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体抗肿瘤的免疫效应机制

机体抗肿瘤的免疫效应机制
机体抗肿瘤的免疫效应机制

机体抗肿瘤的免疫效应机制

(一)细胞免疫

1.T淋巴细胞

(1)T淋巴细胞的标志:CD3存在于所有的T细胞中;CD4存在于辅助性T细胞中;CD8存在于细胞毒性体细胞(CTL)中。以上3种常用于T细胞的鉴定。此外T细胞还可表达CD2、CD28、CTLA-4、IL-2R、LFA-1等

(2)T细胞抗肿瘤作用的机制

1)CD4+T细胞是MHCⅡ分子限制性T细胞,抗肿瘤效应机制为:

a.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如IL-2、IFN)激活CD8+CTL、NK和巨噬细胞增强杀伤效力。

b.释放IFN-、TNF,促进肿瘤MHC-I类分子表达,增强肿瘤细胞对CTL杀伤的敏感性。TNF可直接破坏某些肿瘤;

c.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体促进体液免疫杀伤肿瘤;

d.少数CD4+T细胞识别某些MHC-II类分子与医药批发抗原肽复合体直接杀伤肿瘤。

2)CD8+T细胞是MHC-I类分子限制性T细胞,具有高度特异性的CTL,其杀伤机制为:

a.分泌穿孔素、粒酶、淋巴毒素、TNF等杀伤肿瘤;

b.通过CTL上的FasL分子与肿瘤细胞上的Fas结合启动肿瘤细胞的凋亡途径。

2.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killer,NK)

NK不经致敏即可杀伤敏感的肿瘤细胞;IL-2、IFN可强化杀伤效应,扩大杀伤瘤谱。NK 细胞质中含有嗜天青颗粒,所以又称为大颗粒淋巴细胞(LGL)。

(1)NK细胞表面标志:CD16+(FcRIII)、CD56+等,

(2)NK细胞的抗肿瘤作用机制:

1)NK杀伤作用受激活性受体(KAR)和抑制性受体(KIR)调节。肿瘤MHC-I类分子与抗原复合体的表达可关闭或降低NK的杀伤作用;反之则增则启动和促进NK杀伤作用。

2)通过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引起靶细胞溶解

3)通过NK上的FasL分子与肿瘤细胞上的Fas结合启动肿瘤细胞的凋亡途径。

)

4)释放NK细胞毒因子(NKCF)、肿瘤坏死因子(TNF)杀伤肿瘤

5)通过ADCC作用杀伤肿瘤

3.巨噬细胞(macrophage,M)

(1).巨噬细胞表面标志

巨噬细胞为CD14+。成熟M表达MHC-I类和II类分子、协同刺激分子B7-1(CD80)、B7-2(CD86)和CD40,还表达CD1、CD2、CD64(FcRI)、CD32(FcRII)、CD16(FcRIII)等

(2).巨噬细胞抗肿瘤作用

1)特点

a.只有激活的M才具有杀伤作用

b.非MHC限制性杀伤肿瘤

c.与肿瘤细胞周期无关

d.放、化疗抵抗的肿瘤仍可被杀伤

2)杀伤机制

a.与肿瘤细胞膜融合,释放溶酶体直接杀伤靶细胞

b.释放一氧化氮、TNF-α杀伤肿瘤

c.通过ADCC作用杀伤肿瘤

d.通过抗原递呈功能,活化T细胞发挥抗肿瘤作用

e.释放IL-1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促进T和NK抗肿瘤作用

4.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

是主要的抗原递呈细胞,未成熟的DC具有吞噬和胞饮作用捕捉抗原,成熟后失去吞噬功能。它虽然不参与直接杀伤肿瘤,但在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中起关键作用。

(1).DC表面标志:成熟的DC高表达MHC(I、II类)分子、协同刺激分子(B7-1、B7-2、CD40)、粘附分子CD11a(LFA-1)、CD50(ICAM-3)CD54(ICAM-1)、CD58(LFA-3)、CD102(ICAM-2)、CD62L(L-选择素)等,不表达CD14和非特异性酯酶。

'

(2).DC诱导抗肿瘤免疫:DC捕获的肿瘤抗原主要通过MHC-II分子呈递给T辅助细胞,也可通过MHC-I类分子交叉呈递给CD8+CTL。

(3).从骨髓动员分流出来的CD34+干细胞,在含有GM-CSF和IL-4条件下可在体外扩增DC,TNF-可促其成熟。

(二)体液免疫

B细胞及其衍生的浆细胞主要通过抗体介导体液免疫,但在抗肿瘤方面不起主要作用,甚至有免疫促进作用。

抗体抗肿瘤作用机制:

a)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活性。

b)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活性(ADCC)。

c)抗肿瘤抗体与肿瘤抗原结合改变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如抗erbB/neu基因产物抗体可抑制肿瘤的增殖。

(三)细胞因子的抗肿瘤作用

1.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e,IL)

目前发现和命名的白细胞介素有29种,其中基因重组白细胞介素2(IL-2)已成为正式的生物药物。IL-2由T细胞、NK细胞分泌,最初称为T细胞生长因子(Tcellgrowthfactor,TCGF)。它可促进CTL、NK细胞增殖,提高细胞毒效应,在体外诱导LAK细胞,并促使它们产生IFN-、TNF-;促B细胞增殖、分化、分泌免疫球蛋白;高剂量IL-2可活化巨噬细胞。体内给予高剂量IL-2通常引起体温升高和血管渗漏综合症()等副作用。

2.干扰素(interferon,IFN)

干扰素可分为、和。IFN-和IFN-以前称为I型干扰素,主要由白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在细菌、病毒等刺激下产生。、干扰素有广谱抗病毒作用,促进多数细胞MHCI类分子的表达,提高巨噬细胞、NK细胞、CTL抗肿瘤作用。IFN-以往称为II型干扰素,主要由活化T细胞和NK细胞产生。中国生物治疗网杨教授特别指出,IFN-成熟分子是由143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以同源双体形式存在,分子量为40kD。它可上调多种细胞MHCI类分子、II类分子表达,上调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表达。干扰素对多种肿瘤近期疗效较好,如毛细胞白血病缓解率可达60-90%、其次为慢性髓样白血病、淋巴瘤、Kaposi氏肉瘤、皮肤

癌、肾细胞癌、神经胶质瘤及骨髓瘤等。干扰素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NK、CTL等杀伤细胞,协同IL-2增强LAK活性,上调抗原递呈细胞或肿瘤细胞MHCI类分子表达(IFN-可同时上调MHCI类分子和II类分子表达),增强免疫效应。

3.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

分为两种,TNF-又称为恶质素;TNF-又称为淋巴毒素。两者都是同源三聚体。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T细胞、NK细胞、B细胞、中性粒细胞、星状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产生TNF-。TNF-由T细胞产生。TNF-、两者仅有36%同源,但是,结合的受体相同,所以功能相近。TNF是重要的炎症因子,与败血症休克、发热、多器官衰竭、恶病质有关。它们在体内外均能杀死某些类型的瘤细胞,或抑制其增殖,激活免疫细胞攻击肿瘤,增强IL-2依赖的胸腺细胞、T细胞增殖能力,促进IL-2、集落刺激因子、IFN-等淋巴因子产生,干扰肿瘤血液供应。另一方面,肿瘤坏死因子又可促肿瘤有丝分裂、肿瘤扩散、血管生成和恶液质。约50%肿瘤本身可产生肿瘤坏死因子,这种内源性肿瘤坏死因子可改变肿瘤对外源肿瘤坏死因子的敏感性。

4.集落刺激因子(CSF)和血细胞生成因子

集落刺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gfactor,CSF)中包括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stimulatingfactor,G-CSF)、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colonystimulatingfactor,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colonystimulatingfactor,GM-CSF)、多能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ulti-colonystimulatingfactor,multi-CSF,又名白细胞介素3)。此外,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roietin,EPO)、干细胞因子(stemcellfactor,SCF)、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他们主要促进不同类型血细胞的增值、分化。此类因子在癌症中主要用于防止和对抗放疗、化疗造成各种血细胞的下降。

机体抗肿瘤的免疫效应机制

机体抗肿瘤的免疫效应机制 (一)细胞免疫 1.T淋巴细胞 (1)T淋巴细胞的标志:CD3存在于所有的T细胞中;CD4存在于辅助性T细胞中;CD8存在于细胞毒性体细胞(CTL)中。以上3种常用于T细胞的鉴定。此外T细胞还可表达CD2、CD28、CTLA-4、IL-2R、LFA-1等 (2)T细胞抗肿瘤作用的机制 1)CD4+T细胞是MHCⅡ分子限制性T细胞,抗肿瘤效应机制为: a.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如IL-2、IFN)激活CD8+CTL、NK和巨噬细胞增强杀伤效力。 b.释放IFN-、TNF,促进肿瘤MHC-I类分子表达,增强肿瘤细胞对CTL杀伤的敏感性。TNF可直接破坏某些肿瘤; c.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体促进体液免疫杀伤肿瘤; d.少数CD4+T细胞识别某些MHC-II类分子与医药批发抗原肽复合体直接杀伤肿瘤。 2)CD8+T细胞是MHC-I类分子限制性T细胞,具有高度特异性的CTL,其杀伤机制为: a.分泌穿孔素、粒酶、淋巴毒素、TNF等杀伤肿瘤; b.通过CTL上的FasL分子与肿瘤细胞上的Fas结合启动肿瘤细胞的凋亡途径。 2.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killer,NK) NK不经致敏即可杀伤敏感的肿瘤细胞;IL-2、IFN可强化杀伤效应,扩大杀伤瘤谱。NK 细胞质中含有嗜天青颗粒,所以又称为大颗粒淋巴细胞(LGL)。 (1)NK细胞表面标志:CD16+(FcRIII)、CD56+等, (2)NK细胞的抗肿瘤作用机制: 1)NK杀伤作用受激活性受体(KAR)和抑制性受体(KIR)调节。肿瘤MHC-I类分子与抗原复合体的表达可关闭或降低NK的杀伤作用;反之则增则启动和促进NK杀伤作用。 2)通过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引起靶细胞溶解 3)通过NK上的FasL分子与肿瘤细胞上的Fas结合启动肿瘤细胞的凋亡途径。 4)释放NK细胞毒因子(NKCF)、肿瘤坏死因子(TNF)杀伤肿瘤 5)通过ADCC作用杀伤肿瘤 3.巨噬细胞(macrophage,M) (1).巨噬细胞表面标志 巨噬细胞为CD14+。成熟M表达MHC-I类和II类分子、协同刺激分子B7-1(CD80)、B7-2(CD86)和CD40,还表达CD1、CD2、CD64(FcRI)、CD32(FcRII)、CD16(FcRIII)等 (2).巨噬细胞抗肿瘤作用 1)特点 a.只有激活的M才具有杀伤作用 b.非MHC限制性杀伤肿瘤 c.与肿瘤细胞周期无关 d.放、化疗抵抗的肿瘤仍可被杀伤 2)杀伤机制 a.与肿瘤细胞膜融合,释放溶酶体直接杀伤靶细胞 b.释放一氧化氮、TNF-α杀伤肿瘤 c.通过ADCC作用杀伤肿瘤

第二十二章 肿瘤免疫

第二十二章肿瘤免疫 一、选择题 A型题 1.最早发现的人类肿瘤特异性抗原是 A.MAGE-蛋白 B.T抗原 C.CEA D.E1A抗原 E.EBV蛋白 2.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体液免疫 B.细胞免疫 C.巨噬细胞杀伤肿瘤 D.NK细胞杀伤肿瘤 E.细胞因子杀瘤作用 3.介导补体溶解肿瘤的主要抗体是 A.IgA B.IgM C.IgE D.IgG E.IgD 4.介导ADCC杀伤肿瘤细胞的抗体主要是 A.IgA B.IgM C.IgE D.IgG E.IgD 5.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因子是 A.INF-γ B.TNF-α C.TGF-β D.IL-2 E.CSF 6.在维持对肿瘤细胞免疫应答的免疫记忆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IgG NK细胞 B.CD4+T细胞 C.IgM巨噬细胞 D.CD8+T细胞 https://www.360docs.net/doc/fd18345333.html,K

7.抗体抗肿瘤的机制不包括 A.CDC B.ADCC C.调理作用 D.增强抗体 E.封闭肿瘤细胞上的转铁蛋白受体 8.NK杀伤瘤细胞的机制不包括 A.ADCC B.释放穿孔素 C.诱导瘤细胞凋亡 D.CDC E.释放IL-1、IL-2、IFN-γ 9. 以下关于肿瘤的免疫诊断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是? A.检测血清抗AFP抗体,协助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此项也是错的) B.检测抗EBV抗体有助于鼻咽癌诊断 C.用放射免疫显像诊断肿瘤所在部位 D.检测CEA有助于诊断直结肠癌 E.检测CA199有助于B淋巴细胞瘤诊断 10. 下列关于肿瘤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免疫是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机制 B.抗体在抗肿瘤中并不发挥主要作用 C.NK细胞是抗肿瘤的第一道防线 D.静止和活化的巨噬细胞均能杀瘤细胞 E.嗜酸性粒细胞参与抗肿瘤作用 11. 有关化学致癌剂诱导实验动物发生肿瘤的叙述,其错误的是 A.抗原具有个体特异性 B.同一宿主不同部位肿瘤具有相同抗原性 C.人类肿瘤中较少见 D.抗原性弱 E.免疫学诊断困难 12.以下对NK细胞杀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无特异性 B.无需预先活化, 即可直接杀瘤 C.可依赖抗体通过ADCC方式杀瘤 D.依赖补体,通过CDC方式杀瘤 E.无MHC限制性 13.与宫颈癌发病有关的病原是: A.EBV B.HTLV-1

肿瘤免疫治疗的基本原则

肿瘤免疫治疗的基本原则有二: 一是免疫反应调节(免疫激动、免疫刺激和免疫修饰等)。二是直接使用免疫相关细胞因子。至于免疫治疗范畴外的生物治疗,如内分泌(激素)治疗、凋亡诱导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等,其理论基础是该类生物药物能够通过受体、配体、信号传导分子等发挥作用,对细胞的生长、分化、激活、凋亡、耐药、转移等生物学行为产生影响,或产生间接的生物学效应,减缓、抑制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肿瘤主动免疫治疗的根本思想就是用肿瘤抗原在体内激发机体自身的免疫保护机制,从而达到治疗肿瘤或预防复发的作用。与其它治疗手段相比,主动治疗有以下几个特点:1 通过主动免疫能够激发全身性的抗肿瘤效应,与手术、放疗相比,作用范围更加广泛,特别适用于多发病灶或有广泛转移的恶性肿瘤;2 主动免疫治疗通过调动机体自身的力量达到抗肿瘤作用,与放疗和化疗相比,副作用很小;3 由于部分肿瘤表达的抗原是自身组织的正常成分,所以用该抗原进行主动免疫可能打破自身免疫耐受而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根据主动免疫所采用的抗原及免疫方式,将其分为以下几种: 1、肿瘤细胞疫苗,以完整的肿瘤细胞作为肿瘤抗原的来源,通过不同方式进行修饰后用作疫苗。2、多肽疫苗,T细胞在机体抗肿瘤作用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而T细胞识别的肿瘤抗原是由MHC分子呈递的抗原性多肽分子,这些具有免疫原性的多肽分子即为多肽疫苗。3、表达肿瘤抗原的重组病毒和DNA疫苗,这种建立在迅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上的肿瘤疫苗,是以某些病毒或质粒DNA作为载体,直接在体内表达相关肿瘤抗原。 4 、APC为基础的肿瘤疫苗或称为APC疫苗,此类肿瘤疫苗的理论基础是APC的抗原呈递功能。5 、独特型与抗独特型疫苗。6、细胞因子基因转导的肿瘤疫苗。7、MHC和B7分子转基因的肿瘤疫苗。 肿瘤免疫治疗 治疗的目的是激发或调动机体的,增强抗肿瘤,从而控制和杀伤肿瘤细胞。治疗的方法种类繁多,已与现代生物高科技技术结合,发展成为继手术、化疗和放疗之后的第四种肿瘤治疗模式-肿瘤治疗方法。 简介 肿瘤的免疫治疗是以激发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以达到控制和杀灭细胞的目的。免疫疗法只能清除少量的、播散的肿瘤细胞,对于晚期的实体肿瘤疗效有限。故常将其作为一种辅助疗法与手术、化疗、放疗等常规方法联合应用。先用常规方法清扫大量的肿瘤细胞后,再用免疫疗法清除残存的肿瘤细胞,可提高肿瘤综合治疗的效果。 肿瘤免疫治疗 根据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将肿瘤的免疫治疗方法分为主动免疫治疗、被动免疫治疗。 主动免疫 1.非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是指应用一些免疫调节剂通过非特异性地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激活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在非特异的主动免疫治疗中,常用各种细菌菌苗,包括卡介苗(BCG)、短小棒状杆菌菌苗等。还有免疫因子,如转移因子、免疫核糖核酸等。

第二十二章肿瘤免疫

第二十章肿瘤免疫一、选择题 A型题 1.最早发现的人类肿瘤特异性抗原是 A.MAGE-蛋白 B.T抗原 C.CEA D.E1A抗原 E.EBV蛋白 2.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体液免疫 B.细胞免疫 C.巨噬细胞杀伤肿瘤 D.NK细胞杀伤肿瘤 E.细胞因子杀瘤作用 3.介导补体溶解肿瘤的主要抗体是 A.IgA B.IgM C.IgE D.IgG E.IgD 4.介导ADCC杀伤肿瘤细胞的抗体主要是 A.IgA B.IgM C.IgE D.IgG E.IgD 5.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因子是 A.INF-γ B.TNF-α C.TGF-β D.IL-2 E.CSF 6.在维持对肿瘤细胞免疫应答的免疫记忆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IgG NK细胞 B.CD4+T细胞 C.IgM巨噬细胞 D.CD8+T细胞 https://www.360docs.net/doc/fd18345333.html,K 7.抗体抗肿瘤的机制不包括 A.CDC B.ADCC C.调理作用 D.增强抗体 E.封闭肿瘤细胞上的转铁蛋白受体 8.NK杀伤瘤细胞的机制不包括 A.ADCC B.释放穿孔素 C.诱导瘤细胞凋亡 D.CDC E.释放IL-1、IL-2、IFN-γ 9. 以下关于肿瘤的免疫诊断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是?

A.检测血清抗AFP抗体,协助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此项也是错的) B.检测抗EBV抗体有助于鼻咽癌诊断 C.用放射免疫显像诊断肿瘤所在部位 D.检测CEA有助于诊断直结肠癌 E.检测CA199有助于B淋巴细胞瘤诊断 10. 下列关于肿瘤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免疫是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机制 B.抗体在抗肿瘤中并不发挥主要作用 C.NK细胞是抗肿瘤的第一道防线 D.静止和活化的巨噬细胞均能杀瘤细胞 E.嗜酸性粒细胞参与抗肿瘤作用 11. 有关化学致癌剂诱导实验动物发生肿瘤的叙述,其错误的是 A.抗原具有个体特异性 B.同一宿主不同部位肿瘤具有相同抗原性 C.人类肿瘤中较少见 D.抗原性弱 E.免疫学诊断困难 12.以下对NK细胞杀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无特异性 B.无需预先活化, 即可直接杀瘤 C.可依赖抗体通过ADCC方式杀瘤 D.依赖补体,通过CDC方式杀瘤 E.无MHC限制性 13.与宫颈癌发病有关的病原是: A.EBV B.HTLV-1 C.HPV D.HCV E.HIV 14.HTLV-1与下列哪种疾病有关: A.B细胞淋巴瘤 B.鼻咽癌 C.原发性肝癌 D.成人T细胞白血病 E.胰腺癌 15..关于肿瘤逃避免疫监视的机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瘤细胞表面的转铁蛋白被封闭 B.增强抗体 C.瘤细胞的“漏逸” D.宿主抗原提呈细胞功能低下 E.某些细胞因子对机体免疫应答的抑制 16.由病毒编码的肿瘤抗原是: A.CEA B.E1A抗原 C.MAGE-1 D.AFP E.P53蛋白 17.肿瘤发生的主要机制是: A.免疫防御功能的障碍 B.免疫监视功能的障碍 C.免疫自稳功能的障碍

肿瘤免疫学考试题

肿瘤免疫学复试试题 一.写出以下名词的英语并解释: 1.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 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病原。是获得免疫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机体获得抵抗感染能力。一般是在微生物等抗原物质刺激后才形成的(免疫球蛋白、免疫淋巴细胞),并能与该抗原起特异性反应。 分为三个阶段:1感应阶段是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的阶段;2反应阶段是B 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记忆细胞形成的阶段;3效应阶段是效应T细胞、抗体和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的阶段。 2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 指存在于脊椎动物某一染色体上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其编码的产物(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与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发生密切相关。人类MHC位于第6号染色体,MHC可分为三类基因群。 1. Ⅰ类基因:对于人类而言,包括3个基因位点,即A、B、C。其编码产物为MHCⅠ分子或抗原。 2. Ⅱ类基因:DP、DQ、DR三个亚区,其编码的经典产物为MHC Ⅱ类分子或抗原,尚有与内源性抗原处理有关的LMP、TAP。 3. Ⅲ类基因:编码产物MHC Ⅲ类分子或抗原。 3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简Ig,具有抗体活性的球蛋白。是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袭或抗原刺激后由浆细胞而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存在于血浆及淋巴液等体液中,能和同一抗原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免疫球蛋白分为5种,即IgG、IgA、IgM、IgD、IgE等。它们有共同的基本结构,即由2条相同的重肽链和2条相同的轻肽链结合而成;并都有抗体的活性,即作用于抗原,激活补体系统,破坏带抗原的靶细胞。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肿瘤免疫与抗肿瘤免疫机制

肿瘤免疫与抗肿瘤免疫机制 广州市从化卫生学校陆予云 肿瘤是正常机体组织细胞发生恶性变异常增生,形成的不同于起源正常组织的新生物体。研究证明,肿瘤对于正常机体组织具有异物性,肿瘤抗原能诱导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反应。面且,有的肿瘤抗原诱导产生的免疫应答可以限制肿瘤生长,甚至最终使肿瘤消退。相反有时这种免疫应答可促进肿瘤生长。由此可见肿瘤免疫机制非常复杂,长期已来许多学者对于这种复杂的肿瘤免疫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现将有关机制作以下综述: 一、概述 肿瘤与肿瘤发生 1、肿瘤的概念:机体自身细胞在各种内、外致瘤因素作用下,发生恶性转化,无限制增殖产生的新生物体。 2、肿瘤流行病学:肿瘤是常见病,全世界每年大约600万新诊断病例,每年死亡达450万之余,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疾病,位居第二。我国每年约有130万人死于恶性肿瘤,为第二大死因。 3、肿瘤病因学: 外界致癌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 内环境致癌因素:遗传、内分泌、免疫、营养、精神及性格等。大约80%恶性肿瘤发生都与外因有关。但是,外源性致癌物的影响是通过机体内因而起作用。 4、肿瘤发生: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肿瘤学的研究认为“肿瘤发生的基本原因是由于各种致癌物质引起遗传物质的变异或表达发生异常”。两种假说:基因或染色体变异学说(hypothesis of gene or chromosome alteration):认为基因或染色体畸变是正常细胞转化成恶性细胞的基本原因。基因活化或渐成学说:认为肿瘤发生并不一定要基因或染色体结构上的变异,细胞在微环境中可转变为肿瘤细胞。不过,从肿瘤发生上说,遗传物质的变异是主导机制。肿瘤发生经历:正常细胞--→癌前病变--→原位癌--→局限性癌--→侵袭性癌--→转移癌。 (二)瘤基因与肿瘤抗原 1、癌基因(oncogen):指一类引起癌变的基因。异常激活和表达能使正常细胞发生异常转化,变成恶性细胞。

机体抗肿瘤机制

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 2008-10-30 10:45 【大中小】【我要纠错】 一、体液免疫效应 抗肿瘤体液免疫机制是通过抗肿瘤细胞的抗体与肿瘤细胞表面特异抗原结合后,再 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发挥生物效应: (1)激活补体系统溶解肿瘤细胞。 (2)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直接杀伤IgG包裹的肿瘤细胞。 (3)调理吞噬作用。 (4)干扰肿瘤细胞的某些生物学行为。 (5)其他作用。 二、细胞免疫效应 细胞免疫是抗肿瘤免疫的重要机制,参与抗肿瘤免疫的细胞主要有:T细胞、NK细胞、 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DC)等。 1.T细胞 T细胞应答是控制肿瘤生长发育的最重要的宿主应答。 参与抗肿瘤免疫的两类T细胞亚群: (1)CD8+细胞毒性T细胞(CTL),受MHC-I类抗原限制。 (2)CD4+辅助性T细胞(TH),受MHC-Ⅱ类抗原限制。 (3)CD8+CTL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 ①通过其抗原受体识别肿瘤细胞上的特异性抗原,并在TH细胞的辅助下活化后直接杀 伤肿瘤细胞; ②活化的CTL可分泌淋巴因子如γ干扰素、淋巴毒素等间接地杀伤肿瘤细胞。 CD4+T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 产生淋巴因子增强CTL的功能,激活巨噬细胞或其他APC,产生肿瘤坏死因子发挥溶 瘤作用。 2.NK细胞 (1)具有广谱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 (2)无肿瘤特异性和MHC限制性。 (3)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4)通过ADCC作用杀伤IgG包裹的肿瘤细胞。 (5)NK细胞杀伤肿瘤的能力可被细胞因子所增强,包括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和白 细胞介素-2. (6)是一类在肿瘤早期起作用的效应细胞,是机体抗肿瘤的第一道防线。 LAK细胞:外周血淋巴细胞在IL-2存在下,经4~5天培养后,诱导出的一种新的杀伤细胞,具有广谱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 3.巨噬细胞 (1)作为抗原提呈细胞; (2)杀伤肿瘤效应细胞; (3)巨噬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 (4)活化的巨噬细胞与肿瘤细胞结合后,通过释放溶解细胞酶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5)处理和呈递肿瘤抗原,激活T细胞以产生特异性抗肿瘤细胞免疫应答; (6)巨噬细胞表面上有Fc受体,可通过特异性抗体介导ADCC效应杀伤肿瘤细胞; (7)活化的巨噬细胞可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等细胞毒性因子间接杀伤肿瘤细胞。 4.树突状细胞:是一类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其极强的抗原提呈作用,辅助T、B细胞参 与特异性杀伤肿瘤的过程。

肿瘤免疫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肿瘤免疫治疗 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可以识别并清除肿瘤微环境中的肿瘤细胞,但为了生存和生长,肿瘤细胞能够采用不同策略,使人体的免疫系统受到抑制,不能正常的杀伤肿瘤细胞,从而在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各阶段得以幸存。[1-2]肿瘤细胞的上述特征被称为免疫逃逸,为了更好地理解肿瘤免疫的多环节、多步骤的复杂性,陈和提出了肿瘤-免疫循环的概念。肿瘤-免疫循环分为以下七个环节:1、肿瘤抗原释放;2、肿瘤抗原呈递;3、启动和激活效应性T细胞;4、T细胞向肿瘤组织迁移;5、肿瘤组织T细胞浸润;6、T细胞识别肿瘤细胞;7、清除肿瘤细胞。这些环节任何地方出现异常均可以导致抗肿瘤-免疫循环失效,出现免疫逃逸。不同肿瘤可以通过不同环节的异常抑制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有效识别和杀伤从而产生免疫耐受,甚至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 肿瘤免疫治疗就是通过重新启动并维持肿瘤-免疫循环,恢复机体正常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控制与清除肿瘤的一种治疗方法。包括单克隆抗体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性抗体、癌症疫苗、细胞治疗和小分子抑制剂等。近几年,肿瘤免疫治疗的好消息不断,目前已在多种肿瘤如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肾癌和前列腺癌等实体瘤的治疗中展示出了强大的抗肿瘤活性,多个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已经获得美国FD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批准临床应用。肿瘤免疫治疗由于其卓越的疗效和创新性,在2013年被《科学》杂志评为年度最重要的科学突破[3]。 中文名 肿瘤免疫治疗 外文名 Tumor immunotherapy 目录 1分类 2肿瘤生物标记物 分类 (一)单克隆抗体类免疫检查点(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抑制剂 1. PD-1/PD-L1通路与PD-1/PD-L1抑制剂 抗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1, PD-1)抗体是目前研究最多,临床发展最快的一种免疫疗法。PD-1起作用在免疫反应的效应阶段,其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B细胞及髓系细胞,其有两个配体,即程序性死亡分子

肿瘤免疫总结

肿瘤免疫编辑分为三个过程: 肿瘤免疫编辑学说即指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免疫系统的相互关系,包括免疫监视和免疫逃逸。它反映了免疫系统具有抵抗肿瘤的保护性功能,同时又对肿瘤具有塑型作用,即对肿瘤细胞实施免疫选择压力,使弱免疫原性肿瘤细胞得以逃逸并进一步生长。肿瘤免疫编辑分为三个过程: 1、免疫清除过程: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肿瘤并通过多种途径杀伤肿瘤细胞。如果成功,肿瘤免疫编辑就此结束。 2、免疫对抗过程:这是一个长期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肿瘤细胞在免疫系统的监视下,虽有少量残存,但不致为害,不影响机体的正常生活。在人类可达10—20年。 3、免疫逃逸过程: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的作用逐渐减弱——不能清除肿瘤细胞。同一体内,肿瘤细胞对抗免疫细胞的能力逐渐增强,有时肿瘤细胞还有杀伤免疫细胞的现象。 免疫清除过程(Elimination):4个时相 第1时期: 固有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和分子识别并杀伤新生的肿瘤组织. 如巨噬细胞、NK细胞、NKT 细胞以及机体中原有的IFN-γ, 乳铁蛋白等分子参与了这个反应。 第2时期: 固有免疫系统对肿瘤的识别杀伤作用进一步扩大 第3时期: 在固有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适应性免疫系统也可被肿瘤细胞激活,参与杀伤肿瘤组织的过程. 第4时期: CD4+T细胞产生的IL-12与宿主细胞产生的IL-15之间相互作用,可维持肿瘤特异性CD8+T细胞的功能和活力. 另外,机体的IL-21也可激活CD8+T细胞,使其发挥对肿瘤组织的杀伤作用. 免疫对抗过程(Equilibrium) 机体的免疫系统虽能识别和杀伤肿瘤组织,但并不一定能将其完全清除. 经过免疫清除后,存活下来的弱免疫原性肿瘤细胞和免疫系统之间可以动态平衡的状态共处,这种共存状态我们称之为免疫对抗. 免疫逃逸过程(Escape) 一些肿瘤突变体可以经过免疫清除和免疫对抗后,能够适应机体的生存环境而存活下来,进入免疫逃逸阶段. 大量研究表明,肿瘤在形成过程中,可通过多重机制,逃避了免疫系统的的监视,我们将这一过程称之为肿瘤组织的免疫逃逸。

肿瘤具有多种抑制免疫系统及其效应因子的机制

肿瘤具有多种抑制免疫系统及其效应因子的机制,以达到免疫逃逸的目的。肿瘤免疫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增加特异性抗肿瘤CD4+和CD8' T细胞免疫反应。“免疫检验点”即为抑制受体和抑制信号通路,这些“检验点”在正常情况下能抑制T细胞的功能,同时在肿瘤组织中可能被肿瘤利用形成免疫逃逸〔‘」。肿瘤特异性T细胞上的共受体介导的抑制信号可阻碍抗癌免疫,阻断肿瘤上这种抑制免疫信号,可最终达到消除肿瘤的目的。PD-1( programmeddeath-1)作为T细胞抑制受体,在肿瘤细胞中可限制T细胞效应子的功能,在肿瘤免疫逃逸中具有重要作用〔0。本文就PD-1及其配体、PD-1 / PD-Ls信号通路以及PD-1抗体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1. 1 PD-1的发现1992年,在研究可诱导性细胞程序凋亡中,对LyD9和2B4. 11细胞采用削减杂交法得到了PD-1,当时认为该分子与细胞死亡相关,因此称其为程序性细胞死亡1受体。随后却发现,PD-1并非直接与细胞程序性凋亡相关〔0。直至1998年,有研究者发现,某种杂交的小鼠可自发狼疮样关节炎和肾小球肾炎,小鼠脾脏肿大,产生了大量非T 细胞依赖抗原的特异性抗体。自此,研究者对PD-1具有负向调节免疫的功能有了初步的认识 PD-1小鼠缺失试验表明,PD-1具有抑制T细胞活化的功能,PD-1缺失的小鼠会出现延迟性、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PD-1的缺失在不同情况下均能加速组织特异性自身免疫疾病,如红斑狼疮的LPR模型及糖尿病的NOD小鼠模型〔6」。同时,基因学证明,PD-1可能在外周组织中作为淋巴应答的抑制子存在 PD-1在活化的T,B细胞及单核细胞中表达,也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与NIA T细胞相互作用的调节性T细胞(}T regulatory cells } Tregs)中表达。研究发现,PD-1与肿瘤的免疫逃逸相关,其被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 TCI}信号诱导,并在慢病毒感染及癌症中上调无衰竭T细胞。 PD-L1 (B7-H1)和PD-L2 CB7-DC)是PD-1结合配体,属于B7家族蛋白成员〔‘。」,是工型糖蛋白,具有IGV和IGC结构域。PD-L 1在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DCs以及一些非免疫细胞中表达。肿瘤细胞中的1型及2型干扰素(interferon } IFN)可上调PD-1的表达。研究发现,PD-L1配体涉及宿主免疫系统的逃逸及肿瘤抗凋亡的活性〔“」。PD-L1的广泛表达表明PD-1 / PD-L1在调解效应T细胞应答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cells } APCs)中PD-L1表达在外周组织,直接抑制淋巴球的自身反应。 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 1, PD一1)/PD一1配体(PD-1 ligand, PD-L1 )信号通路的激活可导致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形成,使肿瘤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监视和杀伤,而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可以逆转肿瘤免疫微环境,增强内源性抗肿瘤免疫效应。目前免疫检查点阻滞剂抗PD-1、抗PD-L1抗体因其特异性强、副作用低、肿瘤控制时间长等优点已成为治疗NSCLC新方向 PD-1是免疫球蛋白B7-CD28家族成员之一,由胞外段、疏水性跨膜区、胞内段组成,其胞内段含有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inhibitory motif, ITIM)、免疫受体酪氨酸转换基序(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switch motif, ITSM)[“]。其中,ITSM的激活与效应性T细胞应答活性密切相关。PD-1可表达于活化的CD4' T细胞、CD 8' 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T细胞、单核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上[fiol。另外,研究[is]显示PD-1也表达于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 ),并能促进Treg细胞的增殖,抑制免疫应答。PD-1包括两个配体:PD-L1,PD-L2(B7-CD)CD273)[‘斗]。其中,PD-L1是PD-1的主要配体,在许多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包括NSCLC}'s}'6}、黑色素瘤[fll、肾细胞癌[ls}、前列腺癌[lv}、乳腺癌[2U}、胶质瘤[21}等。研究[22,23发现PD-LI在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

肿瘤免疫学复习题

肿瘤免疫学复习题 一.写出以下名词的英语并解释: 1.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 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病原。是获得免疫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机体获得抵抗感染能力。一般是在微生物等抗原物质刺激后才形 成的(免疫球蛋白、免疫淋巴细胞),并能与该抗原起特异性反应。 分为三个阶段:1感应阶段是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的阶段;2反应阶段是B 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记忆细胞形成的阶段;3效应阶段是效应T细胞、抗体和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的阶段。 2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 指存在于脊椎动物某一染色体上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其编码的产物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与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发生密切相关。人类MHC位于第6号染色体,MHC可分为三类基因群。 1. Ⅰ类基因:对于人类而言,包括3个基因位点,即A、B、C。其编码产物为MHCⅠ分子或抗原。 2. Ⅱ类基因:DP、DQ、DR三个亚区,其编码的经典产物为MHC Ⅱ类分子或抗原,尚有与源性抗原处理有关的LMP、TAP。 3. Ⅲ类基因:编码产物MHC Ⅲ类分子或抗原。 3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简Ig,具有抗体活性的球蛋白。是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袭或抗原刺激后由浆细 胞而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存在于血浆及淋巴液等体液中,能和同一抗原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免疫球蛋白分为5种,即IgG、IgA、IgM、IgD、IgE等。它们有共同的基本结构,即由2条相同的重肽链和2条相同的轻肽链结合而成;并都有抗体的活性,即作用于抗原,激活补体系统,破坏带抗原的靶细胞。免疫球蛋白的功能:一、V区的功能:体:中和作用:①中和细菌外毒素②中和病毒;二、C区的功能: 1.激活补体:①经典途径:激活能力以IgM最强(高于IgG500倍以上)。IgM>IgG3> IgG1> IgG2。②替代途径:凝聚的IgA,IgG4,IgE。2.与细胞膜上的Fc受体结合:多种组织细胞膜上都有IgG等抗体的Fc 受体,使抗体与不同细胞结合,产生不同的免疫效应。①调理作用:IgG类抗体与相应细菌等颗 粒性抗原特异性结合后,通过Fc段与巨噬细胞或中性粒细胞表面相应IgGFc受体结合,所产生的促进吞噬细胞对上述颗粒性抗原吞噬的作用称为抗体的调理作用。②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 胞毒作用:IgG类抗体与肿瘤或病毒感染细胞表面相应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后,再通过其Fc段与NK细胞、Mφ和中性粒细胞表面相应IgGFc受体结合,增强或触发上述效应细胞对靶细胞杀伤破 坏的作用。③介导I型超敏反应:IgE的Fc段可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上的FcεRI结合,促使其合成和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引起I型超敏反应。 3.穿过胎盘和粘膜:①通过胎盘:IgG选择性地与FcRn结合,转移到滋养层细胞,进入胎儿血循环。②穿过粘膜:SIgA可通过呼吸道、消

肿瘤免疫机制

肿瘤免疫机制 (一)T淋巴细胞的抗肿瘤作用机制 1 、CD4+T细胞 此类T细胞不能直接识别肿瘤细胞,而是依赖APC,提呈相关的肿瘤抗原对其进行特异性激活后才分泌淋巴因子,激活B、巨噬细胞、NK细胞发挥抗肿瘤作用。释放IL-2促进CTL增殖,激活NK;释放IL-4,IL-5促进B细胞活化、分化和抗体形成;分泌TNF等发挥抗肿瘤作用。 2 、CD8+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 CTL是机体重要的抗肿瘤效应细胞,可直接杀伤带有致敏抗原的肿瘤细胞。CTL杀伤肿瘤靶细胞分为三个阶段:(1)效靶细胞结合。CTL的TCR和CD8分子与靶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Ⅰ类分子复合物结合。(2)致死性打击。①分泌途径:穿孔素和颗粒酶介导;②非分泌途径:激活的CTL表达Fasl与肿瘤细胞上得Fasl/APO-1分子结合,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③靶细胞裂解:ⅰ细胞坏死,CTL作用使靶细胞膜溶解;ⅱ细胞凋亡,核浓缩、碎裂。(二)NK 1、释放穿孔素、颗粒酶→细胞溶解 2、Fasl/Fas→凋亡 3、细胞因子、NK细胞细胞毒因子、NK细胞肿瘤坏死因子→杀伤靶细胞 4、ADCC (三)单核巨噬细胞的抗肿瘤作用 巨噬细胞抗肿瘤作用的最大特点是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选择性,不损伤正常细胞。 1、直接杀伤:巨噬细胞与肿瘤细胞膜相互融合,溶酶体等直接进入靶细胞,导致靶细胞溶解。 2、TNF-α 3、ADCC 4、分泌单核细胞因子,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促进抗肿瘤免疫反应:如IL-1、2,TNF-γ可刺激B细胞活化、增殖,促进Ab产生,促进T细胞增殖,增强NK细胞的杀伤作用。(四)B细胞和抗体的抗肿瘤作用 1、补体依赖性细胞毒作用(complement-dependent cytotoxicity CDC) 2、ADCC (五)CK 1、白介素 (1)增强T细胞的功能,诱导活化CTL、Th1发挥抗肿瘤作用 (2)增强NK细胞活性 (3)增强单核巨噬细胞功能 (4)促进B细胞功能 2、集落S因子,S具有抗肿瘤功能的细胞增殖,提高其抗肿瘤活性 3、IFN (1)抑制肿瘤病毒增强 (2)抑制肿瘤细胞分裂 (3)通过免疫调节活性抗肿瘤 (4)增强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 (5)促进巨噬细胞的功能 4、TN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