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瓦斯防治技术》课程教学标准

《矿井瓦斯防治技术》课程教学标准
《矿井瓦斯防治技术》课程教学标准

《矿井瓦斯防治技术》课程教学标准

课程编号:015

适用专业:矿井通风与安全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主干课

修课方式:必修

教学时数:总学时150,其中理论教学学时45、实验实训教学学时45、课程设计学时60。

执笔人:孙和应

审定人:X光相

一、课程地位、目标和质量标准

1、课程地位

《矿井瓦斯防治技术》是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必修的主干核心课程,是培养从事通风安全专业高技能人才必备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

矿井瓦斯灾害是煤矿五大灾害的首害,对企业安全生产威胁极大,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对于防治瓦斯灾害,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和贯彻“安全第一”的方针,具有头等重要意义。

2、课程目标

通过矿井瓦斯防治基本理论和职业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具备以下工作能力和职业技能:(1)能进行矿井瓦斯涌出量计算和预测,参加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工作;

(2)能制订和实施采掘工作面局部瓦斯积聚的治理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3)能制订采区防治瓦斯爆炸的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4)能制订采掘工作面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四位一体”的综合措施;

(5)能用仪表正确检测CH4和CO2浓度,正确使用和维护安全监测系统;

(6)能用正确预测预报工作面突出的危险性,能进行突出技术措施的效果检验;

(7)能进行采区X围内的煤层瓦斯抽放设计,合理选择抽放方法和有关设施及设备。

3、本课程的质量标准

(1)概述瓦斯地质的基本概念;矿井瓦斯的生成、赋存、流动和涌出的基本规律;

(2)陈述煤层瓦斯压力和煤层瓦斯含量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及测定方法;清楚矿井瓦斯灾害的机理;

(3)掌握课程目标中所提出学生应具备的工作能力和职业技能。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衔接

先修课程:煤矿地质与矿图、煤矿开采方法、矿井通风技术。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模块一:瓦斯地质

1、教学内容

瓦斯地质概念、煤层瓦斯的生成与赋存、影响瓦斯赋存的地质因素、瓦斯的流动、影响煤与瓦斯突出分布的地质因素、瓦斯地质图的绘制和应用。

2、任务分解与教学要求(表1)

表1模块一任务分解与教学要求

课题任务知识要求能力要求

瓦斯地质的基本知识解释瓦斯地质基本知识

煤层瓦斯赋存及影响赋存的

地质因素;煤层瓦斯的运移

及瓦斯带的划分;影响煤与

瓦斯突出的地质因素

能够根据资料分析出影响煤层瓦斯赋存

的地质因素;能够根据资料确定瓦斯风

化带下边界;根据资料分析煤层瓦斯流

动的规律;根据资料分析出影响煤与瓦

斯突出的主要地质条件

瓦斯地质图的认识与绘制识读与绘制瓦斯地质图

瓦斯地质图的作用和涵盖的

主要内容;瓦斯地质图的表

示方法;瓦斯地质图的类型;

瓦斯地质图的绘制

能够通过瓦斯地质图总结出其所涵盖的

瓦斯地质内容;能够根据原始资料绘制

简单的瓦斯地质图;能通过瓦斯地质图

预测区域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模块二:煤层瓦斯压力与瓦斯含量的测定

1、教学内容:煤层瓦斯的概念、赋存规律及测定方法;煤层瓦斯含量;影响煤层瓦斯含量的因素及测定方法。

2、任务分解与教学要求(表2)

表2模块二任务分解与教学要求

课题任务知识要求能力要求

煤层瓦斯压力的

测定测定煤层瓦斯

压力

煤层瓦斯压力的概念;煤层瓦斯压力分布的

一般规律;煤层瓦斯压力的测定方法

会测定煤层的瓦斯压力

煤层瓦斯含量的

测定测定煤层瓦斯

含量

煤层瓦斯含量;影响煤层瓦斯含量的因素;

煤层瓦斯含量的测定方法

会测定煤层瓦斯含量;能够

正确使用测定仪器

模块三:矿井瓦斯涌出量及测定

1、教学内容:矿井瓦斯涌出形式、来源,矿井瓦斯涌出量及影响因素;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矿井瓦斯等级鉴定。

2、任务分解与教学要求(表3)

表3 模块三任务分解与教学要求

课题任务知识要求能力要求

矿井瓦斯涌出与预测计算并预测矿井瓦斯涌

出量

矿井瓦斯涌出形式及来源

影响矿井瓦斯涌出的因素

掌握矿井瓦斯涌出量的计算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

矿井瓦斯等级及鉴定鉴定矿井瓦斯等级矿井瓦斯等级的划分生产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方法模块四:矿井瓦斯喷出、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

1、教学内容:矿井瓦斯喷出及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煤与瓦斯突出的特征和分布

规律、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措施、防治突出技术措施的效果检验、安全防护措施、煤与瓦斯突出典型案例分析。

2、任务分解与教学要求(表4)

表4模块四任务分解与教学要求

课题任务知识要求能力要求

矿井瓦斯喷出防治编制和实施矿井瓦斯

喷出防治措施

矿井瓦斯喷出分类;矿井瓦斯喷出原因及

规律;矿井瓦斯喷出防治技术

制定防治矿井瓦斯喷出安全

技术措施;实施矿井瓦斯喷

出防治措施

矿井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机理及

特征

煤与瓦斯突出分类方法,突出的机理与突

出发生过程;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基本条

件;我国以及矿区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概

况;XX矿区煤与瓦斯突出基本规律。

识读矿井瓦斯地质图;判断

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类别。

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危

险性

煤层突出危险性预测分类与危险性划分;

煤层突出危险区域性预测方法:单项指

标、瓦斯地质统计与综合指标法;工作面

突出危险性预测:石门揭煤、采掘工作面

突出危险性预测。

进行煤层突出危险区域性预

测;进行石门揭煤、采掘工

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正确

使用瓦斯突出参数测定仪器

仪表

编制煤与瓦斯突出防

治措施

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保护层的选择与保

护X围,瓦斯抽放方法;石门揭穿突出煤

层主要防突措施与施工安全注意事项;掘

进工作面主要防突措施,施工组织与安全

规定;采煤工作面防突主要措施与方法;

岩石与二氧化碳突出的特点及防治措施

瓦斯抽放的施工设计与施工

组织;石门揭穿突出煤层防

突措施制定与施工组织;采

掘工作面防突措施的实施

检验煤与瓦斯突出防

治措施效果与防护措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措施效果检验的方法

与规定;煤与瓦斯突出煤巷施工时安全防

护措施;震动爆破施工的技术措施与安全

规定

能够进行煤与瓦斯突出防治

措施效果检验;制定煤与瓦

斯突出煤层巷道施工时安全

防护措施;组织实施震动爆

破施工作业

模块五:矿井瓦斯爆炸及防治

1、教学内容:矿井瓦斯爆炸机理及效应、瓦斯爆炸的条件及影响因素、瓦斯爆炸的防治措施,防止爆炸扩大的措施,典型瓦斯爆炸案例分析。

2、任务分解与教学要求(表5)

表5 模块五任务分解与教学要求

课题任务知识要求能力要求

瓦斯爆炸及其影响因素瓦斯爆炸及其影响因素

瓦斯爆炸形成条件;

影响瓦斯爆炸发生的因素

瓦斯爆炸性分析(瓦斯爆

炸性能演示)

矿井瓦斯爆炸事故的防治及防止灾害扩大的措施编制矿井瓦斯爆炸的防

治措施

瓦斯爆炸事故防治;

防止灾害扩大的措施

瓦斯积聚处理方法;

典型案例分析;

编制灾害处理措施

模块六:矿井瓦斯检测与管理

1、教学内容:矿井瓦斯检测、矿井瓦斯安全检测、煤矿安全监测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矿井瓦斯管理、安全排放瓦斯方法及有关规定。

2、任务分解与教学要求(表6)

表6模块六任务分解与教学要求

课题任务知识要求能力要求

矿井瓦斯检测技术检测矿井瓦斯浓

矿井瓦斯检测安全规定;主要检测地

点;瓦斯测定器的构造原理;瓦斯测

定器的使用方法

会操作使用瓦斯测定仪器;能正

确分析矿井瓦斯浓度超限原因;

能制定预防瓦斯事故的安全技术

措施

矿井安全监测监控技术安装与调试瓦斯

浓度传感器

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构成作用;

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瓦斯传感器的设

会安装与调试瓦斯传感器;会管

理和维护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矿井瓦斯管理和安全排放瓦斯技术矿井瓦斯管理

采掘工作面安全通风管理;采掘工作

面瓦斯安全检查与安全监测监控管

理;矿井瓦斯安全排放技术措施与管

会制定矿井瓦斯安全管理措施;

会制定矿井瓦斯安全排放技术措

施和管理办法

编制与实施矿井

瓦斯安全排放措

局部扇风机排放瓦斯方法;矿井全风

压排放瓦斯方法;瓦斯排放安全技术

要求

能正确使用局部通风机排放瓦

斯;能正确利用矿井全风压排放

瓦斯

模块七:矿井瓦斯抽放与管理

1、教学内容:瓦斯抽放基础知识、本煤层瓦斯抽放方法、邻近层瓦斯抽放方法、采空区瓦斯抽放方法、综合抽放方法、瓦斯抽放设计与施工。瓦斯抽放管理。

2、任务分解与教学要求(表7)

表7 模块七任务分解与教学要求

课题任务知识要求能力要求

瓦斯抽放的方法和参数确定确定瓦斯抽放的

方法和参数

瓦斯抽放的发展概况;瓦斯抽放的

目的、条件及意义;瓦斯抽放的分

正确选择瓦斯抽放的方法;计算瓦斯

抽放的基本参数

本煤层瓦斯抽放实施本煤层瓦斯

抽放

本煤层瓦斯抽放的原理;本煤层瓦

斯抽放的分类;提高本煤层瓦斯抽

放量的途径

设计本煤层瓦斯抽放的布置形式方

案;分析本煤层瓦斯抽放的特点

邻近层瓦斯抽放实施邻近层瓦斯

抽放

邻近层瓦斯抽放原理;邻近层瓦斯

抽放分类;巷道抽放

应用邻近层钻孔抽放的知识,设计施

工方案

采空区瓦斯抽放实施采空区瓦斯

抽放

采空区瓦斯抽放的概况采空区瓦

斯抽放的方法

设计采空区瓦斯抽放的布置形式方

案;分析采空区瓦斯抽放的特点

瓦斯抽放设计及

施工瓦斯抽放设计及

施工

设计基础参数和资料;矿井瓦斯抽

放设计的原则及内容;瓦斯抽放系

统的设计原则及系统布置;瓦斯抽

放管路的敷设;瓦斯抽放设备及安

全装置

设计矿井瓦斯抽放方案;设计施工瓦

斯抽放钻孔;计算瓦斯抽放相关参数

四、实践教学环节

1、实验实训项目:

实训项目序号实训项目

1 瓦斯地质图的认识与绘制11 瓦斯爆炸性验证

2 煤层瓦斯压力的测定12 矿井瓦斯检查与仪器维修

3 煤层瓦斯含量的测定13 矿井瓦斯传感器安设与调校

4 矿井瓦斯涌出与预测14 矿井瓦斯管理措施的编制

5 矿井瓦斯等级及鉴定15 矿井瓦斯安全排放技术

6 煤层瓦斯喷出防治技术16 本煤层瓦斯抽放工艺

7 煤与瓦斯突出机理及特征分析17 邻近层瓦斯抽放工艺

8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参数测定18 采空区瓦斯抽放工艺

9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措施的编制19 瓦斯抽放设计及施工措施

10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措施效果检验20 工作面煤层瓦斯抽放设计(课程设计)

2、课程设计

设计内容:综采工作面瓦斯抽放系统设计(见设计大纲和设计指导书)。

3、电视录像

(1)矿井瓦斯爆炸事故实例;

(2)矿井瓦斯突出典型案例;

五、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时间安排建议(表8)

表8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时间分配表

模块名称

课题名称理论教学学时

实践教学学

小计

一、瓦斯地质1、瓦斯地质的基本知识

4 4 2、瓦斯地质图的认识与绘制

2 3 5

二、煤层瓦斯压力和瓦斯含量及测定1、煤层瓦斯压力的测定

2 2 4 2、煤层瓦斯含量的测定

2 2 4

三、矿井瓦斯涌出量及测定1、矿井瓦斯涌出与预测

3 2 5 2、矿井瓦斯等级及鉴定

1 2 3

四、矿井瓦斯喷出、煤与瓦斯突出防治1、矿井瓦斯喷出防治

2 2 4 2、矿井煤、瓦斯突出防治

6 8 14

五、矿井瓦斯爆炸与防治1、瓦斯爆炸及其影响因素

4 4 2、矿井瓦斯爆炸事故的防治及防止灾害扩大的

措施

4 2 6

六、矿井瓦斯检测与管理1、矿井瓦斯检测技术

2 6 8 2、矿井安全监测监控技术

1 4 5 3、矿井瓦斯管理和安全排放瓦斯技术

2 4 6

七、矿井瓦斯抽放与管理1、瓦斯抽放方法和参数确定

2 2 2、本煤层瓦斯抽放

2 2 4

3、相邻层瓦斯抽放

2 2 4 4、采空区瓦斯抽放

2 2 4 5、瓦斯抽放设计与施工

2 2 4

八、瓦斯抽放课程设计

60 60

合计45 105 150

六、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

1、课程综合成绩根据教学内容中的课题(或任务)考核成绩,按照表9所占比例算出总评成绩。

2、课题(或任务)考核成绩,以平时提问、作业、相关知识测验、实践操作技能综合评定。

3、课程设计成绩单独考核,不在本课程综合成绩评定X围(见课程设计大纲)。

表9 课题(或任务)考核成绩在总评成绩中所占比例

模块名称课题名称

总评成绩中所占比例(%)

一、瓦斯地质1、瓦斯地质的基本知识

5 2、瓦斯地质图的认识与绘制

7

二、煤层瓦斯压力和瓦斯含量及测定1、煤层瓦斯压力的测定

5 2、煤层瓦斯含量的测定

6

三、矿井瓦斯涌出量及测定1、矿井瓦斯涌出与预测

6 2、矿井瓦斯等级及鉴定

4

四、矿井瓦斯喷出、煤与瓦斯突出防治1、矿井瓦斯喷出防治

4 2、矿井煤、瓦斯突出防治

14

五、矿井瓦斯爆炸与防治1、瓦斯爆炸及其影响因素

6 2、矿井瓦斯爆炸事故的防治及防止灾害扩

大的措施

8

六、矿井瓦斯检测与管理1、矿井瓦斯检测技术

4

矿井瓦斯防治安全技术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矿井瓦斯防治安全技术正 式版

矿井瓦斯防治安全技术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矿井瓦斯是指从煤岩中释放出的气体的总称,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其次为氮气和二氧化碳,还有烃类气体等。 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由于瓦斯的比重轻,容易聚集在巷道的上部。瓦斯的渗透性很强,封闭在采空区内的瓦斯能不断地渗透到矿内空气中,从而增加空气中的瓦斯浓度。空气中瓦斯浓度增加会相对降低空气中氧的含量。当瓦斯浓度达到40%时,因缺乏氧气会使人窒息死亡。 瓦斯具有燃烧性与爆炸性。瓦斯与空

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后,遇火能燃烧或爆炸,对矿井威胁很大。井下瓦斯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和大量有害气体,能形成破坏力很强的冲击波,不但伤害职工生命,而且会严重地摧毁矿井巷道和井下设备。有时,还可能引起煤尘爆炸和井下火灾,从而扩大灾害的危险程度。 矿井瓦斯在煤体及围岩中的存在状态有游离状态(也称自由状态)和吸附状态两种。 (一)瓦斯含量及涌出量 1.瓦斯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瓦斯含量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的煤体或围岩中所含有的瓦斯量,单位通常用m3/ m3、m3/t来表示。瓦斯含量是确

专业技术技能标准-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

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训标准信息通信终端维修工程师

说明 为了进一步完善行业技术技能专业标准体系,为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教育和培训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依据当前建筑行业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信 息通信终端维修工程师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训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编写制定。 一、本《标准》以客观反映现阶段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专业影响的基础上,对本专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修订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专业活动为导向、以专业技术技能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实操工作的需要。 三、本《标准》依据有关规定将本职业分为三个等级,包括专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个方面的内容。 四、本《标准》编制工作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的指导下,委托深圳市阜康达科技有限公司组织编写修订工作,过程中得到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南方分院、托普思维商业服务有限公司、西安通信和电信设备有限公司、深圳市经纬科技有限公司、零度智控(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东方拓宇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丰源电子产品国际维修检测有限公司、深圳市钛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参加编审修订工作的主要人员有:谭志彬、王喆、咸汝平、王慧、肖雳、李军、陈敏、李文诚、蓝波、吉建新、闫赟、刘晓辉等,在此对有关单位和专家一并表示感谢。 五、本《标准》经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批准,自2018 年3月14日起施行。

2018建筑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建筑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1概述 建筑类学科主要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理念,研究城乡人居环境的营造、协调、经营和优化的学科。建筑类学科及其专业教学以工程科学为基础,兼具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特点,理论与实践应用并重,并具有突出的规划或设计创意特征。 建筑类学科发展历史悠久,在20世纪前的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建筑学曾经是统领性的代表学科。它以城镇物质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体型艺术和景致审美为基本的评判基准。工业革命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学科的分化与重组,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先后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并与建筑学一起成为三足鼎立的人居环境主干学科。我国的建筑学本科专业教育开始于1927年的中央大学建筑系(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前身),1952年同济大学设立第一个城市规划本科专业,1951年北京农业大学和清华大学设立造园组,1956年北京林学院正式设立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育,2003年同济大学设立第一个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国家特设专业。在我国的学科分类中,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曾长期依托建筑学一级学科,学科发展受到一定制约。2012 年,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学科各自相对独立,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今天的建筑类学科已经不再满足于常规的经验定性主导的规划和设计研究及其实践模式,而是力求与新兴的数字技术、工程技术创新和交叉学科结合,同时,融合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地域文化,从而将学科推进到国家战略和人居环境学科集群的高度。 与建筑类学科密切相关的城乡建设和建筑业在国家建设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中常常占有支柱性的重要地位。伴随人类文明进步和城镇化进程,今天的建筑类学科已经涵盖了自然地景、城乡土地、建筑环境的规划设计和场所营造的广袤对象。通过科学、人文与艺术结合的建筑设计及其环境营造、城乡规划、风景区规划设计等,建筑类学科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及人居环境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我国,建筑类学科所依托的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及丰富的工程实践将会在未来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环境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关键性的重要作用。 建筑类主干学科包括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 建筑类学科群的相关专业主要包括:设计学类、美术学类、历史学类、生态学类、土木类、计算机类、交通运输类、测绘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管理学类、地理科学类、林学类、生物科学类等。 建筑类专业教学主要培养面向社会有较强执业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其教学有别于诸多文理学科较系统的知识学习和运用,而多采用“案例式研究学习”和“案例式模拟实践”等重实践应用与技能培养的方式。建筑类专业教学通常以执业实践中代表性的具体个案条件作为教学模拟课题设置的依据,通过小组师生间单独或小组的评改、研讨等组织形式,综合

矿井年度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通用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矿井年度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通用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矿井年度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及安全技术措 施(通用版) 1矿井概况: 营城矿业现开采煤层为3#号煤,赋存较深。2014年由于事故认定为煤与二氧化碳突出矿井。煤矿应按照煤与二氧化碳突出矿井进行管理及配置设备。 2矿井生产接续情况: 2017年度我矿正常生产时,矿井计划施工三个回采工作面、六个掘进工作面。即7307工作面、8301工作面、8303工作面、8303上顺掘进巷、8303下顺掘进巷、8306上顺掘进巷、8306下顺掘进巷、8303入风掘进巷。7307工作面预计2017年5月份回采结束,5月底安装8303工作面。8303工作面预计2017年11月份回采结束。 3矿井瓦斯涌出规律及危险性分析

3.1瓦斯来源分析: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70条规定,突出矿井不再进行周期瓦斯等级鉴定工作,应当每年测定和计算矿井、采区、工作面瓦斯和二氧化碳涌出量,并把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我矿于2016年8月进行了测定,根据测定结果判断工作面瓦斯来源主要为工作面采煤和及巷道掘进时。整体来看,矿井正常生产落煤、巷道掘进时,矿井瓦斯涌出量有所加大,矿井产量是影响瓦斯涌出量的主要因素。2016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和二氧化碳测定结果见下表。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和二氧化碳测定结果报告表 吉林省宇光营城矿业有限公司2016年8月 矿井、采区、工作面名称 气体名称 三旬中最大一天的涌出量 月实际工作日数 月产煤量

《通信工程监理实务》课程标准

《通信工程监理实务》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通信工程监理实务 适用专业:通信技术专业(监理培养方向) 1、前言 1.1课程的性质 该课程是通信技术专业通信工程监理培养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通信工程施工监理“四控三管一协调”的初步能力。它以现代通信技术基础、综合布线技术、通信工程制图与概预算等课程为基础,也是后续通信工程监理岗位实训和顶岗实习的基础。 1.2设计思路 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依据通信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通信工程监理工作任务设置的。本课程面向的岗位是通信工程监理岗位,初次就业岗位主要为通信工程监理员。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及工作能力的不断提升,未来职业发展岗位主要为监理工程师、工程项目经理等。 设计总体思路 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熟悉监理工作流程,掌握监理工作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缩短岗位对接时间。同时,通过贯穿其中的监理工作中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相关国家规范的学习,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为学生将来在工作中解决新问题提供参考资料和学习方法。 课程内容选择标准 理论与实践并重。通信建设工程监理是指监理企业受建设单位委托,依据国家和部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规范,对通信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监督管理的活动。监理工作必须理论与实践并重,缺少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支撑,无法对通信工程的质量、进度、成本进行有效控制。所以将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分成两个部分:通信工程监理应知和通信工程监理应会。通过应知的理论教学和

药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药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征求意见稿) 1. 概述 药学是以现代化学、生命科学为主要理论指导,研发、生产、使用和管理药物的一门学科。药学的任务包括:研究和发现新药;阐明药物作用机理;研制新型制剂和技术;制定药品质量标准、控制药品质量;合理使用药物;开拓医药市场,规范药品管理等。药学发展至今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科学知识体系,包含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药剂学、生药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临床药学、社会与管理药学(药事管理学)等主干学科。 药学事业发展直接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健康。一方面,药品是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世界上许多国家把医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和支柱产业;另一方面,药品与人民生命健康休戚相关,随着药品使用规模的增长、新药的不断涌现,临床对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选择范围不断扩大,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的疾病治疗延误、药物不良反应增加以及药源性疾病等问题日渐严重,药学服务愈来愈受到重视。体现在药学教育领域,逐步实现以“药品为本”向以“患者为本”的重心转移。 在我国,受国家药品战略安全、医药产业经济迅速增长、庞大人口基数及老龄化趋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与用药需求提升等因素推动,药学类专业人才在经济建设与社会生活中

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药物研发、生产、流通、管理、质量控制人才,尤其是药学服务人才培养将成为未来我国药学类专业教育的重要方向。 2. 适用专业范围 2.1 专业类代码 1007 药学类。 2.2 本标准适用的专业 药学(100701)、药物制剂(100702)、临床药学(100703TK)、药事管理(100704T)、药物分析(100705T)、药物化学(100706T)、海洋药学(100707T)等专业。 3. 培养目标 3.1 专业类培养目标 药学类专业培养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系统掌握药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药物研发、生产、流通、管理、质量控制和药学服务等方面工作的专门技术人才。 3.2 各专业培养目标 3.2.1 药学专业 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药物研发、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管理等领域,从事药物合成和评价、药物制剂制备、药品质量标准研究和质

矿井瓦斯防治技术A卷参考答案

矿井瓦斯防治技术考试题A(卷)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矿井瓦斯:就是在采掘过程中从煤层、岩层、采区中放出的和生产过程中产 生的各种有害气体的总称。 2、煤层瓦斯压力:是指瓦斯赋存于煤层中所呈现的气体压力,即气体作用于孔 隙壁的压力。 3、保护层:一般是指在突出矿井的煤层群中首先进行开采的非突出危险煤层, 开采保护层后,对有突出危险的煤层产出保护作用,使之消除或减少突出危险性,达到防止煤和瓦斯突出的目的。 4、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单位时间内涌出巷道的瓦斯量。 5、瓦斯突出:在地应力和瓦斯的共同作用下,瓦斯由煤体内向采掘空间突然喷 出的现象。 二、判断题(每个1分,共10分) 1、甲烷是一种有毒、无色的气体。(×) 2、瓦斯主要是以游离状态存在于煤体中。(×) 3、引燃瓦斯爆炸的最低温度范围一般为650~750℃(√) 4、低瓦斯矿井的采煤工作面可以不设置甲烷传感器。(×) 5、如果利用瓦斯,瓦斯的抽放浓度不得低于25%。(×) 6、矿井甲烷具有毒性,可以使人中毒。(×) 7、瓦斯抽放管路上必须安设防爆防回火装置。(√) 8、瓦斯的涌出形式分为普通涌出和特殊涌出。( √) 9、低瓦斯矿井采掘工作面使用的煤电钻可以不用综合保护装置。(×) 10、矿井瓦斯爆炸的有害因素是高温、冲击波和人员损伤。(×) 三、单项选择题(每个1分,共15分) 1、在巷道中检测瓦斯浓度应重点检测巷道断面( C )的瓦斯浓度。 A底板处B中部C顶板处 2、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煤的变质程度越高,煤层中瓦斯含量( A )A越高B越低C相等D与其无关 3、矿井产量越大,矿井的瓦斯涌出量( D )。

王芬《LTE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

《LTE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性质、定位与任务 1.课程性质与定位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通信技术、通信网络与设备、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从学科性质上看,它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当前社会对移动通信市场4G人才的需求量巨大并且十分急迫,开设LTE移动通信技术课程、培养4G 技术人才是未来一段时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之一。本门课程侧重于现在发展迅速的移动通信领域的4G技术、设备和开通等方面的知识,更贴近企业,更符合岗位需求,能够做到“理论够用、突出岗位技能、重视实践操作”,较好地体现了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职高专教育特色。 2.课程任务 本课程任务是使学生在识记、领会、分析应用三个能力层次上,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应能识记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概念、基本原理的涵义,并能表述和判断其是与非;在识记的基础上,能较全面地掌握4G移动通信技术中的OFDM基本原理、MIMO基本原理、协议及移动性管理等内容,能表述相关知识点,分析相关问题的区别与联系;在领会的基础上,能应用4G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组网技术,理解学会LTE基站的相关设备,分析有关的技术过程和方法,分析有关的系统模型与结构,并能应用有关原理与技术完成LTE基站的开通与维护。 三、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了解LTE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和前景; (2)理解和掌握LTE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技术、工作原理及其应用领域;

(3)知晓LTE基站设备、LTE基站开通与维护的方法; (4)培养学生对移动通信行业的兴趣,为学生全面理解和认识移动通信行业的系统工作原理与技能打下基础。 2.能力目标 (1)具备理解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解决实际问题、组织协调的能力;(2)具备数据分析与处理、自主学习新技术、总结工作结果、开拓创新的能力;(3)具备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勤奋努力,有应变和经受挫折的能力; (4)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正直的品质,遵守职业道德与法规;(5)有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6)有较好的安全意识、服务意识。 四、课程建设与教法设计 1.课程建设思路 该课程系统地讲解了LTE移动通信技术、LTE基站设备和开通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共有六个模块,系统地论述了LTE基本概念、OFDM基本原理、LTE协议及移动性管理、MIMO基本原理、LTE基站设备、LTE基站开通与维护,每个模块均有相应的习题,并且还安排了LTE基站开通的实训部分。该课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高职高专改革方向,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基于工作过程,根据岗位任务需要合理划分工作任务,培养学生在全面认识LTE移动通信技术与系统原理的基础上,建立对LTE移动通信网络的初步分析与系统建设能力,为学生全面理解和认识LTE移动通信行业的工作原理与技能打下基础。 2.教法整体设计 本课程采用课堂实践和课外研究两种形式,其中课堂实践包括教学讲授、课堂讨论、小组互查等形式,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学术语言表达的严密性;课外研究包括作业练习、教学观摩、行业调研等形式,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实践研究性教学,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分析LTE移动通信技术中的一些问题,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五、课程内容与教学设计(表格可根据课程内容加行)

教学常规检查内容及要求范本

教学常规检查内容及要求 全面检查教师贯彻教师工作规范情况,检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教学活动,检查教风学风建设,以及各系工作,以促进各项教学工作的开展,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检查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1、教学文件及资料教学大纲(教学基本要求)、学期授课计划(含实验课学期授课计划)、教材等是否齐全,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2、教案教师应阅读多本多中参考书,不允许只按一本教材备课,要认真分析组织好教学内容,严格按照学院教案本的内容编写教案。在教案中除反映教学内容外,还应反映教师本人的教学方法,明确教学重点和掌握深广度以及对学生课外学习指导,此外,还应做做到书写整齐清楚,结合课程内容特点具有特色。 3、授课计划执行情况教师任课应符合教学大纲(教学基本要求),按经过审批的学期授课计划(含实验教学)进行,不得随意增删内容,发现问题应及时提出调整意见,经审批后执行。 4、教师授课情况教师授课情况检查主要采取教师评教(听课、评课)、学生评教(进行学生满意度测评)和学生座谈会三种方式,检查期间要汇总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及教师之间听课情况,分析学生座谈会意见,听课时一般不事先通知被听课教师,听课人员要认真填写听课记录。检查教师授课情况时除检查课堂讲授外,还应对教师的教书育人、教学态度及辅导答疑、批改作业等各教学环节进行检查。 5、教风学风教学纪律情况教风学风情况违反教学纪律及教学事故情况分析。 三、检查方法2、常规检查是每学期初期、期中、期末教学检查的必要内容。根据各学期的教学工作特点,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可规定重点检查内容。3、检查期间,各系应填写必要的各种教学情况表格,检查结束后各系应写出必要的教学检查总结报告,一式两份,一份系内存档,一份教务处备案。 一、查教师是否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因此,学校的重点和中心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样这也是要检查的重点,对于检查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我认为应该从: 1、查备课,也就是查教案。备课是教学全过程的基础,它对课堂教学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个人认为不管我们的教师采用的哪种教案(主要有手抄版与网络下载打印版),要求教师能结合实际细细分析教材,充分挖掘教材所蕴涵的信息,注意把教学内容向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发展。侧重知识之间的联系,体现综合性 2、查课堂,也就是听常态课。要提高教学质量,根本出路在于提高课堂效益;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为此,我们就要看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否做到有序、有趣、开放,具有实效性。能否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是否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关注学生对教学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过程,并能给足时间,开放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等。 3、查练习,也是是查学生的作业。练习是学生获取知识、掌握知识、探索知识的重要途径,抓好各环节的练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所以我们就要看教师的练习设计是否做到多样、开放、创新,具有实践性。通过练习查看教师在对学生的辅导是否做到提优补差。辅导有没有全面性、针对性、方法多样。 二、检查不要成为教师的应付 教师的日常教学常规工作直接决定教学质量,所以学校管理者自然会将教师的日常教学常规工作作为学校教学管理中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在任何一所学校都会有教师教学常规工作的检查。此举来自一个目的,为了保障教学质量。这 三、如何让检查变为检讨是管理理念的转变强调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一起讨论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起研究、讨论、寻求解决的策略,从而帮助教师提高教学工作的能力,提高教学的质量。这才是教学常规的初衷。 1、教师业务: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与批改、教学辅导、学生学业评价以及教师业务学习、参加进修和教研活动等情况。 2、学校管理:主要包括教学管理制度建立(考勤、业务学习等)、课程开设、各项教学活动开展以及语、数质量检测情况。 三、检查形式:主要采用例查(按计划有组织)、抽查(随机)、月查(不定期)、集中查(全面)和个别查(单项)等形式。 四、检查方法:看、听、查、议、考相结合。看,主要看相关的文字材料(制度、计划、记录、总结);

生物科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年)

生物科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年)1. 概述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是人们观察和揭示生命现象、探讨生命本质和发现内在规律的科学。 生物科学在国家建设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战略意义和核心地位。生物科学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类所面临的粮食安全、人口健康、能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的解决。高新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已成为推动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重要力量,新型的以基因、蛋白质为基础的巨大的新型知识经济产业已经形成,并将在21 世纪产生越来越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生物科学研究成果使相关科技产业逐步成为社会经济结构重要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学形成各种Bio-X 交叉学科,使得生物科学不断涌现出了新的研究领域和生长点,如:合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后基因组科学等。同时,由于环境不断恶化,资源日渐衰竭,生物物种急速消亡,人类逐渐认识到生物科学不可估量的地位和作用,使生物科学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生物科学的主干学科涉及到生物学、医学、农学等众多领域。可以按照研究对象、生物类型、生物结构和生命运动的层次、生物功能的类型以及研究的主要手段等加以划分,并体现为二级及二级以下的学科。如依据生物类型,可分为古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等;依据生物结构和生命运动的层次,分为分类学、解剖学、组织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依据生物功能的类型,可分为生理学、免疫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等;依据研究的手段分为合成生物学、计算生物学等。此外,由于生物科学学科内外的交叉还产生出化学生物学、生物物理学、肿瘤生物学和干细胞生物学等。总之,研究内容的细化以及相互交融、新老学科的更迭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值得提出的是,近年来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其他“组学”的迅速发展,在学科越分越细的进程中出现了综合和系统化的新动态,系统生物学的重要性已经显现。 现代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基础性很强的学科,具有涉及面宽、知识更新快等特点。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数理化基础知识,同时又要具备敏锐观察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生命过程是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因此,数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和信息科学都会在生物学的研究领域找到恰当的结合点,生物科学相关技术的进步离不开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生物科学理论的创新也离不开其他学科的参与。数学、物理、化学等多门学科与生物学密切交叉,相互渗透,是当前生物学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推动生物学飞速发展和取得重大突破的动力。 2. 适用专业范围 2.1 专业类代码 0710 生物科学类 2.2 本标准适用的专业 071001 生物科学 3. 培养目标 3.1 专业类的培养目标 生物科学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较系统地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在生物学及相关领域从事教育、科研、技术研发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3.2 学校制订相应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各高校按照上述培养目标和学校的基本定位,结合各自专业基础和培养方

低瓦斯矿井中瓦斯防治技术示范文本

低瓦斯矿井中瓦斯防治技 术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低瓦斯矿井中瓦斯防治技术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Abstract :In coal mining process, the gas accidents occur frequently, it is the king of the coal disasters. Although the gas is nature of things, but it is different, earthquake, etc., the gas tsunami in mining coal release And so in a certain extent}, adopt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control the gas or coal gas, especially low. Keywords: Low gas mine gas accident cause misunderstanding management measures 0引言: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一、教学目标 1、符合学生的实际,要求明确、适度、具体、可操作,关注个体差异,促进不同学生的发展。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力求达到目标明确、适度、具体、可操作: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不同学生在基础学力、发展学力、创造学力得到不同水平的发展。 2、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教学目标要符合新课程理念; 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相适应。 二、教学内容 3、活化教材,注意教材内容的整合,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 注意教学内容的重组和整合,活化教材; 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和生产劳动有机结合; 学习材料充足、注重布局、条理清楚,为学生提供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 4、内容的呈现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处理科学; 内容的呈现有助于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三、教学方法 5、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中获得发展。 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 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及时采用积极、多样的评价方式; 教师的言行有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中获得发展。 6、创设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学习环境,善于激趣引疑,启迪创新思维。 学习环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教学的度、量安排合理,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手段选择恰当,能根据学习方式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善于激趣引疑; 教师的语言准确、有激励性和启发性。 四、教风教态 7、尊重学生,教风民主,学生的回答和质疑得到鼓励,及时反馈调控,应变力强。 尊重学生人格、教风民主、提供机会,引导求异,关注差生; 鼓励学生提问和质疑,具有教学智慧; 能够根据反馈信息对教学过程、难度进行适当调整; 合理处理临时出现的各种情况。 8、教师情绪饱满、热情,教态自然,演示规范、媒体运用熟练。 教态自然亲切,语言规范、注重言传身教,教书育人; 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演示规范,运用熟练。 五、参与状态 9、对问题情景关注,兴趣浓厚、主动投入、积极性高。

机械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机械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1概述 机械工业是国家工业体系的核心产业,在发展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c没有先进的机械工业,就没有发达的农业和工业,更不可能实现国防现代化。机械工业担负着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的任务,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技术水平与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械工业所能提供装备的技术性能、质量和可靠性。因此,机械工业的技术水平与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和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机械类专业包括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等。主干学科分别包括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机械类专业承担着机械工业专业人才的培养重任,直接影响着我国机械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进而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同时,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所提供的相关教育,对其他工程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具有基础性的意义。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另外,机械类专业的大规模、多需求以及社会的高度认可,使其成为供需两旺的专业类。 机械学科的主要任务是将各种知识、信息融入设计、制造和控制中,应用现代工程知识和各种技术(包括设计、制造及加工技术,维修理论及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使设计制造的机械系统和产品能满足使用要求,并且具有市场竞争力。 机械学科的主要内容包括机械的基本理论、各类机械系统及产品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制造原理与技术、测控原理与技术、自动化技术、材料加工、性能分析与实验、工程控制与管理等。机械学科及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和相互交叉、渗透、融合,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机械学科基础,拓展和发展了机械学科的研究领域。 总体上,机械类专业更加强调学生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以及机械学科及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的融合,更加强调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融合,更加强调学生设计、创新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2适用专业范围 2.1专业类代码 机械类(0802) 2.2本标准适用的专业 机械工程(08020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2)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080203) 机械电子工程(080204) 工业设计(080205)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080206) 车辆工程(080207) 汽车服务工程(080208) 机械工艺技术(080209) 微机电系统工程(080210) 3培养目标 3.1专业类培养目标 机械类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掌握必备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毕业后能从事专业领域和相关交叉领域内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生产管理、技术眼务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通信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绘图与CAD》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况 (一)制定依据 本标准依据《通信网络与设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通信工程制图》课 程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 (二)课程的性质和作用 课程的性质:《通信工程制图》课程是通信网络与设备专业必修的专业优质 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 课程的作用:《通信工程制图》课程使工程施工技术人员通过阅读图纸就能 够了解工程规模、工程内容,统计出工程量及编制工程概预算。只有绘制出准确 的通信工程图纸,才能对通信工程施工具有正确的指导性意义。因此,通信工程 技术人员必须要掌握通信制图的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通信工程制 图与设计有一个比较全面清晰的认识具体要体现:课程要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 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和职业素养养成要起主要支撑或明显的促进作用,要反映本课程与前、后续课程 的衔接关系。 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模电子技术》、后续课程有:《移动通信设备安装及配置》。通过学习,学生应达绘制工程制图的要求。 2、课程标准设计思路 《通信工程制图》根据“实验化教学、工学相结合”原则,要求根据订单班 学生数周的顶岗学习,有针对性的完成与通信工程制图有关的移动通信技术知 识,了解实际应用软件中的关键知识在课程中的定位,达到学生学以致用的基本 要求。强调以“以本专业够用”为度,同时要扩宽学生的相关知识面,适当增加 移动通信领域中新技术的介绍与讲解。 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 实训学时,少讲多练,以提高学生的绘图及识图能力。 《通信工程制图》课程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以行动为导向,基于工作过 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要获得的是关于职业内容和 工作环境的感性认识,进而获得与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强调以学生直接

矿井瓦斯防治技术

矿井瓦斯防治技术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矿井瓦斯防治技术在采矿生产活动中,最常发生的事故是冒顶片帮事故。冒顶片帮是由于矿岩不够稳定,当强大的地压传递到顶板或两帮时,使矿岩遭受破坏而引起的。 冒顶片帮事故大多数为局部冒落及浮石引起的,而大片冒落及片帮事故相对较少,因此,对局部冒落及浮石的预防,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引发冒顶片帮事故的原因主要有:矿床地质条件不好,采矿方法不合理和顶板管理不善,缺乏有效支护,检查不周和疏忽大意,浮石处理不当,地压活动等。 (一)冒顶片帮事故的预防 要防止冒顶片帮事故的发生,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技术规程,从多方面采取综合预防措施,王要措施如下。 (1)选用合理的采矿方法选择合理、安全的采选矿方法,制定具体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和作业制度,是防止冒顶片帮事故的重要措施。 (2)搞好地质调查工作对于工作面推进地带的地质构造要调查清楚,通过危险地带时要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3)加强工作面顶板的管理、支护和维护必须尽量缩短永久支架与掘进工作面之间的距离。在掘进工作面与永久支架之间,必须架设临时支架。对所有井巷均要定期检查,如发现有弯曲、歪斜、腐朽、折断、破

裂的支架,必须及时进行更换或维修。要选择合理的支护方式,支架要有足够的强度。支护要及时,不要在空顶下作业。 (4)及时处理采空区矿山开采应处理好采矿与空区处理的关系,采用正确的开采顺序,及时充填、支护或崩落采空区。 (5)坚持正规循环作业,加快工作进度,减少顶板悬露时间。 (6)加强对顶板和浮石的检查与处理浮石是采场和掘进工作面爆破后极为常见而普遍存在的,要严格检查和清理浮石,防止浮石掉落而造成伤亡事故。可采用简易方法和仪器对顶板进行检查与观测。常用的简易方法有木楔法、标记法、听音判断法、震动法等。此外,还可采用顶板警报器、机械测力计、钢弦测压仪、地音仪等仪器观测顶板及地压活动。 (二)巷道冒顶的处理 巷道冒顶大多发生在岩层松软区和破碎带内,巷道(一)概述 矿井瓦斯是指从煤岩中释放出的气体的总称,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其次为氮气和二氧化碳,还有烃类气体等。 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由于瓦斯的比重轻,容易聚集在巷道的上部。瓦斯的渗透性很强,封闭在采空区内的瓦斯能不断地渗透到矿内空气中,从而增加空气中的瓦斯浓度。空气中瓦斯浓度增加会相对降低空气中氧的含量。当瓦斯浓度达到40%时,因缺乏氧气会使人窒息死亡。 瓦斯具有燃烧性与爆炸性。瓦斯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后,遇火能燃烧或爆炸,对矿井威胁很大。井下瓦斯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和大

XXX小学语文科教学常规检查评价表

XXX小学语文科教学常规检查评价表 小学年班学生人数科任教师校评成绩1. 2. 3. 4. (区评) 一级指标二 级 指 标 评价要点 权 重 分 自评分校评分 学 区 评 分 学校 检评 情况 记载 1 2 3 4 1 2 3 4 一.计划与常规7(一) 学科 计划 ①任教班级基本情况;1②“双基”掌握及学习习惯情况 分析;1③后进生情况及转化措施;1.5④学期教学总要求; 1⑤教学具体措施(含教学方法手段、农远工程应用研究 以及课题实验的操作策略等);2⑥教学进度安排。0.5 7 1 2 (二) 课堂 常规 ①按课程表按进度上课;2②课前有备课,准备工作充分 (如应带的教具含应用媒体的软件),准时到课,不拖课; 2③教师仪表端庄,教态自然,举止适宜,教学语言标准, 语音清晰,音调适中;2④课堂秩序井然,学生学习积极 性高。1[注:(一)与(二)选1项评分] 7 3 4 二.备课与教案34(三) 批 注 ①课文主要内容,中心思想,段意,层意2;②重点词句 意思1;③课后练习和问题的答案2;④学法小结或板书 设计,注音、朗读指导符号和要求等1;⑤低年级的小故 事,儿歌及拼音教学方法,如发音方法,发音部位等。6 6 1 2(四) 语 文 课 超前:按教学进度超前一周备好课(作批注写教案)。2 全面:所有教学内容按进度安排都有编写。(注:酌情反 扣至19分)。②2 规范(1)各类课题都体现6个环节;a课次,课题,b教 学目的,要求;c教学重点,难点;d教具准备(与教学 过程相呼应含软件);e教学时数;f教学过程(分课时写) 2 3 规范(2):①新课导入或新颖,有趣,或提纲契领,目标 明确,或激发悬念,引起思考等导语;1②突出重点难点 的步骤具体,合理;2③使用教具,电教手段适时,有序; 1④作业布置适量有针对性。1 5 4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涿鹿县职教中心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课堂教学要以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贯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科学教育观,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活动与独立思考,切实搞好基础技能教学,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课堂教学通过现场教学实践的方式进行。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当前的教学任务,正确确定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各种能力,以及理性精神等方面应获得的发展。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准确而没有歧义,使目标成为评价教、学结果的依据。 2.教学内容。 正确分析本堂课中学生要学习的各部分知识的本质、地位及其与相关知识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包括对所教学的知识的本质及其深层结构的分析;对如何选择、运用与知识本质紧密相关的典型材料的分析;对如何从学生的现实状况出发重新组织教材,将学过的知识自然融入新情景,以旧引新,以新强旧的分析;对如何围知识的本质及逻辑关系,有计划地设置问题系列,使学生

得到思维训练的分析等等。 3.教学过程。 正确组织课堂教学内容:正确反映教学目标的要求,重点突出,把主要精力放在关键性问题的解决上;注重层次、结构,张弛有序,秩序渐进;注重建立新知识与已有的相关知识的实质性联系,保持知识的连贯性、思想方法的一致性;易错、易混淆的问题有计划地复现和纠正,使知识得到螺旋式的巩固和提高。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内提出“问题系列”,使学生面对适度的学习困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全体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参与度,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本质,建立相关知识的联系。 精心设计练习,有计划地设置练习中的思维障碍,使练习具有合适的梯度,提高训练的效率。 恰当运用反馈调节机制,根据课堂实际适时调整教学进程,为学生提供反思学习过程的机会,引导学生对照学习目标检查学习效果,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 4.教学资源。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需要,恰当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有效整合教学资源,以更好地揭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本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知识,发展思维。其中,信息技术的使用注意遵循必要性、有效性、平衡性、实践性等。 5.教学效果。

矿井瓦斯防治技术标准

Q/FKB 矿井瓦斯防治技术标准 2013-06-30 发布2013-07-01 实施肥矿集团白庄煤矿发布

矿井瓦斯防治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矿井瓦斯防治技术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能源肥矿集团白庄煤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中涉及规范性引用文件,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煤矿安全规程 国有煤矿瓦斯治理规定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AQ1083-2011煤矿建设安全规范 十二五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煤矿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试行)煤安监行管〔2013〕1号 3 瓦斯检查 3.1 开拓新水平的井巷第一次接近各开采煤层时,必须按掘进工作面距煤层的准确位置,在距煤层垂距10m以外开始打探煤钻孔,钻孔超前工作面的距离不得小于5m,并有专职瓦斯检查工经常检查瓦斯。岩巷掘进遇到煤线或接近地质构造带时,必须有专职瓦斯检查工经常检查瓦斯,发现瓦斯大量增加或其他异状时,必须停止掘进,撤出人员,进行处理。高瓦斯、突出矿井过断层、煤层断失时也必须执行本规定,并制定专门措施。 3.2矿长、矿技术负责人、爆破工、采掘区队长、通风区队长、工程技术人员、班长、流动电钳工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仪。瓦斯检查工必须携带便携式光学式甲烷检测仪。安全监测工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仪或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 3.3瓦斯矿井的瓦斯异常区,必须有专职瓦斯检查员专职检查瓦斯。瓦斯检查员发现瓦斯超限时,有权决定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 3.4 矿井必须建立瓦斯、二氧化碳和其它有害气体检查制度;在自然发火的危险矿井,必须定期检查一氧化碳浓度、气体温度等的变化情况。 3.5 瓦斯检查的设点原则: 1)所有采掘工作面、硐室、使用中的机电设备的设置地点、有人作业的地点都应纳入检查范围。 2)矿井总回风道、一翼回风道、采区回风道,回风流中的机电硐室、配电点,所有采掘工作面,可能涌出和积聚瓦斯、二氧化碳的硐室和巷道必须设置瓦斯检查点。 3)瓦斯检查点的设置应由通风科(区)技术员提出、报通防副总工程师审查后,由矿总工程师确定,列入每月的瓦斯检查点设置计划中。 4)瓦斯检查点的增加由通防区技术员负责安排,检查点的减少报矿总工程师批准后方能执行。 5)瓦斯检查点的检查次数、检查周期、检查方式由矿总工程师按有关规定确定。 3.6 采煤工作面瓦斯检查点设置位置: 1)采煤工作面风流距离采煤工作面切眼5~10m范围内。 2)采煤工作面回风流距离回风口10~15m的范围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