作为穿刺进针的标识,在穿刺前剔除血痂后将钝针的针尖朝上缓慢进针,并顺着皮下隧道将针头轻轻捻转并进入血管,使用无菌敷贴将其固定牢固。这种方法既能有效地防止内瘘血管瘤形成,又能减少穿刺点出血, 还能降低患者的穿刺疼痛程度。 穿刺失败的处理:一旦动脉穿刺失败,患者的血管将出现血肿。这时护理人员应确认内瘘针是否在血管内,如果血肿较小,可略微加压保护穿刺处,并将血液迅速引入血路管当中,从而降低血管中的压力。在此基础上,严密观察血肿,若血肿不再增大,那么可继续治疗;如果血肿增大,那么应立即拔针,并在穿刺点的远心端进行重新穿刺,同时对原穿刺点进行严密观察,查看是否还存在渗血。针对较大的血肿,护理人员应立即按压,并使用胶布进行固定,冰袋冷敷8小时,在24小时后再使用50%硫酸镁进行热敷和芦荟外敷,每次30分钟,每日2次;或者使用喜辽妥软膏对血肿处进行外敷,每日3次。 1.2.2 临床护理要点如下。 1.2.2.1 术前护理。在行动静脉内瘘手术之前,护理人员应尽量避免在患者术侧肢体进行动脉或静脉穿刺。此外,应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尽量不要造成皮肤破损,以防术后感染的出现。 1.2.2.2 术后护理。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24小时可做手指运动,3天即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每天进行握拳运动,一次15分钟,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钟。术后5-7天开始进行强化护理,以促进内瘘早日成熟[4]。在包扎伤口时,注意松紧适度,避免瘘口受到压迫,禁止在患侧进行输液或血压测量。护理人员应对内瘘的血管震颤、杂音、伤口是否渗血、是否存在分泌物、是否红肿等进行严密观察,并定时换药。 1.2.2.3 并发症护理。值得注意的是,内瘘闭塞是动静脉内瘘主要的并发症之一,除手术原因外,与患者自身血管条件差、高凝、低血压、休克、使用促红素、反复定点穿刺损伤血管内膜,压迫止血不当等原因有关。我们科室内瘘闭塞的是两位女患者,一位在家劳动出汗后未补充水分,另一位是冬天套袖套压迫了内瘘,都没有重视导致内瘘闭塞,所以,患者的健康宣教很重要,我们科安排了专门的护士对患者进行护理指导,要求每位患者都能自述内瘘功能的判断方法,以及如何维护内瘘功能等日常注意事项。一旦出现内瘘摸其无震颤,听其无猫喘,并有疼痛感,应立即就医,通过早期溶栓或能避免内瘘闭塞.。两位患者因超过24小时采取内瘘修补术后重建血管通路。 2 结果 56例患者经动静脉内瘘穿刺护理,54例血流量充足,能顺利完成透析,2例发生内瘘闭塞,其发生率为3.6%(2/56). 3 讨论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来说,动静脉内瘘是其生存的基础和前提,是患者进行顺利治疗的基础和保证。但是如果在建立瘘管时出现护理不当、操作失误等情况,就可能造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闭塞或者损伤血管壁[5]。因此在穿刺时,应注意穿刺的技巧,并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还应该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监测,嘱咐患者一旦发现瘘管出血、疼痛、感染应立即告知医生进行对症处理。禁止患者在造瘘的侧肢体上进行血压测量、抽血、输液、静脉注射等。此外,应要求患者穿着宽松衣物,穿刺手臂不能受压和负重,在透析前对瘘侧的皮肤

综述:动静脉内瘘护理进展

动静脉内瘘护理新进展 金梅 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净化室,安徽安庆246003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ESRD)病人最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治疗最重要的必要条件,而自体动静脉内瘘具有出血量少、穿刺部位多、感染发生率低、可长久使用的特点,常被誉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1]。动静脉内瘘即经由外科手术将表浅毗邻的动静脉做直接吻合使静脉血管血流量增加管壁动脉化形成皮下动静脉内瘘,常用血管有桡动脉与头静脉、肘静脉与肱动脉等。据估算,在我国透析患者的永久性血管通路中,自体动静脉内瘘比例达85%-90%[2]。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感染、血栓形成、内瘘闭塞等使内瘘陷入失用状态,血液透析不能顺利进行,严重影响透析病人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近年来,动静脉内瘘的相关研究也不断发展。本文就动静脉内瘘护理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更好地保护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预防并发症,进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1 动静脉内瘘围手术期护理 近年来,在新建动静脉内瘘患者手术前后护理中使用明示性安全标识,增强了护士安全防范意识,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上升,通过文字宣教及行为干预并举的方法加强了患者对内瘘的自我保护意识,促进了内瘘的成熟[3]。护理重点为术前进行血管评估,重视血管保护及造瘘侧手臂皮肤护理;术后做好术侧肢体护理,加强观察,重视新内瘘穿刺的正确操作,以提高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开通率,延长内瘘使用寿命[4]。 2 动静脉内瘘穿刺改良 2.1 穿刺针斜面向下的穿刺法 王雪梅等[5]研究了穿刺针斜面向下的穿刺方法,对于减轻穿刺疼痛有一定的效果。沈娴等[6]使用改良穿刺法(针尖斜面向右旋转45°,进针角度为35°~45°)穿刺。它的主要特点是进针角度大(45°),容易穿透皮肤及血管;同时它的有效穿刺力比常规法(15-30°)大1.06倍;由于进针速度加快,缩短了穿刺针在皮下的机械性潜行过程,对皮肤及血管损伤减轻,致痛物质释放减少,疼

最新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常规

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常规 内瘘是长期透析必要的永久性的血管通路,是血流量与良好的透析质量的保证。精心护理好动静脉内瘘,延长其使用寿命,就等于延长了您的寿命。 精心的护理应从内瘘术前开始: 1.选择非惯用侧手臂备用作内瘘。 2.保护该侧血管避免动、静脉穿刺。 3.保护该侧手臂皮肤勿破损,并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术后感染。 动静脉内瘘术前护理及宣教: 1. 术前的心理护理。向患者说明造瘘的目的、意义以及该手术对治疗有何帮助,消除患者焦虑不安、紧张恐惧的心理。 2. 保护AV内瘘通路的静脉。对可能行内瘘手术的患者,嘱其保护好造瘘侧手臂,切勿在该手臂进行静脉穿刺和插管;告知医护人员,对有可能发展成需要透析治疗的病人,尤其是Scr>3mg/dl后,应避免在病人非惯用肢体的进行静脉穿刺和插管,尤其是锁骨下插管,可引起中心静脉狭窄,影响同侧建立血管通路。 3. 术前不宜使用抗凝剂,以防术中或术后出血。 4. 术前用肥皂水彻底清洁造瘘侧手臂,并剪短指甲。 动静脉内瘘术后的护理及宣教: 内瘘术后的护理对内瘘使用及寿命极其重要 1. 术后,将内瘘侧肢体抬高至水平以上30°。以利于静脉回流,减少手臂肿胀。 2. 术后24h内密切观察内瘘通畅与否及全身情况: ※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有无胸闷、心悸的症状。 ※观察内瘘侧手指末端血管的充盈情况:手指有无麻木、发冷、疼痛。※观察吻合处有无血肿、渗血:若发现渗血不止或手臂疼痛难忍,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观察内瘘血管是否通畅:触摸内瘘有无震颤、听血管杂音,如无震颤 和血管杂音,查看是否局部敷料包扎过紧,以致吻合口及静脉受压,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 更换敷料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包扎时敷料不宜过多、过紧,以能触摸到震颤为准。 4. 禁止在造瘘侧手臂测血压、静脉注射、输液、抽血。 5. 及时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保持内瘘侧手臂和敷料的清洁、干燥,以防感染。※防止造瘘侧手臂受压:衣袖要宽松,睡眠时避免侧卧压迫造瘘侧手臂,造瘘侧手臂不能持重物、不佩戴过紧饰物。 5.※教会患者自行判断内瘘是否通畅:每日触摸有无震颤3次以上。※术后2周可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以促进内瘘成熟。内瘘侧的手和肢体的运动:①用手握拳或挤压橡皮球10秒放松,每次做10-15分钟,3-4次/日;②用止血带或健侧手压住内瘘侧的上臂至静脉适度扩张充盈,压10秒放松,每次做5-10分钟,2-3次/日。内瘘血肿、变硬和手臂水肿禁做以上锻炼。③用热毛巾热敷内瘘侧的手臂。 6. 内瘘成熟时间至少需要1个月,最好在成形术后3-4个月后使用,期间可采用直接动脉穿刺和临时中心静脉插管进行透析治疗。(反复穿刺不成熟的内瘘可能导致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致使内瘘失败。) 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技术:熟练、正确的穿刺技术是保护好内瘘,使内瘘能够长期使用的必要条件。 1. 穿刺前的准备:护士洗手,带口罩、手套;患者用中性洗手液清洁内瘘侧手臂;选择合适的穿刺针;摆好体位(穿刺侧手臂与机器同一侧) 2. 对瘘管进行评估:

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渗血的处理方法及预防

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的处理方法及预防 首先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动静脉内瘘穿刺时,易引起穿刺部位渗血的原因较多: (1)内瘘穿刺针头管径斜面较粗大,局部创面大,长期反复频繁穿刺,使血管壁受损,弹性减弱,形成硬结瘢痕 (2)血液透析中抗凝剂的使用对尿毒症患者血小板产生影响,对凝血机制产生干扰,使血液不易凝固。 (3)穿刺时进针角度不当。 (4)穿刺后血流量不足,反复调整穿刺针位置,致使穿刺处皮肤破损扩大。 (5)老年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弹性差,皮肤松弛。 (6)因胶布过敏引起的皮肤瘙痒、挠抓溃烂等等。 (7)长时间使用区域穿刺法。 (8)穿刺技术不强。 (9)固定方法不妥。动静脉内瘘穿刺后,胶布未能牢牢固定,导致针柄松动、滑脱、穿刺针未能与皮肤贴合。当患者出现体位改变后,针头滑脱。造成渗血或大出血。 对上述原因我们采取相应措施: (1)透析结束24 小时后,对穿刺部位进行热敷,并在穿刺针眼周围涂抹喜辽妥软膏,促进针眼愈合,保护血管。

(2)对透析过程反复发生穿刺部位渗血的患者适当调整抗凝剂的使用剂量。或将肝素改为低分子量肝素 (3)对皮肤弹性好肌紧张度高的年轻患者,在血管上方,针头 与皮肤成30°?40快速进针,减少对皮肤及血管壁的损伤,经常更换穿刺部位. (4)指导患者使用握力球进行锻炼,增加内瘘血管流量,保证充足的血流量。 (5)老年患者皮肤弹性差、血管脆、易滑动采用斜穿法 (6)使用抗过敏药物并予以局部涂抹皮质激素类药膏,缓解皮肤瘙痒。 (7)建议使用绳梯式穿刺法避免纽扣式穿刺。 (8)增强穿刺技术,提高穿刺成功率。穿刺过程中,避免反复穿刺。 穿刺针一般选用16G不锈钢硅化穿刺针,管径较粗,同一针眼反复穿刺可使穿刺部位皮肤损坏扩大,造成透析时血液自穿剩针周围渗出,因此尽量做到一针见血。 (9)加压回定穿刺成功后,固定穿刺针时,将针头两侧的皮肤向内侧拉紧,以减少穿刺针与皮肤之间的空隙,使穿刺针与皮肤紧密的合, 并用创可帖覆盖。 (10)加强巡视,上机后护30分钟或 1 小时巡视一次,巡视时发

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术及方法

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术及方 法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术及方法 浅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具有减少血管损伤,利于定时给药和抢救等[1],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疼痛感,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化疗患者也可降低药物外渗的可能,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 1.穿刺前护理人员准备 用肥皂水清洗双手及戴口罩,一般采用六步洗手法。正确的洗手可预防外源性污染,减少感染的机会。 2.用物准备 型号合适的留置针、3M透明敷贴、棉签、安尔碘、3条9cm的胶布,备好输液的药液、一次性输液器,连接输液器并排尽空气,检查并打开留置针,然后再将输液管针头直插入留置针管的肝素帽内,再次排尽空气(这样可防止进针后留置针管内有空气)。 3.穿刺血管的选择 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避免选用靠近神经、韧带、关节及硬化、受伤的静脉。如有血栓性静脉炎则血管穿刺不易成功,即使成功了也不易通畅。另外,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忌穿刺置管[2]. 4.做好卫生宣教 置管前护士应将静脉留置针应用的目的、意义告诉患者及其家属,让其了解有关静脉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禁止淋浴等,以便积极配合,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睡眠时注意不要压迫穿刺的血管;更衣时注意不要将导管勾出或拔出;穿衣时先穿患侧衣袖,再穿健侧;脱衣时先脱健侧衣袖,后脱患侧。要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或水肿、疼痛等不良反应,如有不良反应应及时通知护士。 5.穿刺方法 按常规选择血管及消毒注射部位后,先旋转松动留置针外套管,以15°~30°角行静脉穿刺,进针速度宜慢,见回血后再沿血管进1~2cm,然后右手拇指和中指固定针芯,以食指背侧面轻轻弹送外套管,边置入外套管边退针芯,直到外套管送入为止,左手紧固定穿刺部位血管,这样血管不易滑脱,也不易穿破血管,穿刺成功率较高。证实回血通畅后用3M透明敷贴将针眼处针翼周围皮肤覆盖并固定,贴膜勿将肝素帽与输液器针头连接处盖住,用一条胶布固定肝素帽及皮肤,胶布分别固定针柄及延长管。 6.封管液的选择

动静脉内瘘术后的日常护理

动静脉内瘘术后的日常护理动静脉内瘘术是一种血管吻合的小手术, 将前臂靠近手腕部位的动脉和邻近的静脉作一缝合, 使吻合后的静脉中流动着动脉血, 形成一个动静脉内瘘,它主要用于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在进行此治疗之后,要注意日常护理和保健,以确保身体健康。 一、术后日常护理 术后做一些健瘘操促进内瘘尽快成熟;抬高术侧肢体,促进静脉血回流,以减轻肿胀程度; 1、除去透析当天,每天清洗局部,保持清洁; 2、血透时有计划更换穿刺点; 3、内瘘侧肢体尽量穿袖口宽松内衣,不要佩带过紧饰物; 4、睡觉时不要压迫内瘘侧肢体; 5、避免低血压; 6、内瘘侧肢体避免量血压,抽血; 7、内瘘侧肢体不可负重;

8、学会判断内瘘是否通畅的方法,即将非手术侧手触摸术侧的静脉处,可扪及震颤;或将内瘘吻合部位贴附于对侧耳朵,可听到血管杂音,则提示通畅。每天早晚检查瘘管是否通畅。 二、做做健瘘操 每天用术侧手捏握橡皮健身球3-4 次,每次10 分钟;也可用手、止血带或血压表袖套在吻合口上方,轻轻加压至静脉中度扩张为止,每15-20 分钟松开一次,每天可反复3 次。每天热敷或前臂浸于热水中2-3 次,每次15-20 分钟。以上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混合使用。 三、术后注意事项 1. 血压保持在多少为宜? 一般要求收缩压维持在130-150mmHg舒张压维持在80-90 mmH, 血压过低会导致瘘管堵塞。 2. 术后可能出现哪些并发症? 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血栓、内膜增殖、假性动脉瘤、肢体远端缺血、心衰等。一般移植血管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自体动静脉内瘘。 3. 遇到哪些情况需要立即诊治?

动静脉内瘘护理

动静脉内瘘的自我护理 1. 手术成功后适当抬高手术侧肢体,减轻肢体水肿,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过多的渗出应及时去医院处理。 2. 促使内瘘尽快成熟。通常在术后一周伤口无渗血、无感染的情况下,每天用术侧手捏握力球数次,要求有节奏,每次3-5分钟,时间不宜过长,以不感到疲倦为宜。2周拆线后适当增加锻炼幅度。 3. 禁止在瘘侧腋下测体温。 4. 使用内瘘透析当天不洗澡禁止揭去覆盖在针眼处的敷料,以免内瘘出血、感染。 5. 热敷透析后第二天热敷,每次0.5- 1h有消炎消肿的作用。或外涂喜疗妥软膏,软化血管及促进皮下淤血的吸收。内瘘处如有硬结,可每日用喜疗妥涂擦按摩。每天两次,每次15分钟。 6. 如果穿刺处发生血肿,可压迫止血并用冰袋冷敷。皮下淤血皮肤颜色会成深紫色不要惊慌,待淤血完全吸收后皮肤会成正常颜色,大约一个月左右。 7. 在脱水量大、腹泻、大量出汗、高热、低血压时注意内瘘是否通畅 8. 穿着宽松上衣,注意睡眠姿势避免肢体受压、不要将患肢枕于头下,不在术侧肢体进行输液、测血压等治疗,术侧肢体不带任何饰品。平时勿提重物 9. 慎防局部感染,注意内瘘侧手臂皮肤的清洁卫生,避免搔抓引起破溃感染而造成静脉炎。 10. 养成每日检查动静脉内瘘的好习惯(3-4次)。将2-3个手指指腹放于内瘘吻合口近心端,感觉血管震颤是否存在。可以用对侧耳朵倾听血管杂音(流水音、沙沙声),如果震颤和杂音消失,变弱应及时到医院处理。 11. 血液透析当日不宜淋浴或泡澡。过长时间的淋浴或泡澡可引起血压及血糖的降低。过低的血压不但可以引起晕厥,严重的会发生休克、动静脉内瘘自然闭塞,同时休克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应引起患者及家属的高度重视 12. 随时保持清洁,透析前用肥皂水清洁造瘘侧手臂. 13. 注意内瘘侧肢体保暖. 14. 止血绷带包扎不超过20分钟,回家路上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是否出血。

缓解动静脉内瘘穿刺疼痛的方法与技巧

缓解动静脉内瘘穿刺疼痛的方法与技巧 动静脉内瘘是目前维持血液透析最常用的一种血管通路,在长期的使用穿刺中,给患者带来 的疼痛体验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因此如何减轻动静脉内瘘穿刺技术给患 者带来的痛苦,并使其操作更加完善,一直是我们努力探索总结和反复实践的一项重要工作 内容。减轻疼痛技术不仅客观上减轻病人的痛苦,取得病人的信任,而且能提高工作人员的 穿刺技能,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增加透析效果。缓解疼痛情感上能降低患者不愉快的程度,有利于提高患者透析治疗的依从性。 本文就我院减轻动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疼痛的经验及方法介绍如下: 1穿刺前准备 透析工作者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加上与患者的良性沟通能很大程度上取得病人的信任,对减 轻穿刺带来的疼痛有不可乎视的作用。 1.1分散注意力疼痛感觉的严重程度与注意力的集中方向和程度有关,如果你把注意力集 中在疼痛部位,疼痛会更加剧烈。如果你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疼痛就会减轻。目前我 们已经应用许多方法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如操作过程中询问患者近期的身体状况、饮食等,可以针对个体性格特点聊感兴趣的话题、开玩笑、看电视等等。这种交流同时也能放松情绪,增加病人的安全感,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1.2心理支持人的情绪状态能明显影响痛觉,负性情绪常常和疼痛形成恶性循环,比如存 在的患者对疾病的潜在恐惧,对护理人员的不信任,对疼痛体验的预期焦虑等情绪是疼痛的 强化剂,能使疼痛的感觉明显增强。而凡是能够减轻以上情绪反应的心理措施都能有效的减 轻疼痛。为此我们通过有效的心理支持,如同情、尊重、理解患者,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耐 心倾听病人的倾述,对病人一视同仁,护理操作过程中贯穿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能 取得病人的信任,增加病人的安全感,调动积极的情绪,增加病人面对恐惧的勇气。以及工 作人员自信、沉着、冷静的神情也能反馈给患者,使病人身心放松,最大程度地减轻动静脉 穿刺带来的疼痛乃至无痛。 2动静脉穿刺技术的方法 2.1血管准备由于动静脉内瘘的建立和功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年老体弱、糖尿病 病人、明显肥胖的、自身静脉细而深的等造成血管通路条件不好,因此不管如何,血管准备 的中心目的是使血管暴露充分,选择粗而直,弹性好的静脉回路,尽量避开关节及受活动影响 的位置,有利于穿刺操作的进行和提高穿刺成功率。同时也避免了由于穿刺不便导致的血管 破裂、渗出和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由于个体血管条件差,较难暴露的病人可嘱咐用温热的 小毛巾敷于血管通路处10-15分钟,除透析当日,每日2-3次,使血管扩张,血管的直径和 充盈度也相应增加。同时在临床操作中可以通过采用扎止血带或者用操作者的左手手指(依 个人习惯)压迫穿刺血管的近心端,并在穿刺时用左手拇指绷紧穿刺处皮肤,可以有效地提 高血管的充盈程度,易于血管的暴露和固定。 2.2穿刺方法持针穿刺前用食指指腹探明血管的走向、深浅度、管壁厚度。穿刺点避开硬结、疤痕,防止穿刺针针头与组织摩擦切割阻力加大造成的疼痛。采用绳梯式或纽扣式穿刺 方法,使整条内瘘血管充分扩张,避免定点穿刺,定点穿刺虽然能减轻穿刺带来的疼痛,但 从长远看定点穿刺容易造成该处血管扩张、血管壁变薄、弹性减弱、管壁硬结瘢痕形成、穿 刺点容易渗血、止血困难等,这些不利于血管修复和影响内瘘使用寿命的因素均能给患者带 来痛苦。对于动静脉内瘘穿刺的角度,因为内瘘相对较粗,管壁较厚且韧,我们经验认为穿 刺时增大针头与皮肤之间的进针角度,使针斜面向上与皮肤形成30-40度角,根据个人经验 进针速度宜快,针头进入皮肤后再行将针沿血管走向推进。这不仅易进针,疼痛也明显减轻。而传统式进针针尖与皮肤呈15-20度角,使针尖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增大,还有皮肤外针口与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和技巧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及技巧 摘要:探索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及技巧,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患儿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及恐惧,减轻家长因担心穿刺困难而产生的焦虑,提高治疗和抢救的效率,提升家长对护理操作技术的满意度,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临床治疗、抢救最常用的技术操作[1]。由于婴幼儿血管细,加之其家长对操作要求高,操作过程中患儿不合作,易出现穿刺失败,很容易引起家长的不满,既影响护士情绪,也影响医院声誉[2]。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因能高效率保持静脉通畅,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得到了患儿家属和护理工作者的青眯。但因小儿好动,不配合,血管细,弯曲等多方面原因,其成功率较成人低[3]。自2007年以来,我院总结了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和留置方法,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得到了家长的好评,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入住我院需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共48例,年龄3个月~4岁。 1.2材料选用江西洪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24G静脉留置针,3M透明敷贴,一次性注射器,可来福接头等。

1.3方法 1.3.1准备工作备齐用物后输液管头皮针直接穿刺于留置针“Y”型管一端的肝素冒上,排出留置针导管内空气,拧紧另一端肝素帽,以防松动脱落。 1.3.2选择血管选择较粗、直、清晰且富有弹性,易于固定的头皮或手、足静脉,可选择额正中静脉、耳后静脉,颞浅静脉、上肢前臂桡静脉、前臂尺静脉,下肢内踝静脉、足背静脉等,避开静脉瓣及关节,皮肤不完整处的静脉。如果四肢末梢凉,循环差,看不清也摸不到血管可采用保暖或热敷的方法使血管充盈、扩张,然后再穿刺,这样穿刺成功率较大。 1.3.3穿刺方法及技巧护士热情接待患儿,哄逗,抚摸,关爱患儿,向家长讲解静脉输液的相关知识,消除患儿的恐惧及陌生感,使患儿尽量配合操作。选择头皮静脉:剃净毛发,使用碘酒严格消毒,消毒范围要大于穿刺点5cm,由内向外擦拭。为了避免静脉炎的发生,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助手护士固定患儿体位,教会家长协助方法。穿刺前再次排气,轻轻转动针芯转柄部,使针芯针尖部斜面向上,左手绷紧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紧蝶翼,沿血管走向缓缓刺入,见回血后,再平行进针2~3cm,助手一手固定患儿头部,一手绷紧血管下方的皮肤,操作者右手向后退针芯,同时左手将外套管送入血管内,这样一退一进将外套管全部送入血

动静脉内瘘护理常规

动静脉内瘘护理常规 动静脉内瘘是指动、静脉在皮下吻合建立的血管通道,它的出现推动了血液净化的发展,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故称之为透析患者的“生命线”。 内瘘的穿刺 穿刺力求准确,争取一次成功。并尽量不用止血带。穿刺点离吻合口3cm以上,动静脉穿刺点的距离应大于6~8cm,以上减少血液再循环提高透析效果。首次使用动静脉内瘘应慎重,最好由有经验的专业护士操作,已确保“一针见血”。穿刺部位忌定点穿刺,宜选用绳梯式或线式穿刺,使整条瘘管受力匀等,血管粗细均匀,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防止动静脉内瘘医源性感染。 正确的指压止血方法:透析结束后,以拇指用无菌纱布团或棉球轻轻压迫皮肤穿刺点及血管进针点,用弹力绷带包扎。加压止血力度及绷带包扎以不渗血且能扪及震颤或听到血管杂音为宜。 日常护理 1、透析完毕当日穿刺部位不沾水。密切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肿胀,发现渗血、肿胀应立即压迫止血,力度以不再渗血又能扪及震颤或听到血管杂音为宜。有肿胀时给予冰袋冷敷,24小时内忌热敷,24小时后确认不再渗血时可热敷消肿。动静脉内瘘处如有硬结或血管硬化,可局部每日热敷数次或涂搽西辽妥2次并按摩15分钟。 2、保持瘘侧肢体清洁,切勿抓伤、碰伤皮肤。有动脉瘤者,可采用绷带或护腕加以保护,避免继续扩张及意外破裂,但松紧应适度,

以保持瘘管通畅。 3、血液透析间期体重不宜过度增加,以2~3kg为宜,防止血液透析时大量脱水、过度超滤,使血液浓缩粘稠形成血栓或发生低血压造成动静脉内瘘闭塞。 4、严禁在瘘侧肢体测血压、抽血、静脉注射、输血等操作,以免造成内瘘闭塞。 5、嘱患者做适当的肢体运动,不要从事过重的体力劳动,睡眠时避免有瘘肢体受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