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夜景照明中光污染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oc

城市夜景照明中光污染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oc
城市夜景照明中光污染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oc

城市夜景照明光污染问题及对策分析

引言

光的世界,满足人们对“看”的功能需求,还发挥着彰显环境氛围、渲染城市环境、突出立体造型的装饰性功能。世界上每个城市都阑珊灯火,城市肌理更加清晰,星星点点的城市灯光将夜幕下的地球装饰得璀璨无比。“朝九晚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奏在城市生活逐渐被摆脱,人类开始主宰时间。

城市的夜晚呈现出独特的视觉夜景:大都市和现代化。夜景灯光在使城市变美的同时,也带来了困惑。在缤纷多彩的灯光环境中,刺目的灯光让人紧张,人工白昼让人无法入睡,不适当的灯光设置对安全交通更大,事故发生率增加。过度的夜景照明不仅严重影响人类,干扰正常的生活节律,甚至鸟类、昆虫及植物也难逃受到威胁。光污染是动物的狙击隐形“杀手”,昆虫发生“飞蛾扑火”的惨剧,鸟类夜间迁徙撞上有灯光的高层建筑,海鸟因灯光而迷失方向。如今在高密度的居住环境里,人们“仰望星空”则变成一种奢望,繁星的夜空被取而代之的是一盏盏将街道照射得如白昼的路灯,炫丽的霓虹灯,直冲云霄的激光照明…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星星越来越少?我们不禁疑惑:这就是我们追求的夜晚吗?夜晚的城市“亮化”是该装扮“淡妆”还是“浓妆”?夜的格调是“低调”还是“奢华”?

光污染已经对整个生态环境直至我们人类自身造成了的巨大伤害,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继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后,我们又将面临的一道棘手的难题——过亮的人工照明造成的光污染。

一、研究背景

现代城市照明无疑是彰显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一个标志,设计师用“光”展现新景象,这个时刻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城市的夜晚呈现出独特的视觉夜景:大都市和现代化,它被视为城市繁荣与进步的标志。良好的夜景照明重塑城市形象,展示了城市风貌和特色,改善城市治安情况,促进工商业、旅游业的繁荣,增强了市民的荣誉感与自豪感。

近年来,由于改革开放及经济的发展带动我国城市夜景照明蓬勃发展,当您漫步在夜幕笼罩下的北京、上海、广东、南京等大都市的街头,光与影的交织,光与色的变幻,红橙黄绿青蓝紫光色让你眼花缭乱,夜晚下的世界被灯光打扮得炫目无比,颠倒了人们潜意识中头脑对“夜”的认知。

据科学分析证明,夜空中人工照明导致的天空亮度是自然背景值的 9 倍。意大利和美国的研究人员通过对全球居民区和工业区光污染卫星资料研究后发现,全球有2/3 地区的居民看不见星光灿烂的夜空,尤其是在西欧和美国,高达99%的居民看不到星空。

然而,人工照明的代价远非星空的消失这么简单。光污染问题于20 世纪30 年代在国际天文界被首次提出,他们认为城市室外照明使天空发亮,从而给天文观测带来负面影响。在辉煌的灯光下,天文观测无法顺利进行,植物、动物,甚至人类的正常生活也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胁。动物保护者称,耀眼的光源是杀害鸟类和昆虫的罪魁祸首。光污染会导致视疲劳和视力下降。据统计,我国高中生近视率达60%,居世界第二位,光污染是其隐患之一。

夜晚过强的光线和彩色光扰乱人的生物钟,身体失衡。据统计,光污染在德国每年增长6%,意大利和日本为10%和12%,90%以上的光污染危害人类的生活。东亚区的中国,图

2 中显示存在光污染的程度还不是特别严重,但是,我们应该知道,中国大规模城市夜景照明工程建设的历史还不足十年!光污染已经濒临中国了!中国各大城市夜景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许多中、小城市的规划部门也在加紧编制或实施“亮化工程”、“光彩工程”或“亮起来工程”,各城市相互攀比,城市越闪亮,城市名誉越好,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光的严重浪费,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著名照明专家肖辉乾说:“很多城市的很多道路太亮了,其亮度已远超国际标准。一些城市喜欢用华灯、槐花灯和酒杯灯等,这些灯看上去很漂亮,但它们只有5%的光线能照到路面上,其余的95%的光线都射到天上去了。”据统计,每年用于城市照明的投资,以20%-40%的速度递增。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夜景照明起步晚,夜景设计缺乏系统化与标准化,产生城市光污染等种种弊端,且在光污染的防治方面,目前还是无法可依!面对日渐严重的光污染,研究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探索防治措施,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夜景光污染的界定

(一)光污染的界定

光污染问题是一种新型的环境污染,又是一个国际化的问题,世界各国对它作了不同的称谓,在欧美国家称之为“干扰光”,日本称之为“光害”,国内普遍称为“光污染”或“噪光污染”。光污染问题涉及的范围宽泛,设计的学科众多,问题较为复杂,国内外理论界对光污染的界定和理解众说纷纭。

国内暂时只有2004 年上海市实施的《城市环境(装饰)照明规范》对光污染作了明确的定义:“由外溢光或杂散光的不利影响造成的不良照明环境,狭义地讲,即为障害光的消极影响。”其中,“外溢光/杂散光”定义是“照明装置发出的光中落在目标区域或边界之外的部分”;“障害光”定义是“外溢光/杂散光的数量或方向足以引起人们烦躁、不舒适、注意力不集中或降低对于一些重要信息(如交通信号)的感知能力,甚至对动、植物亦产生不良的影响。”

综上,认为光污染具有以下特征:

一、技术层面,人工照明制造的光污染在数量、光度、强度等照度测量、计算都超过一定的国际或国内标准;

二、主观层面,光污染不仅给人的生理感受和审美需求,包括人的心理感受与美学思想带来一定的影响,还威胁自然环境、生态的平衡;三、影响范围,光污染是指未落在目标区域或边界之外的光污染部分。光污染,广义的说,它是过量的光辐射,包括可见光、紫外线与红外线辐射对人体健康和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的总称。

(二)城市夜景照明光污染

城市夜景照明是指城市区域内的所有室外活动空间或景物的夜间景照明,如建筑或构筑物的夜景照明、道路与交通照明、广场或工地照明、广告标志照明和园林山水景观照明灯。

城市夜景照明中的光污染主要包括大气光污染、光侵扰、眩光等。

1)大气光污染

地面产生的人工光在尘埃、水蒸汽或其他悬浮粒子的反射、扩散作用下,进入大气层导致城市上空发亮,称作大气光污染。

大气光污染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直射光进入大气层;二是由于地面或其他反射面的反射作用,使光进入大气层。

2)光侵扰

光侵扰是指邻近的直射光或反射光超出了本来应该照亮的范围,而照亮周围其他事物,并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

随着建筑密度的加大,光侵扰现象日渐增多,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室外照明灯具没有正确选择、布置或对准是产生光侵扰的重要原因。对建筑物进行泛光照明时投光灯的位置和投射角度十分关键,特别是当建筑物较高或者体型复杂时,施工时很难保证所有的光都能对准目标点,使得有些光溢出,而射向室内或其它地方。因此泛光照明对于夜间无人停留的办公建筑、公共建筑等较为适用,对于高层住宅、医院、旅馆等人们休息的场所则应谨慎使用,因为如果处理得不好,光很容易透过窗户进入室内,造成光侵扰,影响人们夜间休息。

3)眩光

眩光主要来源于视野中直接看到刺眼的光,眩光会引起视觉上的不舒适、烦恼、疲劳等,严重时会损害视力甚至造成安全隐患。道路照明、安全照明、体育照明、广告和标志照明以及汽车头灯都有可能成为引起眩光的光源,而且越是在夜间周围环境变暗时眩光越会表现突出。人的视线一般是水平方向的,当灯具的法线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较小或者灯具在这个方向发出太多的光时,就会对人正常的休息或活动产生严重干扰。另外,过大的亮度对比也会产生眩光,当人们以一定的速度把目光从过亮的物体上转移到背后的黑暗背景中,人的眼睛会在一定的时间内什么也看不清楚。所以在室外照明中控制亮度及其均匀度十分重要。另外,夜景照明中色光的随意使用也会对驾驶员对交通信号和周围景物的正常判断造成干扰。

三、城市夜景光污染的危害

人工光源的照明是夜景光污染的源头。在城市照明发展的同时,过多或过于强烈的光照成为一种新的污染源。随着大功率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在建筑外观照明的广泛使用,城市光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人工光源属于非全光谱照明,对人体、植物、动物、昆虫、生态环境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光污染具有隐蔽性,一般很少人会感觉出来,但是,光污染与其他的环境污染同样会构成危害。据调查显示,目前仅有三成市民了解玻璃幕墙、广告灯箱、霓虹灯和其他光源会造成光污染,而且,96%的市民对光污染的危害还一无所知,其实在令人担忧。因此,我们有必要揭露这一巨大危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光污染的危害,主要分为三大类别:即对生物圈的危害、对社会生活的危害、对城市环境的危害。

(一)对生物圈的危害

·对人类的影响

1)生理危害

①损伤视力

光污染是引发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原因。光滑洁白的纸张的光反射系数高达90%,比草地、森林或毛面装饰物高10 倍左右,现今的高中生近视率达60%,有关专家认为视觉环境是形成近视的主要原因,而不是用眼习惯。医学物理学研究的结论:“绿色照明”指发光体所发出的光只有为全色光谱,色温贴近自然光、无频闪光,否则会损害眼睛。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人造光源与儿童近视的发生率有一定的相关性,睡在黑暗中的人只有10%患近视,而睡在有照明灯光下的孩子有34%患近视。如果灯光过亮,该比率上升到55%。研究还证实,眼睛和焦距调整功能状况,与光明和黑暗在24 小时内所占比例有很大关系。至于成年人,如长期在光污染环境下工作和生活,视网膜和虹膜亦会受到程度不同的损害,视力骤降。至老年时白内障的发病率高达45%。”

②健康失衡

科学研究发现,城市中的夜景灯光由于采用人工光源,会扰乱人体的正常生活规律,导致体温、心跳、脉搏和血压不协调,长期下去体内的生物和化学系统会发生变化,使得生物机体失去平衡。婴幼儿经常处于光照环境下,会引发睡眠和营养方面的问题,甚至会刺激儿童性早熟。

一份关于医科的调研显示:长期受到光污染的孕妇,早产和难产的比例明显升高,而且发生胎儿畸形和新生儿先天性视力低下的几率也比未受到光污染的孕妇要大得多。

2)心理危害

③情绪急躁

如果居住区环境夜晚过亮,居民会难以入睡,扰乱生物钟,引起食欲下降,情绪低落,心理压力大,无精打采等。同时,动态干扰光对人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反应干扰程度要比对人的视觉功能干扰强烈,其中对喧闹的、刺激的、抑郁的、烦恼的、厌倦的等方面的感觉影响程度突出,实验结果表明,女性对动态光的敏感性高于男性。

④降低安全感

调查表明,恰当合理的照明可以大大减少公共场所的犯罪率。然而,从一定意义上说,过度明亮、繁华的灯光环境容易使人更加紧张、恐慌、烦躁和不安。

·对自然生物的影响

1)动物

一些昆虫像飞蛾具有趋光的特性,夜行性动物难以适应灯火通明的夜晚,建筑灯光会将昆虫引诱高楼大厦,车灯使它们迷失在高速公路,甚至很多昆虫一头扎进白炽灯,发生“飞蛾扑火”的惨剧。据调查,芝加哥的一栋高楼每年都会杀死大约1500 只候鸟。①美国鸟类专家统计,每年都有400 万只候鸟因撞上高楼上的广告灯而死去。习惯于夜间活动的动物如蛙类、猫头鹰、眼镜猴等具有良好的视力,但是过于明亮的灯光却给他们带来无尽的烦恼。

曾几何时,在漆黑的夜晚总会被一群萤火虫迷住,如今的夏夜,我们拥有了灯光璀璨的城市夜景,却让我们失去了“童年的伙伴”。在造成萤火虫数量减少的种种原因中,我们不能忽略了铺天盖地的人工光源这一重要原因。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付新华指出“萤火虫对光污染非常的敏感。从这个角度去考虑,它是衡量环境的一种指示生物。”

图片2-1 2008 年10 月1 日,在湖北三峡大老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附近,鸟类的集体“自杀”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更加惨烈。

现如今,光污染的问题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都市当中。弗罗里达沿海海岸夜间照明的日益增加,大面积的雌性海龟已越来越难找到筑巢之地。据美国一份相关的调查报告指出,一年内有将近2 万只小海龟因为迷失方向而在海滩上死去!“生物学家最终发现,新孵出的海龟通常是根据月亮和星星在水中的倒影指示方向,游向海中的。可是,由于附近城市的灯光超过了月亮和星星的亮度,使得刚出生的小海龟误把陆地当海洋,因缺水而丧命。”另外,不当的照明业会对家畜或家禽的新陈代谢产生破坏作用,降低生产率。

2)植物

研究人员发现照明对植物的生理和生态系统会产生影响,如光合作用、生长、发芽期、授粉等。已经确认人工照明对城市道路两旁的树木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例如榉树和银杏不受照明的影响,而郁金香和梧桐就不同。最近武汉媒体报道:种植在路边的桂花常年不开,这是由于桂花接受了过量的路灯光,使花芽提前发育而夭折。

人工照明对农作物如水稻的生长产生影响,受光照后会推迟水稻的日期;而大豆属短日照作物,虽不存在遮光问题,但晚上长时间的灯光照射,会造成大豆作物的生育期拉长,导致其不结荚的欠收现象。对于四照花、垂柳,针枞、玉簪等对光线异常敏感的植物,长时间的夜间照明甚至会引起它们的死亡。如果你细心观察我们身边的植物,就会发现很多靠近路灯的树木的叶子会提前枯黄和脱落。这往往就是因为夜间路灯的长期照射使得植物渡过了漫长的“白天”,因此提前衰老。

(二)对社会生活的危害

①危及交通安全

光污染引起的眩光、光泛滥、光入侵等,不仅干扰人的生理节律,还降低司机的工作效率甚至引发交通事故等等,影响司机作业,危及交通安全。在英国,根据行驶距离计算,夜晚发生交通事故率比白天要高出80%了,而夜晚的死亡事故发生率则是白天的三倍。

由于街道中过亮的照明导致失能眩光,司机与行人的视觉能力都会降低。尤其是当环境本身比较暗时,目标与其环境的对比降低,可见度也就降低,甚至根本看不见。这种负面影响还会涉及到交通信号系统,使得它们的可见度水平也会降低。

②影响天文观测

就天文观测条件来讲,随着天空亮度的增加,望远镜根本无法过滤掉天空中具有某种光谱特征的光线,城市照明的直射光线将直接影响天文观测活动,这使得天文台不得不搬迁到

远离城市的偏僻地段。如英国的格林尼治天文台和我国的紫金山天文台都已另选新址。天文望远镜可以观测1000 亿㎞以外的星球的光域,一个闪烁于30 ㎞以外的霓虹灯,就可以干扰和掩盖从遥远天体传来的微弱光线。

③失去美丽的夜空

在深蓝夜空里,繁星闪烁成为夜间环境的主角,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人类不应该以失去美丽的夜空为代价来发展先进的照明技术。当天空中星星可见度为7 级时,能看见星星有7000 颗,可是,在一些光污染特别严重的大城市中,天空中星星的观看级别为2 级,只能看到25 颗星星。据资料显示,城市的天空光主要是由于过量的人工光直射或反射造成。将星星在空间中突出,这就是梵·高夜景绘画的成就。梵·高将星星视作为乌托邦,作为艺术家的归宿。

图2-3 梵高的作品:星夜、隆河上的星夜、夜晚露天咖啡座

④浪费能源

光污染浪费大量的电力资源。出于商业竞争或其他方面的考虑,目前城市夜景照明在许多区域都出现过度状态,道路、广场、建筑、商业街等容易引起光污染。当照明灯具没有调整好角度,灯光未照射到预定目标时,或光源向天空照射,便造成能源浪费。

(三)对城市环境的危害

①对城市夜景的影响

为了促进城市夜景的开发,吸引更多观光游客,城市会有装饰照明灯。但是,毫无目的或缺少艺术表现的装饰照明,反而容易形成障害光,有损于城市的夜景,令人生厌。

②对城市气候的影响

目前我国电力生产2/3 为火力发电,其中又有3/4 是使用燃煤。按每生产1 度电产生的污染物二氧化碳为1100 克,二氧化硫为6 克计算,全国每年就要排放7-9千万吨二氧化碳和60-70 万吨二氧化硫。正是这些气体废物,加剧了全球气温升高的趋势,产生“热岛效应”,也形成了城市中绵绵的酸雨,恶化了城市环境。

四、城市夜景光污染成因分析

(一)缺乏整体照明规划

从我国大多数城市的调查报告显示,多个城市夜景照明缺乏统一规划或者规划滞后的现象,夜景没有主次和特色,分散凌乱。城市规划的总体部署、城市现在与未来的空间布局、城市艺术美的体现、实现目标的手法等,这些规划必须涉及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土木工程、建筑学、照明设计、建筑电工等学科的综合考虑,而不是简单地安装灯的问题。

笔者强调夜景设计需要统一规划,它应该是有秩序的、科学的、艺术的、协调的、理想的一种设想,它应该满足不同的实用功能、景观需求、人的需求等要求,它是权衡的。

城市夜景是彰显城市形象的一种手法,“千城一面”的营造就会令人大失所望。法国巴黎市的夜景照明规划旨在保护具有浪漫风格的夜景情调;意大利威尼斯旨在保护古城风貌,故整个城市始终保持低照度,城市形象的树立很重要,研究当地的文化历史和自然风光特色,精选最有价值的景观进行照明,绝不要盲目地模仿抄袭。

夜景的营造是一个艺术与美的问题。

(二)缺乏人文与环保意识

①. 人文意识

苏轼曾写道“灯光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这里描写用灯光装扮的城市轮廓,在明月下游人如梭,欢天喜地的热闹氛围,灯光象征美好的生活、节日的喜庆、吉祥的祝福。然而,夜景照明“越热闹越好”、“越花俏越好”、“越亮越好”,运用“亮”来评定一个夜景规划的质量是一个致命的错误观念。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城市夜景灯光花花绿绿、霓虹灯闪烁得炫人耳目,视觉层次的缺失,盲目的增加灯具的数量及加大功率,掩盖了城市夜景建设的科学性。不切合实际的攀比心理,在上照光的污染下,还要迫使自己的商业标志、广告比相邻的要更“亮”、更“炫”,造成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都得不偿失,实在不可取。

景观照明设施是具有长久性,而不是临时搭建的节庆灯饰。夜景观设计的对象是建筑、广场、街道、园路、景观小品、园林绿化等,它们是衬托重点,而照明是载体,照明设备需要尽量隐蔽,商业性的手段要得到控制。

②. 环保意识

2009 年1 月16 日,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编制的“中国公民环保指数(2008)在北京正式公布。数据显示公众个人的环保素质依然是环保活动中的一片“洼地”,并成为制约我国环保水平提高的最大障碍。“调查发现,高达72.2%的公众不知道6 月5 日是“世界环境日”;58%的公众不知道“12369”这个全国统一的环境热线;只有18%的公众表示会去“主动了解环保知识”,比上年下降9 个百分点;只有24%“会引导别人进行绿色消费或选用绿色交通工具”,基本和上年持平;只有26%的公众表示“经常采取环保节能行为”,这比上年下降了12 个百分点。调查还发现,有47%的公众在日常生活中“不会”向有关部门举报环保违法行为,而“经常”举报者则只占到了6% ”这说明公众对社会性的环保参与还处于不积极的状态。

(三)缺乏对照明设备的维修管理

随着城市夜景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工程越来越多,基础设施的投入量随即逐步上升,由于体制的变更,政府的重复投资,维护设施的费用增加,艰巨的设计任务力不从心。设计、施工、监管、验收没有根据严格的审定程序和资质认证,城市公共空间及工程建设后的维护的职责没有落实,障碍了夜景观工程有序的发展。对照明设备出现图案、文字显示不全、污浊、损毁的,城市管理行政部门应限定期限进行维修,过期或破损的设备,城市管理部门应及时更新或拆除。

(四)缺乏技术上的提升

我国照明科学技术起步较晚,整体上比较落后,照明水平普遍低、照明用电资源浪费、节能照明产品占市场比例小,城市道路、工业建筑、民用建筑照明仍然大量使用白炽灯、卤钨灯、高压汞灯,照明节能任务重。按照节能减排的要求,2009年9 月欧盟国家已开始停售白炽灯。

我国国家发改委也于2009 年7 月签订“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的合作项目。目前最适宜代替白炽灯的光源是紧凑型荧光灯(俗称节能灯),高光效的卤钨灯和颜色、质量良好的LED 灯可能是未来的选择。

根据笔者走访数个灯具市场,发现我国的人工照明设计水平较低,主要以仿制进口产品为主,缺乏自主创新,很少考虑防光污染的措施,即使有这种措施,也由于技术层面达不到要求,一个好的灯具产品,在设计阶段会考虑光色度、防溢散光、防眩光等性能,特别是防眩光的制作工艺,国内往往达不到防治光污染的标准。第二,人工照明设施质量低下。国内的灯具产品质量不高,光亮度值大,散射光过多,寿命短,由于价格相对国外进口比较低廉,重视外观设计,占国内市场的使用率较高,这样光污染的产生就不可避免。

(五)资金投资不稳定

夜景照明工程建设投资量是巨大的,除了照明设备、照明管线路线、照明控制系统等硬件设施投入之外,它日常的消耗、光源更换、维修费用等长期的投入也是相当巨大。目前,城市照明工程的资源来源主要是:政府投资、开发商投资、广告等经营资金的投入、其他投资等。一般来说,城市户外公共照明是由政府部门投资,住宅小区、景观照明由企事业单位投资建设的。

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照明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维护”的系统化完善难度是比较大的。

五、城市夜景光污染的防治措施

1)管理措施

目前,城市夜景照明规划未被列入城市规划的编制体系之中,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夜景照明应当作为单独的专项规划纳人城市总体规划,并对各种相关指标作出控制性的规划,进一步完善城市总体规划。

例如主管部门对夜景照明的照度等级、亮度及其均匀度、眩光、光源色彩、供电控制系统等进行合理的控制,可避免因无序的亮度竞争(亮度在大于10cd/扩时人的眼睛为明视觉,此时若再增加亮度,人眼的视觉不再敏感或受影响很小)而带来的光污染和电能的浪费,对于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的亮化、美化和舒适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2)技术措施

在技术方面,城市夜景照明的光污染应采用以下防治措施:

A.为减少路面的反射光,应使用单一光谱的低压钠灯作为道路照明光源。在建筑物的泛光照明中,为满足立面照度的需求,要根据表面材料的反射比和色彩吸收情况,适当选择宽光谱辐射的光源,但尽量不使用有强烈色彩的有色光源,以减少因视觉对颜色强烈对比的不适应而产生的颜色污染。

B.控制光污染最根本的办法是为夜景照明提供合理的设计。对城市夜景照明的控制应采用智

能化的集中管理、分散控制。如对泛光照明的开灯可采用平时模式、节假日模式、重大节日模式,对广告、装饰、道路照明以及泛光照明可采用微电脑定时开关或光控定时关闭的开关控制。

C.定制关灯时间并尽量减少开灯时间。广告、装饰、道路照明以及建筑物泛光照明可在午夜后关闭或部分关闭,既节约了能源,又减少了光污染,也延长了照明灯具的使用寿命。

D.使用高光效的高压汞(或钠)灯,提高泛光照明效率。降低城市“热岛效应”,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E.限制逸散光最好的办法是采用截光型灯具或给光源装设格栅、遮光片、防护罩等,以有效控制照明灯具的遮光角,防止直射光线的逸散和眩光产生。截光型灯具的遮光角不应小于《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133一90)表3.2.3的规定。对建筑物泛光明采用从上向下投射光的做法,防止反射光的逸散;对有大玻璃幕墙的建筑可采用内透光突出建筑的形象。

F.安全可靠的施工也是保证城市夜景照明质量,防治光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灯具位置及控制设备的合理设置,既防止了逸散光的污染,又防止了因灯具及控制设备裸露而带来的视觉污染。同时,安装时对建筑物的保护措施,也防止了对城市景观和对建筑物本身的立面造型的破坏,而引起的视觉景观污染。

G.对广告、装饰、道路及建筑物等城市夜景照明灯具及设备的日常维护,也是防治光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同时也是防止脱落伤人、漏电事故和城市景观污染的重要保证。

总结

光,是一道美丽的景象,光,也是一种艺术。午夜霓虹灯映照下的城市别有一番风韵,流光溢彩,使人流连忘返。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和照明节能的设计要求,论述了目前我国城市夜景发展的趋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着重探讨了城市夜景照明中产生的光污染问题,从城市景观与光环境的角度进行反思。

光污染问题是一种新型的环境污染,现今普遍缺少对光污染问题的防治意识,缺乏参与光环境设计的主动性。在照明设计方面,专业的照明设计队伍和机构尚待培育,照明设计单纯依靠电气工程师、照明器材供应商或装修工程完成的局面应当改变。在照明技术方面,没有可靠、专业的技术支持,现实的照明工程中设计精品寥寥无几。根据国外经验,重大的照明工程,特别是景观和装饰照明工程,都是由具备照明专业知识的建筑师、艺术家来主持完成,从方案构思开始,贯彻到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全过程。

由于国内夜景照明的立法缺位,现行的照明标准很多都是根据国际通行的 CIE规范或国外城市的标准来实施,针对我国的国情、城市居民的舒适性存在很大的局限。面对日渐严重的光污染,尽快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照明标准已成为当务之急。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及提高照明质量是世界各国实施绿色照明计划的主要原因。在照明产品、照明设计和照明管理及维护方面,仍然存在着巨大的节能潜力。节约能源、保护地球有限的资源和环境,仍是 21 世纪城市照明的主要课题。

总之,城市夜景照明要尊重科学、提高水平、加强管理,力求降低功耗,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中国的夜景照明工程还需要在诸多方面全面提高,期待着大家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王时英,时刚.城市夜景照明的光污染.城市规划,[J]2003,27(4):95一96.

[2] 刘鸣,马剑,张宝刚.城市夜景照明中的光污染和夜天空保护的研究,城市设计,[A]2008,70-73.

[3] 谭满清,郝允祥. 北京夜间天空亮度的研究,照明工程学报[J],1994,5(1-2):51-55.

[4] 胡华, 马剑. 可持续照明设计理念初探,照明工程学报[J]. 2003,14(1): 46-50.

[5] 张渝文,李鑫.城市夜景照明光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灯与照明. 第32卷第1期,2008年3月

[6] 高鸿磊,诸定昌.植物生长与光照的关系[J].灯与照明,2005(4):37-40

[7] 陈仲林.绿色照明工程[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7,(3):84~88

[8] 张渝文,李鑫.重庆市建筑物夜景照明节能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28(4):633~635

[9] 李振福. 城市光污染研究[J].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2,28(10):23-25.

[10] 何旻昊.广州市越秀区夜间光污染调查与防治对策研究.2008年3月,第23卷第1期

DB11 T 388.1-2006 城市夜景照明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

ICS 29.140.40 DB K 70 备案号:19840-2007

DB11/T 388.1—2006 前 言 DB11/T 388《城市夜景照明技术规范》分为8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设计要求; ――第3部分:光污染限制; ――第4部分:节能要求; ――第5部分:安全要求; ――第6部分:供配电与控制; ――第7部分:施工与验收; ――第8部分:运行、维护与管理。 本部分为DB11/T 388《城市夜景照明技术规范》的第1部分。 本部分应和DB11/T 388第2部分~第8部分共同使用。 本部分由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北京照明学会。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戴德慈、贾建平、王大有、赵建平、邴树奎、屈素辉、汪猛、李农、李铁楠、徐华、荣浩磊、王晓英、马龙。 I

DB11/T 388.1—2006 II 引 言 为贯彻落实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北京城市夜景照明专项规划,保证北京城市夜景照明工程的设 计、施工、运行、维护和管理更趋于科学化、规范化,提高北京城市夜景照明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水平,形成以人为本、安全可靠、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舒适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夜景照明体系,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和北京照明学会组织专家对北京城市夜景照明的现状深入调查,实地测试,认真总结多年来城市夜景照明工程建设、运行、维护、管理的经验,参考国内外的相关标准,结合北京市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标准。

DB11/T 388.1—2006 城市夜景照明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 则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城市夜景照明工程的设计要求和建设与管理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城市化管理地区内的建筑物、构筑物、街区、广场、桥梁、园林、绿地、河湖、名胜古迹、树木、雕塑等环境景观的夜景照明。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DB11/T 388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2900.65 电工术语 照明 3 术语和定义 GB/T 2900.65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DB11/T 388的本部分。 3.1 夜景照明 nightscape lighting 泛指除体育场场地、建筑工地、道路照明和室外安全照明外,所有室外活动空间或景物的夜间景 观照明(简称夜景照明)。 3.2 绿色照明 green lights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益于提高人们的学习、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以及保障身心健康的照明。 3.3 光污染 light pollution 干扰光或过量的光辐射(含可见光、紫外和红外光辐射)对人身心健康和人类生存环境造成负面 影响的总称。 3.4 干扰光 obtrusive light 在特定场合下溢散光数量、方向或光谱引起烦恼不适、分心或视觉能力下降的光线。 3.5 溢散光 spill light 从照明装置照射到照明目标范围以外的光线。 3.6 照明功率密度 lighting power density(LPD) 单位面积上的照明安装功率(包括光源、电器附件),单位为瓦特每平方米(W/㎡)。 4 设计要求 1

研究性学习《城市的环境与光污染》

研究性学习《城市的环境与光污染》 XXXXXX初级中学XXX小组 课题组成员: 1.组长:XX——总体规划。 2.组员:XXX——资料查找员。XXX——电脑操作员。XXX——摄影师。XXX——技术顾问。 3.指导老师:XXX XXX XXX 课题背景: 随着现代都市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污染——光污染,它已成为现在都市的环境公害,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而这种光污染是由反光、反热的建筑材料造成的,如一些大厦的玻璃幕墙。在下午约2~4时折射的太阳光正好对着公路,司机们的视线受到干扰,存在安全隐患。在深圳也存在此种问题,特别是繁华地段的高层反光反热的玻璃幕墙,因此,本小组在深圳市的蔡屋围等繁华地段进行调查研究,开展了“光污染”的课题研究。 课题目的: 1.认识和了解光污染的有关知识。 2.调查城市光污染,并提出有关建议。 3.学会团结合作,学会对知识的探讨与研究。 课题研究过程与方法: 1.查找资料:上网查找,翻阅书报。收集资料。

(1)光污染分为人造光与自然光,这些光照对人体有害处。 (2)人对光的色彩有何反应。 (3)光污染对各种人群的危害。 2.实地调查 (1)对行人、司机的采访。 (2)采用拍照,进行实情记录。 3.总结整理 (1)整理资料,分析内容。 (2)制作网页。 研究结果和分析: 1.光污染及其危害 根据环境科学的解释,光污染是指过量的光辐射,紫外线辐射和红外线辐射对人体健康,人类生活和工作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 (1)眩光 造成光污染的光辐射中常见的是眩光。眩光是指在视野内有光亮度范围不适宜,在空间或时间上存在着极端的光亮度对比,以致引起不舒服或降低可见度的视觉现象,玻璃幕墙的光污染就是由于其反射太阳光、灯光等光线过强造成眩光。眩光使人的视力下降并迅速疲劳,日常生活中的眩光污染有很多,如夜间迎面而来的汽车前灯的眩光会使受到光刺激的司机和行人控制力降低,很容易发生危险等。 (2)自然光 自然光主要来源太阳辐射。太阳光主要有紫外线、红外线、可

光污染论文

光污染 邓燕倩 摘要:随着越来越多光污染事件的发生,人们对光污染问题也越发地关注。对于光污染,大家的理解不一。同时对于自己身边发生的光污染事件,大家都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国家也对此发布一系列相关的法律和标准,意在赋予公民舒适的环境,保护和改善生活以及生态环境。光污染不只是环境问题,还与每个人的健康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大家要了解光污染的危害,做好防治措施。 关键字:光污染;危害;防治 前言 光污染问题最早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国际天文界提出,泛指影响自然环境,对人类正常生活、工作、休息和娱乐带来不利影响,损害人们观察物体的能力,引起人体不舒适感和损害人体健康的各种光。而如今越来越多城市因为光污染而发生一系列的争议事件,对此,就着案例分析,发现问题,以及为减少光污染保护环境进行建议。 2012年3月31日晚8:30–9:30,在地球上进行了一场“地球关灯一小时” “地球关灯一小时”活动首次于2007年3月31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展开,活动。 而后2008年3月29日,“地球一小时”已成为一项全球性并持续发展的活动,超过35个国家多达5000万人参与其中。在2009年,“地球一小时”来到中国,让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加入到这一小时中,进一步在缓和气候变化问题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已经有来自62个国家和地区的74座城市承诺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共同为地球作出贡献。 不分白天黑夜,光污染正慢慢地闯入我们的生活环境。 北京市于2010年12月1日起实施《室外照明干扰限制规范》,而同时,中山市人大代表希望中山能提前做好规划,尽快出台治理光污染的相关政策措施。当时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市民表示虽然可以采取调弱亮度或换个角度的方式解

关于光污染的调查与研究

关于光污染的调查与研究 第一部分课题的可行性分析和研究过程 一、课题的提出 说起污染,也许不少人想到的都是噪声、废气、废水等,但大家是否知道“光污染”这个比较陌生的名词呢?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玻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光线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环境污染源。在日常生活中,绝大部分人都遭受过不同程度的各种各样的光污染。有些建筑物用玻璃做外墙,在阳光照射下,玻璃面就会反射出刺眼的光芒,司机们的视线受到干扰,存在安全隐患;晚上路边的广告显示屏、闪光的霓虹灯,发出的光芒很容易让人感到眼花缭乱;夜晚公路上一束束汽车大灯的光线,照得人眼睛睁不开;还有家中装修的光滑白瓷砖,反射的光线让人感到不舒服……所有这些,都属于光污染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了解生活中的光污染,了解其危害及其防治。 三、课题研究方法: 1、上网搜集资料 2、问卷调查 3、阅读并筛选有关报刊资料 第二部分课题研究的成果 关键词: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彩光污染;光污染的危害及建议 一、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有65%~70%的居民不知道光污染的危害,有15%~20%的居民了解但不深,只有1%的居民表示了解。 二、光污染的分类: 依据不同的分类原则,光污染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国际上一般将光污染分成三类,即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 三、光污染的介绍: ⒈白亮污染 白亮污染是光污染的一种,主要是指白天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等装饰反射光线引起的光污染。可以说是镜面反

射,即物体的反射面是光滑的,光线平行反射,如镜子,水面等。 如图: ⒉人工白昼 夜幕降临后,商场、酒店上的广告灯、霓虹灯闪烁夺目,令人眼花缭乱。有些强光束甚至直冲云霄,使得夜晚如同白天一样,即所谓人工白昼。在这样的“不夜城”里,夜晚难以入睡,扰乱人体正常的生物钟,导致白天工作效率低下。人工白昼还会伤害鸟类和昆虫,强光可能破坏昆虫在夜间的正常繁殖过程。 如图: ⒊彩光污染 彩光污染具体是指舞厅、夜总会、夜间游乐场所的黑光灯、旋转灯、荧光灯和闪烁的彩色光源发出的彩光所形成的光污染,其紫外线强度远远超出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如图:

城市光污染的危害及治理

城市光污染的危害及治理 国际上一般将光污染分成3类,即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 1. 白亮污染 当太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等装饰反射光线,明晃白亮、眩眼夺目。专家研究发现,长时间在白色光亮污染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视网膜和虹膜都会受到程度不同的损害,视力急剧下降,白内障的发病率高达45%。还使人头昏心烦,甚至发生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身体乏力等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 夏天,玻璃幕墙强烈的反射光进入附近居民楼房内,增加了室内温度,影响正常的生活。有些玻璃幕墙是半圆形的,反射光汇聚还容易引起火灾。烈日下驾车行驶的司机会出其不意地遭到玻璃幕墙反射光的突然袭击,眼睛受到强烈刺激,很容易诱发车祸。 据光学专家研究,镜面建筑物玻璃的反射光比阳光照射更强烈,其反射率高达82%~90%,光几乎全被反射,大大超过了人体所能承受的范围。长时间在白色光亮污染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产生头昏目眩、失眠、心悸、食欲下降及情绪低落等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使人的正常生理及心理发生变化,长期下去会诱发某些疾病。专家研究发现,长时间在白色光亮污染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视网膜和虹膜都会受到程度不同的损害,视力急剧下降,白内障的发病率高达45%。夏天,玻璃幕墙强烈的反射光进入附近居民楼房内,破坏室内原有的良好气氛,也使室温平均升高4℃~6℃。影响正常的生活。 * 眩光污染 汽车夜间行驶时照明用的头灯,厂房中不合理的照明布置等都会造成眩光。某些工作场所,例如火车站和机场以及自动化企业的中央控制室,过多和过分复杂的信号灯系统也会造成工作人员视觉锐度的下降,从而影响工作效率。焊枪所产生的强光,若无适当的防护措施,也会伤害人的眼睛。长期在强光条件下工作的工人(如冶炼工、熔烧工、吹玻璃工等)也会由于强光而使眼睛受害。 2.人工白昼 夜幕降临后,商场、酒店上的广告灯、霓虹灯闪烁夺目,令人眼花缭乱。有些强光束甚至直冲云霄,使得夜晚如同白天一样,即所谓人工白昼。在这样的“不夜城”里,夜晚难以入睡,扰乱人体正常的生物钟,导致白天工作效率低下。人工白昼还会伤害鸟类和昆虫,强光可能破坏昆虫在夜间的正常繁殖过程。 目前,大城市普遍、过多使用灯光,使天空太亮,看不见星星,影响了天文观测、航空等,很多天文台因此被迫停止工作。据天文学统计,在夜晚天空不受光污染的情况下,可以看到的星星约为7000个,而在路灯、背景灯、景观灯乱射的大城市里,只能看到大约20~30个星星。 3. 彩光污染 舞厅、夜总会安装的黑光灯、旋转灯、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构成了彩光污

宁波市城市照明专项规划(2008-2020)

宁波市城市照明专项规划(2008-2020) 为把宁波市建成更具魅力的夜间景观城市,充分展示宁波城市特色,进一步加强城市照明规划管理,确保城市照明规划有效实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道路照明设计标准》、《夜景照明设计标准》等法律、法规、政策及有关技术规范,结合宁波市城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总则 (一)本规划以《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宁波市城市照明管理办法》、《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夜景照明设计标准》等为主要依据,按照国家照明的相关政策,结合本市实际进行编制。 (二)本规划是落实城市近期照明建设规划的重要手段,对近期新建或修建的照明工程规划和设计起到控制作用,对远期的照明项目起到前瞻导向作用。 (三)本规划范围为宁波市中心城,期限为2008年—2020年。 (四)本规划主要目标为: 1、建立绿色照明体系,建设一批节能---绿色照明示范工程; 2、完善住宅小区和城乡结合部的照明系统,消灭盲区; 3、提高城市照明设施的安全保证及完善安全措施;

4、改造光污染严重的工程,架空线入地与城市道路改造同步实施; 5、健全与完善整个城区的智能化监控系统; 6、形成富有城市特色的景观照明; 7、功能照明达标建设,新建照明项目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改建的照明项目分期分批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五)本规划包括文本、说明及附图。 二、功能照明规划 (一)城市功能照明包括:道路照明、道路交会区功能照明、商业区/住宅区功能照明、休闲旅游景观区功能照明、桥梁/隧道功能照明、广场空间功能照明。 (二)近期目标(2008~2012) 1、技术目标——80%以上城市道路功能照明技术指标达到国家相关标准(主要指城区范围内所有道路功能照明功率密度、路面平均亮/照度、路面亮/照度均匀度、眩光限制、环境比等指标); 2、建设目标——新建项目100%达到国家相关标准,改建项目分期达到国家相关标准,道路装灯率达到100%,基本实现有路就有灯,充分体现功能照明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 3、管理运行目标——监控覆盖率达到85%以上,亮灯率达到98%以上,设施完好率达到90%以上,“四新”产品普及率达到95%以上。

城市光污染及其防治

城市光污染及其防治 1402032026孙小飞环境工程(2)班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每个晚上,昔日乌黑一片的神州大地已逐渐被五光十色的灯光所照亮。但与此同时,城市化所带来的一种新的污染一一光污染却渐渐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本文将试图简要介绍光污染及其对人类的危害,以及提出相关的防治建议。 关键词:光污染;环境;污染防治 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令曾经每到晚上就漆黑一片的地球灯火通明。自爱迪生发明灯泡以来近一百年的时间,照明科技日新月异,各色各样的霓虹灯随处可见。就在人们欣赏着如此美丽的夜景同时,一种新型的污染——光污染却在悄悄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悄悄地为环境带来新的污染。 最早提出光污染问题是在20世纪30年代,即气体汞灯开始广泛应用的时期。白炽灯的难熔灯丝不易在瞬间熄灭,所以亮度的变化不明显,而日光灯则1s内就有20次完全不发光,这对眼睛十分有害。日光灯下皮肤会发绿,伤害人的心理健康。当时的相关专家就就指出,长期在这种灯光下工作易患上精神病。一.光污染概述 所谓的光污染,是泛指影响自然环境,对人类正常生活、工作、休息和娱乐带来不利影响,损害人们观察物体的能力,引起人体不舒适感和损害人体健康的各种光。从波长10nm?1mm的光幅射,即紫外幅射、可见光和红外幅射,在不同的条件下都可能成为光污染源。而现今国际上,普遍将光污染分成三类: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彩光污染。 1.白亮污染。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等装饰反射光线,明晃白亮、眩眼夺目。 2人工白昼。在夜间,商场、酒店上的广告灯、霓虹灯闪烁夺目,令人目艮花缭乱。有些强光束甚至直冲云霄,使得夜晚如同白天一样,即所谓人工白昼。 3.彩光污染。舞厅、夜总会安装的黑光灯、旋转灯、突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构成了彩光污染。 除了上述光污染源外,太白的纸、光滑的粉墙、电视、电脑等也会对视力造成危害。汽车排出的HC和NOx在紫外线作用下会产生光化学烟雾,造成更大污

城市夜景照明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和具体

城市夜景照明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和具体(详细)规划两个方面。城市夜景照明总体规划是指根据一个城市(地区)的总体规划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历史人文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按照城市各种相应功能的分区,以艺术表现手段对城市夜景照明进行的总体把握和设计。城市夜景照明具体规划(详细规划),是指按照一个城市(地区)夜景照明总体规划的要求,依据夜景照明有关标准和规范,对城市特定的局部范围或区域载体,运用夜景照明的艺术手段反映其特征、并作为夜景照明工程实施依据的具体设计。(一)城市夜景照明规划1、城市夜景照明总体规划内容(1)指导思想。要树立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城市居民服务的观念,坚持经济实用、节约用电、保护环境,促进城市夜景照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2)规划依据。要以城市总体规划作为依据,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3)基本原则①定位准确,反映特征。要准确反映城市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和人文景观的内涵,表现城市自然格局和建筑风貌的形象特征。如北京,要把保持古都历史文化传统和整体格局、体现民族特色与时代精神融为一体;而上海、广州、深圳等则是中西方文化的融汇之地,要反映大都市的繁华和现代化的气息。②突出重点,提高品位。要有重点、有个性,有利于提高夜景照明的文化艺术品位。抓住城市的各种主要特征进行规划,避免杂乱无章和画蛇添足的现象。③以人为本,和谐统一。要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既适应旅游事业的发展,又要充分考虑本地市民的素质和欣赏习俗,同时,还要考虑照度与色彩、白天与晚上景观的协调。④绿色照明,节能环保。要按照“绿色照明”的理念,采用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型高效节能照明电器和多种照明方式,达到经济安全、保护环境的目的。⑤体现功能,实行四同。要按照城市夜景照明范围、对象不同功能和性质的分类(如公共广场、道路、建筑、园林绿化、景观雕塑、桥梁、水景等等)进行规划设计,产生符合各种功能特征的总体效果。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要与夜景照明同步规划设计、同步施工建设、同步竣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4)系统结构城市夜景照明总体规划的系统结构,包括城市夜景照明照度和色彩的总体分布,重要景观(点)、轴线(线)和区域(面)夜景照明的系统结构等等 5)措施保证要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确定近期、远期和远景期城市夜景照明的目标,提出完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相关政策等实施规划的保证措施。2、城市夜景照明具体规划内容城市夜景照明具体规划是城市夜景照明总体规划的深化和细化,主要包括城市道路、公共广场、建筑物、商业街、园林绿化、景观雕塑、桥梁水景等具体规划设计,内容有方案的文字说明,夜景照明效果图、采用的照明方式和选用的光源、灯具等电器产品、夜景照明工程的投资规模等,对夜景照明工程的实施提出节能、环保、质量和安全的措施保证。(1)城市道路首先要根据道路状况,选择布灯方式,按照有关规定计算照度标准,在保证道路功能照明的前提下,选择造型优美、色彩明快的灯型、光源和灯具。(2)公共广场公共广场的夜景照明非但要考虑广场本身,还要结合广场周围道路、建筑、景观和绿化的特点,选用造型优美、照度适中、色彩宜人的照明电器产品,使灯光亮暗区域对比适当、自然和谐,避免和减少眩光或溢散光对环境产生的光污染,营造优美、舒适、亮丽的夜景环境。(3)建筑物建筑物的夜景照明主要是指立面照明。按照建筑物的不同特征(如纪念性建筑、标志性建筑、仿古园林建筑、欧式景观建筑等),采用适宜的照明光源和电器,以适当的照度和色彩,分别选择泛光照明、轮廓照明和内透光照明的方式,反映建筑各自的材料性质、结构特征、时代风貌、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4)商业街商业街(步行街)的夜景照明要体现繁华、热闹的景象,拉动晚间经济的发展,刺激旅游和消费。沿街店面夜景照明的形式、色彩和规格要协调、自然,商业广告、标志、门头字号的设置要考虑综合效

中国环境污染现状 特征以及问题

中国环境污染现状、特征以及问题在世纪之初,我们来讨论有关健康的环境问题。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进程中,以空前的速度建立了现代的物质文明,同时也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人类现在的许多疾病可以认为是人类对迅速改变的环境适应性的失调。过去人类为了生存所获得的适应性,正日益受到环境污染的挑战。环境质量不仅关系当代人的健康,还影响到子孙后代,必须予以关注。 1中国环境污染现状 1.1大气卫生状况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民用煤量的加大,大气卫生质量开始下降,引起卫生界的重视并开展一些研究,发现我国煤炭占能源结构的70%,城市冬季T(总混悬微粒)、CO日均浓度普遍超标,NO2浓度较低,呈典型燃煤型污染。 80年代以后,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猛发展,空气污染日趋严重。河北省防疫站在承德市1983~1986年的冬季空气监测中,SO2、T出现3.7mg/m3、3.09mg/m3的高浓度,已达当年伦敦烟雾事件的污染水平。环监所1981~1992年参加的《全球监测系统—全国五大城市大气监测》动态研究结果表明,五城市T年均值全部超标,污染水平在参加国际监测网城市中属最重之列。 近年来,随着城市机动车辆的迅速增加,我国一些城市的大气污染正向燃煤和汽车废气并存的混合型转化。汽车尾气排出的细颗粒物(PM2.5)极易吸附有毒物质,进入人的呼吸道深部而引起更大的危害,而推广使用无铅汽油以后汽车尾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特别是苯系物的含量大大增加,使得大气污染变得更加复杂。 1.2室内空气污染现状近年来人们对室内空气卫生给予更多的关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装修热、空调的使用和居室密闭程度的增加,多种化学物质进入居室造成的室内空气质量不断恶化。 室内空气污染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污染,主要来源于建筑和装饰材料、个人活动、化学品的应用和室外污染气体的进入。目前我国生产的建筑装修材料仍存在较多的卫生质量问题,北京市疾控中心对市场装修材料甲醛含量的监测结果表明,人造板及其缺口中甲醛释放量严重超标,样品超标率达56%。如果室内大量使用木质人造板、涂料、粘合剂和各种塑料制品,这些材料会释放出甲醛和各种挥发性有机物,通过呼吸道、皮肤、眼睛等对室内人群的健康产生危害。石家庄市环境监测中心通过对100多个装修后的家庭或单位检测,结果表明,室内空气污染物超标率高达92%。为控制空气污染,保障人民健康,国家卫生部、质检总局、环保局于2002年联合发布《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为室内空气质量监测评价和装修材料的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1.3水体卫生状况我国大部分江、河、湖及水库等地面水都不同程度的受到污染,有的已造成严重危害。三门峡市以黄河为水源,由于受市区污水排放的影响,源水水质劣于V类水质标准,藻类大量繁

郴州市城市夜景专项规划

郴州市城市夜景专项规划 【目录】 第一部分总体概述 第一条、项目概况 第二条、郴州市城市照明基本现状 第三条、规划原则与规划依据 第四条、功能定位与发展目标 第五条、城市夜景架构规划 一、近期夜景架构规划 二、远期夜景架构规划 第二部分近期夜景照明规划 第六条、以城市功能区域为主的照明格局 第七条、照明分级控制格局规划 第八条、建筑照明 一、建筑照明设计的基本要求 二、功能建筑照明设计 一)标志性建筑物的照明设计 二)行政办公建筑的照明设计 三)商务建筑的照明设计 四)传统建筑的照明设计

五)交通与通信类建筑的照明设计 六)工业建筑的照明设计 七)宾馆酒店类建筑的照明设计 八)民用住宅类建筑的照明设计 第九条、道路照明 一、道路照明设计的基本要求 二、道路分类照明及照明标准 三、道路交叉口照明 四、道路立交桥照明 五、一般道路照明设计灯具布置及选型要求 六、郴州市道路照明现状分析、规划 七、郴州重点道路照明规划 第十条、公园照明 一、公园照明的基本要求 二、公园夜景照明主体 三、北湖公园、苏仙岭夜景照明规划 第十一条、广场照明 一、广场照明的基本要求 二、广场夜景照明的方式 三、五岭广场夜景照明规划 第十二条、桥梁照明 一、桥梁夜景照明的基本原则

二、桥梁照明的基本要求 三、桥梁结构分类照明 第十三条城市水系郴江 第十四条、公共景观照明规划 第十五条、城市重点区域照明规划 一、城市节点与标志照明 二、城市交通枢纽夜景照明规划 三、城市主要出入口照明 四、城市照明观景点 五、街道整体亮化形式示例 第三部分夜景照明建设的相关要求第十六条夜景照明建设的实施计划 一、近期实施计划 二、远期实施计划 第十七条规划实施的技术要求 一、灯具的技术要求 二、电气配置的技术要求 三、灯光控制技术 第十八条灯光实施、组织和管理 第十九条照明建设的政策及措施 第二十条景观照明的质量评价

城市发展-光污染(研究性学习论文报告)

发展?还是污染?! 课题:城市发展与光污染 高三(10)班课题组 课题组成员: 组长:xx——总体规划。 组员:xx——资料查找员。xx——设计调查报告。xx——协助整理调查结果,并做好相关记录。 指导老师:xx [摘要]没有光线就没有色彩,世界上的一切都将是漆黑的。对于人类来说,光和空气、水、食物一样,是不可缺少的。但如果长期在弱光下看东西,视力就会受到损伤。相反,强光可使人眼瞬时失明,重则造成永久伤害。人们必须在适宜的光环境下工作、学习和生活。人类活动可能对周围的光环境造成破坏,使原来适直的光环境变得不适直,这就是光污染。 [关键词]城市发展光污染 前言 随着现代都市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污染——光污染,它已成为现在都市的环境公害,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而这种光污染是由反光、反热的建筑材料造成的,如一些大厦的玻璃幕墙。在下午约2~4时折射的太阳光正好对着公路,司机们的视线受到干扰,存在安全隐患。在无锡也存在此种问题,特别是繁华地段的高层反光反热的玻璃幕墙,因此,本小组在无锡某些繁华地段进行调查研究,开展了“光污染”的课题研究。 研究经过及内容 (一)调查安排 1.小组分工:xx设计调查报告,撰写论文;xx收集相关文献资料;xx协助整理调查结果并做好相关记录。 2.查找资料:上网查找,翻阅书报。收集资料。 3.实地调查 4.总结整理 (二)研究结果和分析:

1.光污染及其危害 根据环境科学的解释,光污染是指过量的光辐射,紫外线辐射和红外线辐射对人体健康,人类生活和工作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 (1)眩光 造成光污染的光辐射中常见的是眩光。眩光是指在视野内有光亮度范围不适宜,在空间或时间上存在着极端的光亮度对比,以致引起不舒服或降低可见度的视觉现象,玻璃幕墙的光污染就是由于其反射太阳光、灯光等光线过强造成眩光。眩光使人的视力下降并迅速疲劳,日常生活中的眩光污染有很多,如夜间迎面而来的汽车前灯的眩光会使受到光刺激的司机和行人控制力降低,很容易发生危险等。 (2)自然光 自然光主要来源太阳辐射。太阳光主要有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等。而光污染是指过量的光的辐射,紫外光的辐射,能对人体健康、人类生活和工作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如:受日光中的紫外线过度的照射,便会引起日光性皮肤炎,会使人身体暴露部位红肿,严重者起水疱,患部有灼热,刺痒或疼痛感;病情严重时,可伴随身体不适、发烧、恶心及心跳加速,长期日晒过量会造成慢性损害,长期照射阳光,紫外线能诱发皮肤癌。但适量的阳光照射是必要的。 (3)反射太阳光 反射太阳光,这种光污染是城市中最为严重的。例如,我市的建筑,虽然以玻璃幕墙为主,是很美观,但在美丽的背后却潜藏着杀机,它给周围的人带来了很多危险,如:使正常细胞衰亡,出现血压升高,心急燥热等不良症状,还可以使人的视力下降尤其是眩光。 (4)人造光 人造光就是指我们日常使用的电灯,舞厅用的彩灯等。各式各样的彩灯是光污染的来源之一。彩灯虽然能够强烈的刺激感官,同时刺激也能病发细胞,使人的眼睛不适,影响人的中枢神经,令人产生头晕目眩,站立不稳的感觉,长期处于这种灯光下会引起头痛,失明,食欲不振。此外经科学研究表明,彩光能给人产生心理压力,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 (5)光污染如何导致近视

安徽省宣城市城市夜景照明专项规划

安徽省宣城市城市夜景照明 专项规划及设计方案 第一章城市概况 第二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道路照明现状 二、景观照明现状 第三章总则 一、规划目的 二、规划范围 三、规划期限 四、规划目标 五、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 第四章城市功能照明 一、城市功能照明的概念 二、指导思想 三、规划目标 四、规划原则 五、照明分级 六、照明亮(照)度要求 七、光色(色温)要求

八、光源、灯具选择、布灯方式 第五章城市景观照明 一、城市景观功能照明的概念 二、指导思想 三、规划目标 四、规划原则 五、城市景观照明总体规划布局 六、城市景观照明片区规划 七、城市景观照明等级规划及各层次夜景设计相关要素 八、城市景观照明亮度规划 九、城市景观照明灯光色彩规划 第六章城市照明供配电及控制规划 一、城市照明供配电原则 二、供配电系统方案设计 三、城市照明控制 第七章城市照明建设项目进程规划 一、近期建设规划 二、中期建设规划 三、远期发展引导 第八章规划实施措施 一、政策措施 二、行政措施

三、管理措施 四、经济措施 第九章重要地段照明规划设计

第一章城市概况 宣城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市域面积约1.2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80万,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山水文化名城,全国唯一的中国文房四宝之乡。城市东连天目,西连九华,南倚黄山,北通长江,地理区位优越,水陆空交通俱全,宣杭铁路、皖赣铁路在市区交会,申苏浙皖高速公路安徽段、绩扬、芜高高速和205国道穿境而过,与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等大中城市相距均在300公里以内,已融入融入苏浙沪经济圈,进入“长三角2小时经济圈”全面启动时期。 宣城生态环境优越,物产丰饶,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境内人文昌盛,胜迹遍布,是“徽文化”的核心区域之一,拥有8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100多处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但是梅尧臣、胡宗宪、胡雪岩、胡适等历代前贤的故乡,也留下了范晔、谢眺、李白、文天祥等众多千古名人的身影,享有“宣城自古诗人地”的美誉。 宣城中心城市规划建成区面积达65平方公里,是市域内的政治、金融、商贸、文化、科技、信息中心。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宣城市按照宜居宜业宜游的目标,进一步发挥生态优势,加快城市化进程,奋力开创大建设、大发展局面,抓住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这一历史性机遇,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宣城作为安徽17个省辖市中地理位置最靠近长三角的城市之一,是主动接受苏、浙、沪经济辐射和长三角经济增长极“扩

遥感技术在城市夜间光污染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遥感技术在城市夜间光污染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引言 光污染直接或间接地持续影响生态环境、动物和人类身心健康以及天文观测。城市地区的增长速度在全球范围内没有减缓趋势,且可能在未来的数十年也不会下降[1]。这意味着,快速发展的城市照明如果没有科学的指导,可能导致城市光污染更加严重。 首先,商务公司十分注重产品质量,将其作为公司发展之根本,尤其在教科书印刷方面,要求零差错,所谓零差错,就是不能有一本不合格品。这虽然让商务人“压力山大”,但正是这份压力,让公司从软硬件发力,提升专业水平,把控质量。 目前夜空光污染的研究数据主要有三类,即数学模型数据、图像数据以及仪器测量数据。其中数学模型数据不能直观表现区域人工光污染的现状,传统的地面调查存在费用昂贵、效率低下、研究区域范围小,缺乏历史数据等限制,而采用远距离对地探测的遥感技术具有观测范围大、频率高、时间序列长等优点[2]。在各类遥感数据中,以夜间照明为探测重点的遥感技术可以快速生成区域和全球人造光的卫星图像。由于夜间灯光遥感技术可以直接探测到夜间光照强度,因此各种研究均可以夜间光照强度为代表性指标。历史上,夜间光遥感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参数估计、城市化监测、重大事件评估、环境与健康影响以及研究区域、国家和全球尺度的光污染问题。卫星探测到的夜间亮度图像提供的光污染信息不仅可以反映人工照明的强度,还代表其他影响因素,如人

口密度、能源消耗、城市规模和经济水平。因此,遥感技术为检测和研究光污染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3]。 基于遥感技术在城市夜间光污染研究中的应用,本文梳理了应用的优势及挑战,对不同遥感数据类型、校正方法、应用优势与薄弱环节等方面进行综述,统计了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局限性并预测未来发展方向。 4) 完成了部分装置控制系统的软硬件升级工作,使用新版的Windows操作系统,避免了系统技术不支持等一系列问题,杜绝黑客利用这些系统漏洞攻击工业控制主机。 据表1显示,语言文化微信公众号共16个,其中微信公众号运营主体为个人的占比62.5%,其余运营主体包括高校、研究所与出版社。这些运营主体具有多元化特点,既有权威机构与院校,如“今日语言学”“语宝”等;也有专业人士,如“鄉音情怀”是由山西大学博士团队打造;“方言与文化”由武汉大学阮桂君老师创办;“汾阳方言”由在香港工作的语言爱好者、汾阳人徐占宇主创。 1 遥感与光污染研究 遥感是一门获取物理对象和环境信息的艺术、科学和技术,它利用非接触式传感器来记录、测量以及解译图像和能量模式数字图[1]。近年来,随着更大范围的对地观测在数据、技术和理论方面的创新,城市遥感和城市遥感应用已经受到不同使用者的广泛青睐。例如,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利用遥感获取城市环境信息,城市研究者利用遥感提取城市结构信息以研究城市地理,环境科学研究者依靠遥感提取城市土地覆盖信息

城市光污染的危害及治理说课讲解

城市光污染的危害及 治理

城市光污染的危害及治理国际上一般将光污染分成3类,即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 1. 白亮污染 当太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等装饰反射光线,明晃白亮、眩眼夺目。专家研究发现,长时间在白色光亮污染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视网膜和虹膜都会受到程度不同的损害,视力急剧下降,白内障的发病率高达45%。还使人头昏心烦,甚至发生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身体乏力等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 夏天,玻璃幕墙强烈的反射光进入附近居民楼房内,增加了室内温度,影响正常的生活。有些玻璃幕墙是半圆形的,反射光汇聚还容易引起火灾。烈日下驾车行驶的司机会出其不意地遭到玻璃幕墙反射光的突然袭击,眼睛受到强烈刺激,很容易诱发车祸。 据光学专家研究,镜面建筑物玻璃的反射光比阳光照射更强烈,其反射率高达82%~90%,光几乎全被反射,大大超过了人体所能承受的范围。长时间在白色光亮污染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产生头昏目眩、失眠、心悸、食欲下降及情绪低落等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使人的正常生理及心理发生变化,长期下去会诱发某些疾病。专家研究发现,长时间在白色光亮污染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视网膜和虹膜都会受到程度不同的损害,视力急剧下降,白内障的发病率高达45%。夏天,玻璃幕墙强烈的反射光进入附近居民楼房内,破坏室内原有的良好气氛,也使室温平均升高4℃~6℃。影响正常的生活。 * 眩光污染

汽车夜间行驶时照明用的头灯,厂房中不合理的照明布置等都会造成眩光。某些工作场所,例如火车站和机场以及自动化企业的中央控制室,过多和过分复杂的信号灯系统也会造成工作人员视觉锐度的下降,从而影响工作效率。焊枪所产生的强光,若无适当的防护措施,也会伤害人的眼睛。长期在强光条件下工作的工人(如冶炼工、熔烧工、吹玻璃工等)也会由于强光而使眼睛受害。 2.人工白昼 夜幕降临后,商场、酒店上的广告灯、霓虹灯闪烁夺目,令人眼花缭乱。有些强光束甚至直冲云霄,使得夜晚如同白天一样,即所谓人工白昼。在这样的“不夜城”里,夜晚难以入睡,扰乱人体正常的生物钟,导致白天工作效率低下。人工白昼还会伤害鸟类和昆虫,强光可能破坏昆虫在夜间的正常繁殖过程。 目前,大城市普遍、过多使用灯光,使天空太亮,看不见星星,影响了天文观测、航空等,很多天文台因此被迫停止工作。据天文学统计,在夜晚天空不受光污染的情况下,可以看到的星星约为7000个,而在路灯、背景灯、景观灯乱射的大城市里,只能看到大约20~30个星星。 3. 彩光污染 舞厅、夜总会安装的黑光灯、旋转灯、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构成了彩光污染。据测定,黑光灯所产生的紫外线强度大大高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且对人体有害影响持续时间长。人如果长期接受这种照射,可诱发流鼻血、脱牙、白内障,甚至导致白血病和其他癌变。彩色光源让人眼花缭乱,不仅对眼睛不利,而且干扰大脑中枢神经,使人感到头晕目眩,出现恶心呕

北京的某大厦夜景照明工程施工组织规划.docx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 (2)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 (3) 第三章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3) 第四章主要物资和施工机械设备 (5) 第五章施工总进度计划 (6) 第六章劳动力安排计划 (9) 第七章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13) 第八章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17) 第九章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20) 第十章电气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3) 第十一章内装饰成品保护技术、组织措施 (37) 第一章

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1、设计、施工图纸 2、招标文件 3、设计、施工、验收规范及质量验评标准 1)建筑电气通用图集92DQ1,92DQ3, 92DQ4, 92DQ6; 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2002; 3)《电气安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4)《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 01 —26— 96;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 95 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 — 92 7)《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 1999 8)《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 2001, J10090 —2001 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 95 10)《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 95

11)《华北地区建筑电气通用图集》92DQ3、 92DQ4、 92DQ6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 大厦室外泛光照明设计、供应及安装分包工程 二、工程施工特点 工程地点:北京** 区********* 工程范围:楼体LED 灯具、管线和控制系统的安装;室外景观照明灯具、管线和控制系统的 安装 承包方式:包工包料 施工工期:开工日期为雇主通过总承包商发出的开工通知上注明的日期 第三章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一、光源及灯具的选择: 光源及灯具均应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及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灯具应符合《灯具通用安全要

光污染的危害、影响及治理

光污染的危害、影响及治理 摘要:环境污染除了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污染这四大类污染外,还有另一种污染,绝大多数人都曾受过它的危害,而且危害正日趋严重,却往往被忽视。这就是危害人类的第五大污染:光污染。有关专家指出,这一污染源有可能成为21世纪直接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又一环境杀手。光污染可分为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彩光污染等类型,本文就光污染的分类,其对人身体健康的危害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做了详细的介绍,污染的防止措施。使人们关注此等污染,远离疾病,保护自身健康! 关键词:光污染防治措施健康影响 光污染现在已经成为继废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污染之后的第五大污染,是21世纪直接影响人类健康的又一环境杀手。在城市中,光污染随处可见:建筑物的玻璃幕墙等反射的太阳光线,夜幕下的广告灯、霓虹灯、路灯, 舞厅、夜总会的彩色光源…不仅如此,光污染还直接威胁着环境及人类的健康, 使人们视力下降、大脑中枢神经受干扰、生物钟紊乱。同时, 影响着动植物的正常繁殖、生长。目前, 人们对“光污染”这个隐形健康“杀手”的认识比较肤浅, 防范措施比较有限, 使人类的健康产生了隐性危害, 这些现状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所以我写了这篇文章! 1 光污染的形成与分类 1. 1 光污染的定义 光污染是指由人工光源导致的违背人生理与心理需求或有损于生理与心理健康的现象。包括眩光污染、射线污染、光泛滥、视单调、视屏蔽、频闪等。 1. 2 光污染的形成 光污染作为新的环境污染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1) 城市建筑物采用大面积镜面装饰外墙、玻璃幕墙所形成的光污染;2)夜景照明所形成的光污染。玻璃幕墙的光污染主要是指高层建筑的幕墙上采用了涂膜玻璃或镀膜玻璃,当日光直接照射到玻璃表面上,由于玻璃的镜面反射而产生的反射眩光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城市夜景照明中大功率高强度气体放电光源的泛光照明和五彩缤纷的霓虹灯、广告灯照明的亮度过高以及夜景照明的泛滥使用,同样也形成了严重的光污染。 1.3 光污染的分类 1.3.1 白亮污染 在室外,现代不少建筑物使用的大块镜面、玻璃幕墙、釉面砖墙、铝合金板、磨光花岗岩、大理石和高级涂料等装饰材料,虽然看起来十分美观,但是,在背后却隐藏着许多意想不到的隐患。当阳光照射强烈时,这些装饰物对阳光的反射形成二次光源,明晃白亮,眩眼夺目导致的白光污染。专家研究发现,长时间在白色光亮污染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视网膜和虹膜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导致视力急剧下降,白内障发病率高达45%。光污染还会导致头昏、头痛、精神紧张、注意力涣散、烦躁心悸、失眠多梦、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等不适感和诱发光敏皮炎。有些建筑物的玻璃幕墙是半圆形的,反射光汇聚还容易引起大面积火灾。烈日下光污染会形成交通安全的隐患,尤其是公交车、出租车司机,他们受光污染所

界首市城市夜景照明专项规划

界首市城市夜景照明专项规划(2016—2030年) 笛东规划设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界首市城乡规划局 2017.9

1、规划定位 本规划是指导城市现有发展阶段改造以及未来发展建设过程中的指导性建议。通过对城市功能格局的不同照明管控形式,来实现城市夜间的舒适光环境。 2、规划范围 本次城市夜景照明专项规划范围为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界首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范围35平方公里。包括:城市道路、建筑、景观绿地、水系、桥梁等构筑物的照明规划。 3、规划目标 用灯光提升城市整体夜间光环境,改善城市夜生活品质及居住舒适度打造景观界首、休闲宜居为主题的滨水小城夜间景观新形象 近期目标:对城市夜间景观效果实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远期目标:完善城市夜间景观脉络,优化城市夜间功能框架。 4、发展策略 ①老城区灯光改造提升,对历史遗址遗迹进行重点维护打造; ②新城区灯光现代简洁,与城市发展相平行; ③工业区以简洁的城市天际线为打造重点; ④自然湿地公园、景观带以生态自然为规划原则,最终实现城市合理化发展。 5、远期城市照明规划布局 在城市现状以及远期规划(2021年-2030年)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实际发展速度。对界首城市夜景照明规划提出指导性建设意见。重点对城市道路、建筑、景观绿地、水系进行主要框架载体。 其中重点对中心城区的空间结构提出夜间规划框架原则,以两横两纵、两带、两片区、多节点为整体城市框架,其中; 两带:沙颍河及两岸的滨河景观、曹田沟以及两岸的景观带。 两横:人民路,颖河路。 两纵:界光路-大桥路,东升路。 双核心(两片区):老城区、新行政区。

多节点:主要道路交叉口建筑。 第一部分道路部分 图一:界首市城市道路规划一览表 根据城市道路性质,将不同城市性质道路进行合理照明规划。 城市道路夜景照明 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居住区道路。 一级:生活性及景观性主干道。 界光路-大桥路,东升路,人民路,颍河路等 二级:交通性主干道。 新阳路-新阳东路、光武大道、东旭路,解放路,阳城大道,泉阳大道等构成的城区主干环路。 三级:城市次干道。 包括中原路,胜利路,解放路、富强路、文昌路,东顺河路等。 四级:城市支路。 图2:道路照明标准一览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